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的特性和三角形的分类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的特性和三角形的分类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的特性和三角形的分类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的特性和三角形的

分类

导读: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会备课的校长不是好老师!老师的天职是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完成知识的传承与积淀,然而这一切都是以备课为基础,没有一个优秀的备课教案、教学设计,那么再优秀的老师也难展示出优秀的教学水平。为此,查字典数学网小编末宝给带来了此份教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咯,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3页的例8,练习二十二的第9-12题。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用查表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

教具准备:教师把例8的价格表画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练习二十二的第11题。

教师记时间,看3分内有多少学生没有做完。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要给予表扬。集体订正时,注意了解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做到心中有数。

2.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可以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

教师:一个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怎样移

动?(小数点向右移动。)分别移动几位?(分别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8。

教师:我们在买东西时,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售货员把某些商品的售价根据数量的不同排出售价表,这样在卖东西时就可以很快求出总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查表进行计算的方法。

出示小黑板上的面粉售价表。

教师告诉学生:这个面粉售价表上标明的是每千克2.14元的面粉从1千克到9千克的售价。

教师引导学生看售价表。指名说出1千克到9千克的售价各是多少元。

教师:我们要买1到9千克的面粉,就可以从表上直接查出应付多少钱。现在我们看一看要买9千克以上的面粉,怎样用这个售价表很快算出要付的钱数。

教师:如果要买10千克的面粉,应付多少元?同学们能根据售价表很快算出得数吗?让学生适当讨论。

如果学生说出用加法进行计算,教师应肯定是对的。然后再让学生想一想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教师可以指一下1千克的售价对学生做适当的启发。使学生明确:用1千克的售价乘以10就是10千克面粉应付的钱数,也就是

2.1410=21.4元。这种方法比较简便。

教师:如果要买40千克的面粉,应付多少元?(应付85.6元。) 你是怎样想的?(先在售价表中查出4千克的售价8.56元,然后再把8.56扩大10倍,就可以求出应付的85.6元。)

这是利用什么规律?(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师;如果买70千克面粉,应付多少元?(应付149.8元)

如果买100千克面粉,应付多少元?(应付214元。)

教师:如果买25千克面粉,应付多少元?

让学生讨论应该怎样计算。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指名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如果学生中没有使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教师可启发学生:

我们已经学会了用查表的方法计算整十、整百千克面粉的价钱,能不能利用前面的知识使这道题的计算简单一些呢?

25可以看成几十与几的和?(20与5的和。)

5千克面粉应付多少钱会求吗?(在表中可以直接查到。)

那么,25千克面粉应付多少钱该怎样求呢?(把20千克的价钱与5千克的价钱合起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算式。

2.基本练习。

做例8后面的做一做。

教师说明要求,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

情况,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十二的第9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对求3.6米花布的总价怎样算可以进行讨论。

2.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2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8题。

四、小结(略)

五、作业

练习二十二的第10题。

课后附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2.让学生能够按三角形的内角的不同对三形进行分类。

教具准备:三角板,红领巾、小旗、自行车等含有三角形的实物或图片,长方形和正方形木框,电线杆、三角形房架模型,木条,小棒、三角形纸片(不同角度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角?

2.什么叫锐角?什么叫直角?什么叫钝角?

3.教师出示投影片,让学生说出下面的角各是什么角?二、新课

1.导入新课。

教师先在黑板上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和钝角。

教师:大家都知道,角是由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边讲边指黑板上的角),这两条射线分别叫做角的边,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现在我在角的两边上分别取一点就得到两条线段(边讲边操作),再把这两点连接起来(如图):

教师将多余的线擦去后,提问:大家看,出现了什么图形?(三角形。)

对,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种新图形。(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2.教学三角形。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

学生回答后,出示红领巾、三角旗、房架模型等。

教师将实物放在黑板上沿其轮廓画出三角形:

画好三角形后,去掉实物,提问:

这些图形是什么形?(都是三角形。)

指出:像红领巾、三角旗和房架等,这些物体虽然它们的大小、颜色、材料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征,即:形状都是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三个三角形,数一数每个三角形有几条线段。(教师指着三角形带着学生一块数。)

指出: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线段。(板书:三条线段)

让学生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指名一学生在投影仪上摆。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学生摆的三根小棒是否首尾相接,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

学生摆好后,先让大家看摆的是否正确。

再提问:你是怎样摆的?指名学生回答,注意学生的叙述是否正确。

教师在投影仪上摆成三角形状。

然后提问:如果这样摆,得到的是三角形吗?为什么?

那么,这三条线段要怎样摆才能得到一个三角形呢?

指名学生回答。学生可能会说:一根挨一根、互相连接......,这时,可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来表述,就是围成。(板书:围成) 教师再把三根小棒摆成三角形。

那么,什么叫三角形呢?

引导学生总结。

教师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让学生齐读什么叫三角形。

3.练习。

出示投影片:下面哪些图形是三角形?哪些图形不是三角

形?为什么?

4.教学三角形的特征。

教师:大家找出了这么多三角形,它们的形状不完全相同,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呢?如果有,大家找找看。

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归纳出:

(1)它们都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

教师要指出:这三条线段分别叫做三角形的边。

(2)它们都有三个角。

(3)它们都有三个顶点。

教师在归纳的同时在三角形上标记出来,如下图所示:5.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

出示电线杆、自行车图,让学生观察图中哪些部位是三角形的?

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呢?下面我们来做实验。

让学生甩手分别拉一拉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和三角形,看它们的形状有什么变化,从中得知三角形具有不变形的特性。(板书:三角形的特性不变形)

指出:正因为三角形具有不变形的特性--稳定性,所以,它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d;请大家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三角形稳定性?

让学生举例后,再引导学生想:为什么要用三角形的特性

呢?

让学生先看教科书第141页的电线杆模型,让学生先指出哪一部分应用了三角形不变形的特性,然后提问:

如果把支架上的斜木去掉,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教师让学生按一按,会发现横杆易变斜,指出:这样就会不稳定,也就容易发生危险。

再问:该怎么办才好呢?

引导学生想到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加一斜条。

6.做练习二十一的第2题。

让学生先想想这是为什么,再回答。

7.教学三角形的分类。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各种三角形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如图):

教师:这些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我们能不能根据它们的角的特点把它们分一下类呢?

引导学生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1)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板书:三个角都是锐角。

然后将上述三角形中属于这一类的放在一起。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板书:有一个是直角。

再将上述三角形中属于这一类的放在一起。

(3)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板书:有一个角是钝角。

同样将上述三角形中属于这一类的放在一起。

由此得到如下图:

根据上述分类给三角形命名。指出:我们把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把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把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教师边口述边将各自的名称写在该类的三角形上方。板书成下面形式:

我们把三种三角形用一个集合圈来表示可以画成这样:三、游戏

教师在一个袋子里放三个三角形,分别只露出三角形的一个角,请学生猜一猜各是什么三角形。

对于露出的这个角是钝角或直角的时候可以确定,但露出的一个角

是锐角的情况,是不能确定的,可在课前用纸片做成钝角三角形,用虚线

表示出锐角和直角的情况(如右图)。可以先让学生判断,再分别出示这三

种情况。

四、小结

1.什么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有什么特性?

3-什么叫锐角三角形?什么叫直角三角形?什么叫钝角三角形?

五、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

指名学生回答.其余同学集体评判。

2.下面的说法正确吗?

(1)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直角三角形中只有一个角是直角。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

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教师要注意对第(2)题进行说明组成和围成的区别。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

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3.做练习二十一的第3题。

要求学生只做已学过的内容,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内容下节课再做。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特性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阳泉市郊区文苑小学白月桂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1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会在三角形内三条边上画高(钝角三角形只画一条) 教具、学具准备:师生分别准备木条(或硬纸条)钉成的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互相垂直垂足 2、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二、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1.展示课本第60页情境图: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三角形,仔细观察一下你能在图上找到三角形吗?学生先说说哪里有三角形,再让学生在图上描出来。 2.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让学生说一说。 3.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上的三角形 4.导入课题:其实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究竟它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将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三、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出示学习目标 2.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请你画出一个自己喜爱的三角形。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几个角? (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组织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3.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引导:大家对三角形的特征达成了一致的看法。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学生回答: (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 (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 (4)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5)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请学生对照上面的说法,议一议: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出示课件)讨论:怎样说更准确? 阅读课本: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 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教师用准备好的三条线段的教具在黑板上摆放帮助理解关键词:三条线段、围、相邻两个端点相连。学生发现:只有具备了这三个条件才能准确无误地围成三角形。 4.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出示练习纸:屋子的三角形房顶。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总12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特性,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0~81页内容。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0——81页的内容。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的编写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概念,构建数学知识。教学设想: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遵循概念教学的规律,及时地把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初始概念进行反思、对比,从而形成新的正确概念。《三角形的特性》是在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三角形,并且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为学生已经有了生活中积累的对三角形认识的丰富体验。所以我通过学生画三角形、判断三角形到说说三角形,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三角形。这样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

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学习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落实教学重点和难点。三角形高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而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已经学习过,所以我先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高的知识迁移到三角形的高,让学生对认识三角形的高由无从下手到有手可下。学生很快地随着自学提纲的提示,通过合作学习自然地发现了三角形的高。此时,很多学生已对三角形高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我在黑板上直观、形象地演示三角形的高,并提醒学生画高应该注意的地方。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当学生明确了三角形高的定义以及高的画法后,学生第一次练习画高。由于有了前面教学环节的铺设,部分学生自然地画出了三角形的三条高,继而小结出三角形有三条高的结论。然后通过判断高和画指定底边的高的练习,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再现了学生画高时常出现的几种错误,再次明确了三角形底和高的对应关系,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就在于它具有稳定性。为使学生亲身感受三角形稳定性这一特性,我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拉拉三角形,然后得出结论。而是先让学生拉四边形和三角形,让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为基础——动手实验发现数学结论——体会应用”的认识全过程,做到“以思考指导实践,实践验证思考”的科学态度。学生从探索实践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前几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能来说说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生: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具有稳定性。(三边关系) 师:是的,三角形有这些特征。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三角形,你们看,这几个三角形一样吗?(不一样)那么,它们哪里不一样呢?(大小不同,形状不同) 师:是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大小和形状不同的?(角的大小不同,边的长短不同) 今天,我们就根据角的特点、边的关系来给三角形分分类。 二、实践操作,探究学习 师:每一小组有7个不同的三角形,请你根据任务单中的内容进行操作与讨论。 学生操作、记录,师巡堂、指导。 全班汇报、交流。 任务一:按角分 1、 汇报 师:现在有哪一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组的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的呢?(选取其中一组进行汇报,每人汇报自己所测量的三角形,组长汇报分类结果) 师:看看他们组的分类结果跟你们组的一样吗?(学生说完以后教师指导学生说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概念) 师:有三个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学生读一遍 2、 集合图表示 师:根据刚才的分类,我们知道了按角分可以把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如果老师把三角形的一个整体看成是一个椭圆的话(课件出示一个椭圆),我们就可以把按角分类的三角形用这样的集合图来表示。 3、 看角猜三角形游戏 师:我们现在要一起来做个看角猜三角形的游戏。 (课件)从角的大小来看,你能猜到这个信封里装的是什么三角形吗?每次都要说出理由。 合作要求: 请你根据任务单中的内容进行操作与讨论。 1、量一量,判断记录( )角,记录边长; 2、小组讨论,给三角形分类。 小提示:操作过程中获得的结果可以先直接标注在三角形中,然后再记录到任务单中去。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案例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3、84页例4。 学情与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分类是在学生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和三角形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分了两个层次: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并通过集合图来体现分类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按边的不同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让每位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给三角形分类的过程,认识并识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了解各种类型三角形的特点。 2、通过观察、比较、归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 三角形卡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能按一定的标准给咱们教室里现有的人分类吗?(板书:分类)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为多角度地给三角形分类做好铺垫。 师:刚才我们是把教室里的人用不同的分法进行了分类,那么在我们刚认识的三角形这个大家族里,你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的角各有特点,边的长短不一。这节课我们共同给三角形分分类。 补充课题:三角形的分类。 设计意图:在第一个环节中,教师已写出了“分类”两个字,推进到这一环节具体给三角形分类时,再在分类两个字的前面添上“三角形的”,为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引发思考。 二、探究新知 1、确定标准,明确目标 师:(黑板上出示7个三角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三角形,你觉得每个三角形的角一样吗?边一样吗?能具体说说吗?[小精灵儿童网站] 2、研究分类标准 ①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确实是这样的。那你打算怎样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②师:谁来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 生1:可以根据这些三角形角的特点来分类。

初中数学 第三章 三角形 全章导学案

第四章 三角形 4.1 认识三角形(1)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2、能证明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能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按角将三角形分成三类。 学习重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理和应用。 学习设计: (一) 预习准备 (1)预习书62-65页 (2)思考①三角形的角之间的关系①三角形的分类 (3)预习作业 三角形中角的关系:(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为三类: 三角形; 三角形和 三角形。 (二) 学习过程 例1 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例2 在①ABC 中,(1)0 82,42,C A B ∠=∠=∠则= (2)5,A B C C ∠+∠=∠∠那么= (3)在①ABC 中,C ∠的外角是120°,B ∠的度数是A ∠度数的一半,求①ABC 的三个内角的度数

变式训练:在①ABC 中(1)00 78,25,B A C ∠=∠=∠则= (2)若C ∠=55°,010B A ∠-∠=,那么A ∠= ,B ∠= 例3 已知①ABC 中,::1:2:3A B C ∠∠∠=,试判断此三角形是什么形状? 变式训练:已知①ABC 中,0 90,2,A B B C ∠-∠=∠=∠试判断此三角形是什么形状? 例4 如图,在①ABC 中,090ACB ∠=,CD ①AB 于点D , 1,2?A B ∠∠∠∠与有何关系与呢 例5 如图,已知0 60,30,20,A B C BOC ∠=∠=∠=∠求的度数。 2 1D C B A O C B A

教学项目:判断三角形类型程序的测试

教学项目:判断三角形类型程序的测试 需求:(程序的规格说明要求) 有一个程序,用来判断一个三角形的类型。输入三个整数a、b和c分别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边长,通过程序来判断由这三条边构成的三角形类型是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还是非三角形(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用决策表法对该程序进行测试。 分析: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比较适合输入变量或输入条件相互独立的情况,但是当输入变量或输入条件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时候,采用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是难以描述的,测试效果也很难保障。 在一些数据处理问题当中,某些操作的实施依赖于多个逻辑条件的组合,即:针对不同逻辑条件的组合值,分别执行不同的操作。决策表很适合于处理这类问题。 分析:什么是决策表? 1、决策表也称判定表,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的情况的工具。 2、决策表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简明并避免遗漏,设计出完整的测试用例集合。 在所有的黑盒测试方法中,基于决策表(也称判定表)的测试是最为严格、最具有逻辑性的测试方法。 知识点:采用决策表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1)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2)确定规则的个数。 有n个条件(每个条件取真、假值的情况)的决策表有2n个规则。 (3)填入条件项。 (4)填入动作项,得到初始决策表。 (5)简化决策表,合并相似规则(相同动作)。 如果两条或多条规则的动作项相同,条件项只有一项不同,则可以将该项合并,合并后的条件项用符号“-”表示,说明执行的动作与该条件的取值无关,称为无关条件。 (6)根据决策表设计测试用例。 一条规则一个测试用例,排除掉不可能的规则。 解答: (1)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条件桩—列出问题的所有条件。(通常认为列出的条件的先后次序无关紧要) 动作桩—列出问题规定的可能采取的操作。(这些操作的排列顺序没有约束) 运用决策表设计测试用例时,可将条件理解为输入,将动作理解为输出。 分析:这一步是关键,如何得到三角问题的“条件桩”和“行动桩” ?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三角问题的处理过程得到: 当判断出a=b=c时,程序输出“等边三角形”。 当判断出a=b或b=c或a=c时,程序输出“等腰三角形”。 当a!=b且b!= c且c!=a时,程序输出“一般三角形” 可以看出程序的输出由a,b,c之间是否相等的关系决定,即a=b?, a=c?, b=c?,这样我们可以把a=b?, a=c?, b=c?当作条件桩,把程序的输出当作动作桩。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公开课教案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三角形高的确定及画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等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张生活中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图片(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的物体) 同学们看了这么多图片,想说些什么呢?(都是三角形的) 2.生活中有这么多地方都使用了三角形,那么它究竟有哪些特性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二、动手操作,构建概念 1.画一画,探索三角形的定义 (1)师:你们会画三角形吗?现在就在学习单上画一画吧。(边画边思考,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2)师: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多叫几个人回答) 预设1:有三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 预设2 :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 预设3:由三条线段、三个角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 师:请同学们看看书上30页,齐读。 师:这里的“围成”是什么意思? (3)师:学习了什么是三角形,请大家判断下这些图形朋友是不是三角形?(出示下面图形) 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请说明理由。 (1)(2)(3)(4)(5) (4)全班交流,说说这些图形哪些是三角形,为什么? 学生汇报预设:图①不是,因为它有四条线段。图②不是,因为有一条边弯曲了,不

人教版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 80~81页的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 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和生活得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1、建立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 的底和高。 2、在观察、实践中发现三角形有稳定性。 四、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三角板、吸管、图钉、三角形和 四边形框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三角形的框架,并提问:这是什么图形? 你知道有关它的什么知识?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并板书课题: 三角形的特性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画一画:画出一个三角形。

画三角形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2、想一想:①三角形有几条边?有几个角?有几个顶点? ②三角形有几条线段?线段与线段之间是怎样 连接的? ③怎样表示这个三角形? 根据学生的汇报,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3、说一说: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汇报之后再翻开课本读一读,画出最重要的词。 4、判一判: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 5、找一找: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呢?它具有 什么特性? 6、做一做:每个小组做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这三根吸管能围其它不同三角形?这四根吸 管能围其它不同的四边形? 怎样才能让四边形稳定呢? 完成课本86页的2、3两题。 7、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四年级下《三角形的分类》导学案人教版

四年级下《三角形的分类》导学案人教 版 【教材版本】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目标】 、能够按三角形的内角不同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掌握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 2、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掌握它们的特征。 3、通过探究过程,体验独立思考、小组学习、动手操作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和按角、边的角度,把三角形分类。 【教学难点】能够区别掌握各类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区分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学段认识角、直角、锐角、钝角、平角、直角。可见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平面图形的知识,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对他们来说比较轻松和顺利。所以,教师可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讨论,动手操作来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学生亲自体验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体验中形成概念。

【教学准备】 白板多媒体,一副三角板,每个学习小组七个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 复习旧知 (1) 之前都学过哪些角? (2) 屏幕上是什么角?(白板上有一个锐角,将角旋转至90度,至钝角,分别追问是什么角?) (3) 如果在这个角的两条边上任取两个点,并连接起来,擦掉多余的部分,是个什么图形? (4) 你对三角形都有哪些了解? 2. 导入新课 (1) 展示白板上的7个三角形,它们一样吗?什么都不一样? (2)

其实众多的三角形里有很多也是同一类的。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探究三角形的分类。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分类(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帮助学生系统思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给三角形分类的必要性。为下面探究新知做好知识和氛围的准备) 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 探究三角形的分类 (1) 独立思考,你准备怎么分类?。 (2) 小组交流,按照你的想法把白板上的7个三角形进行分类。 (3) 小组合作,教师深入指导。分好的同学交流思想。 (4) 汇报分类结果 a按角度分类:1号4号7号分为一类;2、5分为一类:3、6号分为一类。 b按边分类:1、2、3为一类;4、5、6、为一类。7单独为一类。

三角形的定义、特征及分类

四年级数学奥数班第十二次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定义、特征及分类 二.教学目标 1 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把握三角形的概念,学习三角形各部分的名 称强化对三角形定义的理解 2演示准确画三角形高的步骤,通过动手实践,探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3通过图片展示,展现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 能正确的按不同方法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在探索图形特征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 三角形定义的理解及三角形分类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 教案、三角板、直尺、纸条 六教学过程 1作业检查及讲解,对作业情况进行评比奖励 2 课程导入 提问“老师知道同学们生活中最擅长的就是观察了,那有没有哪位同学告诉我,你平时都注意到哪些东西是由三角形构成的呢?举手,老师将奖励答得最多的同学两张贴纸”展示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分享我在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3新课讲解 (1)理解三角形定义 如板书所示: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三角形 对比分析

未封闭未首尾依次相连在同一直线上 (2)三角形的性质 a高的画法:以量课桌为例,桌面到地面的距离叫做桌子的高,那么,三角形的高就是地面平行的一边与顶点的垂直距离 做一做:任意在本子上画一三角形,做出它的一个高 b三角形稳定性 探究实验:准备一个四边形画框,用力拉动,画框变成平行四边形,(结论: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再在中间加一根木条,变成两个三角形,画框固定了(得出结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c认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案例观察:小明有三条路去学校,路线一:小明走中间一天直接到学校;路线二:小明从家先到邮局再去学校;路线三:小明从家先到商店,再去学校,请问那条最近?你知道为什么吗?(附板书)得出结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实践验证:剪出长度分别为6、7、8 ;4、5、9;3、6、10cm的三组纸条,看看能否摆出完整的三角形? (3)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度分: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按边长分: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以及与它密切相关的性质,并且能够按照不同的方法对它进行分类,那么呢,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所以呀,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多多观察,在下节课上课之前呢,老师将请同学们给大家分享自己新的发现 八作业布置 P141赛点题库1、2 P149考点题库5

《三角形的特性》(名师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下第80~81页的例1、例2【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画三角形的高。 2.通过实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和操作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美,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和画三角形的高 【教学难点】画三角形的高 }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若干平面图形、三角板、、练习纸。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片,你们想看吗好,但是你们在看的过程中要想一想这些图片都有哪种平面图形。(播放课件1-7) 二、摸一摸,初步感知。 师:谁来说一说这些图片都有哪种平面图形看完你有什么感受 师:现在请同学们玩个小游戏:老师这里有个纸盒子,里面装着一些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谁能闭上眼睛从纸盒里摸出一个三角形来。有信心吗 师:好,你很勇敢,请你来。 : 师:同学们看,他摸对了吗好,掌声送给她。 师:请你告诉大家,你是怎么从这么多的平面图形中摸出三角形的 师:谁还想来试一下又是个大胆的好孩子。 师:说说你又是怎么摸出来的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能从这么多平面图形中摸出三角形,看来三角形一定有和其他平面图形不一样的特点,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三角形,提高对三角形

的认识。揭示课题(播放课件8)并板书:三角形的特性 三、构建三角形的概念 ? 1.练习画三角形。 师:刚才我们通过摸三角形,已经知道了它的一些特征,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三角形。(播放课件9)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师:我认为刚才这位同学说的都很有条理,但是直线是无法度量的,你们画的线,准确的讲应该是线段。 师:现在我们一起合作,在黑板上再来画一个三角形。(板书一个三角形到黑板) 2.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的意义。 师:根据刚才我们画三角形的2次经验,你们觉得什么样的图形才能叫三角形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我们现在再仔细看看黑板上画的三角形的三条边是怎样在一起的。谁来说一说 、 师:“围在一起的。”你真了不起!你说的“围”准确而简洁地说出了三角形三条边也可以说是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80页看看课本是怎样说的。 师:大家一起读一遍。教师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师:同学们认为哪一个词比较重要,请加上重点符号。 师:好,你来说。你很会抓重点,那你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围成”的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能突出重点的语气再把三角形的定义读一遍。 3. 运用三角形的定义判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 师: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下面请同学们利用你们的火眼金睛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三角形。(播放课件10)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实验标准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与学情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 是平面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 有关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 形。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平面图形的表象,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有了提 高,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比较抽象地认识图形,并进行探索。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小学学习阶段的关键期,该班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但方法欠缺,不 喜欢思考。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特性(1 (教材第60至6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 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及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 2. 在观察、实验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3. 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4. 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建立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在观察、实验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 难点:画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教具,三角板,小棒等。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 出示主题图:

《三角形的分类》导学案

《三角形的分类》学讲稿 练习十四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 我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 学习难点: 我能体会到分类标准的严密性。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1、你认识下面的角吗?写一写。 ( ) ( ) ( ) 2、在上题角上各添加一条线段把它们变成三角形。 3、我们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按照三角形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二、自主探索,我最棒! 1、学习课本第83页例4第1问,完成下表: 分组数一数这些三角形中锐角、直角、钝角的个数并填在下表中 ⑴ ⑸ (4) (2) (6) (3)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 )三角形.。 我发现:三角形按角分,可分成( )类,()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2、学习课本第84页例4第2问,量一量下列三角形中的各条边,用“√”表示在表格里。 (1) (2) (3) (4)

我发现:三角形按边分,可分为()类,()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三、展示互动 1、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几类?分别叫做什么三角形? 2、根据三角形边的特征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几类?分别叫做什么三角形? 3、生活中见到哪些三角形? 四、探究提升 用集合图表示这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圆圈表示。 五、巩固提高 判断:(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锐角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一定小于90°。( ) (3)看到三角形中一个锐角,可以断定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4)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六、盘点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各种三角形的特点是什么? 达标检测

专题复习《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教学反思

专题复习《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教学反思 2014年11月25日星期二下午,跃龙集团数学集团公开课放在黄坛中学进行,而我也有幸参与其中,上了一堂专题复习《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下面就来谈谈上完这节课后我的一些感想。 1、设计好开场白 好的开始时成功的一半,如果老师开场白说的好,既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又可以调节紧张的课堂气氛,消除师生之间的陌生感,利于学生思维活跃、学习主动。我是这样设计开场白的,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是一堆杂乱的1元、5角、1角的硬币),问:“你看到这张图片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哪位同学可以想个方法用最快的速度数出这里有多少钱?”从生活中的例子出发,既可以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让学生明白分类讨论的必要性。 2、思路明确,设计反复 我设计的思路主要是由情境创设知道什么是分类讨论,为什么要分类?由例题讲解归纳怎么分类(分类的标准),由练习巩固提高。分类讨论在整个初中数学学习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我现在担任的是初二的数学教学工作,所以我把切入口放在在三角形的分类讨论中。在查看了大量的题组后,我把三角形中的分类归纳为三角形中边的分类、角的分类、高位置的分类这几种常见题型。而且在整个备课过程中反复修改题目,设计方案。 3、教学中注重提问与学生沟通交流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表现形式。良好的课堂问,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所提的问题要简明扼要,有科学性,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问题要难易适中,提问时要激发学生的热情。例如,出了一个例题后,我会问学生“你有什么想法?”“你是怎么考虑的?”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给出反馈,表扬。 专题复习课不是简单做做题,应该引导学生归纳知识,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在碰到问题时,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上完课后我还是有些遗憾,比如由于技术问题,PPT的显示出现了字迹交错的现象,比如总结的时候略显仓促,比如因时间问题最后的综合应用求坐标问题留在了课后解决……而这些都促使我以后上课前更要注重相关问题的解决。通过这次上集团公开课,我自己又学习和锻炼了很多,也非常感谢每位老师对我的帮忙。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说明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容: 三角形的特性,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0~81页容。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0——81页的容。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容的设计是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的编写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概念,构建数学知识。 教学设想: 定义是揭示概念涵的逻辑方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遵循概念教学的规律,及时地把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初始概念进行反思、对比,从而形成新的正确概念。《三角形的特性》是在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三角形,并且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为学生已经有了生活中积累的对三角形认识的丰富体验。所以我通过学生画三角形、判断三角形到说说三角形,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三角形。这样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学习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

能。 落实教学重点和难点。三角形高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而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已经学习过,所以我先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高的知识迁移到三角形的高,让学生对认识三角形的高由无从下手到有手可下。学生很快地随着自学提纲的提示,通过合作学习自然地发现了三角形的高。此时,很多学生已对三角形高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我在黑板上直观、形象地演示三角形的高,并提醒学生画高应该注意的地方。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当学生明确了三角形高的定义以及高的画法后,学生第一次练习画高。由于有了前面教学环节的铺设,部分学生自然地画出了三角形的三条高,继而小结出三角形有三条高的结论。然后通过判断高和画指定底边的高的练习,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再现了学生画高时常出现的几种错误,再次明确了三角形底和高的对应关系,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就在于它具有稳定性。为使学生亲身感受三角形稳定性这一特性,我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拉拉三角形,然后得出结论。而是先让学生拉四边形和三角形,让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为基础——动手实验发现数学结论——体会应用”的认识全过程,做到“以思考指导实践,实践验证思考”的科学态度。学生从探索实践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角形的分类导学案

学校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三角形的分类导学案 学习内容:三角形的分类。教材第24页、25页 学习目标:1、能按角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知道各类三角形的特征。2、能根据三角形边的特点,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学习重点:对三角形准确地进行分类。 学习难点: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各类三角形之间内在联系。 学具准备:人人准备三角板、量角器 自学指导: 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角?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顶点?几个角?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2、看教材第24页的情景图,你看到了什么?’ 一、合作探究 (一)按角的不同分类 仔细观察笑笑的分法,逐一分析每个三角形的各个角,你发现了什么? 要求:1、小组各成员在组长的指挥下进行活动。 2、各成员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想想怎样做既对又快就怎样做? 3、填好记录单,推举汇报人。 4、完成了就举手。 把号三角形放在一起,因为它们,命名为:三角形, 把号三角形放在一起,因为它们,命名为:三角形, 把号三角形放在一起,因为它们,命名为:三角形, 我们发现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个锐角,我们还发现了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为()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二)按边的不同分类 仔细观察淘气的分法,测量情景图(小船)里每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将号三角形放在一起,因为它们,命名为:三角形。我们将号三角形放在一起,因为它们,命名为:三角形。我们将号三角形放在一起,因为它们,命名为:三角形。 )和( )。 二、自主学习 1、分别量一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你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都是()度。 2、同桌互相说一说等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3、等腰三角形有()条腰,()条底;有()个顶角,()个底角。 三、当堂检测 判断题. (1)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2)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是锐角。() (3)一个直角三角形里一定有2个锐角。() (4)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5)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底 等腰三角形 边 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

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三角形分类教学设计

三角形分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下数学教材24,25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对三角形进行分类,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类三角形的特点,分辨各类三角形。 2.在活动中,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在操作、思考、想象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讨论探索等手段,分别从三角形的角和边两个方面,对三角形进行分类。认识不同三角形的特征,并能运用特征辨别三角形。 四、教材分析 分类是区分不同事物、发现事物本质特征的重要手段。在本节课教学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对四边形如何进行分类,因此学生对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并不陌生。本节课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利用手中的三角形通过观察、测量、操作等多种感官的活动,在分类的过程中体会、归纳每类三角形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这样一个谜语: 谁猜到是什么了? 生:三角形。 师:他猜的对吗? 生:对! 师:谁来说说三角形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生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 生2:还有三个顶点。 师: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是三角形共同的特征。 师:三角形的学问多着呢!老师带来了一幅由12个三角形拼成的图案?同学们看看它像什么? 生:像一支船。 师:组成这条小船的这12个三角形有大有小,有胖有瘦,各有特点。你能将他们来分分类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分类。(板书课题:三角形分类) (二)通过活动进行分类 1.动手分类,归纳特征 (1)独立操作,交流想法: 师:下面请大家利用组成小船的12个三角形独立进行分类,想一想你按照什么标准将这些三角形分类的?分成了哪几类,?每一类 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①学生独立活动,教师巡视。 师:现在把你的分类方法和你同桌说一说,并且说说你分的这一类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②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2)汇报方法,归纳特征: 师:谁来向大家汇报你是如何分类的? 生1:我把这些三角形分成了三类,①②是一类;③④⑤⑥⑦是一类;其余的为一类。 师:你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 生1:我是按角分的。①②的三角形都有一个角是直角,另外2个角是锐角。③④⑤⑥⑦三个角都是锐角。其余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板书:按角分同时在黑板上贴三类图形)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特性,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0~81页内容。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0——81页的内容。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的编写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概念,构建数学知识。 教学设想: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遵循概念教学的规律,及时地把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初始概念进行反思、对比,从而形成新的正确概念。《三角形的特性》是在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三角形,并且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为学生已经有了生活中积累的对三角形认识的丰富体验。所以我通过学生画三角形、判断三角形到说说三角形,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三角形。这样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学习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

技能。 落实教学重点和难点。三角形高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而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已经学习过,所以我先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高的知识迁移到三角形的高,让学生对认识三角形的高由无从下手到有手可下。学生很快地随着自学提纲的提示,通过合作学习自然地发现了三角形的高。此时,很多学生已对三角形高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我在黑板上直观、形象地演示三角形的高,并提醒学生画高应该注意的地方。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当学生明确了三角形高的定义以及高的画法后,学生第一次练习画高。由于有了前面教学环节的铺设,部分学生自然地画出了三角形的三条高,继而小结出三角形有三条高的结论。然后通过判断高和画指定底边的高的练习,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再现了学生画高时常出现的几种错误,再次明确了三角形底和高的对应关系,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就在于它具有稳定性。为使学生亲身感受三角形稳定性这一特性,我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拉拉三角形,然后得出结论。而是先让学生拉四边形和三角形,让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为基础——动手实验发现数学结论——体会应用”的认识全过程,做到“以思考指导实践,实践验证思考”的科学态度。学生从探索实践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9-6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水平方向底边上的高,认识三角形的三条高;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会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并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建立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教学难点 会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主题图:同学们,我们的城镇变化很大。瞧,这是正在建设的一幢楼房。你能说出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 2.谁能说出生活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3.引入课题:同学们,为什么三角形在我们生活中应用这么广泛呢?它究竟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特性。(板书课题) 二、实验操作,探索特性 (一)三角形特征 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重点理解“围成”:首尾顺次相接) 2.请同学们画三角形,比一比,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要求: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3.学生汇报(根据汇报板书):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4.同桌互说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并试着在刚才画好的三角形上标出来。 5.判断练习:下面图形中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为什么?(让学生说) (二)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1.打开课本60页,阅读三行文字。老师引导理解三角形的高和底。 2.学生讨论:怎样画三角形的高? 3.课件演示给三角形的方法。 (三)探索三角形的特性: 1.讲解例2。 A.用3根小棒摆三角形,用4根小棒摆四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小棒的长度都一样) B.让学生摆一摆。 C.相同长度的小棒,四边形可以摆许多个,三角形只能摆一个。 2.课件出示如下情境图片: 先让学生找出上面的图中哪儿有三角形,猜一猜它们有什么作用? 3.让学生汇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板书) 4.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5.做一做,想一想:出示下列图片,你能固定这张松动了的椅子吗?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