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2017年《管理学》硕士考试大纲

苏州大学2017年《管理学》硕士考试大纲
苏州大学2017年《管理学》硕士考试大纲

苏州大学2017年《管理学》硕士考试大纲《管理学》科目考查的内容范围

一、管理学绪论

1、管理的含义、性质和特点

2、管理的任务和职能

3、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

4、管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二、管理学的产生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1、儒家管理思想

2、道家管理思想

3、法家管理思想

(二)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

1、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思想

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三、管理学的发展

(一)行为科学

1、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学说;

2、后期行为科学理论

(二)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

1、社会系统学派

2、管理实践学派

3、系统学派

4、管理科学学派

5、权变管理学派

6、决策理论学派

(三)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四、管理基本原理

1、系统原理的含义,主要观点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2、人本原理的含义,依据、原则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3、效益原理的含义、效益的评价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五、环境分析

(一)组织环境的含义、特点及其对组织的影响

(二)外部环境的主要内容

1、一般环境;

2、特殊环境;

3、国际环境

(三)环境分析的方法

1、环境的不确定性分析

2、环境调查方法

3、环境预测方法

4、SWOT综合分析方法

六、决策

(一)决策的含义和类型(二)决策过程和决策行为

1、决策过程

2、决策的行为特征

3、决策者的心理压力(三)群体决策

1、群体决策的形式

2、群体决策的优劣

3、群体决策过程的管理

七、计划

(一)计划的类型和功能

1、计划的含义

2、计划的功能

3、计划的类型

(二)计划的程序和原则

1、计划的程序

2、计划的原则

3、计划的权变因素

(三)计划的方法

1、滚动计划方法

2、运筹学方法

3、网络计划技术

4、目标管理

八、组织

(一)组织设计

1、组织设计的任务

2、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3、组织设计的原则

4、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二)部门划分与组织结构

1、部门划分的不同方式

2、组织结构的不同形式(三)组织的职权体系

1、直线职权与参谋职权

2、集权与分权

(四)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1、组织变革

2、组织发展

3、组织变革与发展的趋势

九、管理人员配备概述(一)管理人员配备概述

1、管理人员配备的重要性

2、管理人员配备的任务

3、管理人员配备的内容和程序

4、管理人员配备的原则

(二)管理人员的选聘

1、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

2、管理人员的来源

3、管理人员选聘标准

4、管理人员选拔方式

(三)管理人员的考评

1、管理人员考评的目的和作用

2、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和程序

(四)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开发

1、人员培训与开发的目标

2、人员培训与开发的类型和方式

十、领导

(一)概述

1、领导的定义及其构成

2、领导的作用

3、领导效能的影响因素

4、领导者的职位和权力

5、领导权力的决定因素

(二)人性假设和领导行为

1、有关人性的四种基本假设

2、领导行为的双因素模式

3、管理方格理论

4、支持关系理论

(三)领导权变理论

1、领导权变理论的理论基础-超Y理论

2、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

3、目标-途径领导理论

4、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十一、人际沟通

(一)沟通的内涵和作用

1、人际沟通的内涵

2、人际沟通过程

3、人际沟通的作用

(二)沟通的类型和网络

1、沟通的类型

2、沟通的网络

(三)人际沟通的改进

1、人际沟通的原则

2、人际沟通的障碍

3、组织角色对沟通的影响

4、沟通方式的选择

5、增强沟通的有效性

十二、激励

(一)激励概述

1、激励原理

2、不同的激励理论

(二)需要激励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3、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三)过程激励理论

1、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2、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3、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四)激励理论的应用

1、激励的原则

2、激励的方法

3、激励的注意点

4、激励多元化的员工

十三、管理控制

(一)控制概述

1、控制的必要性

2、控制的类型

3、控制的作用

(二)控制过程

1、确立标准

2、衡量绩效

3、纠正偏差

(三)有效控制系统的特征

控制的准确性、及时性、经济性、适度性、客观性、灵活性、战略性、通俗性(四)控制的方法

1、财务控制方法

2、人员控制方法

3、作业控制方法

十四、组织文化

(一)组织文化的特点和功能

1、组织文化的特点

2、组织文化的功能

3、组织文化对管理者的影响

(二)文化诊断与文化建设

1、文化诊断

2、文化维度和文化类型

3、文化建设的共同要求

4、文化建设的误区

(三)文化移植与跨文化管理

1、文化移植

2、跨文化管理

十五、管理与创新

(一)创新的本质和模式

1、创新的定义与分类

2、技术创新及其本质

3、技术创新过程模式

(二)创新管理

1、技术创新战略

2、技术创新源

3、研究与开发

4、创新组织

5、技术创新能力

(三)管理创新

1、管理创新的动力源

2、管理创新的作用

3、管理创新的内容

十六、管理与道德

(一)道德与管理

1、道德概述

2、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3、道德的管理功能

(二)管理道德的改善

1、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2、建立道德准则和决策规则

3、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

4、设定合理的工作目标

5、重视对员工的道德教育

6、对绩效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

7、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

8、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三)企业的社会责任

1、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

2、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

3、企业经营业绩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4、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2017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2017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及部 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1. 理解能力 (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实验与探究能力 (1)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 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 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 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 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4.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 选考部分在课程标准选修模块 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 必考部分的试题是考生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需要考生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 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如下。 Ⅰ: 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 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 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识内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Ⅱ Ⅱ Ⅰ Ⅰ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Ⅰ Ⅱ Ⅱ Ⅱ Ⅱ Ⅱ (1)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 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3)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3 细胞的代谢 (1)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 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 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 细胞的无丝分裂 (3) 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细胞的分化 (2) 细胞的全能性 (3)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要求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B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⑵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⑶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全国统一考试大纲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 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 及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1. 理解能力 (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实验与探究能力 (1)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 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 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 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4.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 选考部分在课程标准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必考部分的试题是考生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需要考生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 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如下。 Ⅰ: 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 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 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要求成语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成语 1.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2.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3.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4.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5.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6.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7.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8.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9.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0.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11.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12. 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13.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语出唐代杜牧诗。

14. 对簿bù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指公堂上受审。 15. 耳提在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语出《诗经》。 16. 繁文缛(rù)节: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繁多。也比喻多余锁碎的手续。文,礼节,仪式;缛,繁多,烦琐。 17. 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些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也说"俯拾即是"。 18. 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9. 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故"也作"固"。 20. 沆瀣(hàng xiè)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21. 怙(hù)恶不悛(quān):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怙,依靠,依仗;悛,悔改。 22. 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成消除。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水一样消融。 23. 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4. 间(jiān)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模电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苏州大学 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期中试卷 共 5 页 考试形式 闭 卷 2013 年 11 月 院系 年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三极管工作于放大区时 ( A ) A.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B.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C.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D.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2.某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Av=1000,则其分贝表示值为 ( C ) A. 40dB B. 30dB C. 60dB D. 50dB 3.温度影响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使静态工作点不稳定,其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了放大电路中的 (D ) A. 电阻 B. 电容 C. 电感 D. 三极管 4.硅NPN 型BJT 处于放大状态时,其V BE 一般为 ( B ) A. 0.2V B. 0.7V C. –0.2V D. 0V 5.杂质半导体导电能力强是因为 ( D ) A .原子增多 B. 离子增多 C. 体积增大 D. 载流子增多 6.稳压管又叫 ( B ) A .二极管 B. 齐纳二极管 C. MOS 管 D. 整流管 7.输入信号频率等于放大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H f 时,放大倍数约降为中频时的 ( D ) A. 1/2 B. 1/3 C. 1/3 D. 1/2 8.三极管的三种基本放大电路中,基极输入、集电极输出的放大电路组态是 ( B ) A. 共集电极组态 B. 共射极组态 C. 共基极组态 D. 三种都是 9.二极管的电流和电压在某一静态工作点附近作微小变化时,可以采用以下模型分析 ( D ) A .理想模型 B. 恒压降模型 C. 折线模型 D. 小信号模型 10.一两级放大器,第一级增益20dB ,第二级40dB ,总增益为 ( D ) A. 40 dB B. 20 dB C. –60 dB D. 60 dB 二.(10分)一个三极管放大电路中,测得BJT 三个引脚1、2、3对地电压分别为U1=0.7V ,U2=0V , U3=5V ,试分析1、2、3分别对应三极管的哪三个引脚,此BJT 为NPN 还是PNP 管,是硅管还是锗管。 1-----基极、2-----发射极、3-----集电极。 此BJT 为NPN 硅管。 三.(15分)二极管电路如图1,二极管是理想的(采用理想模型), (1)分析二极管的导通条件,即 i v 在什么范围内二极管导通,在什么 范围内二极管截止(6分) (2)分别画出二极管导通和截止时,图1的等效电路(4分) (3)若t v i ωsin 5=(V ),绘出o v 的波形(5分)。 图1

2017年高考文综考试大纲

2017年高考文综考试大纲:政治历史地理 思想政治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反映对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信息?从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从试题的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 调动和运用知识?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3. 描述和阐释事物?准确描述试题所涉及的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全面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 论证和探究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创见性作答?整合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证或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本大纲仅规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的考试范围。关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课程的内容由各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各自教学实际情况具体规定。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1. 货币(1) 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2) 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 2. 价格(1)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2)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3. 消费(1) 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4. 生产与经济制度(1) 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 企业与劳动者(1) 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2) 劳动者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 6. 投资与融资(1) 商业银行利息、利率与本金储蓄存款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的业务(2) 投资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股票债券商业保险(3) 融资 7. 个人收入的分配(1) 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 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学分制收费管理规定完整版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学分制收费管理规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条为深化教学管理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规范收费行为,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学分制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苏教财[2006]105号、苏价费[2006]319号、苏财综[2006]57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院2008级及以后的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008级以前的学生仍按学院原规定执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收费按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学分制,是指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和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基本单位,以取得最低毕业总学分作为学生毕业的主要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 学分制以选课为中心,学生除按专业选修课程外允许自主选择其他专业及专业方向的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程,自主选择教师等。 第四条学分制收费是指按学生修读的学分数计收学费的教育收费管理制度,根据国家规定的学费收费标准,学院将学分制学费分为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 按照教学管理规定,本科生必须修完学院规定的各专业最低学分方可毕业。具体各专业及每门课程的学分参见“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分收费标准及总学分数确定我院每学分学费的收费标准,国家规定减收学费的按政策规定相应减收。 第五条学生每学年学费计算公式:学生每学年应缴学费数=每学年专业学费+所选学分数×每学分学费标准。每学年专业学费的标准按国家批准的学年学费减去9000元确定:学分学费标准为每学分240元。 第六条学分制收费方式采用预售结算制方式。预售结算制是指学生在每学年开学初按所学专业学年收费标准预缴一年学费,在该学年结束时根据该生的专业学费和实际所修课程学分学费的总额按实结算,如超过预收部分的,不足部分在下一学年缴纳预缴学费时一并收取;未到预收额的,结转下一学年抵冲预交学费。学生修完学院规定的各专业最低学分(不含重修取得的学分)所需缴纳的学费总额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

2017年考试大纲的说明(语文)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 语文 Ⅰ.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题型 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70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35分,古诗文阅读35分。表达题80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应用20分,写作60分。 阅读题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3题9分;文学类文本阅读,3题14分;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2分。古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4题19分;古代诗歌鉴赏,2题11分;名句名篇默写,1题5分。 表达题分为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语言文字应用,5题20分;写作,1题60分。 全卷共22题。 Ⅱ.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例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2013年全国一卷、乙卷) (1)足蒸暑土气,,,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檐牙高啄;,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说明】试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试题内容分别出自白居易《观刈麦》、杜牧《阿房宫赋》和苏轼《赤壁赋》。其中杜牧《阿房宫赋》和苏轼《赤壁赋》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的诵读篇目;白居易《观刈麦》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 例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015年全国二卷、甲卷) (1)《庄子·逍遥游》指出,“,”,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

苏州大学考研范围

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宏微观经济学》科目考查的容围 微观经济学部分 第一章导言 第一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经济学的方法、理论与应用 第二章供求一般理论(Ⅰ):均衡价格理论 第一节需求理论 第二节供给理论 第三节均衡价格理论 第三节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第三章供求一般理论(Ⅱ):弹性理论 第一节需求弹性 第二节供给弹性 第四节弹性理论的应用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Ⅰ):效用与消费者均衡 第一节消费者偏好 第二节预算约束 第三节消费者均衡 第四节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第五章消费者行为理论(Ⅱ):偏好、风险与消费者选择第一节偏好理论 第二节显示性偏好理论 第三节不确定性和风险偏好 第四节降低风险 第五节资产选择与风险价格 第六章生产者行为理论(Ⅰ):生产函数 第一节生产、厂商和生产函数 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 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 第五节规模报酬 第七章生产者行为理论(Ⅱ):成本函数 第一节成本与成本函数 第二节短期成本函数 第三节长期成本函数 第四节、规模经济、学习效应和围经济

第八章市场与企业(Ⅰ):企业理论 第一节企业的性质 第二节企业的行为与目标 第三节企业的部结构 第九章市场与企业(Ⅱ):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第一节市场结构与市场均衡分析 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概述 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第四节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第十章市场与企业(Ⅲ):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第一节完全垄断市场 第二节垄断竞争市场 第三节寡头垄断市场 第五节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 第十一章博弈论初步 第一节博弈的基本要素与分类 第二节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第三节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第十二章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理论 第一节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第二节劳动市场 第三节资本市场与土地市场 第十三章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第一节一般均衡的性质和存在条件 第二节一般均衡理论 第三节福利经济学的兴起 第四节福利经济学的发展 第五节公平与效率 第十四章不完全信息市场与激励机制设计第一节信息不完全与信息不对称 第二节逆向选择与信号显示 第三节道德风险与激励机制设计 第十五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第二节垄断与反垄断政策 第三节公共物品和公共选择 第四节外部性 宏观经济学部分 第一章导论

2017年《素质技能测试》考试大纲课件

2017年《素质技能测试》考试大纲 法律道德 (一)考试性质 法律道德主要考查考生对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法律知识、与中学生密切关联的法律和法规的了解、理解和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社会公共道德及中学生思想品德的认知程度,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理想情操和道德品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考试目标 根据中专、中职及普通高中阶段有关法律道德的教材内容,考查考生对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基本政治和经济制度、国家政权机关等了解、理解和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依法治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以及与中学生密切关联的法律、法规的了解、理解和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社会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及中学生思想品德的了解、理解和掌握程度,能运用政治、法律、道德相关知识正确认识和判断社会现象,辨认法律道德考试命题内容的正确性。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1.考试内容: (1)中专、中职及普通高中阶段有关法律道德的教材内容。 (2)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法律知识:如宪法、选举法、民法、刑法、劳动法、继承法、婚姻家庭法等法律的主要条目以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内容。 (3)与中学生密切关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如教育法、未成人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社会管理、治安管理、公共秩序管理、校车安全管理等条例的主要条目。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道德、中学生思想品德等内容。 2. 考试要求 (1)识记:在与教材相似情景和材料情景中再认法律、法规和制度、道德和品德的基础知识。 (2)判断:辨别和判断与法律道德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观点。 (3)理解:比较法律、法规、制度、道德和品德有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4)运用:根据法律、法规、制度、道德和品德有关知识正确辨认与判断社会现象。(四)题型与题量 法律道德共20题(单项选择题16题、判断题4题,每题1分。共20分)。 (五)样题 ◎单项选择题 1.同学小李有一本精美的邮册不慎遗失,被同学小张无意发现拾得后赠送给朋友小王。后小李发现遂向小王追索。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 语文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 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 A、B、C、D、E、F 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Ⅰ.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题型 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70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35分,古代诗文阅读35分。表达题80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运用20分,写作60分。 阅读题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3题9分;文学类文本阅读,3题14分;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2分。古代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4题19分;古代诗歌鉴赏,2题11分;名句名篇默写,1题5分。 表达题分为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语言文字运用,5题20分;写作,1题60分。 全卷共22题。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 B

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现代生活与化学教学大纲-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现代生活与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0091103 课程类别:公选课 授课对象:文、理、农、工,非化学专业开课学期:春、秋季 学分:2 主讲教师:周为群指定教材:无一、课程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从历史上看,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沿着生存—温饱—小康—发达—完善—完美的程序发展。在低水平的生活条件下,人类为糊口而无暇他顾,在温饱解决以后,对生活多样性、生活质量、生活美乃至生命的健康与长寿的追求便突出起来。与环境、家庭和个人关系密切的生活资料成为化学研究与应用的新领域,并为生活与化学的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现代生活与化学》正是这种生活多样性和生活与化学共同发展的综合反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大大开阔视野,丰富生活情趣,充分认识化学与人人有关、衣、食、住、用样样离不开化学,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时时为化学提供实用的机会。同时本课程的学习对提高人的素质,改善生活质量,增强人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社会的进步大有帮助。本课程是为配合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缓解学生知识面过窄,综合素质不适应当代各学科综合发展及现代化教育与社会生活密切结合的需要,而面向全院开设的跨系选修课。本课程贴近生活、知识丰富,是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的统一。 本课程作为跨系选修课,并且文、理、农、工科的学生兼容。在教学过程中,以讲授为主,自学和讨论相结合。基本内容要讲透,作为一种科普性的知识内容,一般内容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牵扯到化学专业上的一些较深层次的问题,要求学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些化学专业、生物专业的学生可让其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教师按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实施课堂教学,随时调查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要求和建议,随时改进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根据教学情况随时布置练习题和思考题,学习结束进行考试。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作为跨系选修课,并且文、理、农、工科的学生兼容。在教学过程中, 以讲授为主,自学和讨论相结合。基本内容要讲透,作为一种科普性的知识内容,一般内容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教师按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实施课堂教学,随时调查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要求和建议,随时改进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根据教学情况随时布置练习题和思考题,学习结束进行 考试。 、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绪论(化学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化学教育的继往开来)2 学时

2017年考试大纲

2017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考查专业技术人员运用安全技术和标准,辨识、分析和评价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采取相应防范技术措施,消除和降低事故风险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1.机械安全技术。运用机械安全相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作业场所存在的机械安全隐患,解决转动、传动和加工等机械安全技术问题;运用安全人机工程学理论和知识,解决人机结合的安全技术问题。 2.电气安全技术。运用电气安全相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作业场所存在的电气安全隐患,解决防触电、防静电、防雷击和电气防火防爆等电气安全技术问题。 3.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运用特种设备安全相关技术和标准,辩识和分析特种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解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问题。 4.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掌握火灾、爆炸机理,运用防火防爆安全相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火灾、爆炸安全隐患,采取相应预防和控制措施,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5.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运用职业危害控制相关技术和标准,根据作业场所生产性粉尘、毒物和物理因素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式和途径,辨识和分析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采用工程控制技术措施和个体防护技术措施,消除或减少职业危害。 6.交通运输安全技术。运用交通运输安全相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水运、航空等主要事故隐患,采用相应技术措施,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7.采矿安全技术。运用矿山安全相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采用相应技术措施,预防事故发生,重点预防瓦斯灾害、地压灾害、水害、火灾、尾矿库溃坝和排土场泥石流等主要事故;运用油气田安全相关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油气田勘探、开发和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采用相应技术措施,预防事故发生,重点预防井喷、火灾、爆炸、中毒等主要事故。

2020年全国新课标生物高考大纲

2020年全国新课标生物高考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 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 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 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和部分选修内容,确 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生物学科的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 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考试的能力与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 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 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 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 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 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 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 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新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选考部分在新课程标准选修模块1(生物 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必考部分的 试题考生是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考生需要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 选择。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 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2017全国卷高考大纲 2017年全国卷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分析---物理

2017全国卷高考大纲 2017年全国卷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分 析---物理 2017全国卷高考大纲 2017年全国卷高考考 试大纲修订分析---物理【原文表述】 1(进一步细化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增加例题进行阐释,明确能力考查的具体要求。 2(优化考试内容。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选修2-2、3-3、3-4和3-5。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修2-2的内容,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备考建议】考生必须多学一册书的内容,但也不必过于担心 沈阳市教研院高中物理教研员吴坚认为,选考模块删去选修 2-2的内容,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这一修订可以说是颠覆性的。 其中,删去选修2-2对考生影响并不大,因为老师在实际教学中也涉猎较少。但将选修3-5列为必考,原来几乎打入“冷宫”的原子物理、动量和动能问题突然变为必考,确实让老师和考生措手不及。 从考纲修订上来看,这顺应了课程标准修订的趋势。一方面,考试范围增加了一本书,知识体系相对更完善;另一方面,选修3-5中的内容对今后的学习发展帮助很大,也更有利于高校人才选拔。 但对考生来说,这一变化等于物理学科的复习备考中,所有考生都必须多学一册书的内容。在以往实际教学中,教师多将重点放在前两本书上,对选修3-5几乎没有涉猎。如今,在本就宝贵的复习进程中,额外增加一本书的学习量,对考生来说考验不小。

同时,相比选修3-3涉及固液气和热学,选修3-4涉及机械振动、机械波和光学,选修3-5无疑是难度最大的。如果在高考中,将 动量与机械能或电磁感应结合,都很有可能成为物理学科的压轴题,考生在复习时难度也上了好几个台阶。 但考生也不要过于担心。由于明年是考纲修订后的首轮高考,虽然选修3-5列为必考,但为保证各模块整体比重平衡,即使考查动量问题,也不会占过大比重。 附 转自唱一楼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 线图书馆!

苏州大学2017年《信号系统与数字逻辑》硕士考试大纲

苏州大学2017年《信号系统与数字逻辑》硕士考试大纲 一、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1、信号的定义与分类 2、典型连续信号 3、信号的分解与运算 4、系统的定义与分类 5、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特征 二、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1、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 2、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 3、系统的卷积积分分析 三、傅里叶变换与傅里叶分析 1、傅里叶变换的定义、性质 2、取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调幅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4、典型信号频谱 5、周期与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 6、系统的频域分析 7、无失真传输 8、理想滤波器 四、拉普拉斯变换与拉普拉斯分析 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性质 2、常用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3、拉普拉斯逆变换 4、s域元件模型 5、线性系统的s域分析 5、周期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6、取样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7、拉普拉斯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的关系 五、系统函数与频率响应 1、系统函数 2、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零、极点分布与时域响应特性的关系、与频率响应的关系 3、全通系统、最小相位系统 4、系统稳定性、物理可实现性 5、系统框图、信号流图与系统模拟 六、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1、典型离散信号(序列) 2、序列的运算与分解 3、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的性质 4、离散系统的基本单元 5、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差分方程 6、离散线性卷积

七、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1、Z变换的定义、性质 2、差分方程的Z变换求解 3、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 4、离散系统的稳定性 5、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 6、离散系统的模拟 《数字电路》部分考试内容 一、逻辑代数基础 (一)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二)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 (三)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四)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 (五)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 (六)具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及其化简 二、门电路 (一)简单门电路 1、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 2、简单与或非电路………. (二)CMOS门电路 1、CMOS反相器特性……… 2、其他CMOS电路的特性……… (三)TTL门电路 1、TTL反相器特性……… 2、其他TTL电路的特性……… 三、组合逻辑电路 (一)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1、完整的分析过程………. 2、完整的设计过程………. (二)常用组合逻辑电路 1、编码器……… 2、译码器 3、数据选择器………. 4、加法器………. 5、数值比较器………. (三)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 四、触发器 (一)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动作特点 1、基本RS触发器………. 2、同步RS触发器 3、主从触发器………. 4、边沿触发器………. (二)触发器的逻辑功能(D、T、T'、JK、RS)及其描述方法

2018年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及说明

2018年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及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理工类高考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释: (1)要求考生不但能够概括出所学生物学知识的主要内容,还要能够把握相关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例如,考生不但能够分别说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还要知道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要求考生能够用生物学术语、图表、图解等表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例如,用文字表述生物学概念、实验方案,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过程,用系谱图表述遗传关系,画出细胞失水后状态的简图等。 (3)在理解能力中高一层次的要求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释、推理、判断或得出结论。题目可能是要求考生对某一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如说明“放在窗台上的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等。 例1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 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 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 答案 ] C [ 说明 ] 本题以“DNA双链不能解开”为关键点,考查考生对“DNA的状态”和“DNA 复制、RNA转录、细胞周期以及癌细胞增殖等”相关性的理解。

2017年高考新考试大纲新课标历史讲解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历史 I.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考察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 ·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实。 ·正确解释历史事物。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4.论证和讨论问题

·发现历史问题。 ·论证历史问题。 ·独立提出观点。 II.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范围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 必考内容 第一部分古代 古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文学成就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希腊、罗马 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 (2)罗马法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第二部分近代 近代世界 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启蒙运动 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 展 (1)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英国等过的殖民扩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