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倾力奉献社会》试题

第12课《倾力奉献社会》试题
第12课《倾力奉献社会》试题

第12课《倾力奉献社会》试题

第12课《倾力奉献社会》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在学习了第十二课《倾力奉献社会》后,九年级一班同学围绕“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展开了热烈讨论。下列观点你认为错误的有() A、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国家命运决定个人命运 B、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总是与国家兴衰、民族的荣辱联系在一起的 C、个人命运决定国家命运,只有个人得以发展,国家才能发展 D、国家、民族濒临灭亡边缘,个人的生存都难以保障,前途更无从谈起 2、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国,沉浸家庭的幸福之中。当祖国面临核大国的威胁。邓稼先毅然接受开拓祖国核事业重任,离别妻儿,隐姓埋名,走向大戈壁。这告诉我们()①要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②国家、民族利益大于个人利益;③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能考虑个人利益;④当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要首先想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A、

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我国航空工业的领军人物、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总经理林左鸣把自己成长发展的故事告诉青年学子,只有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结合,刻苦学习,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此认识错误的有() A、个人的理想只有符合国家民族的需要才能变成现实 B、确立个人理想,要从国家的需要出发 C、要使自己的人生理想得以实现,就要把自己的前途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 D、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两耳不闻窗外事,刻苦学习,勤奋努力 4、右边漫画《情系灾区万众一心》告诉我们()①“天下兴亡,匹夫有则”;②抗震救灾,只是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与未成年人无关;③当国家处在危难时,要勇担社会责任;④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是每个公民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A、②③④B、

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5、换一只节能灯,参与一次节能减排宣传活动,少坐私家车、出租车……这是海宁小朋友周湘漪于2008年7月中旬写给浙江省长的倡议信的内容。收到信后,省长吕祖善于日前作出批示:“周湘漪小朋友有这样的节能环保意识,值得大家学习。她所提建议也很好,请省教育厅、团省委研究采纳!”。

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有() A、作为青少年要向周湘漪小朋友学习,要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B、青少年要知国情,关注社会的变化,培养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C、青少年学生的主要职责是保护环境,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D、要奉献社会,就必须关注和了解社会,关心国家的发展 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这启示我们()①要关注和了解社会,把握社会

的发展方向;②青少年不能做温室里的花草,闭门读书,要走出家门,服务社会;③要关注社会的变化,把握社会的脉搏;④青少年要一心向学,两耳不闻窗外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7、某社区居民黄蛮(16周岁)闻讯朋友阿文(14周岁)在一立交桥附近被人殴打,便认为自家“兄弟”挨打,自己当“大哥”的有责任去帮忙出气。于是在次纠集阿文、阿诚(15周岁)将对方

砍成轻伤。作为青少年要()①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②认识到哥们义气既害人又害己,要不得;③保持“哥们义气”,

为朋友两肋插刀;④自觉抵制“哥们义气”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8、2008年8月25日,在潍坊潍城区西关街道西关大街社区花园内,一群学

生正在清扫垃圾。在该社区活跃着一支“暑期志愿服务社区小队”。小队是由该社区的10多名中学生自发组成。他们开展清洁卫生、帮

扶贫困老人等公益活动。对此认识错误的有() A、中学生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会影响学习 B、中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应该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C、通过参加公益活动,中学生会学到很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 D、中学生需要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知识和创造价值的本领 9、青少年要奉献社会,报效祖国,()①需要具备良好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②全面提高自身

素质,为将来奉献社会打下坚实基础;③就要关起门来一心学习文化课,才能具备报国之才,④就要把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热情转化为我们今天学习的动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要不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九年级二班的同学对此分歧很大,你认为下列观点错误的有() A、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了解社会,磨砺意志,增强本领的重要途径,要积极参加 B、要

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太浪费时间 C、要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D、要积极参与,因为在社会实践中,自己的各方面素质都会得到提高[ 11、对右边漫画的理解,错误的有() A、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们要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B、理想的实现关键在于其是否远大 C、只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D、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12、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撒贝宁在中学时,就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出色的节目主持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每天挤出时间练习朗诵,经过努力在大学期间当上了节目主持人。这时其又面临新的挑战,要完成学业,还要完成节目制作,他又重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挤掉许多休息时间,终于完成了学业,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节目主持人。这个事例告诉我们()①实现理想要付出艰辛的努力;②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③只要理想正确就能实现;④人生规划要具体分成若干个阶段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付出努力,就有可能实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3、右边漫画“压力”告诉我们()①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压力;②要学会自我调整,缓解压力,不要让过度的压力压跨自己;③过度的压力不利于身心健康;④适度的压力可以为我们增添动力[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4、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小军所在的是一所省重点高中,同班同学学习成绩都非常好,让他感觉压力很大,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火,脾气越来越暴躁。同学们给出的下列建议中不正确的有() A、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把压力变为动力 B、可以多参加一些对抗性的户外活动,如打篮球、羽毛球等,来放松自己的心情。 C、要解开心结,学会取舍,轻装上阵 D、要无视压力,得过且过 15、就业难,难就业”是很多大学生的直接感受。今年更是如此,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跨出校门,走向社会。一方面在大学毕业生深受就业困扰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同时,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许多用人单位抱怨,招不到有能力的人才,许多企业处于缺人待补状态。你认为现代人才应具备()①终身学习的能力;②有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既抗挫折能力;③单打独斗的能力;④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A、②③④B、

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二、简答题: 16、为中国计算机事业奋斗50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庆狮进入北大之后,原本喜欢抽象数学的高庆狮,曾为了国家的需要而两次改行。1956年9月,第一次改行学起了计算数学,第二次改行,就是他毕业之后进入中科院,研究计算机程序,使他有机会为中国计算机发展添砖加瓦。高庆狮院士的经历告诉我们哪些道理?17、有一只老鹰的愿望是飞遍世界,但它成天沉湎于幻想之中,忽略了学习觅食的技巧和长途飞行的本领,结果到老死时,飞遍世界的愿望仍没有实现。你从这则寓言中得到哪些启示?

18、情景在线:面对下列情形时该怎么办?(1)考前烦躁不安,看不进书怎么办?(2)一想快考试了,就害怕、紧张出汗、失眠,该怎么办?

(3)一到考试就觉得身体某部位不对劲儿怎么办?

(4)考试是在所难免的,可是每当考试失败的时候,我都非常的痛苦,非常的难过,我该怎么办呢?三、材料分析题: 19、材料一:求职大学生小马今年即将从软件专业毕业的他,一直想进一家软件公司从事开发工作,可用人单位,有一些当面拒绝,有一些就问小陈有什么项目经验,有没有大公司实习背景什么的。可小马除了参加过一些学校组织的活动,这方面的经验并不多,所以最后都被招聘单位拒绝了。材料二:一家从事建筑行业的部门经理坦言: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长期在学校,所以很多想法不太切实际。这些只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进入公司,至少需要半年到1年的适应期,因此不愿意招收应届毕业生。(1)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大学生求职经历给我们中学生哪些启示?

20、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考试,同学们的反映各不相同:小辉同学:“我终于解放了,不用再同“X、Y”打交道了,再上就上所压力小的学校,考试60分就行。” 小惠同学:唉,马上就要毕业考试了,父母期望我能考上高中。我也想克制自己,但上课还是走神,学习效率不高,万一落榜了,我怎么面对父母啊。” 小凯同学:“考试到了,时间紧,任务重,我要制定个学习计划,系统地复习,相信我一定能

行的。” (1)面对毕业考试,以上三位同学的态度各是怎样的?(2)假如你也面对一次重要考试,请谈谈你的态度。

(3)根据上述经历和说法,谈谈你对“学习压力”的认识。四、实践与探究: 21、2009年1月,寒假即将开始,某地各中小学、各级团组织在团县委、各学校的统一部署下,纷纷组织青少年学生利用假期休息时间,走进乡村,走入社会,参与健康向上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你所在的班级也积极响应,决定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设计几个活动形式(2)请你为本次次社会实践活动写两幅宣传标语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何意义?

(4)在社会实践活动宣誓大会上,你作为代表发言,你的发言将包括哪些内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