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第三章—文字的学习资料

现代汉语第三章—文字的学习资料
现代汉语第三章—文字的学习资料

第三章文字

【知识点】

基本概念文字、汉字、现代汉字、六书、简化方法、非汉字符号

汉字四定、标点符号的使用、字典排检法

理解掌握汉字结构、发展演变、简化方法、标准化

【难点】

汉字的性质、汉字的产生、结构特点、演变规律

【重点】

汉字的结构和形体演变规律

汉字简化的理论与方法

汉字标准化

【学习指导】

1、注意把古今汉字样品相比较。

2、注意联系现代汉字的应用。

3、注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关于规范汉字的有关规定。

第一文字概说

【知识点】

文字、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音素符号、音节符号、语素符号、表词符号

1、文字的定义

文字是记录有声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语言的交际工具。

2、有声语言的局限性

有声语言依靠声音媒介传递信息,因此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声音是一发即逝的,因此必须在“共时”情况下才能接收到;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递需要能量,必须在一定的距离内才能听得见。

3、文字的功能特点

文字是视觉符号,只要有光线随时随地都可以看。

文字的这种功能可以把语言的信息“固化”下来,传之久远。

因此,文字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最伟大的发明。

有了文字才开始了人类的文明史。

4、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语言的历史远远长于文字的历史。

语言已经有几百万年的历史。

文字是语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的,至今不过几千年的历史。

5、世界上的文字类型

世界上的文字类型主要有:

表形文字

表意文字

表音文字

它们大体标志着文字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

就文字的发展规律和文字的功能来看,表音文字是文字发展的趋势。

表形文字:表形文字也叫象形文字。

1)表形文字的特点:

通过描摹客观事物外部形象的方式记录和表达该事物。

人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所画的是什么物体。例如:

各种象形图画

中国早期的象形字,

2)表形文字的性质:

表形文字严格地说还不是体系严整、功能完善的文字系统。因为:

①它们还不能直接与语言中的词语准确地结合,

②可以表义,但不能准确表达词语、更不能准确表音;

③而且这种文字只能表示具体的事物,不能表示抽象概念;

由于有以上局限性,表形文字属于人类文字发展的最初阶段。

3)目前所知世界上的表形文字主要有: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

中国甲骨文中的象形字:

凤马虎鹿

来鸟鱼龙

中国金文中的各种图腾

表意文字

表意文字

1)表意文字的特点

通过象征性图形符号,表达语言中的词或者语素的意义。

图形符号往往通过结构成分和结构关系来表达简单或复杂的意义。

图形符号的意义并不能“直接看出来”;

文字的意义和所记录语词的读音具有对应的关系。

这种形音义统一的关系是长期约定俗成、由系统规定的。

2)表意文字的性质

表意文字已经是系统严整的文字符号体系。

能够表记语言中的词汇。

能够记录和表现语言的语法关系。

是人类文字发展过程中介于表形文字和表音文字之间的一个阶段。

3)表意文字的类型

词字:一个符号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词,这种文字叫做“词字”。

词素字:一个符号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词素,这种文字叫做“词素文字”。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表意文字包括:

埃及圣书字、钉头字;

玛雅字

中国汉字

等等。

表音文字

表音文字

1)表音文字的特点

表音文字又叫字母表文字、拼音文字。

这种文字是使用少量的字母记录语言中的语音,从而记录声语言。

2)表音文字的性质

使用少量的符号胜任记录语言的任务;

在数量上便于学习和使用;

方便排序,具有客观可操作性;

3)表音文字的类型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文字都是表音文字。

表音文字可分为:

音节文字: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节。

日语的假名和阿拉伯字母属于音节文字;(如日文)

音素文字(或称音位文字)。音素文字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

英语、法语等使用的拉丁字母;

俄语使用斯拉夫字母也属于音素文字。

二、汉字

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汉字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符号系统。

2、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符号体系。

考古发现最早的汉字样品是甲骨文。

甲骨文应用于公元前6000年以前。

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汉字虽然经历了复杂的形体演变,但仍保持了自身严谨的结构规律和完整的系统性。

3、汉字在历史上曾经被周边国家和民族借用去记录不同的语言。

至今韩国、日本等国家仍然不同程度地使用汉字。

日本《常用字表》和人名用汉字合计2299个,与中国规范汉字相同或相近的有65.23%。

韩国1972年制定《教育基础汉字表》,收字1800个。

韩国书面语至今仍是汉字谚文并用。

4、汉字对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创造和繁荣民族经济文化、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以及对外传播中华传统文明等起到了极其重大的历史作用。

三、汉字的起源

1、汉字是汉民族的祖先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创造的一种文字符号系统,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体系。

世界上曾经存在过的其他古老文字,早已失去了记录语言的功能而成为历史陈迹,例如古埃及的圣书字、苏美尔象形符号等,只有汉字从古代一直沿用至今。

2、据考古资料表明,在我国原始社会晚期已有汉字的萌芽。

汉字起源于图画和简单刻画。

1975年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距今大约有六千年),发现陶器上有一些重复出现的有规律的简单符号。

同时期的山东莒县大汶口文化遗址中也发现类似的符号。

这些符号同后来的甲骨文、金文有某些相似之处,有人认为它们就是古代汉字的前身。

3、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

据史书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的一位史官。但是没有证据证明仓颉就是汉字的“原创”发明人。

实际情况可能是仓颉曾经从事过汉字的搜集与整理工作。但是,汉字的创造不是一时一

地的事情,更不是一人所能够完成。

4、文字符号系统是在原始图画符号、结绳、八卦、算筹、契刻等辅助记忆方式的基础上,经过许多世代的“知识分子”和“准知识分子”们集体创造并逐步成熟起来的。

文字的萌芽可能是分散的,不成系统的。但是经过使用者的加工整理,图形或符号逐渐同语言中的“词儿”对应起来,并能够代表语言用来记事和交际,这样文字符号体系就逐渐形成了。

四、现代汉字

1、现代汉字是记录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书写符号系统。

现代汉字的形体是古代汉字经过“隶变”、“楷变”、“简化”发展演变的结果。

2、现代汉字与现代汉语的关系

1)单音节的汉字记录双音节词汇为主体的现代汉语普通话,就出现了音、义单位的不一致性。

2)汉字为了适应记录汉语的功能需求,逐渐由单音节表词符号向单音节语素的符号方向发展。

3)汉字在记录外来词汇、特别是音译外来词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和扩大了单纯表音符号的功能。

五、现代汉字的性质

1、判断文字性质的标准

1、判断文字性质的标准

1)根据文字记录“语言单位”的性质和大小分类

什么是语言单位?

语言单位就是语音语义结合体的单位。包括以下三种:

语音的单位有音素、音节、音段等。

意义的单位是简单概念、复杂概念。

音义结合体的单位有语素、词、短语、句子等。

2)根据记录语言单位的大小,可以把世界上正在使用的文字分成两类四种:

表音文字

音素符号文字;

音节符号文字;

表意文字

语素符号文字;

表词符号文字;

两类四种文字之间并不是截然不同、毫无关联的。

表意文字也有表音成分,例如汉字中含有大量的形声字,形声字就含有表音成分。

2、现代汉字的性质

2、现代汉字的性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大字符集

从字符数量看,古代汉字的字种繁多、形体结构复杂。《说文解字》收入9353个汉字,《康熙字典》收入47035个汉字。世界上没有其他的文字系统有这么多的符号。

现代汉字经过整理和简化,实际使用的字数已经基本稳定在6000左右。但是和世界上其他文字符号系统相比,仍然是大字符集。

2)单音节符号

从记音单位看,每个汉字都有一个“字本音”,这个本音就是记录了汉语的一个完整的音节,都具有“声、韵、调”三要素。

汉语的一个音节写成汉字往往会有几个不同的汉字,即“同音字”。这些同音字依靠不同的字形互相区别,并分别表示汉语中不同的意义。

3)形音义统一体

从形音义关系看,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与其他汉字互相离散的形体符号、一个单音节的读音和至少一个意义(除了个别连绵字之外)。这个意义一般地说就是现代汉语单音节的词或语素的意义。

在实际使用中,汉字的形音义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例如,“儿”字在记录汉语儿化韵的时候,只表示前面音节的卷舌动作。在这时候,它失去了自己的单音节本音。但是,在其他情况下,“儿”字仍然有自己的声韵调俱全的本音和本义。

4)语素文字

从表记功能看,古代汉字是记录古代汉语单音词为主的“单音节表词文字”符号。

现代汉语除了部分单音节词之外以双音词为主,因此,单音节的汉字在记录双音节词的时候,一个字只能记录其中一个音节。如果这个音节是语素,这个汉字就记录了一个语素,如果这个音节没有意义,例如在连绵词或译音词中,该汉字就是单纯的记录该词中一个音节的符号。

除了连绵字和部分专用译音字外,几乎所有的汉字都有意义,都起码记录一个语素。单音节词是由单音节的“成词语素”构成的。因此,现代汉字属于单音节语素文字。

辨析:关于“表意文字”说

1)“表意文字”是和“表音文字”相互区别的概念。不能望文生义地误解为可以通过字形而不必通过语言就能表达意义。

2)实际上,文字符号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记录语言。因此,即使是“表意文字”例如“词字”或“词素字”,也都有自己的读音,只不过表意文字的读音需要特别记忆,而不能从字形中“拼读”出来。

3)“文字”符号不能脱离开语言直接表达意义。即使象形字如“马”“牛”“日”“月”等,如果不加以讲解,谁也不会从字形上直接看出意义来。

第二节汉字的构形理据

【学习目标】

了解传统汉字的六书原理、掌握现代汉字的构形特点;

【知识点】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重点】

指事、会意、形声

【难点】

指事、假借

【本节教学内容】

1、什么是汉字的构形理性?

2、传统“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一、构形的原理和依据

汉字的构形理据就是原理和依据。

关于汉字构形的理据性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

1、汉字起源于图画

2、象形字是构成汉字的基础

3、语言中的词并不都有形可像

4、采用形音义复合法

1、汉字起源于图画

图画来源于现实形象。

因此,象形字的构形理性就是模仿客观事物的外部形象。

古代象形字接近于图画,但是与图画有本质区别:

象形字与语言中词的声音和意义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图画虽然可以表意,但不能表示语言中确定的词,不能与词语形成确定的对应关系。

2、象形字是构成汉字的基础

许多会意字和形声字是由象形字组成的。

现代汉字中仍然有许多字都来自于象形。

虽然由于形体演变已经看不出所象之物的原形了,但是,如果追根溯源,仍然可以找出形体演变的轨迹。

汉字的部首多数来自象形字。例如:

羊、牛、马、鱼、鸟、虫、犬

日、月、山、川、水、舟、虎

人、足、目、车、戈、斤、门

因此,掌握了象形字,基本上就掌握了汉字的大部分构件,从而推及学习其他的汉字就

比较容易了。

3、语言中的词并不都有形可像

因此,象形造字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复杂的事物、抽象的概念都无法象形。

即使是具体的有形之物,也未必都能够使用这种方法造字。例如:

桌椅板凳、衣物床铺;

飞禽走兽、瓜果梨桃;

家什器皿、工具产品等等。

虽然都有具体的形体外观,也都可以描摹成像,却并不一定采用象形造字法造字。例如:虎豹豺狼、鸡鸭鹅狗;

鱼鳖虾蟹、鹰雕燕雀;

蝼蛄、蚂蚁、蝴蝶、蜻蜓;

喜鹊、夜莺、鹦鹉、鹭鸶;

只有“虎”、“鱼”、“燕”是象形字,其余都是形声字。

又比如,同样是树上结的果子,象形字很少。

“李”“杏”“枣”是会意字;

“梨”“桃”“桔”“柿”则是形声字;

只有“果”是象形字;

连绵词“枇杷”、“菠萝”、“葫芦”等等都是形声字。

4、采用形音义复合法

抽象的观念、复杂的概念都无法使用简单模仿的图画方式,只有采用复合法造字。例如:表示“苦辣酸甜”的感觉;

表示“劳动”“休息”的动作;

表示“思念”“盼望”的心理等等,

都不能用简单象形的方法来表示。

因此,通过图形组合、意义相关或者语音联想等方式,表达复杂的词汇意义。

围绕汉字“形、音、义”三要素,通过构字成分的组合变换,或加指示的符号、或用符号拼合、或提示意义、或提示读音……经过无数代的约定俗成,逐渐形成了汉字独特的构形理性。

不断增加表音成分是汉字构形理据性历史发展的结果。

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主体就是明证。

二、传统“六书”

关于汉字的构形理性,传统有“六书”的说法,即: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书”是古代文字学家根据汉字形体和意义的关系,分析归纳出来的构形规则。

东汉的许慎系统地分析了篆字的结构特点,对传统六书做了明确的界定。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1、象形

象形法是摹拟事物的外部形状造字的方法,用象形法造出的字是象形字。例如:人体类:人、手、足、耳、女、心;

自然类:日、月、山、川、雨、泉;

动物类:羊、牛、马、鱼、鸟、虎;

植物类:禾、栗、来、黍;

器物类:舟、车、戈、斤、门、弓;

有的象事物的整体轮廓,如“禾、舟”等字;

有的象事物的特征部分,如“牛”字象牛角上弯,“羊”字象羊角下弯;

有的除具体的事物外还有必要的附带部分,如“车”字上面的装饰。

2、指事

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的造字法,用指事法造出的字是指事字。

指事字分两种:

一种是纯象征性符号构成的,例如:一、二、三、四、上、下等,这类指事字很少;

另一类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提示性符号构成的,如:

“甘”在口内加一点,表示口中含有甘美的食物;

“亦”用两个点指出腋下位置;

“母”用两个点指示乳房,表成年女性为人母者;

“本”用点表示树木根部;

“末”用点表示树梢;

“朱”用点表示红心树干;

“丹”用点表示矿物;

辨析:

1)汉字形体演变以后,有些字增加了区别性符号,但是,这类字并不是指事字。例如:“玉”用点表示与“王”字的区别。

造字时代,“王”和“玉”有明显的区别,在篆书中,也不必加点。到了楷书阶段,只有用增加符号的办法加以区别了。这个点除了起区别作用,并不表示什么意义。所以,“玉”字的点并不起指事作用。

《说文解字》说“全”“从入从工”是会意字,又解释为“纯玉为全”,所以“从玉”。那时“全”字中的“玉”仍然没有点。

而对于“金”字,《说文解字》则解释为“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今声。”显然,这里解释的“金”是形声字。它的形旁应当是个“指事字”。可是在《说文解字》中并没有这个指事字。

同样的例子还有:犬——大——太;

2)指事字和象形字都是独体字,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指事字重在用抽象符号进行提示,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表意的标志;

象形字重在象原物之形,是照样画葫芦。

3、会意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用这些构字成分的意义复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法造出的字是会意字。例如:

武、休、明、涉、益、安、宝、既、弃

(更多例子:即、寒、卫、祭、丞、集、获、拜、富、好、及、戒、寇、

牢、令、乱、牧、朋、戎、如、使、事、戍、孙、抑、折、析、献)

会意字类型

辨析:

1)会意字是合体字,至少要由两个字组成。

它不同于加提示符号的指事字(刃、甘、末、未);

因为指事字中的提示部分不成字。

2)会意字是由象形字或指事字,通过不同搭配方式构成的,表示复杂或抽象的概念。

3)会意字的产生是汉字由表形走向表意的标志,造字方法比象形和指事前进了一步。

4)有些象形字也被加上表意偏旁构造成会意字,例如:

“妇”古文本为象形字,后来加形符称为形声字,但是仍解释为会意字,意为持帚劳动的女性。

4、形声

形声由表示意义类属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组成,用这种造字法造的字叫形声字。

从结构上看,形旁和声旁的组合部位主要有下面六种方式:

1)左形右声河晴财购优征

2)右形左声都切致胡战剃

3)上形下声空芳宇爸翠箱

4)下形上声勇盛基袋盒照

5)外形内声阁固匣囤赴廷

6)内形外声闻问辩辨赢嬴

形声法以音义兼顾的原则来造字,突破了汉字单纯表义的体制,使字的结构成分有表意、表音的因素,增强了汉字的表达能力和造字能力。

辨析:

1)任何字都可利用形旁和声旁拼合的方法造出新字,所以说形声字的造字能力是无限的。

如以“氵”为形旁,可构造成“洋、汪、涨”等形声字;

以“工”为声旁,可构造“红、江、功”等形声字。

形声造字法使汉字结构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2)由于形体演变和语音演变,有些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失去了原来的功能,变得形旁

不表意、声旁不标音。

例如下列形声字就已经看不出来形旁和声旁了:

成(丁声)、栽(木声)、赢(贝旁)、床(木旁)

春(从日屯声)、江(从水工声)、姜(从女羊声)、娶(从女取兼声)

有些字因为简化以后,更看不出原来的形声关系了。例如:

国(繁体从囗或声,简化后变成会意字)、扰(简化字)、送(简化字)等等。

3)现代汉字中许多形声字的形旁不能正确表意、声旁不能准确表音,例如:

同一个形旁“口”的字,“嘧、啶、呋、喃”等字和“口”毫无关系;

“蚯蚓”“龙虾”“牡蛎““彩虹““蜻蜓”等字与“虫”的关系,有的就很牵强。

5、转注字

主要指形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

转注字可以分为三类:

1)在同一个部首内意义密切相联系的字:

桥(水梁也)——梁(水桥也)

踏(践也)——践(履也)——履(践也)

上例属于不同音、不同形的汉字意义相同或相近,形体结构含有相同的部首构成转注关系。

2)不同部首之间意义联系密切的字:

问(讯也)——讯(问也)

杀(戮也)——戮(杀也)

上例两组转注字之间,字形和字音毫无联系,只有意义形成互训关系。

3)同一个字由于转注而产生新的义项:

“履”(足所依也,从尸、从彳、从攵、舟象履形。一曰尸声。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此字本训践,转注为所以践之具也”)

这是一个字通过“转注”产生出新的义项例子:由动词的履践义生出名词的履(鞋)义。

辨析:

1)转注字由于意义联系密切,所以,多连用构成双音节词。例如:

“桥梁”、“践踏”、“杀戮”等等。

2)转注字本身多为形声字,个别也有会意字,如:

上面所举的各个例字,几乎都是形声字。

6、假借字

如果一个汉字经常使用的意义和结体构形的意义不同,二者具有同音词的关系。例如:假借“簸箕”的“箕”表示代词的“其”;

假借“乌鸦”的“乌”表示“呜呼”的“呜”等等。

类似的例子还有:

来:本义是指“麦子”的象形字,假借指到来的“来”;

令:本义是指“命令”的会意字,假借用于“县令”的“令”;

长:本义是指“年纪大”的象形字,假借用于“长官”的“长”;

道:本义是指“道路”的会意字,假借为道德的“道”;

它:本义是指“蛇”的象形字,假借为表动物的代词“它”。

上边这些例字都是采用象形或者会意法造的字,但是该字使用时表示的意义都与所象之形或形符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关系。因此,从使用的角度来看,它们都属于假借字。

辨析:

(1)假借字另有自己的构形理性,例如,“其”“来”“长”“它”都是“象形字”,“令”“道”是“会意字”。因此,假借不是造字之法,而是“用字”之法。

(2)但是,从“箕”和“其”的使用频率来看,后者的频率远远高于前者。古人为什么要先创造一个根本不常用的“簸箕”字放在那里,等着让经常要用到的“其”来借用呢?很可能是为了给代词“其”造字,无形可象,只好借用同音词的“形”来代替。

(3)假借法启发了汉字的创造由形——义关系发展到音——义关系,从而启发了“形声法”。因此说,假借法在汉字构形理性的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三节汉字的形体演变

【学习目标】

1、了解汉字形体发展演变经历的主要字体。

2、掌握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几次重大的变化。

3、正确理解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知识点】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帛书、竹简、行书、草书

【重点】

隶变、楷变、简化

【难点】

隶变、隶分、隶合

【本节教学内容】

1、汉字的形体演变

2、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

3、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一、汉字的形体演变

一)甲骨文

又称为“殷墟文字”、“卜辞”、“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被发现,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汉字样品。

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5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1000

多字。

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27%,可见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

羊、牛、马、鱼、鸟、虫、犬

日、月、山、川、水、舟、虎

人、足、目、车、戈、斤、门

甲骨文的特点

甲骨文是以刀为书写工具、以龟甲兽骨为载体材料,属于汉字的早期阶段,因此具有以下特点:

1、笔划的线条细瘦,直画居多,折笔常刻成两刀,几乎没有弯转;

2、字形瘦长,直笔较横笔为长,这与握刀的手用力的难易有关;

3、形体结构因笔划多少而改变,大小不统一;

4、存在大量异体字,尤其是象形字中,一个字常有多种写法;

5、合体字中偏旁的位置可以互换,说明当时形体结构还不固定。

(二)金文

又称为“钟鼎文”,是殷商时期(主要是西周)青铜器上刻铸的文字。

牛、马、鱼、鸟、虫、犬、虎

日、月、山、川、雨、水、舟

人、手、足、目、车、戈、斤

金文的特点

因使用的书写工具和材料不同于甲骨,金文在形体结构和笔划等方面,有如下的特点:

1、笔划粗壮丰满,笔势圆转,出现了连贯的折笔;

2、字形接近长圆,大小差距缩小,渐趋整齐;

3、笔划粗细和结构布局较为匀称;

4、异体字仍然存在,但是比甲骨文已经大为减少;

5、限于材料和内容,金文的字数比甲骨文少,但是,金文的形声字明显多于甲骨文。

(三)大篆

又称为“籀文”,是通行于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一种书体。广义的大篆也包括六国文字在内。

大篆的代表字样为公元前770年(秦襄公8年)——刻在石鼓上面的“石鼓文”。

牛、马、鱼、鸟、虫、虎

日、月、山、雨、水、舟

人、手、足、目、车、门

大篆的特点

因为采用凿刻的方法,在石头表面点击而成,因此可以避免刀具或者铸造的“书写”限制,基本反映了当时实际使用的汉字形体特点。

1、笔划粗细均匀一致;

2、大小接近方形,形体相对统一;

3、结构工整,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混用的异体字得到统一;

4、限于考古发现,现存大篆字样数量不多。

(四)小篆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本着“书同文字”的思想强制推行的一种规范字体,和大篆并称“秦篆”,以“泰山刻石”为代表字样。

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就是以小篆为规范正字进行字形解析的。

羊、牛、马、鱼、鸟、虫、虎

日、月、山、川、雨、水、禾

手、足、目、车、舟、斤、门

小篆的特点

小篆以毛笔为书写工具,具有圆转流畅的书体风格。

1、笔划均匀一致,笔形圆转勾连,笔势舒展流畅;

2、形体长圆,大小一致;

3、结构成分和方式空前统一,一个偏旁在字中任何位置都基本保持固定的形体;

4、异体字大量消失,小篆是汉字发展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政府倡导的规范化字体。

(五)隶书

隶书又称“汉隶”,是流行于秦汉之际、追求书写快捷的一种书体。

牛、马、鱼、鸟、虎、龙、舟

日、月、山、川、雨、水、门

人、手、足、目、车、戈、斤

隶书的特点

因为篆书书写时费时费力,“徒隶”们迫于繁忙的公务文书而对篆书应急变通形成的写法。

1、笔划舒展平直,由此确立了汉字“横、竖、撇、点、折”的基本笔划系统;

2、字形由长圆变为扁方;

3、打破篆书的形体结构体系,根据书写方式和结体部位确定构字成分的具体写法,出现了“隶变”

4、“隶变”主要指汉字由篆书变为隶书后,字的形体所发生的“隶分”、“隶合”的变化。

“隶分”是指篆书中同一个偏旁部首,在隶书中分化为不同的形体。例如:

“河”、“益”、“泰”都含有“水”;

“奉承”、“举手”都有“手”,在篆书中是同样的形体,在隶书中形体却不相同;

“隶合”是指篆书中不同的偏旁部首,在隶书中因位置的缘故而同化为不同的形体。例如:

“春”、“秦”、“奉”、“奏”、“泰”五个字相同的部件分别有不同的来源。

“鱼”、“燕”、“鸟”、“马”、“热”等字下面相同的四个点在篆书中也各有不同的来源。

因此,隶书是汉字从古文字向今文字演变的分水岭。

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学术界称之为“隶变”。

隶变是汉字结构体制的根本变化,在汉字发展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六)简牍

竹简和木牍的简称。根据地下出土发现,造纸术发明以前,曾经尝试过使用各种载体材料写字。

其中“竹简”“木牍”“绢帛”在战国、秦汉直至魏晋这一历史时期较为流行。

讲到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有诗写道“竹帛烟消帝业虚”,其中就用“竹帛”指代“书”。

孔子研究《易经》十分认真刻苦,有“韦编三绝”的说法,说的就是由于反复翻阅,把捆编竹简的皮绳磨断了多次。

蜂,虎,龙,马,鸟,池

川,地,日,山,驰,伐

和,斤,口,门,木,车

已经发现的简牍有甘肃的敦煌、酒泉、居延、武威、新疆的楼兰、和田以及长沙马王堆汉墓竹简、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等。

因为是使用毛笔为书写工具,写在坚硬光滑的竹简上,所以形成了独特的书体风格:

1、画短小、顿笔较多,笔势不够舒展,体现书写者个人风格;

2、字形大小相对均匀,个别处于句子结尾的字有末笔拉长的特点,好像表示舒缓放松的心情,带有了一定的书法特色;

3、异体增多,存在错别字等不规范现象;

存在简化写法,有些竹简书体表现出从篆书到隶书之间形体演变的过渡痕迹,因此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七)帛书

帛书是用毛笔写在绢帛上的一种书体。因为材料昂贵,所以没有大量普及;又因为绢帛容易腐烂,难以保存很长时间,所以考古发现也不多。

敦煌所见两件绢帛文书信件约为公元15-65年间的遗物;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帛书《老子》上下两卷、帛书《战国策》等,约为公元前168年以前西汉时的遗物。

帛书的特点:

1、帛书字体结构上还有明显的篆书特征,同时却隐含着隶书的笔法笔势;

2、笔划存在一定的波折,末笔的挑法已经呈现类型化的特点;

3、帛书战国策的字形已经看出解散篆书结构,显现隶书特征的轨迹;

(八)魏碑

把石头作为书写材料可以追溯到秦代著名的泰山刻石。直到西汉时一般都以自然形态的石头为对象,并没有一定的形制。到了东汉,立碑刻石成为一种风气。字体也“与时共进”,由篆书到隶书,并在隶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的魏碑体。

羊,牛,马,语,鸟,虫

龙,犬,虎,蛇,日,月

山,川,雨,水,禾,木

魏碑体的特点:

1、横画和捺画保持隶书的特点,常伸展到字形边界甚至超出边界;

2、字形与隶书相比呈扁方形;

3、突出的特点是撇捺向两侧伸展,收笔前的粗顿以及抬峰,使整个字形厚重稳健略显飞扬、规则中正而有动态,颇具审美价值。

(九)楷书

又称为“真书”、“正书”、“正楷”,是汉魏时期在隶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规范书体。

因为是采用毛笔为书写工具,所以,在“横平竖直”的基础上,改变了隶书和魏碑的笔划波折,形成了独特的书体。

蛇,羊,牛,马,鱼,鸟

虫,犬,虎,龙,日,月

山,川,雨,水,禾,木

楷书的特点:

1、楷书笔形平直,没有波折;笔势伸展、大方;

2、字形变扁方为方正,大小均匀工整;

3、楷书确立了汉字形体规范,两千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十)草书

草书是相对于规范写法的一种简捷快速的写法。

因为要求快,所以笔划书写连贯,部件结构追求减省,正如“草诀”中所说的:

“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需完”。

草书在书写时只求形似,不辨笔划细部,但是,不是普通理解的“潦草”。

根据草书书写时对笔划细节的“模糊”程度,又可以分为“章草”和“今草”。

“章草”沿袭隶书笔势,但是笔划之间出现相互连贯、呈浑然一体的特点。

字与字之间仍然不相连贯。主要用于奏章,所以叫做章草。例如:

王羲之的草书。

“今草”完全改变了隶书的笔形特点,字内的相近点画连成一气,字与字之间笔势呼应,虽离而接、牵连不断,浑然一体。

(十一)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简化笔划,适当加入了草书简洁流畅的书写特点,既便于书写又便于识别,因此较为流行。

行书中保留楷书的特点多的,叫做“行楷”;

保留草书特点多的就叫做“行草”

二、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

汉字作为书面符号,在实际书写过程中追求“简、明、快”是导致形体演变的主要原因。

同时,汉字的使用频率、社会化程度以及书写材料、工具等的改变也是重要的原因。

下面主要谈材料和工具的变化。

1、汉字历史上使用过各种材料

造纸术发明以前,曾经使用过:

龟甲兽骨:甲骨文;

钟鼎陶器:篆书、金文;

碑石简牍:篆书、隶书、魏碑、楷书、行书、草书等;

丝绸布帛: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这些材料的成本、镌刻或书写的难度和所需要的工具等各不相同。

造纸术发明以后,除了特殊需要以外,一般都是以纸张为书写材料。

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使用计算机进行汉字处理,多数情况下通过键盘和屏幕、磁盘等作为载体材料实现汉字的“书写”。

利用多媒体软件技术,电脑中汉字的形体千姿百态,多种多样,可以充分满足人们对汉字形体的各种需要。

2、文字工具

笔的演变经历了“刀笔----软笔----硬笔----机笔”几个阶段。

刀笔:往甲骨上刻字需要用刀,早期写在竹木上面的字也是用刀刻的,只是因为竹木不易保存而今人无法看到原件了。碑石和摩崖刻字等所使用的凿子都可以归入刀笔工具之列;

软笔:简牍、布帛、纸张等材料一般都用毛笔;

硬笔:现在使用最多的是硬笔:钢笔、铅笔、圆珠笔、签字笔;

机笔:键盘、鼠标、笔输入器;

现在,传统的工具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毛笔作为书法艺术的工具,仍然被广大用户学习和使用;刀笔在许多地方仍是作为篆刻工具使用着;但是另外也应当看到,这些特殊工具也在逐渐被电脑技术所取代,例如现在的电脑刻字,可以小到名章、公章,大到碑文、壁画,各种材料包括大理石、铜铝板材,都可以顺利地刻写。只要字库中有的字体就可以刻出来。

三、汉字演变的规律

1、笔画线条化

笔画:有一个形成过程。从甲骨文到篆字的古文字阶段,笔画逐渐形成直笔和圆转两种。隶变以后逐渐形成笔画匀称、线条统一的楷体字的笔画系统。

2、字形符号化

汉字历史上曾经有过“六书”理论,把字形和字义联系起来,以便于分析和理解汉字的

读音和意义。这种做法不是把汉字作为符号,而是作为表达意义的图形组合来看待。每个组成部分都有其由来和理性。通过分析可以找出字形演变的来龙去脉,从而发现意义的根据。

随着汉字的发展演变,这种理性逐渐被破坏和丧失。最大的一次字形系统演变是从篆书到隶书的“隶变”。

“隶变”从根本上打破了古代汉字的理据性。近现代汉字特别是经过了简化的现代汉字,已经彻底打破了楷书所继承的微弱的理据性,就是汉字符号系统彻底地符号化了。

3、结构规范化

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汉字逐渐由不规范变得整齐规范、大小一致、造型美观。

这种规范是印刷术发明以来,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解放后经过字形的整理,改变了老宋体,确定了现代汉字的结构体系。中文信息处理的汉字点阵字模技术以及相应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通过电脑激光照排技术的的推动,把汉字规范化的结构普及到千家万户、世界各地。

4、字集标准化

标准化是信息革命带给汉字的新特点。由于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发展,促进了汉字“形、音、义、用”各方面的标准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字符集的标准化。

比较重要的是《信息处理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与之相关的有《现代汉语常用汉字表》、《现代汉语通用汉字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等。

大一现代汉语期末考试答案参考

现代汉语试题库 现代汉语试题库(绪论·试题) 一、填空题. 1.“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和(),我们这里讲述的是()。 2.汉语做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从功能上说,它是()。 3.现代汉语有()和()两种不同的形式。()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4.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它是以()为(),以()为(),以()为()的。 5.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从汉代起被称为(),明代改称为()。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又称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 6.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 7.共同语是()的语言,方言是()的语言。 8.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9.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和()。 10.我们了解和研究汉语方言,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有效地()。 11.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方面(1)()(2)()(3)();词汇方面(1)()(2)()(3)();语法方面(1)()(2)()(3)()(4)()。 12.()语、()语、()语同汉语关系尤为特殊,它们都吸收过汉语大量的词,甚至在汉语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新词。 13.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语、()语、()语、()语和()语。汉语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4.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和()。 15.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语音方面以()为(),词汇方面以()为(),语法方面以()为()。 16.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主要是为了消除(),以利社会交际。 17.50年代初制定的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这个方针是正确的,今后仍然适用。 18.新时期推普工作应努力做好以下四点:第一,各级各类学校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使之成为()。第二,各级各类机关工作时一般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第三,广播、电视、电影、话剧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第四,不同方言区的人在公众场合交往时,基本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 19.现代汉语课程的主体由(),(),(),()和()几部分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 A.互相排斥 B.互相依存,方言从属于汉民族共同语 C.方言是从民族共同语中分化出来的 2.对普通话而言,汉语方言是一种() A.地域分支 B.并立的独立语言 C.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D.对立的独立语言 3.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突出表现在()方面。 A.语音 B.词汇 C.语法 D.词汇和语法 4.现代汉语书面形式的源头是() A.文言文

现代汉语文字

第五章文字 第一节汉字的性质和特点 一、汉字的性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这是世界上一切文字的共性。它科学地阐明了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某种具体文字的性质,比如说汉字的性质,指的是这种文字区别于其他文字的本质属性。正确地认识一种文字的性质,是正确解决有关这种文字种种问题的基础。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所以要联系语言来研究文字的性质。确定文字性质的标准,就是看这种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是什么样的语言单位。语言是个层级体系:下层是语音层,分为音素和音节两级;上层是音义结合的语言符号层,分为四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词组,第四级是句子。世界上的文字有几千种,从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语言单位看,主要有三类:记录音素的是音素文字,如英文;记录音节的是音节文字,如日文的假名;记录语素的是语素文字,如汉字。音素文字和音节文字合起来叫做表音文字,也叫拼音文字。表音文字的基本单位是字母,语素文字的基本单位是字。 一种语言的音素数目是有限的,不过几十个,因此音素文字的基本单位——字母也是有限的,只有几十个。例如,英文字母有26 个,德文字母有27个,俄文字母有33个。字母所代表的音素就是这个字母的音值,每个字母都有确定的音值而没有意义。书写时按照字母的音值把词的发音记下来,语言里的词就变成了书面上的词;阅读时把字母的音值拼合起来就知道它记录的是哪个词。 语素文字的代表是汉字。汉字记录的语言单位是汉语的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例如“国、走、大、很、吗”就是现代汉语的语素。作为语素文字的汉字,它用不同的形体表示不同的语素。它能区分读音不同的语素,例如“买”和“卖”是不同的语素,要写成不同的汉字,而且还能区分读音相同的语素,例如“黄、簧、皇”虽然同音,但是是不同的语素,所用的字形也不同。我们用汉字来记录汉语里的语素,语素的音和义就成了相关汉字的音和义。汉字的形体和它所表示的语素的音和义紧密结合在一起,所以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有少数汉字单独不表示语素,如“徘、徊、琵、琶、葡、萄”等,只有形和音,没有义,不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不过这样的字数量很少,不反映汉字的本质。这样一些字的存在,不妨碍汉字是语素文字的论断。 二、汉字的特点 文字的性质和特点有密切的关系,文字的性质是根本,而特点是由性质派生出来的。汉

现代汉语真题有参考答案

2017年10月现代汉语真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题干】汉语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属于()。 【选项】 A.屈折语 B.黏着语 C.孤立语 D.混合语 【答案】C 【解析】C:孤立语: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 A:屈折语:句子中某些词本身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如“德语” B:黏着语:句子中某些词的形态变化表现为在词的前后附有词缀。如“日语”。D:混合语: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两种或多种语言的混合体。 【考点】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 2.【题干】决定语音与其他声音之不同的属性是()。 【选项】 A.社会性质 B.生理性质 C.物理性质 D.个体性质

【解析】语音作为语言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必须表达一定的意义,什么样的语音表达什么样的意义,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因此语音具有物理、生理、社会三方面的性质,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考点】语音的性质 3.【题干】下列各词,两个音节声母不同的是()。 【选项】 A.意义 B.字纸 C.历来 D.扭捏 【答案】B 【解析】A:“意义”为零声母;C:“历来”声母均为“L”;D:“扭捏”声母均为“n”;B:“字”声母为“z”,“纸”声母为“zh” 【考点】声母的发音 4.【题干】下列各词,两个音节都属于撮口呼韵母的是()。 【选项】 A.需求 B.温度 C.学院 D.鱼嘴 【答案】C

【解析】撮口呼:有韵头ü的,或韵腹是ü的韵母。A:“需”为撮口呼,“求”为齐齿呼;B:“温”“度”均为合口呼,D:“鱼”为撮口呼,“嘴”合口呼。 【考点】韵母的分类 5.【题干】下列音节,调值为51的是()。 【选项】 A.前 B.春 C.比 D.去 【答案】D 【解析】调值51为“去声”,A调值为35;B调值为55,C调值为214 【考点】调值和调类 6.【题干】“不”的读法与其余三项不同的是()。 【选项】 A.不是 B.决不 C.不好 D.不多 【答案】A 【解析】“不”在词尾或非去声前,读本调“去声”,在去声前读阳平。 【考点】变调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很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1. 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性符号系统,是汉族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3.六国古文: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变化较小,我们把秦以外的诸侯国的文字称之为六国古文。 4.隶变:用横、竖、撇、点、捺等笔画转写隶书所发生的变化。 5.表音文字:用数目不过的文字及字母表示一种文字里有限的音位和音节, 从而标识语言中词语的声音。一定的音又一定的字母来表示,一定的字母又表示一定的音。 6.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胡)/ 一种借字表音的方法,即借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语言中与其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语素。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7.转注:部首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8.笔画:字形的最小结构单位,是独体字的结构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提笔称之为一笔或一画,它由点和线构成。这些点和线的具体形状叫做笔形。 9.部件:汉字合体字中由一个以上的笔画构成的可以独立书写的组字单位。 10.偏旁:合体字进行第一次切分而产生的两个部分。 11.笔顺:书写现代汉字时,笔画有先有后,书写时的这种笔画先后叫做笔顺。 部首:字典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型的结构产生的。 /具有字型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12.通用汉字:在当代使用的汉字,除去专用汉字(人名、地名及科技专用字)以外的字。 13.六书:古人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结为六种类型,称为“六书”。“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汉字的结构形体,转注、假借指的是汉字的使用方式。 1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5.方言:全民语言即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地域分支,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是为全民范围内某一地区的人民服务的,并不是与普通话并立的独立形式。 16.汉语规范化:根据汉语发展的规律来确定和推广语音、语法、词汇各方面的标准,以便更进一步的发挥汉语的社会交际作用,促使其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17.乐音: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18.噪音:不是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19.语言的社会属性:作为社会交际作用的语言其语音总是附载着一定的语音内容—词义,表示特定的社会概念,而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示什么样的语音内容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成俗的,即词语所表示的意义是由社会赋予的,这就是语言的社会属性。 20.反切:是我国传统的注音方式,是用两个汉字相拼来标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是由上字取声,下字去韵和调想拼和而得出的。 21.音节: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言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言单位,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由一个或几个音素构成。 22.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3.音位: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分词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全)

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 “绪论”思考和练习一 一、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 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中,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早在唐代,北京已是北方军事要镇。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近千年来,北京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它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国语运动”的开展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两个运动互相推动和影响,这就使得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 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一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则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方言都富有表现力。共同语形成后,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它的词语经常传播到各方言中去。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的作用。与此同时,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但是,地域方言间差异的缩小,以至于消失,则须经过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第二章语音”习题答案 “语音”思考和练习一 四、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语音”思考和练习二 二、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各包括哪几种?请画成一个总表把声母填上。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包括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舌面、舌根七种。发音方法,从阻碍的方式看,包括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种;从声带是否颤动看,包括清音、浊音两种;从气流的强弱看,包括送气音、不送气音两种。声母总表(略)。 三、根据所提供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在下面横杠上填上相应的声母。 1.双唇送气清塞音是p。

现代汉语练习 第3章 文字 (附答案)

第三章文字 一、填空: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_____ ,是人类最重要的_____ 。人类有了文字,就突破了语言在______ 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_______ 。 2、文字是在______的基础上产生,依附于______而存在的,不记录______的任何图形、符号都不是文字。 3、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文字,一类是______文字。汉字是_______体系的文字。由于现行汉字一般是记录汉语的单音节语素的,所以又被称为是______文字。 4、汉字产生以来,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出现过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正式字体以及____、等辅助字体。汉字的形体主要是朝着_______方向发展的。 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是______。大篆指春秋战国时代______国的文字,一般以___和_______为典型代表。以上两种字体合称______。 6、____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7、楷书出现于________,到魏晋时就完全成熟并代替了隶书。 8、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______和______。 9、_____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它的组合有三种方式,即:____、____、____。 10、1988年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五种基本笔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偏旁是构成____的基本单位。____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___。 12、"六书"之中,_____ 、、、是造字的方法,、_______是用字的方法。 13、形声字是由____和____两部分组成的,其组合方法主要有六种,如"语"是_______,"期"是______,"竿"是________,"盆"是_______,"阁"是______,"辩"是_______。 14、《说文解字》把9353个汉字归为___部,《字汇》和《康熙字典》把部首归并为___部,《汉语大辞典》和《汉语大字典》___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和《现代汉语词典》(2005)都是__ 部。 15、汉字的整理包括_____、______其他方面的整理。 16、异体字是___ 的字,多音字指的是一个字具有_____,同音字则是几个字共有____。 17、汉字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四定,即:____、____、____、____。 18、1988年2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公布了《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该表共收_____字,其中常用字____个,次常用字___ 个。 19、汉字的排列方法有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20、形序法按照字形排列字的顺序,主要可分为笔画法、______、_____三种。 21、汉字编码是指把汉字变换成代码,主要指_____ 的编制,编码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22、不规范汉字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不符合国家发布的汉字整理的字表规定的汉字,例如国家已经简化的____,已经整理的______、旧字形等;另一个是。 二、选择题 1、下列说法只有()是正确的。 A、汉字虽然不是拼音文字,但是仍然可以根据形体构造拼读出来。 B、文字的能指和语言的能指是相同的。 C、文字的所指和语言的所指是相同的。 D、文字是书面上代表语言的符号。 2、下列各组汉字的注音,()是不正确的。

大一现代汉语试题

大一现代汉语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据阻碍方式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2.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3.后鼻韵母有( 3.iɑ、ie、uɑ、uo、üe。 )。4.普通话声调的四种调值是( 4.55、35、214、51)5.传统的“六书”是指(5.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6.汉字标准化的四定是指(6. 定量、定形、定音、定序。)。7.合成词是由(7.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的词,包括(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类。8.语义场的类型有(8.类属义场、顺序义场、关系义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9.成语的特征是(9意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10.词汇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10.新词不断地产生,旧词的逐渐消失和变化,词的语义内容和语音形式也不断地发生变化。 。 二、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6分) 1.音素: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 2.单元音: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 3.音位: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4.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5.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6.歇后语:是由近乎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 三、语音题(共20分) 1.写出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每题1分,共5分) 1)m 双唇、浊、鼻音(2)b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3)ch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4)k 舌根(舌面后)、送气、清、塞音 (5)x 舌面(前)、清、擦音 2.比较各组声母、韵母发音上的异同。(每题2分,共10分) (1)1)z — zh 相同点:发音方法相同都是不送气、清、塞擦音。不同点:发音部位不同,z 舌尖前音,zh舌尖后音。 (2)f—h 相同点:发音方法相同都清、擦音。不同点:发音部位不同,f唇齿音,h舌根(舌面后)。 (3)ɑo — iɑ相同点:都是复韵母。不同点:ɑo 前响复韵母,iɑ后响复韵母。 (4)onɡ—ionɡ相同点:都是后鼻韵母。不同点:韵腹不同(onɡ是u,ionɡ是ü)。(5)en — in 相同点:都是前鼻韵母。不同点:韵腹不同en是e,in是i。四、分析题(共20分) 1.分析词的结构类型。(每题1分,共10分) 倾销、利害、房间、老乡、吩咐、年轻、仅仅、皑皑、提高、地震、 倾销(偏正)利害(联合)房间(补充)老乡(附加) 吩咐(联绵)年轻(主谓)仅仅(重叠)皑皑(叠音) 提高(补充)地震(主谓) 2.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共10分) (1)持续——继续(2分)(2)愿望——希望(2分)

《现代汉语文字》综合练习与答案.docx

《现代汉语文字》综合练习与答案 第八部分:现代汉语汉字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用字规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容;一是按书写;二是使用规的_____,不滥用, 不乱造乱写;三是。 2、所谓按规化的字形标准书写,要以公布的规的字形为规。 3、使用规的简体字,要以公布的为规。 4、通常所说的写错别字是指____和 _____两种情况。前者是指;后者是指 ____。 5、错别字的类型有、、 _____、 ____四种。 6、对错别字的辨析主要可以从、、 _____三个方面去分辨。 7、汉字是记录的系统。 8、从文字符号记录的语言结构系统中的单位的情况来分析,有的文字记录的是,有的 文字记录的是,汉字记录的是,也记录少量。 9、从书写形式来看,汉字是文字。 10、汉字的形音义之间本来存在一定的。 11、汉字记录汉语没有的规则。 12、从汉字所记录的对象来看,汉字记录的语音单位是。 13、汉字形音义之间关系有_____、 _____、_____、、 ____、六种。 14、有几千年历史的汉字,曾经有过几种主要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商周的、 ____发展为 _____,由发展为、,这是汉字字体演变的主流。另 外还有通行以后的 _____和_____通行以后的。 15、甲骨文是清末年间在殷商都城遗址现今发现的。 16、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的通行文字,这种文字是刻在和上的。 17、金文主要是 _____及时代的青铜器上的文字。 18、篆书有和 ______之分。 19、大篆是使用的文字,也叫。 20、小篆是使用的标准字体。 21、秦时的隶书一般称为或,它是古今文字的过度。西叶以后的隶书,相对秦时 的隶书而言叫或。 22、一般认为楷书出现于,以后开始流行。 23、的产生,是汉字演进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隶变”是指。 24、草书有两种不同类别:和。 25、章草起于 ___,今草是从 _____变化出来的,它已经完全没有隶书的_____之势。 26、行书是介于 _____和 _____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在的基础上适当加入的特点而 形成的,大概在 _____末年就已经流行。 27、现代汉字的书写体有和之分。 28、书写体是 _____的字体,要求____,形体 ______;印刷体用于_____,要求 ______,有 ______ 种固定的模式。 29、现代汉字的书写体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______、_____、 _____、_____。 现代汉字的印刷体主要有_____、_____、、、_____五种。 30、印刷体根据_____编号,我国原有字号。 31、古人把汉字的_____和 _____归纳成六种类型,称为“六书”“。六书”中,、、、 指的是汉字的 _____,、_____指的是_____。 32、象形是用来表示字义的一种方式,造出的字叫象形字。指事用_____来表示字

现代汉语第三章 文字

第三章文字 教学目的 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提高运用现行汉字的能力,为将来研究或从事现行汉字的教学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本章分五节:汉字概说,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的结构,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使用规范汉字。以后三节为重点。 2.第一节汉字概说重点讲解汉字的特点。 3.第二节汉字的形体演变不必过细讲解,了解形体演变的线索即可。 4.第三节汉字的结构重点讲解汉字的结构方式,尤其以形声字为重点,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分析形声字的能力,这也是本章的难点。 5.第四节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重点讲解汉字的标准化,使学生对"四定"的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并引导学生就有关问题进行调查讨论。 6.第五节是本章的重点,通过大量举例,使学生掌握纠正错别字的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 9学时 教学方法及手段 1.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贯彻"少而精"的教学原则,精讲多练,练习方式采取口头书面相结合。 3.课内课外相结合,让学生走上街头,调查汉字使用状况。 教学过程 第一节汉字概说 一、什么是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的产生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有了文字,人们便可以将历史、思想、知识、技术更广泛地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人们活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人类社会便走出了蒙昧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人类有了用文字记载的历史。文字产生之后,语言的功能得以扩大和延伸,文字打破了语言在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文字产生之后,书面语得以产生,书面语由于是在口语基础上经过润色加工而形成的,因而显得更加丰富、严谨、精密。 二、汉字的性质 以往人们根据字符是与语音相联系还是与意义相联系来认识世界上各种文字的性质,把世界上的文字分为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两大类,其中汉字被认定为表意文字。实际上,以此为标准,并不能真正解决对汉字性质的认识问题。不论是早期汉字还是现行汉字,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是有相当一部分汉字有表音成

现代汉语练习测试题参考答案 (1)

1.第1题下面属于象形字的是()。 A.众 B.浆 C.羊 D.亦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2.第2题 下面属于会意字的是()。 A.休 B.波 C.结 D.猫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3.第3题 下列语素中是成词语素但不是自由语素的是() A.高 B.基 C.不 D.啊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4.第4题 “人”和“猴子”两个词属于() A.上下位词 B.类义词 C.关系词 D.近义词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5.第5题 下面哪一组是音译的外来词语() A.上帝、啤酒 B.克隆、脱离 C.白酒、马达 D.芭蕾、萨其马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6.第6题 舌面、送气、清、塞擦的辅音是()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7.第7题

双唇、浊、鼻音的辅音是()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8.第8题 舌尖后、清、擦的辅音是()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9.第9题 下面哪一组是音译的外来词语() A.引擎、积极 B.奶酪、盎司 C.莫斯科、德国 D.摩托、吉普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10.第10题 下列复合词的内部结构不具有两层关系的是()

A.儿童节 B.葡萄酒 C.盥洗室 D.狮子舞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11.第11题 “我来到这个世界,便把真诚奉献给这个世界。”是() A.解说关系复句 B.顺承关系复句 C.因果关系复句 D.转折关系复句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12.第12题 下面属时间名词的是() A.时常、经常 B.未来、现在 C.刚才、立刻 D.从前、刚刚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13.第13题 下列句子有了暗喻修辞格的是()

00535现代汉语

第二章语音 第三章文字 第四章词汇, 第五章语法 第六章语用 第一章绪论 【单选】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 的语言之一。 【判断、术语解释】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 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2)吴方言,也叫江浙话,以上海适为代表。 (3)湘方言,又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 (4)赣方言,又称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 (5)客家方言,也叫客家话,以广东省梅县话为 代表。 (6)闽北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 (7)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 (8)粤方言,也叫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 (9)晋语,以太原话为代表。 (10)平话,内部分歧较大,可以分为两片,柳州以南 为桂南平话,以南宁亭子平话为代表;鹿寨以北为桂北 平话,至今尚无公认代表。 【单选,简答】现代汉语白话文的形成。 古代的书面语即文言最初必定是在口语的基础上 形成的,但汉魏以来,因写文章的人往往沿袭和模仿先秦的语言,所以书面语就不再跟口语一起变化了,另外一种同口语直接相联系的书面语——“白话”就起来同“文言”分庭抗礼了。白话最早可见于公元5世纪左右南朝产生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唐、五代的说唱文学变文产生后,口语的痕迹就更加明显。到了12、13世纪,出现了用白话写的各种文学体裁的作品,如诸宫调、南戏、金元杂剧、元散曲等。元末明初以来,开始大量出现用白话写作的长篇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等。到了晚清,现代汉语共同的书面语话文已经成熟。 【单选、多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它以北室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适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 ng”不是复辅音,是一个辅音,只是以两个字母来表示。 (2)音节中元音占优势,复元音构成的音节多。 (3)音节有声调。 【单选、简答】词汇方面的主要特点。双音节词占优势。 (2)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2)可以加快国家的建设和现代文明的发展。 普通话,向普通话集中靠拢。方言可以在一定地域、一定范围和一定场合中使用,但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普通话的通行区域和使用人口则覆盖各个方言区,使用场合也几乎不受限制。因此,普通 话是具有全民通用性和权威性的特殊方言,在国际上,普通话就代表现代汉语。尽管方言向普通话集中是当前和今后汉语发展的主流,但这并不意味着方言很快会消亡。从普通话对方言的渗透看,新老更替的对象只是某些语言特征而非整个语言系统。可以这么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普通话和方言会共存的。从普通话对方言的覆盖看,很多场合的双语并用,又有维持方言的语言系统不被逐渐更替的一面。方言不仅是某个地域的交际工具,而且是该地域的文化标志,方言中蕴涵的历史、风俗等还需

现代汉语绪论及标准答案

现代汉语绪论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绪论·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____________,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我们这里讲述的是__________。 2.汉语做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__________;从功能上说,它是___________。 3.现代汉语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不同的形式。___________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4.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____________,它是以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以 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_的。 5.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______________,从汉代起被称为___________,明代改称为_______________。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又称为_____________,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_______________。 6.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_______________。 7.共同语是_____________的语言,方言是____________的语言。 8.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_____________有着特殊的地位。 9.现代汉语七大主要方言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们了解和研究汉语方言,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______________,有效地______________。 11.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方面(1 )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词汇方面(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语法方面(1)(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 。 12.______________语、______________语、______________语同汉语关系尤为特殊,它们都吸收过汉语大量的词,甚至在汉语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新词。 13.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______________语、______________语、______________语______________语、______________语和______________语。汉语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4.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5.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______________,主要是为了消除______________,以利社会交际。 16.新时期推普工作应努力做好以下四点:第一,各级各类学校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使之成为______________。第二,各级各类机关工作时一般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______________。第三,广播、电视、电影、话剧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______________。第四,不同方言区的人在公众场合交往时,基本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

现代汉语汉字篇文本资料

第三章汉字修辞 汉字修辞,是利用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的特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现象。 汉字修辞,古已有之,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现代人的语言生活中,汉字修辞依然发挥着积极作用。本章仅以字谜中的汉字修辞现象作为研讨的对象。 字谜作为汉字俗文化的一种方式,体现了华夏民族特有的聪明才智,是传统汉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深刻体现,是中华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的鲜明映照。字谜中运用了汉字修辞的字形、字音、字义等的修辞,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修辞现象,是颇具魅力的语言文字技能的巧妙运用。 字谜中的汉字修辞具有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字形修辞、字音修辞和字义修辞三种。 第一节字谜中的字形修辞 字谜中,利用汉字的形体来增加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现象称之为“字谜中的字形修辞”。汉字从几千年前的甲骨文发展到现在的楷书,一直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古代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便于称说,利于分析。隶变以后,不少字成为单纯的记号字,仍有大部分字能够解说。 汉字的这个特点,使字谜的表达手段更丰富,表达效果更具艺术感染力。 利用汉字形体特点制作字谜主要手段有:拆字、增笔、减笔 一、拆字 拆字,是表达者把某一个汉字或某几个汉字的每一个汉字拆开成几个汉字或偏旁,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现象。拆字的具体手法有直接拆字和间接拆字两大类。 (一)直接拆字 直接拆字,就是作者把从谜底汉字中拆分出来的部件直接呈现在谜面中的拆字。 为人要一日三省(春) 哥哥站在凉水里(况) 十八人(伞) 由直接拆字构成的拆字谜都比较浅显,只要掌握了拆字的规律,把作者拆开的部件再组合起来,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得到谜底。 (二)间接拆字 所谓间接拆字,就是作者不让他从谜底汉字中拆分出来的部件在谜面中直接呈现,而是通过各种方法让这些部件隐藏起来,相对于直接拆字来说,间接拆字多了一层曲折,因此具有蕴含性。 本节介绍两类修辞色彩比较突出的间接拆字法:比喻拆字法、描绘拆字法 1、比喻拆字法 比喻拆字法是借助比喻构成的拆字,即拆字所拆分出来的部件,是用比喻修辞来体现的。 一块豆腐,分成四块,放在锅里,盖上锅盖。(画) 左边三,右边三,一双筷子立中间。(非) 一根横棍,挂上毛巾,靠上一点,安上大门。(闹) 附录:古代字谜一例 皮日休与陆龟蒙二人行至村头小酒店,饮酒休息。忽然见细雨霏霏,皮日休笑指窗外的一叶小舟,又吟道: 细雨洒轻舟,一点落舟前,一点落舟中,一点落舟后。 吟罢,便问陆龟蒙是个什么字。(心)

现代汉语上册(绪论、语音、文字)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汉语做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即从内部结构上说,它是一种________;从外部功能上说,它是________。 2、语言符号最重要的特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 3、“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________,我们这里讲述的是________。 4、现代汉语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不同的形式。________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5、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________,它以________为________,以________为________,以________为 ________。 6、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__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________,从汉代起被称为________,明代改称为________。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又称为________,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________。 7、汉语方言大致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我们了解和研究汉语方言,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________,有效________。 9、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 ________语、________语、________语、________语和________语。汉语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0、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________和________。 11、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语音方面以________为 ________,词汇方面以________为________,语法方面以________为________。 12、现代汉语课程的主体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几部分构成。 13、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根据研究对象的区别,可以先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_。 14、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部分,它们相互依存,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二、单项选择题。 1、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突出表现在________方面。 A、语音 B、词汇C语法D、词汇和语法 2、现代汉语书面形式的源头是________。 A、文言文 B、官话 C、白话 D、近代汉

现代汉语练习(文字)

综合练习(二) 一、填空题(30分) 1.汉字时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2.从汉字跟汉语的关系看,汉字是语素文字。 3.用拼音文字记录语言,一个词里字母挨着字母连着写,词与词之间留开空隙,以显示词的界限,而汉字记录的语言没有这种的规则。不分词连写 4.从汉字所记录的对象看,汉字记录的语言单位是音节。5.汉字除了有形有音以外,还表示一定的意义,它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汉字记录的是汉语里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也就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 6.从汉字的书写形式看,汉字是方块文字。 7.世界上的文字种类很多,不过从文字的体制来看,大致可以分为音素、音节文字、语素文字三种。 8.1899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了三千多年前殷商时代通行的文字——甲骨文,这种文字也叫甲骨卜辞、龟甲文字、殷墟文字。 9.隶书变古代汉字的曲线形体和小篆的匀圆线条为方折,便弧形为直线,从而形成了笔画,这种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篆书所发生的变化被称为。 10.由商周的甲骨文、金文发展为篆书,由篆书发展为隶书、楷书,这是汉字字体演变的主流。

11.楷书的字形结构可以分为三段:笔画、部件、整字。12.汉字是由若干个部件按照一定的结构规则组成的,分析汉字的部件应当有一个切分原则,一般采用从形切分的原则,另有“成字”和“组配”两个具体规则。 13.一般把汉字的结构关系分为三大类:上下关系、左右关系、内外关系。 14.现代汉字的标准化应做到“字有定量、定形、字有定音、字有定序”,即所谓“四定”。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规定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二、单选选择题(8分) 1.从汉字跟汉语的关系来看,汉字是 C 。 A.音节文字B.表音文字C.语素文字D.音素文字 2.从汉字所记录的对象来看,汉字记录的语音单位是 D 。 A音素B.音位C.音符D.音节 3.秦始皇统一后的秦国标准字体是 D 。 A.大篆B.隶书C.金文D.小篆 4.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B 。 A.揣度(chu?idù)参差(cēnchā)强迫(qiángpò)句读(jùdòu)B.揣度(chu?iduó)参差(cēncī)强迫(qi?ngpò)句读(jùdòu)C.揣度(chu?idù)参差(cēncī)强迫(qi?ngpò)句读(jùdú)D.揣度(chu?iduó)参差(cānchā)强迫(qiángpò)句读(jùdòu)三、多项选择题(12分) 1.跟音素文字相比,如下ABDE 都可以看成是汉字的特点。 A.汉字是平面型方块体文字 B.汉字的形音义之间本来存在一定的理据 C.汉字是音节文字

《现代汉语》(语音及文字部分)试卷A含答案

《现代汉语》(语音及文字部分)试卷A 得分 一、名词解释(10分) 1、音素 2、声调 3、部首 4、音位 二、填空(10分) 1、语音的物理属性包括音高、、音长和。其中 是本质属性。 2、汉字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四定,包括定形、、和定量。 3、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是。 4、按照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形分的类称为四呼,分别是开口呼、、和撮口呼。 5、由元音音位和辅音音位构成的音位称为音质音位,又叫。 6、语音和声音的本质区别在于,语音具有。

三、判断题(10分) 1、汉字的形体演变进程中包括行书和草书。() 2、发单元音时要求舌位和唇形始终不变。() 3、一个音节最多由四个音素组成,例zhuang。() 4、jun为撮口呼韵母。() 5、错字和别字是一回事。() 6、Y、W是汉语声母。() 7、汉语普通话的一个音节中必不可少的有韵腹和声调。() 8、汉语中有复辅音,例ZH、CH、SH。() 9、汉语韵尾只能由高元音i、u来充当。() 10、轻声也是声调。() 四、分析题(44分) 1、分析音节结构(10分) 2、分析下列音节韵母分属哪一呼(5) 智zhì介jiè渠qú路lù苦kǔ

3、写出下列辅音音素的名称(8) ch g m ng 4、写出下列元音的名称(6) e[ε] -i[ι] o 5、根据名称写出下列音素(10)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唇齿清擦音()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舌根送气清塞音() 舌尖中浊边音()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舌面前高圆唇元音()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6、比较下列音素的不同之处(5) j—q o—u sh—r t—k i—ü

《现代汉语》第三章-文字-练习(有答案)

第三章文字 一、填空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_____,是人类最重要的_____。人类有了文字,就空破了语言在______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_______。 2、文字是在______的基础上产生,依附于______而存在的,不记录______的任何图形、符号都不是文字。 3、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文字,一类是______文字。汉字是_______体系的文字。由于现行汉字一般是记录汉语的单音节语素的,所以又被称为是______文字。 4、汉字产生以来,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出现过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以及______、______等字体。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________。 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是______。大篆指春秋战国时代______国的文字,一般以___和_______为典型代表。以上两种字体合称______。 6、________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7、楷书出现于________,到魏晋时就完全成熟并代替了隶书。 8、印刷体常用的有下列几种变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汉字的构造单位有两级:______和______。 10、_____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它的组合有三种方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988年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五种基本笔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合笔画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笔画的连接,常见的有_____类、_____类、_____类、____类、_______类、_______类等六类二十五种。 12、偏旁是构成_____的基本单位。______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______。 13、“六书”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造字的方法,_____、_______是用字的方法。 14、形声字是由_____和_______两部分组成的,其组合方法主要有六种,如“语”是_______,“期”是______,“竿”是________,“盆”是_______,“阁”是______,“辩”是_______。 15、《说文解字》把9353个汉字归为_____部,《字汇》和《康熙字典》把部首归并为______部,《新华字典》和新《辞海》分别把部首定为_____部和____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又将部首定为________部。 16、汉字的整理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_____,一个是______。 17、异体字是_____的字,多音字指的是一个字具有_______,同音字则是几个字共有______。 18、汉字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四定,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988年2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公布了《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该表共收_____字,其中常用字_______个,次常用字______个。 20、1988年5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该表共收字_______个。这个字表是在1965年发表的________基础上增删制定的。 21、汉字的排列顺序有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22、形序法按照字形排列字的顺序,主要可分为笔画法______、_______三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