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体学说

受体学说
受体学说

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

(一)胆碱受体

与Ach结合的受体,为胆碱受体,包括:1. 毒蕈碱胆碱受体:称M胆碱受体,位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①M1受体:分布于交感节后神经和胃壁细胞,受体激动引起神经兴奋和胃酸分泌;②M2受体:分布于心肌、平滑肌器官,激动时引起心脏收缩力和心率降低;③M3受体:分布于腺体和血管平滑肌,激动引起平滑肌松弛和腺体分泌;④M4受体:未明⑤ M5受体:未明

2. 烟碱型胆碱受体:称N胆碱受体,位于神经节细胞和骨骼肌细胞上N1受体:在神经节细胞上;N2受体:在骨骼肌细胞上;

(二)肾上腺素受体

与NA或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分布于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依据对不同交感胺类的敏感性不同,分为:1. α受体:① α1受体:激动引起血管收缩、胃肠道平滑肌松弛、唾液分泌及肝糖原分解等;② α2受体:激动引起递质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胰岛素释放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等;2. β受体:① β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肌,激动引起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增加;② β2受体:主要分布于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激动引起支气管扩张、血管舒张、内脏平滑肌松弛、肝糖原降解和肌肉颤动等;③ β3受体:主要在脂肪细胞上,激动引

起脂肪分解;

(三)多巴胺受体:主要存在于中枢,也分布于外周;

1. D1受体:主要在肾血管平滑肌;2. D2受体:主要在突触前膜和平滑肌效应器细胞上;

(四)突触前膜受体

功能:通过反馈机制增加或减少递质的释放,间接影响效应器官的反应,调节神经和组织的反应;释放的递质除了作用于释放部位的突触前膜外,还影响周围其他突触的突触前膜。

同一组织多种受体的共存胆碱受体与肾上腺素受体在许多组织中共存,在数量和效应上有主次之分;

传出神经受体的生物效应与机制

一、传出神经的生物效应1.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有利于机体运动、观察、应激等,表现为心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上升、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松弛、瞳孔扩大等。2. 胆碱能神经兴奋,则使机体对外界的反应下降,进行休整和积蓄能量,表现为心脏抑制、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收缩、瞳孔缩小等二、传出神经递质效应的分子机制(一)G蛋白偶联受体位于胞质膜面,连接质膜受体与效应器之间的信号转导;效应器包括:腺苷酸环化酶(AC)、鸟苷酸环化酶(GC)、磷脂酶C等;肾上腺素受体:1、β受体激动:引起G蛋白变构,激活AC,催化细胞内ATP转变为cAMP,cAMP再通过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使特异蛋白底物磷酸化,随

之产生生物效应;2、α2受体激动:通过G蛋白抑制AC活性,使cAMP含量减少;3、α1受体激动:通过G蛋白激活磷脂酶C,磷脂酶C催化膜的二磷酸磷脂酰肌醇裂解,产生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基甘油(DAG),IP3促使胞内储存钙释放为游离钙,增加胞质钙浓度;DAG激活蛋白激酶C(PK-C),活化的PK-C可促进某些细胞分裂;α1受体还可使受体操纵性钙通道开放,促进膜外钙内流。M胆碱受体:所有M胆碱受体均与G 蛋白偶联,激动可产生多个“第二信使”;血管平滑肌M受体激动:使内皮释放NO,NO兴奋鸟苷酸环化酶,提高cGMP浓度,使血管平滑肌松弛;M受体激动也可促使细胞内钾离子外流,此效应与离子通道直接相连的G蛋白介导有关;某些组织(如心肌)M受体以抑制方式与AC偶联,能降低β受体激动所致cAMP高水平,减弱其生理反应;(二)含离子通道的受体N 受体信号传导不要第二信使参与,N胆碱受体激动后的效应是促进细胞内、外离子跨膜流动,引起突触后神经细胞或神经肌肉终板的去极化。第四节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和分类一、药物作用方式(一)作用于受体激动药拮抗药(二)影响递质1. 影响递质的合成与转化影响Ach合成的药物——密胆碱;影响NA合成的药物——甲基酪氨酸等;2. 影响递质的转运和贮存影响递质转运:麻黄碱促NA的释放;氨甲酰胆碱促Ach的释放;也直接激动受体;影响递质贮存:利舍平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囊泡对NA的摄取,表现抗去

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作用;胍乙啶既可抑制NA的释放,又影响NA在囊泡的贮存;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拟似药:拟胆碱药:胆碱受体激动药:M,N受体激动药(氨甲酰胆碱)M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N受体激动药(烟碱)胆碱酯酶抑制药:(新斯的明)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α1,α2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α1受体激动药(苯肾上腺素)α2受体激动药(可乐定)β1,β2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β1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β2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拮抗药:抗胆碱药:胆碱受体阻断药: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M1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N1受体阻断药(六甲双铵)N2受体阻断药(筒箭毒碱)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α1,α2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β1,β2受体阻断药(无内在活性,普萘洛尔;有内在活性,吲哚洛尔)β1受体阻断药(无内在活性,阿替洛尔;有内在活性,醋丁洛尔)

α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滞药:(利舍平)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和作用于胆碱酯酶药第一节胆碱受体激动药一、M、N胆碱受体激动药二、M胆碱受体激动药三、N胆碱受体激动药第二节胆碱酯酶抑制药体内胆碱酯酶分两种:1.乙酰胆碱酯酶:主要存在于胆碱能神经突触后膜上,也存在于红细胞和肌组织中;2.丁酰胆碱酯酶(Bu-ChE):主要存在于各型胶质细胞、血浆及肝脏中;一般为酯类,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方面,目前主要在开发具有中枢选择性药,用于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治疗,一类通过多途径提高中枢胆碱水平,目前主要集中在选择性中枢胆碱酯酶抑制剂上,如他克林、多奈哌齐等;一、易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二、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

受体学说简要串讲2016-07-21

成都平安医院药剂科实习生培训记录 培训项目:受体学说简要串讲 培训资料发放时间:2016年7月21日 实习生签名: 主讲:刘安娜曹鹏 培训内容: 药物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或原理(mechanism of action;principle of action),指药物在何处起作用及如何起作用。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对提高疗效、防止不良反应及开发新药等都有重要意义。 药物的作用机制可分为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和非受体机制。 各种药物作用机制的分布示意图 一、药物作用的非受体机制 (一)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非特异性药物的作用与化学结构无关,而与药物理化性质有关。如: 1.渗透压作用:硫酸镁的导泻作用,甘露醇的脱水作用2.脂溶作用:全麻药对CNS的麻醉作用3.影响pH:抗酸药治疗溃疡(弱碱性化合物,中和胃酸)4.络合作用:络合剂解除金属、类金属的中毒5.沉淀蛋白:醇、酚、醛、酸可致细菌蛋白变性、沉淀而杀菌 (二)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特异性药物的作用与化学结构密切相关。如: 1.干扰或参与代谢过程影响酶的活性新斯的明抑制胆碱酯酶;碘解磷定复活胆碱酯酶。2.影响生物膜的功能抗心律失常药影响Na+、Ca2+或K+的转运而发挥作用。 多粘菌素损伤细菌的胞浆膜,使膜通透性增加而产生抗菌作用。3.影响体内活性物质乙酰水杨酸抑制体内PG的合成而发挥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4.影响递质释放或激素分泌麻黄碱既直接激动Ad受体,又促NE能神经末梢释放递质。格列齐特可促进胰岛素分泌而使血糖降低。 二、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 受体:(receptor):是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一种能选择性地与相应配体结合,传递信息并产生特定生理效应的大分子物质(主要为糖蛋白或脂蛋白,也可以是核酸或酶的一部分)。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要点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要点 名词解释或简答: 1.玄府气液说:玄府是气液运行的通道,这是刘完素对人体生理、病理观的又一独特见解。刘完素对玄府的认识已超越了《黄帝内经》所述的汗孔概念,而是将人体各种组织的腠理统称为“玄府”,并明确地论述了玄府为气液运行之通道,把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的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称作“气液宣通”。 2.亢害承制论:这是《黄帝内经》阐述五运六气间的相互承制关系的理论。刘完素运用这一理论来该识和说明疾病病理现象的本质与标象的内在联系,提出五运之中,一运过极,必有承制之象见之,“己亢过极,则反似胜己之化”,因此,出现似是而非的假象,必须认真对待。 3.甘温除热法:是李东垣治疗内伤病提倡的基本法则,即用甘温之剂来补益其脾胃,升其阳气、泻其火热的一种治疗方法,他所制的主治内伤热中证的补中益气汤即是以此为基础。 4.内感阴证:是王好古在“内伤三阴”基础上提出的,指饮食冷物、误服凉药以及口鼻吸入雾湿之气等,内伤厥阴、太阴和少阴三阴经而产生的阴寒病证。 5.情志疗法:在《内经》情志五行相胜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以情胜情的治疗方法,巧妙地治愈某些疾病。张子和对此法的运用有其独特的经验。如“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 6.伤寒时地议:是缪仲淳论治外感热病时提出的重要学术思想,他认为古今风气不同,南北水土有异,而且古今人禀赋亦各不同,治疗疾病时可参照《伤寒论》的理论,根据实际发病情况,从时、从地、从人灵活运用。 7.主客交:是吴有性的学术观点之一。主。正气;客。邪气。邪气和血脉合而为一。在疫病传变过程中,有的患者,素体尪赢,伏邪已溃,表里分传,里证虽除,正气业已衰微,不能托出表邪,留而不去,因与血脉合而为一,结为痼疾,由于“客邪胶固于血脉,主客交浑,最难得解”。 8.逆流挽舟法:喻嘉言对夏秋感受热、暑、湿气而成痢疾,治疗主张“必从外而出”,所以用汗法,先解其外,后调其内,且有失于表者,外邪入里,病虽日久,也往往仍可引其邪出之于外,这便是他治疗痢疾的独特见解,称为“逆流挽舟”法,其主剂采用人参败毒散。 9.治形论:张景岳治病的方法重在“治形”,治形又必以精血为务。他说“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此实医家之大门路也。”常用药物以熟地黄为主。 10.(邪伏)膜原:邪从口鼻而入,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夹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者也。 11.畜鱼置介:喻嘉言将“同气相求”的原理,联系到人身的疾病,他指出人身之阴阳,相抱而不脱,是因为“阳欲上脱,阴下吸之;阴欲下脱,阳上吸之”,从而维持着阴阳相抱而不脱的平衡状态。 12.阳化内风说:是叶天士在前人论述中风病的基础上,提出的肝风内动而致中风观点,他认为“阳化内风”的病机是“身中阳气之变动”,指出这种肝风内动,“非外来之邪”。 13.安谷精生:叶氏对损证中既见有精亏,又不能安谷的病证,即取中、下兼顾的治法,以达到“安谷精生”。治中损贵在“安谷”,理下损重在“精生”。以下损为主的,每以填精药中参入山药、茯苓等,“必胃强加谷者,阴药可以效灵”。以中损为主的,往往在补中药里酌加熟地等,以达到生精的作用。 14.虫蚁搜剔法:指叶天士认为络病日深,非峻攻可效,须用虫蚁之类辛咸之品,以搜剔络邪,并常用丸剂徐图缓取。其应用虫蚁之理,是“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着,气可宣通,与攻积除坚,徒入脏腑者有间”。用药如蜣螂、蜂房、山甲、地龙、蟅虫、全蝎等,以此来搜剔络脉,松透病根。 选择和填空知识点: 总论:1.《黄帝内经》是现存唯一的著作,是中医各家学说的基础。 2.各家学说的共同点:①有継承②有取舍③有发展

受体学说

受体学说 递质必须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受体是指神经元和效应细胞膜上能与递质结合的特殊结构。位于突触后膜与效应细胞膜上的受体称为突触后受体,位于突触前轴突末梢上的受体称为突触前受体。某些药物能与受体结合并产生与递质类似的生理效应,称为受体激动剂(或递质拟似剂);如果一些药物,其化学结构与递质相似,也能与受体结合但不能产生递质的效应,而是占据受体或改变受体的空间构型,从而使递质不能发挥作用,这些药物称为受体阻断剂(或递质拮抗剂)。 1.胆碱能受体主要可分成两种类型。一种受体广泛存在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细胞膜上,当乙酰胆碱与这类受体结合后就产生一系列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的效应,包括心脏活动的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膀胱逼尿肌的收缩、瞳孔括约肌的收缩、消化腺分泌的增加等。这类受体也能与毒蕈碱相结合,产生相似的效应。因此这类受体称为毒蕈碱受体(M型受体),而乙酰胆碱与之结合所产生的效应称为毒蕈碱样作用(M样作用)。阿托品是M型受体阻断剂,它仅能和M型受体结合,从而阻断乙酰胆碱的M样作用。另一种胆碱能受体存在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和神经肌接头的终板膜上,当乙酰胆碱与这类受体结合后就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终板电位,导致节后神经元和骨骼肌的兴奋。这类受体也能与菸碱相结合,产生相似的效应。因此这类受体称为菸碱样受体(N型受体),而乙酰胆碱与之结合所产生的效应称为菸碱

样作用(N样作用)。N型受体还可分成两个亚型,神经节神经元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为N1受体,骨骼肌终板膜上的受体为N2受体。筒箭毒能阻断N1和N2受体的功能,六烃季铵主要阻断N1受体的功能,十烃季铵主要阻断N2受体的功能,从而阻断乙酰胆碱的N样作用。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和骨骼肌的交感舒血管纤维,其递质也是乙酰胆碱;由于阿托品可以阻断其作用,所以属于M样作用,受体属于M型受体。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胆碱能受体也有N型和M型两种,但主要是M型受体;乙酰胆碱作用于神经元的M型受体,主要表现为放电增多的兴奋效应。 2.肾上腺素能受体多数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其对效应器的作用既有兴奋性的,也有抑制性的。效应不同的机制是由于效应细胞上的受体不同。目前认为,能与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结合的受体有两类,一类称为α型肾上腺素能受体(α受体),另一类称为β型肾上腺素能受体(β受体)。儿茶酚胺与α受体结合后产生的平滑肌效应主要是兴奋性的,包括血管收缩、子宫收缩、扩瞳肌收缩等;但也有抑制性的,如小肠舒张。儿茶酚胺与β受体结合后产生的平滑肌效应是抑制性的,包括血管舒张、子宫舒张、小肠舒张、支气管舒张等;但产生的心肌效应却是兴奋性的(参阅表)。有的效应器仅有α受体,有的仅有β受体,有的α和β受体均有。不同的儿茶酚胺对α和β受体的作用强度并不一样。去甲肾上腺素对α受体的作用强,而对β受体的作用较弱;肾上腺素对α和β受体的作用都强;异丙肾上腺素主要对β受体有强烈作用。

药理学经典简答题

简答题 1. 从受体作用特点比较激动剂、拮抗剂(包括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拮抗剂)和部分激动剂的区别 2. 举例说明传出神经药物的作用方式 3. 以受体理论阐明匹鲁卡品(毛果芸香碱)、阿托品、毒扁豆碱和新福林(去氧肾上腺素)滴眼对眼压、瞳孔和眼调节的作用 4. 简述新斯的明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5. 从腺体作用、胃肠和血管平滑肌作用以及中枢作用三方面比较阿托品、东莨菪碱和山莨菪碱的药理学特点 6. 简述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制、中毒表现和主要抢救药物 7. 阿托品的下列临床应用如成人括瞳、胃肠绞痛、抗休克可被何药最佳替代,为什么? 8. 简述普萘洛尔的临床应用和主要禁忌症 9. 从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三方面阐明为什么苯二氮卓类已逐渐取代了巴比妥类 10. 简述苯妥英钠的临床应用 11. 简述吗啡的适应症、主要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12. 比较氯丙嗪和阿司匹林的降温特点 13. 比较度冷丁和阿司匹林的镇痛特点 14. 药物可从那些作用途径纠正心律失常 15. 简述左旋多巴、溴隐亭和苯海索(安坦)治疗震颤麻痹的机制 16. 简述强心苷的临床应用 17. 简述强心苷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18. 简述硝酸甘油和普萘洛尔合用治疗心绞痛的药理依据 19. 简述卡托普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20. 比较速尿和双氢氯噻嗪的药理作用(包括作用部位、机制、强度) 21. 简述速尿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2. 简述双氢氯噻嗪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3. 比较缩宫素和麦角新碱对子宫的作用和应用

24. 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主要药理作用 25. 比较地塞米松和阿司匹林抗炎作用特点(包括作用机制、作用环节和作用后果) 26. 简述丙基硫氧嘧啶和大剂量碘合用治疗甲亢危象的药理依据 27. 简述丙基硫氧嘧啶和大剂量碘合用于甲亢手术准备用药的药理依据 28. 简述SMZ+TMP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理依据 29. 简述青霉素的抗菌谱和抗菌机制 30. 举例并比较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 31. 简述氨基糖苷类的共性 32. 以受体理论阐述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 33. 下列合并用药是否合理?为什么? 1)肼苯哒嗪+普萘洛尔+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 2)甲硝唑+喹碘方治疗阿米巴病 3)氯喹+伯氨喹治疗良性疟疾 4) SD+碳酸氢钠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5)硫酸亚铁+维生素C治疗缺铁性贫血 6)异烟肼+乙胺丁醇+维生素B6治疗肺结核 7)庆大霉素+甲硝唑治疗盆腔感染 8)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咖啡因治疗感冒头痛和发热 9)氢氧化铝+三硅酸镁+普鲁苯辛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10)青霉素+链霉素治疗细菌性心内膜炎 11)地高辛+氯化钾+双氢氯噻嗪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整理(最终版)复习进程

总论: 一、伤寒学派始于晋唐,盛于明清。外感热病的辩证论治体系 1.宋金以前伤寒八大家: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 方证同条,比类相附,“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美尼尔氏综合症 方证相应,有是证,用是方。 2.明清伤寒学派 错简重订派:方有执(首先提出)喻昌(喻嘉言)(大力倡导) 维护旧论派: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陈念祖(陈修园) 辩证论治派:柯琴,徐大椿(以方类证) 尤怡,钱潢(以法类证) 陈修园,包诚(分经审证) 二、医经学派:内经等经典著作为研究对象,重理论。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痤疮疡门开手第一方。 三、经方学派:重方药(秘方) 四、中西汇通派唐宗海(第一人) 五、河间学派刘完素寒凉派火热论 (为攻邪学派、丹溪学派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还是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形成的先导) 荆山浮屠:罗知悌 六、易水学派张元素李杲 七、攻邪学派张从正“汗、吐、下” 八、丹溪学派养阴 九、温补学派 宋《局方》温燥 金朱丹溪寒凉降火———苦寒 明温补 清寒凉 十、温病学派温疫学派: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 温热学派:叶桂,吴瑭,薛雪,王士雄(温病四大家) 华佗145-208东汉末医家建安三神医(董奉,张仲景)“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1.麻沸散:羊踯躅茉莉花根当归菖蒲 2.五禽戏:运动养生(华佗对中医养生的最大贡献) 3.漆叶青黏散:黄精漆叶桑葚何首乌茅山术 《华佗神方》孙思邈著 整易麻药神方:川乌草乌胡茄子羊踯躅麻黄专为开取箭头时用,服之令人不痛。 外敷麻药神方:川乌尖草乌尖生南星生半夏胡椒蟾酥荜茇细辛专为施割症时,可治骨质增生“阳化气,阴成形”解麻药神方:人参生甘草陈皮半夏白薇菖蒲茯苓 神膏:乳香没药血竭儿茶三七冰片麝香 热加黄连,腐加轻粉,有水加龙骨,收口加珍珠、蟹黄,杖伤三七倍用。 孙思邈药王千金要方(把虚损分为五劳六极七伤)注重养生、医德。 对《伤寒论》的研究采用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 “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一则麻黄,一则青龙” “以方类证”“三纲鼎立”之说 治疗经验 中风:1.伤风,太阳中风 2.关节不利,疼痛风寒湿痹乌头,天雄,附子 3.半身不遂,口僻,言语不利独活酒,牛膝酒 真中风风邪入中 类中风内风,内虚 症瘕积聚属肝,胸痹属心,痢疾属脾。 小建中汤衍变的类方:内补当归建中汤,内补川芎汤,大补中当归汤,黄芪汤 《千金要方》内外两方面

巧妙的受体学说

巧妙的受体学说 1948 年Ahguist 提出了受体学说,它伴随50多年的麻醉生涯,α、β受体学说指引我正确使用肾上腺素能药物,包括儿茶酚胺类和非儿茶酚胺类,从而挽救了不少病人的生命。 从纯α到β受体激动药的“光谱”上,排列着各种强弱不等的α+β受体激动药,兴奋α受体使血管收缩,兴奋β受体使心率加快血管扩张。为了精准选择药物,可以按照α、β受体的强度进行排序(表1)

事物有阴阳,受体也有兴奋和抑制的两面性,α、β受体不仅各有激动药还有阻滞药。α受体又可细分为α1和α2受体,β受体又分为β1和β2受体。只有外周的α1和α2受体均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但兴奋中枢的α2受体,则是抑制交感,反而产生催眠和降低心率血压的作用。兴奋心脏β1受体使心率加快,兴奋血管的β2受体则使血管扩张。兴奋支气管的β1受体使之舒张,抑制β1受体则产生支气管收缩。记住效应器官的受体种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治疗。图1显示受体在器官上的分布。 纯α受体激动药 纯α受体激动药即α1激动药,它位于表1 的前端,主要代表是去氧肾上腺素(苯福林)和甲氧胺(甲氧明),均属非儿茶酚胺类。他们的净作用是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在严重低血压和心脏?质鹾笱 苈樽碜酆险鞯募本戎?。 苯福林最为有效。它还常用于治疗法乐四联症“缺氧发作”,嗜铬细胞瘤切除后严重低血压及低血压型心动过速,反射性使心率减慢,每次用量仅50-100μg。苯福林还可以替代麻黄碱用于产科麻醉的低血压,因为它迅速收缩母体血管,较少通过胎盘,对胎儿循环和代谢影响较小。 甲氧胺20mg/支可用于腰麻后低血压,其作用时间较长,用量每次为5-10mg。注射一次维持10-15min 纯β受体激动药 纯β受体激动药位于表1“光谱”的末端,其主要作用是异丙肾上腺。它作用于心脏β1受体可加快心率,促进传导,作用于支气管β2受体使气管扩张,作用于外周血管β2受体是扩张血管,使血压下降。异丙肾上腺素的适应证有Ⅲ°房室传导阻滞,高血钾引起的心动过缓,β阻滞剂过量及支气管痉挛(哮喘发作)等,单次注射为3-5μg,可小量持续泵注。

第三章 写作载体与受体

第三章写作载体与写作受体 课时安排:汉语言18学时,新闻10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 题目:写作载体与写作受体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写作载体、写作受体、材料、素材、题材、资料、 主题、标题、结构的含义。 2、掌握结构的形式、结构的基本单位。 3、熟悉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4、熟悉主题的提炼与要求。 5、熟悉结构的组合方式。 6、熟悉写作受体的素质。 7、了解材料的作用、主题的特点、结构的要求。 8、了解语言的功能、素养、特点、要求、 写作受体的特点。 3、掌握记叙散文中写景散文的写作技法。 教学方式、手段:讲授 教学媒介:多媒体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写作载体的内质 写作载体——怎么写——文章 /写作成品 载体,科学技术上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 写作载体,指写作主体对写作客体认识和反映的物质形式。 写作载体的构成:内容要素——内质——材料与主题 形式要素——外形——结构与语言 一、材料 (一)材料及其相关概念 1、材料——各类文体 就是写作主体为着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以及写入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现象或理论依据,诸如人物、事件、情理、景物、数据、例证、名言等。 2、素材——文学创作和文艺评论 指写作主体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的那些未经整理、加工的原始材料。它一般是凌乱的、不完整的。 3、题材——文学创作和文艺评论 指经过写作主体的集中、提炼、加工、改制并写入作品中,用来表现主题

的材料。 素材与题材的区别: 素材:零星的、分散的、平常的 题材:集中的、连贯的、典型的 4、资料——论文 多指撰写学术论文、实验报告和其他科技文章(如文摘、年鉴、便鉴、综述、评述等)时用来参考和引用的各种书面材料。 资料包括: 原始资料:档案、原始文献、会议记录、统计报表、调查笔记、文物图片 整理加工的资料:摘要、目录、索引、分类剪报、资料笔记、读书卡片(二)材料的作用 1、材料与主体认识:材料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前提 2、材料与主题: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和表现主题的支柱 材料是第一性的,主题是第二性的。 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主题是从材料中分析、提炼和概括出来的;主题一旦形成、确定后,就作为文章的中心,支配材料的选择、使用和安排,主题依靠材料来支持,材料则为表现主题服务。 3、材料与文章形式:材料是构成文章形式的主要成分 ①材料是安排结构的依据 ②材料是选定表达方式的依据 (三)材料的采集 1、含义: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占有材料。古人把它称为“储材。” 2、作用:不仅是整个材料工作的基础,也是全部写作活动的起点。 3、要求——多 茅盾《有意为之——谈如何搜集题材》:“采集之时,贪多务得,要跟奸商一般,只消闻得何处有门路,有货,便千方百计钻挖,弄到手方肯死心,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可称为‘货’的,便囤积,不厌其多。” 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俱收并蓄,待用无遗。” 古人:“竭泽而渔” 秦牧三个仓库:直接材料——生活中 间接材料——书籍和资料中 人民语言——日常搜集 (四)材料的鉴别 1、含义:就是比较材料的优劣,分析材料的性质,辨识材料的真伪,掂量材料的轻重,估价材料的意义等。就是解决对材料的认识问题。 2、要求——精 就是根据写作目的和要求以及不同文体的需要对所采集到的感性材料进行精心的鉴别,这样,有可能分清材料的特征、类别、真伪、主次,认清它的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自号通玄处士的医家是(D) A.张景岳 B.王好古 C.张洁古 D.刘完素 E.朱肱 1.D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处士,后人称他为刘河间。 2.刘完素认为肺、心、肝、脾、肾的本气是() A.清 B.凉 C.温 D.湿 E.燥 E.热 A.寒 2.刘河间脏腑六气病机说认为“肺本清,虚则温”。“心本热,虚则寒”。“肝本温,虚则清”。 “脾本湿,虚则燥”。“肾本寒,虚则热”。 7.增列“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使《素问》病机十九条的内容更为完整的医家是(E) A.张洁古 B.喻昌 C.绮石 D.缪仲淳 E.刘守真 7.E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结合运气学说阐发病机十九条,并增补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这一燥病病机。 8.刘河间在“亢害承制论”中,认为金极(B) A.似土 B.似火 C.似水 D.似木 E.似金 11.刘河间所创制的地黄饮子,主要是治疗() A.瘖痱 B.消渴 C.结阳 D.热毒 E.胸膈痞结 11.A刘河间以地黄饮子治疗足废不用,暴暗失语之瘖痱证。 (二)B型题 A.元气不足,正气自虚所致 B.阴虚火旺所致 C.将息失宜,心火暴甚所致 D.阳气暴脱所致 E.痰生热,热生风 3.刘河间、朱丹溪、李东垣对中风病机的认识强调() 3.C刘河间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将息失宜,心火暴甚。 4.E朱丹溪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痰生热,热生风。 5.A李东垣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本气自虚。 A.下消 B.消中 C.肾消 D.上消 E.消渴

6.刘完素认为,饮水多而小便少者属(E) 7.刘完素认为,饮食多而不甚饥,小便数而渐瘦者属(B) 8.刘完素认为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属(C) (三)X型题 1.刘完素的著作有(ABCDE) A.《素问玄机原病式》 B.《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C.《三消论》 D.《宣明论方》 E.《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2.刘完素用五运作为疾病分类的纲领是() A.诸风掉眩,皆属肝木 B.诸痛痒疮,皆属心火 C.诸湿肿满,皆属脾土 D.诸气膹郁病痿,皆属肺金 E.诸寒收引,皆属肾水 2.ABCDE刘完素用五运作为疾病分类的纲领,他把五运主病与五脏相联系,在原有病机十九条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使之更贴近人体脏腑的病理状况。 3.刘完素对火热病的论治是(ABCDE) A.表证用辛凉或甘寒解表 B.表证兼内热用表里双解法 C.里证攻下里热 D.邪在半表半里用小柴胡汤和解 E.里证清热解毒 5.地黄饮子由地黄、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附子、五味子、肉桂、茯苓、麦冬、石菖蒲、远志加生姜、大枣、薄荷组成。 6.ABCE白虎汤为张仲景《伤寒论》方。刘河间创制的方剂有防风通圣散、地黄饮子、双解散、三一承气汤等。 6.下列方剂属刘完素创立的有(ABCE) A.防风通圣散 B.地黄饮子 C.双解散 D.白虎汤 E.三一承气汤 二、名词解释题 1.河间学派 1.是以宋金时代河间刘完素为代表的一个医学流派。其学术思想的中心内容是从运气角度出发,探讨火热病机,以治疗火热病证为其擅长,善用寒凉药物。河间学派由刘完素、马宗素、穆大黄、荆山浮屠、罗知悌、葛雍、镏洪、张从正等医家组成。 2.五运六气病机学说 2.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研究四时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影响的一种理论。

《医学专业能力测验》模拟卷

《医学专业能力测验》模拟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红细胞上受体的类型 B.红细胞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C.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素类型 D.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2.血液中除去血细胞的液体部分是: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浆 3.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红细胞外液的物理、化学因素保持着动态平衡 B.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D.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4.通过自身调节方式维持相对稳定的是: A.体温 B.血液pH值 C.肾血流量 D.激素水平 5.当钠泵活动加强时,组织可出现的变化是: A.细胞内低钾高钠 B.静息电位负值增加 C.动作电位频率增快 D.细胞体积增大6.CO2和NH3在体内跨细胞膜转运属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7.关于易化扩散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B.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K+、Na+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 C.作为载体的膜蛋白质与被转运物质之间有高度的结构特异性 D.通道蛋白质对被转运物质没有特异性 8.细胞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膜在兴奋时Na+的通透性增大 C.膜上ATP的作用 D.膜上钠泵的作用 9.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首先出现: A.峰电位 B.阈电位 C.负后电位 D.局部电位 10.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A.无限大 B.大于正常 C.等于正常 D.零 11.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A.移行上皮可出现鳞状上皮化生 B.支气管黏膜上皮可出现鳞状上皮化生 C.呼吸道黏膜上皮可出现小肠上皮化生 D.宫颈腺上皮可出现鳞状上皮化生 12.有一长期吸烟的病人,经常咳嗽,现以肺部感染入院,作痰涂片检查,发现脱落的气管黏膜上皮中有鳞状上皮,但细胞无异型性,此为: A.气管黏膜上皮鳞状化生 B.痰中混有食管上皮 C.痰中混有口腔上皮

中医各家学说

三世医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素女脉诀》 中医理论体系内容: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方剂、本草、针灸、辨证、诊法、治则、养生、运气 用阴阳学说阐明医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 说明各种事物的普遍联系②说明事物的平衡、不平衡 ③说明事物的互相转化④说明阴阳为矛盾共生 用阴阳学说说明事物的互为转化:冬伤于寒,春生病热;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僻;夏伤于暑,秋生亥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确立学派的依据:①师承授受:亲炙(师徒面对面传授学习)、私淑(未曾见面,学习著作尊其为师)②学术争鸣:不同学派、不同医家 六大学派:医经学派:《黄帝内经》;经方学派:经验方或仲景方;河间学派:火热立论;易水学派:脏腑病症;寒温学派:中医外感病;汇通学派:中西医汇通 刘完素(刘河间) 亢害承制论:①自然界运气承制是保持事物运动平衡的必要条件 ②五运之气偏亢到一定程度出现胜己之化的假象 火热论:①火热病的广泛性②六气皆能化火③五志过极皆为热甚④火热病的治疗(表证宜汗解,里证宜攻下) 张从正(张子和) 处之者三,出之者三:天之六气、人之六味、地之六气合称三部之气,太过或者不及时变为三部邪气,侵犯人体导致三部之病,按照症状部位不同分为上中下治疗对应用汗(表解)吐(上涌)下(下泄)三法,使得邪去正安。 攻邪之法:汗吐下三法 朱震亨(朱丹溪)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①理论依据,源于内经②取类比象,天地日月③人体阴精,迟成早渴④精欲无涯,动火耗精⑤动静得宜,收心养性 火热证的辩治:①实火可泻:正治法(黄连解毒汤热者寒之,小便降火极速,硝黄冰水)火郁发之:外受风寒(苍术柴胡),内有郁热(火郁汤) 反治法:火盛者,当顺其性而发之必兼温散 ②虚火可补:滋阴降火法:阴血虚而相火旺(四物汤加黄柏)阴精虚而相火旺(大补阴丸)引火归源法:附子未津调,敷涌泉穴 甘温除热法:人参,白术,甘草 郁证病因病机:寒暑交侵(外)、饮食失节(饮)、七情内伤(情)、劳役过度(劳)导致气血佛有郁,导致血热湿痰(六郁)使得相因为病,变生他病(气湿痰热血食) 10、孙一奎 论命门:含义:命门乃肾间动气,蕴含着原气、动气生生不息的变化,为人身先天之太极,是原气生生不息运动变化的机理。 部位:无形质、无具体部位可言、无经络可指、无动脉之形诊 属性:非水非火,可比作坎中之阳,反对命门属火,右肾属火 功能:肾间动气即元气,元气生生不息的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脏腑、经络的形成和各种生理功能活动都离不开他 论火:天人之火各具君相;火有内外邪正之分 10、张元素

中医各家学说(附带答案)

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以阐发脏腑病机及脏腑辨证为中心学术内容的是:( ) A、温补学派 B、易水学派 C、河间学派 D、丹溪学派 2、庞安时倡导的病因说是:( ) A、杂气说 B、内伤外感说 C、寒毒说 D、三邪说 3、“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是哪位医家所提:( ) A、吴有性 B、吴鞠通 C、薛雪 D、叶桂 4、提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的医家是:( ) A、张介宾 B、朱丹溪 C、赵献可 D、李中梓 5、《格致余论》的作者是:( ) A、刘完素 B、张元素 C、张从正 D、朱震亨 6、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医家是:( ) A、刘河间 B、李杲 C、王好古 D、张从正 7、刘完素治疗火热病所创制的名方是:( ) A、凉膈散 B、调味承气汤 C、防风通圣散 D、银翘散 8、治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方选:( ) A、白虎汤 B、麻杏石甘汤 C、补中益气汤 D、通圣散 9、我国第一部温病专著是:( ) A、《温疫论》 B、《温热论》 C、《疫疹一得》 D、《温热经纬》 10、吴师机治上焦风热用:( ) A、散阴膏 B、金仙膏 C、桑菊饮 D、清阳膏 11、易水学派对后世哪个学派较有影响:( ) A、温病学派 B、温补学派 C、丹溪学派 D、攻邪学派 12、除外科外,陈自明还在哪方面较有贡献:( ) A、儿科 B、针灸 C、妇科 D、中药 13、丹溪解决了阴虚火旺的机理问题,在治法上创用滋阴泻火之法,其用药特点是:( ) A、补阴必兼泻火 B、补阴为主,泻火乃权宜之计 C、补阴不必泻火 D、补阴多兼泻火 14、王好古认为,若阴证见身表热,四肢温,头重不欲举,脉浮弦,按之全无力者,则是:( ) A、阳从内消 B、阳从外走

药理学各章简答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言 简答题 1.什么是药理学?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为临床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基本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2. 什么是药物? 能影响机体的生理、生化或病理过程,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 3. 简述药理学学科任务。 ①阐明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②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 ③为其他生命科学的研究探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药动学 简答题 30.试述药物代谢酶的特性。 ①选择性低,能催化多种药物。 ②个体差异大:变异性较大,常受遗传、年龄、营养状态、机体状态、疾病的影响而产生明显的个体差异,在种族、种群间出现酶活性差异,导致代谢速率不同。 ③易被药物诱导或抑制:酶活性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增强或减弱现象。长期应用酶诱导药可使酶的活性增强,而酶抑制药能够减弱酶活性。 31.简述绝对生物利用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区别。 32.试比较一级消除动力学与零级消除动力学的特点。 一级消除动力学特点:①药物按恒定比例消除;②半衰期是恒定的; ③时量曲线在半对数坐标纸上呈直线; 零级消除动力学特点:①药物按恒定的量消除;②半衰期不是固定数值; ③时量曲线在半对数坐标纸上呈曲线。 第三章受体理论与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 简答题 1.简述受体的特性。 多样性、可逆性、饱和性、亲和性、特异性、灵敏性 2.简述受体分类。 根据受体存在部位:细胞膜受体、胞质受体、胞核受体 根据受体蛋白结构,信息转导过程,效应性质等: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偶联受体、核激素受体等 第四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第五章胆碱能系统激动药和阻断药

受体学说

二、受体理论 要点: (1)受体的概念、特性、类型和调节方式 (2)受体学说 (一)受体的概念 1.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上的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能与特异性配体(药物、递质、激素、内源性活性物质)结合并产生效应。 2.配体或配基:与受体结合的特异性物质称。 3.受点或位点:受体上能与配体相结合的活性基团。 (二)受体的特性 1.有饱和性、竞争性 2.特异性 3.可逆性 4.高亲和性 5.结构专一性 6.立体选择性 7.区域分布性 8.生物体存在内源性配体 9.亚细胞或分子特征 10.配体结合试验资料与药理活性的相关性 (三)受体的类型 根据受体在靶细胞上存在的位置或分布分类:3类 1.细胞膜受体 (1)如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多巴胺受体、阿片(内阿片肽)受体、组胺受体及胰岛素受体等; (2)受体除分布于突触后膜外,有些也分布于突触前膜。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受体对药物的亲和力、敏感性和生理功能不同。 2.胞浆受体:位于靶细胞的胞浆内,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性激素受体等。

3.胞核受体:位于靶细胞的细胞核内,如甲状腺素受体存在于细胞浆或细胞核内。 根据受体蛋白的结构和信号转导的机制分类 1.含离子通道的受体:受体直接与离子通道相偶联,配体与其结合后迅速引起细胞膜的电位变化而产生效应。如GABA受体。 2.G蛋白偶联受体:受体与配体结合后,通过G蛋白改变细胞内第二信使的浓度,将信号传递至效应器而产生生物效应。如M-ACh受体、NA受体、5-HT受体和DA受体等。 3.酪氨酸激酶受体:为跨膜蛋白,胞外部分与配体结合,胞内部分含有酪氨酸激酶活性或与酪氨酸激酶偶联。如胰岛素、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等。 4.调节基因表达的受体:细胞浆或细胞核内,也称核受体。其配体多为亲脂性小分子化合物,如甾体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甲状腺素。 (四)受体调节 概念:受体与配体作用,其有关的受体数目和亲和力的变化称受体调节。 1.向下调节(衰减性调节)和向上调节(上增性调节) (1)向下调节:长期使用激动剂,如用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哮喘,可使受体数目减少,疗效逐渐下降。 (2)向上调节:长期使用拮抗剂,如用普萘洛尔可出现受体数目增加,突然停药,可引起反跳现象,表现为敏感性增高。 2.同种调节和异种调节 (1)同种调节:配体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使自身的受体发生变化。 (2)异种调节:配体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对另一种配体的受体产生调节作用。如β-肾上腺素受体可被甲状腺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所调节;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可受苯二氮调节。 (五)受体学说 Drug:D Receptor:R Effect:E 1.药物与受体的作用——占领学说 2.基本观点: (1)R必须与D结合后才被活化,药效与被占领的受体数目成正比。 (2)D与R之间具有结合的能力,称:亲和力,用1/K D表示。 (3)D与R结合后引起E的能力称为:内在活性。

中医各家学说重点

1,孙思邈对方剂学的贡献包括哪些方面。 答:1,集方剂之大成(历代医家经方,验方;明间验方,秘方;道教,少数名族方;国外医学传统方药)2,化载发展古方(仲景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小建中汤)3,组方配伍特点(“大而有法,杂而有方”)4,剂型多样化(汤剂,药酒)。 2,试述钱乙遣方用药的特点与后世的影响。 答:一,用药务求柔润;二,力戒呆补峻功;三,注意升降气机;四,善于化载古方;五;创造简便成药。钱乙的五脏辩证为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所推崇;注重调理小儿脾胃的论点对李杲有启发;其创造的地黄丸则为薛己,赵献可效仿;其治疗小儿外感热病神昏惊厥,注意清凉解毒,芳香开窍等法,为清代温病学家所采纳。 3,试述刘完素“六气皆从火化”的学术观点。 答:刘完素对风燥湿寒诸气与火热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六气皆能化火之说。他强调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变化过程中,皆能化热生火,而火热也往往是产生风湿燥寒的原因之一。既然风湿燥寒于火热皆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风湿燥寒诸气为病皆可化生火热。而火热为病又可产生风湿燥寒诸证,六气之中,火热即成为中心。 4,刘完素对火热病症的治疗有何发展。 刘氏对外感火热病证,主要分表证,表里同病和里证进行治疗。一,表证:主张以辛凉或甘寒之剂以解热,用“甘草,滑石,葱鼓等发散甚妙”,如:凉隔散,天水散;二,表里同病:刘氏对半表半里的病证,治法甚多,而悉以宣通沸热郁结为主,如大小柴胡汤,防风通圣散;三,里证:若表证已解,而里热郁结,汗出而热不退者,即可应用下法,如承气汤,黄连解毒汤。 5,张元素对药物的研究表现在哪些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 一,升降沉浮。二,制定药类法象。三,阐发苦欲补泻。四,创药物归经报使。无,六气内淫制方大法。六,用药要旨。突出成就。创药物归经和药物报使。 6,张元素治疗脾胃的主导思想是什么,其确定的治脾胃的原则是什么? 扶养脾胃“养正积自除” 7,简诉张氏的枳术丸和仲景的枳术汤的区别? 答:针对老幼虚弱、脾胃不足、饮食不消之证,张元素把仲景枳术汤化裁为枳术丸治之。原方枳实用量重于白术,以消化水饮为主,兼顾脾胃;而张氏的枳术丸中白术用量重于枳实,补养脾胃为主,兼治痞消食。即“先补其虚,而后化其所伤”。“白术者,本意不取其食速化,但令人胃气强实,不复伤也”。方中配荷叶芬芳升清,以之裹烧,又用米饭为丸,与白术协力,则更增强滋养胃气之功,枳术丸充分体现了张氏养正积自除的主导思想。 8,李杲脾胃论的后世的影响? 答:首先专题研究脏腑学说之先河,此后便形成了补土派。主张以补脾,升阳,扶正为主,增强体质的治疗思想。一,为后世温补学派之肇始,影响了明代薛己,李中梓,张介宾;二,丹溪为滋阴派,治疗杂病极重胃气,受李杲影响:三,明代外科学家陈实功治疗外科兼重视脾胃,饮食调养“诸疮全赖脾土”:四,清代叶天士,接受李杲,增加养胃阴,使脾胃学更加完善。 9,试诉阳有余阴不足,相火论的主要内容? 阳有余阴不足:一,人之阴阳动静,动多静少;二,人之生长衰老,阴精难成易亏;三,人之情欲无涯,相火易夺阴精。相火论:相火为生命之动力,相火妄动则为贼邪。 10,丹溪治疗痰证,郁证有何独特见解和用药特点? 丹溪认为痰证病机与脾胃和气郁有着密切联系,提出了百病兼痰的著名观点,治痰善用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法。以二陈汤为治疗基本方。丹溪认为郁证病机为气血瘀滞,接受李杲脾胃为升降之枢的观点,认为“反郁皆在中焦”创作越鞠丸统治诸郁证。治郁重在调气,常用

中医各家学说备课讲稿

中医各家学说

三世医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素女脉诀》 中医理论体系内容: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方剂、本草、针灸、辨证、诊法、治则、养生、运气 用阴阳学说阐明医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 说明各种事物的普遍联系②说明事物的平衡、不平衡 ③说明事物的互相转化④说明阴阳为矛盾共生 用阴阳学说说明事物的互为转化:冬伤于寒,春生病热;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僻;夏伤于暑,秋生亥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确立学派的依据:①师承授受:亲炙(师徒面对面传授学习)、私淑(未曾见面,学习著作尊其为师)②学术争鸣:不同学派、不同医家 六大学派:医经学派:《黄帝内经》;经方学派:经验方或仲景方;河间学派:火热立论; 易水学派:脏腑病症;寒温学派:中医外感病;汇通学派:中西医汇通 刘完素(刘河间) 亢害承制论:①自然界运气承制是保持事物运动平衡的必要条件 ②五运之气偏亢到一定程度出现胜己之化的假象 火热论:①火热病的广泛性②六气皆能化火③五志过极皆为热甚④火热病的治疗(表证宜汗解,里证宜攻下) 张从正(张子和)

处之者三,出之者三:天之六气、人之六味、地之六气合称三部之气,太过或者不及时变为三部邪气,侵犯人体导致三部之病,按照症状部位不同分为上中下治疗对应用汗(表解)吐(上涌)下(下泄)三法,使得邪去正安。 攻邪之法:汗吐下三法 朱震亨(朱丹溪)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①理论依据,源于内经②取类比象,天地日月③人体阴精,迟成早渴④精欲无涯,动火耗精⑤动静得宜,收心养性 火热证的辩治:①实火可泻:正治法(黄连解毒汤热者寒之,小便降火极速,硝黄冰水) 火郁发之:外受风寒(苍术柴胡),内有郁热(火郁汤) 反治法:火盛者,当顺其性而发之必兼温散 ②虚火可补:滋阴降火法:阴血虚而相火旺(四物汤加黄柏)阴精虚而相火旺(大补阴丸) 引火归源法:附子未津调,敷涌泉穴 甘温除热法:人参,白术,甘草 郁证病因病机:寒暑交侵(外)、饮食失节(饮)、七情内伤(情)、劳役过度(劳)导致气血佛有郁,导致血热湿痰(六郁)使得相因为病,变生他病(气湿痰热血食) 10、孙一奎 论命门:含义:命门乃肾间动气,蕴含着原气、动气生生不息的变化,为人身先天之太极,是原气生生不息运动变化的机理。 部位:无形质、无具体部位可言、无经络可指、无动脉之形诊

中医各家学说-多项选择_7(精选试题)

中医各家学说-多项选择 1、关于乳酶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不宜与吸附药合用 B.可用于消化不良,腹胀 C.可分解糖类,产生乳酸,提高肠内酸度 D.宜与抗菌药物合用提高疗效 E.为干燥酶制剂 2、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可选用: A.哌仑西平 B.丙谷胺 C.奥美拉唑 D.硫酸镁 E.三硅酸镁 3、助消化药的作用有: A.抑制肠内腐败菌的繁殖 B.增加胃内酸度 C.增加胃蛋白酶含量 D.抑制胃内胰酶活性 E.增加胃内胰酶含量

4、乳果糖可: A.排毒 B.抗酸 C.治疗便秘 D.降低肝性脑病患者的血氨 E.利胆 5、泻药临床主要应用于: A.便秘 B.痔疮患者 C.服驱肠虫药后 D.胆结石 E.排除肠内容物 6、乳果糖的作用有: A.治疗肝性脑病 B.降低血氨 C.容积性导泻 D.降低门脉高压 E.以上都不是

7、下列哪些药为收敛性止泻药: A.芬诺酯(苯乙哌啶) B.次碳酸铋 C.鞣酸蛋白 D.阿片制剂 E.药用炭 8、下列哪些抗溃疡病药有保护胃黏膜作用: A.哌仑西平 B.氢氧化铝 C.硫糖铝 D.雷尼替丁 E.前列腺素E 9、对于非细菌性腹泻可选用: A.阿片制剂 B.鞣酸蛋白 C.次碳酸铋 D.药用碳 E.抗生素 10、下述泻药的应用哪些是不对的:

A.治疗便秘 B.预防便秘 C.排除肠内毒物 D.腹痛 E.排出肠内虫体 11、抗酸药的药理作用包括: A.促进溃疡愈合 B.缓解胃肠痉挛 C.促进消化 D.中和胃酸 E.抑制胃酸分泌 12、奥美拉唑的作用特点是: A.合用抗菌药可使幽门螺杆菌转阴达90%以上 B.抑制胃酸形成的最后环节 C.缓解溃疡疼痛 D.胃壁细胞H+泵抑制药 E.对溃疡愈合比H2受体阻断药更有效 13、阿片酊或复方樟脑两药可用于: A.急性便秘

中医各家学说常见名词解释

中医各家学说常见名词解释 1.玄府气液说:玄府是气液运行的通道,这是刘完素对人体生理、病理观的又一独特见解。刘完素对玄府的认识已超越了《黄帝内经》所述的汗孔概念,而是将人体各种组织的腠理统称为“玄府”,并明确地论述了玄府为气液运行之通道,把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的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称作“气液宣通”。 2.亢害承制论:这是《黄帝内经》阐述五运六气间的相互承制关系的理论。刘完素运用这一理论来该识和说明疾病病理现象的本质与标象的内在联系,提出五运之中,一运过极,必有承制之象见之,“己亢过极,则反似胜己之化”,因此,出现似是而非的假象,必须认真对待。 3.甘温除热法:是李东垣治疗内伤病提倡的基本法则,即用甘温之剂来补益其脾胃,升其阳气、泻其火热的一种治疗方法,他所制的主治内伤热中证的补中益气汤即是以此为基础。 4.内感阴证:是王好古在“内伤三阴”基础上提出的,指饮食冷物、误服凉药以及口鼻吸入雾湿之气等,内伤厥阴、太阴和少阴三阴经而产生的阴寒病证。 5.情志疗法:在《内经》情志五行相胜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以情胜情的治疗方法,巧妙地治愈某些疾病。张子和对此法的运用有其独特的经验。如“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 6.伤寒时地议:是缪仲淳论治外感热病时提出的重要学术思想,他认为古今风气不同,南北水土有异,而且古今人禀赋亦各不同,治疗疾病时可参照《伤寒论》的理论,根据实际发病情况,从时、从地、从人灵活运用。 7.主客交:是吴有性的学术观点之一。主。正气;客。邪气。邪气和血脉合而为一。在疫病传变过程中,有的患者,素体尪赢,伏邪已溃,表里分传,里证虽除,正气业已衰微,不能托出表邪,留而不去,因与血脉合而为一,结为痼疾,由于“客邪胶固于血脉,主客交浑,最难得解”。 8.逆流挽舟法:喻嘉言对夏秋感受热、暑、湿气而成痢疾,治疗主张“必从外而出”,所以用汗法,先解其外,后调其内,且有失于表者,外邪入里,病虽日久,也往往仍可引其邪出之于外,这便是他治疗痢疾的独特见解,称为“逆流挽舟”法,其主剂采用人参败毒散。 9.治形论:张景岳治病的方法重在“治形”,治形又必以精血为务。他说“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此实医家之大门路也。”常用药物以熟地黄为主。 10.(邪伏)膜原:邪从口鼻而入,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夹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者也。 11.畜鱼置介:喻嘉言将“同气相求”的原理,联系到人身的疾病,他指出人身之阴阳,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