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图形初步图文答案

几何图形初步图文答案
几何图形初步图文答案

几何图形初步图文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在Rt△ABC中,∠C=90°,BC=1,AC=3,点D是斜边AB的中点,点E是边AC 上一点,则DE+BE的最小值为()

A.2

B.31

C.3

D.23

【答案】C

【解析】

【分析】

作B关于AC的对称点B',连接B′D,易求∠ABB'=60°,则AB=AB',且△ABB'为等边三角形,BE+DE=DE+EB'为B'与直线AB之间的连接线段,其最小值为B'到AB的距离=AC=3,所以最小值为3.

【详解】

解:作B关于AC的对称点B',连接B′D,

∵∠ACB=90°,∠BAC=30°,

∴∠ABC=60°,

∵AB=AB',

∴△ABB'为等边三角形,

∴BE+DE=DE+EB'为B'与直线AB之间的连接线段,

∴最小值为B'到AB的距离3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最短线路问题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知识是解答此

题的关键.

2.∠1与∠2互余,∠1与∠3互补,若∠3=125°,则∠2=( )

A .35°

B .45°

C .55°

D .65°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1+∠3=180°,∠3=125°,则∠1=55°,∵∠1+∠2=90°,则∠2=35°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余角、补角的计算.

3.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其中∠C =∠DFE =90°,∠A =45°,∠E =60°,点F 在CB 的延长线上.若DE ∥CF ,则∠BDF 等于( )

A .30°

B .25°

C .18°

D .1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45ABC ∠=?和30EDF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45EDB ABC ==?∠∠,再根据BDF EDB EDF =-∠∠∠,即可求出BDF ∠的度数.

【详解】

∵∠C =90°,∠A =45°

∴18045ABC A C =?--=?∠∠∠

∵//DE CF

∴45EDB ABC ==?∠∠

∵∠DFE =90°,∠E =60°

∴18030EDF E DFE =?--=?∠∠∠

∴15BDF EDB EDF =-=?∠∠∠

故答案为: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板的角度问题,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某包装盒如下图所示,则在下列四种款式的纸片中,可以是该包装盒的展开图的是( )

A.B.

C.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将展开图折叠还原成包装盒,即可判断正确选项.

【详解】

解:A、展开图折叠后如下图,与本题中包装盒相同,故本选项正确;

B、展开图折叠后如下图,与本题中包装盒不同,故本选项错误;

C、展开图折叠后如下图,与本题中包装盒不同,故本选项错误;

D、展开图折叠后如下图,与本题中包装盒不同,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含图案的正方体的展开图,学生要经历一定的实验操作过程,当然学生也可以将操作活动转化为思维活动,在头脑中模拟(想象)折纸、翻转活动,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空间观念.

5.如图,B是线段AD的中点,C是线段BD上一点,则下列结论中错误

..的是()

A.BC=AB-CD B.BC=1

2

(AD-CD) C.BC=

1

2

AD-CD D.BC=AC-BD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B是线段AD的中点,

∴AB=BD=1

2 AD,

A、BC=BD-CD=AB-CD,故本选项正确;

B、BC=BD-CD=1

2

AD-CD,故本选项错误;

C、BC=BD-CD=1

2

AD-CD,故本选项正确;

D、BC=AC-AB=AC-BD,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B.

6.如图,如果用剪刀沿直线将一个正方形图片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部分的周长比原正方形图片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A.线段比曲线短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C.经过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答案】D

【解析】

【分析】

如下图,只需要分析AB+BC<AC即可

【详解】

∵线段AC是点A和点C之间的连线,AB+BC是点A和点C经过弯折后的路径

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AC<AB+BC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应用的过程中,要弄清楚线段长度表示的是哪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7.如下图,将直角三角形绕一条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后形成的几何体不可能是()

A.B.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三种情况讨论,即可得到直角三角形绕一条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后形成的几何体.【详解】

解:将直角三角形绕较长直角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后形成的几何体为:

将直角三角形绕较短直角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后形成的几何体为:

将直角三角形绕斜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后形成的几何体为: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面动成体,点、线、面、体组成几何图形,点、线、面、体的运动组成了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

∠=∠的图形的个数是()8.如图,一副三角尺按不同的位置摆放,摆放位置中αβ

A.1B.2C.3D.4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直角三角板可得第一个图形∠β=45°,进而可得∠α=45°;根据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可得第二个图形、第四个图形中∠α=∠β,第三个图形∠α和∠β互补.

【详解】

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第一个图形∠α=∠β=45°,

根据等角的补角相等可得第二个图形∠α=∠β,

第三个图形∠α+∠β=180°,不相等,

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第四个图形∠α=∠β,

因此∠α=∠β的图形个数共有3个,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余角和补角,关键是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9.如图,在周长为12的菱形ABCD中,AE=1,AF=2,若P为对角线BD上一动点,则EP+FP的最小值为()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作F点关于BD的对称点F′,则PF=PF′,连接EF′交BD于点P.

∴EP+FP=EP+F′P.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当E、P、F′在一条直线上时,EP+FP的值最小,此时

EP+FP=EP+F′P=EF′.

∵四边形ABCD为菱形,周长为12,

∴AB=BC=CD=DA=3,AB∥CD,

∵AF=2,AE=1,

∴DF=AE=1,

∴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

∴EF′=AD=3.

∴EP+FP的最小值为3.

故选C.

考点:菱形的性质;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

10.下列图形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

A.B.

C.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正方体展开的11种形式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B、C是正方体展开图,错误;

D折叠后,有2个正方形重合,不是展开图形,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是空间想象力的考查,解题关键是在脑海中折叠图形,看是否满足条件

11.如图,小慧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处,又沿北偏西20°方向行走至C 处,此时需要将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则方向的调整应为()

A.左转80°B.右转80°C.左转100°D.右转100°

【答案】B

【解析】

【分析】

如图,延长AB 到D ,过C 作CE//AD ,由题意可得∠A=60°,∠1=2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2,∠3=∠1+∠2,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

如图,延长AB 到D ,过C 作CE//AD ,

∵此时需要将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

∴此时沿CE 方向行走,

∵从A 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 处,又沿北偏西20°方向行走至C 处, ∴∠A=60°,∠1=20°,

AM ∥BN ,CE ∥AB ,

∴∠A=∠2=60°,∠1+∠2=∠3

∴∠3=∠1+∠2=20°+60°=80°,

∴应右转80°.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方向角有关的知识及平行线的性质,解答时要注意以北方为参照方向,进行角度调整.

12.如图,在Rt ABC V 中,90ACB ∠=?,3tan 4B =

,CD 为AB 边上的中线,CE 平分ACB ∠,则AE AD

的值( )

A .35

B .34

C .45

D .67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定理可得AE:BE=AC:BC=3:4,进而求得AE=3

7

AB,再由点D为AB中点

得AD=1 2

AB,进而可求得

AE

AD

的值.

【详解】

解:∵CE平分ACB

∠,

∴点E到ACB

∠的两边距离相等,

设点E到ACB

∠的两边距离位h,

则S△ACE=

1

2

AC·h,S△BCE=

1

2

BC·h,

∴S△ACE:S△BCE=

1

2

AC·h:

1

2

BC·h=AC:BC,

又∵S△ACE:S△BCE=AE:BE,

∴AE:BE=AC:BC,

∵在Rt ABC

V中,90

ACB

∠=?,

3

tan

4

B=,

∴AC:BC=3:4,

∴AE:BE=3:4

∴AE=

3

7

AB,

∵CD为AB边上的中线,

∴AD=

1

2

AB,

3

6

7

17

2

AB

AE

AD AB

==,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定理的应用及三角函数的应用,通过面积比证得AE:BE=AC:BC 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3.如图是一个由正方体和一个正四棱锥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

A.B.C.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对一个物体,在正面进行正投影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

【详解】

解:由主视图的定义可知A选项中的图形为该立体图形的主视图,故选择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概念.

14.用一副三角板(两块)画角,能画出的角的度数是()

A.145C o B.95C o C.115C o D.105C o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一副三角板由两个三角板组成,其中一个三角板的度数有45°、45°、90°,另一个三角板的度数有30°、60°、90°,将两个三角板各取一个角度相加,和等于选项中的角度即可拼成.【详解】

选项的角度数中个位是5°,故用45°角与另一个三角板的三个角分别相加,结果分别为:45°+30°=75°,45°+60°=105°,45°+90°=135°,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角的计算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两块三角板的锐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15.如图,一副三角尺按不同的位置摆放,下列摆放方式中∠α与∠β互余的是()A.B.

C.D.

【答案】A

【解析】

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和邻补角的定义对各小题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

A、图中∠α+∠β=180°﹣90°=90°,∠α与∠β互余,故本选项正确;

B、图中∠α=∠β,不一定互余,故本选项错误;

C、图中∠α+∠β=180°﹣45°+180°﹣45°=270°,不是互余关系,故本选项错误;

D、图中∠α+∠β=180°,互为补角,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余角和补角,熟记概念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6.如图,DE∥BC,BE平分∠ABC,若∠1=70°,则∠CBE的度数为()

A.20°B.35°C.55°D.7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ABC=7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答案.

【详解】

∵DE∥BC,

∴∠1=∠ABC=70°,

∵BE平分∠ABC,

1

35

2

CBE ABC

∠=∠=?,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1)如果互余的两个角的度数之比为1:3,那么这两个角分别是45°和135°

(2)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不一定相等

(3)一个锐角的余角比这个锐角的补角小90°

(4)如果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73°42′与16°18′,那么这两个角互余.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分析】

根据余角和补角的定义依次判断即可求解.

【详解】

(1)由互余的两个角的和为90°可知(1)错误;

(2)由同角的补角相等可知(2)错误;

(3)设这个角为x,则其余角为(90°﹣x),补角为(18 0°﹣x),则(180°﹣x)﹣(90°﹣x)=90°,由此可知(3)正确;

(4)由73°42+16°18′=90°可知(4)正确.

综上,正确的结论为(3)(4),共2个.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的定义,熟练运用余角和补角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8.如图是画有一条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用此纸片可以围成一个无上下底面的三棱柱纸筒,则所围成的三棱柱纸筒可能是()

A.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三棱柱侧面展开图示是长方形,但只需将平行四边线变形成一个长方形,再根据长方形围成的三棱柱不能为斜的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因为三棱柱侧面展开图示是长方形,

所以平行四边形要变形成一个长方形,如图所示:

又因为长方形围成的三棱柱不是斜的,

所以排除A 、B 、D ,只有C 符合.

故选:C .

【点睛】

考查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三棱柱的展示图形,解题关键是抓住三棱柱侧面展开图示是长方形和长方形围成的三棱柱不能为斜的.

19.如图,该表面展开图按虚线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x y +的值为( )

A .-2

B .-3

C .2

D .1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根据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列出方程求出x 、y 的值,从而得到x+y 的值.

【详解】

这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六个面,其中面“1”与面“x”相对,面“-3”与面“y”相对.

因为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所以1+030

x y =??-+=? 解得:-13x y =??

=? 则x+y=2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注意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

20.下列图形中1∠与2∠不相等的是( )

A.B.

C.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对顶角,平行线,等角的余角相等等知识一一判断即可.

【详解】

解:A、根据对顶角相等可知,∠1=∠2,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1+∠2=90°,∠1与∠2不一定相等,本选项符合题意.

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1=∠2,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可知∠1=∠2,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人教七数上册几何图形初步专题训练.doc

2.(2015?甘孜州)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从正面看的平面图形是(A ) 3.(2015-通辽)如图,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 , < D ) 5.下面的图形'是由A 、B 、C 、D 中的哪个图旋转形成的 (A )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章末专题训练 类型1:立体图形的三种视图及展开图 1.(2015-黄石)下列四个立体图形中'从左面看为长方形的是(B ) S ? A 3 ①正方体 ②球 ③国锥 ④国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C. B. 4?在下面的图形中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B ) B. C.

6.(2015-茂名)如囹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折盏成正方体后与“建”字所在面 相对的面的字是(C ) A-创 B.教 C.强 D.市 7.如图,在平整的地面上,有若干个完全相同的棱长为10cm 的小正方体堆成一个几何体. (1)这个几何体由10个小正方体组成. (2)如果在这个几何体的表面喷上黄色的赧,则在所有的小正方体中,有1个正方 体只有一个面是黄色,有2个正方体只有两个面是黄色,有3个正方体只有三个 <3)这个几何体喷糠的面积为3200 cm2. 8.(2015-随州)如图是一个长方体的三视图(单位:cm),根据图中数据计算这个长方体 的体积是24 cm3. 9.以长为24皿,赏为10cm的长方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柱.贝U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4或10 cm. 10.(2015-牡丹江)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 图,如图所示,则搭成该几何体的小正方体最多是7个. 主视图俯视图类型2:线段的和、差、倍、分的计算 1?如图,点C为线段局的中点'点D为线段AC的中点、已知AB=8,则BD= ( C )

几何图形初步 基础知识详解+基本典型例题解析(全)

几何图形初步 目录 一、几何图形 二、直线、射线、线段 三、角 四、《几何图形初步》全章复习与巩固 本套“基础知识详解”资料特色是知识点分析汇总,题目比较基础,完全不同于《初中数学典型题思路分析》,是购买典型题书赠送的资料之一。赠送文本为word,按照课本章节分类,有初中全套且群内会陆续分享,敬请关注! 一、几何图形基础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理解几何图形的概念,并能对具体图形进行识别或判断; 2. 掌握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及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 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掌握怎样由平面图形旋转得到几何体,能够借助平面图形剖析常见几何体的形成过程. 【要点梳理】

要点一、几何图形 1.定义:把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要点诠释:几何图形是从实物中抽象得到的,只注重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而不注重它的其它属性,如重量,颜色等. 2.分类:几何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1)立体图形: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这样的图形就是立体图形,如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等. (2)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要点诠释: (1)常见的立体图形有两种分类方法: (2) 常见的平面图形有圆和多边形,其中多边形是由线段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生活中常见的多边形有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3)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要点二、从不同方向看 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往往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一般是从以下三个方向:(1)从正面看;(2)从左面看;(3)从上面看.从这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分别称为正视图(也称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要点三、简单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要点诠释: (1)不是所有的立体图形都可以展成平面图形.例如,球便不能展成平面图形. (2)不同的立体图形可展成不同的平面图形;同一个立体图形,沿不同的棱剪开,也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图. 要点四、点、线、面、体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也简称体;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也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线和线相交的地方形成点.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此外,从运动的观点看: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典型例题1】 类型一、几何图形 1.如图所示,请写出下列立体图形的名称.

几何图形初步练习题集

《几何图形初步》复习学案 知识点一:余角和补角的概念(思考什么叫互为余角,什么叫互为补角) 1.★若∠α=79°25′,则∠α的补角是() A.100°35′B.11°35′C.100°75′D.101°45′ 2 ★已知∠α与∠β互余,若∠α=43°26′,则∠β的度数是() A.56°34′B.47°34′C.136°34′D.46°34′ 3 ★已知α=25°53′,则α的余角和补角各是 4★★已知∠1=30°21’,则∠1的余角的补角的度数是() 知识点二从正面、上面、左面看立体图形 1★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三个方向看到的立体图的形状 2★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圆锥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A.从正面、上面看得到的是三角形,从左面看得到的是圆 B.从正面、左面看得到的是三角形,从上面看得到的是圆 C.从正面、左面看得到的是三角形,从上面看得到的是圆和圆心 D.从正面、上面看得到的是三角形,从左面看得到的是圆和圆心 3★★下列四个几何体中,从正面、上面、左面看都是圆的几何体是() A 圆锥B圆柱C球D正方体 4★★一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如右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 A 圆锥B圆柱C球D正方体 5★★观察下列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左面看都是长方形的是() 6★★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四棱锥,得到的3个图形是() ABC 7★★★如下图,是一个几何体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一个棱锥B.这个几何体有4个面 C.这个几何体有5个顶点D.这个几何体有8条棱 8★★★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体的数 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则从正面看该几何体的图形是() 知识点三:度分换算 1度分 °= 度分 °=°′ °=°′ 2分度 79°24′=°29°48′=° 把56°36′换算成度的结果是 把37°54′换算成度的结果是 知识点四对直线、射线、线段三个概念的理解 1 ★图中有条直线,条射线,条线段 2★★过ABC三点中两点的直线有多少条(画图表示) 3★★过ABCD四点中两点的直线有多少条(画图表示) A.1或4B.1或6C.4或6D.1或4或6 4 ★★同一平面内的四点,过其中任意两点画直线,仅能画四条,则这四点的位置关系是()A.任意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B.四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 C.四点在同一直线上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第四点在直线外 5 ★★已知A,B,C,D四点都在直线L上,以其中任意两点为端点的线段共有()条;已知A,B,C,D四点都在直线L上,以其中任意一点为端点的射线共有()条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个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连接两点的线段叫两点间的距离; (3)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4)射线比直线小一半. 知识点五线段计算——涉及分类讨论(线段双解问题,画图很重要!!!) 引例★:线段AB=15cm,BC=5cm,则线段AC等于() 1 ★线段AB=7cm, 点C在直线AB上,BC=3cm, 求线段AC长

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1∠与2∠不相等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对顶角,平行线,等角的余角相等等知识一一判断即可. 【详解】 解:A 、根据对顶角相等可知,∠1=∠2,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 、∵∠1+∠2=90°,∠1与∠2不一定相等,本选项符合题意. 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1=∠2,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可知∠1=∠2,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如图,是某个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图(视图),这个几何体的表面能展开成下面的哪个平面图形?( ) A . B .

C.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视图可判断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再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 【详解】 解:根据三视图可判断这个几何体是圆柱;D选项平面图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折叠后,能围成的几何体是圆柱.A选项平面图折叠后是一个圆锥;B选项平面图折叠后是一个正方体;C选项平面图折叠后是一个三棱柱.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及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熟记常见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的特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如图是由四个正方体组合而成,当从正面看时,则得到的平面视图是() A.B. C.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根据图中正方体摆放的位置判定则可. 【详解】 解:从正面看,下面一行是横放3个正方体,上面一行最左边是一个正方体. 故选:D. 【点睛】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堆砌而成的几何体,那么其三种视图中面积最小的是( ) A .主视图 B .俯视图 C .左视图 D .一样大 【答案】C 【解析】 如图,该几何体主视图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 左视图是由3个小正方形组成, 俯视图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 故三种视图面积最小的是左视图, 故选C . 2.如图,一个正六棱柱的表面展开后恰好放入一个矩形内,把其中一部分图形挪动了位置,发现矩形的长留出5cm ,宽留出1,cm 则该六棱柱的侧面积是( ) A .210824(3) cm - B .(2 108123cm - C .(2 54243cm - D .(2 54123cm - 【答案】A 【解析】 【分析】 设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cm ,高为hcm ,分别表示出挪动前后所在矩形的长与宽,由题意列出方程求出a =2,h =9?36ah 求解. 【详解】 解:设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cm ,高为hcm ,

如图,正六边形边长AB =acm 时,由正六边形的性质可知∠BAD =30°, ∴BD = 12a cm ,AD =32 a cm , ∴AC =2AD =3a cm , ∴挪动前所在矩形的长为(2h +23a )cm ,宽为(4a + 1 2 a )cm , 挪动后所在矩形的长为(h +2a +3a )cm ,宽为4acm , 由题意得:(2h +23a )?(h +2a +3a )=5,(4a +1 2 a )?4a =1, ∴a =2,h =9?23, ∴该六棱柱的侧面积是6ah =6×2×(9?23)=210824(3) cm -;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正六棱柱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够求出正六棱柱的高与底面边长是解题的关键. 3.将一副三角板如下图放置,使点A 落在DE 上,若BC DE P ,则AFC ∠的度数为( ) A .90° B .75° C .105° D .12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0E BCE ==?∠∠,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AFC ∠的度数. 【详解】

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全集汇编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全集汇编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果圆柱的母线长为5cm,底面半径为2cm,那么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A.10cm2B.10πcm2C.20cm2D.20πcm2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详解】 根据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可得π×2×2×5=20πcm2,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柱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圆柱侧面积公式. 2.如图是由四个正方体组合而成,当从正面看时,则得到的平面视图是() A.B. C.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根据图中正方体摆放的位置判定则可. 【详解】 解:从正面看,下面一行是横放3个正方体,上面一行最左边是一个正方体.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的识别,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三视图的识别方法. 3.下列图形中,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 【详解】 解:A、B、D经过折叠后,下边没有面,所以不可以围成正方体,C能折成正方体.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解题时牢记正方体无盖展开图的各种情形. 4.某包装盒如下图所示,则在下列四种款式的纸片中,可以是该包装盒的展开图的是() A.B. C.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将展开图折叠还原成包装盒,即可判断正确选项. 【详解】 解:A、展开图折叠后如下图,与本题中包装盒相同,故本选项正确;

B、展开图折叠后如下图,与本题中包装盒不同,故本选项错误; C、展开图折叠后如下图,与本题中包装盒不同,故本选项错误; D、展开图折叠后如下图,与本题中包装盒不同,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含图案的正方体的展开图,学生要经历一定的实验操作过程,当然学生也

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初步专题练习(word版

一、初一数学几何模型部分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将一副三角板放在同一平面内,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 (1)如图①,若∠AOB=155°,求∠AOD、∠BOC、∠DOC的度数. (2)如图①,你发现∠AOD与∠BOC的大小有何关系?∠AOB与∠DOC有何关系?直接写出你发现的结论. (3)如图②,当△AOC与△BOD没有重合部分时,(2)中你发现的结论是否还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 而 同理: ∴ ∴ (2)解:∠AOD与∠BOC的大小关系为:∠AOB与∠DOC存在的数量关系为: (3)解:仍然成立. 理由如下:∵ 又∵ ∴

【解析】【分析】(1)先计算出 再根据 (2)根据(1)中得出的度数直接写出结论即可.(3)根据 即可得到利用周角定义得∠AOB+∠COD+∠AOC+∠BOD=360°,而∠AOC=∠BOD=90°,即可得到∠AOB+∠DOC=180°. 2.在△ABC中,∠ACB=2∠B,如图①,当∠C=90°,AD为∠BAC的角平分线时,在AB上截取AE=AC,连接DE,易证AB=AC+CD。 (1)如图②,当∠C≠90°,AD为∠BAC的角平分线时,线段AB、AC、CD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证明; (2)如图③,当AD为△ABC的外角平分线时,线段AB、AC、CD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对你的猜想给予证明。 【答案】(1)解:猜想:AB=AC+CD. 证明:如图②,在AB上截取AE=AC,连接DE, ∵AD为∠BAC的角平分线时, ∴∠BAD=∠CAD, ∵AD=AD, ∴△ADE≌△ADC(SAS), ∴∠AED=∠C,ED=CD, ∵∠ACB=2∠B, ∴∠AED=2∠B, ∵∠AED=∠B+∠EDB, ∴∠B=∠EDB, ∴EB=ED, ∴EB=CD, ∴AB=AE+DE=AC+CD.

几何图形初步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几何图形初步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直线m∥n,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ABC=30°),并且顶点A,C分别落在直线m,n上,若∠1=38°,则∠2的度数是() A.20°B.22°C.28°D.38°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过C作CD∥直线m,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出∠2的度数. 【详解】 解:过C作CD∥直线m, ∵∠ABC=30°,∠BAC=90°, ∴∠ACB=60°, ∵直线m∥n, ∴CD∥直线m∥直线n, ∴∠1=∠ACD,∠2=∠BCD, ∵∠1=38°, ∴∠ACD=38°, ∴∠2=∠BCD=60°﹣38°=22°,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计算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点C是y轴上的一个动点,且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当△ABC的周长最小时,点C的坐标是

A.(0,0)B.(0,1)C.(0,2)D.(0,3) 【答案】D 【解析】 【详解】 解:作B点关于y轴对称点B′点,连接AB′,交y轴于点C′, 此时△ABC的周长最小, ∵点A、B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 ∴B′点坐标为:(-3,0),则OB′=3 过点A作AE垂直x轴,则AE=4,OE=1 则B′E=4,即B′E=AE,∴∠EB′A=∠B′AE, ∵C′O∥AE, ∴∠B′C′O=∠B′AE, ∴∠B′C′O=∠EB′A ∴B′O=C′O=3, ∴点C′的坐标是(0,3),此时△ABC的周长最小. 故选D. ⊥,从A地测得B地在A地的北偏东43?3.如图,有A,B,C三个地点,且AB BC 的方向上,那么从B地测得C地在B地的() A.北偏西43?B.北偏西90?C.北偏东47?D.北偏西47?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难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难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已知直线m∥n,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ABC=30°),并且顶点A,C分别落在直线m,n上,若∠1=38°,则∠2的度数是() A.20°B.22°C.28°D.38°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过C作CD∥直线m,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出∠2的度数. 【详解】 解:过C作CD∥直线m, ∵∠ABC=30°,∠BAC=90°, ∴∠ACB=60°, ∵直线m∥n, ∴CD∥直线m∥直线n, ∴∠1=∠ACD,∠2=∠BCD, ∵∠1=38°, ∴∠ACD=38°, ∴∠2=∠BCD=60°﹣38°=22°,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计算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从A地测得B地在A地的北偏东43?2.如图,有A,B,C三个地点,且AB BC 的方向上,那么从B地测得C地在B地的()

A .北偏西43? B .北偏西90? C .北偏东47? D .北偏西47?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方向角的概念和平行线的性质求解. 【详解】 如图,过点B 作BF ∥AE ,则∠DBF=∠DAE=43?, ∴∠CBF=∠DBC-∠DBF=90°-43°=47°, ∴从B 地测得C 地在B 地的北偏西47°方向上,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方位角,平行线的性质,正确理解角度间的关系求出能表示点位置的方位角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AB 上一点,2,3BE AE BE ==,P 是AC 上一动点,则PB PE +的最小值是( ) A .8 B .9 C .10 D .11 【答案】C 【解析】

几何图形初步经典测试题及解析

几何图形初步经典测试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将两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叠在一起,DOB ∠与DOA ∠的比是2:11,则BOC ∠的度数为( ) A .45? B .60? C .70? D .40?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设∠DOB=2x ,则∠DOA=11x ,可推导得到∠AOB=9x=90°,从而得到角度大小 【详解】 ∵∠DOB 与∠DOA 的比是2:11 ∴设∠DOB=2x ,则∠DOA=11x ∴∠AOB=9x ∵∠AOB=90° ∴x=10° ∴∠BOD=20° ∴∠COB=70°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角度的推导,解题关键是引入方程思想,将角度推导转化为计算的过程,以便简化推导 2.如图,直线AB ,CD 交于点O ,射线OM 平分∠AOC ,若∠AOC =76°,则∠BOM 等于( ) A .38° B .104° C .142° D .144° 【答案】C 【解析】 ∵∠AOC =76°,射线OM 平分∠AOC ,

∴∠AOM=12∠AOC=12 ×76°=38°, ∴∠BOM=180°?∠AOM=180°?38°=142°,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3.∠1与∠2互余,∠1与∠3互补,若∠3=125°,则∠2=( ) A .35° B .45° C .55° D .65°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1+∠3=180°,∠3=125°,则∠1=55°,∵∠1+∠2=90°,则∠2=35°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余角、补角的计算. 4.下面四个图形中,是三棱柱的平面展开图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棱柱的展开图的特点作答. 【详解】 A 、是三棱锥的展开图,故不是; B 、两底在同一侧,也不符合题意; C 、是三棱柱的平面展开图; D 、是四棱锥的展开图,故不是.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棱柱的展开图,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的特征. 5.在等腰ABC ?中,AB AC =,D 、E 分别是BC ,AC 的中点,点P 是线段AD 上的一个动点,当PCE ?的周长最小时,P 点的位置在ABC ?的( )

几何图形初步专项训练

几何图形初步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在Rt ABC V 中,90ACB ∠=?,3tan 4B = ,CD 为AB 边上的中线,CE 平分ACB ∠,则AE AD 的值( ) A .35 B .34 C .45 D .67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定理可得AE :BE =AC :BC =3:4,进而求得AE =37 AB ,再由点D 为AB 中点得AD = 12AB ,进而可求得AE AD 的值. 【详解】 解:∵CE 平分ACB ∠, ∴点E 到ACB ∠的两边距离相等, 设点E 到ACB ∠的两边距离位h , 则S △ACE =12AC·h ,S △BCE =12 BC·h , ∴S △ACE :S △BCE = 12AC·h :12 BC·h =AC :BC , 又∵S △ACE :S △BCE =AE :BE , ∴AE :BE =AC :BC , ∵在Rt ABC V 中,90ACB ∠=?,3tan 4B = , ∴AC :BC =3:4, ∴AE :BE =3:4 ∴AE =37 AB , ∵CD 为AB 边上的中线, ∴AD =12 AB ,

∴3 6717 2 AB AE AD AB ==, 故选:D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定理的应用及三角函数的应用,通过面积比证得AE :BE =AC :BC 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其中∠C =∠DFE =90°,∠A =45°,∠E =60°,点F 在CB 的延长线上.若DE ∥CF ,则∠BDF 等于( ) A .30° B .25° C .18° D .1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45ABC ∠=?和30EDF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45EDB ABC ==?∠∠,再根据BDF EDB EDF =-∠∠∠,即可求出BDF ∠的度数. 【详解】 ∵∠C =90°,∠A =45° ∴18045ABC A C =?--=?∠∠∠ ∵//DE CF ∴45EDB ABC ==?∠∠ ∵∠DFE =90°,∠E =60° ∴18030EDF E DFE =?--=?∠∠∠ ∴15BDF EDB EDF =-=?∠∠∠ 故答案为: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板的角度问题,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为一直棱柱,其底面是三边长为5、12、13的直角三角形.若下列选项中的图形均由三个矩形与两个直角三角形组合而成,且其中一个为如图的直棱柱的展开图,则根据图形中标示的边长与直角记号判断,此展开图为何?( )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将三个同样的正方形的一个顶点重合放置,如果145∠=°,330∠=°时,那么2∠的度数是( ) A .15° B .25° C .30° D .45°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2=∠BOD+EOC-∠BOE ,利用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即可求得∠BOD 和∠EOC 的度数从而求解. 【详解】 ∵∠BOD=90°-∠3=90°-30°=60°, ∠EOC=90°-∠1=90°-45°=45°, ∵∠2=∠BOD+∠EOC-∠BOE , ∴∠2=60°+45°-90°=15°. 故选:A . 【点睛】 此题考查余角和补角,正确理解∠2=∠BOD+EOC-∠BOE 这一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将如图所示的Rt △ACB 绕直角边AC 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主视图(正视图)是( )

A.B.C. D. 【答案】D 【解析】 解:Rt△ACB绕直角边AC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是圆锥,主视图是等腰三角形. 故选D. 首先判断直角三角形ACB绕直角边AC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几何体是圆锥,再找出圆锥的主视图即可. 3.如图,直线a∥b,点B在直线b上,且AB⊥BC,∠1=55°,那么∠2的度数是() A.20°B.30°C.35°D.50°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垂线的性质可得∠ABC=90°,所以∠3=180°﹣90°﹣∠1=35°,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到∠2的度数. 【详解】 解: 由垂线的性质可得∠ABC=90°, 所以∠3=180°﹣90°﹣∠1=35°, 又∵a∥b, 所以∠2=∠3=35°. 故选C. 【点睛】

最新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直线AC ∥BD ,AO 、BO 分别是∠BAC 、∠ABD 的平分线,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AO 与∠CAO 相等 B .∠BA C 与∠AB D 互补 C .∠BAO 与∠ABO 互余 D .∠ABO 与∠DBO 不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已知AC//BD,根据平行线的的性质可得∠BAC+∠ABD=180°,选项B 正确; 因AO 、BO 分别是∠BAC 、∠ABD 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BAO=∠CAO, ∠ABO=∠DBO,选项A 正确,选项D 不正确;由∠BAC+∠ABD=180°,∠BAO=∠CAO, ∠ABO=∠DBO 即可得∠BAO+∠ABO=90°,选项A 正确,故选D. 2.下面四个图形中,是三棱柱的平面展开图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棱柱的展开图的特点作答. 【详解】 A 、是三棱锥的展开图,故不是; B 、两底在同一侧,也不符合题意; C 、是三棱柱的平面展开图; D 、是四棱锥的展开图,故不是.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棱柱的展开图,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的特征. 3.在等腰ABC ?中,AB AC =,D 、E 分别是BC ,AC 的中点,点P 是线段AD 上

的一个动点,当PCE ?的周长最小时,P 点的位置在ABC ?的( ) A .重心 B .内心 C .外心 D .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连接BP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即可. 【详解】 连接BP 、BE , ∵AB=AC ,BD=BC , ∴AD ⊥BC , ∴PB=PC , ∴PC+PE=PB+PE , ∵PB PE BE +≥, ∴当B 、P 、E 共线时,PC+PE 的值最小,此时BE 是△ABC 的中线, ∵AD 也是中线, ∴点P 是△ABC 的重心,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中最短路径问题,三角形的重心定义. 4.如图所示是一个正方体展开图,图中六个正方形内分别标有“新”、“时”、“代”、“去”、“奋”、“斗”、六个字,将其围成一个正方体后,则与“奋”相对的字是( ) A .斗 B .新 C .时 D .代

2018初一数学几何图形初步(一)几何图形练习题

几何图形初步(一)几何图形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图1是边长为1的六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它可以围成图2的正方体,则图1中正方形顶点A、B在围成的正方休中的距离是() A.0 B.1 C. D. 2.要在地球仪上确定深圳市的位置,需要知道的是() A.高度 B.经度 C.纬度 D.经度和纬度 3.如图的几何体中,它的俯视图是() 4.如图1是一个小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小正方体从图2所示的位置依次翻到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这时小正方体朝上一面的字是() A.北 B.京 C.精 D.神 5.(3分)如图,图案⑥是由①②③④⑤五种基本图形中的两种拼接而成的,这两种基本图形是() A.①⑤ B.②⑤ C.③⑤ D.②④ 6.如图的立体图形可由哪个平面图形绕轴旋转而成()

7.如图是一个三棱柱的展开图.若AD=10,CD=2,则AB的长度可以是() A.2 B.3 C.4 D.5 8.下面四个几何体中,左视图是矩形的几何体是() 9.下列几何体的主视图是三角形的是() 10.如图,从左面观察这个立体图形,能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A. B. C. D. 11.明明用纸(如图)折成了一个正方体的盒子,里面装了一瓶墨水,与其它空盒子混放在一起,只凭观察,选出墨水在哪个盒子中() 12.以下各图均有彼此连接的六个小正方形纸片组成,其中不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的是

() 13.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不能截得三角形截面的几何体是() A.圆柱 B.圆锥 C.三棱柱 D.正方体 14.在下面的四个几何体中,它们各自的左视图与主视图不一样的是() 15.用4个小立方块搭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一、解答题 16.小强用5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制成如图所示的拼接图形(阴影部分),请你在图中的拼接图形上再接一个正方形,使新拼接成的图形经过折叠后能成为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 注意:只需添加一个符合要求的正方形,并用阴影表示. 17.如图,把边长为2的正方形剪成四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在下面对应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中画出用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按要求分别拼成的新的多边形.(要求全部用上,互不重叠,互不留隙). (1)长方形(非正方形); (2)平行四边形; (3)四边形(非平行四边形).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初步》教案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课题 4.1.1认识几何图形(1) 课型:新课 学时:1学时 主备人: 审阅人: 一.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经历把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 2、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3、能识别一些简单几何体,正确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二预习热身 同学们,你仔细观察过我们生活的世界吗?从城市宏伟的建筑到乡村简朴的住宅,从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到街头巷尾的交通标志,从古老的剪纸艺术到现代化的城市雕塑,从自然界形态各异的动物到北京的申奥标志……,包含着形态各异的图形。图形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那就让我们走进图象的世界去看看吧。 三.活动探究 活动1.(1)仔细观察图4.1-1,让同学们感受是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2)出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让同学们观察图4.1-2回答问题: 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什么?从不同侧面看,你看到了什么图形?只看棱、顶点等局部,你又看到了什么? (1)长方体(2)长方形 (3)正方形 (4)线段点

我们见过的长方形、圆柱、圆锥、球、圆、线段、点,以及小学学习过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几何图形。 注意:当我们关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时,得出了几何图形,它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而物体的颜色、重量、材料等则是其它学科所关注的。 活动2. 思考第115页思考题并出示实物(如茶叶、地球仪、字典及魔方等)及多媒体演示(如谷堆、帐篷、金字塔等),它们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它们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这些立体图形呢? 思考:课本115页图4.1-4中实物的形状对应哪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起来。 活动3. 平面图形的概念 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它们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思考:课本116页图4.1-5的图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请再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例子。 长方形、圆、正方形、三角形、……。 思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有什么联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章《几何图形初步》专项练习(含标准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章《几何图形初步》专项练习(含答案)

————————————————————————————————作者:————————————————————————————————日期: 2

七年级期末总复习图形的初步专项 1.如图,该几何体的展开图是( ) A. B. C. D. 2.左图中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可得到的几何体是() A. (A) B. (B) C. (C) D. (S) 3.下面的四个图形中,每个图形均由六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A. B. C. D. 4.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以下四个图形中的哪一个图形绕着虚线旋转一周得到的() A. B. C. D. 5.用一副三角尺画角,不能画出的角的度数是() A. 15o B. 75o C. 145o D. 165o 6.n棱柱的棱数与面数之和等于( ) . A. 3n B. 4n+2 C. 3n+2 D. 2n+2

7.将正方体展开后,不能得到的展开图是( ). A. (A ) B. (B ) C. (C ) D. (D ) 8.如图,是由几个相同的大小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图,该几何体最多是用( )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A. 3 B. 4 C. 5 D. 6 9.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正方形3的对面是正方形_________. 10.一个棱柱有21条棱,则它有_______个面. 11.如图,该图中不同的线段共有_______条. 12.如图,AB∥CD,∠1=64°,FG 平分∠EFD,则∠2=___________度. 13.如图, B 、C 、D 依次是AE 上的三点,已知8.9cm AE =, 3cm BD =,则图中以A 、B 、C 、D 、E 这5个点为端点的所有线段长度的和为_______ cm . 14.如图,OA 的方向是北偏东15°,OB 的方向是北偏西40°,若∠AOC =∠AOB ,则OC 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几何图形初步测试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几何图形初步测试题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检测题 (本试卷满分120分,含附加题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如图1所示的包装盒,可近似看做的立体图形是 () A. 棱锥 B. 棱柱 C. 圆锥 D. 圆柱 2. 图2是一把茶壶,则它的主视图是() A B C D 3. 图3是菲律宾的国旗,该国旗上的平面图形有() A. 三角形 B. 五边形 C. 三角形和五边形 D. 三角形、四边形和五边形 4. 如图4,将一块铁皮折叠起来,总会有一道折痕,这说明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 面与面相交成线段 D. 线段与线段相交成点 5. 将一副三角尺按图5所示摆放,则∠ABC的度数为() A. 70° B. 75° C. 80° D. 85° 图

6. 图6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与原正方体中“伟”字所在的面相对面上标的字是 () A. 中 B. 大 C. 国 D. 的 7. 下列基本图形的表示方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 8. 下列各式不正确的是 () A. 18 000″<360′ B. 2°30′>° C. 36 000″<8° D. 1°10′20″>4219″ 9. 明明借助一副三角尺和量角器,先画∠AOB=90°,再以点O为顶点,OB为始边,作 ∠BOC=30°,最后作∠AOC的平分线OD,则∠COD的度数为() A. 30° B. 60° C. 30°或60° D. 15°或45° 10.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建了一个积木,从不同方向看积木,所得到的图形如图7 所示,则这 个积木可能是() 图7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上午9:30,某校学生进行阳光体育锻炼活动,地面上留下他们的影子,这种现象 属于(填“中心”或“平行”)投影. 12. 如图8,铅球投掷场地呈扇形, 其中投掷区的角度为40°,则这个角的余角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专题训练(一)巧解时钟问题 1. 同学们,闹钟都见过吧!它的时针和分针如同兄弟俩在赛跑,可你是否知道时针每分钟走多少度?分针每分钟走多少度?当你弄清楚这个问题后,你能解决很多关于闹钟有趣的问题: (1)三点整时,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是______度; (2)7点25分时,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是______度; (3)一昼夜(0点到24点)时针与分针互相垂直的次数有多少次? [解析] (1)看时针和分针之间相隔几个大格,一个大格表示30°,3×30°=90°;(2) 方法同(1),25 12 ×30°=72.5°;(3)时针与分针垂直时,夹角为90°,先得到经过多少分钟就能垂直一次,再看24小时里有几个得到的分钟数即可. 解: (1)90 (2)72.5 (3)设一次垂直到下一次垂直经过x分钟,则 6x-0.5x=2×90,5.5x=180,x=360 11 . 24×60÷360 11 =24×60× 11 360 =44(次). 答:一昼夜时针与分针互相垂直的次数为44次. 2. 在下午2点到3点之间,时钟的时针和分针何时重叠? [解析] 2点时,分针在时针后60°,一段时间后分针追上了时针(重叠),即在相同的时间内,分针比时针多跑60°(如图4-T-14).这道题可看作追及问题,相等关系为分针转过的角度-时针转过的角度=开始时两者的距离(60°).

图4-T -14 解: 设2点x 分时,时钟的时针和分针重叠,x 分钟内,时针转过0.5x °,分针转过6x °. 则6x -0.5x =60, 解得x =120 11 . 答:2点120 11 分时,时钟的时针和分针重叠. 3. 在某地大地震后,许许多多志愿者到灾区投入抗震救灾行列中.志愿者小方八点多准备前去为灾民服务,临出门她看到钟表上的时针与分针正好是重合的,下午两点多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一进门看见钟表的时针与分针方向相反,正好成一条直线.问小方是几点钟去为灾民服务的?几点钟回到家的?共用了多长时间? [解析] 在钟表问题中,常利用时针与分针转动的度数关系:分针每转动1°,时针转 动? ?? ??112°.依据这一关系列出方程,可以求出. 解: 设8点x 分时,时针与分针重合,则x -112x =40,解得x =48011.即8点480 11分时 出门. 设2点y 分时,时针与分针方向相反,则y -112y =10+30,解得y =480 11,即下午2点 480 11 分时回家. 14点 48011分与8点48011 分相差6小时. 答:共用了6个小时. 4. 纪璇同学晚上6点多钟开始做作业时,她发现钟表上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为120°,做完作业后, 她发现钟表上时针和分针的夹角还是120°,但这时已近晚上7点了.问纪璇同学做作业用了多长时间?(精确到分) [解析] 6点整时,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直线上,它们的夹角为180°,开始做作业时,分针在时针后120°,做完作业后,分针追到时针前120°,即在相同的时间内,分针比时针多跑240°(如图4-T -15).这道题也可看作追及问题,相等关系为分针转过的角度-时针转过的角度=240°.

初一上几何图形初步测试题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一、选择题(每小题 6分,共36 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射线AB 和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 B.延长线段AB 和延长线段BA 的含义是相同的 C.延长直线AB D. 经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并且只能画一条直线 2. 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1与/ AOB 是同一个角 B. B. / AOC 也可用/ 0来表示 C. 图中共有三个角:/ AOB, / AOC, / BOC D. / [与/ BOC 是同一个角 3. 甲看乙的方向为北偏东30°,那么乙看甲的方向是( ).O 第题 A A.南偏东60° B.南偏西60° C. 南偏西30° D.南偏东30° (第2题) 4. 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这三个方向看下面的四个几何体,得到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那 6. —个角的度数为54° 11 23〃,则这个角的余角和补角的度数分别为( ). A. 35 ° 48' 37〃 , 125 ° 48' 37〃 B. 35 ° 48' 37〃,144 ° 11' 23〃 C. 36 ° 11' 23〃,125 ° 48' 37〃 D. 36 ° 11' 23〃,144 ° 11' 23〃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7. 如图,从学校A 到书店B 最近的路线是①号路线,得到这个结论的根据是: 么这个几何体是( ) (第 4 题) (B) (C ) (D ) 5.

(第7 题)

虚线对折得图③,然后用剪刀沿图③中的虚线剪去一个角再打开,请你画出打开后的几何图 参考答案 8. 如图,各图中的阴影部分绕着直线I 旋转360。,所形成的立体图形分别是 (第 8 题) (第 9 题) 9. 如图,以图中的A , B , C, D, E 为端点的线段共有 10. 如图所示,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重合,如果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1. 如图,若CB=4c m ,DB=7c m ,且D 是AC 的中点,求线段 DC 和AB 的长度. A D C B (第11 题) 12. 借助一副三角尺画出15° ,105 0 ,120 0 ,135。的角. 13. 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 AOD / FOC=90,/ 1=40°,求/ 2与/ 3的度数. 14.如图看,小强拿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图①),将其沿虚线对折 次得图②,再沿图②中的 D / AOB=128,那么/ BOC= O C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