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签培训试题及答案

食品标签培训试题及答案
食品标签培训试题及答案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培训试题

答案

岗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标签可以同时使用拼音和少数民族文字,拼音不得(A)相应汉字。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2.预包装食品包装物最大表面面积大于35㎝2,强制标示内容的文字、符号、数字的高度不得小于(C)。

A.1.6㎜

B.1.7㎜

C.1.8㎜

D.1.9㎜

3.净含量Q,当50g<Q≤200g,净含量字符的最小高度是(B)mm

A.2

B.3

C.4

D.6

4.可免除标示保质期的预包装食品不包括(D)

A.食醋

B.食用盐

C.味精

D.酒精度≥5%的饮料酒

5.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在用作配料的过程中,宜在配料表中使用易辨识的名称,或在邻近位置加以提示的食品及其制品不包括(C)

A.龙虾

B.乳糖

C.淀粉

D.坚果

6.可在配料表的食品添加剂项外标注的成分不包括(D)

A.营养强化剂

B.食用香精香料

C.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

D.乳化剂

7.某预包装食品内有3件A产品,每件40g,2件B产品,每件20g,以下净含量标示形式错误的是(D)。

A.净含量:160g(A产品40g*3,B产品20g*2)

B.净含量:160g(40g*3,20g*2)

C.净含量:160g(5件)

D.净含量:A产品:40g*3,B产品:20g*2

8.以下保质期标示形式错误的是(C)

A.保质期18个月

B.2020年3月01日之前食用最佳

C.保质期至2020年12月

D.保质期至2020年12月30日

9.属于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管理的标示标签情形(A)

A.非直接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

B.散装食品标签

C.食品储运包装标签

D.现制现售食品标签

10.《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实施的时间是(C)

A.2011.04.20

B.2011.10.12

C.2012.04.20

D.2013.01.01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60分)

1.规格是同一预包装含有多件预包装食品时,对净含量和内含件数关系的表述。

2.配料表中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此顺序排列。

3.在食品制造或加工过程中已挥发的水或挥发性配料不需要在配料表中标示。

4.依照法定标准,固态食品用质量克(g)、千克(kg)标识净含量。

5.规格的标示应由单件预包装食品净含量和件数组成,或只标示件数。单件预包装食品的规格即指净含量。

6.受其他单位委托加工预包装食品的企业,标签中产地应按照行政区划标注到地市级地域。

7.特殊膳食类食品和专供婴幼儿的主辅类食品,应当标示主要营养成分和含量。

8.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应按照要求标示食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和贮存条件,其他内容应在说明书或合同中注明。

9.圆柱形包装容器最大表面面积计算方法:高度乘以圆周长的40%。

三、名词解释(10分)

食品标签

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培训试题

岗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标签可以同时使用拼音和少数民族文字,拼音不得()相应汉字。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2.预包装食品包装物最大表面面积大于35㎝2,强制标示内容的文字、符号、数字的高度不得小于()。

A.1.6㎜

B.1.7㎜

C.1.8㎜

D.1.9㎜

3.净含量Q,当50g<Q≤200g,净含量字符的最小高度是()mm

A.2

B.3

C.4

D.6

4.可免除标示保质期的预包装食品不包括()

A.食醋

B.食用盐

C.味精

D.酒精度≥5%的饮料酒

5.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在用作配料的过程中,宜在配料表中使用易辨识的名称,或在邻近位置加以提示的食品及其制品不包括()

A.龙虾

B.乳糖

C.淀粉

D.坚果

6.可在配料表的食品添加剂项外标注的成分不包括()

A.营养强化剂

B.食用香精香料

C.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

D.乳化剂

7.某预包装食品内有3件A产品,每件40g,2件B产品,每件20g,以下净含量标示形式错误的是()。

A.净含量:160g(A产品40g*3,B产品20g*2)

B.净含量:160g(40g*3,20g*2)

C.净含量:160g(5件)

D.净含量:A产品:40g*3,B产品:20g*2

8.以下保质期标示形式错误的是()

A.保质期18个月

B.2020年3月01日之前食用最佳

C.保质期至2020年12月

D.保质期至2020年12月30日

9.属于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管理的标示标签情形()

A.非直接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

B.散装食品标签

C.食品储运包装标签

D.现制现售食品标签

10.《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实施的时间是()

A.2011.04.20

B.2011.10.12

C.2012.04.20

D.2013.01.01

四、填空题(每题3分,共60分)

A.规格是同一预包装含有多件预包装食品时,对和关系的表述。

2.配料表中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此顺序排列。

3.在食品制造或加工过程中或不需要在配料表中标示。

4.依照法定标准,固态食品用标识净含量。

5.规格的标示应由单件预包装食品和组成,或只标示。单件预包装食品的规格即指。

6.受其他单位委托加工预包装食品的企业,标签中产地应按照行政区划标注到。

7.特殊膳食类食品和专供婴幼儿的主辅类食品,应当标示主要和。

8.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应按照要求标示、、、、和,其他内容应在说明书或合同中注明。

9.圆柱形包装容器最大表面面积计算方法:。

三、名词解释(10分)

食品标签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培训试题

岗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标签可以同时使用拼音和少数民族文字,拼音不得()相应汉字。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2.预包装食品包装物最大表面面积大于35㎝2,强制标示内容的文字、符号、数字的高度不得小于()。

A.1.6㎜

B.1.7㎜

C.1.8㎜

D.1.9㎜

3.净含量Q,当50g<Q≤200g,净含量字符的最小高度是()mm

A.2

B.3

C.4

D.6

4.可免除标示保质期的预包装食品不包括()

A.食醋

B.食用盐

C.味精

D.酒精度≥5%的饮料酒

5.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在用作配料的过程中,宜在配料表中使用易辨识的名称,或在邻近位置加以提示的食品及其制品不包括()

A.龙虾

B.乳糖

C.淀粉

D.坚果

6.可在配料表的食品添加剂项外标注的成分不包括()

A.营养强化剂

B.食用香精香料

C.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

D.乳化剂

7.某预包装食品内有3件A产品,每件40g,2件B产品,每件20g,以下净含量标示形式错误的是()。

A.净含量:160g(A产品40g*3,B产品20g*2)

B.净含量:160g(40g*3,20g*2)

C.净含量:160g(5件)

D.净含量:A产品:40g*3,B产品:20g*2

8.以下保质期标示形式错误的是()

A.保质期18个月

B.2020年3月01日之前食用最佳

C.保质期至2020年12月

D.保质期至2020年12月30日

9.属于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管理的标示标签情形()

A.非直接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

B.散装食品标签

C.食品储运包装标签

D.现制现售食品标签

10.《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实施的时间是()

A.2011.04.20

B.2011.10.12

C.2012.04.20

D.2013.01.01

五、填空题(每题3分,共60分)

1.规格是同一预包装含有多件预包装食品时,对和关系的表述。

2.配料表中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此顺序排列。

3.在食品制造或加工过程中或不需要在配料表中标示。

4.依照法定标准,固态食品用标识净含量。

5.规格的标示应由单件预包装食品和组成,或只标示。单件预包装食品的规格即指。

6.受其他单位委托加工预包装食品的企业,标签中产地应按照行政区划标注到。

7.特殊膳食类食品和专供婴幼儿的主辅类食品,应当标示主要和。

8.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应按照要求标示、、、、和,其他内容应在说明书或合同中注明。

9.圆柱形包装容器最大表面面积计算方法:。

三、名词解释(10分)

食品标签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培训试题

岗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标签可以同时使用拼音和少数民族文字,拼音不得()相应汉字。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2.预包装食品包装物最大表面面积大于35㎝2,强制标示内容的文字、符号、数字的高度不得小于()。

A.1.6㎜

B.1.7㎜

C.1.8㎜

D.1.9㎜

3.净含量Q,当50g<Q≤200g,净含量字符的最小高度是()mm

A.2

B.3

C.4

D.6

4.可免除标示保质期的预包装食品不包括()

A.食醋

B.食用盐

C.味精

D.酒精度≥5%的饮料酒

5.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在用作配料的过程中,宜在配料表中使用易辨识的名称,或在邻近位置加以提示的食品及其制品不包括()

A.龙虾

B.乳糖

C.淀粉

D.坚果

6.可在配料表的食品添加剂项外标注的成分不包括()

A.营养强化剂

B.食用香精香料

C.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

D.乳化剂

7.某预包装食品内有3件A产品,每件40g,2件B产品,每件20g,以下净含量标示形式错误的是()。

A.净含量:160g(A产品40g*3,B产品20g*2)

B.净含量:160g(40g*3,20g*2)

C.净含量:160g(5件)

D.净含量:A产品:40g*3,B产品:20g*2

8.以下保质期标示形式错误的是()

A.保质期18个月

B.2020年3月01日之前食用最佳

C.保质期至2020年12月

D.保质期至2020年12月30日

9.属于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管理的标示标签情形()

A.非直接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

B.散装食品标签

C.食品储运包装标签

D.现制现售食品标签

10.《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实施的时间是()

A.2011.04.20

B.2011.10.12

C.2012.04.20

D.2013.01.01

六、填空题(每题3分,共60分)

1.规格是同一预包装含有多件预包装食品时,对和关系的表述。

2.配料表中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此顺序排列。

3.在食品制造或加工过程中或不需要在配料表中标示。

4.依照法定标准,固态食品用标识净含量。

5.规格的标示应由单件预包装食品和组成,或只标示。单件预包装食品的规格即指。

6.受其他单位委托加工预包装食品的企业,标签中产地应按照行政区划标注到。

7.特殊膳食类食品和专供婴幼儿的主辅类食品,应当标示主要和。

8.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应按照要求标示、、、、和,其他内容应在说明书或合同中注明。

9.圆柱形包装容器最大表面面积计算方法:。

三、名词解释(10分)

食品标签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培训试题

岗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标签可以同时使用拼音和少数民族文字,拼音不得()相应汉字。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2.预包装食品包装物最大表面面积大于35㎝2,强制标示内容的文字、符号、数字的高度不得小于()。

A.1.6㎜

B.1.7㎜

C.1.8㎜

D.1.9㎜

3.净含量Q,当50g<Q≤200g,净含量字符的最小高度是()mm

A.2

B.3

C.4

D.6

4.可免除标示保质期的预包装食品不包括()

A.食醋

B.食用盐

C.味精

D.酒精度≥5%的饮料酒

5.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在用作配料的过程中,宜在配料表中使用易辨识的名称,或在邻近位置加以提示的食品及其制品不包括()

A.龙虾

B.乳糖

C.淀粉

D.坚果

6.可在配料表的食品添加剂项外标注的成分不包括()

A.营养强化剂

B.食用香精香料

C.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

D.乳化剂

7.某预包装食品内有3件A产品,每件40g,2件B产品,每件20g,以下净含量标示形式错误的是()。

A.净含量:160g(A产品40g*3,B产品20g*2)

B.净含量:160g(40g*3,20g*2)

C.净含量:160g(5件)

D.净含量:A产品:40g*3,B产品:20g*2

8.以下保质期标示形式错误的是()

A.保质期18个月

B.2020年3月01日之前食用最佳

C.保质期至2020年12月

D.保质期至2020年12月30日

9.属于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管理的标示标签情形()

A.非直接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

B.散装食品标签

C.食品储运包装标签

D.现制现售食品标签

10.《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实施的时间是()

A.2011.04.20

B.2011.10.12

C.2012.04.20

D.2013.01.01

七、填空题(每题3分,共60分)

1.规格是同一预包装含有多件预包装食品时,对和关系的表述。

2.配料表中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此顺序排列。

3.在食品制造或加工过程中或不需要在配料表中标示。

4.依照法定标准,固态食品用标识净含量。

5.规格的标示应由单件预包装食品和组成,或只标示。单件预包装食品的规格即指。

6.受其他单位委托加工预包装食品的企业,标签中产地应按照行政区划标注到。

7.特殊膳食类食品和专供婴幼儿的主辅类食品,应当标示主要和。

8.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应按照要求标示、、、、和,其他内容应在说明书或合同中注明。

9.圆柱形包装容器最大表面面积计算方法:。

三、名词解释(10分)

食品标签

埃博拉出血热全员培训考试标准答案 (1)

埃博拉出血热全员培训考试(标准答案) 科室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职称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是2-21天,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肌痛、恶心、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半数病人可有咽痛及咳嗽。(10分) 2、埃博拉出血热感染的高危人群医务人员、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在葬礼过程中直接接触死者尸体的人员、在雨林地区接触了森林中死亡动物的人。(10分) 3、埃博拉防控工作中强调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等五早。(5分) 4、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要求标准预防、接触防护、呼吸道防护,医护人员防护应采取标准预防,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措施。(5分) 5、埃博拉出血热密切接触者个人防护穿戴顺序五步包括手卫生(七步洗手法)、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5分) 6、埃博拉出血热密切接触者个人防护脱卸六步包括一次性橡胶手套、一次性隔离衣、手卫生(七步洗手法)、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手卫生(七步洗手法)。(5分) 二、简答题 1.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依据?其中流行病学史包括哪些?(10分) 诊断依据: 1. 流行病学资料:来自于疫区,或3周内有疫区旅行史,或有与病人、感染动物接触史。 2. 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牙龈出血、鼻出血、结膜充血、瘀点和紫斑、血便及其他出 血症状;头疼、呕吐、恶心、腹泻、全身肌肉或关节疼痛等。 3.实验室检查:(1)病毒抗原阳性; (2)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3)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 (4)从患者标本中检出埃博拉病毒RNA; (5)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到埃博拉病毒。 流行病学史:1、来自疫区或21天内有疫区旅行史; 2、21天内接触过来自或曾到过疫区的发热者; 3、21天内接触过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 4、接触过被感染的动物。

(完整版)安全法律法规培训试题及答案

安全法律法规培训试题答案 姓名部门日期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人是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2、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3、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4、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受理的举报事项经调查核实后,应当形成书面材料。 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6、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单位,有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的权利。 7、《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8、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9、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10、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要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对生产现场监督检查,严格查处( A )的“三违”行为。 A、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工作纪律 B、违章生产、违章指挥、违反纪律 C、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操作规程 D、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章生产 2、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个人,或者未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约定安全生产管理事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承担( C )。 A、连带赔偿责任 B、补充责任 C、主要责 任D、次要责任 3、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或者承租单位的,发包、出租单位发现承包或者承租单位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应当( B ),并向所在地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A、要求停产整顿 B、及时劝阻 C、进行罚款 D、通报批评 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纳入( B ) A工作计划 B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 C生产经营收益预算 D专项费用支出预算 5、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 A )有关规定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 A、国家和省 B、省、市 C、市、县 D、县和乡镇(街道) 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危险源、危险区域设置明显的( D )。 A、应急预案流程图 B、职业危害告知牌 C、警示标志 D、安全警示标志 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为从业人员( B )提供符合国家、行业或者地方标准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检查、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和使用。

安全生产试题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

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 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十二字方针。 A、共同治理 B、协同治理 C、综合治理 2、”综合治理”是指要综合运用科技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A。 A、行政手段 B、司法手段 C、强制手段 3、坚持安全发展,在生产中获得安全保障,是劳动者的(A),也是保持社会和 谐稳定的必然有求。 A、基本权利 B、根本利益 C、理想要求 4、”以人为本、安全发展”重点包括(B),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安全 为基础、前提和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安全生产问题这三层含义。 A、安全第一 B、必须以人的生命为本 C、以人的生命和健康为本 5、2014年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第三条规定,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A)、政府 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A、职工参与 B、领导参与 C、全员参与 6、《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工作由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是指(B)对本单位的安 全生产负责。 A、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B、生产经营单位 C、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工作负责人 7、安全生产的社会监督机制是指(A)和个人有权对违反安全生产的行为进行检 举和控告。 A、任何单位 B、相关单位 C、有关单位 8、我国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包括基础法律、专门法律、(A)。 A、相关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法规 9、《矿山安全法》《消防法》等是属于安全生产法律中的(B)。 A、基础法 B、专门法 C、相关法

10、《劳动法》《煤炭法》等是属于安全生产法律中的(B)。 A、基础法 B、专门法 C、相关法 11、安全生产行政法规是由(A)组织制定并批准公布的。 A、国务院 B、地方政府 C、国务院相关部委: 12、《煤矿安全规程》是安全生产法体系中的(C)。 A、行政法规 B、地方法规 C、安全生产规章 13、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标准的层次依次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 标准、(C) A、国际标准 B、协会标准 C、企业标准 14、根据《标准化法》的要求,安全生产方面的标准是为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 财产安全的标准属于(C),必须贯彻执行。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强制性标准 15、安全生产法律不得同(A)相抵触。 A、宪法 B、行政法规 C、地方法规 16、《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 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由(C)负责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 A、设计单位 B、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C、建设单位 17、《刑法修正案(六)》规定,对于强令他人违章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 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情节特别恶劣的,将处以(C)有期徒刑。 A、3年以上7年以下 B、3年以上 C、5年以上 18、《刑法修正案(六)》规定,安全生产设施或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 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应该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该类人员包含了直接对事故负有责任的(A)和法定代表人。 A、雇主 B、安全生产负责人 C、安全生产责任人 19、《刑法修正案(六)》规定,对于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的人员,情节严重 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A)有期徒刑。 A、3年以上7年以下 B、3年以上 C、5年以上 20、《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B)。 A、2日 B、1日 C、半日 21、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C)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 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2019年第二季度 登革热试题及答案

科室: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 1、登革热潜伏期天,一般为天?( B ) A、4-13,3-5 B、1-14,5-9 C、4-15,5-9 D、3-14,3-5 2、典型的登革热病程临床分期分为哪三期?( B ) A、急性发热期、休克期和恢复期 B、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C、急性发热期、出血期和恢复期 D、急性发热期、重症期和恢复期 3、登革热急性发热期常见热型?( A ) A、双峰热 B、稽留热 C、驰张热 D、波状热 4、登革热主要传染源是( C ) A、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B、库蚊、伊蚊 C、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 D、按蚊 5、2018年版登革热诊疗指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登革热感染分为哪两种临床类型, ( A ) A、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 B、普通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C、典型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D、登革出血热和重症登革热 6、登革热属于( B )类法定管理传染病,发现后应于()小时内上报。 A、甲,2 B、乙,24 C、乙,2 D、丙类,24 7、登革热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D ) A、急性起病,突发高热,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常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等症状,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

等 B、皮疹:于病程第3 天~第6 天在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典型皮疹为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等。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持续3 d~5 d。 C、出血倾向:部分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如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牙龈出血、鼻衄及束臂试验阳性等。 D、登革热无重症病例,不会出现严重脏器损伤:急性心肌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肝损伤、急性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表现。 8、登革热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有( A ) A、伊蚊 B、库蚊 C、按蚊 D、以上都是 9、登革热治疗措施中错误的是( C ) A、急性期卧床休息,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B、口服补液为主,监测生命体征 C、高温应以药物为主 D、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10、登革热的诊断依据有( D ) A、流行病学资料:疫区蚊子叮咬史 B、临床表现有发热、疼痛、皮疹、出血等 C、实验室检查有包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登革热病毒分离阳性、登革热抗体阳性 D、以上都是 11、一个最长潜伏期内(14天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发生多少例或以上登革热实验室诊断病例,可以认为登革热暴发?( A ) A、3 例 B、10 例 C 、50 例 D 、100 例

中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试题附答案

萧山区中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试题科室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32分) 1、埃博拉病毒哪几种亚型可致病?() A 扎伊尔型 B 苏丹型 C 本迪布焦型 D 塔伊森林型 E 莱斯顿型 2、埃博拉病毒对以下哪种射线或消毒剂敏感。() Aγ射线 B紫外线 C 甲醛 D 次氯酸 3、下列哪些是埃博拉出血热的典型临床表现?( ) A急性起病,高热、畏寒 B极度乏力 C头痛、肌痛、咽痛 D结膜充血4、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 )小时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 )中的“埃博拉出血热”。 A 2小时之内 B 6小时 C 12小时 D 1 天 A 甲类 B乙类 C 丙类 D其他传染病 5、对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 )天。 A 7 天 B 14天 C 21天 D 1个月 6、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史包括() A来自疫区或21天内有疫区旅行史; B21天内接触过来自或曾到过疫区的发热者; C21天内接触过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 D接触过被感染的动物。 7、埃博拉出血热的留观病例定义是:具备上述流行病学

史中任何一项,且发热() A体温≥37.4℃B体温≥39℃C体温≥38.5℃ D体温≥38℃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48分) 1、埃博拉出血热于年首次在发现,是一种传染病。 2、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和为本病传染源。 3、是本病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埃博拉出血热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及其感染。 4、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21天。 5、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无疫苗可以预防,和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6、人的皮肤暴露于可疑埃博拉出血热病人的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立即用;粘膜应用 。 7、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 三、简答题(20分) 简述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国家安全法试题法律法规考试试题

国家安全法试题法律法 规考试试题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阿克苏地区《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考试试题 单位:姓名:职务: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国家安全机关是( D )的主管机关。 A调查工作B、情报工作C、国家安全工作D、反间谍工作 2、国家安全机关在反间谍工作中依法行使侦查、( C )、预审和执行逮捕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职权。 A、立案 B、调查 C、拘留 D、扣押 3、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予以处分,或者由国家安全机关处( A )以下行政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15日 B、20日 C、30日 D、10日 4、维护国家安全,应当与(A )相协调。 A、经济社会发展 B、文化教育 C、政治 D、社会主义发展 5、《国家安全法》的立法依据是( B )。 A、刑法 B、宪法 C、刑事诉讼法 D、全国人大的决议 6、国家对在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给予( D )。 A、罚款 B、处分 C、记过 D、表彰和奖励 7、每年()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A、5月14日 B、5月15日 C、4月15日 D、4月14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于()时间颁布实施。 A、2015年5月1日 B、2015年6月1日 C、2015年8月1日 D、2015年7月1日 9、()和组织支持、协助国家安全工作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A、党员 B、群众 C、人民 D、公民 10、()、公安机关、有关军事机关开展国家安全专门工作,可以依法采取必要手段和方式,有关部门和地方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提供支持和配合。 A、国家安全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政府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公安、保密行政管理等其他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加强协调),依法做好有关工作。 A、职责分工 B、密切配合 C、统筹安排 D、加强协调 2、国家安全机关因反间谍工作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以提请海关、边防等检查机关对(有关人员和资料、器材免检)免检。 A、有关人员 B、资料 C、器材 D、商品 3、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 A、文件 B、财产 C、资料 D、证件 4、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照(),履行防范、制止和惩治间谍行为以外的其他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职责,适用本法的有关规定。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内部规定 D、国家有关规定 5、实施间谍行为,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给予奖励。 A、从轻 B、减轻 C、从重 D、免除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传染病法是从哪年开始实施,又是哪年重新修订:( D ) A、1998年,2003年 B、1989年,2003年 C、1998年,2004年 D、1989年,2004年 2、新修订的传染病法规定的传染病增加了哪些疾病:( C )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水痘 3、在新修订的传染病法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于下列哪一类:( B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不属于传染病法中的法定传染病 4、在新修订的传染病法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下列哪一类:( B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不属于传染病法中的法定传染病 5、下列哪一组传染病,以前属于丙类传染病,现在修订为乙类:( C ) A、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B、黑热病、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 C、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 D、肺结核、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6、下列哪一组传染病,以前属于乙类传染病,现在修订为丙类:( A ) A、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B、黑热病、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 C、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 D、肺结核、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7、下列哪一组乙类传染病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 )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B、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

D、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8、甲类传染病是指:( A ) A、鼠疫、霍乱 B、猩红热、淋病 C、艾滋病、鼠疫 D、霍乱、登革热 9.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 B )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A.地方范围 B.责任范围 C.指定范围 D.全国范围 10、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的政策是:( B ) A、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 B、全部免费 C、全部收费 D、家庭生活困难者免费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 D ) A、两类,39种 B、三类,35种 C、三类,37种 D、三类,39种 12、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下列哪项:( C ) A、任何工作 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 C、易使该病传染扩散的工作 D、饮食和托儿工作 13、谁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A ) A、任何单位和个人 B、护士 C、医生 D、防疫人员

传染病防治法试卷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管理规范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试卷 科室:姓名:总分: 一、填空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新版《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是于年月日起执行。 2、现行的法定传染病分为类,共有种,其中甲类传染病种,乙类传 染病种,丙类传染病共有种。 3、传染病报告管理中,医疗机构执行制,依法依规及时报告法定传染病。 4、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自年月日起施行。 5、医疗机构要确立或指定具体部门和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必须配备专(兼)职人员,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至少配备 名专兼职人员。 6、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可划分为 、、 和。 7、传染病诊断分类分为、、和四类。 8、国家规定诊断后需2小时报告的法定传染病有、、 、。 9、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诊断并报告。 10、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发生例,即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选择题:(10题,每题5分,共50分) 1、一个病人同时患乙肝和丙肝,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 A、1张 B、2张 C、3张 D、4张 2、发病日期是指病人在本次就诊疾病开始出现症状的日期。不明确时,填() 日期。病原携带者填写初次检出日期或就诊日期。 A、就诊 B、明确诊断 C、就诊之前的一天 3、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等单位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达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 A、30例及以上 B、20例及以上 C、5例及以上 D、10例及以上

4、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各级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是否可以对外发布传染病信息 ()。 A、可以 B、不可以 C、有时可以 D、看情况 5、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内 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 A、6小时 B、2小时 C、24小时 D、12小时 6、传染病报告卡上现住地址是指病例()地址,应详细填写到村民组(门牌号)。 A、户籍地址 B、医院地址 C、工作地址 D、发病时实际居住地址 7、某食品厂工人患痢疾,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其人群分类最好选择下列哪一项 ()。 A、商业服务 B、工人 C、公共场所服务员 D、餐饮食品业 8、新版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规定医疗机构职责() A、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培训、质量管理和自查等制度。 B、负责对本辖区信息报告系统的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C、动态监视本辖区的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分析。 D、配合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开展对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情况的督导检查,对不履行职责的单位或个人依法进行查处。 9、门诊日志必须包括几项基本内容() A、七项 B、八项 C、九项 D、十项 10、下列哪种传染病不能填报确诊病例() A、菌(-) B、仅培阳 C、梅毒 D、淋病 三、判断题:(10题,每题2分,共10分) 1、订正病例时,由疑似病例订正为临床诊断病例或确诊病例,不需要修改诊断日期。() 2、梅毒的复发病例不需要报告。() 3、传染病报告卡现住址的填写,专程至外地就诊的病例,应填写病人的常住地。如某病人患手足口病,该病人由襄州区至樊城区就诊,现住址应填写襄州区。() 4、羁押或服刑人员患病时,现住址填写羁押或服刑人员户籍所在地。() 5、RPR/TRUST滴度检测胎传梅毒时,母亲与新生儿或婴儿最好在同一个实验室进行,滴度要等于或高于母亲的4倍,可诊断为胎传梅毒。() 6、HIV感染者病例或艾滋病病人可以填报临床诊断病例或疑似病例。() 7、订正病例时,一种传染病订正为另一种传染病需要同时修改诊断日期。() 8、梅毒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胎传梅毒。() 9、不明原因肺炎、埃博拉出血热、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报告时限是24小时。() 10、网络直报系统用户必须每月修改账号密码。()

安全法律法规培训试题及答案

安全法律法规培训试题答案姓名部门日期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人是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2、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 综合监督管理。 3、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4、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受理的举报事项经调查核实后,应当形成书面材料。 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6、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单位,有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的权利。 7、《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8、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9、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10、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要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对生产现场监督检查,严格查处(A )的“三违”行为。 A、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工作纪律 B、违章生产、违章指挥、违反纪律 C、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操作规程 D、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章生产 2、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个人,或者未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约定安全生产管理事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承担( C )。 A、连带赔偿责任 B、补充责任 C、主要责任 D、次要责任 3、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或者承租单位的,发包、出租单位发现承包或者承租单位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应当( B ),并向所在地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A、要求停产整顿 B、及时劝阻 C、进行罚款 D、通报批评 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纳入(B ) A工作计划B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 C生产经营收益预算D专项费用支出预算 5、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A )有关规定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 A、国家和省 B、省、市 C、市、县 D、县和乡镇(街道) 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危险源、危险区域设置明显的( D )。 A、应急预案流程图 B、职业危害告知牌 C、警示标志 D、安全警示标志 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为从业人员(B )提供符合国家、行业或者地方标准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检查、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和使用。 A、有偿 B、无偿 C、补贴部分资金 D、以发放其他实物的形式 8、存在( B )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申报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定期检

埃博拉出血热培训测试题答案

洪林卫生院埃博拉出血热培训测试题答案 姓名:得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空2分): 1.埃博拉病毒哪几种亚型可致病?(ABCD ) A 扎伊尔型 B 苏丹型 C 本迪布焦型 D 塔伊森林型 E 莱斯顿型 2.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严重且往往致命的疾病,病死率最高,可达(C )。 A ﹤50%℅ B ﹥90%℅ C 50℅~90%℅ 3.90%埃博拉出血热死亡患者在发病B 天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 A 5天 B 12天 C 一个月D二个月 4.埃博拉病毒对以下哪种射线或消毒剂敏感。(ABCD ) Aγ射线B紫外线C 甲醛D 次氯酸 5.下列哪些是埃博拉出血热的典型临床表现?( ABCD ) A急性起病,高热、畏寒B极度乏力C头痛、肌痛、咽痛D结膜充血 6.埃博拉出血热发病季节(D )。 A春季B夏季C秋季D无明显季节性 7.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 A )小时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 D )中的“埃博拉出血热”。 A 2小时之内 B 6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A 甲类B乙类C 丙类D其他传染病 8.对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 C 天。 A 7 天 B 14天 C 21天 D 1个月 9.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A )。 A孤蝠科果蝠B 蚊子C虱子D 老鼠 10.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A )。

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症状。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包括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等,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可并发心肌炎、肺炎和其它多脏器受损 2、答: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加强个人防护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要做好接触防护和呼吸道防护对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均严格消毒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需严格消毒,可采用化学方法处理具有传染性的医疗污物(污染的针头、注射器等)可用焚烧或高压蒸汽消毒处理人的皮肤暴露于可疑病人的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或用0.5%碘伏消毒液、75%酒精洗必泰擦拭消毒,使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粘膜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

登革热试题答案完整版

登革热试题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2018年登革热防控知识试题 姓名:科室:分数: 一、选择题 1、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所引起,由( C )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A、老鼠 B、蟑螂 C、白蚊伊蚊(花斑蚊) D、苍蝇 2、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是( B )。 A、与病人直接接触传播 B、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C、饮食传播 D、空气传播 3、白纹伊蚊叮咬人的高峰时间在( A ) A、上午8-9时及下午5-6时 B、晚上9-10时 C、下午7-8时 D、早上5-6时及晚上8-9时 4、下列哪一项不适登革热的典型特征( B ) A、急性起病、发热 B、全身肌肉、骨、关节痛及疲乏 B、皮疹、淋巴结肿大 D、白细胞显着增多 5、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 B )天,多数5-8天。 A、1-2天 B、3-15 C、9-10 D、10-15 6、登革热患者在( A ),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 A、发病前1天至病程第5天 B、发病后1天至病程第5天 C、发病前7天至病程第15天 D、发病后7天至病程第15天 7、下列哪项不是登革热的传染源( D ) A、登革热患者 B、隐形感染者 C、带毒的媒介伊蚊 D、按蚊幼虫 8、预防和防治登革热的环境治理手段,哪一项是错误的( B ) A、翻缸倒罐,清除积水,消灭蚊子幼虫的孳生地 B、种植水生植物盆景,每二月换水一次 C、储水容器加盖,经常清理露天积水的器皿 D、填平凹陷的地面,疏导积水 9、预防登革热采取的防护措施下列哪项不正确( D ) A、在外露的皮肤省涂防蚊水 B、睡觉时挂好蚊帐 C、减少到树木丛生的地方活动 D、为避免蚊虫发现,穿深色的长袖衣裤 10、出现发热、头痛、骨痛的症状,除外下列哪项( C ),怀疑得了登革热,应及时就医。 A、生活在有登革热现症病例的地区 B、发病前15天有可疑蚊虫叮咬史 C、在全天气温低于10℃的冬天受了风寒 D、发病期前15天到登革热流行地区旅游 二、填空题(每题5分)

埃博拉出血热测试题及答案

博拉出血热测试题 姓名:单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埃博拉出血热是由( D)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A、肠道病毒 B、腺病毒 C、鼻咽病毒 D、埃博拉病毒 2.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本病于1976年在( B )首次发现。 A、亚洲 B、非洲 C、南美 D、欧洲 病毒在( A )大部分灭活, 紫外线、γ 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消毒剂和脂溶剂均可灭活病毒。 A、60℃ 1小时 B、60℃ 2小时 C、70℃ 1小时 D、100℃ 1小时 4.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为(A) A、接触传播 B、血液传播 C、呼吸道传播 D、性传播 5.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 A )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热”。 A、2 小时 B、24 小时 C、48 小时 D、3 日 二、填空题(每空5分,共50分) 1.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 2.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

感染。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3.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没有疫苗可以预防,隔离控制传染源 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4.对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医学观 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 21 天。 5.人的皮肤暴露于可疑埃博拉出血热病人的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粘膜应用大量清水冲 洗或%碘伏冲洗。 6.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史为来源于疫区或 3周内有疫 区旅行史或有病人、感染动物接触史。 三、简答题(30 分) 简述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答:潜伏期2-21天,一般为5-12天。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性。 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肌痛、恶心、结膜充 血及相对缓脉。随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皮疹等表现。 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症状。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包括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等,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可并发心肌炎、肺炎和其它多脏器受损。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12天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2018年登革热防控知识试题

2018年登革热防控知识试题 姓名科室: 分数 1、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所引起,由 ( C )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A、老鼠 B、蟑螂 C、白蚊伊蚊(花斑蚊) D、苍蝇 2、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是( B )。 A、与病人直接接触传播 B、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C、饮食传播 D、空气传播 3、白纹伊蚊叮咬人的高峰时间在( A ) A、上午8-9时及下午5-6时 B、晚上9-10时 C、下午7-8时 D、早上5-6时及晚上8-9时 4、下列哪一项不适登革热的典型特征 ( B ) A、急性起病、发热 B、全身肌肉、骨、关节痛及疲乏 C、皮疹、淋巴结肿大 D、白细胞显著增多

5、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 B ) 天,多数5-8天。 A、1-2天 B、3-15 C、9-10 D、10-15 6、登革热患者在 ( A )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 A、发病前1天至病程第5天 B发病后1天至病程第5天 C、发病前7天至病程第15天 D、发病后7天至病程第15天 7、下列哪项不是登革热的传染源( D ) A、登革热患者 B、隐形感染者 C、带毒的媒介伊蚊 D、按蚊幼虫 8、预防和防治登革热的环境治理手段,哪一项是错误的? |( B ) A、翻缸倒罐,清除积水,消灭蚊子幼虫的孳生地 B、种植水生植物盆景,每二月换水一次 C、储水容器加盖,经常清理露天积水的器皿 D、填平凹陷的地面,疏导积水 9、预防登革热采取的防护措施下列哪项不正确?( D )

A、在外露的皮肤处涂防蚊水 B、睡觉时挂好蚊帐 C、减少到树林丛生的地方活动 D、为避免蚊虫发现,穿深色的长袖衣裤 10、出现发热、头痛、骨痛的症状,除外下列哪项( C ),怀疑得了登革热,应及时就医。 A、生活在有登革热现症病例的地区 B、发病前15天有可疑蚊虫叮咬史 C、在全天气温低于10℃的冬天受了风寒 D、发病期前15天到登革热流行地区旅游 2、填空题 (每题5分,共50分) 1、登革热属于( 乙)类传染病。可分为血清型( )( Ⅱ )( )( ),4种血清型均可感染人,且4型之间有交叉反应 2、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为 (埃及伊蚊 )和( 白纹伊蚊). 3、伊蚊只要与具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 内( 复制8-12天后)即具有传染性,病毒在蚊体内繁殖,至少可存活(30 天)甚至终生. 4、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可分为三期:( 急性发热期 )( 极期 )和( 恢复期 ). 5、急性发热期,患者通常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 发热 ),可伴畏寒,

埃博拉试题及答案

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知识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时间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A、肠道病毒 B、腺病毒 C、鼻咽病毒 D、埃博拉病毒 2、埃博拉的病死率高,本病于20世纪70年代在首次发现。 A、亚洲 B、非洲 C、南美 D、欧洲 3、EBV 病毒在大部分灭活, 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消毒剂和脂溶剂均可灭活病毒。 A、60 ℃1小时 B、60 ℃2小时 C、70 ℃1小时 D、100 ℃1小时 4、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肌痛、恶心、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2-3天后可有呕吐、腹痛、腹泻、血便等表现,半数患者有咽痛及咳嗽。病后4-5天进入极期,患者可出现的改变,如谵妄、嗜睡等。 A、循环系统 B、消化系统 C、泌尿系统 D、神志 5、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A、接触传播 B、血液传播 C、呼吸道传播 D、性传播 6、埃博拉出血热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黏膜、脏器的出血,在很多器官可以见到灶性坏死,但是以最为严重。肝细胞点、灶样坏死是本病最显著的特点,可见小包涵体和凋亡小体。 A、心脏 B、肺脏 C、肾脏 D、肝脏、淋巴组织

7、重症患者在发病数日可出现咯血,鼻、口腔、结膜下、胃肠道、阴道及皮肤出血或血尿,第日为出血高峰,50%以上的患者出现严重的出血,并可因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及致死性并发症而死亡。 A、7日 B、10日 C、12日 D、14日 8、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热”。 A、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3日 9、埃博拉出血热发病后,在病程第日可出现麻疹样皮疹,数天后消退并脱屑,部分患者可较长期地留有皮肤的改变。非重症者,发病后两周内恢复。 A、3-5日 B、5-7日 C、7-9日 D、2周 10、埃博拉出血热血常规检查,早期减少,第7病日后上升,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可减少。 A、WBC B、PLT C、RBC D、全血细胞。 二、问答题(50分) 简述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标准 阅卷人

登革热试题及答案

登革热试题及答案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登革热诊疗指南培训试题 1、登革热潜伏期一般为天( B ) A、4-13 B、3-15 C、4-15 D、3-14 2、2014年版登革热诊疗指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登革热感染分为哪两种临床类型( A ) A、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 B、普通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C、典型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D、登革出血热和重症登革热 3、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哪三期( B ) A、急性发热期、休克期和恢复期 B、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C、急性发热期、出血期和恢复期 D、急性发热期、重症期和恢复期 4、重症登革热实验室指征( D ) A、血小板快速下降 B、血小板快速下降和白细胞升高 C、HCT升高 D、血小板快速下降和HCT升高 5、登革热急性发热期常见热型( A) A、双峰热 B、稽留热 C、驰张热 D、波状热 6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A ) A.发热,全身疼痛和毒血症状,皮疹、出血和其他症状和体征 B.潜伏期为1—3天,发热同时出皮疹 C.没淋巴结肿大,可有肝脾肿大 D.登革热没重症病例 7登革热治疗措施中错误的是( C ) A.急性期卧床休息,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B.口服补液为主,监测生命体征 C.高温应以药物为主 D.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8登革热的诊断依据有( D ) A.流行病学资料:疫区蚊子叮咬史

B.临床表现有发热、疼痛、皮疹、出血等 C.实验室检查有包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登革热病毒分离阳性、登革热 抗体阳性 D.以上都是 9登革热的临床分型有( D ) A.典型登革热 B.轻型跟重型登革热 C.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 D.以上均是 10症登革热的预警指征中高危人群有( ABCDE ) A、二次感染患者 B、伴有糖尿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哮喘等基础疾病者 C、老人或婴幼儿 D、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 E、孕妇 11症登革热的诊断指标中包括( ABCDE ) A、退热后病情恶化 B、腹部剧痛 C、持续呕吐 D、嗜睡,烦躁 E、少尿 12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登革热后,出现下列哪一种情况即可诊断为重症登革热( ABCDE ) A、皮下血肿 B、黑便 C、急性心功能衰竭 D、休克 E、肝脏损伤 13革热的治疗措施 (ABCD ) A、卧床休息,清淡饮食 B、退热:以物理降温为主 C、补液:口服补液为主 D、可给与安定、安痛定等对症处理。

埃博拉试题(含答案)精编版

埃博拉出血热试题 科室: 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10题,计100分。) 1、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是() A 2-20 天 B 1-21 天 C 1-30 天 D 2-21 天 2、对人致病性最强的埃博拉病毒是() A扎伊尔型B苏丹型C本迪布焦型D塔伊森林型 3、现阶段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是() D以上都是A及时发现并隔离病人、加强个人防护B接种特异性疫苗C禁止疫区人员入境 4、下面对埃博拉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A埃博拉病毒对热无抵抗力,60度可迅速灭活 B室温存放1个月后,埃博拉病毒感染性无明显变化 C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敏感 D埃博拉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等多种形态 5、关于埃博拉说法错误的是() A目前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B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C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为2-20天 D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 &下面哪项不符合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原则() A根治性治疗,消除体内感染病毒 B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控制出血 C治疗肾、肝功能衰竭和出血、DIC等并发症 D控制继发感染

7、以下哪种情况为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 A无已知暴露史,体温》373C B无已知暴露史,体温》38.6 C C有暴露史,体温》38.6C D 有暴露史,发热伴不明原因出血 E 有暴露史,发热伴不明原因猝死 8、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病例后,以下哪项做法错误() A 立即给予病人穿戴隔离防护用品 B 抽血检测 C 单人单间隔离 D 立即报告医务科及分管院长,报告当地卫生主管部门 E报告120急救指挥中心通知就近定点医院转运 9、目前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A 接触传播 B 飞沫传播 C 血液传播 D 口粪传播 10、隔离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确诊病例的方式为() A 接触隔离 B 飞沫隔离 C 以上都是 D 以上都不是

新《安全生产法》测试试题(含答案)

新《安全生产法》测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C) A:特种作业安全 B:危险品存储安全 C:民用航空安全 2、生产经营单位的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B) A:法人 B: 主要负责人 C:总经理 D:总工程师 3、生产经营单位的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C) A:全体人员 B: 在职人员 C: 从业人员 C:生产人员 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费用在中据实列支。(D) A:项目 B: 工程 C: 概算 D:成本 5、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 A:专业 B: 专职 C: 兼职 D:全职 6、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A) A: 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B: 保证安全组织措施 C: 保证安全文明施工 D:购臵安全工器具 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C)

A:相关操作流程 B: 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C: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D: 标准化操作手册 8、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B) A:安全论证 B: 安全评价 C:安全检查 D: 安全考核 9、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应当由单位负责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C) A:施工 B: 监理 C:建设 D: 设计 1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臵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B) A:一般 B: 较大 C: 重大 D:特大 11、生产经营单位对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C) A:一般 B: 较大 C: 重大 D:特大 1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C) A:一般 B: 较大 C: 重大 D:特大 13、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A) A: 事故应急措施 B: 事故处臵措施 C: 安全处臵方案 D: 应急预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