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讲评3

作文讲评3
作文讲评3

作文的选题、审题、寻题、拟题

李正伟

文题1、请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50分)文题一、在海边,有一个拣贝壳的小男孩儿,每拣一枚贝壳,他都认为不是最好看的,就把它扔掉。黄昏来临,其他孩子都拣了满满一篮子美丽的贝壳,而他却愁眉不展,篮子里空空的。

屠格涅夫说:“人生的最美,就是一边走,一边捡散落在路旁的花朵。那么,一生将美丽而芬芳。”

每一枚贝壳,每一朵小花,都值得珍惜,都能给我们以启示。请根据自己的经历、体验、写一篇作文。

文题2、震撼心灵的。

要求:①文题一,要先拟题后作文,文题二,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③感情真挚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文中真实地地名、校名、人名用“×××”代替。

以上是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中的作文题。

检测后我告诉学生——。

如何选题、审题、寻题、拟题

一、选题:

我们看到,如今作文题形式上越来越灵活:话题作文仍然是生命力最强的。其中又有直接给的话题;供材料后加个话题;还有供材料后自寻话题等几种形式。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不仅是“死灰复燃”,而且还非常活跃。总之,学生写作的空间越来越大,开放性越来越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选题的难度。选择自由了,立意发散了,选材宽泛了。学生觉得这有几句话可写,哪也写得几句话,往往束手无策,难以抉择。怎样才是最好呢?学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形式怎样多变,内容上肯定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是学生熟悉的,有话可说的。因为在“素质教育”“新课改理念”的大旗下,文题一定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开放性和普适性,所以学生必须扬长避短,写得心应手的拿手文体,调动积累,写最熟悉的生活,写最有话可说的内容,与自己感情产生共鸣,引起自己感动与思考的内容。总之是最适合你写的,那么以上两题哪一题最适合你写呢?选准一道后,就吊在这棵树上,集中精力,激活写作动机和愿望,认真选材立意,认真布局谋篇,不要摇晃不定,写几句就换道题,再写几句,还想换一道题,到头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作文还是没有头绪,卷面还不整洁。

二、审题:

审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要真正地审好题并不容易,要审好题,必须认真阅读文题,要读懂文题,包括材料、提示语,要仔细审视材料,反复研究命题意图,命题题干的“题眼”是什么?如主谓短语的谓语、偏正短语的修饰语、动宾短语的动词等。题目或话题,除字面义,还有哪些引申义,比喻义,如“锁”除实物锁,还有“心锁”以及要求写什么文体,或文体不限,写多少字等等。有那些同义、近义可以置换辨析,如“这也是课堂”中“也”是“同样”的意思,删除“也”是“这是课堂”,经过辨析比较原题只能写教室课堂以外的课堂。要把握修饰和限制的内容,认真对待多处限制,善于选择内容的自由空间。

三、寻题

寻题是寻找适合自己写的内容,寻找适合自己写的话题、文题的过程和方法。如果是材料作文题,材料就是你立论或叙写的依据。学生要在材料的基础上遵循“求同”(与材料主题一致)或“求异”(与材料的主题相反)的原则,紧扣主旨,不可偏离材料,越雷池半步。如果是话题作文,学生要善于提取话题中的“公因式”,从“公因式”中确定你写作的内容,话题作文的材料只起“引子”或“例子”的作用,它是你引发思考的“由头”,并不要求你对话题本身进行引用,进行分析。只要是与话题有关的,不论写什么,不论用什么方法写,不论运用什么体裁,只要符合题目要求的条件的都是可以的,应该强调的是通过多方搜寻、辨别,把内容锁定在一个“具体”的“窄小”的话题上。要“以小见大”,对平凡的生活挖掘背后的本质。要“我手写我心”带着自己的真切体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要动辄“谈××”“论××”写些大而空的东西,空洞无物,无病呻吟。不要想得太“深”太“远”,不要认为写得越“大”越“热”越好。如以上第一道题,我们可以作如下搜寻:那个男孩每拣一枚贝壳都认为不是最好的,他过于“挑剔”,不懂“珍惜”,最后篮子空空,一无所获。另一方面他要求最好最完美自然也可赞可叹。而其他的孩子用善意的目光看待一切,用辩证的目光看待每一枚贝壳,认为都是好的都值得珍惜,所以他们满载而归。材料的后面有这样一句提示“每一枚贝壳都值得珍惜,都给我们以启示,写出你的经历、体验。”还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等要求。可以写经历表明可以写成记叙文,当然也可以画龙点晴写一些体验启示。可以写体验,表明可以写成议论文,同样也可以记一些类同的事辅助证明自己的观点。写成议论文可以提炼出“学会珍惜”美好的事物无处不在“不必过于挑剔”要用善的眼光看事物“要用辩证的眼光看事物”没有最好“等观点。如果写成记叙文,记什么?那个男孩认为“每一枚贝壳”都不美,那他是认为他的“经历”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写,那他就写不了这篇文章。同理,我们都是其他的那些孩子,认为自己“经历”中的“每一枚贝壳”都是美的,我们经历中的每一件大事小事都是美的,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美的,我们都捡起来就有满满的一篮子,于是我们都有内容可寻,有话可写。“童年趣事”,“生活中的浪花”身边的人和事无不是我们选材的范围。那么这一“篮子贝壳”都写下来?不可能,也没必要。“每一枚贝壳”都美丽都值得珍惜嘛,写一件当然可以,二件、三件也行,写详尽,写具体,写出他的五颜六色,写出它

的绚丽多姿。贪多会噎着。当然你还可能从其他角度搜寻到写作的内容,如要善于积累等。

再联系屠格涅夫的话“人生的最美,就是一边走,一边捡拾散落在路旁的花朵。那么,一生将美丽而芬芳”它告诉我们不能像男孩那样扔掉贝壳。在我们的经历中,在我们的身边每枚贝壳,每一朵花都是美的,“都给我们以启示,都值得我们珍惜”,都应该拾起来。他的意思其实与拾贝壳有许多相同的地方。由此使我们想到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看来鲁迅先生有悖于涅夫先生的“一边走,一边捡”。不管怎样都是在捡花。我们看到,鲁迅先生拾的花不就是他过去的经历吗?《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藤野先生》等不都是我们熟悉的他捡拾的“花”吗?难道你的经历中,就没有这样美丽的“花”吗?从屠格涅夫的“花”与提示语来看,那不就是说可以把你的经历中的趣事、美事、幸福事、苦恼事、启示事,教训事,撷取一朵或几朵我们看看就行了吗?这样搜寻以后,你就可以跳出材料,不一致囿于材料的圈子里。经过这一番搜寻我们就能找到适合自己写的话题了。

不妨再来看看第二题。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这道题的“题眼”是“震撼”,而补的内容将是需要你生动形象的叙写,详细具体地铺陈的东西。那么,哪是震撼你心灵的东西呢?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画面?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称谓?一颦一笑?一个大壮举?经过一番搜寻,就能找到适合你写的内容了。

四、拟题

俗话说“秧好一半谷”。迅速切入并拟定一个好的题目,同样是得高分的重要依据。拟定一个鲜活的、新颖的、不落入俗套的、能吸引读者眼球的题目非常重要。要拟好题,首先要定好文体,或记叙文,或议论文或说明文,或抒情散文……。其次,要善于补题,在较宽泛的话题下作适当的必要的增补,使大题变小,虚题变实、抽象题变具体。第三、巧用修辞,或设问,或反复,或拟人,或比喻等,或巧用影片名,歌曲名,古诗词名句,成语、俗语,小标题等等。《最近比较烦,比较烦》、《2002年的那场雪》、《一个也不能少》、《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酸、甜、苦、辣》;或一反常情如《渴望当个差生》《渴望停电》;或用季节名,实物名,这些季节或实物当然是叙述的线索或重点。如《秋》《雪》《白色鸟》等。针对上面考试的题目学生拟出的《美丽淌过心田》《邀请童年》都是一些不错的题目。总之拟定一个妙趣横生,令人耳目一新的题目,必定让老师一见钟情,怦然心动,何愁不笔下生辉?

选题、审题、寻题、拟题四者,在作文动笔之前镇密思考是十分必要的,它们之间并不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盖彰,四位一体。

小学三年级作文指导(精选多篇)

小学三年级作文指导(精选多篇) 第一篇:小学三年级作文指导 小学三年级作文指导 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写作的门槛,掌握的词汇不多,认识的事物不丰富,见识也少,普遍存在怕写作文,怕作文写不好,作文无处下手等问题。因此,必须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突破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想方设法指导好初学作文的学生,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研究作文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树立作文的信心。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主要做法。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一个教师,要有勇气打破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的模式。可以带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生活;积极引导学生去认识、探索、思考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物,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不同的观察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同样的事物,由于观察点和时间、天气的不同,观察者的心情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一样。好像观察我们学校校园内的花园,在晨雾里,朝阳下,烈日中,风雨中,夕阳下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景象。如果观察点站在校门口看,我们描绘的景象不同,站在左右 边看上去又不同。因此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观察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有效的作文指导 小学三年级有效的作文指导 三年级正是初写作文的阶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指导 一、抓阅读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首先是课内阅读,我们在讲每篇课文之时,应除了让学生明白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外,还应从写作方法上给学生加以指导,如为了突出中心作者是如何选材的;写人记事的文章作者怎样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将文章写生动;写景的文章又如何通过眼观、耳闻、鼻嗅等调动各种感官将景物描写得很美的等等。 其次是课外阅读,由于学生阅读得少,积累的不够,才会出现作文无话可说,语句平淡。对此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也要从课堂抓起。在读课文时,要运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来读,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另外,我们在课外读物的推荐方面也应注意。对于三年级学生,我们应推荐些故事性、趣味性强的难度适中的一些故事;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先由这些课外读物,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逐渐到作文书籍、科技类书籍,再到小说、报刊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愁他们不读书,书读多了,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了,可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二、抓修改 美国作家科德威尔曾说过“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还有“推敲”一词的来历等,都说明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同一个意思有不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训练题写事含答案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训练一、阅读 (一)情谊(18分) 昨夜,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第二天一早,妈妈催我去上学。书没了,书包也没了??叫我怎么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慢慢地朝学校走去。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读书,我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声:“玲玲来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虽然都没有说话,但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教室里出奇的静,好像没有人一样。 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都是同学们送给你的学习用品。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一块中队委员的标志。来,我给你戴上。” “玲玲,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精致的彩色笔,我把它送给你。” “玲玲,这个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拿去用吧!” “玲玲??” “玲玲??” 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听着一声声感人的话语,我真想大哭一场。我用力咬着嘴唇,极力控制自己。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 1.解释词语:(2分)出奇: 2.给文章分段,用“||”在文中标出,并写出段意。(6分)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3.选择短文的中心思想(在括号里打V)(2分) ①反映了“我”受灾后悲伤的心情。() ②抒发了“我”非常感激同学们的思想感情。() ③表达了同学们对“我”的纯洁真挚的友谊。() 4.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正确答案序号上打V)(2分) ①空间的变化②地点的转移③总分结构 ④事物几方面⑤事情发展顺序 5.将“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 (4分)改成被字句将“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 缩成最简句子 6.短文最后一段除了标点符号停顿外,还有哪些地方朗读时需要稍加停顿,用“|”标出。(2分) (二)换伞(14分)

写作句型训练(三)

写作基本句型训练(三) 学习内容:It’s+adj+(for sb)+to do /that…It’s+adj+of+sb+to do It’s+n+(for sb)+to do/doing /that…It’s+pp+ that… …think/belive…+it+adj+to /that……think/belive…+it+n+doing/thai 教学步骤: Step1.学习并翻译下列句子: 1.It’s difficult for him to give up smoking. 2.It’s certain that she will do well in the exam. 3.It’s very kind of you to help me. 4.It’s a pity that we can’t go. 5.It’s said that Mr Green has arrived in Beijing. 6.It’s no using crying over spilt milk. 7.I think it best that you should do more exercise. 8.He found it difficult to accustom himself to getting up early. 9.She thought it no good worrying about him. 思考:找出1-6句的主语____________. 找出7-9句的宾语___________ 归纳:①.1-6句中的it为形式主语,没有真正的意义,它的作用是帮助把真正的主语移至句子的后面,使句子显得平衡,句子的真正主语是句中的to do/doing/that从句。 ②.7-9句中的it为形式宾语,句子真正宾语是句中的to do/doing/that从句。例如:It is difficult for him to give up smoking. 形主系表主语 She thought it no good worrying about him. 主谓形宾宾补宾语 Step2.学习难点 1.It+be+adj(obvious,important,natural,good,wonderful,funny,possible,likely,cert ain,probable,surprising,necessary,strange…)+(for sb)+to do/that从句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learn English. It is certain that she will do well in the exam. 注意:当It+be+adj+that此句型中的形容词为:important, natural,desirable,advisable,strange…则需要虚拟即:It’s+be+adj(important, natural,desirable,advisabl e,strange…)+that sb (should) do: It is important that we(should) learn English. 2.It+be+adj+of sb +to do It is very kind of you to help me. 你真好,帮助我。 本句型中的形容词必须是能表示人物(逻辑主语)特征的形容词,常见有:bad, brave, careless, clever, cruel, foolish, honest, kind, lazy, modest, naught, polite, rude, silly, stupid, wise等。 3.It +be+n(no wonder, an honor, a good thing, a pity, no surprise, a fact…)+to do /that从句 It +be+n(no good , no use, no harm, dangerous, foolish…)+doing

作文教案习作讲评

作文教案习作讲评 教学教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1. 板书课题:习作讲评。 2.显示习作训练的要求。 3. 谈话,进一步明确学习任务。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是要对同学们的这次习作进行讲评。不过,和以往的作文讲评课不同,这堂课我们主要是让同学们自己来评议,自己来推敲,自己来修改。 二、美文赏析,引导评 1、总评习作,表扬激励 同学们的习作,老师昨晚已经仔细地拜读过。俗话说的好: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老师惊喜地发现,我们很多同学的思维很是丰富,不仅故事内容具有一定的条理,而且有细节有真情实感。尤其像高畅、别亚男、谈蓓蓓、张键伟、刘恩艳、张晨阳等等同学,他们的习作很是成功。此处,还有一些同学,也应该表扬,像辛峰、张翔等等,他们的习作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2、赏析美文,引导评改 我从中采撷几朵与大家一起欣赏。高畅真做了一件让她后悔的事情,咱们来听一听。请高唱同学读一下她的文章。 3、请高唱同学谈谈她的创作体会 4、、启发谈话:大家感觉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那么好在哪里呢?下面,就请小组成员一起讨论讨论,想想,这篇文章究竟好在什么地方? 5、小组讨论评议,教师巡回指导。 6、学生评议,习作的优点还有很多,抓住你感受最深的那一部分或者几句话来谈谈好吗? 教师相机引导作结。 7、教师总结肯定正确的看法。 大家评议的非常好,不仅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而且指出了这篇文章的几点可贵之处,如:内容具体,写作有一定的条理,有细节有真情实感等等。大家

想想,我们平常想象作文时,是不是也应该具备这几点要素呢?(在投影片上标示) 下面,我们就请身临其境的作者本人高唱同学来谈一谈她现在的体会。 8、小结:看来,一篇文章要想给人亲切自然的感觉,没有真情实感还真不行。 三、出示例文,启发谈话,引导评价。 1、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一篇习作,大家想听听吗? 2、请学生朗读例文。 3、启发谈话,引导学生评议。 你们觉得这篇习作写得怎样?好?不好?有些地方好?有些地方不好?这可把老师搞糊涂了。干脆这样,老师再给同学们一点时间,你们前后两排的同学再互相讨论讨论,评议一下,它究竟是好是坏,好在哪里,不好又在什么地方?请找出你们各自确凿的证据。 4、学生分小组讨论评议,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评议,教师相机引导作结。 四、学生修改例文,及成果展示 1、启发谈话,引导学生修改例文。 通过同学们的评议,我们发觉这篇习作既有一些可贵之处,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 常言说的好:人贵在知错能改。我们习作,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呢?现在就请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笔重新美化一下这个片段。 2、学生自改。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学生修改成果展示,集体评议。 4、小结。 五、同学之间互评互改,及成果展示。 1、启发谈话,引导学生互评互议。 下面,老师再给每位同学一次锻炼的机会,请同位子上的同学相互交换一下你们的作品,先读一读,然后找出你最感兴趣的片断,互相评一评,改一改。也可以互相交流一下感受与体会。 2、学生互评互改,交流感受,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互评互改成果展示,教师相机引导总结。 六、启发、引导学生谈感受、体会。 1、谈话,启发引导学生谈体会、感受。

写作基本功训练3--- 巧用连接词

写作基本功训练3--- 巧用连接词 篇章常用连接词/副词 A.表时间顺序的连接词/ 副词: ●nowadays; in the past few years; in the next few years (days, weeks…);recently; ●the other day ; early in the morning; early Sunday morning;the next morning ( day…) ;one morning (evening…); the day before ( we left…) ; ●now; just at this moment; the next moment; suddenly; and then; next; soon; … later little by little ; finally (at last); ●when…; before… ; after…; as soon as (the moment; immediately)… B.表增加的连接词: ●first (first of all); second; next; finally ●also; in addition; what’s more; besides ●what is wors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another big (problem, difference… ) is that… ●as for …/ when it comes to … C.表对照的连接词: but;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while D.表结果和原因的连接词: 原因:because; since; as; for 结果:as a r esult; so; so (such) … that; E.表示目的连接词: for this reason ; so F.表强调的连接词:

《怎样使文章更深刻有文采》作文作品讲评公开课教案

《怎样使文章更深刻有文采》作文讲评公开课教案 讲评目的: 1,通过回忆、讲评、总结,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训练学生考场作文应试技巧,增强创新能力,争取发展分。讲评重点 怎样使文章更深刻,有文采。 讲评方法 自评、互评,师生合作归纳总结。 讲评步骤 一,交代讲评内容。话题作文《读书的快乐》 二,出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 ①符合题意 ②符合文体要求 ③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④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⑤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 ①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

具有启发作用 ②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④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三,学生互评作文。(出示学生作文) 1号作文: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读书这一种我向来不善交际,不喜欢见面的寒暄,不懂得讨人喜欢。大多数时间我都一个人呆在房间,顺手拿本书翻翻,来排遣孤独和寂寞。久而久之,读书便成了我的最爱。 作家们善于用敏锐的指尖沉淀下人世间的爱恨情仇,于是我便很希望自己能用一颗沧桑的心去感悟纸间的悲欢离合,享受读书带来的那份快乐。 读书是穿越时空的邂逅。书海泛舟,我们来到“乱石穿空”的赤壁战场,仰望“雄姿英发”的周瑜;我们醉倒在“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深秋郊外,感受“执手相看泪眼”的离别;我们登上“浔阳江边”的小舟,聆听“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倾诉。我们情不自禁地赞叹,当我们结识“博闻强志,正直高洁”的屈原,我们无比地仰慕,当我们看到那位“形容枯槁,面容憔悴”的长者走向汨罗江边,我们无比地痛心。 当我们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中,用文字叩响心灵的时候,一切

【最新精品】-三年级作文训练题目一

三年级作文训练题目一 1、雨姑娘、荷叶姐姐、蜻蜓、青蛙 请用上以上几个词语编个故事 2、蜘蛛、蚊子、扁甲虫、妙计 提示:蚊子与蜘蛛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请用上以上几个词语编个故事。 3、小喜鹊找家 爱玩的小喜鹊在树林里迷路了,找不到家了。正在这时,一只老鹰飞过来,小喜鹊忙问老鹰回家的路。 请同学们大胆想象,根据文章的开头与题目把文章写完整。 4、玫瑰和小鸟 有一天,小鸟出外找食物。它来到一位农民伯伯的家门前,低头一看,墙边有许多美丽的花。小鸟想种一棵玫瑰花,便叼了一颗玫瑰花籽飞走了。 提示:展开想象,会是怎样的小鸟,怎样的玫瑰花,小鸟叼了花籽会来到哪里?结果又如何? 5、奇怪的小树 为何会是奇怪的小树,是怎样的小树,在它身上发生了怎样的事情? 三年级作文训练题目二 1、用下列这组拟声词编一个童话故事: 轰隆隆劈里啪啦呼呼咔嚓叽叽喳喳 雨夜大营救 2、真没有想到 早上,小狗汪汪刚走进教室,突然“啪”的一声,一个粉笔头打在他的身上。 3、用下列词语编一个童话故事 上学小猴子果园 4、“哎哟,哎哟”,小蚂蚁沉重地喘气。 “傻啦、傻啦…”小蜻蜓深深地叹息着。 用上上面两句对话,想象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5、用下列运组词写一篇想象作文:豌豆蚯蚓阳光雨露 6、作文《真险哪》 1. 请根据“电池、炸弹、水草”这三个词,发挥你的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 2. 一棵大树上住着鸟爸爸一家。一天,一位前来捕鸟的猎人向鸟爸爸开了一枪,打中了鸟爸爸。可是,后来他却成了一位爱护小鸟的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请将它编成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 3. 用“沙滩、贝壳、可乐罐”编一篇以环保为主题的作文。 4. 根据“虾、渔网、酒杯”三样事物,以“小虾的回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5. 请以“理想中的家园”为题编一个动物王国有关环保的童话故事。 1 / 11 / 1

作文讲评课 评课稿

作文讲评课评课稿 今天聆听了一节习作讲评课,收获很多。尤其是孩子们的优美习作,让我很感动。本节作文讲评课进行了作文后的讲评,教师结合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指出学生习作中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旨在帮助学生习作水平的再次提高。 课中,重点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在学生自己修改的基础上,进行专家会诊。教师亲自示范,选一篇习作,放在投影仪上,让学生自由发言,边修改边让学生简要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把主要问题梳理出来。同时指导学生正确运用修改符号。重点通过修改问题作文的细节描写,过渡段以及结尾,从而使作文内容更加具体生动、真实感人。付老师的教学,给了我很多启迪: 修改作文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加深认识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的参与意识。 在课中,学生参与了作文的评析,亲自去体验,去感受,激起了强烈的作文兴趣与欲望。来自于身边的同年龄、同水平的并非完美的学生习作,则可以唤起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的独立意

识,促使其调动自己的知识修养来体味、参与、完善阅读对象,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量。 (二)创造了同学间合作学习的机会。 在修改作文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切磋,各抒己见,既独立又合作的学习思考,促进了同学间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通过品评作文,写得好的同学,由于作品的不断被认同,会对其写作形成良性的刺激,从而激发起更浓厚的写作兴趣;而对于作文水平差及日常懒于动笔的同学,则会形成无形的压力和鞭策,促使其产生向好意识、竞争意识。这样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评改是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有效途径。 “一篇文章,三分写,七分改。”学生的习作初稿,就象一块粗糙的玉石要经过精雕细刻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样,必须经过反复地精心修改,才能成为一篇上乘之作。在评改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和强化了写作知识的迁移,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以后的思考会更深入,也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欣赏、品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修改作文及自己写作的能力。 总体感觉,这节课上的很实,扶放得当,交给了学生修改习作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指导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指导 一、《我的课余生活》作文指导设计 训练目的: 1、了解课余生活,从而熟悉写作范畴。 2、虽然不能千篇一律,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写作方法。 3、针对学生不同情况,促使学生较好完成习作。 指点迷津: 一、导言:课余生活简直就像个七彩的万花筒,全是精彩充实的故事。踢球、跳舞、画画、探险、郊游……,不管是和同学还是家人,不管是干了好事、趣事还是傻事、错事,样样都是那么难以忘怀,总是那么感人至深。这次习作就让我们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中哪句话写出了活动内容?哪句话看出是课余生活?哪句话说出了活动时间?从这首诗中我们会知道些这次作文该怎么写。 二、师生互动,讨论可以写的内容。 1、我的课余生活可丰富了,经常参加的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课余,还发生了许多事情,给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___________,那一次,我感到特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审题,可以写什么? ①内涵理解:生活——学习生活 ——课余生活——课外学习 ——课外活动 ——课外爱好 ②习作之间:我的课余生活和记一次活动(游戏)这两类文章的关系应是“子题”和“母题”的关系。写题材范围大的作文可使用大中见小的开头,小中见大结尾方法,从而紧紧把握习作要求。 ③自由拟题: 三、出示范文谈写法。 1、欣赏范文,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 2、课余生活中发生的事很多,抓住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写。

3、人物多,事情中有自己也有他人,应抓住突出的人物写,写出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内心等特点。突出的人物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 4、内容多,要按一定顺序写。 懂得使用些关联词,如“可是……”“于是……”“甚至”“才”“一……就……”让你的文章更有文理。 懂得使用些表示空间方位和时间先后顺序的词,如“首先……然后……接着……”“之 后”“这时”“当……的时候”“前面”“顺江而上”让你的文章更有条理。 5、写活动首先要叙述完整。可简要交代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内容。其次要突出重点,把过程写具体。 6、写题材范围大的作文可使用大中见小的开头,小中见大结尾方法,重在写小。写时域广阔的作文应注重以一当十,以十当一的叙事方法,重在写一。从而紧紧把握习作要求。 课余生活(大)——一次活动(小) 课余时间(十)——活动时间(一) 7、写好自己,写出感受,能让人分享快乐。 四、帮你积累: 手忙脚乱束手无策七手八脚笨手笨脚探头探脑七嘴八舌 挤眉弄眼得意忘形笑逐言开欢呼雀跃哄堂大笑防不胜防 二、《写一个熟悉的人》作文指导教案 习作要求 1.训练学生通过一两件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来;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2.作文指导过程中,渗透人的高尚品格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习作怎样写出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小黑板上写好有关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审文题明确要求

英语四级写作训练三(2020年整理).pdf

(三)图表作文 图表:表格(Table), 圆形图(Pie chart), 曲线图(Line graph)和条形图(Bar graph)。 图表作文着重说明事实,常常是通过对图表中所反映的具体数据的说明、分析、比较,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事实或变化情况等加以说明,并提出结论或看法。因此,图表作文常常采用议论文体的写作方法。 图表作文的写作步骤 写图表作文时,要注意遵循以下步骤: 1)认真分析图表的含义,弄清图表中所含的信息及不同信息间的关系; 2)确定文章的主题思想,构思出文章的基本框架,筛选出能说明图表主题思想的典型数据;3)编列文章的提纲; 4)根据文章的提纲,将各段的提纲内容扩展成段落,然后将各个段落组成文章,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与过渡; 5)检查与修改。

图表作文的一种篇章结构 写图表作文时,常采用三段式的谋篇方式。文章的第一段往往分析图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什么问题或趋势,概述图表所揭示的信息。第二段分析造成这一问题或趋势的原因。第三段则展望未来的情况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建议。这一结构可以简单地表述为: 第一段:概述图表反映的主题思想 第二段:分析产生的原因 第三段:展望未来或提出方法或建议 图表作文常用的句型 (1)常用的开篇句型 ① According to the table/pie chart/line graph/bar graph, we can see that … 根据该表/图,我们可知…… ② The table/graph reveals shows/indicates/illustrates/ represents/points out) that … 该表/图表明…… ③As we can see from the table … As can be seen from the line/bar graph … As is shown (illustrated/indicated) in the pie

三检作文讲评

第三次质检考试作文讲评 【题目设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日,某地一位老人接8岁孙女放学,在路口猛拍等红灯的公交车,要求上车,司机没有开门。进站后爷爷上车,对司机大骂,同车的人劝阻无效,小孙女挺身而出:“爷爷是你不对,再这样你就别接我了!”然后转身对司机说:“阿姨,对不起,是我爷爷不对,我替爷爷向您道歉。”司机听后感动落泪。 此事一经传开,网友纷纷热评: 这小孩儿教得太好了,下一代都像这样何愁国不强;从小培养道德素质很重要。 身教重于言传,爷爷怎么能做这样的榜样?爷爷还不如孙女明事理。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核心事件:爷爷无视交通规则,反而大骂司机。孙女明理讲礼,司机感动。 核心句子:“这小孩儿教得太好了,下一代都像这样何愁国不强;从小培养道德素质很重要。身教重于言传,爷爷怎么能做这样的榜样?爷爷还不如孙女明事理。” 立意角度:孙女、爷爷、公交司机 立意:1.从小培养道德素质。 2.身教重于言教,给孩子树立榜样。 3.遵守规矩;宽容待人 写作核心概念:1.“道德素质”,并非高尚品德,也非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2.“榜样”,指给孩子做榜样,以身作则,示范给下一代。并非指一般意义上的楷模。 【评分标准】 1.从孙女的角度立意,从材料中孙女行为出发,评述从小培养道德素质的重要,始终围绕“道德素质”展开,表述准确。或从爷爷的角度立意,从材料中爷爷的行为出发,评述身教重于言教,给孩子树立榜样的重要,始终围绕“以身示范,教子有方”展开,表述准确。45分起步,分45——50、50以上两段。 2.宽范围谈提高国民道德素质或提高个人道德素质,40——44分 3.论述少年是祖国未来,少年强则国强,不涉及道德素质也不涉及身教。或论述教育孩子从小抓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涉及道德素质也不涉及身教,36——39分。 4.以美德为核心,论述高尚道德或道德模范的社会作用。或宽范围谈榜样的作用。30——36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习作一:习作讲评 (部编版)

三语备课组时间:1 月14 日中心发言人: 课题:习作一:习作讲评第 1 课时总计第节 教学目标 1. 在习作讲评中,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能发现自己习作的优点与不足,并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 2.进一步掌握描写植物的方法。(语言建构与运用) 教学重难点 学生发现自己习作的优点与不足,并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 教学过程: 一、本次习作总评 【设计意图:表扬一部分写的较好的和有明显进步的学生,旨在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接着直接指出本次习作的优缺点,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本次讲评课的目的。】 二、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 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投影展示优秀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评议:

①主题鲜明,选材合理。 ②内容充实,情真意切。 ③语言通顺,内容具体。 ④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设计意图:审美与语言运用:使用学生的优秀范文,有积极的带动作用,也能让被选中范文的同学感受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积极运用生生互评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评价中提升审美与鉴赏品味,同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评改兴趣,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小组修改习作 1.老师用展示仪展示一份典型习作,引导看眉批,引导根据眉批做修改,并写在相应的位置。 2.小组评改: ①小组内读老师的眉批,说一说老师的意图。 ②组内讨论根据老师的建议提出修改的意见。 ③参照组内意见修改在相应的地方。 3.小组汇报修改情况师生评价 4.教师组织反馈四人学习小组的评改情况。 【设计意图:分组讨论,小组合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5.教师巡视,辅导潜能生修改习作。 6.教师小结 四、教师总结 本节课同学们修改习作很到位,相信大家一定有不小的收获,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就是这样改出来的。希望大家能够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组长签名:朱娜 教后思考:

(完整版)作文讲评课的主要方法

作文讲评课的主要方法 一、作文讲评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有这样几种. 1、对优秀作文的品味。做法是:选择一两篇学生的佳作,让学生讨论品味,并由作者介绍经验。选出来的作文,最好由教师当众有感情地朗读。这种有感情地朗读,既可以使学生感到作文确实写得好,值得学习,又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同学写的优秀作文的赞美,受到鼓励。读过之后的讨论品味,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谈出自己的感受。如果小作者自己来介绍,要注意突出重点,具体地谈出一两点体会。 2 、对作文得失的分析。做法是,选择一两篇中等偏上的作文,师生共同讨论分析。所选择的这一两篇作文,在思想内容和表达上都有不少长处,又都有一些不妥当的地方,这个不妥当,主要是思想内容和布局谋篇方面的。即:立意方面,内容选择安排方面,思路、条理方面等,而不是个别词句上的枝节问题,因为个别词句上的枝节问题的讨论,普遍的指导意义不大,可以布置学生自己去修改。通过讨论分析,使全班同学都知道这篇作文的得失在哪些地方,并从中受到启发,知道文章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供讨论分析的作文,可以打印展示出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3 、是文字表达的推敲。做法是,从学生的习作中选择一批有“疑义”的词句,引导学生平生共同来分析推敲。有“疑义”的词句,不同于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应该让学生自己去修改。共同推敲的应该是有“疑义”的。有“疑义”的词句推敲要与想要表达的思

想内容联系起来,要放到语言环境中去推敲。这些有“疑义”的词句要靠平时搜集。平时批改作文时,有意识地注意,发现了随手记下,积累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安排一堂讲评课。 二、作文讲评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是要抓住重点。作文讲评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只抓一些枝节问题,而要抓住重点。讲评重点突出,学生印象才能深刻。作文讲评的重点,要根据这次作文的训练重点来确定,同时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全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从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来说,带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是思想感情是否健康,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恰当,层次是否清楚,词句是否确切。这些问题都属作文的基本功训练。如果教师只是从理论上讲些原则,列一些条条,虽然道理讲对了,但学生只是获得一些知识,还不会运用。教师要在每次讲评中都抓住一个具体的训练重点,用来体现普遍性的问题。例如针对教材的每组课文都安排一个重点训练项目,教师可以把这个训练重点,联系学生作文的具体实际来评论。要把学生作文中主要的共同性的问题和训练的重点呼应起来,挂起钩来。无论是采用品味优秀作文的方法,还是采用分析作文得失的方法,教师都要把握住讲评的重点,把学生引导到讲评的重点上来。 2、是要重在鼓励。作文讲评,主要采取表扬鼓励的方法。教师要善于发现全班共同的进步,共同的成功之处,在讲评时热情加以鼓励。对于是存在的带共性的问题,最好也通过表扬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学生,使一时没写好的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一般不要采用把写得

作文讲评课三步曲

作文讲评课三步曲 自从成为“作文六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实验教师后,,我逐步认识到作文教学的艺术与技巧应在于使自我教育的愿望成为每一个学生的精神需要。因此作文讲评不再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作出评价,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成为讲评的主体,让每一位学生在参与讲评中学会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完成对自我的激励与超越。 回顾以往的习作讲评课,教师不放心学生的能力,怕学生讲“外行话”,评得“不准确”,浪费时间,教师干脆承包到底,“我评你听,我教你学”。教师用心良苦,吃力地唱“独角戏”,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位置,缺乏参与评改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由于教师只是“抓住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来讲评,学生很难结合自己习作中的“个别问题”进行分析、修改。致使讲评课总难成为“双重任务的课”。实验中,我尝试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人人参与讲评、学会讲评。 一、让学生学会自读自评 要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最重要的一条途径是通过“读”。让学生读自己的作文,读着读着就会发现不当之处,所谓“文章怕念”,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习作讲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自读自评的习惯。许多同学刚开始读自己的作文时,声音很小,不敢放声朗读,我总是鼓励他们读下去,读清楚。例如,我请一位同学读他自己的作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雨过天晴,碧空如洗。轻风带来阵阵泥土的芬香。人们纷纷走出屋子,谈论着这场好雨,脸上都有着微笑。”他读完后,就认识到了自己文中有错字和用词不恰当的现象。随后进行修改,改成了:“雨过天晴,碧空如洗。轻风带来阵阵泥土的芳香。人们纷纷走出屋子,谈论着这场好雨,脸上都洋溢着微笑。”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发现自读自评,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在读中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并能及时修改。 二、让学生学会听读听评 “听”是小学生知识技能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如果不会听、不善听,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习作讲评课上,我经常训练学生认真听别人读作文,认真听别人评作文的习惯。听之前,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听的时候要把听出的问题和优点用笔简要记下来,等别人读完说完后作出评价。记得有一次,有位同学读描写天气炎热的一个片断:“今天,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人唇干舌燥,蝉儿烦躁得在树上一个劲地叫着,连院子里的小狗也趴在水盆里纳凉。”这时,一位男生站起来说:“老师,他写的不对,天热时,小狗只会不断地伸舌头,而不会趴在水盆里去纳凉。”我转而看着小作者,征求她的意见。读作文的同学说:“他听得很认真,平时也观察得比我仔细。”听了她的发言,评价的同学不好意思地说:“你写得已经非常好了,改了这一点就更好了。”我竖起大拇指说:“你们听得都很认真。而且能在互相评价中互相学习、互相鼓励,非常好!”其他同学也深受鼓舞,逐渐都注意培养自己认真听读听评的习惯。 三、让学生学会互读互评 习作讲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学习、提高的过程。而合作学习能有效调动学生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的建议比教师的评语更直观、更易接受。我在实验中就经常安排学生互读互评,让学生学会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听取和采纳他人的见解。可采取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同等水平评定法 将同等水平学生分成小组或结对子互相评定对方作文。这样帮助多个同学在原有水平上提高文章质量。 2、传阅评定法

作文讲评教案

作文讲评教案 作文《温暧》讲评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作文讲评,学会把事情写具体。 2、学会运用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的方法,能对他人的作文进行正确的点评。 二、教学重点:学习作文点评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学习围绕要求进行作文点评。 四、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导言:古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感叹过:“旧句时时改,无妨说性情”而大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也曾说过:“捻断数茎须,才得春风又绿江南岸”。好的文章词句,是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无数次修改才得来的。上节课我们写了一篇作文《温暖》。这节课,我们将对这篇文章进行点评。 2、复习作文要求:上节课我们讲了这篇习作的写作要求?谁来说一说? (1)段落分明,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 开头:引人入胜,总起作用 过程:紧扣温暖,把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神态,语言等写具体 。 结尾:点题。 (2)写好后多读几遍,并认真修改。 (二)精彩片断 和每次作文一样,虽然佳作不是每个同学都有,但每个同学的习作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精彩之笔,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些同学作文中的精彩片断。 学生听完后随机说说这些片断好在哪里。 (四)请你评改 1、出示要修改的例文。 2、小组为单位按要求点评例文。 3、每小组选派代表指出优缺点并提出修改意见。 (五)总结作文讲评的方法 1、学生讨论。 2、自由发言。 3、教师归纳 (1)段落是否分明,层次是否清楚; (2)句子是否完整、连贯、通顺; (3)词句用的是否准确、搭配的是否得当; (4)字是否写的正确;

(5)标点用的是否恰当。 (八)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修改。 (九)修改作文 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想你们一定能把自己的习作改得更好的。课后,请你们再找同学帮你提提建议,然后自己再仔仔细细地修改,认认真真地誊写。相信这次习作你会完成得很好。 作文讲评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激发学生的写作写作兴趣。 2.通过欣赏品味、修改学生学生作文使学生认识到作文不具体的原因,并让学生懂得如何将作文写具体。 3.由具体语句让学生体会在作文中运用修辞方法的好处。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将作文写具体,语句写优美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把作文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习作评讲赏析·那次玩得真高兴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评讲赏析 第八单元·那次玩得真高兴 习作内容 你平时喜欢玩什么?有没有哪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 回忆一下,你当时是怎么玩的?把你玩的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想一遍,然后写下来。在你最开心的地方,停下来多写几笔。写的时候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写好以后大声读一读,看看你写的内容有没有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审题 这次习作让我们写一件自己印象深刻、高兴的事情。 拟题 《那次玩得真高兴》、《好玩的游戏》、《扳手腕》······ 定选材 看杂技表演、做游戏、逛庙会、打雪仗、出去旅游、家庭聚会、捉迷藏……学写法 1.回忆你喜欢玩什么?怎样玩?心情是什么样的? 2.用一个具体的事例来体现你玩的过程和感受。 3.你有哪些收获与感受?心情怎样? 范文欣赏 那次玩得真高兴 上个星期三,老师带我们去文峰广场秋游。 来到了文峰广场,我们玩了很多游戏,先坐了碰碰车,接着去玩滑滑梯,还看了猴子表演。但是我觉得最好玩的还是在广场后山的大草原放风筝。

因为老师提前的告知,我们都带来了风筝,所以一来到大草原,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的风筝。我也认真组装起自己的老鹰风筝,参加到了放风筝的队伍中。我一只手拿着风筝,另一只手拿着风筝线轴一路小跑。跑着跑着,我的风筝慢慢飞了起来,我继续向前跑动,风筝越飞越高,最终超过了其他所有人的。 在阳光下,它可真像是一只翱翔的雄鹰啊!其他同学都对我赞不绝口,我可高兴坏了。可是不一会儿,不知从哪吹来了一阵奇怪的风,一下子把我的风筝吹了下来。哎,真是倒霉! 可是,我又想:我怎么可以半途而废呢,我应该坚持下去,于是我又重新放起了风筝,在我的努力下,我的风筝重新又飞起来了! 哎,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又到了该回去的时候了。真希望下次还能再来文峰广场放一次风筝啊! 习作点评:本篇习作最大的特点就是重点突出,抓住了秋游活动中最让自己难忘的情形——放风筝来进行细致描写,不仅让习作语句生动有趣,同时还凸显了小作者“真高兴”的真实感受。与此同时,习作结构简单明晰,让整篇习作显得非常有条理。 最有趣的一件事 体育课上,老师让我们自由活动,我和一些同学玩起了“冰冻游戏”。 “冰冻游戏”,首先得确定一位同学当“猫”,来抓其他人,然后在游戏中,只要双手交叉搭肩,就算“冰冻”了,“猫”就抓不了了,但也不能随意奔跑走动了,必须等下一位同学拍他一下,他才能“解冻”,继续奔跑。最后被抓到的人来当“猫”。 第一轮杨子乐当“猫”,大家像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窜。突然,“猫”快要追上年年了,说时迟那时快,年年双手交叉搭肩,大喊一声“冰冻!”

四年级春季阅读写作训练三

四年级春季阅读写作训练三 一、修改、讲评上期作文(写一处景物) 二、阅读练习 (一)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经常时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从在书桌前(不断不停不止)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以为认为作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仙逝牺牲)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 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消耗耗费消磨)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1.认真阅读下列句子,把加点字的不正确读音划去。 ( 1 )鲁迅总想在较.(jiào jiǎo)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 ( 2 )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liè luè),身体多么不好…… ( 3 )他曾.(céng zēng)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 2.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 1 )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比喻需求迫切。() ( 2 )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的时间,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 3 )没有任何原因。() ( 4 )为贪图钱财,杀害人性命,() 3.在原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节约—()松弛—()缩短—()优越—() 4.选出原文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5.用“——”画出第3、4自然段中的中心句。用波浪线画出过渡句。 6.“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消耗耗费消磨)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这句话的意思是()。 A.时间就是人的生命。 B.人活的时间越长,表明他的寿命也就越长。 C.人生命的长短虽然是用时间来衡量的,但是,人生命存在的意义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了什么。你浪费了别人时间,使人家在这段时间里一无所获,就等于浪费人家的生命。 7.“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经常时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这是因为()。 A.他不需要太多的睡眠时间。 B.他有通宵工作的体力,从不知道什么是累。 C.他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完成,极为珍惜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