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俗学

第一章中国民族民俗学概述

一.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民俗学是一门以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俗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独立社会科学学科。中国民族民俗学是以中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为研究对象。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包括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共同体。故中国民族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涉及包括汉族在内的五十六个民族的民俗文化。

二.民俗的产生1.民俗的含义民俗是一种具有传承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又称为民俗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一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就有记载,如《礼》、《史记》、《汉书》、《韩非子》常称为“风”、“俗” 、“风俗” 、“习俗”、“民俗”,有时“风俗”与“民俗”并提。可见民俗与风俗是相通的“风”是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而形成。“俗”是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形成。民俗或风俗的内容丰富,既有反

2.民俗的产生

西汉学者班固在《汉书.地理志》解释:

君上之性欲,故谓之俗。”

&班固将风(即民风、风气)与俗(即习俗、俗尚)作了区分。他认为民风与风气的产生与人所处生态环境(即“水土”)的影响分不开;而习俗和俗尚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或人文环境(即“好恶”)的作用紧密相关。

清代学者黄遵宪在《民俗》一文对风俗习惯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作过下述分析:

“风俗之端始于甚微,博之而无物,察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然而,一、二人倡之,a千百人和之。人与人相接,人与人相续,又踵而行之,及其至成。虽其极陋甚弊者,举国之人,习以为然。上智所不能察,大力所不能挽,严刑峻法所不能变。夫事有是非,有美有恶,旁观者或一览而知之,而“彼国称之为礼,沿之为俗。及至举国之人,辗转沿锢于其中,而莫能少越,则习之囿人也大矣!”

& 很明显,黄遵宪认为,风俗习惯对社会和人都具有巨大的约束力和潜移默化作用。

美国学者森则纳认为民俗形成于史前社会。他在《民间的道路》一书中说:

“原始人类为了满足需要开始活动的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因为他们感受自然界的压迫与心理的痛苦,经过长期磨炼,形成选择的能力。这种能力乃属于团体而非个人的。因而大众都能用他人的经验,达到一种共同的目的。由共同的目的逐渐变成风俗与同一模型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民俗的由来。”

&总结森则纳的观点可得出三个结论:第一,民俗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第二,民俗并非个人的现象,而是属于集体的;第三,民俗是伴随人类社会形成而产生的。

三.民俗的分类1.哥麦(十九世纪后期英国民俗学家)分为二大类:

第一,传袭的民俗细分为惯习、仪式、信仰诸项。第二,心理的民俗只信仰一项。

2.班尼(十九世纪后期英国民俗学家)分为三大类(《民俗学概论》):

第一大类,信仰和行为包括天地、动植物、人类、人造物、灵魂与他生、超然的存在(神类及其他)、预言和占卜、咒术、疾病和民间药方十项。第二大类,习惯包括社会和政治的制度,个人生活的诸仪式,农业和工业,斋日和节期,竞技、运动和嬉戏五项。第三大类,故事、歌谣和谚语包括故事、歌谣和谣曲、谚语和谜语、谚语的谜语和地方的谚语四项。

3.塞比约(法国民俗学家)分为四大类(《法兰西民俗》):

第一大类:天与地包括天、星、天象、夜与空中精灵、地、山岳、森林、岩与石、地上各种奇异迹象、地下、洞穴…。第二大类,海洋与江湖第三大类,动物与植物包括哺乳类野兽和家畜、野鸟、家禽、爬虫、昆虫、鱼类、树木、花草等。第四大类:人类与史实

4.山狄夫(法国民俗学家)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物质生活民俗包括经济的物质(土地或城市、

食料、居住)、生存的方法(劳动)、营利与财富。第二大类,精神生活民俗包括语言、民间知识及其应用、民间睿智、美学。第三大类,社会生活民俗包括血缘关系、地缘共同体、特殊联盟(政治、经济、竞技的)。

5.柳田国男(日本民俗学家)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有形文化,主要是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第

二大类,语言艺术即口承文艺。第三大类,各种心理现象包括世界观、宗教信仰。

6.陈锡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民俗学家)分为七大类:第一大类宗教第二大类人事第三生活第四制度第五生业与职业第六社会第七艺术。

7.傅振伦(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民俗学家)分为三大类:

第一大类,社会生活包括生活方式(服饰、饮食、居住、交通、器用、一般生活)、风俗岁时(婚嫁、丧葬、祭祀、帮会、社交、节令、游戏、娱乐、游神赛会等项)、宗教信仰(佛、回道、基督、杂教,巫、迷信、忌讳)。第二大类,民间文艺包括歌谣、谚语、谜语、歇后语、急口令,绘画、雕刻、铸造、陶瓷、建筑、音乐、戏剧、刺绣、编织。第三大类,丛谈包括传说、故事、寓言、神话、童话等。

8.目前中国较流行观点分为三大类:

第一大类,物质生活民俗包括反映人们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技术、工艺制作和衣食住行的各种惯习、仪式等。

第二大类,社会生活民俗包括人类共同体的组织、制度、习惯法、节日、岁时风俗、婚仪、丧葬习尚、竞技、游戏。

第三大类,精神生活民俗包括巫术、占卜、宗教信仰、禁忌、民间文学。

四.民俗学的研究范围1.早期(1846年前后)最早的民俗学术语的是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他在1846年提出了“Folklore” (“民俗学”)一词。

动者。普通英汉字典则译为“人民”。当时,西方的传统民俗学,只研究民间的口头传说、故事、歌谣等,或只限于落后民族的奇风异俗,或残留于文明社会中的“俗民”(Folk)的民俗。很明显,西方的传统民俗学是将社会上层即官方的民俗排斥在研究范围之外,而当时的学科名称只叫“传统学”。

2.目前西方民俗学的研究范围自汤姆斯提出“Folklore” 一词后一百多年,随学术研究进展,西方民

俗学的研究范围已冲破传统界限而不断拓展,它既包括所有民间艺术种类,又包括一切的风俗习惯。

所以,目前已扩大范围的民俗便成为现代民俗学研究的全部内容。

3.中国民俗学的研究范围中国民俗学所研究的民俗文化不能仅限于西方传统民俗学的观念,需将中国

各民族的民俗文化纳入其研究范围。中国民俗学所研究的民俗文化包括各民族的民间生活文化和上层(或官方、宫廷)的生活文化。从长远来看,中国民俗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民间民俗文化。因为民间民俗文化地久天长、影响和制约着占中国人口多数的城乡民众的行为方式。

4.中国民俗文化的具体范围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已消失或仅见于文献记载与口头传说的民俗,如汉族的“胎婚”、“冥婚”、“冲喜婚”,古代越人、僚人及云贵地区僚族、仡佬族的“产翁”习俗;其次,历代传承下来、仍流行于现实生活中、但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的民俗,如端午节的赛龙舟;第三,现实生活中新产生的、包括已被主体文化吸收的外来民俗,如“植树节”、“教师节”、“春节联欢晚会”、“啤酒节”、“教堂婚礼”、“圣诞节”…。

综上,从整体上看,“民”既不应仅指“乡民”或“农民”,也不应单指“社会底层”或“原始民族”、而应函盖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全部成员。而“民俗”之“俗”,则指社会生活中一切具有约束、规范人们行为的文化现象。

五.民俗学的调查研究方法1.方法论即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民俗学调研要求既坚持

发展的、全面的和相互联系的辨证观点,又要用生产方式、社会冲突和矛盾的观点来阐释其产生、发展、变迁的原因,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其它诸种因素的合力作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民俗的社会调查(又称田野工作)基本方法:一是直接观察法。即深入民俗事象第一线,进行仔细的观察活动。它要求民俗工作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阔的知识修养,并对观察对象展开详尽而准确的描写、绘图、摄影、录像等工作。二是深度访谈法。即与调查、受访对象交谈以获得真实材料。它有二种形式:其一,登门拜访;其二,召开小型座谈会。上述两种基本方法均要求调查者“三勤”:即眼勤、口勤和手勤。此

涉及各阶层各种职业;三是问卷对象要有一定文化程度。最后要整理调查材料,编写民俗学调查报告。

3.民俗学研究方法首先,文化历史残余分析法。又称历史研究法。因民俗有其产生、发展、变迁和消亡的

历史过程,过去的民俗事象常以程度不一的变异形式流存至今,故对各种民俗事象只能追溯历史方能揭其庐山真面目。如一些汉族民间和某些边疆少数民族早已实行一夫一妻制,并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舅父对外甥的婚姻大事仍有很大决定权,其威望远超其父母—“舅父权”。对这种“舅父权”作文化历史残余分析后,发现它只不过是史前母系社会“妻方居住婚”的残余风俗。又如汉族传统的春节中贴春联、放鞭炮二种习俗,追溯其历史发现,春联源于宋代民间所挂的辟邪物—桃符;而鞭炮源于远古人们在野外居住时,夜间驱猛兽“年”,而在篝火上烧生竹发出声音—爆竹。

用于文化现象的研究。这种民俗比较法是同类现象的比较,即将各种相同现象、形态进行综合、比较、

分析,从而寻找规律性。如对不同民族或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或地区的抢婚遗俗的比较。总之,民俗事象的比较既有纵向比较(民俗传承),也有横向比较(民俗变异)。

第三,语言学方法通过分析、研究语言,寻找保留在其中的民俗材料,以了解一定历史时期的民俗事象,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如谚语“入屋要问人,入庙要拜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世好。”它反映了社交类习俗。又如谚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理”,它反映了主张良好修养的风俗。再如谚语“一日省一口,一年省几斗”,反映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提倡节俭的风尚。

六.民俗与其它学科的关系1.民俗与民间文学的关系中外民俗学研究都是从民间文学开始的,故民俗是

民间文学的肥沃土壤,二者关系密切。民间文学中包含丰富的民俗知识,民俗学通过对民间文学的研究,可取得历代民俗事象的佐证。但民间文学不能取代民俗研究。2.民俗学与历史学的关系民俗是一种传承性文化,最能旁证过去的生活,其价值不在考古文物与历史记载之下,常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的重要价值。反之,历史学对民俗学也有很大价值。如民俗学家追踪分析民俗事象演变过程,常借助于丰富的历史知识。3.民俗学与旅游学的关系旅游学所研究的旅游资源主要是自然资源(地理)和人文资源(历史文化)。民俗便是重要的人文资源。民俗学对旅游学便具重要价值。反之,旅游学的发展则促进民俗学的研究。4.民俗学与语言学的关系正如西方文化人类学家所指出“语言是理解文化的重要向导”,研究各民族的民俗事象,不仅要懂得各民族语言,而且还要借助丰富的语言学知识,才可挖掘出积淀于民族语言中的民俗事象语言学家在研究语言起源和发展时,也要运用民俗学理论和知识,分析各个历史时代的各种口头传说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并从中找出话言的层次。5.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文化人类学家常透过人类共同体的衣、食、住、行和风土民情、习惯、礼仪、信仰、节日、神话、传说、歌谣等民俗事象,去探讨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功能。所以,民俗既是民俗学的全部内容,也是文化人类学的一种主要研究对象。民俗学可作为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此外,民俗学与宗教学和社会学学科关系也十分密切。

七.民俗的特征和功能1.民俗的(特征)有六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集体性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民

俗是同一文化群体中成员间的约定俗成,即个别或少数成员的倡导,也要得到其它成员的认可和遵循才能成俗。如楚王爱“高髻”、“喜细腰”,但宫女们不响应,便不会形成宫中“髻高三尺”、“美女多饿死”。二是民族性因各民族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历史传统和心理素质的差异性,造就了彼此民俗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如:同是娱乐民俗,汉族的“拔河”与苗族的“顶竹杠”迥然不同;同是舞蹈,土家族的“摆手舞”

与瑶族的“长鼓舞”完全二样;同是岁时节日,傣族的“泼水节” 与蒙古族的“敖包会” 大不一样。三是地方。又称乡土性。民间俗谚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都贴切地概述了民俗发展在空间跨度上所展示的特征。如平原丘陵上的农民与广阔草原上的牧民,在饮食习俗上,无论主副食或菜肴的烹调方法,或待客礼俗都大不相同。山林中的猎人和滨海的渔民也有各自的饮食和礼客的风俗习惯。它也反映在其它类属如房屋、制度、婚丧、信仰等方面。如葬俗,有的地方流行土葬,有的地方流行火葬,有的地方有水葬习俗,还有的地方盛行天葬。四是时代性又称历史性,是民俗发展在时间上所展示的特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随时间推移,朝代更替,不少习俗如“寒食节”(又称“冷节”、“禁烟节”,形成于先秦时代)、“产翁”

而不少习俗已发生变异,如汉族驱“年”(一种猛兽)的烧爆竹习俗变成放鞭炮。在现代社会中,则出现充满现代气息的新习俗如“

变异的原因,既有外因(地理环境变迁),又有外因(内部生产方式变更),但大都是外因通过内因而变化。如祭祀神的蜡烛,在城镇中由可燃材料演变为现代电能,内容和形态均发生变异,而让烟雾升腾以供神灵享受的含义已消失。六是传承性民俗世代相传主要靠其载体—语言和行为。文字产生后,文字(记录民俗的文献)也成了传承民俗的介体。此外,还有以图画、艺术品等一类媒体进行传承。因民俗具传承特征,故有些民俗从古至今仍保持着类同或相似的内容和形式。如桃符自宋代被春联取代,

是神秘性新中国建立时,仍滞留在原始社会未跨入文明社会门槛的少数民族共有17个:鄂伦春、赫

们的各类民俗都较原始,其中深层的禁忌、占卜、巫术等信仰习俗有较大神秘性。二是愚昧落后性如民国时期,在一些地区还有女子“缠脚”、“溺女婴”等陋习。2.民俗的社会功能最基本的是二大功能(日常社会生活中对人们所起正面或负面的作用和影响):一是(教育功能民俗对人类群体(包括氏族、部落、家族、宗族、民族)具有巨大的约束力、规范力和凝聚力。如乡村中的乡规民约、少数民族中流

行生产上(耕种、建房)的“帮工”。二是娱乐功能娱乐民俗既可悦人身心,又可启迪智慧,鼓舞人

舞狮(龙)、舞麒麟、杂耍、赛龙舟等。

八.中国民俗学的历史与现状中国民俗学的产生发展历史分首先,产生时期(1918—1925年)在新文化文动中,一些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相继开展征集、刊登和研究一向被视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近世歌谣活动,开启了中1918年2月,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发出征集歌谣启示,1920年12月成立北大“歌谣研究会”,1922年12月又创办《歌谣》周刊,标志中国民俗学诞生。1923年5月,北京大学成立“风俗调查会”,专门调查民间现行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将研究领域扩展到民间生活中。中国民俗学在其产生时期具有自身特点:通过民间歌谣了解民俗。其次,发展时期(1926—1936年)这一时期中国民俗学蓬勃发展,表现为:1.成立民俗学会,出版刊物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孙中山领导的广东国民革命,吸引了一批学者南下广州,其中有在北京大学从事歌谣、方言和风俗习惯研究的学者如顾颉刚、容肇祖,董作宾、陈锡襄等,均受聘于中山大学,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北大时期的民俗研究成果。1927年初,中山大学学者创办了《民间文艺》周刊,当年冬成立了“中大民俗学会”,其骨干有何思敬、容肇祖、杨成志、顾颉刚、钟敬文等,校内外会员33人。学会宗旨为调研中国各地、各民族的民俗,包括一切民间之风俗、习惯、信仰、思想、行为和艺术。学会还专门成立了民俗文物陈列室。1928年月《民间文艺》周刊更名为《民俗》周刊,后成为享誉中外的著名刊物。中国民俗学研究一起步便具有民众性特点。这时期的民俗学调研突破了汉族民间文学的狭小天地,视野扩展至中国各民族民间的信仰、宗教、婚丧、礼仪、节日、饮食等广阔领域。2.拓宽领域,培养人才“中大民俗学会” 在十年中作了几项扎实工作:—是重视民俗学的田野工作,在调研汉族民间文学的同时,正式开始对中国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考察(涉及西南和南方边陲儿的彝、苗、瑶、壮、畲、黎、高山等族)。二是举办“民俗学传习班”(1928年3-4月招生),大力普及民俗学知识和培养专门的民俗学研究人才。该班的教学既重视学科基础理论,又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既重视本土民族的古今民俗研究,也重视外国民族的民俗探讨以及两者之间的比较研究。三是建立中山大学“风俗物品陈列室”。共收集民俗文物(首饰、衣鞋帽、乐器、应用器具、工用器具、孩童器具、赌具、祭祀用具、殡葬用具、科举遗物、官绅遗物、迷信品、民间唱品及西南民族文化物品)14大类,数万件之多。四是吸收外国民俗学精华。学者们翻译发表了许多外国民俗学著作和文章。五是采用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民俗事象。如结合人类学、历史学、民间文学。总之,1726-1936年十年间,在“中大民俗学会”影响下,全国各地成立的民俗学学术团体10余个,创办刊物10余种,丛书200多种。教学、研究人员大增。第三,停滞时期(1937—1977年)1737-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北京大学《歌谣》周刊停刊,“中大民俗学会”的活动和《民俗》刊物、学者的民俗学研究几乎处于停顿。抗日战争胜利后,各地民俗学调研有所恢复,但内战使工作再处停顿。新中国建立后至1977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民俗学科被民间文学取代,民俗学研究处停滞状态。第四,振兴时期(1978年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许多高校恢复民俗学科和课程,1983年5月成立“中国民俗学会”,随后各地学会纷纷成立,《采风》、《粤风》等许多民俗刊物创办,论文、专著、丛书、译作、

科普读物不断发表、出版。民俗学研究繁荣起来。

第二章中国物质生活民俗

第一节社会生产民俗

一.生产民俗的形成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维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手段。人类的生活资料即衣、食、住、行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制造,均建立在生产的基础上。故社会生产民俗居各类民俗首位。生产民俗是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原始人类在面对各种自然现象(如狂风、暴雨、洪水、海浪、雷电、火山、地震、森林大火、旱灾、虫灾、瘟疫…)时所产生的无知和无能为力的恐惧,使人们将一切都视为神灵和灵魂一类超自然力量主宰的结果,逐渐形成各种崇拜、祭祀和禁忌等生产习俗。与此同时,人们在生产中为了彼此协调,也约定俗成了许多习惯、风尚。随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群体交往的频繁,又不断产生出新风俗,或使原有的风俗渗入了时代内容,绚丽多彩的生产民俗形成了。

二.各种生产类型的风俗 1.采集的遗风和演变原始采集经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产方式。中国古文献记载“上古之世…食果窳螺蛤”、“食草木之食”、“昼拾橡栗”等,原始人用粗笨的手斧、棍棒进行采集生产,同时形成了许多采集习俗。史前社会的采集习俗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其遗风仍保留在各地较原始的民族生活中如大兴安岭的鄂伦春人,春秋二季常三五成群地到山间采集,且主要由妇女承担。采集品种有野菜(芹、韭、葱)、菌(木耳、蘑菇)、果实(柿子、李子、榛子、葡萄)和块根四类。采集工具原始:头木棒、猎刀、皮口袋、桦皮篓等。采集品归个人所有。(1).少数民族采集遗风

云南的独龙人常由家族长率全体成员定期进行采集。采集前必须由家族长或长者向天祷告,念几句祝词,以求众人平安,满载而归。然后众人用木锄、尖竹木棒挖块根,用手摘野菜和野果,或到水边拾螺蛳、螃蟹等。民国时期的凉山彝族,奴隶或农奴中还有采集遗风,他们甚至将采集品作为补充缺粮的手段。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民间,人们常在农闲时采集野菜野果和掏竹蛹、蜂蛹、酸蚂蚁,妇女则常去河边采青苔和沙蛆。采集品除自家食用,还在集市上出售。

(2).汉族采集遗风一是采桑、供蚕神习俗。中国人在世界上最早采摘野生桑叶驯化家蚕。浙江河姆渡遗址(约六、七千年前)出土刻有蚕纹图案的牙雕小盅,也印证了黄帝之妻嫘祖教民育蚕的传说。商代甲骨文中出现“蚕”、“桑”象形文字、殷墟古墓出土玉蚕,充分证明中国人种桑养蚕历史攸久。西周至春秋中叶,中原民间还流行采集旧俗,《诗经》中提及桑田、剪枝、采桑、饲蚕之诗便不下十几篇。战国铜器(壶、钫)上有生动的采桑形象。中国历代都重视种桑。如隋唐时期的均田制明文规定授(赐)田(给农民、官史)中有一定数量的桑田,专用于种桑养蚕。古代采桑习俗在文学作品中多有反映。如汉代刘向的《列女传》记载了许多采桑女子的奇闻。《乐府诗》中的《陌上桑》描写了一个地方官员垂涎美丽的采桑女而当面遭婉拒的故事。宋代的采桑习俗则反映在诗词中,如“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宴殊:《破阵子》)。近代珠江三乡洲地达还将种桑养蚕与发张渔业相结合,鱼塘边上、房前屋后、田陇、堤岸上遍种桑,蚕蛹可养鱼,塘泥可肥桑,鱼桑互益,呈良性循环。中国历代都有供奉蚕神风俗。蚕神均为妇女形象,名字有“菀窳”、“寓氏公主”、“嫘祖”等。

2.是采茶习俗。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茶树、采摘加工茶叶、饮茶的国家。饮用野生茶至今已有四千余年历史,人工栽培茶、采茶和饮茶大概始于西汉初年,最早种茶地区是四川。从汉代到清代二千多年,中国形成了普遍饮茶的风气,迄今中华民族56个民族都有饮茶的风俗习惯。中国有以茶为贵的风俗,并有一套茶叶采摘时间、方法和制作的民俗传承。采茶:常在春、夏、秋三季,故有春茶(头茶)、夏茶或暑茶(二茶、三茶)、秋茶(四茶)之分。民谚云:“早采三天便是宝,迟采三天便是草”。古代

同。历代有相关专著,如陆羽的《茶经》、卢同的《茶歌》、宋徽宗的《大观茶论》、黄儒的《品茶要录》、顾元庆的《茶谱》…。

附:(1). 中国茶文化发展史(略)各族“风俗贵茶”(《唐史》),贵茶之风俗从汉代开始,唐代已在全国蔚然成风。形成“茶道”远播海外。“国不可一日无君,

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

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社会作用。唐代茶文化的形成: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

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宋代茶文化的兴盛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

“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现代茶文化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吨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吨。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

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份份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2).名茶唐代:“蒙顶石花”(“散芽”,文同诗云:“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义兴紫笋”、“西山白露”、“霍山黄芽”等。宋代:“万春银针”、“上品拣茶”等四十余钟。当今名茶:安徽的祁门红茶、黄山毛峰、齐云爪片、大平猴魁;湖南的洞庭君山茶;浙江狮峰龙井、平水珠茶;福建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台湾乌龙茶、云南普洱茶和各省市(区)窨制的高级茉莉花茶等。

附:“茶室四宝”缺一不可。即玉书(石畏)、潮汕炉、孟臣罐、若琛瓯。

玉书(石畏):即烧开水的壶。为赭色薄瓷扁形壶,容水量约为250毫升。水沸时,盖子“卜卜”作声,如唤人泡茶。现代已经很少再用此壶,一般的茶艺馆,多用宜兴出的稍大一些的紫砂壶,多作南瓜形或东坡提梁壶形。也有用不锈钢壶的,用电,可保温。我在万般无奈的状况下,用大的玻璃烧杯,盛水置微波炉内使之沸腾。此法需注意两点,一是微波炉的时间和火力要调好,防止水未开或水老,需多次试验过方能掌握;二是要清除微波炉内的异味。

潮汕炉:是烧开水用的火炉。小巧玲珑,可以调节风量,掌握火力大小,以木炭作燃料。此炉在现代亦使用较少。茶艺馆里,我所见到的有三种烧水用具。一种也是紫砂的小炉子,炉内可放置小小的固体酒精灯,配合大的紫砂壶烧水。仿佛也有烧蜡的。但是,无论是固体酒精还是蜡,需注意不能有味道和烟;一种是可保温电热器,不锈钢壶置电热板上;另一种则是磁感应烧水器,玻璃壶(底部是不锈钢?)放在感应盘上。这三种用具,以紫砂炉配紫砂壶最有意境,合乎品茶之道,只是较重而易损坏,不方便携带至远处。

孟臣罐:即泡茶的茶壶。为宜兴紫砂壶,以小为贵。孟臣即明末清初时的制壶大师惠孟臣,其制作的小壶非常闻名。壶的大小,因人数多少而异,一般是300毫升以下容量的小壶。

若琛瓯:即品茶杯。为白瓷翻口小杯,杯小而浅,容水量约10-20毫升。现在常用的饮杯(区别于闻香杯),有两种。一种是白瓷杯,另一种是紫砂杯,内壁贴白瓷。也有纯紫砂的饮杯,我个人认为不可取,因不利于茶的色泽。

除了这四种必备茶具外,乌龙茶的冲泡中,仍用到其它名目繁多的茶具,简单介绍如下:

茶船和茶盘。茶船形状有盘形、碗形,茶壶置于其中,盛热水时供暖壶烫杯之用,又可用于养壶。茶盘则是托茶壶茶杯之用。现在常用的是两者合一的茶盘,即有孔隙的茶盘置于茶船之上。这种茶盘的产生,是因为乌龙茶的冲泡过程较复杂,从开始的烫杯热壶,以及后来每次冲泡均需热水淋壶,双层茶船,可使水流到下层,不致弄脏台面。茶盘的质地不一,常用的有紫砂和竹器。我自己有个状如莲花的紫砂小茶盘,很是小巧美观。

茶海:形状似无柄的敞口茶壶。因乌龙茶的冲泡非常讲究时间,就是几秒十几秒之差,也会使得茶汤质量大大改变。所以即使是将茶汤从壶中倒出的短短十几秒时间,开始出来以及最后出来的茶汤浓淡非常不同。为避免浓淡不均,先把茶汤全部倒至茶海中,然后再分至杯中。同时可沉淀茶渣、茶末。现在也常用不锈钢的过滤器置于茶海之上,令茶汤由滤器流入茶海,以滤去茶渣。此法我认为不可取,因不锈钢本身多少有些异味。至少用于闻香的二泡茶,不可用滤器

茶荷:形状多为有引口的半球形,瓷质或竹质,用做盛干茶,供欣赏干茶并投入茶壶之用。好的瓷质茶荷本身就是工艺品,奈何许多茶艺馆略去茶荷不用,甚是可惜。

闻香杯:闻香之用,细长,是乌龙茶特有的茶具,多用于冲泡台湾高香的乌龙时使用。与饮杯配套,质

茶匙:多为竹质,如今亦有黄杨木质,一端弯曲,用来投茶入壶和自壶内掏出茶渣。

此外还有茶盂、茶夹、茶则、茶漏等辅助茶具,品种繁多,泡茶时并非一定使用,这里不再细谈。3.采莲习俗莲又称荷、芙蓉、芙蕖,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民间常以藕为菜,莲子为药。人工栽莲而形成采莲风俗,比采桑晚(最迟不晚于南朝),且主要盛行于江南水乡。古代文学题材常涉及采莲。如《乐府诗》:“江南可采莲,荷叶何田田”;《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另外,皇甫松的《采莲子》、王昌龄的《采莲曲》…女子驾

小舟采莲的习俗在历史上十分流行,新中国建业后,江南的江浙、两广、两湖地区因在浅滩、荒湖、低田、河荡遍种莲,采莲习俗得以保存发展。但时代变迁,目前从采莲工具(船、篙、莲勾)到方法(撑船、牵叉、跟叉、押叉)、组织(集体)都有大变化,且男子也有加入。

4..山地狩猎风俗二十世纪五十年的对国内少数民族调查发现:在民主改革前仍使用简陋工具和原始方法进行集体围猎的山地民族中,都程度不一地保留有较接近远古时代的原型的狩猎习俗。(1).原始狩猎工具考古:石球、石(或骨)箭簇、弓箭、长茅。

民族志:木棒、弩弓、标枪、涂毒药的箭、套扣等。

外族传入:铁刀、铁箭头、火药枪、步枪。

汉文献:带绳的弋、徼等矢镞类(射鸟);罗、罦等捕鸟器;茅等捕麋鹿、野猪的工具。

(2).原始狩猎方法集体追杀(围猎)、分股伏击、设陷井、火攻、装机关等。

(3).狩猎时间四季均可,只是猎取对象、方法有差别。古文献《尔雅》:“春猎为搜,夏猎为苗、秋猎为狝,冬猎为狩”。

(4).猎俗一是猎前占卜、祭祀:如海南岛黎族行猎前集体举行石卜、筊杯卜,有的地区还请“道公”(巫师)杀鸡做“鸡卜”问吉凶,祭猎神-“山鬼”。又如西藏珞巴人行猎前必请巫师念经、挖出鸡肝观卦象,来预卜行猎成败。台湾高山族行猎前采用“鸟占”或“梦卜”来预测成败。云南独龙族行猎前要向猎神举行祭祀仪式,然后用射弩弓比赛来占卜山神是否愿放出野兽。广东瑶族行猎前必结队到猎神前依次作揖,狩猎归来必将大野兽抬到猎神前祭献(常在深更人静时),仪毕方可分配或抬回村。二是共食和平均分配猎物的习惯如云南哈尼族分配猎物原则:祭司先分一只前腿,然后分给猎物的土地所有者一条外里肉,其余由参猎者均分,甚至猎狗也有份。击中猎物者只多得脖子和皮毛,而且要在家中煮兽头邀祭司、村中长者共食。平分猎物和共食猎物某一部位(头、内脏)的习惯也保留在鄂伦春、佤、拉祜(拉祜西)、傣等民族中。平分猎物风俗也见于布朗、独龙、门巴、瑶、德昂、怒等族。

(5)猎俗演变一是随许多民族从事农耕生产,狩猎退居次要(狩猎多在庄稼成熟时)。如怒族在包谷成熟射鸟、捕猴,而保护庄稼成为狩猎重要目的。在古代,围猎成为王公贵族练兵、娱乐的重要项目。二是狩猎多使用辅助工具。如猎犬、鹰鹞。三是狩猎重要目的是获取动物身上某些名贵东西。如熊掌、熊蛇胆、麝香、鹿茸、狐皮、猞猁皮、貂皮、毛…等。

6.渔村风俗(1).集体捕鱼在一些民族中还保留,如广西苗族,每年农历七月初旬,男女老幼集体到河溪中用各种鱼具捕捞鱼虾。川、滇交界的泸沽湖的纳西、普米族也有类似风俗(三月桃花盛开时)。(2).捕鱼工具独龙族最完整保存有原始捕鱼工具:一是麻绳“鱼网”,二是树木挖空制成的“溜筒”,三是竹编长形的漏斗状“渔笼”,四是堆石鱼坝,用竹编之帘捕鱼,五是铁、骨制“鱼钩”,六是在瀑布下用竹编“鱼箩”,七是装铁制四钩于竹竿之上的“鱼叉”。一般流行在各民族民间较原始的捕鱼工具有:木力、叉、棍棒、矛、捞、网、鱼栅、篓、笼、筌、钩、小舟等(3).捕鱼方法古代习惯用钓、梁、涔等,还有诱鱼、毒鱼、用鱼鹰捕鱼。(4).与捕鱼习俗有关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如:广西防城县的京族有“镇海大王”的传说;黑龙江赫哲人的“叉鱼好手莫日根”的故事;东北朝鲜族的《夕日红》故事;

三、祭祀(5).祭祀风俗如:广西京族民间一年一度祭祀海神“镇海大王”为中心内容的“唱哈节” (哈

为京族语,歌之意);台湾高山族的巫师主持捕鱼归来的祭祀;广东沿海渔民到龙王庙进香、叩拜龙王爷保佑人丁兴旺、渔业丰收;据文献记载,商周时期华夏族仍十分流行祈祷河神的风俗,六朝时汉族民间还有在河边立庙祀水神风俗。总之,祭祀猎神的习俗程度不一地残留在东北内蒙地区(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蒙古)、西北地区(羌)和西南地区(门巴、怒、傈僳、纳西、苗、德昂、白)的许多少数民族中。

四、.牧区风俗(1). “吉雅奇” (鄂温克族)(2).“敖包”(鄂温克、柯尔克孜、蒙古族)

(3).火神崇拜(4).养牧犬

五、.农耕习俗(1).土地崇拜(2).垦地祭(3).播种祭(7).歇雨祭(4).丰收祭

(5).社祭(6).祈雨祭有大类型祈雨习俗:一是驱旱魃、祭天神;二是祭龙潭;三是祭龙王庙。六、工匠习俗在原始社会后期,随手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手工匠的各种习俗形成了。中国各族能工巧匠很多,素有“百工” 之称。古代手工业名著《考工记》载有六种:“攻木”、“攻金”、“攻皮”、“设色”、“刮摩”、“博埴”之工,可见分工之细。百工既生产各类生产工具,且衣、食、住、行所需的服饰、生活用具、房屋、交通工具乃至武器均出自百工之手。

下面就与民间生活息息相关的泥水匠、木匠、石匠谈谈相关民俗现象:

(1).民间工匠受人尊敬广东民间俗称泥水匠、木匠、石匠为“三行佬”,他们凭高超技巧、

神奇传说而受人尊敬。人们常以“鬼斧神工”、“鲁班再世”赞叹工匠的精湛技艺。(2).工匠常用“禁法”

使人恐惧、生畏“禁法”又称巫术、厌胜之法。东南沿海(如广东、浙江)和安徽、江苏的一些地方,民间均流传泥水匠、木匠、石匠作禁传说。据说浙江金华一带泥水木匠的禁术系出《鲁班经》;工匠作禁往往因主人吝啬或未招待好他们。泥水匠、木匠常在梁上、门梁上、门角、墙内、柱石下、地底下等处施禁术,用以报复吝啬或未招待好他们的主人。如广东罗定县民间流传着一个工匠施禁的奇趣故事。

从民间传说着,工匠施禁对象大都是富裕者和官绅。上述禁术在不少保存原始公社残余的边疆少数民族中可找到其原始形态。如海南岛一些地区的黎族民间,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还流行巫术,施术者称为“禁公”、“禁母”,其施禁术对象只限仇人。另外在民主改革前流行还流行巫术的民族有傈僳、苗、瑶、壮等。但施巫者不是工匠而是巫师。

七、商业习俗(1).以物易物习俗始于原始社会后期部落间交换产品,多由氏族长进行,交换地

点常在部落间交界处。据民族志,这是一种无言的物物交换,双方不接触、不碰头商议,只按习惯将物品放在特定处,然后躲开,彼此满意方可成交。残留这种习俗的以云南省金平县的苦聪人(拉祜族的一支系)为典型。(2).农村市集北方俗称“集”,故有“赶集”之说;南方称“墟”或“场”,故有“趁虚” 、“赶场” 之称。有固定时期和固定地点。(3).庙市俗称“庙会” ,著名的北京琉璃厂的“厂甸庙会” 、山西大同的“雷音寺踏青” 、云南楚雄彝族的“牟定三月会”,广州黄埔的“波罗庙会”等。(4).节日市集云南大理白族的“三月街” 、内蒙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甘宁青三省区土、回、东乡、撒拉、保安诸民族的“花儿会”最典型。(5).城市贸易各种店铺、商行、市集等第二节饮食民俗

一.各种经济类型的民族饮食结构饮食俗称吃与喝,吃包括饮食、菜肴,喝包括酒类、饮料。饮食结构即吃与喝相互间的合理搭配。各民族饮食风格主要由人们所处的自然地理、所从事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当然也与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紧密相关。森林中的猎人、水滨的渔民、草原的牧人、平原丘陵的农民,他们的饮食结构都各自有差异。

1.猎区饮食习俗解放前夕狩猎民族主要有东北大、小兴安岭的鄂温克、鄂伦春族。(1).主食

鄂温克、鄂伦春族没有固定餐制,他们日常生活以野生肉类为主食、间吃野菜,所需佐料多购自汉族地区(鄂温克人还懂用一种名贵的鲜甜的白蘑调味)。鄂温克、鄂伦春族吃肉主要方法是:在火或木炭上将肉烧烤成半熟或七、八成熟即吃,动物内脏(如狍、鹿、犴的肾、肝、心等)多以生食为主,带远古食俗遗风。铁锅等炊具传入后,他们开始了简单的熟食:将肉放锅里水煮,俗称“煮肉”或“手扒肉”;还有炖、烧等烹调方法。他们无论吃烤肉还是吃煮肉,均用小刀切成小块沾盐水吃。鄂温克、鄂伦春族吃饭入席,要让长者座正位,待他先动了刀筷、举杯时,众人才一齐进餐。鄂伦春族擅长制肉干(将肉条晒半干切成小块;将肉块煮熟晒干再烟熏)。鄂伦春人吃熊肉最有趣:全家围聚火塘,边吃边学乌鸦叫,以示我们不是吃熊的肉,而是乌鸦吃熊肉。

(2).饮俗鄂伦春族喜饮马奶酒,还到汉区买酒喝。马奶酒以马奶掺和小米、稷子,发酵后用蒸酒器蒸馏而成。过春节时,鄂伦春族习惯除夕夜向祖先、长辈斟酒叩头。初一晨则在家族内按辈份大小斟酒,互相祝福请安。新中国建立后,鄂温克、鄂伦春族逐渐走上定居生活,其饮食结构日趋与周边民族接近。

2.渔村的饮食习俗(1).京族、赫哲族主食广西防城县海岛上的京族、东北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的赫哲族是中国南北以捕鱼业为主辅之以农业和狩猎业的典型民族。他们的饮食习俗具渔民典型风格和特色:主食是鱼类兼食农产品。京族依赖北部湾渔场,吃鱼、虾、蟹、贝和大米、红薯、芋头、玉米等。传统节日称“哈节”(又称“歌节”)。他们的饮具、生活用具、餐制大体与汉族同。赫哲族长年吃鱼,形成一套对鱼类加工和烹饪的习俗:春、秋季晒鱼干,夏季熏烤鱼干;去骨炒过的鱼肉(“炒鱼毛”)常置于木箱、坛子、罐子中;烹饪鱼主要是炖、蒸、烤,还拌生鱼(“鱼毛”,常用醋、豆芽、土豆丝、粉丝、黄瓜丝拌生鱼,味鲜美)。

(2).水滨渔村饮俗黄海、珠江口渔民最敬仰“船老大”,见面都客气说声“顺风”或“满栈(载)”,吃饭入席,老大座首席,倒酒、敬烟、吃菜都从他开始,上桌的鱼头一定要朝老大。在日常生活中,忌说“番”、“翻”、“搁”,吃饭时,忌将碟上吃了一半边的鱼翻过来吃,忌将筷放碗口上。黄海渔村过年,除夕夜要挂一对“磕头鱼”,用红纸裹着以示“双鱼吉庆”、“年年有余”。水上居民还用海鲜“吃火锅”(俗称“打边炉”)。“生酒鲟鱼脍,边炉蚬子羹”(陈献章:《南归寄乡旧》)。

3.牧区的饮食习俗中国大部分或部分人从事畜牧业的有蒙古、藏、裕固、哈萨克、塔吉克、乌孜别克

和塔塔尔等民族。牧民长期在草原或河谷游牧,其饮食习俗颇有特点:(1).以肉类(牛、羊、骆驼)为主食,米、面、疏菜为辅,饮料有酸奶、酥油茶、青稞酒等。牧民擅长烹制牛、羊肉,方法有烤、炖、煮、熏多种,调味料多为盐、葱、韭菜、胡椒、酸奶、肉汁等。代表有“手把肉”(蒙古)、“抓羊肉”(哈萨克)、“羊芋炖肉”(乌孜别克)。牧民的粮、面制品也具草原风味。如塔吉克人喜欢用牛奶和酥油制作米、面(牛奶煮米饭、牛奶煮烤饼、酥油面酱等);蒙古人的奶豆腐、奶疙瘩、奶酪、奶干等。牧民的饮料也具牧区风格。他们常用山羊奶、酸奶、酥油或茯茶,喝马奶酒、青稞酒,或用蜂蜜、野葡萄酿制饮料。用酥油茶敬客较常见。(2).牧民一般实行一日三餐制。

如蒙古人习惯早上吃炒米、喝奶茶,中午、晚上大都吃牛、羊肉,喝酥油茶。藏族牧民少食多餐,每日吃5—6餐,嗜饮青稞酒,喝酸奶、酥油茶。(3).牧民非常好客。常以精制食品和饮料待客。

其礼仪别具一格。如乌孜别克人多用羊肉制品招待客人,先请客人吃羊尾肉,再请吃胛骨肉,最后吃羊头肉,以示尊敬。蒙古人则以手把羊肉请客,吃时讲究规矩。(4).因常宗教信仰差距,牧民饮食习俗常带宗教色彩。如信伊斯兰教的乌孜别克、塔塔尔、哈萨克、塔吉克族牧民忌吃猪、狗、驴、骡内。信喇嘛教的裕固族人则不吃驴、马肉。

4.农区饮食习俗中国56个民族大多数以农耕为主,他们的饮食结构与其它经济类型的民族要复杂得

多。(1).南北主食差异农区一般以粮制品为主食,家养禽畜肉类或鱼类、瓜豆、果等菜肴为副食。

但不同地区有差别,尤其是南北方。中国黄河以北农耕民族一般以麦类为主食(古代多吃小米),高粱、玉米、稻谷次之。黄河以南从事水田农业的农耕民族以稻谷为主食,山地农区则以旱谷、小米、玉米、高粱、青稞、荞麦、小麦、芋类等作物中的一、二种为主。(2).主食制作的南北差别中国南北方汉族的主食制作大体分为干、湿二种。但城乡都习惯将主食称为饭。北方干粮为馒头、糕点,湿粮为面条。南方干粮为饭、点心,湿粮为粥。因南北方长期文化交流,北方人也有喝粥习惯,南方人吃馒头、面条的逐渐增多。南北饭食制作方法有煮、蒸、焖等。(3).筷子的使用先秦时代尚未使用筷子,只能手抓饭。但在贵族中开始使用“牙筷”、“玉筷”、“铜筷”、“铁筷”。筷子普及于民间,大概始于汉代。先秦时称筷子为“木夹”(荚”),到兼秦汉称“箸”,隋唐以后改称“筷”。

后成为中国和东亚、东南亚标志性餐具。(4).面食制作馒头:以发面蒸之,称“蒸馍”,俗称“馒头”。油榻:以油润面掺以姜米、椒盐作盘旋之形,北方称“花卷”。包子:以发面充实蔬菜或食糖或肉馅其中蒸之而成。另外还有汤面、薄饼等。(5).菜肴烹调中国菜肴烹调历史悠久。据《太平御览》并综合各种文献,从先秦至宋,就一直流传下述几种:一是“脍”:将肉切细和以调味配料或菜类一起烹调的方法,当然因季节差异配料或菜类有所不同。所谓“脍,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二是“脯”:经烹调处理而成的干肉,类似今粤、桂、湘、川一带的腊猪肉。

三是“鲭”:将鱼与肉混合烹调,即今之“杂烩”。四是“鱼乍”:腌鱼或糟鱼的烹调之法。五是“八“八珍”:即淳熬、淳母、炮豚等烹调法,多见宫廷、官绅之家。六是“炙”:在火上烤肉之法。(6).

中国传统菜系有诸都说法,随时代发展有变化:一是四大菜系(浙、粤、川、京);二是八大菜系(八大菜系:鲁、苏、闽、粤、徽、湘、川、京);三是十大菜系(鲁、苏、闽、粤、徽、湘、川、京、鄂、沪);四是十四菜系(鲁、苏、闽、粤、徽、湘、川、京、鄂、沪、陕、豫、东北、清真)。上述各菜系历史攸久。如苏菜源起先秦,唐宋定型;粤菜源于西汉,宋元定型,后吸收西方饮食文化,独具风格,粤菜有“…。

各菜系相同点:重刀工、火候,讲究调味品的搭配和汤汁调剂,力求色、香、味、型俱佳。各菜系不同点:偏重烹调方法,口味清淡、鲜浓各有所好,酸、甜、咸、辣各有侧重。(7)名菜、名餐馆首先是名菜:北京:“烤鸭”、“涮羊肉”;四川:“回锅肉”、“陈麻婆豆腐”、“夫妻肺片”;重庆:“火锅”;杭州:“西湖醋鱼”;…其次著名餐馆:北京:“正阳楼”、“全聚德”、“东来顺羊肉铺”。上海“小有天”。成都“姑姑宴”。杭州“楼外楼”。苏州“。广州“蛇王满”、“大三元”、“陶陶居”、“惠如”、“北园”:@餐制

@节日饮食主食多为精米、面制作的干饭、饺子和各种糕点。汉族的传统节日饮食有:年糕、春卷(春节);汤圆(元宵);粽子(端午);月饼(中秋);重阳糕(九重糕);腊八粥(腊八);糕饼(祭灶);团圆饭、饺子(除夕);寿面(生日)…(9)饮食礼仪汉族等民间饮宴,按长幼为序入席,德高望重者坐首位;斟酒、敬酒均要先给长辈,挟菜也由长者带头;敬茶也从长辈开始,且双手捧上为敬。为长者、宾客敬酒、茶不宜斟满,俗称“茶七酒八”。(10)宗教信仰与饮食习俗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在中国历史攸久,对饮食习俗影响较大。

道教:教徒提倡轻身、辟谷,不食人间烟火。饮食上少吃五谷和肉类,多食水果。佛教:教徒倡素

食,戒“杀生”,善品茶。伊斯兰教:教徒禁吃猪肉,不食、饮死动物的肉和血,不吃非穆斯林宰杀的禽畜、不喝酒。清真食品别具风味。

二.中国各族的饮酒、品茶习俗

1.饮酒习俗三千多年的殷商时代饮酒已蔚然成风。各族名酒:唐代西域的葡萄酒、内地的新丰酒;宋代西北的“蒲桃酒”、“青田酒”、“瀛州玉酒”、“中山千日酒”。宋代以后公认名酒有:“山西汾酒”、“绍兴酒”、“金坛玉酒”、“德州卢酒”、“四川郫筒酒”、“湖州南浔酒”、“常州南陵酒”、“溧阳乌饭酒”、“苏州陈三白酒”、“金华酒”、“山西汾酒”。今天今天名酒:茅台(黔)、西凤(陕)、泸州老窖(川)、五粮液(川)、剑南春(川)、全兴大曲(川)、郎酒(川)、沱牌曲酒(川)、董酒(黔)、二锅头(京)、绍兴加饭酒(浙)、汾酒(晋)、孔府家酒(鲁)…少数民族的酒各有特色:如藏族青稞酒、蒙古族的泡子酒为传统佳酿。

2.品茶习俗(1).各族“风俗贵茶”“茶道”远播

海外。(2).名茶唐代:“蒙顶石花”(“散芽”)、“义兴紫笋”、“西山白露”、“霍山黄芽”等。宋代:“万春银针”、“上品拣茶”等四十余钟。当今名茶:安徽的祁门红茶、黄山毛峰、齐云爪片、大平猴魁;

湖南的洞庭君山茶;浙江狮峰龙井、平水珠茶;福建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台湾乌龙茶、云南普洱茶和各省市(区)窨制的高级茉莉花茶等。(3).饮茶的民族特色: 广东潮汕人饮“功夫茶”别具一格:习惯喝极浓的乌龙茶,茶具精美小巧,茶壶仅一只苹果大小,茶杯如半只鸡蛋壳,再配以陶制茶洗、茶煲、茶垫,讲究冲泡及品茶方式的功夫,茶色以浓度大为佳,以不重复斟茶方式为美;藏、门巴、普米族好用酥油茶待客,蒙古族惯饮奶茶;贵州水城彝族和云南大理白族流行喝烤茶;边疆民族有以配料烹茶习惯,如茶中加少量碱和盐炒过的小米或稷米或肉类,还饮野生山茶(鄂温克),烹制酸茶(布朗族)。

第三节服饰民俗

一.服饰的概念及习俗形成

一般所说服饰,指人身穿着的衣服和佩带的装饰品。衣服包括头巾、帽子、衫、裤、裙、袜、绑腿、鞋等,中国古人统称为“衣饰”、“冠饰”、“履式”;装饰品包括耳环、项链、手镯、戒子等,俗称“首饰”。

服饰民俗伴随衣服和装饰品出现而形成。

二.中国服饰民俗的历史概况1.远古、先秦服饰旧石器早、中期,最早为御寒,用树皮(或树叶)蔽体,

狩猎产生后,出现以鸟毛、兽皮作衣着。旧石器晚期,才出现缝制兽皮衣服和佩带装饰品(石、玉、骨器)的风气。新石器时代,随审美观念进步,以粗麻布为衣,较精制的装饰品成时尚。夏商周三代,开始穿细麻、绫罗绸缎、蚕丝、貂皮、狐皮、獭皮等高级纺织、皮革制品。装饰品则有玉、金、银、铜、铝、珍珠、玛瑙、钻石制品。

2.汉代服饰秦汉统一后,汉族形成,民众服饰渐趋统一,但存在地区差异。汉代劳动者服饰,男子习

惯以巾饰当;上身着短衣或短袄,俗称“布襦”,夏天为无里的“单襦”,冬天衣加里的“複襦”。下身穿长及膝而状似小牛鼻的裤子,俗称“犊鼻裤”。妇女喜头上结长髻,耳戴大珠为饰物;上身着绣有花纹的紫色短襦(短袄),下身穿杏黄色裙子。汉代男子有包头戴帽习俗。汉代以巾包头习俗,在今山西、陕西、湖南、四川农民中尚有遗风,还多见于西南少数民族中。汉代服饰还有一特点:男女均着鞋袜,但式样有别,质料多有贵贱之分。男子常穿方头鞋,女子多穿圆头鞋,此俗延续到晋代。

历代统治者均以服饰分等级贵贱,其中头饰为最鲜明标识。故上至帝王,下至卿大夫头饰称为冠、冕、弁。冕的制作有级别之分故存差异。宋以后,皇室规定只有皇帝才能戴冕。

3.晋代服饰晋代士大夫穿着别有风度,有“轻裘缓带宽衣”的风气,即穿轻飘宽大的狐皮衣服。据鲁迅考证,当时文人中流行一种喝酒吃药(“五石散”)恶习,吃后皮肉发烧,倘衣服过窄,会擦伤皮肤,疼痛难受,故只能穿宽大衣服。久而久之,穿宽大衣服成时尚。加之士大夫有不经常洗衣的坏习惯,易生虱子,故有“扪虱而谈”的颓废风气。晋代妇女喜髻发,并以缯(绸布)结成环状髻,俗称“撷子髻”。此风始于宫廷,后传民间。妇女首饰有金、银、象牙、玳瑁之类,常制成斧、钺、戈、戟等兵器形状作为笄,插于髻中为饰。今广东乡间、客家老妇尚有束髻习俗。

4.唐宋以后汉族服饰变化“唐室有胡气”,显示唐代服饰在汉服基础融入胡族风味,这是民族大融合产

物。宋代服饰继承唐风,元代吸收北方民族(尤其是蒙古族)服饰精华,明代恢复周代以来汉族服饰,清代融汉满服饰,使汉族服饰继续发展。民国服饰有变化,男性中山装流行,女性多穿旗袍。

新中国服饰在五十至七十年代先后流列宁装、绿军装(文革),以中山装为主。改革开放后多元化

了、时装化了。

三.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习俗通常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主要由该民族所处自然地理、社会

人文环境决定,也反映了斜文化上的民俗心理。

1.东北内蒙地区(1).赫哲族:冬季男女爱戴狍皮帽,穿鱼皮、狍皮、鹿皮大衣;夏季戴桦树皮帽、

穿大襟式去毛光皮板,袍襟缀以鱼骨扣,着上端齐口或斜口的鱼皮套裤;出门穿皮靴,居家穿鞋;

染衣颜料为各种野花;用鱼皮制着各种绑腿、围裙、手套、腰带和口袋。(2). 满族: 男子常束长辫于脑后,穿两侧开叉的马蹄袖袍褂,系腰带。女子头上盘髻,戴耳环(多为三只),穿旗袍(贵族妇女)、着绣花鞋。婚前结发辫盘于脑后,婚后改为倌髻(“两把式”,将发束于头顶,分为两绺,头顶上梳一横长式发髻,余发绾成一燕尾式扁髻,压在后脖领上)。(3).蒙古族男女爱穿肥大不开叉的长袍,腰系较大的红绿绸带,佩小刀、火镰、烟盒等;穿齐膝的软统牛皮长靴;冬穿光板皮衣,夏着布料长袍;妇女俗重头饰,常佩头饰、耳环、项链、手镯、戒指,长袍右上襟特佩带“哈布特格”(一小巧玲珑、精致华美的饰物袋,内常装针线、香料、翡翠、珊瑚,多作友谊、爱情信物),上绣色彩斑斓的花草鸟兽图案。(4).朝鲜族男爱穿白色短上衣,外加深色坎肩,着裤腿宽大的长裤;出口习惯穿斜襟袍。女喜穿丝绸制的短衣长裙。衣斜襟无扣,用布带打结;裙垂及脚西,腰系打皱褶。男女服饰均以素白为美。东北内蒙少数民族民间喜欢在鞋中垫以乌拉草(“东北三宝”之一),俗称“革兀鞋”。

2.西北地区(1).阿尔泰语系突厥浯族共同点:阿尔泰语系突厥浯族的维吾尔、柯尔克孜、塔塔尔、

哈萨克、乌孜别克等族服饰共同点:男女均喜戴各式各样的皮制帽(如维族的花帽“朵帕”,乌孜别克族的红色小帽…),穿对襟长袍或长衫,束腰带或皮带,足登长筒靴;妇女多穿连衣裙(红色为主)。

牧区男子腰间常佩小刀、打火石等。(2).阿尔泰语系突厥浯族各族特点衣:维、乌族男子的长袍具右衽斜领、无扣。柯族男子的无领长衫多套在绣花边白色的圆领衬衫外。哈族男子冬季喜穿羊皮大氅或骆驼毛絮里的大衣。塔族男子爱把对襟长衫加在白衬衣或黑色短背心外。靴:哈族喜长腰皮靴(“买色”),塔族好穿牛皮红色靴(“乔老克”),乌族女子常穿平底皮靴或绣花鞋(“艾特克”),也穿“套鞋”。帽:维族喜戴丝戎绣花帽(“朵帕”);哈族常戴“三叶”皮帽,女子爱戴圆形平顶小皮帽(常插一撮猫头鹰羽毛);塔族男子多戴系黑色布或缎的帽,妇女爱戴四季帽和耳环(“素尔卡”),发由正中分开,梳成两条辫子,辫稍缀以银钱和红绿线缨等;乌族男子惯戴红小帽,女子老幼喜留发辫、戴耳环、戒子、镯、项链等;柯族妇女多戴顶上系珠、缨或饰以羽毛或绣以花纹的小帽。裙:维族妇女的连衣裙袖较宽,上身喜套黑色对襟背心;塔族妇女连衣裙用白、黄、紫、红色,边多带绉褶;乌族妇女爱穿宽大多褶的连衣裙,不喜系腰带;柯族妇女常穿下端带皱裥的连衣裙,爱套黑色坎肩或长衫。(3).保安、裕固族两族受蒙、藏、汉族影响,其服饰具民族特点:如保安族春、夏、秋三季俗好穿长衫、戴礼帽;裕固族妇女好穿高领长袍,外加短褂、衣领、袖口和襟边均绣丝绒图案,头戴喇叭形红缨帽(镶黑边,帽沿微翘、平伸)。

2. 西南、中南、东南地区(1).各族服饰共同特点男子多喜以布缠头,妇女亦多爱用布包头,

穿筒裙或长裙或百褶裙。头巾、衣、裙均绣以各式花纹图案,或缀以银、铜、珠、珀为饰。男女常跣足,或缠以脚绑,民间穿鞋历史不长。(2).各族服饰特苗族:最复杂,因支系、地区差异有别。

学者常据其服装颜色分为黑苗、白苗、红苗、花苗和青苗。如以服饰造型划分就有约30种。苗族男子服饰各地差异不大,多爱缠头,上身穿对襟短衣,下身着长裤。只黔西北和滇东北男子喜穿麻料花衣或带花纹的毛织披肩。贵州苗族妇女多穿上身短衣,下身着长裙,但亦有穿短衫、长裤者。图案纹样有刺绣、挑花、蜡染、编织等。首饰项链多为银制。妇女好绑腿,但限于小腿。有的地区妇女皆椎髻于头插以木梳,上身穿大领短衣,多穿百褶裙。黎族:服饰亦复杂,因支系不同有别。

但男子多结髻于头,也有用布缠头的,喜穿无扣上衣,下身前、后各挂块遮羞布(“吊桶”或“吊檐裙”)或仅前身挂布(“包卵布”)。黎族各支系服装均系自织自染。男女均穿长短不一的桶裙,长桶较宽,短桶较窄。妇女多穿直领或圆领对襟上衣,其襟或齐,或前长后短,颜色五花八门。上衣多绣鸟蝶、人物和几何图案,并缀以贝壳、串珠、铜钱…装饰。彝族:男子爱在头上扎一椎形的英雄结,称“天菩萨”或“指天刺”。上身着开右襟的青布短衣,下身穿长裤。女子头顶瓦式布帕,喜绣花或镶边上衣,下身穿多色布的百褶裙,其长短视等级不同而异,黑彝妇女以裙子曳地,以示尊贵。贵族妇女常以金、银、珠宝、玉器为饰。彝族男女老少喜披一件无领、无袖的毛毡“萨尔瓦”以避风雨寒暑。男女终年跣足。傣族:惯用白或蓝色布包头,上身着无领大襟或对襟、窄袖小衫,下身穿较阔的长裤。

妇女爱梳发髻,也喜以色布缠头,上身穿紧身窄袖短衫,下身穿垂及脚面的花筒裙,淡雅优美。藏

族:服饰富青藏高原民族特色。男女牧民的皮袍、夹袍、均以大襟、长袖、阔腰为特征。习俗喜戴镶边的皮帽或毡帽,腰间束带,佩挂长刀。下身穿长裤,脚蹬长统靴,并习惯将裤管套入靴内,风度显得格外豪放、刚健。农民服饰则自成一格。男子常穿宽领、袖长过手、开右襟、无扣的长袍、俗喜袒臂,平时袒右臂,劳动时将袖扎于腰间,袒双臂。妇女上穿内衬衣,宽领、无袖长袍,下穿杂色相间的长裙,腰系围裙。

四.职业、冠、婚、丧服饰1.职业服饰宗教服饰:佛、道、伊斯兰、基督教服饰(略)。

一般职业服饰:古代、近代的仕宦、侍从、执法官、博士、卫士、亭吏、军人服饰。近现代的医生、护士、工人、军人(海陆空)、执法官、学位、…的服饰。 2.冠礼服饰古代男满20岁行冠礼(在宗庙父亲主持)、女满15岁行笄礼(结发加笄,笄为束发簪子,质料有骨、玉、金、银、铜等),此俗在周代贵族中流行。标志已入成人行列。男行冠礼后要穿礼服,这在汉族民间现已消失或变异,但在某些少数民族中还有保留(如朝鲜族的“三加礼”,纳西、彝、基诺、高山族也有保留,满、傣族有变异)3.婚礼仪服饰汉族民间新人服饰,尤重新娘。

如浙江富阳,二十世纪20年代,女子出嫁时头戴凤冠,脸施脂粉,下穿夫家所送小衫裤、棉裤,上穿红色棉袄、蟒袍、大红裙。广东东莞女子出嫁日,习俗规定由“好命婆”为新娘剃卷面毛,俗称“开面” 。男家彩舆临门,“大妗姐”(夫家请来扶抱新娘出家的妇人)要把标志新娘未婚前的辫子梳成一只髻,俗称“上轿髻”,然后戴金翠凤冠,穿红袍、绿鞋,脚登双红皮木屐.南方少数民族结婚服饰特点也主要反映在新娘打扮,多穿红色上、下装。其它少数民族结婚服饰各有特点。4.丧礼服饰古代汉族丧服分五个等级,称“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均为麻制品,俗称“披麻戴孝”。近代汉族丧礼服饰日趋简单化。如广东孝子女们只以白布缠头,着白色上衣,腰系麻绳,脚踏白鞋。少数民族丧服也多为白色,不少民族亦有“披麻戴孝”。

第四节居住民俗

一.民居类型1.帐幕类型:“撮罗子”(鄂伦春)、“杈杈房”(黔、桂地区游耕民族)、“蒙古包”(北、西

北地区游牧民族)。 2.干栏类型:又称“麻栏”,以“竹楼”(傣、黎、壮、布朗、哈尼、拉祜、僳僳、佤、德昂、独龙族)为代表。 3.半地穴类型:台湾高山族、东北赫哲族(“地窨子”)。4.窑洞类型:晋北、陕北、豫西的汉族民居。分“靠崖窑”、“地坑窑”、“锢窑”。 5.砖木梁架类型:(1).四合院(华北):“四水归堂”(江南)、“一颗印”(湘、滇)、“三合院”(湘西、黔东苗族)。(2).

客家土围楼(粤东、闽西):外观有圆、方、三角、五角、扇、八卦等,以福建永定县林氏村“振成楼”为代表。(3).碉楼(西南羌、藏、彝族):常用石块垒砌,多为3—6、7层。有四角、六角、八角形。(4).吊脚楼(黔、湘西侗、苗、土家族):以贵州苗族吊脚楼为典型。(5).蘑菇房(云南哀牢山哈尼族):屋顶呈四斜面,覆以茅草,状如蘑菇。(6).船屋(东南沿海渔民):以船为家。 6.欧美式洋楼类型(东南沿海侨乡):有廊楼式、罗马式、西班牙式、墨西哥式、缅甸式等,还有新建别墅式、庭院式。

二、居住信仰习俗从房屋的选址、奠基、安门、升梁、入居、置神位都有一定惯习、仪式,从而形成

各种信仰行事习俗:

1. 选址(1 ).从考古上看屋址选定的自然环境多有下述共同点:较高、开阔、干爽的台地;取水、燃

料方便(依山傍水);离耕地不远;利于发展;出入方便。(2).“风水理论”

各民族几乎都有。广东客家人俗谚:“罗盘差一线,富贵不相见”、“一福二命三风水”…。故请风水先生或巫师选址较普遍。

2.择吉日与奠基汉族民间“阳宅风水理论”认为“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六辰都是吉神之说,宜奠基。少数民族也有类似的选“吉月”、“吉日”习俗。

3.安门汉族和不少少数民族(尤其南方各族)均流行安门仪式。

4.梁升梁仪式在许多少数民族流行,常请巫师或宗教头人主持。

东南的汉族民间尤为盛行这种仪式。

5.入居“乔迁之喜”习俗在中国各族中多姿多彩。如傣族入居仪式十分热闹,邻居好友蜂涌而至,

犹如过节。汉族入居习俗主要有:请风水先生择吉日良辰;主人举家搬迁;新宅门前贴对联和吉祥话;驱邪仪式;亲朋好友送礼来贺;主家宴谢来贺者和工匠;燃放鞭炮。

第五节行旅民俗“衣、食、住、行”中的“行”既有交通之意,又有步行、离去、远行含义。

一.各族交通运输的传承1.陆上交通运输工具(1). “爬犁”类. 最早为“爬犁”类,使用畜力为狗。鄂

伦春、赫哲人仍保留。(2).牛、马、驴、象等畜力使用牛、马则较晚,而赫哲人的马拉爬犁逐渐取代狗拉雪撬。藏族爱用上百头牦牛运盐、毛、皮革等,称为“牛帮。”马还可以代步,凉山彝族使用“巴布马”,宜于山区运输。古代壮族还惯骑“果下马”。汉族有骑驴习惯,目前河南、陕西农村还可见。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喜以象代步或运输。西北沙漠边缘各族多以骆驼为工具。(3).木轮车有独轮、两轮、四轮之分。独轮车最古老。如广东花县民间常用“鸡公车”。自两轮车发明人,古人便常把车与马并提。宋以前,有马车、象车、骡车、犊车、羊车、牛车等。近代广东雷州半岛俗语:“雷州有一怪,人打赤脚牛穿鞋”。(4).“滑杆”和轿“滑杆”主要流行于四川汉族山区。轿,古代写作桥,又称“肩舆”。初仅流行山区,汉代已十分普及,唐宋乘轿之风盛行,民间常以花轿迎亲。广东潮汕地区过去在富贵人家流行乘轿出远门。(5).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火车、电动车、电车、地铁、揽车、江海底隧道近现代中国的新陆上交通工具。

2.水上交通工具(1).独木舟:如云南怒族的“猪槽船”、东北赫哲人的“桦皮船”、台湾高山族的“蟒甲”(尖尾舟)。(2).牛皮筏:青、甘、陕、藏诸省区回族、汉族、藏族使用。(3).带蓬的木头船或小艇:东南江河沿岸汉族。(4).溜索:怒江、岷江沿岸的怒、独龙傈僳、羌族。独龙族还喜造藤蔑桥,羌族造竹索桥。(5).蒸汽、内燃机、电动、核动力轮船和舰艇

近现代中国新水上交通工具。(6).各种近、现代化桥梁

3.空中交通工具包括飞机(艇)等。

第三章中国社会生活民俗

第一节城乡民俗

一.乡村民俗1.特点:一是地域辽阔;二是人口众多;三是人口分散;四是内容丰富;五是积淀深厚。 2.家庭及历史(1).定义:学术界有分歧。一般认为是以婚姻和血缘为基础的、两性共同生活的组织形式,为社会基本细胞(2).家庭婚姻发展类型:先后经历血缘家族(族内群婚)、母系大家庭(族外群婚)、对偶婚家庭、父系大家庭、个体小家庭(一夫一妻制为主)。 3. 家族与宗族(1).家族定义学术界有争论。一般认为是由家庭发展起来的有共同经济生活和祭祖活动的近亲亲属集体,通常包括祖孙三代为普遍,四代同堂较少、五代同堂较罕见。(2).家族最明显特征:一是有共同祖先;二是有共同地产;三是有威望的族长;四是成员严格按辈份排行(汉族最典型);五.共备供品清明祭祖;六.宴饮论资排辈入席、族长坐首位;七.新年幼辈要向长辈请安,长辈要给幼辈利市;八.婚丧由族长主持;九.有共族谱(家谱、谱牒…);十.共同对外,如械斗、诉讼。(3 ).宗族家庭人口日增,不断产生分支(称房),如亲房、本房、近房、远房;或一房、二房…;或长房、偏房。从而形成宗族

宗族民俗特征:一是各房有一个共同始祖;二是各房均有一本共同的族谱;三是有共同宗祠或祠堂;

四是宗族认同感强烈。

二.家庭、家族、宗族的民俗传承1.亲属称谓及财产继承(1).亲属称谓:指有血缘或姻亲关系之人的相互称谓,所谓“六亲”(有争议,一般认为是血亲、配偶、血亲的配偶、配偶的血亲四种)。中国各族亲属称谓以汉族最完整:父之父母为祖父母,上推有曾祖父母、高祖父母… 子之子为孙,下推有曾孙、玄孙、来孙、昆孙、仍孙、云孙。父之兄弟夫妻为伯父母(世父母)、叔父母(婶),伯叔父之子为从父兄弟(堂兄弟),父之姐妹为姑。兄之妻为嫂,弟之妻为弟妇,兄弟之子为从子(侄),兄弟之女为从女(侄女),兄弟之孙为从孙…夫之弟妇为娣妇,夫之嫂为姒妇,简称娣姒(俗称妯娌)。妻之父母与夫之父母之间为婚姻,叫亲家。妻之父为婚,夫之父为姻。两婿相称为娅(俗称连襟即襟兄襟弟或老襟水)。(2).财产继承各族大体有四种:一是依母系继承;二是依父系继承;三是嫡长继承为主,民俗曰“先得一长孙,好似先种一丘田”,“长子立嗣,次子归祖”;四是遗嘱归继承。

三.道德规范和祭祖 1.家风 2.家教

3.祭祖:清明节扫墓祭祖为汉族传统节日,后影响壮、白、瑶、苗、纳西等少数民族。先秦已

有立牌位祭祀祖先风俗,后世继承立祠堂定期祭祀,少数民族也有立牌位祭祀祖先。

四.村落习俗 1.按家族或宗族聚居习俗(1).村落布局和公共活动(2).成文法

2.结义与结社习俗中国民间在先秦时已流行结义与结社习俗。方式:赌咒、折(或砍)

物(箭、棍、筷、…)、断指和断发等,发誓常伴以歃血仪式。类型:“结同年”(打老庚)、“结拜兄弟”、“结老乡”…。组织:“帮会”、“会党”、“道门”、“乡里”、“金兰会”、“乡丁”…。

五.城镇民俗 1.行业聚居与行会习俗云南丽江的“牛皮街”、“四方街”。大理白族城镇的行会。广东佛山近代的众多行会。 2.变化中的旧俗汉族传统节日:过年、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祭灶均有变化。婚丧习俗出现集体婚、旅行结婚,火葬代替土葬,追悼会取代祭祀、守孝。服饰习俗改变。居住习俗变化更明显,钢筋混凝土楼房取代传统土木建筑,房内装修和家俱陈设均吸引外来文化精华。信仰习俗中迷信色彩淡化。3.新风俗形成如社区、街道举办的单位或家庭文娱、演唱比赛、跳现代舞、玩保龄球、台球、高尔夫球、看足球比赛…。

第二节人生礼仪

一.诞生礼(1).催生(2.).断脐及胎盘处理(3).洗三:“三朝”或“洗朝”或“洗儿”。

(4)满月:如汉族“满月酒”、壮族“满月逛街”;满族“出门”;土家族“倒蛋壳”、侗族“出月”为典型。(5).命名:汉族特点:一是按辈份,二是带荣华富贵、兴旺发达等字样,三是除名外还有字、号。少数民族丰富多彩。(6).周岁:“周岁酒”、试儿(“抓周”、“碎盘”、“周日卒”)。

(7).其它:民间还有“百日卒”、“留百岁毛”、“讨百家饭”、“做百家衣”。

二.成年礼1.汉族又称“冠礼”、“笄礼”、“成丁礼”。周代贵族行冠礼(男子满20岁):先占卜选吉日和来宾;后在宗庙由当事人父亲主持加冠仪式,前后三次(第一次为当事人戴上黑麻布做的帽子,意为获治人权;第二次戴白鹿皮帽,意为获参军权;第三次为赤黑色平顶帽,意为获祭祖权)。

汉族古代女子成年礼(15岁行“笄礼”)简单,仅在头顶上将发盘成髻,然后用簪子(笄)插住,即表示成年。周代成年礼仪式繁杂,耗资特大,难以在民间流行。故汉族成年礼俗比其它民族消失得快。朝鲜族较完整地仿效汉族成年礼,称“三加礼”。

2.少数民族云南永宁县纳西族称“穿裤子裙子礼” (满13岁,个别乡满9岁)、“笄礼”;男子穿裤子礼由舅舅主持,在家内火塘左边举行;女子“穿裙子礼” 常由母亲主持,在家内火塘右边举行;小凉山彝族称“换裙礼”;藏族称“换髻”或“上头”;基诺族称“捕捉”;

瑶族称“度戒”或“包头帕”、“过法”;朝鲜族称“三加礼”。

第三节婚姻民俗

一婚俗历史1.婚姻含义一是嫁娶仪式。二是夫妻称谓:郑玄《礼记.经解.注》:“婿曰婚,妻曰姻”。孔颖达在《疏》中解释:“《尔雅》据男女父母,此据男女之身,婿则昏时而迎,妇则因而随之,故云婿曰昏,妻曰姻”。三是姻亲关系:《尔雅.释亲》曰:“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这应为婚姻最初含义。 2.婚俗形式发展(1).群婚:杂婚(原始群)、族内群婚(血缘家族)、族外群婚(母系氏族早期,又称普那路亚婚)。(2).对偶婚(母系氏族中后期):”望门居(“走访婚”)”向“居妇家”(“妻方居住婚”,在55个民族中有纳西、佤等26个民族程度不一、形态各异保留)发展。(3).夫方居住婚(父系氏族)特点:一是男子掌婚姻主动权;

二是在男家举行婚礼;三是离异多由男子提出;四是女子家务劳动时间增多。

(4).一夫一妻制婚(阶级社会):特点:一是父母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二是婚姻以金钱衡量、讲究“门当户对”。布依族俚语“不讲财礼身不贵”;傣族聘礼价高、名目繁多。

三是早婚。56个民族中结婚多在16--18岁,少数在12--15岁。

四是妻子处于奴婢地位。俗话“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着猴子满山走”。

二.婚姻礼仪1.“六礼”(1).纳采:男家请媒人送礼物(一只雁或其它)至女家求婚,俗称“提亲”。(2).问名:男家请媒人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日期,以占卜吉凶,俗称“合八字”。(3).纳吉:正式提亲。现代称“订婚”。(4).纳征:男方向女方送彩礼,有现今、饰物、绸缎、牲畜等,又称“纳币”。(5).请期:俗称“提日子”,即男方先请人择定结婚的黄道吉日,然后备礼托媒人带去女家,以征得同意。(6).亲迎:新郎亲自到新娘家迎接新娘。

清代以后民间仅剩定婚与结婚在流行。

“媒媪”、“冰人”、“月下老人”、“媒妇”、“红娘”。广东一些地区称“大葵扇”。从宋至今,汉人媒婆多由妇女充当。

3.城乡婚姻仪式中国各族城乡流行三大程序:(1).相识与定婚:婚前相识方式一是自由社交,二是媒人介绍。各族定情信物:“凤钗”或“红豆”或“如意”(汉)、“竹笠”(毛难)、心字形“对子荷包”(满)、“小蔑箩”(独龙)、“花腰带”(苗)、“同年鞋”(仫老)、“萝卜籽”(拉祜)、“筒帕”(佤)、“槟榔”(黎)、

“挂包”(傈僳)、“竹筷子”(广西土瑶)、“抛秀球”(壮、傣、布衣)。不少民族定婚依然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原则。(2).结婚女方同意提亲即商议聘礼,然后媒婆回复男家,男方若无异议便托媒婆将聘礼送往女家,并将男方确定婚期告之女家,女方同意,娶亲日便派人与媒人一同住女家迎亲。汉族先秦时迎亲多用车,南宋开始用轿(花轿、竹木轿)。结婚仪式:拜高堂、夫妻对拜、“撒帐”(多用五色同心花果,如栗子、李子、桔子、枣子、桃子、花生…)、“闹洞房”。少数民族婚仪丰富多彩。

三.离婚仪式汉族古代离婚仪式简单:丈夫“一纸休书”,妇女无权被动。现代离婚自由(双方同意领离

婚证便告成,否则法院判定)。少数民族离婚仪式也简单:如杀鸡煮蛋(哈尼)、将一对蜡烛或缺口小木板交给对方(傣)、归还信物(佤)、…。

四.古代遗留婚俗形式 1.收继婚(“转房婚”):父亡子妻其妾(除生母外)、伯叔母转嫁侄子、兄死弟

妻其嫂、弟死兄要弟妇。在一些少数民族中有遗留。2.入赘婚:各族名称“上倒闸门”(彝)、“顶妻”

(藏)、“招郎入舍”(瑶)、“招女婿”、“倒插门”、“上门”、“进舍夫”、“雄媳妇”(汉)。 3.掠夺婚:又称“抢劫婚”。(1).劫夫:仅存布郎族,称“偷女婿”(2).劫妻:原生型实为私定终身,以傣、景颇族(三种流行形式:一是“迷鲁”,意为“抢妻子”;二是“迷考”,意为“偷妻子”;三是“迷董”,意“娶妻子”)为代表。(3).变异型有婚礼式亚型、自主抢婚亚型和婚礼环节型。4.买卖婚独龙族订婚称“布马特库”,意为买姑娘。一些民族民间流行“一夫多妻婚”、“童养媳”、“典妻婚”、“指腹婚”。5.冥婚又称“阴婚”、“嫁死人”、“娶鬼妻”、“妻茅娘”(古代岭南)。

第四节丧葬民俗

一葬程序和仪式周代相当定型,经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而臻完备。

(1).招魂(2).入殓(3).停柩(4).出殡(5).下葬

(6).守孝:士大夫居丧期从三五个月到一、三年不等。

(7).扫墓:中元、除夕、寒食、春分、清明。

二.中国各族现行丧葬习俗 1.树葬(“风葬”):赫哲、鄂伦春、鄂温克

2.野葬:弃尸荒野(蒙古族)

3.天葬:流行于藏族和少数门巴族。

4.土葬:各民族主流葬俗。

5.报丧:西南、中南少数民族。鸣枪、敲锣、吹牛角和竹号。

6.入殓

7.火葬

8.水葬

9.塔葬10.悬棺葬11.崖葬12葬具13.墓地14.守孝

第五节岁时节日民俗

一.中国各族传统节日 1.汉族元旦、人日(正月初七)、元宵节(正月十五)、社日(立春、秋后第

五个戊日)、寒食节(清明前一、二日)、清明节(阳历四月五日前后)、花朝节(阴历二月)、上已节(阴三月上旬“已日”)、浴佛节(复历四月八日)、端午节(阴五月初五)、七夕(阴七月七日)、中元节(“鬼节”或“盂兰盆节”,阴七月十五日)、中秋节(阴八月十五日)、重阳节(阴九月九日)、腊八节(阴十二月八日)、除夕(阴岁末)、春节(正月一日至十五日)。

二.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1.三月街(农历3月15日至20日):白族。 2.泼水节(傣历6月24日至26目):

傣族。 3.火把节(阴6月20日起三天):彝、白、傈僳、纳西、拉祜、普米族。4.歌墟节(阴3月3日):壮族。 5.开斋节(回历10月1日):回、维语尔等西北穆斯林各族。

6.那达慕大会(春或秋季):蒙古族、达斡尔、回族等。

第六节民间游艺民俗

一.竞技民俗相扑、扛鼎、荡秋千、赛马、刁羊、射弩、龙舟竞渡。

二.纯娱乐性民俗斗鸡、斗鹌鹑、斗鸭、斗蟋蟀、斗牛…

三.三.民间艺术音乐、舞蹈、工艺美术(蜡染、毛织、挑花、刺绣、装饰、壁画)。

第三章中国社会精神生活民俗

第一节信仰民俗

一.原始信仰崇拜和祭祀天体、山、石、河、水、动植、祖先、巫术、占卜、预兆等,形成各种禁忌。二.

宗教信仰和迷信道、佛、伊斯兰、基督教和各种迷信(算命、测字、打卦、扶乩)。

第二节民间文学中的民俗现象

一.分类1.口头文学 2.民间戏曲 3.口碑语艺( 民间谚语、歇后语、谜语、对联等) 。

二.口头语反映民俗

习惯语、咒骂语、客套话、流行语、忌讳语、俗语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