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1)

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1)
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1)

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我国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葡萄酒的生产量、消费量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成为同期食品饮料行业中成长速度最快的子行业。本文对葡萄酒产业发展优劣势分析的进行深入分析,以促进我国葡萄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葡萄酒产业的优势分析

1.葡萄酒特有的产品功能及溢出效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葡萄酒是采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经过发酵获得的高档饮品,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有机和无机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矿质元素(包括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在适量饮用的条件下,还具有防治心血管病等各种疾病,增强人体健康的功能,被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认为是最健康、最卫生的饮料,是世界通畅型酒种之一。而且其特有的色泽、饮酒器具及品酒环境,使得饮用葡萄酒超出了葡萄酒本身的理化和感官功能,带给消费者更多的情感、艺术、文化与品位的溢出效应。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人类文明的不断提高,这种集营养性、功能性、文化品位一体的饮料会使人们所乐于接受和消费,具有较强的产品竞争力。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国家鼓励发展

我国是一个白酒生产和消费大国,但白酒生产耗粮过重,每年耗粮2000多万吨,与我国人多粮少相矛盾。为此,国家酒类产业政策体现在“四个转变"方针上,即“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高度酒向低度

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水果酒转变”。2002年国家经贸委又提出:重点发展葡萄酒、水果酒,积极发展黄酒,稳步发展啤酒,控制白酒总量。葡萄酒兼具发酵酒和果酒两大特征,受到了国家政策的重点支持。

3.葡萄酒产业具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的关联效应

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的轻工产品,葡萄根系发达、耐干旱、耐贫瘠、适应性强,不仅能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还能够盘活贫瘠土地资源和闲置的土地资源,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关联效应。同时,发展葡萄种植业,使公司、基地、农户成为葡萄酒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效的提高了产区农业的组织化程度,而且还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人民收入,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葡萄酒产业关联度高,它将农业、轻工业等产业以产品深加工的方式链接起来,具有集一、二、三产业于一体的特色。首先是推动了酿酒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酒工业的大发展。其次还带动了葡萄酒原辅料、制药、机械设备、制瓶业、印刷业、包装业、运输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影响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葡萄酒不同于其他工业产品,而是一种自然产品,它的质量和风格首先决定于葡萄产区的光、热、水、气、土壤营养元素等自然生态因素,其次才是决定与自然条件相适应的品种、栽培、酿造等人为因素。葡萄酒生产的任务就是通过合理的酿造工艺、设备将葡萄中有用

成分尽量经济完美地在葡萄酒的质量和风格中体现出来,这就使葡萄酒产业资源配置受到了生态约束。

1.葡萄原料的特殊生态环境要求决定了葡萄酒产业的区域格局

葡萄酒是与生态关联性极强的产品,其质量、特征、特色又与一定的地域环境资源密切关联,只有具备良好的适合葡萄生长并能表现出其优良特性的生态条件,才能酿出品质独特的葡萄酒。如法国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波尔多酿酒葡萄优势产区。为此,葡萄酒原料的生态资源决定了我国葡萄酒生产的配置格局。在我国北纬45°—25°广阔的地域里,分布着各具特色的葡萄、葡萄酒产地。我国葡萄酒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十个具有典型产地特征葡萄酒产区,即银川产地、武威产地、吐鲁番产地、渭北地区、黄河故道产地、东北产地、渤海湾产地、沙城产地、清徐产地、云南高原产地。这些产区是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优生区,具有较明显的生态集聚效应。

2.葡萄品种及生态适应性

葡萄质量主要决定于葡萄品种及相适应的生态条件,优良酿酒葡萄品种具备酿造优质葡萄酒的特殊潜在质量。不同葡萄品种或同一葡萄品种在不同栽培区域表现出不同个性,酿造的葡萄酒质量与风格差异很大。葡萄发展应本着适地适种原则, 根据生产方向、生态条件和土壤特性确定相应的品种结构,充分考虑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栽培适应性及酿酒特异性,实现葡萄品种与气候、土壤的协调统一,以满足生产高档葡萄酒对原料要求。

3.年份气候

生态条件是某个地区的特点,是相对稳定的,但由于不同年份气候条件使葡萄质量良莠不齐,即使同一区域同一品种的葡萄在不同年份也有品质的区分,因此,年份的生态条件也影响着酒质量,有的年份该产区的葡萄酿酒质量好,有的年份该产区的葡萄酿酒质量就不典型。为此,葡萄酒标注规定可以标注年份,以表明某年份酒的质量,但葡萄酒的年份只能说明它的原料来源于哪一年的葡萄,不能作为评定葡萄酒质量好坏的绝对标准,单纯的年份长短并不决定葡萄酒的品质。当前在很多消费者的眼中,葡萄酒的“年份”就是高档的代名词,认为葡萄酒标注的年份越早,品质就越好,这是误区。

4.基地建设具有劳动密集和资金密集的特点,投资成本高

葡萄生产基地是葡萄酒工业的基础,只有建立了充足的葡萄基地,才能使葡萄酒生产有长期稳定的发展。但葡萄基地建设成本高,基地建设是以土地资源密集和劳动密集为特征,以1万吨葡萄酒为例,需要7000余亩土地和700余种植者,企业自建基地成本无异高,为此,一般企业采取公司+农户或土地反租倒包的形式,这种方式管理成本高。目前国内大多数葡萄酒生产企业所需葡萄由农民分散种植。农民为了追求产量,往往不按标准要求种植,很难把握产品质量,且价格随行就市,农民的收益也得不到保障,容易丧失种植积极性。这也是未建基地企业的主要难题之一。由于有些葡萄酒生产企业没有基地或基地不稳定,许多葡萄酒生产企业只能跨地区、远距离收购葡萄,达不到现采现酿的理想要求,又由于抢购葡萄原料使大量低糖高酸的葡

萄进入了葡萄酒原料行列,葡萄酒质量稳定受到影响。

5.原料滞后性和葡萄酒陈酿工艺设定延长了产品入市时间,投资回收期长

葡萄酒投资回收期长,主要是由原料滞后性和葡萄酒需要一定的存储期客观因素造成。由于葡萄进入盛果期需要3年以上,且酿酒存贮期也需要1年以上,高档酒需要更长时间。这意味着待葡萄酒进入市场达到盈亏平衡点需要5年以上。

三、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建议

葡萄酒是世界通畅型饮料酒,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由于葡萄酒是全汁发酵,酒精含量低,营养价值高,常饮对人的心、脑血管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是当今世界除啤酒外人类饮用最多的饮料酒。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和人们的消费结构不断提升,喝葡萄酒的人也在逐渐增多,以葡萄酒代替白酒已是一个国际性的潮流,且消费层次逐渐向年轻化和知识化的群体发展,市场前景看好。

目前我国葡萄酒业仍处于起步和成长阶段。在我国整个酿酒行业3000万吨饮料酒总产量中葡萄酒仅占到1%的份额,在世界葡萄酒总产量中仅占到 1.1%的份额,我国的葡萄酒发展市场潜力非常大。但投资葡萄酒产业时,一定要分析葡萄酒产业本身的影响因素,尤其要科学对待葡萄酒产业存在的制约因素,合理规避产业不利因素。对此,笔者建议:

1.建立稳定可靠的葡萄基地,是葡萄酒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基础

发展葡萄生产基地是葡萄酒工业的基础,只有建立充足的葡萄基地,才能使葡萄酒生产有长期稳定的发展。目前中国与国外在葡萄酒质量上存在差距,一个重要因素是葡萄质量问题,也就是基地问题。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葡萄基地,把基地作为第一车间管理好,实现葡萄酒生产企业与葡萄种植者的原料生产基地的稳定联系,形成具有原料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一体化的企业,这是葡萄酒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基础。

2.精选优良葡萄品种并区域化栽培,是葡萄酒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关键

葡萄质量主要决定于葡萄品种及相适应的生态条件,优良酿酒葡萄品种具备酿造优质葡萄酒的特殊潜在质量。葡萄发展应本着适地适种原则,既要重视优良品种酿酒特异性,又要充分考虑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栽培适应性,在适合的生态区内进行区域化栽培,实现葡萄品种与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协调统一。

3.建立“市场――葡萄酒-葡萄”的良性生产循环系统,树立科学的发展模式

葡萄与市场一样,决定了葡萄酒业及其配套业的命运。葡萄品种结构决定葡萄酒的酒种类型,而市场需要则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葡萄酒酒种。一旦葡萄酒酒种不适应市场需求则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因此,葡萄酒企业应建立“市场―葡萄酒-葡萄”的良性生产循环系统,根据市场的需求确定葡萄酒产品结构,同时根据葡萄酒产品结构确定

葡萄品种结构,并充分考虑到葡萄品种结构与葡萄酒酒种结构应变能力的这样一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产业链。

建立科学的发展模式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葡萄酒产业科学的发展模式必须依据生态学的理论,以葡萄生态资源开发为基础,合理地利用链内外资源,加强葡萄酒皮渣等副产物的开发,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科学的规划企业布局,建立集葡萄酒生产与葡萄酒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厂区布局,形成高效率生态产业链,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

4.中小型企业可以联合、兼并有关企业

我国葡萄酒企业数量多,但规模较小,与葡萄酒新世界大型葡萄酒企业相比,我国葡萄酒产业长期实行一种追求数量增长的外延式扩张战略,不仅很难取得较大利润,而且更难达到行业的升级换代,尤其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小规模企业更是面临严峻挑战。因此,中小型企业在投资时,可以考虑通过联营、兼并、购买国内葡萄酒厂,不仅可以解决原料滞后问题,加快产品上市时间,还可以针对原厂市场运营的现状,制定出更有利市场运作的投资战略。

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04年7月) 目录:1、行业整体运行情况 2、葡萄酒行业产品分析 3、葡萄酒行业品牌分析 4、葡萄酒行业新品分析 5、葡萄酒行业促销分析 6、葡萄酒行业热点分析 7、葡萄酒区域市场分析 8、葡萄酒市场下月预测 一、行业整体运行概述 7月葡萄酒市场和火爆的饮料和乳品市场相比略显沉默。但在这个承上启下的时间,任何一个葡萄酒企业都没有放松。关税下调后,洋葡萄酒来势汹汹,放下尊贵的身段和国产葡萄酒争夺中低档市场。而国产品牌则在中低档市场苦苦支撑的同时,将重点放在了高档产品的开发上。传播葡萄酒消费理念成为企业的共同选择,他们知道,只有市场培育起来了,才有行业的发展。虽然本月新品很少,但有着向保健方向发展的趋势。本月价格变动不大,主要是因为此时企业多处在休整期,维持现有的市场占有率是绝大部分企业的选择。下月开始,葡萄酒进入销售预热期,市场可能有较大变化。 二、葡萄酒行业产品分析 1、价格行情分析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对广州、成都、郑州、长沙、武汉、南京、沈阳、济南、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的10个葡萄酒品牌进行了调查,调查的10个

城市中,有60%的城市的葡萄酒价格有波动,它们分别是:北京(5个)、广州(3个)、长沙(2个)、南京(2个)、沈阳(2个)、济南(1个);40%的城市的葡萄酒价格没有波动,它们是成都、郑州、武汉和上海。调查数据显示:7月葡萄酒价格在华中地区总体波动不大,在华北和华东地区波动相对较强烈。 以下是具体调查情况的图表分析: 注: ①商品采样原则,根据品牌在不同销售点出现的重复次数取样,重复次数多的采为样本 ②样本价格确定原则,不同零售点零售价格的加权平均数 ③表中“/”处表明在该地区未将该品牌作为取样样本 ④抽样城市:广州、成都、郑州、长沙、武汉、南京、沈阳、济南、北京、上海等十个城市

葡萄酒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红酒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未来三到五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中国葡萄酒市场将走向何方?行业还会呈现出那些变化呢?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18年红酒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一文指出中国葡萄酒市场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趋势及现状。 一、未来三到五年中国葡萄酒市场将会出现高速增长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没有哪个时代离开过酒,“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欢”,这虽然更多说的是白酒,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饮酒习惯也在发生着悄然变化,这种变化我们身边随处可见,那些还在酒桌上拼杀白酒的几乎都是60、70一代人,40、50一代身体已经不能再允许太多折腾了,而80、90后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的饮酒习惯明显不同于他们的父辈了:什么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添一添,那种被动的饮酒方式在他们身上已经不易见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更生活化、更自由地饮酒了。 未来3到5年,80后一代将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这一代人对葡萄酒的喜爱将远超过白酒,因为80、90年一代的消费习惯变化,未来白酒市场将有一大部分会被葡萄酒所取代。 近年来无论是国外葡萄酒企业,还是葡萄酒知识传播培训机构都在积极地推广葡萄酒知识。几年前这些还都是少数精英阶层才可涉及的,葡萄酒也被认为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奢侈品,可也就是几年时间我们再看,很多葡萄酒培训已经深入到二线城市,而且葡萄酒市场推

广更是已经深入到三线城市,、等沿海省份甚至已经到乡镇一级市场。葡萄酒知识的普及度也越来越高,葡萄酒在中国老百姓心中已不再那么神秘和高不可攀,在未来3到5年相信葡萄酒知识在中国会越来越普及。 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这几年在中国迅猛发展,她们所带来的影响力中国老百姓已经切身体会到,新媒体不但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更推动了传统商业模式的变革。新媒体是新时尚,葡萄酒是时尚品,所以当葡萄酒遇上新媒体,必将掀起行业波澜。也买酒、酒美网等新媒体与葡萄酒的结合,已经彻底终结了葡萄酒行业的暴利时代;微信等的快捷分享让无数菜鸟都变成小半个专家。这些新媒体毫无疑问未来几年仍将会高速发展,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葡萄酒市场发展推波助澜。 行业统计,中国葡萄酒目前仅300亿左右的市场总量,相对于白酒数千亿市场来说目前还只是“小兄弟”,但是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加之葡萄酒知识的普及以及新媒体的推波助澜,我们相信未来3到5年中国葡萄酒必将会高速增长,甚至会出现暴发性增长。 二、进口酒市场潜力巨大 我们分析了国产葡萄酒因为三大难关不易跨越,未来3到5年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中国葡萄酒市场高速增长已是必然,所以进口酒巿场机会巨大,这种机会也源自于进口酒自身的几大优势:一是中国老百姓还是认为进口品牌文化底蕴相对深厚,特别是旧世界地区的品牌,葡萄酒行有句话:老外是看酒喝酒,咱中国人更多是看人喝

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 告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一、关于中国葡萄酒生产、葡萄酒生产企业概况以及葡萄酒进出口、进口葡萄酒价格 (1)中国年酒葡萄种植面积、酿酒葡萄产量和葡萄酒产量 1. 在中国,葡萄酒还不是主流的饮用酒水。在大多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白酒和啤酒消费还占有很大的比重,具体数据见下表: 1988-1997年中国酒水产量比较对照表单位:万吨 年度酒水总产量白酒啤酒黄酒葡萄酒果酒酒精 1988 1989

1990 1385 1991 136 1992 1993 1994 2233 1995 1996 1997 2. 酿酒葡萄种植面积、酿酒葡萄产量和葡萄酒产量见下表: 年度葡萄种植面积(万亩)葡萄产量(万吨)葡萄酒产量(万吨)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250 225 1999 / /

2000 / / 30 2010 / / 80(预计) 注:1公顷=15亩 3. 中国的酿酒葡萄大致分布在以下九个产区:东北产区、渤海湾产区、沙城产区、清徐产区、银川产区、吐鲁番盆地、黄河故道产区、云南高原产区和武威产区。其中年产葡萄酒超过1万吨的6各省市分别为: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安徽和河南,这6各省市的葡萄酒产量能够占到中国葡萄酒总产量的80%。 2001年中国葡萄酒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省份产量(万吨)销售收入(亿元)利税总额(亿元) 山东 河北 天津

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月度报告

宝岛优品—倾心为你打造精品文档 目录: 一、行业运行综述 二、市场状况分析 1、区域市场分析 2、主流品牌分析 三、行业热点分析 四、行业竞争状况 1、龙头企业竞争态势分析 2、新品开发状况分析 五、发展趋势预测

一、行业运行综述 本月葡萄酒企业的促销宣传和新品开发都集中在高端产品,高端葡萄酒阵列将进一步扩大。随着低价葡萄酒市场空间的持续萎缩,高端市场的巨大潜力逐渐显现,中低档葡萄酒企纷纷换装或加速高端新品的开发,来宣传“高档、优质”的品牌形象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本土葡萄酒品牌整体形象的提升,将有利于葡萄酒市场环境向理性发展,低价竞争的情况将得到改善。在营销行为方面,设法缩短与消费者的距离,以各种有趣的活动与消费者进行对话,将是未来葡萄酒行业的营销新趋势。 二、市场状况分析 1、区域市场分析 重点区域市场价格分析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对成都、广州、南京、武汉、北京等5个城市的10个葡萄酒品牌进行了调查。其价格走势与上月相比略有不同。被采样的10个品牌中,“五跌五涨”,整体表现出稳中有降趋势。这说明受洋酒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降价将成为今年葡萄酒市场变化的主流趋势。虽然老三强的价格开始呈现整体下降趋势,但老三强在全国市场的价格依然坚挺。 以下是具体调查情况的图表分析: 注: ①商品采样原则,根据品牌在不同销售点出现的重复次数取样,重

宝岛优品—倾心为你打造精品文档 复次数多的则为样本 ②样本价格确定原则,不同零售点零售价格的加权平均数 ③表中“/”处表明在该地区未将该品牌作为取样样本 ④抽样城市:成都、广州、南京、武汉、北京等5个城市 成都葡萄酒价格行情(单位:元,时间:2005年4月4日) 品牌规格本月超市 价上月超市 价 涨跌涨幅 12°宁夏红750 ml 59 72 -13 -18.06 % 张裕解百纳750 ml 59 58 +1 +1.72 % 张裕干红750 ml 31.9 长城干白750 ml 21.9 22 -0.1 -0.45 % 王朝干红750 ml 31.8 威龙干红750 ml 36.8 新天干白750 ml 29.9

红酒市场现状分析

一、葡萄酒市场分析: 葡萄酒是国际酒类市场中仅次于啤酒的第二大流行饮料酒,但在我国葡萄酒的人均消费量仅是当前世界平均消费水平的5%。这样看来,我国的葡萄酒市场的大门尚未完全打开,甚至可以说,它现在只开了一条小缝而已。 现在,我国葡萄酒市场小,人均消费水平低,较低的消费基数与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决定了我国葡萄酒行业会保持快速增长。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我国葡萄酒市场消费潜力的释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转变及我国酿酒葡萄基地的建设等配合,因此,我们认为寄希望该行业出现"井喷"现象也不现实。 在政府公布金融危机之前,高端葡萄酒就已经明显下滑。金融局势对葡萄酒行业的影响也是必然的,尤其是高端葡萄酒,预计下滑了40%-50%。但同时也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性价比高的葡萄酒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从之前闭幕的广州国际名酒展上的热烈气氛不难看出,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葡萄酒商看中了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同时试图通过人民币较为坚挺,出口风险更低的中国市场来减弱金融危机的冲击。 而在现场,不乏比国产酒价格更低的原产国进口酒。这也不难看出外国酒商对中国的促销力度正在加大。实际上,尽管中国不是全球最大的葡萄酒消费市场,但绝对是最牢固的市场。 由此可见,中国市场对于红酒而言是一块尚未被切割成功的巨大蛋糕。对于它,我们不能坐观其成,那样的话在蛋糕切割完成后可能已经没有我们的份额,当然已不能胡乱下刀,那样,我们也许会破坏原本可以享受到的那一块(让我们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留下难以转变的不好印象)。在这块蛋糕上找到合适的下刀之处,分得尽可能大的,适合我们的蛋糕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此外,消费者热烈追捧性价比高的产品的消费心理可以成为我们营销的有力突破口。 并且,由于葡萄酒的消费群体本来就主要是城市中高收入阶层,而且平均单价也较其他酒类要高,因此葡萄酒的消费价格敏感度不如其他酒类,而对品牌的敏感度较高。根据有关调查,消费者挑选葡萄酒最看重品牌,然后是价格。 而这些年来,拉菲酒庄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成功建立起红酒高端品牌的概念的

中国葡萄酒行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xx葡萄酒行业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葡萄酒行业的现状 在我国,葡萄酒的产销情况虽然不如白酒的啤酒,但从2000年开始,伴随着新一轮消费升级大潮的来临,葡萄酒行业再次进入快速发展期。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出现变化,居民的消费能力也出现上升,葡萄酒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2001至2005年葡萄酒产销量增长一倍。2006年葡萄酒行业进入平稳发展期。 全年行业销售收入达到 129.52亿元,同比增长 25.04%,利润总额达到 13.53亿元,同比增长 19.60%。2006年葡萄酒的产量 49.5万千升,与2005年的 43.4万千升相比上升 14.1%。 2007年1-5月,国内葡萄酒产量同比增长 15.3%,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规模上,企业平均毛利率水平同比提高 1.6个百分点,税前利润同比增长 18.4%,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葡萄酒进口量增幅虽大,但小包装酒进口总量仍不足国内总产量的7%。 截止

2009年10月xx葡萄酒产量达到 7.10亿升,同比增长 18.13%。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09年1-8月葡萄酒制造业的收入为 153.24亿元,同比增长 14.02%。 2010年的中国葡萄酒市场,无论生产、进口、营销、流通、投资,以及对葡萄酒的理解、热爱和消费程度上,都有着空前的非凡表现。2010年1—8月份葡萄酒产量为 63.59万千升,同比增长15%;2010年1-9月份葡萄酒进口量为 20.18万千升,较09年同比增长了67%。这种坚挺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为全球葡萄酒业带来了狂躁、欣喜和希望。随着国外葡萄酒不断递增式的涌入和中西方葡萄酒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更加催化成熟了中国葡萄酒市场。尤其在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后,中国俨然开始了葡萄酒大业的鼎盛时期。 在我国葡萄酒发展保持良好发展的同时,一批葡萄酒企业也纷纷打响了自己的品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在我国的500多家葡萄酒企业中,已经形成了以张裕、王朝、长城等为龙头的一线葡萄酒品牌。几大品牌占据了国内葡萄酒市场的大部分份额,集中度进一步增大,近期内这种态势仍将保持。目前,国内葡萄酒品牌张裕、长城、王朝的葡萄酒产量,占全国葡萄酒总产量的50%左右。 同时张裕、长城和王朝的销量占50%的市场份额。利润总额更是占到行业的67%。 王朝、张裕、长城三家国产品牌通过超市等多渠道的扩张,已在国内消费者心目中占据重要的位臵。未来,这三家独大的局面还将延续。 二、葡萄酒行业的问题 (一)发展问题

葡萄酒市场调查报告

XX市葡萄酒市场 市场调研报告 委托调研方:XXXX酒业有限公司 授理调研方: 报告日期:X年X月X日

目录 1.调研背景 (1) 1.1 调研目的 (1) 1.2 调研对象 (1) 1.3 调研内容 (1) 1.3.1 调查时间 (1) 1.3.2 调查地点 (1) 1.3.3 调查问题 (1) 1.4 调研方法 (1) 2.调研分析 (2) 2.1 资料、数据采集及分析 (2) 2.1.1 XX市大型超市和商场的国内葡萄酒品牌情况 (2) 2.1.1.1 葡萄酒品牌A (2) 2.1.1.2 葡萄酒品牌B (3) 2.1.1.3 葡萄酒品牌C (3) 2.1.1.4 葡萄酒品牌D (4) 2.1.1.5 葡萄酒品牌E (5) 2.1.1.6 新品牌 (5) 2.1.1.7 其他品牌 (5) 2.1.2 XX市大型超市和商场的国外葡萄酒品牌情况 (6) 2.1.3 XX市大型超市和商场各类葡萄酒销售情况 (7) 2.1.4 XX市葡萄酒消费群体及消费情况 (7) 2.2 社会形式及市场信息 (8) 3.调研结果及分析结论 (8)

1.调研背景 1.1 调研目的 (1)了解XX市主要大型商场和超市甜型葡萄酒的市场现状,分析甜型葡萄酒的整体情况。 (2)收集XX市主要大型商场和超市不同品牌葡萄酒的市场分布、销售价格、销售状况以及同一品牌葡萄酒的产品分类、销售价格、销售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3)了解XX市消费者对葡萄酒的需求层次、品牌认知程度。 (4)了解XX市消费者的饮酒(葡萄酒)类型、习惯、场合、男女比例、年龄层次等因素,挖掘潜在市场消费者。 1.2 调研对象 XX市葡萄酒市场。 1.3 调研内容 1.3.1 调查时间 2007年X月X日至2007年X月X日。 1.3.2 调查地点 XX市主要大型商场和超市,包括:好又多超市、麦德龙超市、家乐福超市、沃尔玛超市、千禧龙超市、华联超市……这些大型超市和商场在XX市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几乎垄断了XX市市场大部分百货零售和批发,另外,它们的分布地点由点及面辐射整个XX市,因此,选择这些大型超市和商场作为调研地点,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XX市市场的葡萄酒销售现状。 1.3.3 调查问题 (1)主导产品品牌情况:国内品牌、国外品牌。 (2)销售情况。 (3)消费者及消费情况。 1.4 调研方法 (1)大型超市和商场的走访和调研。 (2)与部分商场超市促销员及消费者进行个别访谈调研。 (3)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进行补充。

中国进口红酒市场分析

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调研 一、关于中国葡萄酒生产、葡萄酒生产企业概况以及葡萄酒进出口、进口葡萄酒价格 (1)中国年酒葡萄种植面积、酿酒葡萄产量和葡萄酒产量 1. 在中国,葡萄酒还不是主流的饮用酒水。在大多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白酒和啤酒消费还占有很大的比重,具体数据见下表: 1988-1997年中国酒水产量比较对照表单位:万吨 年度酒水总产量白酒啤酒黄酒葡萄酒果酒酒精 1988 1357.29 468.54 662.77 85.9 30.85 109.23 108.78 1989 1284.63 448.31 643.41 83.66 27.18 82.07 107.79 1990 1385 513.91 692.23 75.5 25.4 78.2 129.3 1991 1538.92 524.48 838.37 80.64 24.10 71.24 136 **** ****.71 547.43 1020.66 93.26 24.60 66.66 145.03 1993 1967.43 593.67 1190.08 103.61 23.60 56.45 151.24 1994 2233 651.29 1414.66 104.81 18.00 44.26 170.47

1995 2567.34 798.62 1568.82 134.53 22.90 42.45 227.81 1996 2650.94 801.3 1681.91 119.70 17.00 31.00 200.28 1997 2834.11 781.79 1888.94 121.63 18.55 23.20 213.28 2. 酿酒葡萄种植面积、酿酒葡萄产量和葡萄酒产量见下表: 年度葡萄种植面积(万亩)葡萄产量(万吨)葡萄酒产量(万吨)1990 183.9 85.9 25.40 1991 170.8 91.6 24.10 1992 208.5 112.5 24.60 1993 212.8 135.5 23.60 1994 223.3 152.2 18.00 1995 228.9 174.2 22.90 1996 230.2 188.3 17.00

我国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唐文龙 2003-08-28 14:48 一、关于中国葡萄酒生产、葡萄酒生产企业概况以及葡萄酒进出口、进口葡萄酒价格 (1)中国年酒葡萄种植面积、酿酒葡萄产量和葡萄酒产量 1. 在中国,葡萄酒还不是主流的饮用酒水。在大多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白酒和啤酒消费还占有专门大的比重,具体数据见下表: 1988-1997年中国酒水产量比较对比表单位:万吨 年度酒水总产量白酒啤酒黄酒葡萄酒果酒酒精 1988 1357.29 468.54 662.77 85.9 30.85 109.23 108.78 1989 1284.63 448.31 643.41 83.66 27.18 82.07 107.79 1990 1385 513.91 692.23 75.5 25.4 78.2 129.3

1991 1538.92 524.48 838.37 80.64 24.10 71.24 136 1992 1752.71 547.43 1020.66 93.26 24.60 66.66 145.03 1993 1967.43 593.67 1190.08 103.61 23.60 56.45 151.24 1994 2233 651.29 1414.66 104.81 18.00 44.26 170.47 1995 2567.34 798.62 1568.82 134.53 22.90 42.45 227.81 1996 2650.94 801.3 1681.91 119.70 17.00 31.00 200.28 1997 2834.11 781.79 1888.94 121.63 18.55 23.20 213.28 2. 酿酒葡萄种植面积、酿酒葡萄产量和葡萄酒产量见下表: 年度葡萄种植面积(万亩)葡萄产量(万吨)葡萄酒产量(万吨) 1990 183.9 85.9 25.40 1991 170.8 91.6 24.10 1992 208.5 112.5 24.60

中国葡萄酒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总结.docx

关于中国进口红酒的 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国外葡萄酒市场的持续低迷,中国市场已成 为世界各葡萄酒产国的避风港。作为当前葡萄酒消费 量增长最强劲的中国,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到底如何? 伴随着国外市场的低迷而中国却在加入WTO之后,随着葡萄酒进口关税税率从 65%一路降至 14%(瓶 装)和 20%(散装 ) ,进口葡萄酒在中国的机会开始大 幅显现。越来越多的国外葡萄酒如潮水般涌入国内市 场,进口量持续高速增长。数千个品牌,几十个品种,以及新旧世界葡萄酒的不同分级方法让消费者眼花缭 乱。各国外葡萄酒企业及其中国的合作伙伴们均使出 浑身解数,力图在中国这个当前全球最大的新兴葡萄 酒市场上尽可能多的分得一杯羹,把握住这个难得的 机遇。 二、市场分析 1、红酒市场目前的容量分析 (1)、目前消费在认知度分析 A、中国葡萄酒文化相对世界相比很薄弱,属于有历史

无文化的情况。中国的葡萄酒文化营销处于初级阶段,既学习和接受欧美的葡萄酒文化。大部分消费者通过影视剧,广告片和网络了解红酒认识红酒。但深层次 的红酒文化教育仍然十分缺乏。导致大多数消费者仍 处于“乱喝” B、“没有文化,葡萄酒就是昂贵的饮料”。 (2)、与世界消费认知的差距 A、我国目前的葡萄酒产业仍处在培育期。目前人均消费 0.61 升,城镇人均消费葡萄酒 1.1 升。与世界人均 6升多的消费量差距很大。从国内饮料酒的消费结构看,葡萄酒也仅占酒类年消费总量的 1.6%。 B、在饮用上,中国人完全省略了观、晃、闻、品的步 骤,一口一杯还觉着不过瘾 C、我国葡萄酒的消费水平低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引 入时间短,二是居民收入低 (2)、进口红酒的市场成熟度与容量分析 A、从 04 年至 09 年的 6 年中,瓶装进口葡萄酒总量连 续多年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据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 年全国瓶装酒进口葡萄酒总量达到了创纪录 的84360 吨,比 2008 年的 55500 吨新增 28860 吨,增长比率为 52%,比 2007 年的 48815 吨增长 72.8%,比2004 年的 7080 吨增长了 10 倍多。2009 年葡萄酒进口

葡萄酒市场调查报告分析总结

葡萄酒市场调查报告分析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葡萄酒市场调查报告分析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着中国加入WTO及关税的不断降低,我国葡萄酒市场已经向世界全面开放。全面掌握并了解进口葡萄酒行业的运营状况、财务状况、管理信息及产品信息,全面立体化的分析行业前景、市场走向等对葡萄酒经营... 着中国加入WTO及关税的不断降低,我国葡萄酒市场已经向世界全面开放。全面掌握并了解进口葡萄酒行业的运营状况、财务状况、管理信息及产品信息,全面立体化的分析行业前景、市场走向等对葡萄酒经营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为大家整理了葡萄酒市场调查报告,欢迎参阅。 葡萄酒市场调查报告篇一 一、市场分析 ①、行业情况: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市场销售每年都在以60%~70%的速度增长,这些已经引起了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智利等国葡萄酒商的重视;而葡萄酒关税的下调,更导致国外100多家酒商凭借品牌、雄厚的资金、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大举进入中国市场。 2021年,我国原装进口葡萄酒20442吨,按照实际销售额计算,2021年原装进口葡萄酒的市场规模可达30亿元人民币。而2021年中国红葡萄酒市场销售规模约为150多亿元。虽然进口葡萄酒在销量上占不足10%的 市场份额,但是在销售额方面已达到20%的份额,而且该份额仍然在持续高速上升。 近年来葡萄酒进口量变化情况 专家分析: 国内葡萄酒市场的巨大潜力自然没能逃过国外品牌厂商的目光,他们都对这块大”蛋糕”垂涎三尺。特别是随着我国内地关税的逐步下调,一度被高关税堵在门外的进口葡萄酒已掀起首轮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的风暴。业内人士认为,2021年这种态势将更为明显,深圳等一线城市成为进口葡萄酒涌入的第一站;很多业内人士都表示,对懂得葡萄酒的消费者而言,一旦习惯了优质、风味独特的

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一、关于中国葡萄酒生产、葡萄酒生产企业概况以及葡萄酒进出口、进口葡萄酒价格 (1)中国年酒葡萄种植面积、酿酒葡萄产量和葡萄酒产量 1. 在中国,葡萄酒还不是主流的饮用酒水。在大多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白酒和啤酒消费还占有很大的比重,具体数据见下表: 1988-1997年中国酒水产量比较对照表单位:万吨 年度酒水总产量白酒啤酒黄酒葡萄酒果酒酒精 1988 1357.29 468.54 662.77 85.9 30.85 109.23 108.78 1989 1284.63 448.31 643.41 83.66 27.18 82.07 107.79 1990 1385 513.91 692.23 75.5 25.4 78.2 129.3 1991 1538.92 524.48 838.37 80.64 24.10 71.24 136 1992 1752.71 547.43 1020.66 93.26 24.60 66.66 145.03 1993 1967.43 593.67 1190.08 103.61 23.60 56.45 151.24 1994 2233 651.29 1414.66 104.81 18.00 44.26 170.47 1995 2567.34 798.62 1568.82 134.53 22.90 42.45 227.81 1996 2650.94 801.3 1681.91 119.70 17.00 31.00 200.28 1997 2834.11 781.79 1888.94 121.63 18.55 23.20 213.28 2. 酿酒葡萄种植面积、酿酒葡萄产量和葡萄酒产量见下表: 年度葡萄种植面积(万亩)葡萄产量(万吨)葡萄酒产量(万吨) 1990 183.9 85.9 25.40 1991 170.8 91.6 24.10 1992 208.5 112.5 24.60 1993 212.8 135.5 23.60 1994 223.3 152.2 18.00 1995 228.9 174.2 22.90 1996 230.2 188.3 17.00

葡萄酒消费习惯调查报告

葡萄酒消费习惯调查报告 报告内容: 葡萄酒的历史相当久远, 大约起源于波斯,据说葡萄酒的酿成始于一个美丽的误会。有一位古波斯国王.把吃不完的葡萄藏在密封的瓶中。并写上"毒药"字眼。以防他人偷吃.国王日理万机,很快便把这收藏给忘记了。这时有位妃子被打入冷宫,生不如死,凑巧看到这"毒药"的瓶子,便有轻生之念。打开后,里面颜色古怪的液体也很像毒药,她就喝了几口,在等死的当儿发觉不单不痛苦,反而有种舒恬陶醉的飘飘欲仙感。于是她将这事呈报国王,国王有为惊奇,一试之下果不其然, 结果王妃再度获得宠爱。这当然仅是个美丽的传说。 我国酿造葡萄酒最早的地区是今新疆地区的各族人民。《史记--大宛列传》载:“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内地直到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带回了龙珠、马乳、水晶和紫葡萄等优良的葡萄品种,才酿造出了葡萄酒。不过那时的葡萄并未得到推广扩种,葡萄酒一直是“珍异之物”,不是普通百姓所能享用的,只是皇宫和少数的富贵人家才能享用。我国葡萄酒酿造兴旺起来是在唐太宗破高昌(今吐鲁番)之后。据《唐书》记载:640年,唐太宗命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平定高昌,得到了马奶葡萄种子,“将马乳葡萄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千古绝唱“葡萄美酒夜光杯”就是唐代诗人王翰所作的《凉州词》中的诗句。 随着近些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碗喝酒的风气已经逐渐从酒桌上,特

别是大城市的酒桌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适度饮酒和饮用低度化。葡萄酒顺应着这种潮流,并且因为其时尚表现力和具有保健作用, 1995年底开始在国内市场上迅速升温,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葡萄酒企业的数量迅速增加,由1985年底的240多家增至目前的近500家,酿酒葡萄基地也由原来的10多万亩发 展到1999年底的近40万多亩。 时至今日,在盲目上马葡萄酒的热潮逐渐冷静之后,葡萄酒的生产厂商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葡萄酒市场供大于求。在这种竞争的市场中,谁掌握的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谁就掌握了开启市场的金钥。那么,消费者现在的葡萄酒饮用习惯是怎样的,饮用葡萄酒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对葡萄酒品牌的认知是怎样的?北京九力营销顾问公司于近日对386位北京市民进行了拦截访问。 一、年轻人追求氛围,年长者追求保健。 目前红酒市场的竞争极为激烈,不仅原有的葡萄酒生产厂商纷纷地扩大生产规模,因利润率可观,许多白酒生产企业也不断地加入了竞争。市场上各种葡萄酒品牌层出不穷。葡萄酒市场已经到了必须细分的时候了,葡萄酒生产企业必须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特点确定产品的定位,才能赢得消费者的的青睐,从而赢得市场。 本次调查表明,从总体上看,约有6成的消费者饮用葡萄酒的原因是出于“在特定场合下,调节气氛和氛围”,约有2成的消费者出于“保健作用”而饮用葡萄酒,如图1所示。但是如果从年龄上的角度对消费者进行细分,则会

国内葡萄酒市场分析

国内红酒市场分析 红酒的销售 我实习的单位主要面向国内市场。通过这么多天的学习,在销售部的几名的同事的协力合作下,我做了一些市场环境分析和市场营销方案。 国内红酒市场分析 内部优势: 1.自然环境:从日照时间、降雨量、昼夜温差等条件,都适宜酿酒葡萄生长。仅河北省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已达26万亩,酿酒葡萄总产量达到20多万吨。 2.消费市场:首先,中国拥有巨大的酒类消费市场,而且中国的葡萄酒消费正在以每年25%以上的速度增长。据有关葡萄酒权威人士预测,在未来的5年里,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基数最大的国家将成为葡萄酒消费新的增长点。 其次,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物质丰富。中国人有了更多的精神享受需求,加上葡萄酒的保健功效宣传已经深入到了大众的思想意识中,将进一步促进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快速增长。这一切为葡萄酒行业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中国人口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购买力逐步增强。而且,外国人员来华经商、旅游等日益频繁。 3.文化环境: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沉淀,成为各种社交场合必不可少的消费品。从文化层面上来讲,品格高雅,中国人对酒足饭饱的需求非常强烈且根深蒂固。 4.政策环境:葡萄酒系酒精度较低的发酵酒种,近几年来,随着大家对白酒危害性认识的加深,同时对占世界饮料行业的第二位的葡萄酒是具有营养的国际性饮料的观点的认可,葡萄酒在世界商品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特是干红葡萄酒宣传力度的加大,人们对干红的需求日益增加,喝干红已经成为保护身体、提高品位的一种时尚。与此同时种植葡萄可以开发利用山坡地、沙砾地等不宜种植粮食的土地资源。 5.葡萄酒市场:中国葡萄酒市场虽然存在巨大潜力,但是远没有达到快速

2020红酒行业现状及前景趋势

2020年红酒行业现状及 前景趋势 2020年

目录 1.红酒行业现状 (4) 1.1红酒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4) 1.2红酒市场规模分析 (5) 1.3红酒市场运营情况分析 (6) 2.红酒行业存在的问题 (9) 2.1中国葡萄酒产业处于成长期的早期阶段 (9) 2.2葡萄酒文化相对薄弱 (9) 2.3供应链整合度低 (10) 2.4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0) 2.5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0) 3.红酒行业前景趋势 (12) 3.1我国目前的葡萄酒产业仍处在培育期 (12) 3.2中国是世界上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 (12) 3.3用户体验提升成为趋势 (12) 3.4行业协同整合成为趋势 (12) 3.5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13) 3.6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13) 3.7呈现集群化分布 (14) 3.8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15) 4.红酒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7)

4.1红酒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7) 4.2红酒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7) 4.3红酒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7) 4.4红酒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8) 5.红酒行业竞争分析 (19) 5.1红酒行业竞争分析 (19)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19)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19)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20)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20) 5.2中国红酒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0) 5.3中国红酒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1) 6.红酒产业投资分析 (21) 6.1中国红酒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2) 6.2中国红酒行业投资风险 (22) 6.3中国红酒行业投资收益 (23)

葡萄酒市场调研报告

葡萄酒市场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1、初步了解样本市场主要大型商场和超市甜型葡萄酒的市场现状,分析武汉市场甜型葡萄酒的整体情况。 2、收集样本市场主要大型商场和超市不同品牌葡萄酒的市场分布、销售价格、销售状况以及同一品牌葡萄酒的产品分类、销售价格、销售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寻找武汉市场最佳突破点。 3、了解样本市场消费者对葡萄酒的需求层次、品牌认知程度。 4、了解样本市场消费者的饮酒(葡萄酒)类型、习惯、场合、男女比例、年龄层次等因素,挖掘潜在市场消费者。 二.调研方法: 1、大型商场超市的走访和调研; 2、与部分商场超市促销员的个别访谈调研; 3、与部分商场超市消费者的个别访谈调研; 4、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进行补充。 三.调研概况: 2002年3月24日至2002年3月25日对样本主要大型商场和超市进行了市场走访和调研。此次调研的大型商场和超市包括:中南超市、亚贸超市、中百仓储超市(武昌珞狮路店)、徐东平价超市、麦德龙超市(徐东店)、好又多超市(民意广场)、家乐福超市(武胜路十升店)、武商千禧龙超市、武汉广场、世贸广场、华联超市(汉阳店)等。这些商场超市为武汉市场知名度较高的商场超市,几乎垄断了武汉市场大部分百货零售和批发;另外,它们分布于武昌、汉口、汉阳,由点及面辐射整个武汉三镇因此,上述调研的样本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武汉市场葡萄酒销售现状。 本次调研普遍感受到消费者在选择甜型葡萄酒时较为看重产品品牌、葡萄酒的包装、葡萄酒的价位和葡萄酒的容量。以上四点是促成消费者购买某一品牌甜型葡萄酒产品的主要因素。而在选择档次较高的的干红时则更注重品牌,对品牌似乎已经产生一定的忠诚度。像张裕、王朝等强势品牌,无论其甜型葡萄酒还是其干红葡萄酒都在武汉市场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佳绩。但是如果加上促销手段,那么情况就有一定的变化。例如威龙系列产品,历来是人们公认的低档产品制造商。但是,在武汉一些卖场,他们开展了一些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销售量就立刻超过了几大品牌。 在武汉市场红酒主要品牌排序:张裕、长城、王朝、威龙。张裕大约占30%左右的市份额。丰收一般化。

红酒市场分析调查报告两篇

红酒市场分析调查报告两篇 篇一:中国进口红酒市场分析调查报告 一、进口趋势 如今,世界的焦点在中国。作为当前葡萄酒消费量增长最强劲的市场之一和亚洲葡萄酒市场最主要消费国,中国有着极具光明的“未来”。对于外资葡萄酒生产商和经销商来说:“不在中国,就在去中国的路上。” 据统计,我国的葡萄种植面积排名全球第6,葡萄酒年产量在世界上排在第11 位。据预测,如按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计算,20XX年我国葡萄酒需求量将达96.6 万吨。按最近四年平均年增长10%的速度计算,到20XX 年我国葡萄酒产量将达63 万吨。仍有33.6 万吨市场缺口。固然33.6 万吨市场缺口将成为进口葡萄酒的天然市场。中国目前葡萄酒的人均年消费量只有0.5 升,和世界平均水平7.5 升尚有距离,更远不及欧洲一些传统消费国人均消费量,但饮用葡萄酒在中国已开始从过年过节偶尔为之变成一种生活饮食习惯。虽然世界葡萄酒业每年增长速度不到1%,中国葡萄酒产业每 年增长速度却超过10%,销售量达到15%。 中国葡萄酒市场近年来急速膨胀。20XX年的时候,中国就已经 位列全球第10大葡萄酒消费国,占当年亚洲消费总量(约6.58 亿瓶)的62.7%。而在主要的葡萄酒交易平台的伦敦,每年93 亿港元的葡萄酒销售

额中,就有四成(约27.8 亿港元)交易的买家来自中国。 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Liv-ex)透露,中国对葡萄酒的热情已经在葡萄酒市场上掀起了风暴,去年将1982 年的LafiteRothschild 价格推高近93%(达到每箱17433 英镑)的就是中国买家。香港酒类行业协会援引业内杂志《品酿客》(Decanter )的数据则指出,目前中国每年消费的葡萄酒大约有200 万箱,随着中国财富的增长和饮用葡萄酒之风的日益盛行,预计到20XX年,这个数字将增至5000 万箱。“入世”之后,伴随着进口关税的逐年降低,国外产品流入中国市场的速度更是呈现出加速的趋势。中国市场的进口葡萄酒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法国、智利、西班牙、意大利、阿根廷和美国等国家,从20XX~20XX年,进口瓶装葡萄酒保持了64.4%的年复合增长率,进口散装葡萄酒保持了103.8%的年复合增长率。当 20XX年全国瓶装酒进口葡萄酒总额达到了创纪录的2.64 亿美元,与 20XX年相比增长了43.48%。20XX年中国大陆进口葡萄酒总量达17.12 万吨(其中瓶装葡萄酒9.1 万千升,散装葡萄酒8.02 万吨),进口总金额达4.42 亿美元(比20XX年增长22.91%)。据IWSR预测,中国在 20XX年将成为世界第七大葡萄酒市场,消费量将达到12亿瓶。从20XX 至20XX 年,中国的葡萄酒消费量将增长36%,而在20XX年就超过十亿瓶消费大关。预计在未来五年内,进口葡萄酒将占到中国葡萄酒市场份额的30%。

葡萄酒行业分析报告2012

2012年葡萄酒行业分 析报告 2012年8月

目录 一、量增价涨,机会与威胁并存 (3) 1、过去几年行业的收入和产能均实现了较快发展 (3) 2、政策鼓励行业又好又快发展,但依然还需不断完善 (3) 3、经济持续发展,国有经济是主体 (6) 4、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文化逐渐融合,消费需求档次不断提高 (8) 5、种植和酿造技术差距依然存在 (10) 6、小结 (12) 二、内外相竞,行业竞争不断升级 (14) 1、葡萄酒原料来源丰富,供应商议价能力一般 (14) 2、市场供过于求,消费者议价能力不断上升,品牌渐成关键 (16) 3、新建产能门槛较高,但进口酒进入容易,对市场冲击明显 (19) 4、白酒、啤酒依然强势,葡萄酒突围并非易事 (22) 5、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进口酒火上浇油 (24) 6、小结 (26) 三、行业展望及企业竞争策略 (26) 1、行业前景展望 (26) 2、行业内不同规模企业优劣势分析 (29) 3、面对内忧,继续维持市场扩张策略 (31) 4、面对外患,扬长避短,和光同尘 (32) 四、行业内主要企业简况 (35) 1、企业所拥有的资源 (35) 2、企业股东及管理层变更 (37) 3、企业的历史发展与战略 (38) 4、重点企业-张裕A (41)

一、量增价涨,机会与威胁并存 葡萄酒行业在国内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但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行业规模实现了较快的发展,业内上市公司也不在少数,行业未来的发展将向何方,这是我们关注的第一个问题。我们尝试用PEST方法对行业的宏观环境进行整理,以得到一些启示。 1、过去几年行业的收入和产能均实现了较快发展 葡萄酒在国内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很久,但葡萄酒行业真正开始进入较快发展阶段应该还算是过去的10年。国内葡萄酒产量从2000年的20万千升上升到2011年的超过100万千升,国内规模以上企业葡萄酒收入更是从不足50亿元上升到超过300亿元,年均产量和收入的复合增长率约为20%,行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 2、政策鼓励行业又好又快发展,但依然还需不断完善 目前葡萄酒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较少,近期经常被提到且对行业有一定影响的主要有三,一是2006年修订的葡萄酒国家标准,二是今

葡萄酒市场现状分析

葡萄酒市场现状分析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7年中国葡萄酒市场现状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近年来,中国葡萄酒市场和消费快速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的葡萄酒消费国。特别是2017年,葡萄酒市场逐步复苏,2017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葡萄酒消费国,这反映出中国的葡萄酒消费者群体正在迅速壮大的事实。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国的高端酒消费群体也会相应地迅速扩大。而且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均消费量很高,可以预计中国长期的葡萄酒消费市场存在较大的上涨空间。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葡萄酒市场现状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中国葡萄酒产量113.7万千升,预计2017年我国葡萄酒产量将到达116.2万千升。2011-2017年我国葡萄酒产量具体数据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从2017年上半年分析来看:上半年全国葡萄酒产量达46.4万千升,同比下滑10.4%。6月,全国葡萄酒产量达8.7万千升,同比下滑 13.9%;具体数据如下表: 2016-2017年葡萄酒产量及增减变动月度数据表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从我国葡萄酒零售量情况分析:2016年,我国葡萄酒销量176.2万千升,同比增长6.7%。预计2017年我国葡萄酒销量将到达187.2万千升.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从近几年我国葡萄酒的销售收入分析,2011年中国葡萄酒行业销售收入384.6亿元,一直稳步增长;2016年我国葡萄酒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到484.54亿元,预计2017年我国葡萄酒行业销售收入将达521.02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中国葡萄酒产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但是,中国葡萄酒产业起步早、发展晚,面对危机与挑战,中国葡萄酒产业各方必须积极应对,及时调整战略,制定应对策略,保证葡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科学规划葡萄酒产业布局科学的规划是葡萄酒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国家有关部门和各产区政府要按照“因地制宜、布局合理”原则,制定好全国及当地的葡萄酒产业规划,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各地特色资源地理优势,做好酿酒葡萄原料基地的布局规划,按照“适地、适种”原则,结合品种、气候、土壤条件和酿造技术这决定葡萄酒质量的四大要素,科学规划酿酒葡萄基地建设和酿酒葡萄品种栽培,合理布局基地发展规模和葡萄品种,避免盲目性,真正做深做扎实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之“根”。 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已经由快速发展期进入战略转折期,须居安思危,积极借鉴国外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以葡萄原料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品牌引领和技术创新为支撑,优化资源配置和品种结构,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建立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体系,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文化,促进中国葡萄酒产业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提升

中国进口红酒的市场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进口红酒的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国外葡萄酒市场的持续低迷,中国市场已成为世界各葡萄酒产国的避风港。作为当前葡萄酒消费量增长最强劲的中国,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到底如何? 伴随着国外市场的低迷而中国却在加入WTO之后,随着葡萄酒进口关税税率从65%一路降至14%(瓶装)和20%(散装),进口葡萄酒在中国的机会开始大幅显现。越来越多的国外葡萄酒如潮水般涌入国内市场,进口量持续高速增长。数千个品牌,几十个品种,以及新旧世界葡萄酒的不同分级方法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各国外葡萄酒企业及其中国的合作伙伴们均使出浑身解数,力图在中国这个当前全球最大的新兴葡萄酒市场上尽可能多的分得一杯羹,把握住这个难得的机遇。

二、市场分析 1、红酒市场目前的容量分析 (1)、目前消费在认知度分析 A、中国葡萄酒文化相对世界相比很薄弱,属于有历史无文化的情况。中国的葡萄酒文化营销处于初级阶段,既学习和接受欧美的葡萄酒文化。大部分消费者通过影视剧,广告片和网络了解红酒认识红酒。但深层次的红酒文化教育仍然十分缺乏。导致大多数消费者仍处于“乱喝” B、“没有文化,葡萄酒就是昂贵的饮料”。 (2)、与世界消费认知的差距 A、我国目前的葡萄酒产业仍处在培育期。目前人均消费0.61升,城镇人均消费葡萄酒1.1升。与世界人均6升多的消费量差距很大。从国内饮料酒的消费结构看,葡萄酒也仅占酒类年消费总量的1.6%。 B、在饮用上,中国人完全省略了观、晃、闻、品的步骤,一口一杯还觉着不过瘾 C、我国葡萄酒的消费水平低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引入时间短,二是居民收入低 (2)、进口红酒的市场成熟度与容量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