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指导

一、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的三论来源及三个组成部分

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义。

3、恩格斯提出的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区别:唯物辩证法是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形而上学是以静止不变的眼光看问题。

1、涵不同

辩证唯物论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它采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领域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在坚持唯物论观点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的运行状况、形态和发展规律,进一步回答客观世界究竟“怎么样”的问题。

2、二者所对应的哲学畴不同

唯物论是与唯心论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者对立的根源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凡主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质

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的观点都是唯物论的观点;反之,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的观点则属于唯心论。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态”所做出的不同回答。其中,承认矛盾,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属于辩证法;否认矛盾的存在,主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则属于形而上学。

3、二者的基本观点不同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而承认矛盾、运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并由此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所包含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4、方法论要求不同

辩证唯物论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就要防止主观主义。

唯物辩证法从承认矛盾、承认事物的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出发,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对立统一,就要反对形而上学。

5、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2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6、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7、矛盾的特殊性

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

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3构成实物的诸多矛盾及每一矛盾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8、矛盾分析法的主要容

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看问题、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

9、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畴

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理想与现实,必然性与偶然性,原因与结果。

10、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应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构成要素

1、人类社会生存的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性的必要条件。

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人口条件,指一定数量、质量和密度的人口。人

类社会是由人和人的活动而组成,人口素质的高低、数量增长的快慢,对社会发展能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3、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它是人们在生产物质资料过程中所结成的一定的方式。

任何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都是由这三方面组成,它们互相作用、相互制约。但在这三方面条件中,唯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因为只有它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地理环境和人口条件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才能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产生作用和影响.

12、社会基本矛盾

所谓社会基本矛盾是指,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无数矛盾中,起着本源的总制动作用的那个矛盾,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3、商品的概念及二因素

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整体。

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与使用价值对立统一,商品是其矛盾的统一体。两者相互排斥,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他生产商品并不为了取得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价值,只是为了取得价值,才关心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购买者,才能取得价值。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这两个因素。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14、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5、价值规律的容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16、资本有机构成的容

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并通过价值构成来表现出来。为了表现它们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能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

17、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

1竞争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平均利润或一般的超额利润,而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

2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化。除采取各种经济手段外,采取非经济的手段,还依靠垄断的高压统治,采取各种强制手段,甚至包括在政治上仰仗政府的力量乃至不惜采用暴力,使竞争更为复杂和激烈。

3竞争的围也由国扩展到国外,由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

4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竞争表现得更为激烈、持久,规模更大,手段更残酷,破坏性也更严重

18、剩余价值转化形式

产业利润、商业利润、银行利润、借贷利息。

19、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原因

表现: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20、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21、无产阶级革命主要的基本形式:暴力、和平两种形式

2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3、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集中制

2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5、对共产主义的一般理解

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和这种理论指导下现实的运动,而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

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达到了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

2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

3 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4 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这些重大社会差别也将消失。

5 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

6 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26、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2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性,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27、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个人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指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平等,整个社会是和谐的,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

二、基本原理:

1、马克思主义的概念。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

列宁的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3事物的普遍联系原理及其启示意义。

联系是事物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启示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和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

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4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原理。

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

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她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体现共性。

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系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5量变、质变、及其相互关系。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方法论:从小事做起,注重量的积累;不失时机的促成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6辩证否定观。

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变化发过程中自身都存在肯定与否定,是我与非我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辩证的否定观是建立在对这一辩证理解的基础上的。

辩证否定究其实质就是通过事物在矛盾运动而进行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自我运动,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容主要体现在: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

7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得认识得以生产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也影响实践,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因引上歧途。

结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与实践,对实践有反作用。

8简述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

3真理和价值在时间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

进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喝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9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的原理以及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实施的战略——如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等。

地理环境的含义:

1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它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成为社会

存在的要素,是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原理

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

3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哲学批判

不承认地理环境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就不是历史唯

物主义。但是不能把地理环境的作用夸大为决定作用,那就陷入了“地

理环境决定论”的误区。

4掌握地理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作用的原理的现实意义

这一原理其实我们要重视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维护生态平衡,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改造自然环境。这是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的重要条件。

10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及其相互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无知生活过程,其核心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由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

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各种思想体系由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和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类;从社会意识主体的围来看,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相互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能动性。所以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11生产关系的概念及其狭义和广义涵。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

济关系。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在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的生产关系体系。

12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对象和目的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深层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而有效途径和手段。

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对象: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

目的: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

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1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

2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不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发的实现和完成,必须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

3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要求改善生产关系。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

14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

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至上的观点。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时机工作中的贯彻应用。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意义: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为此,要坚持反对和防止腐败。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

能走向自我毁灭。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我国社会深刻

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至关重要。

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

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意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

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

民共享,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15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以及如何深化这一理论。

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

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

作用,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意义:

1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

了基础。

2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

理论指导。如何深化:

1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2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3深化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16简述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及其辩证关系。

两种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这两种方法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1两者的本质和结果是一致的,它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

价值量,提高了剥削程度;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3两者的物质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初期,生产技术水平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日益成为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

17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含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

形成和发展原因:

1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在生产资料在更大围被支配,从而促进

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2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3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18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新变化: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

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

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的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

利和利益斗争,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4、主改良主义的

政党对资本主义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19 简

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渐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 各尽其能、按劳分配” 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建立并巩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以马克思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20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重要)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汉语拼音 声母表23个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韵母表24个 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二,偏旁部首及代表字 氵三点水(江河沙)日日字旁(明暗晚)讠言字旁(语认识)忄竖心旁(快慢恨)雨雨字头(雪霜零)冫两点水(次冷准)攵反文旁(敏故)犭反犬旁(猪狗猫)鸟鸟字旁(鸭鸡鹅) 竹字头(笑笔笛) 彳双人旁(徐往)目目字旁(眼睛盯)孑子字旁(孩) 扌提手旁(打把拉)足足字旁(跳跑)亻单人旁(休体何)口口字旁(唱听叶)月月字旁(肚朋腿)人人字头(会合全)门门字框(闪问闻)

宀宝盖头(宝家宁)土提土旁(地场城)风字框(风凤)王王字旁(球玩)方方字旁(放旅)石石字旁(砍码)火火字旁(炒烧)口方框(国园圆)辶走之底(过远近) 走走之旁(赶超起)禾禾字旁(秋秒) 刂立刀旁(别剑到)灬四点底(热熟) 阝双耳刀(陪队)八八字头(谷分公)女女字旁(好妈奶)心心字底(想思念)虫虫字旁(蜘蛛蛙)饣食字旁(饱饭馒)三、量词的使用 一条鱼一座桥一头牛一片叶一阵风 一本书一顿饭一片田一块田一口牙 一幅画一个家一座山一朵云一片云 一条路一里路一只鹅一群鹅一根木 一份报一堆果一个果一句话一棵树 一把尺一双手一个人一群人一堆土 一朵花一颗心一条毛巾 一面红旗一个朋友一对朋友一条木船一条小河 一轮月牙一弯月牙一块面包一颗星星一个影子 一架飞机一位老师一群老师一座房一间房子 一扇门窗一个故事一个城市一座城市一片草地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研究内容大致可分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三个不同水平。根据实验进程可将生理学实验分为慢性实验和急性实验,后者又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两种。 第二章细胞、基本组织及运动系统 第一节细胞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 液态镶嵌模型:生物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单纯扩散:某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过程。 细胞的物质转运有几种方式,简述主动运转的特点:单纯扩散(自由扩散)、易化扩散(通道:化学电压机械门控;载体: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主动转运(原发性: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继发性:能量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依靠Na+在膜两侧浓度差,即依靠存储在离子浓度梯度中的能量完成转运,间接利用ATP)【借助于载体、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并需要能量】、入胞(吞噬、吞饮、受体介导入胞)和出胞等。 跨膜信号传导1由通道蛋白完成的,电压、化学、机械门控通道2由膜受体、G蛋白和G蛋白效应分子组成的3酶耦联受体信号传导。 细胞凋亡:由一系列细胞代谢变化而引起的细胞自我毁灭,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在基因控制下,通过合成特殊蛋白而完成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 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必须经过生长到分裂的过程成为~,分为G1、S、G2、M四期。 细胞衰老:细胞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细胞生理功能和增殖能力减弱以及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趋向死亡的现象。 第二节基本组织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后者其支持、联系、营养、保护和隔离等作用。 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第三节运动系统 骨骼肌纤维由肌原纤维和肌管系统组成,前者由上千条粗肌丝和细肌丝有规律的平行排列组合而成。 第三章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等。 阈强度/阈值:能引起细胞或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兴奋性:可兴奋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 适应性: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使之相协调的功能。 生殖: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男性和女性两种个体中发育成熟的生殖细胞相结合,便可形成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 第二节神经与骨骼肌细胞的一般生理特性 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刺激相对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静息电位产生机制:【前提-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决定作用-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根本原因-K+外流(膜对A-不通透)】K+外流是静息电位产生的根本原因。RP的产生与C膜内外离子的分布和静息时C膜对它们的通透性有关。细胞内K浓度和A-浓度比外高,而胞外Na和Cl比内高。但C膜在静息时对K通透性较大,Na和

部编语文一年级知识要点汇总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要点1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一、会写字及组词 1 春夏秋冬 春(春风)(春雨)(春天)(春日) 风(风雨)(风云)(大风)(东风) 冬(冬天)(立冬)(冬日)(冬雪) 雪(大雪)(风雪)(雪人)(雨雪) 花(开花)(花白)(雪花)(白花花) 飞(飞鸟)(飞天)(飞虫)(飞机) 入(入学)(入口)(出入)(入门) 2 姓氏歌 姓(姓名)(姓李)(姓王)(姓吴) 什(什么)(干什么)(为什么) 么(多么)(什么)(好么)(对么) 双(双手)(双目)(双耳)(双人) 国(中国)(国画)(立国)(国学) 王(国王)(王后)(王子)(大王) 方(对方)(大方)(比方)(东方) 3 小青蛙 青(青蛙)(青天)(青鱼)(青年) 清(清水)(清明)(清早)(清白) 气(天气)(力气)(和气)(正气) 晴(晴天)(晴好)(晴日)(晴空) 情(友情)(同情)(心情)(人情) 请(请问)(请人)(回请)(申请) 生(学生)(花生)(生气)(出生) 4 猜字谜 字(生字)(字画)(名字)(字体) 左(左右)(左手)(左耳)(姓左) 右(右手)(右耳)(左右)(山右) 红(红花)(火红)(口红)(红木) 时(小时)(时间)(有时)(四时) 动(生动)(动心)(开动)(动手) 万(万里)(万国)(万年)(十万) 二、易写错的字 春:下面是“日”,不要写成“目”。 雪:上面是雨字头,不要写成“雨”字。

入:撇短捺长。姓:左边不要写成“忄”。 双: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国:里面是“玉”,不要写成“王”。 方:上面有“丶”,不要写成“万”。 气:共四笔,不要写成“乞”。 晴:左边是“日”,不要写成“目”。 字:下面是“子”,不要写成“于”。 左:被包部分是“工”,不要写成“土”。 万:上面没有点,不要写成“方”。 三、会认字 霜吹落降飘游池入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清晴眼睛保护害事情请让病相遇喜欢怕言互令动万纯净阴雷电阵冰冻夹 四、多音字 落的降什少好重相 五、反义词 出——入降——升好——坏 清——浊晴——阴左——右 凉——热爱护——伤害 喜欢——厌烦广大——窄小 六、近义词 保护——爱护喜欢——喜爱 七、词语搭配 保护禾苗保护眼睛保护益鸟 爱护小青蛙爱护公物爱护小动物 八、好句积累 1.描写四季景物的诗句 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冬: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 2.关于青蛙的古诗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宋·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 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唐·张籍《过贾岛野居》)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知识分享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疾病概论 1、健康、亚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亚健康状态:人体的机能状况下降,无法达到健康的标准,但尚未患病的中间状态,是机体在患病前发出的“信号”. 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机体的自稳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死亡与脑死亡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死亡:按照传统概念,死亡是一个过程,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一般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脑死亡:指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地、不可逆地丧失功能。判断标准:①不可逆性昏迷和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②无自主呼吸;③瞳孔散大、固定;④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咽反射等;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3、第二节的发病学部分 发病学:研究疾病发生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⑴自稳调节紊乱规律;⑵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对立统一规律; ⑶因果转化规律;⑷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规律。 第三章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 1、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间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 2、受体上调(增敏)、受体下调(减敏)的概念 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减少,或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增加或敏感性增强的现象,称为受体上调(up-regulation);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高敏或超敏。 反之,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增加,或长期应用受体激动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减少或敏感性减弱的现象,称为受体下调(down-regulation)。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减敏或脱敏。 第五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三种脱水类型的概念 低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低血钠性细胞外液减少)高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和血浆渗透压>310mmol/L,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高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等渗性脱水水钠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显著减少,细胞内液变化不明显。(正常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

科目一知识点归纳

科目一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 ?第二部分,地方性法规 ?第三部分,交通信号 ?第四部分,安全行车、文明驾驶基础知识 ?第五部分,机动车驾驶操作相关基础知识 在进行交规理轮考试中,3步轻松到位。 ?1、读懂题目,填好答案,无论题目对错,对于答案详解都要进行了解。 ?2、驾考宝典软件包含我的错题选集、易错题选集。新手学车进行理论考试复习时,结合第一步,对我的错题、易错题集中再次进行复习。 ?3、为了能让考生适应考试,驾考宝典全真模拟考试让学车新手直接领略考场感受,更容易进入情境。 多做练习,多进行几次模拟考试,成绩稳定时上考场,更容易轻松拿满分。 此外,多记住一些常用的口诀,既有利于考试,有利于日后驾车: ?1:二吊三撤五醉逃终身; ?2:转弯过桥上窄道泥路30km/h; ?3:左右观察左超车; ?4:交叉转弯窄路隧道桥梁坡道铁路口50米不内不停车;

?

?15: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6:小型汽车(C1)准驾车型:小型、微型载客汽车以及轻型、微型载货汽车;轻型、微型专项作业车,小型、微型自动挡载客汽车以及轻型、微型自动挡载货汽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 ?17:交通信号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警察的指挥。 ?18:在狭窄的坡路,上坡的一方先行;但下坡的一方已行至中途而上坡的一方未上坡时,下坡的一方先行。 ?19:用伪造、变造机动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或者使用其他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一次扣12分。 ?20:在行驶中被查获有吸毒注射毒品,在戒毒还没有成功的,注销驾驶证。 ?21:被查三年内又重新吸毒,注射毒品者或戒毒未满三年,又吸毒成瘾者,不得申请驾驶证。22:未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的,交通警察可依法扣留机动车。 ?23:只有在没有路灯或者没有照明的情况下才能用远光灯。 ?24:200米能见度,最高速60,车距100;100米能见度,最高车速40,车距50,能见度50米,车速20,尽快离开高速路。

驾照考试科目一 知识点归纳总结

2017年驾照考试科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图标汇总 仪表盘各指示灯含义 ABS 指示灯 机油指示灯 手刹指示灯 刹车盘指示 灯 最低燃油指示灯 未亮或启动 后仍不熄灭ABS 有故障 该灯亮表示 发动机机油不足或压力过低 启动后亮或闪烁制动系统异常 启动后亮:刹 车盘故障或 磨损过度 需要添加燃 油 电瓶指示灯 发动机指示 灯 水温指示灯 电子油门指示灯 O/D 挡指示 灯 启动一会灯 未熄发电机 不充电或电 路故障 启动后长亮 说明发动机 有故障 启动后长亮 说明冷却液 或水温超标, 需停车。 启动后亮说 明机械与电 子系统故障 亮起O/D 档 锁止

玻璃清洁液 指示灯胎压指示灯空气内循环 车门指示灯 安全气囊指 示灯 亮:清洁液不 足 亮表示莫一 胎压比其他 3只低8.3千 帕 车内空气循 环 亮说明车门 未关好 亮说明安全 气囊故障 安全带指示 灯 牵引力控制 系统 转向指示灯示宽指示灯前大灯清洗亮说明安全 带未系好 亮说明该系 统被关闭 亮转向灯开 启 亮该灯开启 按下自动清 洗前大灯 中控锁后遮阳布帘雪地起步档空气外循环儿童锁可开或关所 有门 按下开启布 帘 雪天使用 车内空气外 循环 儿童安全锁刮水器及洗刮水器及洗除霜(雾)除霜(雾)电动车门

涤器涤器前风窗玻璃 刮水器及洗 涤器 后风窗玻璃 刮水器及洗 涤器 前风窗玻璃 除霜 后风窗玻璃 除霜 电动车门指 示 车门锁住开 锁 冷却液 点烟器图标总开关前照灯开锁开关 冷却液不足 提示 点烟器图标 灯光总开关 前照灯开关前雾灯后雾灯前照灯调节空调制冷 前雾灯开关后雾灯开关 前照灯水平 调节 空调制冷开 关 警告标志 (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重点知识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复习重点 一、熟背并默写会三表(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 1.声母表: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共23个 注意:(1)zh ch sh r和z c s的位置,这个地方很容易出错(2)分清b和d、p和q (3)特别注意f、t、j三个字母小弯的方向。(4)分清翘舌音(zh ch sh r)和平舌音(z c s). 2.韵母表:a o e i u ü(单韵母6个)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复韵母9个) an en in un ün(前鼻音韵母5个) ang eng ing ong (后鼻音韵母4个)共24个 注意:(1)分清ei和ie、ui和iu、üe和ün. (2)特别注意“ou和er”,很容易出错。 (3)3.整体认读音节表: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共16个 注意:(1)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要直接读出。 (2)分解开需注意:yu(y——ü)yue(y——üe) yuan(y——ü——an)yun(y—ün) 二、标调规则: 1.按照六个单韵母(a o e i u ü)的先后顺序,有a声调就标在a头上,没a就找o e,以此类推。 2.特别注意:小i小u并排站,谁在后面给谁带。 三、去点原则: 1.小ü见到y时,一定去掉两点。如:yu 2.小ü见到j q x,去掉两点还读ü。如:ju qu xu

四、音节的拼读: 1.两拼音节:声母+韵母。2三拼音节:声母+介母+韵母。3零声母除外,如ài é 具体复习内容(二): 一、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生字 2.正确书写基本笔画。 3.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会写100个生字,做到书写正确、规范。 4.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了解常见的反义词,能用部分生字口头或书面组词。 二、阅读理解: 1.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 2.联系课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简单的词语和句子。 三、句子表达: 1.认识句子,能正确地抄写或听写简单的句子(以生字组成的句子,10字以内)。2.正确判断句子是否完整,能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用学过的生字组词,会用词语说一句简单的句子,初步建立句的概念。 4.认识逗号、句号、问号,会在句子中使用句号,能力强的同学会使用逗号。 考试主要题型: 字词 1、看拼音写词语 2、生字扩词 3、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同音字 4、多音字组词

病理生理学重点归纳

三种类型脱水的对比 体内固定酸的排泄(肾脏): 固定酸首先被体液缓冲系统所缓冲,生成H 2CO 3和相应的固定酸盐(根); H 2CO 3在肾脏解离为CO 2和H 2O ,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即固定酸中的H + 以CO 2和H 2O 的形式进入肾小管 上皮细胞,进一步通过H 2CO 3释放H + 进入肾小管腔; 固定酸的酸根以其相应的固定酸盐的形式 被肾小球滤出; 进入肾小管腔的H + 和固定酸的酸根在肾小管腔内结合成相应的固定酸排出体外。 呼吸性调节和代谢性调节(互为代偿,共同调节): 呼吸性因素变化后,代谢性因素代偿: 代谢性因素变化后,呼吸性、代谢性 因素均可代偿: 酸碱平衡的调节: 体液的缓冲,使强酸或强碱变为弱酸或弱碱,防止pH 值剧烈变动; 同时使[HCO3-]/[H 2CO 3]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 呼吸的变化,调节血中H 2CO 3的浓度; 肾调节血中HCO3-的浓度。 使[HCO3-]/[H 2CO 3]二者的比值保持20:1,血液pH 保持7.4。 各调节系统的特点: 血液缓冲系统:起效迅速,只能将强酸(碱)→弱酸(碱),但不能改变酸(碱)性物质的总量; 组织细胞:调节作用强大,但可引起血钾浓度的异常; 呼吸调节:调节作用强大,起效快,30 min 可达高峰;但仅对CO 2起作用; 肾 调节:调节作用强大,但起效慢,于数小时方可发挥作用,3~5 d 达高峰。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代偿性: pH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即[HCO3-]/[H2CO3]仍为20:1, 但各自的含量出现异常变化。失代偿性: pH明显异常,超出正常范围。 判定酸碱平衡紊乱的常用指标: pH值:7.35-7.45(动脉血) 动脉血CO2分压(PaCO2):33-46mmHg,均值40mmHg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SB/AB):正常人AB=SB:22-27mmol/L,均值24mmol/L 缓冲碱(BB):45-52mmol/L,均值48mmol/L 碱剩余(BE):-/+3.0mmol/L 阴离子间隙(AG):12-/+2mmol/L,AG>16mmol/L,判断AD增高代谢性酸中毒

驾照科目一知识点总结

【累计积分】:记分周期12个月,一年满12分的,扣留驾驶证,参加科目一学习并接受考试。 ※记12分:①驾驶车型不符、饮酒后驾驶、事故后逃逸。②未悬挂车牌,故意遮挡车牌,使用伪造的车牌、驾驶证和行驶证。③高速上倒车、逆行。④超速50%以上。⑤4h未休息,休息少于20min。⑥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驾驶校车的。 ※记6分:①违反交通信号灯。②违法占用应急车道。③驾驶证暂扣期间驾驶。④不按规定避让校车。 ⑤以欺骗手段补领驾驶证。 【普通公路的最高时速】:无道路中心线的城市道路30,公路40。同方向只有一条机动车道的城市道路50,公路70。 ※最高30公里/小时:①铁路道口、急弯路、窄路和窄桥。②掉头、转弯、下陡坡。③雾雨雪沙尘冰雹泥泞。④进出非机动车道、牵引故障机动车。 【高速公路的最低时速】:最低60,最高120。标牌红高蓝低黄建议,地面黄高白低。 ①同方向三车道:左110,中间90,右60。②同方向二车道:左100,右60 ③低能见度下: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危险报警闪光灯 <200米:最高60公里每小时,与前车保持100米以上。 <100米:最高40公里每小时,与前车保持50米以上。 <50米:最高20公里每小时,从最近出口尽快驶离高速。 【安全距离】:①发生故障后普通公路放警告标志车后50-100米,高速公路车后150米以外。 ②交叉路口、铁道路口、急弯路、窄路窄桥、陡坡、隧道50米以内不得停车。 ③公共汽车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站30米以内不得停车。 ④车速>100公里,跟车距离100米以上。车速<100公里,跟车距离>50米。 【交通处罚】:应自行撤离而未撤离造成交通阻塞的罚款200元。 ※扣留机动车:未悬挂车牌、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未携带行驶证和驾驶证。 使用其他车辆的号牌、行驶证、保险标志和检验合格标志的,予以收缴,扣留机动车,罚款2000-5000。 使用伪造变造的号牌、行驶证和驾驶证的,予以收缴,罚款2000-5000,处15日以下拘留。 补领驾驶证后,继续使用原驾驶证的,予以收缴,罚款20-200。 ※扣留驾驶证: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达到12分。初次酒驾。 ※吊销驾驶证:假一吊二撤三醉五逃终身。醉驾五年,醉驾出事故终生。 ①将机动车交给驾驶证被暂扣或被吊销的人驾驶,罚款200-2000,并吊销驾驶证。②驾驶拼装或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上道行驶,予以收缴,强制报废,罚款200-2000元,并吊销驾驶证。③超过规定时速50%的罚款200-2000元,并吊销驾驶证。

小学一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叠词

小学一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叠词 1、AABB式重叠词语: 口口声声密密麻麻冷冷清清来来回回跌跌撞撞来来往往踉踉跄跄来来去去里里外外规规矩矩红红火火忙忙碌碌认认真真反反复复端端正正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详详细细快快乐乐明明白白仔仔细细马马虎虎疯疯癫癫蹦蹦跳跳指指点点老老实实男男女女高高兴兴恭恭敬敬扭扭捏捏严严实实吞吞吐吐嘻嘻哈哈开开心心舒舒服服山山水水朦朦胧胧犹犹豫豫轰轰烈烈郁郁葱葱零零星星歪歪扭扭大大小小形形色色叮叮当当滴滴答答风风雨雨纷纷扬扬三三五五完完全全婆婆妈妈叽叽喳喳哭哭啼啼弯弯曲曲沸沸扬扬鬼鬼祟祟匆匆忙忙是是非非的的确确世世代代庸庸碌碌唠唠叨叨利利落落踏踏实实偷偷摸摸客客气气说说笑笑慌慌张张痛痛快快痴痴呆呆方方正正实实在在整整齐齐恍恍惚惚隐隐约约模模糊糊断断续续啰啰嗦嗦三三两两纷纷攘攘家家户户辛辛苦苦干干净净安安稳稳暖暖和和稳稳当当大大方方生生世世浩浩荡荡林林总总大大咧咧迷迷糊糊千千万万熙熙攘攘战战兢兢清清楚楚陆陆续续元元本本原原本本 2、AAB 式词语:

黑黑的白白的小小的大大的绿绿的长长的高高的亮亮的短短的细细的矮矮的美美的粗粗的乖乖的好好的汪汪叫哈哈笑热热的冷冷的啦啦队洗洗手刷刷牙写写字闪闪亮毛毛雨拉拉手吹吹头扭扭腰唱唱歌团团转欣欣然飘飘然 3、ABAC式词语: 一五一十一言一行大吹大擂大慈大悲大惑大解大模大样大摇大摆大手大脚大智大勇小手小脚无法无天无拘无束无穷无尽无声无息不卑不亢不三不四不仁不义不死不活碍手碍脚笨手笨脚多才多艺全心全意蹑手蹑脚冷言冷语美轮美奂疑神疑鬼忽明忽暗忽隐忽现风言风语 4、ABAB式短语: 学习学习恭喜恭喜照顾照顾研究研究热闹热闹活动活动调查调查高兴高兴溜达溜达说道说道商量商量切磋切磋 5、ABCC式的词语: 人才济济喜气洋洋大腹便便得意洋洋神采奕奕怒气冲冲衣冠楚楚可怜兮兮微波粼粼波光粼粼白雪皑皑金光闪闪白发苍苍风尘仆仆小心翼翼千里迢迢沧海茫茫阴风阵阵忧心忡忡劣迹斑斑硕果累累信誓旦旦野心勃勃逃之夭夭风度翩翩疑虑重重来势汹汹形色匆匆忠心耿耿流水淙淙大雪纷纷相貌堂堂忠心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基础总结 绪论 I.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命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及生殖。 3.兴奋性是指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征。 刺激是指机体所处环垄因素的变化刺激条件包括强度、作用时间和强度一时问变化率三个要素反应是指接受刺激后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 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兴奋和抑制阈强度(阈值)是指在作用时间和强度一时间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等于阈强度的刺激为阈刺激,大于阈强度的刺激为阈上刺激,小于阈强度的刺激为阈下刺激 4.体液是机体内液体的总称。 内环境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5.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最重要的是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三种调节各具特点:神经调节迅速、精确而短暂;体液调节作用缓慢、面积广泛、时间持久;自身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回馈是由受控部分的回馈信息调整控制 部分活动的作用,有正、负反馈两种。 正回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的活动通过发 出回馈信息,使反债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一致,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 负反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的活动通过发出回馈信息,使回馈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相反.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方式主要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是只取决于膜两例物质浓度差进行转运的一种方式出胞和入胞作用 易化扩散是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特珠蛋白质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电一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分为载体转运和通道转运两种。 载体转运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争议抑制性; 通道转运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又可分为化学门控信道、电压门控信道和机械门拉信道. 主动转运是物质逆电一化学梯度进行的转运,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发性主动转运。 最重要的为钠一钾泵转运。 出胞是指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变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 入胞指细胞外某些物质团块借助于细胞形式吞噬泡或吞饮泡的方式。 进入细肥的过程,分别称为吞噬和吞饮.吞饮也可以分为液相入胞和受体介导入胞两种形式。2.生物电现象是指细胞在安静或活动时伴有的电活动。 单个细胞膜两侧的生物电称为细胞的跨膜电位,包括静息电位、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 生物电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不同,构成生物电产生的基础。②胞膜在不同状态下时离于的通透性不同.成为生物电产生的关健。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它是细胞安静的标志、它的形成是由于K+的外流。 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受到有效刺激时,在膜两侧产生的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它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由去极化和复极化构成,是Na+内流与K+的外流及Na+—K+泵转运共同形成的、其引起取决于阈电位, 阈电位是使膜上Na+通道突然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值。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和不衰减的可传播性。

植物生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1.水分的存在状态 束缚水—被原生质胶体吸附不易流动的水 特性:1.不能自由移动,含量变化小,不易散失2.冰点低,不起溶剂作用3.决定原生质胶体稳定性4.与植物抗逆性有关 自由水—距离原生质胶粒较远、可自由流动的水。 特性:1.不被吸附或吸附很松,含量变化大2.冰点为零,起溶剂作用3.与代谢强度有关 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大,代谢强、抗性弱;比值小,代谢弱、抗性强 2.植物细胞对水的吸收方式:扩散、集流、渗透作用 1)、扩散作用—由分子的热运动所造成的物质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移动的过程。 特点: 简单扩散是物质顺浓度梯度进行,适于短距离运输(胞内跨膜或胞间) 2)、集流—指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在压力梯度下共同移动的现象。 特点:物质顺压力梯度进行,通过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的水通道 3)、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注:渗透作用是物质顺浓度梯度和压力梯度进行 3.水势及组成 1.Ψw =ψs +ψp+ ψm+ψg Ψs:渗透势Ψp:压力势 Ψm:衬质势Ψg:重力势 1)渗透势—在某系统中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使水势降低的值,又叫溶质势(ψπ)。 ψs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总数:1M蔗糖ψs> 1M NaClψs (电解质) 测定方法:小液流法 2)压力势—ψp〉0,正常情况压力正向作用细胞,增加ψw;ψp〈0,剧烈蒸腾压力负向作用细胞,降低ψw;ψp =0,质壁分离时,壁对质无压力 3)重力势—当水高1米时,重力势是0.01MP,考虑到水在细胞内的小范围水平移动,通常忽略不计。 4)衬质势—由于亲水性物质和毛细管对自由水的束缚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ψm〈0,降低水势. 2.注:亲水物质吸水力: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有液泡细胞,原生质几乎已被水饱和,ψm =--0.01 MPa ,忽略不计; Ψg也忽略,水势公式简化为:ψw=ψs+ ψp *没有液泡的分生细胞、风干种子胚细胞:ψw=ψm *初始质壁分离细胞:ψw = ψs *水饱和细胞: ψw = 0 3.细胞水势与相对体积的关系 ◆细胞吸水,体积增大、ψsψpψw 增大 ◆细胞吸水饱和,体积、ψsψp ψw = 0最大 ◆细胞失水,体积减小,ψsψp ψw减小 ◆细胞失水达初始质壁分离ψp= 0,ψw= ψs ◆细胞继续失水,ψp 可能为负ψw《ψs 4.蒸腾作用(气孔运动) 小孔扩散律(边缘效应)——气体通过小孔表面的扩散速度不与小孔的面积呈正比,而与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汉语拼音 1、正确掌握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声母表23个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韵母表24个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读音节16个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g 2、能准确区分形和音相近的声母、韵母。 形相近的声母:b—d p—q f—t 音相近的声母:z—zh c—ch s—sh l—n 形相近的韵母:ui—iu ie—ei un—ün 音相近的韵母:an—ang en—eng in—ing 音相同的声母与韵母:y—i w—u 3、音节的拼读: 两拼音节:声母+韵母 三拼音节:声母+介母+韵母 韵母单独成音节即零声母:ài ér等 4、能正确拼读音节。 (1)声调一声平平左到右,二声就像上山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就像下山坡。 (2)标调规则先标a o e ,再标i u ü。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轻声不标就空着。

(3)拼写规律小ü有礼貌,见了j q x,要脱帽。小ü见大y,去掉两点还读ü。ü拼n和l,两点省不得。 二、生字: 1、认识生字表(会认字)中的320个汉字(126-128页),能标拼注音。 2、会写生字表(会写字)中的140个汉字(129-130页),会组词。 3、认识25个基本笔画。 汉字笔画名称表 笔画名称例字笔画名称例字笔画名称例字横土日斜钩戏式横折斜钩飞气 竖中门竖钩小水撇点女好 撇人禾卧钩心弯钩手了 捺入木撇折云东横撇弯钩那 点下头横撇又鱼横折折折钩奶 横折口片横折钩也力横折弯沿 横钩写皮竖弯钩儿巴横折提论 竖折山牙乙横折弯钩九亿横折折撇建及 竖提长瓜横撇又鱼ㄣ竖折撇专 竖弯四西提冷扛竖折折钩马鸟 4、掌握汉字书写笔顺规律: 一般规则: (1)、先撇后捺:人八入 (2)、先横后竖:十王干 (3)、从上到下:三竟音 (4)、从左到右:理利礼明湖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 总结

精心整理 生理学基础总结 绪论 I.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命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及生殖。 3.兴奋性是指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 4.胞外液。 5.信息,使反债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一致,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 负反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的活动通过发出回馈信息,使回馈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相反.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方式主要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是只取决于膜两例物质浓度差进行转运的一种方式出胞和入胞作用 易化扩散是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特珠蛋白质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电一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分为载体转运和通道转运两种。 载体转运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争议抑制性; 通道转运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又可分为化学门控信道、电压门控信道和机械门拉信.吞饮 动。它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由去极化和复极化构成,是Na +内流与K +的外流及Na +—K +泵转运共同形成的、其引起取决于阈电位, 阈电位是使膜上Na +通道突然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值。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和不衰减的可传播性。 3.肌肉收缩是指肌肉的长度缩短或张力增加.其过程包括肌细饱的兴奋、兴奋一收缩耦联,收缩三部分,主要步骤如下图

血液 1. 占体重的 2. 透压) 3. 对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血浆蛋白产生胶体渗透压,主要成分是白蛋白,具有免疫功能。 作用是:能使组织液中的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血容量及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 等渗溶液是0.9%Nacl,5%葡萄糖溶液。 4.血浆的正常酸碱度:PH7.35-7.4 5.低于7.35为酸中毒,高于7.45为碱中毒。 5.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我国成年男性红细胞数为(4.0-5.5)x1012/L;成年女性为(3.5-5.0)x1012/L。6.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Hb)。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20一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称为贫血。 7.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包括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血沉,红细胞叠连)、渗透脆性(溶血,低渗溶液)。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愉O2和CO2以及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 红细胞原料是蛋白质和铁(缺铁性贫血),成熟因素是维生素B12,叶酸。 8.正常成人的白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吞噬作用和 免疫作用。 9.正常成人血小板有(100一 其主要功能为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和生理性止 A抗原与 。 )和 也是由于K+外流产生的电一化学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由去极化和复极化两个过程组成,但复极化比较复杂,持续时间较长动作电位共分为五个期,即 去极化期(Na+内流形成)、 复极化l期(快速复极初期,K+外流形成)、 2期(缓慢复极期也称平台期,K+外流和Na+内流形成)、 3期(快速复极末期,K+外流形成) 4期(静息期,离子泵转运形成)

(word完整版)2019年科目一复习重点总结,推荐文档

1)终生吊销, 2)驾驶拼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车上路(吊销,罚款200~2000) 超过规定时速50%(吊销,罚款200~2000) 3)因欺骗/贿赂而撤销(暂扣三年) 酒后驾驶(暂扣6个月,罚款1000~2000) 4)only违法,no违规/违章 5)初次申领驾驶证后实习期为12个月 6)悬挂机动车号牌(车辆用光盘遮挡号牌,属于违法行为,直接扣12分),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 7)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累积记分周期(即记分周期)为12个月,满分为12分,从机动车驾驶证初次领取之日起计算。 8)机动车驾驶人在机动车驾驶证丢失、损毁、超过有效期或者被依法扣留、暂扣期间以及记分达到12分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9)交通标志分为: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施工安全标志和辅助标志。 道路交通标线分为:指示标线、警告标线、禁止标线。 10)在道路同方向划有2条以上机动车道的,左侧为快速车道,右侧为慢速车道。超车只能左侧超,不能右侧超车 11)红圈白底限制最高速度,蓝底限制最低速度。 12)向左转弯、向左变更车道、准备超车、驶离停车地点或者掉头时,应当提前开启左转向灯; 向右转弯、向右变更车道、超车完毕驶回原车道、靠路边停车时,应当提前开启右转向灯。13)(notice)机动车在夜间没有路灯、照明不良或者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情况下行驶时,应当开启前照灯、示廓灯和后位灯,但同方向行驶的后车与前车近距离行驶时,不得使用远光灯。机动车雾天行驶应当开启雾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 机动车在夜间通过急弯、坡路、拱桥、人行横道或者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时,应当交替使用远近光灯示意。此处为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所以需要交替使用远近光灯。机动车驶近急弯、坡道顶端等影响安全视距的路段以及超车或者遇有紧急情况时,应当减速慢行,并鸣喇叭示意。 14)无中线,城三公四,同向一道,城五公七 同向三车道,110-120,90-110,60-90 同向两车道,100-120,60-90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车速低于每小时100公里时,与同车道前车距离可以适当缩短,但最小距离不得少于50米。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二)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 (三)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15)追尾都是后车的责任,因为没有保持足有的安全距离。

驾校科目一题库和知识点总结

驾校科目一知识点和易错点总结 1.【内】离合器踏板——换挡;【中】制动踏板——刹车或减速;【外】加速踏板——油门 2.黄色虚线≤70km/h,黄色实线≤50km/h。 双黄虚线指潮汐车道。双白虚线指减速让行线,双白实线指停车让行线。 双黄实线的确是禁止标线。双黄色其中有一条是虚线的、单实线的都是禁止标线。单黄色虚线的就是指示标线。 3.三年内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或解除强制隔离解毒措施未满3年者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事故后逃逸终身不得申请再考驾驶证。饮酒后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者不得申请驾驶证。 4.扣12分的情况:①驾驶故意污损号牌或不按规定安装号牌的机动车上路②使用伪造、变造的驾驶证③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者④机动车未悬挂号牌⑤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⑥酒后驾车⑦超速50%以上⑧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的 扣6分的情况:①违反交通信号灯②超速20-50%③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行驶④驾驶机动车不按照规定避让校车的 5.事故致人重伤死亡——X<3年拘役 事故致人死亡后逃逸——3≤X≤7年 事故后逃逸致人死亡——X>7年 6.雾天:雾灯+危险报警闪光灯 7.高速公路发生故障,必须驶离行车道,停在紧急停车带或右侧路肩上,开启危险报警闪光

灯并将警示牌设立在后方150m处,夜间开启宽灯和尾灯。 8.驾驶小型载客汽车,车速<100km/h车距保持≥50m,车速≥100km/h车距保持≥100m 9.交通安全标志: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施工安全标志和辅助标志 道路交通标线:指示标线、警告标线、禁止标线 指路标志——有字;指示标志——无字 10.吊销:处罚手段,2年后才能再考(多因违法行为) 撤销:驾驶证本身有问题(使用不正当手段得到),3年后才能再考 注销:①自愿型②未及时换证,依条件再考 11.申请小型汽车C1、小型自动挡汽车C2、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C5、轻便摩托车的申请人应18<X<70岁;申请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或自行机械车的申请人应18<X<60岁。 驾驶证:6年——10年——长期【期满前90d换证】 小车的审验和换证同时进行,但70周岁开始一年一审。大车一年一审(在记分周期满后30d 内)。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承担同等以上责任未被吊销驾驶证者也应在记分周期结束后30d内接受审验。 12.机动车驾驶人初次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和增加准驾车型后的12个月为实习期。实习期开车被扣满12分直接注销准驾车型。 13.醉酒驾驶(≥80mg/100ml):拘役(1-6个月)+罚款(1000-3000元)+吊销驾驶证(5年后才能再考,驾驶运营机动车10年后才能再考) 酒后驾驶(≥20mg/ml):暂扣驾驶证(6个月)+罚款(1000-2000元)+扣12分 酒后驾驶累犯:拘留10天以下;酒后驾驶运营车拘留15天以下

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汉语拼音部分要求做到: (1)能读准声母、韵母,准确拼读音节,读准四声及轻声音节。 (2)能背诵《声母表》。熟悉《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 (3)能按要求在四线格里规范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4)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根据拼音写出要求学会的汉字。 复习内容: 一、熟背并默写会三表(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 1.声母表: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共23个) 注意:(1)zh ch sh r和z c s的位置,这个地方很容易出错。 (2)分清b和d、p和q. (3)特别注意f、t、j三个字母小弯的方向。 (4)分清翘舌音(zh ch sh r)和平舌音(z c s ). 2.韵母表:a o e i u ü(单韵母6个)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复韵母9个) an en in un ün(前鼻音韵母5个) ang eng ing ong (后鼻音韵母4个) 注意:(1)分清ei和ie、ui和iu、üe和ün. (2)特别注意“ou和er”,很容易出错。 3.整体认读音节表: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共16个) 注意:(1)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要直接读出。 (2)分解开需注意: yu(y——ü) yue(y——üe) yuan(y——ü——an) yun(y——ün) 二、标调规则: 1.按照六个单韵母(a o e i u ü)的先后顺序,有a声调就标在a头上,没a就找o e,以此类推。 2.特别注意:小i小u并排站,谁在后面给谁带。 三、去点原则: 1.小ü见到y时,一定去掉两点。如:yu 2.小ü见到j q x,去掉两点还读ü。如:ju qu xu 四、音节的拼读: 1.两拼音节:声母+韵母。

生理学重点总结

生理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 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二.内环境和稳态:体液量(占体重的60%):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等) 1.内环境: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2.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称为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三.生理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神经调节是主要调节形式,基本过程: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迅速、准确、短暂。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 自身调节:心肌细胞的异长自身调节,肾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的自身调节,小动脉灌注压力增高时血流量并不增高的调节都是自身调节。 四.生理功能的反馈控制: 负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是一种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的过程。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钠通道的开放和钠内流互相促进等。 五.应激与应急 参与应激反应的主要激素: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参与应急反应的主要激素: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A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1.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液体镶嵌模型.基本内容①基架:液态脂质双分子层; ②蛋白质:具有不同生理功能; ③寡糖和多链糖. 2.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被动转运: ⑴单纯扩散:小分子脂溶性物质、顺浓度、不耗能。如O2、CO2、NH3等。 ⑵易化扩散: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不耗能、但转运依赖细胞膜上特殊结构的"帮助",包括离子通道和载体转运转运(葡萄糖、氨基酸等)。载体转运的特异性较高,存在竞争性抑制现象。主动转运: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逆浓度、消耗能量。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离子泵钠泵)和继发性主动转运(肠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出胞和入胞: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出入细胞的方式。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神经细胞分泌递质属于出胞作用;上皮细胞、免疫细胞吞噬异物属于入胞作用。 二.细胞的跨膜电变化1.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兴奋性与与阈刺激:反变关系,阈刺激增大表示细胞兴奋性下降。 刺激的三要素:刺激强度(衡量兴奋性的客观指标)、刺激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 2.静息电位RP: ⑴概念: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未受刺激时)膜内外的电位差。静息电位表现为膜外相对为正,膜内相对为负。 极化: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状态。 去极化:电位差的数值向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去极化或除极。 超极化:电位差的数值向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 复极化:细胞先发生去极化,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 ⑴形成条件: ①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离子不均匀分布); ②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通透。 ⑵形成机制:K+外流的平衡电位即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不消耗能量。 ⑶特征:静息电位是K+外流形成的膜两侧稳定的电位差。 3.动作电位AP ⑴概念: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快速、可逆转、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变化。动作电位主要成分是峰电位。 ⑵形成条件:①细胞膜两侧存在浓度梯度差;②细胞膜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③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阈上刺激。 ⑶形成机制:动作电位上升支--Na+内流所致;动作电位下降支--K+外流所致。 ⑷动作电位特征:①产生和传播都是“全或无”式的;②传播的方式为局部电流,传播速度与细胞直径成正比;③动作电位是一种快速、可逆的电变化;④动作电位期间Na+、K+离子的跨膜转运是通过通道蛋白进行的。 ⑸兴奋的周期性变化: 绝对不应期:锋电位,兴奋性降至0,多大刺激也不兴奋 相对不应期:负后电位前期,兴奋性低于正常,阈上刺激才兴奋 超常期:负后电位后期,兴奋性超过正常,阈下刺激即兴奋 低常期:正后电位,兴奋性低于正常 ⑹.局部电位:细胞受刺激后去极化未达到阈电位的电变化。 特点:①不是全或无;②可以总和;③电紧张扩布。 ⑺.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可兴奋细胞兴奋的标志是产生动作电位,因此兴奋的传导实质上是动作电位向周围传播。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导,直径大的细胞电阻较小传导速度快。有髓鞘的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以跳跃式传导,因而比无髓鞘纤维传导快。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是“全或无”式的,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因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三.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⑴兴奋收缩耦联过程:耦联因子Ca2+、结构基础三联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