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一带”战略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路一带”战略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名词解释

“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战略,既是一个区域战略又是一个对外开放战略,它是把我国国内的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沿着古丝绸之路实现对外开放,促进国际经济贸易的合作与发展。

一、“一路一带”战略的实施背景、发展历程与主要内容

(一)、实施背景: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指出: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尽早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背景分析:

1.我国市场产能过剩。我国可利用积累的外汇储备作为拉动全球增长的资本金,同时通过资本输出带动消化过剩产能。

2.我国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较高,这些资源主要通过沿海海路进入我国,渠道单一。另外,我国与其他重要资源国的合作不深入,经贸合作未广泛有效展开,资源方面的合作不稳定。“一带一路”新增陆路资源进入通道,对于多元化获取资源显得重要。

3. 我国的工业和基础设施集中于沿海,如果遇到外部打击,容易失去核心设施。中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工业少,通过“一带一路”加大对西部的开发,有利于战略纵深开拓和国家安全。

4.一路一带战略涉及到区域经济的贸易主导权问题。一带一路战略,能使中国对冲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跨大西洋贸易伙伴谈判,也有机会在一带一路经贸中抢占全球贸易新规则制定权。这个战略实施一旦成功,将会带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掌控国际贸易主导权,定价权和资源配置权。

5. 通路、通航和通商是“一带一路”解决战略问题的发力点。“一带一路”是系统性解决此问题的好抓手。

(二)、发展历程

1. 一路一带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依据。沿线国家和地区人口、经济规模等数据是在古代中国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中华民族不仅早在8000年之前就创造了辉煌的水运与航海历史,而且远在8000年频繁而漫长的航海中,把最早的人类文明、古代文化和科学技术带到了欧、亚、非、大洋洲、美洲和世界各地,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丝路文明。

2. 2010年11月23日,在温家宝总理访俄期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联合签署了两项海关便捷通关协议,为中国物资、商品西出和战略物资西进奠定了基础。开通了“渝新欧”国际运输班列。从重庆出发,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向西过北疆铁路,到达边境口岸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的杜伊斯堡,全长11179公里。这一条由沿途六个国家铁路、海关部门共同协调建立的铁路运输通道。目前该通道最大的受惠者是落户重庆的笔记本电脑向西进入欧洲市场。“渝新欧”的开通节省了交易时间多天时间,使企业的资金可以得到更快的周转。假设1个集装箱的货值为1000万元,仅财务成本就能节约3万元,相当于5000美元。

3.2013年4月26日开通蓉欧快铁运输班列。成都到波兰罗兹的蓉欧国际快速铁路货运直达班列。

中欧国际铁路运输通道

蓉欧快铁从成都青白江集装箱中心站出发,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后,直达波兰第三大城市罗兹奥莱霍夫站,全长9826公里,站到站运行时间12-14天,并可在1至3天内分拨至欧洲任何地方。比之前货运班列节省8—10天,比海运节约1个月以上,运输成本仅为空运的1/8至1/4。

4.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5. 2014年6月21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在第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中国坚持弘扬丝绸之路精神,积极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杨洁篪表示,东南亚、南亚、中亚、中东、欧洲等地区许多国家和俄罗斯都表示欢迎和支持“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并愿参与建设进程。

6. 2014年11月8日,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平台。

三、主要内容

“一带一路”战略具体包括以下几条线路:

中蒙俄经济带:主要通过环渤海、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的交通与能源通道,并向东连接日本和韩国,向西通过俄罗斯连接欧洲。

新亚欧陆桥经济带:通过原来的亚欧大陆桥向西通过新疆连接哈萨克及其中亚、西亚、中东欧等国家。

中国-南亚-西亚经济带:通过云南、广西连接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国家;通过亚欧陆桥的南线分支连接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国家。

海上战略堡垒:分别由环渤海、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北部湾等地区的港口、滨海地带和岛屿共同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等沿岸国家或地区。

1.“一带一路”是国际间经济与贸易的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核心内容:第一,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率先实现亚洲互联互通。中国愿通过互联互通为亚洲邻国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第二,以经济走廊为依托,建立亚洲互联互通的基本框架。“一带一路”兼顾各国需求,统筹陆海两大方向辐射发展。第三,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实现亚洲互联互通的早期收获,优先部署中国同邻国的铁路、公路项目。第四,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第五,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夯实亚洲互联互通的社会根基。

总之,“一带一路”它是把我国国内的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沿着古丝绸之路实现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外交通对接,产业合作,金融合作,物流联盟,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二、“一路一带”战略的重要意义

1.“一路一带”使我国不仅可以输出和进口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作为全球主要外汇储备国,中国能够携手各国共同应对金融风险,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2.,巩固中国同中亚和东南亚的合作基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理念是加强

同中亚和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中国同中亚及东南亚各国历史上有着共同的发展经历,文化相通,合作基础坚固。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举措有利于通过共建“一路一带”丝绸之路形成对外开放新的增长点,所以关键是处理好中国与中亚及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发挥好上合组织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在推动诸边合作中的积极作用,加强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同受益,打造好同西部邻邦及东南东南亚邻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3.逐步形成两个辐射作用。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为基础,可以逐步形成连接东欧、西亚和东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为相关国家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可以巩固和发展我国同东南亚的经贸关系,同时可以逐步辐射到南亚和非洲等地区,扩大中国的影响力。共建丝绸经济带的倡议之所以深受中亚各国的欢迎和赞同,因为在已有的上合组织框架下,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良好的基础。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振兴势必会形成对阿拉伯和东欧国家的辐射作用,其结果有利于新的欧亚商贸通道和经济发展带的形成。对中国来说,可以带动内陆沿边向西开放,相当于扩大西部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增强中国的影响力,可谓一举多得。

4.带动中西部加快改革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成为扩大中西部开放、打造中西部经济升级版的主引擎。

5.促进东部地区的转型升级和对外投资。东部省份可以寻求与东南亚国家合作的新支点,加大经贸合作力度,以点带面,形成联动发展的新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