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访谈录

建筑大师访谈录
建筑大师访谈录

Tadao Ando

安藤忠雄

“建筑必须创造这样一种场所,其精神的活力可以将人们从日常生活中解放出来。”

Mario Botta

马里奥·博塔

“不要主观想象建筑是什么样子,让您所感受到的事物本身的秩序来告诉您应该怎样去设计。”

Ben Van Berkel

本·范·贝克尔

“我不太相信从上至下的技巧,我对从下至上的哲学更感兴趣。”

A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如果我们将工程看作是一门艺术,那么我们优良的历史传统定会得到复兴。”

David Chipperfield

大卫·奇普菲尔德

“我认为判断建筑学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它看起来像什么;另一个是它的野心如何。”

Peter Eisenman

彼得·埃森曼

“克服建筑的存在性,推出一种永久性的,怎么看都是建筑的建筑,打破形式与功能之间所谓的必然联系,是我建筑设计中的重点。”

Terry Farrell

特里·法雷尔

“毋庸置疑,建筑学和都市化是我们人类最伟大的成就。”

Nicholas Grimshaw

尼古拉斯·格雷姆肖

“我认为建筑能存活的时间取决于人们想让它们存在多久。”

Frank Gehry

弗兰克·盖里

“如果,非要说什么是我对建筑实践的最大贡献,我会说是'眼手'之间协作的成就。这就意味着我变得非常擅长于建造我想象的一个画面或一种形式。”

Von Gerkan

冯·格康

“从广义来说,建筑就是由人的创造力和人的精神所设计的人文环境中的一切东西。它是教市的生存空间、公园和风景,它是建筑物以及我们的生活空间中的内部设置。”

Steven Holl

斯蒂文·霍尔

“建筑思维是一种在真实想象中进行思考的活动,这种活动在开始时是由某个想法引发的,而想法来自场所。”

Zaha Hadid

扎哈·哈迪德

“如果您旁边是一堆屎,为什么要和它们和谐。”

Jacques Herzog

雅克·赫尔佐格

“建筑就是建筑。它不可能像书一样被阅读;它也不像画廊里的画一样有致谢名单、标题或标签什么的。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反对具象。我们的建筑的力量在于观者看到它时的直击人心的效果。”

Herman Hertzberger

赫曼·赫兹博格

“我们建造的建筑应该就像是我们的城市,有着公共的空间,但是许多当代建筑师只把它考虑成私人的东西。”

Hsuko Hasegawa

长谷川逸子

“我始终把接触自己建筑作品诞生地点的人们,听取他们的意见,作为我工作中最理要的一部分,不管会惹多少麻烦,遇到多少困难,或被嘲笑为自找苦吃。”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我的建筑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

Arata Isozaki

矶崎新

“我是世界的矶崎新。”

Philip Johnson

菲利普·约翰逊

“法则是没有的,只有事实;必须的规则是没有的,只有选择;没有程式,只有偏爱。让我们庆贺固定观念的寿终正寝吧!”

Kisho Kurokawa

黑川纪章

“我从事建筑已经四十余年,并且我的立场仍然属于'少数'。这可能意味着,我仍然是个先锋派。”

Rem Koolhaas

瑞姆·库哈斯

“我的野心是通过利用我们在未建/不建方面的专门知识,改进和再造我们的行业。”

Ricardo Legorreta

里卡多·列戈瑞达

“我始终声明我所作的就是发掘我们民族的东西!”

Richard Meier

理查德·迈耶

“我永远都不会接受的设计任务是监狱和加油站,对于这两类建筑中的任何一样,我都没什么好说的。”

Thom Mayn

汤姆·梅恩

“关于未来的想法已经死了!现在我们知道世界正在以完全不可预知的方式变化着,一个人的行动就可以使未来完全不同,所以提出有关未来的想法是毫无意义的。作为一名建筑师,我需要一个关于世界的想象么?当然!但是这个想象不会超越明天。”

Winy Maas

威尼·马斯

“进步的需求给了我们实践,讨论,革新和创造新想法的空间。”

Rafael Moneo

拉斐尔·莫内欧

“我为捍卫建筑的纯洁,不惜同虚假的现实战斗。”

Glenn Murcutt

格伦·马库特

“我们之中大部分人穷其一生只是做一些平凡的工作,因此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将它们很好地完成。”

Jean Nouvel

让·努维尔

“惟一能使一个建筑永恒的就是'疯狂'。”

Ieoh Ming Pei

贝聿铭

“对建筑的设计就是对光的设计。”

Cesar Pelli

西萨·佩里

“我们设计一幢建筑时,就是在参与一项永不完结,永不完整的集体艺术创作,这件艺术品就是城市,这也许是任何文化里最重要的艺术工作。”

Renzo Piano

伦佐·皮亚诺

“我是通过建筑工地而不是理论教育走近建筑的,这使我克服了这个行业里常见的思考和动手脱离的不良现象。”

Dominique Perrault

多米尼克·佩罗

“有趣的是提供一个场所,而不是建筑。”

Richard Rogers

理查德·罗杰斯

“细节的诱惑,是感官上的,是建筑中诗意的一部分,是您在建筑中听到的音乐。”

Alvaro Siza

阿尔瓦罗·西扎

"在建筑中浪费是一件让我十分沮丧的事情,即使是在使用'光'方面。"

Kazuyo Sejima + Ryue Nishizawa

妹岛和世+西泽立卫

“一般来讲,我觉得自己属于承上启下的一代,如果一定要分,那我觉得更接近年轻一代;我更喜欢与年轻人一起工作,这样能把任何事推向任何方向。”(妹岛和世)

Bernard Tschumi

伯纳德·屈米

“没有程序就没有建筑,没有事件就没有建筑,没有运动就没有建筑。”

Kenneth Yeang

杨经文

“作为建筑师,我们总是仅仅主张产生好的设计方案和建成好的建筑是不够的,的确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需要建筑师去考虑。”

Tod Williams + Billie Tsien

托德·威廉姆斯和比利·兹恩

“不管我们设计什么,它们必须是有用途的,但同时又必须超越它们的功用,设计必须植根于时代、环境和顾客的需要,但是又得超越时代、环境和顾客的需要。”

神的精神在建筑中是永恒的,所以不用刻意将其围裹起来。在日本,自有庙宇开始就使用木材来建造。

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

我相信建筑师会直接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

我很希望我的建筑可以激发人们内在的潜能,能鼓舞他们面向未来。

石头也应该是透明的。玻璃看似透明,但其实并不是。当我在看一幢玻璃建筑的时候,我觉

得它并不透明,反而有些晦暗,因为我并不知道在玻璃窗后藏着的是什么?可能是宾馆,可能是教堂,可能是工厂,也可能是办公室。但我看一堵石头墙的时候,我知道在它后面有一座城堡。

建筑本身就反映着人与自然不断的抗争,一种征服自然、拥有自然的抗争。建筑的第一步是要在土地上放上石头。这个步骤把自然变成了文化,是神圣的一步。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连接两峡谷的桥梁创造了景观,同时也给此景观设定了一个范围。建筑本身就创造了景观,它并不是在现成的景观上再筑造上去的设置,自然需要策略才能变成人文景观,这只是一个尺度的问题,如果我弄错了分寸,我会显得声嘶力竭,就像一个法西斯;如果我正确掌握了火候,我会变得很明智,也会很有诗意。

我认为重力是建筑中最重要的价值,建筑是一种将重量传递到地面的机制。在参观古代宫殿的时候,您从来不会被它的小巧而吸引,因为它并不是这样,而您会被它的力量所震撼。建筑艺术的本就要求建筑要表达重力。我知道这是违背文化潮流的,但我想建筑应该使这种潮流得以平衡。建筑艺术要有一种反抗现代社会平庸和品位一致的原则。

我反对大量运用科技或是玻璃。纷繁复杂的科技让我感到不舒服,不要误会,我并不是反对科技,只是一个量的问题。现在的许多房屋完全靠能源,这是一种浪费。现在的房屋就像是在重症监护病房里的病人---连着各式各样的管子和机器,只有科技才能让他们活着。我喜欢罗马式建筑,您可以从它们中找到仅仅用石头而达到的平衡和高质量。建筑不应该追随文化的潮流。这让我想到了建筑就是社会学的20世纪60年代,或是建筑全是符号而失去了建造能力的20世纪70年代。我们必须注意潮流,但只有历史才会评判。

材料的天然特质让它们更稳重、更漂亮。

房子需要保护。通常,窗户不会被暴露在太阳光下,因为它会让热量进入房间。在瑞士,建筑师必须解决室内外温差的问题,大概在20-50摄氏度之间。比如赖特创造了草原式住宅,柯布西耶发现了遮阳板的独特用法,还有路易斯·康设计出了房子中的房子。建筑的历史其实就是这些问题的历史。

在设计室内空间时,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空间的质量是关键。因此,我把精力集中在了光线上。光线塑造空间,没有光线,也就没有空间。关上灯,空间也就消失了。我认为建筑师的工作就是空间的建构,空间能使人受益,但空间也有其不利。我尽量引入能使空间充满活力的元素:昼夜循环、季节循环。建筑不是中立的,而是具有伦理导向的:要么重塑价值,要么失去价值。我是为这个时代的人创造空间,它远离潮流时尚。结构也是这样,我喜欢超越时间的结构,年轻的房屋和古老的房屋对我来说是同样的,建筑应该继承这种古代的思想。

主要原因是原始形式易于解读。我设计的结构并不需要欣赏者具有很强的艺术史知识才能理解其中的建筑形式。原始的结构是真接的,您一眼就能看懂它。对我来说,原始结构意味着人类最原始的愿望、思想、几何和理性的表达。

空间的质量是明确构件和不明确构件博弈的结果。最原始的形式自身不会告诉我们很多,只有对比才能显示出它的力量。就像蜘蛛网,当苍蝇撞上蜘蛛网时,网会变得更坚固。蜘蛛网的自然结构是如此的完美,但只有很少人才能真正读懂它。

后现代主义运动把风格和历史弄乱了,历史需要的是真实,但如果只是吸收门楣中心或是圆柱,引进古典模型,并不能与历史有其所需要的联系。历史需要的并不是属于某一特定的风格的联系,尊重历史意味着现代风格是要有根据的,也就是说,要真实、纯粹、深刻地诠释现代人。

我的方法是因主题而变,我不遵从任何固定标准。如果说有的话,那惟一的标准,也是普遍的标准,就是对将要发生变化的地方提出质疑。建筑与改变有关,与打破现有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而产生的改变有关,这也就是为什么普遍地把参观一个地方并对周围环境做出客观的阐释作为第一步的原因。

准确地说,设计的第一阶段包含阐释和布局。有一点很关键:一些主题是通过更抽象、更理论的方式来表达的,而另一些则需要一些更实际、更贴近真实设计的方法来表达。

地表特征描述着其地理形态、自然条件和领土状态,但它通常也是一种映象,一个有无数故事的孩子。它有历史的领地,有着统一的记忆、统一的文化。建筑师算参数、定主题、作规划,但是建筑师也要优化一些已经存在的必须修复的结构---它们常常与某一地域相联系。

建筑学不是表面的变形,它传达着居住的概念,追求更高的价值观,因此建筑要服从伦理目的并非美学目的,因为它深化了某些价值:与居住相关的结构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建筑是最完美的艺术,因为它不只体现着作家所有的创造天分,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反映着一个地区的各种层面的需求。

在这些合作中,越专业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他们合作得越好,因为他们之间没有冲突但有互补。每个人必须熟练地运用自己的语言,这样可以避免磨合或折中。成功的合作在于互补,比如我在耶路撒与Niki de saint Phalle一起工作,我们合作得很愉快,因为我的特点是几何

上的原始性、空间性、简约性、纪念性,而Niki de Saint Phalle却恰恰相反,他喜欢华丽的颜色,创作的是一些非几何的形状。相互的交流、相互的对话和相互的关系使得相互充实。

人们现在就像从前一样喜爱沉静、安宁、有可靠感的图像。

就像宗教的神圣一样,艺术的神圣一定要我们每个人去重新发现。艺术家尽其职责,用易于表达的方式证实着他们的疑惑、确定和矛盾。时间会说明其中的哪些价值是永恒的,哪些是会过时的。

空间的特点不可避免的不是居住,当代很多建筑看起来就像是迷宫,人在其中失去了方向感、高度感和适应感,人们也不可能从一点上去控制所有的东西,这就是与过去伟大建筑的重要区别之所在。

因为建筑的力量在于其物质结构中,一个人喜爱建筑,是喜爱它的材料、它的触觉、它从材料及其延续中夸张地表现出的感情。如果在这个视觉世界里,这种享受变成了一种虚拟的东西,建筑就毁了。因为这种享受,哪怕是最专注、最真诚的、最靠近现实世界的享受,也只是视觉上的。它会错过白天阳光的变化,它不会发现空间的重要性和发掘它的触感。

建筑与重力的价值有关,它是空间组织形式的原则,通过这种组织形式,把力传递到地面,这是一种积极的事实。

建筑不能有绝对的轻盈,如果我是造飞机的,我知道轻盈是它特质的一部分,但是这种轻盈一旦用于表现植根于地面并且从地面得到源泉、能量、历史、记忆和价值的建筑时,就毫无意义。

------

我想今天的建筑更有意思,特别是现在我们有很多新的科技手段可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把许多奇思妙想变为现实。我想当今的建筑可以说是一个媒介,我们可以用它们来丰富城市的语言,所以说当代建筑可以传递更多的信息。

我以为功能固然重要,建筑也还是要有非常丰富的形式,要让人们能从它的丰富的语汇里面读出更多的东西,这点和艺术是一样的。就像我在UN工作室最近发表的观点一样,具体来讲就是:建筑应该介于art 和airport之间的。因为机场是非常功能性的,为人服务的,把您从A地运送到B地。机场是没有任何艺术味道的,也没有什么文化气息。我想这就是我想要为建筑添加的东西。

-----

卡拉特拉瓦

我认为目前建筑学的问题已经涉及了语言学模型。如何克服分析方法在纯粹功能方面的枯竭?比如说,我对于建筑材料部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工程师们的工作,而对于某些特定外形方面的研究甚至可以追溯到我在建筑学领域的偶像,例如高迪。

如果我的工作有价值,那一定是来自这些研究。因为正是他们使我的工作不再是仅仅按照学校规定的标准来进行。您不可能靠一己之力来建立一个全新的学派,我也从来没有这个抱负。所以我只是在建筑学里,试着实现一件、两件或者三件不同的事。

像我这样的例子不仅有建筑师,也有画家。画家中的一个例子就是塞尚,他说自己终其一生,都是在尝试,尝试进步一点点。我也是,正在做着一点点的进步。您理解我的意思。我非常喜欢他的个性,他一生都只在室外作画,使用大自然作为他真实的模特,许多建筑师也是那样的。我认为塞尚非常优秀,但也受误解颇深,只有很少人能理解他的工作,但他的工作对于后一代人却非常重要。

就我自己而言,我崇敬人类的身体,并且一直不停地画它。但这和某人想要成为音乐家而练习数年的和弦是不一样的。您理解我的意思吗?

我认为在绘画和雕塑中理解形式的纯粹性比在建筑本身中理解来得容易得多。当我进行设计时,我会考虑前人的工作,我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和前人的方式是一样的。我知道自己非常想投入到全新的事物中去,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伦勃朗画他自己的自画像,是为了探寻自己个性深处最隐秘的部分。

设计中,一个想法的问题并不仅仅在于拥有这个想法,还在于把这个想法清楚地表达出来。所以在我眼中,绘草图是将想法转化和表达出来,其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价值。

马蒂斯谈到他的绘画时,认为草图对于他而言具有非常隐秘的作用。草图通常是仅仅在您和您自己之间完成,一张草图能清楚地表达您的头脑里正在发生什么,因此它就像是一封给自己的信件。我认为这种私密性非常重要。草图可以变得更大或更具体,直到您解决问题为止,或是直到您能够描述清楚为止。比如说有一个设计存在于您的脑海里,您想要对它作一幅草图,那么草图就是将其想法物质化的一个方法,就和照片一样。这就像您进入一栋建筑,然后对门、柱廊、顶棚等照相,几乎做到就像“内窥镜检查法”一样,就是从里面看的意思。

我想给您一个关于绘图的更当代的例子:两位电影制片人,一位是费里尼,另一位是黑泽明。他们两位都习惯于对自己的电影场景作草图。

我认为他们试图从草图中展现的并不只是他们想要的,还有他们所预想的,例如得到一种超过文字力量的审美感觉。某些特定的思想是内在的,但是如果两个人看着同样一件普通的物体,他们都会受到美学上的震撼,不仅仅是纯粹的设计,而且还是一种情感的信息。

这些建筑很多建设在城市外围区域。如果您想重建并激活那些地方,您的建筑就必须强有力。我早斯接受的委托中,有一次是在巴塞罗那市郊一处非常贫穷的地方建造一座桥梁,那一次,强有力的设计帮助那个区域获得了新生。

我喜欢讨论关于材料的想法,而非关于空间或光线的想法。材料用于建筑中是令人兴奋的,因为它能让您了解建筑。例如,我们通过从一面墙的表面到另一面墙的表面,可以了解这个房间及其质量。但有意思的是考虑墙壁自身的内在,看这墙是用石材、水泥还是砖制成的,或是粉刷的墙壁。

将建筑物的材料环境视为一系列的空间,将建筑物视为定义这些空间的所有材料元素的成功组合,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我们考虑空间调整中的材料环境时,它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

然后您能更加集中精力于重复和韵律的问题,于是您的建筑就能更有音乐感,音乐的形式往往是很重要的。

与从材料角度理解建筑相对的是光的现象。我指的包括日光和人造光以及它们产生的阴影。建筑必须与户外的光照和谐:无论是雾天或是晴天,无论您身处建筑的北边还是南边,所有这些因素都要考虑到。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时间。我指的是时间的变化对空间的影响,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一部分材料,而当您一个小时后再来到这里,光线已经移动了。或者如果户外有树木,阳光的图案就会变化。我们被包围并生活在一个事物不断变化的宇宙之中。

也许这种变化最持久的例子就是我们注意到的时间。每一秒都是惟一的,当我们想着这一秒的时候下一秒已经到来了。建筑最稳定最安静的部分就是材料,但是对于建筑的理解也可以通过变化的思想来表现。我觉得这一时间与变化的基本思想是非常具有革命性和现代性的,这个思想如此自然,正如随太阳移动而移动的阴影,随着太阳的移动、四季的变迁、风向的转换或者海湖的涨落,建筑中的材料部分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而且在我看来,这是理解现代性和建筑变化的关键。今天,我们拥有了解建筑所需的所有技术设备。我们可以在工业中发现新的材料,给建筑以新的含义。我理解的技术,是用来支持

建筑的抒情诗意的。技术和工艺并不是目标,而是用来帮助我们重建更多的诗意,因此对于下一代来说,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改变建筑。

这真是令人着迷。至今为止,我们所见的大多数建筑还缺乏您所提到的那种精神质量,那种诗意。这是因为我们并不要求建筑师或是工程师为他们的作品带入这种诗意,我们也不要求他们成为诗人或是祭司来为建筑的灵魂负责。

是的。

这需要解释。

我喜欢把设计看成不只是个人的意愿,而一个类似宗教的观念,就像把事物捆绑在一起一样。技术和自动化大解放了建筑师使他可以进入这一领域。

如果您看Calder、Tenguily或是其他雕塑大师的作品,您可以看到运动的思想。我们的生活中处处使用自动机械。我们现在还欠缺的是诗意,因为在最近的几年里,建筑师开始把技术看成是目标了。

每个人都在思考时间及其灵活性。如今最先进的宇宙哲学研究非常关注时间的观念,尝试去定义我们宇宙的年龄,探寻记忆对于理解事情的发展到底有多重要,诸如此类的研究都是令人着迷的。

--

大卫·奇普菲尔德

一位建筑师不应设计简单的形状,不仅因为这是在他能力范围之内的,还因为不新奇的形状就没有任何意义。

世界著名建筑师及其作品简介

世界著名建筑师及其作品简介篇首语建筑是一个美妙的东西,建筑反映的不只是建筑本身的造型和内部的空间关系。从建筑里你能解读到建筑大师的人生观和建筑说蕴涵的文化。从一个建筑看世界,你能从中领略到永恒。一、世界著名建筑师及其作品简介二、世界著名建筑之夜景欣赏一、世界著名建筑师及其作品简介(1)、Frank Lloyd Wright 赖特(2)、Le Corbusier 勒??柯布西耶(3)、Richard Meier 理查德??迈耶(1)、 Frank Lloyd Wright 赖特生平简介:※1867年6月8日生于威斯康星州里奇兰森特,(年代不详)在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但成绩平平,差3个月毕业时即离校。※ 1887年前往芝加哥寻找工作。在芝加哥建筑界深受建筑师 D.阿特勒(Adler)和L.沙利文 Louis Henry Sullivan 的影响。※ 1888年进入https://www.360docs.net/doc/e010321169.html,建筑事务所。※ 1889年结婚与第一任妻室有六个孩子。1867(1869)年6月8日生于威斯康星州里奇兰森特※1893年开设事务所,直至去世,其间共设计出800 余座建筑物,其中建成的约 400处。※ 1905年到日本旅行。※ 1909年爱上一位顾客的妻子,与第一任妻室分居。同年赖特到欧洲与日本旅行,以躲避社会各界对其的指责。※ 1911年赖特回国居住在其家乡威斯康星州塔里埃森。※ 1914年赖特情人与他的孩子在塔里埃森被意外的大火烧死。※ 1959年4月9日于美国菲尼克斯逝世。主要作品概况:※ 1902年芝加哥威利茨住宅 Willitts House ※ 1904年纽约州布法罗市拉金公司办公楼(Larkin Building)※ 1907年伊利诺州罗伯茨住宅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一:创新建筑师代表: 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

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两位现代建筑大师作品比较分析

现代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与勒·柯布西耶 摘要:赖特以设计“草原住宅”闻名,草原学派代表。倡导有机建筑的概念。柯布西耶侧重于象征和几何学手段;本文试图对其进行分析,解读两位西方现代建筑大师的创作思想,望可以小见大,体会大师的独运匠心。 关键词:创作思想;流水别墅;空间构成;萨伏伊别墅;建筑美学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美国的一位最重要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遍的赞扬,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的瑰宝。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 设计风格及理论: 以设计“草原住宅”闻名,草原学派代表。倡导有机建筑的概念。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赖特的精神气质和建筑思想充满了古典气质,而且深受古典哲学和建筑传统的影响。如果和柯布希埃、密斯等现代注意建筑师相比较,他那有机的构图手法以及对充满人情味、历史感和地方特色的材料的使用、对机器美学的反感和抵制等待,又令其创作和标准的现代建筑有很大区别。同自然环境的紧密配合则是他的建筑作品的最大特色,赖特的建筑使人觉着亲切而有深度,不像勒.柯布西耶那样严峻而乘张。 流水别墅是赖特为卡夫曼家族设计的别墅。在瀑布之上,赖特实现了“方山之宅”的梦想,悬空的楼板铆固在后面的自然山石中。从流水别墅的外观,我们可以读出那些水平伸展的地坪、腰桥、便道、车道、阳台及棚架,沿着各自的伸展轴向,越过山谷而向周围凸伸,这些水平的推力,以一种诡异的空间秩序紧紧地集结在一起,巨大的露台扭转回旋,恰似瀑布水流曲折迂回地自每一平展的岩石突然下落一般,无从预料的整个建筑看起来像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但是它更像是盘旋在大地之上。这个建筑已超越了它本身,而深深地印在人们意识之中,以其具象创造出了一个不可磨灭的新体验,它具有活生生的、初始的原型的、超越时间的质地,为了越过建筑史的诸多流派,它似乎全身飞跃而起,坐落在宾夕法尼亚的岩崖之中,指挥着整个山谷,超凡脱俗,建筑内的壁炉是以暴露的自然山岩砌成的,瀑布所形成的雄伟的外部空间使流水山庄更为完美,在这儿自然和人悠然共存,呈现了天人和一的最高境界。流水别墅的建筑造型和内部空间达到了伟大艺术品的沉稳、坚定的效果。这种从容镇静的气氛、力与反力相互集结之气势,弥漫在整个建筑内外及其布局与陈设之间。 在材料的使用上,流水别墅也是具有象征性的,所有的支柱,都是粗犷的岩石。石的水平性与支柱的直性,产生一种明显的对抗,所有混凝土的水平构建,贯穿空间,飞腾跃起,赋予

世界四大建筑大师

世界四大建筑大师 2009年06月29日星期一 18:59 1、柯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 建筑其特点:1. 房屋底层采用独立支柱; 2. 屋顶花园; 3. 自由平面; 4. 横向长窗; 5. 自由的立面。 2、代表建筑:廊香教堂、萨伏一别墅、马赛公寓 廊香教堂的特点: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勒·柯布西耶把重点放在建筑造型上和建筑形体给人的感受上。他摒弃了传统教堂的模式和现代建筑的一般手法,把它当作一件混凝土雕塑作品加以塑造。教堂造型奇异,平面不规则;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有的还倾斜;塔楼式的祁祷室的外形象座粮仓;沉重的屋顶向上翻卷着,它与墙体之间留有一条40厘米高的带形空隙;粗糙的白色墙面上开着大大小小的方形或矩形的窗洞,上面嵌着彩色玻璃;入口在卷曲墙面与塔楼的交接的夹缝处;室内主要空间也不规则,墙面呈弧线形,光线透过屋顶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和镶着彩色玻璃的大大小小的窗洞投射下来,使室内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气氛。 看朗香教堂的立面处理,那么一点的小教堂,四个立面竟然那样各个不同,你初次看它如果单看一面,绝想不出其他三面是什么模样,看了两面,也还是想象不出第三面第四面的长相,四个立面,各有千秋,真是极尽变化之能事,与萨伏伊别墅几乎不可同日而语。再看那些窗洞形式,也是不怕变化,只怕单一。再看教堂的平面,那些曲里拐弯的墙线,和由它们组成的室内空间,也都复杂多变到家了。当年勒氏很重视设计中的控制线和法线的妙用,现在都甩开了,平面构图上找不出什么规律,立面上也看不出什么章法。如果一定说有规律,那也是太复杂的规律。萨伏伊别墅让人想到古典力学,想到欧几里得几何学,朗香教堂则使人想到近代力学,非欧几何。总之,就复杂性而言,昔非今比。 总之,陌生、惊奇感、突兀感、困惑感、复杂、怪诞、奇崛、神秘、朦胧、恍惚、剪不乱、理还乱、变化多端、起伏跨度很大的艺术形象,其中也包括建筑形象,在今天更能引人驻目,令人思索,耐人寻味,予人刺激和触发人的复杂心理体验。因为当代有更多的、愈来愈多的人具有这样的审美心境和审美要求。朗香教堂满足这样的审美期望,于是在这一部分人中就被视为有深度、有力度、有广度,有烈度,从而被看作最有深意,最有魅力的少数建筑艺术作品之一。 萨伏一别墅的特点:它的外部装饰采用白色粉刷,唯一的可以称为装饰部件的是那个长条形排窗,建筑表面平整,形体也比较简单;然而从不同的方向看过去,都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印象,这使建筑外观显得甚为多变。这种不同不是刻意设计出来的,而

世界建筑大师介绍 赖特 Frank Lloyd Wright -- 著名的流水别墅作者

世界建筑大师介绍 赖特 Frank Lloyd Wright -- 著名的流水别墅作者 2010-09-01 01:16 (Frank Lloyd Wright ,1869-1959)赖特是本世纪美国的一位最重要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通的赞扬,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的瑰宝。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 赖特于1869年出生在美国威斯新州,他在大学中原来学习土木工程,后来转达而从事建筑。他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就开始芝加哥从事建筑活动,曾经在当时芝加哥学派建筑师沙利文等众的建筑事务所中工作过。赖特开始工作的时候,正是美国工业蓬勃发展,城市人口急速增加的时期。十九世纪末的芝加哥是现代摩天楼诞生的地点。但是赖特对现代大城市持批判态度,他很少设计大城市里的摩天楼。赖特对于建筑工业化不感兴趣,他一生中设计的最多的建筑类型是别墅和小住宅。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最初的十年中,他在美国中西部的威斯康新州、伊利诺州和密执安州等地设计了许多小住宅和别墅。这些住宅大都属于中等阶级。坐落在郊外,用地宽阔,环境优美。材料是传统的砖、木和石头,有出檐很大的坡屋顶。在这类建筑中赖特逐渐形成了一些特色的建筑处理手法。 剌赖特这个时期设计的住宅即将有美国民间建筑的传统,又突破了封闭性。它适合于美国中西部草原地带的气候和地广人稀的特点,赖特这一时期设计的住宅建筑被称为“草原住宅”,虽然他们并不一定建造在大草原上。 赖特的青年时代在十九世纪渡过,那是惠特曼(W.Whitman,1819-1892)美国诗人)和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美国作家)的时代。赖特的祖父和父辈在威斯康星州的山谷中耕地土地,他在农庄上长大,对农村和大自然有深厚的感情。他的“塔里埃森”就造在祖传的土地上,他在八十岁的时候谈到这一点还兴奋地说:“在塔里埃森,我这第三代人又回到了土地上,在那块土地上发展和创造美好的事物”,对祖辈和土地的眷恋溢于言表。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全球着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一:创新建筑师代表:?SantiagoCalatrava(卡拉特拉瓦) ?SantiagoCalatrava是世界上最着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

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作品-巴伦西亚科学城 里斯本车站 密尔沃基美术馆 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二“非人类的建筑语言”:开创神话园林与宇宙观念建筑的鬼才戴帆 作前卫的艺术家和建筑设计师,戴帆(DAIFAN)以突如其来巨变般全新图景的建筑设计冲击着当代社会的定性观念和价值,其作品内容思想繁复,精确的表现、精心设计的逻辑结构、丰富的创造力及想像力将空间和感觉在建筑语法、建筑形式的各种可能性上作了多样化的呈现,。 戴帆的建筑设计倾向于冒险性,他所追求是一切多元的创造力与解放,以及与对此力量的无限肯定性。这种时间、空间的跳跃颠覆了主流建筑。他的设计和艺术从来不是被标准的知识形式把握的东西,它在概念和表现上的高度实验性和颠覆性造成观众读解的吃力。而是抓住概念的创造性在思想的制高点上飞掠、穿行,看到全新的图景,朝着不断前进的曲线飞向未来,未来是力量实践的场域。 戴帆的“宇宙宣言”(UniverseManifesto)首先作为一种复杂的谜一样的建筑设计与理论、一种能量巨大的建筑语言非常震撼,这种震撼既是建筑语言上的,也是观念方面的。就观念而言,戴帆重新更新了人类的建筑思想以及建筑与人、与世界、与社会、与政治的关系,他的“宇宙宣言”动摇了既定的有关建筑的成见,或者说,他从另外的不同于所有的人角度,

世界建筑大师——迈耶

世界建筑大师——迈耶 ?个人简介:美国建筑师,现代建筑 中白色派重要代表(主要成就),建筑界五巨 头之一。就读于纽约康奈尔大学。1963年, 迈耶在纽约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其独创能 力逐渐展现在家具、玻璃器皿、时钟、瓷器、 框架以及烛台等方面。 ?生平简介:①大学毕业后,由于当时美国,才刚脱离欧洲独立不久,整个社会在经济或文化上还是依附欧洲大陆。因此迈耶在大学毕业后,便到欧洲大陆去探访欧洲传统建筑的根源,也曾拜访过勒·柯布西耶(1887-1965)与阿尔瓦·阿尔托(1898-1976),向他们请教,并畅谈建筑理念。这也对理查德·迈耶的建筑思想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②事务所成立初期,父母要求他替他们设计一幢住宅,为此迈耶特地跑到赖特所设计的流水别墅去体会那种水平的空间感,并试图将赖特那室内的空间延伸到外部环境的手法,运用到自己设计上。但由于两者基地环境的条件并不是全然相同,而使理查德·迈耶饱受挫折,他便转而研究其他大师的作品,而勒·柯布西耶的许多观念却恰巧与他的想法相吻合,于是便种下了理查德·迈耶早期的作品走勒·柯布西耶的路线。③而于1967年,迈耶设计出他的成名代表作史密斯住宅,在这个设计里表现出他对于自然环境的尊重,对于室外与户外光线的相互关系,他也下了相当的功夫(例如,初升的日光准确的射入卧室中,轻柔的午后阳光则射入起居空间,让人不免赞叹建

筑师的用心。)④到了1970年,迈耶和迈克尔·格雷夫斯(1934-)、查尔斯·加斯米、彼得·艾森曼(1932-)及约翰·海杜克(1929-2000)等五人,由于理念相同,对于现代主义建筑的见解也相近,而由于其风格特殊,故人称纽约五人组。而他们的作品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建筑物的外观多半是光滑且纯白,有著现代主义雕塑风格,因此他们亦被称为白色派。⑤由于兴趣,迈耶对于“剪贴画”也是相当有研究,而事实证明在他的设计中,也不时可看出他运用了许多如“把物象经解析再重组”的剪贴画手法。迈耶承认,在造型上他并没有作什么创新,他只不过将前人所曾使用的语汇加以重组,而产生某种新的意义罢了;(如史密斯住宅,只不过是勒·柯布西耶的多米诺与西楚汉两种原型的重组罢了。) ?设计理念:迈耶设计的产品都颇为简练,既包括居家设计也包括商用设计。他设计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永远有自己的特性而不是在风格上受别人的影响而迷惑。由于其大胆的风格和值得称颂的忠诚,迈耶创造出颇为独特的粗壮风格。为了在展示方面做得更好,他将斜格、正面以及明暗差别强烈的外形等方面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这种强健的设计呈立方体状,似在召唤一种超现实主义的高科技仙境,其中包含着纯洁、宁静的简单结构。建筑的视觉感相当强大,也暗指所包括的空间。迈耶注重立体主义构图和光影的变化,强调面的穿插,讲究纯净的建筑空间和体量。在对比例和尺度的理解上,他扩大了尺度和等级的空间特征。迈耶着手的是简单的结构,这种结构将室内外空间和体积完全融合在一起。通过对空间、格局以及光线

近现代著名建筑大师简介

约翰·拉斯金 John Ruskin:(1819-1900) 约翰·拉斯金拉斯金生于伦敦。是英国作家、艺术家、艺术评论家。他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认为应将现实观察融入设计当中,并提出设计的实用性目的。他的设计理论具有强烈的民主和社会主义色彩,也非常混乱。既强调为大众,又主张从自然和哥特风格中找寻出路,这显然不是为大众的;既包含社会主义色彩,又包含对大工业化的不安。他的实用主义思想与以后的功能主义有很大区别,但他的倡导对当时设计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莫里斯等人都深受其思想影响。是英国“工艺美术”的思想倡导者。 (英国“工艺美术”是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为了解除工业化对传统建筑、传统手工业的威胁,为了复兴以哥特风格为中心的中世纪手工艺风气和恢复手工艺行会传统,为了通过建筑和产品设计体现出民主思想而发起的一个具有很大实验性质的设计运动。) 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1834—1896)

莫里斯生于伦敦旁边的瓦瑟斯多。拉斐尔前派的主要成员。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真正实现了约翰·拉斯金思想的现代设计史的先驱人物。他被誉为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博学多才的人物之一。莫里斯打击产业革命大量生产的粗俗制品,仰慕中世纪基尔德社会手工制作的实用美的器物,励志以美术工艺品美化现实世界,提升现代人的审美趣味。莫里斯与他的商会活动通过制品的输出与杂志媒体报道,影响到欧美诸国,使他成为近代设计运动先驱的典范。1864年成立的设计事务所。大约是最早的独立产品和平面设计事务所之一。 当时准备结婚的莫里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婚房而自主设计出哥特风格的“红屋”为“工艺美术”运动奠定了基础。 (莫里斯代表作“红屋”) (莫里斯设计的壁纸图案) 莫里斯虽是画家,却主要是致力于工艺美术,从事绘画设计出漂亮的玻璃、陶器、家具、壁纸、绒毯、书籍装帧等各方面的工作。莫里斯在设计中,大量的装饰都是东方式的、

建筑大师贝聿铭个人简介及作品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 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为 苏州望族之后,1917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父 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1935年赴 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系学习师从建筑大师格罗皮乌 斯和布鲁尔。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 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 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 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 身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建筑物四十余年来始终秉持著现代建筑的传统,贝聿 铭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化招取宠,建筑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

中国情缘 贝聿铭一九三五年赴美国求学,之后在大洋彼岸成家立业,功成名就,至今已整整七十八个年头。但他对中国的一片深情,依然萦系于怀。他祖籍苏州,生于广州,所以他常对人称“我是苏州人”、“我是广州人”。他的夫人卢爱玲曾在美国卫斯理学院念书,后来在哈佛大学攻造园设计。夫妇俩至今仍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广州话、上海话和苏州话。平时的衣着打扮、家庭布置与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特色。他们有三子一女,三个儿子的名字都有一个“中”字。依次是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女儿叫贝莲,也是典型的中国化的名字。七十年代初,贝聿铭首次回到阔别近四十年的中国探亲观光。心中有无限的感慨,以后他又多次来到中国。他在海外曾深情地说过:“我的根在中国,中国对我的牵引非常大,所以我不论哪一次回去,都觉得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多变的是我的建筑设计,不变的是我的中国心。”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东馆

苏州博物馆

建筑大师赖特(Frank Lloyd Wright)作品欣赏

流水别墅(Falling Water) 流水别墅:赖特最著名的设计作品——考夫曼别墅(流水别墅)建成于1936年,流水别墅被誉为“绝顶的人造物与幽雅的天然景色的完美平衡”,是“二十世纪的艺术杰作”。悬挑的楼板在后边的石墙和自然山石中锚固。内部空间相互流通,一乘小梯与溪水联系。大胆的设计手法使之成为无与伦比的世界著名现代建筑。 在茂密的丛林掩映下,在清清的溪流和嶙岣石块间,这座房子从中心向各个方向伸展着、交错着,白色的巨大阳台凌空于水面之上,流水叮咚地从房子底下蜿蜒淌过,从平台下奔泻而出…… 忘情地将手伸进溪水中,或者只是静静地坐着,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在这样的别墅中度假,该是怎样的画境,怎样的诗意,怎样的享受…… 建筑在山林之中的度假别墅,也许大家已经看过很多,但是建在溪水瀑布之上的别墅,你可曾听说过?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叫做“熊跑”的幽静峡谷中,就有这样一幢奇妙的房子。在茂密的丛林掩映下,在清清的溪流和嶙峋石块间,这座房子从中心向各个方向伸展着、交错着,白色的巨大阳台凌空于水面之上,流水叮咚地从房子底下蜿蜒淌过,从平台下奔泻而出。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从大阳台上顺梯子往下爬,你在屋子里便已听到的潺潺流水声,此刻便在你足下。你可以趴在岩石上,忘情地将手伸进溪水中,或者只是静静地坐着,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在这样的别墅中度假,该是怎样的画境,怎样的诗意,怎样的享受?这幢房子建成后就名声远扬,经常有人来此参观,人们称之为“流水别墅”或者“落水山庄”。 建筑的外形显得自然、随意、舒展,主要房间与室外的阳台、平台以及道路,相互交织在一起,错落有致,亦取得与周围自然景色相溶合的效果。建筑材料主要用白色的混凝土和栗色毛石。水平向的白色混凝土平台与自然的岩石相呼应,而栗色的毛石就是从周围山林搜集而来的,有着“与生俱来”、自然质朴和野趣的意味。不同凡响的室内使人犹如进入一个梦境,通往巨大的起居室空间之过程,正如经常出现在赖特作品的特色一样,必然先通一段狭小而昏暗的有顶盖的门廊,然后进入反方向上的主楼梯透过那些粗犷而透孔的石壁,右手边是直交通的空间,而左手便可进入起居的二层踏步。莱特对自然光线的巧妙掌握,使内部空间仿佛充满了盎然生机,光线流动于起居的东、南、西三侧,最明亮的部分光线从天窗泻下,一直通往建筑物下方溪流崖隘的楼梯,东、西、北侧几呈围合状的室,则相形之下较暗,岩石铺成的地板上,隐约出现它们的倒影,流瀑在起居室空间之中,而从北侧及山崖上反射在楼梯上的光线显得朦胧柔美。在心理上,这个起居室空间的气氛,随着光线的明度变化,而显现多样的风采。 “流水别墅”这个建筑具有活生生的、超越时间的质地,为了越过建筑史的诸多流派,它似乎全身飞跃而起,座落于宾夕法尼亚的岩崖之中,指挥着整个山谷,超凡脱俗。建筑内的壁炉是以暴露的自然山岩砌成的,瀑布所形成的雄伟的外部空间使落水山庄更为完美,在这儿,自然和人悠然共存,呈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瀑布上的大平台连带1/3的起居室都飞挑于瀑布之上,对于当时的工程技术而言,无疑是一大创举。

世界建筑设计界的四位大师

世界建筑设计界的四位大师。 勒·柯布西埃 (l887~1965)被誉为开创现代主义建筑的鼻祖、20世纪最富激情的建筑师。他一生致力于现代高层建筑的设计,留下了众多的经典传世之作:1946年~1957年相继建造的“马赛公寓”体现了柯布西埃对单元型住宅的理解,这是第一个真正单元型的住宅建筑,包含了复式住宅的概念,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性;而其在后期创作的“朗香教堂”,则完全是充满激情的创世之作,简直是一座让人充满想象的雕塑。为纪念这位建筑大师,在柯布西埃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联合国曾以他的名义将那一年定名为“国际住房年人们说:“如果不理解柯布西埃的话,就很难理解现代建筑”,但要想真正理解这位建筑大师似乎并非易事柯布西埃提出的理论本身就存在着许多矛盾。柯布西埃提出的“住宅是居住的机器”道出了建筑要满足功能要求的重要性:建造一座建筑、住宅,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但他又说:建筑往往被“贬低到仅仅有功能用途的水平”,“这仅仅是构筑物,不是建筑。建筑只有在产生诗意的时刻才存在,建筑是一种造型的东西。”再有柯布西埃的《走向新建筑》一书发出了民主乃至于民粹的精神号召,被称为“建筑中民主和科学的宣言”,但柯布西埃又倡导把他的“新建筑五原则” 尽量适用于任何建筑地段条件,使其成为通用的建筑模式。迄今为止对柯布西埃其人及其作品的诠释和评价褒贬不一。虽然柯布西埃的《走向新建筑》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经典著作,但此书也引发了许多批评文章,这些文章将其讽刺为狂热大言、芜杂混乱。 格罗皮乌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Walter Gropius,1883-1969)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1883年5月18日生于柏林,1969年7月5日卒于美国波士顿。 1903~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1907~1910年在柏林建筑师P.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任职。1910~1914年自己开业,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1928年同勒.柯布西耶等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29~1959年任副会长。纳粹德国期间,他受到迫害和驱逐,他所创建的包豪斯学校几经辗转后于1932年被纳粹强行关闭。 1934年离德赴英开业。1937年到美国定居,任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1952 年起任荣誉教授,参与创办该校的设计研究院。格罗皮乌斯在美国广泛传播包豪斯的教育观点、教学方法和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理论,促进了美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他在美国还从事设计实践。最初同学生合作成立建筑事务所,设计住宅;1945年又同他人合作创办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以建筑师为主的设计事务所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学界所推崇。50~60年代,他获得英国、联邦德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建筑师组织、学术团体和大学授予的荣誉奖、荣誉会员称号和荣誉学位。 赖特简介 (Frank Lloyd Wright ,1869-1959)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本世纪美国的一位最重要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通的赞扬,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的瑰宝。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的建筑介绍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的建筑介绍 2007-01-17 13:50:31 大中小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的建筑介绍 《狮身人面像》 这个巨大的、身子蜷缩着的巨像,是在一个软石灰石小丘的基础上雕刻而成的。 它雄踞在巍峨的金字塔旁,更为法老的陵墓增添超人间的威仪和神秘感。狮身长240英尺,高66英尺,人面部是哈夫拉法老的理想肖像。这种创造起源于图腾崇拜:把某种动物当成祖先或神加以崇拜,再把法老的面容雕在这种动物身上,这就意味着法老是神的化身,借以显示无上权威。这座巨大塑像是伟大的科学和艺术成就的结晶。这座巨像的造型手法极其简练概括,达到一定程度的写实,充分显示了古代埃及雕刻家们的高超技艺。

《埃皮道罗斯剧场》小波里克里托斯 这个巨大露天剧场是希腊古典后期建筑艺术的最大成就之一。公元前4世纪中期兴建了以最崇敬的医神阿斯枯拉庇乌斯神庙为中心的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是这个露天大剧场。古希腊剧场起源很早,基本造型是利用山坡地势,观众席逐排升高,呈半圆形,并有放射形的通道。表演区是位于剧场中心一块圆形平地,后面有化妆及存放道具用的建筑物。剧场不仅是娱乐场所,也是自由民集会的地方,因此规模巨大。

《米兰大教堂》伯鲁诺列斯基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可供4万人举行宗教活动。它始建于1386年,到1485年才完成。 这座教堂全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大厅宽达59米,长130米,中间拱顶最高45米。教堂的特点在它的外形:尖拱、壁柱、花窗棂,有 135个尖塔,象浓密的塔林刺向天空,且在每个塔尖上有神的雕像。教堂外部总共有2000多个雕像,甚为奇特。如果连内部雕像总共有 6000多尊,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这个教堂有一个高达107米的尖塔,出于15世纪意大利建筑巨匠伯鲁诺列斯基之手。塔顶上有金色圣母玛利亚雕像,在阳光下显得光辉夺目,神奇而又壮丽。

世界十大著名建筑师及作品

转载自:姜飞宏 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介绍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介绍 一:创新建筑师代表: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世界十大知名建筑设计大师(建筑设计公司)排名

世界十大知名建筑设计大师(建筑设计公司)排名 大师与普通建筑师的区别往往在于他们超前的理念和独树一帜的风格。建筑是时代的镜子,我们在《十位世界顶尖建筑设计师》专题中选择了十位当代全球最活跃、最重要的建筑设计师,他们设计了21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物质是易变的,只有精神才是永恒的。通过欣赏这十位建筑师的作品,逼迫我们去回过头,去重新思考这个世界,去认识什么才是真正的建筑。每一个建筑师都没有办法回避一个基本的问题:什么是建筑? 戴帆(Dai Fan) 戴帆: 最前卫、当代影响力最为广泛的明星建筑师 “颠覆坚固之价值的冲动点燃了建筑。” ——戴帆 戴帆与DESTROY建筑事务所以设计具有深刻的哲思工程结构与震撼的建筑享誉世界,用极具独创性的建筑形态来向世人展示其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空间想像力。戴帆目前工作于纽约和北京,致力于探求与其时代精神相呼应的建筑表达的新形式,工作领域涉及建筑设计、结构及土木工程、工程设计、城市设计和规划、景观设计、环境美术、项目管理和城市战略研究等方面。他设计的建筑充满深奥、宏伟、怪诞、神圣、科幻的感觉,其建筑语言、构思的独创性以及特殊的建筑风格使其在瞬息万变的建筑潮流中始终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戴帆(Dai Fan) 戴帆是当代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为广泛的建筑师之一,曾入选美国福布斯设计榜单,荣获亚洲设计大奖、环球设计大奖等几十个国际大奖,近年担任全球设计奖评委、亚太建筑空间大奖等一系列国际大奖评委。随着太空时代的到来与深入向前发展,“人类纪”迫切需要创建宇宙时代的建筑创作原则与建筑美学,未来以某种隐匿的方式写在现在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件之中。把非人的因素和推理的因素混合起来。他构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宇宙,关于一个时代的建造神话,展现了一种溢满新奇和神秘的建筑空间魅力。戴帆的代表作品有法国巴黎FA PARIS,美国佛罗里达州Florida Art Museum ,马来西亚吉隆坡200米高的东方运营中心(East Operation Center),中国山西大同造园中国造园(Chinese Garden)。

世界建筑大师介绍 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 -- 鬼才建筑大师

世界建筑大师介绍 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 -- 鬼才建筑大师 2010-09-01 01:11 一位颠覆传统建筑的人 很多地方都看的到的一个图片,这位就是作者!

弗兰克·盖里(Frank Owen Gehry) 在歐洲被喻為建築界的編舞師,或是建築界的畢卡索,不只是因為他的建構物造型上富流線和動感;更因為他所蓋之處,城市景觀在視覺上和情緒上完全被改變,創造一種音樂性的歡愉,蓋瑞對建築的表達認為應該是在傳遞人的感受。 1929年,弗兰克·盖里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后转入加利佛尼亚州,并在南加利福尼亚州大学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哈佛大学从事城市规划。 于1962年建立他自己的公司——Frank O.Gehry and Associates, Inc.之前,他随着洛杉矶的Victor Gruen (1953-1954)与Pereira & Luckman (1957-1958),及巴黎的Andre Re-mondet等建筑师见习。他曾在南加州大学(1972-1973)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1988-1989)担任助理教授及哈佛大学(1983)、莱斯大学(Rice,1976)及加州大学(1977-1979)客座评论师。1982、1985、1987、1988及1989年,他拥有耶鲁大学建筑系之Charlotte Davenport 教授的职位。1984年,担任哈佛大学Eliot Noyes讲座。 1986年10月,由沃克(Walker)艺术中心主办一场有关他的作品的重要回顾展,此展览由明尼阿波里斯巡回至亚特兰大、休士敦、多伦多及洛杉矶,闭幕于纽约的美洲艺术惠特尼(Whitney)博物馆。1974年,他被遴选为美国建筑师协会(AIA)的学院会员。 他于1987年成为美国艺术与文学学会之一员,1991年成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会的一员。 1989年,他获得普利策(Pritzk-er)建筑奖,同年被提名为在罗马的美国建筑学会理事。 1992年,他获得Wolf建筑艺术奖,并被提名为1992年建筑界最高荣誉奖的领奖人,此荣誉奖由日本艺术协会颁发。1994年,他成为Lillian Gish Award 的终生贡献艺术奖项的第一位得奖人。 同年,他被国家设计学院授予院士头衔。他获得加州艺术技术学院、Nova Scotia技术大学、罗德岛设计学校、加州艺术学院、及Parsons设计学校Otis艺术学院的荣誉博士学位。他同时也是美国艺术与文学学会Arnold W.Brunner 建筑纪念奖的得奖人。 弗兰克·盖里受到南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文化的激励,但缺乏理想化的形式,盖里广泛吸取着来自艺术界的抽象片断和城市环境等方面的零星补充。盖里的作品相当独特,也很具个性,他的大部分作品中很少掺杂社会化和意识形态的东西。他通常使用多角平面、倾斜的结构、倒转的形式以及多种物质形式并将视觉效应运用到图样中去。盖里使用断裂的几何图形以打破传统习俗,对他而言,断裂意味着探索一种不明确的社会秩序。 在许多实例中,盖里将形式脱离于功能,所建立的不是一种整体的建筑结构,而是一种成功的想法和抽象的城市机构。在许多方面,他把建筑工作当成雕刻一样对待,这种三位结构图通过集中处理就拥有多种形式。艺术经常是盖里的灵感发源地,他对艺术的兴趣可以从他的建筑作品中了解到。同时,艺术使他初次使用开放的建筑结构,并让人觉得是一种无形的改变,而非刻意。盖里设计的建筑通常是超现实

十大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

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介绍 转载自晴朗转载于2010年04月05日 14:45 阅读(39)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 举报 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介绍 一:创新建筑师代表: 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建筑大师作品分析

ZHANGLEI 张磊 建筑师——————梁井宇 梁井宇,1969年出生,199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曾工作于国营设计单位,及与人合作创办设计工作室。1996年到加拿大留学和工作,学习了电脑图形学与电脑动画,并对游戏设计产生兴趣,还曾经工作于游戏公司电子艺界,是一名电子游戏场景设计师。2003年回国,先到中联环建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任首席设计师,2006年,与九源三星事务所场域建筑事务所,任主持设计师。梁井宇,是个追求原创性的建筑师,他既不重复自己的过去,也不重复别人,总想做新东西。创新性的事务所,始终是他的追求。 在加拿大时,梁井宇曾浸在电脑的虚拟世界里,虚拟世界中的完全自由化和无拘无束的想象,让当时的他找到了新的倚靠与追求。而在电子游戏的世界里,梁井宇体会到游戏空间的幻觉与美好,而游戏中对于空间无设限的形体扭曲与创造及无局限的变化法则。在现实中受局限的真实空间所无法表达的,这也勾起了他从虚拟到真实之间的转换与尝试。可是,梁井宇后来似乎也厌倦了这样的追求,因为毕竟在虚拟世界里很难像实际建筑一样,可以表达一种真实的力量。所以,之后他有回到了真实的世界中,去追求真实的、可以实现的建筑。 真实到虚拟,是梁井宇从国内到国外的设计转换;而虚拟到现实,又是他从国外到国内设计转换,当梁井宇回到建筑领域后,他是从以后对软件虚拟与精神化的游戏场景操作,转向一个对硬件现实和物质化的建筑操作,所以,他对曲面形体的的兴趣,似乎想将虚拟世界中的3D曲面转化到现实世界中实现,这展现在中联环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办公空间中的一道曲面墙体设计中。他将一道墙面处理成柔性物体,这似乎嗅出他思考着将虚拟世界中的软化与柔化物体,这似乎嗅出他思考着将虚拟世界中的软化与柔化运用在墙体上。因为在设计操作中,这是必须经过电脑运算而得出的曲面比例和组织构成,这样对空间的图像变大更加直观,也能探索新形态空间的各种可能性。另外,他也关注到材料的细部与构成,比如在办公空间中有不加修饰的混凝土墙、局部氧化的钢材、线管的裸露、墙上细部收分处理等,从曲面形体与材料构成,到建筑中的小物件与小细部,这是他受到艺术家的启发,对真实世界、真实材料再现的一种渴望、一种补偿,他希望作品中能暴露材料的真实质感,合理运用及贴切表达材料的物理属性,对抗重力并反映材料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曲面的墙体,即可以观赏,又可以是功能性的考量。座椅,似乎也带有点表皮造型的设计倾向,它就是在既有墙体上生成的新形态,而这样的办公空间,有整体也有局部,除了室内设计以外,也偏向于家具设计与工业设计,横跨的方式似乎也暗示着梁井宇后期朝向多方面发展的设计趋势,尝试一种跨界的模式。 在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项目中,梁井宇把虚拟世界中的曲面想象转化成更实际的建筑外墙,他用红砖来形

世界十大建筑师

世界十大建筑师 创新建筑师代表: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闻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确实是闻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把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状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因此,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文雅动态而文明遐迩,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出现的逻辑的美,而又看起来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巴伦西亚科学城 巴伦西亚科学城2、追求内外和谐统一:贝聿铭

贝聿铭,世界闻名建筑设计师 贝聿铭,美籍华人,世界闻名建筑设计师,他为我国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等。 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等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杰作。1999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是贝聿铭建筑设汁生涯中的最后一项大型建筑设计项目,耗时七年,大楼的—砖一木,—水—石皆凝聚着他的心血。该大厦楼内有园,似北京四合院,园内水池中自云南石林采来的黑石分布有致,两侧竹丛相映成趣,在空间组织上将中国传统设计手法运用得十分精到。 贝聿铭认为:“建筑是—种社会艺术的形式。”在他的任何设计中都可不能放松和谐、纯化、升华这种关系的努力。在设计时他对空间和形式常常都做多种探求,给予它们既能适应其内容又不相互雷同的建筑风貌。贝聿铭具有统观全局的设计思想,他说:“建筑设计中有三点必须予以重视:第一是建筑与其环境的结合;其次是空间与形式的处理;第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题。……正是这一点,前辈大师们是不够重视的。”贝聿铭的设计制造出了承前启后的建筑风格,他注意纯化建筑物的体型、尽可能去掉那些中间的、过渡的、几何特性不确定的组成部分。使他设计的空间形象具有鲜亮的属性。另外,他的设计还具有强烈生动的雕塑性和明欢乐跃的时代感。以及被绘画、雕塑作品加强的艺术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