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概述

摩托罗拉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概述
摩托罗拉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概述

1系统概述

摩托罗拉向客户推荐的是一套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TETRA是数字集群系

统的公开标准,它是由欧洲电信标准化委员会(ETSI)制定的。由于采用了数

字技术,TETRA可以在25KHz的带宽内提供4个通信信道,因此大大提高了频

率的利用率。

我们所提供的紧凑型TETRA系统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系统配置和对覆盖的需

求,即可以实现单站和多站的配置。它采用的是分散智能的配置方式和最先进

的技术,以及分散智能系统所具有的高可靠性,即可以容忍个别单元及链路的

故障,而不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影响,比如一个收发信机出现故障时,另外几个

收发信机可以取代它的工作。在多基站的配置中,由于所需的智能交换分散

在所有的基站,因此即使其中的一个基站出现故障,系统内的其它基站仍能继

续工作。

整个系统采用数字化的语音编码,因此可以提供很好的端到端的话音质量和快

速的呼叫建立时间。除此之外,整个系统还便于搭建和配置,强大的监控软件

简化了系统搭建时间并减少了整个的运营成本,并提供在线的监视和记录。

2系统配置

根据客户的需求和网络规划,我们为客户提供的是一个具备多个本地电话互连

的多中心系统,每个中心的本地电话互连设备设在中心站,并与此中心站的基

站及其它周边的基站通过部分E1链路互连,同时各基站间也通过部分E1链路

进行连接。每个中心系统包括设备如下:

?基站:

?基站控制器,包括交换软件

?收发信机,包括放大器和合路器

?电源

基站控制器(BSC)

基站控制器(BSC)负责处理所有有关

基站以及交换的功能,它同时为时间

和频率同步提供内部时钟,此时钟从

其内部晶振和GPS接收机中获得。为

增强整个系统的可用性,可以提供冗

余的基站控制器,在故障情况下,冗

余备份的基站控制器会自动启动工作

而不需人为的干预。

收发信机(BR)

发射功率25W (经过合路器后为10W)

350M/800MHz 频段

2分集接收

?维护终端

维护终端提供控制和网络管理功能

?网关服务器

网关服务器提供TETRA系统与PABX/PSTN的连接,并整个系统的运行记

录。

对于客户最关心的本地电话互连功能,无线用户可以在多个中心系统间进行漫

游,并接收每个中心系统提供的话音和数据服务。尤其是电话互连服务,可以

在各个中心系统的中心站提供本地的接入,而不需用户付长途费用,因此可大

大节省运营的费用。

无线用户在其归属的中心系统内可以实现电话互连的呼入和呼出,并在其漫游

的其它中心系统内仍可以进行电话互连的呼出。

3系统功能

紧凑型TETRA集群系统提供了很多呼叫功能,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了智能和有效

的通信方式,整个呼叫功能划分为语音服务(单呼、组呼和电话互连)和数据

服务(状态信息、短数据和分组数据),下面就这些呼叫功能进行简单的描

述:

3.1话音服务

单呼

?移动台和电话用户之间的全双工和半双工通信

组呼

?移动台之间的半双工通信

?在覆盖区范围内为一个通话组的成员提供通信服务,并具备快速的呼叫建立和迟后加入功能。

3.2数据服务

短数据服务 (状态)

短数据服务提供预定义报文和文字数字报文,字符长度可达140个,这些数据

是在主控制信道(MCCH)上发送的。

?允许发送预定义的状态信息

分组数据服务

利用业务信道提供单个时隙的分组数据服务,可将移动台与基于IP的第三方

应用进行连接。

?分组数据的一个简单应用是,移动用户可以接入到中心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查询。另外,分组数据服务还可以为遥控遥测(SCADA)应用提供数据通

道。

3.3详细呼叫功能

移动台至移动台:

?全双工单呼

?半双工单呼

?组呼

?短数据服务

移动台至电话用户 (PABX 或PSTN):

?全双工单呼

电话用户至移动台 :

?全双工单呼

3.3.1呼叫排队

当系统繁忙时,无线用户不需重试,其呼叫会被系统自动排队。

3.3.2组呼的迟后加入

在组呼的整个呼叫期间,信道建立信息会周期性在控制信道发送,由于各种原

因未能及时加入通话的个别通话组成员可以在呼叫进行期间加入。

3.3.3部分E1

为节省链路费用,基站链路仅需整个2Mbit E1链路的一部分。

3.3.4DDI

有线用户可通过一次拨号给无线用户。

3.3.5快速呼叫建立

呼叫建立时间 <300ms.

3.3.6远程软件下载

新的软件版本可以通过网管终端直接下载到基站,而不需到基站站址进行软件

升级。

3.4系统可靠性

基站可配备冗余的电源和冗余的基站控制器 (BSC),当主用基站控制器

(BSC)出现故障,正在处理的呼叫会中断,但备份基站控制器(BSC)会自动

取代主用控制器的工作,而不需人为的介入。

由于基站间的链路可以采用多种拓扑结构(链状级联、星型、环行),因此当

采用环行链路配置时,如其中的一条链路中断,仍可以通过另外的路由保持与

基站的通信。

4覆盖分析

对于一个TDMA系统,诸多不定因素影响系统的覆盖情况。为了使系统统更加

可靠地运行,摩托罗拉公司愿意尽力协助客户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和优化工

作。

覆盖预测依照以下假设参数作为计算依据。

?350M/800 MHz.频段

?预测模型: Okumura

?90%通信概率; DAQ (话音质量等级):3

?基站天线高度50 m, 覆盖区内无明显地形或环境变化

?基站两路分集接收

?车载台天线高度2m

?考虑建筑物环境损耗及人体损耗对手持台的影响

?手持台选用0dBD 增益的半波长鞭状天线

?不考虑手持台在车辆内部使用,假设用户仅在车外使用

?不考虑室内覆盖

?基站天线增益10 dBD,馈线损耗:4dB/100m

其它参数

基站移动台手持台

发射功率10W 3W 1W

接收灵敏度(静态)-115dBm -112dBm -112dBm

接收灵敏度(动态)-106dBm -103dBm -103dBm

在利用计算机辅助工具进行覆盖预测并场强测试之前,上面的数字对于覆盖的

初步分析和基站数量的设计非常有用,可作参考之用。实际上,由于影响无线

覆盖的因素非常复杂,所以在项目后期具体覆盖规划时,有必要利用覆盖预测

工具进行更细致的计算。

5频率规划

无线频率是有限的资源,因此应尽可能有效地利用这一资源。尽管TETRA本身

已经具备了很高的频率利用率(一个25KHz提供4个信道),然而在实现广区

覆盖(即多基站覆盖)时,仍然需要合理的频率规划以尽可能的降低对频谱的

需求。

如系统为5基站系统,每个基站为2个载频。则整个系统需要10对

350M/800MHz的频点。

数字系统设计

第一次作业 EDA 的英文全称是什么EDA 的中文含义是什么 答:ED自动化A 即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的缩写,直译为:电子设计。 什么叫 EDA 技术利用 EDA 技术进行电子系统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答:EDA 技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EDA 技术就是以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为设计载体,以硬件描述语言为系统逻辑描述的主要表达方式,以计算机、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开发软件及实验开发系统为设计工具,通过有关的开发软件,自动完成用软件的方式设计的电子系统到硬件系统的逻辑编译、逻辑化简、逻辑分割、逻辑综合及优化、逻辑布局布线、逻辑仿真,直至完成对于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编程下载等工作,最终形成集成电子系统或专用集成芯片的一门新技术,或称为IES/ASIC 自动设计技术。 ①用软件的方式设计硬件;②用软件方式设计的系统到硬件系统的转换是由有关的开发软件自动完成的;③设计过程中可用有关软件进行各种仿真;④系统可现场编程,在线升级;⑤整个系统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 从使用的角度来讲,EDA 技术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这几个方面在整个电子系统的设计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答:EDA 技术的学习主要应掌握四个方面的内容:①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②硬件描述语言;③软件开发工具;④实验开发系统。其中,硬件描述语言是重点。对于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主要是了解其分类、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各厂家产品的系列、性能指标以及如何选用,而对于各个产品的具体结构不必研究过细。对于硬件描述语言,除了掌握基本语法规定外,更重要的是要理解VHDL 的三个“精髓”:软件的强数据类型与硬件电路的惟一性、硬件行为的并行性决定了VHDL 语言的并行性、软件仿真的顺序性与实际硬件行为的并行性;要掌握系统的分析与建模方法,能够将各种基本语法规定熟练地运用于自己的设计中。对于软件开发工具,应熟练掌握从源程序的编辑、逻辑综合、逻辑适配以及各种仿真、硬件验证各步骤的使用。对于实验开发系统,主要能够根据自己所拥有

集群通信技术

集群通信技术 1、概述 集群通信技术应用于集群通信系统等地方,主要可以从字面儿上分几方面进行解释,首先是“集群”即“中继”、“交换”,为区别于有限的“中继”,移动通信称为“集群”。集群其实就是使用多个无线信道为多个用户服务,把有限的信道动态的、自动的、迅速的和最佳的分配给整个系统的所有用户,最大程度的利用系统的信道资源。 2、组成 集群通信系统主要由基站、移动台、调度台、控制中心组成。其中控制中心包括控制器、管理终端、电源等。 3、应用 集群通信主要分为模拟集群与数字集群,但模拟集群由于频率利用率低、业务种类有限、保密性差、设备体积大、成本高等缺点,难以满足用户需求,目前已基本被数字集群所替代。 集群通信技术应用十分之广,主要包括调度指挥、数据、电话(含集群网内互通的电话或集群网与公众网间互通的电话)等。 4、常用的数字集群标准 国际上著名的数字集群标准有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制定的欧洲集群标准TETRA系统和美国的iDEN系统,北美的APCO Project25,以色列的FHMA标准,欧洲的DMR标准,中国的GT800、GoTa、Tetra,另有一种公安部发布的数字集群标准PDT,此标准还在申请国家标准。

提交给ITU(国际电信联盟)的数字集群系统列入数字集群报告中的有美国的Project25调度系统、泛欧TETRA系统等7种技术体制。这也是国际上主要的几种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5、发展现状 从全球范围来看,数字集群通信大部分情况下仍是作为应急指挥调度通信专网使用,其应用范围主要是在蜂窝式通讯系统所不能到达或者是不能满足应用需求的场合,其用户量相对较小,但在全球通信系统的地位却日益重要,得到了全球各国的大力关注与投资。 从最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我国已建的数字集群通信网都已发挥重大作用。除了各部门如公安、安全、武警、轻轨地铁、机场、港口等日常使用的指挥调度通信和由运营商运营的数字集群通信共网外,在保障重要的、大型的、政治性很强的国际和国内活动和对抗突发的自然灾害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6、未来趋势 从整体来看,目前全球仍旧离不开集群通信技术,也许未来可能会有替代产品出现,但就目前的趋势而言,集群通信技术仍有较强的竞争力。 11通信本2 杨欣潼 11111631213

20通信系统概述

第一章通信系统概述 1.1 通信系统模型 一、通信的定义 1.信息:对收信者来说未知的、待传送、交换、存储或提取的内容 ﹙包括语音、图象、文字等﹚ 人与人之间要互通情报,交换消息,这就需要消息的传递。古代的烽火台、金鼓、旌旗,现代的书信、电报、电话、传真、电子信箱、可视图文等,都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的方式。 2.信号:与消息一一对应的电量。它是消息的物质载体,即消息是寄托在电信号的某一参量上。 3.通信就是由一地向另一地传递消息。 二、电通信 1.定义 利用“电”来传递信息,是一种最有效的传输方式,这种通信方式称为电通信。 2.特点 电通信方式能使消息几乎在任意的通信距离上实现既迅速、有效,而又准确、可靠的传递。 电通信一般指电信,即指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和其它电磁系统,对于消息、

情报、指令、文字、图象、声音或任何性质的消息进行传输。 (1)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按信号随时间分布的特性信号可分为模拟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信号的取值是连续的。 数字信号:信号的取值是离散的。 (2)基带信号与频带信号:按信号随频率分布的特性信号可分为基带和频带信号。 基带信号:发信源发出的信号。 频带信号:通过调制将基带信号变换为频带信号。 基带传输:在信道中直接传输的信号 (如直流电报、实线电话和有线广播等)。 频带传输:通过调制将基带信号变换为更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形式。(FM、AM、MODEM) 三、通信系统的模型 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1)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指完成信息传输过程的全部设备和传输媒介。 (2)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

●发信源:是消息的产生来源,其作用是将消息变换成原始电信号。变换:将 非电物理量转换为掂量。 信源可分为模拟信源和离散信源。模拟信源(如电话机、电视摄像机)输出幅度连续的信号;离散信源(如电传机、计算机)输出离散的数字信号。 ●发送设备:作用是将信源产生的消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的信 号。它要完成调制、放大、滤波、发射等。在数字通信系统中还要包括编码 和加密。 ●信道:是传输的媒介。信道的传输性能直接影响到通信质量。 ●噪声源:将各种噪声干扰集中在一起并归结为由信道引入,这样处理是为了 分析问题的方便。 ●接收设备:完成发送设备的反变换,即进行解调、译码、解密等,将接收到 的信号转换成信息信号。 ●收信者:把信息信号还原为相应的消息。 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350M数字集群系统方案

350兆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解决方案

目录 4.2.4调度台通讯 .....................................................................................................................

一、行业背景 数字集群公网是一种利用现代数字通信技术,公用频率、公用设施、共享覆盖、共享业务、分担费用,使每个部门在集群网络基础上建立功能性的虚拟专网,从而享受方便、可靠服务的数字集群组网方式。各地相继建设了数字集群政府共网,为应急联动部门提供了统一、安全、快速、高效的无线指挥调度系统,保障了各类大型活动和重大事件的指挥调度通信通畅。 350兆集群通信系统是以话音为主的无线指挥通信系统,是目前指挥调度、救灾抢险、交通管理、社会治安、重大保卫活动以及日常警务必不可少的重要无线通信手段。所以,为了促进警察业务的不断提高,增加相关部门对突发事故与应急保障的处理能力,建设350 MHz警用集群通信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建设目标 本方案根据有关部门的实际通信需求,在部门原有通信系统基础上,在适当地点选址,补建站点,组建一套安全可靠、稳定实用、操作便利、管理和维护方便并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的覆盖所需范围的集群通信系统网络。网络能够提高通信容量和系统稳定性,适应当前公安业务发展的需求。 系统具有传统的单呼、组呼、群呼业务;能够对通话内容进行监听以及录音管理;具备后台操作管理模块,对系统进行远程的才做和维护;集成GIS组件,使指挥调度更加直观明了。 三、建设内容 350兆数字集群无线通信系统,解决大量干警语音通信的需要,解决跨部门跨区域通话的需要,解决用户大范围漫游使用的需要。系统主要分为终端子系统、基站子系统、交换子系统和操作维护子系统。 终端子系统相对应的设备有车载台,手持式终端,固定台,调度台。基站子系统相对应的设备有基站,直放站,基站控制器。交换子系统包括交换中心。维

M集群通信系统

350M集群通信系统概述 集群通信业务就是指利用具有信道共用与动态分配等技术特点得集群通信系统组成得集群通信共网,为多个部门、单位等集团用户提供得专用指挥调度等通信业务。 集群通信系统,就是一种高级移动调度系统,代表着通信体制之一得专用移动通信网发展方向。它就是按照动态信道指配得方式实现多用户共享多信道得无线电移动通信系统。该系统一般由终端设备、基站与中心控制站等组成,具有调度、群呼、优先呼、虚拟专用网、漫游等功能。集群通信系统得可用信道可为系统得全体用户共用,具有自动选择信道功能,它就是共享资源、分担费用、共用信道设备及服务得多用途、高效能得无线调度通信系统。 模拟集群通信与数字集群通信 模拟集群通信采用模拟话音进行通信,整个系统内没有数字制技术,后来为了使通信连接更为可靠,不少集群通信系统供应商采用了数字信令,使集群通信系统得用户连接比较可靠、联通得速度有所提高,而且系统功能也相应增多。 数字集群通信网就是二十世纪末兴起得新型移动通信系统,它除了具备公众移动通信网(GSM、CDMA)所能提供得个人移动通信服务外,还能实现个人与群体间得任意通信,并可进行自主编控,就是集对讲机、GSM、CDMA与图像传输于一体得智能化通信网。数字集群通信在技术上得特点与优势决定了它不仅具备个人通信得全部功能,而且它能控制与实现个人与群体间任意通讯,保密性高,功能丰富,真正全面实现了通讯得智能化。另外,经调研80%通话来自于团队内部得工作联络,数字集群由于其内部矛盾通话成本极低,从而大大降低了团队得通信开支,在强调社会管理成本控制与企业成本核算得今天,数字集群通信网特别适合中国国情,能为使用者带来明显得经济效益。数字集群通信网主要应用于政府管理部门、工商企业、公安、铁路、交通、水利、能源、工商、税务、证券等企业内部联络与指挥控制。同时,某些专业人士对它也有极大得需求。无论大型演习或就是防讯抗洪斗争,有了全通网,调动千军万马从此无需千呼万唤;警察执

数字系统设计-参考模板

第一次作业 1.1 EDA 的英文全称是什么?EDA 的中文含义是什么? 答:ED自动化A 即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的缩写,直译为:电子设计。 1.2什么叫 EDA 技术?利用 EDA 技术进行电子系统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答:EDA 技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 EDA 技术就是以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为设计载体,以硬件描述语言为系统逻辑描述的主要表达方式,以计算机、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开发软件及实验开发系统为设计工具,通过有关的开发软件,自动完成用软件的方式设计的电子系统到硬件系统的逻辑编译、逻辑化简、逻辑分割、逻辑综合及优化、逻辑布局布线、逻辑仿真,直至完成对于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编程下载等工作,最终形成集成电子系统或专用集成芯片的一门新技术,或称为 IES/ASIC 自动设计技术。①用软件的方式设计硬件;②用软件方式设计的系统到硬件系统的转换是由有关的开发软件自动完成的;③设计过程中可用有关软件进行各种仿真;④系统可现场编程,在线升级;⑤整个系统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 1.3从使用的角度来讲,EDA 技术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这几个方面在整个电子系统的设计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答:EDA 技术的学习主要应掌握四个方面的内容:①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②硬件描述语言;③软件开发工具;④实验开发系统。其中,硬件描述语言是重点。对于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主要是了解其分类、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各厂家产品的系列、性能指标以及如何选用,而对于各个产品的具体结构不必研究过细。对于硬件描述语言,除了掌握基本语法规定外,更重要的是要理解 VHDL 的三个“精髓”:软件的强数据类型与硬件电路的惟一性、硬件行为的并行性决定了 VHDL 语言的并行性、软件仿真的顺序性与实际硬件行为的并行性;要掌握系统的分析与建模方法,能够将各种基本语法规定熟练地运用于自己的设计中。对于软件开发工具,应熟练掌握从源程序的编辑、逻辑综合、逻辑适配以及各种仿真、硬件验证各步骤的使用。对于实验开发系统,主要能够根据自己所拥有的设备,熟练地进行硬件验证或变通地进行硬件验证。 1.4 什么叫可编程逻辑器件(简称 PLD)? FPGA 和 CPLD 的中文含义分别是什么?国际上生产FPGA/CPLD 的主流公司,并且在国内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主要有哪几家?其产品系列有哪些?其可用逻辑门/等效门数大约在什么范围? 答:可编程逻辑器件(简称 PLD)是一种由用户编程以实现某种 逻辑功能的新型逻辑器件。 FPGA 和 CPLD 分别是现场可编程 门阵列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简称。国际上生产 FPGA/CPLD 的主流公司,并且在国内占有市场份额较大的主要是Xilinx,Altera,Lattice 三家公司。Xilinx 公司的 FPGA 器件有 XC2000,XC3000,XC4000,XC4000E,XC4000XLA,XC5200 系列 等,可用门数为 1200~18 000;Altera 公司的 CPLD 器件有

MOTOROLA公司的Dim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MOTOROLA公司的Dim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开放分类:MOTOROLA公司的Dim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MOTOROLA公司的Dim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目录 1.·【MOTOROLA公司的Dim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MOTOROLA公司的Dim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8.2 MOTOROLA公司的Dim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8.2.1 概述 MOTOROLA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综合无线电和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在满足全世界公共安全、政府及企业用户的关键通信保障需要方面有着70多年的丰富经验。MOTOROLA公司是公共安全、轨道交通、港口、石化等重要行业的TETRA 系统供应商。 MOTOROLA的DimetranIP(Digital Motorola Enhanced Trunked RAdio)数字集群通信解决方案处于全球TETRA无线通信解决方案领域中的领先地位,面向专业用户最苛刻的需求,为复杂的组(群)通信提供话音、数据和信息等多种传送服务。MOTOROLA解决方案有效提高了专业组织机构的工作实效。 2006年,MOTOROLA专门为中国公安用户推出了350MHz TETRA系统,该系统可以满足中国公共、安今用户在通信频段方面的新要求,以及在执行紧急任务时对无线通信系统的严格要求,规模灵活且功能上町全而拓展,用以满足不同规模用户的不同需求。 早在1994年MOTOROLA就推出第套TETRA系统。2002年以后,MOTOROLA 已经把Dimetra系统升级为基于全IP技术的Dimetra—IP系统。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两套 Dimetra—IP系统分别为公共安全、组委会和交通运输提供服务,经受了人话务量的冲击考验,充分证明MOTOROLA服务于广大客户的实力。而全球最大的英国警察全国网也使用 Dimetra.IP系统。在亚洲公共安全领域,MOTOROLA先后为韩国,全国政务网、上海市公安局、香港警察第三代指挥中心、澳门警察、上海电信的上海政务网、成都市政务网、天津开发区等客户提供TETRA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这些系统运用了高科技手段,强化和提高了公共安全用户的指挥、调度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MOTOROLA还为北京正通网提供了3万多台

谈我国四种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体制——郑祖辉

谈我国四种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体制 [作者]:郑祖辉 [来源]:《专业无线通信》 [时间]:2008-5-27 15:15:37 到目前为止,经原信息产业部批准,可以在我国市场上推出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有4个,即: (1)2000年12月28日由原信产部发布的“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 所推荐的行业标准TETRA和iDEN。 (2)2004年11月2日由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发布的基于GSM和CDMA技术的GoTa和GT800两种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通信标准技术参考性文件》。 由此,在我国数字集群通信舞台上已经活跃着4种体制的系统和网络,这4种体制正角逐着我国的数字集群通信市场。应该说,它们各有优缺点、各有特点、各有市场定位、各有用处,因此受到了各自喜爱它们用户的青睐。原信产部特别是无线电管理局对频谱高效使用是十分重视的,因为我国分配给集群通信使用的800 MHz频段只有2′15MHz带宽,按照无线电管理机构规定,当时的集群通信频段的信道间隔为25kHz,则共有600对信道,后来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也使用这个频段,也按25kHz为信道间隔。但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600对集群通信信道显然是不够用的。为此,为了更好地满足有关各部门使用集群通信的需求,无线电管理局又专门开辟了350 MHz频段(共560个信道)供公、检、法等8个部门使用。 原信产部一直倡导和支持建设集群通信共网(Common network或Shared network),在无线电管理局连续发布的几个文件中也始终贯串着提高频谱效率这个意图,直到2007年发布的173号文件中还特别强调“建立数字集群通信共网为主、专网为辅的原则”。在这4种体制中,TETRA、iDEN和GT800都是采用TDMA的,而GoTa系统是CDMA的。而在工作频段占用方面,4个系统都使用800MHz频段,而TETRA还独有350MHz频段。 本文试图对我国的4个系统的概况特别是近年来的一些发展作一个简要的归纳,以供参考。但为了进一步说明我国数字集群通信的进展,有必要先对国际电联(ITU)对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推荐的体制先做些介绍,因此分为两个部分来阐述。 一、国际电联(ITU)推荐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体制 1998年3月ITU专门发布了一份题目为“用于调度业务的频谱高效的数字陆上移动通信系统(Spectrum Efficient Digital Land Mobile System for dispatch traffic)”(ITU-R37/8)的文件。这个文件指出:由于陆上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和基于数据业务的需要,提出要发展采用数字调制的以获得更高效的频谱技术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在这个文件中提到了“调度业务”和“高效频谱”是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两个关键点,文中也提到了英文“Trunking”这个词汇,也就是我们已经译成为“集群”。文件中ITU重新强调了数字集群通信的含义。 关于频谱高效使用,众所周知从技术制度来说TDMA是高于FDMA,而CDMA又高于TDMA。但也不仅是这样,从使用角度出发,还要考虑技术的实现成熟性,和系统与设备的性能价格比。例

数字系统设计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 专业综合设计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 组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组人员: 设计时间:年月日 评定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阅教师: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二.原理设计 三.架构设计 四.方案实现与测试 五.分析与总结

专业综合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含设计指标) 主干道与乡村公路十字交叉路口在现代化的农村星罗棋布,为确保车辆安全、迅速地通过, 在交叉路口的每个入口处设置了红、绿、黄三色信号灯。红灯禁止通行;绿灯允许通行;黄 灯亮则给行驶中的车辆有时间行驶到禁行线之外。 主干道和乡村公路都安装了传感器, 检测 车辆通行情况,用于主干道的优先权控制。 设计任务与要求 (1)当乡村公路无车时,始终保持乡村公路红灯亮,主干道绿灯亮。 (2)当乡村公路有车时,而主干道通车时间已经超过它的最短通车时间时,禁止主干道通 行,让乡村公路通行。主干道最短通车时间为 25s 。 (3)当乡村公路和主干道都有车时,按主干道通车 25s ,乡村公路通车 16s 交替进行。 ( 4)不论主干道情况如何,乡村公路通车最长时间为 16s 。 (5)在每次由绿灯亮变成红灯亮的转换过程中间,要亮 5s 时间的黄灯作为过渡。 (6)用开关代替传感器作为检测车辆是否到来的信号。用红、绿、黄三种颜色的发光二极 管作交通灯。 要求显示时间,倒计时。 . 原理设计(或基本原理) HDL 语言,用ONEHOTI 犬态机编码表示交通灯控制器的四个状态(状态 0010,状态三: 0100,状态四: 1000): 设置两个外部控制条件:重置( set );乡村干道是否有车( c —— c=1 表示无车; c=0 表示有 车) 设置一个内部控制条件: 时间是否计满 ( state —— state=0 表示计数完成; state=1 表示计 数没有完成) 本设计采用 Verilog : 0001,状态二: 主干道红灯,显示 5 秒;乡村干道黄灯,显示 5 秒——( 0001) 主干道红灯,显示 21 秒;乡村干道绿灯,显示 16 秒——( 0010) 主干道黄灯,显示 5 秒;乡村干道红灯,显示 5 秒——( 0100) 主干道绿灯,显示 25 秒;乡村干道红灯,显示 30 秒——( 1000)

集群通信系统

集群通信系统 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用于集团调度指挥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应用在专业移动通信领域。该系统具有的可用信道可为系统的全体用户共用,具有自动选择信道功能,它是共享资源、分担费用、共用信道设备及服务的多用途、高效能的无线调度通信系统。 1、简介 集群通信的最大特点是话音通信采用PTT(Push To Talk),以一按即通的方式接续,被叫无需摘机即可接听,且接续速度较快,并能支持群组呼叫等功能,它的运作方式以单工、半双工为主,主要采用信道动态分配方式,并且用户具有不同的优先等级和特殊功能,通信时可以一呼百应。 2、发展历程 中国在1989年开始引进模拟集群系统,1990年投入使用。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集群通信系统也开始向第二代的数字技术发展,最主要的特点是采用了TDMA(时分多址)和CDMA(码分多址)通信方式。同时,由于各集群使用企业为了满足其各自不同的使用要求,采用了独立建设集群通信网络的方案,所以众多企业的集群网络在网间互联互通性、频率资源使用、整体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此外,国外通信巨头通过控制核心技术并设置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壁垒,使得内部接口基本不公开,技术开放性很差,系统和终端设备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也制约了中国数字集群的产业化进程和规模应用。 2000年12月28日,我国信息产业部正式发布的《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SJ/T11228-2000)行业推荐标准,参照国际标准TETRA(体制A)和美国国家标准iDEN (体制B),确定了两种集群通信体制。后来又加入了我国自主的GoTa和GT800两种体制。目前我国现有数字集群标准有四个:欧洲的Tetra,美国的Iden,以及我国中兴和华为公司的GOTA和GT800。国产的两个标准都是在公网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在入网时间及脱网直通等方面无法满足专业用户的需求。美国的Iden也是从公网改进而来的,存在同样的问题。只有Tetra能够满足包括公安在内的专业用户的需求。但Tetra也存在覆盖区域小、建网成本高、各厂商的设备无法互联、很难与模拟系统兼容以及国外知识产权壁垒等问题。中国公共安全行业亟需一个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并适合国内公共安全模拟系统数字化改造的新数字集群标准。

M集群通信系统

350M集群通信系统概述 集群通信业务是指利用具有信道共用和动态分配等技术特点的集群通信系统组成的集群通信共网,为多个部门、单位等集团用户提供的专用指挥调度等通信业务。 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高级移动调度系统,代表着通信体制之一的专用移动通信网发展方向。它是按照动态信道指配的方式实现多用户共享多信道的无线电移动通信系统。该系统一般由终端设备、基站和中心控制站等组成,具有调度、群呼、优先呼、虚拟专用网、漫游等功能。集群通信系统的可用信道可为系统的全体用户共用,具有自动选择信道功能,它是共享资源、分担费用、共用信道设备及服务的多用途、高效能的无线调度通信系统。 模拟集群通信与数字集群通信 模拟集群通信采用模拟话音进行通信,整个系统内没有数字制技术,后来为了使通信连接更为可靠,不少集群通信系统供应商采用了数字信令,使集群通信系统的用户连接比较可靠、联通的速度有所提高,而且系统功能也相应增多。 数字集群通信网是二十世纪末兴起的新型移动通信系统,它除了具备公众移动通信网(GSM、CDMA)所能提供的个人移动通信服务外,还能实现个人与群体间的任意通信,并可进行自主编控,是集对讲机、GSM、CDMA和图像传输于一体的智能化通信网。数字集群通信在技术上的特点和优势决定了它不仅具备个人通信的全部功能,而且它能控制与实现个人与群体间任意通讯,保密性高,功能丰富,真正全面实现了通讯的智能化。另外,经调研80%通话来自于团队内部的工作联络,数字集群由于其内部矛盾通话成本极低,从而大大降低了团队的通信开支,在强调社会管理成本控制和企业成本核算的今天,数字集群通信网特别适合中国国情,能为使用者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数字集群通信网主要应用于政府管理部门、工商企业、公安、铁路、交通、水利、能源、工商、税务、证券等企业内部联络和指挥控制。同时,某些专业人士对它也有极大的需求。无论大型演习或是防讯抗洪斗争,有了全通网,调动千军万马从此无需千呼万唤;警察执勤巡

数字系统设计报告

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地点: 批次: 时间:

一.实验目的 通过基本门电路性能测试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门电路的工作原理、门电路的外特性(IC门电路的引脚排列顺序,输入/输出电平要求等);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使学生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掌握触发器功能及其波形关系,掌握时序电路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实验内容 ●实验一基本逻辑门电路实验 一、基本逻辑门电路性能(参数)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TTL与非门、与或非门和异或门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 2.熟悉TTL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外型、管脚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所用器件和仪表 l.二输入四与非门74LS00 1片 2.二输入四或非门74LS02 1片 3.二输入四异或门74LS86 1片 (三)实验内容 1.测试二输入四与非门74LS00一个与非门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 2.测试二输入四或非门74LS02一个或非门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 3.测试二输入四异或门74LS86一个异或门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四)实验提示 1.将被测器件插入实验台上的14芯插座中。 2.将器件的引脚7与实验台的“地(GND)”连接,将器件的引脚14与实验台的十5V连接。 3.用实验台的电平开关输出作为被测器件的输入。拨动开关,则改变器件的输入电平。 4.将被测器件的输出引脚与实验台上的电平指示灯(LED)连接。指示灯亮表示输出低电平(逻辑为0),指示灯灭表示输出高电平(逻辑为1)。

(五)实验接线图及实验结果 74LS00中包含4个二输入与非门,7402中包含4个二输入或非门,7486中包含4个二输入异或门,它们的引脚分配图见附录。下面各画出测试7400第一个逻辑门逻辑关系的接线图及测试结果。测试其它逻辑门时的接线图与之类似。测试时各器件的引脚7接地,引脚14接十5V。图中的K1、K2接电平开关输出端,LED0是电平指示灯。 1、测试74LS00逻辑关系 2、测试74LS28逻辑关系 3、测试74LS86逻辑关系 输 入输 出引脚1 引脚3 引脚2LED0 L L L L H H H H 图1.1 测试74LS00逻辑关系接线图 表1.1 74LS00真值表 输 入输 出引脚2 引脚1 引脚3K1K2 L L L L H H H H 图1.2 测试74LS28逻辑关系接线图 表1.2 74LS28真值表

《数字通信原理(第三版)》教材课后习题答案课件

《数字通信原理》习题解答 第1章概述 1-1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模拟信号的特点是幅度连续;数字信号的特点幅度离散。 1-2 数字通信系统的构成模型中信源编码和信源解码的作用是什么?画出话音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答:信源编码的作用把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即完成模/数变换的任务。 信源解码的作用把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即完成数/模变换的任务。 话音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为 1-3 数字通信的特点有哪些? 答:数字通信的特点是: (1)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2)便于加密处理; (3)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

(4)设备便于集成化、微型化; (5)占用信道频带较宽。 1-4 为什么说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答:对于数字通信,由于数字信号的幅值为有限的离散值(通常取二个幅值),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噪声干扰,当信噪比还没有恶化到一定程度时,即在适当的距离,采用再生的方法,再生成已消除噪声干扰的原发送信号,所以说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1-5 设数字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1 ,如采用四电平传输,求信息传输速率及符号速率。 答:符号速率为 信息传输速率为 1-6 接上例,若传输过程中2秒误1个比特,求误码率。 答: 1-7 假设数字通信系统的频带宽度为 ,可传输 的比特率,试问其频带利用率为多少

? 答:频带利用率为 1-8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数字通信技术目前正向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小型化、智能化,数字处理技术的开发应用,用户数字化和高速大容量等。 第2章数字终端编码技术 ——语声信号数字化 2-1 语声信号的编码可分为哪几种? 答:语声信号的编码可分为波形编码(主要包括PCM、ADPCM等)、参量编码和混合编码(如子带编码)三大类型。 2-2 PCM通信系统中A/D变换、D/A变换分别经过哪几步? 答:PCM通信系统中A/D变换包括抽样、量化、编码三步; D/A变换包括解码和低通两部分。 2-3 某模拟信号频谱如题图2-1所示,(1)求满足抽样定理时的抽样频率 并画出抽样信号的频谱(设 )。(2)若 画出抽样信号的频谱,并说明此频谱出现什么现象?

《___数字系统设计___》试卷含答案

,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 《数字系统设计》试卷 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或答题纸上); .考试形式:开(闭)卷; 本试卷共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每小题2分,共16分) 大规模可编程器件主要有FPGA、CPLD两类,下列对CPLD结构与工作原理 ( C ) CPLD即是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英文简称; CPLD是基于查找表结构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早期的CPLD是从GAL的结构扩展而来; 在Altera公司生产的器件中,FLEX10K 系列属CPLD结构; 在VHDL语言中,下列对时钟边沿检测描述中,错误的是( D ) then ...; then ...; then ...; 在VHDL语言中,下列对进程(PROCESS)语句的语句结构及语法规则的描述中,正确( A ) PROCESS为一无限循环语句;敏感信号发生更新时启动进程,执行完成后,等待下一. 敏感信号参数表中,应列出进程中使用的所有输入信号; 进程由说明部分、结构体部分、和敏感信号参数表三部分组成; 当前进程中声明的信号也可用于其他进程 基于EDA软件的FPGA / CPLD设计流程,以下流程中哪个是正确的:( C ) 原理图/HDL文本输入→适配→综合→时序仿真→编程下载→功能仿真→硬件测试 原理图/HDL文本输入→功能仿真→综合→时序仿真→编程下载→适配→硬件测试; 原理图/HDL文本输入→功能仿真→综合→适配→时序仿真→编程下载→硬件测试 原理图/HDL文本输入→适配→时序仿真→编程下载→功能仿真→综合→硬件测试。 关于综合,从输入设计文件到产生编程文件的顺序正确的是:(B) .逻辑综合→高层次综合→物理综合;

我国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介绍

摘要首先介绍了集群通信发展现状,然后分别介绍了国内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特点、网络结构和关键技术。 关键词数字集群民族产业 1、前言 从数字集群通信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集群产业还处在发展初期,与公众移动通信的发展规模相比,数字集群通信的规模还远远落后于移动通信。而且,无论是TETRA系统还是iDEN系统,其标准的开放性不高,iDEN系统为摩托罗拉独家垄断,而TETRA系统虽然在空中接口可以做到兼容,但各个厂商的系统之间不能互联互通,从而影响了TETRA系统的发展。这种状况造成最直接的问题是终端和系统设备价格较高,或者是系统维护、升级和扩容的成本较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数字集群通信在我国的发展。 由于我国的集群通信存在着相当规模的市场和发展潜力,因此国内的多个电信设备制造商(例如中兴、华为和大唐),都在大力研发数字集群通信设备,并已经相继研制出符合集群通信要求的数字集群系统设备。目前,国内能够提供完整的数字集群系统设备和终端的有华为开发的基于GSM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GT800系统)、中兴开发的基于CDMA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GoTa系统)。基于TD-SCDMA的数字集群系统方案目前也在制定当中。下面对GoTa 系统以及GT800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做一简要介绍。 2、GoTa系统 GoTa的含义是开放式集群结构(GlobalopenTrunkingArchitechture),是为满足数字集群通信专网和共网用户的需要而开发的。 GoTa的空中接口在cdma2000技术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改造,使之能够满足现代集群通信的技术要求。GoTa采用的呼叫方式是集群通信中所特有的PTT方式的话音呼叫。为了提高呼叫接续速度,GoTa还定义了一套相应的体制结构和协议栈以满足集群通信系统的快速连接。为了支持群组呼叫,GoTa优化了空中接口,从而达到在同一个小区/载频下同一群组的用户在呼叫时能够共享同一条空中信道的目的。GoTa在处理通信连接时也采用了共享的方式,这将减少网络处理呼叫时的时延。对于用户来说,信道选择和分配的过程却是透

通信系统与通信网络系统概述

第一章通信系统与通信网络系统概述 1、1 通信系统得发展简史 人类建立与使用通信早在古代就开始了,古代得烽火台、邮路驿站、狼烟设施、旌旗等。唐代大诗人杜甫诗中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就就是古人收到远方家信时,欣喜若狂得真实写照;又如唐代诗人王维诗句中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得诗句更就是直接反映了古代得“数字化”通信系统——烽火台得通信效果。近代得灯光信号、旗语等,特别就是到了19世纪,英国人莫尔斯于1837年发明了无线电电报装置;美国人贝尔于1876年发明了电话系统,这标志着“电讯时代”得开始——将信息转换成某种电磁波信号并进行远距离传送。现代得电报、电话、传真、电视、计算机等用户终端连接起现代通信网,在20世纪初期,德国西门子公司得电磁式自动交换机得诞生,则标志着“通信自动化”时代得开始;20世纪末期,光纤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与卫星移动数字通信系统得使用,将通信技术推向了一个高速发展得水平;而在21世纪初,随着宽带互联网业务与IP技术得快速前进,新一代移动通信(即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与网络电视(IPTV)技术得崛起,以及全球电信行业向“综合信息业务服务商”方向得全面转型,3G技术得使用与发展,使移动通信从窄带、低速、单一得业务推向了宽带、高速、多业务得发展,目前,全球3G市场已进入了快速得发展阶段。由于3G 移动通信网络在网络带宽、安全性与可靠性等方面得突破,3G业务应用将摆脱2G时代简单得纯文本内容,能提供低成本、大容量、更丰富、个性化与更多样化得移动多媒体业务,真正实现“随时、随地、无拘无束通信与信息交互”。故3G市场开始由发达国家与地区逐步向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发展,当前以亚洲、东欧表现最为活跃,具有广阔得市场。根据信息产业部得统计与预测数据,我国3G终端得市场就是非常巨大得。未来得3G终端市场,将会有更多得厂商加入,有更多得款式可供用户挑选,目前,3G正处于蓬勃发展得时期。 1、2 通信系统得定义与特点 在人类得活动过程中需要相互之间传递各种信息,也就就是说将带有传递得各种信息得信号通过某种方式由发送者传递给接收者,这种信息得传递过程就就是我们所说得通信。因此,所谓通信,就就是由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递与交换信息得过程。在如今得自然科学中,“通信”几乎就是“电通信”得同义词,故教学内容中所讲得通信就就是指电通信。 所谓通信系统,就就是用电信号(或光信号)传递与交换信息过程得系统,也叫电信系统。人类社会活动所有不同得消息都可以把它们归结成两类:一类称为连续消息,另一类称为离散消息。连续消息就是指消息得状态就是连续得,如强弱连续变化得语音,亮度连续变化得图像等,连续消息又称作模拟消息,信息中随时间变化而连续取值得信号叫连续信号或模拟信号,如普通电话机输出得信号就就是模拟信号,传输模拟信号得通信系统称为模拟通信系统;离散消息就是指消息得状态就是离散可数得,它们不就是时间得连续函数,她得取值仅为有限可数得离散值,我们把这样得消息叫做离散消息,或叫数字消息,信息中随时间与状态都就是离散得信号称作离散信号或数字信号,如电报、数字、数据、监控指令等,传递数字信号得通信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相比,她更能适应人类对通信得更高要求,它具有如下特点(优缺点):(1)数字信号便于处理、存储,如VCD、DVD光盘等;(2)数字通信得抗干扰

对数字系统设计的认识

对数字系统设计的认识 对数字系统设计的认识 摘要:当今世界,电子技术飞速发展,新器件和新产品不断涌现,人类已进入数字 化时代,数字技术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诸多领域,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 机辅助设计技术深人人类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子CAD 就是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来进行电子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现代数字系统设计内容非常广泛,系统功能日趋完善 和智能化。基于网上设计的EDA 技术,具有标准化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语言,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界的共同平台,成为数字系统设计的必然选择。关键词:数字系统; EDA; CAD 当今世界,电子技术飞速发展,新器件和新产品不断涌现,人类已进入数字化时代, 数字技术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诸多领域,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设 计技术深人人类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子CAD 就是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来进行电子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现代数字系统设计内容非常广泛,系统功能日趋完善和智能化。基于网上设计的EDA 技术,具有标准化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语言,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界的共同平台,成为数字系统设计的必然选择。 2 现代电子系统设计领域中的EDA 技术的作用 现代电子系统设计领域中的EDA 是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提高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出现应运而生并不断完善。可编程逻辑器件,特别是目前CPLD/FPGA的广泛应用,为数 字系统的设计带来极大的灵活性。由于该器件可以通过软件编程而对其硬件的结构和工作 方式进行重构,使得硬件的设计可以如同软件设计那样方便快捷。这一切极大地改变了传 统的数字系统设计方法、设计过程,乃至设计观念。 EDA 技术就是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电子设计。现代的EDA 软件平台已突破了早期仅能进行PCB 版图设计,它集设计、仿真、测试于一体,配备了系统设计自动化的全部工具:配置了多种能兼用和混合使用的逻辑描述输入工具;同时还配置了高性能的逻辑综合、优 化和仿真模拟工具。EDA 技术借助于大规模集成的可编程逻辑器件PLD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和高效的设计软件,用户不仅可通过直接对芯片结构的设计实现多种数字 逻辑系统功能,而且由于管脚定义的灵活性,大大减轻了电路图设计和电路板设计的工作 量和难度;同时,这种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芯片的设计大大减少了系统芯片的数量,缩小 了系统的体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如今只需一台计算机、一套EDA 软件和一片PLD 芯片,就能在家中完成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数字系统的设计。 目前大规模PLD 系统正朝着为设计者提供系统内可再编程(或可再配置) 的能力方向 发展,即只要把器件插在系统电路板上,就随对其进行编程或再编程,这就为设计者进行 电子系统设计和开发提供了可实现的最新手段。采用系统内可再编程的技术,使得系统内 硬件的功能可以象软件一样地被编程来配置,从而可以使电子系统的设计和产品性能的改

“四网合一”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四网合一”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在辽宁省沈阳市的应用与未来发展 引言 经过公开招标,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eTRA数字集群系统设备成功中标我局项目。由于该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首次商用,出于各种目的,社会上对于该套系统使用情况的议论、猜测、甚至是恶意中伤经常在业内流传,和实际情况大相径庭。作为该套系统建设和使用的全程亲历者,有必要对该套系统的真实情况进行必要的说明。 一、项目建设背景 公安无线通信保障工作是服务于大局,服务于全局的基础性、支撑性工作,是确保公安机关在重大安保活动中警令畅通的重要基础。原有警用模拟无线通信的诸多问题,已成为一个“技术瓶颈”,很大程度地制约了我局各项公安业务的开展。为此,我局根据公安部GA-T444-2003《公安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规范》,参考北京、上海、深圳等已建350M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省市的经验,于2012年开建350MHz 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作为全局指挥调度的主要的应用支撑技术平台,以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统一指挥调度能力、协调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二、项目基本情况 作为东北中心城市,辽宁省的省会,沈阳市行政区内重点部位众多,高速公路密集,社会治安形势复杂,下辖9区4县,地域面积为12941.82平方千米。按照沈阳市政府整合资源的要求,我们将公安、消防、交警、急救四张网络合在一起进行了规划。“四网合一”的通信系统规划相对复杂,各个应用部门都有自己的关注点和特殊应用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了“沈阳市二环以内重点部位室内全覆盖、三环以内道路全覆盖、三环以外及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车载台全覆盖,县城城区全覆盖”的规划要求。经过公开招标和近3个月的建设与优化,目前该系统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全市消防、交警、急救通信已经全网转入该套系统。公安特警、巡警、指挥中心调度、警卫等警种已经开展应用。在刚刚过去的省市两会和全国两会安保工作中,使用单位对该套系统的通话质量等指标评价极高。现在每天在线的电台数量在两千台左右,呼叫次数已经突破50万次,通话时长累计达到2500小时以上,系统运行良好。我局已经决定将于今年5月全面停止模拟网的使用,届时各部门全面转入数字集群系统。 我局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含地铁二号线)包括2套互为容灾备份的交换中心,基站64套,手持台5281套,车载台854套,基地台591套,车辆和单兵定位系统1套,WAP警务信息查询系统1套,勤务管理辅助决策系统1套,定制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