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板楼盖设计计算书

单向板楼盖设计计算书
单向板楼盖设计计算书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书

1

目录

1 基本设计资料(1)(1)材料(1)(2)荷载标准值(1)

2 板的设计(1)(1)确定板厚及次梁截面(1)

①板厚(1)

②次梁截面(1)(2)板荷载计(2)

①计算简图(2)

②弯矩及配筋计(3)

3 次梁设计(4)(1)计算简图的确定(4)

①荷载(4)

②主梁截面尺寸选择(4)

③计算简图(4)(2)内力及配筋计算(6)

①正截面承载力计算(6)

②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7)

4 主梁设计(8)

(1)计算简图的确定(8)

①荷载(9)

②计算简图(9)

(2)内力计算(9)(3)截面配筋计算(10)(4)附加横向钢筋计算(12)参考文献(14)

设计计算书

1.基本设计资料

⑴材料

C30混凝土:

f=14.3N/mm2,t f=1.43N/mm2,tk f=2.01N/mm2;

c

钢筋:HRB400级(

f=360N/mm2,bξ=0.517)。

y

⑵荷载标准值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q=1.4?16=5.6N/mm2;

k

水泥砂浆:20kN/m3;钢筋混凝土:25kN/mm2;混合砂浆:17kN/mm2。

2.板的设计(按塑性理论方法)

⑴确定板厚级次梁截面

①板厚:h≥l/40=1800/40=45mm,并应不小于工业建筑楼面最小厚度60mm,取h =80mm。

②次梁截面:次梁截面高h按(1/20—1/12)l初步估算,选h=300mm,截面宽b=(1/3—1/2)h,选b=150mm。

⑵板荷载计算

楼面面层 0.02×20=0.4kN/m 2 板自重 0.08×25=2.0kN/m 2 板底抹灰 0.015×17=0.255kN/m 2 恒荷载g 1.2×(0.4+2.0+0.255)=3.186kN/m 2 活荷载q 1.3×5.6=7.28kN/m 2

g+q=10.466kN/m 2 (3)计算简图

取板宽b =1000mm 作为计算单元,由板和次梁尺寸可得板的计算简图(实际6跨,可按5跨计算),如图2所示。其中中间跨的计算跨度n l l =0;边跨的计算跨度2/0h l l n +=。边跨与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1.65-1.58)/1.58=4.43%,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a )

(b ) 图2 板的计算简图

⑷弯矩及配筋计算

取板的截面有效高度mm h h 602080200=-=-=,并考虑②—⑤轴线间的弯矩折减,可列表计算,如表1所示。

★对四周与梁整浇得单向板跨中和中间支座处,弯矩可减少20%(如表1中

3 2.28 3.186 28 . 7 < = = g q

括号数字),也可直接采用钢筋面积折减,即将非折减处的刚劲面积直接乘以0.8,这样计算简便些,且误差不大、便于安全。

★板配筋选择法:现浇板的配筋用s表示。在求出钢筋面积

s

A后,习惯上是通过查“板配筋表”(附表1)得到间距的;通过对该表编制的了解,不难看出:

钢筋直径d、间距s、计算面积

s

A之间有如下关系:

表1 板的配筋计算

6@180 6@180

8@200

(6@200)

8@200 (6@200)

注:①括号内数字用于②

2

4

1000d s A s π?=

则有

s

s A d A d s 2

2)28()025.28(≈

= 因楼面所受动力荷载不大,可采用分离式配筋,配筋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3 板配筋示意图

3.次梁设计(按塑性理论计算) ⑴计算简图的确定 ①荷载

板传来的恒荷载 3.186×1.8=5.735kN/m 次梁自重 1.2×25×0.15×(0.3-0.08)=0.99kN/m 次梁粉刷 1.2×17×0.015×(0.3-0.08)×2=0.135kN/m 恒荷载 g=6.86kN/m

活荷载 q=1.3×5.6×1.8=13.104kN/m g+q=19.964kN/m q/g=1.91<3 ②主梁截面尺寸选择

主梁截面高度h为(1/14—1/8)

l=280—490mm。选用h=500mm,由b=(1/3—

1/2)h,选b=200mm,则主梁截面尺寸h

b =200mm×500mm。

③计算简图

根据平面布置及主梁截面尺寸,可得出次梁计算简图(图4).中间跨的计算

跨度

l=n l=3.7m;边跨的计算跨度0l=n l+a/2=3.74m<1.025n l=3.71m,边跨的计算0

跨度和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3.71-3.7)/3.7=0.27%,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a)

(b)

(a)尺寸及支承情况;(b)计算简图

图4 次梁计算简图

⑵内力及配筋计算 ①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次梁跨中截面按T 行截面计算。翼缘计算宽度按规定选用,有:

'f b ≤

30l =3

3700=1233mm 'f b ≤b +n s =200+1650=1850mm

取0h =300-40=260mm ,'f h /0h =80/260=0.308>0.1,故取'f b =1233mm 。且

''

1f

f

c h b f α(0h -2

'f h )=1.0×14.3×1233×80×(260-

2

80

)=310.3kN ·m 。 次梁支座截面按b ×h =150mm ×300mm 的矩形截面计算。并取0

h =300-40=260mm ,支座截面应满足ξ≤0.35。''1f

f

c h b f α(0h -2

'f h )>M ,故为第一类T

形截面。以下计算过程列表进行(表2)。

表2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力纵向钢筋采用HRB400级)

214 214 212 212 实际钢筋截面面

注:bh A s min min ρ==0.15%×150×300=67.5mm 2

②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剪力设计值如表3所示

表3 剪力设计值计算及箍筋计算表

箍筋肢数、直径

26

26 26

26

注:mm s 150max =。

截面尺寸校核:

473.1150

026<==b h w 00.25bh f c c β=0.25×1.0×14.3×150×260=139.425kN>V

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根据计算结果,画出次梁配筋图如图1所示

图 1次梁配筋图

4.主梁设计 (1)计算简图的确定 ①荷载

次梁传来恒荷载 6.86×3.6=24.69kN 主梁自重 1.2×25×0.2×(0.5-0.08)×1.8=4.536kN 梁侧抹灰 1.2×17×1.8×0.015×(0.5-0.08)×2=0.46kN 恒荷载G G=29.686kN 活荷载Q 13.104×3.6=47.1744kN G+Q =76.8604kN ②计算简图

i 梁=E E L EI 53103.53900

12500200?=??=

i 柱=E E L EI 54

106.1420012300?=?=

i 梁/i 柱=57.6106.1103.525

5>=???E

E

主梁线刚度与钢筋混泥土主线刚度比大于5,则中间支撑按铰支座考虑,边支座为砖砌体,支承长度为370mm 。

图2 主梁几何尺寸与支承情况

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各跨计算跨度均可取支座中心线间距离。则中间跨o l =3.6m ,边跨o l =3.66m 。计算简图详图如下图所示。

(2)内力计算

查附表18,可求恒荷载作用下及各种活荷载最不利布置下的内力,如图

表4 恒荷载与活荷载作用下内力

180 220

170注①横线以上为内力系数,横线以下为内力值,单位为)(M m KN ?或

)

(V kN

②计算支座弯矩时,采用相邻跨度平均值 ③跨内较小弯矩可采用脱离体的方法确定

(3)截面配筋计算

跨中截面在正弯矩作用下,为T 形截面,其翼缘宽度按规定取用为:

'f b ≤

30l =3

3600=1200mm 'f b ≤b +n s =4400mm

所以'f b =1200mm

跨中钢筋按一排考虑,mm a h h s 460405000=-=-=。

支座截面在负弯矩作用下,为矩形截面按一排钢筋考虑,取

mm a h h s 460405000=-=-=,主梁中间支座为整浇支座宽度

b=200mm,则支座边

b V M M C 2

-

=,KN Q G V 8604.760=+=,配筋计算结果如表5、表6所示。

表5 主梁正截面受剪计算

注:①

2

2f 0'1b f f f c α,边跨中和中间跨中均为第一类T 形截面; ②中间支座弯矩已修正为

C M ;

③2

min smin mm 200500200%2.0=??==bh A ρ。

表6 主梁斜截面受剪计算 2

14

2

12

2

12(2

12)

308 226 226(226)

8

8

8

0.191

0.191

0.191

注:抗剪计算时的b 均为腹板宽度b=220mm 。

(4).附加横向钢筋计算

由次梁传至主梁的集中荷载设计值:

F=24.69+47.1744=71.8644KN

附加横向钢筋应配置在mm h b s 850)300500(21503231=-?+?=+=的范围内。 由集中荷载不大,故仅选择配附加箍筋,由1sv yv A mnf F ≤并选用8双

肢箍,则:

988.12

.503602108644.713

=???≥m 取m=4个,在主次梁相交处的主梁内每侧加28箍筋。

(4)主梁配筋图 ①按比例画出主梁。

②按同样比例画出主梁纵向配筋图。 主梁的配筋图如下图所示

主梁配筋图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案例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案例 某水电站副厂房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结构。其平面尺寸为 22.5m×18.0m,平面布置如图1 所示。 楼板上层采用20mm厚的水泥砂浆抹面,外墙采用240mm厚砖墙,不设边柱,板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120mm,次梁和主梁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240mm。 板上可变荷载标准值qk=6 kN/m 2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梁中受力钢筋为HRB335 级,其余钢筋为PRB235 级。 初步拟定尺寸:板跨为 2.5m,板厚为100mm;次梁的跨度为 6.0m,其截面尺寸为200mm×500mm;主梁跨度为7.5m,其截面尺寸300mm×800mm。按刚度要求,板厚h≥l/40 =2500/40=63mm,次梁高度h≥l/25=240mm,主梁高度h≥l/15=500mm,拟定尺寸均满足刚度要求。 该厂房为3级水工建筑物,基本组合时的安全系数K=1.25。试为此楼盖配置钢筋并绘出结构施工图。

(一)板的设计 1.计算简图 板的尺寸及其支承情况如图2(a)所示。 计算跨度:边跨ln1=2500–120–200/2=2280mm l01=ln1+b/2+h/2=2280+200/2+100/2=2430mm l01=ln1+a/2+b/2=2280+120/2+200/2=2440mm l01=1.1ln1=1.1×2280=2508mm 应取L01= 2430mm,但为了计算方便和安全,取L01=2500mm

中间跨L02=lc=2500mm 两跨相差(L02–L01)/L02=(2500–2430)/2500=2.8 %<10 %,应按等跨来考虑, 9 跨按5 跨计算。其计算简图如图2(b)所示。 图 2 连续板的构造及计算简图 2.荷载计算: 在垂直于次梁的方向取1m宽的板带作为板的计算单元。 永久荷载:100mm厚钢筋混凝土板自重25×1.0×0.1=2.5kN/m 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重20×1.0×0.02=0.4kN/m 永久荷载标准值gk=2.5+0.4=2.9kN/m 可变荷载:可变荷载的标准值qk=6.0kN/m 折算荷载:gk′=gk+qk/2=2.9+6.0/2=5.9kN/m qk′=qk/2=6.0/2=3.0kN/m 3.内力计算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某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建筑轴线及柱网平面见图1。层高4.5m。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5kN/m2,其分项系数。楼面面层为30mm厚现制水磨石,下铺70mm厚水泥石灰焦渣,梁板下面用20mm厚石灰砂浆抹灰梁、板混凝土均采用C25级;钢筋直径≥12mm时,采用HRB335钢,直径<12mm,采用HPB235钢。 二、结构布置 楼盖采用单向板肋形楼盖方案,梁板结构布置及构件尺寸见图1。 图1 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布置 三、板的计算 板厚80mm。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取每m宽板带为计算单元,有关尺寸及计算简图如图2所示。 图2 板的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30mm现制水磨石 m2 70mm水泥焦渣 14kN/ m3×0.07m= kN/ m2 80mm钢筋混凝土板25kN/ m3×0.08m=2 kN/ m2 20mm石灰砂浆 17kN/ m3×0.02m= kN/ m2 恒载标准值g k= kN/ m2 活载标准值q k= kN/ m2

荷载设计值 p =×+×= kN/ m 2 每米板宽 p = kN/ m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板厚 h =80mm ,次梁 b×h=200mm×450mm 边跨l 01=2600-100-120+80/2=2420mm 中间跨l 02=2600-200=2400mm 跨度差(2420 3.配筋计算 b =1000mm ,h =80mm ,h 0=80-20=60mm ,f c = N/mm 2, f t = N/mm 2, f y =210 N/mm 2 对轴线②~④间的板带,考虑起拱作用,其跨内2截面和支座C 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折减20%,为了方便, 其中ξ均小于,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条件。 281 0.35%100080 ρ= =?>min 1.270.2%45450.27%210t y f f ρ==? =及 板的模版图、配筋图见图3 。板的钢筋表见下表。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 程设计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任务 书…………………………………………………….………………….……………………… (2) (一)设计题目……………………………………………..……………….……………………… (2) (二)设计资料…………………………………………………..………….……………………… (2) (三)设计内容………………………………………………………..…….……………………… (2)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2) 三、内力计算 (3) (一)板的设计 (3)

(1)荷载 (3) (2)计算简图 (4) (3)内力计算 (4) (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 (5)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5) (6)裂缝宽度验算 (5) (二)次梁的设计……………………………..………………………………………………….….…………………( 5) (1)荷载........................................................................................,. (5)

(2)计算简图 (5) (3)内力计算 (6) (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6) (5)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7) (6)裂缝宽度验算 (7) (三)主梁的设计………………………….………………….………………………………………………..………( 8) (1)荷载 (8) (2)计算简图 (8)

(3)内力计算及包络图 (8) (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9) (5)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11) (6)裂缝宽度验算…………………………………………………………………………………………………….…. (12) 四、绘制施工图 (12) 参考文献 (14)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算书(参考例题)

一、设计题目及目的 题目:某工业厂房车间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目的:1、了解单向板肋梁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6、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9.0kN/m2 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0.65kN/m2,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 3、材料选用:(1)、混凝土:C25 (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335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PB235级。

一、结构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m 6.6,次梁的跨度为m 0.5,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m 2.2。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2、按高跨比条件,当mm l h 5540 1 =≥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121(=h ~278()181=L ~mm )417,取mm h 400=;则2 1 (=b ~ 133()3 1 =h ~mm )200,取mm b 200=。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81(=h ~440()141=L ~mm )660,mm h 400=,则2 1 (=h ~ 200()31 =h ~mm )300,取mm b 250=。

单向板配筋计算书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计算书 设计题目:某水电站副厂房楼盖结构设计 题目类型: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结构 题号: 班级:水电0601 姓名:李海斌 学号:200690250127 指导教师:王中强彭艺斌任宜春 日期:2009年6月8-14 日

目录 1课程设计任务书…………………………………………………………………… 2 计算书正文………………………………………………………… 第一章结构布置及板梁截面的选定和布置…………………………………… 1.1 结构布置....................................................................................... .1 1.2初步选定板、梁的截面尺寸. (2) 1.2.1板厚度的选定 1.2.2次梁的截面尺寸 1.2.3主梁截面尺寸 第二章单向板的设计 2.1板的荷载计算 (3) 2.1.1板的永久荷载的计算 2.1.2板的可变荷载的计算 2.2板的计算跨度计算 (1) 2.2.1边跨的计算 2.2.2中间跨度计算 2.2.3连续板各界面的弯矩计算 2.3板的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1 第三章次梁的设计 3.1次梁的荷载计算………………..………………… 3.1.1次梁的永久荷载设计值计算 (1) 3.1.2次梁承受可变荷载设计值……………………………… 3.1.3次梁承受荷载设计值………… 3.2 次梁的内力计算………………..………………………………………… 3.2.1次梁边跨计算………………..………………… 3.2.2次梁中间跨计算 (1) 3.3.3次梁的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的计算…………………………… 3.4次梁的承载力计算 (3) 3.4.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3.4.2翼缘计算宽度的计算………………………………… 3.4.3 T形梁截面类型的判定………………..………………… 3.4.4次梁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1 3.4.5次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 第四章主梁设计………………..……………… 4.1主梁内力的弹性理论设计 (1) 4.1.1主梁承受永久荷载的计算………………………………………

楼盖课程设计单向板楼盖设计

目录 一、设计资料 (2) 二、单向板楼盖设计 (3)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3) 1)板(塑性方案设计) (3) 2)次梁(塑性方案设计) (7) 3)主梁(弹性方案设计) (11)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裂缝与挠度验算 (16) 1)主梁裂缝宽度验算 (16) 2)主梁挠度验算 (17) 三、双向板楼盖设计 (20)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20) 1)板的计算(塑性方案设计) (20) 2)支承梁的计算(弹性方案设计) (24)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裂缝与挠度验算 (29) 1)短边 (29) 2)长边 (31)

设计资料: 某多层民用建筑平面尺寸为b ×h=16.2m ×27m ,采用砖混结构,分别按单向板和双向板肋形楼盖进行设计。墙厚240mm ,壁柱截面尺寸500mm ×500mm ,中柱为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 楼盖面层做法: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后做10mm 厚水磨石面层,板底采用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材料选用:梁内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其余采用HRB335级热轧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可变荷载标准值3.5kN/2 m 。 由规范查得:16.7c f MPa = 1.57t f MPa = 2.20tk f MPa = 43.1510c E MPa =? 由规范查得: HRB400级钢筋:360y f MPa = 52.010s E MPa =? HRB335级钢筋:'300y y f f MPa == 52.010s E MPa =? 要求: 1、按考虑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进行单向板肋形楼盖板及次梁的内力及配筋计算,按弹性方法进行单向板楼盖主梁的内力、配筋、变形及裂缝计算; 2、按塑性方法进行双向板肋形楼盖板内力及配筋计算,按弹性方法进行双向板肋形楼盖梁的内力、配筋、变形及裂缝计算。 3、分别绘出单、双向板肋形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和梁板配筋图,要求单向板肋形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和梁板配筋图一张(A3),双向板肋形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和梁板配筋图一张(A3)。

现浇双向板楼盖设计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2、设计计算书 3、平面结构布置 4、板的设计 5、次梁的设计 6、主梁的设计 7、关于计算书及图纸的几点说明 附图1、板的配筋图 附图2、次梁的配筋图 附图3、主梁配筋图 1 现浇双向板楼盖设计任务书 1、计算书部分 ⑴双向板 梁格布置,截面高度确定,计算简图确定,荷载计算,内力计算,配筋计算,选用实际钢筋尺寸,建议采用弹性理论计算。 ⑵支承梁 截面尺寸确定,计算简图确定,荷载计算,内力计算,配筋计

算(纵向腕力钢筋和箍筋计算),钢筋布置(可采用典型钢筋布置)。 2、图纸部分(2#图纸) ⑴整个楼盖范围内的平面图(按比例绘制,要求有轴线,两道尺寸,构件的编号,材料图例线,板、梁的剖面图)。 ⑵板结构配筋平面图(按比例绘制,要求有钢筋的尺寸、位置以及分布筋的截面尺寸、位置等,可选1/2平面或者1/4) ⑶双向支承梁的结构立面图、断面图。 3、基本设计资料 ⑴结构平面尺寸为18m×24m(轴线间的尺寸)。 ⑵房屋性质与楼面使用荷载 房屋为一多层工业厂房,楼面使用活荷载为6.0kn/㎡。 ⑶材料选用 建议选用C25混凝土,板中全部钢筋、梁的箍筋建议选用HPB235,其他选用HRB400或HRB335。 ⑷楼盖构造 2 楼面面层用20mm厚的水泥砂浆找平,梁板底混合砂浆抹灰15mm 厚,喷大白浆一道。 ⑸承重结构为外墙内柱,外墙厚370mm,外墙轴线距离外边缘120mm,柱的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板搁置在墙上长度为120mm,次梁搁置在墙上的长度为250mm,主梁搁置在墙上的长度为370mm。 4、资料汇总要求 计算书统一用16开或A4规格装订成册,要求字迹清楚、计算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计算书 姓名: 学号: 班级: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2013年12 月12日

目录 一.某多层工业建筑楼盖设计任务书 1 (1)设计要求 1 (2)设计资料 1 二.某多层工业建筑楼盖设计计算书 1 (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1 (2)板的设计 1 (3)次梁的设计 3 (4)主梁的设计 6 附图1.厂房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附图2.板的配筋示意图 附图3.次梁配筋示意图 附图4.主梁配筋示意图 附图5.板平法施工图示例 附图6.梁平法施工图示例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 (1)设计要求 ①板、次梁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力分布计算。 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③绘出结构平面布置图、板、次梁和主梁的施工图。 本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有:荷载计算、计算简图、内力分析、截面配筋计算。 构造要求、施工图绘制。 (2)设计资料 ①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q k =5.2KN/m 2 ②楼面做法 楼面面层用15mm 厚水磨石(3/25m KN =γ ),找平层用20mm 厚水泥砂浆(3/20m KN =γ ),板底、梁底及其两侧用15mm 厚混合砂浆顶棚 抹灰(3/17m KN =γ) 。 ③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30C ,主梁和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 箍筋采用HPB400级。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确定主梁(L 1)的跨度为6.0m ,次梁(L 2)的跨度为6.0m 主梁每跨内布置 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0m 。楼盖结构的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 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厚h ≥l/40=2000/30=67mm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板, 按要求h ≥80mm ,所以板厚取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18~l/12=333~500mm ,取h=500mm ,截面宽b= (1/2~1/3)h ,取b=200。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15~l/10=400~600mm ,取h=600mm ,截面宽b= (1/2~1/3)h ,取b=300mm 。 柱的截面尺寸b×h=400mm×400mm 。 2.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①.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自上而下) 15mm 水磨石面层 0.015×25=0.375KN/㎡ 20mm 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0×20=0.40KN/㎡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80×25=2.00KN/㎡ 15mm 板底混合砂浆 0.015×17=0.255KN/㎡ 小计: 3.03KN/㎡ 活荷载标准值: 5.2KN/㎡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某生产车间)的中间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二、设计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题号 第题(见表一,表中有39道题目,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题目,表中长度单位为米) 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

3、荷载 (1)、楼面活荷载,单位为2 kn(见表一) /m (2)、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2 kn .0m / 65 (3)、楼盖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3 γ = 25m / kn (4)、平顶粉刷:2 .0m kn 25 / 4、材料 (1)、混凝土:C20或C25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指导书 一、平面结构布置: 柱网及梁格布置应根据建筑物使用要求确定,因本厂房在使用上无特殊要求,故结构布置应满足实用经济的原则,并注意以下问题。 1、柱网布置可为形或长方形。 2、板跨一般为1.7~2.7m,次梁跨度一般是4.0~6.0m,主梁跨度则为5.0~8.0m,同时宜为板跨的3倍(二道次梁)。 3、对于板、次梁和主梁,实际上不宜得到完全相同的计算跨度,故可将中间各跨布置成等跨,而两边跨可布置得稍小些,但跨差不得超

单向板 计算步骤

LB-1矩形板计算 一、构件编号: LB-1 二、示意图 三、依据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四、计算信息 1.几何参数 计算跨度: Lx = 2000 mm; Ly = 6000 mm 板厚: h = 100 mm 2.材料信息 混凝土等级: C25 fc=11.9N/mm2 ft=1.27N/mm2 ftk=1.78N/mm2Ec=2.80×104N/mm2钢筋种类: HRB400 fy = 360 N/mm2Es = 2.0×105 N/mm2 最小配筋率: ρ= 0.200%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 = 40mm 保护层厚度: c = 20mm 3.荷载信息(均布荷载)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γG = 1.200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γQ = 1.400 准永久值系数: ψq = 1.000 永久荷载标准值: qgk = 4.100kN/m2 可变荷载标准值: qqk = 2.000kN/m2 4.计算方法:弹性板 5.边界条件(上端/下端/左端/右端):简支/简支/固定/固定 6.设计参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 = 1.00 泊松比:μ = 0.200 五、计算参数: 1.计算板的跨度: Lo = 2000 mm

2.计算板的有效高度: ho = h-as=100-40=60 mm 六、配筋计算(ly/lx=6000/2000=3.000>2.000,所以选择多边支撑单向板计算): 1.X向底板配筋 1) 确定X向底板弯距 Mx = (γG*qgk+γQ*qqk)*Lo2/24 = (1.200*4.100+1.400*2.000)*22/24 = 1.287 kN*m 2) 确定计算系数 αs = γo*Mx/(α1*fc*b*ho*ho) = 1.00*1.287×106/(1.00*11.9*1000*60*60) = 0.030 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 1-sqrt(1-2*αs) = 1-sqrt(1-2*0.030) = 0.030 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 As = α1*fc*b*ho*ξ/fy = 1.000*11.9*1000*60*0.030/360 = 60mm2 5) 验算最小配筋率 ρ = As/(b*h) = 60/(1000*100) = 0.060% ρ<ρmin = 0.200% 不满足最小配筋要求 所以取面积为As = ρmin*b*h = 0.200%*1000*100 = 200 mm2 6) 计算纵跨分布钢筋面积 不宜小于横跨板底钢筋面积的15%,所以面积为: As1 = As*0.015 = 200.00*0.15 = 30.00mm2 不宜小于该方向截面面积的0.15%,所以面积为: As1 = h*b*0.0015 = 100*1000*0.0015 = 150.00mm2 取二者中较大值,所以分布钢筋面积As = 150mm2 采取方案?8@200, 实配面积251 mm2 2.X向左端支座钢筋 1) 确定左端支座弯距 M o x = (γG*qgk+γQ*qqk)*Lo2/12 = (1.200*4.100+1.400*2.000)*22/12 = 2.573 kN*m 2) 确定计算系数 αs = γo*M o x/(α1*fc*b*ho*ho) = 1.00*2.573×106/(1.00*11.9*1000*60*60) = 0.060 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 1-sqrt(1-2*αs) = 1-sqrt(1-2*0.060) = 0.062 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 As = α1*fc*b*ho*ξ/fy = 1.000*11.9*1000*60*0.062/360 = 123mm2 5) 验算最小配筋率 ρ = As/(b*h) = 123/(1000*100) = 0.123% ρ<ρmin = 0.200% 不满足最小配筋要求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算例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整体式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班级:20130211 学号:20130211**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6.5.30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制

目录 1.设计资料 (3) 2.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4) 3.板的设计 (5) 3.次梁的设计 (8) 4.主梁的设计 (14) 5.参考文献 (21)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设计资料 (1)设计任务 某多层工业厂房,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标准层建筑平面图如图2所示。 1)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2)进行板、次梁和主梁的承载力计算。要求板、次梁的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主梁支座负弯矩考 虑调幅,调幅值15%。 3)绘制结构施工图:板平面配筋图、板剖面配筋图;次梁及主梁配筋图。 (2)楼面做法:厂房楼盖四周支承在砖砌体墙上;楼面面层用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容重为20kN/m 3),板底及梁用20mm 厚混合砂浆粉底(容重为17kN/m 3)。 图1 楼面做法 (3)选用材料:钢筋除主梁和次梁的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2300/y y f f N mm ==外,其余均为HPB300级钢筋'2 270/y y f f N 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2214.3/, 1.43/c t f N mm f N mm ==。 图2 建筑平面图布置

(4)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为6.5kN/m;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级别为Ⅱ级,重要性 系数 01.0 γ=。 2.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楼盖尺寸为(21.6×30)m,如果梁下不设钢筋砼柱,主梁跨度21.6米,截面尺寸太大,因此在设计中主梁下设置柱子,拟定尺寸(400×400)mm,主梁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整体现浇肋形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如附图3所示。梁、板支承长度为:板120 mm,次梁240 mm,主梁360 mm。按板周边支撑条件,将板区分为中间区格板(4)、边区格板(B、C)和角区格板(D)。梁、板尺寸确定如下。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7.2m,次梁的跨度为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4m,这样主梁的弯矩图较为平缓。 (2)估计梁、板尺寸: 1)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h≥L/30≥2400/30=80mm,对工业建筑的楼板,要求h≥80mm,所以取板厚取h=80mm。 2)次梁截面尺寸: 高度应满足h=L/18~L/12= (1/18~1/12)x6000=333~429.7mm,取h=400mm,截面宽b=(l/2~l/3)h,取b=200mm。 3)主梁截面尺寸 高度应满足h=L/14~L/8=(1/12~1/8)x7200=600~900mm,取h=700mm,截面宽度取为b=300mm。 图3 结构平面布置图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汇总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1)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熟练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熟练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二、设计资料 某多层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其中三层楼面荷载、材料及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 (1)楼面活荷载标准值q =__5.0__kN/m2 k (2)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γ=20kN/m3),板底及梁用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γ=17kN/m3); (3)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或C30 ,钢筋采用HRB400和冷扎带肋550; (4)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柱的截面尺寸400 mm×400 mm。 (5)厂房平面尺寸见任务分配表。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 (1)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 (2)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 1、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标注墙、柱定位轴线编号和梁、柱定位尺寸及构件编号)。(比例1:100~1:200); 2、楼板模板图及配筋平面图(标注板厚、板中钢筋的直径、间距、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100~1:200); 3、次梁模板及配筋图(标注次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亦可采用平

法标注); 4、主梁 模板图及配筋图(按同一比例绘出主梁的模板图及配筋图),(标注主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亦可采用平法标注); 5、建议采用A3图纸。在图中标明有关设计说明,如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的种类、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3)计算书 采用A4打印纸。要求计算准确,步骤完整,内容清晰。 四、课程设计进度 第一天:布置设计任务,阅读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及设计例题,复习有关课程内容。确定梁格布置、板计算; 第二天:次梁的计算; 第三天:主梁的计算; 第四至五天:绘制板、次梁和主梁的施工图。 五、课程设计任务分配表 (每六人一组,自由组合) 5 5 5 5 5 5 5 5 31.2×18.9 33.0×19.8 33.6×20.7 34.8×21.6 36.0×22.5 37.2×23.4 38.4×24.3 qk 题 号 L1*L 2

整体式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目录 1.设计资料 (1) 1.1建造地点与基本概况 (3) 1.2楼面构造层做法(至上而下) (3) 1.3设计方案 (3) 1.4材料选用 (3)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3) 3.板的设计 (5) 3.1荷载 (5) 3.2计算简图 (5) 3.3弯矩计算值 (6) 3.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7) 4.次梁设计 (7) 4.1荷载设计值 (7) 4.2计算简图 (8) 4.3内力计算 (8) 4.4承载力计算 (9) 4.4.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9) 4.4.2斜截面受剪承载 (10) 5.主梁设计 (10) 5.1荷载设计值 (10) 5.2计算简图 (10) 5.3内力设计值及包络图 (11) 5.3.1弯矩设计值 (11) 5.3.2剪力设计值 (11) 5.3.3弯矩、剪力包络图 (12) 5.4承载力计算 (14) 5.4.1正面受弯承载力 (14) 5.4.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15) 6、绘制施工图 (16) 6.1施工说明 (16) 6.2结构平面布置图 (16) 6.3板配筋图 (16) 6.4 次梁配筋图 (17) 6.5主梁配筋图 (17)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设计资料 某一般金工车间楼盖,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形式,其柱网布置下图所示

1、1建造地点与基本概况 建造地点为西安市某地,外墙采用490mm 厚的砖墙。该结构的重要性系数为1.0,使用环境类别为2a 类。板的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梁在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370mm 。 1、2楼面构造层做法(至上而下) 楼面水泥砂浆面层厚20mm (γ=20kN/m 2 ); 现浇混凝土楼板厚80mm (γ=25kN/m 2) 混合砂浆天棚抹灰厚15mm (γ=17kN/m 3)。 1、3 1、4材料选用 楼板、次梁及主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fc=14.3N/mm 2 ;ft=1.43 N/mm 2 )板中钢筋和梁中箍紧采用HPB335级钢筋;主梁、次梁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 板伸入外墙内120mm ,次梁及主梁伸入墙内370mm ,柱的截面尺寸b ×h=350mm × 350mm , 结构层高为4.2m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跨度为6.6m ,次梁的跨度为6.0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o l /1o l =6.6/2=2.2,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 ≥2200/30=73mm ,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80mm ,取板厚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o l /18~o l /12=6000/18~6000/12=333~500mm 。考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h=450mm 。截面宽度取b=200mm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o l /15~o l /12=6600/15~6600/10=440~660mm 。取h=650mm 截面宽度为b=300mm

单向板楼盖设计例题

4.3.2.9 单向板楼盖设计例题第一部分——内力分析 某多层厂房的建筑平面如图4-37所示,环境类别为一类,楼梯设置在旁边的附属楼房内。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为8kN/m2,楼盖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试进行设计。其中板、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图4-37 +5.00建筑平面 (1)设计资料 楼面做法:水磨石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混合砂浆抹底。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梁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板采用HPB300级钢筋。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对应横向承重方案)。主梁的跨度为6.6m,次梁的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6.6/3 2.2m,l02/l01=6.6/2.2=3,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根据表4-1,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2200/40=55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故取板厚h=80mm(注:在民用建筑中,楼板内往往要双向布设电线管,故板厚常不宜小于10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8~l0/12=6600/18~6600/12=367~550mm。考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h=500mm。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5~l0/10=6600/15~6600/10=440~660mm,取h=650mm。截面宽度取为b=300mm。

楼盖的平面布置见下图。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应表示梁、板、柱,墙等所有结构构件的平面位置,截面尺寸、水平构件的竖向位置以及编号,构件编号由代号和序号组成,相同的构件可以用一个序号。 200 图4-38 +4.965结构平面布置图(注:板厚均为80mm)图中柱、主梁、次梁、板的代号分别用“Z”、“KL”、“L”和“B”表示,主、次梁的跨数写在括号内。 (3)板的内力计算 1)荷载 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水磨石面层 0.65kN/m2 80mm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0kN/m2 20mm混合砂浆 0.02×17=0.34kN/m2小计 2.99 kN/m2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8.0kN/m2永久荷载分布项系数取1.2;因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大于4.0kN/m2,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见《规范》)。于是板的 永久荷载设计值g=2.99×1.2=3.59kN/m2 可变荷载设计值q=8×1.3=10.4kN/m2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1钢筋混泥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设计试件,使学生了解并熟悉有关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培养其独立完成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绘图能力。 二、设计资料 1、工程概况: 某框架结构工业仓库,二层建筑平面图如下图所示(楼面标高4.00m),墙厚370mm,混凝土柱400x400mm。板伸入墙120mm,次梁伸入墙240mm,主梁伸入墙370mm。房屋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拟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 图1 梁板结构平面布置 2、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厚石灰砂浆粉刷,30mm厚水磨石楼面(标 准值0. 65kN/m2) o 3、活荷载:标准值为7. 5 kN/m2 o 4、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 5、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5(A=11.9N/〃”2, /=1.27N/〃m2) 钢筋梁中受力主筋采用HRB400级(f =36ON/〃* ) x 其余采用HPB235级(人=210"/〃〃/) 三、设计容 1、确定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设计(按塑性理论) 3、次梁设计(按塑性理论) 4、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 5、绘制结构施工图,包括: (1)、结构平而布置图 (2)、板、次梁、主梁的配筋图 (3)、主梁弯矩包络图及抵抗弯矩图 (4)、设计说明 (5)、次梁钢筋材料表 四、成果要求 1、课程设计在1周完成。 2、计算书必须统一格式,并用钢笔抄写清楚(或打印)。计算书(施工图)装订顺序:封面、评语页、目录、任务书、设计说明、计算书正文和施工图。 3、施工图统一为A3图纸。要求图而布局均匀、比例适当、线条流畅、整洁美观,严格按照建筑制图标准作图。 4、在完成上述设计任务后方可参加设计答辩及成绩评定。 五、参考资料 1、《混凝土结构设计》,梁兴文主编,中国建筑工业 2、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3、GB50009-2001,《建筑荷载设计规》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课程设计计算书 课程名称:现浇楼盖课程设计 题目: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学院(直属系) :土建 年级/专业/班: 08土木建工1班 学生姓名:黄河 学号:20080110010222 指导教师:吴浪 开题时间:2011年5月19日 完成时间:2011年5月23日

目录 目录 (2)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3) 1.设计资料 (3)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3) 3.板的设计 (3) 3.1荷载 (3) 3.2计算简图 (4) 3.3弯矩计算值 (4) 3.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5) 4.次梁设计 (5) 4.1荷载设计值 (6) 4.2计算简图 (6) 4.3内力计算 (6) 4.4承载力计算 (6) 4.4.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6) 4.4.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7) 5.主梁设计 (7) 5.1荷载设计值 (7) 5.2计算简图 (8) 5.3内力设计值及包络图 (8) 5.3.1弯矩设计值 (8) 5.3.2剪力设计值 (8) 5.3.3弯矩、剪力包络图 (8) 5.4承载力计算 (10) 5.4.1正面受弯承载力 (10) 5.4.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11)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设计资料 1. 建筑物安全等级:二级; 2.建筑物平面尺寸(L1×L2):3 3.6×20.7(31号),墙厚370,钢筋混凝土柱350×350; 3.荷载:1)楼面活载:72/k m N )楼面面层:20厚水泥砂浆 3w /20m kN =γ)钢筋混凝土容重:3/25m kN c =γ)楼侧面、楼底粉刷层:15厚混合砂浆3/17m kN n =γ ; 4.材料: 1)混凝土C20; 2)钢筋:受力钢筋用HRB335级钢筋,腹筋用HPB235级钢筋。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6.9m ,次梁的跨度为5.6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两边板跨度为2.3m ,中间跨度为2.3m , 则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 ≥2300/40=57.5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80mm ,取板厚为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mm,取h=450mm.截面宽度b=h/3~h/2=150~225mm ,取b=200mm 。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取 h=600mm 。 截面宽度b=h/3~h/2=200~300mm ,取b=300mm 。 3.板的设计 轴线①~②,⑥~⑦的板属于端区隔单向板,轴线②~⑥的板属于中间区隔单向板。 3.1荷载 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80mm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kN/2m 20mm 厚楼面水泥砂浆面层 0.02×20=0.4kN/2m 15mm 板底混合砂浆抹灰 0.015×17=0.255kN/2m 467~31112/5900~18/560012/~18/h 0 0===l l 43.23.2/6.5/0120==l l mm l l 690~46010/6900~15/690010/~15/h 00===

混凝土单向板楼盖课程设计完整版

丽水学院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 课程名称:钢筋混凝土结构 院系:工学院 班级:土木 102 组别:单向板第 26 组 成员学号:陈静 05号张呈羿 27号吴佳雯31号 设计时间:2013年11月11日至11月15日共一周 二0一三年11月11日

目录 目录------------------------------------------------- 1设计说明--------------------------------------------- 2设计资料--------------------------------------------- 2设计计算书及施工平面布置----------------------------- 3结构布置、截面尺寸选择---------------------------- 3板的设计------------------------------------------ 5次梁设计------------------------------------------ 8主梁设计------------------------------------------13附图---------------------------------------------------附图3-1楼板配筋图-------------------------------- 7附图4-1次梁配筋图--------------------------------12附图5-1主梁配筋图--------------------------------19参考文献---------------------------------------------20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

淮阴工学院课程设计计算式 课程名称:砼结构基本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编号:5102410 学时学分:1周、1学分 姓名:许洪跃 班级:土木1121 学号:25 指导教师:何卫忠 归口单位:建筑工程学院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题目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m2 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m2,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 3、材料选用: (1)、混凝土:C30 (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400或者RRB400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RB335。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一、 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m 0.6,次梁的跨度为m 7.5,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 m 0.2。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2、按高跨比条件,当mm l h 0540 1 =≥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80mm ,取板厚h =80mm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h =( 121~18 1)L =(317~475)mm ,取h =400mm 。则b =(21~31)h = (133~200)mm ,取b =200mm 。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h =(81~141)L =(429~750)mm ,取h =600mm 。则b =(21~31 )h = (200~300)mm ,取b =250m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