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经历过麻醉后寒颤吗

你经历过麻醉后寒颤吗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e2205031.html,

你经历过麻醉后寒颤吗

作者:倪宇鹏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7期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068-02

有一部分病人麻醉后会出现发抖寒战,病人总是诉说:“就是控制不了,也不是很冷”。这种情况常常被我们所忽略,往往加厚被子了事。其实病人是发生了麻醉后寒颤,麻醉后寒战是指麻醉手术后出现不能自主的肌肉收缩抽动,在麻醉病人中发生率通常在5%~65%,是常见的麻醉后并发症。

1 麻醉后寒战有哪些危害性呢?

首先,机体代谢率会显著升高,机体耗氧量增加,氧耗为通常的2~5倍,同时二氧化碳和乳酸生成增多,机体通过加强呼吸和心脏作功取得代偿,心肺负荷因此增加,对危重病人可导致心肺功能衰竭。其次,低温下寒战,血小板功能可遭损害,凝血级联反应抑制,失血量显著增加,输血量增多。还有动态心电图证实,体温低于35℃的病人,心肌缺血的比例明显高

于体温正常的病人。

2 麻醉后寒战发生的机制和诱发原因

麻醉后寒战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Sessler研究,人体热量的分布可被划分为“中央室”和“外周室”。中央室血流丰富,其温度称“核心体温”,保持稳定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外周室温度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较大,外周室的各个部分之间也存在较大的温度差异。中央室和外周室之间的热量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正常情况下,寒冷时外周血管收缩,中央室和外周室之间的热量对流域少,从而减少体内热量散失,以保持中央室温度的稳定。在麻醉状态下,由于交感神经功能阻滞,外周血管对寒冷刺激的收缩反应减弱。这样,体热由中央室快速向外周室传导(热量再分布),中心温度迅速下降,从而刺激机体温度感受器而引起寒战反应。核心温度在麻诱导后第一小时内下降达0.8±0.3℃;体热的重新分布占89%。在随后的3h内,体温继续下降约0.4±0.3℃,其中体热的再分布占62%。可见,麻醉过程中,体热的再分布是造成寒战的重要因素。如果在麻醉中降低体热的再分布,寒战发生就会减少。Rosenberg等认为,麻醉后寒战是与麻醉后各级神经中枢恢复觉醒的速度,及先后顺序不同有关,脊髓反应中枢比大脑反应中枢觉醒早,从而导致自发性肌肉颤抖,是不自主神经反射的结果。另有人认为,寒战是因病人麻醉恢复过程中,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而发生。

很多人会想到可能手术室环境温度低,手术室被子太薄了,外科消毒药水都是冰冷的,术中输血输液没有加温,手术室保温措施不完善等。事实上麻醉后寒战的诱因很多,目前还不能肯定哪一种是诱发寒战的确切因素,但各种诱因都与麻醉后寒战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