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机构设计与实践

凸轮机构设计与实践
凸轮机构设计与实践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成教院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PLC搬运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教学点: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指导老师:黄武凯职称:讲师

学生姓名:李梦岚学号: 2008522461专业:机电一体化工程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成教院制

2010年 12 月 5 日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成教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PLC搬运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任务与要求:

此处要填写

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共周教学点: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学生姓名:学号:2006301877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指导单位或教研室:

指导教师:职称: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成教院制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表

日期工作内容执行情况指导教师

签字4月15日

准备良好*** 4月20日

……………………

……………………

……………………

……

教师对进

度计划实

施情况总

签名

年月日

本表作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

凸轮机构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机械、仪器和操纵控制装置中的机械零件。凸轮机构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主要是由于凸轮机构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运动要求,而且结构简单、紧凑。

凸轮机构可以将凸轮的连续转动或移动转换为从动件连续或不连续的移动或摆动。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便于实现给定的运动规律和轨迹;而且结构简单紧凑;但由于凸轮与从动件之间以高副接触,因此凸轮机构比较容易磨损。

关键词:凸轮机构、高副、自动化

Cam is a widely used in a variety of automated machinery, apparatus and control devices to manipulate the mechanical parts. Cam has been the reason why such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mainly due to a variety of cam mechanism can be achieved sports complex requirements, but also the structure of simple, compact.

Cam cam can be a continuous rotation or move converted to Follower continuous or to move or swing. Compared with the linkage mechanism, cam mechanism to facilita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iven rules and track the movement; and compact structure is simple; but the cam and follower high-ah, deputy contact and easy to wear.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cam need to understand the relevant terms and the need for the design of the cam and cam design parameters appear in the actual contours of the distortion curve and a sharp change, as well as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in the desig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ssue of the system Introduction and summary.

Key words:Cam、high deputy、automation

目录

第一章凸轮机构的介绍 (1)

第一节凸轮机构的概述 (1)

第二节凸轮机构的分类 (2)

第三节凸轮机构的特点 (3)

第二章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4)

第一节凸轮机构运动过程及有关名称 (4)

第二节凸轮的几何锁合 (4)

第三节位移线图 (5)

第三章凸轮机构设计基本尺寸的确定 (6)

第一节滚子半径的选择 (6)

第二节压力角及其校核 (6)

第三节基圆半径的选择 (7)

第四章凸轮机构的结构设计 (8)

第五章凸轮机构的应用 (9)

结束语 (10)

谢辞 (11)

参考文献 (12)

第一章凸轮机构的介绍

第一节凸轮机构的概述

凸轮机构是应用较广泛的机构,特别是在印刷机、纺织机、内燃机、包装机械以及各种自动机械中有着普遍的应用。

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机架组成的高副机构。

图1-1所示为典型的凸轮机构

如图1-1所示为典型的凸轮机构,它由曲线轮廓的盘状构件凸轮1,作往复直线运动或摆动的从动件2及机架3三部分组成。通常凸轮1作匀速转动,从动件按照凸轮轮廓确定的运动规律运动完成要求的动作。

凸轮机构在自动机床进刀机构中的应用,当凸轮匀速转动时从动件作匀速直线运动完成进刀动作。又如内燃机配气机构中的凸轮机构,凸轮作匀速转动,从动件行走一定的行程,实现打开和关闭进、排气门的动作。

由于凸轮机构是由从动件、凸轮组成的高副机构,因此可按照凸轮的形状、从动件的形状和运动形式、凸轮与从动件维持高副接触的方式等特点对凸轮机构进行分类。

一、按照凸轮的形状分类

(1)盘形凸轮:凸轮是一个变曲率半径的盘形构件。

(2)移动凸轮:具有曲线形状的作往复直线运动的构件。

(3)圆柱凸轮:在圆柱体上开出曲面轮廓的凹槽或在其端面上做出曲面形状轮廓。

盘形凸轮和移动凸轮与从动件的运动在同一平面内,称为平面凸轮机构。圆柱凸轮机构属空间凸轮机构。

二、按照从动件的形状分类

(1)尖顶从动件:该种从动件与凸轮之间为点接触,可以与任意复杂形状的凸轮轮廓保持接触,但尖顶容易磨损,一般用于传递动力较小的低速凸轮机构中。

(2)滚子从动件:滚子的转动把从动件与凸轮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少凸轮机构的磨损,并且可以传递较大的动力,因此应用较为广泛。

(3)平底从动件:这种从动件的受力较为平稳,容易形成油膜,因此在高速凸轮中应用较广。

(4)曲底从动件:这种从动件具有尖顶与平底从动件的双重优点,但制造困难。

三、按照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类

为直动和摆动从动件两大类。

四、按照维持凸轮与从动件高副接触的方式分类

力封闭(又称锁合)和形封闭两种形式。

力封闭凸轮机构:是依靠重力\弹簧力等外力维持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高副接触。

形封闭凸轮机构:是其依靠凸轮或从动件特殊的几何形状来维持高副接触。

等宽凸轮机构:两高副接触点之间的距离b保持不变。

一、凸轮机构的优点

只需设计适当的凸轮轮廓,便可使从动件得到任意的预期运动,而且结构简单、紧凑、设计方便,因此在自动机床、轻工机械、纺织机械、印刷机械、食品机械、包装机械和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凸轮机构的缺点

1) 凸轮与从动件间为点或线接触,易磨损,只宜用于传力不大的场合;

2) 凸轮轮廓精度要求较高,需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

3)从动件的行程不能过大,否则会使凸轮变得笨重。

第二章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第一节凸轮机构运动过程及有关名称

在凸轮机构中原动件凸轮与从动件之间有一定的运动关系和名称:

(1)基圆:以凸轮转动中心为圆心,凸轮轮廓曲线上的最小矢径为半径所画的圆称为凸轮机构的基圆。基圆的半径用r表示,它是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的基准。

(2)推程:从动件距凸轮回转中心最近点到最远点的运动过程。

(3)回程:与推程相反,为从动件从距凸轮回转中心最远点到最近点的远动过程。

(4)行程:整个推动过程中从动件运动的距离,用h表示。

(5)推程回角:整个推程过程中凸轮转过的角度,用Φ表示。

(6)回程运动角:整个回程过程中凸轮转过的角度,用Φ表示。

(7)远休止角:从动件在距凸轮回转中心最远点静止不动时对应的凸轮转角,用Φs表示。

(8)近休止角:从动件在距凸轮回转中心最近点静止不动时对应的凸轮转角,用Φs’表示。

凸轮转过一周,从动件经历推程、远休止、回程、近休止、四个运动阶段,是典型的升一停一回一停的双停歇循环;从动件运动也可以是一次停歇或没有停歇循环。

第二节凸轮的几何锁合

几何锁合: 依靠凸轮和从动件的特殊几何形状而始终维持接触。

1) 凹槽凸轮机构: 其凹槽两侧面间的距离等于滚子的直径,故能保证滚子与凸轮始终接触。显然这种凸轮只能采用滚子从动件。

2) 共轭凸轮机构: 利用固定在同一轴上但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主、回两个凸轮来控制一个从动件,主凸轮驱使从动件逆时针方向摆动;而回凸轮驱使从动件顺时针方向返回。

3) 等径凸轮机构和等宽凸轮机构: 其从动件上分别装有相对位置不变的两个滚子和两个平底,凸轮运动时,其轮廓能始终与两个滚子或平底同时保持接触。显然,这两种凸轮只能在1800范围内自由设计其廓线,而另1800的凸轮廓线必须按照等径或等宽的条件来确定,因而其从动件运动规律的自由选择受到一定限制。

几何锁合的凸轮机构可以免除弹簧附加的阻力,从而减小驱动力和提高效

率。其缺点是机构外廓尺寸较大,设计也较复杂。

第三节位移线图

从动件的运动过程,可以用位移线图表示。位移线图以从动件位移S或角位移Ψ为纵坐标,凸轮转角δ为横坐标。以四根不同的位移线分别表示凸轮机构的推程,远休止、回程、近休止四个运动规律。

一、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指在推程和回程当中其位移S、速度V、加速度a、随凸轮转角变化的规律。下面介绍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等速运动规律,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二、运动规律的拼接

生产中应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往往是非常复杂的。当单一的运动规律不能满足运动要求时,可以将几个运动规律拼接得到要求的运动规律。如:可将5次多项式和匀速运动规律拼接得到新的运动规律,该运动规律不存在冲击。

三、选择从动件运动规律的原则

如果生产上对从动件有运动规律要求则需要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如果生产上只有升程的要求则应注意:

(1)从动件的最大速度要尽量小,这样可减少从动件的最大动量;

(2)从动件的最大加速度要尽量小且无突变,这样可减少从动件的最大惯力,减少冲击。

(3)从动件的最大跃度(加速度的导数)要尽量小,这样可使从动件的运转平稳性提高。

选择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应在实践中逐步掌握。

第三章凸轮机构设计基本尺寸的确定

本章研究基圆半径rb和rt和滚子半径等基本尺寸及凸轮机构的传力性能。

第一节滚子半径的选择

选择滚子半径时,从受力情况及滚子强度等方面考虑,滚子半径rt大些较好。但是增大滚子半径对凸轮工作轮廓影响很大。设凸轮理论轮廓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ρ表示,则相应位置工作轮廓的曲率半径ρ`=ρ-rt。

当ρ〉rt时,ρ`〉0,凸轮工作轮廓为一平滑曲线。

当ρ=rt时,ρ`=0,凸轮工作轮廓上产生尖点,尖点处磨损后改变从动件原定的运动规律。

当ρ〈rt时,ρ`为负值,则凸轮工作轮廓曲线出现相交加工时相交部分将被切去,从动件的运动要求无法实现,这种现象称为“失真”。为了使凸轮工作轮廓在任何位置既不产生尖点有不相交,滚子半径必须小于理论轮廓最小曲率半径。通常rt〈=0.8ρ。凸轮理论轮廓最小曲率半径ρ可用作图法近似求出。在理论轮廓上目测选择曲率最大的点E,以E为圆心作任意半径的小圆,再以该圆与理论轮廓线的两个交点F和G为圆心,以同样的半径作两个小圆,三个小圆相交于H、I、J、K四点;连接HI、JK并延长得交点C,C点即为E点理论轮廓线的曲率中心,CE为最小曲率半径ρ。

第二节压力角及其校核

如果凸轮机构在推程中的一个位置。若忽略摩擦力的影响,凸轮作用从动件上的驱动F是沿接触处的法线方向传递的。此力可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F1是推动从动件运动的有效力。F2是使从动件压紧导路的有害分力。凸轮对从动件驱动力F与从动件受力点的速度方向间所夹的锐角α称为压力角。且F1= cos α.F2=sinα,压力角α愈大。则有害分力F2愈大,机构的传力性能愈坏,当α增大到一数值时,无论凸轮给从动件的驱动力多大,都不能推动从动件,即机构发生自锁。为了保证机构正常工作,并具有良好的传力性能能,必须对压力角加以限制,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际经练,许用压力角[α]为推程时,直动从动件取[α]=30,摆动从动件取[α]=35-45;回程时取[α]=70-80。

凸轮轮廓绘制成之后,必须校核凸轮的压力角,检验其最大压力角是否在许用值范围之内。检验方法:在凸轮理论轮廓比较陡的地方取几点,过这些点作法线和从动件速度方向线,量出它们之间所夹的锐角,应该不超过许用值。如果超过许用值,通常采用加大基圆半径的方法减小压力角。

第三节基圆半径的选择

设计凸轮机构时,一般是先根据机构的布局和结构需要初步选定基圆半径,再绘制凸轮轮廓。基圆半径选得愈小,则凸轮机构愈紧凑。但是,基圆半径过小会引起压力角增大,机构工作情况变坏,甚至机构发生自锁。

基圆半径与压力角的关系说明:两个凸轮的基圆半径分别为r1和r2且r1

第四章凸轮机构的结构设计

一、凸轮和滚子的材料

凸轮机构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和疲劳点蚀,着就要求凸轮和滚子的工作表面硬度高、耐磨并且有足够的表面接触强度,对于经常受到冲击的凸轮机构要求凸轮芯部有较大的韧性。

低速、中小载荷的一般场合,凸轮常采用45、40Cr钢,表面淬火(硬度

40-50HRC),亦可采用15、20Cr\20CrMnTi,经渗碳淬火,硬度达56-62HRC。滚子材料可采用20Cr,经渗碳淬火,表面硬度达56-62HRC;也可用滚动轴承作为滚子。

二、凸轮和滚子的结构

当凸轮的径向尺寸与轴的直径尺寸相差不大时,凸轮与轴做成一体称为凸轮轴;当尺寸相差较大时,将凸轮与轴分别制造,可用键和销与轴连接,这种结构称为整体式凸轮。

当凸轮与轮用螺栓联接,轮与轴用键联接;轴与凸轮用弹簧和圆螺母联接。这两种凸轮结构可以调整凸轮与轴在圆周方向上相对位置,便于安装和调整。

三、滚子的结构

滚子的几种装配结构:滚子上装有油杯、滚子无油杯、滚子为滚动轴承。滚子轴销直径D和滚子宽度b,可按经验公式确定

四、滚子、平底从动件凸轮机构实际轮廓曲线的失真和变尖问题

失真:实际轮廓的曲率半径ρ`小于零,实际轮廓不存在,滚子不能实现预定的运动规律,称为失真。

变尖:当ρ=r时,实际轮廓的曲率半径ρ`为零,表示该点变尖。

凸轮轮廓变尖和失真都是不允许的,在生产中必须克服变尖和失真的现象。

要克服实际轮廓失真和变尖的问题,可增加凸轮理论轮廓的曲率半径或减少滚子的半径。一般的滚子选用的是滚动轴承,因此,当出现理论轮廓的曲率半径0.8ρ

第五章凸轮机构的应用

凸轮机构广泛的应用于各种自动机械、仪器和操作控制装置中。本章主要介绍几种凸轮机构在实际生产的应用,以便更好的了解凸轮机构。

当凸轮转动时,依靠凸轮的轮廓,使从动件(气门)向下移动打开气门,借助弹簧的作用力关闭,实现按预定时间打开或关闭气门,完成内燃机的配气动当凸轮转动时,依靠凸轮的轮廓可使从动杆做往复摆动。从动杆上装有扇形齿轮,通过它可带动横刀架完成进刀和退刀的动作。

移动凸轮,可使从动杆沿凸轮轮廓运动,带刀架进退,完成与凸轮轮廓曲线相同的工件外形的加工。

摇动手柄使轴转动,同时使固连于轴上的蜗杆和线轴一起转动;通过蜗杆与蜗轮减速带动凸轮缓慢转动,靠凸轮轮廓土从动杆(摆杆)上尖顶A之间的接触,推动从动杆绕B点摆动,其端部拨叉使导线均匀地绕在线轴上。

本论文通过对凸轮设计中需要了解的相关名词及需要掌握的凸轮设计的参数和凸轮机构设计中出现的实际轮廓曲线的失真和变尖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作出了系统的介绍和总结。

在这次机械设计的大作业即凸轮机构的设计与实践中我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但我的指导老师在我完成这次作业中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如我在做凸轮机构的设计时不知道该怎么进行时,老师给我讲解了其设计的精髓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帮助我很好的完成了这次设计和实践。

在此我深深的感谢老师你对我的帮助和指导。让我在社会实践的道路上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明白了机械设计的精髓。

最后我对老师说一句:老师你辛苦了!

参考文献

1.高大钊主编,土力学与基础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9:49-55.

2.陈正汉.非饱和土的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变量.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9:186-191.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 凸轮机构设计 题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 凸轮机构设计 一.设计题目 设计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1.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推程 0450≤≤? 推程 009045≤≤? 2.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回程 00200160≤≤? 回程 00240200≤≤? 三.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及凸轮s d ds -φ 线图 采用VB 编程,其源程序及图像如下: 1.位移: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Timer1.Enabled = True '开启计时器 End Sub Private Sub Timer1_Timer() Static i As Single

Dim s As Single, q As Single 'i作为静态变量,控制流程;s代表位移;q代表角度 Picture1.CurrentX = 0 Picture1.CurrentY = 0 i = i + 0.1 If i <= 45 Then q = i s = 240 * (q / 90) ^ 2 Picture1.PSet Step(q, -s), vbRed ElseIf i >= 45 And i <= 90 Then q = i s = 120 - 240 * ((90 - q) ^ 2) / (90 ^ 2) Picture1.PSet Step(q, -s), vbGreen ElseIf i >= 90 And i <= 150 Then q = i s = 120 Picture1.PSet Step(q, -s), vbBlack ElseIf i >= 150 And i <= 190 Then q = i s = 120 - 240 * (q - 150) ^ 2 / 6400 Picture1.PSet Step(q, -s), vbBlue ElseIf i >= 190 And i <= 230 Then

第9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有答案)

1.图示凸轮机构从动件推程运动线图是由哪两种常用的基本运动规律组合而成?并指出有无冲击。如果有冲击,哪些位置上有何种冲击?从动件运动形式为停-升-停。 (1) 由等速运动规律和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组合而成。 (2) 有冲击。 (3) ABCD 处有柔性冲击。 2. 有一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为改善从动件尖端的磨损情况,将其尖端改为滚子,仍使用原来的凸轮,这时该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有无变化?简述理 由。 (1) 运动规律发生了变化。 (见下图 ) (2)采用尖顶从动件时,图示位置从动件的速度v O P 2111=ω,采用滚子从动件时,图示位置的速度 '='v O P 2111ω,由于O P O P v v 1111 22≠'≠',;故其运动规律发生改变。

3. 在图示的凸轮机构中,画出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60?时从动件的位置及从动件的位移s。 总分5分。(1)3 分;(2)2 分 (1) 找出转过60?的位置。 (2) 标出位移s。

4. 画出图示凸轮机构从动件升到最高时的位置,标出从动件行程h ,说明推程运动角和回程运动角的大小。 总分5分。(1)2 分;(2)1 分;(3)1 分;(4)1 分 (1) 从动件升到最高点位置如图示。 (2) 行程h 如图示。 (3)Φ=δ0-θ (4)Φ'=δ' 0+θ

5.图示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等角速转动,凸轮轮廓在推程运动角Φ=? 从动件行程h=30 mm,要求: (1)画出推程时从动件的位移线图s-?; (2)分析推程时有无冲击,发生在何处?是哪种冲击? - 总分10分。(1)6 分;(2)4 分 (1)因推程时凸轮轮廓是渐开线,其从动件速度为常数v=r0?ω,其位移为直线, 如图示。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机构第四题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凸轮机构设计 姓名:李清蔚 学号:1140810304 班级:1408103 指导教师:林琳

一.设计题目 设计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原始参数见表 1 表一:凸轮机构原始参数 升程(mm ) 升程 运动 角(o) 升程 运动 规律 升程 许用 压力 角(o) 回程 运动 角(o) 回程 运动 规律 回程 许用 压力 角(o) 远休 止角 (o) 近休 止角 (o) 40 90 等加 等减 速30 50 4-5-6- 7多 项式 60 100 120

二.凸轮推杆运动规律 (1)推程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推程F0=90° ①位移方程如下: ②速度方程如下: ③加速度方程如下: (2)回程运动规律(4-5-6-7多项式) 回程,F0=90°,F s=100°,F0’=50°其中回程过程的位移方程,速度方程,加速度方程如下:

三.运动线图及凸轮线图 本题目采用Matlab编程,写出凸轮每一段的运动方程,运用Matlab模拟将凸轮的运动曲线以及凸轮形状表现出来。代码见报告的结尾。 1、程序流程框图 开始 输入凸轮推程回 程的运动方程 输入凸轮基圆偏 距等基本参数 输出ds,dv,da图像 输出压力角、曲率半径图像 输出凸轮的构件形状 结束

2、运动规律ds图像如下: 速度规律dv图像如下: 加速度da规律如下图:

3.凸轮的基圆半径和偏距 以ds/dfψ-s图为基础,可分别作出三条限制线(推程许用压力角的切界限D t d t,回程许用压力角的限制线D t'd t',起始点压力角许用线B0d''),以这三条线可确定最小基圆半径及所对应的偏距e,在其下方选择一合适点,即可满足压力角的限制条件。 得图如下:得最小基圆对应的坐标位置O点坐标大约为(13,-50)经计算取偏距e=13mm,r0=51.67mm.

机械设计与实践教案 项目2 凸轮机构设计 (教案)

项目2 凸轮机构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应用; (2)了解推杆常用运动规律的选择原则; (3)掌握在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4)能根据选定的凸轮类型和推杆运动规律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推杆常用运动规律特点及选择原则; (2)盘形凸轮机构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3)凸轮基圆半径与压力角及自锁的关系。 难点:“反转法原理”与压力角的概念。 3.讲授方法 多媒体课件 4.讲授时数 8学时 任务一凸轮机构的应用 【任务导入】 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机架以及附属装置组成的一种高副机构。其中凸轮是一个具有曲线轮廓的构件,通常作连续的等速转动、摆动或移动。从动件在凸轮轮廓的控制下,按预定的运动规律作往复移动或摆动。受奥拓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委托带领学员分析汽车内燃机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 【任务分析】 在各种机器中,为了实现各种复杂的运动要求,广泛地使用着凸轮机构,汽车机构也不例外,如图2.1是汽车内燃机凸轮机构的工作简图。

【力学知识】 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方程 按照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可将力系分为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若 各力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并汇交于一点,则此力系称为平面汇交力系。按照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我们先研究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与平衡规律。 设刚体上作用有一个平面汇交力系F 1、F 2、…、F n ,各力汇交于A 点(图2.2a )。根据力的可传性,可将这些力沿其作用线移到A 点,从而得到一个平面共点力系(图2.2b )。故平面汇交力系可简化为平面共点力系。 连续应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将平面共点力系合成为一个力。在图2.3b 中,先合成力F 1与F 2(图中未画出力平行四边形),可得力F R1,即 F R1=F 1+ F 2;再将F R1与F 3合成为力F R2,即F R2=F R1+ F 3;依此类推,最后可得 F R =F 1+ F 2+…+ F n =∑F i (2-1) 式中 F R 即是该力系的合力。故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结果是一个合力,合力的作用线 通过汇交点,其大小和方向由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确定。 若已知F 的大小及其与x 轴所夹的锐角α ,则有 ? ??-==ααsin cos F F F F y x (2-2) 如将F 沿坐标轴方向分解,所得分力F x 、F y 的值与在同轴上的投影F x 、F y 相等。但须 注意,力在轴上的投影是代数量,而分力是矢量,不可混为一谈。 若已知F x 、F y 值,可求出F 的大小和方向,即 ?? ???=+=x y y x F F F F F αtan 22 (2-3) 【设计知识】 一、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应用 根据凸轮及从动件的形状和运动形式的不同,凸轮机构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四种: (1)按凸轮的形状分类

第九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九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一节凸轮机构的应用、特点及分类 1.凸轮机构的应用 在各种机械,特别是自动机械和自动控制装置中,广泛地应用着各种形式的凸轮机构。 例1内燃机的配气机构 当凸轮回转时,其轮廓将迫使推杆作往复摆动,从而使气阀开启或关闭(关闭是借弹簧的作用),以控制可燃物质在适当的时间进入气缸或排出废气。至于气阀开启和关闭时间的长短及其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则取决于凸轮轮廓曲线的形状。 例2自动机床的进刀机构 当具有凹槽的圆柱凸轮回转时,其凹槽的侧面通过嵌于凹槽中的滚子迫使推杆绕其轴作往复摆动,从而控制刀架的进刀和退刀运动。至于进刀和退刀的运动规律如何,则决定于凹槽曲线的形状。 2.凸轮机构及其特点 (1)凸轮机构的组成 凸轮是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凸轮通常作等速转动,但也有作往复摆动或移动的。推杆是被凸轮直接推动的构件。因为在凸轮机构中推杆多是从动件,故又常称其为从动件。凸轮机构就是由凸轮、推杆和机架三个主要构件所组成的高副机构。 (2)凸轮机构的特点

1)优点:只要适当地设计出凸轮的轮廓曲线,就可以使推杆得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而且机构简单紧凑。 2)缺点:凸轮廓线与推杆之间为点、线接触,易磨损,所以凸轮机构多用在传力不大的场合。 3.凸轮机构的分类 凸轮机构的类型很多,常就凸轮和推杆的形状及其运动形式的不同来分类。 (1)按凸轮的形状分 1)盘形凸轮(移动凸轮) 2)圆柱凸轮 盘形凸轮是一个具有变化向径的盘形构件绕固定轴线回转。移动 凸轮可看作是转轴在无穷远处的盘形凸轮的一部分,它作往复直线移动。圆柱凸轮是一个在圆柱面上开有曲线凹槽,或是在圆柱端面上作 出曲线轮廓的构件,它可看作是将移动凸轮卷于圆柱体上形成的。盘形凸轮机构和移动凸轮机构为平面凸轮机构,而圆柱凸轮机构是一种 空间凸轮机构。盘形凸轮机构的结构比较简单,应用也最广泛,但其推杆的行程不能太大,否则将使凸轮的尺寸过大。 (2)按推杆的形状分 1)尖顶推杆。这种推杆的构造最简单,但易磨损,所以只适用于作用力不大和速度较低的场合(如用于仪表等机构中)。 2)滚子推杆。滚子推杆由于滚子与凸轮轮廓之间为滚动摩擦,所以磨损较小,故可用来传递较大的动力,因而应用较广。

凸轮机构大作业___西工大机械原理要点

大作业(二) 凸轮机构设计 (题号:4-A) (一)题目及原始数据···············(二)推杆运动规律及凸轮廓线方程·········(三)程序框图········· (四)计算程序·················

(五)程序计算结果及分析·············(六)凸轮机构图·················(七)心得体会··················(八)参考书··················· 一题目及原始数据 试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 (1)推程运动规律为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回程运动规律为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2)打印出原始数据; (3)打印出理论轮廓和实际轮廓的坐标值; (4)打印出推程和回程的最大压力角,以及出现最大压力角时凸轮的相应转角;(5)打印出凸轮实际轮廓曲线的最小曲率半径,以及相应的凸轮转角; (6)打印最后所确定的凸轮的基圆半径。 表一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已知参数 题号初选的 基圆半 径 R0/mm 偏距 E/mm 滚子 半径 Rr/m m 推杆行 程 h/mm 许用压力角许用最小曲率半径 [ρamin] [α1] [α2] 4-A 15 5 10 28 30°70?0.3Rr 计算点数:N=90 q1=60; 近休止角δ1 q2=180; 推程运动角δ2 q3=90; 远休止角δ3 q4=90; 回程运动角δ4 二推杆运动规律及凸轮廓线方程推杆运动规律: (1)近休阶段:0o≤δ<60 o s=0;

ds/dδ=0; 2/δd 2 d=0; s (2)推程阶段:60o≤δ<180 o 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Q1=Q-60; s=10*h*Q1*Q1*Q1/(q2*q2*q2)-15*h*Q1*Q1*Q1*Q1/(q2*q2*q2*q2)+6*h*Q1*Q1*Q 1*Q1*Q1/(q2*q2*q2*q2*q2); ds/dδ =30*h*Q1*Q1*QQ/(q2*q2*q2)-60*h*Q1*Q1*Q1*QQ/(q2*q2*q2*q2)+30*h*Q1*Q1*Q 1*Q1*QQ/(q2*q2*q2*q2*q2); 2/δd 2 d=60*h*Q1*QQ*QQ/(q2*q2*q2)-180*h*Q1*Q1*QQ*QQ/((q2*q2*q2*q2))+1 s 20*h*Q1*Q1*Q1*QQ*QQ/((q2*q2*q2*q2*q2)); (3)远休阶段:180o≤δ<270 o s=h=24; ds/dδ=0; 2/δd 2 d=0; s (4)回程阶段:270≤δ<360 Q2=Q-270; s=h*(1+cos(2*Q2/QQ))/2; ds/dδ=-h*sin(2*Q2/QQ); 2/δd 2 d=-2*h*cos(2*Q2/QQ); s 凸轮廓线方程: (1)理论廓线方程: s0=sqrt(r02-e2) x=(s0+s)sinδ+ecosδ y=(s0+s)cosδ-esinδ (2)实际廓线方程 先求x,y的一、二阶导数 dx=(ds/dδ-e)*sin(δ)+(s0+s)*cos(δ);

机械原理大作业3凸轮结构设计说明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作业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凸轮机构设计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丁刚明 设计时间: 工业大学机械设计

1.设计题目 如图所示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根据其原始参数设计该凸轮。 表一:凸轮机构原始参数 序号升程(mm) 升程运动 角(o)升程运动 规律 升程许用 压力角 (o) 回程运动 角(o) 回程运动 规律 回程许用 压力角 (o) 远休止角 (o) 近休止角 (o) 12 80 150 正弦加速 度30 100 正弦加速 度 60 60 50 2.凸轮推杆运动规律 (1)推杆升程运动方程 S=h[φ/Φ0-sin(2πφ/Φ0)]

V=hω1/Φ0[1-cos(2πφ/Φ0)] a=2πhω12sin(2πφ/Φ0)/Φ02 式中: h=150,Φ0=5π/6,0<=φ<=Φ0,ω1=1(为方便计算) (2)推杆回程运动方程 S=h[1-T/Φ1+sin(2πT/Φ1)/2π] V= -hω1/Φ1[1-cos(2πT/Φ1)] a= -2πhω12sin(2πT/Φ1)/Φ12 式中: h=150,Φ1=5π/9,7π/6<=φ<=31π/18,T=φ-7π/6 3.运动线图及凸轮线图 运动线图: 用Matlab编程所得源程序如下: t=0:pi/500:2*pi; w1=1;h=150; leng=length(t); for m=1:leng; if t(m)<=5*pi/6 S(m) = h*(t(m)/(5*pi/6)-sin(2*pi*t(m)/(5*pi/6))/(2*pi)); v(m)=h*w1*(1-cos(2*pi*t(m)/(5*pi/6)))/(5*pi/6); a(m)=2*h*w1*w1*sin(2*pi*t(m)/(5*pi/6))/((5*pi/6)*(5*pi/6)); % 求退程位移,速度,加速度 elseif t(m)<=7*pi/6 S(m)=h; v(m)=0; a(m)=0; % 求远休止位移,速度,加速度 elseif t(m)<=31*pi/18 T(m)=t(m)-21*pi/18; S(m)=h*(1-T(m)/(5*pi/9)+sin(2*pi*T(m)/(5*pi/9))/(2*pi)); v(m)=-h/(5*pi/9)*(1-cos(2*pi*T(m)/(5*pi/9))); a(m)=-2*pi*h/(5*pi/9)^2*sin(2*pi*T(m)/(5*pi/9)); % 求回程位移,速度,加速度

机械原理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六讲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一)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一、凸轮机构 1.组成:凸轮,推杆,机架。 2.优点:只要适当地设计出凸轮的轮廓曲线,就可以使推杆得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而且机构简单紧凑。缺点:凸轮廓线与推杆之间为点、线接触,易磨损,所以凸轮机构多用在传力不大的场合。 二、凸轮机构的分类 1.按凸轮的形状分:盘形凸轮圆柱凸轮 2.按推杆的形状分 尖顶推杆:结构简单,能与复杂的凸轮轮廓保持接触,实现任意预期运动。易遭磨损,只适用于作用力不大和速度较低的场合 滚子推杆:滚动摩擦力小,承载力大,可用于传递较大的动力。不能与凹槽的凸轮轮廓时时处处保持接触。 平底推杆:不考虑摩擦时,凸轮对推杆的作用力与从动件平底垂直,受力平稳;易形成油膜,润滑好;效率高。不能与凹槽的凸轮轮廓时时处处保持接触。 3.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1)往复直线运动:直动推杆,又有对心和偏心式两种。(2)往复摆动运动:摆动推杆,也有对心和偏心式两种。 4.根据凸轮与推杆接触方法不同分: (1)力封闭的凸轮机构:通过其它外力(如重力,弹性力)使推杆始终与凸轮保持接触,(2)几何形状封闭的凸轮机构:利用凸轮或推杆的特殊几何结构使凸轮与推杆始终保持接触。①等宽凸轮机构②等径凸轮机构③共轭凸轮 (二)推杆的运动规律 一、基本名词:以凸轮的回转轴心O为圆心,以凸轮的最小半径r0为半径所作的圆称为凸轮的基圆,r0称为基圆半径。推程:当凸轮以角速度转动时,推杆被推到距凸轮转动中心最远的位置的过程称为推程。推杆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推杆的行程,相应的凸轮转角称为推程运动角。回程:推杆由最远位置回到起始位置的过程称为回程,对应的凸轮转角称为回程运动角。休止:推杆处于静止不动的阶段。推杆在最远处静止不动,对应的凸轮转角称为远休止角;推杆在最近处静止不动,对应的凸轮转角称为近休止角 二、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 1.刚性冲击:推杆在运动开始和终止时,速度突变,加速度在理论上将出现瞬时的无穷大值,致使推杆产生非常大的惯性力,因而使凸轮受到极大冲击,这种冲击叫刚性冲击。 2.柔性冲击:加速度有突变,因而推杆的惯性力也将有突变,不过这一突变为有限值,因而引起有限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_凸轮机构设计(第3题)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凸轮设计 院系:机电学院 班级: 1208103 完成者: xxxxxxx 学号: 11208103xx 指导教师:林琳 设计时间: 2014.5.2

工业大学 凸轮设计 一、设计题目 如图所示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其原始参数见表,据此设计该凸轮。 二、凸轮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及其线图 1 、凸轮推杆升程运动方程(6 50π?≤≤) 升程采用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故将已知条件mm h 50=,650π= Φ带入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的升程段方程式中得: ????? ???? ??-=512sin 215650?ππ?S ;

?? ??????? ??-=512cos 1601ππωv ; ?? ? ??=512sin 1442 1?πωa ; 2、凸轮推杆推程远休止角运动方程( π?π≤≤6 5) mm h s 50==; 0==a v ; 3、凸轮推杆回程运动方程(914π?π≤≤) 回程采用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故将已知条件mm h 50=,95' 0π= Φ,6s π =Φ带入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的回程段方程式中得: ?? ????-+=)(59cos 125π?s ; ()π?ω--=5 9sin 451v ; ()π?ω-=5 9cos 81-a 21; 4、凸轮推杆回程近休止角运动方程(π?π29 14≤≤) 0===a v s ; 5、凸轮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根据以上所列的运动方程,利用matlab 绘制出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①位移线图 编程如下: %用t 代替转角 t=0:0.01:5*pi/6; s=50*((6*t)/(5*pi)-1/(2*pi)*sin(12*t/5)); hold on plot(t,s); t=5*pi/6:0.01:pi; s=50; hold on plot(t,s); t=pi:0.01:14*pi/9; s=25*(1+cos(9*(t-pi)/5));

凸轮机构的设计毕业设计..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题目凸轮机构的设计 系别机电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机电0601 姓名赵贝贝 学号06010107 指导教师高清冉 日期2008年12月

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凸轮机构的设计 设计要求: 原始条件:内燃机中的凸轮,该凸轮满足以下条件。凸轮以等角速度逆时针回转,及基圆半径rb=30mm,及从动件滚子圆半径rt=8mm。 应完成的任务: 1、凸轮轮廓设计 2、凸轮零件图 设计进度要求: 第一周:确定题目; 第二周:搜集凸轮机构相关资料及前期准备工作; 第三周:凸轮曲线设计及计算; 第四周:初步拟定设计的草稿; 第五周:毕业论文的整体校核、修改; 第六周:论文完善、定稿及打印装订; 第七周: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摘要 在各种机器中,特别是自动化机器中,为实现某些特殊或复杂的运动规律,常采用凸轮机构。凸轮机构通常是由原动件凸轮、从动件和机件组成。其功能是将凸轮的连续转动或移动转换为从动件的连续或不连续的移动或摆动。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便于准确的实现给定的运动规律。所以凸轮机构被广泛地应用,以实现各种复杂的运动要求。 本设计主要设计内燃机中的凸轮机构,内燃机中的凸轮以等角速度回转,其轮廓驱使从动件(阀杆)按预期的运动规律启闭阀门,以控制可燃物进入汽缸或排除废气。至于气阀开启或关闭时间的长短及其速度的变化规律,则取决于凸轮轮廓线的形状。根据从动件运动规律,来设计内燃机中滚子盘形凸轮,使其得到预期的运动规律。 关键词:凸轮机构分类,从动件运动规律,位移曲线,轮廓曲线,结构及材料

目录 设计任务书...................................................................................................................................... I 摘要........................................................................................................................................ II 1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1) 1.1凸轮机构的应用 (1) 1.2凸轮机构的分类 (1) 2 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 (3) 2.1 凸轮机构的基本参数 (3) 2.2 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 (4) 3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8) 3.1凸轮廓线设计的基本原理 (8) 4凸轮机构的结构及材料 (11) 4.1 凸轮的结构 (11) 4.2从动件结构 (11) 4.3凸轮和滚子的材料 (11) 4.4凸轮的零件图 (13)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凸轮机构基本参数的设计

凸轮机构基本参数的设计 前节所先容的几何法和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其基圆半径r0、直动从动件的偏距e或 摆动从动件与凸轮的中心距a、滚子半径rT等基本参数都是预先给定的。本节将从凸轮机 构的传动效率、运动是否失真、结构是否紧凑等方面讨论上述参数的确定方法。 1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自锁 图示为偏置尖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在推程的一个位置。Q为从动件上作用的载荷(包 括工作阻力、重力、弹簧力和惯性力)。当不考虑摩擦时,凸轮作用于从动件的驱动力F是 沿法线方向传递的。此力可分解为沿从动件运动方向的有用分力F'和使从动件紧压导路的有 害分力F''。驱动力F与有用分力F'之间的夹角a(或接触点法线与从动件上力作用点速度方 向所夹的锐角)称为凸轮机构在图示位置时的压力角。显然,压力角是衡量有用分力F'与有 害分力F''之比的重要参数。压力角a愈大,有害分力F''愈大,由F''引起的导路中的摩擦阻 力也愈大,故凸轮推动从动件所需的驱动力也就愈大。当a增大到某一数值时,因F''而引 起的摩擦阻力将会超过有用分力F',这时无论凸轮给从动件的驱动力多大,都不能推动从动 件,这种现象称为机构出现自锁。机构开始出现自锁的压力角alim称为极限压力角,它的 数值与支承间的跨距l2、悬臂长度l1、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和润滑条件等有关。实践说明, 当a增大到接近alim时,即使尚未发生自锁,也会导致驱动力急剧增大,轮廓严重磨损、 效率迅速降低。因此,实际设计中规定了压力角的许用值[a]。对摆动从动件,通常取[a]=40~ 50;对直动从动件通常取[a]=30~40。滚子接触、润滑良好和支承有较好刚性时取数据的上 限;否则取下限。 对于力锁合式凸轮机构,其从动件的回程是由弹簧等外力驱动的,而不是由凸轮驱动的,所 以不会出现自锁。因此,力锁合式凸轮机构的回程压力角可以很大,其许用值可取[a]=70~ 80。

凸轮机构大作业 (修复的)

凸轮机构设计 摆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题号:7-A) 班级:机制 学号:2010012447 姓名: 同组其他人员(2010012444) 完成日期:2011年11月19日

1、题目及原始数据及其要求 凸轮机构大作业题目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下列摆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设计已知数据如下表所示,机构中凸轮沿着逆时针方向做匀速转动。 表1 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运动规律 表2 凸轮机构的推杆在近休、推程、远休及回程阶段的凸轮转角 表3 摆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已知参数 要求:每两人一组,每组中至少打印出一份源程序。每人都要打印:原始数据;凸轮理论轮廓曲线和实际轮廓曲线的坐标值;推程和回程的最大压力角,以及出现最大压力角时凸轮相应的转角,凸轮实际轮廓曲线的最小曲率半径,以及相应的凸轮转角;凸轮的基圆半径。整个设计过程所选取的计算点数N=72~120。利用计算机绘出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和实际轮廓曲线。 凸轮大作业的内容和要求 凸轮大作业应计算正确、完整,文字简明通顺,撰写整齐清晰,并按照以下内容及顺序编写: 1、题目及原始数据; 2、推杆的运动规律及凸轮廓线方程; 3、计算程序; 4、计算结果及分析; 5、凸轮机构图(包括推杆及凸轮理论和实际廓线,并标出有关尺寸及计算结果; 6、体会及建议; 7、参考书;

8、计算程序框图。 最后作出封面和封底左侧为装订线装订成册。 注:滚子摆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α计算公式为: ) sin(])cos([tan 00????δ ? α+-+= OA AB OA AB L l l d d l 且当摆动推杆的角速度ω2与ω1异向时,上式方括号前取减号;当ω2与ω1同向时,取加号。φ0为推杆初位角,可有以下公式计算获得: AB OA AB OA l l r l l 2cos 2 0220++= ? 2、 摆杆的运动规律及凸轮轮廓线方程 理论轮廓: 理论轮廓坐标: 0sin sin() OA AB x l l δδ??=-++ 0cos cos()OA AB y l l δδ??=-++ 222 00arccos 2OA AB OA AB l l r l l ?+-= π? 15 2max = δ应分段计算 近休止阶段: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二凸轮机构设计(29)

设计说明书 1 设计题目 如图所示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原始参数见下表,据此设计该凸轮机构。 2、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及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2.1凸轮运动理论分析 推程运动方程: 01cos 2h s π?????=-?? ?Φ???? 1 00sin 2h v πωπ??? = ?ΦΦ?? 22 12 00cos 2h a πωπ???= ?ΦΦ?? 回程运动方程: ()0' 1s s h ?-Φ+Φ?? =- ??Φ ? ? 1'0 h v ω=- Φ 0a = 2.2求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MATLAB 程序 pi= 3.1415926; c=pi/180; h=140; f0=120; fs=45; f01=90; fs1=105; %升程 f=0:1:360; for n=0:f0

s(n+1)=h/2*(1-cos(pi/f0*f(n+1))); v(n+1)=pi*h/(2*f0*c)*sin(pi/f0*f(n+1)); a(n+1)=pi^2*h/(2*f0^2*c^2)*cos(pi/f0*f(n+1)); end %远休程 for n=f0:f0+fs s(n+1)=140; v(n+1)=0; a(n+1)=0; end %回程 for n=f0+fs:f0+fs+f01 s(n+1)=h*(1-(f(n+1)-(f0+fs))/f01); v(n+1)=-h/(f01*c); a(n+1)=0; end %近休程 for n=f0+fs+f01:360; s(n+1)=0; v(n+1)=0; a(n+1)=0; end figure(1);plot(f,s,'k');xlabel('\phi/\circ');ylabel('s/mm');grid on;title('推杆位移线图') figure(2);plot(f,v,'k');xlabel('\phi/\circ');ylabel('v/(mm/s)');grid on;title('推杆速度线图') figure(3);plot(f,a,'k');xlabel('\phi/\circ');ylabel('a/(mm/s2');grid on;title('推杆加速度线图') 2.3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机构设计(第3题)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 凸轮机构设计 院 系: 机电学院 班 级: 1208103 完 成 者: xxxxxxx 学 号: xx 指导教师: 林琳 设计时间: 2014.5.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凸轮机构设计 一、设计题目 二、凸轮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及其线图 1 、凸轮推杆升程运动方程(6 50π?≤≤) 升程采用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故将已知条件mm h 50=,650π= Φ带入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的升程段方程式中得:

?? ??????? ??-=512sin 215650?ππ?S ; ?? ??????? ??-=512cos 1601ππωv ; ?? ? ??=512sin 1442 1?πωa ; 2、凸轮推杆推程远休止角运动方程( π?π≤≤6 5) mm h s 50==; 0==a v ; 3、凸轮推杆回程运动方程(914π?π≤≤) 回程采用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故将已知条件mm h 50=,95' 0π= Φ,6s π =Φ带入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的回程段方程式中得: ?? ????-+=)(59cos 125π?s ; ()π?ω--=5 9sin 451v ; ()π?ω-=5 9cos 81-a 21; 4、凸轮推杆回程近休止角运动方程(π?π29 14≤≤) 0===a v s ; 5、凸轮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根据以上所列的运动方程,利用matlab 绘制出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①位移线图 编程如下: %用t 代替转角 t=0:0.01:5*pi/6; s=50*((6*t)/(5*pi)-1/(2*pi)*sin(12*t/5)); hold on plot(t,s); t=5*pi/6:0.01:pi; s=50; hold on plot(t,s); t=pi:0.01:14*pi/9; s=25*(1+cos(9*(t-pi)/5));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机构设计第题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机构设计(第题)

————————————————————————————————作者:————————————————————————————————日期: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凸轮机构设计 院系:机电学院 班级:1208103 完成者:xxxxxxx 学号:11208103xx 指导教师:林琳 设计时间:2014.5.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凸轮机构设计 一、设计题目 如图所示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原始参数见表,据此设计该凸轮机构。 序号 升程(mm ) 升程运动角(°) 升程运动规律 升程许用压力角(°) 回程运动角(°) 回程运动规律 回程许用压力角 (°) 远休止角(°) 近休止角 (°) 3 50 150 正弦加速度 30 100 余弦加速度 60 30 80 二、凸轮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及其线图 1 、凸轮推杆升程运动方程(6 50π?≤ ≤) 升程采用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故将已知条件mm h 50=,6 50π =Φ带入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的升程段方程式中得: ??? ?????? ??-=512sin 215650?ππ?S ; ??? ?? ???? ??-= 512cos 1601ππωv ; ω

?? ? ??= 512sin 1442 1?π ωa ; 2、凸轮推杆推程远休止角运动方程( π?π ≤≤6 5) mm h s 50==; 0==a v ; 3、凸轮推杆回程运动方程(9 14π ?π≤≤) 回程采用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故将已知条件mm h 50=,9 5'0π= Φ,6 s π = Φ带入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的回程段方程式中得: ?? ? ???-+=)(59cos 125π?s ; ()π?ω--=59 sin 451v ; ()π?ω-=59 cos 81-a 21; 4、凸轮推杆回程近休止角运动方程(π?π 29 14≤≤) 0===a v s ; 5、凸轮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根据以上所列的运动方程,利用matlab 绘制出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①位移线图 编程如下: %用t 代替转角 t=0:0.01:5*pi/6; s=50*((6*t)/(5*pi)-1/(2*pi)*sin(12*t/5)); hold on plot(t,s); t=5*pi/6:0.01:pi; s=50; hold on plot(t,s); t=pi:0.01:14*pi/9; s=25*(1+cos(9*(t-pi)/5)); hold on plot(t,s); t=14*pi/9:0.001:2*pi;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8学时)(精)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8学时)(精)

第四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8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1、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凸轮机构设计的基础知识,并能根据生产实 际需要的运动规律设计凸轮机构。 2、 教学要求 1)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和应用 2)了解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及推杆运动规律的选择原则。由于现代机器 的速度提高,几种常用的运动规律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因此, 除常用运动规律外,应简单介绍一些改进型的运动规律。 3)掌握在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包括压力角对 尺寸的影响,压力角对凸轮受力状况、效率和自锁的影响) 4)能根据选定的凸轮类型和推杆的运动规律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设计 时应以解析法为主。 二、本章重点教学内容及教学难点 重点1、推杆常用运动规律的特点及其选择原则; 2、凸轮机构运动过程的分析; 3、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4、凸轮机构压力角与机构基本尺寸的关系。 难点 1、凸轮机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凸轮设计的基本方法是反转法,所依据的是相对运动原 理。其求解的关键是确定推杆在复合运动中其尖顶的位置。确 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推杆反转方向。先要明确凸轮的实际转向,然 后在图上用箭头及“-ω”标出推杆的反转方向,以 避免搞错反转方向。 2)要正确确定推杆在反转运动中占据的位置。推杆反转 前后两位置线的夹角应等于凸轮的转角δ。 3)要正确确定推杆的位移s 。推杆在复合运动中,对应的 位移量s 应在对应的反转位置上从基圆上开始向外量 取。 2、凸轮机构的运动分析方法 反转法不仅是凸轮机构设计的基本方法,而且是凸轮机构分 析常用的方法。凸轮机构分析常涉及的问题,如给定一凸轮机构, 即已知凸轮机构的尺寸及其位置、凸轮角速度大小及方向,求解 推程角0δ、远休止角01δ、回程角0 δ'、近休止角02δ以及推杆行程h ;或求解当凸轮转过某一个δ角时,推杆所产生的相应位移s 、 速度v 等运动参数及凸轮与从动件在该位置接触时的压力角α 等。这时,如果让凸轮转过δ角后来求解,显然是很不方便的。 即利用反转法求解,这实际上与凸轮设计的反转法原理相同。 三、教学过程思路 (一)、凸轮机构的应用与分类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三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3-1 概述 1 凸轮机构的基本组成及应用特点 组成:凸轮、从动件、机架 运动特征:主动件(凸轮)作匀角速回转,或作匀速直线运动,从动件能实现各种复杂的预期运动规律。 尖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尖底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滚子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圆柱凸轮机构、移动凸轮机构、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端面圆柱凸轮机构、内燃机配气凸轮机构 优点: (1)从动件易于实现各种复杂的预期运动规律。 (2)结构简单、紧凑。 (3)便于设计。 缺点: (1)高副机构,点或线接触,压强大、易磨损,传力小。 (2)加工制造比低副机构困难。 应用: 主要用于自动机械、自动控制中(如轻纺、印刷机械)。 2 凸轮机构的分类 1.按凸轮形状分:盘型、移动、圆柱 2.按从动件运动副元素分:尖底、滚子、平底、球面(P197)3.按从动件运动形式分:直动、摆动 4.按从动件与凸轮维持接触的形式分:力封闭、形封闭 3 凸轮机构的工作循环与运动学设计参数

§3-2凸轮机构基本运动参数设计 一.有关名词 行程-从动件最大位移h。 推程-S↑的过程。 回程-S↓的过程。 推程运动角-从动件上升h,对应凸轮转过的角度。 远休止角-从动件停留在最远位置,对应凸轮转过的角度。 回程运动角-从动件下降h,对应凸轮转过的角度。 近休止角-从动件停留在低远位置,对应凸轮转过的角度。 一个运动循环凸轮:转过2π,从动件:升→停→降→停 基圆-以理论廓线最小向径r0作的圆。 尖底从动件:理论廓线即是实际廓线。 滚子从动件:以理论廓线上任意点为圆心,作一系列滚子圆,其内包络线为实际廓线。 从动件位移线图——从动件位移S与凸轮转角 (或时间t)之间 的对应关系曲线。 从动件速度线图——位移对时间的一次导数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机构设计题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机构设计题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 凸轮机构设计 一.设计题目 设计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1.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推程 0450≤≤? 推程 009045≤≤? 2.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回程 00200160≤≤? 回程 00240200≤≤? 三.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及凸轮s d ds -φ 线图 采用VB 编程,其源程序及图像如下: 1.位移: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True '开启计时器 End Sub Private Sub Timer1_Timer() Static i As Single Dim s As Single, q As Single 'i 作为静态变量,控制流程;s 代表位移;q 代表角度 = 0 = 0 i = i +

If i <= 45 Then q = i s = 240 * (q / 90) ^ 2 Step(q, -s), vbRed ElseIf i >= 45 And i <= 90 Then q = i s = 120 - 240 * ((90 - q) ^ 2) / (90 ^ 2) Step(q, -s), vbGreen ElseIf i >= 90 And i <= 150 Then q = i s = 120 Step(q, -s), vbBlack ElseIf i >= 150 And i <= 190 Then q = i s = 120 - 240 * (q - 150) ^ 2 / 6400 Step(q, -s), vbBlue ElseIf i >= 190 And i <= 230 Then q = i s = 240 * (230 - q) ^ 2 / 6400 Step(q, -s), vbRed ElseIf i >= 230 And i <= 360 Then q = i s = 0 Step(q, -s), vbBlack Else End If End Sub 2.速度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 True '开启计时器 End Sub Private Sub Timer2_Timer() Static i As Single Dim v As Single, q As Single, w As Single 'i为静态变量,控制流程;q代表角度;w代表角速度,此处被赋予50 = 0 = 0 w = 50 i = i + If i <= 45 Then q = i v = 480 * w * q / 8100 Step(q, -v), vbRed ElseIf i >= 45 And i <= 90 Then q = i

机械原理凸轮机构大作业

凸轮大作业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下列偏置式直动滚子推杆盘形构件(推杆的移动副导路位于凸轮盘回转中心右侧)或摆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设计已知数据如下表所示,机构中凸轮沿着逆时针方向作匀速转动。 凸轮机构的推杆在近休、推程、远休及回程阶段的凸轮转角 近修凸轮转角 推程凸轮转角 远修凸轮转角 回程凸轮转角 0°~45° 45°~180° 180°~270° 270°~360° 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已知参数 二、动规律及凸轮廓线方程 推程 等加速 202/2δ δh s = 等减速 2020/)(2δδδ--=h h s 回程 初选基圆半径 R0/mm 偏距 e/mm 滚子半径 Rt/mm 推杆行程 h/mm 许用压力角 许用最小曲率半径 [P amin] [a1] [a2] 30 +5 10 28 30° 70° 0.3Rt

理论轮廓廓线方程 x=(s 0 +s)sin δ+ecos δ y= (s 0 +s)cos δ-esin δ 工作廓线方程 x '=x-t r cos δ y '=y-t r sin δ 实际廓线方程: ()22 /)/(/)/(sin δδδθd dy d dx d dx += () 22/)/(/)/(cos δδδθd dy d dx d dy +-= θcos ' r r x x -= θsin ' r r y y -= 三、原始程序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N 120 #define pi 3.1415926 double oro=0.5; double rt=10,h=28,e=5,a_max1=30*pi/180,a_max2=70*pi/180,p_min=3; double change_angel(int d) { return d*pi/180; } double f_s0(double r0,double e) { return pow(pow(r0,2)-pow(e,2),0.5); } double f_s(double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