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概述

中国历史概述
中国历史概述

第二章中国历史概述

一、单选

1、农历三月可以被称为( )。

A.孟春 B.仲春 C.季春 D.孟夏

2、《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其作者是( )。

A.沈括 B.祖冲之 C.徐霞客 D.吴敬梓

3、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照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称为( )。

A.谥号 B.庙号 C.尊号 D.陵号

4、一般认为,我国古代“九州”概念形成于( )时期。

A.尧B.舜C.禹D.周公

5、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著作是( )。

A.《汉书》 B.《史记》 C.《资治通鉴》D.《三国志》

6、京剧形成的时期是清代( )。

A.顺治末年 B.康熙末年

C.雍正末年 D.乾隆末年

7、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丧权辱国的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8、“赐进士出身”是殿试——的成绩。

A.一甲 B.二甲 C.三甲 D.四甲

9、北魏郦道元写的( ),既是一部地理著作,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A.《虎丘溪》B.《石钟山记》C.《观潮》D.《水经注》

10、下列属于天干的是( )。

A.子B.亥C.戊D.申

11、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一般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为( )。

A.童试B.乡试C.会试D.殿试

12、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大方鼎,它铸于( )时期。

A.夏代后期B.商代前期C.商代中后期D.周代前期

13、在我国历史上的三国两晋时期,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统一局面,是在( )政权的维持下出现的。

A.魏B.西晋C.东晋D.蜀

14、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史记》B.《春秋》C.《国语》D.《资治通鉴》

15、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首创于( ).

A.三国时期B.隋朝C.唐初期D.唐中期

16、在我国历史上有“书圣”之称的是( )。

A.王羲之B.欧阳询C.颜真卿D.怀素

17、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书中所记载的内容,其下限至( )。

A.唐B.五代末年C.北宋D。南宋

18、中国古代,五行相克理论中,火克( )。

A.土B.木C.金D.水

19、发明“候风地动仪”,并写成天文学巨著《灵宪》的大科学家张衡的生活年代是( )。A.西汉时期B.东汉时期C.西晋时期D.东晋时期

20、年号是皇帝纪年的名号,始于( )时期,我国历史上正式改元是从此开始。

A.周文王B.秦始皇C.汉高祖D.汉武帝

21、在下列文化中,属母系氏族公社的是( )。

A.河南龙山文化B.河南仰韶文化C.浙江良渚文化D.山东大汶口文化

22、甲骨文出现于( ),中国历史进入有文字记载时期。

A.唐尧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2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作者是( )。

A.司马迁B.董仲舒C.班固D.范晔

24、我国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印刷于( )。

A.隋朝末年B.唐朝早期C.唐朝中期D.唐朝末期

25、《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 )。

A.玄奘B.法显C.慧能D.弘忍

26、按照天干地支纪年法,2009年为己丑年,2010年是( )年。

A.庚寅B.庚丑C.丁亥D.己丑有关河姆渡遗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

B.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存

C。有漆器及水井遗迹

D.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27、中国古代五行相克理论中,土克( )。

A.木B.火C.金D。水

28、封建社会对帝、后在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的称号为( )。

A.谥号B.尊号C.庙号D.陵号

29、四大名著中作于清代的有( )。

A.《西游记》B.《三国演义》C.《红楼梦》D.《水浒传》

30、唐代是我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下列人物中被称为“诗仙”的诗人是( )。

A.李白B.李贺C.白居易D.杜甫

31、“唐宋八大家”之首是( )

A.柳宗元B.李白C.韩愈D.苏轼E.欧阳修

32、我国第一部《共产党宣言》翻译者是( )。

A.陈独秀B.陈望道C.瞿秋白D.闻一多

3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断代史是( )。

A.《史记》B.《国语》C.《汉书>> D.《春秋》

3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者司马迁,此书记叙的历史是( )。

A.上起黄帝,下止汉武帝B.上起尧舜,下止汉武帝

C.上起春秋,下止战国D.上起西周,下止战国

35、甲骨文出现于( ),中国历史进入有文字记载时期。

A.唐尧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36、我国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 )。

A.《华严经》B.《坛经》C.《金刚经》D.《五经正义》

37、天干、地支循环相配,形成一个“甲子”。一个“甲子”指( )年。

A.50 B.60 C.80 D.120

38、中国古代,五行相克理论中,木克( )。

A.土B.火C.金D.水下列哪一作品属于王实甫的作品( )。

A.《窦娥冤》B.《救风尘》C.《西厢记》D.《单刀会》

39、( )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重要代表,距今约有18000年。

A.山顶洞文化B.仰韶文化C.良渚文化D.河姆渡文化封建社会对帝、40、后在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的称号为( )。

A.谥号B.尊号C.庙号D.陵号

41、湖南宁乡县发现的四羊方尊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它属于( )代的青铜器。

A.夏B.商C.西周D.东周

42、《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 )的作品。

A.张择端B.王桢C.李清照D.王羲之

43、中国历史上的黄巾大起义是( )时期发生的。

A.秦朝末年B.西汉末年C.东汉末年D.西晋末年

44、有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书之称的《齐民要术》,其作者是( )。

A.贾思勰B.沈括C.徐光启D.郦道元

45、一般认为,以文坛声誉为标准来看,在我国历史上有“唐宋八大家之首”美誉的是( )。A.柳宗元B.韩愈C.欧阳修D.苏轼

46、《徐霞客游记》的作者是( )。

A.徐光启B.徐渭C.徐弘祖D.徐浩

47、中国古代,五行相生理论中,水生( )。

A.土B.木C.金D.火

48、中国的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是从( )开始的。

A.东汉B.西汉C.隋代D.唐代

49、清乾隆帝全称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其中( )是他的谥号。

A.乾隆B.高宗C.“法天隆运”到“孝慈神圣”D.纯

50、会建造房屋,开始过定居生活的原始居民是( )。

A.北京人B.大汶口原始居民C.山顶洞人D.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51、历史上被称为“靖康之变”的事件发生在( )。

A.北宋前期B.北宋末年C.南宋前期D.南宋末年

52、我国开创泼墨山水之先例的画家是( )。

A.顾恺之B.阎立本C.王维D.顾闽中

53、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是()。

A.尧舜时期B.商周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

54、《周易》里八卦中之艮卦主要象征的是( )。

A.水B.山C.风D.雷

55、古代著名史学作品《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分别为( )。

A.司马迁、司马昭B.司马炎、司马迁

C.司马迁、司马光D.司马相如、司马昭

56、人们在评论超前消费时常用“寅吃卯粮”的比喻,其中“寅”是指( )。

A.7点至9点B.5点至7点C.1点至3点D.3点至5点( )为中国57、最早的兵书,历来被誉为“兵学圣典”。

A.《司马法》B.《李卫公问对》C.《孙子兵法》D.《孙膑兵法》

58、一般来说,《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它编定于( )时期。

A.西周B.春秋C.西汉D.东汉

59、按照天干地支纪年法,2009年为己丑年,2010年是( )年.

A.庚寅B.庚丑C.丁亥D.己丑

60、在我国历史上有“诗圣”之称的是( )。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

61、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作者是( )。

A.韩愈B.王安C.欧阳修D.司马光

62、中国历史上,“楚汉之争”发生在( )时期。

A.秦朝末年B.西汉末年C.东汉末年D.三国

63、在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与“北朝”相对的“南朝”相继出现了四个小王朝,下面不在其中之列的是( )。

A.齐B.宋C.赵D.梁

64、一般认为,以时间先后为标准来看,在我国历史上有“唐宋八大家之首”美誉的是( )。A.柳宗元B.韩愈C.欧阳修D.苏轼

65、明清时期,《天工开物》一书的作者是( )。

A.徐光启B.宋应星C.徐霞客D.徐渭

66、《周易》里八卦中之离卦主要象征的是( )。

A.水B.火C.雷D.风

67、《水经注》是一部在史学、地理、民俗等方面都很有影响的古书,其作者是( )。

A.贾思勰B.沈括C.徐光启D.郦道元

68、在我国历史上有“画圣”之称的是( )。

A.顾恺之B.吴道子C.阎立本D.张僧繇

69、《桃花扇》的作者是( )。

A.孔尚任B.孔广森C.洪升D.汤显祖

70、中国古代,五行相生理论中,火生( )。

A.土B.木C.金D.水

71、汤灭夏后,以“商”作为国名,后( )迁殷。

A.武丁B.帝乙C.太甲D.盘庚

72、春秋时的儒家学说、道家学说、墨家学说创始人是( )。

A.孔丘李耳墨翟B.孔丘李耳孙武

C.李耳孔丘韩非子D.李耳孔丘墨翟

73、古代著名史学著作《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作者分别为( )。

A.司马迁司马昭B.司马炎司马迁

C.司马迁司马光D.司马相如司马昭

74、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聊斋志异

75、《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典》三个专名中的“高宗”、“文景”、“永乐”依次分别

是( )。

A.庙号谥号年号B.庙号尊号年号

C.谥号年号庙号D.尊号谥号庙号

76、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是( )。

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伤寒论D.本草纲目

77、人们在评论超前消费时常用“寅吃卯粮”的比喻,其中“寅”是指( )。

A.7点至9点B.5点至7点C.1点至3点D.3点至5点

78、清朝(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

A.《永乐大典》B.《古今图书集成》

C.《四库全书》D.《资治通鉴》

79、下列文化遗存中,反映长江流域母系氏族社会面貌的是( )。

A.仰韶文化B.河姆渡文化C.龙山文化D.良渚文化

80、下列传统节日中,源自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是( )。

A.中秋节B.端午节C.清明节D.重阳节

8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孔B.孟轲C.苟况D.屈原

82、发明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的是( )。

A.张骞B.张仲景C.张衡D.张陵

83、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山水画《游春图》的作者是( )。

A.顾恺之B.展子虔C.阎立本D.吴道子

84、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我国北宋的( )。

A.沈括B.宋慈C.米芾D.毕昇

85、我国最早的著名长篇历史小说是( )。

A.《西游记》B.《水浒传》C.《三国演义》D.《红楼梦》

86、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伦敦奥运会举行的2012年是农历( )年。

A.辛卯B.壬辰C.壬卯D.辛辰

8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作者是( )。

A.崔颢B.王维C.李白D.杜甫

88、著名散文游记《醉翁亭记》的作者是( )。

A.王安B.沈括C.苏轼D.欧阳修

89、明初定都南京,经历洪武、( )、永乐三朝,共53年。

A.建文B.景泰C.嘉靖D.万历

二、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梅兰芳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与他并称“四大名旦”的还有。

A.周信芳 B.程砚秋 C.荀慧生

D.尚小云 E.盖叫天

2、四书五经为古代科举考试必读书,其中“五经”是五部儒家经典的合称,包括

A.《诗》 B.《书》 C.《礼》 D.《易》 E.《论语》

3、下列文字中属于地支的有。

A.丙 8.寅 C.子 D.丑 E.卯

4、明代中期,苏州“吴门画派”的代表是。

A.沈周 B.石涛 C.文徵明 D.唐寅 E.仇英

5、我国古代帝王谥号用字中,属于表扬的是( )。

A.怀B.文C.灵D.昭E.康

6、明清科举考试中,殿试一甲的前三名为。

A.状元 B.解元 C.会元 D.榜眼 E.探花

7、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四书”,下列中属于“四书”之列的是( )。

A.《礼记》B.《中庸》C.《论语》D.《春秋》

8、中国古代五行论中,下列匹配正确的是( )。

A.土——中——黑B.木——东——青C.水——西——黑D.火——南——红

9、我国古代帝王谥号中属于褒义的有( )。

A.文B.哀C.灵D.武

10、属于二十四节气的有( )。

A.春至B.秋露C.霜降D.小雪

11、“唐宋八大家”之中在唐代的是( ).

A.韩愈B.曾巩C.欧阳修D.柳宗元

12、有关河姆渡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

B.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存

C.位于余姚市

D.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稻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13、下列各组天干地支名称中,完全由天干组成的是( )。

A.丁、午、辛、王B.丙、癸、壬、己

C.丙、辰、乙、卯D.乙、己、庚、癸

14、诗歌的代表著作有( )。

A.《诗经》B.《文心雕龙》C.《史记》D.《离骚》

15、被称为明代“三大奇书”的是( )。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

D.《西游记》E.《拍案惊奇》

16、下列各组天干地支名称中,完全由地支组成的是( )。

A.丑、亥、卯、申B.丙、子、壬、己

C.甲、辰、乙、卯D.寅、酉、戌、未

17、科举时代,以殿试及第之首名、第二名、第三名依次顺序分别称为( )。

A.状元B.乡试C.榜眼D.探花

18、“唐宋八大家”之中的“三苏”是( )。

A.苏轼B.苏辙C.苏洵D.苏哲

19、四大名著中为明代作品的有( )。

A.《西游记》B.《三国演义》C.《红楼梦》D.《水浒传》

19.中国古代五行论中,下列匹配正确的是( )。

A.土一中一白B.金一西一白C.水一北一黑D.木一西一青

20、科举时代,以殿试及第之首名、第二名、第三名依次顺序分别称为( )。

A.状元B.乡试C.榜眼D.探花

21、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四书”,下列属于“四书”之列的是( )。

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

22、我国古代帝王谥号中属于表同情的有( )。

A.昭B.愍C.炀D.怀

23、下列属于我国古代五音的是( )。

A.黄钭B.徵C.羽D.商

24、属于二十四节气的有( )。

A.白露B.中雪C.夏立D.大寒

25、四书五经是我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其中的“四书”是( )等四部书的合称。

A.《大学》B.《中庸》C.《春秋》D.《论语》E.《孟子》

26、关于中国古代文字起源的各种传说和说法有( )。

A.金文B.契木为文C.仓颉造字D.结绳记事

27、中国下列古典文学作品中,属于明代著名小说的是( )。

A.《西游记》B.《三国演义》

C.《金瓶梅》D.《聊斋志异》

E.《水浒传》

28、下列均为古代中国所取得的世界级科技成就,其中与道教有关的有( )

A.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地球子午线的长度B.火药的发明

C.《革象新书》记载的光学实验D.水法炼铜技术E.印刷术的发明

三、判断题(判断对的请选A。判断错的请选B,并将你选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乡试一般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乡试的第一名称为会元。

2、避讳就是指写文章或说话不直接称君主或尊长的姓,凡是遇到和君主或尊长姓相同的字,用改字或缺笔的方法来回避。

3、我国古代的寅时相当于现在每天的3时至5时。( )

4、“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诗经》、《论语》。( )

5、院试是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取中者称“举人”,已有做官资格。( )

6、《周易》八卦中,巽卦象征山。( )

7、以干支纪年萌芽于先秦,始行于西汉,通行于东汉后期。( )

我们称“康熙”、“乾隆”这都是年号。( )

8、文、武、灵、英、成都是属于布表扬意义的谥号。( )

9、古代把每月的第一日叫“望”,把最后一日叫“晦”。( )

10、乾隆皇帝的全称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其中“高宗”是庙号,“纯”为谥号,其余均为尊号。( )

11、鉴真和尚是我国出使日本最早的使者,中日文化交往的始祖。

12、姓氏本是一个人血统的标志。在先秦时期,姓和氏并无大的差别。( )

13、2009年是农历的己丑年,2011年就是农历的辛卯年。( )

五、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是《___________》;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_____》;第一部断代史是《___________》;《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2、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_,是商代晚期青铜器冶铸水平的代表。汉武帝时,我国的外交关系得到发展,最著名的有___________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3、在古代科举考试中,最后由皇帝主持的面试称为殿试。取得前三名者称“三鼎甲”: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第三名称。

4、西汉《周髀算经》提出定理,比西方早500年;南北朝数学家推算出的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欧洲早1000年。

5、2000年是庚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是干支纪年的年;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干支纪年的年。

6、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相同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

7、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其中三个著名文化遗址是、、。

8、战国四君子是指楚国的、赵国的、魏国的信陵君和齐国的。

9、明代徐宏祖著《徐霞客游记》,他是世界上对进行研究的第一人。

10、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传记体通史是,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一书是。

11、结束中国诸侯分立、战乱割据局面的三个封建王朝是秦、隋、北宋,它们之前的历史时代通常被称为、、。

12、公元前221年,秦王灭东方六国,定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全国统一,改“王”为“皇帝”,号称。

13、唐代画家吴道子被誉为“”,唐代擅长草书,被称为“草圣”。

14、中国汉字最早的萌芽是发现的符号;殷代的,是当时世界上最进步的文字。

15、人最先建造了中国民族建筑试样的人字形两面坡房屋;人最先建造了中国南方特有的干栏式房屋。

16、为年号。年号始于即位之间的“建元”。新君即位,于次年改用新年号,叫“”。

17、三纲和五常的合称,简称“”。“三纲”,即、、夫为妻纲;“五常”,即、、、、。

15、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作者是朝的。

16、《徐霞客游记》是中国公认的第一部旅游地理著作。徐霞客的足迹涉及到全国个省,徐霞客在书中对地理现象的记述是世界第一人,早于欧洲两个世纪。

17、人最先建造了中国民族建筑试样的人字形两面坡房屋;人最先建造了中国南方特有的干栏式房屋。

18、中国汉字最早的萌芽是发现的符号;殷代的,是当时世界上最进步的文字。

19、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而典型地展现了的生活图景。

20、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之一;梁昭明太子召集当时著名学者编著的《昭明文选》是先秦以来精彩文章的总集,对后代文学的影响很大。

21、明清科举考试在殿试取中者为“”,按成绩分为“三甲”(即三等),其中“一甲”三名,三人同称“”。

22、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第一部断代史是《》;《》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23、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是商代晚期青铜器冶铸水平的代表。汉武帝时,我国的外交关系得到发展,最著名的有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六、简答题

1、请默写出天干和地支?

2、我国历史上主要王朝定国名的依据是什么?

中国古代音乐简述

中国古代音乐概述(教案) 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的骨笛溯源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其中 的一支七孔骨笛保存得非常完整, 该笛是用鹤类长骨制成,一般长20多厘米,直径一厘米左右.专家们进行过实验,发现仍然能使用该骨笛演奏音乐(河北民歌《小白菜》),能发出七声音阶。现存河 南博物院一楼展厅,被称为“中华第一笛”。 热爱音乐,是古代中国人的传统。孔老夫子过去是被奉为“万代师表”、“至圣先师”的,原因是他的教育思想伟大,比如说“有教无类”、“举一反三”、“温故知新”、“学而时习”等等言论,即使今天看来,一点也不过时,不落伍;孔子的这些思想和实践我们都按下不提,只看他的教育内容,便可知其对音乐的重视。他开设的六门课程(“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 “礼”教,主要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操作技能及个人素养的训练,是贵族子弟必须具备的; “乐”包括声乐、器乐和舞蹈; “射”指射箭; “御”指驾车; “书”指写字; “数”指算术。 “乐”是居第二位的。孔子本人经常是带着弟子周游列国,走到哪里都得不到重用时,仍然是“弦歌不绝”,--不停地弹琴唱歌。为什么会这样?他认为“乐”太重要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乐能够改变社会风尚。“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懂“诗”、通“礼”,还不算完,最后还要靠“乐” 来成就一个人。 战国时的荀子写过一篇《乐论》,他认为,乐则是表现情感的重要方式,“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的教育作用很大,“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音乐的印入人心是非常深刻的,它感化人心是非常神速的。 那么,古代的音乐是个什么样子的?我们从先秦讲起。中国古代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地理条件、民俗风情等。 一、先秦音乐(远古至春秋战国)乐舞与鼓、磬等打击乐器的出现是与远古先民祭祀及狩猎、耕种等劳动生活密切相关的。进入奴隶制社会后,随着青铜文化鼎盛时期的到来,以编钟为主的钟鼓乐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一时期出现的乐器还有笙、琴等。 本时期最具代表性意义的音乐艺术性是"钟鼓"乐队。它是礼乐思想的具体表现。它的音乐审美特征,也成为本时期音乐审美特征的一个主要方面,即:以钟鼓乐舞为特色,追求以中和为目的的庄严、肃穆、雍容、徐缓的金石音乐之美。 远古交响乐的钟声―― 曾侯乙墓震惊天下

中国朝代年历表

夏商周秦汉(西汉,东汉)晋(西晋,东晋)北朝( 前秦,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南朝(宋,齐,梁,陈和后梁)隋唐五代十国宋(北宋,南宋)先后与辽、金,西夏并存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商约公元16世纪-约公元前1066 周西周约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 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汉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 东汉25-220 三国魏220-265 蜀221-263 吴222-280 西晋265-316 东晋十六国东晋317-420 十六国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420-479 齐479-502 梁502-557 陈557-589 北朝北魏386-534 东魏534-550 北齐550-577 西魏535-557 北周557-581 隋581-618 唐618-907 五代十国后梁907-923 后唐923-936 后晋936-946 后汉947-950 后周951-960 十国902-979 宋北宋960-1127 南宋1127-1279

辽907-1125 西夏1032-1227 金1115-1234 元1279-1368 明1368-1644 清1644-1911 中华民国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民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 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 禹 启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杼 槐 芒 泄

中国的历史发展(全)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始于大约万年前地元谋人,止于年地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地历史. 中国近代史地时间为,从年鸦片战争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年鸦片战争到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年“五四”运动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b5E2R。 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地时间为,从年鸦片战争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年鸦片战争到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年“五四”运动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p1Ean。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清朝后期资本主义地产生和民族危机地加深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和清朝地灭亡 中华民国初期北洋军阀地统治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地创立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地实现 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从年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地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地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地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党确定地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地,取得地胜利是辉煌地.DXDiT。 建国后地头三年,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地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实现了西藏地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级地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并把它们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统一了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稳定了物价,完成了新解放区土地制度地改革,镇压了反革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地“三反”运动,开展了打退资产阶级进攻地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地“五反”运动.对旧中国地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进行了很有成效地改造.在胜利完成繁重地社会改革任务和进行伟

中国古代商业概况

第一,中国商业的萌发、形成很早。 在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生产者之间物与物的直接交换。以后又有了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和居间的商业出现。古代中国商业的起源,就是从物与物的交换开始。 古代中国使用货币始于夏代。司马迁提到夏代的货币有“龟贝”。“龟”在夏代用于占卜,不可能成为货币流通;“贝”作为货币流通完全可能。“货”字从贝从化;化,变化,含交易的意思;而交易则用“贝”。由此可见,“货”字本身暗藏着货币起源于海贝的信息。在汉字中,跟货币有关的字大多带“贝”旁,如贡赋、贿赂、贫贱、買賣(买卖)、赏赐、贮、贪、赈、贩、赊、贷等等。这说明早在汉字形成之前,贝已经作为货币在交换中充当媒介了。这个认识得到考古材料的支持。 夏代既有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玄贝和专供交换的市场,又有专门从事交换,以牟利为已任的商人,根据这些情况,我们说商业在夏代已经初具雏形,这绝不是无稽之谈。如果保守一些,把古代中国的商业形成推迟到商代早期,在学术界没有疑问。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二章中说:“只要理解了货币的根源是在于商品本身,货币分析上的主要困难就克服了。”正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的那样,货币是交换的结晶,由于交换的扩大与加深,发展了在商品性质中睡眠着的使用值价与价值的对立。为了方便交易,把这种对立外部地表现出来的需要,要求有一个独立的商品价值形态,从而促使某种商品变成其他商品的等价物——货币。换句话说,那就是货币是在交换过程中,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与其他商品相对立的特殊商品。 首先取得货币形态的东西,不是一种,而是多种;并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下也不一样。比如工具——斧、刀、镈、牲畜——牛、羊、猪,外来交换品——珠、玉、贝等,都曾取得过货币形态。这种情况,无论在古代中国,还是古代世界,都是一样的。但是,这些首先取得货币形态的东西,充当货币的时间长短不一样。它们当中,以海贝充当货币的时间为最。在古代中国中原地区,从夏商至秦统一,贝币使用长达1300年;在古代中国边地云南,从春秋晚期到明末清初,贝币使用长达2100多年;而两者衔接起来,在古代中国,贝币使用长达3400多年。 第二,古代中国商业一开始就是由官府垄断的。商业主要由官办官营是上古中国商业的又一特点。这对后世影响很大。 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见《国语·晋语》。所谓“工商食官”,就是工商奴隶为官府生产商品,从事交换,为操纵工商大权的奴隶主贵族服务;而工商奴隶的衣食由官府供给。这种工商业由官办官营。 官办官营的商业性质,在商周时代体现在商业的所有环节上。据《周礼·考工记》讲,周朝国都建设格局是“面朝后市”。侯国都城也仿效这种制度建设。周天子的王宫位于王城中心,市场设在王宫后面,即北面。市场分三个部分:大市居中间,日中交易,商品是奴隶主贵族所需要的奇珍异宝、奢侈品和奴隶。朝市居东面,早晨交易,供往来商旅和官府商贾进行大宗商品批发贸易。夕市居西面,傍晚交易,供小商小贩经销一般平民所需要的东西。市场的设立,主要是为奴隶主贵族的生活提供方便。 官府对市场上经营的商品有严格限制,准许卖什么东西,不准卖什么东西,规定得很详细。凡是体现奴隶主贵族身份品级的礼器,如命服、命车、圭壁金璋、宗庙器物,禁止买卖;凡是武器,如弓、矢、剑、戈等,禁止买卖;凡是没有成熟的瓜果谷蔬不许上市。 总之,商周时期,官府为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对商业实行严格的管理、控制和监督。官办官营的商业占主要地位。 第三,古代中国独立、自由的大私商出现很晚,而且给私商自由发展的春天非常短暂。 中国商业早在夏商时期已经形成,但是,独立、自由的大私商到春秋后期才出现。

我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成为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 下面就让我们漫步在历史画廊中,回顾一下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光辉历程,了解其伟大的艺术成就。 一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传唱的歌谣。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所以我们今天难以窥见其历史原貌。 大概到了周代,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谕等目的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经典,遂有《诗经》之称。《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共有周南、召南、邶、鄘、卫、、齐、、唐、王、、、桧、、豳等15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160首,又称十五“国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有105篇。又因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多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则多为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诗经》所表现的容较为丰富。“雅”“颂”中有些作品带有“史诗”的性质。《诗经》的精华在于十五“国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是“国风”中最为动人的主题。《诗经》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曾经归纳为“赋、比、兴”。“赋”是铺叙述,“比”是比喻,“兴”是起兴。《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语言上双声叠韵的现象比较普遍,修辞巧妙,韵律和谐。但是,《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屈原,是楚国的一个没落贵族,曾任三闾大夫和左徒,一度受到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他对主“举贤授能”,变法图强;对外主联齐抗。后因遭到贵族保守派的谗害排挤,被楚怀王放逐了。在放逐途中,他爱国之心始终不渝,把满腔的郁闷写成了一首首感情浓烈、文辞华美的诗篇。面对楚国的衰落和人民的苦难,屈原忧愁,无以自拔,遂自投汨罗江而死。他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诗人。现在能够确定的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其中《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祀乐歌改作和加工而成的一组诗歌,或写人对神的礼赞倾慕,或写神灵间的眷念、爱恋,语言优美,情思忧伤。《楚辞》所代表的是完全不同于《诗经》的别样的诗歌美学风格,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

中英文对照-中国历史简介

中国历史简介 Brief History of China 在我国古代,国家有时统一,有时分裂,中国一词的含义在不同时代也不同,大致统一时期略指全国,分裂时多指中原。随着皇帝统治疆土的变化,中国一词所包括的范围也相应有所不同。“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 In ancient China, the National Unity sometimes, and sometimes separatist, the Chinese meaning of the word in different times different, generally refers to a unified national strategy, the split means more when the Central Plains. With the territory of the emperor rule changes, the Chinese word, including its coverage varies accordingly. "China" in the name of King Wu of Zhou period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greed to "central country." Passed in 3000, the Duke of the Yangcheng (today Henan Dengfeng) with Tugui measure the shadow of the sun, measured Next day noontime, Bachimen's table in the surrounding landscape are not the shadow of the sun, we think this is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so that goes to China. 汉朝以后,虽然有些外族入侵中原后建立的政权也自称“中国”,但是并不代表它们就是中国政权。因为他们这个自称的“中国”通常指地理概念上的“中原”而不是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即使历史上的某个政

中国历史朝代歌四种及其解读

中国历史朝代歌(四种)及其解读 歌诀一: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歌诀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歌诀三: 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传两晋,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北南宋,元明清后帝王休。 歌诀四: 盘古开天神话传,三皇五帝数千年。 炎帝黄帝华夏祖,尧舜禹王位让贤. 夏商西周奴隶制,东周列国变封建. 秦汉统一开疆域,三国纷争起战乱。 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疆域又扩展。 五代十国闹割据,宋辽夏金归大元。 明朝船队下西洋,清朝锁国被破关。 民国内战加外战,人民共和开新篇。 中国历史朝代简表 朝代起止年代创建人都城 黄帝尧舜禹约170万—4000年前黄帝尧|舜/ 夏朝前2100-1600 启阳城商朝前1600—1100 汤亳→殷 西周前1100-771 武王镐东周前770-256 周平王洛邑 春秋前770-476 /洛邑战国前475—221 // 秦朝前221—206 秦始皇咸阳西汉前202-公元8年汉高祖长安 新朝 8—23 王莽长安东汉 25—220 光武帝洛阳 三国 魏 220-265 曹操洛阳蜀 221-263 刘备成都 吴 229-280 孙权建业西晋 265—316 司马炎洛阳 东晋 317-420 司马睿建康十六国 304—439 // 南北朝 420—581 //隋朝 581—618 杨坚大兴 唐朝 618-907 唐高祖长安五代十国 907-960 // 宋朝北宋 960—1127 赵匡胤开封南宋 1127-1279 高宗临安 辽朝 916-1125 耶律阿宝机上京西夏 1038-1227 李元昊兴庆 金朝 1115—1234 阿骨打中都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大都 明朝 1368—1644 朱元璋南京→北京清朝 1644-1911 努尔哈赤北京另附: 历史大事记 原始社会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中国近代史发展概况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第四节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第五节封建社会晚期建筑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一.旧石器时期的建筑 1.文化背景:上古传说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中国”——尧舜禹时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世界的中心《山海经》 “华夏”——春秋时中国人统称为“华”或者“诸华”,异族人称为“夷”中国西部称为夏,东部称“东夏” ——《中国通史》 “朝代”——一个家族统治天下的一段时间 逐鹿之战——迁徙、战争、聚合中产生 具有多根系、多元性 2.居住状况: ?近水。 ?洞口标高较高,避免水淹 ?洞口较为干燥,以利生存 ?洞口背寒风?a?a极少有朝向北方或东北方的 ?居住使用接近洞口部分,洞内低凹处埋死者 原始社会的建筑处于胚胎期,对后来建筑影响很大,胚胎期研究应用于中西建筑之比较分析 二.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B.C 21世纪——B.C 476年) 一.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一、夏(前21世纪?a?a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1.历史背景 ?启——太康——后羿——仲康——“少康中兴” 胤甲……商在东方强盛 ?商汤,西亳自称武王:农业进步,商业兴起 王亥:牛车、货币、做买卖 ?盤庚抑奢,迁殷——纣王荒淫,被周武王灭。 2. 建筑状况: ?宫殿、陵墓—居住、厚葬—等级制的结果 例:河南偃师二里头、河南安阳小屯村 ?技术发展——永定柱、夯土技术 科技:青铜器、骨器、皮革、酿酒、舟车、木工、织帛等世传技艺。?茅茨土阶 ?艺术特征:青铜器、雷纹、云纹、甲骨文 隶书、象形文字——方正、直线多而圆角少,首尾常露锋芒——线的艺术?建筑整齐方正,布局的结构美有所显露但不自觉。传统院落式布局已具雏形。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1. 历史文化背景: ?世代重农—废除公田制,改收田祖—走向封建制 ?重礼。宗法秩序:分封诸侯——等级制 2.建筑状况: ?<1>城市——“镐京” ?<2>最早的四合院——山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3.建筑技术: ?湖北圻春干阑式建筑 ?斗的形象出现 ?瓦、排水管道的出现 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复原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中国历史基本介绍

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1-3]??)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4]??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5-6]??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于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范圍。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一般認為,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后[7-8]??(夏朝統治者在位時稱”后“,去世后稱”帝“),延續約471年[9]??,為商朝所滅。后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10]??。 經夏商周斷代史研究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 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堯舜時代到夏商之際的社會圖景。中原地區包括禹都陽城(今河南鄭州登封王城崗遺址)在內 GAGGAGAGGAFFFFAFAF

的夏朝時期六座規模大、等級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點。 中國傳統文獻中關于夏朝的記載較多。在河南省西部發現的二里頭文化具備了屬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但一直未能出土類似安陽殷墟甲骨卜辭的文字記載。許多中外歷史學家認為,斟鄩(河南洛陽偃師夏都二里頭遺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遺跡[11-12]??。 鳴條之戰夏室覆滅,在方國部落的支持下,商湯在亳稱“王”[49]??。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制政權夏朝[4]??,共傳13世[50]??、17王,[51]??歷時472年,[3]??公元前1600年滅亡。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夏朝方國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于鳴條之戰滅夏后,以“商”為國號[1]??,在亳(今商丘)[2]??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后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后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稱為“殷”或“殷商”。[1]??[4-5]? GAGGAGAGGAFFFFAFAF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及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中国历史重要大事年表 原始社会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80万年前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约20——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 奴隶社会 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 约公元前21世纪禹传子启夏朝建立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 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元年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 公元前771年犬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封建社会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17 18年绿林赤眉起义爆发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20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

2020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2020高考即将开战,你准备好了吗?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复习方法,供大家参考阅读! 以下朝代顺序表皆以公元纪年为单位:旧石器时代(约前300-200万年)、新石器时代(约前1万年前)、三皇五帝(约前2100年)、夏(约前1600年)、商(约前1100年)、西周(前770年)、东周在春秋(前403年)战国(前221年)之间、秦(前206年)、西汉(8年)、玄汉(25年)、东汉(220年) 最可谓分崩离析的朝代年段就是以下了,让我们来看一下以下的朝代顺序表吧:公元纪年220年就有了吴、蜀汉、魏这三个朝代的建立;公元纪年265年建立了西晋朝代;公元纪年420年581年更属最为混论的年代,建立了五胡十六国、东晋、北魏、刘宋、萧齐、西魏、东魏、萧梁、北周、北齐、南陈这些诸多朝代,实属动荡不安战火纷争不断。 公元纪年581年,建立了隋朝;公元纪年618年是武周和大唐朝的建立,这在历史上实为意义重大的一个年段,在朝代顺序表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公元纪年907年,建立了十国和五代;公元纪年960年,建立了大辽、北宋、金、南宋这些朝代,也是影社拍摄中最常有的拍摄素材;公元纪年1279年,建立了元朝;公元纪年1368年,建立了明朝,此刻我国的古文化也快走到尾声。 公元纪年1644年,建立了清朝,清政府的腐败和社会矛盾的日趋激化都给了人们转变的信号,不夸张的讲这是朝代顺序表上最引人注目的一章;公元纪年1912年,已经趋于近代,建立了民国时代,也标志着现代化的进程脚步,一切都是新的开始,新的文化、新的社会主义、新的人权倡导、新的社会体系。而后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代表着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是朝代顺序表中华丽的一章。

中国朝代顺序表、时间表

中国朝代顺序表、时间表 朝代起讫年代都城今地开国皇帝详细介绍夏约前2070-1600年安邑山西夏县禹夏朝历史>>商①约前1600-1046年亳河南商丘汤商朝历史>>周西周约前1046-771年②镐京陕西西安周文王姬发西周历史>>东周前770-256年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东周历史>>春秋前770-476年战国前475-221年战国历史>>秦朝前221-207年咸阳陕西咸阳始皇帝嬴政秦朝历史>>汉西汉前206-公元8年长安陕西西安汉高祖刘邦西汉历史>>新③9-23年王莽新朝历史>>东汉25-220年洛阳河南洛阳汉光武帝刘秀东汉历史>>三国魏220-265年洛阳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三国历史>>蜀汉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汉昭烈帝刘备吴222-280年建业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晋西晋265-316洛阳河南洛阳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历史>>东晋317-420建康江苏南京晋元帝司马睿东晋历史>>五胡十六国④304-439南朝宋420-479建康江苏南京宋武帝刘裕南朝历史>>齐479-502建康江苏南京齐高帝萧道成梁502-557建康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陈557-589建康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北朝北魏386-534平城山西大同魏道武帝拓跋珪北朝历史>>洛阳河南洛阳魏孝文帝拓跋宏东魏534-550邺河北临漳魏孝静帝元善见西魏535-556长安陕西西安魏文帝元宝炬北齐550-577邺河北临漳齐文宣帝高洋北周557-581长安陕西西安周孝闵帝宇文觉隋朝581-618大兴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隋朝历史>>唐朝⑤618-907长安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唐朝历史>>五代十国⑥后梁907-923汴河南开封梁太祖朱晃后唐923-936洛阳河南洛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与课本同步)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它的产生久远得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 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 一、现实主义源头——《诗经》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间,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其中的“国风”是现实主义的精华。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语言双声叠韵。 《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诗经》的思想内容反映的社会生活非常广泛。有的诗篇揭露了统治者的腐朽,喊出反剥削,反压迫的呼声,如《硕鼠》、《伐檀》;有的诗篇表达了对徭役兵役的憎恨,如《伯兮》、《君子于役》;有的诗篇歌颂了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和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如《静女》、《蒹葭》;有的则表现了妇女婚姻的不幸,如《氓》。总之,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都在《诗经》中得到了真切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后世把《诗经》奉为学习的最高典范。 二、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 《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 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铺陈华丽的语言,表现出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成为诗歌发展的又一重要源头。 楚辞体的特点: 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中国历史概况

远古时期与奴隶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476年)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发现于云南元谋的猿人 化石表明,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中国境内已知最 早的原始人类。距今近60万 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 能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 知道了用火。距今一万年前后 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中国 各地。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浙江 余姚河姆渡和西安半坡遗址, 发现了人工栽培的稻谷和粟 粒及农耕工具。 最古老的王朝夏朝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的中心地区,在今河南省西部和 山西南部一带,其势力和影响 已达到黄河南北,并开始进入奴隶社会。继夏而兴起的商、西周进一步发展了奴隶制度。之后是王室势力衰微,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 商朝陶罐 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出土的直径51厘米的彩陶圆底鱼纹盆

大约在5000年前,中国人已知道了冶炼铜的技术。3000多年前的商代,开始使用铁器;在制陶方面,有了白陶和彩陶;丝织生产也相当发达,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提花丝织技术。到了春秋时期,制钢技术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空前活跃,涌现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著名的哲学家老子、孔子、孟子和军事学家孙武等人物。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和他的 帝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结束了长达 250多年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秦始皇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货币,建立了郡县制度。由他奠定的封建国家框架在以后的2000多年中一直被人们延用着。他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组织30多万人在中国北部修建了绵延5000公里的长城,并生前就开始修筑庞大的坟墓。1974年发现的、守护秦始皇陵的秦兵马俑震惊了世界。8000个如真人大小的陶俑、陶马和战车 栩栩如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和“丝 绸之路” 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了强大的汉王 朝。汉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极大发展,人口达到5000万。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公元前140—前87年)是汉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他使中央政权实际控制的地方从中原扩展到了西域(今新疆及中亚一带)。他派使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从长安(今陕西西安)经新疆、中亚直抵地中海东岸的道路,被称为“丝绸之路”,中国绚丽的丝织品经此

中国历史概况

中国历史概况 远古时期(约200万年前-约公元前21世纪) 远古时期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 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等工具,从事采集、渔猎活动,完成了从直立人、早期智人到晚期智人的进化过程。 新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发明了农业和养畜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逐步分化,出现了权贵阶层及相应的礼仪制度,在聚落分化的过程中涌现出众多城堡,社会开始向早期国家过渡。 夏商西周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形态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王权政治得以强化,并不断完善。青铜铸造达到鼎盛,辉煌灿烂。丰富的汉字材料,记录了当时政治、经济与文化面貌。西周统治者推行的礼制,重在彰显、维护等级秩序,对此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西周以来的礼制分崩离析,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铁器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术思想百花齐放。民族间相互融合,华夏民族主体形成,整个社会在征战兼并中逐步走向统一。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秦汉时期,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结束,专制主义中央集杈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国历史进入大一统时代。新工艺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中外文化交流也空前繁荣。我们的祖先在秦汉时期以其卓越的创造力,建树了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上的无数丰碑。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民族融合加强。战争导致大量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瓷器制造成就显著,青瓷制作技术精湛。社会生活形态发生重要变化,家具、服装等出现新形式。社会的变革和中外文化的交融,使思想文化呈现全新面貌。 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960年)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复习课程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 照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商约公元16世纪-约公元前1066 周西周约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 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汉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 东汉 25-220 三国魏 220-265 蜀 221-263 吴 222-280 西晋 265-316 东晋十六国东晋 317-420 十六国 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北朝北魏 386-534 东魏 534-550 北齐 550-577 西魏 535-557 北周 557-581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十国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十国 902-979 宋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辽 907-1125 西夏 1032-1227 金 1115-1234 元 1279-1368 明 1368-1644 清 1644-1911 中华民国 1912-1949

1、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民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 3、商(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太丁、帝乙、纣 4、周(约前11世纪——前256)[西周、东周]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武王(姬发)、成王(姬诵)、康王(姬钊)、昭王(姬瑕)、穆王(姬满)、共王(姬翳扈)、懿王(姬鞯)、孝王(姬辟方)、夷王(姬燮)、厉王(姬胡)、共和、宣王(姬静)、幽王(姬宫星) 5、东周(前770——前256):平王(姬宜臼)、桓王(姬林)、庄王(姬佗)、禧王(姬胡齐)、惠王(姬阆)、襄王(姬郑)、顷王(姬壬臣)、匡王(姬班)、定王(姬瑜)、简王(姬夷)、灵王(姬泄心)、景王(姬贵)、悼王(姬猛)、敬王(姬丐)、元王(姬仁)、贞定王(姬介)、哀王(姬去疾)思王(姬叔)、考王(姬嵬)、威烈王(姬午)、安王(姬骄)、烈王(姬喜)、显王(姬扁)、慎靓王(姬定)、赧王(姬延) 6、秦[秦帝国(前221——前206)] 周赧王59年乙巳(前256),秦灭周。自次年(秦昭襄王52年丙午,前255)起至秦王政25年己卯(前222),史家以秦王纪年。秦王政26年庚辰(前221)完成统一,称始皇帝。 昭襄王(嬴则,又名稷)、孝文王(嬴柱)、庄襄王(嬴子楚)、始皇帝(嬴政)、二世皇帝(嬴胡亥) 7、汉(前206——公元220)[西汉、东汉] 8、西汉(前206——公元25) 包括王莽(公元9——23)和更始帝(23——25)。 高帝(刘邦)、惠帝(刘盈)、高后(吕雉) 文帝(刘恒)——后元 景帝(刘启)——中元、后元 武帝(刘彻)——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昭帝(刘弗陵)——始元、元凤、元平 宣帝(刘询)——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 元帝(刘示)——初元、永光、建昭、竟宁 成帝(刘骜)——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 哀帝(刘欣)——建平、元寿 平帝(刘侃)——元始 孺子婴(王莽摄政)——居摄、初始 [新]王莽——始建国、天凤、地皇 更始帝(刘玄)——更始

中国古代史概述

中国古代史 概述 中国古代史(远古-1840年)代表着典型的农耕文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体现出浓厚的东方特色。 政治上,经历了从早期分封制、宗法制到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历程,一方面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中央的权力逐渐集中到皇帝手中。权力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点。 经济上,男拼女织的小农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受到抑制,商品经济依附于农耕经济,未能起到瓦解自然经济的作用。 文化上,儒家思想长期在思想界占统治地位,文学的主流形式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发展过程,书画艺术以写意为特点,古代科技则是典型的实用科技。 【结构图示】 早期的 政治制 古 代 中 国 的 政 治制 度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夏商 西周 形成 发展 顶峰 中央地方 中央地方 互为表里 分封制 宗法制 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西汉:汉承秦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加强皇权 元:实行行省制 明:废丞相,设三司;内阁制度 清: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达到顶

【历史分期】 一、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先秦至秦汉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文化上:在思想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在文学领域,《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在科技领域,形成了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二、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时期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概况 摘要 商业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有了社会分工和剩余之后,才逐渐产生的。其初始的状态是生产者之间的直接物物交换,后来才有发展了的交换形式——商业。中国古代的商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本文将简要的介绍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的发展的概况,以及影响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本文着重的研究了影响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原因。 关键词:商业,商品经济,影响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重商政策、赋税政策、社会环境、本末观念的转变)

Abstract Business is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to a certain level, with the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surplus, that produce gradually. The initial state is a directbarter exchange among producers, then had developed the exchange form --business. Chinese ancient business is how it? This paper will briefly introduce the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ancient commodity economy,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in ancient Chinese.This paper studies some main reason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Keywords:commerce,commodity economy,influence factor(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ity、Mercantilist policies、)

中国历史朝代简介

中国历史朝代简介 夏朝 夏朝(前2033?-前156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王朝。 四千多年前,夏部落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虞舜的重用并最终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让于他,是夏王朝的开端。大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即历史上所谓的“大禹传子”,宣告了部落联盟“禅让制”的结束和封建世袭制的开始。 然而夏的统治并不巩固,启在位的时代就发生了伯益叛乱;启之子太康也治国无方,当政期间更是战乱纷纷,最后被东夷的后羿夺取了统治权,史称“太康失国”。后羿与太康相同,也是一个无能的统治者,终日沉溺于游猎之中,将政事完全交与寒浞手中。寒浞掌权后,杀后羿而代之,自立为王。 后,太康弟仲康之孙少康与夏朝遗臣伯靡联手,起兵打败寒浞,恢复夏朝的统治地位,史称“少康中兴”;夏朝的统治这才得以巩固,进入了国势向上的相对稳定时期。自少康以后的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等八代的统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到夏代的第十三个国王孔甲执政,夏朝开始走向了衰亡。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引起人民的不满和诸侯的叛乱。夏朝的统治从此发生危机,只过了四代便导致了亡国之祸。故而史书记载“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国语·周语》)。 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夏桀,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期间,大量驱使百姓为其建造了无数的宫室台榭,又大肆兴兵对外征伐,使得诸侯纷纷离之而去。而这时,黄河下游的一个夷人部落——商在其首领成汤的领导下兴盛起来。成汤以讨伐暴君夏桀为名,发动了灭夏的战争;夏桀兵败,死于南巢(今安徽寿县),夏朝宣告灭亡。 夏朝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至今我们仍未发现任何原始的文献与文字记载,故而,我们今日了解夏朝只能从一些上古典籍及一些传说中略知一二。近年来,通过对夏都遗址的考古工作及“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使我们对夏代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又有了新的认识。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正是夏朝文化的代表。其中,发现了大量青铜器、陶器及大面积宫殿遗址群。由此看来,夏朝已由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并且掌握了冶金与铸造技术。与石器时代相比,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据传说,酿酒业也是由夏朝开始的。《世本.作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