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专业书】彼得.沃克作品集

【景观设计专业书】彼得.沃克作品集
【景观设计专业书】彼得.沃克作品集

【景观设计专业书】彼得.沃克作品集

随着西方,尤其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社会变得日益动荡不安,这种急剧的变化使得人们不得不从各方面进行严肃认真的反思,艺术家们当然也无法置身其外。于是,各种新兴的艺术类型,肩负着反映社会各阶层现实状况的使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这其中就包括有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Minimalist),又称最低限度艺术,它是在早期的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门类。最初,它主要通过一些绘画和雕塑作品得以表现。很快,极简主义艺术就被彼得·沃克(Peter Walker)、玛萨·舒瓦茨(Martha Schwartz)等先锋园林设计师运用到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去,并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议。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极简主义园林已经日益为人们了解和认可。彼得·沃克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园林设计师之一,由于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极简主义色彩,他也被人们认为极简主义园林的代表者。不管是谁,当看到他的作品时,大都会被其简洁现代的布置形式、古典的元素、浓重的原始气息、神秘的氛围所打动,这也是彼得·沃克作品的过人之处——艺术与园林的无声结合赋予了作品全新的含义。彼得·沃克于1932 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帕萨德纳市。1955 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他的风景园林学士学位。上学期间,

他曾经在当时著名的设计师劳伦斯·海尔普林的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毋庸置疑,这一切为他今后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毕业后,他去了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一年后,他与另一位著名的设计师佐佐木·英夫(sasaki )合伙成立了事务所,这也就是现在著名的SWA集团的前身。1976 年,在完成了大量单一风格的作品后,感到有些厌倦的彼得·沃克决定去哈佛大学教授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并担任了系主任一职(1979-1981 )。在那里,他遇见了他后来的妻子玛萨·舒瓦茨(当时玛萨·舒瓦茨还是他的学生)。由于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两人结合并合作成立了彼得·沃克-玛萨·舒瓦茨事务所。但是,数年后由于他们各自的设计思想存在着巨大分歧,事务所宣告解散,沃克与其他人先后成立了几家事务所,包括目前他与威廉·约翰逊合作的事务所(Peter Walker and Partners)。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的感官复杂性——以彼得·沃克景观作品为例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的感官复杂性——以彼得·沃克景观作品为例 发表时间:2020-04-14T02:52:48.106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21期作者:王璐璐 [导读]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手法特征主要体现在把握整体性;对建筑化简约、纯粹空间的追求;对材质的关注和构造的精细;对纯净、抽象形式的运用、对时间与自然造化的体现等。运用简化和提炼、简洁抽象几何形体、景观要素的系列化等方法来实现纯净抽象的形式。 王璐璐 滨州学院 256600 摘要: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手法特征主要体现在把握整体性;对建筑化简约、纯粹空间的追求;对材质的关注和构造的精细;对纯净、抽象形式的运用、对时间与自然造化的体现等。运用简化和提炼、简洁抽象几何形体、景观要素的系列化等方法来实现纯净抽象的形式。由于其设计手法的此类特征,其本身所反映出的复杂性往往被忽视。通过分析彼得·沃克作品,从感官体验角度分析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的复杂性问题。 关键词:景观设计;极简主义;复杂性;感官体验 1.极简主义景观设计 自20世纪60年代起,现代艺术蓬勃发展,影响越来越广泛,艺术家开始涉足环境艺术和景观设计,一些景观建筑师开始接触极简主义艺术,从极简主义艺术中汲取创作营养,并运用到景观设计的实践中,创作了许多具有极简主义风格的景观作品。其中代表作有彼得·沃克的唐纳喷泉、玛塔·施瓦茨的面包圈花园以及彼得·拉茨的杜伊斯堡公园金属广场等。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强调从整体性把握设计,追求极致简单、纯粹的空间构成、关注材质细节的运用。其作品在设计层面上通过高度概括的设计手法与精炼简约的表现手段,深度挖掘景观本质带给人们的体验。 极简主义景观的设计理念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极简的设计方法,设计师对设计对象研究、分析后,确定其关键性因素,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细节表现,以最简练的表达手法取得最大的景观效果;二是极简的表现手法,设计师运用及其精炼简单的元素、景物已经材质表现景观最本质的特征;三是极简的设计目标,在充分了解场地文脉、肌理的基础上,找出适应场地的最理想方式,并尽量减少对原有景观的人为干扰。 2.保罗·沃克作品分析 彼得·沃克(Peter Walker)是当代景观设计中极具代表性的大师,也是将极简主义风格运用到景观设计中的代表人物。他所设计的景观作品大多结合当地文脉,融入丰富的历史与传统文化,通过简洁、现代的布置形式,运用古典的景观元素,营造浓重的原始气息以及神秘的氛围。这些都是彼得·沃克作品的显著特点及过人之处——艺术与景观的无声结合赋予了作品全新的含义。以下将通过其景观设计作品分析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的感官复杂性。 2.1唐纳喷泉 哈佛大学的唐纳喷泉建于1984年,是彼得·沃克早期的作品。喷泉位于校园内的一个交叉路口,同时跨越草地和水泥路地面,并且包含了附近的两棵树,由159块花岗岩不规则排列组成直径约为18.3M的圆形石阵,每块石头大约4英尺长、2英尺宽、2英尺高,当人们坐在草地上时,刚好可以被用作石椅或石桌。石阵的中央是一座雾喷泉。 唐纳喷泉立足于夏天使用,而在冬天,利用周边建筑供热系统可以继续喷雾,当气温继续降低直至无法喷雾时,白雪覆盖石阵,则是另一番景象。石阵中心处设有水池,此处石头也更加密集。春夏秋三季,水雾像云一样在石上舞蹈,将石阵的边界模糊。白天阳光反射令水雾产生彩虹;夜晚水雾在灯光的影响下制造出丰富的光影变化。 虽然运用极简的设计手法,但彼得·沃克也对空间的使用功能进行了推敲,石阵具有空间划分的作用。设计师利用159块天然石块围合出一块直径60英尺的圆形静空间,并与周边环境有所分区。同时,水雾喷泉以柔和的方式阻隔了人们直线相互对视的目光,使这里更显私密,增加了实用性。 2.2 911国家纪念广场 911国家纪念广场是彼得·沃克生涯里一件极具代表性的作品。2004年1月,以色列建筑师迈克·阿拉德以作品“倒影缺失”从63个国家5000多份方案中脱颖而出,之后他便邀请彼得·沃克一同完成该项目,并最终获得了201ASLA专业奖。 为了纪念911事件,在纽约世贸广场遗址上设立了庞大的瀑布,周边设置了森林广场,人们从周边繁华的城市走向这个静谧又有着瀑布轰鸣声的神圣场所,纪念逝去的生命,人们向下行走,将看到遇难者的名字,穿过森林广场向上走又回到了日常的生活,巨大的高差,让

著名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

个人简介:彼得·沃克,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他有着丰富的从业和教学经验,一直活跃在景观设计教育领域,1978-1981年曾担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主任。1983年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成立了彼得·沃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与梅拉尼·西蒙合作完成的《看不见的花园:寻找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彼得·沃克有着超过50年的景观设计实践经验。他的每一个项目都融入了丰富的历史与传统知识,顺应时代的需求,施工技术精湛。人们在他的设计中可以看到简洁现代的形式、浓重的古典元素,神秘的氛围和原始的气息,他将艺术与景观设计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赋予项目以全新的含义。 简历: 1932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德纳市(Pasadena)。 195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景观设计学学士学位。上学期间,他曾经在当时著名的设计师劳伦斯·海尔普林的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这一切为他今后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6年在伊利诺斯大学进行景观设计学研究生课程的学习。 1957年获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景观设计学硕士学位,并获得美国景观设计专业优秀学生奖——魏登曼奖。同年(另说1958年)与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佐佐木英夫教授(Hideo Sasaki 1919-2000)共同创立了SWA(Sasaki Walker Associates)景观设计事务所,其逐渐发展壮大,后成为美国当代最著名的景观设计公司之一。 1958-1959年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讲师。 1959年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 1973-1983年担任SWA集团暑期学校主任。 1976-1991年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副教授,教授景观设计课程。 1977—1978年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城市设计专业代理主任。 1978-1981年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主任 1983年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成立了彼得·沃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Peter Walker and Partners,简称PWP),标志其设计风格趋于成熟。 1988年-1991年担任美国《景观设计》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 1992年出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Charles Eliot主席 1997-1999年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景观设计系主任 2004年PWP设计的纳什雕塑中心和Saitama天空森林广场两项目获得了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专业大奖。 2007年PWP赢得2007年景观设计单元的国家设计奖(National Design Award for Landscape Design)

彼得沃克

2009年4月16日晚上,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知名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P eter Walker)主旨报告成功举行。 讲座上,彼得·沃克将自己从事景观行业五十余年来的具体项目、工作经历、教育经验及设计思想与在座的听众分享,并热情而耐心地回答了听众的提问,给予设计师和学生很大的启发。 彼得·沃克是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他有着丰富的从业和教学经验,一直活跃在景观设计教育领域,1978-1981年曾担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主任。1983年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成立了彼得·沃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与梅拉尼·西蒙合作完成的《看不见的花园:寻找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作为一位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有着超过50年的景观设计实践经验,设计了无数佳作. 彼得·沃克提到当年美国也同样面临现在中国所遇到的问题,城市化快速发展,低密度的重复建设等。开发商开发房地产时,都带着"风格"让设计师进行设计。因为房地产景观归根到底还是商品,带有商业性,而客户的喜好,就决定了该商品设计的导向。面对这样的设计环境,彼得·沃克间接地进行了反思,他从20世纪60年代的极简主义画家和雕塑家的一些作品中得到了灵感。他认为这些艺术品和景观是紧密相连的,这些艺术品设计构成简单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但正是这些简约的构成,却可以形成很好的景观。20世纪60年代斯特拉、安德烈、贾德、弗莱文以及莫里斯等艺术家的作品再次从艺术上肯定并复苏了简朴性、力量和清晰性,给于了设计新的方向。 那么,如何利用这些简单的构图来解决实际中的各种问题?如何将图纸上的艺术品和景观设计结合在一起。例如:有的艺术家在沙漠中行走,一次获得一条美丽的路径,但是这样的形式,如何应用于景观设计中,并被客户所接受?一些景观中的某种元素,放于室内可以成为一种艺术品,并具有宗教感和强烈的神圣感,但是这种想法应该如何实现?一个艺术馆的展出里,水泥块被整齐排列于地表,这样的艺术作品具有强烈的冲击力,但是它又如何应用于景观?再如安德烈的作品"切割线":枕木摆于草地中,成为一定的序列就使草地变得十分的不同,变得难以忘却。正是对于这些问题的长期思考,彼得·沃克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如此简单的东西,却可以产生强烈的震撼。这些思考也充分说明了他自己的话"从艺术的角度来获得关于景观设计的灵感",并让他成功找到了将艺术和他的景观设计融合在一起的途径,使用极简主义来做设计,并将它运用到极致。

彼得沃克论文

浅析彼得沃克的作品 Bjtu 11121922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极简主义园林已经日益为人们了解和认可。彼德·沃克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园林设计师之一,由于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极简主义色彩,他也被人们认为极简主义园林的代表者。不管是谁,当看到他的作品时,大都会被其简洁现代的布置形式、古典的元素、浓重的原始气息、神秘的氛围所打动,这也是彼得·沃克作品的过人之处——艺术与园林的无声结合赋予了作品全新的含义。 关键词:极简主义景观设计彼得沃克 随着西方,尤其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社会变得日益动荡不安,这种急剧的变化使得人们不得不从各方面进行严肃认真的反思,艺术家们当然也无法置身其外。于是,各种新兴的艺术类型,肩负着反映社会各阶层现实状况的使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这其中就包括有极简主义。极简主义,又称最低限度艺术,它是在早期的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门类。最初,它主要通过一些绘画和雕塑作品得以表现。很快,极简主义艺术就被彼得·沃克、玛萨·舒瓦茨等先锋园林设计师运用到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去,并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议。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极简主义园林已经日益为人们了解和认可。彼德·沃克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园林设计师之一,由于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极简主义色彩,他也被人们认为极简主义园林的代表者。 不管是谁,当看到他的作品时,大都会被其简洁现代的布置形式、古典的元素、浓重的原始气息、神秘的氛围所打动,这也是彼得·沃克作品的过人之处——艺术与园林的无声结合赋予了作品全新的含义。彼德·沃克于1932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帕萨德纳市。195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他的风景园林学士学位。上学期间,他曾经在当时著名的设计师劳伦斯·海尔普林的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毋庸置疑,这一切为他今后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毕业后,他去了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一年后,他与另一位著名的设计师佐佐木·英夫合伙成立了事务所,这也就是现在著名的SWA集团的前身。1976年,在完成了大量单一风格的作品后,感到有些厌倦的彼得·沃克决定去哈佛大学教授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并担任了系主任一职(1979-1981)。在那里,他遇见了他后来的妻子玛萨·舒瓦茨(当时玛萨·舒瓦茨还是他的学生)。由于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两人结合并合作成立了彼得·沃克-玛萨·舒瓦茨事务所。但是,数年后由于他们各自的设计思想存在着巨大分歧,事务所宣告解散,沃克与其他人先后成立了几家事务所,包括目前他与威廉·约翰逊合作的事务所。如今看来,彼德·沃克成为一名极简主义者是有其客观因素的。早年他在哈佛求学时,受到当时流行的现代主义的巨大影响,与他同时代的导师、学长们对于现代主义的追求深深感染了彼德·沃克,他也因此成为现代主义的忠实追随者。随着对园林认识的不断深入,彼德·沃克开始尝试着将自己喜爱的极简艺术结合到园林设计中。 需要说明的是,彼德·沃克曾是一名狂热的极简主义艺术爱好者,这也成为他日后运用极简艺术的主要动力源泉。其后的欧洲之旅,尤其是法国古典规则园林带给他的巨大冲击更加坚定了他将极简艺术运用到园林设计中的决心。在进行了一些初期的尝试之后,沃克发现这种结合的效果出乎意料的成功,它们所反映出的那种鲜明的特色“如同闪电一样照亮了昏暗的天空。”当时他设计的那些作品包括1980年和舒瓦茨合作的尼可庭院和1983年伯纳特公园等。初期设计尝试的成功促使沃克更加努力的发展自己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格。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一些作品标志着他这种风格的成熟,如1984年的唐纳喷泉、IBM索拉那

日本埼玉广场分析 彼得沃克作品

浅析日本埼玉广场 简单介绍 日本埼玉广场始于1994年,位于日本东京琦玉县, 它是东京新城分中心的一个主广场和步行中心。广场位 于一个火车站的上方,是连接新城与老城的枢纽。广场 包括一个新车站,东京最大的体育馆,以及众多的居住、 办公,商业大楼。 关于它的 设计者:极简主义大师——彼得·沃克 彼得·沃克,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 计师,“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 协会(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 (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 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 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 彼得·沃克有着超过50年的景观设计实践经验。 他的每一个项目都融入了丰富的历史与传统知识,顺 应时代的需求,施工技术精湛。人们在他的设计中可 以看到简洁现代的形式、浓重的古典元素,神秘的氛围和原始的气息,他将艺术与景观设计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赋予项目以全新的含义。 彼德·沃克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园林设计师之一,由于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极简主义色彩,他也被人们认为极简主义园林的代表者。 设计思想:极简主义设计思想日本禅宗园林设计思想 极简主义(Minimalist),又称最低限度艺术,它是在早期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门类。最初在20世纪60年代,它主要通过一些绘画和雕塑作品得以表现。后来,极简主义艺术被彼得·沃克(Peter Walker)、玛萨·舒瓦茨(Martha Schwartz)等先锋园林设计师运用到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去,并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议。彼得沃克将极简主义解释为:物即其本身。 极简主义就是用最少表示最多,它的目的是使内容被突出出来并成为焦点。从一个

风景园林大师——彼得·沃克的设计理念及作品

2017年第7期 现代园艺彼得·沃克1955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获得风景园林学士学位。伯克利的风景园林专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培养出了托马斯·丘奇等园林大师,形成了加利福尼亚学派,沃克虽然没有跟随托马斯·丘奇学习,不过他大学期间曾经在另一个加州学派的代表人物劳伦斯·哈普林的设计事务所实习。哈普林的加州学派混合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对早期的沃克产生过影响,虽然沃克后来转向极简主义,但是加州学派的痕迹在他的一些项目里仍然可以看到。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作为SWA 的总设计师,沃克成功主持了许多区域规划、城市景观和园林设计项目,然而与此同时他发现,这些风景式的景观与他本人对极简主义艺术的兴趣相差甚远,因此,他于1976年离开了SWA 赴哈佛大学任教,并从事极简主义研究工作。1983年,沃克创办了自己的设计公司,从而把自己的极简主义探索付诸实践,并取得了极大成功。 1彼得·沃克的设计理念 彼得·沃克是极简主义园林设计的代表人物,极简主义 又称最低限度艺术,它是在早期机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门类,最初它主要是通过绘画和雕塑作品表现出来。很快极简主义就被彼得·沃克等先锋园林设计师运用到他们的设计作品中。沃克的作品贴近大地,悄然占据人们的内心,令人难以忘怀,沃克曾经表示他追求的“几乎是一个宗教性的目标”。沃克是对极简主义、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综合研究之后,创造出了其极简主义的园林。利维女士指出沃克极简主义作品特征是貌似分离,但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2彼得·沃克作品分析———哈佛大学泰纳喷泉 “泰纳喷泉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极简艺术作品。”沃克说: “材料、概念和它们不同的意义互相冲突并让人产生疑问。这种艺术表达很适合于校园中大学生们对知识的存疑及哈佛大学对知识的探索”。沃克的设计概念是在设计中利用新英格兰地区的材料,并创造一件能够反映太阳每天运动及变更的艺术品。泰纳喷泉是沃克对石头力量亲密性的一种展示。该喷泉位于一个被建筑、构筑物、围栏所包围的步行路交叉口。泰纳喷泉由一个18m 直径的圆组成,内部由一些同心但不规则的圆定义组成,每块巨石约1.2m ×0.6m ×0.6m ,并且都镶嵌在地面上。草坪、沥青和混凝土路面在圆的不同点上相互交错,不断改变着场所的质地与色彩。这些巨石使人们想起遥远的过去,同时,也使人想起新英格兰的历史以及那些先驱们清理散置在田野间石头的艰辛,然而这些联想又和放置在沥青路面上出现的巨石相矛盾。远古、历史和现代新 事物并置,这一点与周围的建筑风格对比相一致:严肃的乔治式砖房、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科技中心以及静思的哥特式纪念堂形成对比。 在石头圈中心有一个直径6m 、高1.2m 的水雾,这些水雾由5个同心圆环状排列的喷嘴喷出的细小水珠组成。在春、夏、秋3季喷嘴喷射出的水雾像云一样萦绕在石头智商。水雾景观取决于太阳和观赏者间的位置关系,有时水雾中会出现彩虹,有时也会像看到萤火虫般的闪亮视觉感。在晚上,灯光从下面反射出来,给这个空间带来了神秘感。座凳般的巨石是沃克精心安排引导人们进入并穿越这迷雾。喷泉地表没有水池,落入地面的水迅速流入集水坑中。在冬季,当温度降到0℃以下时,循环水系统被关闭,从哈佛大学中央供热系统提供蒸汽将石头完全笼罩,这些蒸汽仅仅从一圈喷嘴中喷出,它看上去比水雾更加短暂,漂浮在空中,造成一种神秘的感觉。 沃克将泰纳喷泉定位为一个休憩和聚会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儿童探索的空间以及吸引步行者停留欣赏的景点。泰纳喷泉的设计让人们进入并参与在其中,同时其也是一个向外的空间和地球相联系,并表达出原始的美感。不同的季节泰纳喷泉都有着不同的自我诠释和改变,使得喷泉成为一个观察和记录自然变化的载体。在春夏季,喷泉为环境提供清新的空气、明亮的夜晚和绿色的床;秋季时地面被落叶覆盖,秋风激起水雾,给人们提供一个温馨的休憩场所;冬季降雪覆盖了巨石,安静的圆形石阵给人一种神秘感。 3结语 彼得·沃克出版过《极简主义庭园》和《看不见的花园》这 2本书,详细阐述了他的设计思想。对于他作为极简主义者这一特征我们应该足够重视,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他的各种极简主义风格的园林作品,同时,也对其他艺术门类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彼得·沃克作为美国景观设计行业璀璨的明星,设计中融合了古典、现代、极简主义及日本禅宗风格,值得景观设计师学习和研究。 参考资料 1刘晓明,王朝忠.美国风景园林大师彼得·沃克极其极简主义园林[J].中国园林,2000(4) 2 [美]里尔·莱威.彼得·沃克.极简主义庭园[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舒丹丹) 作者简介:单琳琳(1990-),女,学历: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风景园林大师———彼得·沃克的设计理念及作品 单琳琳 (新疆艺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摘要:阐述了彼得·沃克的设计理念,并就彼得·沃克作品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位风景园林大师的极简主义。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极简主义 景观设计 58--

彼得·沃克与极简主义-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彼得·沃克与极简主义 摘要:彼得〃沃克,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人们在他的设计中可以看到简洁现代的形式、浓重的古典元素,神秘的氛围和原始的气息,他将艺术与景观设计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赋予项目以全新的含义。 关键词:彼得〃沃克;“极简主义”;哈佛大学唐纳喷泉;波奈特公园;柏林索尼中心;日本埼玉广场 彼得?沃克是当今最著名的景观设计大师之一,这 一点可以由其于今年4月份在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 究院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两场讲座的火爆现场可窥其 受追捧程度。但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彼得?沃克为什么取 得如此大的成功时,恐怕很少有人能真正读懂这位年 过七旬的大师。而在他与梅拉妮?西莫合著的《看不见 的花园》一书最前面却写道:“献给我们学科,始于 兴趣,终于崇拜和热爱”。我认为这短短的17个字道 出了彼得?沃克一生成功的根本原因。 个人简介 彼得·沃克于1932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帕萨德纳市。195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他的风景园林学士学位。上学期间,他曾经在当时著名的设计师劳伦斯·海尔普林的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毋庸置疑,这一切为他今后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毕业后,他去了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一年后,他与另一位著名的设计师佐佐木·英夫(sasaki)合伙成立了事务所,这也就是现在著名的SWA集团的前身。1976年,在完成了大量单一风格的作品后,感到有些厌倦的彼得·沃克决定去哈佛大学教授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并担任了系主任一职(1979-1981)。在那里,他遇见了他后来的妻子玛萨·舒瓦茨(当时玛萨·舒瓦茨还是他的学生)。由于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两人结合并合作成立了彼得·沃克-玛萨·舒瓦茨事务所。但是,数年后由于他们各自的设计思想存在着巨大分歧,事务所宣告解散,沃克与其他人先后成立了几家事务所,包括目前他与威廉·约翰逊合作的事务所。 如今看来,彼德·沃克成为一名极简主义者是有其客观因素的。早年他在哈佛求学时,受到当时流行的现代主义的巨大影响,与他同时代的导师、学长们对于现代主义的追求深深感染了彼得·沃克,他也因此成为现代主义的忠实追随者。随着对园林认识的不断深入,彼德·沃克开始尝试着将自己喜爱的极简艺术结合到园林设计中。

【景观设计专业书】彼得.沃克作品集

【景观设计专业书】彼得.沃克作品集 随着西方,尤其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社会变得日益动荡不安,这种急剧的变化使得人们不得不从各方面进行严肃认真的反思,艺术家们当然也无法置身其外。于是,各种新兴的艺术类型,肩负着反映社会各阶层现实状况的使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这其中就包括有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Minimalist),又称最低限度艺术,它是在早期的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门类。最初,它主要通过一些绘画和雕塑作品得以表现。很快,极简主义艺术就被彼得·沃克(Peter Walker)、玛萨·舒瓦茨(Martha Schwartz)等先锋园林设计师运用到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去,并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议。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极简主义园林已经日益为人们了解和认可。彼得·沃克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园林设计师之一,由于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极简主义色彩,他也被人们认为极简主义园林的代表者。不管是谁,当看到他的作品时,大都会被其简洁现代的布置形式、古典的元素、浓重的原始气息、神秘的氛围所打动,这也是彼得·沃克作品的过人之处——艺术与园林的无声结合赋予了作品全新的含义。彼得·沃克于1932 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帕萨德纳市。1955 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他的风景园林学士学位。上学期间,

他曾经在当时著名的设计师劳伦斯·海尔普林的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毋庸置疑,这一切为他今后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毕业后,他去了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一年后,他与另一位著名的设计师佐佐木·英夫(sasaki )合伙成立了事务所,这也就是现在著名的SWA集团的前身。1976 年,在完成了大量单一风格的作品后,感到有些厌倦的彼得·沃克决定去哈佛大学教授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并担任了系主任一职(1979-1981 )。在那里,他遇见了他后来的妻子玛萨·舒瓦茨(当时玛萨·舒瓦茨还是他的学生)。由于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两人结合并合作成立了彼得·沃克-玛萨·舒瓦茨事务所。但是,数年后由于他们各自的设计思想存在着巨大分歧,事务所宣告解散,沃克与其他人先后成立了几家事务所,包括目前他与威廉·约翰逊合作的事务所(Peter Walker and Partne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