爱色丽色差仪在汽车外观及内饰中的应用

爱色丽色差仪在汽车外观及内饰中的应用
爱色丽色差仪在汽车外观及内饰中的应用

爱色丽色差仪在汽车外观及内饰中的应用

随着汽车制造行业质量标准的提高,不同区域制造的车身部件的颜色匹配问题,以及汽车内饰、车体油漆等与汽车制造相关的颜色匹配问题,已变的非常重要和紧迫。现阶段实现数字化颜色质量管理已经成为汽车制造厂商对车身及装配件颜色精确评估和控制,成为在汽车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作为拥有约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近几年在汽车销售上有

着突飞猛进的表现。随之迩来的是对其质量方面的需求在逐步加大,相对突出的是对汽车外观以及汽车内饰、汽车零部件的颜色匹配问题。在中国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相关颜色管理标准的提高就非常有必要了。相关的颜色检验检测和颜色调配问题就已经迫在眉睫了。所以,随之诞生的一系列与色彩相关的仪器,解决了现阶段对于色彩管理方面的空白。

美国爱色丽(X-Rite)公司,在建立色彩标准,数字化色彩和在电脑配色领域

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开发生产出世界最先进的“MA68ll型便携式多角度

分光光度仪”其产品在下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汽车金属漆,珠光漆检测评价,覆盖全球90%的主流汽车生产厂,配套厂,独有金属漆动态指数检验功能,及金属漆测定的唯一选择。

1、汽车外观应用(MA68ll型多角度分光光度仪)

美国爱色丽(X-Rite)公司生产的MA68ll型多角度分光光度仪在一定程度

上解决了汽车涂装在金属涂料颜色控制所遇到的问题。其应用范围可测量汽

车车身金属或珠光颜色,测量汽车保险杠及其他装配件的金属或珠光颜色,测量汽车

轮毂铝粉效果等。MA68ll型多角度分光光度仪与COLORMASTER色彩控制软件的配合使用,能够满足校验汽车涂装组件金属,珠光和特别效果涂料颜色不同角度的变化。其存储功能方便生成车间操作,并与COLORMASTER色彩控制软件配合做数据分析。还可以与配色软件结合满足生产商对涂料配色方面的要求。

当福特公司采用“MA68ll型便携式多角度分光光度仪”和“COLORMASTER色彩控制软件”能够解决其在汽车涂装部在金属涂料颜色控

制所遇到的问题。在国内比如,现代汽车、北京奔驰在其涂装汽车外观颜色检验检测时,应用MA68ll型多角度分光光度仪的五角度色彩测量、各类色彩指数显示、多容差选择等功能。从而准确客观地判断颜色,帮助清晰解决颜色问题,正是MA68ll型便携式多角度分光光度仪与COLORMASTER色彩控制软件相结合的意义所在。所以说这类产品在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金杯等国内汽车生产厂家的广泛应用下,趋于成熟。

2、汽车内部应用(SP系列)

SP系列专为快速测量颜色数据而设计,适用于检测各种表面颜色数据。其特点是面向国内用户专门设置了中文显示菜单,让使用更具人性化。该产品包括

(SP60、SP62、SP64)三种系列,其中SP60是一部经济型的分光光度仪

、SP62是一部多功能的分光光度仪、SP64是一部最先进的分光光度仪。由于SP系列轻巧耐用及其便携性,从而满足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对颜色质量的要求。

汽车生产行业在顾及生产组装的汽车不仅仅在外观上能令客户满意,做好汽车的内饰也是同样重要的。但是由于汽车内部结构复杂及要求较高的问题,除了采用SP系列针对汽车内饰中车门内部挡板、坐椅、以及座舱内零件的检验外,如车内塑料装饰物、座椅外包材料的色彩检验,与电脑连接,使用专门提供的COLORMASTER色彩控制软件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检验。在生产涂装过程中体现出轻巧、坚固耐用、方便使用的特点。SP系列多应用于汽车生产制造行业中汽车零部件、汽车模具、汽车内部装饰等领域。

在目前以质量第一,质量求生存的状态下,产品的各种指标的要求的日益严格,虽然在国际标准中不一定有定性的规定,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要求越来越严格。在某些行业,厂家要求把色差的检测列为国际检测的项目之一。目前汽车制造行业中正广泛的应用各种型号的色差仪

新材料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新材料在汽车发展的应用 学号:****** 姓名:***** 【摘要】:现代对汽车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轻量化、节能降耗和 降低排放污染是现在汽车发展的趋势,而轻量化必须从改进汽车的 材料出发,研制性能更好更轻的汽车材料从而带来能源消耗的减少,进而排放污染随之降低,汽车材料的发展是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面,新材料对于汽车工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新材料(合金,新型塑料,纳米材料等);汽车 对于汽车工程材料来说,其总的发展趋势是:结构材料中钢铁 材料所占比例将逐步下降,有色金属、陶瓷材料、复合材料、高分 子材料等新型材料的用量将有所上升。在性能可靠的条件下,尽可 能多地采用铝合金、复合材料等轻型、新型材料取代钢铁材料。随 着大量新材料,如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的迅速发展,为现代汽 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复合材料、陶瓷材料、特殊用途材料 的用量呈增长趋势。新材料对于汽车工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下 面就分几个方面介绍一下最新汽车材料的应用,车身新材料的种类: 镀锌钢板 随着汽车工业发展,为了提高车体使用寿命和增强车体材料的 抗腐性能,镀锌钢板得到广泛使用。由于在目前汽车车身制造中, 主要采用电阻点焊方法,与无镀层钢板相比,镀锌钢板的点焊过程 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先于钢板熔化的锌层形成锌环而分流,致使焊 接电流密度减小;锌层表面烧损、污染电极而使电极寿命降低;锌 层电阻率低,接触电阻小;容易产生焊接飞溅、裂纹及气孔等缺陷。 高强度钢板 从前的高强度钢板,拉延强度虽高于低碳钢板,但延伸率只有 后者的50%,故只适用于形状简单、延伸深度不大的零件。现在的 高强度钢板是在低碳钢内加入适当的微量元素,经各种处理轧制而成,其抗拉强度大幅度提高,是普通低碳钢板的2~3倍,深拉延性 能极好,可轧制成很薄的钢板,是车身轻量化的重要材料。 含磷高强度冷轧钢板 含磷高强度冷轧钢板主要用于轿车外板、车门、顶盖和行李箱 盖升板,也可用于载货汽车驾驶室的冲压件。主要特点为:具有较 高强度,比普通冷轧钢板高15%~25%;良好的强度和塑性平衡, 即随着强度的增加,伸长率和应变硬化指数下降甚微;具有良好的 耐腐蚀性,比普通冷轧钢板提高20%;具有良好的点焊性能。 烘烤硬化冷轧钢板 经过冲压拉延变形及烤漆高温时效处理,屈服强度得以提高。

LS171色差仪说明书V0.47

LS171色差仪 使用说明书V0.46 一、仪器简介 LS171是一款便携式智能APP色差仪,利用手机APP的内存大和屏幕操作方便的特点,大大改善和扩充了色差仪的功能。APP自带多本电子色卡对测量的颜色快速匹配出最接近的色卡编号,可通过微信、QQ、邮箱等进行测量的色彩分享。仪器同时具有色差对比功能,色差阈值可设置,多种色差公式可选择,可实现QC快速检测。仪器配有OLED显示器,除了可以配合手机APP使用,还可以单独使用。 二、技术参数 三、仪器特点 1.仪器配有OLED显示器,可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手机APP使用。

2.多本电子色卡,快速匹配出最接近的色卡编号,色卡匹配准确率大于90%。 3.具有QC检测功能,色差阈值可设置,多种色差公式可选。 4.多种颜色空间可选,方便多种需求的颜色测量。 5.可以导入导出颜色数据,做到多设备数据共享。 6.仪器内置补偿光路,数值稳定,允许长周期校准。 7.内置可充电锂电池,单次充满可连续测量10000次。 四、手机APP安装 Colorimeter APP支持安卓操作系统5.0及以上,用手机浏览器或者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按提示下载并安装Colorimeter.apk。 注意事项: 安装过程中或第一次安装后打开APP,手机会提示权限设置,客户需全部设置成允许,否则会出现APP 不能搜索到设备,将无法使用APP。 五、仪器操作 5.1开机/关机 开机: 短按仪器上按键开机,开机后显示仪器的版本号和序列号,然后进入测量界面。 关机: 长按仪器上按键关机;手机未连接蓝牙时,3分钟无操作自动关机;手机连接蓝牙时,30分钟无操作自动关机。 5.2蓝牙连接 仪器开机,打开APP软件,首先显示LOGO界面。LOGO显示3秒后,进入“连接设备”界面并自动开始搜索蓝牙设备,搜索到的设备会显示在界面下方,点击与仪器SN号匹配的设备,等待设备连接,连接成功后会跳转到“校准界面”。

新材料新技术在汽车内饰面料中的应用_吴双全.pdf

上海纺织科技SHANGHAI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 年 11 月·第 42 卷·第 11 期 4 综合述评Vol. 42 No.11,2014 新材料新技术在汽车内饰面料中的应用 吴双全,徐静静,田心杰 ( 江苏旷达汽车织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常州 213162) 摘要: 介绍了汽车内饰面料的发展现状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趋势。提出汽车内饰面料除了通过采用常规的材料和技术满足基本的舒适美观、经济耐用要求外,还需要满足消费者对于车内生活空间装饰美观、安全舒适、绿色健康等功能性 新需求。针对这些新的功能需求,从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汽车内饰面料的设计与开发。 关键词: 材料; 技术; 汽车内饰面料; 发展; 性能 中图分类号: TS106. 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1-2044( 2014) 11-0004-04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and new materials in the automotive interior fabrics WU Shuangquan,XU Jingjing,TIAN Xinjie ( Jiangsu Kuangda Automobile Textile Group Co.,Ltd.,Changzhou 213162,China) Abstract:The status of the automotive interior fabrics and the trend of the consumer demands were summarized. In addition to the fact that the automotive interior fabrics produced by using conventional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should meet the basic comfort and beautiful appearance,economic and durable requirements,it also needs to satisfy the consumer for the interior living space decorative appearance, safety comfort,healthy and other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In view of these new functional requirements,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work of new materials and new technology for automotive interior fabrics are carried out. Key words: materials; technology; automotive interior fabrics; developing; performance 汽车内饰面料根据作用可以分为装饰性和功能性企业把目光瞄准了迅猛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通过合两类。装饰性汽车内饰面料主要应用在座椅、顶篷、门资、并购及技术输入等形式进驻中国市场,中国的汽车嵌饰板等区域; 功能性汽车内饰面料主要应用在安全内饰面料市场呈现民营企业、合资企业与独资外企激带、安全气囊等安全件区域[1,2]。烈竞争的局面。 近年来,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汽车( 2) 汽车内饰面料企业与主机厂的联系越加紧工业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态势。人们对汽密。绝大多数合资车企和自主品牌车企都建立了比较车的需求已经不仅停留在“代步工具”层面,在美学、完善的内饰产品开发流程和体系,汽车内饰面料的设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高雅舒适、时尚美观、绿色环计开发与主机厂整车开发进程同步进行,内饰风格与保、安全的内饰空间已成为人们对汽车产品更高的品整车设计更加和谐统一。 质要求。因此,作为汽车生活空间中最直接的视觉聚( 3) 国内汽车内饰面料企业已经逐渐由仿制拷贝焦,汽车内饰面料的功能性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重视,阶段向自主研发阶段跨越。大多数企业经过 10 ~ 20 成为汽车内饰面料产品研发的新亮点和新需求。通过年的发展,在专业技术人才储备和生产设备引进方面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引进与应用,既可满足消费者新的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要求,又可以提高汽车内饰面料企业的技术水平、市场( 4) 主机厂对于汽车内饰面料的技术要求已趋于 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国际化和高标准。、、PSA 等合资品牌的技术大众通用 我国汽车内饰面料产品的发展现状标准已经全球统一,部分自主品牌的标准也在借鉴合1 资品牌标准。国内汽车面料企业的产品已可以完全满 我国的汽车内饰面料产业是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 足客户的技术要求。 多年的发展历程而兴起和发展壮大的。目前我国 30 ( 5) 国内汽车内饰面料企业已开始积极开拓国际 汽车内饰面料产业的发展也日趋成熟。 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如江苏旷达已经成为德国大众、( 1) 汽车内饰面料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 美国通用的全球供应商,为其全球工厂进行配套服务。经济全球化及经济危机等影响,欧美、日韩等汽车面料 ( 6)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的汽车内饰面料企业 收稿日期: 2013-11-02 作者简介: 吴双全( 1984-) ,男,安徽宿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汽车内

汽车车身新材料及其发展新趋势

泡沫合金板 泡沫合金板由粉末合金制成,其特点是密度小,仅为0.4~0.7g/cm3,弹性好,当受力压 缩变形后,可凭自身的弹性恢复原料形状。泡沫合金板种类繁多,除了泡沫铝合金板外,还 有泡沫锌合金、泡沫锡合金、泡沫钢等,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由于泡沫合金板的特 殊性能,特别是出众的低密度、良好的隔热吸振性能,深受汽车制造商的青睐。目前,用泡 沫铝合金制成的零部件有发动机罩、行李箱盖等。 蜂窝夹芯复合板 蜂窝夹芯复合板是两层薄面板中间夹一层厚而极轻的蜂窝组成。根据夹芯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纸蜂窝、玻璃布蜂窝、玻璃纤维增强树脂蜂窝、铝蜂窝等;面板可以采用玻璃钢、塑料、铝板和钢板等材料。由于蜂窝夹芯复合板具有轻质、比强度和比刚度高、抗振、隔热、隔音和阻燃等特点,故在汽车车身上获得较多应用,如车身外板、车门、车架、保险杠、座椅框架等。英国发明了一种以聚丙烯作芯,钢板为面板的薄夹层板用以替换钢制车身外板,使零件质量减轻了50%~60%,且易于冲压成型。 工程塑料 与通用塑料相比,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电性能、耐化学性、耐热性、耐磨性、尺寸稳定性等特点,且比要取代的金属材料轻、成型时能耗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以软质聚氯乙烯、聚氨酯为主的泡沫类、衬垫类、缓冲材料等塑料在汽车产业中被广泛采用。福特公司开发的LTD试验车,塑料化后的车身取得了轻量化方面的明显成果(见表2)。 中国工程塑料产业普遍存在工艺落后、设备陈旧、规模小、品种少、质量不稳定的状况,而且价格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工程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仅相当于国外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水平。如上海桑塔纳轿车塑料用量仅为2.86kg/辆,红旗CA7228型轿车为2.4kg/辆,而日本轿车均匀为14kg/辆,宝马则更高,为35.64kg/辆。但这种局面将很快被打破,由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投资新建、国内最大的汽车用高性能ABS工程塑料生产基地日前在上海建成投产。此项目引进了世界先进的工程塑料天生线和试验检测仪器等设备,形成了年产15,000吨高性能ABS工程塑料的能力。 高强度纤维复合材料 高强度纤维复合材料,特别是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因其质量小,而且具有高强度、高刚性,有良好的耐蠕变与耐腐蚀性,因而是很有前途的汽车用轻量化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美国开展的最好。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复合材料车身外覆件得到大量的应用和推广,如发动机罩、翼子板、车门、车顶板、导流罩、车厢后挡板等,甚至出现了全复合材料的卡车驾驶室和轿车车身。据统计,在欧美等国汽车复合材料的用量约占本国复合材料总产量的33%左右,并继续呈增长态势,复合材料作为汽车车身的外覆件来说,无论从设计还是生产制造、应用都已成熟,并已从车身外覆件的使用向汽车的内饰件和结构件方向发展。图2为法国SORA公司为雷诺汽车公司开发的全复合材料轿车车身和重型卡车驾驶室。上海通用柳州汽车公司和东风公司计划推出全复合材料车身的家庭用小轿车。

汽车内饰合成革的开发应用及发展

汽车内饰合成革的开发应用及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者健康、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在追求汽车外形和动力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汽车内饰的功能和美感,关注乘坐的舒适性,以及更加关注内饰材料的气味、环保和健康危害问题,功能化、绿色的汽车内饰革产品也因此将成为汽车内饰革厂家竞相开发的重点。汽车内饰革的研发设计,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1)对内饰材料整体美感、舒 适感的需求,包括内饰材料手感柔软、触感舒适,光泽、花纹与整车设计相协调;(2)对功能化、低成本化的需求,包括内饰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老化、耐磨、耐汗、透气、阻燃、抗光热、耐菌、耐化学品等物性,同时有利于汽车零部件降低成本;(3)二次加工的工艺适应性需求;(4)对环保的需求,使得废弃后的汽车内 饰材料不成为环境负担,能够回收循环利用。汽车内饰-[飞诺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d9897335.html,] PVC汽车内饰革的应用发展 由于天然真皮资源有限,价格高,加工过程中对环保的要求高,海内外企业积极研发人造复合材料应用于汽车内饰方面。目前,汽车门板、座垫、仪表板、车厢内壁等部位,主要采用PVC(聚氯乙稀)革进行复合。国内汽车配件厂用PVC 针织布革加工座垫,应用于普通的客车及有关车型。 PVC人造革是对常规纤维织物进行涂层,汽车内饰普遍使用的PVC革主要采用离型纸和压延工艺生产。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国的高档PVC革占据着世界汽车内饰革材料的主流地位,我国现有产品的性能质量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意大利Vulcaflex公司、德国贝尼克公司、美国世腾等公司为世界高档PVC汽车革的主要制造商,目前研发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提高PVC革的 物性,使之具备优异的加工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如强化实地沙漠耐热、耐光氧化及耐水解的测试。 因PVC人造革存在手感硬、皮感差、舒适性差、耐老化性能差、气味重、增塑剂易迁移晰出等缺陷,故汽车内饰中的普通PVC人造革被PU合成革取代,将逐渐成为趋势。 汽车内饰革的应用发展PU 随着PU(聚氨酯)合成革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欧盟即将限制使用PVC汽车革的用量,PU合成革已逐步在汽车配件上有所应用,目前国际品牌的一些新车型已开始逐步使用PU合成革,且趋向于高物性的PU合成革。国内合成革企业在PVC革技术的起步和发展远落后于欧洲,但在PU合成革研究和应用方面紧跟 国际技术潮流,起步早、起点高,发展速度迅猛,已成为世界PU合成革的中心。在汽车工业被列入我国支柱产业的大背景下,汽车工业的发展给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及合成革等相关产业带来繁荣,随着汽车国产化率提高以及对汽车内饰功能、环保等要求,替代进口产品、提高汽车内饰革的档次和质量、加速PU合成革在汽车内饰中的研发应用,成为国内合成革生产企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1、干法PU汽车内饰革 干法PU合成革的加工就是在织物表面上涂上一层PU树脂溶液,目前应用的织物主要是加密弹力针织布,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分段加温干燥使浆料中的溶剂挥发,PU树脂则被固化与织物层紧密结合,从而形成致密层。为提高与基布的粘合强度,可使用双组分粘接层树脂;同时在加工过程中,也可通过预发泡或者

汽车车身新材料种类以及当前应用状况

车身新材料种类以及当前应用状况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的功能日益完善,汽车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汽车通常由几千个零件组成,现代高级轿车由几万个零部件组成。为满足汽车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的要求,实现轻量化、高强度、高性能的目标,构成汽车的材料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通常按照材料的成分,将汽车材料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两大类。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未来汽车材料除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外,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也将获得广泛应用。 一.车身新材料的种类 ■ 新型结构材料 1.高强度钢板 从前的高强度钢板,拉延强度虽高于低碳钢板,但延伸率只有后者的50%,故只适用于形状简单、延伸深度不大的零件。现在的高强度钢板是在低碳钢内加入适当的微量元素,经各种处理轧制而成,其抗拉强度高达420N/mm2,是普通低碳钢板的2~3倍,深拉延性能极好,可轧制成很薄的钢板,是车身轻量化的重要材料。到2000年,其用量已上升到50%左右。中国奇瑞汽车公司与宝钢合作,2001年在试制样车上使用的高强度钢用量为262kg,占车身钢板用量的46%,对减重和改进车身性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美国轿车材料构成 要有含磷冷轧钢板、烘烤硬化冷轧钢板、冷轧双相钢板和高强度1F冷轧钢等,车身设计师可根据板制零件受力情况和形状复杂程度来选择钢板品种。 含磷高强度冷轧钢板:含磷高强度冷轧钢板主要用于轿车外板、车门、顶盖和行李箱盖升板,也可用于载货汽车驾驶室的冲压件。主要特点为:具有较高强度,比普通冷轧钢板高15%~25%;良好的强度和塑性平衡,即随着强度的增加,伸长率和应变硬化指数下降甚微;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比普通冷轧钢板提高20%;具有良好的点焊性能; 烘烤硬化冷轧钢板:经过冲压、拉延变形及烤漆高温时效处理,屈服强度得以提高。这种简称为BH钢板的烘烤硬化钢板既薄又有足够的强度,是车身外板轻量化设计首选材料之一; 冷轧双向钢板:具有连续屈服、屈强比低和加工硬化高、兼备高强度及高塑性的特点,经烤漆后强度可进一步提高。适用于形状复杂且要求强度高的车身零件。主要用于要求拉伸性能好的承力零部件,如车门加强板、保险杠等; 超低碳高强度冷轧钢板:在超低碳钢(C≤0.005%)中加入适量钛或铌,以保证钢板的深冲性

汽车内饰常用织物材料

汽车内饰常用织物材料 汽车内饰织物主要指用于车体和车内装饰的织物。按照使用阶段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汽车制造时用的车体内织物,如座椅面料、背衬、地毯、顶棚等;二是汽车配饰用纺织面料,用于驾乘人员根据使用需求或爱好而选配的车体以外的汽车配饰纺织产品,如座椅套、枕套、头枕、纸中盒套、转向盘套、后视镜套、驻车制动器操纵杆套、变速杆套等。 汽车内饰织物属于功能性、技术性织品,对纤维材料有吸水吸湿、轻量保温、抗菌除臭、防污、抗静电、抗起球、阻燃、隔热、隔声、绝缘等特殊要求,汽车内饰织物所用的纤维材料几乎涉及所有天然、化学和高技术纤维,涉及多品种、多功能和特殊化纤维。 常用的汽车内饰织物材料及其特性有: (1)涤纶:耐磨性好、抗强度高、抗紫外线能力好、抗折性好、耐霉变、易清洗、价格较便宜,但是吸湿性、热舒适性和压缩弹性性能较差,适用于座套、车内饰、地毯等。 (2)棉纶:弹性好、耐磨性好、热吸湿性优于涤纶,但是抗紫外线性能差,适用于座椅、簇绒地毯等。 (3)腈纶:抗紫外线性能好、手感柔软、颜色鲜艳、但耐磨性不是特别好。适用于汽车的顶篷。 (4)丙纶:质量轻、价格便宜、但色泽受限、熔点低、耐磨性有限,吸湿性比涤纶更低,适用于内饰面料、针刺地毯等。

(5)羊毛:舒适、弹性好,但价格较高、抗紫外线差。适用于冬季豪华车座椅套、靠垫、抱枕等。 (6)棉:柔软、触感舒适、吸湿性和透气性好、抗紫外线能力较好、抗光老化性能优,但强度较低、耐磨性较差、易起皱且折痕不易恢复,与化学纤维肪可改善织物的抗皱性,适用于春秋用座椅套、靠垫、抱枕等。 (7)亚麻:质地坚固耐用、凉爽、吸湿透湿、抗菌防菌、不粘皮肤、不产生静电、防虫防霉,但价格较高,适用于夏季座椅套。 然而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的用量为最大,这与它们优良的应用性能有关。在汽车内饰织物使用的纤维中,聚酯纤维用量上升最快,因其高强力、高模量、回潮低、易燃性差、防腐蚀等优点而备受青睐,而且聚酯织物尺寸稳定、耐磨,经特殊处理后具有优良的抗紫外线特性。正是因为这些良好性能,聚酯纤维在汽车用纺织品中应用最为广泛(占一半以上)。汽车用织物采用聚酯还有利于环保,因为聚酯纤维可以从回收的可乐或其他再生材料中获得。所以使用聚酯制成织物,即便是压模件,大多数聚酯材料也可被重新粉碎成颗粒,从中提炼出聚酯纤维再利用,特别是在汽车业迅速发展与环保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聚酯纺织品将带动汽车织物的开发与生产,可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及市场竞争力。丙纶纤维在汽车用纺织品中的用量逐年递增。由于丙纶有质地轻、强度高、弹性好、耐腐蚀、吸湿性低、疏水性好、传热性低等很多优良性能,丙纶纤维目前在汽车地毯中应用最多。

色差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色差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色差计又称为便携式色度仪、色彩分析仪、色彩色差计。色差计是一种简单的颜色偏差测试仪器,即制作一块模拟与人眼感色灵敏度相当的分光特性的滤光片,用它对样板进行测光,关键是设计这种感光器的分光灵敏度特性,并能在某种光源下通过电脑软件测定并显示出色差值。它是一种常规性用于科研和生产的仪器。 托普云农色差计可测水果食品的色差,主要用于涂装领域、橡胶塑料领域、印刷领域、纤维、染色领域、食品领域、农林、水产领域、陶瓷工业领域、住宅建设领域、医疗、学术领域。可测水果食品的色差。 色差计技术参数: 照明/受光方式:8/d(8°方向照明扩散受光方式) 测量口径:约Φ8mm 表示模式:D(L*a*b*)/DE*ab或D(L*C*H*)/DE*ab 基准色存储:1条通道;保留给测量使用 测量范围:L*:10~100 测量条件:观察条件:CIE 10°标准色彩函数观察光源:CIE标准D65光源 重复性:标准偏差DE*ab 0.1以内(测量条件:标准白板测量平均值) 测量最小间隔:约1秒 电源:四节AA电池或另售AC适配器AC-A12 电池使用寿命:碱性锌锰电池:测量约2000次(10秒测量间隔) 镍镉电池:测量约600次(10秒测量间隔) 使用温度/湿度范围:0~40°C,相对湿度85%以下(35°C)、不可结露标准配件:软盒CR-A68、护盖CR-A72、紧固夹板CR-A73、4节AA电池

色差计功能特点: 8°方向照明扩散受光方式(含正反射光)的色差仪。 测量口径为8mm。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使用功能,价格便宜。 测量、数据处理、显示的三个部位一体化设计。 小型轻便的手提式设计。 用途适用于橡胶、塑料、室内装饰、服装产业等任何需要测量色差的领域。 色差仪的使用步骤: 1.接好相关线路,先开稳压器,在开电脑主机、显示器,再开色差仪电源,预热。 2.点击“中文Universe”键入操作员姓名,输入口令,按“ok”键,测色仪初始化,进入色差仪操作界面。 3.点击“校正”,根据系统提示,依次用标准黑板和标准白板进行校准。 4.用配套的石英测杯装入适量的样品标样,按“测试标样”,根据系统提示对样品标样进行测量。 5.用同样的方法按“测试样品”对待测样品进行测量。系统自动给出结果。 6.实验完毕,依次关闭色差仪、电脑主机、显示屏及稳压器,仪器归位。 色差仪的分析原理: 自动比较样板与被检品之间的颜色差异,输出 L、a、b 三组数据和比色后的 E、L、a、b 四组色差数据。 E 总色差的大小 L 大表示偏白,L 小表示偏黑a 大表示偏红,a 小表示偏绿 b 大表示偏黄,b 小表示偏蓝。色差仪的选型 目前色彩色差仪种类,品牌较多,用户在选择时可能会遇到无所适从的情况,或者容易被误导从而产生选择的困境。 用户可能发现这样的情况:同样都是测色仪,价格差异很大,测出来的结果也有不同。因此,在选购测色仪时,有些“性能指标”是必须要注意的,这样才能选购一部性能价格比最好的仪器。 这台仪器是“色差计”还是“分光光度测色仪”: 单纯色差计的精确度比较低,并且,一定要注意:有些甚至不能给出颜色的色彩坐标空间的绝对值(L,a, b值),只能给出两个样品之间(通常是标准与样品之间)的色差值(Delta-E),这种色差仪不能买,因为没有颜色的绝对值数据,没有办法与他人进行数据交换,也不能建立和管理自己的色彩标准数据库,只相当于正常的色彩色差仪的10%功能,价格再低廉也无法满足测试要求,不能贪图便宜,购得这样的毫无应用价值的仪器。分光测色仪精度较高,与单纯的色差仪测色的方法不同,分光测色仪能测量每个颜色点(10nm或者20nm波长间隔)的“反射率曲线”,而色差仪不能。分光测色仪可以模拟多种光源,而色差

色彩色差仪是量化色彩现象,建立色彩标准,改善

色彩色差仪是量化色彩现象,建立色彩标准,改善产品外观,颜色品管控制,进而进行电脑配色的不可缺少的工具,目前色彩色差仪种类,品牌较多,用户在选择时可能会遇到无所适从的情况,或者容易被误导从而产生选择的困境。 用户可能发现这样的情况:同样都是测色仪,价格差异很大,测出来的结果也有不同。因此,在选购测色仪时,有些“性能指标”是必须要注意的,这样才能选购一部性能价格比最好的仪器。 1、这台仪器是“色差仪”还是“分光光度测色仪”: 色差仪的精确度比较低,并且,一定要注意:有些甚至不能给出颜色的色彩坐标空间的绝对值(L,a, b值),只能给出两个样品之间(通常是标准与样品之间)的色差值(Delta-E),这种色差仪不能买,因为没有颜色的绝对值数据,没有办法与他人进行数据交换,也不能建立和管理数据库,只相当于正常的色彩色差仪的10%功能,价格再低廉也无法满足测试要求,不能贪图便宜,购得这样的毫无应用价值的仪器。 分光测色仪精度较高,与单纯的色差仪测色的方法不同,分光测色仪能测量每个颜色点(10nm或者20nm波长间隔)的“反射率曲线”,而色差仪不能。分光测色仪可以模拟多种光源,而色差仪一般只有一种或最多两种模拟光源。 2、“分光光度测色仪”又分为“0/45度”和“d/8度积分球”两种测量-观察方式 观察方式:“0/45度”只能用来检测平滑的表面,而且不能用于电脑配色。“d/8度积分球式”可以用来测量各种各样的表面,比如:光滑的金属喷涂表面,橘皮漆面甚至布料,并且可以得到用于电脑配色的原始数据。在测定时,还可以采用消除镜面反射和包含镜面反射的测量模式,这在测量光洁表面,有明显反射表面的色彩时非常有用。 另外,积分球分喷涂积分球和雕刻积分球两种,美国爱色丽公司采用的是雕刻积分球,即采用一大块BaSO4晶体在内部雕刻而成,性能稳定而持久,受命几乎是无限的,而其他的积分球,采用金属内球面表面喷涂工艺制作而成,虽然成本低,但是,使用两三年,不断受强光照射和暴露在灰尘,湿气中之后,表面会泛黄,并且容易脱落,导致整个仪器的精度下降甚至报废,因为,爱色丽控股的LABSPHERE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积分球供应厂家,这是爱色丽色彩色差仪保持世界最先进品质的技术秘密之一。 3、各种“d/8度积分球”测色仪的区别: 多数公司选用“d/8度积分球”测色仪,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之间仍有很大差别,导致不同的测量精度。 一台测色仪除了微处理器及有关电路外,有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光源、积分球、光栅(分光单色器)和光电检测器。这也是衡量一台仪器优劣的主要指标。 3.1 它是“双光束测量原理”还是“单光束测量原理”: 双光束仪器有两个光栅和两个检测器。测量时光源只闪一次,同样测样品和参比白。这样就克服了系统变化所带来的误差,测量数据的精度非常高。只是仪器成本较高。 单光束仪器只有一个光栅和一个检测器。所以测量时光源闪两次,分别测样品和参比白。而两次测量时的系统误差(光源光强分布差异,光路变化,温度变化,电路漂移等)被当做样品和参比白间的差异,所以误差比较大,仪器的台间差也比较大。 3.2 光源:目前争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特在此详细说明。 在颜色测量仪器中,选择什么光源,应首先考虑的是稳定性,光源定向性,寿命以及最终获得的光谱曲线的有效性。目前采用的多为钨丝灯及氙灯两种光源。 钨灯是颜色测量仪器(包括各种可见分光光度计)最常用的光源,它是一个装有钨丝的,内充惰性气体或者卤素(防正钨丝氧化和热蒸发)的透明灯泡。用钨作为灯丝材料是因为钨有

(汽车行业)汽车车身新材料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汽车行业)汽车车身新材料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汽车车身新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现代汽车车身除满足强度和使用寿命的要求外,仍应满足性能、外观、安全、价格、环保、节能等方面的需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轿车的整车质量中,钢铁占80%,铝占3%,树脂为4%。自1978年世界爆发石油危机以来,作为轻量化材料的高强度钢板、表面处理钢板逐年上升,有色金属材料总体有所增加,其中,铝的增加明显;非金属材料也逐步增长,近年来开发的高性能工程塑料,不仅替代了普通塑料,而且品种繁多,在汽车上的应用范围广泛。本文着重介绍国内外在新型材料应用方面的情况及发展趋势。 高强度钢板 从前的高强度钢板,拉延强度虽高于低碳钢板,但延伸率只有后者的50%,故只适用于形状简单、延伸深度不大的零件。当下的高强度钢板是在低碳钢内加入适当的微量元素,经各种处理轧制而成,其抗拉强度高达420N/mm2,是普通低碳钢板的2~3倍,深拉延性能极好,可轧制成很薄的钢板,是车身轻量化的重要材料。到2000年,其用量已上升到50%左右。中国奇瑞汽车X公司和宝钢合作,2001年在试制样车上使用的高强度钢用量为262kg,占车身钢板用量的46%,对减重和改进车身性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低合金高强度钢板的品种主要有含磷冷轧钢板、烘烤硬化冷轧钢板、冷轧双相钢板和高强度1F冷轧钢板等,车身设计师可根据板制零件受力情况和形状复杂程度来选择钢板品种。含磷高强度冷轧钢板:含磷高强度冷轧钢板主要用于轿车外板、车门、顶盖和行李箱盖升板,也可用于载货汽车驾驶室的冲压件。主要特点为:具有较高强度,比普通冷轧钢板高15%~25%;良好的强度和塑性平衡,即随着强度的增加,伸长率和应变硬化指数下降甚微;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比普通冷轧钢板提高20%;具有良好的点焊性能;烘烤硬化冷轧钢板:经过冲压、拉延变形及烤漆高温时效处理,屈服强度得以提高。这种简称为BH钢板的烘烤硬化钢板既薄又有足够的强度,是车身外板轻量化设计首选材料之壹;冷轧双向钢板:具有连续屈服、屈强比低和加工硬化高、兼备高强度及高塑性的特点,如经烤漆后其强度可进壹步提高。适用于形状复杂且要求强度高的车身零件。主要用于要求拉伸性能好的承力零部件,如车门加强板、保险杠等;超低碳高强度冷轧钢板:在超低碳钢(C≤0.005%)中加入适量的钛或铌,以保证钢板的深冲性能,再添加适量的磷以提高钢板的强度。实现了深冲性和高强度的结合,特别适用于壹些形状复杂而强度要求高的冲压零件。 轻量化迭层钢板 迭层钢板是在俩层超薄钢板之间压入塑料的复合材料,表层钢板厚度为0.2~0.3mm,塑料层的厚度占总厚度的25%~65%。和具有同样刚度的单层钢板相比,质量只有57%。隔热防振性能良好,主要用于发动机罩、行李箱盖、车身底板等部件。铝合金 和汽车钢板相比,铝合金具有密度小(2.7g/cm3)、比强度高、耐锈蚀、热稳定性好、易成形、可回收再生等优点,技术成熟。德国大众X公司的新型奥迪A2型轿车,由于采用了全铝车身骨架和外板结构,使其总质量减少了135kg,比传统钢材料车身减轻了43%,使平均油耗降至每百公里3升的水平。全新奥迪A8通过使用性能更好的大型铝铸件和液压成型部件,车身零件数量从50个减至29个,车身框架完全闭合。这种结构不仅使车身的扭转刚度提高了60%,仍比同类车型的钢制车身车重减少50%。由于所有的铝合金都能够回收再生利用,深受环保人士的欢迎。根据车身结构设计的需要,采用激光束压合成型工艺,将不同厚度的铝板或者用铝板和钢板复合成型,再在表面涂覆防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镁合金 镁的密度为1.8g/cm3,仅为钢材密度的35%,铝材密度的66%。此外它的比强度、比刚度高,阻尼性、导热性好,电磁屏蔽能力强,尺寸稳定性好,因此在航空工业和汽车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镁的储藏量十分丰富,镁可从石棉、白云石、滑石中提取,特别是海水的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能源工程材料》 课外拓展阅读报告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姓名:XX 指导教师:XX 学号:XXXXXXXX 专业班级:XXXXXXXX 2016年6月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摘要:节能减排是当前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轻质材料使汽车轻量化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从材料、设计和成型工艺3个方面分析了其在国内汽车工业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广泛应用的发展建议,并展望了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进入21世纪以来,能源危机日趋严重,世界各国的排放法规日益严格,如何在保证安全性和动力性的前提下降低油耗和减少排放是目前汽车工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各种轻质材料取代金属等传统材料,使汽车轻量化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碳纤维复合材料凭借轻质、高强度、高刚度、抗振性能好、抗疲劳、耐腐蚀等众多优点[1]越来越受到汽车工业的重视,在汽车中的应 用也越来越多。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是支撑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材料,经过40多年的积累与发展,我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拥有众多突破性进展,但在汽车领

域的应用还远落后于航空航天和其他工业领域[2]。因此有必要分析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我国汽车工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发展对策,以适应汽车工业对材料发展的迫切需求。 1.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和使用优势 与金属材料相比,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应用于汽车上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1)密度小,强度高,CFRP在常用材料中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用于车身及底盘能在减轻车重的同时不损失强度或刚度,汽车安全系数不降低。2)韧性好,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和能量吸收能力,用于车身及其结构件具有良好的碰撞安全性。3)阻尼高,抗振性能好,用于车身、传动系统及发动机部件具有良好的减振、隔音效果,提高了乘坐舒适性。4)抗疲劳性能极佳,用于承受疲劳载荷的汽车零部件能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5)优秀的耐热性、抗腐蚀与抗辐射性能,在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具有很强的竞争力。6)成型工艺多,可设计性好,易于实现零部件一体化生产,极大缩短开发周期,节约成本。 2.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汽车部件上不仅可以实现汽车轻量化,而且在安全性与乘用舒适性等方面也有很大提高,因此越来越受到汽车工业的重视,很多汽车制造商生产的高档、豪华轿车(如通用、宝马、大众、奔驰、福特、奥迪、本田、日产等)几乎都开始试用或已经采用了各种碳纤维复合材料。 1)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汽车车身、底盘及承力部件,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具有十分明显的减重效果。在各种材料制造的车身中碳纤维复合材料是最轻的,尤其是与钢制车身相比,轻量化效果达53%以上。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1992年展出了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车身的超轻概念车,车身质量为 kg,整车质量降低68%,节油40%。兰博基尼汽车2011年推出了Mucilage替代车型,该车采用了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单壳体车身,质量仅有kg。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车身结构件已在德国宝马公司开发的Z-9和Z-22系列中大量采用。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2L车”CC1 研究项目,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车身的比例高达

HP-200精密色差仪使用说明书

精密色差仪使用说明书

目录 使用信息------------------------------------------------------------3 概述(产品简介)------------------------------------------------------3 仪器特点(一般特性)--------------------------------------------------4 技术指标(技术特性)------------------------------------------------------------------------4 按键介绍------------------------------------------------------------------------------------------4 接口功能简介------------------------------------------------------------------------------------5 功能显示------------------------------------------------------------------------------------------7 一、HP-200仪器测量操作--------------------------------------------------------------------7 1、开机--------------------------------------------------------------------------------------7 2、语言选择---------------------------------------------------------------------------------8 3、校准页面--------------------------------------------------------------------------------8 4、全黑校准--------------------------------------------------------------------------------9 5、全白校准--------------------------------------------------------------------------------9 6、修改白校准----------------------------------------------------------------------------10 7、进入主程序----------------------------------------------------------------------------12 8、取样界面-------------------------------------------------------------------------------12 9、取样测试-------------------------------------------------------------------------------13 10、检测界面------------------------------------------------------------------------------14 11、保存数据------------------------------------------------------------------------------14 12、USB通信功能介绍-----------------------------------------------------------------15 13、打印-----------------------------------------------------------------------------------15 二、系统功能简介-----------------------------------------------------------------------------16 1、光源选择---------------------------------------------------------------------------16 2、时间设置---------------------------------------------------------------------------16 3、样品调入---------------------------------------------------------------------------17 4、查看记录---------------------------------------------------------------------------17 5、容差设置---------------------------------------------------------------------------18 6、同色异谱---------------------------------------------------------------------------18 7、格式化------------------------------------------------------------------------------19 三、电脑USB驱动安装-----------------------------------------------------------------------19 四、其它若能简介-----------------------------------------------------------------------------19 五、注意事项-----------------------------------------------------------------------------------22 六、常见故障分析-----------------------------------------------------------------------------22

汽车内饰用合成革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汽车内饰用合成革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汽车内饰用合成革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2009-09-28 08:25 作者:慧聪皮革网【慧聪皮革网】孔中平1,周志军1,陈明磊1,张哲1 (1.浙江禾欣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嘉兴314003)摘要:本文就我国人工皮革发展历程,并就在汽车革上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关键词:人工皮革;汽车内饰;应用;发展趋势 The Application and Trend of the Man-made Leather in Automobile Interior Decoration Abstract 2009-09-28 08:25作者:慧聪皮革网 【慧聪皮革网】 孔中平1,周志军1,陈明磊1,张哲1 (1.浙江禾欣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嘉兴314003) 摘要:本文就我国人工皮革发展历程,并就在汽车革上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工皮革;汽车内饰;应用;发展趋势 The Application and Trend of the Man-made Leather in Automobile Interior Decoration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d the man-made leather developmental course. We also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actuality and development trend. Key words:man-made leather;auto interior decoration;application;development 1.人工皮革的产生 由于人口膨胀、环境保护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真皮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特别是 真皮的加工过程中造成了环境的极大污染,有限的天然资源日益短缺,因此合成皮革应运而生。合成革作为天然皮革的代用品,不仅可克服真皮利用率低、耐磨性差、撕裂强度低、质地不匀、难以裁剪等缺点,而且解决了真皮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为合成革发展壮大提供了条件[1]。 人工皮革因无气味、手感柔软、纹路清晰自然、成品色牢度好、易清洗、阻燃性和散热性好、易于 机械打孔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材料。随着中国汽车产量的不断提高,汽车用革量也将大幅度提高。在汽车工业以及人工皮革行业最发达的日本,人工皮革在汽车内饰材料上的应用走在了世界前列,几大汽车革生产企业(东丽公司、可乐丽、旭化成、共和皮革公司、阿基里斯公司、帝人CORDLEY、钟纺、三菱人造丝等)近年不断有新的产品推出,并被各大汽车企业相继采用,产量也不断提高[2]。由于汽车内饰用革物性指标高,国内从事该项产品开发的企业不多,只有浙江禾欣、安徽安利、昆山阿基里斯等几家企业具有汽车革的开发生产能力,与国外企业还有一定的技术差距。 2人工皮革发展历程 人工皮革发展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以PVC高分子材料涂敷的人造革,在天然革的替代上实现了工业化的实际应用,这是人工皮革的第一代产品;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聚氨酯工业和非织造布技术在人工革上的应用,诞生了第二代合成革;超细纤维PU合成革的出现是第三代人工皮革[3]。 在中国,人们习惯将以PVC树脂为原料生产的人造革称为PVC人造革(简称人造革);以PU树脂为原料生产的人造革称为PU人造革(简称PU革);以PU树脂与普通化纤无纺布为原料生产的人造革称为PU合成革(简称PU合成革)。以超细纤维无纺布与PU为基础的称为超细纤维PU合成革(简称超纤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