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信息公开现状、问题及对策

环境信息公开现状、问题及对策
环境信息公开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3年9月中州学刊Sep.,2013第9期(总第201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No.9

【新闻与传播】

环境信息公开:现状、问题及对策

鞠昌华赵洪波

摘要:环境信息公开是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环保运动的勃兴后环境管理的必然要求,环境信息公开有利于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事故风险、减少环境冲突事件的发生等。目前,我国在政府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制度、管理和技术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应推动环境信息公开立法,明确环境信息权利救济途径,进一步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为环境信息的公开提供法律保障;建立健全政府环境信息管理体系,加强环境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公众参与机制建设,为环境信息的公开提供制度保障;推动环境税管理和绿色金融建设,为环境信息的公开提供经济保障;加强信息采集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信息集成技术平台建设,加强环境会计制度研究,为环境信息的公开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环境信息公开;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9—0172—05

伴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环保运动的勃兴,环境信息也日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1998年《在环境问题上获得信息、公众参与和诉诸法律的公约》(奥胡斯公约)的签订,标志着环境信息公开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工具日益受到重视。环境信息公开有利于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事故风险、减少环境冲突事件的发生等[1,2]。我国在高速工业化进程中频繁出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暴露出环境信息通报与公开的不足。吉林松花江污染事件造成的巨大损失和社会恐慌,促使国家开始重视并努力推动环境信息公开。2007年4月,《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简称《办法》)出台,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伴随着环境公共事件的不断发生和新媒体平台的兴起,公众的环境意识进一步觉醒,进一步扩大环境信息公开的呼声日益高涨。近年来,我国的环境信息公开状况与信息需求之间明显表现出较大的供求差。如柳州龙江、山西河北漳河等水污染事件中一再发生的环境信息瞒报造成下游城市居民饮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问题,以PX项目为代表的一些化工项目的环评信息公开不足引发公众对环境及健康的担忧和大规模群体事件。本文尝试探讨造成目前环境信息公开不畅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现状

环境信息公开主要包括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

1.政府环境信息公开

(1)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明确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对环保信息公布内容进一步规范,要求环保部门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客观的原则,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环境信息,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保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本部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并进一步明确具体职责和

收稿日期:2013—07—16

作者简介:鞠昌华,男,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管理与工程技术中心副研究员(南京210042)。

赵洪波,男,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管理与工程技术中心副研究员(南京210042)。

271

信息公开范围。

(2)环境状况公报。自1990年发布第一份环境状况报告后,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每年向全社会发布国家、省市环境状况公报1次。根据贺桂珍等的调查结果,2010年51个环境保护厅/局发布了2009年度报告,其中按时发布的有40个,不按时发布的有11个,而未编制/公开发布报告的有12个[3]。

(3)环境信息平台建设。随着电子政务的推动,各省、市、县环保局的网站成为环境信息的主要发布平台,发布的环境信息一般包括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保护规划、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环境保护收费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通报、污染严重的企业名单、环境质量报告(主要包括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重点流域水质自动监测周报、地表水水质月报和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等。例如,江苏省在太湖蓝藻事件后,于2008年建成太湖环境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上启动建设了“1831”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系统,组建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全面推行一套数据管理,建成一个全省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控平台[4]。但是全国环境信息平台建设并不均衡,东部的江苏省目前仅有个别县级环保局尚未建立自身的网站,而中西部地区的县市因为资金、技术原因,环境信息网建设相对滞后。

(4)环境信息公开内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质量状况、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环境建设以及环保工作进展等方面。但是,出于权力寻租、政绩等方面的考虑,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仅仅愿意公布一些众所周知的信息,对于直接的环境执法状况和环境质量等内容却不愿公开。根据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联合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发布的2011年中国113个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的评价,近年来信息公开有稳步提高的趋势,但是113个城市PITI平均分仅40.14分,尚未越过初级阶段[5]。绝大多数城市公众依然难以获取污染源监管信息。环境信息公开东高西低的整体状态未改变,且差距继续扩大。东部的广东、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省份,呈现整体突破态势,污染源日常监管信息公开有明显提高;而中西部一些污染大户集中的省区,则依然少有进展。

2.企业环境信息公开

(1)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总体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要求列入污染严重企业名单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公布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2003年)要求超标准或超总量限额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在省级环保部门和原国家环保总局的政府网站公布环境信息,接受公众监督。《办法》(2007年)以法规的形式明确要求超标排污列入环保部门公布的企业公开环境信息,并鼓励企业自愿公开消耗和污染排放等环境信息。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总体不足。

(2)上市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现状。《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IPO申请申报文件的通知》等都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作出了规定。总体看,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相对开展得较好。研究者对上海证券交易所2008年A股721家上市公司的调查表明,环境信息披露的百分比随公司上市时间的先后呈增加趋势,自2004年之后明显增加,2005年、2006年及2008年环境信息披露比例甚至达到了100%,一半以上的企业在年报中有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内容也较全面。[6]但是,现阶段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内容、方式、口径缺乏规范形式,各公司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披露环境信息。表现为多选择披露环保绩效等正面内容,而对污染物排放等环境治理方面的内容鲜有公开,大多缺乏环境成本、负债或费用等科目[7]。另有研究显示,年报中对环保责任和计划、节能减排的效果、“三废”治理费用等有定量描述,较好地反映其环境绩效的上市公司仅占16%,在重污染行业中也只有24%,除采掘业外,其他行业基本不能反映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6]。

二、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问题分析

笔者尝试从制度、管理和技术三个方面分析讨论我国政府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1.制度问题分析

(1)法规限制。首先,环境信息公开缺乏强力的法律支持。目前,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主要依据是《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虽然该《办法》制订了包

371

环境信息公开:现状、问题及对策

括环境信息公开实施机构规定及其职责、环境信息公开范围、公开的方式和程序、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以及监督与责任等在内的相对全面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但该《办法》的法律层级较低,仅是一部部门规章,权威性不足。其次,现行规定环境信息公开范围限制。由于该《办法》是环保部门自己出台的管理办法,因此,效力仅及环保部门内部环境信息的公开,在公开范围规定上也未能将其他部门涉及的环境信息纳入其中。且由于前些年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挑战是环境污染,在该办法中也明显将生态建设内容排除在外。基于环境安全的考虑,《办法》第二十条规定了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信息公开要求,但是只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排放标准,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严重的企业作出强制要求。事实上超标排放并不一定是环境风险大的企业,造成相当部分环境风险大的企业被排除在外。再次,《办法》还对环境信息的公开范围规定了例外规则,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环境信息,但经权利人同意或者环保部门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环境信息,可以予以公开”。例外规则的但书部分留下了恣意解释的空间,难以有效保障环境信息公开裁量的适当性[1,8,9,10]。最后,现行环境信息公开罚则不足。由于商誉、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多数企业缺乏完整、准确、及时地公布环境信息的动力,在没有明确法律责任的规制下,他们自然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1]。

(2)行政管理体制限制。首先,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技术化和封闭性特性阻碍了信息的公开。改革开放后我国虽然开展了一系列行政改革措施,但是行政机关仍然习惯于内部封闭决策,不愿公开讨论、透明决策。政府亦习惯把环境信息作为内部控制信息,而将环境信息公开作为负担,甚至担心信息公开以后会有更多的麻烦。其次,我国的官员选拔机制影响了环境信息的公开。在我国现行组织考核体制和GDP主义发展模式下,地方政府出于发展地方经济和政绩等方面的考虑,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求得GDP的快速增长,对于其间涉及的环境信息讳莫如深。一些本应依法由政府主动公开的环境信息,要么被地方政府极力掩盖,要么被肆意篡改[10,11]。

(3)监督机制限制。首先,行政监督机制不足。《办法》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环保部门在环境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依法享有对环保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但是由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公众难以经由行政复议渠道实现权利救济。其次,司法监督机制不足。由于目前我国法治环境的缘故,一些地方法院或以稳定为由,主动拒绝受理此类案件,或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干预下,被动放弃受理这类案件,使得公众难以通过诉讼程序实现环境信息权利的司法救济[1,10]。

2.管理问题分析

(1)机构与人员不足。《办法》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由办公厅作为本部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机构,各业务机构按职责分工做好本领域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保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本部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实际上由于未能在《办法》制定时得到编制上的支持,并未能够确立一个新的专门机构负责环境信息公开[3,8]。根据贺桂珍等对63个环保厅局调查结果显示,有52个成立了环境信息公开领导小组,而其他11个并未见到成立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的报道。在环境信息公开负责工作机构方面,有55个都是办公室作为环境信息公开负责协调机构,少数以秘书处、政策法规处、综合处等作为协调机构。从工作人员的安排和配备情况看,30个有专职人员,28个安排了兼职人员[3]。由于信息公开的任务只是指定给现有机构,而没有相应增加额外的人员或资源,导致工作无人负责。

(2)社会支持体系不足。首先,绿色消费尚未形成强有力的支持。公众的环境意识不足,对消费品的环境信息缺乏需求,不关心企业的环境行为。其次,绿色供应链管理在中国的开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除了少数大型跨国企业基于母公司相关制度开展了部分工作外,大多数企业尚未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这也使得零售业及制造企业同样未能形成足够的对企业环境信息的需求。再次,绿色金融也没有形成对环境信息的需求。由于绿色金融在中国也同样处于引入初期,金融业对信贷业务的绿色审计也还仅是个别银行的一些尝试,因此金融业未能形成足够的对企业环境信息的需求。最后,环境NGO

471

中州学刊2013年第9期

06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影响评价

6 水环境影响分析 6.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污染源调查 本次地表水污染源调查主要对象为向沭河在厂址上游至沭河夏庄镇处境前河段内以及夏庄镇境内向马沟河排放废水的主要排污企业名称、废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CODcr 、NH 3-N )排放量。 根据污染源调查,向沭河排放污水的主要企业有日照华泰纸业有限公司、莒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山东晨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向马沟河排水的企业有莒县鑫达食品有限公司、日照万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其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见表6.1-1。 表6.1-1 评价范围内重点污染源废水排放情况 评价方法 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①6010?= i ij ij C Q P 式中:P 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m 3/a ; Q 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排放量,t/a ; C 0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评价标准浓度,mg/l ; i =1,2…n ;j =1,2…m ; ②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m j ij i P P 1 ③j 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n i ij j P P 1 ④评价流域的等标污染负荷:∑∑====n i i m j j P P P 1 1

⑤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比:%100?=P P K i i ⑥j 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比:%100?= P P K j j 评价标准 废水污染源评价标准采用《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中的一般保护区区域标准,标准限值见表6.1-2。 表6.1-2 废水污染源评价标准 单位:mg/L 具体评价结果见6.1-3。 表6.1-3(a )向沭河排水污染源评价结果 由评价结果可见,日照华泰纸业有限公司污染负荷80.220%,排第一位,其次为莒县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染负荷19.771%; COD 为主要污染物,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84.26%,其次为SS ,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15.74%。 表6.1-3(b )向马沟河排水污染源评价结果 由评价结果可见,目前向马沟河排水的企业莒县鑫达食品有限公司污染负荷62.22%,排第一位,其次为日照万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污染负荷37.78%;COD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研究性学习研究报告 茌平县第一中学高二九班李成真课题: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空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威胁到国民的身体健康,因此,保护大气环境,防止空气污染的任务迫在眉睫,成为社会的焦点。特别是近几年PM2.5的提出及其危害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更是给市民们敲响了警钟。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根据自己查阅文献及调查研究,分析当今空气污染状况及原因,并且提出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 关键词:空气污染防治对策PM2.5 雾霾 引言:由于我国城市工业化进程较快,人口较为集中,而环境保护意识和措施都不到位,因此,燃煤、机动车尾气、工厂废气、逸散尘、沙尘暴等因素成为了城市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导致酸雨,雾霾。【1】本次研究我主要通过查阅近些年空气污染情况的数据,以及关注每天雾霾情况及PM2.5数值来了解污染情况。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能源结构、工业布局不合理,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滞后,市民们环境意识薄弱,监管力度不够等等导致的。【2】对此,我提出了一些应对污染的办法,比如:提高人们防治污染的意识,加快工业改革,调整能源结构,控制汽车尾气。相信只要不断提高人们意识,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我们的环境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研究方法与过程:为了了解空气污染的现状,我每天关注各大中小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利用寒假的时间,我花费了大量时间上网查阅近些年的空气污染情况,并且查阅文献来获取相关资料。为了了解市民关于空气污染以及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PM2.5的认知情况,同时希望借此机会能加强人们对于空气污染的重视程度,掌握一定的防范雾霾天气的小常识,我还发放了调查问卷(见附:调查问卷)100份,主要在广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区进行调查,并且达到了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我还前往茌平环保局对于一些专业名字进行咨询并且从那儿获取了一些关于空气污染详细信息。 结果:近年来,我国许多省份雾霾天气频发,导致的健康危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3年我国出现了持续大规模的雾霾天气,PM2.5频频爆表,雾霾覆盖范围涉及了17个省市自治区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影响人口约6亿。据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显示,74个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超标天数比例为68.4%,重度和严重污染的比例达到30.2%,其中PM2.5超标尤其严重,平均超标率为68.9%,最大日均值达到766μg/m3 。媒体报道的多为大中城市的污染指数,而大家所不知的是小城市由于政府管理力度小,违法小工厂小作坊更多,因此污染更严重,而我们聊城市加上处在华北平原的重灾区,空气质量可想而知,PM2.5含量多次进入全国大中小城市污染状况排名的前列。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的就是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在2012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PM2.5监测时间表正式出台,PM2.5污染防治已经成为“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颗粒物就是PM2.5,这些颗粒物可以穿过肺部并存留在肺的深处,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 针对空气污染及PM2.5的相关问题,我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旨在调查

铜仁市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思考

铜仁市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早已提上日程,成为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健康的重要保障。本文从铜仁市环境保护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铜仁市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对于推动铜仁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环境保护;现状;对策;铜仁 2012年9月1日,铜仁市召开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动员大会,力争在2015年底创建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这标志着我市将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导,在坚持主基调、实施主战略的同时,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那么,未来几年,我们如何以崭新的姿态迎接这场挑战,深刻认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推动环保事业再上新水平,促进铜仁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这里笔者谈一些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看法。 一、我市环境保护的现状。 铜仁的整个生态环境状况,就全省而言,是比较好的地区之一。有梵净山、佛顶山、麻阳河、九龙洞等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0%。十一五期间,我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态势,环境空气质量大部分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率为99.1%,无酸雨发生,水环境质量满足于环境功能区要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质量符合饮用水标准,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是目前我市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粗放的生产方式也给我们得环境带来了压力,我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我市工业主要是资源型工业,冶金、化工、建材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近年来通过经济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效率产出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按照现有工业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方式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发园区的大力建设推进,一些企业环保意识不强,治污设施简陋,对环境造成了更大的污染。 (二)医疗废物、电磁辐射等放射性污染逐渐显现。全市现有医院除县级以上医院有污水处理设施外,其余医院和诊所的废水未经处理,随生活污水排放。医疗废物处理不规范,多数随生活垃圾一起处置,造成环境污染。通信机站、输变电站大多未有防辐射设施,此外还有大量的放射源使用,污染隐患大。 (三)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农户禽畜养殖粪便随意处理,造成水质污染。我市养殖业缺乏统一管理,畜禽粪便乱排乱放,甚至有的将废水废渣直接排放到池塘和溪水里,汇入周边河系中,扩大了污染区域。二是农村垃圾随处堆放,造成卫生状况差。农村生活垃圾全部露天堆放,乱扔的农药瓶、化肥袋、

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对策分析 崔存新贾西城焦红云(济南市平阴县环保局2504000) [摘要]环境保护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大事,如何有效保护环境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诸如经济因素、技术因素、政治因素等。本文从环境保护的现状情况以及对策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情况,因此,需要足够重视环境保护,应该建立相应的法律程序加以完善。 [关键词]环境保护现状对策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环境资源问题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为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国已建立专门负责环境保护的政府机构,尤其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加大环保政策的实施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环境保护,正逐渐从政府专职转变为全民的共同事业。 一、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分析 我国的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酸雨污染。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采取有效措施,而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造成区域性大面积酸雨污染严重。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二)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得到较好控制,但近几年又有所恶化。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例如:滇池是昆明最大的饮用水源,供水量占全市供水量的54%,由于昆明市及滇池周围地区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十分严重,作为饮用水源已有多项指标不合格,藻类丛生,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类覆盖。 (三)植被破坏更加严峻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尽管建国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更为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造成了13 亿亩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二、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目前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政策的成效不断地被新产生的环境压力抵消,仅仅维持了环境状况不致急剧恶化。 (一)建立适当的环境法律体系 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相比,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是不完整的,法律规定也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因此,从今后立法方向来看,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在环境立法中确立各项基本法律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预防污染原则,

2020年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其对策答案

1.我国已签署的由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世界第一个为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公约是()。(10.0分) 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B.《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C.《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D.《生物多样性公约》 我的答案:A√答对 2.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的()制度,形成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强化污染减排的“倒逼机制”。(10.0分) A.发展循环经济 B.恢复耕地 C.污染物总量控制 D.资源节约管理 我的答案:D×答错 正确答案:A 3.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在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必须首先从发展的()去解决。(10.0分) A.源头 B.过程中 C.结束后

D.全过程 我的答案:A√答对 4.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措施的是()。(10.0分) A.南水北调工程 B.发展低碳能源 C.调整产业结构 D.增加碳汇和碳捕集 我的答案:A√答对 1.做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是我国应对环境问题的重要对策,其中“节能减排”是指()。(10.0分)) A.节约资源、能源 B.降低能耗 C.减少污染物 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我的答案:ABCD√答对 2.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包括()。(10.0分)) A.每年向国务院逐级上报目标完成情况 B.省级人民政府评价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告 C.列入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重要内容 D.实行问责制和“少数服从多数”制

我的答案:ABC√答对 1.2011-2015年,中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中“三湖”包括:太湖、巢湖、鄱阳湖,重点流域管理的目标是:Ⅰ-Ⅱ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5%。(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2.我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23%,供应量却占世界的90%以上,其开发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3.环境问题只是由于环境结构的变化而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影响或破坏。(10.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4.2011年我国重点湖泊的富营养化状态属于轻中度富营养化程度。(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中国环保产业的现状前景与对策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数据库浏览中国商业报告库中国资讯行提供 正文显示: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环境保护 【地区分类】中国 【时间分类】19991207 【文献出处】经济研究参考 【标题】中国环保产业的现状.前景与对策('99文献)(7766字) 【副标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岳颂东 【正文】 环境保护产业是以防治城乡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品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环保产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至今发展仅仅20年,分析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展望环保产业发展的前景,克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完善环保产业振兴的政策体系,将使我国环保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一、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1998年1月--6月为期半年的调查统计,到1997年底全国(除西藏、宁夏、海南以及台、港、澳地区,以下同)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9090个(企业单位7617个,事业单位1473个),其中专业单位5995个,占单位总数的66%,兼业单位3095个,占单位总数的34%。职工总数169.9万人,其中企业单位148.5万人,占职工总数的87.4%,事业单位21.4万人,占12.6%。环保产业拥有固定资产720.1亿元,其中企业单位620.9亿元,占86.2%,事业单位99.2亿元,占13.8%。环保产业年产值521.7亿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459.2亿元,占总产值的88%,当年实现利润58.1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2.6%。调查显示,从1989年到1997年8年间,我国环保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综合性的新兴产业,具备了初步的产业规模,对我国的环保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保产业纵向与自身相比,发展是不慢的;但是横向与其他产业相比,其发展则呈现如下几个特征: 1.产业的总量规模依然不大,发展潜力十分看好。 1997年环保产业年总产值为521.7亿元,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这对于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十分严重的我国来说,确实不是很大。另外,在全国7617家企业中,固定资产小于1500万元的小型企业占90%左右,大中型企业占10%左右,即便在总量规模不大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广州发展鳌头分布式能源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MEP 国环评证:甲字第2801号 二○一二年八月

目录 1 拟建工程概况 (1) 1.1 工程基本情况 (1) 1.2项目规模及工程组成 (1) 1.3 主要工艺流程 (2) 2区域环境功能属性与评价标准 (2) 2.1 区域环境功能属性 (2) 2.2环境质量与污染控制标准 (3) 2.3 评价工作等级 (3) 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 3.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 3.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4) 3.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4) 3.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4) 4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5) 4.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5) 4.2 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5) 4.3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5) 4.4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5) 5.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6) 5 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6) 5.1大气环境 (6) 5.2声环境 (6) 5.3地面水环境 (7) 5.4地下水环境 (7) 5.5固体废物 (7) 5.6电磁环境 (8) 6 污染防治措施 (8) 6.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8) 6.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8) 6.3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8) 6.4地面水环境保护措施 (9) 8选址合理合法性分析 (9) 9综合结论 (10)

1 拟建工程概况 1.1 工程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广州发展鳌头分布式能源站项目 (2)项目建设地点:广州从化鳌头镇鳌头工业基地人和片区内。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1。 (3)项目性质:新建。 (4)项目总投资:20,000万元。 (5)项目规模:首期建设2台15MW级天然气热电联产机组,并预留二期扩建条件。拟建项目以天然气为燃料,对鳌头工业园区实施集中供热、供冷,投产后全厂总热效率达80%以上。主要建设内容包括2台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天然气高压站等。 (6)定员及班制:建设项目劳动定员40人,全年工作330天(约8000h),厂区不设员工宿舍。

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8-05-28T15:53:45.5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作者:郭火生[导读] 摘要:环境问题作为影响可持续化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城市生活水平的关键。 牡丹江市机动车环保检测管理中心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环境问题作为影响可持续化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城市生活水平的关键。在工业以及交通运输行业的大力发展下,城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粉尘等的有害物质也在增加,使得城市大气污染的严重,给居民生活、环境带来较大的危害。下面就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了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现状,并且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城市污染;大气环境;污染现状;治理措施前言:城市人口密集程度不断在增加,人们的生产活动也在增多,城市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使得城市面临较大地环境压力。对城市大气问题处理就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且成为各级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的程度,实现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 1 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成因的分析 1.1城市建设影响 经过对大气污染分类的统计得知,其主要来源为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各工业生产中所产生地大气污染排放量虽然占据大气污染总量的五分之一,但是因为排放点较为集中,浓度高,所以对工矿区、局部大气污染的影响更加严重。 1.2 大气污染的防治资金投入不足 在现阶段,全国污染治理和用于污染防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只是占据国民生产总值的0.7%,这与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快速发展对环境需求相比严重的不足。 1.3 治理技术的不完善 我国在大气污染的治理技术、设备研制开发、推广、使用中,做了不少的工作,但是和大气污染的控制需求差距较大,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实用技术的商品化程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缺乏了实用技术将直接影响大气污染的治理进程。 2 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分析 2.1 城市大气污染的危害性体现 城市大气污染主要包含了微观污染、宏观污染,微观污染主要是指城市居民的住房中与住宅环境大气污染给城市居民所带来地危害。比如说:家具材料、室内装饰材料所散发的甲酸、酚、乙烯等的有害气体,对城市居民的居住小气候产生了环境污染。宏观污染主要是整个城市的大气污染对其城市气候危害,城市大气污染直接影响城市气压的分布、大气稳定。比如说:近些年,因为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造成了酸雨、酸雾等的现象。 2.2 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 按照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分析,我国的空气质量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城市只有3.1%,二级标准为85.9%,三级以及劣三级标准的城市为11%。吸入的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或者是优于二级标准城市的90.8%。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为1.2%。污染较严重的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重庆市、云南省等省份。在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比例为84.1%。与前几年相比较,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整体上逐年好转。但是因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能源结构的单一,在现阶段环境质量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城市环境的质量依旧很脆弱,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由空气质量的得知,我国的空气质量和国际标准存在较大差距,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的情况下,城市人口的进一步密集,使得城市污染现象的更加严重。 3 加强对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的措施 在城市大气污染日渐严重的环境下,对大气环境的治理就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所以,我们必须从下面几点入手进行治理: 3.1 经过法律手段治理大气污染 因为法律有着一定的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指导性,在环境管理过程中是一种重要手段,能有效的对大气环境污染的问题进行治理,我国先后颁布了有关的法律、标准,为城市大气环境的管理和治理提供出有效的法律手段。比如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防治法》、《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工业锅炉烟尘排放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等。目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因此要采用法律措施来治理。 3.2 经过对管理机制的完善,实现对大气污染的治理 大气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我们需要协调各部门,动员全社会力量对其巨大工作进行完成。第一,环保部门需要统一监督,严格对其进行管理和治理。第二,加强对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污染的能力、水平。第三,发改委等的有关部门需要做好项目的规划、审批工作,切实做好大气环境的污染治理的工作。 3.3 积极利用高科技技术对大气污染进行治理 防治工业废气污染,淘汰落后地工艺、设备,采用新技术、清洁能源等,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浪费。就源头上对污染物的排放和产生进行控制,禁止在改建、扩建和新建的项目中使用落后地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对超年限的生产工艺、设备进行取缔,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积极的采用各节能防污染的新技术、新能源,实现人们能源消耗结构的改良。 3.4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的教育手段 在我国传统粗放型的经济中,只是注重经济的发展,忽略环境保护的问题。绝大多数的企业部门在组织生产阶段,只是从发展经济观念进行入手,不考虑环境影响,有的甚至是以环境的牺牲为代价获取经济发展,促使对城市生活环境造成破坏。而大气环境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若是遭到了破坏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长期以来的这种观念并没有完全的被理解、认识,所以我们可以从教育阶段入手,借助教育推广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市民环保的意识,进而改善了城市环境的质量,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5 通过经济手段治理大气污染

我国城市环境问题原因及现状分析

我国城市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现状分析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环境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限制城市发展的瓶颈,保护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针对我国城市的环境现状,对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实证分析了我国的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城市垃圾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加强城市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提高城市环境管理水平、加快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外部性,科斯定理 城市环境是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人满足自身需要的发展。随着人类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它们所带来的城市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噪音污染等直接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怎样解决环境问题,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许多研究人员都对城市环境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崔斌、佟仁城(2004)通过对北京城市环境管理模式及北京市面临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环境管理转变的原因,提出了新的适应北京环境的环境管理模式。渠涛、杨永春(2005)以重庆为例,运用市场价值法、疾病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等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计算了重庆2002年城市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张远、李芬等(2005)在海岸带城市的环境—经济系统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海岸带城市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天津市为例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其协调度和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计算。支蓉蓉(2006)对当前城市环境污染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响应的对策措施。林涛、陈卫(2006)中国城市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50个城市为对象,分析了城市环境质量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系中各状态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得出了结论。刘炳江、张轶玲(2006)针对我国国情提出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协调城市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矛盾的对策。王芳(2006)从环境社会学的视角分析社会行动者的环境行为,通过对政府、企业、和公共等各类相关行动者之间环境行为博弈过程的分析,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人与环境》论文

《人与环境》课程论文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姓名:葛剑 学号: 1106140206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经济学 班级: 经济 11-2 联系电话: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但是经济方面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大气污染就是很严重的一方面。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监测的我国559个城市中,地级及以上城市322个,县级城市237个。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24个(占4.3%)、二级标准的城市325个(占58.1%)、三级标准的城市159个(占28.5%)、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51个(占9.1%)。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按重要污染物年均浓度评价,2006年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无城市达到国家一级标准,50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占44.2%)、55个城市为三级(占48.7%)、8个城市为劣三级(占7.1%)。与上年相比,达标城市比例增加1.7个百分点,劣三级城市增加0.9个百分点。可见,我国大气污染日渐严重,为此,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的大气污染现状、污染来源和治理对策。同时希望通过介绍大气污染的危害来警醒世人保护环境。 关键词: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具体问题污染来源治理对策 正文: 一、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1)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呈逐年降低态势。二氧化硫排放量,从1998年的2091万吨减少到2001年的1948万吨,减排143万吨,减幅6.8%,其中生活污染源减少116万吨,高于工业污染源,减幅达23.3%;烟尘排放量,从1998年的1445万吨减少到2001年的1070万吨,减排385万吨,减幅26.5%,其中工业污染源减少326万吨,高于生活污染源,减幅达27.7%;工业粉尘排放量从1998年的1321万吨减少到2001年的991万吨,减排330万吨,减幅达25%. 虽然近年来污染物排放有所减低,但污染仍然很严重。据专家分析,二氧化硫排放量水平仍高于环境承受能力的60%左右。 (2)环境质量总体上有好转趋势,但许多城市和地区环境污染依然严重。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有好转趋势,但是城市空气污染仍较严重,污染类型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城市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全国近2/3的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并且近三成的城市超过国家三级,主要

我县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其对策思考

我县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其对策思考 2008-11-24 02:13:48 来源: 作者: 【大中小】浏览:779次评论:0条 我县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其对策思考 □林跃 生态环境现状 我县是重庆市幅员面积最广的区(县),幅员面积达5173平方公里。境内生态环境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200个生态大县之一,在全市的十个生态大县中位列第二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县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一是立体气候明显,灾害天气频繁;二是水土流失严重,流失水土面积近3000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59%;三是植被损害、退化现象较为严重,面积达58000亩左右;四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冲击,少数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五是部分水生态环境有恶化的趋势;六是矿山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破坏总面积达56公顷;七是农村生态环境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差距较大。 原因分析 造成我县生态环境现状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历史遗留问题。酉阳历史上曾有“松国”之称,后来由于大炼钢铁、乱砍滥伐、毁林垦荒以及掠夺式的经营造成森林资源剧减,从而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二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和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没有形成真正的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共同负责的局面,乡镇、村社没有稳定的环境保护机构和专业人员,环境保护的综合决策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重大经济战略决策中环保部门的有效参与还没有真正落实。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较少。由于我县属国家级贫困县,县级财力十分有限,难以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上级有关部门的投入也因总量较少,难以满足其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需要。四是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高。对群众的环境保护宣传还没有深入到每一个乡村,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致使很多群众的环境保护观念不强,环境保护知识缺乏,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同程度地发生在普通群众的日常行为之中。 对策思考 我县地处三峡库区的源头,分别与湖北、湖南、贵州等接壤,境内的乌江、沅江两大水系都注入长江,因此,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对保护三峡库区的水环境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建议从以下方面来保护和改善酉阳的生态环境:一是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各种机制和体制。要通过上级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各项考核,督促相关环保工作机制和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制等等。二是加大对酉阳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一方面是通过考核强化县级财政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另一方面是上级部门要通过退耕还林等形式加大对我县生态建设的投入,同时由于我县是三峡库区的源头,应将其纳入三峡库区范畴,便于在生态建设、生态补偿等方面争取更多的资金。三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区域合作。我县不但地域面积广,水系十分发达,而且与市内外多个区县接壤。因此与其它省市和区县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将相互影响,所以必须加强区域合作和沟通,要在信息资源、区域资源开发规划、预警机制的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等各方面开展合作,以共同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四是要整合部门管理生态的机制和力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应该依法确立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职能,防止因多头管理而出现无人管理的局面。如各种生态保护区的建立和日常监管,既有农业部门,也有水利部门和国土部门,这极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五是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违法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一方面要加强环保执法队伍的建设,针对我县地大面广,现有人员难以监管的实际,可设片区环境监察队伍,并应将生态环境的监察纳入其职责范畴。另一方面可实施管罚分离的原则,在环保局还没有直管前将环境监察队伍收归上级环保部门管理,便于其更好地开展环保执法。六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法

恩施市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污染治理措施

恩施市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污染治理措施 ---------------------------------------------------------------------------------------------------------------------- 编辑整理:https://www.360docs.net/doc/de14154011.html,/文章来源:新浪 摘要:针对恩施市环境质量现状,分析恩施市目前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对资源开发和环 境污染治理提出措施,使恩施市资源的开发利用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关键词:水污染;大气污染;森林资源;水土流失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清江中上游,介东经1094′48“-10958′42”,北纬2950′33“-3039′30”。东邻建始、鹤峰,西界利川、咸丰,南连宣恩,北接重庆奉节。东西宽86.5公里,南北长90.2公里,全市国土总面积3972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16.6%。辖10个乡、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172个行政村、34个居委会。总人口78万,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占38%。1998年被列为国家对外开放城市,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恩施市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首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1 恩施市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1.1 恩施市水环境质量现状 截止2005年底,恩施市13条主要河流除清江河部分流段以外,其余状况均良好。其中主要河流清江发源于苗族自贵定县斗蓬山的南麓,流经我州内九个县(市);州境内河长369公里,州内流域面积14883km2,占全州总面积48.7%,年总降雨量在1200-1500mm之间,多年平均流量96.5亿立方米。流域地处中低纬度,经齐跃山东部斜坡,冷暖气流经常相持过渡的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气候暖和,夏无酷暑,阴雨天居多,雨量充 沛,空气湿度大,冬季凌冻期短。 1.2 恩施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据2005年恩施市城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年均浓度综合评价显示:恩施市城区全年52个周有44个周的空气质量在二级质量级别以上,其中达到一级的有12周(2002年为4周)。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周数占全年总周数的84.61%,比上年增加2个周;有8个周在三级质量级别以下,占总周数的15.39%。空气质量属于三级质量级别的周主要集中在1月和12月。2005年我市全年降水中,酸雨出现频率为25.8%,全年降水年 均PH值为5.68,酸雨年均PH值为4.50。 1.3 污染源分析 (1)水污染源分析。 恩施市2004年废水排放总量为1738.38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465.38万吨,生活污水排放量1273万吨,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5190.3吨,生活污水COD的排放量占COD排放总量的64%。2005年废水排放总量为1585.26万吨,比上年减少2.9%(47.37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67.26万吨,比上年减少4%(15.37万吨),生活废水排放量为1218万吨,比上年减少2.5%(32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为272.17万吨,达标率为74.11%。 (2)大气污染源分析。 2005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量为134779万标立方米,工业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二氧化硫1436.13吨,比2002年减少14.17吨;烟尘1461.33吨,比2002年减少403.07吨;粉尘1315.86吨,比2002年增加279.8吨。工业煤炭消费总量为16.8万吨,比2004年减少

浅谈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与保护措施

浅谈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与保护措施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关系到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惠及子孙的伟大工程,搞好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此,我们应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措施 一、我国生态环境基本状况 1、成绩: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保护和改善,使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主要表现在:植树造林,防治沙漠化,水土保持,国土整治,草原建设,及天然林资源的保护等,并逐步完善了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问题:虽然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全国生态环境状况仍然面临严峻形势,问题依旧大于成绩。目前我国环境总体在恶化,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生态赤字逐渐扩大。突出表现在: (1)、大江大河的源头地区生态恶化加剧,沿江湖泊、湿地等日益萎缩,水源涵养、调蓄洪峰等功能衰退严重,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北方地区的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加剧了植被退化、土地沙化。(2)、水土流失严重。建国初期,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现在,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经达到356万平方公里,形势十分严重。特别严重的地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地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以及长江中上游和横断山脉地区。

(3)、土地沙漠化严重。我国北方的沙漠、戈壁以及沙漠化地区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5.5%,目前有5900多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和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是世界上受沙漠化之害最深的国家之一。 (4)、森林资源锐减。近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大幅减少,森里采伐量远远超过森里生长量,滥砍乱伐、毁林开荒现象十分严重,森林赤字明显,当代人已经过早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5)、地下水位下降。由于对地下水的过分开采,导致华北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2厘米。 (6)、大气污染严重。现代社会里,随着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的大量排放,空气中有害物质以及颗粒粉尘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今年来,酸雨不断蔓延,不仅影响着大陆,而且也影响着临近地区。 (7)、水资源污染及短缺。我国属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虽然总体达2.8万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部分河流开发利用过度,已超过国际警戒线;另外,水污染现象也愈演愈烈,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等不断被排入江河中,使水体污染不断加重。 (8)、人口压力。目前,我国人口已逾13亿,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也是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最大压力。人口众多,迫于压力,人们不得不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砍滥伐等,人口问题是我国面临的最大压力。 二、生态环境恶化原因 1、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环境问题),这是由自然环境的自身变化引起的,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浅谈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突飞猛进,生态环境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气污染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而且还会抑制生产的发展, 所以研究这一 问题具有现实意义。该文阐述了我国大气污染现状、主要危害及防治对策。 关键词:大气污染;现状;危害;防治对策 abstract: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ization and city of make a spurt of progres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 remarkable problem. atmospheric pollu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vironment pollution, which is a promin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oused people’s attention. air pollution not only affects people’s health, but also inhibits the prod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so the research on this problem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main hazard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the status quo, air pollution in china. key words: air pollution; present situation; harm;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r12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环境要素之一,然而随着

南宁市环境质量现状及对策

南宁市环境质量现状及对策 摘要: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全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近年来尤其是1992年被国务院列为沿海开放城市以后,深化改革,积极进取,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一些生态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向更高层次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探讨南宁市的生态优势,主要从空气、水、噪声,以及城市绿化等方面,对南宁城市生态环境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并对于现在南宁市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以及具体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南宁环境现状防治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广西第一大城市,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华南地区特大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是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和贸易中心。 南宁市介于东经107°45′——180°51′,北纬22°12′——23°32′,地形平坦,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四面山丘环绕,地处亚热带,呈典型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夏湿冬干,夏长冬短,气候温和,全市年平均气温为21℃,年平均降雨量为130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9%。由于其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绿化覆盖率居全国前列,以“中国绿城”成为城市的代名词。 南宁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重要经济中心。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琼、西接印度半岛,是华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以及东南亚经济圈的连接点,是新崛起的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但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们不得不更多的关注南宁市的城市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南宁市生态环境在未来将会如何影响南宁市的发展,那么我们就来就城市生态环境的几个方面来对南宁市的生态环境现状作一个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1、空气环境质量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已经公布的2013年1月至12月《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月报》统计,南宁市1月至8月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在3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排名靠前,在9月进入秋冬季后排名有所下滑。其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月份是2、4、6月,排在第4位;最差是10月,排22位。与2012年相比,二氧化硫浓度持平,二氧化氮浓度上升了15.2%,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上升了

环境保护的形势与对策

环境保护的形势与对策 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环境管理严重滞后,与环境保护任务要求不相适应,为全面落实观,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当前环境保护要切实解决好防治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核与放射污染,以及促进人与和谐等突出问题。加强环境保护必须采取有力的对策措施:健全环境保护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管理体制,完善环境监管制度;建立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增加环保资金投入;实行有利于环保政策,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推动环境科学进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落实环境保持责任制,强化环境保护成果效应。 环境保护战略位置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污染治理生态保护 环境、资源、健康被国际社会认为是可持续发展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环境保护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这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要求和指导方针。我们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为我国防治污染、保护生态、实现环境根本好转做出贡献。 一、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势在必行 (一)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十五”环境保护计划指标没有全部实现,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8%,化学需氧量仅减少2.1%,未完成削减10%的控制目标。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以下简称“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和区域的治理任务只完成计划目标的6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严重。全国26%的地表水国控(国家重点监控)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III类标准;流经城市9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30%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不到III类标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不容乐观;46%的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一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数有所增加,酸雨污染程度没有减轻。全国水力侵蚀面积161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许多河流的水生态功能严重失调;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一些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退化。环境问题突出,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危险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污染持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发达国家上百年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显现。我国已进入污染事故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 (二)当前我国环境管理工作严重滞后 环境形势严峻,保护环境紧迫又重要,但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工作与任务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地方对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重GDP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法制不够健全,环境立法未能完全适应形势需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投入不足,欠账多,污染治理进程缓慢,市场化程度偏低;环境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环境管理效率有待提高;监督能力薄弱,国家环境监测、信息、科技、宣教和综合评估能力不足,部分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意识和公众参与水平有待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