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选择脉冲序列与反转恢复脉冲序列脂肪抑制效果对比研究

SPWM脉冲发生器-方波变正弦波

摘要 本系统是一个SPWM脉冲发生器。整个系统是以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通过编程产生低频波信号,再通过LM358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将波形信号进行处理,最后由示波器显示波形,而波形频率可以通过按键来改变,并且将波形的模式和修改的频率通过LCD12864显示,以便了解当前波形模式和所修改后的频率。经试验测试,系统满足设计的基本要求,而且系统的电路结构简单,优越性强。 关键字:SPWM脉冲发生器单片机AT89c51波形信号LM358放大电路滤波电路 Abstract This system is a SPWM pulse generator. The whole system is chip-computer AT89c51, through the programming produce low-frequency waveform signal, again through the amplifier circuit LM358 and filter circuit will waveform signal processing, the last oscilloscope display, but by the frequency changes through the button to revise the present wave frequency, and between the mode and modification of the wave frequency through the LCD12864 show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vised model and frequency waveforms. After the test, this system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 system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circuit strong superiority. Key word: SPWM pulse generator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T89c51 waveform signal LM358 amplifier circuit filter circuit

m序列发生器设计实现

河南师范大学设计性实验报告 学期:2014-2015学年第 1 学期 m序列发生器设计实现_实验 实验小组成员: 班级:2013级网络工程班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填表日期: 2014年 11月 29 日

实验项目简介: 1 问题描述 通常产生伪随机序列的数字电路为一反馈移位寄存器。根据其构成结构,它又分为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和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两类,由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产生的周期最长的二进制数字序列称为最大长度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简称m序列。 2.实验原理: 此实验是用4位移位寄存器实现可控乘/除法2到8步长为2n电路通过分析不难看出本次实验的乘除法运算中一个只出现三个数字2、4、8写成二进制为0010、0100、1000可以发现每一次乘法都只是将1向左移一个位每一次除法则是向右移一位,那么就可以使用74194双向移位寄存器。首先要了解4位移位寄存器。工作原理:74194是一个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它具有左移、右移、并行输入数据、保持以及清除等五种功能: 当~R=1MA MB=00 MA MB=01 MA MB=10 MA MB=11 3.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1)控制信号的移动方向,通过改变S1S0的编码状态,使移位器左移、右移、保持等。 2)可以得到m序列的周期,通过观察示波器中CLK与Sl或者Sr的波形,可以得出m序列的周期。 4.实验目的: 1、掌握M序列信号产生的基本方法 2、利用EWB产生M序列信号,设计电路做成M序列信号发 5.实验条件:学院提供公共机房,1台/学生微型计算机。

实验总结: 1.在实验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积极准备。通过实验加深了对74194芯片性能的 了解,提高了各个成员的动手能力。 2.但是由于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准确的原因,实验过程中多次出现问题,小组成 员积极思考,最终解决了问题。 3.在观察m序列周期的过程中,出现了周期同预期不符合的情况,最终发现 是输入脉冲时出现了问题。

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脂肪肝是指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在肝脏中的过渡沉积, 即肝脏脂肪含量超过肝脏总重量的5%或者光镜下30%以上的肝细胞含脂肪滴。在大体上可分为均匀型与不均匀型,显微镜下可分为大泡型与小泡型两类。 一、脂肪肝的病因 长期大量饮酒是造成脂肪肝的最重要原因。一般认为每日饮酒在50-80克以上,发生酒精性肝病的危险性较大。 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炎中,肥胖是最常见和较肯定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脂肪肝的发生与肥胖有关,75%的重度肥胖者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也十分重要。脂肪肝在肥胖的II型糖尿病人中十分常见,约为50-80%。有研究表明有21-78%的糖尿病患者患有脂肪肝,脂肪肝患者中有4%-46%发生糖耐量减退或显性糖尿病[1]。高脂血症也是引起脂肪肝的常见危险因素。接触对肝脏有毒性的工业毒物及药物如CCL4、四环素、胺碘酮、考的松、氨甲喋呤等,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减肥过快,实行肠旷置术后,长期静脉内营养也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因素。 二、诊断 脂肪肝起病隐匿,其临床表现轻微且无特异性,少数患者可有乏力,上腹不适或肝区不适,体检可发现患者肝脏肿大。实验室检查对于酒精性脂肪肝可发现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升高,r-谷氨酰转肽酶(r-GT)及碱性磷酸酶(AKP)升高,平均细胞体积(MCV)升高,乏唾液酸转铁蛋白/唾液酸转铁蛋白比值升高。而非酒精性脂肪肝可有转氨酶轻度升高,可有血糖和/或血脂升高。

影像学是诊断脂肪肝的重要而实用的手段。脂肪肝在超声声像图上的特征性改变为肝实质内弥漫细密的高回声斑点,肝静脉和门静脉分之变细变窄,显示不清,肝深部的回声衰减加重。诊断脂肪肝首先应判定肝回声的强度,对比肝、脾、肾三者以确定回声水平正常与否。根据超声特征将脂肪肝分为轻、中、重。目前一般认为CT是诊断脂肪肝的最佳影像学手段,优于B超和MRI。CT显示脂肪肝的肝实质弥漫性密度降低。脾的CT值较恒定,取肝与脾比值衡量肝密度正常与否。习惯以肝脾CT比值小于1作为诊断脂肪肝的标准。一般认为MRI对于脂肪肝的诊断价值较小,且价格昂贵,但其对于显示肿瘤与血管的关系,可能有助于鉴别诊断[2]。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明确诊断和判断病变程度,了解病因,估计预后均十分重要。在组织学上将脂肪肝分为大泡性和小泡性两类。又将其分为轻、中、重三级,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在轻度占30-50%,中度占50-75%,重度占75%以上。NASH的组织学诊断标准为:肝细胞脂肪变性,点状坏死,气球样变,炎性细胞浸润,有或无Mallory小体[3]。 脂肪肝的诊断原则:首先应根据B超,CT或MRI等影像学结果判断是否有脂肪肝;其次根据实验室检查及肝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判断是单纯脂肪肝还是脂肪性肝炎;第三,需要详细询问病史,有无饮酒,糖尿病,高血脂及药物或毒物接触史,体重如何,从而明确病因;第四,脂肪肝的诊断应排除其他疾病,如HCV感染、Wilson病、血色病、及自身免疫性肝炎。非均匀型脂肪肝还应与占位性病变项鉴别。 四、治疗

脉冲序列发生器设计

脉冲序列发生器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摘要脉冲序列检测器广泛应用于现代数字通信系统中,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多路脉冲序列信号检测要求越来越高。现代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是功能更强、体积更小、速度更快、功耗更低,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器件的集成度高、工作速度快、编程方便、价格较低,易于实现设备的可编程设计,这些优势正好满足通信系统的这些要求。随着器件复杂程度的提高,电路逻辑图变得过于复杂,不便于设计。VHDL(VHSIC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是随着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硬件描述语言。VHDL具有极强的描述能力,能支持系统行为级、寄存器输级和门级三个不同层次的设计,实现了逻辑设计师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硬件设计软件化”的愿望,给当今电子通信系统设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本文针对传统的脉冲序列检测器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脉冲序列检测器设计的新方案,该方案相对于传统的设计方法更适合于现代数字通信系统,不但大大减少了周边的设备,也使系统设计更加灵活,稳定性更好,性价比更高,可以满足多种环境下的检测系统的要求。 关键词:多路数据选择器、Multisim、计数器、序列检测器 目录 摘要 (1) 1目录 (1) 2. 设计内容及设计要求 (2) 实验目的 (3)

参考电路 (4) 实验内容及主电路图 (5) 多谐振荡器的介绍 (6) 计数器的介绍 (9) 数据分析 (12) 数据选择器的介绍 (14) 4实验结果 (16) 实验结果的分析 (17) 设计总结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2设计内容及技术要求 1、设计并制作一个脉冲序列发生器,周期性的产生8位长度的任意脉冲序列, 脉冲序列可以通过设置电路自由设置。 2、能够检测出设置的脉冲序列,在每出现一次设置的脉冲序列时,点亮一次 LED; 3、时钟脉冲周期为1HZ; 4、对设置的脉冲序列值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指示; 5、电源:220V/50HZ的工频交流电供电; 6、(直流电源部分仅完成设计仅可,不需制作,用实验室提供的稳压电源调 试,但要求设计的直流电源能够满足电路要求)

肥胖性脂肪肝

肥胖性脂肪肝(北京百姓堂) 当前内容仅供参考。 肥胖性脂肪肝形成之原因,有人认为是食物中含有高热量碳水化合物所致,并不是脂肪过高或蛋白质饮食缺乏所致。脂肪肝可伴有肝细胞坏死,形成脂肪肝性肝炎,即使是某些非酗酒女性的病患,时间久了,也有可能会发展成为肝硬化。脂肪肝性肝炎之发生率及程度与肥胖程度有一致性相关,肥胖程度高的,其脂肪肝性肝炎发生率及程度较高。重度肥胖有肝脂肪变性者,其肝纤维化发生率相对较高。 1肥胖性脂肪肝形成原因 原因——营养过剩 人体组织器官细胞代谢的直接能源物质是葡萄糖,而营养物质代谢的共同点是转化为葡萄糖。当人体内的葡萄糖含量(即血糖)超过了机体日常所需时,超出的葡萄糖转移至肝细胞和骨骼肌细胞转化分别为肝糖原和肌糖原(以备)机体血糖低时再分解成葡萄糖供能。而当糖原储存达到上限时,多余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转化为脂肪储存在肝细胞内,同时肝细胞也极力地进行脂肪动员、糖异生来清除多余的脂肪。由于脂肪储存过多超过了肝细胞的清除能力,便造成了肝细胞内脂肪的蓄积。还有一部分脂肪转移至皮下(如腹部、胸背部、腋窝及臀部等)形成肥胖。

肥胖的诊断标准: 医学上诊断肥胖的标准常用有Broca指数和BMI指数(体重指数也称体质指数)。Broca指数公式为:男性标注体重(kg)=身高(cm)-100,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超过标准体重的15%~20%为明显肥胖,超过标准体重的20%~30%为过度肥胖。而BMI指数公式为:BMI(kg/m^2)=高(kg)/体重(m^2),正常男性标准体重约为22kg/m^2,正常女性标准体重约为20kg/m^2。BMI指数在25~29kg/m^2为超重,BMI 指数大于30kg/m^2成为肥胖。若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0% 以上成为病态肥胖。 2肥胖型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肥胖,特别是腹部肥胖的人之所以容易发生脂肪肝,是因为腹部周围的脂肪细胞对刺激比较敏感,以致由腹部脂肪细胞输送至肝的脂肪酸增加。肝内脂肪酸的去路除部分合成磷脂和胆固醇外,主要合成三酰甘油,新合成的三酰甘油在与肝细胞内的载脂蛋白结合释放入血,当肝内合成三酰甘油超过了肝脏将三酰甘油转运出肝脏的能力时,就可导致三酰甘油在肝内堆积形成脂肪肝。此外,肥胖的人多合并有糖耐量减低和高胰岛素血症,在肥胖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肌肉摄取葡萄糖的功能也就随之下降,以致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过剩的葡萄糖不断刺激胰岛细胞分泌大量的胰岛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在觉醒型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中的价值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在觉醒型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中的价值 摘要目的探討磁共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指导下的觉醒型缺血性脑卒中(WU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及预后。方法46例WUIS 患者,经头颅CT检查排除颅内出血后,行急诊头颅磁共振检查,筛选出符合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即弥散加权成像(DWI)出现高信号缺血病灶,而FLAIR序列无相应部位高信号的患者20例,列为WUIS组。同时选取发病时间0.05)。两组溶栓后24 h、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UIS组1例(5.0%)患者在溶栓后24 h复查头颅CT时发现有出血转化征象[1例出血性梗死(HI)-1,无HI-2及脑实质出血(PH)-1、PH-2]。标准治疗组有4例(6.7%)出现出血转化(2例HI-1,1例HI-2,无PH-1,1例PH-2),其中1例(1.7%)出现了症状性出血转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8>0.05)。静脉溶栓后3个月时,WUIS组有9例(45.0%)临床神经功能恢复良好(mRS 0~2分),而标准治疗组有20例(33.3%)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5>0.05)。结论磁共振FLAIR序列指导下的WUIS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的,有效的。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磁共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溶栓;临床转归 Value of 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sequence in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for wake-up ischemic stroke FU Xue-tao,ZHOU Long-jiang,ZHANG Xin-jiang,et al. Department of Neurology,Yangzhou City First People’s Hospital,Yangzhou 225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safety and prognosis by 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FLAIR)sequence-guided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for wake-up ischemic stroke (WUIS)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46 WUIS patients received emergent hea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fter elimination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by head CT. There were 20 patients as WUIS group with super acute stage of ischemic stroke,high signal ischemic lesions in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and no corresponding high signal in FLAIR sequence. Another 60 patients were taken as standard treatment group with onset time 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scores in 24 h and 7 d afte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re was 1 case (5.0%)with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in CT examination in 24 h afte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WUIS group [1 case with hemorrhagic infarct (HI)-1,without HI-2,parenchyma hemorrhage (PH)-1,PH-2]. There were 4 cases (6.7%)in the standard treatment group with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2 cases with HI-1,1 case with HI-2,no PH-1,1 case with PH-2),and 1 case (1.7%)among them had symptomatic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958>0.05). In 3 months afte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WUIS group had 9 cases (45.0%)with good clinical neurological function recovery (mRS 0~

序列信号发生器和序列信号检测器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实验三序列信号检测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PH-1V型实验装置和QuartusⅡ软件的使用方法; 2.学习有限状态机法进行数字系统设计; 3.学习使用原理图输入法进行设计。 (二)设计要求 完成设计、仿真、调试、下载、硬件测试等环节,在PH-1V型EDA实验装置上实现一个串行序列信号发生器和一个序列信号检测器的功能,具体要求如下: 1.先用原理图输入法设计0111010011011010序列信号发生器; 2.其最后8BIT数据用LED显示出来; 3.再设计一个序列信号检测器,检测上述序列信号,若检测到串行序列 “11010”则输出为“1”,否则输出为“0”; (三)主要仪器设备 1.微机 1台 2.QuartusII集成开发软件1套 3.PH-1V型EDA实验装置1套 (四)实验总体设计 本实验要求先设计一个信号发生器,采用原理图设计方法,要求产生 0111010011011010序列,16位,便可采用74161计数器和74151选择器,161计数输出QD,QC,QB,QA从0000计至1111,然后将161计数输出低三位QC,QB,QA分别接到151的C,B,A端,高位QD用来控制151两片的片选,即两片151分别实现序列的高八位和低八位的输出。最后将二片151的输出相或便可得到最后要产生的序列。 序列检测器即为一个状态机,首先画出状态转移图,根据状态转移图设计 出序列检测器,当检测到预置的序列,则RESULT输出1,否则输出0 (五)实验重难点设计 1. 用原理输入法设计序列信号发生器 (1)打开Quartus II软件,进入编辑环境。 (2)创建新的原理图BDF文件,命名为FASHENGQI,根据其总体设计思路设计 出如下原理图:

脉冲序列发生器设计

XX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教学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XX班 学生姓名:XX(XX) 指导教师:XX 完成时间:XX 年X月X日 报告成绩:

脉冲序列发生

器 设 计 目录 1.实验任务 2.实验目的

3.参考电路 (1)设计方案 (2)参考设计 4.实验内容 (1)多谢振荡器介绍 (2)计数器的介绍 5.实验结果 6.心得体会 7.参考文献 (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2)《电子技术基础》

1.实验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脉冲序列发生器,周期性的产生脉冲序列101011010101。 2.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设计,进一步熟悉多谐振荡器、计数器、数据选择器的用法,掌握脉冲序列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3.参考电路 (1)设计方案 周期性脉冲序列发生器的实现方法很多,可以由触发器构成,可以由计数器外加组合逻辑电路构成,可以有GAL构成,也可以由CPLD\FPGA构成等等。本设计采用由计数器加多路数据选择器的设计法案,脉冲序列发生器原理框图如(1)图所示。 图(1)脉冲序列发生器原理框图 (2)参考设计

脉冲序列发生器需要一个时钟信号,可采用由TTL非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构成的串联式多谐振荡器产生时钟信号,如图(2)所示。 主电路部分如图(3)所示,图中74LS161和与非门构成十二进制计数器,为脉冲序列的宽度为12位。 4.实验内容 按照实验要求设计电路,确定元器件型号和参数;用Multisim进行仿真,列出实验数据,画出输出信号及其他关键信号的波形;对实验数据和电路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写出收获和体会。

肥胖性脂肪肝的饮食疗法.doc

肥胖性脂肪肝的饮食疗法 肥胖是脂肪肝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摄入过多的脂肪和甜食,缺乏体力活动,营养过剩,是引起肥胖最直接的原因。有资料表明,肥胖程度越重,持续时间越长,脂肪肝的检出率就越高,病变也越明显。因此,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矫正不良行为,减轻体重对肥胖性脂肪肝的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肥胖性脂肪肝的饮食要点:加强饮食管理,严格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脂肪,胆固醇,和单糖,双糖食物的摄入,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量,保证营养的均衡。 1. 控制总热量的摄入轻度肥胖者首选持续低热量的减食疗法,即不间断使用低热量食品直至体重降至正常。一般每日每公斤体重给予热量20—25kcal,每日1200—1800kcal,并需长期坚持。重度肥胖者最好采用低热量饮食治疗,即每日进食总热量控制在1200kcal之内,体重下降以每周500g为好。 2. 减少单糖,双糖的摄入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应该占总热量的50%左右为宜,主要应由稻谷,蔬菜,水果等多糖提供,尽量少食富含单双糖的食品,如高糖糕点,饮料,糖果,冰淇淋等。可适当添加一些如甜叶菊苷,阿斯巴甜等甜味剂,其优点是甜味高,无毒,低热能,即可改善口味,又不至于引起体重增加。 3. 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脂肪具有较高的热能。1g脂肪能产生9kcal 的热量,是蛋白质和糖类的2倍之多。豆**,花生**,葵花籽**等植物**虽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但其热量较高,多食可引起体重增加,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应控制用量。猪**,羊**,牛**,黄**,奶**,椰子**因为富含饱和脂肪酸,胆固醇水平较高,应极力限制。鳗鱼,鳊鱼,鲳鱼,猪瘦肉,牛瘦肉等可放心使用。鸡蛋的蛋黄含有较多的胆固醇,所以每周2~4个为宜。一般而言,兽肉的胆固醇高于禽类,肥肉高于瘦肉,贝壳类和软体类高于一般鱼类,蛋黄,鱼子,蟹黄及动物内脏的胆固醇较高。 4. 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摄入不足可加剧肝内脂肪沉积。一般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1.5~2.0g主要包括肉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类。不同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有差异。因此,必须在摄入时注意不同蛋白质互相搭配,以提高生理价值。豆类,豆制品,瘦肉,鱼类,牛奶,鸡蛋清,兔肉等都是脂肪肝患者的理想选择。 5. 增加纤维素的摄入肥胖性脂肪肝患者由于限制了食物的摄入量,常常会产生饥饿感。饮食中保证足够的纤维素可以延缓胃的排空,增加饱腹感,有利于减轻餐后血糖增高,降低血脂,防治便秘。每日可以摄入纤维素40~60g.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玉米麸,糙米,豆类,香菇,魔芋,海带,木耳等。 6. 增加维生素的摄入低热量饮食疗法必须保证营养素的均衡,防治营养不良。所以应适当多进食维生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但是由于水果的含糖量较高,故应选择苹果,梨,樱桃,柚子等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并放在两餐之间饥饿时进食。必须将水果的热量计算在每日的总热量之内。萝卜,番茄,黄瓜因热量低,维生素含量丰富可作为饥饿时的“点心”。

第05节 反转恢复及快速反转恢复序列

第五节 反转恢复及快速反转恢复序列 在前面第3节自由感应衰减类序列中,我们曾简要介绍了反转恢复序列,但实际上,目前无论是反转恢复(inversion recovery ,IR )还是快速反转恢复序列(fast inversion recovery ,FIR )一般采集的是自旋回波。在本节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反转恢复的原理、IR 和FIR 序列的结构和临床应用。 一、反转恢复的原理 我们都知道,给主磁场中进动的质子施加一个射频脉冲,只要射频脉冲的频率与质子的进动频率相同,质子将发生共振,即低能级的质子获得能量越迁到高能级状态,在宏观上则表现为磁化矢量的偏转。宏观磁化矢量偏转的角度与射频脉冲的能量有关,能量越大偏转角度越大,我们把能够使宏观磁化矢量偏转某个角度的射频脉冲称为某角度脉冲,如90?脉冲、小角度脉冲(偏转角度小于90?)、180?脉冲等。反之,宏观磁化矢量偏转角度越大则表示质子获得的能量越大,射频脉冲关闭后质子所需要释放的能量也越大,被激发的组织的纵向弛豫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如果用180?射频脉冲对组织进行激发,将使组织的宏观纵向弛豫矢量偏转180?,即偏转到与主磁场相反的方向上,因此该180?脉冲也称为反转脉冲。180?脉冲的能量相当于90?脉冲的2倍,因此纵向磁化矢量完全恢复所需时间也明显延长(图36)。我们把具有180?反转预脉冲的序列统称为反转恢复类序列。 具有180?反转预脉冲的序列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由于180?脉冲后组织纵向弛豫过程延长,组织间的纵向弛豫差别加大,即T1对比增加,相当于90?脉冲的2倍左右(图36); (2)180?脉冲后,组织的纵向弛豫过程中,其纵向磁化矢量从反向(主磁场相反方向)最大逐渐变小到零,而后从零开始到正向(主磁场相同方向)逐渐增大到最大,如果当某组织的纵向磁化矢量到零的时刻给予90?脉冲激发,则该组织由于没有宏观纵向磁化矢量因此没有横向磁化矢量产生,该组织就不产生信号,利用这一特点可以选择性抑制一定T1值的组织信号(图36b );(3)反转恢复类序列中,我们把180?反转脉冲中点与90?脉冲中点的时间间隔定义为反转时间(inversion time ,TI ),选择不同的TI 可以制造出不同的对比,也可选择性抑制不同T1值的组织信号。 Mz Mz -

脉冲磁共振

FD-PNMR-Ⅱ型 脉冲核磁共振实验仪 实 验 指 导 书 华北煤炭医学院物理教研室 用脉冲核磁共振实验仪测弛豫时间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脉冲宽度与FID信号幅度及相位的关系。掌握90度脉冲180度脉冲的含义。 2.通过对自旋回波序列的调试,了解相位散失的机理,180度脉冲的作用,相位重聚和自旋回波的原理,T2的含义,掌握用基本脉冲序列测量样品的弛豫时间T2的方法。 3.测量二甲苯的化学位移间隔,了解谱仪的工作原理。 二.试验仪器: FD-PNMR-II 脉冲核磁共振谱仪、YB4323长余辉示波器以及PII 300MHz 联想计算机。脉冲核磁共振实验系统,包括磁铁、探头、开关放大器、相位检波器、脉冲序列发生器、磁场电源、示波器、计算机等。如图 1 1.探头:放置样品并产生脉冲核磁共振信号 2.脉冲序列发生器:产生各种脉冲序列 3.开关放大器:开关放大器是射频切换开关。在旋转射频场加载时将射频线圈与射频脉冲连接,此时射频脉冲与相位检波器内的放大器断开。在观察自由旋进信号时将射频线圈与相位检波器的放大器相连。这样可以避免大功率脉冲烧毁放大器和自由旋进信号观察困难。 4.相位检波器:相位检波器在电子学中是将采集困难的高频信号转变成容易采集的低频信号。在核磁共振中它的作用就是将实验室坐标系转变为旋转坐标系,这样保证每次激发信号的相位是一致的,从而能够得到成像所必需的相位精度。它的基本原理是将原有的信号

t t A 1cos )(ω乘上参考信号t 0cos ω得到和频和差频, t t A t t A t t t A )cos()()cos()(cos cos )(010101ωωωωωω++-= 和频项在调制时采用在这里无用,通过积分器或低通滤波器即可将其滤除,得到差频项以便于信号处理。如图2 图2 相位检波器的工作原理 5.磁体 磁极直径100mm 、磁极间隙15-20mm 。 6.示波器:因为信号重复周期长所以存在严重的闪烁现象,一般采用长余辉的慢扫描双踪示波器以减轻闪烁现象,或采用计算机软件记录所以直接在计算机上观测。 实验一脉冲核磁共振法测量弛豫时间 一、试验原理 1.自旋回波90度射频脉冲的作用:使宏观净磁矩倾倒90度。 2.相位散失:在磁场不均匀情况下每个点的共振频率各不相同,所以在90o 脉冲激发后各点共振信号的初相位相同信号最大,但随时间增加相位因为共振频率不同差距逐渐加大,当 达到信号互相抵消的时候,FID 信号消失,一般称相位散失的时间称为T 2*,信号近似) exp(*2 T t 衰减。 3.相位重聚和自旋回波: 90o 脉冲经τ时间后加180o 脉冲,可以使散失的相位重聚。 过程是:90o 脉冲后由于共振频率不同经过一段时间频率高的原子核相位超前,共振频率低的原子核相位落后,加载180o 脉冲后使得原子核磁矩旋进相位产生180o 跳变,它使得原先落后的相位超前,原先超前的相位落后,经过同等时间后共振频率高的原子核又追上落后的相位从

肥胖者要减轻多少体重可改善脂肪肝

健康管理稿件 肥胖者要减轻多少体重可改善脂肪肝 肥胖与脂肪肝关系密切,对于体重超重和肥胖以及近期内体重增长过快额脂肪肝患者,必须考虑减肥治疗。事实证明,减肥不但可以防治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症及其相关的心脑血管事件,而且可以有效防治肥胖相关的肝病。 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在半年内基础体重下降10%后,肝内脂肪沉积可以完全消退,同时肿大的肝脏回缩,肝功能回复正常。对于肥胖相关的转氨酶增高的治疗,并非联苯双酯,垂盆草等降酶药物,而是减肥治疗。一般情况下,体重每下降1%,血清转氨酶可以降低8.3%,体重下降10%,增高的转氨酶多能恢复正常。而体重持续增长者其转氨酶往往仍然居高不下。 值得注意的是,减肥的目标不仅仅是减轻体重,更重要的是缩小腰围。腰围的缩小意味着中心性肥胖的到控制,胰岛素抵抗得到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得到纠正,而这些正是脂肪肝,高脂血症,糖尿病甚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所以腰围的缩小对脂肪肝的好转更有意义。 另外,减肥对病毒性肝炎的防治也有积极地影响。对于乙性肝炎病毒携带者合并肥胖性脂肪肝,减肥可使脂肪肝逆转,转氨酶恢复正常;对于慢性乙性肝炎病毒携带者合并肥胖性脂肪肝并存的患者,减肥治疗和抗病毒治疗齐头并进,可提高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因此,对于肥胖性脂肪肝患者,积极减肥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减肥的目标是控制体重和缩小腰围。即使减肥后的体重没有达到标准体重,但只要较前下降10%左右就能使脂肪肝的病情明显缓解。 减肥方法主要有节制饮食,增加运动,修正不良行为及减肥药物和极低热量饮食。其中前三种方法为基本的治疗措施。多数病人仅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治疗就可以达到减肥和防止肝病的目的。减肥药物仅仅起辅助治疗的作用,其对肥胖性肝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尚待考察,主要用于中重度肥胖,特别是合并血脂、血糖、血压升高者。尽管少数病人可能对某些治疗方法特别有效,但是大多数病人需要综合治疗。病人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健康目标,并力争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适当参加能持之以恒的体育活动,以取得长期持续的减肥效果。 此外,预防体重的反跳也是减肥的重要目标。总的来说,减肥的成功率不高,大多数病人虽然尽力使体重有所下降,但其后体重迅速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事实上,有些病人在其一生中曾减掉近1吨的体重,但其体重最后还是处于极高水平,其原因是减肥后的体重反跳。归根到底,减肥的成功以及长期维持,需要患者彻底改变其生活方式。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彻底改变生活方式并予以坚持谈何容易,需要病人极大地自制力和家人,医生,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

肥胖脂肪肝如何治疗

肥胖脂肪肝如何治疗

肥胖脂肪肝如何治疗

肥胖脂肪肝如何治疗

肥胖脂肪肝如何治疗 脂肪肝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的肝脏上有了过多的脂肪附着,这种疾病和长时间的进食大鱼大肉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么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肥胖脂肪肝治疗方法: 1.脂肪肝的治疗原则 脂肪肝不仅是一个可逆性疾病,而且也是全身性疾病在肝脏的一种病理表现,如能早期发现,针对病因及时综合治疗,肝内病变在进一步演变为肝硬化以前仍可得到逆转,脂肪肝的治疗原则可概括为: 1去除病因和诱发因素,积极控制原发病。 2调整饮食方案,纠正营养失衡。 3坚持必要的锻炼以维持理想的体重。 4维持相对正常的血脂,血糖水平。 5自我保健意识的教育以纠正不良行为。

6必要时适当辅以保肝,祛脂,抗肝纤维化类药物,促进肝内脂质排泄,防止肝细胞坏死,炎症及纤维化。 2.去除病因 脂肪肝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获得性疾病,寻找与去除病因和积极控制原发病对脂肪肝的防治至关重要,轻度或中度脂肪肝在去除病因和控制原发病后,肝组织学改变即可获得好转,甚至完全恢复正常,大多数药物性脂肪肝在及时停药后2~3个月内可完全恢复正常,因长期酗酒,酒精中毒所致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戒酒,戒酒对单纯性酒精性脂肪肝绝对有效,肝内脂肪沉积一般在戒酒数周或数月内完全消退;营养不良性脂肪肝者应合理加强营养;因小肠改道手术所致的脂肪肝,应重新手术吻合,使肠管恢复到改道前的状况,并补充必需氨基酸;肥胖和糖尿病性脂肪肝治疗的关键在于有效控制体重和血糖;胃肠外营养所致脂肪肝应避免过高热量及过多脂肪乳剂的输注,并尽可能及早开放经口或经管饲饮食;慢性肝炎患者不论病情是否需要,长期过高热量摄入和过分强调休息,均可因体重增加而诱发脂肪肝,故应尽可能避免这些因素;妊娠呕吐引起的脂肪肝补充营养后肝脏损伤消失,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在终止妊娠和控制并发症后,肝内脂肪沉积可完全消退,且不留任何后遗症。 3.合理膳食

什么是脂肪肝

什么是脂肪肝 导读:生活小常识什么是脂肪肝 大家都知道脂肪肝吗,在现在的社会中很有脂肪肝的人真的是越来越多了,这和平时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人平时都是鱼肉经常不断,经常喝酒,抽烟还不运动就会很容易引起脂肪肝的形成,那么对于什么是脂肪肝吗,大家都了解吗,特别是现在已经有很多人有脂肪肝了吗。 脂肪肝现在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危害的疾病了,特别是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的生活方式很多都是不科学的,特别是饮食上,就会容易诱发脂肪肝,可是对于什么是脂肪肝,大家又真正的了解吗。 脂肪肝的分类 肥胖性脂肪肝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重度肥胖者脂肪肝性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这类脂肪肝的治疗应以调整饮食为主,基本原则为“一适两低”,即适量蛋白、低糖和低脂肪,平时饮食注意清淡,不可过饱,多食新鲜蔬菜和瓜果,限制热量的摄入。同时要加强锻炼,积极减肥,只要体

重下降,肝内脂肪浸润即明显好转。 酒精性脂肪肝 据对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饮酒后乙醇取代脂肪酸,使脂肪酸积存,酮体在体内堆积,体内乳酸、丙酮酸比值增高,乳酸过多抑制尿酸由肾排出,引起高尿酸血症;使肝糖原异生减少,导致低血糖,有的患者发生猝死。此类脂肪肝发展的危害性较大,但轻度酒精性脂肪肝只要戒烟酒4—6周后,其转氨酶水平就能减少到正常水平。 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如重症营养缺乏病人表现为蛋白质缺乏性水肿,体重减轻,皮肤色素减退和脂肪肝,在给予高蛋白质饮食后,肝内脂肪很快减少;或输入氨基酸后,随着蛋白质合成恢复正常,脂肪肝迅速消除。 糖尿病脂肪肝

如何看懂脂肪肝的检测报告

如何看懂脂肪肝的检测报告 如何看懂脂肪肝的检测报告?很多患者到医院进行检查的时候都会的要一份检查报告,对于脂肪肝患者的检查一样,但是当患者拿到检查报告之后对上面的医学数据真实一头的雾水,根本就不知道到底都是代表了什么,今天就向大家介绍有关脂肪肝的检查报告上的相关数据都是代表了什么: 一看化验单 肝功能检查,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简写ast,旧称谷草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写alt,旧称谷丙转移酶)均升高。 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也可升高,约30%严重脂肪肝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碱性磷酸酶(简写alp)升高。约30%的病人血清总胆红素超过正常值,少数病人有直接胆红素增高和尿胆红素阳性。 血脂检查,脂肪肝患者常有血脂含量增多,表现为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及载脂蛋白b(apo;b)和总游离脂肪酸的升高,约50%高血脂症者可有肝脏脂肪浸润。 二看b超结果 由于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缺少特异性,b超具有经济、迅速、准确、无创伤等优点,应列为本病的首要检查方法。 肝组织脂肪化达到10%时,实时超声图像便可出现异常,达到

30-50%以上时超声多可准确诊断。肝脏呈弥漫性肿大,轮廓较整齐,表面平滑。肝边缘膨胀变钝。肝脏切面前半部光点细而密,回声增强,肝实质呈微细致密的强反射光点,深部组织回声减弱。如肝超声强度明显大于肾脏和脾脏的回声强度,应多考虑为脂肪肝。超声对重度脂肪肝的诊断率达95%。 体检查出脂肪肝应该怎么办1.先查清病情,有无肝炎和其他并发症。一般来说,体检中主要与脂肪肝相关的检查是B超、肝功能,但B超结果只显示脂肪肝属于轻度、中度还是重度,无法指导治疗,需要进一步进行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指标的筛查。其次,要查清楚是肥胖性、酒精性、快速减肥性、糖尿病性还是药物性脂肪肝,从根源上指导治疗。此外,观察血糖、血脂、血压、尿酸这些与代谢功能相关的指标。这些代谢指标,与脂肪肝有一定的关联性。 2.绝对禁酒。“酒精肝”的全称是酒精性脂肪肝,属于脂肪肝的一种。即使有些脂肪肝患者不是酒精肝,但肝脏已经“生病”,无法继续有效处理喝进去的酒精,喝酒只会加速肝脏恶化进程。 3.给肝脏减肥。脂肪肝是所有肝病中少有的一个可以逆转的肝病,特别是肥胖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非常高,不仅要给肝脏减肥,更要全身减肥,以免发生其他代谢疾病。 4.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和油炸食品。由于脂肪肝的排除毒素、净化血液和排除废物功能大减,因此应尽量少摄入脂肪,少吃肥肉和油炸食品,给肝脏一定的休息调整时间。 5.尽量避免各种药物,治疗药物须在专家指导下使用。有专家表

利用Quartus设计顺序脉冲发生器

Quartus II实验 (顺序脉冲发生器,序列信号的产生和检测) 实验目的 (1)熟悉Quartus II 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硬件描述语言VHDL (2)练习使用软件仿真的方法,设计数字逻辑电路 (3)掌握基于FPGA实现数字系统过程 (4)学习用功能仿真和时序仿真波形测试所设计的系统 实验原理 一、现代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 随着可编程器件的出现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EDA 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设计 方法也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传统的“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转变为一种新 的“自顶向下”设计方法,其设计流程如下:第一步,进行行为设计,确定电子系 统或ASIC 芯片的功能、性能及允许的芯片面积和成本等。第二步,进行结构设计, 根据电子系统或芯片的特点,将分解为接口清晰、相互关系明确、尽可能简单的子 系统,得到一个总体结构。第三步,把结构转化为逻辑图,即进行逻辑设计。在这 一步中,希望尽可能采用规则的逻辑结构或采用已经经过验证的逻辑单元或模块。 第四步,进行电路设计,将逻辑图转化为电路图。最后一步是进行ASIC 的版图设 计,即将电路转换成版图,或者用可编程ASIC 实现。 二、FPGA的特点及设计软件 FPGA通称为可编程逻辑器件,它们都是在PLA ,PAL 和GAL等逻辑器件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主要有Altera公司和Xilinx公司生产的系列产品,比起早期的可编程逻辑器 件来,它们容量更大,速度更快。许多生产可编程器件的公司为了推广它们产品都有 自已的开发软件,其中应用较广的有Altera 公司的MAX+pluaII软件,它有以下主要优 点: (1) 开放的接口; (2) 与结构无关的设计开发环境,具有强大的逻辑综合与优化功能; (3) 支持各种HDL输入选项, 支持VHDL 硬件描述语言; (4) 全集成化的输入开发环境; (5) 丰富的设计库资源; (6)支持原理图,文本和波形等多种输入方法; (7)有丰富的在 线帮助功能。因此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可作为数字电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软件。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时,应先学习MAX+pluaII软件和VHDL 语言的编程方 法,掌握CPLD/FPGA 实验开发系统的使用。

脉冲序列发生器设计-参考模板

摘要 脉冲序列检测器广泛应用于现代数字通信系统中,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多路脉冲序列信号检测要求越来越高。现代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是功能更强、体积更小、速度更快、功耗更低,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器件的集成度高、工作速度快、编程方便、价格较低,易于实现设备的可编程设计,这些优势正好满足通信系统的这些要求。随着器件复杂程度的提高,电路逻辑图变得过于复杂,不便于设计。VHDL(VHSIC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是随着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硬件描述语言。VHDL具有极强的描述能力,能支持系统行为级、寄存器输级和门级三个不同层次的设计,实现了逻辑设计师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硬件设计软件化”的愿望,给当今电子通信系统设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本文针对传统的脉冲序列检测器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脉冲序列检测器设计的新方案,该方案相对于传统的设计方法更适合于现代数字通信系统,不但大大减少了周边的设备,也使系统设计更加灵活,稳定性更好,性价比更高,可以满足多种环境下的检测系统的要求。 关键词:多路数据选择器、Multisim、计数器、序列检测器

目录 摘要 (1) 1目录 (1) 2.设计内容及设计要求 (2) 3.1 实验目的 (3) 3.2参考电路 (4) 3.3实验内容及主电路图 (5) 3.4多谐振荡器的介绍 (6) 3.5计数器的介绍 (9) 3.6数据分析 (12) 3.7数据选择器的介绍 (14) 4实验结果 (16) 4.1实验结果的分析 (17) 设计总结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2设计内容及技术要求 1、设计并制作一个脉冲序列发生器,周期性的产生8位长度的任意脉冲序列,脉冲序列可以通过设置电路自由设置。 2、能够检测出设置的脉冲序列,在每出现一次设置的脉冲序列时,点亮一次LED; 3、时钟脉冲周期为1HZ; 4、对设置的脉冲序列值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指示; 5、电源:220V/50HZ的工频交流电供电; 6、(直流电源部分仅完成设计仅可,不需制作,用实验室提供的稳压电源调试,但要求设计的直流电源能够满足电路要求) 7、按照以上要求设计电路,绘制电路图,对设计的的电路用Multisim或OrCAD/PspiceAD9进行仿真,用万用板焊接元器件,制作电路,完成调试、测试,撰写设计报告。 发挥部分: 1、其他恰当的功能。 2.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设计,进一步熟悉多谐振荡器、计数器、数据选择器的用法,掌握脉冲序列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3.参考电路 (1)设计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