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柱脚大样图

钢结构节点图

门式刚架横梁与立柱连接节点,可采用端板竖放、平放和斜放三种形式(图、b 、c )。斜梁与刚架柱连接节点的受拉侧,宜采用端板外伸式,与斜梁端板连接的柱的翼缘部位应与端板等厚度;斜梁拼接时宜使端板与构件外边缘垂直(图),应采用外伸式连接,并使翼缘内外螺栓群中心与翼缘中心重合或接近。 屋面梁与摇摆柱连接节点应设计成铰接节点,采用端板横放的顶接连接方式(图)。 屋面梁与混凝土柱采用锚栓连接(图),该连接节点应为铰接节点,锚栓及底板设计同铰接柱脚。 吊车梁承受动力荷载,其构造和连接节点须满足以下规定: 4 吊车梁与制动梁的连接,可采用高强度摩擦型螺栓连接或焊接。吊车梁与刚架上柱的 连接处宜设长圆孔(图);吊车梁与牛腿处垫板采用焊接连接(图);吊车梁之间应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a)端板竖放 (b)端板平放 (c)端板斜放 (d)斜梁拼接 图 刚架连接节点 图 屋面梁和混凝土柱连接节点 (a) (b) (a) (b) (c) 图 屋面梁和摇摆柱连接节点

用于支承吊车梁的牛腿可做成等截面,当也可做成变截面(图);柱在牛腿上下翼缘的相应位置处应设置横向加劲肋;为保证传力均匀,在牛腿上翼缘吊车梁支座处应设置垫板,垫板与牛腿上翼缘连接采用围焊;为避免较大的局部承压应力,在吊车梁支座对应的牛腿腹板处应设置横向加劲肋。 牛腿与柱连接处承受剪力V 和弯矩M=Ve 作用,其截面强度和连接焊缝应按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进行计算。 在设有夹层的结构中,夹层梁与柱可采用刚接,也可采用铰接(图)。当采用刚接连接时,夹层梁翼缘与柱翼缘应采用全熔透焊接,而腹板可采用高强螺栓与柱连接。柱在与夹层梁上下翼缘相应处应设置横向加劲肋。 山墙柱与刚架横梁宜采用铰接,若山墙柱仅传递水平风荷载,可采用图所示的弹簧片连接方图 夹层梁与柱连接节点 (a)梁与边柱刚接 (b)梁与边柱铰接 (c)梁与中柱刚接 (d)梁与中柱铰接 图 牛腿节点 (a)等截面牛腿 (b)变截面牛腿

钢结构的二次浇注与柱脚包裹施工流程及操作要点

钢结构的二次浇注与柱脚包裹施工流程及操作要点 0引言 传统钢结构的二次浇注与柱脚包裹都是分开施工。一般的设计要求是二次浇注为5cm的C35细石混凝土,柱脚包裹为15-55cm的C15混凝土。传统施工工艺中,两种混凝土要分部位、分时间、分层次的分别浇注。从多次实际施工经验中发现,这种设计施工方式,既延长了施工周期,同时又加大设施料的投入,最重要的是施工质量难以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如由于混凝土施工厚度及施工部位的制约影响,在完成混凝土振捣后,往往会出现麻面、漏浆等质量问题,且局部混凝土的回弹强度值也出现了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情况。为了改变这一传统施工方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本工程特点,将二次浇注与柱脚包裹的混凝土进行一次性统一浇筑施工。工艺进行改变后,施工成本、施工周期、施工质量等较以前都有较大提高。 1施工工艺特点 本施工工艺主要特点是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与传统施工时间相比,效率提高了2/3,提高了施工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特别对实体工程的质量有较大提高,如混凝土外观,强度等。 2试用范围 本施工方法适用于地脚螺栓式钢结构柱脚混凝土的施工。

3工艺原理 将二次浇注与柱脚包裹混凝土统一进行施工,采用高强度的混凝土,也提高了柱脚的抗剪能力;结合工程特点,设计成统一的定型模板进行加固,统一采用C35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 4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1二次浇注与柱脚包裹混凝土一次性施工工艺流程 钢柱垂直度矫正、验收→钢柱法兰的垫板焊接、螺母拧紧检查、验收→承台短柱混凝土表面浮土清除及刷素水泥浆→支设定型模板、涂刷脱模剂→模板平面位置、尺寸、及标高验收→混凝土分层浇筑→拆模、养护→下一工作面施工。

超详细建筑工程钢结构构件及做法图解(42页 图文并茂)

钢结构构件及做法图解 1、建筑体系 1-1、门式刚架体系 1-1-1、基本构件图 1-1-2、说明 力学原理 门式刚架结构以柱、梁组成的横向刚架为主受力结构,刚架为平面受力体系。为保证纵向稳定,设置柱间支撑和屋面支撑。 刚架 刚架柱和梁均采用截面H型钢制作,各种荷载通过柱和梁传给基础。支撑、系杆 刚性支撑采用热轧型钢制作,一般为角钢。柔性支撑为圆钢。系杆为受压圆钢管,与支撑组成受力封闭体系。 屋面檩条、墙梁 一般为C型钢、Z型钢。承受屋面板和墙面板上传递来的力,并将该力传递给柱和梁。

1-1-3、门式刚架的基本形式a.典型门式刚架 b.带吊车的门式刚架 c.带局部二层的门式刚架

1-1-4、基本节点a.柱脚节点 b.梁、柱节点

局部二层节点参照多层框架体系。 1-1-5、刚架衍生形式 吊车和局部二层可在衍生形式刚架中布置。 山墙刚架其本质也是多连跨刚架,不过中间柱与刚架柱比截面旋转了90度。 1-2、多层框架体系 1-2-1、框架图示

1-2-2、说明 力学模型 a.纯刚接框架:纵横两个方向均采用刚接的框架。 b.刚接-支撑框架:横向采用刚接,纵向采用铰接,并在纵向设置支撑,以传递水平力。 c.支撑式框架:纵横向均采用铰接,两向均设置支撑传递水平力。 d.有时为保证足够的刚度,在刚接框架中亦设置支撑。 框架柱 框架柱可采用H型截面、箱形截面、十字形截面、圆管形截面等。所有上部结构的力都通过框架柱传递给基础。 框架梁 框架梁一般采用H型截面。楼盖和屋盖上的力通过框架梁传递给框架柱。 支撑 支撑采用一般采用热轧型钢制作,其功能是传递层间水平力和保证结构的刚度。 1-2-3、基本节点 a.柱脚节点 柱脚节点同门式刚架体系。 b.柱、梁节点

钢结构的柱脚设计

第八章基础设计 第一节基础设计的特点 由于结构型式、荷载取值、支座条件等方面的不同,传至基础顶面力是不同的,轻钢结构与传统的砼结构相比,最大差别就是在柱脚处存在较小的竖向力和较大的水平力,对于固接柱脚,还存在较大的弯矩,在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情况下,还存在较大的上拔力。柱底水平力会使基础产生倾覆和滑移,基础受上拔力作用,在覆土较浅的情况下,会使基础向上拔起,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后面再作详述。由于轻钢结构的这些受力特点,导致其基础设计与其它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⒈基础形式 基础型式选择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工程地质情况和建筑物上部结构型式综合考虑,对于砼结构基础,常见的基础型式有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等等,而对于轻钢结构而言,由于柱网尺寸较大,上部结构传至柱脚的力较小,一般以独立基础为主,若地质条件较差,可考虑采用条形基础,遇到暗浜等不良地质情况,可考虑采用桩基础,一般

只存在轴向力N和水平力V,对于刚接柱脚,除存在轴向力N和水平力V之外,还存在一定的弯矩M,从而使刚接柱脚的基础大于铰接柱脚。 ⒊基础破坏形式 要正确进行基础设计,首先要知道基础破坏形式,对其工作原理有所了解。 对于砼结构,通常柱网尺寸较小,故柱底水平力相对较小,基础一般不会产生滑移现象,又由于上部结构自重很大,足以抵抗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上拔力,故

基础也不会产生上拔的可能,对于这种结构,基础主要发生冲切、剪切破坏;而轻钢结构则不同,基础除发生冲切、剪切破坏之外,由于存在较大的水平力,对于固接柱脚,还存在较大的弯矩作用,从而导致基础产生倾覆和滑移破坏,另外,在风荷载较大的情况下,特别对于一些敞开或半敞开的结构,由于轻钢结构自重很轻,有可能不足于抵抗风荷载产生的上拔力,导致基础上拔破坏。为防止这些破坏的发生,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增加基础埋深,即增加基础上覆土的厚度,但增加了土方开挖和回填工程量。另外对于轻钢结构基础,还须预埋锚栓(也称地脚螺栓),用于上部结构和基础的连接,若锚栓离砼基础边缘太近,会产生基础劈裂破坏,所以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规定了锚栓离砼基础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m;若锚栓长度过短,会使锚栓从基础中拔出,导致破坏,所以规也规定了锚栓埋入长度。 ⒋基础设计容 基础设计一般包括基础底面积确定、基础高度确定和配筋计算,还应符合有关构造措施。基础底面积可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同时还应考虑软弱下卧层存在;基础高度由冲切验算确定;在基础底面积和高度

浅析钢结构柱脚设计要点

浅析钢结构柱脚设计要点 柱脚的构造使柱身的内力可靠的传给基础,并和基础有牢固的连接。柱脚的连接形式有铰接和刚接两种形式,铰接柱脚不承受弯矩,只承受轴向压力和水平剪力,剪力通常由底板和基础表面的摩擦力传递,当此摩擦力不足以承受水平剪力时,应在柱脚底板下设置抗剪键,抗剪键可用方钢、短T 字钢和H 型钢做成。刚接柱脚承受弯矩,轴向压力和水平剪力。本文简述柱脚底板区格划分及计算,阐述其施工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施工控制重点,并对柱脚施工时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处理方法。 1 柱脚计算 1.1柱脚底板面积计算 底板截面尺寸决定于基础材料的抗压能力,柱脚底板和基础接触面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基础对底板的压应力可近似认为是均匀的,柱脚底板所需净面积 A n (柱脚底板长乘宽,减去锚栓孔面积)为: A n ≥ N 为柱承受轴向压力;c f 为基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c β为混凝土局 部承压时的强度提高系数,c f 、c β均按设计规范取值。 1.2 柱脚底板厚度计算 底板的厚度由板的抗弯强度决定,底板可视为一个支撑在靴梁、隔板和柱端的平板,承受基础传来的均匀反力,靴梁、隔板和柱端面均可视为底板的支撑边,并将底板分割成不同的区格,其中有四边支撑、三边支撑、两相邻边支撑和一边支撑等区格。在均匀分布的基础反力作用下,各区格板单位宽度上的最大弯矩为: 1.2.1 四边支撑区格板:2qa M α= q 为作用于底板单位面积上的压应力,q=N/ A n ;a 为四边支撑短边长度;α为系数,根据长边b 与短边a 之比按表一取值 表1 α值 1.2.2 .三边支撑区格和两相邻边支撑区格:M=βqa 12 a 1为三边支撑区格自由长度,两相邻边支撑区格为对角线长度;β为系数, b/a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0 ≥4.0 α 0.048 0.055 0.063 0.069 0.075 0.081 0.086 0.091 0.095 0.099 0.101 0.119 0.125 C C f N β

图解钢构书

图解钢构 钢结构构件详细做法 第1页

图解钢构 (1) 【图解钢构】钢结构各个构件和做法,很直观!(推荐阅读) (1) 1建筑体系 (1) 1.1门式刚架体系 (1) 1.1.1基本构件图 (1) 1.1.2说明 (2) 1.1.3门式刚架的基本形式 (2) 1.1.4基本节点 (3) 1.1.5刚架衍生形式 (5) 1.2多层框架体系 (5) 1.2.1框架图示 (6) 1.2.3基本节点 (7) 2支撑、系杆 (8) 2.1图示 (8) 2.2说明 (9) 3隅撑 (9) 3.1图示 (9) 3.2说明 (10) 4吊车梁 (10) 4.1图示 (10) 4.1说明 (11) 5雨蓬 (12) 6檩条、墙梁 (12) 6.1C型冷弯薄壁型钢 (12) 6.1.1型钢截面特性 (13) 6.1.2安装节点图 (13) 6.2Z型冷弯薄壁型钢 (14) 6.2.1型钢截面特性 (14) 6.2.2安装节点图 (14) 7屋面、墙面压型钢板 (15) 7.1HV-203KL-406板 (15) 7.1.1板型图 (15) 7.1.2连接节点图 (15) 7.2HV-380SF-760 (15) 7.2.1板型图 (16) 7.2.2连接节点图 (16) 7.3HV-475SF-475板 (16) 7.3.1板型图 (17) 7.3.2连接节点图 (17) 7-4HV-197TD-788板 (17) 7.4.1板型图 (17) 7.4.2连接节点 (18) 7.4HV-205TD-820板 (18) 7.5.1板型图 (19)

7.5.2连接节点图 (19) 7.6HV-225TD-900板 (19) 7.6.1板型图 (20) 7.6.2连接节点图 (20) 7.7HV-360YC-360板 (20) 7.7.1板型图 (21) 7.7.2连接节点图 (21) 7.8HV-300YC-300板 (21) 7.8.1板型图 (22) 7.8.2连接节点图 (22) 7.9HV-1000HP-1000板 (22) 7.9.1板型图 (23) 7.9.2连接节点图 (23) 8屋面采光板 (23) 8.1CV-203-406板 (23) 8.2CV-380-760板 (24) 8.3CV-475-475板 (24) 8.4CV-197-788板 (24) 8.5CV-205-820板 (25) 8.6CV-225-900板 (25) 8.7连接节点图 (25) 8.7.1CV-475-475板连接节点 (26) 8.7.2其它板型连接节点 (26) 9楼承板 (26) 9.1HG-344-688板 (26) 9.2HG-240-720板 (27) 9.3连接图 (28) 10天沟 (29) 10.1彩板外天沟 (29) 10.1.1断面图 (30) 10.1.2连接节点 (30) 10.2钢板内天沟 (30) 10.2.1断面图 (31) 11、通风器 (31) 11.1屋脊自然通风器 (31) 11.2点式通风器 (32) 11.2.1Φ500无动力通风器 (32) 11.2.2有动力通风器 (34) 12门 (35) 12.1彩板推拉门 (35) 12.2彩板双开门 (36) 12.3中空金属门 (37) 13窗 (38) 14泛水板、饰边板 (39)

钢结构节点图

10.2.3 门式刚架横梁与立柱连接节点,可采用端板竖放、平放和斜放三种形式(图10.2.3a 、b 、c )。斜梁与刚架柱连接节点的受拉侧,宜采用端板外伸式,与斜梁端板连接的柱的翼缘部位应与端板等厚度;斜梁拼接时宜使端板与构件外边缘垂直(图10.2.3d ),应采用外伸式连接,并使翼缘内外螺栓群中心与翼缘中心重合或接近。 10.2.8 屋面梁与摇摆柱连接节点应设计成铰接节点,采用端板横放的顶接连接方式(图10.2.8)。 10.2.9 屋面梁与混凝土柱采用锚栓连接(图10.2.9),该连接节点应为铰接节点,锚栓及底板设计同铰接柱脚。 10.2.11 吊车梁承受动力荷载,其构造和连接节点须满足以下规定: 4 吊车梁与制动梁的连接,可采用高强度摩擦型螺栓连接或焊接。吊车梁与刚架上柱的 连接处宜设长圆孔(图10.2.11-3a );吊车梁与牛腿处垫板采用焊接连接(图10.2.11-3b );吊车梁之间应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a)端板竖放 (b)端板平放 (c)端板斜放 (d)斜梁拼接 图10.2.3 刚架连接节点 图10.2.9 屋面梁和混凝土柱连接节点 (a) (b) (a) (b) (c) 图10.2.8 屋面梁和摇摆柱连接节点

10.2.12 用于支承吊车梁的牛腿可做成等截面,当也可做成变截面(图10.2.12);柱在牛腿上下翼缘的相应位置处应设置横向加劲肋;为保证传力均匀,在牛腿上翼缘吊车梁支座处应设置垫板,垫板与牛腿上翼缘连接采用围焊;为避免较大的局部承压应力,在吊车梁支座对应的牛腿腹板处应设置横向加劲肋。 牛腿与柱连接处承受剪力V 和弯矩M=Ve 作用,其截面强度和连接焊缝应按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进行计算。 10.2.13 在设有夹层的结构中,夹层梁与柱可采用刚接,也可采用铰接(图10.2.13)。当采用刚接连接时,夹层梁翼缘与柱翼缘应采用全熔透焊接,而腹板可采用高强螺栓与柱连接。柱在与夹层梁上下翼缘相应处应设置横向加劲肋。 图10.2.11-3 吊车梁连接节点 (a) 吊车梁与上柱连接 (b) 吊车梁与牛腿连接 图10.2.13 夹层梁与柱连接节点 (a)梁与边柱刚接 (b)梁与边柱铰接 (c)梁与中柱刚接 (d)梁与中柱铰接 图10.2.12 牛腿节点 (a)等截面牛腿 (b)变截面牛腿

钢结构图纸符号

GJ钢架 GL钢架梁或GJL钢架梁 GZ钢架柱或GJZ钢架柱 XG系杆 SC水平支撑 YC隅撑 ZC柱间支撑 LT檩条 TL托梁 QL墙梁 GLT刚性檩条 WLT屋脊檩条 GXG刚性系杆 YXB压型金属板 SQZ山墙柱 XT斜拉条 MZ门边柱 ML门上梁 T拉条 CG撑杆 HJ桁架 FHB复合板 YG:压杆或是圆管(从材料表中分别) XG:系杆 LG:拉管 QLG:墙拉管 QCG:墙撑管 GZL直拉条 GXL斜拉条 GJ30-1跨度为30m的门式刚架,编号为1号 1。算量最基本的就是看图纸,土建的人都烦钢构图纸的太乱,其实我也有这种看法,因为平法并没有用在其上面,图样还保留了一前土建制图的原则,所以做为老人看比较习惯(101图集出之前的人),后来像我这样人看钢结构图纸真的看不习惯,不过没有办法,还是要习惯的,我们知道麻烦,但任何事情都有规律的,钢结构的详图结点相当的多,但这些变化真的在算的时候影响相当的小,重要是大的方向把握好,钢结构的结点图也是相当科学的,都和科学受力相对应。有许多是重复或对称等。认真的看都会看出来。对于图纸的特点,我会在下面讲2。算重量,因为钢结构的算量基本上全是按吨计(板按M2)。钢材+钢材就是钢结构。而钢材多指型钢,对于型钢的分类算量的方法,我也会一一列出。并做出讲解。 3。统计汇总,哈哈,此类应该是不难的,以清单为基本,分类汇总而以了。 识图问路 1。我对钢结构的认识,应该比大家深一些,因为我毕业的时候就进了一家钢结构公司,工作不到两个月,经常的工作就是画一个图纸的钢构件,把这个钢构件看明白了,画出来,他们叫钢结构深化设计(细化方案)做加工所用,说白了,一张钢板怎么加工这样的东东的。我讲的图识别,其它就是03G102上面的东东,大家有机会可以去下载看一下。闲言碎语不多讲,说说吧,钢结构图应该怎么看不头痛。 把握好看图不难的原则,其实很简单,比建筑的施工简单多了,因为他每个部分都有详图,哪里不明白了,就看此图有没有什么详图符号,有就找,其实我看明白的地方不是详图的地方,拿出来与原图一对就明白了,是什么柱,是什么梁就明白了许多。 一.钢结构 1钢结构设计制图分为钢结构设计图和钢结构施工详图两阶段。 2钢结构设计图应由具有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完成,设计图的内容和深度应满足编制钢结构施工详图的要求;钢结构施工详图(即加工制作图)一般应由具有钢结构专项设计资质的加工制作单位完成,也可由具有该项资质的其他单位完成。 注:若设计合同未指明要求设计钢结构施工详图,则钢结构设计内容仅为钢结构设计图。 3钢结构设计图 1)设计说明:设计依据、荷载资料、项目类别、工程概况、所用钢材牌号和质量等级(必要时提出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成份要求)及连接件的型号、规格、焊缝质量等级、防腐及防火措施; 2)基础平面及详图应表达钢柱与下部混凝土构件的连结构造详图; 3)结构平面(包

钢结构规范及图集

钢结构规范及图集 【国家标准】 1、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2、GB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3、GB-50205-2001《钢结构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GB50191-93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5、GBJ135-90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6、GB50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7、GB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涂装等级》 8、GB14907-2002《钢结构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9、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10、GBT-50105-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11、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修订版) 12、GB-50187-9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行业标准】 1、JGJ138-2001/J130-200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2、JGJ7-1991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3、JGJ61-2003/J258-2003网壳结构技术规程 4、JGJ99-1998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正修订) 5、JGJ82-9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6、JGJ81-2002/J218-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7、DL/T5085-1999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 8、JCJ01-89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9、YB9238-92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10、YB9082-1997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1、YBJ216-88压型金属钢板设计施工规程(正修订)12、YB/T9256-96钢结构、管道涂装技术规程13、YB9081-97冶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4、CECS102:200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15、CECS77:96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16、YB9257-96钢结构检测评定及加固技术规范17、CECS28:90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18、YB9254-1995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规程19、CECS159:2004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0、CECS24:9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21、CECS158:2004索膜结构技术规程22、CECS23:90钢货架结构设计规范23、CECS78:96塔桅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程24、CECS167:2004拱形波纹钢屋盖结构技术规程25、JGJ85-92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26、CECS多、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27、CECS热轧H型钢构件技术规程28、CECS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技术规程29、CECS建筑拱形钢结构技术规程30、CECS钢龙骨结构技术规程31、CECS 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32、CECS冷弯型钢受力蒙皮结构技术规程33、CECS混凝土钢管叠合柱技术规程34、CECS钢管结构技术规程35、CECS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36、CECS 建筑用铸钢节点技术规程37、CECS钢结构抗火设计规程 【地方标准】1、DB29-57-2003/J10297-2003天津市钢结构住宅设计规程2、DBJ13-51-2003/J10279-2003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福建省)3、DBJ13-61-2004/J10429-2004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技术规程(福建省)4、DG/T08-008-2000/J10041-2000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程(上海市)5、DBJ08-68-97轻型钢结构设计规程(上海市)6、DBJ01-616-2004/J10411-2004建筑防火涂料(板)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规程(北京市)7、DBJ08-32-92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暂行规定(上

钢结构施工方法及主要工艺

钢结构施工方法及主要 工艺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钢结构施工方法及主要工艺 1、放样 制作样板时用金属划针放样,以确保其样板的精密性和正确性。放样以1:1的比例在样板台上弹出大样,当大样尺寸过大时,可分段弹出。该工程的一些构件只对其节点有要求,则可缩小比例弹出样子,但应注意精度。先以构件的某一水平线和垂直线为基准,弹出十字线,二线必须垂直。然后依据此十字线划出其他各个点及线,并在节点旁注上尺寸,以备复查。交接点处应钉上薄铁皮,用划针划上连接线并用尖锐的样冲或划针轻轻地将点敲出,加以保护。放样结束自检后须经各工种专职检验员检验,以确保各构件加工的几何尺寸、角度和安装接触面等的准确。 2、下料切割 下料前严格按工艺详图对照品种、规格、牌号是否一致,必要时请有关人员鉴证,应确认所用材料与图纸要求对应相符时才可切割。钢板的剪切线、气割线必须弹直,当钢板有起伏呈波浪状时应特别注意。下料切割方法有气割、剪切、冲模落料、坡口和锯切,切割前应对钢板或型材进行矫正。对接、焊接钢板或型材必须进行检验和探伤,确认合格后才准切割,不得使一次剪切的宽度超过剪板机的宽度。剪切的长度超过剪板机宽度的料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放加工余量在剪切后进行刨边或者用自动割刀加工。下料切割尺寸公差应符合手工切割小于±1.5MM,自动半自动切割小于±1.0MM,垂直度应不大于钢板厚度的5%,且不大于±1.5MM标准规范,切割周边要求光滑平整。下料后应对切割面、尺寸公差、切口截面和飞溅物等进行检验,经检合格后进行合理堆放,做上合格标识和编号。 3、制孔

钢结构节点图

钢结构节点图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门式刚架横梁与立柱连接节点,可采用端板竖放、平放和斜放三种形式(图、b 、c )。斜梁与刚架柱连接节点的受拉侧,宜采用端板外伸式,与斜梁端板连接的柱的翼缘部位应与端板等厚度;斜梁拼接时宜使端板与构件外边缘垂直 (图),应采用外伸式连接,并使翼缘内外螺栓群中心与翼缘中心重合或接近。 屋面梁与摇摆柱连接节点应设计成铰接节点,采用端板横放的顶接连接方式(图)。 屋面梁与混凝土柱采用锚栓连接(图),该连接节点应为铰接节点,锚栓及底板设计同铰接柱脚。 吊车梁承受动力荷载,其构造和连接节点须满足以下规定: 4 吊车梁与制动梁的连接,可采用高强度摩擦型螺栓连接或焊接。吊车梁与刚架上柱的 (a) 端板竖放 (b)端板平放 (c)端板斜放 (d)斜梁拼接 图 刚架连接节点 图 屋面梁和混凝土柱连接节点 (a) (b) (a) (b) (c) 图 屋面梁和摇摆柱连接节点

连接处宜设长圆孔(图);吊车梁与牛腿处垫板采用焊接连接(图);吊车梁之间应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用于支承吊车梁的牛腿可做成等截面,当也可做成变截面(图);柱在牛腿上下翼缘的相应位置处应设置横向加劲肋;为保证传力均匀,在牛腿上翼缘吊车梁支座处应设置垫板,垫板与牛腿上翼缘连接采用围焊;为避免较大的局部承压应力,在吊车梁支座对应的牛腿腹板处应设置横向加劲肋。 牛腿与柱连接处承受剪力V 和弯矩 GB50017 在设有夹层的结构中,夹层梁与柱可采用刚接,也可采用铰接(图)。当采用刚接连接时,夹层梁翼缘与柱翼缘应采用全熔透焊接,而腹板可采用高强螺栓与柱 图 吊车梁连接节点 (a) 吊车梁与上柱连接 (b) 吊车梁与牛腿连接 图 牛腿节点 (a)等截面牛腿 (b)变截面牛腿

钢结构节点

1.梁与柱的刚性连接 (1)梁与柱刚性连接的构造形式有三种,如图所示: (2)梁与柱的连接节点计算时,主要验算以下内容: ①梁与柱连接的承载力 ②柱腹板的局部抗压承载力和柱翼缘板的刚度 ③梁柱节点域的抗剪承载力 (3)梁与柱刚性连接的构造 ①框架梁与工字形截面柱和箱形截面柱刚性连接的构造: 框架梁与柱刚性连接 ②工字形截面柱和箱形截面柱通过带悬臂梁段与框架梁连接时,构造措施有两种: 柱带悬臂梁段与框架梁连接

梁与柱刚性连接时,按抗震设防的结构,柱在梁翼缘上下各500mm的节点范围内,柱翼缘与柱腹板间或箱形柱壁板间的组合焊缝,应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缝。 (4)改进梁与柱刚性连接抗震性能的构造措施 ①骨形连接 骨形连接是通过削弱梁来保护梁柱节点。 骨形连接 梁端翼缘加焊楔形盖板 梁端翼缘加焊楔形盖板 在不降低梁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通过梁端翼缘加焊楔形盖板。 (5)工字形截面柱在弱轴与主梁刚性连接 当工字形截面柱在弱轴方向与主梁刚性连接时,应在主梁翼缘对应位置设置柱水平加劲肋,在梁高范围内设置柱的竖向连接板,其厚度应分别与梁翼缘和腹板厚度相同。柱水平加劲肋与柱翼缘和腹板均为全熔透坡口焊缝,竖向连接板与柱腹板连接为角焊缝。主梁与柱的现场连接如图所示。 2梁与柱的铰接连接

(1)梁与柱的铰接连接分为:仅梁腹板连接、仅梁翼缘连接: 仅梁腹板连接仅梁翼缘连接 柱上伸出加劲板与梁腹板相连梁与柱用双盖板 相连 (2)柱在弱轴与梁铰接连接分为:柱上伸出加劲板与梁腹板相连、梁与柱用双盖板相连 柱的拼接节点一般都是刚接节点,柱拼接接头应位于框架节点塑性区以外,一般宜在框架梁上方1.3m左右。考虑运输方便及吊装条件等因素,柱的安装单元一般采用三层一根,长度10~12m 左右。根据设计和施工的具体条件,柱的拼接可采取焊接或高强度螺栓连接。 按非抗震设计的轴心受压柱或压弯柱,当柱的弯矩较小且不产生拉力的情况下,柱的上下端应铣平顶紧,并与柱轴线垂直。柱的25%的轴力和弯矩可通过铣平端传递,此时柱的拼接节点可按75%的轴力和弯矩及全部剪力设计。抗震设计时,柱的拼接节点按与柱截面等强度原则设计。 非抗震设计时的焊缝连接,可采用部分熔透焊缝,坡口焊缝的有效深度不宜小于板厚度的 1/2。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焊缝连接,应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缝。

钢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名称介绍

钢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名称介绍 一、基础 指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直接与地基接触用于传递荷载的结构物的下部扩展部分。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因此地基必须坚固、稳定而可靠。工程结构物地面以下的部分结构构件,用来将上部结构荷载传给地基。 二、埋件 一般做土建或在基础的时候,为了以后安装基础上的结构或在设备方便,就事先在做基础时候把一部分设备的底座,或在地脚螺栓,或在辅助的钢板结构什么的先放这样基础完事之后可以很容易的将后来的设备固定在预埋板或预埋件上,工程上非常常见的 三、柱子 工程结构中主要承受压力,有时也同时承受弯矩的竖向杆件,用以支承梁、桁架、楼板等。截面形式分类为方柱、圆柱、管柱、矩形柱、工字形柱、H形柱、T形柱、 L形柱、十字形柱、双肢柱、格构柱;柱是结构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柱的破坏将导致整个结构的损坏与倒坍。 独立柱即承受建筑上部结构荷载的柱子,构造柱即增强建筑墙体结构稳定性的柱子,山墙抗风柱,顾名思义是主要起抗风作用,同时也有抗振和加强稳定的作用,由于山墙做单片墙过高,用此来加强稳定和抗风/地震等荷载,以免山墙失稳.框架柱和独立柱都是起承重作用的的受压结构柱,框架柱是用于框架结构或局部框架结构的承重结构柱,通过框架梁和连续梁联系在一起共同作用。 四、柱间支撑 1.柱间支撑的作用:保证厂房骨架的整体稳定和纵向刚度;作为柱的侧向支撑借以决定柱在框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承受厂房传来的锋利纵向水平荷载,主要是风荷载 设计的原则:采用十字交叉的圆钢做柔性支撑时原则是必须将圆钢拉紧(圆钢拉紧的程度以平面外有一定的刚度为准),使其真正能够传递纵向水平力,当然,如果未张紧,这将影响结构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至于在一个结构单元中设几道支撑,由纵向水平力,钢筋直径和布臵原则确定;圆钢的大小由支撑承受的荷载决定,要明确一点的是规范对张紧的圆钢的长细比是没有限制的(无须验算长细比,只要抗拉承载力满足即可) 五、梁 由支座支承,承受的外力以横向力和剪力为主,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构件称为

钢结构拆图经验

钢结构拆图经验谈 在拆图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初学者认识拆图中易出现的错误归纳如下: (1)计算机制图错误:计算机是制图的表现工具。任何建筑思维设计若是不能用图直观的表现出来,便是失败的设计。即便拆图也不例外。cad可以说是建筑表现的一个语言,但对初学者或未精通者用cad制图仍会出现一些错误。 <1>精确度不准。工厂里生产的构件只要求精确到mm,角度到度。 <2>修改引起的错误:一般初学者为方便了事,当画出构件与实际不符时,常常修改尺寸标注的数字了事,但却不直这样一来回引起更大的误差,同时为计算拉杆,系杆,隅撑长度造成错误。因此要按实际画,是多少就是多少。 <3>放样造成的错误:这是最糟糕错误,因为拆图是以整个放样为基础。若是这里出错,那后面的工作就不准了。因此一般不要初学者做。 (2)设计变更引起的错误:这是拆图最常遇到的,所以应同设计院保持紧密联系。当有设计变更要弄清楚改变的是哪些部分,哪些不变。笔者曾遇到一个工程,拆到一半,忽然来了变更,梁由原来的三种截面形式变为九种,柱由四种变为六种,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重做。 其实拆图也有一套思路,首先要理解设计者的思想,然后顺着设计者的思路往下拆,其中要注意梁柱的编号,活用对称和反对称,尽量将截面相同的构件编在一起。好的拆图者应该做到:用最少的图纸拆出最多的构件,而且要让生产车间工人看的懂,注意不能有太多的文字叙述,而且要注意材料表,工人制作是按材料表来下料的。 (3)设计常识造成错误:要常看设计规范。比如说注意檩条间距是多少,隅撑是多少,怎么定位,怎么布置(不要每个檩托板下都布置,那会出笑话的)还有柱脚螺栓的孔距是多少,应满足什么条件等等,总之在拆图时多想想若自己是安装人员应该如何将其装上,那样会少很多错误,最好到工地多看看。

钢结构图纸符号代表含义及识图常识

钢结构图纸符号代表含义及识图常识 GJ钢架 GL钢架梁或GJL钢架梁 GZ钢架柱或GJZ钢架柱 XG系杆 SC水平支撑 YC隅撑 ZC柱间支撑 LT檩条 TL托梁 QL墙梁 GLT刚性檩条 WLT屋脊檩条 GXG刚性系杆 YXB压型金属板 SQZ山墙柱 XT斜拉条 MZ门边柱 ML门上梁 T拉条 CG撑杆 HJ桁架 FHB复合板 YG:压杆或是圆管(从材料表中分别) XG:系杆 LG:拉管 QLG:墙拉管 QCG:墙撑管 GZL直拉条 GXL斜拉条 GJ30-1跨度为30m的门式刚架,编号为1号 1。算量最基本的就是看图纸,土建的人都烦钢构图纸的太乱,其实我也有这种看法,因为平法并没有用在其上面,图样还保留了一前土建制图的原则,所以做为老人看比较习惯(101图集出之前的人),后来像我这样人看钢结构图纸真的看不习惯,不过没有办法,还是要习惯的,我们知道麻烦,但任何事情都有规律的,钢结构的详图结点相当的多,但这些变化真的在算的时候影响相当的小,重要是大的方向把握好,钢结构的结点图也是相当科学的,都和科学受力相对应。有许多是重复或对称等。认真的看都会看出来。对于图纸的特点,我会在下面讲

2。算重量,因为钢结构的算量基本上全是按吨计(板按M2)。钢材+钢材就是钢结构。而钢材多指型钢,对于型钢的分类算量的方法,我也会一一列出。并做出讲解。 3。统计汇总,哈哈,此类应该是不难的,以清单为基本,分类汇总而以了。 识图问路 1。我对钢结构的认识,应该比大家深一些,因为我毕业的时候就进了一家钢结构公司,工作不到两个月,经常的工作就是画一个图纸的钢构件,把这个钢构件看明白了,画出来,他们叫钢结构深化设计(细化方案)做加工所用,说白了,一张钢板怎么加工这样的东东的。我讲的图识别,其它就是03G102上面的东东,大家有机会可以去下载看一下。闲言碎语不多讲,说说吧,钢结构图应该怎么看不头痛。 把握好看图不难的原则,其实很简单,比建筑的施工简单多了,因为他每个部分都有详图,哪里不明白了,就看此图有没有什么详图符号,有就找,其实我看明白的地方不是详图的地方,拿出来与原图一对就明白了,是什么柱,是什么梁就明白了许多。 一.钢结构 1钢结构设计制图分为钢结构设计图和钢结构施工详图两阶段。 2钢结构设计图应由具有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完成,设计图的内容和深度应满足编制钢结构施工详图的要求;钢结构施工详图(即加工制作图)一般应由具有钢结构专项设计资质的加工制作单位完成,也可由具有该项资质的其他单位完成。 注:若设计合同未指明要求设计钢结构施工详图,则钢结构设计内容仅为钢结构设计图。 3钢结构设计图 1)设计说明:设计依据、荷载资料、项目类别、工程概况、所用钢材牌号和质量等级(必要时提出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成份要求)及连接件的型号、规格、焊缝质量等级、防腐及防火措施; 2)基础平面及详图应表达钢柱与下部混凝土构件的连结构造详图; 3)结构平面(包括各层楼面、屋面)布置图应注明定位关系、标高、构件(可布置单线绘制)的位置及编号、节点详图索引号等;必要时应绘制檩条、墙梁布置图和关键剖面图;空间网架应绘制上、下弦杆和关键剖面图; 4)构件与节点详图 a)简单的钢梁、柱可用统一详图和列表法表示,注明构年钢材牌号、尺寸、规格、加劲肋做法,连接节点详图,施工、安装要求。 b)格构式梁、柱、支撑应绘出平、剖面(必要时加立面)、与定位尺寸、总尺寸、分尺寸、分尺寸、注明单构件型号、规格,组装节点和其他构件连接详图。 4钢结构施工详图 根据钢结构设计图编制组成结构构件的每个零件的放大图,标准细部尺寸、材质要求、加工精度、工艺流程要求、焊缝质量等级等,宜对零件进行编号;并考虑运输和安装能力确定构件的分段和拼装节点。 《常用用术语》

(完整版)钢结构识图图集图标讲解

钢结构识图培训讲义 技术部周耀彬 2009-5-24 第一章识图基础 一、投影及三视图 三视图:正视图(上左)、侧视图(上右)、俯视图(下) 三视图在使用是不一定完整,可能只出现其中两个。 有剖视符号的情况下,按照符号所示方向看物体,无剖视符号时,一般习惯的看图方向是: 侧视图在正视图的右侧时,表示是站在正视图中物体的右侧向左看; 侧视图在正视图的左侧时,表示是站在正视图中物体的左侧向右看; 俯视图表示从上向下看到的正视图中的物体 看图方向的正确至关重要,决定了装配方向的正确与否,由于详图绘制人员的个体差异,选择表达方式上会有所差异,需要在图面上相互印证,如有不一致处及时和制图人员沟通确认。 二、剖面符号和断面符号 1.断面符号 表示从符号处剖开看到的断面,不表示断面后方的其他东西; 2.剖面符号 表示从符号处剖开看到的断面及断面后方的其他东西; 3.在钢构详图中,断面符号和剖面符号使用上有些随意,是因为功能上比较接 近,着重表达的是看物体的方向。 看物的方向是从粗线朝文字的方向看。粗线表示人的眼睛,文字表示看的朝向。

三、索引符号及节点符号 1.不带剖视方向的索引 字母a,如果节点详图不在本图中,就写对应的图纸编号,比如“详图-09”或“09”等。 有时也直接索引出来后直接放大,不用到节点符号,如下图: 2.带剖视符号的索引 与剖(断)面符号类似,看物的方向是从粗线朝细线的方向看。粗线表示人的眼睛,细线表示看的朝向。 四、对称符号

五、焊缝符号* 1.焊缝基本符号(常用):表示焊缝横截面形状的符号 序号名称示意图符号 1 卷边焊缝 2 I形焊缝 3 V形焊缝 4 单边V形焊缝 5 带钝边V形焊缝 带钝边单边V形焊缝 6 角焊缝 7 塞焊缝或槽焊缝 2.辅助符号:表示焊缝表面形状特征的符号 序号名称示意图符号说明 1 平面符号 焊缝表面齐平(一般通过加工)

钢结构符号及其识图常识

GJ钢架 GL钢架梁或GJL钢架梁 GZ钢架柱或GJZ钢架柱 XG系杆 SC水平支撑 YC隅撑 ZC柱间支撑 LT檩条 TL托梁 QL墙梁 GLT刚性檩条 WLT屋脊檩条 GXG刚性系杆 YXB压型金属板 SQZ山墙柱 XT斜拉条 MZ门边柱 ML门上梁 T拉条 CG撑杆 HJ桁架 FHB复合板 YG:压杆或是圆管(从材料表中分别) XG:系杆 LG:拉管 QLG:墙拉管 QCG:墙撑管 GZL直拉条 GXL斜拉条 GJ30-1跨度为30m的门式刚架,编号为1号 1。算量最基本的就是看图纸,土建的人都烦钢构图纸的太乱,其实我也有这种看法,因为平法并没有用在其上面,图样还保留了一前土建制图的原则,所以做为老人看比较习惯(101图集出之前的人),后来像我这样人看钢结构图纸真的看不习惯,不过没有办法,还是要习惯的,我们知道麻烦,但任何事情都有规律的,钢结构的详图结点相当的多,但这些变化真的在算的时候影响相当的小,重要是大的方向把握好,钢结构的结点图也是相当科学的,都和科学受力相对应。有许多是重复或对称等。认真的看都会看出来。对于图纸的特点,我会在下面讲2。算重量,因为钢结构的算量基本上全是按吨计(板按M2)。钢材+钢材就是钢结构。而钢材多指型钢,对于型钢的分类算量的方法,我也会一一列出。并做出讲解。 3。统计汇总,哈哈,此类应该是不难的,以清单为基本,分类汇总而以了。 识图问路 1。我对钢结构的认识,应该比大家深一些,因为我毕业的时候就进了一家钢结构公司,工作不到两个月,经常的工作就是画一个图纸的钢构件,把这个钢

构件看明白了,画出来,他们叫钢结构深化设计(细化方案)做加工所用,说白了,一张钢板怎么加工这样的东东的。我讲的图识别,其它就是03G102上面的东东,大家有机会可以去下载看一下。闲言碎语不多讲,说说吧,钢结构图应该怎么看不头痛。 把握好看图不难的原则,其实很简单,比建筑的施工简单多了,因为他每个部分都有详图,哪里不明白了,就看此图有没有什么详图符号,有就找,其实我看明白的地方不是详图的地方,拿出来与原图一对就明白了,是什么柱,是什么梁就明白了许多。 一.钢结构 1钢结构设计制图分为钢结构设计图和钢结构施工详图两阶段。 2钢结构设计图应由具有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完成,设计图的内容和深度应满足编制钢结构施工详图的要求;钢结构施工详图(即加工制作图)一般应由具有钢结构专项设计资质的加工制作单位完成,也可由具有该项资质的其他单位完成。 注:若设计合同未指明要求设计钢结构施工详图,则钢结构设计内容仅为钢结构设计图。 3钢结构设计图 1)设计说明:设计依据、荷载资料、项目类别、工程概况、所用钢材牌号和质量等级(必要时提出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成份要求)及连接件的型号、规格、焊缝质量等级、防腐及防火措施; 2)基础平面及详图应表达钢柱与下部混凝土构件的连结构造详图; 3)结构平面(包括各层楼面、屋面)布置图应注明定位关系、标高、构件(可布置单线绘制)的位置及编号、节点详图索引号等;必要时应绘制檩条、墙梁布置图和关键剖面图;空间网架应绘制上、下弦杆和关键剖面图; 4)构件与节点详图 a)简单的钢梁、柱可用统一详图和列表法表示,注明构年钢材牌号、尺寸、规格、加劲肋做法,连接节点详图,施工、安装要求。 b)格构式梁、柱、支撑应绘出平、剖面(必要时加立面)、与定位尺寸、总尺寸、分尺寸、分尺寸、注明单构件型号、规格,组装节点和其他构件连接详图。 4钢结构施工详图 根据钢结构设计图编制组成结构构件的每个零件的放大图,标准细部尺寸、材质要求、加工精度、工艺流程要求、焊缝质量等级等,宜对零件进行编号;并考虑运输和安装能力确定构件的分段和拼装节点。 《常用用术语》 钢结构:是由钢板、型钢、冷弯薄壁型钢等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所组成的结构。 钢结构的特点:轻质高强;塑性、韧性好;各向同性,性能稳定;可焊性;不易渗漏;耐热但不耐火;耐腐蚀性差;制造简便,施工周期短。 塑性:承受静力荷载时,材料吸收变形能的能力。塑性好,会使结构一般情况下不会由于偶然超载而突然断裂,给人以安全保障。 结构设计的目的:是保证所设计的结构和结构构件在施工和工作过程中能满足各种预定功能要求并具有适当的可靠性。 注明钢构件,我在算量的时候再讲什么是支承呀,什么是斜承呀什么的,哈哈钢结构通常有框架、平面桁架、网架(壳)、索膜、轻钢、塔桅等结构形式。

钢结构节点图

10.2.3门式刚架横梁与立柱连接节点,可采用端板竖放、平放和斜放三种形式(图10.2.3a、b、c)。斜梁与刚架柱连接节点的受拉侧,宜采用端板外伸式,与斜梁端 板连接的 柱的翼缘 部位应与 端板等厚度;斜梁拼接时宜使端板与构件外边缘垂直(图10.2.3d),应采用外伸式连接,并使翼缘内外螺栓群中心与翼缘中心重合或接近。 10.2.8屋面梁与摇摆柱连接节点应设计成铰接节点,采用端板横放的顶接连接方式(图10.2.8)。 10.2.9 10.2.11 4 连接处宜设长圆孔(图10.2.11-3a);吊车梁与牛腿处垫板采用焊接连接(图10.2.11-3b);吊车梁之间应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10.2.12);受剪力V GB50017进行计算。 (a) 图10.2.9屋面梁和混凝土柱连接节点 (a)(b) (a)

10.2.13在设有夹层的结构中,夹层梁与柱可采用刚接,也可采用铰接(图10.2.13)。当采用刚接连接时,夹层梁翼缘与柱翼缘应采用全熔透焊接,而腹板可采用高强螺 若山墙、c ),当圆钢直径大于25mm 或腹板厚度不大于5mm 时,应对支承孔周围进行加强。圆钢端部应设丝扣,待校正定位后宜采用花篮螺栓张紧。 2型钢支撑与刚架梁柱连接宜用连接板连接(图10.2.14d );受力较大时,可设置双片柱间支撑,并双片柱间支撑间沿支撑的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连接板焊于柱间支撑。 10.2.15系杆与刚架梁柱连接应设计成铰接节点,可采用普通螺栓连接(图10.2.15)。 对于钢管系杆,钢管端部应设置封头板,对于双角钢系杆,应沿系杆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垫块以保证其协调工作。 10.2.16隅撑与刚架构件腹板夹角不宜小于 45,宜采用单角钢制作。隅撑可连接在刚架构件受压侧附近的腹板上(图10.2.16a );也可连接在受压翼缘上(图10.2.16b );也可在靠受压侧设置连接板,隅撑连接在连接板上(图10.2.16c )。隅撑与刚架和檩条连接可采用普通螺栓,每端可设置一个螺栓。 圆钢 连接板圆钢角钢垫块 圆钢楔形垫块 连接板型钢图10.2.14支撑与刚架梁柱连接节点 (a)圆钢用连接板连接(b)圆钢用角钢垫块连接(c)圆钢用楔形垫块连接(d)型钢用连接板连接 图10.2.12牛腿节点 (a)等截面牛腿(b)变截面牛腿 图10.2.14山墙柱与刚架连接节点 (a)山墙柱用弹簧片连接(b)山墙柱腹板开长孔(c)山墙刚架连接 图10.2.15系杆与刚架梁柱连接节点 (a)钢管系杆(b)单角钢系杆(c)双角钢系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