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整理

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共同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呼气时产生雾状的水柱)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出汗,植物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狮追捕斑马,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生物具有传递信息等等。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调查生物的方法: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20千米)生物圈包括:

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阳光、空气、水分、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等

生物因素:竞争、合作(蚂蚁、蜜蜂)、捕食如七星瓢虫捕抓蚜虫等等

2、探究的一般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结果分析、表达和

交流六个环节

3、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

都相同的实验。

4、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用10只鼠妇,光是变量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

适应性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松土、植物防风固沙。

第四节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

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3、食物链与食物网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如草->兔->狐,很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

4、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5、生态系统具在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关系越复杂,这样的生态系统就越复杂。

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7、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一.选择题

1. 在自然界中,孔雀开屏属于什么生命活动(D)。

A. 美化环境

B. 生长

C. 获取营养物质

D. 生殖

2. 下列各项中,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相同生理功能的是(A)。

A.人吃饭

B. 给汽车加油

C. 小鸡破壳而出

D. 蘑菇由小长大

3. 某学习合作小组在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时,出现以下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D)。

A. 生物都需要从外界获取食物

B. 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C. 同种的生物都是完全一样的

D. 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4.海洋中的生物大部分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主要是因为150米以下的水域缺少(B)。 A. 氧气 B. 阳光 C. 营养物质 D. 生存空间

5.下列生物中属于竟争关系的是(B)

A. 养鸡场中的人与鸡

B. 麦田中的小麦与杂草

C. 草原上的狼与鹿

D. 花园中的蝴蝶与蛾

6.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

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 草→蚱蜢→食虫鸟→蛇→鹰→细菌

C. 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D.蚱蜢→食虫鸟→蛇→鹰

7.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C.生物圈是指生物生活所需要的环境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8.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写了生物圈中的哪种因素(B)。

A. 季节

B. 水

C. 生物

D.空气

9.古人云“橘在淮南生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结不出甜美多

汁的果实。请你想一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D)。

A.阳光

B. 土壤

C. 空气

D.温度

10. 某合作学习小组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设计方案,其中最科学的是(C)A. 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不放任何东西。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B. 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干燥的土壤。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C. 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

另一侧放干燥的土壤,再用纸板盖在原有潮湿土壤的一侧。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D. 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干燥的土壤。将2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

11.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写的是动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C )

A. 竞争

B. 合作

C. 捕食

D. 寄生

12. 下列各项中,属于与环境中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A)。

A. 秋天植物落叶

B. 骆驼刺深长的根

C. 蛾类夜间活动

D. 苍耳果实的表面生有倒钩

13. .地衣(一种植物)能在岩石表面生长,又能使岩石不断风化。这说明(A)。

A. 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B. 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C. 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与环境无关

D. 生物的生存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14.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下列四个选项中,(D)是一个生态系统。

A. 黄河中的水

B. 黄河中所有的生物

C. 黄河中的鱼

D. 整条黄河

15. 人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份?(B)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16. 20世纪,由于人类大量使用DDT,使得DDT大量进入海洋,并积累在很多生物体内。你认为下

列生物体内DDT含量最高的是(D)。

A.浮游植物B.小虾C.鱼D.企鹅

17. 在生物圈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C)。

A.草原生态系统B.淡水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18.植被大面积减少给生物圈带来了许多问题。下列各种环境问题,主要是由植被减少引起的是

(C)。A.水俣病B.酸雨C.沙尘暴D.赤潮

19.在寒温带地区,每到冬季几乎所有的植物都会落下叶子,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停止,但生活在那

里的人们并不感到缺氧。这是因为(B)。

A.天气寒冷,人们都在室内活动B.其他地区的植物释放的氧气,可以流动到这里C.由于寒冷,人们的呼吸作用下降D.在夏季植物释放了大量的氧气,贮存到冬季用

20.一般的探究过程,可以概括为(D)。

A.作出假设→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或调查→得出结论

B.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或调查

C.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或调查→作出假设→得出结论

D.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或调查→获得结论

21.飞机、机器人、海带、电脑都是我们熟悉的物体,其中属于生物的是(C)

A飞机B机器人C海带D电脑

22.狮子捕食斑马,其生理意义在于( A )

A获取营养 B强者欺凌弱者 C游戏 D将它驱除出领地

23.完成下列活动不需要使用调查方法( D )

A.全国性人中普查B.中学生对网络游戏的看法

C.某一保健品的市场销售预测D.人物外貌的描写

24.下列能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出反应的是(B)

A.动物以植物为食B.含差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会合拢

C.鲸呼气时会产生雾状水雾D.西瓜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5.下列叙述中,能说明病毒属于生物的是(C)

A.具有细胞结构B.能使动物和植物致病

C.能够繁殖后代D.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26.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A、必须借助仪器用眼观察

B、可利用照相机帮助我们观察

C、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

D、可利用录音机等工具观察

27、果树能产生种子,种子可以萌发并长成新的植物体,这说明(B)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多由细胞构成

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28. 珊瑚虫大多群居生活,在其体内生活的还有藻类植物,藻类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时给珊瑚

虫提供氧气。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浅水区,与什么有关?( A )

A.呼吸 B.取食 C.生长 D.繁殖

29.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

物的依据?(D)

A.有细胞结构 B.能生长和繁殖 C.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D.身体呈绿色

30、在调查社区的生物种类时,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正确的做法是(D)

A、记录数量最多的生物

B、记录最珍贵的生物

C、记录自己最喜欢的生物

D、记录看到的全部生物

31、金鱼按其形态结构特点,应归为(B)

A、植物

B、动物

C、其它生物

D、宠物

32.地球上的人口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否则会影响人类的生活,这主要是因为生物的生存需要(A) A.一定的空间B.适宜的温度C.空气D.阳光

33. 若将绿藻甲、乙、丙、丁甲组分别放置于:湖泊、100m深的海中、800m深的海中,50m深的海中,

首先死亡的是生活在何处的绿藻?(C)

A.甲 B.乙 C.丙 D.丁

34.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最好是(D)

A.一只B.两只C.三只D.十只

35.在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是( A )

A.鱼类的季节性洄游 B.仙人掌叶变成针刺状

C.蛾类的夜间活动 D.养在小瓶中的鱼都浮向水面

36.下列探究活动的哪一步属于提出问题:( B )

A.某同学发现池水中有一运动的白点B.心想这是生物吗

C.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 D.原来是草履虫

37.大气圈的空气主要含有(A)等气体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氢气⑤一氧化碳

A、①②③

B、①⑤④

C、②③④

D、⑤④

38.人们移栽植物幼苗的时候,往往在初期对幼苗进行遮荫,主要是为了使植物生长所需要的(C)不受影响

A、空气

B、光照

C、水

D、土壤

39.连续阴雨时,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会爬出洞穴,此现象与生物哪一因素有关?(A)

A、呼吸

B、营养C排出体内废物 D、生长和繁殖

40. 叶片宽大的植物不适于生活在干燥的沙漠,沙漠边缘种植的防护林,树木叶片大都细小,这是为

了(D)

A、减少风的阻力

B、便于吸收二氧化碳

C、有助于光合作用

D、减少水分散失

41.下列不能说明生物对环境适应性的是(D)

A.沙漠中生活的骆驼,蹄子宽大B.鱼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

C.在干旱环境中生活的植物,根特别发达D.蚊子飞行时翅的振动发出声音

42.早春播种后用地膜覆盖,种子可较早萌发。这说明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因素是(C)

A.充足的水分B.充足的空气C.适宜的温度D.黑暗的环境

43.陆生生物的生活场所是(C)

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 D.岩石圈以下

44.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想利用桑蚕研究蚕的发育过程,最好的研究方法为(A)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模拟法

45.调查是科学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进行的身边生物的调查是(C)

A.对生物全面调查 B.如同人口普查一样调查

C.选取一部分对象作为样本调查 D.上述三种调查相结合

46.在一块高粱地里直接影响高梁生长的生物因素有(B)

A.水、空气、阳光、土壤

B.蚜虫、杂草、鼠、蝗虫、鸟

C.鸟、鼠、蛇、杂草

D.杂草、兔子、蚯蚓、阳光、空气、水等

47、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水的动力,这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蒸腾作用又把大

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空气湿度。这个实例说明(B)

A.生物能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B.生物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又能影响环境

C.生物对环境有依赖性 D.生物首先要适应环境

48.兔子的眼睛长在头的两边,猫的眼睛长在头的前方,这体现了(C)

A.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B.生物的生存发展不断适应环境

C.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存环境相适应 D.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

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的植物不符合的是(D)

A.具有发达的根系 B.叶为针刺状 C.具有厚的角质层 D.叶宽大而扁平

51. 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

先知。”那么,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B )

A.光B.温度C.水D.空气

52.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因素影响的是(D)

A.小麦、玉米等植物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

B.作物在水、肥充足的土壤中生长良好

C.苹果、梨不宜在热带种植,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

D.有些动物在繁殖期间,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而进行斗争

53.一大群蚂蚁在搬一粒小麦,体现了生物之间有(B)

A.捕食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分工关系

54.地衣(一种植物)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能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D)

A.生物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其生活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55.下面是小刚在调查昆嵛山生物种类时的具体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C )

A.调查范围内偶尔飞过的昆虫可以不记录

B.险峻的峭壁生物种类多,就选这样的调查路线

C.选择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D.发现珍稀物种应及时采摘、捕捉制成标本

56.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实验,内容是关于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设计中正确的是(C)

A.用一只健康的鼠妇作实验材料 B.统计的次数为一次,但一定要认真操作

C.设计对照实验,除温度是变量外,其他各项都一样 D.需分成黑暗和明亮两组作对照5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D )

A.光 B.水 C.湿度D.温度x

二.是非判断题

请你判断下面的说法对不对,并在后面的括号中画上“√(对的)”或“×”(错的)。

(1)鱼生活在水里,所以不需要吸入氧气。(×)

(2)西红柿是由细胞组成的。(√)

(3)汽车会运动,但它不会生长,所以不是生物。(√)(4)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5)雨后蚯蚓从土壤中爬出地面的原因是雨水填满了土壤缝隙,蚯蚓在地下得不到充足的氧气。

(√)

(6)一个马铃薯是生物体的一个部分。(√)

(7)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8)珊瑚是生物。(×)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现象。(√)(10)植物可以提高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

三.填空题

1.草履虫是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小动物。在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的培养液和清水,并将两水滴连起来。如果向草履虫培养液中放入少许盐,草履虫便纷纷游向清水中;如果向清水中放入少许肉汁,草履虫也会纷纷游向清水中,这种现象说明草履虫具有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应激性)特性。

2. 从结构上说,除__病毒___以外,生物体都是由___细胞___构成的。

3. 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某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4.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究中,设计实验方案时,一定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你所确定的实验变量引起的。

5.生物圈包括_ 岩石_圈的表面、__水__圈的大部、大气__圈的底部,厚度约为_20__千米。

6. 小刚同学要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他选出20粒绿豆,分为两组,分别放在两个有湿纸巾的盘子内。然后,将一个盘子放入冰箱,另一个盘子放在没有阳光直射的室内。看了小刚的实验,你认为他的探究实验变量是__温度___ 。你能根据小刚的实验,提出实验研究的问题吗?冰箱和没有阳光直射的室内哪一个环境更适合种子萌发_?

7.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 观察,2. 调查,3. 收集和分析资料,4. 实验探究

四.简答题

1. 在一片山林中,生活着狼、蛇、青蛙、山羊、野兔、蝗虫和植物,它们构成了交错连接的食物网。请你试着把这个食物网画出来,并回答以下的问题。(箭头方向错不给分)(8分)

青蛙

蝗虫蛇

植物野兔

山羊

在这些生物中,你认为数量最多的应该是_______植物_______。(1分)

2. 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在调查一个农田生态系统时的纪录。

田鼠

水稻

黄色土壤蝗虫蛇

杂草

(1)请你在上面把这个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表示出来。(8分)

(2)上述记录中,可以成为生产者的是__水稻、杂草__。(2分)

(3)上述记录中,_田鼠、蝗虫、蛙、蛇_是消费者。(4分)

3.把知识、事物进行比较。把它们的共同点总结出来,把它们的不同点归纳起来,这对学习很有帮助。(8分)例如,请你回忆一下所学习过的所有食物链,

他们的共同点是:

(1)食物链的开始端总是植物,即食物链总是从___生产者__开始的。因为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___有机物__,供给自己和其他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

(2)食物链不包括细菌和_真菌_等生物,即食物链不包括生态系统中的_分解者;

(3)一条食物链所包括的生物中,除了生产者以外,其余的生物都是__消费者_。

它们的不同点是:

(4)不同食物链的长短可以不同,即不同的食物链所包含的营养级别的数目可以是___不一样___的;

(5)不同食物链中,成为__生产者_和__消费者的具体生物往往是不同的。

四.简答题:

1.阅读并分析下列资料:

①一粒桃核能发育成一棵很大的桃树。一只蝌蚪能发育成一只青蛙

②小麦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

③你在一些音像资料上看到的猎豹发现角马后迅速追击,角马发现猎豹后快速逃跑。

上述三段文字分别说明了生物的哪些特征?

(1)生物能生长和繁殖;(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3)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2.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这说明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3.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常用方法是调查以及收集和分析资料法

4.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候调查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需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做为样本 ,整个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 ,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5.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出),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设计方案:

1).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

3).方法步骤:

①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同的鼠妇,静置2分钟(min)。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5).结论: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请问:

(1)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光照

(2)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放回适合它生活的自然环境中

6、回答有关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中的问题:

(1)提出问题: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植物类型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在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

茂密的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

(3)为什么测量在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这三处的植物密度不同

(4)记录数据时,每次应多记录几组数据,算出平均值后,作为这次测量的数值。这样做的理由是:减小误差,避免结果具有偶然性;

(5)该探究实验的结论是:植物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

7、我们学校有许多花草树木,有时发现树苗上有小毛毛虫,小毛毛虫往往给鸟类吃了,这是生物间的关系。我们学校的一块地里原来种了很多小树苗,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里面杂草丛生,长势超过了小树苗。问:

(1)这说明植物间存在竞争关系,动物间存在合作关系和竞争的关系。

(2)影响我校树木生长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类。

8、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营养,这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蚯蚓的活动过程又使得土壤空隙增多,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9、请把下列几种生物填写在对应的空格:骆驼、珊瑚虫、雪莲、企鹅、亚洲象。

群居在地球上最寒冷的冰冻极地的生物是企鹅。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接近陆地的海洋中的生物

是珊瑚虫。生活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雪线附近的大型草本植物是雪莲。生活在热带森林、草原中的生物是亚洲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的内容,具体内容:学习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是被子,是让人安适的;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仅供参考。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 P2 ... 学习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是被子,是让人安适的;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仅供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P2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3、研究生物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对照实验)。 4、调查步骤:①选择调查范围②分组③设计调查路线④归类⑤将归类好的资料进行整理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P11 第一节生物圈 5、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是所有生物的立足点);厚度约为20千米。

6、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水、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7、探究的步骤: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8、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也叫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捕食关系(最常见)、竞争关系(个体)、合作关系(群体)]。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指生物随环境的改变而具有的相应特征。如秋天一些树要落叶,水多的地方植物叶片肥厚多汁等。 10、环境能影响生物,同样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它们可以相互影响。(具体题目具体对待,搞清谁影响谁,还是相互影响) 第四节生态系统 11、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或环境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12、食物链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写法为: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终级消费者。其中一级消费者为植食性动物,二至终级消费者为肉食性动物。(要会分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增就有减,有减就有增) 13、物质(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毒物等)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

七年级生物上册测试题 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动物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细胞膜 D、细胞核 2、瓜或番茄时,会流出许多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于细胞中的( ) A细胞质 B细胞核 C细胞壁D液泡 3、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A、表皮 B、叶肉 C、叶脉 D、气孔 4、校园内的一棵大树在初夏阳光的照耀下所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5、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银边天竺葵放在暗处24小时的目的是 A. 让有机物积累起来 B. 让有机物运走消耗 C. 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D. 不让植物产生二氧化碳 6、水中存在着“藻类→小虾→小鱼→大鱼”这样一条的食物链,如果水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下列生物中DDT含量最多的是() A.藻类 B.小虾 C.小鱼D.大鱼 7、猫头鹰和老鼠的关系属于() A、竞争关系 B、合作关系 C、捕食关系 D、寄生关系 8、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A.一块农田中的所有生物; B.一个养有金鱼和水草的小鱼缸; C.一条河流; D.一个植物园。 9、下列四项中,正确表示了一条食物链的是〔〕: A.阳光→草→牛→虎; B.草→兔→鹰; C.鹰→蛇→青蛙→昆虫; D.阳光→玉米→鼠。 10、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 11、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A.阳光; B.羊; C.草; D.水。 *12.植物细胞分裂的顺序是( )。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第1单元第1章认识生物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注释) 1. 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哪方面的特征() A.分布 B.生活环境 C.形态结构 D.数量 2. 下列动物中,属于杂食性动物的是 A.马B.狗C.羊D.老虎 3. 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他们把水草、荷花、松树、玫瑰这些生物归为一类,而将蝗虫、麻雀、鲫鱼、河蚌归为一类。他们归类的依据是…()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数量 D.按照生物的生存环境 4. 小军在社区调查生物的种类时,记录了许多生物,为了便于统计和分析,他对生物进行了分类。其中属于水生植物的是() A.车前草 B.国槐 C.睡莲 D.黄杨 5. 我国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努力,终于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B.调查法 C.实验法 D.分类法 6. 在“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活动中,不必要进行的工作是() A.设计调查表格 B.制作植物标本 C.作好调查记录 D.做好归类整理 7. 下列生物按形态特征划分的一组是( ) A.牛和草 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 D.猫头鹰和鼠 8. 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他们把水草、荷花、松树、玫瑰这些生物归为一类,而将蝗虫、麻雀、鲫鱼、河蚌归为一类。他们归类的依据是( )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数量D.按照生物的生存环境

9. 下面关于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的步骤,正确的是() ①分组②选择调查范围③调查记录④归类⑤设计调查路线⑥整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⑥⑤④ C.②①⑤③④⑥ D.①②⑤③④⑥ 10. 下面是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时的方法步骤,请按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列() ①分组②设计调查路线③归类④做好调查记录⑤选择调查范围⑥将归好类的资料进行整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⑤①②④③⑥ D.①⑤②④③⑥ 11. 我们在对某地区生物分布状况作调查时,首先应确定调查的() A.目的和对象 B.范围和方案 C.方法和顺序 D.范围和顺序 12. 我国的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约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A.1/2 B.1/3 C.1/4 D.1/5 13. 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下列叙述是几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小军发现几株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感到太恶心了,于是不作记录 14. 当我们对森林中某种植物的密度进行调查时,若调查的范围很大,我们最好采用哪种调查方法( ) A.大体估算 B.全部逐一数过 C.分成几块进行调查,然后累加 D.分成几块随机抽样调查,求平均值 15. 生活在纬度越低、气候越炎热地区的企鹅,个体越小,越有利于身体散热。这一事实可作什么特征的具体实例:①适应性②应激性③遗传性和变异性④竞争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6.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在田间调查后,绘制的青蛙数量与季节关系的直方图。图中显示青蛙数量最多的季节是( )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1)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第二单元 9、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物像的放大的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②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②细胞质—细胞质内含有许多与各种生命活动有关的微细结构。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物质——遗传物质。 1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1)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5、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下列哪个区域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 A.大气圈的上部 B.大气圈的底部 C.整个水圈 D.岩石圈的上层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陆地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3.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 ) A.调查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观察法 4.下列哪项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一组对照实验条件( ) A.阴暗、明亮 B.潮湿、干燥 C.温暖、寒冷 D.食物多、食物少 5.影响小麦产量的生态因素不包括( ) A.阳光和温度 B.植物高度和开花时间 C.水分和土壤肥力 D.害虫和田间杂草 6.骆驼背上的驼峰是骆驼的一个重要标志,其驼峰的形成说明( ) A.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B.环境对生物的改造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生物的结构与环境没有关系 7.决定沙漠中植物种类稀少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温度 B.阳光 C.水 D.土壤 8.沙蒿在西北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并且能固沙,这说明()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9.“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想一想,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B.空气C.温度D.阳光 10.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 A.食物链、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阳光、空气、水分等[来源:Z_xx_https://www.360docs.net/doc/e111957080.html,] 11.一个池塘被农药污染,在池塘中有一个食物链:浮游植物一水蚤一鱼一鱼鹰,则体内农药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A.浮游生物B.水蚤C.鱼D.鱼鹰 12.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右图所示。假设这 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 则可能引起() A.乙和丙数量增加 B.丙和丁数量减少 C.乙、丙和丁数量减少 D.乙和丁数量增加 13、下列说法不是生物共有特征的是()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30分,给每个选择找一个最佳的答案,每题1分) 1.合作小组讨论“生命基本特征”时,出现下面4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2.下列自然现象中,与生物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花开花落 B.蜻蜓点水 C.食物腐败 D.涨潮落潮 3.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水稻和稗草 B.猫和老鼠 C.人和猪 D.蚂蚁和蚱蜢 4.语文课上学到的成语中,很多与生物学有关系。下列成语中,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道理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5.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你知道青蛙的冬眠和哪一种环境因素有关吗?() A.温度 B.青蛙的天敌 C.阳光 D.与环境因素无关 6.九龙江是厦门母亲河。下面四种说法中,代表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整条九龙江 B.九龙江的水 C.九龙江里所有的鱼 D.九龙江里的所有生物 7.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是正确的做法。 A.尽量将标本撕得薄一些 B.将盖玻片垂直于载玻片后迅速放下 C.若有气泡,则用手轻压赶走 D.盖上盖玻片后可直接将稀碘液滴在盖玻片上 8.不论是动物体或是植物体,它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9.荔枝汁甜味美,主要是荔枝果肉细胞的()中含有大量糖分。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液泡 10.参天大树的根部吸收的水,能够达到树冠的顶部,主要的动力来自(). A.呼吸作用 B.运输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11.养金鱼的人,总要在鱼缸里放一些新鲜水草,你认为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清洁鱼缸里的水 B.使鱼缸更富生气 C.供给鱼新鲜食料 D.增加水中氧的含量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资料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七年级生物上册测试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测试题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六年级生物(上)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 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生命特征的表现() A.蜻蜓点水?B.种子萌发?C.森林着火?D.人的呼吸 2.下列哪个区域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 A.大气圈的上部?B.大气圈的底部?C.整个水圈?D.岩石圈的上层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B.生物圈?C.陆地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 4.在下列影响兔子生存的环境因素中,哪种不属于非生物因素( ) A.阳光?B.温度?C.狼?D.水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描述的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 A.捕食?B.竞争?C.合作?D.追逐 6.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是( ) A.达尔文?B.哈维?C.林奈?D.沃森和克里克 7.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 ) A.调查法?B.实验法?C.比较法?D.观察法

8.下列哪项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一组对照实验条件( ) A.阴暗、明亮?B.潮湿、干燥?C.温暖、寒冷?D.食物多、食物少 9.苹果、梨等果树不能在热带地区栽种,主要受下列哪项因素的限制( ) A.温度B.湿度?C.阳光?D.水分 10.骆驼刺的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因此适于生活在( ) A.极地?B.水中?C.荒漠中?D.高山上 11.下列生态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适宜的温度?B.土壤中的微生物?C.水分?D.阳光 12.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温带草原?B.热带雨林?C.北方针叶林?D.南方阔叶林 13.玉米和水稻不能间作套种,起限制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 A.阳光?B.空气?C.水分?D.温度 14.影响小麦产量的生态因素不包括( ) A.阳光和温度?B.植物高度和开花时间?C.水分和土壤肥力 D.害虫和田间杂草 15.骆驼背上的驼峰是骆驼的一个重要标志,其驼峰的形成说明(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1)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主要描写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A. 阳光 B. 江水 C. 温度 D. 空气 2.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3.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 草→蚱蜢→食草虫→蛇→鹰 B. 蚱蜢→草→食草籽的鸟→鹰→狐 C. 狐→鹰→食草虫→蚱蜢→草 D. 草→蚱蜢→食草虫→鹰→蛇 4.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的鼠妇的数量是() A. 一只 B. 两只 C. 三只 D. 十只以上 5.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鸟类迁徙 D. 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6.西藏野牦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有利于捕食和御敌。这种现象体现了()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依赖环境 C. 环境改变生物 D. 生物改变环境 7.去年4月底,安徽阜阳等地发生了手足口病疫情,EV71病毒是引起该病的病原体之一。下列哪项表明该病毒属于生物() A. 由有机物组成 B. 具有细胞结构 C. 能在人体细胞内繁殖 D. 能在人体发病 8.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A. 液泡 B. 染色体 C. 线粒体 D. 叶绿体 9.已知四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倍数如下,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在视野中会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镜头组合是 A. 5×、10× B. 10×、40× C. 15×、10× D. 20×、35×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认识生命 1、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获取营养物质); (2)生物能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植物落叶,动物和人出汗、呼吸和排尿);(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生物圈。它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这个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斗争关系、互助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4、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 6、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7、所有的生态系统一般都有四种基本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和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不仅为生产者自身的生长、生殖、以及各种生命活动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也是人和动物的食物和能量来源);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生物试题 兰波广超 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学号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亲爱的同学们: 这份试卷包括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填空和简答题。希望这份试卷能够伴你度过紧张、充实、愉快的90分钟,祝你成功!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主要描写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A. 阳光 B. 江水 C. 温度 D. 空气 2.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3.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 草→蚱蜢→食草虫→蛇→鹰 B. 蚱蜢→草→食草籽的鸟→鹰→狐 C. 狐→鹰→食草虫→蚱蜢→草 D. 草→蚱蜢→食草虫→鹰→蛇 4.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的鼠妇的数量是() A. 一只 B. 两只 C. 三只 D. 十只以上 5.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鸟类迁徙 D. 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6.西藏野牦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有利于捕食和御敌。这种现象体现了()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依赖环境 C. 环境改变生物 D. 生物改变环境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测试卷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测试卷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生物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姓名:班级: 一、单选题。 1.飞机、机器人、海带、电脑都是我们熟悉的物体,其中属于生物的是() A飞机B机器人C海带D电脑 2.狮子捕食斑马,其生理意义在于() A获取营养B强者欺凌弱者C游戏D将它驱除出领地 3.完成下列哪项活动不需要使用调查方法() A.全国性人中普查? B.中学生对网络游戏的看法 C.某一保健品的市场销售预测D.人物外貌的 4.下列能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出反应的是() A.动物以植物为食B.含差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会合拢 C.鲸呼气时会产生雾状水雾D.西瓜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5.下列叙述中,能说明病毒属于生物的是() A.具有细胞结构B.能使动物和植物致病 C.能够繁殖后代D.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6.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必须借助仪器用眼观察? B、可利用照相机帮助我们观察 C、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 D、可利用录音机等工具观察 7、果树能产生种子,种子可以萌发并长成新的植物体,这说明(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多由细胞构成? 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8.珊瑚虫大多群居生活,在其体内生活的还有藻类植物,藻类依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浅水区,与什么有关() A.呼吸?B.取食?C.生长?D.繁殖

9.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 A.有细胞结构?B.能生长和繁殖?C.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D.身体呈绿色 10、在调查社区的生物种类时,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正确的做法是( ) A、记录数量最多的生物? B、记录最珍贵的生物 C、记录自己最喜欢的生物? D、记录看到的全部生物 11、金鱼按其形态结构特点,应归为( ) A、植物? B、动物? C、其它生物? D、宠物 12.地球上的人口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否则会影响人类的生活, 这主要是因为生物的生存需要() A.一定的空间B.适宜的温度C.空气D.阳光 13.若将绿藻甲、乙、丙、丁甲组分别放置于湖泊、100m深的海中、800m深的海中,50m深的海中,首先死亡的是生活在何处的绿藻( ) A.甲?B.乙?C.丙?D.丁 14.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最好是() A.一只B.两只C.三只D.十只 15.在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是() A.鱼类的季节性洄游?B.仙人掌叶变成针刺状 C.蛾类的夜间活动?D.养在小瓶中的鱼都浮向水面 16.下列探究活动的哪一步属于提出问题:() A.某同学发现池水中有一运动的白点B.心想这是生物吗 C.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D.原来是草履虫 17.大气圈的空气主要含有( )等气体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鲸鱼喷水(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组成: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5、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富集)。 6、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显微镜的结构: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4、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取”、“展”、“盖”、“染”、“吸”

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的结构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有线粒体。 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将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动、植物生活所需。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班级姓名座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意,请将答案填人下面答题栏) 1、以下属于所有生物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 A、所有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B、生物都能制造有机物 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D、生物都能繁殖后代 2、与动物细胞相比较,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GAGGAGAGGAFFFFAFAF

A、组胞膜 B、细胞质 C、叶绿体 D、细胞核 3、动物和植物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 A、叶绿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线粒体 D、细胞核 4、下列有关人体构成正确的是() A、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人体 C、细胞→组织→系统→人体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5、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只羊 B、一群羊 C、一个池塘 D、草原上所有羊 6、导管的功能是() A、由上向下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B、由下向上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C、输导有机物 D、输导各种体内营养物质 7、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GAGGAGAGGAFFFFAFAF

() A、青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鹰→蛇→食虫鸟→蚱蜢→青草 GAGGAGAGGAFFFFAFAF

C、蛇→鹰→食虫鸟→青草→蚱蜢 D、青草→蚱蜢 →食虫鸟→鹰→蛇 8、在根尖的结构中,有很强分裂能力的是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9、绿色开花植物在开花之后,必须要完成哪两项主要过程 后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A、开花和传粉 B、传粉和受精 C、开花和受精 D、 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10、人体细胞中有多少对染色体 () A、23 B、46 C、69 D、108 1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海洋生态 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12、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 的细胞群叫做()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细胞 13、下列哪一类植物没有根、茎和叶的分化 GAGGAGAGGAFFFFAFAF

七年级上册生物测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认识生命) 班级姓名分数 一、我能填: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的答题框中(每题3分,共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 B、钟乳石 C、珊瑚虫 D、珊瑚 2、在做“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实验时,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 A、作为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 B、将它与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 C、研究响尾蛇是习惯袭击死的还是活的老鼠 D、将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作为实验组 3、某班同学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甲、乙、丙、丁四组同学所使用的鼠妇数量依次是3只、2只、1只、10只,使用鼠妇数量比较科学的小组是() A、丁B、丙C、乙D、甲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A、捕食 B、合作 C、竞争 D、食物网 5、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6、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A、生长现象 B、应激性 C、繁殖 D、呼吸 7、下列关于生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动物能呼吸、植物不能 B、动、植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动、植物都能排泄体内废物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8、我国科学家通过努力,终于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分类法 9、按照正确方法对同一地区内的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测量湿度,三处湿度大小的关系应是() A、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B、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 C、草地>茂密的灌丛>裸地D、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 10、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A、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B、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1、以下哪一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A、森林面积减少 B、环境污染 C、生物进化 D、生物入侵 12、到了冬天,杨树和柳树的叶子纷纷落下,而松树、柏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A、杨树和柳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松柏比杨柳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C、松柏和杨柳进行着生存斗争 D、它们都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13、在稻田中,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①阳光②杂草③水分④土壤⑤田鼠⑥空气⑦蝗虫⑧稻螟 A、①②⑤⑥B、③④⑦⑧C、①③④⑥D、 ②⑤⑦⑧ 14、下列不能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棵桃树B、一片果园C、一条小溪D、一块稻田 15、小亮调查完公园的生物种类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动物、植物和其 它生物三类。他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A、生活环境B、形态结构C、生物用途D、个体大小 16、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的生态系统是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7、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1、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2、抽样调查的条件:数目过多或范围过大 三、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分布的影响的实验】 鼠妇的生活环境:阴暗、潮湿。 变量:两个实验组中不同的实验条件。探究性实验中,每两个实验组之间有且仅有一个实验变量,这一变量即为探究的影响条件。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同物种间的关系:种内竞争、种内互助; 不同种间:种间竞争、种间互助、捕食、寄生、共生。 3、生物既要适应环境,又会影响环境。 4、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生产者:能够从非生物部分获得物质与能量。一般为绿色植物也有一些光合或化合细菌。 消费者: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者为食(即从生产者获取能量及物质)。一般为动物。 分解者:能够将生产者、消费者的遗体或排泄物中的物质及能量转化到非生物部分。一般为细菌和真菌。

5、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6、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生产者的数量最多,顶级消费者最少。 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生物体内有毒物质越多。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8、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9、地球之肺: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中的像与真实物体对比,为左右相反。因此物像在视野中哪里,就往哪个方向移。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物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储存有细胞液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发动机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4、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四、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元素,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7、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1、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2、抽样调查的条件:数目过多或范围过大 三、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分布的影响的实验】 鼠妇的生活环境:阴暗、潮湿。 变量:两个实验组中不同的实验条件。探究性实验中,每两个实验组之间有且仅有一个实验变量,这一变量即为探究的影响条件。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同物种间的关系:种内竞争、种内互助; 不同种间:种间竞争、种间互助、捕食、寄生、共生。 3、生物既要适应环境,又会影响环境。 4、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生产者:能够从非生物部分获得物质与能量。一般为绿色植物也有一些光合或化合细菌。 消费者: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者为食(即从生产者获取能量及物质)。一般为动物。 分解者:能够将生产者、消费者的遗体或排泄物中的物质及能量转化到非生物部分。一般为细菌和真菌。 5、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6、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生产者的数量最多,顶级消费者最少。 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生物体内有毒物质越多。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8、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9、地球之肺: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题 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认真做七年级生物单元测试题。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题,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试题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被子植物是目前地球上最高等的植物类群,最重要的原因是( ) A.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果皮对种子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帮助传播种子。 B.数量多 C. 种类多 D.分布广泛 2.移栽植物时常常去掉几片叶片,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 A.减少水分蒸腾 B.降低光合作用 C.降低呼吸作用 D.移栽方便 3.下面是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的步骤,正确顺序是( )。 A、d c b a B、d b c a C、d a b c D、d c a b 4.你知道我们现在烧的煤炭是哪种植物演变来的吗?( ) A.古代藻类植物 B.古代蕨类植物 C.古代裸子植物 D.古代被子植物 5.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时,在叶肉细胞中会发现许多绿

色颗粒,它们是( ) A.细胞核 B.液泡 C.叶绿体 D.叶绿素 6.蒜苗的叶子上端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部分是白色的,这是因为( ) A.叶子下端没有叶绿体 B.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 C.叶子下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叶绿体在光下才能形成 7.下列植物不属于藻类植物的是( ) A.衣藻 B.马尾藻 C.金鱼藻 D.水绵 8.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水 9.叶片中气孔的功能是( ) A.输导作用和支持作用 B.防止叶内水分的散失,起保护作用 C.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D.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0.每当秋高气爽,寒冬将近,落叶树的叶子开始变黄,一阵风吹过叶子便纷纷落下,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刚被风吹落的叶片( ) A.大多数是正面向上 B.大多数是背面向上 C.正面和背面向上一样多 D.无法判断 11.在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时会发现,保卫细胞的结构与叶肉细胞相比( ) A.小 B.大 C.形状不一样 D.没有叶绿体 12.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来了,江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