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题目及答案

毛邓题目及答案
毛邓题目及答案

辨析题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

答: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社

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

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

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一,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

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这一社会主义目标。

2.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富裕。

答:错误。邓小平提出,允许并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影响和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可见共同富裕是目标。因为我国幅员辽阔,

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自然条件也多不相同;劳动者之间存在着体力

与智力的千差万别,每个劳动者面临的条件和机遇也不尽相同。基于这种地区之间、劳动者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别,要使全国及每个劳动者在致富的路上齐步走,实现同

步富裕,完全是脱离实际的空想。将共同富裕与同步富裕等同起来,混淆二者的根

本区别,就必然重刮“共产风”,回到共同贫困的老路上去。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经的历史阶段。

答:此说法不正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

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

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强调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表明了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与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历史过程中的内在联系。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本命题错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贯穿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

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明确并且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能迎刃而解。由于

国际和国内的因素,阶级矛盾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

醒地认识,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决。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支配和影响

其他矛盾的重要矛盾。

5.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答:此观点是正确的。第一,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己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二,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必

须创新,但基本制度不能改变。第三,改革开放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

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改革是前提、发展是动力、稳定是目的。

答:错误。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

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

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实践证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7.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就不应该强调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答:观点错误。(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

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

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

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

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制

度的性质。

8.私营企业主的个人所得属于按劳分配。

答:观点错误。(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按劳分配是公有制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的实现和保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属于

主体地位(2)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因而私

营企业主的个人所得不属于按劳分配。(按资分配)

论述题

1.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其重大意义?

答:(1)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邓小平在总结建国后前30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深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逐步揭示出来的。1980年,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概念。

1985年,邓小平说:“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一时期邓小平还提出了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富裕。

这两大原则实际上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关于姓“资”姓“社”

的争论严重困扰着改革的深入。邓小平一方面在理论上驳斥了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点,另一方面又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总结性的科学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阐述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第三,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本质。过去讲社会主义往往从静态中,用僵死的定义来概括社会主义。邓小平谈社会主义并没有把它限定在僵死的定义中,而是在“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这一动态中,生动地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并且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动中,在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过程中,来阐明社会主义本质及其逐步实现。

(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意义: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发展变化,谈谈对“发展是硬道理”的认识。

答: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较量中,

能否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能否体现出其优越性,最根本的是生产力能否比资本

主义发展得更好更快。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前,中

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

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决不能长期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贫穷的

基础上。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这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

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

大主题。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

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发展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

3.为什么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答:因为它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主要强调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的特征,进一步深入到理解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和目标。同时,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它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实现社会主

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4.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与改革的关系?

答:(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正是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向前发展的。(2)、改革是社

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3)、改革是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改革不是为了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在坚

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来适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要求。

5.如何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

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

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

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

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做到

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

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要

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

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

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

的。所以,要做到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

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6.怎样理解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之间的辩证关系?

答:第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第二,实行对外开放是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能力的必要手段。第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答:科学内涵:1.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

越这个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1) 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 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

3) 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

史阶段;

4) 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

段;

5) 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 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

阶段;

7) 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 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

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

段;

9) 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历史阶段。

以上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从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国家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转变过程。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

统一?

答:主要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二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实践中统一起来。

第二,第二,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四项基本原则在改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改革开放中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第三,第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改革开

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3.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答:第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同时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党也制定了最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就是党在现阶段的最低纲领。第二,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第三,科学阐明和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主要有哪些?如何理解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

论创新?

答: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所优质结构上,以公

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

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

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

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

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三是

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

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总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

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

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理解:邓小平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于社会主义事业,他在十年前的南方谈话中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破除了在社会主义问题上的种种错误观念,

重新定义了社会主义,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体现社会

主义本质论的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生机和活力,

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的依据是什么?

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

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必须

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使之牢牢占据主体的地位。没有作为主

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

道路,就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

力的要求。离开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就背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就会重蹈

超越阶段、违背国情的覆辙。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

会主义服务。那种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不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张,已被实践证

明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

6.为什么要坚持好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因为: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

同富裕,因此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高一些是理所当然的。公有制

经济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

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

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等各

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国民经济活

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

业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地方的实践充分证明,各种所

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是对基本

经济制度认识的重大发展。

7.如何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答:先富是实现共富的捷径,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奔向富裕是一个有先有后、有快有慢逐步实现的过程,要求所有人、所有地区同时、同

步、同等富裕起来是不切实际的,必须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共同

富裕的构想正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

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先富不是目的,而

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手段;强调共富并不是要否定先富。

毛邓三参考答案

一、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指必须努力发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发展水平:主要指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用经济指标来衡量;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指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条件,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条件,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由此可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提出的要求。 2、我国的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所以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生产关系与 其相适应。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最先进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当代社会生产力深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即社会化大生产,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越要求生产资料高度集中(前提是生产力高度发达)。 二、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是革命的"天然领导者" 答: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层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1)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无产阶级的自身特点和优点: 一是它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少见的,这就形成了中国无产阶级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 二是它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三是它大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 (3)无产阶级不是天然领导者,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同时又具备以上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成为中国社会最有觉悟的阶级,从而使它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封建式的田园牧歌、近代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 答: 1、一般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补充:这六个方面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3、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 (2)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3)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毛邓辨析附答案

一、辨析:人民代表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答: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两者有着显著的不同。 二、辨析: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快,民主政治建设再不需要经过一个渐进的过程。 错的。尽管我国现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是仍然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建设需要进行长期的、大量的工作,要有一个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长期的努力。我国还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条件;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的影响;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规律要有一个过程。 三、辨析:第一产业所占份额趋于减少,第二产业先迅速增长而后趋于稳定,第三产业则逐步增加,那么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应是第二、三产业而不是农业。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就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看,农业仍然应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这是因为: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表现在,农业不仅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②就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看,我国农业技术基础还相当脆弱,农业生产还比较落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如果得不到加强,就很难支撑其他产业的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将失去物质基础。因此,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早日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将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 四、辨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对台方针始终没有变。 不对。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划分大致为两个时期。一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这一段中国共产党对台的基本方针是武力解决,但不放弃和平争取,统一以后实行“一国一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出现了有利于和平统一祖国的新局面,为适应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对台方针做了重大的调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即成为新时期对台方针的核心内容。所以说我党对台方针是一成不变的。 五、辨析: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 正确。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得到保护是正确的,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方式决定的,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其相适应的是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六、辨析: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错误。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社会主义经济是指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性质,它只能是公有制,非公有制本身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它只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辨析: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正确。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对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上 层建筑进行调整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因而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八、辨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是多元的,与此相对应,其指导思想也是多元的。 错误。(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但在这种多元文化中,必须保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而决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这个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这种多元文化的主心骨。有了这个主心骨,就能保证我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我国文化始终沿着进步的方向前进。 (3)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巩固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真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九、辨析: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文化是人与人之间联系和交往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它具有维护和巩固特定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使意味着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已经消失,国将不国。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上述说法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作用,但不能由此把它夸大为“文化决定论”。 考点:是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十、辨析:新中国建立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实行依附于苏联的“一边倒”外交政策。 错误,所谓“一边倒”,是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它完全是一条政治路线。它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

2019年自学考试《毛邓三》练习题及答案(1)

2019年自学考试《毛邓三》练习题及答案(1) 1.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是【 C】 A.先进性建设 B.思想建设 C.执政能力建设 D.组织建设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78 2.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B】决定的。 A.新的国际形势 B.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 C.我国周边环境 D.国际社会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54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A】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五项原则 C.反对霸权主义 D.“另起炉灶”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5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被审议通过是在【C】 A.七届人大二次会议 B.七届人大一次会议 C.八届人大一次会议 D.八届人大二次会议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37 5.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替代“解放台湾”的是【D】 A.《告台湾同胞书》 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汪辜会谈纪要”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32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 A】

A.党的领导 B.以人为本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治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25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是【 B】 A.社会团体 B.中国共产党 C.民主党派 D.人民群众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24 8.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B】 A.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C.新的中产阶级 D.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答案解析】:第十四章,概念题。AD是工人阶级。C中产阶级这个词中国不使用,至于现在中间收入层,新兴社会阶层也不仅仅限于此。 9.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C】 A.一极化 B.两极争霸 C.多极化 D.三足鼎立 【答案解析】:第十三章,概念题。A的提法不存在,是美国一国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B是过去的格局。D是个干扰项。 10.首先提出建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是【 D】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57

毛邓课后答案

1.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和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间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怎样正确把握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容(1)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论成果是思想。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在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容:关于新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容。 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理论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理论的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

毛邓三课后习题1-4套选择题及答案

毛邓三课后习题1-4套选择题及答案. 理论体系概论课后习题1-4套选择题及答案 第一套 一、单项选择题( 1 - 15 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A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 .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 C .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 .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 2 、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 .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 .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 .革命的前途不同 D .革命的对象不同 3 、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 .统筹兼顾 B .劳资两利 C .公私兼顾 D .四马分肥 4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中不包括的是 A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 .有理、有利、有节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5 、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在于 A .有无群众观点 B .有无自我批评精神 C .有无坚强的组织 D .有无优良的作风 6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 A .党的先进性 B .党的领导 C .执政兴国 D .执政为民 7 、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D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8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A .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 .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素质不高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 、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他强调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告诫我们:“ 90 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都要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话的意思是,农业 A .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 B .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C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D .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0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A .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 B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C .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 D .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11 、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 A .四个现代化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小康社会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2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能够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和更有成效。这是因为 A .我国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我国既坚持按劳分配约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D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同四项基本原则结合在一起的 13 、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A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B .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 .股份制企业职工按股分红收入 14 、“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的国家。”这句话理解为 A .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B .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C .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D .民主是固体不是政体 2 理论体系概论课后习题1-4套选择题及答案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 .发展教育和科学 C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二、多项选择题( 16 - 30 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毛邓三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 A.新民主主义 B.社会主义 C.共产主义 D.资本主义 2.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1953年到1959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5.1953年9月,毛泽东在对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讲话时指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 A.剥夺资本家的财产 B.排挤私营工商业 C.国家资本主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6.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A.归农民所有 B.归乡镇所有 C.归集体所有 D.归国家所有 7.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过渡时期”是指 A. 从建国到三大运动胜利 B. 从建国到国民经济恢复 C. 从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 D. 从大陆统一到三大改造完成 8.1953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社会主义现代化 C.农业合作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9.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这一措施 A.兼有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性质 B.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 C.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10.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 A.过渡时期总任务提前完成 B.已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1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于 1949 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标志着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B. 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开始 12. 20 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A.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13.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 14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中不包括的是

毛邓简答题及答案

第八章 1.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第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第三,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用,都可以用。第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第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奠基人第一,突破了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两种制度本质属性传统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手段。第二,计划和市场都有优缺点。第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有哪些重大突破和创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要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党的十三大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应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党的十四大同样强调了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的观点。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五大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做出了新的理论概括,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强调,要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1.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一直实行的是比较单一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即国有国营,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2,只要能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式都可以大胆利用。3.要根据社会化生产规律的要求, 采取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和资产组织形式, 使国有经济在更大的范围里表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3.如何理解:现阶段的收入分配状况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收入分配结构。从根本上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大政策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遵守机会平等和规则平等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生活中,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生产要素的投入者,在收入分配过程中都应遵守机会平等和规则平等的原则,并允许合理拉开差距,防止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平等观念是追求社会全体成员实现共同富裕。但是,共同富裕并不等于要求财富和收入的均等化,而是承认人的能力、才智、积极性的差别以及由此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并在此基础上承认财产和收入的适度差异。一定的适度差距的存在,本身也是公平。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存在差别的客观必然性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引起的收入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规范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控。取缔非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4.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1)十七大报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有着深刻内涵,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必须通过改革形成: 有利于节约资源、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公平竞争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市场运行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集约增长的宏观调控机制。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的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措施,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展现了美好蓝图,开辟了广阔道路。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第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

毛邓概论模拟试卷及答案33个简答题

4、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中不包括的是 A.统筹兼顾,适当安排B.有理、有利、有节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5、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在于 A.有无群众观点B.有无自我批评精神 C.有无坚强的组织D.有无优良的作风 9、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他强调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告诫我们:“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都要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话的意思是,农业 A.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B.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C.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D.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1、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 A.四个现代化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小康社会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4、“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的国家。”这句话理解为A.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B.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C.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D.民主是固体不是政体 1、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学风问题上曾经反对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A.投降主义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D.冒险主义 2、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从而达到成熟的主要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B.《论十大关系》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 3、在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于人民共和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 A.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不允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无产阶级不允许 C.国民党统治集团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他们坚持国民经济一党专政,不允许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决定其不能实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所领导的革命斗争的胜利发展,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 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主要有 A.严格区别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界限,实行和平赎买,和平地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B.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采取了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 C.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D.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赎买政策应始终坚持采取“四马分肥” 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运用到外交领域和经济建设方面,形成的方针、政策是 A.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毛邓考试问题及答案

毛邓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它都包括哪些理论成果?P4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 概括的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它都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P137 Addres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o. 100 Waihuan Xi Road, Gu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P.R China. 2.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包括两层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 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P183 答:一是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四是在政治制度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不够全面。 4.对农业和资本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什么P97 答: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方针: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

练习及答案(3)

1.第7题 1911年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因为: A.它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它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南京临时政府。 C.它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临时约法》。 D.它确认了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的民主共和观念 E.它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答案:A,B,C,D,E 2.第8题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它包括: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E.股份制经济 答案:A,B,C,D 3.第9题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B.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C.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D.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E.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答案:A,B,C,D,E 4.第10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A.有利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B.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C.有利于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 D.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E.有利于祖国的统一。 答案:A,B,C,D,E 5.第11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国际背景是: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和平和发展仍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B.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C.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D.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激荡

E.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 答案:A,B,C,D,E 6.第12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包括: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A,B,C,D,E 7.第13题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是因为 A.这是由党产生的特点和历史使命决定的 B.这是党执政本质的内在要求 C.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D.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E.新的社会阶层出现 答案:A,B,C,D 8.第14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体形式,这是因为: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个人消费品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B.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必须实行按劳分配 C.社会分工的存在使劳动者的劳动还存在差别 D.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还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劳动者还不可能不计报酬的为社会劳动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的 答案:A,B,C,D 9.第15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是: 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B.正确地对待资产阶级。 C.对统一战线内部的不同力量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 D.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E.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 答案:A,B,C,D,E 10.第16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方针是:

毛邓13章原版带答案

、单项选择题部分(共15 题每题1 分共15 分) 1.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 革命与战争 B 和平与发展 C 友好与合作 D 争霸与冷战 你的答案是:未答题X 正确答案是:B ? 解题思路: 2. 邓小平在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时,指出和平问题是() A 南北问题 B 东西问题 C 南南问题 D 西西问题 你的答案是:未答题X 正确答案是:B ? 解题思路: 3. 邓小平在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时,指出发展问题是() A 南北问题 B 东西问题 C 南南问题 D 东南问题 你的答案是:未答题X 正确答案是:A ? 解题思路: 4. 邓小平在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时,指出东西南北的核心问题是() A 南北问题 B 东西问题 C 南南问题 D 东南问题 你的答案是:未答题X 正确答案是:A ? 解题思路: 5. 在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时,和平问题是指() A 在全世界消除一切战争

B 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都和平共处 C 实现国际社会广泛的公正合作 D 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你的答案是:未答题X 正确答案是:D ? 解题思路: 6.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A 民族矛盾 B 宗教纷争 C 领土争端 D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你的答案是:未答题X 正确答案是:D ? 解题思路: 7.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是因为() A 领土、民族、宗教等问题引起的争战 B 人口增长太快、资源短缺、环境恶化 C 争霸和战争是当今时代的主流 D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8. 邓小平在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时,指出发展问题是() A 南南问题 B 东西问题 C 南北问题 D 东南问题 你的答案是:未答题X 解题思路: 9.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 A 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B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C 和平友好,真正不结盟放在首位 D 扩大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 你的答案是:未答题X 解题思路: 正确答案是: D ? 正确答案是: C ?

毛邓三概论习题12--13

习题十二祖国统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1、“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问题是() 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动摇 B、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现祖国统一 D、和平统一 2、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特别行政区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B、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C、特别行政区享有内地一般地方行政区域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 D、两种制度地位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 3、下列权利中,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不拥有的是哪一项() A、行政管理权 B、外交权 C、立法权 D、司法权 4、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港澳问题 D、台湾问题 5、“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 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6、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 A、由中央人民政府委派的 B、由香港人民选举产生的 C、由香港人民协商产生的 D、由香港选举产生并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的 7、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中国政府承诺不以武力解决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台湾享有完全自治权 D、与美国等协商解决 答案:C D B D A D B 二、判断题 1、“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出发点和前提是采用和平的方式,而不是诉诸武力。因而,解决台湾问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采用非和平的方式。( ) 2、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这些自治权包括外事权和内政的某些权利。( ) 3、香港、澳门回归后,内地的居民即可自由地进出这两个地区。( ) 4、《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

毛邓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答: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什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答: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3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的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革命就胜利,什么时候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就失败。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重大的理论成果?(在这面旗帜下,我们党领导人民做了哪些事情?) 答: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同时也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立足于我国国情,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和完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大政方针、政策措施。 3不断探索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4不断取得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5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从而使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反战中大国取得了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6不断开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心局面。 (4):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它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大体经历了萌芽、形成、完备成熟、继续发展这样几个阶段。 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党的创立和国民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阶段。(1921——1927年) 首先,开始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和方向。 其次,开始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①关于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任务。 ②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的提出。 ③关于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论述。 ④关于对资产阶级的分析和统一战线。 ⑤关于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设想。 这些思想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轮廓。 由于党处在幼年时期,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初步结合的成果,为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因而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毛邓三最全题库及解答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简明概括:就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是,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2、如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即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政治方向、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3、对“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普及,抓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你是如何认识和理解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新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胜的理论武器。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青年大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这一理论。 4、邓小平强调“先富”的手段和途径是什么? 邓小平强调“先富”的手段和途径是通过勤劳和依法致富,反对各种非法手段和途径谋取暴利。 5、邓小平所强调的这一政策的意义是什么? 邓小平所强调的这一政策的意义:一是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否定了把平均主义与社会主义混同起来的错误观念和政策;二是强调了富起来的手段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反对非法手段和途径谋取暴利;三是强调先富带后富,为了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6、请结合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谈谈你对邓小平这一“先富”与“共富”政策的理解。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是:解放生产力,分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既有客观必然性,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有效途径;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承认富裕有先有后,有高有低,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实践证明,先富的示范作用、带动作用和帮助作用已经达到体现和反映。 7、温家宝总理对完成“十一”时期的主要任务,为什么如此强调资源和环境问题? 温家宝总理对完成“十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如此强调资源和环境问题,就在于我国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上,其发展在资源与环境上存在严重问题;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8、你是如何理解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是一致的;前者是后者的要求的具体贯彻,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要求,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是“十一五”期间的要求,而且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求。 1)新的一年为什么如此强调资源和环境问题? 完成“十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如此强调资源和环境问题,就在于我国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上,其发展在资源与环境上存在严重问题;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