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七册数学广角第烙饼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烙饼的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结合教学活动,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烙3张饼所用的最少时间,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教学准备:课件、圆形纸片学具、锅

课前活动:

哎呀,老师只发了圆片,忘记发学习单了,谁能帮帮老师。老师自己一个人来发太慢了。好,老师请4位同学来帮老师吧,现在有你们的帮忙可真快,原来是老师一个人在工作,现在是你们4个人在一起工作,把人和资源都充分的利用了,大大的节约了时间。待会学的知识就和充分利用资源有关系。

同学们可真棒,太聪明了,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的家人每天的早饭都要吃一个煮鸡蛋,煮熟一个鸡蛋要用8分钟时间,老师家里有3口人,煮熟3个鸡蛋要用多长时间?

预设生成1:一个一个的煮,一个8分钟,5个要40分钟时间。

预设生成2:把3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煮,要用8分钟时间。2.再次设问:为什么会想到一起煮呢?生:?师:小伙儿你可真棒,敢情3个鸡蛋可以一起煮的啊,看来在家里经常帮助妈妈。

3.如果家里有4口人,要煮4个鸡蛋,需要多久呢?煮10个呢,还是8分钟,前提得是锅里放的下,也就是许多事情是可以一起做的。3.教师小结:当3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煮时,既可以节约时间,又能节约能源。看来,煮鸡蛋是要讲究方法的!我们就选择了其中最优化的方法来解决了问题是吗?(板书:优化)那大家知道这种优化的思想方法是谁首先提出来的吗?对,华罗庚爷爷,他最早把统筹优化法应用到了实际生活中,使本来要停工30多天的上海炼油厂只停了5天。节约了500多万元。生活中这类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用优化法来研究其中的一个数学问题—“烙饼问题”。贴课题:烙饼问题。

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

(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

1.这口锅,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3分钟。出示图片

2.说到这里,问题来了,请问同学们:(1)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指的是锅里面最多能同时放下两张饼。如果只有一张饼时也可以只放一张。)

(2)两面都要烙呢?来,我们用手来表示这张饼,试着烙一下(一

张饼的正面要烙,反面也要烙。)师强调:为了表达方便,我们可以把先烙的一面叫做正面,后烙的一面叫做反面。

(二)观察法,探究2张饼的最优烙法。

1.明确烙1张饼的时间

同学们,我们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演示:是不是这样?先烙正面,再烙反面。3+3=6分钟。是这样吗?板书:1张 6分钟。(学具演示)2.研究2张饼的最优烙法

设问:如果要烙2张饼呢?需要几分钟?

预设:①烙一张饼需要6分钟,烙两张饼需要12分钟。你能给大家说说是怎么烙的吗?生:先烙一张饼,再烙一张饼。

②可两张饼一起烙,先烙正面需要3分钟,再烙反面,又需要3分钟,共6分钟。

设疑:同学们,你们认为哪种方案好?为什么?

让学生从两种方案中比较得出:第二种方案好,原因是节省时间,只需要6分钟就可烙好两张饼,也就是说我们的两张饼是可以同时烙的,是吗?板书:2张饼 6分钟

老师想再问一下:我们第一次烙的是饼的哪个面?第二次烙的是饼的什么面?(正面和反面)

(5)设疑:同学们,为什么一张饼和两张饼的张数不同,但所用的时间却是一样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是同时烙的,也就是把这个锅物尽其用了,做到了资源的最优化。

最后师小结:这就是烙两张饼的最佳方法,烙一张饼时锅里有空闲,

烙2张饼时没有空余,所以时间一样的。

并板书:2张(同时烙) 6分钟谁能再说着老师写写两张饼的烙法。(1正,2正)(1反,2反)像煮鸡蛋一样,同时煮

三、动手操作,探究4张饼的最优烙法。

设问:同学们,根据这个经验,接下来,咱们大家觉得是烙3张饼简单还是4张饼简单?生:烙4张饼。

那思考一下4张饼该怎样烙?你现在能说吗?能。生:先烙2张,再烙2张。这个同学说的真好,他上升了一个高度啊!他把4张饼分成了2组啊。这真是一个好办法。师板书:(2,2)那咱们一起用我们的双手代表饼来烙一下,来,锅来了,3分钟,3分钟??,一共几个3分钟?生:4个3分钟。那么共需要3×4=12分钟这4张饼我们是怎么烙的?生:同时烙2张,再同时烙2张。

那么根据刚才的经验你能告诉我6张饼怎么分组更节省时间?2张2张烙,分成3组。(2,2,2)几个3分钟?6个。共需要18分钟。你看看同学们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后面同类的问题是吗?那老师再问,如果有10张饼,怎么分组?需要几分钟?10个3分钟。100张呢?要分50组,烙100次。

不管是烙4张、6张、8张.....,当烙饼的数量是双数的时候我们都给它们分组了,2张一组,2张一组的同时烙,是吗?

四、动手操作,探究3张饼的最优烙法。

1、合作探究3张饼的烙法

如果要烙3张饼,还能像这样分组吗?能还是不能?不能,因为分

成2组后面一组只有一张了。那么3张饼该怎样烙呢?下面请小组的同学一起合作完成,听清楚合作要求:

小组合作完成以下要求:那么3张饼该怎样烙最节省时间?

合作要求:

(1)、小组合作,拿出1、2、3号饼,动手摆一摆、烙一烙。

(2)、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烙熟3张饼的,并记录在表格里。

2.展示烙法,寻求最优方案。

烙熟了吗?烙熟了哪组想上来展示一下。他们组用了12分钟,还有没有别的答案的。比12分钟更少的。(预设学生生成:第一种:12分钟、第二种:9分钟)哪个小组能上来展示一下,你这3张饼是怎么烙的?别的小组有疑问吗?没有的话老师想问一下了.

(1)展示:先烙2张饼,再烙一张饼,需要6+6=12分钟。

(2)“9分钟的烙法”1正,2正。3正,2反。1反,3反。

3.集体交流,对比择优。

同学们,刚才你仔细观察了吗?这2种方法有什么不同?第一种方法第二次只有一张饼在烙,你看那么大一个锅,只有第三张饼自己在烙啊,浪费了资源,多孤单啊,还导致烙的时间增加了。

而第二种方法锅里始终有2张饼在烙。那你觉得那种方法最节约时间,选择最优的方法?

学生交流质疑,最后得出:9分钟烙的时候,每次锅里都有两张饼在烙,只需要烙3次,所以节省了时间。师小结:这就是烙3张饼的最

佳方法---交替烙法。板书:3张(交替烙) 9分钟

再来,看着老师这里,演示:谁能告诉老师第一个三分钟是烙是什么:第一张饼的正面和第二张饼的正面。第2个三分钟烙的是第二张饼的反面和第三张饼的正面,第3个三分钟烙的是第一张饼和第三张饼的反面。我们把这3个三分钟搞清楚了,就没什么能难倒我们的了。当有3张饼的时候我们让这3张饼交替着烙,不管怎么烙,我们都是把锅子充分的利用起来了。

4、总结方法,探究规律。(烙5张、7张饼、9张饼)

(1)我们已经有了有了烙2张和3张饼的经验,如果要烙5张饼呢?怎样烙最节省时间?

(2)预设学生生成:

①先烙2张,再烙2张,最后烙1张。

②先烙2张,然后3张按3张的最佳方法烙。

(3)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看第一种烙法,需要6+6+6=18分钟,而第二种烙法,先烙2张,6分钟,再烙3张,交替烙3次,共烙5次,需要15分钟。

哪种方法节约时间?第二种,那么第一种浪费在哪儿了呢?

(4)学生思考后回答。师小结:只要把后面的2张饼和1张饼合成一组按照3张饼的最佳方法来烙,最节省时间。我们在烙饼的时候把饼们分组了,2张一组或者3张一烙,既节省时间,又节约了空间,就像小组合作一样,

5.画图分析7-9张饼的烙法

(1)如果现在有7张和9张饼时,怎样烙最节省时间?怎样分组比较合适呢?参照黑板上老师的写法完成你手中学习单的第2题,并且看一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汇报:7张饼,先分组烙4张,剩下的3张交替烙,要烙7次,7个3分钟。9张饼,先烙前6张,剩下的3张交替烙,要烙9次,9个3分钟。

6.总结规律

设问:仔细观察,当烙饼的个数是双数时,应该怎样烙最节省时间?当烙饼的个数是单数时,应怎样烙最节省时间?观察一下饼的个数和烙饼的时间之间会有什么规律?2张同时烙,或者3张交替烙,使锅中始终保持着有2张饼,这样最节省时间。

小组交流汇报,师生小结:当烙饼的个数是双数时,就2张2张的烙,当烙饼的个数是单数时,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按最佳方法烙,这样最节省时间。

同学们,我们现在再来看这张表格,我们所需要的烙饼的时间,是不是用饼的张数去乘每一面所需要的时间呢?

7、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那我现在要烙30张饼。需要多久。

那烙10000张饼呢?当然我们不可能用那么小的锅去烙那么多张饼,但是我们数学的学习就是一个发现规律的过程,从小的地方发现大的规律。

五、谈收获:

俗话说:千金难买回头看啊!现在看老师这里,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从煮鸡蛋开始明白了优化,许多事情可以一起做。烙饼的时候保持锅里始终有2张饼最节约时间,要在家里帮妈妈多做家务活。还学到了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会了单数饼,双数饼的烙法的不同.另外我们还要珍惜时间啊,用最少的时间来做最多的事情。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希望同学们能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珍惜时间,做一个勤奋的好孩子。

六、总结延伸,拓展思维。

设疑:这个锅再大一点,每次最多能烙3张饼,要烙30张饼还需要90分钟吗?我们再分组时就该几张分一组了?我们就3张一组的分了。分十组,烙20次,60分钟就够了

课后请完成我们学习单上的检测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说课稿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说课稿 冀州市小寨学区第一小学李维珍 一、教学内容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P112“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烙饼虽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家务劳动,但里面蕴涵的数学问题和数学思想却是深刻的,教材的编排目的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烙饼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从而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思想,让学生体会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二、学情分析 因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础,可以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能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但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内容,“烙饼问题”学生是陌生的,而且“烙3个饼”的最佳方法与实际生活是有距离的,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如何突破难点,让学生真正掌握,初步感受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呢?这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基于以上思考,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烙饼这一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特别是“烙饼的数量与时间之间的规律”的探究是本课的难点。指导探究“三张饼”的最优化方案是本课的重点。 四、学具、教具准备 学具为每组学生三个饼,为攻破三个饼烙法提供实践操作材料。变抽象为直观。在教具的安排上,我同样安排了“三张饼”作演示用,并以直观的多媒体课件相辅,进一步增加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四年级上册 主备人: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的任务: (思想教育、“双基”教学、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方法指导、习惯形成及培优、促中、转差的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从而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情况分析 1、班级概况: 四年级是现有人数为33人,其中住校生22人人。大多数学生来自远处达连地、弯子、左口山等,这些学生中有父母离异的,有父母外出工作,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多人。 2、知识掌握情况。 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吨千米的认识掌握得不太好。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少数优等生的知识和经验、获取知识的能力、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而学困生连乘除法的计算都有困难。 3、学习习惯、兴趣、方法及心理特征 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数学课学习兴趣较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学生上进心强,班级学生之间竞争意识浓;接受新知识的主动性较好,好奇心,好强心都很强,具体形象思维活跃。由于年纪较小,学生的个性显得不稳定,对事物的认识和个人的情感不能客观的分析,意志力尚不定型,自控力不强,对人对事热情度高,但持久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失败面前易灰心。同时也有个别

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学校:虹桥小学 学科:数学 年级:四年级(1)班 任课教师:唐玉琼

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 教学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等。 全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教学难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全集)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旧州三小杨成忠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数学活动“1亿有多大?”。 前面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已经掌握了“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并且能够正确地读、写完以内的数。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因为在多位数中最常用的是亿以内的数,学生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后,比亿达的数的读写就可依此类推了。另外教材还介绍了数的产生、常见的计算工具及使用方法。 掌握大数的读、写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了解数的产生和世界上曾出现过的不同数字以及不同时期的计算工具,学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数感。 学情分析 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万以内数,能比较熟练地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大小比较,这样,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就比较容易。 2、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并不太平常,学生了解也并不太多,教学中应大量提供一些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联系。 3、亿以内数的读写法和大小比较与万以内数类似,学习中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学生可凭借知识经验自学自悟。难点是大数的改写,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自悟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讨论学习改写方法。 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大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方法,会读、写大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2、掌握将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3、了解数的产生、计算工具的发展,会用电子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过程与方法

2017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一、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二、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人”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步发展数感。 2.体会并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会笔算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4.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数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5.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6.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7.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8.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再跳性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定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全册教学重难点 1. 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 2.会笔算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四、全册课时安排 1、大数的认识……………………………………………………15课时 2、公顷和平方千米………………………………………………2课时 3、角的度量………………………………………………………7课时 4、三位数乘两位数………………………………………………15课时 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8课时 6、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20课时 7、统计……………………………………………………………2课时 8、数学广角………………………………………………………3课时 9、总复习…………………………………………………………6课时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3) 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4) 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7) 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10) 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的练习 (12) 第5课时亿以内数大小比较 (15) 第6课时亿以内数的改写 (17) 第7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20) 第8课时亿以上数的认识, (23) 第9课时亿以上数的改写 (26) 第10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 (28) 第11课时用计算器计算 (31) 第12课时综合练习 (34) 第13课时一亿有多大? (36)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38) 课1时公顷和平方千米 (39) 课2时练习课 (42)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43) 第1课时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44) 第2课时角的度量 (46) 第3课时角的分类 (48) 第4课时角的画法 (50) 第5课时练习课 (52)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54) 第1课时笔算乘法(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 (55) 第2课时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57) 第3课时练习课 (59) 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61) 第5课时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63) 第6课时练习课 (65)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66) 第1课时平行与垂直 (67) 第2课时垂线的画法 (69) 第3课时长方形的画法 (71) 第4课时练习课 (72)

第5课时认识平行四边形 (74) 第6课时认识梯形 (76) 第7课时练习课(一) (78) 第8课时练习课(二) (79)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80) 第1课时口算除法 (81) 第2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83) 第3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1 (85) 第4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2 (87) 第5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89) 第6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 (91) 第7课时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92) 第8课时两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 (94) 第9课时两位数除三位数:商的变化规律 (97) 第10课时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99) 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 (101)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103) 第1课时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104) 第2课时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107) 第3课时练习课 (109)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 (110) 第1课时沏茶问题 (111) 第2课时烙饼问题 (113) 第3课时田忌赛马 (117) 第4课时练习课 (119) 第九单元总复习 (121) 第1课时多位数的认识复习课 (122) 第2课时乘法和除法复习课(一) (125) 第3课时乘法和除法复习课(二) (127) 第4课时空间与图形复习(一) (129) 第5课时空间与图形复习(二) (131) 第6课时统计复习 (132) 第7课时复习课 (133)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广角》 高丽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例2。 (二)教材简析:“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在本节课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植树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学习的主要任务定位在“能将植树问题推广到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中,学会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理解题意。”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 (三)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分四大环节: 一、谈话导入,明确课题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创设在公路中间绿化带中植树的现实问题情境,提出“共需多少棵树苗的问题”。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答案,到底哪种答案对呢?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实际种一种去检验。通过模拟种学生体验到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太麻烦了,于是老师介绍研究复杂问题的方法:遇到复杂问题想简单的,从简单问题入手去研究。(说明:为了使学生对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体验得更深刻,教材原题是在100米的小路的一侧植树我们将100米改为了1000米。) 2.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在举简单例子画一画这个环节,安排了两个小层次: ①按老师要求画。 ②学生任意画。 通过按老师要求画,学生对棵树和段数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再任意画一画,种一种,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材料,为学生顺利发现并总结规律打下了基础。 3.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①应用规律,验证前面例题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③应用规律,解决插多少面小旗的问题。 这样一方面巩固刚发现的规律,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很多类似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是一种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好方法。学生已经发现了“两端要种”的规律,这时候老师提出如果两端不种,棵数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所以这时候让学生进行猜测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验证证明绝大多数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样学生的研究成果被认可使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也更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独立操作,探究规律。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放手让学生先独立探究再合作交流,通过简单的例子验证前面的猜测,发现两端不种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 课前准备:准备4块纸片,并标出正面与反面。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课 1、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爱吃饼吗?你见过妈妈烙饼吗?妈妈怎样烙(生: 先烙正面再烙反面,两面都要烙。) 师:这里有一个烙饼用的锅,每烙一面需要3分钟,如果烙1张饼,需要多长时 间? 生:3×2=6分钟 2、揭示课题,看来大家已经知道怎样烙饼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如果要烙许多张饼最少需要多长时间。板书课题(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二、探究新知 1、介绍两种烙饼方法(2张2张烙,快速烙饼法) 师:这里有一个烙饼用的锅,每烙一面需要3分钟,每次只能烙2张饼。如果烙 2张饼,最少需要多长时间? 出示表格: 生1:3×2=6(分钟)6×2=12分钟 生2:不对,应该是3×2=6分钟,因为每次能烙2张饼,演示:正1正2 反 1反2 (同时烙2张) 3+3=6分钟 师点评:生2同学的方法比较省时间,我们就给它起个名字吧——优化思想。

师:如果要烙3张饼,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生1:一张一张烙,需要18分钟 生2:先两张两张烙,最后烙剩下的一张,需要 12分钟。 生3:演示,讲述:正1正2 正3反2 反1反3 3+3+3=9分 钟 师点评,谁的方法比较好,(生3)我们把生3这种烙饼方法叫做快速烙饼法。 2、拓展探究 师:与上述一样,如果烙4张饼、5张饼、6张饼子,各需要多少时间? 3、探究规律 (1)仔细观察表格,思考:烙饼的张数不同烙饼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得出结论:1、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用快速烙饼法最节省时间。 2、除了烙1张饼外,无论烙几张饼,都在选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同事烙2张饼, 一种是快速烙饼法)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

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材的特点:这一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一、本班学生状况: 二、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该班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三、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四、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五、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六、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七、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八、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说课稿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P105“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烙饼虽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家务劳动,但里面蕴涵的数学问题和数学思想却是深刻的,教材的编排目的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烙饼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从而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思想,让学生体会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二、学情分析 因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础,可以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能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但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内容,“烙饼问题”学生是陌生的,而且“烙3个饼”的最佳方法与实际生活是有距离的,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如何突破难点,让学生真正掌握,初步感受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呢?这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 基于以上思考,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烙饼这一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特别是“烙饼的数量与时间之间的规律”的探究是本课的难点。指导探究“三张饼”的最优化方案是本课的重点。 四、学具、教具准备 学具为每组学生三个饼,为攻破三个饼烙法提供实践操作材料。变抽象为直观。在教具的安排上,我同样安排了“三张饼”作演示用,并以直观的多媒体课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201443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亿以内数的读法 惠阳经济开发区象岭小学严云娇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以及按数级读数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按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2.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数的概念,掌握一系列的计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在万以内数的读法基础上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每级末尾、中间带0的数的读法。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口答:(1)一千里面有()个百,一万里面有()个千。 (2)()个一百是一千,()个一千是一万。 2.复习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师出示5张卡片: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教师首先把“百位”贴在黑板上,指名同学按照顺序依次贴其它卡片。全部贴好后请同学口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3.读数练习: 教师在贴好的数位下填数字,学生进行读数练习。重点引导学生复习中间或末尾带0的数的读法。 4.想一想,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规则是什么? (引导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后面类推亿以内数的读法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投影出示: ①1993年我国台湾省大约有20944000人。

②人造地球卫星速度是每分钟约474000米。 ③某县去年试种水稻新品种,总计增产5471000千克,增值6705000元。 学生自由读一读上面3句话。 (2)导语: 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这些比万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像这些比较大的数的读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2.新授: (1)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①学生观察板书:个、十、百、千、万,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呢?你能按这样的规律继续往下数吗? (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迁移、类推,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生根据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的规律自己数出: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教师板书:十万、百万、千万。

数学广角--优化教案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三门峡市灵宝市故县镇河西小学杨红 一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二、【学情与教材分析】《烙饼问题》是数学广角中“优化问题”的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烙饼,但缺乏烙饼的实际经验,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演绎、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等方法,由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怎样烙饼才最合理”的实践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优化意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烙饼问题的研究,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 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体会优化的思想

五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关键:通过动手操作模拟烙饼演示、、小组合作理解并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同学们,小小智慧树开启了,让我们一起思考,一起学习,来开启智慧的钥匙,去寻找知识的宝藏。 开启智慧钥匙:(复习旧知,为新知铺垫。) 1.智慧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碰到一些数学问题,例如:煮熟一个鸡蛋要用5分钟时间,煮熟8个鸡蛋要用多长时间? 预设生成1:一个一个的煮,一个5分钟,5个要40分钟时间。 预设生成2:把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煮,要用8分钟时间。2.师质疑:为什么会想到一起煮呢? 3、生:当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煮时,既可以节约时间又能节约能源。 3.教师小结升华:当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煮时,既可以节约时间,又能节约能源。看来,煮鸡蛋是要讲究方法的!生活中这类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 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数学广角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学具模拟烙饼过程,让学生感悟统筹思想,初步了解统筹的含义,掌握烙饼问题的统筹方法,并能实际应用。 2、在问题探究、动手模拟、交流争辩等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规律探寻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通过交流争辩活动,使学生体会交流争辩这一学习方法的价值。 【教具准备】大圆(锅子)一个,小圆(烙饼)9个,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具准备】每两位学生一份学具,包括一个大圆与九个小圆,实验记录单四份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开门见山 1,直接出示(锅和饼):这是什么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

能做些什么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烙饼问题 (板书:烙饼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问题,理解题意 火车站附近的烙饼店来了五位顾客,每人想买一个饼,急着赶火车,限定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烙熟一个饼的两面各需要3分钟,店里唯一的烙饼锅一次只能放两个饼.同学们,你们说,这三个顾客能吃上烙饼吗 (1)生猜想 (2)师:到底能不能呢首先我们要理解题意,请问: "两面各需要3分钟"什么意思请用手势示意说明. 所以烙一个饼要几分钟 "一次只能放两个饼"什么意思请用手势示意说明. 所以烙两个饼要几分钟 (3)如果烙熟1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6分钟)谁来烙一烙 为什么是6分钟 (正面3分钟,反面3分钟) (4)如果要烙两张饼的话,最少要几分钟 (6分钟)谁来烙一烙. 2×3=6(分)中"2""3"各指什么 师:1张饼最少要6分钟,烙2张饼应该12分钟才对,这怎么回事儿

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学校:虹桥小学 学科:数学 年级:四年级(1)班 任课教师:唐玉琼

目录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五单元………………………………………………………………三角形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第十单元………………………………………………………………总复习

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 教学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等。 全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教学难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8 数学广角——优化第2课时 优化2:烙饼问题 (2)

第2课时优化2:烙饼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5例2,完成教科书P105“做一做”第2题,P107“练习二十”第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探究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初步感悟优化的数学思想。 2.在操作、比较、交流等活动中,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 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体验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并在寻求最优方案中,初步感悟优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 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阅读与理解。 课件出示教科书P105例2的情境图。 师:你们从图中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学情预设】学生能明确烙熟1张饼需要烙两个面,每面要烙3分钟,这个锅每次最多 只能烙2张饼,当然1张饼也能烙。 2.思考与交流。 师:烙1张饼需要几分钟呢? 引导学生用数学书代替“饼”现场来“烙一烙”:先烙正面,用时3分钟,再烙反面, 也用时3分钟,烙熟这张饼一共用6分钟。 板书:1张饼正——反时间:6分钟 师:烙2张饼又需要几分钟呢? 【学情预设】有学生会说烙1张饼是6分钟,烙2张饼就是2个6分钟,也就是12分 钟了。当然也有学生会想到一次能烙2张饼,我们可以把2张饼一起烙,这样可以节约时间 和能源。 师:你们觉得谁的办法好? 【学情预设】同时烙2张饼的方法好。引导学生用2本数学书同时“烙一烙”:先同时 放上2本数学书的正面,用时3分钟,再同时放上数学书的反面,也用时3分钟,烙熟这2 张饼一共用6分钟。 【教学提示】 用数学书代替 “饼”来进行直观 演示烙的过程,学 生很有兴趣,边 “烙”边说,教师 顺势教给学生用简 单符号记录过程的 方法。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烙饼问题》媒体设计思路: 《烙饼问题》是数学广角中“优化问题”的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烙饼,但缺乏烙饼的实际经验,要通过演绎、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等方法,由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怎样烙饼才最合理”的实践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优化意识。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渗透数学思想,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提供有效的策略,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 1.制作课件,将烙饼的最优方法,练习题、授课中要点制成课件。在 教学过程中适时展现出来。加大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接受学生反馈,增强直观性。 2.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平板进行学生练习及反馈,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增强教学效果。 多媒体、平板电脑参与教学优化了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可谓一举多得。 课堂教学过程流程图:本节课通过合作探索,小组交流、观察、分析、概括,和平板电脑做练习的使用,帮助学生探究烙饼的最优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05页内容。 廊坊市第八小学姜亚静 教材分析:《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 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运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 理解。但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看饼如何烙的经历,就用这个学 生熟悉的情境为切入口,通过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形象地帮 助学生理解“三张饼如何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以及归纳出按怎 样的顺序安排才会使所用时间的总和最少。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 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和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烙饼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镇头小学孙妮数学广角中的《烙饼问题》,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烙饼”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在教学设计上,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我为学生播放了他们课间操时的录像;导课时,我以实物“鸡蛋”引入煮一个鸡蛋和煮多个鸡蛋所用的时间一样,从而渗透“某些时情可以同时做”的思想。课中,当学生探讨烙三张饼的方法时,伴随着轻而舒缓的音乐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教学过程中,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4张……10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 过程。感觉效果不错。 重点:优化的思想——“同时”“节省时间” 小学生关于“烙饼”并无过多的生活经验,大多数都局限于“一张一张地烙”。因此,在教学中我借助所给的条件“一只平底锅内可以放两张饼”,让学生进行比较,明白“同时烙两张”会“节省时间”,从而渗透“优化的思想”。同时也为后面探究“三张饼”“四张饼”……的“最优方案”打好基础,使学生“保证每次都能烙两张饼”。 难点:规律的得出——“饼的张数×烙一面饼的时间=烙饼所需的最少时间”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案:《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水彩笔,尺子,三角板,量角器,小棒,淡粉色的纸片,双面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64~65页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知道了直线的特点,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直线的有关知识。 (一)学生想象在无限大的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师:老师这儿有一张纸,如果把这个面儿无限扩大,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一条直线。想一想,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学生想象) (二)学生画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各种位置关系 师:每个同学手中都有这样的白纸,现在咱们就把它当成一个无限大的平面,把你刚才的想法画下来。注意,一张白纸上只画一种情况。开始吧。(学生试画,教师巡视) 二、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 (一)展示各种情况 师:画完了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看看你们组谁的想法与众不同?(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把你们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看看? (小组展示,将画好的图贴到黑板上) 师:仔细观察,你们画的跟他们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可以上来补充!(学生补充不同情况) (二)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画出来这么多种情况。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小组讨论、交流) 1.小组汇报分类情况。 预案: a.分为两类: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 b.分为三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 c.分为四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一类,交叉成直角的一类。 当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出现“交叉”一词时,教师随即解释:也就是说两条线碰一块儿了。在数学上我们把交叉称为相交,相交就是相互交叉。(并在适当时机板书:相交)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14~2015)上年度小学四年级数学 课 时 教 案 四〈3〉班数学:朱培春

教学计划 在这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按照教务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大数的认识,2、公顷和平方千米,3、角的度量,4、三位数乘两位数,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6、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7、复式条形统计图,8、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1、在数与计算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重点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其目的是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知识方面,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和发现数学问题的兴趣。 下面对教材各单元具体进行分析: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主要是让学生从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多方面来全面地认识数和十进制计数法。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认识直线、射线和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画角。主要是让学生对几何图形基础有一个初步认识,同时让学生理解几何知识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积的变化规律,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和乘法的估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先从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入手,运用已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概括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再通过对一组乘法算式的观察、比较,归纳出乘法算式中的变化规律。运用乘法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出常见的数量关系。最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