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手足口病宣传栏

【免费下载】手足口病宣传栏
【免费下载】手足口病宣传栏

手足口病知识宣传栏

一、婴幼儿是如何感染手足口病的?

婴幼儿喜欢把手或是玩具等放到嘴里撕咬,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所以3岁以上的发病率较高。

1.常见托儿所或是公共场所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玩具等物品。

2.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

3.饮用或食用被污染过的水和食物。

4.小儿不懂分辨,吃有病毒或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二、感染的方式:

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咽部在内的整个消化道,其传播途径是粪—口,仅少数是呼吸道。手足口病是由于食用和饮用被污染的饮料、水果、食物等造成的,而不是在拥挤的人群中通过呼吸传播的

三、1.一般症状表现:儿童和成人都可能感染,5岁以下儿童多

发,所以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

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环境卫生差、个人卫生习惯不良诱导病发,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

(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2)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3)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4)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5-10天,

多数可自愈。

四、预防及注意事项

1.父母应该注意: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婴幼儿洗手,不要让婴幼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婴幼儿;

2. 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婴幼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 婴幼儿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2.幼儿园及小学等机构的预防措施

(1)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消毒的必备品:碘酊、消毒棉球等。

五、手足口病中医治疗方法

1.中药方剂:

(1)双花防毒饮

方剂:金银花10g,野菊花10g,蚤休15g,茯苓10g,甘草

3g。

制法:上药加水300ml,浸泡30分钟,以武火(大火)煎煮

沸腾,改用文火(小火)煎煮15分钟,煎成药液150ml。每日1剂,药液分2~3次服,连续服用7~10天。3岁以下婴幼儿可

减量服用。

(2)治疗口疼牙龈肿:可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

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2.中成药

(1)玉屏风口服液合板蓝根冲剂,连续服用7~10天。

(2)治疗口咽部疱疹,可用西瓜霜、冰硼散、锡类散,任选1种。

(3)手足疱疹严重者,可用如意金黄散、青黛散,任选1种,麻油调,敷于疱疹患处,1日3次。

六、手足口病西医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

(1)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2)呕吐难以进食者给予输液。

(3)口腔溃疡给予青梅散、金霉素鱼肝油或锡类散外涂,疼

痛剧烈涂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促使糜烂面早日

愈合。并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4)皮肤疱疹有继发感染者涂以1%甲紫;

 (5)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若伴有发热时,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2.手足口病可能结合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

时进行治疗。

(1)并发脑膜炎者按照脑膜炎治疗

(2)并发心肌炎者按照心肌炎治疗。

七、手足口病应该如何护理?

手足口病宝宝的居家护理 : 手足口病是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目前没有特效治疗,主要是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宝宝患了手足口病,居家护理尤为重要: 消毒隔离 1、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应将患儿隔离,以免引起流行蔓延。宝宝应

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和水疱结痂。一般需要隔离2周。 2、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3、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

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

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饮食营养 1、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 2、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

3、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口腔护理 1、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

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

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2、可将维生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

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 2 、维生素C,

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

菌继发感染。 皮疹护理 1、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2、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3、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4、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5、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如有感染需用抗生

素及镇静止痒剂等。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 1、定时测量宝宝的体温、脉搏、呼吸。 2、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

3、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