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的生成和压缩以及简单修音_合成方法介绍

音频的生成和压缩以及简单修音_合成方法介绍
音频的生成和压缩以及简单修音_合成方法介绍

音频的生成和压缩方法介绍

一、简述

我们的全系列产品,如KT403A、KT404A等等芯片产品以及模块类产品,专注于音频的播放领域,并不具备生成音频的功能,所以用户需要自己产生音频,来存放到我们芯片接口的存储器里面。其实生成这个音频也是非常的简单,下面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主流的生成音频的方法分为三种:

1、高级篇--直接请真人进行录制,这个可以直接淘宝找到相关的服务商即可

2、中级篇--使用网络免费的“文字转语音”的软件生成

3、初级篇--使用录音的方法,生成语音

二、方法分类说明

1、高级篇--直接请真人进行录制

(1)、这个方法,可以直接淘宝上面搜索即可,基本上费用应该在500--1000不等

(2)、这个方法主要是争对一些产品要求高的地方,因为真人发音,音效都会好很多

(3)、同时真人录音的话,譬如英文可以直接找“外国人”录制好。另外一些不常见的语音,也只能用这样的方法

2、中级篇--使用“文字转语音”软件

(1)、文字转语音,网络上面的免费软件非常多,这里我们强烈推荐“科大讯飞”的免费软件,毕竟最专业的公司做出来的产品。效果必然是最好的。附件中,我们提供了软件

(2)、软件使用方法

的右下角可以勾选,这样合成的语音,会在软件的目录下面,生成一个xxx.wav文件

这个用户可以直接尝试一下,使用也是非常的简单

(3)、生成了wav文件之后,尽管我们的芯片可以正常播放。如果用户使用SPIFLASH作为存储介质的话,建议用户直接使用mp3转换软件,转换成mp3的格式。这样可以节省内存的空间

3、初级篇--使用录音的方法

(1)、用户可以使用手机进行录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手机里面下载一个MP3录音软件即可

(2)、用户可以通过电脑进行录音,因为我们的电脑有一个音频输入口,就是“红色”的那个音频口。可以使用我们推荐的软件“录音软件”

(3)、软件使用方法如下:

录音的软件设置如上

将外置的MIC线接入电脑的音频接口,注意不要弄混了耳机接口和MIC输入接口。点击录音即可

三、音频的压缩方法

1、争对SPIFLASH的小容量、稳定的特点。我们开发了QYMUSBxFS系列模块。直接通过手机的Microusb线更新语音,但是对于常见的MP3歌曲文件,大都是4M字节左右,使用SPIFLASH,空间就显得很吃力了。但是我们一般作为语音播报和提示场合,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很高的采样率

从上图的左下角,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第一等.MP3”的采样率高达44100HZ。比特率为256KBS。这个参数,说明当前的歌曲音质是相当好的,所以占用了4.5M的空间。

2、但是实际我们根本不需要这么高的音质,这时就可以压缩了。如下:

使用“GoldWave”这款软件。

(1)、点击批处理,添加需要被压缩的文件

(2)、选择“转换”,设置采样率为16000KHZ ,比特率为16KBS 。单声道再指定一下转换后存放文件的路径即可

(3)、压缩之后,4.5M 的文件变成507K 了。同时争对一般的语音播报场合,其实听起来声音效果并没有很大的损失。步骤就是这样

3、备注:

(1)、如果是WA V 文件的话,强烈建议客户也可以使用这个软件转换成MP3。因为我们支持MP3解码,这么牛逼的技术为啥不用呢。

(2)、转换之后的效果,用户可以直接先在电脑上面试听一下效果,电脑上面播放的效果,和我们芯片播放的效果是差不多的

(3)、如果觉得音质不好,可以适当的增加采样率和比特率这两个参数。可以自己尝试一下

这里再推荐一个值,即采样率为32KHZ ,比特率为32kbs ,单声道

如果需要修改音源的音量,以及剪裁音源,都可以使用这款

四、音频的合成以及修饰的简单方法

1、音频的合成方法:

(1)、软件还是使用“GoldWave”这款软件。

(2)、截图如下:

这里打开了两个音频文件,直接选择一个文件复制然后粘贴到另一个文件的尾部就可以了如下图:

在尾部直接粘贴,如下图

2、音频的修饰方法:

(1)、同样也是这个软件,可以调整音频的音量、淡进淡出的效果,以及剪裁等等,都可以

空调压缩机工作原理

空调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1、空调压缩机是在空调制冷剂回路中起压缩驱动制冷剂的 作用。工作回路中分蒸发区和冷凝区,室内机和室外机分别属于高压或低压区。压缩机一般装在室外中,压缩机把制冷剂从低压区抽取来经压缩机后送到高压区冷却凝结,通过散热片散发出热能到空气中,制冷剂也从气态变成液态,压力升高。制冷剂再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经过毛细管喷射到蒸发器中,压力骤降,液态制冷剂立即变成气态,通过散热片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量。这样,机器不断工作,就不断把低压区一端的热能吸收到制冷剂中再送到高压区散发到空气中,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 2、空调在作制冷运行时,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吸 入后加压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在室外换热气中放热变成中温高压的液体,中温高压的液体再经过节流部件节流降压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在室内换热气中吸热蒸发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然后进入压缩机压缩,往复循环。 3、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心脏,无论是空调、冷库、化工制冷 工艺等等工况都要空压缩机这个重要的环节来做保障! 制冷压缩机种类和形式很多,根据原理可分为容积型和速度型两类,其中容积式是最为普遍的。 那压缩机又是如何压缩空气的呢?

简单而说就是通过改变气体的容积来完成气体的压缩和输送过程!任何动力设备都需要一个动力来做功完成,压缩机也是一样,它需要一个电动机来带动。 容积型压缩机又分为往复活塞式和回转式两种。 往复活塞式是通过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运动改变气体工作容积;活塞式压缩机历史悠久,生产技术成熟。 回转式压缩机包括刮片旋转式压缩机 螺杆式压缩机,目前国内生产的空调器多采用旋转式压缩机; 蜗杆式压缩机主要用于大型制冷设备,现在一些大型商场办公楼内也有很多采用蜗杆式压缩机。 空调的基本原理是这样的,压缩机将冷冻剂压缩成高压饱和气体,这种气态冷冻剂再经过冷凝器冷凝。 通过节流装置节流之后,通入到蒸发器中,将所需要冷却的媒介冷却换热。例如将蒸发器连接到楼里的各个房间,蒸发器的蛇形管将同空气进行换热,再通过鼓风将冷气吹向空气洞中。 而蒸发器蛇形管内的冷冻剂换热后变成低压蒸气回到压缩机,在被压缩机压缩,这样循环利用就完成了制冷系统。 4、分析空调图

音频、视频压缩有哪些技术标准

音频、视频压缩有哪些技术标准? 视频压缩技术有:MPEG-4、H263、H263+、H264等 MPEG-4视频编码技术介绍 MPEG是“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的简称,在它之前的标准叫做JPEG,即“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当人们用到常见的“.jpg”格式时,实际上正在使用JPEG的标准。JPEG规范了现代视频压缩的基础,而MPEG把JPEG 标准扩展到了运动图象。 MPEG-4视频编码标准支持MPEG-1、MPEG-2中的大多数功能,它包含了H.263的核心设计,并增加了优先特性和各种各样创造性的新特性。它提供不同的视频标准源格式、码率、帧频下矩形图像的有效编码,同时也支持基于内容的图像编码。采纳了基于对象(Object-Based)的编码、基于模型(Model-based)的编码等第二代编码技术是MPEG-4标准的主要特征。 MPEG4与MPEG1、MPEG2的比较 从上表可以看出,MPEG1和MPEG2主要应用于固定媒体,比如 VCD 和 DVD ,而对于网络传输,MPEG4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H.263/H.263+/H.264视频编码技术介绍 1.H.263视频编码标准 1.H.263是最早用于低码率视频编码的ITU-T标准,随后出现的第二 版(H.263+)及H.263++增加了许多选项,使其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H.263是ITU-T为低于64kb/s的窄带通信信道制定的视频编码标准。 它是在H.261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标准输入图像格式可以是

S-QCIF、QCIF、CIF、4CIF或者16CIF的彩色4∶2∶0亚取样图像。 H.263与H.261相比采用了半象素的运动补偿,并增加了4种有效的 压缩编码模式。 2.H.263+视频压缩标准 1.ITU-T在H.263发布后又修订发布了H.263标准的版本2,非正式 地命名为H.263+标准。它在保证原H.263标准核心句法和语义不变 的基础上,增加了若干选项以提高压缩效率或改善某方面的功能。原 H.263标准限制了其应用的图像输入格式,仅允许5种视频源格式。 H.263+标准允许更大范围的图像输入格式,自定义图像的尺寸,从而 拓宽了标准使用的范围,使之可以处理基于视窗的计算机图像、更高 帧频的图像序列及宽屏图像。为提高压缩效率,H.263+采用先进的帧 内编码模式;增强的PB-帧模式改进了H.263的不足,增强了帧间预 测的效果;去块效应滤波器不仅提高了压缩效率,而且提供重建图像 的主观质量。为适应网络传输,H.263+增加了时间分级、信噪比和空 间分级,对在噪声信道和存在大量包丢失的网络中传送视频信号很有 意义;另外,片结构模式、参考帧选择模式增强了视频传输的抗误码 能力。 3.H.264视频压缩标准 1.H.264是由ISO/IEC与ITU-T组成的联合视频组(JVT)制定的新一 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对信道时延的适应性较强,既可工作于低时延 模式以满足实时业务,如会议电视等;又可工作于无时延限制的场合, 如视频存储等。 2.提高网络适应性,采用“网络友好”的结构和语法,加强对误码和 丢包的处理,提高解码器的差错恢复能力。 3.在编/解码器中采用复杂度可分级设计,在图像质量和编码处理之 间可分级,以适应不同复杂度的应用。 4.相对于先期的视频压缩标准,H.264引入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包括 4×4整数变换、空域内的帧内预测、1/4象素精度的运动估计、多参 考帧与多种大小块的帧间预测技术等。新技术带来了较高的压缩比, 同时大大提高了算法的复杂度。 G.7xx系列典型语音压缩标准介绍 G.7xx 是一组 ITU-T 标准,用于视频压缩和解压过程。它主要用于电话方面。在电话学中,有两个主要的算法,分别定义在 mu-law 算法(美国使用)和 a-law 算法(欧洲及世界其他国家使用),两者都是对数关系,但对于计算机的处理来说,后者的设计更为简单。 国际电信联盟G系列典型语音压缩标准的参数比较:

最新各种压缩机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分析

各种压缩机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分析

各种压缩机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分析 一、压缩机概念 用来压缩气体借以提高气体压力的机械称为压缩机。提升的压力小于 0.2MPa时,称为鼓风机。提升压力小于0.02MPa时称为通风机。 二、压缩机分类 1.按工作原理分类 容积式压缩机直接对一可变容积中的气体进行压缩,使该部分气体容积缩小、压力提高。其特点是压缩机具有容积可周期变化的工作腔。 离心式压缩机它首先使气体流动速度提高,即增加气体分子的动能;然后使气流速度有序降低,使动能转化为压力能,与此同时气体容积也相应减小。其特点是压缩机具有驱使气体获得流动速度的叶轮。 2.按排气压力分类 3.按压缩级数分类 单级压缩机气体仅通过一次工作腔或叶轮压缩 两级压缩机气体顺次通过两次工作腔或叶轮压缩 多级压缩机气体顺次通过多次工作腔或叶轮压缩,相应通过几次便是几级压缩机

4.容积流量分类 名称容积流量 (m3/min) 微型压缩机 <1 小型压缩机 1~10 中型压缩机 10~100 大型压缩机≥100 5.按结构或工作特征的分类

三、各种压缩机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1.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当活塞式压缩机的曲轴旋转时,通过连杆的传动,活塞便做往复运动,由气缸内壁、气缸盖和活塞顶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则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活塞式压缩机的活塞从气缸盖处开始运动时,气缸内的工作容积逐渐增大,这时,气体即沿着进气管,推开进气阀而进入气缸,直到工作容积变到最大时为止,进气阀关闭;活塞式压缩机的活塞反向运动时,气缸内工作容积缩小,气体压力升高,当气缸内压力达到并略高于排气压力时,排气阀打开,气体排出气缸,直到活塞运动到极限位置为止,排气阀关闭。当活塞式压缩机的活塞再次反向运动时,上述过程重复出现。总之,活塞式压缩机的曲轴旋转一周,活塞往复一次,气缸内相继实现进气、压缩、排气的过程,即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活塞压缩机的优点: (1) 不论流量大小,都能得到所需要的,排气压力范围广,最高压力可达 320MPa(工业应用),甚至700MPa,(实验室中)。 (2) 单机能力为在500m3/min以下的任意流量。 (3) 在一般的压力范围内,对材料的要求低,多采用普通的钢铁材料,加 工较容易,造价也较低廉。 (4) 热效率较高,一般大、中型机组绝热效率可达0.7~0.85左右。 (5) 气量调节时,适应性强,即排气范围较广,且不受压力高低影响,能 适应较广阔的压力范围和制冷量要求。

压缩文件的基本原理

压缩文件的基本原理是查找文件内的重复字节,并建立一个相同字节的"词典"文件,并用一个代码表示,比如在文件里有几处有一个相同的词"中华人民共和国"用一个代码表示并写入"词典"文件,这样就可以达到缩小文件的目的https://www.360docs.net/doc/df5434462.html, 由于计算机处理的信息是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表示的,因此压缩软件就是把二进制信息中相同的字符串以特殊字符标记来达到压缩的目的。为了有助于理解文件压缩,请您在脑海里想象一幅蓝天白云的图片。对于成千上万单调重复的蓝色像点而言,与其一个一个定义“蓝、蓝、蓝……”长长的一串颜色,还不如告诉电脑:“从这个位置开始存储1117个蓝色像点”来得简洁,而且还能大大节约存储空间。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图像压缩的例子。其实,所有的计算机文件归根结底都是以“1”和“0”的形式存储的,和蓝色像点一样,只要通过合理的数学计算公式,文件的体积都能够被大大压缩以达到“数据无损稠密”的效果。总的来说,压缩可以分为有损和无损压缩两种。如果丢失个别的数据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这时忽略它们是个好主意,这就是有损压缩。有损压缩广泛应用于动画、声音和图像文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影碟文件格式mpeg、音乐文件格式mp3和图像文件格式jpg。但是更多情况下压缩数据必须准确无误,人们便设计出了无损压缩格式,比如常见的zip、rar等。压缩软件(compression software)自然就是利用压缩原理压缩数据的工具,压缩后所生成的文件称为压缩包(archive),体积只有原来的几分之一甚至更小。当然,压缩包已经是另一种文件格式了,如果你想使用其中的数据,首先得用压缩软件把数据还原,这个过程称作解压缩。常见的压缩软件有winzip、winrar等。 有两种形式的重复存在于计算机数据中,zip就是对这两种重复进行了压缩。 一种是短语形式的重复,即三个字节以上的重复,对于这种重复,zip用两个数字:1.重复位置距当前压缩位置的距离;2.重复的长度,来表示这个重复,假设这两个数字各占一个字节,于是数据便得到了压缩,这很容易理解。 一个字节有0 - 255 共256 种可能的取值,三个字节有256 * 256 * 256 共一千六百多万种可能的情况,更长的短语取值的可能情况以指数方式增长,出现重复的概率似乎极低,实则不然,各种类型的数据都有出现重复的倾向,一篇论文中,为数不多的术语倾向于重复出现;一篇小说,人名和地名会重复出现;一张上下渐变的背景图片,水平方向上的像素会重复出现;程序的源文件中,语法关键字会重复出现(我们写程序时,多少次前后copy、paste?),以几十K 为单位的非压缩格式的数据中,倾向于大量出现短语式的重复。经过上面提到的方式进行压缩后,短语式重复的倾向被完全破坏,所以在压缩的结果上进行第二次短语式压缩一般是没有效果的。

三氯蔗糖基本介绍及合成方法简介

三氯蔗糖 氯蔗糖是以蔗糖为原料经氯代而制得的一种非营养型强力甜味剂,其化学名4,1’,6’—三氯—4,1’,6’—三脱氧半乳型蔗糖,是一种白色粉末状产品,极易溶于水(溶解度28.2克,20oC),水溶液澄清透明,其甜度是蔗糖的400~ 800倍。 1.三氯蔗糖的合成方法 三氯蔗糖是将蔗糖分子中位于4、1’和6’三个位置上的羟基用氯原子取代而得。蔗糖分子中一共有8个羟基,要将其中特定位置上的3个羟基通过选择性氯化而取代,而其它位置上的羟基不发生变化,当然是很困难的,又因为各个位置上的羟基的反应活性大小不一,使得三氯蔗糖的合成更为困难。目前三氯蔗糖的合成工艺主要有三种。 1.1化学合成法 这是Tate & Tyle公司于1976年研究成功的方法,它以蔗糖为原料,首先在蔗糖的6,1’和6’三个伯碳位上的羟基三苯甲基化后乙酰化,使蔗糖分子的8个羟基全部反应,然后脱去三苯甲基基团形成五乙酰基蔗糖,接着将4位上的乙酰基迁移到6位上,再进行氯化,最后脱乙酰基而得到三氯蔗糖。 1.2化学-酶合成法 化学-酶法合成三氯蔗糖,是采用了6位上的基团保护法,它以葡萄糖和蔗糖为原料,首先葡萄糖发酵生成葡萄糖—6—乙酸,然后经层析分离提纯后与蔗糖一起在酶的作用下生成蔗糖—6—乙酸,再经氯化得到三氯蔗糖—6—乙酸,最后脱去乙酰基即得到三氯蔗糖。 1.3单酯法 这是近几年备受重视的方法。它是以蔗糖为原料,用化学方法,使蔗糖6位上的羟基生成单酯,即蔗糖—6—酯,再用适当的氯化剂进行选择性氯化而生成三氯蔗糖—6—酯,最后脱去酯基,经结晶提纯即得到三氯蔗糖。 1.4三种方法的比较 上述合成三氯蔗糖的工艺,化学合成法步骤较多,工艺流程复杂。化学-酶法步骤也较多,其中发酵这一步代价较高,且提纯中间产物较为困难,不能采用结晶分离方法,而只能采用层析方法,显然工业生产时成本太高。单酯法只需要三步反应,投资小,收率高,成本低,中间产物易于分离提纯,可采取萃取和结晶的方法,最适宜于工业生产,这是目前合成三氯蔗糖的最理想的工艺。 2.单酯法的合成工艺进展 九十年代开始,单酯法的合成工艺研究活跃,采用不同的反应物和不同的分离方法,产物收率大

空调压缩机工作原理

空调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1、空调压缩机就是在空调制冷剂回路中起压缩驱动制冷剂 的作用。工作回路中分蒸发区与冷凝区,室内机与室外机分别属于高压或低压区。压缩机一般装在室外中,压缩机把制冷剂从低压区抽取来经压缩机后送到高压区冷却凝结,通过散热片散发出热能到空气中,制冷剂也从气态变成液态,压力升高。制冷剂再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经过毛细管喷射到蒸发器中,压力骤降,液态制冷剂立即变成气态,通过散热片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量。这样,机器不断工作,就不断把低压区一端的热能吸收到制冷剂中再送到高压区散发到空气中,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 2、空调在作制冷运行时,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吸 入后加压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在室外换热气中放热变成中温高压的液体,中温高压的液体再经过节流部件节流降压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在室内换热气中吸热蒸发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然后进入压缩机压缩,往复循环。 3、压缩机就是制冷系统的心脏,无论就是空调、冷库、化工制 冷工艺等等工况都要空压缩机这个重要的环节来做保障! 制冷压缩机种类与形式很多,根据原理可分为容积型与速度型两类,其中容积式就是最为普遍的。 那压缩机又就是如何压缩空气的呢?

简单而说就就是通过改变气体的容积来完成气体的压缩与输送过程!任何动力设备都需要一个动力来做功完成,压缩机也就是一样,它需要一个电动机来带动。 容积型压缩机又分为往复活塞式与回转式两种。 往复活塞式就是通过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运动改变气体工作容积;活塞式压缩机历史悠久,生产技术成熟。 回转式压缩机包括刮片旋转式压缩机 螺杆式压缩机,目前国内生产的空调器多采用旋转式压缩机; 蜗杆式压缩机主要用于大型制冷设备,现在一些大型商场办公楼内也有很多采用蜗杆式压缩机。 空调的基本原理就是这样的,压缩机将冷冻剂压缩成高压饱与气体,这种气态冷冻剂再经过冷凝器冷凝。 通过节流装置节流之后,通入到蒸发器中,将所需要冷却的媒介冷却换热。例如将蒸发器连接到楼里的各个房间,蒸发器的蛇形管将同空气进行换热,再通过鼓风将冷气吹向空气洞中。 而蒸发器蛇形管内的冷冻剂换热后变成低压蒸气回到压缩机,在被压缩机压缩,这样循环利用就完成了制冷系统。 4、分析空调图

种音频格式介绍及音质压缩比的比较

目录 前言 (1) 1. 数码音乐简介 (2) 2. WMV格式 (4) 3. MP3格式 (4) 4. WMA格式 (5) 5. Mp3Pro格式 (5) 6. MOD格式 (6) 7. RA系列 (6) 8. MD格式 (7) 9. ASF格式 (7) 10. AAC格式 (7) 11. VQF格式 (8) 12. MID格式 (8) 13. OGG格式 (9) 14. M4A格式 (9) 15. AAC+格式 (10) 16. AIFF与AU格式 (10) 17. CD格式 (11) 18. WAV格式 (11) 19. FLAC格式 (12) 20. APE格式 (13) 21. 压缩比比较: (13) 22. 音质比较: (14) 前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听各种音乐,而这些音乐大多数都是以数码的形式传播的,无论是在电脑上试听或下载还是在MP3或CD机上试听。当然也会经常看到各式各类的诸如MP3、WMV、APE等格式,但你是否明白这些格式的意思呢?下面小编就为你整理了一些这方面的内容,希望能有帮助。 1.数码音乐简介 数字音源,也就是数字音频格式,最早指的是CD,CD经过压缩之后,又衍生出多种适于在随身听上播放的格式,这些压缩过的格式,我们可以分为两大类:有损压缩的和无损压缩的。这里所说的压缩,是指把PCM编码的或者是WAV格式的音频流经过特殊的压缩处理,转换成其他格式,从而达到减小文件体积的效果。有损/无损,是指经过压缩过后,新文件所保留的声音信号相对于原来的PCM/WAV 格式的信号是否有所削减。 PCM编码是Pulse Code Modulation的缩写,又叫脉冲编码调制,它是数字通信的编码方式之一,其编码主要过程是将话音、图像等模拟信号每隔一定时间进行取样,使其离散化,同时将抽样值按分层单位四舍五入取整量化,同时将抽样值按一组二进制码来表示抽样脉冲的幅值。 数码音频信号的最终形式仍然是“0/1”构成的。它们可能是任何排列和组合,比如“0001110101”或者“11100001010”。当然,组合不同,其效果当然就不一样。看到这里,应该有朋友注意到了。如果声音是用“00101010”这样的形式来记录,那最终形态岂不就是一个“点”,也就是一个简单的“开关”过程而已。声音是连续不断的,怎么能用“点”来记录呢?这样我们听到的声音不就应该是一段一段的吗?道理不难理解。回家打开日光灯,你能发现日光灯在闪吗?不能?其实日光灯的确是在不停闪烁的。看过动画片吧,那些都是用一格一格的静止的图画连接成的。一格一格的图画我们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个一个的“点”。人对自然界的感觉是有极限的,视觉和听觉都是如此。动画片能产生连贯的动作是因为这些“点”在人的视觉未能及时做出反映的情况下让人产生的一种错觉,除了机器,人是无法把这些“点”区分开的。声音也是如此。如果声音闪动的频率很快,人也是

常见的音频编码标准

常见的音频编码标准 在自然界中人类能够听到的所有声音都称之为音频,它可能包括噪音、声音被录制下来以后,无论是说话声、歌声、乐器都可以通过数字音乐软件处理。把它制作成CD,这时候所有的声音没有改变,因为CD本来就是音频文件的一种类型。而音频只是储存在计算机里的声音。演讲和音乐,如果有计算机加上相应的音频卡,我们可以把所有的声音录制下来,声音的声学特性,音的高低都可以用计算机硬盘文件的方式储存下来。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把储存下来的音频文件通过一定的音频程序播放,还原以前录下的声音。自然界中的声音非常复杂,波形极其复杂,通常我们采用的是脉冲代码调制编码,即PCM编码。PCM通过抽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编码。然而,3G网络带来了移动多媒体业务的蓬勃发展,视频、音频编解码标准是多媒体应用的基础性标准,但其种类较多,有繁花渐欲迷人眼之感。那么常见的编码技术就是我们必须知道的,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最常见的编码技术。 1.PCM PCM 脉冲编码调制是Pulse Code Modulation的缩写。PCM编码的最大的优点就是音质好,最大的缺点就是体积大。我们常见的Audio CD就采用了PCM编码,一张光盘的容量只能容纳72分钟的音乐信息。 2.W A V WA V是Microsoft Windows本身提供的音频格式,由于Windows本身的影响力,这个格式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通用音频格式。实际上是Apple电脑的AIFF格式的克隆。通常我们使用W A V格式都是用来保存一些没有压缩的音频,但实际上W A V格式的设计是非常灵活(非常复杂)的,该格式本身与任何媒体数据都不冲突,换句话说,只要有软件支持,你甚至可以在W A V格式里面存放图像。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W A V文件里面存放的每一块数据都有自己独立的标识,通过这些标识可以告诉用户究竟这是什么数据。在WINDOWS 平台上通过ACM(Audio Compression Manager)结构及相应的驱动程序(通常称为CODEC,编码/解码器),可以在W A V文件中存放超过20种的压缩格式,比如ADPCM、GSM、CCITT G.711、G.723等等,当然也包括MP3格式。 虽然W A V文件可以存放压缩音频甚至MP3,但由于它本身的结构注定了它的用途是存放音频数据并用作进一步的处理,而不是像MP3那样用于聆听。目前所有的音频播放软件和编辑软件都支持这一格式,并将该格式作为默认文件保存格式之一。这些软件包括:Sound Forge, Cool Edit Pro, 等等。 3.MP3 MP3它的全称是MPEG(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3,1993年由德国夫朗和费研究院和法国汤姆生公司合作发展成功。刚出现时它的编码技术并不完善,它更像一个编码标准框架,留待人们去完善。这个比喻相信大家都会同意。MP3是Fraunhofer-IIS研究的研究成果。MP3是第一个实用的有损音频压缩编码。在MP3出现之前,一般的音频编码即使以有损方式进行压缩能达到4:1的压缩比例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MP3可以实现12:1的压缩比例,这使得MP3迅速地流行起来。MP3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压缩比例同时又能保持相当不错的音质是因为利用了知觉音频编码技术,也就是利用了人耳的特性,削减音乐中人耳听不到的成分,同时尝试尽可能地维持原来的声音质量。 由于MP3是世界上第一个有损压缩的编码方案,所以可以说所有的播放软件都支持它,否则就根本没有生命力。在制作方面,也曾经产生了许多第三方的编码工具。不过随着后来Fraunhofer-IIS宣布对编码器征收版税之后很多都消失了。目前属于开放源代码并且免费的

制冷压缩机结构和工作原理介绍

制冷压缩机在系统中的作用 为了能连续不断地制冷,需用压缩机将已汽化的低压蒸气从蒸发器中吸出并对其做功,压缩成为高压的过热蒸气,再排入冷凝器中(提高压力是为了使制冷剂蒸气容易在常温下放出热量而冷凝成液体)。在冷凝器中利用冷却水或空气将高压的过热蒸气冷凝成为液体并带走热量,制冷剂液体又从冷凝器底部排出。如此周而复始,实现连续制冷。 概括地说,这种制冷方法是使制冷剂在低温低压的条件下汽化而吸取周围介质的热量,并在常温高压的条件下冷凝液化而放出热量并由冷却水(或空气)带走。欲使制冷剂实现这样的热量转移,必须提供与蒸发温度和液化温度相对应的低压和高压条件,而这一条件正是由压缩机创造的。因此,在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只有有了压缩机,制冷机才能将低温物体的热量不断地转移给常温介质,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目前各类压缩机的大致应用范围及制冷量大小: 制冷压缩机的种类与分类 制冷压缩机按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 容积型和速度型 1.压缩机的种类 (1)容积型压缩机:用机械的方法使密闭容器的容积变小,使气体压缩而增加其压力的机器。 它有两种结构型式:往复活塞式(简称活塞式)和回转式

(2)速度型压缩机:用机械的方法使流动的气体获得很高的流速,然后在扩张的通道内使气体流速减小,使气体的动能转化为压力能,从而达到提高气体压力的目的,这种机器称为速度型压缩机。属于这一类的有离心式制冷压缩机。 这种压缩机工作时,气体在高速旋转的叶轮推动下,不但获得了很高的速度,并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叶轮半径方向被甩出,然后进入截面积逐渐扩大的扩压,在那里气体的速度逐渐下降而压力则随之提高。 压缩机种类图: 2 .压缩机的分类 (1) 按工作蒸发温度范围分类单级制冷压缩机一般可按其工作蒸发温度的范围分为高温、中温和低温压缩机三种,但在具体蒸发温度区域的划分上并不统一。下面列举一种著名压缩机的大致工作蒸发温度的分类范围。 高温制冷压缩机(-10 ~ 0 )℃ 中温制冷压缩机(-15 ~ 0 )℃ 低温制冷压缩机(- 40 ~ -15 )℃ (2) 按制冷量的大小分类: 大型≥550kW 中型(25~550)kW

3、《压缩技术》选择题

《压缩技术》选择题 ()1.二进制数(1111001)2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是 (A)F1H (B)79H (C)1FH (D)97H ()2、图像文件“风景.bmp”的属性窗口如图所示: 该图像的存储容量约为 (A)2MB (B)938KB (C)1.6MB (D)5MB ()3、一段图像分辨率为1024×768、32位色彩的视频影像,若该视频以25帧/秒的速度播放,则每秒钟播放的数据量约为 (A)24M字节(B)75M字节(C)600M字节(D)800M字节 ()4、在计算机内部,用来传送、存储、加工处理的数据或指令(命令)都是采用(A)ASCII码(B)GB2312码(C)二进制码(D)GBK码 ()5. 用UltraEdit软件观察字符内码,结果如下图所示, 则其中内码"31 30"表示的字符为 (A)2010 (B)20 (C)10 (D)暑 ()6.用UltraEdit软件观察字符内码,结果如图所示: 则字符"瞧瞧你"的内码为 (A)C7 C6 C7 C6 CE D2 (B)C7 C6 CE D2 C7 C6 (C)C7 C6 C7 C6 C4 E3 (D)C7 C6 C4 E3 C7 C6 ()7.小明和小张在讨论WAVE格式音频可以被压缩成MP3格式音频的原因,各自说出了很多理由: ①数据本身存在可被压缩的冗余因素②数据压缩的容量是无限制的 ③数据压缩是为了让数据文件更大④数据压缩允许有少量的失真 ⑤数据压缩是为了让音频文件音质更好 上述理由正确的是 (A)②⑤(B)①④(C)②③(D)③⑤ ()8.下列属于静态图像编码和压缩标准的是 (A)JPEG (B)MPEG-1 (C)MPEG-2 (D)MPEG-4

音频压缩

音频压缩技术指的是对原始数字音频信号流(PCM编码)运用适当的数字信号 处理技术,在不损失有用信息量,或所引入损失可忽略的条件下,降低(压缩)其码率,也称为压缩编码。它必须具有相应的逆变换,称为解压缩或解码。音频信号在通过一个编解码系统后可能引入大量的噪声和一定的失真。 、音频压缩算法的主要分类及典型代表 一般来讲,可以将音频压缩技术分为无损(lossless)压缩及有损(lossy)压缩两大类,而按照压缩方案的不同,又可将其划分为时域压缩、变换压缩、子带压缩,以及多种技术相互融合的混合压缩等等。各种不同的压缩技术,其算法的复杂程度(包括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音频质量、算法效率(即压缩比例),以及编解码延时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各种压缩技术的应用场合也因之而各不相同。 (1)时域压缩(或称为波形编码)技术是指直接针对音频PCM码流的样值 进行处理,通过静音检测、非线性量化、差分等手段对码流进行压缩。此类压缩技术的共同特点是算法复杂度低,声音质量一般,压缩比小(CD音质> 400kbps),编解码延时最短(相对其它技术)。此类压缩技术一般多用于语音压缩,低码率应用(源信号带宽小)的场合。时域压缩技术主要包括G.711、ADPCM、LPC、CELP,以及在这些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块压扩技术如NICAM、子带ADPCM (SB-ADPCM)技术如G.721、G.722、Apt-X等。 (2)子带压缩技术是以子带编码理论为基础的一种编码方法。子带编码理论最早是由Crochiere等于1976年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将信号分解为若干子频带内的分量之和,然后对各子带分量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性采取不同的压缩策略以降低码率。通常的子带压缩技术和下面介绍的变换压缩技术都是根据人对声音信号的感知模型(心理声学模型),通过对信号频谱的分析来决定子带样值或频域样值的量化阶数和其它参数选择的,因此又可称为感知型(Perceptual)压缩编码。这两种压缩方式相对时域压缩技术而言要复杂得多,同时编码效率、声音质量也大幅提高,编码延时相应增加。一般来讲,子带编码的复杂度要略低于变换编码,编码延时也相对较短。 由于在子带压缩技术中主要应用了心理声学中的声音掩蔽模型,因而在对信号进行压缩时引入了大量的量化噪声。然而,根据人类的听觉掩蔽曲线,在解码后,这些噪声被有用的声音信号掩蔽掉了,人耳无法察觉;同时由于子带分析的运用,各频带内的噪声将被限制在频带内,不会对其它频带的信号产生影响。因而在编码时各子带的量化阶数不同,采用了动态比特分配技术,这也正是此类技术压缩效率高的主要原因。在一定的码率条件下,此类技术可以达到“完全透明”的声音质量(EBU音质标准)。 子带压缩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数字声音节目的存储与制作和数字化广播中。典型的代表有著名的MPEG-1层Ⅰ、层Ⅱ(MUSICAM),以及用于Philips DCC 中的PASC(Precision Adaptive Subband Coding,精确自适应子带编码)等。

陈强合成控制法介绍

陈强教授合成控制法讲解 合成控制法(一) 经济学家为何热衷反事实 经济学家常要评估某政策或事件的效应。此政策可能实施于某国家或地区(省、州或城市)。最简单(天真)的方法是考察政策实施前后的时间序列,看所关心的结果(outcome of interest)如何变化。但此结果还可能受其原有变化趋势的影响,或其他同时发生的混淆性事件(confounder)的作用。 为此,常使用“鲁宾的反事实框架”(Rubin's counterfactual framework),即假想该地区如未受政策干预将会怎样,并与事实上受到干预的实际数据进行对比,二者之差即为“处理效应”(treatment effect,借用医学术语)。困难之处在于,我们无法观测到“该地区如未受政策干预将会怎样”(反事实)。 选择控制组是门艺术 常用解决方法是,寻找适当的控制组(control group),即在各方面都与受干预地区相似却未受干预的其他地区,以作为处理组(treated group,即受到干预的地区)的反事实替身(counterfactuals)。但通常不易找到最理想的控制地区(control region),在各方面都接近于处理地区(treated region)。 比如,要考察仅在北京实施的某政策效果,自然会想到以上海作为控制地区;但上海毕竟与北京不完全相同。或可用其他一线城市(上海、广州、深圳)构成北京的控制组,比较上海、广州、深圳与北京在政策实施前后的差别,此方法也称“比较案例研究”(comparative case studies)。但如何选择控制组通常存在主观随意性(ambiguity),而上海、广州、深圳与北京的相似度也不尽相同。 为此,Abadie and Gardeazabal (2003)提出“合成控制法”(Synthetic Control Method)。其基本思想是,虽然无法找到北京的最佳控制地区,

各种音频编码方式的对比

各种音频编码方式的对比

各种音频编码方式的对比 内容简介:文章介绍了PCM编码、WMA编码、ADPCM 编码、LPC编码、MP3编码、AAC编码、CELP编码等,包括优缺点对比和主要应用领域。 PCM编码(原始数字音频信号流) 类型:Audio 制定者:ITU-T 所需频宽:1411.2 Kbps 特性:音源信息完整,但冗余度过大 优点:音源信息保存完整,音质好 缺点:信息量大,体积大,冗余度过大 应用领域:voip 版税方式:Free 备注:在计算机应用中,能够达到最高保真水平的就是PCM编码,被广泛用于素材保存及音乐欣赏,CD、DVD 以及我们常见的WAV文件中均有应用。因此,PCM 约定俗成了无损编码,因为PCM代表了数字音频中最佳的保真水准,并不意味着PCM就能够确保信号绝对保真,PCM也只能做到最大程度的无限接近。要算一个PCM音频流的码率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采样率值×采样大小值×声道数bps。一个采样率为44.1KHz,

采样大小为16bit,双声道的PCM编码的WAV文件,它的数据速率则为44.1K×16×2 =1411.2Kbps。我们常见的Audio CD就采用了PCM编码,一张光盘的容量只能容纳72分钟的音乐信息。 WMA(Windows Media Audio) 类型:Audio 制定者:微软公司 所需频宽:320~112kbps(压缩10~12倍) 特性:当Bitrate小于128K时,WMA几乎在同级别的所有有损编码格式中表现得最出色,但似乎128k是WMA一个槛,当Bitrate再往上提升时,不会有太多的音质改变。 优点:当Bitrate小于128K时,WMA最为出色且编码后得到的音频文件很小。 缺点:当Bitrate大于128K时,WMA音质损失过大。WMA标准不开放,由微软掌握。 应用领域:voip 版税方式:按个收取 备注:WMA的全称是Windows Media Audio,它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与MP3格式齐名的一种新的音频格式。由于WMA在压缩比和音质方面都超过了MP3,更是远胜于RA(Real Audio),即使在较低的采样频率下也能产生较好的音质,再加上WMA有微软的

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往复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什么是压缩 往复式压缩机都有气缸、活塞和气阀。压缩气体的工作过程可分成膨胀、吸入、压缩和排气四个过程。 例:单吸式压缩机的气缸,这种压缩机只在气缸的一段有吸入气阀和排除气阀,活塞每往复一次只吸一次气和排一次气。 1 ,膨胀:当活塞向左边移动时,缸的容积增大,压力下降,原先残留在气缸中的余气不断膨胀。 2, 吸入:当压力降到稍小于进气管中的气体压力时,进气管中的气体便推开吸入气阀进入气缸。随着活塞向左移动,气体继续进入缸内,直到活塞移至左边的末端(又称左死点)为止。 3 ,压缩:当活塞调转方向向右移动时,缸的容积逐渐缩小,这样便开始了压缩气体的过程。由于吸入气阀有止逆作用,故缸内气体不能倒回进口管中,而出口管中气体压力又高于气缸内部的气体压力,缸内的气体也无法从排气阀跑到缸外。出口管中的气体因排出气阀有止逆作用,也不能流入缸内。因此缸内的气体数量保持一定,只因活塞继续向右移动,缩小了缸内的容气空间(容积),使气体的压力不断升高。 4 ,排出:随着活塞右移,压缩气体的压力升高到稍大于出口管中的气体压力时,缸内气体便顶开排除气阀的弹簧进入出口管中,并不断排出,直到活塞移至右边的末端(又称右死点为止。然后,活塞右开始向左移动,重复上述动作。活塞在缸内不断的往复运动,使气缸往复循环的吸入和排出气体。活塞的每一次往复成为一个工作循环,活塞每来或回一次所经过的距离叫做冲程。< 什么是压缩气体的三种热过程? 气体在压缩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与气体状态(即温度、压力、体积等)有关。在压缩气体时产生大量的热,导致压缩后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受压缩的程度越大,其受热的程度也越大,温度也就升得越高。压缩气体时所产生的热量,除了大部分留在气体中使气体温度升高外,还有一部分传给气缸,使气缸温度升高,并有少部分热量通过缸壁散失于空气中。 压缩气体所需的压缩功,决定于气体状态的改变。说通缩点,压缩机耗功的大小与除去压缩气体所产生的热量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压缩气体的过程有以下三种:等温压缩过程:在压缩过程中,把与压缩功相当的热量全部移除,使缸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这种压缩成为等温压缩。在等温压缩过程中所消耗的压缩功最小。但这一过程是一种理想过程,实际生产中是很难办到的。 绝热压缩过程:在压缩过程中,与外界没有丝毫的热交换,结果使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这种不向外界散热也不从外界吸热的压缩成为绝热压缩。这种压缩过程的耗功最大,也是一种理想压缩。因为实际生产中,无伦何种情况要想避免热量的散失,是很难做到的。 多变压缩过程:在压缩气体过程中,既不完全等温,也不完全绝热的过程,成为多变压缩过程。这种压缩过程介于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之间。实际生产中气体的压缩过程均属于多变压缩过程。 什么是多级压缩? 所谓多级压缩,即根据所需的压力,将压缩机的气缸分成若干级,逐级提高压力。并在每级压缩之后设立中间冷却器,冷却每级压缩后的高温气体。这样便能降低每级的排气温度。

APE和FLAC压缩原理

1.APE压缩原理 数字音频: 声音简单的说是一种波,而数字化音频是声波的数字化形式。这是通过对大量的模拟信号在每秒钟“采样”很多次而达到的。这个过程在概念上可以理解为在每秒钟内对声波波形的最高点进行多次记录。现在市面上的音乐CD储存的就是对声音的每秒钟进行44100次的采样。自从CD都以立体声方式来压制时,对声音的采样也变为每秒钟同时对左右声道采样44100次,采样得到的数值用16位的二进制整数来表示。基本上,一个WAV(波形)文件都有一个文件头,后面跟随一系列的右(声道信号),左(声道信号),右,左......而当每个采样数值占用32位二进制数位(16位左声道,16位右声道),每秒钟44100的采样频率时,记录一秒钟的声音就要使用1,411,200个二进制位,或者说是176,400字节(176.4KB)。 无损压缩: 1)转化至X,Y 无损压缩的第一步就是更有效的将左右声道的模型化为X,Y值。通常在左右声道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相关性,可以通过好几种方式来处理,最常用的是通过使用“中/ 边值编码”。在这种情况下,编码时采用的是一个中点值(X)和一个边值(Y),而不是左右声道数值。中点值(X)是左右声道数值的中间值,边值(Y)是两声道数值的差值。这可由以下的公式得到: X = (L + R) / 2 Y = (L - R) 2)预测器 下一步,X和Y数据流经一个预测器来去除冗余。基本上,这一步的目的是使得X Y序列中包含尽可能小的可解压的数值。从这一步里,一个压缩进程和另一个压缩进程相互隔开。实际上,有无数种方法可以实现这一步。这里举一个使用简单线形代数的例子: PX和PY是预测的X,Y值;X1是最初的X值,X2是经过二次预测的返回值; PX = 2 * X1 - X2 PY = 2 * Y1 - Y2 例如:当X = (2,8,24,?);PX = (2 * X1) - X2 = (2 * 24) - 8 = 40 那样,将预测值和实际值相减,差值(错误)被传送到下一步编码。 多数好的预测器都是具有适应性的,它们能调整到处理当前数据所需的“可预测”程度。举个例子,当我们使用一个在0到1024之间的数m作为因子(0是无法预测,1024是全预测),每次预测后,m 会根据预测是否有用来向上或者向下调整。这样,在前面的例子中,留给预测器的是:

音频解码标准样本

音频编解码标准 PCMU(G.711U) 类型: Audio 制定者: ITU-T 所需频宽: 64Kbps(90.4) 特性: PCMU和PCMA都能提供较好的语音质量, 可是它们占用的带宽较高, 需要64kbps。 优点: 语音质量优 缺点: 占用的带宽较高 应用领域: voip 版税方式: Free 备注: PCMU and PCMA都能够达到CD音质, 可是它们消耗的带宽也最多(64kbps)。如果网络带宽比较低, 能够选用低比特速率的编码方法, 如G.723或G.729, 这两种编码的方法也能达到传统长途电话的音质, 可是需要很少的带宽( G723需要5.3/6.3kbps, G729需要8kbps) 。如果带宽足够而且需要更好的语音质量, 就使用PCMU 和 PCMA, 甚至能够使用宽带的编码方法G722(64kbps), 这能够提供有高保真度的音质。 PCMA(G.711A) 类型: Audio 制定者: ITU-T 所需频宽: 64Kbps(90.4) 特性: PCMU和PCMA都能提供较好的语音质量, 可是它们占用的带宽较高, 需要64kbps。 优点: 语音质量优 缺点: 占用的带宽较高

应用领域: voip 版税方式: Free 备注: PCMU and PCMA都能够达到CD音质, 可是它们消耗的带宽也最多(64kbps)。如果网络带宽比较低, 能够选用低比特速率的编码方法, 如G.723或G.729, 这两种编码的方法也能达到传统长途电话的音质, 可是需要很少的带宽( G723需要5.3/6.3kbps, G729需要8kbps) 。如果带宽足够而且需要更好的语音质量, 就使用PCMU 和 PCMA, 甚至能够使用宽带的编码方法G722(64kbps), 这能够提供有高保真度的音质。 ADPCM(自适应差分PCM) 类型: Audio 制定者: ITU-T 所需频宽: 32Kbps 特性: ADPCM(adaptive difference pulse code modulation)综合了APCM的自适应特性和DPCM系统的差分特性, 是一种性能比较好的波形编码。它的核心想法是: ①利用自适应的思想改变量化阶的大小, 即使用小的量化阶(step-size)去编码小的差值, 使用大的量化阶去编码大的差值; ②使用过去的样本值估算下一个输入样本的预测值, 使实际样本值和预测值之间的差值总是最小。 优点: 算法复杂度低, 压缩比小( CD音质>400kbps) , 编解码延时最短( 相对其它技术) 缺点: 声音质量一般 应用领域: voip 版税方式: Free 备注: ADPCM (ADPCM Adaptive 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 是一

空气压缩机工作原理及使用

空气压缩机工作原理及使用 第一章空气压缩机工作原理及使用 第一节工作原理 驱动机启动后,经三角胶带,带动压缩机曲轴旋转,通过曲柄杆机构转化为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当活塞由盖侧向轴运动时,气缸容积增大,缸内压力低于大气压力,外界空气经滤清器,吸气阀进入气缸;到达下止点后,活塞由轴侧向盖侧运动,吸气阀关闭,气缸容积逐渐变小,缸内空气被压缩,压力升高,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排气阀被顶开,压缩空气经管路进入储气罐内,如此压缩机周而复始地工作不断地向储气罐内输送压缩空气,使罐内压力逐渐增大,从而获得所需的压缩空气。 第二节空压机的安装、起动、运转和停车 (一)机器的安放 空压机应安放在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四周平坦的地方,以便操作管理和保证风冷效果。 (二)开机前的检查和准备 1、检查机器各部位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紧固件有否松动等。 2、加注润滑油:空压机冬季用13号、夏季用19号压缩机油,加油至视油窗2/3处为宜。注意:在气温较低地区,应防止润滑油凝结。 3、用手盘动空压机风扇2-3转,检查有无障碍感或异常声响。 4、打开储气罐上的输气闸阀,使其处于全开状态。 5、对电动空压机,由电工决定起动方式,接线后先作点起动,检查曲轴旋转方向是否如安全罩上的箭头所示;对柴动空压机,还要按柴油机说明书对柴油机进行检查、准备。 (三)起动 (1)起动电动机,并注意电动机的转向是否正确; (2)待电动机运转正常后勤工作,逐渐打开减荷阀,使空压机投入正常运转。 (四)运转中注意事项 (1)注意各部声响和震动情况; (2)注意检查注油器油室的油量是否足够,机身油池内的油面是否在油标尺规定的范围内,各部供油情况是否良好; (3)注意检查电气仪表的读数和电动机的温度; (4)空压机每工作两小时,将中间冷却器、后冷却器内的油水排放一次;每班将风包内的油水排放一次。 (5)注意检查各部温度和压力表的读数; ①润滑油压力在(1.47~2.45)×105N/m2, 但不低于0.981×105N/m2; ②冷却水最高排水温度不超过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