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中一般名词活用为动词的8种类别

古代汉语中一般名词活用为动词的8种类别
古代汉语中一般名词活用为动词的8种类别

古代汉语中的名词活用为动词非常常见,我们这次的作业主要是普通名词作动词的活用,而对后面具体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暂不涉及。内容主要是从老师的课堂笔记整理,再在网上参考了一些例子,写在这也是给自己留个底吧~~~因为只是作业,理论描写并不那么严谨··

1、名词+代词

代词前不受名词修饰,所以名词要活用为动词。

例:提弥明死之。之为代词,死活用为动词,意为为···而死。(《左传·晋灵公不君》)

从左右,皆肘之。肘活用为动词,意为用肘击。(《左传·齐晋鞍之战》)2、副词+名词

名词不受副词修饰,所以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 弃君之命,不信。不是否定副词,信活用为动词,意为守信用。(左传·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君活用为动词,意为行君道。(《左传·晋灵公不君》)

成语例:不毛之地,不翼而飞,不胫而走,先礼后兵,未雨绸缪,莫名其妙

3、能愿动词+名词

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

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能为能愿动词,后跟的水字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游泳。(《荀子·劝学》)

左右欲刃相如。欲为能愿动词,刃活用为动词,意为用刀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云霏霏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雨活用为动词,意为下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成语例:能文能武

4、动词或动词性结构短语+“而”+名词

而字连接表示并列关系,前后一致,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见之为动词结构,接见(冯谖),衣冠活用为动词,意为穿衣戴帽。(《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夫子式而听之。式活用为动词,意为朝向。(《礼记·檀弓下》)

>

人非圣人,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过活用为动词,意为犯了过错。(《左传·晋灵公不君》)

成语例:华而不实,苗而不秀

5、名词+名词

双名词的名词活用需分情况,不是所有都是,主要的有三种:

动宾关系,两名词间形成动宾关系,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形成动词+

名词的结构。

例:鄂侯争辨之,辨之急,故脯鄂候。脯名词作动词,意为把···晒成肉干。(《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曹子手剑而从之。手活用为动词,意为用手拿着。(《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主谓关系,两名词间形成主谓关系,后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形成名词+

动词的结构。

例:陈胜王。王作动词,称王。(《史记·陈涉世家》)

成语例:车水马龙,心猿意马,春华秋实,一诺千金

|

动补关系,后一个名词作补语,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一个名词多为表处所的名词,形成动词+名词的结构。

例:王关中。王作动词,称王。(《史记·项羽本纪》)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函陵,氾南都是表处所的名词,军活用为动词,意为屯兵。(《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6、所+名词

所字后一定要跟动词,所以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置人所罾鱼腹中。罾活用为动词,意为用渔网捕,捕捞。(史记·陈涉世家》)

7、名词+者

者字前不能是名词,所以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者有在着乎侯活用为动词,意为称侯。(《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8、名词+介宾结构

\

介宾结构一般作补语修饰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馆于虞。于虞为介宾结构,修饰馆,馆活用为动词,意为投馆,住宾馆。(《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