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默示作出的意思表示

浅析默示作出的意思表示
浅析默示作出的意思表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115233463.html,

浅析默示作出的意思表示

作者:陈芷晴

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2期

【摘要】意思表示分为明示与默示,而默示又分为作为的默示(即积极的默示)与不作

为的默示(即消极的默示,也就是沉默)。沉默只有在特定情形下才发挥意思表示的效力。不同国家与地区对默示作出的意思表示的认可程度会有所不同。区分默示作出的意思表示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是意思表示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默示;意思表示;作为与不作为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身边事物的要求愈发提高,对司法实践及法律应用的频率也愈发的多,同时,作为人们生活准则的法律规范,也被要求其表达更简洁明了,便于理解使用。而意思表示是民法范围中复杂繁多的一个领域,本文对默示作出的意思表示的分析,也是对意思表示的一个小领域的分析,只有逐个突破这些小问题,才能使得意思表示被完全消化。由此看来,对默示作出的意思表示的研究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一、默示作出的意思表示概述

1、简述默示作出的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可分为明示和默示两种方式,在本文中只讨论默示这种方式。默示作出的意思表示又分为作为与不作为两种方式。对此,我国现行的法律规范中有明确的条文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6条规定“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提出民事权利的要求,对方未使用语言或者文字明确表示意见,但其行为表明已接受的,可以认定为默示。不作为的默示只有在法律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有约定的情况下,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条中规定“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也就是说,作为的默示是指在表意人作出意思表示时,相对人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推断出表意人的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不作为的默示只有在法律明确规定或特定情形下才能达到意思表示的效果。在《民法学》一书中提到,“意思表示既可以通过言语、书面等明示方式作出,也可以通过行为等默示的方式作出。至于以行为作出表示,如点头、举手、起立、拍板等,是否为意思表示,必须依据交易习惯或者文字明确表示意见,但其行为表明已接受的,可以认定为默示。意思表示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以默示方式完成。”对于默示,王泽鉴教授在《民法总则》中曾给出过这样定义的,“默示者,指由特定行为间接推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例如在自助餐厅去面包而食之,或将汽车停于收费的停车场。于此等情形,行为人虽未明言购买面包或利用停车场,但由食用面包或停车的事实,可推知其有买卖面包或利用停车场的意思。”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明示、作为的默示与不作为的默示间的区别。A送聘书邀请B当老师,情形一:如果B回复“愿意”,就是明示承诺;情形二:如果B寄去参考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