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消防培训内容教程文件

企业员工消防培训内容教程文件
企业员工消防培训内容教程文件

企业员工消防培训内

企业员工消防培训内容

二、电气火灾电气火灾的情况比较复杂,常见的有:

1、使用电炉、电熨斗等电热器设备后,没有切断电源烤着可燃物。

2、照明灯具设臵不当,烤着可燃物。

3、带电维修电气设备、线路、产生的电火花引着可燃物。

4、电线设备、安装不良、绝缘损坏、短路起火。

5、电视、电扇等电器开户后长时间运行,没有切断电源以致元件发热起火。

三、可燃气体发生燃烧爆炸;主要有软管破损、灶具漏气,修整改动管道不当,忘记关闭阀门等造成气体泄漏,遇明火或高温发生燃烧爆炸。

四、化学易燃物品管理不善

五、其他,在设备检修时,由于在焊接,切割动火作业时,操作不当引起火灾。还有小孩玩火,雷击等

六、装修施工现场违章施工引起

第三节

高层建筑防火检查内容、方法;

一、做好楼层施工、单位的防火检查工作,杜绝引起火灾的一切因素。

(1)有无破损原有的承重墙、梁、阳台、屋面及防火墙的结构;

(2)有无使用禁止的大功率电器;

(3)有无乱拉、乱接电线现象,电线穿管是否耐火;

(4)装修单位现场是否有违章吸烟现象;

(5)穿墙孔洞是否用耐材料堵塞;

(6)进行的电焊、气割等明火作业是否有审批手续;

(7)有无操作上岗证、有无防范措施。(电气焊与油漆、喷漆、木工不能同室同时交叉作业;)

(8)灭火器材是否配备规定的数量和标准;、

(9)有无改动原有煤气管道现象。

二、保证有足够的灭火力量和足够的消防设备。

三、做好楼层的检查(望、闻、听)。

1、查看公用走道、防火通道有无被占用而影响正常功能。

2、消防设施是否完整、好用。

3、有无异常味道(煤气泄漏)

4、设备运行有无异常声响。

四、加强宣传,劝阻业主、住户拜神烧香、纸,要小心监护勿将未完全熄灭的灰迹放入垃圾箱,防止阴燃起火。

五、安全疏散通道的检查有无被堵塞、占用。

第四节高层建筑火灾的安全疏散\计划在发生火灾时,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疏散人员对减少伤亡是极为重要的。所以一定要有周密的安全疏散计划方案。

一、疏散步骤

1、应首先疏散受烟火直接危害的人员(起火单元、或整层)

2、接着疏散受烟火威胁最大的部位的人(事故层的上一层或两层)

3、再疏散起火层的下一层或两层人员为火灾的扑救腾出必要的活动区域

4、根据火势的发展变化情况采取其他行动。如火势已控制或基本扑灭,则可不再继续疏散。如火势尚未控制或仍在发展,蔓延扩大,则应该立即疏散火灾层以上的所有人员,特别注意容易受烟害的顶层人员的安全。

5、明确疏散路线和人流分配,要避免大量人员涌向一个出口,造成挤死、挤伤事故。

6、在楼梯已被气充塞的情况下,或人员来不及往下疏散时,可撒离至楼层天面避难,等待救援。

二、疏散方案;

第三章燃烧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燃烧的概念;燃烧是一种发热、放光的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后产生出与原来物质完全不同的物质。

这种在放热发光的同时发生化学变化使原物质消失,新物质生成的过程就叫燃烧。

第二节燃烧的三个要素

一、燃烧的必备条件:要发生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要有可燃物凡是能在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不同可燃物的燃烧难易程度不同。同一可燃物的燃烧难易程度也会因条件改变而改变,甚至在一定条件下为不燃物,而在另一定的条件下成为可燃物。如铁、铝在纯氧中。

2、要有助燃物凡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都叫助燃物,如空气、氧、氯酸钾、过氧化钠、浓硝酸、浓硫酸等。

3、要有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均称为着火源,可以是明火,也可以是高温物体,可以由热能、化学能、电能、机械能转换而来。炉火、烟头、火柴、蜡烛是居民楼常见的引起火灾的着火源;电器开关、电器短路、静电等产生的电火花是电器火灾常见的着火源;燃烧蔓延方式:导热传递、对流传热、辐射传热。

第三节

火灾的概念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对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 火警与火灾的区别: 火警与火灾都是在违背人们意志而发生的非正常着火事故.火警与火灾的区别取决于经济损失和有无人员伤亡.凡个人损失50元,国家、集体损失100元以及因着火造成死亡或者重伤1人的都叫火灾,不足以上标准的叫火警。火灾又分为重大火灾和特大火灾。

重大火灾:死3人,伤10人或死伤共10人,受灾30户,经济损失5万元。

特大火灾:死10人,伤20人或死伤共20人,受灾25户,经济损失50万元。

第四节防火的基本措施

根据燃烧的条件,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不使燃烧形成。从而达到防火目的,在长期同火灾作斗争中,人们总结出下列几种

防火措施:

1、控制可燃物体即控制可燃物品的储存量。

2、控制爆炸极限即加强通风,降低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浓度。将它们控制在爆炸极限以下。

3、提高耐火极限用防火漆、防火涂料,浸涂可燃材料。

4、隔绝空气就是破坏燃烧的助燃条件。

如:(1)密封在可燃物质的容器设备;

(2)充装惰性气体进行防火保护;

(3)关闭防火门、窗切断空气对流;

(4)用沙、土覆盖可燃物。

5、消除火源:就是破坏引进可燃物燃烧的热能源。

如:(1)火灾危险场所,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2)火灾危险场所,穿防静电的工服和禁止烟火进入;

(3)装接,接地、避雷装臵。

6、防止热爆炸波的蔓延:就是要防止所有燃烧条件的形成,从而防止火灾扩大,减少火灾损失。

第五节

灭火的基本方法

灭火就是为了破坏已形成的燃烧条件,达到灭火目的,灭火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隔离法:就是将还在燃烧的物质与未燃烧的物质隔离,使火势不致蔓延。(拆除防

火隔离带)。

2、窒息法:隔绝空气,使可燃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停止燃烧。(如用不燃物遮盖燃烧物、不燃气体、液体喷到燃烧物上

使之得不到空气而窒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