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糖类、油脂、蛋白质性质

糖类、油脂、蛋白质性质

教学课时:

2.5课时

知识体系 4

9. 油脂: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称为油脂。

⑴生成:

⑵水解

⑶分类:油(液态):植物油一般呈液态,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

脂肪(固态):动物油一般呈固态,高级饱和脂肪酸甘油酯酯和油脂的比较

油脂

油脂

组成有机酸或无机酸与醇

类反应的生成物

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

高级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

状态常温下呈液态或固态常温下呈液态常温下呈固态

存在花草或动植物体内油料作物的籽粒中动物脂肪中

实例CH3COOC2H5 (C17H33C00)2C3H5 (C17H35COO)3C3H5 联系油和脂统称油脂,均属于酯类,含相同的酯基

10. 糖类

㈠葡萄糖(果糖)

⑴ 分子结构

分子式:C 6H 12O 6 (180) 结构简式:CH 2OH(CHOH)4CHO 结构式:略

从葡萄糖的结构式可以看出,其分子中除-OH 外还含有一个特殊的原子团 ,这个原子团称为醛基,醛基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成羧基。 ⑵ 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有甜味,易溶于水 ⑶ 化学性质 ① 还原性:

与银氨溶液反应:银镜反应

CH 2OH(CHOH)4CHO +2〔Ag(NH 3)2〕OH −−→−水浴

CH 2OH(CHOH)4COONH 4+2Ag↓+3NH 3+H 2O

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砖红色沉淀

CH 2OH(CHOH)4CHO +2Cu(OH)2−→−

∆CH 2OH(CHOH)4COOH +Cu 2O↓+2H 2O ② 具有与乙醇相似的性质

⑷ 葡萄糖的制法:淀粉水解

⑸ 用途:医疗,制糖,制镜 ㈡ 蔗糖(麦芽糖)

低聚糖: 糖类水解后生成几个分子单糖的糖.双糖、三糖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双糖(蔗糖和麦芽糖)。蔗糖与麦芽糖的比较: 蔗糖

麦芽糖

分子式

C 12H 22011

结构差异 不含醛基

含醛基

来源

在植物体内由葡萄糖、果糖缩合生成。 C 6H 1206+ C 6H 1206 酶 H 20+ C 12H 22011 (果糖) (葡萄糖)

淀粉水解糖化而成。 2(C 6H 10O 5)+nH 20 酶 nC 12H 22011

淀粉 (麦芽糖) 性质差异 ①不显还原性,不发生银镜反应

①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可水解,生成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②可水解,生成二分子葡萄糖

③有甜味③有甜味,但不如蔗糖甜

㈢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定义:多糖是由很多个单糖分子按照一定方式,通过在分子间脱去水分子而成的多聚体。因此多糖也称为多聚糖。一般不溶于水,没有甜味,没有还原性。

淀粉与纤维素的比较:

淀粉纤维素

分子组成 (C6H1005) (C6H1005)(与淀粉分子式中的n是不同的值)

结构特点几百个到几千个葡萄糖单元构成的

高分子化合物,有直链及支链结构

几千个葡萄糖单元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与淀粉

不是同分异构体

.......。分子的一个结构单元含三个醇羟基

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物质。不溶于冷水,在

热水里淀粉颗粒会膨胀破裂,有一

部分淀粉会溶解在水里,另一部分

悬浮在水里,形成胶状淀粉糊

白色、无臭、无昧的物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有机

溶剂

化学性质1.不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

应。不显还原性,是一种非还

原性糖;

2.在稀酸作用下发生水解,

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在人体内也水解为葡萄糖:

1.不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不显还原性,是

一种非还原性糖;

2.在酸作用下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但比淀

粉水解困难(需水浴加热,用70%的H2S04催化):

3.与硝酸发生酯化反应

3.淀粉遇碘后变蓝色

(纤维素三硝酸酯)

12. 蛋白质

⑴蛋白质的组成

定义:蛋白质是由不同的氨基酸(天然蛋白质所含的都是α一氨基酸)经缩聚后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①含有C、H、O、N、S等元素,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从几万到几千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② 1965年我国科技工作者成功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

⑵性质

①水解反应:

②盐析—可逆过程—可分离提纯蛋白质铵盐、钠盐等

蛋白质溶液是胶体。

③变性—不可逆过程

紫外线照射、加热或加入有机化合物、酸、碱、重金属盐(如铜盐、铅盐、汞盐等)

比较蛋白质的盐析、变性与胶体的凝聚

盐析变性胶体凝聚

概念蛋白质溶液中加浓无

机盐溶液,使蛋白质析

蛋白质在某些条件作用下

凝聚,丧失生理活性

胶体中加入强电解质,

不同电荷的胶体或加热

而使之凝聚成大颗粒

对象

高分子等(如蛋白质

等)

高分子(如蛋白质) 带电的胶粒

变化条件浓无机盐溶液受热、紫外线、强酸、强

碱、重金属盐,某些有机

物等

强电解质,不同电荷的

胶体,加热

变化实质

物理变化(溶解度降

低)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变化过程可逆不可逆不可逆

用途分离,提纯杀菌,消毒等鉴别,分离等

④颜色反应—可鉴别蛋白质

带有苯环的蛋白质跟浓硝酸作用会产生黄色

⑤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鉴别蛋白质

⑶氨基酸结构:氨基酸是一种含氮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羧基(一COOH),也含有氨基(-NH2),

概念: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叫氨基酸。

性质

①两性

R-CHCOOH+HCl R-CHCOOH

NH2 NH2C1

R—CHCOOH +NaOH R- CHCOONa +H2O

NH2 NH2

②缩合反应

[基础达标4]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蔗糖不是淀粉水解的产物

B. 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C. 蔗糖是多羟基的醛类化合物

D. 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2. 下列各选项中,两个反应所遵循的化学原理最相似的是

A. 葡萄糖和甲醛分别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都产生红色沉淀

B.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硫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 苯酚和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

D. 明矾用于净水和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3.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甲酸甲酯 B.蔗糖 C.葡萄糖 D.麦芽糖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与纤维素是互为同分异构体B.乙烯可作果实的催熟剂

C.油脂不是酯D.充分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有机物就是烃

5.下列物质中,能用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是

A. 生石灰

B. 浓硫酸

C. 无水硫酸铜

D. 金属钠

6.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A.葡萄糖与蔗糖 B.CH2=CH-CH3和CH2=CH-CH2-CH3

C.甲烷与丙烷 D.丁烷与异丁烷

7. 葡萄糖不具有的性质是

A. 和H2发生加成反应

B. 和银氨溶液发生氧化反应

C. 和酸发生酯化反应

D. 和NaOH溶液反应

8. 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真蚕丝(蛋白质)还是“人造丝”(合成纤维),可选用的方法是

A.滴加浓硝酸 B.滴加浓硫酸 C.滴加酒精 D.灼烧

9.L一多巴是一种有机物,它可用于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其结构简式如下:

这种药物的研制是基于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获

得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下列关于L-多巴酸碱性的

叙述正确的是

A.既没有酸性,又没有碱性 B.既具有酸性,又具有碱性

C.只有酸性,没有碱性 D.只有碱性,没有酸性

10.生命起源的研究是世界性科技领城的一大课题。科学家认为生命起源的第一层次是产生了

与硝基化合物可能是同分异构体的物质,这类物质是

A.醇 B.羟酸 C.氨基酸 D.糖

11. 青苹果(末成熟的苹果)汁遇碘变蓝色,熟的苹果汁能发生银镜反应,这说明

A. 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物质

B. 熟的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 苹果从青转熟时,淀粉水解生成单糖

D. 苹果从青转熟时,单糖缩聚成淀粉12.取a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H2B.CO C.C6H12O6 D.C12H22O11

13.科学报道,常吃盐腌莱者比不吃者得胃癌的相对危险性高5~6倍,这是因为在无氧条件下

发酵时

A.硝酸盐被还原成为亚硝酸盐 B.蛋白质被分解为亚硝胺类

C.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 D.Na+和C1-离子浓度增加

14.变质的粮食中所含的较强的致癌物质是

A.硫化物

B.黄曲霉素 C.铅化合物 D.亚硝酸盐

15.“喷水溶液法”是最近日本科学家研制出的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新技术,它是先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水溶液,水溶液中的高分子与沙土粒子结合,在地表下30~50cm 处形成一个厚0.5cm的隔水层,即能阻止地下的盐分上升,又有拦截、蓄积雨水的作用.下列对聚丙烯酸酯不正确的说法是

A.单体的结构式为CH2=CH—COOR B.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

C.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D.没有固定的溶沸点

16.食品店里出售的冰淇淋是硬化油,它是以多种植物油为原料来制取的,制作过程发生的反应是

A.水解 B.加聚 C.加成 D.氧化

17.1924年,中国药物学家陈克恢检验并证实了麻黄素有平喘作用,于是从中药麻黄中提取麻黄素作为平喘药一度风靡世界。将10g麻黄素完全燃烧,可得26.67gCO2,8.18gH2O,同时测得麻黄素中含氮8.48%。据此,判断麻黄素的分子式为

A.C2H3NO B.C10H15N203 C.C10H15NO D.C20H30N20

3-4-第1课时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3-4-第1课时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一、选择题 1.(2012·试题调研)下列不属于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的是() A.麦芽糖B.植物油 C.蛋白质D.矿物油 解析:麦芽糖属于糖类,植物油属于油脂,它们与蛋白质都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矿物油对人体无益,故不是营养物质。 答案:D 点拨:掌握人体所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 2.(2012·经典习题选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水化合物都符合通式C n(H2O)m B.符合通式C n(H2O)m都是糖类 C.糖类物质都有甜味 D.糖类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六大类营养素之一 解析:糖类俗称碳水化合物,但它不是水与碳直接化合的产物。糖类大都可用C n(H2O)m来表示,但符合这一通式的不一定都是糖。如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C2(H2O)2]等,而不符合C n(H2O)m这一通式的一些物质也有属于糖类的,如脱氧核糖C5H10O4、鼠李糖C6H12O5。糖不一定有甜味,如淀粉、纤维素。 答案:D 点拨:考查了糖类的组成及一些生活常识。 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果糖和葡萄糖B.乙醇和乙酸 C.乙烷和乙烯D.淀粉和纤维素 答案:A

点拨:B、C中乙醇与乙酸、乙烷与乙烯不是同分异构体。D中淀粉和纤维素二者均为混合物,且因n值不同分子组成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4.葡萄糖是一种单糖的主要原因是() A.在糖类结构中最简单 B.在所有糖类中碳原子数最少 C.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 D.不能水解生成更简单的糖 解析:糖的分类是以能否水解及水解产物的多少进行划分的。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为单糖,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为双糖、多糖。 答案:D 点拨:单糖都不能水解,双糖、多糖都能水解生成单糖。 5.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 B.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C.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 D.葡萄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结构简式为 ,含有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在人体内被氧化,可释放大量能量,供人体所需。但葡萄糖分子量相对较小,非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D 点拨:考查了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熟悉掌握,可正确作答。 6.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新课程高考化学教案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有机合成及推断之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有机合成及推断之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ZHI SHI SHU LI ) 知识梳理 1.糖类的结构与性质 (1)定义: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2)组成:主要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大多数糖类化合物的通式为C n(H2O)m,m与n可以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正整数。所以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 (3)分类: (4)单糖——葡萄糖和果糖 ①组成和分子结构: 3 ②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5)二糖——蔗糖与麦芽糖。

(6)多糖——淀粉与纤维素。 ①相似点。 a .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多糖,分子式都可表示为(C 6H 10O 5 )n 。 b .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 .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不同点。 a .通式中n 值不同; b .淀粉遇碘呈现特殊的蓝色。 注意: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 2.油脂的结构与性质 (1)定义:油脂属于酯,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 (2)结构: (3)分类: ①按烃基分??? ?? 单甘油酯:R 、R ′、R ″ 相同 混甘油酯:R 、R ′、R ″ 不同 ②按状态分? ???? 油:常温下呈液态,含 不饱和 烃基多 脂肪:常温下呈固态,含 饱和 烃基多 (4)物理性质:

①油脂一般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②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5)化学性质: ①油脂的氢化(油脂的硬化)。 经硬化制得的油脂叫人造脂肪,也称硬化油。如油酸甘油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水解反应: 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为可逆反应。写出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 3.氨基酸与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 (1)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2)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①两性 氨基酸分子中既含有酸性基团—COOH,又含有碱性基团—NH2,因此,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 如甘氨酸与HCl、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②成肽反应 氨基酸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加热,通过一分子的氨基与另一分子的羧基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含肽键的化合物叫做成肽反应。 两分子氨基酸缩水形成二肽,如:

人教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名师教案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1、地位和功能 必修模块主要介绍了糖类、油脂、蛋白质等基本营养物质,这些物质与人的生命活动相关。在学习了甲烷、乙烯、苯等重要的基础化学原料,学习了乙醇、乙酸等烃的衍生物的主要特点后,再学习糖类、油脂、蛋白质,可以使学生对有机物的认识相对完整,也可以深化对不同有机物特点的理解,为后续学习做准备。糖类、油脂、蛋白质具体的结构和性质在选修5做了详尽的介绍。 2、内容的选择与呈现 由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结构复杂,学生已有的知识不足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课程标准只要求从组成和性质上认识,不要盲目拔高,注重从生活经验和实际探究出发,认识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特点,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共性与特征反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特点,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共性与特征反应。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总结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不断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培养严谨、仔细、认真的科学态度,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教学难点:

(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通过前边甲烷、乙烯、苯等烃类和乙醇、乙酸等烃的衍生物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和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了较好的思维品质,用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的认识和兴趣,强化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并提高学生把所学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教学方法 问题式学习与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具 葡萄糖粉、淀粉、大米、2%硝酸银溶液、2%稀氨水、10%葡萄糖溶液、蒸馏水、碘水、浓硝酸、NaOH溶液(10%)、CuSO4溶液(5%)、蔗糖溶液(20%)、稀硫酸、pH试纸。洁净的试管、试管夹、烧杯、酒精灯、火柴、玻璃棒、点滴板。 教学策略 1、问题创设注重从生活经验和实验探究出发,认识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特点,注重营养物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共性与特征反应。 2、内容呈现探究实验(葡萄糖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文字资料、图片、演示。 3、方法和手段讲授、实验、小组合作、比较、类比、讨论、总结。 4、评价反馈列表比较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应用。 五、教学过程

糖类油脂蛋白质知识总结

糖类油脂蛋白质单元知识总结1.糖类 2、油脂 3、蛋白质

【部分方程式】 1.612661262112212O H C O H C O H O H C +??→?+催化剂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2.612625106)(O H nC O nH O H C n ???→?+?稀硫酸 (淀粉) (葡萄糖) 3.↑+??→?252612622CO OH H C O H C 催化剂 (葡萄糖) 4、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 5、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皂化 【规律总结】 一、实验室检验糖类水解产物应注意的问题 实验室中蔗糖、淀粉、纤维素等常在无机酸(如稀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有葡萄糖生成,欲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的生成,必须先加入NaOH 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进行检验,因为这两个反应都是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发生的。 二、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淀粉在酸的作用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反应物淀粉遇碘能变蓝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产物葡萄糖遇碘不能变蓝色,能发生银镜反应。依据这一性质可以判断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已发生了水解和水解是否已进行完全。如果淀粉还没有水解,其溶液中没有葡萄糖,则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如果淀粉已完全水解,其溶液中没有淀粉,遇碘则不能变蓝色;如果淀粉仅部分水解,其溶液中有淀粉,还有葡萄糖,则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遇碘变成蓝色。 三、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银镜反应是检验有机物分子中是否存在醛基的反应。在中学化学中含有醛基的有机物有: (1)醛:如 、 、 等。 (2)甲酸和甲酸的酯:如 、 等。 (3)部分糖:如葡萄糖、麦芽糖等。 四、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常用的方法 (1)根据有机物的溶解性:通常是加入水振荡,观察其是否能溶于水。例如,用此法可鉴别乙酸(乙醇)与乙酸乙酯、乙醇与氯乙烷、甘油与油脂、硝基苯与混酸(浓42SO H 和3HNO 的混合物)等。 (2)依据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的密度:观察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在水中的分层情况,水在上层还是在下层。例如,用此法可鉴别硝基苯与苯、四氯化碳与汽油、乙酸乙酯与溴苯等。 (3)依据有机物的燃烧情况:观察是否可燃(大部分有机物可燃,四氯化碳等与多数无机物不可燃);燃烧时黑烟的多少和火焰的明亮程度(可区分乙烷、乙烯和乙炔,己烷和苯,聚乙烯和聚苯乙烯等);燃烧时的气味(可鉴别聚乙烯、聚氯乙烯、蛋白质等)。 (4)依据有机物官能团的特性。思维方式为:官能团→性质→方法的选择。常见的试剂与方法见下表。

高中化学知识点—糖类_油脂_蛋白质

欢迎共阅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 ——糖类油脂蛋白质 1.糖类 [糖类的结构和组成] (1)糖类的结构: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醛基的多羟基醛,以及水解后能生成多羟基醛的由C、H、O组成的有机物.糖类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2)糖类的组成:糖类的通式为Cn(H2O)m,对此通式,要注意掌握以下两点:①该通式只能说明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并不能反映糖类的结构;②少数属于糖类的物质不一定符合此通式,如鼠李糖的分子式为C6H12O5;反之,符合这一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糖类,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等. [单糖——葡萄糖] (1)自然界中的存在:葡萄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中,以及蜂蜜和人的血液里. (2)结构:分子式为C6H12O6 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是一种多羟基醛. (3)化学性质:兼有醇和醛的化学性质.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③能被H2还原: CH2OH-(CHOH)4-CHO + H2CH2OH-(CHOH)4-CH2OH(己六醇) ④酯化反应: CH2OH-(CHOH)4-CHO+5CH3COOH CH2-(CH):--CHO(五乙酸葡萄糖酯) OOCCH3 (4)用途: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组织中进行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以供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②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③用于医药工业.体弱多病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 [二糖——蔗糖和麦芽糖]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分子结构特 征 分子中不含-CHO 分子中含有-CHO 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溶于水,比葡萄糖甜白色晶体,易溶于水,不如蔗糖甜 化学性质①没有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也不 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 ②能水解: C12H22011+H20→C6H1206 (蔗糖) (葡萄糖) ~C6H1206 (果糖) ①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的 Cu(OH)2悬浊液反应 ②能水解: C12H22011+H20→ (麦芽糖) 2C6H1206 (葡萄糖) 存在或制法存在于甘蔗、甜菜中2(C6H l005)。+nH2O→ (淀粉) nC l2H22011 (麦芽糖) 相互联系 ①都属于二糖,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蔗糖为非还原糖,而麦芽糖为还原糖 ③水解产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都能还原新制的Cu(OH)2悬浊液 [多糖——淀粉和纤维素] (1)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是最重要的多糖. (2)高分子化合物;即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从结构上来说,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加聚或缩聚而成.判断是否为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是看其化学式中是否有n值(叫做聚合度),如聚乙烯卡CH:一CH2头、

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四章糖类、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知识点难点重点考点汇总高考复习必备

第4章 糖类 油脂 氨基酸和蛋白质 有机合成及其应用 考 纲 要 求 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开发上的应用。 2.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了解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4.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5.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的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6.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知识梳理】 一、糖类 1.糖类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2)组成:主要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大多数糖类化合物的通式为Cn(H2O)m ,所以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 (3)分类。 2.单糖——葡萄糖与果糖: 分子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类别 葡萄糖 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 多羟基醛 果糖 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 多羟基酮 (2)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 a.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人体内催化氧化的化式为C 6H 12O 6(s)+6O 2(g)→6CO 2(g)+6H 2O (l) 很多摩尔单糖 2~10摩尔单糖

②加成反应。 葡萄糖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己六醇: 催化剂 CH2OH(CHOH)4CHO+H2CH2OH(CHOH)4CH2OH。 ③发酵。 酒化酶 C6H12O62CO2+2C2H5OH。 3.双糖——蔗糖与麦芽糖: (1)蔗糖与麦芽糖的比较。 蔗糖麦芽糖 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 无醛基有醛基 结构特点 互为___________ 化学性质能发生_________能发生_________和_______ 水解产物 (2)主要化学反应。 ①水解反应。 a.蔗糖的水解反应 在稀硫酸催化作用下,蔗糖水解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麦芽糖的水解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发生_________和与新制________________反应。 4.多糖——淀粉与纤维素: (1)相似点。 ①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多糖,分子式都可表示为_________。 ②都能发生_____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都_____发生银镜反应。 (2)不同点。 ①通式中n不同,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 ②淀粉遇碘呈现特殊的蓝色。 二、油脂 1.组成和结构。一分子_____与三分子___________脱水形成的酯。

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7.4.1糖类含解析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第1课时糖类 课前自主预习 一、基本营养物质 1.种类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其中,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2.组成元素 糖类、油脂、蛋白质组成的共同元素为C、H、O,蛋白质除含有上述几种元素外还含有S、P、N等元素。 二、糖类 1.分类及代表物

2.化学性质 (1)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①在加热条件下,使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产生砖红色沉淀; ②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单质银(也叫银镜反应)。 (2)淀粉的特征反应: 常温下,淀粉遇碘显蓝色。 (3)双糖、多糖的水解: ①蔗糖水解 如图所示 现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解释:蔗糖水解生成的葡萄糖和Cu(OH)2共热生成Cu 2O 。 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 12H 22O 11(蔗糖)+H 2O ――→稀H 2SO 4 △

C 6H 12O 6(葡萄糖)+C 6H 12O 6(果糖)。 ②多糖水解 淀粉(或纤维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 6H 10O 5)n (淀粉)+n H 2O ――→催化剂△n C 6H 12O 6(葡萄糖)或(C 6H 10O 5)n (纤维素)+n H 2O ――→催化剂△n C 6H 12O 6(葡萄糖)。 3.糖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医疗输液中用到的糖类物质是葡萄糖; (2)食用白糖、冰糖等的成分为蔗糖; (3)用来生产葡萄糖和酒精的糖类物质是淀粉; (4)纤维素在人体中可以加强胃肠蠕动,其含量丰富的物质可以用来造纸。 课堂互动探究 葡萄糖的分子结构与性质 1.分子结构 2.化学性质 (1)醛基的性质(还原性) ①在加热、碱性条件下,能还原弱氧化剂银氨溶液而析出银(银镜

高中化学糖类、油脂、蛋白质性质

糖类、油脂、蛋白质性质 教学课时: 2.5课时 知识体系 4 9. 油脂: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称为油脂。 ⑴生成: ⑵水解 ⑶分类:油(液态):植物油一般呈液态,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 脂肪(固态):动物油一般呈固态,高级饱和脂肪酸甘油酯酯和油脂的比较 酯 油脂 油脂 组成有机酸或无机酸与醇 类反应的生成物 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 酯 高级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 状态常温下呈液态或固态常温下呈液态常温下呈固态 存在花草或动植物体内油料作物的籽粒中动物脂肪中 实例CH3COOC2H5 (C17H33C00)2C3H5 (C17H35COO)3C3H5 联系油和脂统称油脂,均属于酯类,含相同的酯基 10. 糖类 ㈠葡萄糖(果糖)

⑴ 分子结构 分子式:C 6H 12O 6 (180) 结构简式:CH 2OH(CHOH)4CHO 结构式:略 从葡萄糖的结构式可以看出,其分子中除-OH 外还含有一个特殊的原子团 ,这个原子团称为醛基,醛基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成羧基。 ⑵ 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有甜味,易溶于水 ⑶ 化学性质 ① 还原性: 与银氨溶液反应:银镜反应 CH 2OH(CHOH)4CHO +2〔Ag(NH 3)2〕OH −−→−水浴 CH 2OH(CHOH)4COONH 4+2Ag↓+3NH 3+H 2O 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砖红色沉淀 CH 2OH(CHOH)4CHO +2Cu(OH)2−→− ∆CH 2OH(CHOH)4COOH +Cu 2O↓+2H 2O ② 具有与乙醇相似的性质 ⑷ 葡萄糖的制法:淀粉水解 ⑸ 用途:医疗,制糖,制镜 ㈡ 蔗糖(麦芽糖) 低聚糖: 糖类水解后生成几个分子单糖的糖.双糖、三糖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双糖(蔗糖和麦芽糖)。蔗糖与麦芽糖的比较: 蔗糖 麦芽糖 分子式 C 12H 22011 结构差异 不含醛基 含醛基 来源 在植物体内由葡萄糖、果糖缩合生成。 C 6H 1206+ C 6H 1206 酶 H 20+ C 12H 22011 (果糖) (葡萄糖) 淀粉水解糖化而成。 2(C 6H 10O 5)+nH 20 酶 nC 12H 22011 淀粉 (麦芽糖) 性质差异 ①不显还原性,不发生银镜反应 ①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

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二册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第四节蛋白质(备课

●备课资料 一、蛋白质的变性是物理变化仍是化学变化 蛋白质的变性是蛋白质的一条重要性质。这条性质在平时生活、医疗、工农业生产中都有侧重要的用途。那么,蛋白质的变性是物理变化仍是化学变化呢?在此做一简单的议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仍是化学变化的依照就是看在这个变化中有无新物质生成。在物理变化过程中因无新物质生成,也就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在化学变化中因有新物质 的生成,所以必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所以,判断蛋白质的变性是物理变化仍是化学变 化,必定要从蛋白质的构造上剖析,看在变化过程中有无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 蛋白质是由α—氨基酸经过肽键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蛋白质分子中各氨基酸的联合 次序称为一级构造;蛋白质的同一多肽链中的氨基和酰基之间能够形成氢链,使得这一多肽链拥有必定的构象,这些称为蛋白质的二级构造;多肽链之间又可相互扭波折叠起来构成特 定形状的摆列称为三级构造,三级构造是与二硫键、氢键等联系着的。 变性作用是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要素的影响,改变其分子内部构造和性质的作用。一般以为蛋白质的二级构造和三级构造有了改变或遇到损坏,都是变性的结果。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化学方法有增强酸、强碱、重金属盐、尿素、乙醇、丙酮等;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方法 有加热、紫外线照耀、强烈振荡等。 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变性,是因为重金属阳离子能够和蛋白质中游离的羧基形成不溶性的 盐,在变性过程中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所以是一个化学变化。 强酸、强碱使蛋白质变性,是因为强酸、强碱能够使蛋白质中的氢键断裂。也能够和游离的氨基或羧基形成盐,在变化过程中也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所以,能够看作是一个化学变化。 尿素、乙醇、丙酮等,它们能够供给自己的羟基或羰基上的氢或氧去形成氢键,进而破 坏了蛋白质中原有的氢键,使蛋白质变性。但氢键不是化学键,所以在变化过程中没有化学 键的断裂和生成,所以是一个物理变化。 加热、紫外线照耀、强烈振荡等物理方法使蛋白质变性,主假如损坏了蛋白质分子中的 氢键,在变化过程中也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不然,鸡蛋煮熟后就不是蛋白质了。 从以上剖析能够看出,蛋白质的变性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但蛋白质的变性是很复杂的,要判断变性是物理变化仍是化学变化,要视详细状况而定。假如有化学键的断裂 和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假如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就是物理变化。 ( 文 / 杨国明,载《中学化学》2000 年第 4 期 ) 二、蛋白质盐析实验成功的重点 (1) 试剂配制要求 ①蛋白质的配制。取一个鲜鸡蛋的蛋白置于装有5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让鸡蛋白充分溶解,再用双层纱布过滤鸡蛋白液,滤液待用。 ②对电解质的要求。做蛋白质盐析实验时,要保持蛋白质的活性,所以采用的电解质必 须是一些轻金属盐、铵盐等。 经过实验,能使鸡蛋白从其水溶液中积淀析出来,且现象又显然,对电解质溶液有双方 面的要求: a. 电解质溶液比较浓,最好达到饱和; b. 电解质溶液pH在 1~3 之间。 实验得出: a. 对 Al(NO3) 3、 Al 2(SO4) 3、AlCl 3等盐的饱和溶液直接用于实验即可,现象显然。

高中化学知识点糖类油脂蛋白质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 ——糖类油脂蛋白质 1.糖类 [糖类的结构和组成] (1)糖类的结构: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醛基的多羟基醛,以及水解后能生成多羟基醛的由C、H、O组成的有机物.糖类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2)糖类的组成:糖类的通式为Cn(H2O)m,对此通式,要注意掌握以下两点:①该通式只能说明糖类是由 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并不能反映糖类的结构;②少数属于糖类的物质不一定符合此通式,如鼠李糖的分子式为C6H12O5;反之,符合这一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糖类,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等.[单糖——葡萄糖] (1)自然界中的存在:葡萄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中,以及蜂蜜和人的血液里. (2)结构:分子式为C6H12O6(与甲醛、乙酸、乙酸乙酯等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2O),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是一种多羟基醛. (3)化学性质:兼有醇和醛的化学性质.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③能被H2还原: CH2OH-(CHOH)4-CHO + H 2CH2OH-(CHOH)4-CH2OH(己六醇) ④酯化反应: CH2OH-(CHOH)4-CHO+5CH3COOH CH2-(CH):--CHO(五乙酸葡萄糖酯) OOCCH3 (4)用途: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组织中进行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以供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 需要的能量;②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③用于医药工业.体弱多病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通过静脉注射 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 [二糖——蔗糖和麦芽糖]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分子结构特征分子中不含-CHO 分子中含有-CHO 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溶于水,比葡萄糖甜白色晶体,易溶于水,不如蔗糖甜 化学性质①没有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也不能与新 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 ②能水解: C12H22011+H20→C6H1206 (蔗糖) (葡萄糖) ~C6H1206 (果糖) ①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的 Cu(OH)2悬浊液反应 ②能水解: C12H22011+H20→ (麦芽糖) 2C6H1206 (葡萄糖) 存在或制法存在于甘蔗、甜菜中2(C6H l005)。+nH2O→ (淀粉) nC l2H22011 (麦芽糖) 相互联系 ①都属于二糖,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蔗糖为非还原糖,而麦芽糖为还原糖 ③水解产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都能还原新制的Cu(OH)2悬浊液 [食品添加剂] 功能品种 食用色素调节食品色泽,改善食品外观胡萝卜素(橙红色)、番茄红素(红色)、胭脂红酸(红色)、苋菜红(紫红色)、靛蓝(蓝色)、姜黄色素(黄色)、叶绿素(绿色)、柠檬黄(黄色) 食用香料赋予食品香味,引人愉悦花椒、茴香、桂皮、丁香油、柠檬油、水果香精 甜味剂赋予食品甜味,改善口感糖精(其甜味是蔗糖的300倍~500 倍)、木糖醇(可供糖尿病患者食用)

基本营养物质-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基本营养物质 考点详解 基本营养物质知识点包括糖类、油脂、氨基酸与蛋白质等部分,有关基本营养物质的详情如下: 糖类 1.糖类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1)组成:包括C、H、O三种元素。大多数糖类化合物的通式用C n(H2O)m 表示,所以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 (2)结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3)分类 2.单糖——葡萄糖与果糖 (1)组成和分子结构

(2)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葡萄糖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如下: 3.二糖——蔗糖与麦芽糖 (1)蔗糖和麦芽糖比较

(2)蔗糖和麦芽糖的水解反应 ①蔗糖的水解反应 在稀硫酸催化作用下,蔗糖水解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反应方程式为 4.多糖——淀粉与纤维素 (1)相似点 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多糖,分子式都可表示为(C6H10O5)n。 ②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③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2)不同点 ①结构不同,通式中n值不同,所以淀粉与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 ②淀粉遇碘呈现特殊的蓝色(常用来互相检验)。 5.用途 (1)糖类物质可给动物提供能量。 (2)葡萄糖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药物等。 (3)淀粉可作食物,可用于生产葡萄糖和酒精。 (4)纤维素可用于造纸,制造纤维素酯、黏胶纤维等。 油脂 1.油脂的组成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属于酯类化合物,含有C、H、O元素。 油脂的主要成分是一分子甘油与三分子高级脂肪酸脱水形成的酯。常见的形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有:

2.油脂的结构 3.油脂的分类 4.油脂的物理性质 (1)油脂一般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2)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熔点。5.油脂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糖类油脂蛋白质

糖类油脂蛋白质小结 CH 3CH 2OH CO 2+H 2O C 6H 12O 6 C 12H 22O 11 (C 6H 10O 5)n 葡萄糖 麦芽糖 淀粉 (C 6H 10O 5)n 纤维素 蛋白质 氨基酸 重点知识梳理 1、关于糖类水解产物的检验 实验室中,淀粉、纤维素水解水解常在无机酸(一般为稀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欲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的生成,必须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硫酸,使之显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进行检验。 2、关于淀粉水解过程的判断 淀粉在酸的作用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反应物淀粉遇碘能变蓝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产物葡萄糖遇碘不能变蓝色,但能发生银镜反应。依据此性质可判断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发生水解和水解是否已进行完全。 3、氨缩合反应 (1)、两分子氨基酸缩水形成二肽 光合 水解 水解 水解 水解 水解 缩合

(2)、两分子氨基酸缩水成环 (3)、单分子氨基酸分子内缩水成环 (4)、同种氨基酸缩聚成高分子化合物 能力测试 1.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服的汗渍、血渍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皆能水解而除去, 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1棉织品○2毛织品○3腈纶织品○4蚕丝织品○5涤纶织品○6锦伦织品 A 、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 C、③④⑤ D、③⑤⑥ 2.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糯米中的淀粉一经发生水解反应,就酿造成酒 B、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但不可用来消毒饮用水 C、棉花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室内装饰材料中缓慢释放出甲醛、甲苯等有机物会污染空气 3.用石灰水保存鲜蛋是一中化学保鲜法。石灰水能保存鲜蛋的原理是 ○1石灰具有强碱性,杀菌能力强; ○2石灰水能与鲜蛋呼出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钙薄膜起保护作用; ○3石灰水是电解质溶液,能使蛋白质凝聚; ○4石灰水能渗透入蛋内中和酸性物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正确方法是 A、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 B、加氢氧化钠溶液,煮沸 C、加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煮沸 D、加溴水,振荡 5.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肥皂 B、油脂 C、纤维素 D、蛋白质 答案 1.B 2.A 3.A 4.BD 5.CD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 学案 高中化学新鲁科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

3.3.3 糖类油脂蛋白质 1.了解油脂、糖类、蛋白质与人类生命、营养、健康之间的关系。 2.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3.能列举油脂、糖类、蛋白质等有机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并结合这些物质的组 成及主要性质进行简单说明。 糖类的分类和性质、蛋白质的性质 1.乙酸的结构简式,官能团的名称。 2.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方程式。 1. 糖类 【自主阅读】阅读教材P108页内容,了解糖类的组成、分类和用途。完成以下内容 (1)糖类物质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其组成大多可以用通式表示,因此曾把它们称为。 (2)根据可将糖类分为、、。不能水解的称为,化学式为,常见的有和。1mol水解生成2mol单糖的称为,化学式为,常见的有和。1mol 水解生成nmol单糖的称为,化学式为,常见的有和,都属于化合物。 【观察思考】观察淀粉的水解和葡萄糖的检验实验,完成下表

【思考】实验中,淀粉发生了什么反应?淀粉、葡萄糖分别用什么方法检验?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10页内容,了解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的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3)葡萄糖化学式:,结构式:; 结构简式为:。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该性质用于检验葡萄糖存在。葡萄糖在人体中缓慢氧化的反应:。 (4)淀粉存在与,其中含淀粉较多,淀粉水解最终生成;淀粉遇变蓝,可用于检验淀粉。 (5)纤维素存是构成的基本成分,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生成,人体内水解。但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排泄。 2.油脂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11页内容,了解油脂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在人体中的作用。完成以下内容 (1)油脂是和统称,通常呈液态,叫做油;通常呈固态,叫做。油脂是有和形成类化合物,其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油脂在小肠内水解,生成的和作为人体的营养成分被肠壁吸收,同时提供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油脂除可食用外,还可用于生产和等。(2)常见的高级脂肪酸有、、。高级脂肪酸对人类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有些高级脂肪酸如是人体所必需的。【投影】常见的 3.蛋白质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11页相关内容,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在人体中的作用。 结构、性质以及在人体中的作用。完成以下内容

考点21 糖类、蛋白质、油脂的结构与性质(要点总结)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期末复习高频考点通关(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考点21 糖类、蛋白质、油脂的结构与性质 复习要点 1.了解油脂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2.掌握糖类中重要的代表物质(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3.了解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核心梳理 一、基本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 1.基本营养物质 (1)类别: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其中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2)组成元素:糖类、油脂、蛋白质组成的共同元素为C、H、O,蛋白质还含有N、P、S等元素。 2.糖的分类及结构 (1)单糖: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结构简式分别为CH2OH(CHOH)4CHO、CH2OHCO(CHOH)3CH2OH,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2)双糖: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均为C12H22O11,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3)多糖:淀粉、纤维素的分子式均为(C6H10O5)n。 特别提醒 淀粉、纤维素分子中的n值是不同的,是混合物,不能称为同分异构体。 3.油脂的分类及结构 (1)分类 ①油:碳链中含有碳碳双键,沸点较低,如豆油、香油。 ②脂:碳链中多为碳碳单键,沸点较高,如动物脂肪、奶油、人造牛油。 (2)分子结构

其中R1、R2、R3代表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4.蛋白质 二、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糖类的特征反应 (1)加热条件下,葡萄糖糖与新制Cu(OH)2反应出现红色沉淀;葡萄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从银氨溶液中析出银。 以上反应,常用于鉴别葡萄糖。 特别提醒 含有醛基(—CHO)的糖类具有还原性,可以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如葡萄糖、麦芽糖等。蔗糖、淀粉、纤维素等不含醛基,不能与银氨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 (2)淀粉的特征反应 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色。 2.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称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颜色反应是检验蛋白质的方法之一;蛋白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根据气味可鉴别蛋白质产品。 三、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葡萄糖中含有醛基、羟基两种官能团,因此其有多重化学性质: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6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__糖类油脂蛋白质第1单元糖类和油脂基次时17糖类和油脂教师用

基础课时17 糖类和油脂 学习任 务1.能从官能团角度认识葡萄糖的结构特征,通过实验探究葡萄糖的化学性质。2.能结合实验说明二糖和多糖水解的规律。 3.能描述淀粉、纤维素的典型性质和用途。 4.认识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开发中的重要价值。 5.比较油和脂肪的结构特征以预测它们可能的性质。 6.能列举糖类、油脂的用途及其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一、糖类的组成与分类 1.糖类的组成 (1)组成: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糖类的分子组成可用通式C m(H2O)n来表示(n、m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概念:糖类一般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2.糖类的分类 (1)单糖:一般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不能再水解。 ①按照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的多少,单糖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如核糖、脱氧核糖)和己糖(如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等。 ②按照所含官能团的不同,单糖分为醛糖和酮糖,最简单的醛糖是甘油醛。 (2)低聚糖:由不到20个单糖缩合形成的糖类化合物。 (3)多糖:如淀粉和纤维素。 【特别提醒】符合C m(H2O)n通式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类,如m=n=1,如m=n=2,则为CH3COOH或HCOOCH3,这些均不是糖类。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糖类物质的分子通式都可用C m(H2O)n来表示。(×) (2)凡能溶于水且具有甜味的物质都属于糖类。(×) (3)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4)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 (5)凡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都是糖类。(×) (6)糖类物质又叫碳水化合物。(√)

油脂、糖类和蛋白质

油脂、糖类和蛋白质(讲义) 一、知识点睛 1. 油脂 油脂是一种特殊的—。植物油脂(不饱和)通常呈—态, 叫做;动物油脂(饱和)通常呈 _态,叫做。 (1 )分子结构 油脂可以看做是高级脂肪酸与______ 经酯化反应生成 的酯,结构简式可表示为_________ 。 (2)物理性质 油脂的密度比水—,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 油脂具有酯的通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①酸性条件 C17H35COO CH2CH2 H2SC4OH C17H35COO CH + 3H2O △3C17H35COOH +CH OH C17H35COO CH2CH2OH ②碱性条件(该反应又称为反应)CH2OH C17H35COO CH2 C17H35COO—CH + 3NaOH3C17H35COONa+ CH OH C17H35COO CH2CH2OH 2. 糖类 糖类由—、—、—三种元素组成,其组成大多可以用C n(H20)m表示,因此过去曾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糖类按能否水解以及水解生成的单糖数的多少可以分为—糖、—糖和—糖。 (1)葡萄糖(单糖) ①分子结构 分子式为_______ ,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 官能团为。 ②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______ 溶于水。 ③主要化学性质 a. 与新制Cu(0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0 沉淀,该反应可用于尿糖的检测。 b. 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a、b均说明葡萄糖中含有一CHO,具有还原性。 C.在人体组织中缓慢氧化。 C6H12O6 + 602 6CO2 + 6H2O d.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醇。 C6H12O6 2CH3CH2OH+2CO2 T (2)蔗糖和麦芽糖(双糖) ①蔗糖本身无还原性;麦芽糖分子中含有一CHO,具有还 原性。 ②蔗糖和麦芽糖都能水解生成两分子单糖。 C12H22O11+2H2O C6H12O6+ C6H12O6 蔗糖葡萄糖果糖 注:果糖本身无还原性,和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12H22O11+2H2O C6H12O6+ C6H12O6 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 (3)淀粉和纤维素(多糖) 二者的分子式均可用(C6H io O5)n表示,但是由于n值不 同,二者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①淀粉遇碘单质显蓝色,可用于淀粉和碘单质互检。 ②淀粉和纤维素均能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催化剂 (C6H io O5)n+nH2O 二n C6H12O6 淀粉葡萄糖 3. 蛋白质(C6H io O5)n+ nH2O nC6H12O6 纤维素葡萄糖 由 _______________ 等元素组成,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一 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蛋白质的性质: (1)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2)盐析:是物理过程,可逆,不影响蛋白质的生理活性。 (3)变性:是化学过程,不可逆,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 (4)颜色反应:蛋白质可跟许多试剂发生特殊的颜色反应, 如某些蛋白质跟浓硝酸作用呈________ o

高中生物糖类和脂质知识点

高中生物糖类和脂质知识点 篇一: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知识点 2.4 1.元素组成:糖类 C H O ;脂质 C H O (N P);脂肪 C H O;蛋白质 C H O N(P S);核酸 C H O N P 2.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6.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再水解成葡萄糖 7.多数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能源物质,但糖类中的五碳糖和纤维素不 是能源物质。 8.脂质分子中C、H含量高于糖类。脂质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10.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 11.单体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篇二: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中的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1.元素组成:C、H、O 特点: 大多数糖H:O=2:1化学组成大多符合Cm(H2O)n → 碳水化合物 2. 5.分类 1)按归属分类:2)按功能分类: 脱水缩合单糖 水解 脱水缩合水解 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生物部分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淀粉、糖原 参与生物细胞构成的物质: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 3)按还原性分类:

还原性糖: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麦芽糖、乳糖非还原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糖原等(多糖都不是还原性糖) 二、细胞中的脂质 1.化学组成:C、H、O、(N、P) 2.特点:脂质与糖类相比,O含量较少,而H的含量较多。 3.化学性质: 脂质分子结构差异很大,但是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丙酮、乙醚等。 4.脂质的分类、分布及功能 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1.单体和多聚体 单体:是指组成生物大分子(多糖、蛋白质、核酸)的基本单位。 :单体连接而成的大分子物质,被称为单体的多聚体。 ★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2、补充 主要能源物质:糖类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糖原 ★在生物体中重要能源物质:葡萄糖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淀粉 主要储能物质:脂肪根本(最终)能源来源:太阳能 直接能源物质:ATP 篇三:高中生物全部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细胞的分子基础和结构基础 1、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分子都是由 2、磷脂是构成,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3、生物大分子以为骨架。 4、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其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叫做自由水;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5、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存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