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不保留灌肠评分标准(2015版)

大量不保留灌肠评分标准(2015版)
大量不保留灌肠评分标准(2015版)

大量不保留灌肠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2015版)

1.妊娠、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患者禁忌灌肠。

2.伤寒患者灌肠时溶液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不得超过肛门30cm)。

3.肝昏迷患者灌肠,禁用肥皂水,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

留患者禁用0.9%氯化钠溶液灌肠。

4.准确掌握灌肠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溶液的量。

5.灌肠时患者如有腹胀和便意时,应嘱患者深呼吸,以减轻不适。

灌肠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时,应立即停止灌肠并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急救措施。

健康教育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维持正常排便习惯的重要性。

2.指导患者及家属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维持正常的排便。

3.指导患者掌握灌肠时的配合方法。

中药灌肠流程及评分标准

中药保留灌肠法 中药保留灌肠又称肛肠纳药法。是将中药煎剂或掺与散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作用。 一、目的 1.镇静、催眠。用于高热等症。 2.控制肠道感染。如结肠炎、直肠周围脓肿、肠道易激综合症。 3.控制慢性炎症的临床症状,如慢性盆腔炎、慢性前列腺炎等。 4.降低血液中的含氮物质,如氮质血症等疾患。 二、评估 1.核对医嘱及治疗卡。 2.病人病情,发病部位,灌肠目的。 3.病人大便的性状及肛周皮肤情况。 4.病人心理状况、合作程度。 三、准备 1. 护士衣帽整齐、带口罩、洗手。 2. 用物治疗盘内备一次性注射器(20ml 或50ml )、量杯(或小容量灌肠袋),少量温水、药液,小号肛管,弯盘、 3.止血钳,润滑剂,棉签,卫生纸,橡胶单与治疗巾,10cm 高的 小枕,便盆,必要时备屏风、温度计。 四、实施 1.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再次核对治疗卡。 2.根据病情选择适宜体位(左侧或右侧卧位),双膝曲屈,裤脱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上腿弯曲,下腿伸直微弯,垫橡胶单与治疗巾于臀下,垫小枕于橡胶单下以抬高臀部10cm。 3.检测药液温度,注射器抽取药液(或倒入小容量灌肠袋内),连接肛管,润滑肛管前端,排气,夹紧肛管并放入清洁弯盘内,弯盘置于臀下,左手用卫生纸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右手持血管钳夹入肛管前端轻轻插入15cm。 4. 松开血管钳,缓慢注入药液,液面距肛门不超过 30cm,注入时间宜在15?20分钟内。 5. 药液灌毕,夹紧肛管,分离注射器,抽5?10ml温开水从肛管缓缓注入(或直接将温开水10ml 倒入灌 肠袋内滴入)。 6. 抬高肛管,反折或捏紧肛管(灌肠袋直接关上开关),用卫生纸包住肛管前段,拔出肛管放于弯盘内。 7. 用卫生纸轻擦肛门,病人屈膝仰,抬高臀部,待10?15 分钟后取出小枕、橡胶单和治疗巾,嘱病人静卧1 小时以上。 8. 整理床单位,撤去屏风,开窗通风,观察病人反应。 9. 清理用物,洗手,记录病签名。 五、注意事项 1 、操作前先了解病人的病变部位,掌握灌肠的卧位和肛管插深度,一般视病情而定。如慢性痢疾,病变多在 直肠和乙状结肠,宜采取左侧卧位,插入的深度以15?20 厘米 为宜,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在乙状结肠或降结肠,插入深度应达18?25 厘米,阿米 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应采取右侧卧位。 2、减轻肛门刺激,宜选用小号肛管,压力宜低,药量宜小;为促进药物吸收,插入不能太浅,操作前须嘱排 空大便,必要时先作不保留灌肠。 3、一般用量200ml以内,小剂量药液灌肠时应加倍稀释,以增加吸收率。 4、慢性肠道疾患病人应在晚间睡前灌入,灌肠后药液保留时间越长越好,并减少活动。

(完整版)大量不保留灌肠理论考核试题

大量不保留灌肠理论知识考核试卷 一、单选题() 1、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软化和清除粪便 B 未肠道手术作清洁肠道准备 C 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 质 D 为低温患者升温 2、可实施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病人是 A 妊娠早期 B 消化道出血 C 高热病人 D 急腹症 3、成人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灌肠液量是 A 200~500ml B 500~1000ml C 1000~15000ml D 1500~2000ml 4、手术前清洁灌肠时,灌肠液的温度是 A 4℃B28~32 ℃ C 39~41℃ D 40~42℃ 5、中暑病人灌肠降温时灌肠液温度是 A 4℃ B 5℃ C 8℃ D 10℃ 6、一女性患者,体温39.5℃,遵医嘱行灌肠降温,下列哪项操作不妥 A灌肠液选用生理盐水 B 灌肠液温度为28~32 ℃ C 灌入液量5000~1000ml D 液面距肛门距离40~60ml 7、肝昏迷患者禁用哪种溶液灌肠 A 等渗盐水 B 温开水 C 肥皂水 D 生理盐水 8、为伤寒病人灌肠时,其液量及灌肠筒内液面与肛门之间的距离为 A 1000ml <30cm B 1000ml <60cm C <500ml <30cm D < 500ml <60cm 9、大量不保留灌肠时病人应取哪种卧位 A左侧卧位 B 右侧卧位 C 平卧位 D 膝胸位 10、挂灌肠筒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 A 20~30cm B 30~40cm C 40~60cm D 60~70cm 11、大量不保留灌肠肛管插入肛门的深度是 A 6~7cm B 7~10cm C 10~12cm D 15~18cm 12、大量不保留灌肠完后嘱病人尽可能保留 A 2~3min B 3~5min C 5~10min D 10~20min 13、降温灌肠时,灌肠液应保留 A 5min B 10min C 20min D 30min 14、灌肠过程中病人感觉腹胀有便意,处理方法是 A 拔出肛管,停止灌肠 B 降低灌肠筒,嘱病人深呼吸 C 稍移动肛管,观察流速 D 加大灌肠压力,快速灌入 15、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哪项不正确 A 保护病人隐私 B 掌握溶液的温度 C 灌肠过程中药灌肠病人的反应 D 伤寒病人灌肠时,液面距肛门40~60cm 16、肝性脑病患者首选的灌肠液是 A 生理盐水 B 肥皂水 C 0.25%碳酸氢钠 D 食醋 17、大量不保留灌肠常用生理盐水或 A 0.1%~.0.2 %肥皂水 B 0.2%~.0.3 %肥皂水 C 0.3%~.0.4 %肥皂水 D 0.4%~.0.5 %肥皂水 18、伤寒患者灌肠量不能超过 A 500毫升 B 600毫升 C 1000毫升D1 500毫升

中药保留灌肠

中药保留灌肠法 一、定义灌肠法: 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二、分类: 根据灌肠的目的可分为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根据灌入的液体量又可将不保留灌肠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和小量不保留灌肠。 1、大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①刺激肠蠕动,软化粪便,排除肠胀气,减轻腹胀。②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和分娩作准备。③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④为高热病人降温。 灌肠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生理盐水。成人每次用量为500-1000毫升,小儿200-500毫升,溶液温度为39-41摄氏度,降温时用28-32摄氏度,中暑用4摄氏度。筒内液面高于肛门约40-60厘米,伤寒患者灌肠时,灌肠筒内液面不得高于肛门30厘米,液体量不得超过500毫升。成人插入7-10厘米,小儿插入深度约4-7厘米。保留5-10分钟。 2、小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除肠道积气,减轻腹胀,适用于腹部或盆腔手术后病人及危重病人、年老体弱者、小儿及孕妇等。 灌肠液:按医嘱配制,常用有"1、2、3"灌肠液(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水90ml)或甘油50毫升加等量温开水,各种植物油120-180毫升,溶液温度为38摄氏度。筒内液面高于肛门部超过30厘米,成人插入7-10厘米,小儿插入深度约4-7厘米。保留5-10分钟。保留10-20分钟。 中药保留灌肠:是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此法适用于慢性结肠炎、慢性肾功衰、慢性盆腔炎、慢性痢疾等疾病。 常用溶液,药物及计量遵医嘱准备,灌肠溶液量不超过200毫升,温度:38摄氏度,①镇静、催眠用10%水合氯醛,剂量按医嘱准备;②抗肠道感染用2%小柴碱,0.5%-1%新霉素或其他抗生素溶液。插入肛门15-20厘米。药液注入完毕,在注入温开水5-10毫升,嘱患者尽量保留药液在1小时以上。液面离肛门小于30厘米. 左侧卧位 阿米巴痢疾:采取右侧卧位,病变部位:回盲部 操作流程 评估-解释-准备用物-核对-体位-抬高臀部,臀下用小枕垫高10厘米,垫上橡胶单及治疗巾或卫生纸,注意保暖.- 润滑肛门前端-插管-调整滴数.-拔管-操作后处理。

灌肠法评分表

灌肠法考核评分表 项目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标 准 分 姓名与考核情况 准备护士准备: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 3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备灌肠筒一套、肛管、血管钳、棉签。治疗盘外放润 滑油、卫生纸、小橡皮单、治疗巾、弯盘、便盆、便盆巾、水温计、屏风; 灌肠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或0.9%生理盐水。成人500-1000ml/次, 小儿200-500ml/次温度39-40℃,降温时用20-32℃,中暑者用4℃ 5 环境准备:关闭门窗,屏风遮挡 2 操作流程1、洗手,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核对并再次向病人解释 5 2、协助病人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退裤至膝部,臀部移至床缘,垫橡 胶单和治疗巾于臀下。置弯盘于臀边。不能自我控制排便的病人可取仰卧 位,臀下垫便盆,盖好被子。只暴露臀部 10 3、将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筒内液面距肛门约40-60cm 5 4、连接肛管,润滑肛管前端,排尽管内气体,夹管。左手垫卫生纸分开 臀部,暴露肛门,嘱病人深呼吸,右手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10cm。固 定肛管,松开血管钳,使液体缓缓流入 8 5、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和筒内液面下降的情况 5 6、待灌肠液即将流尽时夹管,用卫生纸包裹肛管轻轻拔出放入弯盘内, 擦净肛门 5 7、协助病人取舒适的卧位,嘱其尽量保留5-10分钟后,再排便 5 8、协助能下床的病人上厕所排便;对不能下床的病人,给予便器,将卫 生纸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 5 9、排便后及时取出便器,擦净肛门,协助病人穿裤,整理床单位,开窗 通风 6 10、观察大便性状,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5 11、清理收拾用物,消毒处理,洗手,在体温大便栏目处记录灌肠结果 5 质量评价1、操作步骤方法正确、熟练;溶液选择正确 6 2、灌肠筒的高度和肛管插入的深度正确 5 3、流速、压力适宜,病人无不良反应 5 4、关心、爱护病人 5 提问 5 总分100 科室:考核时间:考核者:

中药灌肠流程及评分标准

中药灌肠流程及评分标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中药保留灌肠法 中药保留灌肠又称肛肠纳药法。是将中药煎剂或掺与散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作用。 一、目的 1.镇静、催眠。用于高热等症。 2.控制肠道感染。如结肠炎、直肠周围脓肿、肠道易激综合症。 3.控制慢性炎症的临床症状,如慢性盆腔炎、慢性前列腺炎等。 4.降低血液中的含氮物质,如氮质血症等疾患。 二、评估 1.核对医嘱及治疗卡。 2.病人病情,发病部位,灌肠目的。 3.病人大便的性状及肛周皮肤情况。 4.病人心理状况、合作程度。 三、准备 1.护士衣帽整齐、带口罩、洗手。

2.用物治疗盘内备一次性注射器(20ml或50ml)、量杯(或小容量灌肠袋),少量温水、药液,小号肛管,弯盘、 3.止血钳,润滑剂,棉签,卫生纸,橡胶单与治疗巾,10cm 高的小枕,便盆,必要时备屏风、温度计。 四、实施 1.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再次核对治疗卡。 2.根据病情选择适宜体位(左侧或右侧卧位),双膝曲屈,裤脱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上腿弯曲,下腿伸直微弯,垫橡胶单与治疗巾于臀下,垫小枕于橡胶单下以抬高臀部10cm。 3.检测药液温度,注射器抽取药液(或倒入小容量灌肠袋内),连接肛管,润滑肛管前端,排气,夹紧肛管并放入清洁弯盘内,弯盘置于臀下,左手用卫生纸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右手持血管钳夹入肛管前端轻轻插入15cm。 4.松开血管钳,缓慢注入药液,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注入时间宜在15~20分钟内。 5.药液灌毕,夹紧肛管,分离注射器,抽5~10ml温开水从肛管缓缓注入(或直接将温开水10ml倒入灌肠袋内滴入)。 6.抬高肛管,反折或捏紧肛管(灌肠袋直接关上开关),用卫生纸包住肛管前段,拔出肛管放于弯盘内。 7.用卫生纸轻擦肛门,病人屈膝仰,抬高臀部,待10~15分钟后取出小枕、橡胶单和治疗巾,嘱病人静卧1小时以上。 8.整理床单位,撤去屏风,开窗通风,观察病人反应。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流程

大量不保留灌肠 1.形象:服装,鞋帽整洁,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未佩带饰品 2.态度:微笑服务,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 1.核对并转抄医嘱,对床号、姓名、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方法和目的。 2.患者评估:○ 1携带医嘱执行单至床旁核对床头卡、床号、姓名→评估其患者病情,生命体征,直肠及肛周情况,有无直肠手术史及痔疮、配合能力,能否配合。→向病人或家属解释(X 床X 阿姨,您好!我是护士XX ,因为您的病情,遵医嘱我要为你灌肠,可能会有些不适,请您不要紧张,深呼吸,我会尽量轻一些,快一些,很快就好了,请您配合一下好吗?我能看一下您肛周的情况吗?好,您稍事休息,我准备好就来。) 3.取合适体位:左侧卧位。 5..操作者: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七步洗手法),戴口罩 【用品】 治疗盘:灌肠筒、橡胶管、玻璃接管、肛管、止血钳、液状石蜡、弯盘、手纸、水 温计、橡皮布和治疗巾。灌肠液:常用生理盐水、0.1%-o .2%肥皂水,成人液量 每次用500—lO00ml ,小儿每次00-500ml ,液体温度39-41℃,降温用28—32℃,中暑用4℃等渗盐水。另备便盆、围屏、输液架。 .按医嘱准备灌肠液,调节水温。将用物备妥后携至床旁,向患者作解释,取得合作,并嘱排尿。大病房应以围屏遮蔽患者。 .协助患者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露出臀部,将橡皮布及治疗巾垫于臀下。如肛门括 .润滑肛管前端,放出少量液体以驱出管内气体,并以腕部试温是否适当,随即夹闭 .操作者左手分开患者两臀,露出肛丨门,嘱患者张口呼吸,右手将肛管轻轻旋转插7—10cm 。如插入时有抵抗感,可将肛管稍退出,再行前进。插妥后一手40-60cm ,松开止血 .观察筒内液体灌入情况,如灌入受阻,可稍摇动肛管,同时检查有无粪块堵塞。如 .液体将流完时,夹紧橡胶管,用手纸裹住肛管轻轻拔出放入弯盘中,让患者平卧,5-lomin 后排便。不能下床者应给予便盆、手纸。 .便毕,取走便盆,整理床铺,开窗通风,帮助患者洗手。观察大便情况,必要时留 .洗净灌肠用物,并消毒备用。 1.洗手,整理收拾用物 2.记录灌肠时间,灌肠的种类、量,患者反应等 【注意点】 1.插肛管时动作要轻柔,对有肛丨门疾病患者更应小心,以免造成损伤。 2.对某些颅脑疾病.心脏病患者及老年人、小儿、妊娠初期、末期的孕妇,灌肠时应慎重,压力要低,速度要慢,并注意病情变化,以免发生意外。 3.肝昏迷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伤寒患者灌肠液面不得高于肛丨门30cm ,液量不得超过500ml ,并选用等渗盐水。急腹症,消化道出血患者不宜灌肠。

中药保留灌肠法

第12章中药保留灌肠法 中药保留灌肠法是指将一定量的中药液,灌入直肠或结肠内,通过黏膜的吸收和物质交换,通里攻下,清热解毒,行气活血以达到治疗的一种方法。其方法简便,吸收迅速,作用较快,还可以避免某些药物对胃粘膜的不良刺激。 一、目标 1.减轻无血运障碍的黏连性、麻痹性、痉挛性肠梗阻或蛔虫粪块堵塞的肠梗阻。 2.通过通利大便排出毒素,用于肠道感染、腹腔、盆腔感染及肾功能不全者。 3.镇静、催眠等 二、适应症 不仅可以治疗结肠直肠的局部病变,而且可以通过肠粘膜吸收治疗全身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尿毒症、麻痹性肠梗阻及支气管哮喘等。 三、禁忌症 1.人工肝门患者。 2.严重内痔、糜烂性肠梗阻、肛管粘膜炎症、有活动性出血者。 3.严重心衰、恶性高血压患者。 4.结、直肠术后及因其他疾病所致直肠狭窄的患者慎用或遵医嘱。 5.孕妇禁用或遵医嘱。

四、注意事项 1.遵医嘱实施中药保留灌肠。 2.操作时注意保暖及保护患者隐私。 3.操作前嘱患者排空大便,必要时遵医嘱先行清洁灌肠。 4.药液温度应保持在39℃~41℃,过低可使肠蠕动加强,腹痛加剧;过高则引起肠黏膜烫伤或肠管扩张,产生强烈便意,致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吸收少。 5.抬高臀部10cm,肛管插入肛门10~15cm。采用直肠滴注法时,药液液面距肛门30`40cm,滴速60-80滴/分,每次灌注量不超过200ml。 6.在每晚睡前灌肠,灌肠后不再下床活动。药液灌注完毕后,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并尽量保留药液1h以上,以提高疗效。 7.中药保留灌肠后,患者大便次数增加,需注意对肛周皮肤的观察及保护,必要时可局部涂抹油剂或膏剂。 8.操作过程中询问患者的感受,并嘱患者深呼吸,可减轻便意,延长药液的保留时间。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做好相应的处理。 9.操作完毕后记录灌肠的时间、保留时间及患者排便的情况。 五、告知 嘱患者深呼吸,减轻便意,延长药液的保留时间,如有不适及时通知。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的注意事项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的注意事项: 1、掌握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溶液的量,遇伤寒病员灌肠,溶液不得超过500毫升,压力要低(液面不得超过肛门30厘米)。 2、如为降温灌肠,可用28-32℃等渗盐水或用4℃等渗盐水,保留30分钟后再排出,排便后隔半小时再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3、肝昏迷病员禁用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 4、指导病员建立正常排便习惯,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和加强运动。 5、灌肠中随时观察病情,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应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 6、禁忌症、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病员不宜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方法 1.按医嘱准备灌肠液,调节水温。将用物备妥后携至床旁,向患者作解释,取得合作, 并嘱排尿。大病房应以围屏遮蔽患者。 2.协助患者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露出臀部,将橡皮布及治疗巾垫于臀下。如肛门括约 肌失去控制能力者,可取仰卧位,臀下置放便盆。 3.润滑肛管前端,放出少量液体以驱出管内气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并以腕部试温是 否适当,随即夹闭肛管。 4.操作者左手分开患者两臀,露出肛门,嘱患者张口呼吸,右手将肛管轻轻旋转插入肛门约7~10cm.如插入时有抵抗感,可将肛管稍退出,再行前进。插妥后一手固定肛管,另一手抬高灌肠筒或将筒挂于输液架上,液面距床缘40-60cm,松开止血钳,使液体徐徐灌 入肠内。

5.观察筒内液体灌入情况,如灌入受阻,可稍摇动肛管,同时检查有无粪块堵塞。如患 者感觉腹胀或有便意时,应将灌肠筒适当放低并嘱张口深呼吸,以减轻腹压。 6.液体将流完时,夹紧橡胶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用手纸裹住肛管轻轻拔出放入弯盘 中,让患者平卧,嘱保留5~10min后排便。不能下床者应给予便盆、手纸。 7.便毕,取走便盆,整理床铺,开窗通风,帮助患者洗手。观察大便情况,必要时留取 标本送验。记录结果于当天体温单的大便栏内。 8.洗净灌肠用物,并消毒备用。 若灌肠液流入受阻时可旋转、移动或挤捏肛管

灌肠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灌肠技术 评分标准标 准 分 姓名 准备人员: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3 操作流程用物:1、治疗盘内放灌肠筒一套、肛管(24号-26号)、弯 盘、血管钳、另备量筒、水温计、润滑油、棉签卫生纸、尿 垫、治疗巾。2、便盆、输液架、屏风。3、按医嘱准备灌肠 溶液(常用溶液:0.1-0.2%肥皂液或生理盐水)500-1000ml, 温度39-40摄氏度(降温使用28-32摄氏度,中暑时用4摄 氏度)。 5 患者及环境:评估患者的年龄、意识、情绪及配合程度,有 无官场禁忌症;关门窗,放下窗帘或屏风遮挡患者。 5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告知目的及注意事项,指导患 者配合;嘱患者先排便。 7 2、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 5 3、协助患者脱裤至膝部,双膝屈曲,移臀部靠近床沿,将尿 垫垫于臀部下。 5 4、核对医嘱,将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灌肠筒内液面距肛门 40-60cm。 5 5、弯盘至臀旁,连接灌肠筒管道及肛管,排尽管内空气,用 止血钳夹闭肛管,放于弯盘内。 5 6、戴手套,润滑肛管前端,一手分开病人臀部暴露肛门,一 手将肛管自肛门轻轻插入7-10cm,妥善固定肛管。 10 7、松开止血钳,使液体缓慢注入,观察病人反应及液体流速。 如遇液体流入受阻,可稍移动或挤压肛管,检查有无粪块阻 塞。灌肠过程中患者有无便意,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同时适 当调低灌肠筒的高度,减慢流速。 5 8、待溶液注入完毕后,反折肛管并拔出,放入弯盘内。 5 9、用卫生纸清洁肛周,嘱患者平卧,尽可能忍耐5至10分 钟再排便。 5 10、对不能下床者提供便盆。观察排出大便的量、颜色、性 质及排便次数。清理用物、脱手套。 5 11、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开窗通风。 5 12、整理用物,按要求处置。洗手,做好记录。 5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建议收藏)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1)目的:1、解除便秘、肠胀气. 2、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 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2)评估:1、病区环境:安静、舒适、温度适宜、适合操作.(单人间) 2、病人:肛周皮肤完好,无破损。 3、病人一般情况,诊断,治疗情况,灌肠目的。 4、病人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心理状态,排便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告知灌肠有关知识。 3)用物:托盘、一次性灌肠袋、弯盘、水温计、量杯、卫生纸、一次性中单、清洁手套、输液架、石蜡油纱布、卧床病人备便盆。溶液:0.1﹪—0。2﹪肥皂水或生理盐水500-1000ml.。。..。文档交流 溶液温度为39—41℃,脏器造影、摄片可用茶叶水(绿茶10﹪—15﹪,红茶6﹪),以利于收敛肠道气体,使造影结果清晰。.。。.。.文档交流 4)操作步骤:1、物品准备(在治疗室内完成):洗手、戴口罩。在量杯内配置好灌肠溶液,(水温计测量温度)。协用物至床旁.。。。。.。文档交流 2。查对床号、姓名,再次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配合。 3.关闭门窗,遮挡病人。 4。协助病人取左侧卧位:将枕头稍移向操作者侧,解开病人裤带将病人双上肢交叉放于胸前(右上肢在上)再将靠近操作者侧病人

下肢移至对侧肢体上一手放在病人肩上,另一手放在病人臀下,将病人翻至侧卧位(或先翻肩,再翻臀部)脱裤至膝部,双膝屈曲,臀部移至床沿,被子覆盖病人胸、背、及下肢,暴露臀部。.。..。。文档交流5.臀下垫中单,弯盘至臀边,备4块卫生纸放在中单上。 6.调整输液架高度(病人肛门至灌肠袋内液面高度为40—60cm),将灌肠袋挂于输液架上。 7.操作者戴手套,取肛管涂以石蜡油纱布,润滑肛管前端15 cm。8.打开调节器,排气,夹闭。 9.左手取1块卫生纸分开臀部暴露肛门,嘱病人张口深呼吸,右手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10 cm. 10.左手固定肛管,右手打开调节器,使溶液缓缓流入。 11。灌肠中注意观察病情:如病人有便意,应将灌肠袋适当降低,嘱病人做深呼吸以减轻腹压.如发现病人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腹痛剧烈、心慌气促,应立即停止灌肠,并和医生联系。如液面下降受阻,可移动肛管。。.。.。.文档交流 12.灌肠液将要流尽时,关闭调节器,左手按住肛门,右手取卫生纸包住肛管并使其屈曲,然后缓缓拔出,取卫生纸擦净肛门。.。。.。。文档交流 13。取下弯盘及中单(如为卧床病人保留中单),脱去手套,整理衣裤,移回枕头。 14、协助病人平卧,嘱病人保留灌肠液5—10min后再排便。 15、整理床单位,取下灌肠袋,移去输液架,开窗通风。 16、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标准版保留灌肠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保留灌肠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评准 1.核对医嘱:核对医嘱0.5、患者床号0.5、姓名0.5、灌肠目的0.5。 2.操作者自身评估与准备:着装整洁0.5、洗手0.5、戴口罩0.5,对患者病情熟悉0.5,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隔离措施1。 4.用物评估与准备:用物准备齐全1,灌肠溶液不超过200ml1,灌肠液温度38℃1,肛管(20号以下)1,根据需要备屏风1,输液架1。【治疗车内备50Ml注射器,弯盘1个,石腊油棉球杯1个,水温计、手套、一次性中单、治疗卡、手纸】灌肠溶液镇静、催眠用10%水合氯醛,剂量按医嘱准备1:抗肠道感染用2%小檗碱1,0.5-1%新霉素或其他抗生素溶液1。

保留灌肠技术操作要点 一、操作项目定义 将药液灌入到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评估和观察要点 1、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患者意识、自理情况、合作及耐受程度。 2、了解患者排便情况,评估肛门周围皮肤粘膜情况。 三、操作要点 保留灌肠 (1)核对医嘱和患者,嘱患者先排便,准备环境及灌肠药液,灌肠液量不宜超过200ml。 (2)根据病情和病变部位取合适卧位,臀部垫高约10cm,必要时准备便盆。 (3)润滑并插入肛管15~20cm,液面至肛门的高度应<30cm,缓慢注入药液。 (4)药液注入完毕后,反折肛管并拔出,擦净肛门,嘱患者尽可能忍耐,药液保留20~30min。 (5)安置患者,整理用物。 (6)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并记录。 四、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灌肠的目的及配合方法。 五、注意事项 1.保留灌肠前嘱患者排便,肠道排空有利于吸收。了解灌肠的目的和病变部位,以确定患者的卧位和插入肛管的深度。肠道抗感染的方法以晚上睡前灌肠为宜,因为此时活动少,药液易于保留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 2. 保留灌肠时,应选择稍细的肛管并且插入要深,液量不宜过多,压力要低,灌入速度宜慢,以减少刺激,使灌入的药液能保留较长时间,利于肠黏膜吸收。 3.肛门、直肠、结肠手术的患者及大便失禁的患者,不宜做保留灌肠。 保留灌肠法操作并发症 一、腹泻 【发生原因】 1、心理因素:病人因担心、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精神紧张,插管时致使肠道痉挛。 2、灌肠时对肠道粘膜的机械性刺激。 3、灌肠后病人不能忍受灌肠液的药物性刺激。 【临床表现】 腹痛、肠痉挛、疲乏或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且粪便稀薄或不成形呈液体状。

大量不保留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 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以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按目的分为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不保留灌肠又根据灌入的液体量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和小量不保留灌肠。如果为了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而反复使用大量不保留灌肠,则为清洁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 (1)解除便秘、肠胀气 (2)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 (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病人降温 用物准备: 速干手消毒液、便盆及便盆巾、医嘱本、盛有灌肠液的量杯、棉签、润滑油、一次性灌肠包、弯盘 一次性灌肠包内有:灌肠器、手套、洞巾、治疗巾、卫生纸 操作步骤: 1.评估:携医嘱本至床旁核对及解释灌肠的目的,病人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排便情况及配合程度 2.洗手、戴口罩,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解释取得患者配合。关闭门窗防止受凉,拉下窗帘,围帘遮挡,保护患者隐私,拉起对侧床档,防止坠床 3.移床旁椅于同侧床尾,便盆放于床尾椅上,便盆巾搭于椅背上 4.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将裤子退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暴露臀部,其余部位辈子遮盖 5.洗手,检查并打开棉签袋 6.再次检查灌肠包,包装完整且在有效期以内,取出手套带好→将治疗巾铺于臀下,洞巾铺于臀部,暴露肛门→弯盘移至臀部旁,卫生纸放在治疗巾上→取出灌肠器,关闭开关→将灌肠液倒入灌肠袋内并挂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取出棉签蘸取润滑油,润滑钢管前端→排气→左手拿卫生纸分开臀部暴露肛门,右手持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10cm,插好肛管后右手固定,左手打开开关使液体缓缓流入患者肠道内→密切观察袋内液面下降和病人的情况,如果袋内液面停止下降溶液流入受阻,多由于肛管口被小粪块阻塞,可轻轻移动肛管冲开粪块;患者有便意时,应鼓励患者深呼吸放松腹肌减轻负压→剩少量液体时,关闭开关用卫生纸包住肛管缓慢拔出,擦净肛门→取下灌肠袋放于垃圾桶统一处理,移开弯盘放于治疗车下层→取出治疗巾和洞巾放于垃圾桶,盖好被子→脱下手套,协助患者平卧穿好裤子→整理病床→拉下床档→拉开围帘、打开窗户→洗手、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灌肠的时间、灌注液的种类、量及患者的情况)→告诉患者尽量保留5~10分钟排便,将卫生纸及呼叫器放于患者方便拿取的地方→确认无其他需要后离开 注意事项: (1)注意保护患者,防止受凉 (2)掌握灌肠液的量、温度、浓度、流速及压力:常用0.1~0.2%的肥皂液,生理盐水。用量----500~1000ml,温度一般为39~41℃,降温时用28~32℃,,中暑时用4℃ (3)灌肠禁忌:1..对妊娠早期、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禁止灌肠2.伤寒患者灌肠时溶液不得超过500ml液面不得超过肛门30cm3.为肝昏迷病人灌肠时禁止使用肥皂水4.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的患者禁止0.9%氯化钠溶液灌肠5.灌肠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生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促,应立即停止灌肠,

保留灌肠法

消化科专科操作示教流程---保留灌肠 【目的及适应症】 1.镇静、催眠,用于高热、失眠等症。 2.控制肠道感染,如结肠炎、直肠周围脓肿、肠道易激综合症。 3.控制慢性炎症的临床症状,如慢性盆腔炎、慢性前列腺炎等。 4.降低血液中的含氮物质,如氮质血症等疾患。 【操作程序】 一、评估: 1.病人评估: 核对病人信息(床号、姓名、腕带),评估患者病情、排便情况、合作程度、自理能力,解释操作目的,并嘱咐患者先排便,以利于药物吸收 2.环境评估: 环境温度适宜,关闭门窗,必要时屏风遮挡 二、准备: 1.护士准备: 着装整齐,仪表xx,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备:50ml注射器、量杯(内盛配制好的灌肠液100-200ml)、肛管、弯盘、治疗碗(内盛温开水约20-50ml)、卫生纸、石蜡油、棉签、一次性看护垫、水温计、便盆、屏风、手套、小软枕。 3.病人准备: 缓解紧张情绪;排空大小便,必要时可先作不保留灌肠。

4.环境准备: 关好门窗,调节室温,必要时屏风遮挡。 三、流程: 1.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 2.根据病情选择适宜体位(左侧或右侧卧位),裤脱至膝部,双膝曲屈,臀部移至床沿,抬高臀部10cm,铺看护垫,弯盘置于臀下。 3.测药液温度,注射器抽取药液(或倒入小容量灌肠筒内),连接肛管,润滑肛管前端,排气,左手用卫生纸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右手持肛管轻轻插入肛门内15-20c(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插入18-25cm)。 4.缓慢注入药液(灌肠筒滴入速度视病情而定),液面距肛门不超过 30cm。 5.药液灌毕,反折肛管,分离注射器,抽5~10ml温开水从肛管缓缓注入(或直接将温开水10ml倒入灌肠筒内滴入)。 6.抬高肛管,反折或捏紧肛管(封闭式灌入法直接关上开关,开放式灌入法则 夹紧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前段,拔出肛管放于弯盘内。 7.用卫生纸轻揉肛门片刻,嘱病人屈膝,抬高臀部,待10~15分钟后取出看护垫,嘱病人静卧1小时以上。 8.整理床单位,撤去屏风,开窗通风,观察病人反应。 9.清理用物,洗手,记录病签名。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先了解病人的病变部位,掌握灌肠的卧位和肛管插深度,一般视病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1.报告考官:“今天我操作的项目是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准备完毕,请求开始!” 2.接到医嘱,转抄医嘱,转抄到护理记录单,到病房核对解释。 3.核对床尾卡,然后走到床旁说:“阿姨,您好,请告诉我一下您的床号和姓名,让我 看一下您的手腕带。您今天感觉怎么样?解大便了吗?还没有啊,,不用担心,医生已经开了医嘱,马上了要给你灌肠了。灌肠了就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帮助您解除便秘和腹胀的。您能密切配合我吗?那先让我检查一些您的肛周皮肤及黏膜情况。~~~~您的皮肤及黏膜了都是好的,可以灌肠。请您先去卫生间排尿,我去准备一下用物。” 4.评估环境:环境安静、清洁,明亮,温湿度适宜,关闭门窗,必要时备屏风。 5. 回治疗室准备用物,“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用物已备齐” 6. 推车至病房,核对床尾卡,核对病人:“阿姨,请您告诉我一下您的床号和姓名,让 我看一下您的手腕带。阿姨现在呢要给您灌肠了,您能密切配合我吗?待会呢您不要紧张,放轻松就可以了。”移输液架至床旁。 7. “阿姨,现在协助您取一下左侧卧位,双腿屈曲”(协助病人取左侧卧位,臀部移至 床沿),脱裤至膝部,暴露臀部。 8. 臀下垫橡胶单和治疗巾,放弯盘于臀旁 9. 手消,(将灌肠液倒入灌肠袋)将灌肠桶(袋)挂于输液架上,调节高度(液面距肛门40—60cm) 10. 戴手套,连接肛管,润滑肛管,排尽空气 12. 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口述:“阿姨,再告诉我一下您的床号和姓名。来插管了,放轻松,深呼吸”,右手持7肛管轻轻插入7—10cm,固定肛管,打开开关,使灌肠液缓慢流入,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眼睛看着病人边观察病人边口述:“阿姨,没有什么不舒适吧,如果有什么不舒服请及时告诉我。如果患者出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促,应立即停止灌肠,并报告医生。” 13.溶液灌完,关上开关,用卫生纸包裹肛管,轻轻拔出,放入弯盘内。将灌肠桶(袋)放于治疗车下。擦净肛门 14.将弯盘置于治疗车下层,撤去橡胶单和中单. 15.脱手套,协助患者穿裤子,并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口述:“阿姨,请您告诉我一下您的床号和姓名,灌肠已经结束了,请你尽量忍耐5—10分钟再去排便,如果有什么不舒适的地方,请及时呼叫我,我会及时过来处理的,床头铃了给您放枕边了” 16.用物回治疗室分类处理 17.口述:“排便后,观察大便的性状、量、颜色”。洗手、脱口罩、记录。

灌肠操作评分标准

三十二、灌肠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得分: 程序规范项目分值评分标准扣分得分 操作前准备20 分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核对医嘱、治疗单(卡) 5 未核对扣5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3.评估:(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 排便情况。(2)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 得患者配合 6 未评估扣4分,评估不全一项扣2分,未解 释扣2分 4.洗手,戴口罩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5.用物准备:清洁治疗盘内放止血钳、石蜡 油、弯盘、棉签、卫生纸、橡胶单和垫巾、 输液架、水温计、便盆、必要时备屏风, 灌肠液及液量遵医嘱,药液温度:39~ 41℃ 5 少一件或一件不符合要求扣1分 操作流程60 分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 3 不核对扣3分,核对不全一处扣1分 2.告知患者操作流程和配合,关闭门窗、 遮挡患者 3 未告知扣3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3.根据病情及病变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 (常用侧卧位),将裤腿退至膝部,臀下 垫橡胶中单和垫巾,弯盘置于臀边。盖 好盖被 6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4.将灌肠袋挂于输液架上,液面与肛门距 离40~60cm 6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5.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排出管内气体, 用血管钳夹紧管子 6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6.分开臀部,露出肛门,将肛管轻轻插入 直肠7~10cm 10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7.一手固定肛管,另一手松开血管钳,使 溶液缓慢流入 8 不用手固定肛管扣2分 8.观察液面下降情况,询问患者感觉,安 慰患者 6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9.药液注入完毕,夹闭肛管用卫生纸包住 肛管,轻轻拔出置于弯盘内,擦净肛门, 协助患者平卧,尽可能保留10~20min 后再排便。不便下床者,给予便器 6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10.询问和观察患者反应,告知注意事项,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和用 物,致谢 3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11.洗手 1 未洗手扣1分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肠壁穿孔 肠壁穿孔是指灌肠时导管在肠腔内盘曲进而损伤肠壁造成穿孔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1.原因 (1)医护人员为病人灌肠操作时动作粗暴,特别是遇到插管有阻力时用力过猛易造成肠壁穿孔。 (2)为昏迷或麻醉未清醒病人灌肠时,由于病人感觉障碍较易造成肠壁穿孔。 (3)为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病人进行灌肠时,因病人不配合操作、护士用力不均也易造成肠壁穿孔。 (4)肛管质地粗硬或反复多次插管。 (5)灌入液量过多,肠道内压力过大。 2.临床表现 病人起病急,突然感觉下腹部疼痛,这种疼痛可以是牵拉痛或弥散的痛,也可是附近皮肤的牵涉性痛。同时出现大出血。

3.预防和处理 (1)选用质地适中,大小、粗细合适的肛管。 (2)操作前先用液体石蜡油润滑导管,插管时动作要轻柔缓慢,切忌粗暴用力。遇有阻力时,要回抽导管或轻转导管,同时请病人深呼吸放松腹壁,使导管缓缓插入。 (3)插管时要注意直肠在矢状面上的2个弯曲,即骶曲和会阴曲,同时也要注意在冠状面上的3 个弯曲。 (4)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病人尽量在其较安静的情况下进行灌肠操作。操作时动作要轻盈,以减轻对病人的恶性刺激。 (5)如病人出现肠壁穿孔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进行止血等抢救。严重者立即手术缝合救治。(二)肠黏膜损伤 1.原因 (1)医护人员为病人灌肠操作时未注意直肠的生理弯曲,动作不够轻柔可致肠黏膜损伤。 (2)灌肠溶液应为40℃左右,如果溶液温度过高,可致肠

黏膜烫伤。 (3)为昏迷或麻醉未清醒病人灌肠时,由于病人感觉障碍较易造成肠黏膜损伤。 (4)为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病人进行灌肠时,因病人不配合操作,护士用力不均也易造成肠黏膜损伤。 2.临床表现 病人感觉下腹部疼痛,肠道有少量出血。 3.预防和处理 (1)操作前先用液体石蜡油润滑导管,插管时动作要轻柔缓慢,切忌粗暴用力。遇有阻力时,要回抽导管或轻转导管,同时请病人深呼吸放松腹壁,使导管缓缓插入。 (2)插管时要注意直肠在矢状面上的2个弯曲,即骶曲和会阴曲,同时也要注意在冠状面的3个弯曲。 (3)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病人尽量在其较安静的情况下进行灌肠操作。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以减轻对病人的恶性刺激。 (4)如病人出现肠黏膜损伤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通知医

灌肠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灌肠(不保留)操作考核评分标准(2013.09) 姓名:得分: 项目内容分 值 扣分原因 扣 分 目的镇静、催眠和治疗肠道感染。 5 评估1.病人的病情、生命体征、肠道病变部位、临床 诊断、肛周皮肤及黏膜情况。 2.病人的意识状态,心理状况及理解程度,解释操作目的。 3.灌肠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10 准备1.护士:戴手套。 2.病人:排便,根据病情选择不同卧位。 3.环境:关闭门窗,调节室温,遮挡病人。 4.用物:治疗盘内放治疗碗、肛管、血管钳、注洗器、量杯盛灌肠溶液(38℃,<200ml)、温开 水、弯盘、橡胶单、治疗巾、小枕、卫生纸、 石蜡油、棉签。 5 流程1.插管前准备:(20分) ·脱裤露臀;(2分) ·垫小枕、橡胶单、治疗巾,抬高臀部10cm,弯盘置臀旁;(5分) ·抽吸药液,连接肛管,润滑肛管前端。(8分) ·排气、夹管。(5分) 2.插管:(10分) ·线路肛门,插管15~20cm。 3.灌肠:(20分) ·缓慢注入药液; ·注入温开水。 4. 拔管。(2分) 5.安置病人。(3分) 6.终末处理。(5分) 7.洗手、记录。(5分) 65 评价1.剂量准确,达到预期目的。 2.关心病人,注意病人保暖,维护病人隐私。 3.病人理解操作的目的并积极配合操作。 15 考核日期:年月日考核者签名:

灌肠(不保留)操作考核评分标准(2013.09) 姓名:得分: 项目内容分 值 扣分原因 扣 分 目的减轻腹胀、清洁肠道,清除毒物,降温。 5 评估1.病人的病情、生命体征、临床诊断、灌肠的目 的,医技排便、肛周皮肤及黏膜情况,腹部有 无包块、胀气、有无灌肠禁忌症。 2. 病人的意识状态,心理状况及理解程度,解释 操作目的。 10 准备1.护士:戴手套。 2.病人:排便,左侧卧位,双膝屈曲。 3.环境:关闭门窗,调节室温,遮挡病人。 4.用物:治疗盘内放灌肠筒、筒内盛灌肠溶液(39~41℃,<1000ml)、量杯、肛管、弯盘、橡胶单、 治疗巾、卫生纸、石蜡油、棉签、血管钳、输 液架;少量灌肠可用注洗器,另备温开水。 5 流程1.插管前准备:(20分) ·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 (小量不保留灌肠用注洗器抽吸灌肠液);(10分) ·脱裤露臀移至床沿,垫橡胶单、治疗巾,弯盘置臀旁;(5分) ·润滑并连接肛管,排气,夹管。(5分) 2. 插管:(5分) ·显露肛门,插管7~10cm。 4.灌肠:(20分) ·去夹,固定; ·观察病人反应及灌肠筒内液面下降情况。 4.拔管。(2分) 5.灌肠后处理:(5分) ·保留灌肠液5~10分钟(少量可保留10~20 分钟); ·协助排便,撤去橡胶单、治疗巾。 6.安置病人,开窗通风。(3分) 7.终末处理。(5分) 8.洗手、记录。(5分) 65 评价1.执行查对制度,无差错。 2.关心病人,注意病人保暖,维护病人隐私。 3.病人配合操作,达到治疗目的。 15 考核日期:年月日考核者签名:

新生儿清洁灌肠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新生儿清洁灌肠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操作目的 1、刺激肠蠕动,软化、消除下部肠道的内容物,清洁及缓解腹胀。 2、促进胎便早日排出,减轻黄疸。 二、物品准备 20ml或10ml注射器2具、肛管2根、弯盘、一次性薄膜手套、石蜡油棉球、温生理盐水100ml、干净尿布湿2块、鞣酸软膏、纸巾等。 三、操作步骤 报告:(我是NICU护士×××,我操作的项目是新生儿清洁灌肠术,现物品准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您指示?是!)→洗手(六步洗手法)戴口罩→取医嘱本核对治疗单→检查肛管、一次性注射器(名称、有效期、挤压)→口述:请二人查对→推车入病房→取治疗单查对药品、床号、床头卡姓名、手足圈→免洗液洗手→开暖箱小门→协助患儿取左侧卧位或平卧位,解开尿布湿垫于臀下→取注射器抽取温生理盐水5-10ml连接好一次性肛管并用石蜡油棉球润滑前端置治疗盘中备用→操作者戴上薄膜手套一手分开患儿臀部,露出肛门,一手将导管缓慢插入肛门4-5cm→缓慢注入生理盐水→吸出液体弃于弯盘中→反复重复操作(按每次5-10ml注入和吸出,反复进行冲洗,直至抽出液中不见粪块为止)→术毕,反折导管迅速拔出→用纸巾在肛门处轻轻按摩→涂擦鞣酸软膏做好臀部护理→更换尿布湿→协助患儿取舒适体位→关闭暖箱小门→再次查对床号、姓名、手足圈→观察洗出液颜色、性质及观察患儿有无不良反应→整理用物→洗手→记录于新生儿护理记录单中。 四、应知应会 1.灌肠液的选择? 答:根据灌肠目的选择不同溶液:清洁灌肠一般使用生理盐水或0.1%—0.2%肥皂水,温度为39—41℃,降温灌肠时常用冷生理盐水,温度28—32℃,镇静时可用10%水合氯醛,治疗肠道感染时可用2%黄连素或0.5%—1%新霉素等,用量遵医嘱。 2.灌肠的禁忌症?

灌肠技术操作规程

灌肠技术操作规程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应扣实 项目实施要点得得 分分分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举止文雅,洗手,戴口罩。 5 (2)物品准备:治疗盘内:一次性灌肠筒、大量杯盛灌 操作准备10分肠液、水温计、一次性中单、液体石蜡、血管钳,弯盘、5 油布、治疗巾、卫生纸、便盆及便盆布。另备输液架,屏 风。 (1)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排便情况,肛周皮肤黏膜情况。 5 评估患者10分 (2)向患者解释灌肠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5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查对,请无关人员离开,关闭门窗,屏风遮挡病人,嘱患者排尿,做好操作前的告知及7 解释工作,取得合作。 (2)协助病人取左侧卧位,裤子退至膝部,双膝屈曲,移臀部至床沿,将一次性中单垫于臀下,弯盘置臀旁,盖8 好被子,只暴露臀部。对不能自行排便的病人,可取仰 卧位。 (3)戴手套,打开灌肠筒外包装,关闭调节器,将灌肠液倒入灌肠筒内,挂灌肠筒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8 40-60cm,连接肛管,打开调节器放入少量液体,排尽管 内空气,用血管钳夹紧橡胶管。 (7)取液体石蜡纱布润滑肛管前端。 2

操作要点65分 (8)查对,左手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右手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10cm,然后左手固定肛管,右手打开血管钳, 使溶液缓缓流入,并观察反应。如溶液流入受阻,可移动15 或挤压肛管,检查有无粪块阻塞。如患者有便意,指导患 者做深呼吸,同时适当调低灌肠筒,减慢流速。 (9)待溶液将要灌完时,关闭调节器,用卫生纸包住肛管,快速拔出连同灌肠筒一起放入污物桶。擦净肛门,嘱10 患者平卧,尽可能忍耐10min后再排便,以利于粪便软化。对不能下床者,应给予帮助。 (10)帮助患者穿裤,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5 查对。 (11)打开门窗,撤去屏风,倒掉粪便,分类整理用物, 10 洗手并记录灌肠结果。 (1)灌肠过程中,患者有便意,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同时 5 适当调低灌肠筒的高度,减慢流速。指导患者10分 (2)指导患者如有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立即平卧, 5 避免意外的发生。 提问5分目的及注意事项 5 1(目的: (1) 为手术、分娩或者检查的患者进行肠道准备。 (2) 刺激患者肠蠕动,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除肠内积气,减轻腹胀。 (3) 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 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2(注意事项: (1) 注意为患者保暖,维护患者隐私。 (2) 掌握好灌肠液的量、温度、浓度、流速和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