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1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形态位置及结构.

任务1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形态位置及结构.
任务1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形态位置及结构.

任务一消化系统组成及形态、位置及结构-教学活动设计《动物解剖生理学》教学活动设计

学习情境项目一家畜解剖生理特征

情境6 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征

任务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形态、位置

及结构

课程

类型

专业基础

授课教师班级畜牧兽医教学场地校内实训室和校内实训基地学时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熟练掌握消化系统各个器官的形态、结构、位

置和器官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

熟练掌握牙齿结构与年龄鉴别关系、食管走向

与胃导管投药的基本要求;掌握胃、肠、肝、

胰的形态位置及体表投影,熟悉临床听、扣、

触诊部位。

素质目标培养小组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教学的需求,整个过程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特色,创建具有多样性的教学手段,遵循“以人为本,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认真把握“教、学、做”三个环节”的教学思想;将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有机结合,将学生带到实验室,以标本和组织切片材料进行现场教学,将同学们8人分为一组,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辅助材料电子教案、课程课件、教学视频、复习题、图片资源

教学过程组织

一、知识点、技能点回顾:

教师对上一节课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随机抽取学生回答上个任务的知识要点,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二、导入新课

消化系统是动物有机体摄食、消化、吸收和排粪的主要场所,是保证动物有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途径,对于本章的学习主要为后期其它专业课如内科学等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临床疾病诊断中重要关键内容。

三、教学内容

项目一家畜解剖生理特征

情境6 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征

任务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形态、位置及结构

内容设计梗概:

1.消化系统的组成;

2.消化管的形态、结构、位置和生理功能;

3. 消化腺的形态、结构、位置和生理功能。

教案内容(略)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交流——作业

五、学生学习情况检测

1.教师总结,并对相关内容提出问题,随机抽取学生回答。

2.教师主动与学生沟通,初步建立关系,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与需求。

能力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举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完成此次情境过程并说明该小组活动中情境完成情况。教师对学生完成此次情境的表现进行小结。最后发放情境学习考核单,学生填写完成后,教师对此做出综合评价。

消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由消化器官口腔、咽、胃、肠和分泌消化液的肝、胆、胰组成。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食物在消化道经过系列复杂的过程,转变成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食物的消化是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共同完成的,是对食物进行再加工的机械过程。食物经过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成食糜,增加与消化酶、肠粘膜的接触,以利分解和吸收。 食物的吸收是由胃、小肠、肝、胆、胰分泌的消化液、各种酶,将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解为最小分子的营养物质,经肠粘膜细胞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中,输送到全身的组织和细胞,吸收的全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消化和吸收是一个连续的以消化系统为主,多个系统参与调节和控制的综合性生物过程。 (一)咀嚼 人体对食物进行再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咀嚼和吞咽。食物在口腔中经过牙齿、咀嚼磨碎,舌头的充分搅拌,与唾液混合成滑润的食团,经食管送入胃内。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这就是馒头在口腔中反复咀嚼时,甜味的来源。 充分咀嚼对食物的消化十分重要。该过程将食物切磨成小颗粒,为下一步食物消化做好准备,如小颗粒可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混合液对肠粘膜有保护作用;食物颗粒与肠粘膜接触面积可大大增加,营养物质可以充分被吸收。咀嚼动作和食物的香味可反射性刺激胃肠的运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为营养物质的吸收做好准备。老年人、牙齿脱落不全、口腔疾患、吞咽困难等均可以降低咀嚼效果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唾液是口腔分泌的一种无色的液体,全天约分泌0.8~1.5L,主要成分有99%的水,其他成分是K+、HC0 -、Na+、Cl-,其中K+’浓度是血浆浓度的7倍,呕吐、大量流涎等可丢失大量水和K’,也影响食物的消化。 (二)吞咽 食物经食管送入胃的过程称作吞咽。咽部、食管的组织结构完整、弹性良好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肛门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消化道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1)口腔:口腔是消化道的开始部位,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牙齿损伤以后,食物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咀嚼,因而会加重胃、肠的负担。 (2)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无消化 和吸收能力。 (3)食道:是物物进入体内的通道,可以蠕 动将食物推入胃。 (4)胃(如图): 位于腹腔的左上方,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 胃呈囊状结构,由外至里依次由浆膜,肌肉层、黏 膜下层,黏膜4层绀成,黏膜具有腺体,能分泌胃 酸和胃蛋白酶等 胃具有暂时储存食物并蠕动进行物理性消 化.以及利用盐酸、蛋白酶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 的作用。 (5)小肠:小肠盘曲在腹腔里,长约5~ 6米,开始的一段叫十二指肠。小肠是消化道 中最长的段,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 主要场所。小肠壁也分为4层,与胃壁相似。 小肠黏膜的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 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如图)。小 肠绒毛间的黏膜凹陷形成肠腺,可以分泌肠 液消化食物。小肠内表面具有的皱襞和小肠 绒毛,大大地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6)大肠:大肠开始的一段叫盲肠,盲肠上有一细小突起叫阑尾,肓肠位于腹腔右下部,所以患阑尾炎时.右下腹部疼痛。大肠无消化能力,但有较弱的吸收能力,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7)肛门: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到体外。 消化腺: 人体的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是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胃腺和肠腺是位于消化道壁内的腺体。 (1)唾液腺 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的主要作用是湿润口腔和食物,便于吞咽;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促使一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唾液中含有的溶菌酶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2)胃腺

人体消化系统-论文

漳州师范学院 研究人体消化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 姓名:陈燕平____________学号:101301217 _ 系别:生物系 专业:生物科学 年级:10级 指导教师:胡俊西 2010年01月10日

摘要:人体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排除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消化系统的功能正常是机体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基础,其某些部位出现问题,会影响机体正常运行,引起人体不良反应。因此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探索常见因消化系统问题引起的不良反应的病因,以及寻求解决的方法都非常重要。 关键词:人体消化系统结构功能 一、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简介 人体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主要功能是完成食物摄取、消化,营养吸收以及将未消化的残渣排出体外,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其中大消化腺又包括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小消化腺包括颊腺、食管腺、胃腺和肠腺等。

1.消化道 (1)口腔。口腔作为消化管的起始部位,包括很多种器官,主要有口唇、面颊、腭、牙、舌和口腔腺。食物从口进入,牙执行咀嚼功能,把进入的食物切碎、撕断和研磨;舌起搅拌、感受冷烫和味道的作用,口腔腺则分泌唾液溶解食物,最后通过唇、颊、腭和舌的共同作用将食物推送到咽喉下部。 (2)咽。咽介于口腔和食道之间,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全长约12 cm。咽的后壁与侧壁较完整,前壁自上而下分别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因此,咽可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 在消化系统中,咽的主要功能是下吞食物,使之从口腔转入食管。食团接触咽峡粘膜时即引起吞咽反射,接着在软腭上、鼻咽腔、舌根、咽缩肌、杓会厌肌、甲会厌肌、甲舌骨肌等的作用下,食团通过咽进入食管。 (3)食道。食道处于咽喉和胃之间,是一条由肌肉组成的通道。其全长约为22~25 cm,可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其中颈部和腹部都很短,绝大部分位于胸部。食道主要功能是将食物从咽喉传递到胃中。在食管和胃的连接处有一个高压区,其压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食物从口腔进入身体内,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变成身体的营养,整个过程叫做消化吸收。完成这一个过程是通过一个特殊的生理结构,那就是消化系统。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1.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肛门组成。 (1)口腔是消化道的起端。口腔内有舌和牙齿。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负责咀嚼食物。舌的主要功能是搅拌食物。 (2)咽是进食与呼吸的共同通道。 (3)食道位于咽与胃之间,负责将食物推入胃。 (4)胃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位于腹腔左上方。胃壁肌肉的收缩强而有力,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并初步消化食物。 (5)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食物在小肠内被消化后,大部分由小肠壁吸收。 (6)大肠较小肠粗大。大肠主要功能是吸收由小肠进入大肠的食物残渣中多余的水分,形成粪便。 (7)肛门是粪便排出体外的通道。 2.消化腺的结构和功能 1、初步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消化系统的卫生与保健。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脏、肝脏、胃脏和肠腺。均可分泌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1)唾液腺位于口腔内,分泌的唾液输入口腔。唾液能湿润口腔和食物,便于吞咽。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使淀粉分解成为麦芽糖。细嚼少量馒头,会有淡淡的甜味。另外,唾液还能清洁口腔,有杀菌作用。 (2)胃腺是胃壁粘膜内陷形成的,可以分泌大量胃液(主要由盐酸和胃蛋白酶构成),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小肠腺是小肠粘膜中的微小腺体,分泌肠液,含有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酶,能把蛋白质,淀粉,脂肪消化成能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葡萄糖、脂肪酸等。 (4)胰腺位于胃的后方,分泌的胰液,含消化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酶。 (5)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能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分解。另外,肝脏还能在蛋白质、糖类、脂肪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并能解毒,甚至有造血的功能。 3.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一)保护牙齿 1.定期检查牙齿。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矫治。 2.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3.不要咬坚硬的东西。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的组成 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描述人体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和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消化系统图,使学生了解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调查活动,使学生了解龋齿的形成原因和龋齿发生率。 引导学生制作小肠结构模型,使学生体会小肠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对龋齿发生率的调查,使学生关注牙齿健康,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引导学生在分组活动中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哪些?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营养物质有哪三类? 有人说,水分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对否?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又不提供能量,但在维护人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和调节生命活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人体缺乏VA、VB1、Vc、VD各会得什么病? 有人说,儿童晒太阳可预防佝偻病,这有什么道理?。 学了上节课,我们在饮食上应该怎么做?学生回答:营养要全面、均衡,不偏食,挑食) 引入:幻灯片显示,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糖类和脂肪,这些食物都是我们餐桌上熟悉的食品,进入人体后必须经过复杂的变化,才能转变成人体可吸收利用的物质。需要经过怎样的过程呢?人体哪个系统具有这项功能?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人体。引入课题——屏幕显示 教学: 师:现在分组观察课本P28人体消化系统图,结合文字,学习每个消化器官的位置及功能。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观察结果,每个小组可以利用各种方式介绍,比如讲解、形象化表演等。 师生共同归纳: 下面我们来了解与消化直接有关的几个重要器官,消化道的起始部分是口腔,口腔内有牙齿和舌,牙齿和舌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牙齿的外形及结构。让学生观察学习。教师指出牙釉质的特点,为下面的内容做铺垫。 师:虽然人体最坚硬的器官是牙齿,但很多人却患有牙疾,龋齿是最常见的一种,课前我们已经布置了调查龋齿发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与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与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肛门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消化腺有小消化腺与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与胰。 消化道各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1)口腔:口腔就是消化道的开始部位,里面有牙齿、舌与唾液腺。牙齿的主要功能就是切断、撕裂与磨碎食物,牙齿损伤以后,食物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咀嚼,因而会加重胃、肠的负担。 (2)咽:就是食物与空气的共同通道,无消化与 吸收能力。 (3)食道:就是物物进入体内的通道,可以蠕动 将食物推入胃。 (4)胃(如图): 位于腹腔的左上方,就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 分。胃呈囊状结构,由外至里依次由浆膜,肌肉层、 黏膜下层,黏膜4层绀成,黏膜具有腺体,能分泌胃 酸与胃蛋白酶等 胃具有暂时储存食物并蠕动进行物理性消化. 以及利用盐酸、蛋白酶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的作 用。 (5)小肠:小肠盘曲在腹腔里,长约5~6 米,开始的一段叫十二指肠。小肠就是消化道 中最长的段,就是消化食物与吸收营养物质 的主要场所。小肠壁也分为4层,与胃壁相似。 小肠黏膜的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 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如图)。小 肠绒毛间的黏膜凹陷形成肠腺,可以分泌肠 液消化食物。小肠内表面具有的皱襞与小肠 绒毛,大大地增加了消化食物与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与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与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6)大肠:大肠开始的一段叫盲肠,盲肠上有一细小突起叫阑尾,肓肠位于腹腔右下部,所以患阑尾炎时.右下腹部疼痛。大肠无消化能力,但有较弱的吸收能力,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与部分维生素。 (7)肛门: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到体外。 消化腺: 人体的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与肠腺。其中,唾液腺、肝脏与胰腺就是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胃腺与肠腺就是位于消化道壁内的腺体。 (1)唾液腺 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的主要作用就是湿润口腔与食物,便于吞咽;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促使一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唾液中含有的溶菌酶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2)胃腺

2《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

《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 【练习题】 ◇A1型题 1.内脏 A.包括消化、呼吸和泌尿3个系统 B.全部位于胸、腹腔内 C.各系统都借孔、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 D.心是内脏器官 E.脾也是内脏器官 2.不属于内脏的系统是 A.泌尿系统 B.脉管系统 C.生殖系统 D.呼吸系统 E.消化系统 3.属中空性器官的是 A.肾、输尿管、膀胱 B.气管、肺 C.胃、肝 D.盲肠、阑尾、胰 E.输卵管、子宫 4.属实质性器官的是 A.肝、胰 B.主支气管、肺 C.肾、输尿管 D.前列腺、输精管 E.卵巢、子宫 5.有“门”的器官是 A.横结肠 B.肾 C.输卵管 D.气管 E.胃 6.上消化道不包括 A.口腔 B.十二指肠 C.空肠 D.胃 E.食管 7.下消化道不包括 A.盲肠 B.十二指肠

C.回肠 D.结肠 E.直肠 8.对口腔的描述中,错者为 A.向前经口裂通外界 B.向后经咽峡与咽相通 C.口腔二侧为颊 D.口底由黏膜、肌和皮肤组成 E.当上、下牙列咬合时,口腔前庭与固有口腔互不相通9.腭 A.前1/3为硬腭 B.软腭由横纹肌和黏膜构成 C.软腭又称腭帆 D.自腭帆向两侧的弓形皱襞,前方一对称腭咽弓 E.腭垂位于腭咽弓与腭舌弓之间 10.舌 A.为肌性器官,表面被覆黏膜 B.界沟之后为舌根,占舌的后1/3 C.舌扁桃体位于舌根部的黏膜内 D.丝状乳头不含味蕾 E.以上全对 11. 舌肌 A.为舌外肌,受舌咽神经支配 B.属于舌骨下肌群 C.一侧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 D.一侧收缩,舌尖偏向同侧 E.受舌下神经支配,为舌内肌 12.牙 A.可分牙冠和牙根两部 B.牙腔内有牙髓 C.牙完全由牙本质构成 D.乳牙和恒牙均有前磨牙 E.牙冠和牙根的表面均覆有釉质 ┼表示 13. 5 A.右下颌第2前磨牙 B.左下颌第2前磨牙 C.右下颌第2乳磨牙 D.左下颌第2乳磨牙 E.左下颌第2磨牙 14 .┼Ⅲ表示 A.右上颌尖牙 B.左上颌尖牙 C.右上颌乳尖牙

《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及参考答案概要.

消化系统 一、选择题 1.不含味蕾的结构是: A.轮廓乳头 B.菌状乳头 C.软腭的粘膜上皮 D.丝状乳头 E.会厌的粘膜上皮 2.颏舌肌: A.是成对的舌内肌 B.起于下颌骨的颏结节 C.止于舌的两侧 D.两侧收缩时可拉舌向前下 E.单侧收缩时,使舌尖伸向同侧 3.一侧收缩时,使舌尖伸向对侧的肌是: A.颏舌肌 B.舌骨舌肌 C.茎突舌肌 D.腭舌肌 E.以上都不是 4.|6是: A.左上颌第1乳磨牙 B.左上颌第2前磨牙 C.左上颌第1恒磨牙 D.右上颌第1恒磨牙 E.右上颌第2恒磨牙 5.|Ⅳ表示: A.右上颌第1乳磨牙 B.右上颌第1前磨牙 C.左上颌第1乳磨牙 D.左上颌第1前磨牙 E.左上颌第2乳磨牙 6.腮腺管: A.发自腺的前缘下份 B.在颧弓下2横指处越过咬肌表面 C.开口于与上颌第二前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 D.开口于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 E.穿咬肌开口于腮腺管乳头 7.食管的第二个狭窄约距中切牙: A.15cm B.25cm C.40cm D.45cm E.50cm 8.食管的第三个狭窄约平: A.第8胸椎 B.第9胸椎 C.第10胸椎 D.第11胸椎

E.第12胸椎 9.胃: A.在中等充盈时,位于右季肋区 B.分为胃弯、胃体和胃窦 C.角切迹将胃窦分为幽门窦和幽门管 D.幽门窦与幽门管之间有中间沟 E.胃入口称幽门,出口称贲门 10.当行胃镜检查时,为避免胃镜进入呼吸道, 常需嘱病人作: A.咳嗽动作 B.发“啊”音 C.转动头部位置 D.吞咽动作 E.深呼吸 11.十二指肠: A.为腹膜外位器官 B.全部由腹腔动脉分支供血 C.只接受胃液和胆汁注入 D.呈“C”形包绕胰头 E.以上全错 12.关于牙齿的描述正确的是: A.乳牙无臼齿 B.上颌第二磨牙为双根牙 C.磨牙都有三个根 D.牙的最外层被牙周膜包绕 E.下颌牙齿牙髓的主要成分来自下牙槽的 血管和神经 13.左腮腺导管开口于所对应的颊粘膜处:A.|5 B.|7 C.|8 D.6┐ E.5┐ 14.关于咽峡的正确描述是: A.是咽腔最窄处 B.其上界为硬腭 C.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叉处 D.下界为舌根 E.两侧有咽扁桃体 15.关于大唾液腺的正确描述是: A.腮腺管位于颧弓下方,横过颊肌,穿过咬肌 B.腮腺管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牙冠 C.舌下阜是舌下腺管的唯一开口 D.下颌下腺大管开口于舌下襞 E.腮腺为唾液腺中最大的一对 16.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存在于: A.直肠 B.阑尾 C.大肠 D.结肠

解剖学基础消化系统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消化系统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消化系统包括___和___两大部分。 2、口腔可分为前外侧方___和后内侧方的___两部分。 3、颏舌肌一侧收缩使舌尖伸向___侧,双侧收缩使舌向___伸。 4、人的一生先后有两组牙发生,第1组牙称___牙,共有___个,第2组牙称___牙,共有___个。 5、牙在外形上可分为___、___和___三部分。 6、牙质是构成牙的主体,___覆盖于牙冠的牙质表面,___包于牙根和牙颈的牙质表面。 7、牙周组织包括___,___和___三部分。 8、消化腺包括___、___和___等大消化腺以及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 9、腭扁桃体位于___和___之间的扁桃体窝内。 10、唾液腺又称口腔腺,主要包括___、___和___三对。 11、咽是___和___的共同通道,它分为___、___和___三部分。 12、咽腔鼻部的侧壁上有___口,此口的后上方有一深窝,称___。 13、食管下端约在第___胸椎体下缘平面与___相续,上端连接___。食管依其行程分为___、___和___三部。 14、胃的入口称___,与___相接;出口为___与___相延续。 15、在中等充盈时,胃的大部分位于___,小部分位于___。 16、胃的幽门部,可分为左侧的___和右则的___两部分。 17、小肠上接胃的___,下接___,分___、___和___三部。 18、十二指肠呈蹄铁形包绕___,可分为___、___、___和___四部分。 19、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的___部,它是___和___的共同开口。 20、十二指肠悬肌的作用是将___固定于腹后壁,也是临床手术中确定___起端的标志。 21、大肠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五部分。 22、结肠分为___、___、___和___四部分。 23、结肠和盲肠在形态上有___、___和___三大特征,借此与小肠区别。 24、直肠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上部的凸向后方叫___;下部的凸向前方叫___。

人教版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设计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 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的生物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新奇的,因为我们每天都在摄取食物,那它在我们身体中的变化是怎样的,学生对于这个问题会产生好奇心,所以这个知识点让学生掌握的程度是可观的。 二、教学目标 1、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人体的六种营养是在哪里开始消化的; 3、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知道食物是如何在人体中消化的; 难点:知道食物是如何在人体中消化的;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小组合作相结合。 六、教学设计思路 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这个知识点,我采用的方法是故事导入引新知,让学生在模糊的印象中进行巩

固学习,最后采取总结归纳的形式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适合学生自主获取知识。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故事导入) 我的名字叫食物,我由六种物质组成,这一天,小明的妈妈将我放到盘子里,小明放学回到家后,就将我吃了下去,这时,我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旅程: 1、我进入一个黑洞并被白白的东西挤压,还让一条软软的东西搅拌着,还有黏黏的液体浇在我的身上,这时我身体中的一种物质慢慢的变成了带有甜味的东西; 2、随后,我被一个地方发出的力推进了一个长长的管道,还好,在这里我没有丢东西; 3、这里好宽敞,像一个袋子一样,这时我身体又不听我的使唤了,在酸雨的作用下有一种物质又发生了改变,这是我不能控制的,而且我发现我还有点变干了; 4、在袋子中过了一段时间,我又进入一条长长的管道,这里可真是柔软,有好多绒毛,可能这个管道感觉对付不了我的身体,就请来两个助手来帮忙,随后我就变成了一段一段的,而且我感觉我还在变干; 5、我又高兴了一下,因为我进入了一个宽的管道,这时我走着走着,却到了一个死胡同,这个死胡同还有一个尾巴,最后我从一个出口出去,终于重见天日了。

任务1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形态位置及结构.

任务一消化系统组成及形态、位置及结构-教学活动设计《动物解剖生理学》教学活动设计 学习情境项目一家畜解剖生理特征 情境6 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征 任务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形态、位置 及结构 课程 类型 专业基础 课 授课教师班级畜牧兽医教学场地校内实训室和校内实训基地学时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熟练掌握消化系统各个器官的形态、结构、位 置和器官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 熟练掌握牙齿结构与年龄鉴别关系、食管走向 与胃导管投药的基本要求;掌握胃、肠、肝、 胰的形态位置及体表投影,熟悉临床听、扣、 触诊部位。 素质目标培养小组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教学的需求,整个过程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特色,创建具有多样性的教学手段,遵循“以人为本,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认真把握“教、学、做”三个环节”的教学思想;将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有机结合,将学生带到实验室,以标本和组织切片材料进行现场教学,将同学们8人分为一组,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辅助材料电子教案、课程课件、教学视频、复习题、图片资源 教学过程组织 一、知识点、技能点回顾: 教师对上一节课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随机抽取学生回答上个任务的知识要点,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二、导入新课 消化系统是动物有机体摄食、消化、吸收和排粪的主要场所,是保证动物有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途径,对于本章的学习主要为后期其它专业课如内科学等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临床疾病诊断中重要关键内容。 三、教学内容 项目一家畜解剖生理特征 情境6 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征 任务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形态、位置及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