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培养基介绍

选择培养基介绍
选择培养基介绍

选择培养基介绍:

是根据某种或某一类群微生物的特殊营养需要,或对某种化合物的敏感性不同而设计出来的一类培养基。利用这种培养基可用来将某种或某类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现代基因工程中也常用选择培养基来筛选具有某些特性的质粒或重组DNA。

例如,从大肠杆菌群中用不含苏氨酸的选择培养基培养苏氨酸营养缺陷型时,只有少数变异恢复型才能生长。在含链霉素的培养基中,若接种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则只有混在其中的少数对链霉素有抗性的菌株才会生长.

2 应用:

(1)分离微生物

基本的培养基通过加青霉素,实现分离纯化酵母菌、霉菌;加高浓度的食盐分离纯化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氮培养基可分离纯化固氮菌。不含有机碳的培养基可分离纯化自养型细菌如硝化细菌。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可选择出只能利用尿素的微生物。

例1 、下面上本课题将用到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在该培养基的配方中,为微生物提供碳源的是,提供氮源的是。

(2)绝大多数微生物都能利用,但是,只有能合成尿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

(3)分析该培养基的配方,该培养基对微生物是否具有选择作用?如果具有,又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解析:碳源是提供碳元素的物质,氮源是提供氮元素的物质。所以碳源、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尿素。绝大多数微生物都能利用葡萄糖,但只有能合成尿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所以这种培养基对微生物有选择作用。选择原则是只有能否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生长。

答案:(1)葡萄糖尿素(2)葡萄糖尿素(3)该培养基对微生物具有选择作用。以尿素作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可以分离到能产生尿酶的微生物。

例2、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混在一起,请你设计实验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的实验步骤,并回答有关问题:

⑴主要步骤:

①制备两种培养基:一种是____培养基,另一种_____的培养基。分别分成两份,依次标上A,A /的B,B/,备用。

②分别向A、B培养基中接种______。

③接种后,放在恒温箱中培养3~4天。

④分别从A、B培养基的菌落中挑取生长良好的菌种,接种到A/、B/培养基中。

⑤接种后,把A/、B/培养基放入恒温箱中培养3~4天。

⑵回答问题:

在步骤①中,为保证无杂菌污染,实验中应采用的主人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⑤两个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是两种不同的微生物。圆褐固氮菌是原核生物,可以固氮,对抗生素敏感。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不能够固氮,对抗生素不敏感。要分离该两种菌,可以根据它们的不同特性使用选择培养基来设计。在实验中应该注意灭菌,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

答案:⑴无氮加青霉素混合菌

⑵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菌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灭菌接种过程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获得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

(2)筛选重组质粒(或鉴别质粒抗药基因的类别)

许多细菌拟核外有大量很小的环状DNA分子,这就是质粒。质粒上常有抗生素的抗性基因,例如,四环素抗性基因或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等,可作为标记基因或具有特殊性能的基因。

例3、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是质粒,作为运载体,需有标记基因,如抗青霉素基因、抗四环素基因等。现欲鉴别某种细菌质粒抗药基因的类别,请设计实验方案并预测结果:

材料用具:青霉素、四环素的10万单位溶液,菌种试管,已灭菌的含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酒精灯,接种环,一次性注射器,蒸馏水,恒温箱。

方法步骤:

结果预测:

解析:本题的实验目的是鉴别某种细菌质粒抗药基因的类别,可以判断出自变量是培养皿加入抗生素的类型不同(实际上是选择培养基的类型不同),因变量则是菌落出现状况。注意对照组的设置(蒸馏水组)。预测应注意科学、全面。

答案:

第一步:取3个含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并标上1、2、3号,在酒精灯旁,用3支注射器分别注入1mL蒸馏水、青霉素液、四环素液,并使之分布在整个培养基表面;

第二步:将接种环在酒精灯上灼烧,并在酒精灯火焰旁取菌种,对3个培养皿分别接种;

第三步:将接种后的3个培养皿放入37C恒温箱培养24h。

实验结果可能有4种情况:2号、3号培养皿中都有细菌存活,说明该细菌质粒上有两种抗性基因;2号、3号培养皿中都没有细菌存活,说明该细菌质粒上没有这两种抗生素的抗性基因;2号培养皿中有细菌存活、3号培养皿中没有细菌存活,说明该细菌质粒上有青霉素抗性基因;2号培养皿中没有细菌存活、3号培养皿中有细菌存活,说明该细菌质粒上有四环素抗性基因。

例4、下图为某种质粒表达载体简图,小箭头所指分别为限制性内切酶EcoRI、BamHI的酶切位点, ampR 为青霉素抗性基因,tctR 为四环素抗性基因,P启动子,T为终止子,ori为复制原点。已知目的基因的两端分别有包括EcoRI、BamHI在内的多种酶的酶切位点。

据图回答:

(1)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与质粒该表达载体分别用EcoRI酶切,酶切产物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后,其中由两个DNA片段之间连接形成的产物有、、三种。若要从这些连接产物中分离出重组质粒,需要对这些连接产物进行。

(2)用上述3种连接产物与无任何抗药性的原核宿主细胞进行转化实验。之后将这些宿主细胞接种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原核宿主细胞所含有的连接产物是;接种到含青霉素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原核宿主细胞所含的连接产物是;

(3)目的基因表达时,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是,其合成的产物是;

(4)在上述实验中,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表达载体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酶切时应选用的酶是。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内容。用EcoRI酶切,酶切产物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后,其中由两个DNA 片段之间连接形成的产物有三种不同的方式,因此要进行分离纯化,获取目的基因-载体连接物类型。将这些宿主细胞接种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选择培养基的使用),能生长的原核宿主细胞所含有的连接产物

应该含有四环素抗性基因。用EcoRI酶切质粒会破坏该基因结构,如果载体-载体连接会使该基因结构变得完整,具有抗四环素的能力。接种到含青霉素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原核宿主细胞所含的连接产物应含有青霉素基因。用EcoRI酶切质粒不会破坏青霉素抗性基因结构,只要含有载体的连接物都会具有抗青霉素能力,如目的基因-载体连接物和载体-载体连接物。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是启动子,作用是催化DNA 转录,形成mRNA。RcoRI 和BamHI 是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粘性末端是不同的,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表达载体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可使用该两种酶。

答案:(1) 目的基因-载体连接物载体-载体连接物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连接物分离纯化(2)载体-载体连接物目的基因-载体连接物载体-载体连接物(3)启动子 mRNA (4)RcoRI 和BamHI

(3 )增加细菌浓度

例5、在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中,有关选择培养基叙述正确的是()

A 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B 可以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C 所用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

D 所用培养基是平板培养基

解析:选择培养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所用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以便于下一步稀释涂布操作。答案A

几种常见培养基作用

1.中国蓝平板:含有牛肉粉、蛋白胨、乳糖、琼脂、氯化钠、中国蓝、玫瑰红等成份。是一种弱选择性(亦有学者称为无抑制性)选择培养基。成份中的中国蓝为指示剂,玫瑰红为弱抑制剂,仅能抑制革兰阳性菌生长,而对大肠杆菌没有抑制作用,发酵性革兰阴性杆菌因分解乳糖能力不同,在此平板上的菌落颜色不同,便于鉴别菌种。根据菌落形态,可做出相应的处理或报告。例如:大肠埃希菌菌落呈蓝色;痢疾志贺菌呈淡红色;鼠伤寒沙门菌呈淡红色。 2.巧克力平板:普通营养琼脂成份添加进氯化血红素,万古霉素,辅酶A。用途:除可以分离奈瑟菌,嗜血杆菌外,由于加入了万古霉素,可抑制绝大多数的革兰阳性菌的生长,在分离培养上具有重要意义,不能用血平板来替代。巧克力平板含有嗜血杆菌生长需要的营养因子X因子和V因子。其原理为:绵羊血中的V因子通常处于被抑制状态,加热到80~90℃12Min即可破坏红细胞膜上的不耐热抑制物,可使V因子释放,故嗜血杆菌在加热的血琼脂培养基即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较佳。 3. TCBS:含酵母膏粉蛋白胨氯化钠柠檬酸钠硫代硫酸钠胆酸钠牛胆粉蔗糖柠檬酸铁溴麝香草酚兰麝香草酚兰琼脂;其中:氯化钠可刺激弧菌的生长;蔗糖是可发酵的糖类;胆酸钠、牛胆粉、硫代硫酸钠和柠檬酸钠及较高的pH(8.6)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大肠菌群;霍乱弧菌对酸性环境比较敏感,因此该pH值可增强其生长;硫代硫酸钠与柠檬酸铁反应作为检测硫化氢产生的指示剂;溴麝香草酚兰和麝香草酚兰是pH指示剂。利用指示剂来区分是否发酵蔗糖:副溶血性弧菌不发酵蔗糖,菌落呈蓝绿色。霍乱弧菌发酵蔗糖产酸,菌落呈黄色。TCBS常用于致病性弧菌的选择性分离,是GB2008、SN标准指定培养基。 4.MAC平板:即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用于大肠杆菌和大肠菌群的分离培养(05药典),主要成分:蛋白胨脙胨猪胆盐(或牛、羊胆盐) 氯化钠琼脂乳糖1%结晶紫水溶液0.5%中性红水溶液。麦康凯平板的原理:利用胆盐来抑制革兰阳性细菌的生长,而对伤寒等沙门菌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利用乳糖发酵,中性红的颜色可把分解乳糖和不分解乳糖的细菌区别开.沙门菌及志贺菌呈无色菌落,大肠埃希菌呈桃红色菌落. SS培养基 2.原理 培养基中牛肉膏、蛋白胨等为营养物;煌绿、胆盐、硫代硫酸钠、枸橼酸钠等抑制非病原菌生长,而胆盐能促进某些病原菌生长。因大肠埃希菌等能迅速分解乳糖产酸并与胆盐结合成胆酸,故形成中心混浊的粉红色菌落;病原菌不能分解乳糖。菌落呈透明无色,枸橼酸铁能指示硫化氢的产生,使菌落中心呈黑色。硫代硫酸钠有缓和胆盐对志贺菌及沙门菌的有害作用并中和煌绿和中性红染料的毒性作用,且能使大肠埃希菌的红色菌落颜色鲜明。 3.用途 用于分离肠道致病菌。 SS琼脂培养基是分离沙门菌及志贺菌属的强选择性培养基,它对大肠埃希菌有较强的抑制 作用,而对肠道病原菌则无明显抑制作用。因此,可以增加粪便等标本的接种量,从而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是目前公认比较满意的培养基。 附注:大肠埃希菌属细菌在此培养基虽不易生长,但亦不被杀灭,故挑选病原菌菌落时,应仅挑取菌落的中心部分,否则易将其四周的杂菌一并挑入,影响结果。

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

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 (一)配制培养基的4个原则 1.目的明确 培养不同的微生物必须采用不同的培养条件;培养目的不同,原料的选择和配比不同;例如枯草芽孢杆菌: 一般培养:肉汤培养基或LB培养基; 自然转化:基础培养基; 观察芽孢:生孢子培养基; 产蛋白酶:以玉米粉、黄豆饼粉为主的产酶培养基; 根据不同的工作目的,微生物不同的营养需要,运用自己丰富的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知识来配制最佳的培养基。 2.营养协调 微生物细胞组成元素的调查或分析,是设计培养基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微生物细胞内各种成分间有一较稳定的比例。 在大多数化能异养菌的培养基中,各营养要素间在量上的比例大体符合以下十倍序列的递减规律: 要素:H2O>C源+能源>N 源>P、S>K、Mg>生长因子 含量:(~10-1) (~10-2) (~10-3) (~10-4) (~10-5) (~10-6) A.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实验室的常用培养基: 细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或简称普通肉汤培养基); 放线菌:高氏1号合成培养基培养; 酵母菌:麦芽汁培养基; 霉菌:查氏合成培养基; 实验室一般培养:普通常用培养基; 遗传研究:成分清楚的合成培养基; 生理、代谢研究:选用相应的培养基配方; B.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 营养物质的浓度适宜, 营养物质之间的配比适宜; 高浓度糖类物质、无机盐、重金属离子等不仅不能维持和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反而起 到抑制或杀菌作用。 培养基中各营养物质之间的浓度配比也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或)代谢产 物的形成和积累,其中碳氮比(C/N)的影响较大。 真菌需C/N比较高的培养基;(素食) 细菌(动物病原菌)需C/N比较低的培养基;(荤食) 发酵生产谷氨酸时: 碳氮比为4/1时,菌体大量繁殖,谷氨酸积累少; 碳氮比为3/1时,菌体繁殖受到抑制,谷氨酸产量则大量增加。 NH3 > CO(NH2)2 > NH4NO3 > (NH4)2CO3 > (NH4)2SO4 含氮量(82%)(46%)(35%)(29.2%)(21%) 这说明在同样重量时,在以上各氮源中含氮量以氨为最高,尿素次之,硝酸铵和碳酸铵更次之,而硫酸铵则最低。 3.理化适宜 指培养基的pH值、渗透压、水活度和氧化还原电势等物理化学条件较为适宜。 包括:pH、渗透压和水活度、氧化还原电位

选择性培养基

葡萄糖肉浸液肉汤Dextrose Meat Infusion Broth 用途:用于溶血性链球菌的增菌培养 配方:(g/L)牛肉粉3.0 氯化钠5.0 蛋白胨10.0 磷酸氢二钾2.0 葡萄糖10.0 pH 值7.5 ±0.1 25℃ 原理:蛋白胨、牛肉粉提供氮源、维生素和生长因子;氯化钠维持均衡的渗透压;磷酸氢二钾为缓冲剂;葡萄糖提供碳源。 用法:称取本品30.0g,煮沸溶解于1000ml 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 分钟,备用。质量控制:在36± 1℃培养24 小时。质控菌株溶血性链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27853 25922 14028 生长情况(10-8)+++ (10-8)+++ +/+/ 匹克氏肉汤基础A Pick’s Broth BaseA 用途:用于溶血性链球菌的增菌培养 配方:(g/L)胰蛋白胨10.0 牛心浸粉20.0 叠氮钠0.065 结晶紫0.002 pH 值7.3-7.5 原理:25℃胰蛋白胨、牛心浸粉提供碳氮源、维生素和生长因子;脱纤维兔血(或羊血)为溶血性链球菌提供大量生长因子;结晶紫和叠氮钠为选择性抑菌剂。 用法:称取本品30.0g,加热溶于1000ml 蒸馏水中,分装, 121℃高压灭菌15 分钟, 冷至50℃左右时,加入脱纤维羊血,混匀。 质量控制:在36± 1℃培养18-24 小时。 肉浸液肉汤培养基Meat Infusion Broth 用途:用于溶血性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菌培养(GB 标准) 配方:(g/L)牛肉粉3.0氯化钠5.0蛋白胨12.0 磷酸氢二钾2.0 pH 值7.5 ±0.1 原理:蛋白胨和牛肉粉提供氮源、维生素、氨基酸和碳源;磷酸氢二钾为缓冲剂;氯化钠可维持均衡的渗透压。 用法:称取本品20.0g,溶解于1000ml 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 分钟,备用。 质量控制:在36± 1℃培养18-24 小时。25℃ 质控菌株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 菌株编号ATCC32210 ATCC25923 ATCC25922 ATCC14028 生长情况+++ +++ +++ +++ 浑浊浑浊浑浊浑浊 叠氮钠葡萄糖肉汤Azide Dextrose Broth 用途:用于链球菌的增菌培养 配方:(g/L)胰蛋白胨15.0 牛肉浸粉4.5 氯化钠7.5 葡萄糖7.5叠氮钠0.2 pH 值7.0 - 7.4 原理:胰蛋白胨和牛肉浸粉提供氮源、维生素、氨基酸和碳源;葡萄糖提供碳源;叠氮化

常用10种培养基的配置和质控标准

小结:常用10种培养基的配置和质控标准 (1)基础肉汤 成分和配制方法: 蛋白胨10g NaCl5g 牛肉膏5g 酵母膏3g DW1L pH7.4~7.6 15磅30min高压灭菌,倾注无菌试管备用。 每次新配制时做质控 阳性质控:ATCC 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基础肉汤中,35℃温箱24h肉汤混浊。 无菌试验:<100管抽检5%,>100管随机抽取10管未接种的基础肉汤35℃温箱 24h培养,无细菌生长。 平行试验:质控时,要求新旧批号的培养基同时做 用途:供培养对营养要求不高的细菌增菌用;作其他选择培养基的基础液。 储存 干粉:室温保存,由于容易受潮,所以开瓶后务必将盖拧紧。 培养基:2-8℃保存一个月 (2)普通营养琼脂 成分和配制方法: 基础肉汤100ml 琼脂2g 15磅30min高压灭菌,倾注平板备用。

注:可购买国内生产的瓶装营养琼脂粉,按上面的说明配制。 质量控制: 质控频度每次新配制时做质控 质控方法 阳性质控:ATCC 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或ATCC25922大肠埃希菌接种营养琼脂上,35℃温箱24h细菌生长良好。 无菌试验:<100块抽检5%,>100块随机抽取10管未接种的营养琼脂35℃温箱 24h培养,无细菌生长。 平行试验:质控时,要求新旧批号的培养基同时做 用途: 供培养对营养要求不高的细菌。 作无糖基础培养基。 加血成血平板。 加血加热75℃以上,再加上生长添加剂就成巧克力平板。 储存 干粉:室温保存,由于容易受潮,所以开瓶后务必将盖拧紧。 培养基:2-8℃保存半个月 (3)葡萄糖肉汤 成分和配制方法: 蛋白胨10g 朊胨10g NaCl5g 牛肉膏5g 酵母粉3g 葡萄糖4g 枸橼酸钠3g 硫酸镁3g DW1L

细胞培养基种类

细胞培养基的选择及常用数据库 日期:2012-04-13来源:未知作者:网友点击:次细胞实验技术 经典的培养基有很多种,Invitrogen(GIBCO)、Thermo Fisher(HyClone)、Sigma等公司都可以提供。其中DMEM、RPMI 1640、MEM、DMEM/F12都是应用最广泛的培养基。其他如M199、IMDM、L15培养基等也用于某些细胞的培养。 ◆MEM是由Eagle’s基础培养基(BME)发展而来的,其中增加了组分的范围及 浓度。 ◆ Dulbecco改良的BEM(DMEM)培养基是为小鼠成纤维细胞设计的,现在常用于 贴壁细胞的培养。DMEM的氨基酸浓度是MEM的两倍,维生素浓度是MEM的4倍,采用双倍的HCO3-和CO2浓度起到更好的缓冲作用。最初的配方中葡萄糖含量为1000 mg/L,后来为了某些细胞的生长需要,将葡萄糖含量又调整为4500 mg/L,这就是大家常说的低糖和高糖了。 ◆ aMEM含有附加的氨基酸、维生素以及核苷和脂肪酸,它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细 胞类型,包括对营养成分要求苛刻的细胞。 ◆ Ham’s F12是为在低血清浓度下克隆CHO细胞而设计的,现在也广泛应用于 克隆形成率的分析及原代培养。F12还可以与DMEM等体积混合使用,得到一种高浓度与成分多样化相结合的产物,这种培养基已应用于许多原代培养及更难养的细胞系的培养。 ◆ RPMI 1640培养基是专为淋巴细胞培养而设计的,现在已广泛应用于悬浮细胞 的培养。 以前经常听到有人问,这种细胞该用哪一种培养基呢?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好复杂。此话怎讲?如果这种细胞是购自ATCC或其他的细胞库,那很简单,问供应商就行了。或者找到相关的文献,作为参考。Invitrogen网站上有一个Cell Line Database的工具,也很好用。选择你感兴趣的细胞类型,它就会弹出推荐的培养基、血清和转染试剂等,有时还有优化好的转染步骤,很方便。Sigma网站上也有一个Media Expert,包括了培养基所有成分的功能描述、使用推介和参考文献等,它还

实验常用培养基和基本特性

常用培养基及基本特性 1、RPMI-1640 Medium RPMI-1640广泛应用于哺乳动物、特殊造血细胞、正常或恶性增生的白细胞,杂交瘤细胞的培养,是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培养基。主要用于悬浮细胞培养。其它像K-562、HL-60、Jurkat、Daudi、IM-9等成淋巴细胞、T细胞淋巴瘤细胞以及HCT-15上皮细胞等均可参考使用。 2、Minimum Essential Medium(MEM) 也称最低必需培养基,它仅含有12种必需氨基酸、谷氨酰胺和8种维生素。成分简单,可广泛适应各种已建成细胞系和不同地方的哺乳动物细胞类型的培养。MEM-Alpha一般用于培养一些难培养细胞类型,而其它没有特殊之处的细胞株则几乎均可采用MEM来培养。 3、DMEM-高糖(标准型)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培养基,可用于许多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更适合高密度悬浮细胞培养。适用于附着性较差,但又不希望它脱离原来生长点的克隆培养,也可用于杂交瘤中骨髓瘤细胞和DNA转染的转化细胞的培养。 4、DMEM-低糖(标准型)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培养基,可用于许多哺乳动物细胞培养。低糖适于依赖性贴壁细胞培养,特别适用于生长速度快、附着性较差的肿瘤细胞培养。 5、DMEM/F12 DMEM/F12培养基适于克隆密度的培养。F12培养基成分复杂,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DMEM以1:1结合,称为DMEM/F12培养基(DME/F12medium),作为开发无血清配方的基础,以利用F12含有较丰富的成分和DMEM含有较高浓度的营养成分为优点。该培养基适用于血清含量较低条件下哺乳动物细胞培养。为了增强该培养基的缓冲能力,改良之一是在DMEM/F12(1:1)中加入15mMHEPES缓冲液。 6、McCoy’s 5A McCoy’s 5A Medium 主要为肉瘤细胞的培养所设计,可支持多种(如骨髓、皮肤、肺和脾脏等)的原代移植物的生长,除适于一般的原代细胞培养外,主要用于作组织活检培养、一些淋巴细胞培养以及一些难培养细胞的生长支持。例如Jensen大鼠肉瘤成纤维细胞、人淋巴细胞、HT-29、BHL-100等上皮细胞。

放线菌的选择培养基

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的制备、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 实验材料: 培养基成分:可溶性淀粉、KNO3、NaCl、K2HPO4?3H2O、MgSO4?7H2O、FeSO4?7H2O、琼脂。 实验内容: 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是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这种培养基是采用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纯试剂配制而成的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KNO3 、NaCl 、K2HPO4?3H2O 、MgSO4?7H2O作为无机盐,FeSO4?7H2O作为微生物的微量元素,提供铁离子等组成。 放线菌是重要的抗生素产生菌,主要分布在土壤中,其数量仅次于细菌,一般在中性偏碱性、有机质丰富、通气性好的土壤中含量较多。由于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各种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混合体,为了研究某种微生物,就必须把它们从这些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从而获得某一菌株的纯培养。分离放线菌常用稀释倒平板法。根据放线菌的营养、酸碱度等条件要求,常选用合成培养基或有机氮培养基。如果培养基成分改变,或土壤预先处理(120℃热处理1h),或加入某种抑制剂(如加数滴10%酚等),都可以使细菌,霉菌出现的数量大大减少,从而淘汰了其它杂菌。再通过稀释法,使放线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单独菌落,并 可得到纯菌株。 实验步骤: 1.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的制备 先将可溶性淀粉称好,在小烧杯内用50~100ml水调成糊状,再在另一容器内加入900~950ml热水,将小烧杯内淀粉倒入混匀。再分别称取其它药品,并加热搅拌使之溶解后,调pH至7.2~7.4,分装,0.1Mpa(15lb/in2)15~30min高压蒸汽灭菌。 2.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 (1)取9套无菌平皿,在皿底贴上标签,注明土壤稀释液的稀释度(10-3、10-4、10-5)、组别、姓名、操作日期等。每个稀释度做三个培养皿。然后在每皿中倒入已溶化并冷至50℃左右的高氏一号培养基15~20ml左右,待冷凝成平板。 (2)将土样放入用酒精擦拭过的乳钵中,除去石块、草根、研磨压碎后,称取5g,放入盛有45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振荡10min,即10-1的土壤悬液,静置30s。 (3)另取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4支,编号10-2、10-3、10-4、10-5。用无菌吸管无菌操作取10-1浓度的土壤悬液1ml并加入编号10-2的无菌试管中,并吹吸吸管2~3次,使与9ml水混匀,即为10-2浓度的土壤稀释液。依此类推,直到稀释至10-5的试管中(每个稀释度换1 支无菌吸管)。 (4)用无菌吸管从浓度最小稀释液开始,每次吸取0.5ml加到一组相应编号(10-5)的高氏

常用细菌培养基配方

常用抗生素 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100mg/ml) 溶解1g氨苄青霉素钠盐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25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50mg/ml) 溶解0.5g羧苄青霉素二钠盐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25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甲氧西林(methicillin)(100mg/ml) 溶解1g甲氧西林钠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37.5ug/ml终浓度与100ug/ml氨苄青霉素一起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卡那霉素(kanamycin)(10mg/ml) 溶解100mg卡那霉素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10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25mg/ml) 溶解250mg氯霉素足量的无水乙醇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12.5ug/ml~25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链霉素(streptomycin)(50mg/ml) 溶解0.5g链霉素硫酸盐于足量的无水乙醇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10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萘啶酮酸(nalidixic acid)(5mg/ml) 溶解50mg萘啶酮酸钠盐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15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四环素(tetracyyline)(10mg/ml) 溶解100mg四环素盐酸盐于足量的水中,或者将无碱的四环素溶于无水乙醇,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用铝箔包裹装液管以免溶液见光,于-20℃贮存。常以10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常用培养基 LB培养基 将下列组分溶解在0.9L水中: 蛋白胨10g 酵母提取物5g 氯化钠10g 如果需要用1N NaOH(~1ml)调整pH至7.0,再补足水至1L。注:琼脂平板需添加琼脂粉12g/L,上层琼脂平板添加琼脂粉7g/L。(实验室一般都不调PH) SOB培养基 将下列组分溶解在0.9L水中: 蛋白胨20g 酵母提取物5g 氯化钠0.5g 1 mol/L 氯化钾2.5ml

中图版高中生物选修1第一章第二节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课后训练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练习 1下列操作不属于微生物的分离步骤的是()。 A.稀释B.划线或涂布 C.接斜面 D.培养 2 需要在火焰旁操作的有()。 ①土壤取样②稀释土壤溶液③涂布平板④微生物的培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3 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原因是()。 A.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大量菌体 B.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 C.在液体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繁殖速度更快 D.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 4 在一个“淀粉—琼脂”培养基的5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将此实验装置放在37 ℃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 h后,将碘液滴在培养基的5个圆点上,其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 )。 A.棕黄色、棕黄色、淀粉酶 B.蓝黑色、棕黄色、麦芽糖酶 C.棕黄色、蓝黑色、淀粉酶 D.棕黄色、蓝黑色、麦芽糖酶 5 实验测定链霉素对3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块平板上划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线均与下图中的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条件下恒温培养3天,结果如下图所示。从实验结果分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链霉素能阻止结核菌的生长 B.链霉素对结核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 C.链霉素对结核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 D.链霉素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 6 为验证某同学的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可以设计两组实验,甲组用严格消毒的培养基并稀释涂布培养,乙组直接用该同学的培养基进行培养,此实验中乙组为()。 A.空白对照 B.自身对照 C.条件对照 D.标准对照 7 下表表示在不同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E、F、G、H、I、J、K、M为培养基的成分,“+”表示生长,“—”表示不生长)请分析下列哪种物质细菌不能合成()。

酵母表达培养基介绍

毕赤酵母表达的培养基配制[5] 2.1 LB(Luria-Bertani)培养基: Trypton l% Y east Extract 0.5% NaCl l% PH 7.0 制作平板时加入2%琼脂粉。121℃高压灭菌20min。可于室温保存。用于培养pPICZαA原核宿主菌TOP10F’时可加入Zeocin 25ug / ml。 2.2 LLB(Low Salt LB)培养基: Trypton l% Y east Extract 0.5% NaCl 0.5% PH 7.0 制作平板时加入2%琼脂粉。121℃高压灭菌20min。可于室温保存数月。用于培养pPICZαA 原核宿主菌TOP10F’时,加入Zeocin 25ug / ml,可以4℃条件下保存1~2周。 2.3 YPD (又称YEPD) Y east Extract Peptone Dextrose Medium,(Y east Extract Peptone Dextrose Medium,酵母浸出粉/胰蛋白胨/右旋葡萄糖培养基) Trypton 2% dextrose (glucose) 2% +agar 2% +Zeocin 100 μg/ml 液体YPD培养基可常温保存;琼脂YPD平板在4℃可保存几个月。加入Zeocin 100ug / ml,成为YPDZ培养基,可以4℃条件下保存1~2周。 2.4 YPDS + Zeocin 培养基(Y east Extract Peptone Dextrose Medium): yeast extract 1% peptone 2% dextrose (glucose) 2% sorbitol (山梨醇)1 M +agar 2% + Zeocin 100 μg/ml 不管是液体YPDS培养基,还是YPDS + Zeocin 培养基,都必须存放4℃条件下,有效期1~2周。 2.5 MGY Minimal Glycerol Medium (最小甘油培养基) (34%YNB;1%甘油;4*10-5%生物素)。将800ml灭菌水、100ml的10*YNB母液、2ml 的500*B母液和100ml的10*GY母液混匀即可,4℃保存,保存期为2个月。 2.6 MGYH Minimal Glycerol Medium + Histidine (最小甘油培养基+ 0.004%组氨酸) 在1000ml的MGY培养基中加入10ml的100*H母液混匀,4℃保存,保存期为2个月。2.7 RD Regeneration Dextrose Medium (葡萄糖再生培养基) (含有:1mol/L的山梨醇;2%葡萄糖;1.34%YNB;4*10-5%生物素;0.005%氨基酸) 1. 将186g的山梨醇定容至700ml,高压灭菌;

实验室常用培养基大全

表皮葡萄球菌 产气肠杆菌 鼠伤寒沙门氏菌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 大肠埃希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表面接触碟/表面接触皿 https://www.360docs.net/doc/df750972.html, 金黄色葡萄球菌 酿酒酵母菌 脑心浸出液肉汤(BHI) 品红亚硫酸钠液体培养基 MFC肉汤 CFU培养基基础 4-甲基伞形酮葡糖苷酸(MUG)培养基蛋白胨 胰蛋白胨 胰酪蛋白胨 酵母浸粉 大豆蛋白胨 酸水解酪蛋白 明胶蛋白胨 马铃薯浸粉 琼脂粉 琼脂粉 动物组织胃蛋白酶消化物 肉胃酶消化物 牛肉浸粉 牛肝浸粉 牛肝浸粉 牛心浸粉 多价蛋白胨(多聚蛋白胨) 月示蛋白胨 玉米浸出粉 一次性培养皿 表面接触碟 一次性培养皿(密理博浮游菌采样)表面接触碟/表面接触皿 https://www.360docs.net/doc/df750972.html, 金属玻璃培养皿(可重复使用) 金属玻璃表面接触碟

嗜热脂肪肝菌芽孢菌片(ATCC7953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ATCC9372)121度高压灭菌化学指示卡 132℃压力蒸汽灭菌指示卡 葡萄糖 氯化钠 L-半胱氨酸盐酸盐 氧化酶试剂 三磷酸腺苷二钠盐(ATP) 费尔休林(无吡啶) SDS-PAGE凝胶配制试剂盒 SDS-PAGE电泳液 SDS-PAGE上样缓冲液5倍 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套装 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氏菌 大肠埃希氏菌 产气肠杆菌 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枯草芽孢杆菌 白色念珠菌 表面接触碟/表面接触皿 https://www.360docs.net/doc/df750972.html, 黑曲霉 生孢梭菌 大豆酪蛋白肉汤培养基(胰酪胨大豆肉汤) 大豆酪蛋白肉汤培养基(胰酪胨大豆肉汤) 无菌大豆酪蛋白肉汤培养基(胰酪胨大豆肉? 大豆酪蛋白肉汤培养基(胰酪胨大豆肉汤) 大豆酪蛋白消化液培养基 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 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 无菌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 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培养基基础 胰化大豆坚固绿琼脂(TSFA) 营养肉汤(NB) 营养琼脂(NA) 0.5%葡萄糖肉汤培养基 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三糖铁琼脂培养基(TSI) 三糖铁琼脂培养基 R2A琼脂

培养基的选择-整理

培养基的选择和优化(初稿) 一、培养基的概念:culture medium 是人们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生物合成各种代谢产物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的混合物。其成分和配比对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代谢产物的合成,甚至对于发酵工业的生产工艺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用途和分类: 用途:筛选菌种、保藏菌种、检验杂菌、培养种子、发酵生产。 分类: 1.按成分不同:天然:用化学成分还不清楚或化学成分不恒定的天然有机物配制。 例: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 合成: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的培养基。 例:查氏培养基、高氏 1号培养基 复合(半合成培养基):天然成分+化学试剂 2.按物理状态:固体:加入一定量的凝固剂,琼脂含量1.5%-- 3.0%, 常用来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活菌计数及菌种保藏。 半固体:琼脂0.3%--0.5%,观察运动特征,分类鉴定 液体:不加任何凝固剂, 大规模生产及在实验室进行微生物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 3.按实验目的:基础:适合大多数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加富: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特殊营养物质制成的一类培养基。如高糖培养基 选择:在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的特殊营养物质或化学物质,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所需微生物的生长。如麦康凯培养基 鉴别:用于鉴别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微生物产生某种代谢产物,与培养基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变化,如EMB培养基 三、成分来源: (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是微生物学研究和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基础。任何培养基都应具备微生物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且其间的比例合适。) 营养: 有机体吸取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营养物质: 微生物为了生存就必须从环境中吸取各种物质以合成细胞物质、提供能量以及在新陈代谢中起调节作用。这些物质就称为营养物质。

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一)营养琼脂培养基 【用途】供细菌总数测定、保存菌种、细菌纯化、一般细菌培养、血琼脂培养基基础之用。 【成分】牛肉膏 3g NaCl 5g 蛋白胨 10g 琼脂 20g 【pH值】7.2±0.2 【制法】上述成分称取38g加蒸馏水1000ml,经121.3℃ 30min高压灭菌备用。 (二)蛋白胨水培养基 【用途】供细菌培养、吲哚试验之用。 【成分】蛋白胨 10g 氯化钠 5g 【pH值】7.6 【制法】将上述成分溶于1000ml蒸馏水中,过滤,分装于试管,每管2~3ml,经121.3℃20min高压灭菌备用。 (三)半固体培养基 【用途】供观察细菌动力、菌种保存、H抗原位相变异试验等。 【成分】蛋白胨 10g 氯化钠 5g 琼脂 2.5~3g 【pH值】7.6 【制法】上述成分加入10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分装于试管,每管3~4ml,经121.3℃ 20min高压灭菌备用。 (四)营养肉汤培养基 【用途】供一般细菌培养、转种、复苏、增菌等,也可用于消毒效果的测定。 【成分】蛋白胨 10g 氯化钠 5g 牛肉粉(牛肉浸汁) 3g 【pH值】7.2±0.2 【制法】将上述成分溶于1000ml蒸馏水中,分装小试管,每管2~3ml,经121.3℃ 20min 高压灭菌备用。 (五)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 【用途】供甲基红试验及V-P试验之用。 【成分】蛋白胨5g 葡萄糖5g K2HPO4 (K2HPO4·3H2O) 5g (0.65g) 【pH值】7.0~7.2 【制法】将上述成分溶于1000ml蒸馏水中,过滤,分装试管,每管2~3ml,经112.6 ℃ 20min高压灭菌备用。 (六)伊红美蓝培养基(EMB培养基)

培养基汇总

培养基成分汇总 显色培养基 ?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 ?大肠菌群显色培养基 ?大肠杆菌/大肠菌群显色培养基 ?TBX培养基 ?细菌总数显色培养基 ?O157显色培养基 ?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 ?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 ?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 ?弧菌显色培养基 ?念珠菌显色培养基 ?阪崎肠杆菌显色培养基 ?肠球菌显色培养基 ?尿道定位显色培养基 菌落总数检测培养基 ?平板计数琼脂(PCA) ?TTC营养琼脂 ?营养肉汤(NB) ?营养琼脂(NA) ?2216E琼脂 ?标准I号营养琼脂 ?标准II号营养琼脂 ?胰胨大豆胨固绿琼脂 ?m-TGE肉汤 ?水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 ?TGE培养基 ?CVT琼脂 ?肉汤培养基 ?酵母粉琼脂 ?平板计数琼脂 ?平板计数琼脂(含麦芽提取物)?2216E液体培养基 ?嗜冷菌计数琼脂 ?NA培养基 ?MPC琼脂培养基 ?接触皿培养基 ?R2A琼脂 大肠杆菌O157检验培养基 ?三糖铁(TSI)琼脂 ?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MUG培养基 ?mEC肉汤 ?mTSB肉汤 ?SD-39琼脂 ?改良山梨醇麦康凯(CT-SMAC)琼脂?改良EC肉汤(mEC+n) ?半固体琼脂 ?山梨醇麦康凯琼脂基础(SMAC) ?改良麦康凯肉汤(CT-MAC) ?月桂基硫酸盐蛋白胨肉汤-MUG ?PBS-Tween20洗液 ?O157显色培养基 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检验培养基?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LST) ?EC肉汤 ?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 ?乳糖复发酵培养基 ?去氧胆酸盐琼脂(DC) ?MR-VP培养基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 ?西蒙氏枸橼酸盐琼脂 ?肠道菌计数琼脂(VRBDA) ?品红亚硫酸钠琼脂 ?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亮绿乳糖培养基 ?肠道菌增菌肉汤(EE) ?LB肉汤 ?LB营养琼脂 ?苯丙氨酸脱氨酶培养基 ?伊红美蓝琼脂(EMB) ?哥伦比亚MUG培养基 ?BDS培养基 ?葡萄糖琼脂 ?Andrade氏糖类肉汤 ?Korser氏枸椽酸盐肉汤 ?Endo培养基 ?缓冲MUG琼脂

细胞培养各种培养基简介

DMEM、RIPA1640、F12、L15等细胞培养基的基本知识 培养细胞的完全培养基由基础培养基(如MEM)和添加剂(如血清或无血清培养用的某些确定的激素及生长因子)组成,培养基的配方一直在改进,其中包括抗生素和抗有丝分裂剂等等。 一、基础培养基 绝大多数培养基是建立在平衡盐溶液(BSS)基础上,添加了氨基酸、维生素和其它与血清中浓度相似的营养物质。最广泛应用的培养基是Eearle`s MEM 的混合物,其中含有13种必须氨基酸、8种维生素。而Ham`s F12 也包括非必须氨基酸,维生素的范围亦很广,另外常规含有无机盐和代谢添加剂(例如核苷酸)。MEM/F12 这两种培养基各取1/2,形成神经生物学最通用的培养基。Dulbecco`s改良培养基——DMEM,现应用于快速生长的细胞,同MEM 含有相同的营养成分,但浓度高出2~4倍。选择某种培养基,应仔细了解成分表,应知道大多数情形下培养基都有不足。例如,有些培养基在氨基酸中包括有谷氨酸,而这种培养基虽广泛用于神经生物学领域,但它对某些对谷氨酸敏感的可能有细胞外毒性损伤的神经元而言,则并非最佳选择,特别是如果神经元生长在缺乏胶质的环境中时。F12中含有硫酸亚铁,据报道也有神经毒效应。 在所有这些培养基中,谷氨酸比其他氨基酸有更高的浓度,这是因为它具有不稳定性以及在许多细胞培养中它常用作碳源。对于神经元的培养常常在基础培养基中增加葡萄糖的含量到0.6%或者加入丙酮酸(若培养基中这两种物质缺乏时)。MEM与F12均要用5%的CO2来平衡,DMEM含更高浓度的NaCO3,要用10%的CO2来平衡,当然也可以在较低CO2浓度下使用。这些基础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建立在对不同细胞系生长的研究之上的,但通常在原代培养中使用也能有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 原则上,HEPES作为缓冲剂可用来代替碳酸氢盐,以解除需要高浓度CO2培养环境的限制。实际操作中并非如此简单。显然,溶解的CO2与碳酸氢盐对良好的细胞生长是重要的。Leiboviz`s L15培养基可用来在大气环境中令神经细胞生长,该培养基采用了与众不同的BSS作基础,它含有高浓度的氨基酸来提高缓冲能力,培养基中使用半乳糖作碳源,以阻止培养基中乳酸形成,少量溶解的CO2由丙酮酸代谢产生。这一培养基的优点是明显的,特别是在保持较高CO2有困难时,例如在长时间的显微操作及生理学研究中。L15培养基已用来成功的培养了外周神经元,但尚未在CNS神经元的发育研究中全面检测过。 二、血清 细胞在单纯的基础培养基中不能存活,在特殊类型的细胞培养中必须提供某些 痕量营养物质及生长因子才能使细胞得以生长并维持生长状态。基础培养基常常要添加血清,血清终浓度多为5~20%。特殊用途的血清来源须用经验确定,广泛应用的血清种类有马血清与胎牛血清。胎牛血清中富含有丝分裂因子,常选其作增殖细胞用的血清,也用于细胞系和原代培养。而马血清常常用来作有丝分裂后的神经元培养。然而,很多人也将胎牛血清

如何选择好的培养基

如何选择好的培养基 培养基选择方法 选择培养基没有一定标准,有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建立某种细胞株所用的培养基应该是培养这种细胞首选的培养基; (2)可以查阅文献或在购买细胞株时咨询; (3)平常惯用的培养基; (4)许多培养基可以适合多种细胞,根据细胞株的特点、实验的需要来选择培养基; (5)用多种培养基培养目的细胞,观察其生长状态,可以用生长曲线、集落形成率等指标判断; (6)根据实验结果选择最佳培养基,这是最客观的方法,但比较繁琐。 培养基注意事项 培养基在使用前通过高压或过滤灭菌。防止污染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从污染的源头开始 确认工作细胞库是否被污染:用细菌、真菌及支原体无菌试验来确认并排除。同时要对无菌试验培养基的灵敏度进行验证。 确认毒种工作种子批是否被污染:用细菌、真菌及支原体无菌试验来确认并排除。同时要对无菌试验培养基的灵敏度进行验证。 确认所用培养基及其添加成分(如小牛血清、NaHCO3等)是否被污染:用细菌、真菌及支原体无菌试验来确认并排除。同时要对无菌试验培养基的灵敏度进行验证。实际生产中,可以从配制好的培养液中取少量加入营养琼脂于恒温培养箱内培养,48小时即可观察有无污染。 一些单位在使用血清时候往往不经过过滤除菌处理便直接加入到培养液中,可能带来污染。

其它:高压灭菌设备、过滤除菌设备均应进行验证,确保灭菌和除菌效果;前者应在投产前及其后的每6个月进行验证,后者应在每次除菌前、后进行验证工作(至少应在除菌后进行一次)。 另外,应将有毒区与无毒区严格分开,并有各自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及孵室,有毒区对无毒区应保持相对负压,防止病毒对培养细胞(尤其是细胞库)的污染。 从GMP管理、SOP操作方面加强管理力度 每二周或每周对无菌操作室及洁净区域按GMP要求进行检测 人员的GMP管理和无菌操作强化培训 一些特殊情况 细菌的大小从0.1-700μm,为防止细小细菌的污染,过滤除菌应尽量采用0.1μm的滤膜或滤芯。 大面积污染时,应对所有设施、用具及操作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芽孢杆菌常用培养基配方

芽孢杆菌常用培养基配方 (按理说,该实验的所有培养基都在这了,后红字更为清楚些。。。摘自百度) 一、肉汤琼脂培养基:蛋白胨10g ,牛肉膏15g ,NACL15g , 蒸馏水1000ml ,琼脂18g 。调节, 灭菌。如果用液体做培养基,则去掉琼脂即可。100 mL/组,其中20 mL液体培养基/250 mL △中(内装玻璃珠10颗);50 mL固体斜面培养基分装在试管中:5mL/支,10支。 2、或是(J-琼脂培养基:胰蛋白胨5g,酵母膏15g, 磷酸氢 二钾3g,葡萄糖2g, 琼脂20g, 蒸馏水1000ml。调节— 30min灭菌。) 二、过氧化氢酶测定 1、试剂:3-10%过氧化氢 2、接种与培养:一般将测试菌种接种于肉汤琼脂斜面上,30度下 培养1-2天。 3、试验方法: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上面加一滴3-10%的双氧水, 挑取1环1-2天的的菌苔,在双氧水溶液中涂抹,如有气泡出 现(O2),作为过氧化氢酶阳性,无泡为阴性。也可以将过氧 化氢液直接加入斜面上,观察气泡的产生。

三、需氧性测定 1、培养基:酪素水解物20g,葡萄糖 10g, ,NACL5g,HOCH2SO3Na1g,HSCH2COONa2g,琼脂15g,蒸馏水1L。调节,分装试管,,30min灭菌,培养基不摆斜面。 2、接种与观察:用一小环的肉汤菌液,穿刺接种到上述培养基中 (穿刺管底),一般与30 度培养3-7天观察结果。若芽孢杆菌在琼脂柱表面生长为好氧菌,沿穿刺线生长则为厌氧菌。 四、酪素水解(用于检测不同种类的芽孢杆菌是否具有分解酪素的 特点) 1、培养基 (1)脱脂牛奶制备取新鲜牛奶,煮沸后去掉上层油脂,再经离心脱脂(3000r/min,10min),除去上层油脂,即为脱脂牛奶。(2)牛奶平板的制备取50ml的脱脂牛奶放入一只三角瓶中,另外称1.5g琼脂置于含有50ml蒸馏水的另外3只三角瓶中,然后将两液分开灭菌,,带冷至45-50摄氏度时,速将两液混匀倒平板,即为牛奶平板。将平板倒置过夜,使表面水分干燥。 2、接种与观察 将测试菌种以三点法点接在牛奶平板上,一般于30度培养1,3,5,7和14天,如菌落周围和下面呈透明,表明酪素已被分解。

几种常用鉴别和选择培养基的配制

几种常用鉴别和选择培养基的配制 一、目的要求 了解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的配制原理。 学习和掌握马丁培养基、含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及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二、基本原理 马丁培养基及含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两者均属选择培养基。马丁培养基常用于从自然环境中分离真菌,培养基中的去氧胆酸钠和链霉素(30 u/m1)不是微生物的营养成分。由于去氧胆酸钠为表面活性剂,不仅防止霉菌菌丝蔓延,还可抑制G+细菌生长,而链霉素对多数G-细菌具抑制生长作用。所以它们是用于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而对于真菌的生长则没有影响.从而达到分离真菌的目的。含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在基因工程研究中常用于筛选具有氨苄青霉素抗性的菌株。培养基中含有一定浓度(100μg/ml培养基)的氨苄青霉素,它能杀死培养基中一切不抗氨苄青霉素的细菌,而只有对氨苄青霉素具有抗性的细菌才能正常生长繁殖,从而达到快速筛选氨苄青霉素抗性菌株的目的。 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是一种鉴别培养基。常用于检查乳制品和饮用水中是否含有致病性的肠道细菌。培养基中的伊红为酸性染料,美蓝则为碱性染料。当大肠杆菌发酵乳糖产生混合酸时,细菌带正电荷,与伊红染色,再与美蓝结合生成紫黑色化合物。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形成呈紫黑色带金属光泽的小菌落。而产气杆菌则形成呈棕色的大菌落。不能发酵乳糖的细菌产碱性物较多,带负电荷,与美蓝结合,被染成蓝色菌落。 三、实验材料 (一)药品 葡萄糖、蛋白胨、KH 2P0 4 ·3H 2 O、MgSO 4 ·7H 2 O,胰蛋白胨,酵母提取物,NaCl、 乳糖、K 2HP0 4 、伊红、美蓝、琼脂等。 (二)溶液 0.1%孟加拉红溶液、链霉素溶液(10000u/m1)、2%去氧胆酸钠溶液、氨苄青霉素溶液(25mg/m1)、2%伊红溶液、0.5%美蓝溶液、1mol/l NaOH、1mol/l HCl 溶液等。 (三)仪器

选择培养基

Bacterial counts Faeca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frozen at?18?C immediately after excretion. Within 10 days from collection, faecal specimens were homogenized, serially diluted with anaerobe half-strength WCAB and plated in triplicate onto selective media: MacConkey agar (Merck, Darmstadt, Germany) for coliforms, OPSP agar (Oxoid, Basingstoke, UK) forC. perfringens, LAMV AB agar (Hartemink et al., 1997) for lactobacilli, azide maltose agar (Biolife, Milano, Italy) for enterococci, and RB agar (Hartemink et al., 1996) for bifidobacteria. MacConkey agar and azide maltose agar plates were incubated aerobically at 37 ?C for 24 and 48 h, respectively; all other media were incubated anaerobically at 37 ?C for 48–72 h. The same selective media (with the only exception of RB agar) were used for the bacterial counts from thein vitro faecal culture samples. The taxonomy of the colonies isolated on selective RB plates was determined at the genus level by fructose-6-phosphate phosphoketolase activity (Scardovi, 1986). Influence of some potential prebiotics and fibre-rich foodstuffs on composition and activity of canine intestinal microbiota Cultured-based microbiological analysis Decimal dilutions of the samples in physiological solution (NaCl 8.5%) were plated and incubated at 37 °C. Plates specific for anaerobic species were incubated in anaerobic jars. Counts were performed on McConkey-agar (Oxoid, Basingstoke, UK) for coliforms, LAMV AB for la ct ob ac il li ( Hartemink et al., 1997), Enterococcus-agar (Difco, Sparks, MD, USA) for enterococci, TSC-agar (Merck, Darmstadt, Germany) for clostridia, RB-agar ( Hartemink et al., 1996 )for bi fidobacteria, MSA-agar (Oxoid) for staphylococci and BHI-agar (Oxoid) for facultative anae-robes and anaerobes. In vitro modulation of the human gastrointestinal microbial community by plant-derived polysaccharide-rich dietary supplements Sample collection Faecal specimens (approximately 4 g) were collected immedi-ately into sterile plastic containers and transferred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GTNbag anaer, 45534 Biomérieux SA, Marcy-l’Etoile,France), to the Laboratory of Microbiology within 1 h for microbi-ological analysis. Bacterial enumeration Approximately 1 g of the specimen was weighed and diluted in 9-ml pre-reduced peptone physiological saline (PPS), containing 1 g/l bacteriological peptone (OXOID Basingstoke, Hamshire Eng-land) and 8.5 g/l NaCl ( Roy, 2001 ). After homogenization, serial 10-fold dilutions of the homogenates were performed in PPS under anaerobic environment [5% (v/v) H 2: 5% (v/v) CO 2 : 90% (v/v) N 2 ; BACTRON? 1.5 Anaerobic Environmental Chamber, SHELLAB, Cor-nelius, Oregon]. Columbia blood agar (Ellner, Stoessel, Drakeford, & Vasi, 1966) was used for the enumeration of the total mesophilic aerobic and anaerobic microflora (incubation under aerobic and anaerobic con-ditions at 37 C for 48 h). Enumeration of total coliforms and Esch-erichia coli was performed on Chromocult Coliform agar (Merck KGaA, Darmstadt, Germany) (Manafi & Kneifel, 1989) and bacterial counts of enterococci were performed on Slanetz and Bartley med-ium (LabM Limited, Lancashire, UK) (Slanetz & Bartley, 1957 ) after aerobic incubation at 37 C for 24 and 48 h, respectively. Rogosa agar (Merck KGaA) (Rogosa, Mitchell, & Wisema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