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无线发射转播台实施细则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无线发射转播台实施细则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无线发射转播台实施细则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无线发射转播台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无线发射转播台(以下简称发射台)安全播出管理工作,根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发射台的技术系统配置及运行、维护、技术管理工作。

第三条根据发射台的覆盖范围和影响程度,发射台安全播出保障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保障等级。保障等级越高,对技术系统配置、运行维护、预防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保障要求越高。有条件的发射台应提升安全播出保障等级。

(一)中央直属发射台、位于省会城市的省直属发射台、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所属发射台应达到一级保障要求;

(二)其他省直属发射台、地市所属发射台应达到二级保障要求;

(三)县级发射台应达到三级保障要求,县以下转播台宜达到三级保障要求;

(四)以下将“三级保障发射台”、“二级保障发射台”、“一级保障发射台”分别简写为三级、二级、一级。

第二章系统配置要求

第一节供配电系统

第四条外部电源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三级宜接入两路外电,如只有一路外电,宜配置自备电源;

(二)二级宜接入两路外电,其中一路应为专线,调频、电视发射台和发射总功率小于100千瓦的中短波发射台暂时做不到两路外电的,应配置自备电源;

(三)一级应接入两路外电,其中一路应为专线,当一路外电发生故障时,另一路外电不应同时受到损坏。调频、电视发射台和发射总功率小于100千瓦的中短波发射台应配置自备电源。

第五条供配电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高、低压供配电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

(二)三级播出负荷供电宜设两个以上独立低压回路,并具备自动或手动互投功能;调频、电视发射台的发射控制设备和信号源设备宜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UPS电池组后备时间应满足实际负荷工作30分钟以上;

(三)二级播出负荷宜设对应于不同外电的变压器,单母线分段供电并具备自动或手动互投功能;发射控制设备和信号源设备应采用UPS供电,UPS电池组后备时间应满足实际负荷工作30分钟以上;主备播出设备、双电源播出设备应分别接入不同的供电回路;

(四)一级播出负荷应设置备用变压器,主备变压器应具备自动或手动互投功能;发射控制设备和信号源设备应采用UPS供电,UPS电池组后备时间应满足实际负荷工作30分钟以上;主备播出设备、双电源播出设备应分别接入不同的供电回路。

(五)智能电源设备应实施必要的信息安全防护,禁止通过外部网络进行远程维护。

第二节信号源系统

第六条所播节目均应具备至少两路不同传输路由的信号源;信号来源应安全可靠,且应符合《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D/J 038)的相关规定。

第七条信号源处理设备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三级应配置信号切换、分配等设备,并在相应节点配置应急跳线端口;

(二)二级在符合三级保障要求的基础上,信号切换、分配等关键设备应有备份,切换设备应具备断电直通功能;

(三)一级在符合二级保障要求的基础上,所有信号处理设备应具有本机数据管理接口;(四)信号源接收、复用及数据插入装置等处理设备应符合《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

级保护基本要求》(GD/J 038)的相关规定。

第三节发射系统

第八条应根据省级以上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批准的频率、功率等参数配置发射机和天馈线系统。

第九条短波发射机应按N+1方式(N不大于4)配置,中波发射机宜按1+1方式或并机工作方式配置。

电视发射机应按1+1方式配置,调频发射机应按1+1或N+1方式配置。

第十条发射机倒换装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三级在配置主备发射机时,应配置发射机倒换装置和假负载;

(二)二级在符合三级保障要求的基础上,发射机倒换装置应具备电动倒换功能;

(三)一级在符合二级保障要求的基础上,电视、调频和中波发射机倒换装置应具备远程控制倒换功能。

第十一条天馈线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中、短波天馈线系统的配置应符合《中、短波广播发射台设计规范》(GYJ 34)的规定,安装工艺应符合《中短波天线馈线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 5057)的规定;宜采用双调配网络结构,并配备相应的倒换装置;

(二)电视和调频天馈线系统的配置应符合《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转播)台(站)设计规范》(GY 5062)的规定;宜采用双馈结构,并配备相应的倒换装置;

(三)天线塔桅杆的配置应符合《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GY 5001)的规定。

第四节自台监控系统

第十二条播出信号监测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三级应对自台所有播出节目的信号源和发射信号进行监听监看;宜采用录音、录像或者保存技术监测信息等方式对自台播出节目的信号源和发射信号质量、效果进行记录,异态记录信息宜保存一年以上。

(二)二级、一级应建立播出信号监测系统,对自台所有播出节目的信号源和发射信号等重要节点信号进行监听监看,具备信号异态声光报警功能;应采用录音、录像或者保存技术监测信息等方式对自台播出节目的信号源和发射信号质量、效果进行记录,异态信息应保存一年以上。

第十三条设备运行监控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二级应对信号源系统和发射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具备异态声光报警功能,能够对系统关键设备进行遥控;

(二)一级应建立设备运行监控管理平台,对信号源系统和发射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具备异态声光报警、对系统关键设备远程和自动控制、监控数据自动记录以及网络化传输等功能;-;

(三)异态信息应保存一年以上。

第十四条电力和环境监测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应符合《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的有关规定;

(二)三级应对配电设备的电压、电流等相关参数进行监测,对机房的温度、湿度等环境状态进行监测;

(三)二级在符合三级保障要求的基础上,应对供配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及主要参数进行集中监测;

(四)一级应建立供配电及环境的监测管理系统,对供配电系统工作状态、关键参数,机房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数据集中监测,具备异态声光报警、监测数据自动记录以及网络化传输等功能;

(五)异态信息应保存一年以上。

第五节台站环境

第十五条机房温度、湿度、防尘、静电防护、接地、布线及外部环境等应符合《中、短波广播发射台设计规范》(GYJ 34)、《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转播)台(站)设计规范》(GY 5062)的有关规定,满足设备安全运行要求;机房应采取必要的防鼠、防虫等措施。新建中、短波发射台台站环境应符合《中波、短波广播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GY 5069);新建调频、电视发射台台站环境应符合《调频广播、电视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GY 5068)。第十六条机房安全防范应符合《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广播电影电视系统重点单位重要部位的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GA 586)的有关规定。对机房等播出相关的重点部位应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其中天线区监控系统宜具备入侵报警功能。

第十七条中、短波广播发射台消防设施的配置应符合《广播电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Y 5067)的有关规定。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防护围墙、防雷接地系统、通风采暖或空调系统的配置应符合《中、短波广播发射台设计规范》(GYJ 34)的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台消防设施的配置应符合《广播电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Y 5067)的有关规定。

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台防护围墙、通风采暖或空调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应符合《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转播)台(站)设计规范》(GY 5062)的有关规定。

第十九条通讯设施符合以下规定:

(一)三级应至少配置一部业务专用外线电话;应配置安全播出预警信息接收终端;(二)二级、一级应配置两部具有录音功能的业务专用外线电话;应配置安全播出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并配置与广播电视监测监管部门互联的专用计算机终端和通讯设备。

第六节维护器材

第二十条应备齐关键设备的备份单元,备足设备维修所需的常用元器件。

第二十一条应配置常用维护工具、检修专用工具、安全保护工具、现场应急抢修工具和相关材料;应配置运行维护工作必需的仪器仪表。

第七节灾害防护与应急播出

第二十二条应具有一定的防御自然灾害能力,应根据当地地质、气候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宜建立灾备播出机制,当发生特别重大灾害或突发事件,能够尽快恢复重要节目的播出。第八节无人值守台站

第二十三条无人值班有人留守的发射台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台站建设、系统设备配备应符合《广播电视发射台运行维护规程》(GY/T179)的相关要求;

(二)技术系统配置应满足相应保障等级的要求;

(三)应建立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对站内播出信号、设备运行、电力和环境等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具备信号防插播、运行异态实时报警、自动控制或远程控制、监控数据自动记录以及网络化传输管理等功能。

第二十四条无人留守的发射站点,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应采用封闭式空间设计,满足无人值守条件下良好的防火、防盗、防尘、防漏、防虫、保温等防护条件;

(二)应配置具有远程控制功能的空调设备、自动控制功能的消防设备、入侵报警功能的安防监控设备;

(三)应建立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对站内播出信号、设备运行、电力和环境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具备信号防插播、运行异态实时报警、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监控数据自动记录以及网络化传输管理等功能。

第三章运维与技术管理

第一节运行管理

第二十五条应遵循《广播电视发射台运行维护规程》(GY/T179以下简称《运维规程》)相关规定,按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批准的节目、频率(频道)、功率及其他技术参数满时间、满功率、满调制地发射广播电视节目。

第二十六条无线发射台安全播出年度运行指标应满足:

(一)三级,停播率≤180秒/百小时,即可用度≥99.95%;

(二)二级,停播率≤60秒/百小时,即可用度≥99.983%;

(三)一级,停播率≤30秒/百小时,即可用度≥99.992%。

第二十七条发射系统技术指标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中波、短波发射系统技术指标应符合《中、短波调幅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25)的要求;

(二)电视发射系统技术指标应符合《电视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177)的要求;

(三)调频发射系统技术指标应符合《米波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169)的要求;

(四)移动多媒体广播发射系统技术指标应符合《移动多媒体广播UHF频段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D/J 020)的要求;

(五)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系统技术指标应符合《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29.4)的要求;

(六)中、短波发射天馈线系统技术指标应符合《中、短波天馈线运行维护规程》(GY/T 178)的相关要求;

(七)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天馈线系统技术指标应符合《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天线馈线系统技术指标》(GY/T 5051)的要求。

第二十八条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一)机房管理制度应包括机房出入人员管理、机房禁止性规定等;

(二)值班及交接班制度应包括交接班要求、值班内容、纪律要求、监听监看要求等;(三)安全制度应包括技术安全、信息安全、施工安全、消防安全规定等;

(四)供配电管理制度应包括用电规范、操作规范、安全规范、主要运行参数和关键设备运行情况巡查规定等;

(五)播出变更管理制度应包括播出变更的启动条件、播出变更前的各项准备措施、播出变更的检查确认规定等;

(六)事故报告制度应包括不同等级事故的报告原则、报告内容(事故原因、事故时长、影响情况、处理过程等)、报告要求等;

(七)维护检修制度应包括维护检修的项目和周期、检修规范、责任分工、重要数据的存储与备份规范、维护记录规范等;

(八)设备管理制度应包括设备管理责任分工、日常管理要求等;

(九)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应包括技术档案的范围、分类明细、存档要求、出入库管理规定、销存时限规定等。

第二十九条应结合播出系统和播出任务,制定和完善各项运行工作流程和设备操作流

程。

(一)运行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交接班流程、巡机流程、节目调度流程、播出事故处理及报告流程等;

(二)设备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信号切换操作流程、发射机开(关)机流程、发射机倒换流程、供配电设备操作流程等;

(三)各项操作应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操作规范,业务调度应按调度单的要求执行;运行工作和设备操作应做好记录并存档;跨单位、跨部门的业务调度、操作指令应有书面通知,相关通话联络应有录音和文档记录。

第三十条发射系统的安全播出责任由承担发射任务的发射台负责。广播中心、电视中心建有发射系统需要自行承担安全播出责任的,必须具备相应的发射台安全播出保障能力,并遵守统一的安全播出运行管理规定。

广播中心、电视中心委托发射台运行维护其发射设备的,应按本实施细则要求落实系统配置与运维体系,明确安全播出责任归属和运行指标要求,并明确双方的安全播出责任和义务,签订有效协议,报当地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节维护管理

第三十一条应遵循《运维规程》的规定,建立“计划科学、分界明确、操作规范、管理严格”的维护机制,做好各技术系统日常维护以及大修、更新改造等工作。

第三十二条应参照《运维规程》的相关要求,针对不同系统和设备分类制定周检、月检、季检、年检等周期性的维护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维护工作应做好记录并存档。第三十三条应根据国家、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并结合自身承担的维护任务、各类设备设施的特点,制定供配电系统、信号源系统、发射系统、自台监测系统等的维护操作规程。第三十四条维护分工、分界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应将台内技术系统各环节的维护责任落实到部门、班组、个人,做到界面清晰、责任明确、不漏检、不重叠;

(二)应与上、下游相关播出单位明确信号源主、备用关系,划清维护分界,并签订维护协议。协议主要内容应包括维护分界图、各方保障责任、故障处理协调机制、联络电话等。第三十五条应按照《运维规程》的有关规定,对运行维护所需的各种工具和器材妥善放置、专人管理,定期检查补充、定期标校;备品备件应进行登记造册,放置于满足器件存储环境要求的指定位置,并定期检测和维护。

第三十六条委托其他单位承担维护任务时,安全播出责任仍由委托方承担。委托方应选择具有相应保障能力的代维单位并签订有效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应指定专人对代维单位的运行维护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应对代维单位的操作进行规范,在代维单位进行维护操作时,应安排内部人员监督管理;应禁止代维单位的远程维护。

第三节技术管理

第三十七条需要将无线发射台设置为无人值守站的,应报请省级以上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批准。

第三十八条应急预案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应针对技术系统的特点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突发故障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供配电故障应急预案、播出重要环节故障应急预案、非法干扰事件应急预案、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防暴恐应急预案以及其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并报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备案;

(二)各相关部门和岗位应根据应急预案制定具体的应急处置流程;

(三)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和流程,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组织演练。第三十九条重要保障期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应制定重要保障期预案,预案应包含重要播出前的准备、重要播出中的保障措施以及突发故障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流程等内容;

(二)应做好技术系统的全面检修、测试工作,应对备品备件、应急工具进行全面检查并及时补充;

(三)应提前协调电力供应、线路传输、通信联络、设备生产商、系统集成商等相关单位和部门为播出提供重点保障。

第四十条新建发射系统需要申请试播期的,应提前7个以上工作日逐级报至省级以上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批准。其中,由中央投资建设的应逐级报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下简称总局)批准。

审批部门应及时回复意见。批准试播的,应同时将批复意见抄送广播电视监测监管部门。第四十一条例行停机检修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应对技术系统定期进行例行停机检修,并将例行停机检修时间逐级报省级以上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批准;

(二)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应合理安排同城市和相邻城市的例行停机检修时间,并报总局备案;

(三)例行停机检修申报材料应说明例行停机检修的周期、起止时间、涉及的节目及频率、影响范围等内容。

第四十二条临时停机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总局直属发射台,需临时停机3天(不含)以上的,应提前7个以上工作日报至总局批准;需临时停机3天(含)以内的,应提前2个以上工作日报至总局备案;

(二)地方转播中央广播电视节目,发射台发射功率在50瓦以上(不含)的发射机,需临时停机7天(不含)以上的,应提前7个以上工作日逐级报至总局批准;需临时停机7天(含)以内的,应提前2个以上工作日逐级报至总局备案;

(三)地方发射台转播地方广播电视节目或转播中央节目发射功率在50瓦(含)以下的发射机,需临时停机的,申请程序、管理要求由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另行规定;

(四)申请临时停机前,应做好与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沟通协调;

(五)临时停机申报材料应说明临时停机原因、起止日期和时间、涉及的节目及频率、影响范围、操作方案、应急措施等内容;

(六)临时停机批准或备案后,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应通知监测监管部门,申请单位应在操作前通知相关播出单位。

第四十三条运行变更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台站地址、发射频率、功率、天线有效高度等运行参数需要变更的,应逐级报至总局审批;批准变更的,审批部门应同时将批复意见抄送广播电视监测监管部门,申请单位应在变更前通知相关播出单位;

(二)变更后应进行测试,测试通过后方可投入运行;应及时修改播出系统图等技术资料,妥善保存变更前后相关档案。

第四十四条施工涉及或可能涉及安全播出的,施工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施工安排应以减少对播出影响为原则,宜安排在例行检修时间进行,需要临时停机的,应做好临时停机申请(或备案)和操作通知等工作;

(二)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应明确:施工的目的和要达到的效果、施工内容和施工区域、详细操作步骤和时间进度;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消防等各项安全保障及应急措施;施工可能对安全播出造成的影响、防范措施、应急操作处理流程以及相关责任人和需要协调配合的部门等;

(三)施工过程中,应遵守相关安全规范,并做到:严格隔离出施工区域,放置警示牌,并

进行有效管控;安排熟悉安全播出的人员监督整个施工过程,发现威胁安全播出的行为,立即予以制止;在播出机房内施工,应与播出运行设施隔离,并加强对播出设备、机房环境的巡视;施工用电应与播出用电分离。

第四十五条安全播出事故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安全播出事故的界定、分类、分级、统计和上报应按广播影视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行业标准执行;

(二)应根据上级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和安全播出要求,制定本单位的事故管理制度;(三)对于重大事故应成立调查组,对事故原因、处置过程进行调查,对处置方式、方法进行分析,形成调查分析报告;

(四)根据重大事故的分析调查,编写事故案例,并及时组织召开案例分析会,通报情况,总结经验教训;

(五)应按照有关规定对事故责任人予以处理,对排查发现的播出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整改。第四十六条报表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应按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的要求,汇总分析技术指标、播出运行、事件/事故等情况和数据,按时填报相应报表;

(二)上报数据应准确真实,并经过本单位领导审核;

(三)应根据报表类型分类整理报表档案。

第四十七条技术资料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技术资料管理应符合《运维规程》的有关规定;

(二)应建立技术资料库,有条件的应建立电子化技术资料库。资料库应包括:建站档案、技术审批文件、运维与技术管理制度、设备档案、运维档案(含运维工作记录、系统操作记录、运行监测记录等)、应急预案、事故档案、系统方案、系统图纸、系统重大技改资料、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及安全播出文件、报表等;应由专人负责对技术资料及时更新整理;运维档案应保存一年以上。

第四十八条技术安全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中有关技术安全的规定,遵循《广播电视中心和台、站电气工作安全规程》(GY 63)、《广播电视中心和台、站天线工作安全规程》(GY 62)、《广播电视高塔供电、防雷、给排水、通风和消防系统运行维护规程》(GY/T 208)、《中、短波天馈线运行维护规程》(GY/T 178)等行业标准中的有关技术安全要求;

(二)应按照国家、行业相关规定和标准,制定和细化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强化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教育,落实安全责任和措施,加强监督检查,避免发生技术安全事故;

(三)高压供电系统操作人员应熟悉电气规程,熟练掌握电气设备性能、接线方式、运行方式等。天线和高塔的维护人员必须具有专业资格证,熟练掌握设备的电气基本知识和高空作业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第四十九条应建立安全播出检查和考核制度,定期对各播出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检查和考核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一)安全管理:检查安保、防火、防雷等技术安全情况,以及信号源、技术系统的信息安全情况,评估安全风险;

(二)系统配置:检查技术系统分级保障的配置及验收情况,评估技术系统的可靠程度;(三)系统指标:检查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评估技术指标达标等级;

(四)规章制度: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情况,评估规章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情况;(五)预案流程:检查应急预案和操作流程的制定和演练情况,考核值班人员的掌握程度,

评估各项应急预案和关键操作流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六)文件资料:检查值班日志、运行记录、播出运行文件、维护计划、维护记录、安全播出报表、安全播出事故调查分析报告、设备器材档案等资料,评估技术资料的管理水平。第五十条应对技术系统和播出管理进行安全播出风险评估,对评估发现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及时整改。

第五十一条人员要求及培训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播出值班岗位和维护岗位人员应通过政治审查,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满足岗位要求,并通过岗位培训和考核;

(二)应定期进行安全播出教育,组织安全播出演练,并对技术人员及与播出有关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考核,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

(三)应对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新技术培训,提高安全播出保障能力;

(四)与播出相关的供配电保障部门及其从业人员应统一纳入安全播出管理。

第四节信息安全管理

第五十二条播出相关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应将信息安全纳入安全播出管理,合理配置工作岗位和人员,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并建立监督机制;

(二)应按照《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D/J037)的要求,划分播出相关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

(三)播出相关信息系统应符合《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D/J038)的相关规定,并按照相应等级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建设、评估和整改;

(四)结合信息系统等级制定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方案和策略,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从访问控制、运行维护、应急处置、人员管理和培训、文件档案管理、审核检查等方面规范各项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五)网管、电力和环境监测等播出相关信息系统应与外部网络物理隔离,并采取病毒防护、授权认证、数据备份等安全措施,同时根据安全需求对病毒库及操作系统等进行更新和升级,保障系统安全。

第四章附则

第五十三条本实施细则下列用语含义:

(一)停播率指发射台所有播出节目累计停播时长与播出总时长的比值,单位:秒/百小时。公式:

计算方法应符合《广播电视停播统计方法规范》(GY/T 264);

(二)可用度指发射台所有播出节目正常播出节目时长占播出总时长的百分比,单位:%。公式:

(三)技术系统指发射台与安全播出有关的系统、设备、线路及其附属设施的统称,包括:信号源系统、发射系统,以及相关监测、监控系统,相关供配电系统,相关附属设施(含机房以及机房内空调、消防、防雷接地、天线所在塔桅、应急照明等);

(四)外部网络指本单位广播电视播出相关信息系统之外的网络,如:办公网络、外单位网络、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网络;

(五)本细则中“应”表示必须达到相应要求;“宜”表示建议达到相应要求;

(六)如无特殊说明,本细则中“以上”含本数。

第五十四条以下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最新版适用于本实施细则: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设计规范》(GYJ 34)

《中短波天线馈线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 5057)

《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转播)台(站)设计规范》(GY 5062)

《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GY 5001)

《中波、短波广播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GY 5069)

《调频广播、电视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GY 506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

《广播电影电视系统重点单位重要部位的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GA 586)《广播电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Y 5067)

《广播电视发射台运行维护规程》(GY/T 179)

《中、短波调幅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25)

《电视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177)

《米波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169)

《移动多媒体广播UHF频段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D/J 020)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29.4)

《中、短波天馈线运行维护规程》(GY/T 178)

《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天线馈线系统技术指标》(GY/T 5051)

《广播电视高塔供电、防雷、给排水、通风和消防系统运行维护规程》(GY/T 208)《广播电视中心和台、站电气工作安全规程》(GY 63)

《广播电视中心和台、站天线工作安全规程》(GY 62)

《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D/J 037)

《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D/J 038)

《广播电视停播统计方法规范》(GY/T 264)

第五十五条本实施细则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负责解释。

第五十六条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县广播电视台无线发射台工作职责

××县广播电视台无线发射台 工作职责 ××县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是××彝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台的下属机构,是负责转播中央、云南省级广播电视开路发射的重要阵地,是我县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县重要的公益性文化事业。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无线电管理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 (二)严格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所批准的各类无线发射设备的设置使用,定期检测无线电台站发射频率及功率的稳定性,定期审验无线电台执照。 (三)组织实施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关于无线电事业发展的规划、计划和年度工作任务,研究提出我县无线覆盖建设的规划意见,承担无线台新技术开发工作。 (四)负责全县无线广播电视发射的运行、管理的技术工作。 (五)负责转播中央、省、市广播电视节目的无线发射任务。 (六)保障本部门所有播出发射设备的维护管理和安全运作;承担设备日常维护、维修,熟练掌握播控操作技能,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及各类突发事件,并向台领导汇报播出情况,确保安全优质播出。 (七)负责国家重要时期、重大活动、重大事件无线台广播

电视安全播出的技术保障工作。 (八)负责发射机房的防火、防盗、防雷工作,定期检查排除存在的不安全隐患 (九)负责做好机房的定期巡检、巡查工作。 (十)做好旅文广体局和电视台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县广播电视台无线发射台 二0一一年三月十日

××县广播电视台无线发射台 岗位职责 无线发射台负责人苏文云岗位职责: (1)热爱祖国、热爱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 (2)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 (3)热爱广播电视事业,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刻苦学习技术业务知识,勤奋工作。 (4)负责贯彻执行好国家、省、市无线电管理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 (5)组织实施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关于无线电事业发展的规划、计划和年度工作任务,研究提出我县无线覆盖建设的规划意见,承担无线台新技术开发工作。 (6)掌握我县电视广播标准和电视广播发射频道的划分,熟知发射机房安全、检修制度,具备应急防救护、消灾排险的实际操作技能。 (7)负责全县无线广播电视发射的运行、和日常管理工作。 (8)负责执行好发射机房的安全、检修制度,做好应急方案等工作。 (9)保障本部门所有播出设备的维护管理和安全运作,确保安全优质播出。 (10)做好调机、改机的技术工作,并不断实践技术创新。

无线电测向原理

无线电测向原理 一、无线电波的发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与“无线电”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播送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是通过发射到空间的无线电波把声音和图象神奇地传诵到千家万户的,这个道理已成为人们的常识。让我们再来简单地回顾一下发射和接收过程:广播电台(电视台)首先把需要向外发射声音和图象变为随声音和图象变化的电信号,然后用一中频率很高、功率很强的交流电做为“运载工具”,将这种电信号带到发射天线上去。再通过天线的辐射作用,把载有电信号的高频交流电转变为同频率的无线电波(或称电磁波),推向空间,并象水波一样,不断向四周扩散传播,其传播的速度在大气中为每秒30 万公里。在电波所能到达的范围内,只要我们将收音机、电视机打开,通过接收天线将这种无线电波接收下来,再经过接收机大放大、解调等各种处理,把原来的电信号从“运载工具”中分离出来,逼真地还原成发射时的声音和图像,我们就能在远隔千里的地方收听(收看)到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的节目。 无线电测向也是利用类似的途径和方式实现的,只是它所发射的仅仅是一组固定重复的莫尔斯电报信号。电台的发射功率小,信号能到达的距离也极为有限。一般在10公里以内。下面,我们紧密结合无线电测向,介绍一些有关的无线电波的基础知识。 1. 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 无线电波按传播途径可分为以下四种:天波——由空间电离层反射而传播;地波——沿地球表面传播;直射波——由发射台到接收台直线传播;地面反射波——经地面反射而传播。 无线电测向竞赛的距离通常都在10公里以内,所以,除用于远距离通信的天波外,其它传播方式都与测向有关,160米和80米波段测向,主要使用地波;2米波段测向,主要使用直射波和地面发射波。 2. 无线电波在传播中的主要特性 无线电波离开天线后,既在媒介质中传播,也沿各种媒介质的交界面(如地面)传播,其传播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它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对它产生影响的因素却很多。无线电波在传播中的主要特性如下:(1)直线传播均匀媒介质(如空气)中,电波沿直线传播。无线电测向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来确定电台方位的。 (2)反射与折射电波由一种媒介质传导另一种媒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传播方向要发生变化。图2-1所示的射线由第一种介质射向第二中介质,在分界面上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射线返回第一种介质,叫做反射;另一种现象是射线进入第二种介质,但方向发生了偏折,叫做折射。一般情况下反射和折射是同时发生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但不一定等于折射角。反射和折射给测向准确性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反射严重是,测向机误指反射体,给接近电台造成极大困难。 (3)绕射电波在传播途中,有力图饶过难以穿透的障碍物的能力。绕射能力的强弱与电波的频率有关,又和障碍物大小有关。频率越低的电波,绕射能力越弱;障碍物越大,绕射越困难。工作于80米波段的电波,绕射能力是较强的,除陡峭高山(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上)外,一般丘陵均可逾越。2米波段的电波绕射能力就很差了,一座楼房,或一个小山丘,都可能使信号难以绕过去。因此,测向点的选择就成为测向爱好者随时都要考虑的一大问题。 (4)干涉直射波与地面反射波或其它物体的反射波在某处相遇时,测向机收到的信号为两个电波合成后的信号,其信号强度有可能增强(两个信号跌叠加)也可能减弱(两个信号相互抵消)。这种现象称为波的干涉。产生干涉的结果,使得测向机在某些接收点收到的信号强,而某些接收点收到的信号弱,甚至收不到信号,给判断电台距离造成错觉。2米波段测向中,这种现象比较常见。 另外,如图2-2所示,天线发射到空间的电波的能量是一定的,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不仅在传播途中能量要损耗,而且能量的分布也越来越广,单位面积上获得的能量越来越小。反之,距电台愈近,单位面积上获得的能量愈大。在距电台数十米以内,电场强度的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测向机耳机中的音量变化也格外明显。这一特点有助于测向运动员在接近电台后判断电台的距离及其位置。 3.天线的架设与电波传播形式的关系 当发射天线垂直于地面时,天线辐射电磁波的电场也垂直于地面,我们称它“垂直极化波”;当天线平行于地面时,天线辐射电磁波的电场也平行于地面,我们叫它“水平极化波”。160米波段和80米波段,规定发射垂直极化波,因而要求发射天线必须垂直架设;2米波段规定发射水平极化波,因而要求发射天线必须水平架设。 二、无线电测向机的组成与特点 无线电测向机是测向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赖以测向隐蔽电台方位的工具,根据工作波段的不同,测向机的电路和外形结构也不尽相同。但一部测向机,无论是简是繁,是大是小,都是由测向天线、收信机和指示器三部分组成的。其方框图如图2-3所示。 1.测向天线 测向天线接收被测电台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并对来自不同方向的电波产生不同的感应电势。这是测向机不同于一般收音机的主要区别。目前测向运动中,160米波段测向机使用磁性天线以及与它相配合的直立天线;80米波段测向机多数也用磁性天线加直立天线(过去也有用环形天线加直立天线的,但因环形天线体积大,不易看准方向线,已很少使用);2米波段测向机使用八木天线。 2.收信机 收信机对测向天线送来的感应电势进行放大解调等一系列处理,最后把所需信号送入指示器。一般测向机的收信部分与普通收音机基本相似,但根据测向的特殊需要,它还应具备以下特点:

商丘无线数字电视常见问题解答

商丘无线数字电视常见问题解答

————————————————————————————————作者:————————————————————————————————日期:

销售中常见问题回答标准手册 更新时间:2009年4月15日

销售中常见问题回答标准手册 1、什么是数字电视?是电视机么? (5) 2、什么是数字电视机顶盒? (5) 3、为什么一定要使用数字电视机顶盒? (5) 4、什么是CA卡? (5) 5、是不是所有的电视机都要加装机顶盒才能收看数字电视? 加上机顶盒后能收看到所有的数字电视节目吗? (5) 6、为什么不把机顶盒集成到电视机里面? (6) 7、一台机顶盒能否供多台电视机使用? (6) 8、机顶盒能否象电视机、手机一样可以在市场上自由购买? (6) 9、用户自行在外地购买的机顶盒可以在本地使用吗? (6) 10、没有音视频输入端子的电视机可以使用机顶盒吗? (6) 11、黑白电视机可以使用机顶盒吗? (6) 12、商丘无线数字电视可以提供什么服务? (6) 13、数字电视跟卫星锅相比有哪些优势? (7) 14、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相比有何优势? (7) 15、在现有的模拟电视机上能否感觉到电视信号更清晰? (7) 16、数字电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吗? (7) 17、商丘无线数字电视价格是多少?在哪能买到? (8)

.销售中常见问题回答标准手册 在一种新产品上市初期,无论是市场销售人员还是用户本身,经常会有各种和样的疑问,下面公司将目前可能遇到的问题的标准解答口径统一如下: 1、什么是数字电视?是电视机么? 答:我们现在讲的数字电视与市场上所说的所谓数字电视机不是一个概念。前者是一整套系统,后者仅是一种接收显示设备。 数字电视是电视节目的拍摄、制作、传输和接收的所有环节都是使用数字信号。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数字电视机只能接收模拟电视信号,只不过在电视机内部运用数字技术对信号进行处理,因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视机。另一方面,即使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视机也要与所接入的数字电视系统相适应,并满足其技术要求,才能正常收看到数字电视节目。在现有的模拟电视系统中,拍摄、制作已基本实现了数字化,目前要解决的就是节目传输和接收环节的数字化。 2、什么是数字电视机顶盒? 答:机顶盒(Set Top Box)顾名思义就是放在机器顶上的盒子,实际上大都放在机器的底下。数字电视机顶盒是一种将数字电视信号转换成现在电视机能够接收的视、音频信号的设备,是接收数字电视服务的必需设备。它具有类似于电脑的硬件结构和专用的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不仅具有数字信号的解码功能,将数字电视信号转换成普通电视机可以接收到的信号,它还可以对用户授权信息进行解析、解密,它采用中文菜单式的操作,非常直观。用户通过遥控器对机顶盒进行操控,一学即会。 3、为什么一定要使用数字电视机顶盒? 答:数字电视前端播出和网络传输的都是数字电视信号,而广大用户目前所使用的电视机本质上仍然是模拟电视机,并不能直接接收数字电视信号。因此,必须在现有的电视机前加装一个机顶盒。数字电视机顶盒对数字信号进行解码还原,转换成现在电视机能够接收的视、音频信号,用户才能够通过普通电视机和音响设备就享受到数字电视的精彩。 4、什么是CA卡? 答:机顶盒一般都需要插上一张智能卡才能正常工作,这张智能卡就叫CA(条件接收)卡,这和手机与SIM卡的关系有点类似。CA智能卡起着识别用户身份和解密加扰过的数字电视节目的作用。 5、是不是所有的电视机都要加装机顶盒才能收看数字电视? 加上机顶盒后能收看到所有的数字电视节目吗? 答:目前来说是的。因为目前所有的电视机包括等离子电视机、液晶电视机等等所谓的“数字电视机”, 都只能接收模拟电视信号,并不能直接接收数字电视信号,实质上还是模拟电视机,所以,就目前情况所有的电视机必须要加装机顶盒才能收看数字电视。 加上机顶盒后,接收功能由机顶盒来完成,原来的电视机只作为显示器使用,所以,机顶盒接收到的所有数字电视节目都可以由电视机显示出来。

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 (DMB-TH) 简介

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DMB-TH)简介 成都康特(电子)集团公司最近推出了一款基于DMB-TH标准的高性能、低价格的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这款机顶盒完全符合中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标准GB20600-2006。该机使用了凌讯科技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TDS-OFDM)解调芯片LGS8813和NEC公司开发的MPEG-2解码芯片EMMA2LL,具有接收灵敏度高、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实用、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该机还预留了很多接口,可根据市场发展和用户需要进一步扩展功能。 一、DVB-TH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的原理 DMB-TH采用了PN序列填充的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TDS-OFDM)多载波调制技术,这种独特的先进技术有机地将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传输结合起来。在频域传送有效载荷,在时域通过扩频技术传送控制信号以便进行同步、信道估计,实现快速码字捕获和稳健的同步跟踪性能。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方式,其基本思想是把高速率的信源信息流变换成低速率的N路并行数据流,然后用N个相互正交的载波进行调制,将N路调制后的信号相加即得发射信号。在所传输的频带内,当许多载频并行传输一路数据信号时,要比串行传输更大地扩展了信号的脉冲宽度,提高了抗多径衰落方面的性能。OFDM采用的基带调制为离散傅立叶变换,数据的编码映射是在频域进行,经过逆快速傅立叶变换(IFFT)转化为时域信号发送出去,接收端可通过FFT恢复出频域信号。OFDM系统用离散傅立叶变换来实现,即避免了直接生成N个载波时由于频率偏移而产生的交调,而且便于利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 传统的OFDM调制方式存在某些缺陷,插入强功率同步导频会使传输系统的有效性、可靠性蒙受损失。基于PN序列扩频技术的高保护同步传输技术和巧妙利用OFDM保护间隔的填充技术克服了这种缺陷,同时提高了传输系统的频谱利用效率和抗噪声干扰性能。新的TDS-OFDM信道估计技术还克服了信道估计迭代过程较长的不足,提高了移动接收性能。

无线地面数字电视接入方式介绍

无线地面数字电视接入方式介绍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数字电视进程的宏观举措及科技的进步,使我们接收广播电视节目的途径变得日益多样化、丰富化。其中,无线地面数字电视便是一种很具特色的新型接收方式。其传输原理是前端的各路数字电视信号源分别经QAM调制器调制后,送入混合器混合再通过MUDS宽带微波发射机进行功率放大,送至天线以无线发射的方式传输覆盖。在接收端,数字机顶盒对从接收天线收下的数字电视包信号进行解码,并经IC卡智能管理系统识别授权,还原成音、视频信号,供合法用户收看。 无线数字电视与有线数字电视一样,同属于数字电视范畴。与模拟电视相比,均具有图像清晰、基本不受干扰的优点;都需要通过数字机顶盒方能有条件接收。只不过两者除了采用的数字电视技术标准稍有不同外,传输的媒介和方式也不同,前者是通过微波沿空间无线传输;而后者是沿着光缆和电缆构成的有线网络进行传输。也正是无线地面数字电视的这一传输方式,使其具有了接收灵活、简便快捷,无须构建大规模有线网络,投资相对节省的特点。尤其适合城市郊区、乡村及零散用户等,有线电视网络覆盖不到或不好连线的用户群体。此外,诸如一些宾馆饭店,从降低收视成本出发,也可作为集团用户选择此种接收方式。 昆明电视台经过数年的技术准备,如今已构建起成熟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平台,并通过太华山的MUDS无线宽带发射设备,向昆明坝区用户提供无线数字电视的接入服务。 根据用户类型的不同,大体可分为集团用户和零散用户两类。对于集团用户,又可视具体情况,选择以下两种收视方式:

一种是根据欲收视的节目数,配置相应数量的数字机顶盒。把数字电视包信号解码还原成A、V信号,送入电视调制器分别调制到不同的物理频道,经混合放大后,送进单位的电缆传输网络,传输给各用户。用户通过电视机遥控器选择收看。这就跟收看有线电视的方法一样。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架设接收天线,将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接收下,进行放大后,沿单位的电缆传输网络传送给各用户的机顶盒(一个用户配置一台)。用户通过按机顶盒面板上相应的按钮或机顶盒遥控器选择收看节目。 无论是哪种收视方式,要到达理想的收视效果,均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架设天线的接收点,必须在发射点的可视距离内,换句话说,就是接收点与发射点之间,附近不能有遮挡物(如比接收点高的高层建筑);2、单位内的电缆传输网络必须是优质的,传输损耗正常。只有该两个条件具备,才能保证数字电视信号的门限电平和用户电平,获得满意的收视质量。 关于入网费用,根据昆明电视台规定的收费标准,散户安装入网费为680元/户(含数字机顶盒一台)。集团用户每户安装费可根据情况适当下调。具体以项目合同和双方认可的预算为准。如遇用户的电缆接入网需要改造,则改造费用按实际发生进行结算。 昆明电视台无线地面数字电视的收视费标准为120元/年。 本公司作为昆明电视台授权委托代理单位,凭着十余年专业从事有线电视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经验,本着“技术营销、诚信为本”的宗旨,将为用户提供周到满意的一流服务。 昆明康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2005年11月18日

最新无线发射台实施细则资料

附件4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无线发射转播台实施细则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二〇一四年十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无线发射转播台(以下简称发射台)安全播出管理工作,根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发射台的技术系统配置及运行、维护、技术管理工作。 第三条根据发射台的覆盖范围和影响程度,发射台安全播出保障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保障等级。保障等级越高,对技术系统配置、运行维护、预防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保障要求越高。有条件的发射台应提升安全播出保障等级。 (一)中央直属发射台、位于省会城市的省直属发射台、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所属发射台应达到一级保障要求; (二)其他省直属发射台、地市所属发射台应达到二级保障要求; (三)县级发射台应达到三级保障要求,县以下转播台宜达到三级保障要求; (四)以下将“三级保障发射台”、“二级保障发射台”、“一级保障发射台”分别简写为三级、二级、一级。 精品文档

第二章系统配置要求 第一节供配电系统 第四条外部电源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三级宜接入两路外电,如只有一路外电,宜配置自备电源; (二)二级宜接入两路外电,其中一路应为专线,调频、电视发射台和发射总功率小于100千瓦的中短波发射台暂时做不到两路外电的,应配置自备电源; (三)一级应接入两路外电,其中一路应为专线,当一路外电发生故障时,另一路外电不应同时受到损坏。调频、电视发射台和发射总功率小于100千瓦的中短波发射台应配置自备电源。 第五条供配电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高、低压供配电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 (二)三级播出负荷供电宜设两个以上独立低压回路,并具备自动或手动互投功能;调频、电视发射台的发射控制设备和信号源设备宜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UPS电池组后备时间应满足实际负荷工作30分钟以上; 精品文档

2无线电测向基本技术

第二节无线电测向基本技术 短距离无线电测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可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一、收测电台信号 1、收听电台信号 当不了解被收听电台信号的强度时,如在起点收听首找台或找某台后收测下号台(应迅速离开该台十余米),可将音量旋至最大,边转动测向机,边调整频率旋钮,听到信号后,首先辨认台号是不是你现在需要寻找的电台呼号,然后缓慢的左右细调,使声音最大,音调悦耳。最后,将音量旋钮旋至适当位置,进行测向。 2、测出电台方向线的基本方法 单向一双向法:按前述的持机方法持机,按下单向开关,使本机大音面作环向扫动,同时旋转频串钮,当耳机内出现需要测收的电台信号且声音最大时,侧向机大音面所指方向即为电台方向.这一过程称测单向。由于大音面是一个较大的扇面,难以准确地确定电台方向线,因此在单向测向后要松开单向开关,用磁性天线的小音点(即磁棒)对着电台并左右摆动,声音最小时磁捧所指方向,即为电台的准确方向。后面的这个过程称测双向。 双向一单向法:先不按单向开关,用磁性天线收到电台信号后,水平旋转溅向机,找出小音点(或称哑点线)获得电台所在直线,然后按下单向开关并转动测向机如90度,在此位置上,反复迅速的旋转测向机180度。比较声音大小,声音大时,本机单向大音面所指的方向,即为电台的方向。 二、方向蹬踪 沿测向机指示的电台方向,边跑边测,直接接近并找到电台的方法叫方向跟踪。由于80米波段测向机双向小音点方向线(或称哑点线)清晰准确,因此跟踪时多使用此方向线。 在地形简单、障碍较少的情况,方向跟踪时可快速奔跑,并在跑动中左右强动测向机,不仔的校正方向(注意随时调小音量)。 方向跟踪时,容易出现从电台附近越过而并未觉察的情况,这时运动员虽己跑过电台,但测向机磁性天线指示的方向线,由于变化不大而未能及时发现,造成反方向跟踪,越跑越远,甚至耳机音量明显减弱时才会发觉。避免的办法是在跟踪中打儿次单向,判断大音面是否己转向到后面 宁跑勿走,宁过勿欠,这是迅速到位的最基本要求,切忌尚未到位便进行搜索。耽误时间。

第十章 无线电测向体制概述

第十章无线电测向体制概述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电测向的一般知识,说明了无线电测向机的分类方法和应用;着重从测向原理的角度说明了不同测向体制的特点和主要技术指标;最后从实际出发,提出选用建议。供读者参考。 无线电测向的一般知识。 随着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广泛应用和无线电通信的日益普及,为了有序和可靠地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以及确保无线电通信的畅通,无线电监测和无线电测向已经必不可少,其地位和作用还会与时俱进。 什么是无线电测向呢?无线电测向是依据电磁波传播特性,使用仪器设备测定无线电波来波方向的过程。测定无线电来波方向的专用仪器设备,称为无线电测向机。在测定过程中,根据天线系统从到达来波信号中获得信息以及对信息处理的方法,可以将测向系统分为两大类:标量测向系统和矢量测向系统。标量测向系统仅能获得和使用到达来波信号有关的标量信息数据;矢量测向系统可以获得和使用到达来波信号的矢量信息数据。标量测向系统仅能单独获得和使用电磁波的幅度或者相位信息,而矢量测向系统可以同时获得和使用电磁波的幅度和相位信息. 标量测向系统历史悠久,应用最为广泛。最简单的幅度比较式标量测向系统,是如图(1)所示的旋转环型测向机,该系统对垂直极化波的方向图成8字形。大多数幅度比较式的标量测向系统,其测向天线和方向图,都是采用了某种对称的形式,例如:阿德考克(Adcock)测向机和沃特森-瓦特(Watson-Watt)测向机,以及各种使用旋转角度计的圆形天线阵测向机;属于相位比较的标量测向系统,有如:干涉仪(Inteferometry)测向机和多普勒(Dopple)测向机等。在短波标量测向系统可以设计成只测量方位角,也可设计成测量方位角,同时测量来波的仰角。 矢量测向系统,具有从来波信号中获得和使用矢量信息数据的能力。例如:空间谱估计测向机。矢量系统的数据采集,前端需要使用多端口天线阵列和至少同时利用两部以上幅度、相位相同的接收机,后端根据相应的数学模型和算法,由计算机进行解算。矢量系统依据天线单元和接收机数量以及后续的处理能力,可以分辨两元以至多元波场和来波方向。矢量测向系统的提出还是近十几年的事,它的实现有赖于数字技术、微电子技术和数字处理技术的进步。目前尚未普及。

有线数字电视和无线数字电视的区别小知识

有线数字电视和无线数字电视有什么区别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主要有七点区别。一是传送节目套数,有线数字当前传送一百多套节目,还可以再单独订购几十套其它节目,而无线数字电视当前传送节目只有40套左右,已经是它的最大传送能力了。 二是节目清晰度,平板电视大都支持1920*1080分辨率,就是高清播出,有线数字电视传送的高清节目能让用户充分感受到高清节目的魅力,而无线数字电视没有能力传送高清节目,再好的电视也只是摆设,同时,由于无线传送带宽低,频点少,节目压缩率过高,损失了画面细节,收视感觉甚至不如传统的模拟电视。 三是节目稳定性,无线数字电视采用无线微波方式传送,对恶劣天气非常敏感,如果出现雨、雾、雪等天气,微波在空气中衰减很快,信号基本都消耗在空气当中的水气中,如果出现大风,电视信号也时有时无,基本不能观看。 四节目价格,有些用户考虑,有线数字电视电视价格相对高,可以办理一台有线数字电视放在客厅中,其它电视使用无线方式,其实这样办并不合适,因为有线数字电视按对每户的第二、第三终端都有优惠,对同一住址,同一用户名的第二台终端每月只收8元,对第三台终端免收费用,这比无线数字的每月13元左右的收费明显便宜了很多,况且,使用有线数字电视,每个终端都能收看一百多套节目,从性价比上看,远远优于无线数字电

视。 五是节目内容,因为有线数字电视可以传送高清电视节目,传送节目套数又比较多,因此,用户有很大的选择余地,例如央视3、5、6、8都在网中传送,而无线数字电视虽然也传送3、5、6、8节目,但因为信号是盗用的,节目源没有保障,这几套节目经常无故黑屏。另外,有线数字电视中,专门加入了一些专业频道,例如有两个专业理财频道,有0-6岁儿童教育频道(宝贝家)、旅游频道、游戏频道(电子体育)、老年保健频道、留学频道、女性频道、家居频道、书画频道、摄影频道等,满足各类人群的专业需求。 六是扩展性,有线数字电视设计之初就设计可以双向互动,支持点播、频道回放、节目回放等功能,同时可以电视阅读、上网,交水费、电费、电视费、手机费等,这些功能只需要很低的价格就能实现,而无线数字电视不具备这些功能。 七是政策依据不同,有线数字电视是国家授权的电视节目播出机构,而无线数字则是作为有线电视的补充,主要服务偏远农村地区。

无线发射台实施细则

附件4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 无线发射转播台实施细则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二〇一四年十月 精心整理学习帮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无线发射转播台(以下简称发射台)安全播出管理工作,根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发射台的技术系统配置及运行、维护、技术管理工作。 第三条根据发射台的覆盖范围和影响程度,发射台安全播出保障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保障等级。保障等级越高,对技术系统配置、运行维护、预防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保障要求越高。有条件的发射台应提升安全播出保障等级。 (一)中央直属发射台、位于省会城市的省直属发射台、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所属发射台应达到一级保障要求; (二)其他省直属发射台、地市所属发射台应达到二级保障要求; (三)县级发射台应达到三级保障要求,县以下转播台宜达到三级保障要求; (四)以下将“三级保障发射台”、“二级保障发射台”、“一级保 精心整理学习帮手

障发射台”分别简写为三级、二级、一级。 第二章系统配置要求 第一节供配电系统 第四条外部电源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三级宜接入两路外电,如只有一路外电,宜配置自备电源; (二)二级宜接入两路外电,其中一路应为专线,调频、电视发射台和发射总功率小于100千瓦的中短波发射台暂时做不到两路外电的,应配置自备电源; (三)一级应接入两路外电,其中一路应为专线,当一路外电发生故障时,另一路外电不应同时受到损坏。调频、电视发射台和发射总功率小于100千瓦的中短波发射台应配置自备电源。 第五条供配电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高、低压供配电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 (二)三级播出负荷供电宜设两个以上独立低压回路,并具备自动或手动互投功能;调频、电视发射台的发射控制设备和信号源设备宜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UPS电池组后备时间应满足实际 精心整理学习帮手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实施方案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 覆盖工程实施方案 衢州市广播电视台 二O—五年七月三日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衢州市广播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实施方案 台址:衢州市柯城区姜家山海拔高度:100米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播电视数字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地面电视向数字化迈进已摆上重要日程。加快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对于巩固和拓展党的宣传文化阵地,提高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已发布实施强制性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各项配套 标准加快完善,数字电视产业不断壮大,全国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进一步拓展,大力发展地面数字电视的条件已经具备。加快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加紧建设各级电视节目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络,促进广播电视大发展大繁荣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一 项国家政策。 声音的数字化和电视的数字化一样,可以给广播带来很多好处,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化音频广播的进展相当迅速,北美的DAB欧洲 的HD-Radio等都已经有了商用系统,我国在总局和国际广播电台的主持下,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DR标准。 《“十二五”广播影视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我国声音广播的数字化,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音频广播体系,按照主管部门的部署,我国将启动全国范围CDF数字音频广播网的建设,采取“三步走”策略,计划到2016年实现CDR数字音频广播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无线广播电视是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提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主要手段,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取新闻信息、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全面推进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实现传播手段的创新,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内容丰富的各级无线数字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网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是不断提高无线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的节目数

无线发射台运行维护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89 应用与工程·研究无线发射台运行维护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摘 要:本文是在成功实施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为改变无线发射台在技术维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流程不清、协同不够、管理分散等问题,提出了建设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射台运行维护管理系统,以其促进安全播出管理工作由结果管理转向过程管理,提升保障能力。 关键词:发射;运行维护;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N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7)08-089-03DOI:10.19483/https://www.360docs.net/doc/df5953327.html,ki.11-4653/n.2017.08.033 ■文/刘向阳 蔡欣岑 1.系统方案设计 建立无线运行维护管理系统,旨在改变重设备、轻维护、 疏管理的状况,规范提升技术维护和管理水平,实现安全播 出管理由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的转变,最终实现安全播出质 量的持续改善。 设计依据:广电总局第62号令《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 理规定》、GY/T 179-2001《广播电视发射台运行维护规程》、 GB/T 1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设计原则:系统设计以服务于安全播出为主线,以设备 生命周期为辅线,规范运维流程,体现职工价值。 系统目标:规范工作流程,建设标准化台站;提升运维 技能,强化安全播出。 系统架构:系统设计运行于台办公内网,办公网和运行 监测网间采用物理隔离网闸连接,软件采用B/S架构,见图1。 主要功能模块见图 2: 图 1 系统功能框架图 2.功能描述 2.1用户管理 对纳入运维管理系统的人员按部门进行管理,实现值班、 交接班信息的记录、查询,有权限管理功能,每个人分配不 同的用户名和密码。 功能描述:依据设定规则,自动生成每期的值班表, 支持人员换班调整;记录交接班信息,实现交接班的流程 管理,接班者应能浏览到交班者当班记录;权限管理细化 到每个人、每项操作;可按部门、个人进行工作量的统计、 分析、对比;有操作日志功能,记录用户的每项操作。 2.2设备管理 主要用于设备管理,按照设备生命周期,划分为前期管 理、使用管理、设备下架等,涵盖设备完整生命周期,见图3。 设备编码采用11位编码方式:设备类型(00)+部门(00) +机房(00)+机柜(00)+序号(000)。 编码全程唯一,贯穿设备整个生命周期,从编码可以查 询到购置信息,维护保养、维修记录,备件更换记录等各类 信息。编码制作成二维码,粘贴于设备面板明显处,通过手 机APP,扫描即可查询获知设备所需信息。 功能实现:前期管理时间周期为从提交采购计划至设备 图2 功能模块图

无线电测向基本技巧

无线电测向基本技巧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无线电测向基本技术短距离无线电测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可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一、收测电台信号 1、收听电台信号 当不了解被收听电台信号的强度时,如在起点收听首台或找到 某台后收测下号台(应迅速离开该台十余米),可将音量旋到最大,边转动测向机,边调整频率旋钮,听到信号后,首先辩认台号是不是你现在需要寻找的电台呼号,然后缓慢地左右细调,使声音最大,音调悦耳。最后,将音量旋钮旋至适当位置,进行测向。 2、测出电台方向线的基本方法: (1)80米波段测向的基本方法: 单向—双向法:按下单向开关,使本机大音面作环向扫动, 同时旋转频率钮,当耳机内出现需要测收的电台信号且声音最大时,测向机大音面所指方向即为电台方向。这一过程称测单向。由于大音面是一个较大的扇面,难以准确地确定电台方向线,因此在单向测完后要松开单向开关,用磁性天线的小音点(即磁棒)对着电台并左右摆动,声音最小时磁棒所指方向,即为电台的准确方向。后面的这个过程称为测双向。 双向—单向法:先不按单向开关,用磁性天线收到电台信号后,水平旋转测向机,找出小音点(或称哑点线)获得电台所在直线,然后按下单向开关并转动测向机90°,在此位置上,反复迅速的旋转测向机180°,比较声音大小,声音大时,本机单向大音面所指的方向,即为电台的方向。最后再用双向小音点瞄准。

(2)2米波段测向的基本方法: 单向法(也叫主瓣一次测向法): 当2米波段测向机收到电台信号后,转动天线360,依靠尖锐的主瓣方向图(此时引向器的前引伸方向声音最大),即可明确地测出电台方向线。若发现主瓣与后瓣难以分清(在前后两个方向上声音大小差不多),可将测向机音量关小,举过头顶,在主、后瓣两个方向上翻转天线(见图,应注意保持天线所在面与地面的平行),反复对比两边的音量大小,防止测反方向。此法多用于三元八木天线。 二、方向跟踪 沿测向机批示的电台方向,边跑边测,直接接近并找到电台的 方法叫方向跟踪。由于80米波段测向机双向小音点方向线清晰准确,因此跟踪时多使用此方向线。 因为短距离测向竞赛的信号源处于连续发信状态,因此该技术是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技术。 在地形简单、障碍较少的情况下,方向跟踪时可快速奔跑,并在跑动中左右摆动测向机,不停的校正方向(注意随时调小音量)。 方向跟踪时,容易出现从电台附近越过而并未觉察的情况,这时运动员虽已跑过电台,但测向机磁性天线指示的方向线,由于变化不大而未能及时发现,造成反方向跟踪,越跑越远,直至耳机中音量明显减弱时才会发觉。避免的方法是在跟踪中打几次单向,判断大音面是否已转到后面。 宁跑勿走,宁过勿欠,这是迅速到位的最基本要求,切忌尚未到位便进行搜索,耽误时间。

通化市地面数字电视无线覆盖工程的设计与实施

通化市地面数字电视无线覆盖工程的设计与实施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通化广播电视台地面数字电视无线覆盖工程的设计方案及相关具体施工方法等。该方案根据通化市实际地理地貌及居民的实际分布情况确定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及天线的朝向与极化方式。根据新建机房的设施合理配置了数字发射机的位置及信号流程和配电柜参数。 标签:基本设施;安装方案;信号流程;避雷;供电 前言 通化市地处吉林省南部,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25°10’~126°44’,北纬40°52’~43°3’之间,周边群山环绕。全市面积1560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761平方公里。全市人口230万,市区人口64万。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出的在全国各地构建中央和省、地市、县电视节目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络,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发射台进行覆盖的规划思路。我台决定在通化广播电视台新建DS-26、DS-43、DS-45、DS-48,四个数字电视频道并单频网形式开展地面数字电视的无线覆盖播出工作。 1 基本设施 1.1 基础设施 通化市广播电视发射台位于东经125度56分20秒,北纬41度42分50秒,海拔高度377米。现发射塔高度:(楼高88+塔楼20)=108米。发射塔类型为方钢圆筒自立体广播电视综合塔,其承重能力和抗风阻能力经设计院检测符合天馈线安装条件。 1.2 频率及功率规划 根据省局的统一部署,我台决定在通化市广电大厦发射台新增DS-26、DS-43、DS-45、DS-48,四个地面数字电视频道(原有地方数字电视频道为DS-29)。发射功率均为数字功率300W。发射天线为偶极子板天线,天线挂高为108米,天线增益为10.5-12.5dB,发射天线极化方式为水平极化。 1.3 机房安装条件 通化市广电大厦发射台现有3个调频频道,两个分米波多工器,一部1kW 调频发射机。一部1kW数字电视发射机。一个监控机柜,一个电源控制柜,一个工具柜。机房面积3.2×6.1=20平方米,为独立机房,不可再行扩充。因面在广电大厦18楼新建一个100平方米的新机房。新建机房通风,温度、湿度、潔净程度以及消防安全设施和防雷接地系统都按相关行业要求设计施工,完全满足了四部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的安装条件。

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概述

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概述 文广新局科技股杨冲 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是我国一种先进实用、拥有自主知识产业的数字电视覆盖技术,其主要实现方式就是通过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利用只有县级以上播出机构(广播电视台)拥有的无线频道传送电视节目(用一个原有的模拟频道就可传送6-10套标清数字电视节目)。这种覆盖方式符合国家强制执行的广播电视数字化要求,相对于其它覆盖方式具有传输安全、建设和运行费用低、建设周期短、性价比高、用户消费相对廉价等优点。 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是公共服务,数字化过程涉及到大众的利益;二是频率资源是社会的公共资源,是由政府管理和控制的不可再生资源;三是数字电视广播发展会对信息制造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定义 数字电视是指采用数字技术将活动图像和声音信号加以处理、压缩和编码,经储存和实时广播后,供用户接受和播放的电视系统。系统的各个环节包括从演播室节目制作到处理、传送、存储/传输,直至接收、显示等过程都采用数字信号。与传统的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在图像和声音质量两面都有重大改进。根据清晰度可分为: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SDTV:Standard Definition Television )和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码率分别约为4 兆和20 兆比特左右。这里说的地面无线电视中无线是指电视信号通过以微波的形势发射和接收,而不在利用光纤或电缆来传输电视信号;地面是指电视信号通过在地面所建的基站直接发送给用户,不在需要通过直播卫星来传送电视信号。 二地面无线数字电视的优势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是广播电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不仅克服了模拟无线电视易受干扰、图像质量差、有重影的缺点,还可以在一个电

无线电测向基本技术

无线电测向基本技术 无线电测向运动作为一项科技体育竞技项目,同其它竞技体育项目一样,具有鲜明的竞技特征。具体来说,一是参加者必须共同遵守统一的竞赛规则,二是竞赛活动表现出强烈的竞争特点,三是每一个参加者在赛前和竞赛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力求使自己的体力、智力、技术在比赛中得到最好的表现和发挥,以创造优异成绩,压倒对手,夺取胜利。竞技体育的这些特点表明它不同于娱乐和游戏,也不同于健身体育和康复体育。它要求参加者从事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全面掌握各种技术,锻炼并提高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适应运动竞赛的需要。无疑,技术训练是任何一项科技体育运动员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内容 无线电测向运动对参加者的运动素质的要求无疑是很高的。以往曾有人以为,只要运动素质发展全面,体力充沛,跑得快,便可以成为优秀测向运动员。近几年,随着竞赛规则的修改,测向技术及相关理论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历年优秀运动员的观察和统计结果的分析,使越来越多的测向运动爱好者转而赞同这样一种观点:运动素质是运动和发挥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测向技术水平才是创造优异成绩的关键。在本课里,将按起点技术、途中技术、近台区技术、地形学知识的顺序,向大家介绍无线电测向的各种技术。第四讲再介绍技术训练的方法。 在学习有关技术,投入训练之前,先粗略地了解一下无线电测向技术构成是有好处的。知道了总的轮廓,在学习一个单项技术时,可以了解它在整体技术中所处的地位;在学习一项综合技术(例如近台区测向)时,可以知道它是由哪些基本技术或单项技术所构成。这样,既可以提高运动员参加枯燥的基本技术训练的自觉性,也有助于教练员把训练安排得更合理、更系统。 无线电测向技术如果以竞赛过程的先后分,可以划为以下三项: (1)起点测向包括起点前技术、起点测向、离开起点三部分。 (2)途中测向包括首找台及找台顺序的确定、到位技术、途中跑及道路选择三部分。 (3)近台区测向近台区测向包含内容较多,许多基本技术和单项技术都可能在近台区得到综合运用。主要的有沿方向线跟踪、交叉定点、比音量、无信号找台、搜索等。 还有一些技术内容,例如指北针和地图使用、体力分配、复杂条件下对干扰、反射等特殊情况的处理等,难于划入上述三阶段中的某一阶段,但也必须掌握。 无线电测向技术如果以从易到难、先单项后综合的顺序划分,可视为包含以下内容: (1)使用和掌握测向机包括持机方法、收测电台信号技术的训练及掌握测向机性能。收测电台信号技术包括:信号的辨认、调谐和抗干扰接收、测出电台方向线的步骤等。掌握测向机性能包括:学会使用增益旋钮和衰减开关,了解测向机一般检查和简单故障的应急处理方法。 (2)基本技术包括测向技术、地图和指北针的使用和越野技术。测向技术的内容有:原地和移动中测记电台方向线;参照实地方位物按方向线前进;利用测向机的音量、指向、强度变化等判断关键距离(如近台区、一轮信号奔跑距离)和电台设置位置(如高低、向背);近台区技术(方向跟踪、交叉定点、比音量、无信号找台、搜索);测向点的选择:识别和排除环境等因素对方向的影响。地图与制北针的使用包括:地图的识读,分析、记背以及现地对照;指北针的安装、使用及利用指北针按方向线行进。 标绘电台方向线和地图上的远距离交叉。越野技术包括:越野奔跑技术和体力分配;选择道路的基本原则。 (3)专项技术包括确定首找台和找台顺序、到位技术、近台区测向和识图越野。 (4)综合技术包括综合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体力和竞技状态的调整和心理控制及心理训练。 二、无线电测向原理 1、无线电波的发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与“无线电”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播送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是通过发射到空间的无线电波把声音和图像神奇地传诵到千家万户的,这个道理已成为人们的常识。让我们再来简单地回顾一下发射和接收过程:广播电台(电视台)首先把需要向外发射声音和图像变为随声音和图像变化的电信号,然后用一中频率很高、功率很强的交流电作为“运载工具”,将这种电信号带到发射天线上去。再通过天线的辐射作用,把载有电信号的高频交流电转变为同频率的无线电波(或称电磁波),推向空间,并像水波一样,不断向四周扩散传播,其传播的速度在大气中为每秒30万公里。在电波所能到达的范围内,只要我们将收音机、电视机打开,通过接收天线将这种无线电波接收下来,再经过接收机大放大、解调等各种处理,把原来的电信号从“运载工具”中分离出来,逼真地还原成发射时的声音和图像,我们就能在远隔千里的地方收听(收看)到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的节目。 无线电测向也是利用类似的途径和方式实现的,只是它所发射的仅仅是一组固定重复的莫尔斯电报信号。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