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典学派的先驱

第二章 古典学派的先驱
第二章 古典学派的先驱

第三章古典学派的先驱

古典学派产生时间:1776-1871。

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现。

1871年杰文斯(英国)、门格尔(奥地利)、瓦尔拉斯(瑞士洛桑)各自出版了阐述新古典理论的著作。边际主义的三位开创者:杰文斯:《政治经济学原理》,1871年;门格尔:《政治经济学原理》,1871年;瓦尔拉:《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

第一节古典学派概览

1、古典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两次重大“革命”:(1)科技革命。牛顿等人在物理力学上的发现,极大的影响了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美国经济史专家斯坦利·布鲁指出,“可以在古典学派中看到牛顿的影响。如果说上帝的意愿创造了一种不加干涉就可以和谐、自动起作用的机制的话,那么自由放任主义就是社会事务中的最高形式的智慧。自然规律将引导经济体系以及人们的各种活动。”

(2)工业革命。1776年工业革命开始。当时的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分工等等给英国带来了强大的国防力量和国民财富。

2、古典学派的主要信条

它的基础是个人自由、私人财产权、个人的主动权、私人企业以及最低程度的政府干预。

(1)最低程度的政府参与;

(2)自利的经济行为;

(3)利益的和谐。(通过追求他们自身的个人利益,人们也为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作出了贡献。)

(4)所有经济资源及经济活动的重要性。(所有的经济资源——土地、劳动力、资本及企业家才能,与所有的经济活动——农业、商业、生产及国际交换都对一个国家的财富作出了贡献。不同于重商与重农学派。

(5)经济规律。(比较优势理论、收益递减规律、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市场规律(萨伊定律)、李嘉图的地租理论、货币数量论以及劳动价值论)

3、古典学派哪些信条具有长远影响

(1)收益递减规律,

(2)比较优势理论;

(3)消费者至上的思想;

(4)资本积累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5)市场作为协调个人与社会利益的一种机制。

第二节古典学派的先驱

一、威廉·佩第(William Petty,1623-1687)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统计学家。威廉·配第出生于英国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从事过许多职业,从商船上的服务员、水手到医生、音乐教授。他头脑聪明,学习勤奋,敢于冒险,善于投机,晚年成为拥有大片土地的大地主,还先后创办了渔场、冶铁和铝矿企业。

马克思对配第的人品是憎恶的,说他是个“十分轻浮的外科军医”,是个“轻浮的掠夺成性的、毫无气节的冒险家”;但是,对于他的经济思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他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最有天才的和最有创见的经济研究家”,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主要著作:

《赋税论》(1662);

《语言的智慧》(1664);

《爱尔兰的政治剖析》(写作于1672年,出版于1691年)

《政治算术》(写作于1672-1676年,并与1690年首次出版)

1、配第的方法论

对客观事实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方法。深受培根和霍布斯的影响。

2、作为重商主义者的配第之观点

在他看来,金银仍是最好的财富,货币才是唯一真正的价值形式。

他把劳动分成两类:一类是生产金银的劳动,另一类是生产其他普通商品的劳动。

他认为不是一切劳动都能直接生产交换价值,只有生产金银的劳动才直接生产交换价值,生产普通商品的劳动,只有在这些商品同金银交换时才成为交换价值。

A.国家应该有大量的人口。对充分就业表现了极大的热情;

B. 对进口商品应该征收关税,但是也赞成自由的国际贸易。

在国内,他主张让每个人“各行其是”,“各得其所”,发展产业,增加国家财富。在国外,他主张与荷兰、法国等国争霸。

3、作为古典经济学先驱的配第

A、地租理论

将地租看做是土地的剩余。

“假定一个人用自己的双手在一块土地上种植谷物,我认为,这个人从他的收成中扣除自己的种子,并扣除自己食用的部分以及为换取衣服和其他必需品而给别人的部分之后,剩下的谷物就是当年的自然的真正地租;而7年的平均数即歉收和丰收循环周期的若干年的平均数,就是用谷物表示的这块土地的通常的年租。”

B、劳动价值理论

提出了“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由此,他认为劳动和土地共同创造价值。

“我认为它(按指谷物或地租)值多少货币,就看另一个在同一时间内专门从事货币生产与铸造的人,除去自己费用以外还能剩下多少货币。也就是说,假定这个人前往生产白银的地方,在那里采掘和提炼白银,然后把它运到另一个栽培谷物的地方铸成货币,并假定这一个人在从事这些工作的同时,也能得到生活所必需的食物和衣服。我认为这个人的白银和另一个人的谷物,价值一定相等……黄金和白银的价值之间的正当比率也是依据这种方法来规定的……我认为这是各种价值相等和权衡的基础。”

C、劳动分工

“当一个人梳毛、另一个人纺纱。再一个人织布时所生产出来的布料,一定回比当以上所有的操作都由一个人笨拙的工作时产生的布料要便宜”。

D、资本的重要性

E、货币流通速度问题。(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数量一样重要)

4、配第是统计学的先驱之一,是统计学科的奠基人。

二、曼德维尔(B.Mandevile,1670—1733年)

生于荷兰鹿特丹,169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开始行医,专治“歇斯底里”病。大约在1696年,他旅居英国,初衷是学习英语,但同时在伦敦作为一名神经和肠胃病及精神病专家而行医。据说,他对自己在这方面的见解感到非常自豪,并于1711年发表了

一篇在当时颇有影响的论文:《论忧郁情绪和歇斯底里情绪》,1699年结婚,成为英国公民。

他的主要论著有: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初版于1705年,并于1714年、1723年、1728年三次改版),

《论忧郁情绪和歇斯底里情绪》,

《关于宗教、教会和国家幸福的自由思考》,

《关于荣誉起源的研究》,

《为公共烦恼的中肯辩护》。

曼德维尔的生平事迹语焉不详,但18世纪的西欧思想界却充斥着对他的各种批判,甚至于人身攻击,其声名狼藉和知名度,就在于他的《蜜蜂的寓言》。该书18世纪初在英国出版后,就曾引起过轩然大波,并引致了欧洲思想界和社会各界对它的批判,曼德维尔本人也遭到了人身许多攻击,被称为“品行极坏的人”。1723年,当《蜜蜂的寓言》出第三版时,英国一个郡的地方法院还专门为此书立案,判定此书是“在扰乱社会秩序”,是一种“公害”。

曼德维尔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一书中。该书包括一篇关于一窝蜜蜂的盛衰史迹的寓言诗和相应的评论,一篇论文“社会本质之研究”,和数篇两个虚构人物的对话。从他的这本书来看,他基本上摆脱了重商主义财富观的束缚,他对于人性的深刻分析,为后来的经济自由主义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关于政府的作用的问题上,他比后来的经济自由主义者如亚当·斯密更强调发挥政府的作用。

1、个人劣性即公共福利

曼德维尔在其寓言诗里写到,最初因为蜜蜂们都贪婪自私地追求繁华虚荣,所以无不奢侈挥霍,炫耀自豪。整个社会兴盛繁荣,人人就业。后来,这群蜜蜂忽然改变了原有的习惯,“这些昆虫生活于斯,宛如人类,微缩地表演人类的一切行为。”在“这个蜜蜂的国度”里,每只蜜蜂都在近乎疯狂地追求自己的利益,虚荣、伪善、欺诈、享乐、嫉妒、好色等恶德在每只蜜蜂身上表露无遗。令人惊异的是,当每只蜜蜂在疯狂追逐自己的利益时,整个蜂巢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后来,邪恶的蜜蜂突然觉悟了,向天神要求让他们变得善良、正直、诚实起来。“主神终于愤怒地发出誓言:使那个抱怨的蜂巢全无欺诈。神实现了誓言……”于是,他们放弃奢侈生活,崇尚节俭朴素,但结果却是宫室荒芜,货弃于地,商业萧条,民生凋敝。在整个蜜蜂的王国中,一镑贬值为一文,昔日繁忙的酒店渺无人迹,全国一片萧条景象。国家因要厉行节约,所以削减军务,以致敌人前来侵略时,无力抵御。最后这群蜜蜂只好遁逸他方。

这个寓言的基本思想是要表明:“各种卑劣的成分聚合起来,便会构成一个健康的混合体,即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这个寓言……乃是要表明:既享受一个勤勉、富裕和强大的民族所拥有的一切最优雅舒适的生活,同时又具备一个黄金时代所能希望的一切美德与清白,此二者不可兼得。”使人能够组成社会的,并不是人的合作和善良的天性;相反,是人的一些卑劣可憎的品行,才使人适合于幸福繁荣的社会。

他认为“所有的社会都必定起源于人的各种需求、人的缺陷和欲望。……人的骄傲及虚荣心愈是得到展现,人的所有欲望愈是扩大,人就愈可能不得不组成数量繁多的大型社会。”

他在分析了女人为了满足虚荣心而对男人采取的种种计谋后写到“伦敦的繁荣,一般贸易的繁荣,从而国家的荣誉、实力、安全及其一切现世利益,其中相当大的部分皆要依赖女人那些欺诈的邪恶计谋;而对于有理性的丈夫们的尊重、满足、温和及服从,以及节俭和其他一切美德……,其对王国的富足、强大和我们所谓的繁荣的贡献,却不及那些最可憎品质的千分之一。”

“人的种种需要,人的恶德及缺点,加上空气及其他基本元素的严酷,它们当中却孕育着全部艺术和技能、工业及劳动的种子。……我们的骄傲、懒惰、好色及变幻无常。它们是刺激一切艺术、科学、贸易、手工业和各行各业发展的主顾。而需要、贪婪、嫉妒、野心,以及人的其他类似特质,则无一不是造就伟业的大师。”

“人类天生追求友谊的品性和仁爱的热情也好,人依靠理性与自我克制所能获得的真正美德也罢,这些皆非社会的基础;相反,被我们称作现世罪恶的东西,无论是人类的恶德还是大自然中的罪恶,才是使人类成为社会性动物的重大根源,才是一切贸易及各行各业的坚实基础、生命与依托,概莫能外;……必须将它们视为一切艺术与科学的

真正起源;一旦恶德不复存在,社会即使不马上解体,亦必定会变得一团糟。”

“富人们最昂贵的开销,其主要目的乃是为了使穷人有工作可做。”

2、自由放任与分工

曼德维尔说,经营不需要的商业是愚蠢之举,将其数量扩大得超过所需的数量也不明智。将酿酒工安排得同面包师一样多,或让布商同制鞋工一样多,也是荒谬之极。每种贸易的数量之比是它自行发现的。要保持这种比例,最好是任何人都不要加以干预或干涉。

分工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最有效办法。

“人生来爱模仿别人,原始人都干同样的事情,理由就在这里,这妨碍他们改善自己的条件……不过,假定一个人全力以赴只制造弓箭,另一个人提供食物,第三个人搭盖棚舍,第四个人缝制衣服,第五个人制作器具,那么他们的变动不仅会对别人有用处,而且各种职业行业本身,与过去每个人干所有的事情相比,在同一年份也会有更大的改进。”

“制作钟表是一个更好的例证。无论是钟表这样多,还是它们这样准确和精美,我敢说主要得益于将该技艺搞成许多分支的分工。”

三、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

苏格兰人,是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近代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提出了知识来源于实践的论断。

1711年4月26日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卒于1776年8月25日。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12岁进爱丁堡大学攻读古典文学。1729年起专攻哲学。1732年刚满21岁就开始撰写他的主要哲学著作《人性论》,1734年去法国自修,继续哲学著述。1748年出使维也纳和都灵。1749年回家乡,潜心著述。1751年移居爱丁堡市。1763年任驻法使馆秘书;1765年升任使馆代办。1767~1768年任副国务大臣。1769年8月退休返爱丁堡。

著有《人性论》(1739—1940)、《人类理智研究》(1748)和死后出版的《论灵魂不死》等。

1、经济哲学

在人的自然性情中,“自私”是最重大的一种。

人们总要追求三种福利:“一是我们内心的满意;二是我们身体外表的优点;三是对我们凭勤劳和幸运而获得的所有物的享用。”

稀少引起了“占有”,“占有”引起了财产的私有制,要使私有制得以稳定,就需要人们之间达成协议,即得出对共同利益的共识,只要追求私利不威胁“公益”就不必加以限制。他指出“没有人怀疑,划定财产、稳定财物占有的协议,是确立人类社会的一切条件中最必要的条件。”

2、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之多寡,对于一个国家内部的幸福安乐,是无关紧要的。”

“货币……只是人们约定用以便利商品交换的一种工具……货币只是一种代表劳动和商品的象征,一种评价和估计劳动和商品的方法。”它与一国贫富无关。一国君主的强大在于拥有众多臣民,而臣民的富裕在于拥有大量的商品。

“一切东西的价格取决于商品与货币之间的比例,任何一价格的起伏。看来这是不言自明的原理。商品增加,价钱就便宜;货币增加,商品就涨价。”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在一定时期内,货币量的一次性增加将促进消费、生产与就业。但最终,价格水平的上升将消减货币量增加的全部影响。同样,货币供给量的一次性减少在降低价格水平之前也将首先抑制消费、产出与就业。

3、主张自由贸易

出口大于进口——国内货币增多——国内商品价格增加——国内商品竞争力下降——出口减少;出口小于进口———国内货币减少——国内商品价格减少——国内商品竞争力上升——出口增加。

“任何一个国家的财富及贸易的增加将不会损害,而会增加所有其他国家的财富及贸易;当一个国家的贸易与工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时,所有周边国家就不可能陷于无知、懒惰与委开化的状态之中。”

四、理查德·康替龙(Richard Cantillon,16971-17342)爱尔兰人。

理查德.·康替龙的一生具有传奇色彩,他的出生和青年时期很少为人所知,他在经济

1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施琅逝世;1697年英国开始对贸易数字进行统计。一说其出生年份为1687年,这一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金农出生。这一年,莱布尼茨读了比利时耶稣会教士柏应理(PhilippeCouplet,1623~1693)介绍中国的古代经典包括《周易》的著作,从而了解相关的易图与卦序,后来(1701年前后)发明了二进制。

21734年,雍正十二年。

学上的作为和他的去世也同样是个谜团。尽管他以挣钱为生活的目标,却写出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论著,主要阐述了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和运行。此外他对货币理论也有贡献,并且首次提出了企业家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他出生于爱尔兰北部的一个基督教家庭,爱尔兰的名门,长期效忠于斯图亚特王朝。出生年月不详,大约在1680-1690年之间。他的成长也很少有人知道。在1711-1713年间,他受聘为英国驻西班牙的军需办事处的职员。1716~1720年康替龙随其叔父在巴黎经营银行业,同时经营丝绸和酒业。1720年,在密西西比淘金热中,他通过出售密西西比股权获利丰厚。为了逃避法国对高利贷的法律制裁,他将贷款伪装成外汇交易,即用一种货币的形式贷出,再用另一种货币的形式收回。频繁的交易让他经常陷入法律纠纷中。为了彻底摆脱这样的麻烦,他决定带着巨额财富回到英国生活。1734年5月14曰他的房子被烧,他亦死于这场大火。

“他常常带着会计乘坐马车四处旅游,以使他能够考察他所目击的经济现象。他不时跳下马车,检验土壤,了解肥沃状况和化学成分构成,然后告诉夸己注意这种情况。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经济信息和统计资料,他把这些经济信息和统计资料作为《商业的性质》一书的补充资料。”

1、《论商业的性质》

唯一的一部著作:《论商业的性质》,此书分为三部分:

(1)第一部分描述了实际经济运行的过程,以及商品生产和雇佣工人生产这些商品的原理。将经济视为一个相关的体系,或货币和商品的循环流动,并解释了这一体系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

深入分析了生产交换的循环过程,指出其重点在于地主的货币支出。地主的支出不仅养活了城市中的工人,也通过创造就业机会、提供收入从而养活了一些农民。制造业部门的工人、农业部门的农民既需要购买工业制成品,同样需要购买大量的农产品,这些需求为这两种产业的劳动者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和收入。由于对农产品的需求远大于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因此货币趋于从制造业部门流向农业部门;同时,农民需要向地主缴纳地租,所以货币又从农民手中流人地主的腰包,从而开始新一轮生产和支出的循环过程。

(2)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货币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康替龙效应”货币对经济的不确定性影响。

康替龙效应:货币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它完全取决于是哪些人持有货币以及他们如何利用货币。如果主要是商人、出口商持有货币,他们会选择储蓄或投资,这样就会扩大生产,而不是支出,因此物价不会上涨。可是,如果货币主要是由地主和一些沉溺于物质享受的人持有,物价就会上涨,而一些奢侈品价格的上涨更是首当其冲。

(3)第三部分主要讨论了贸易政策。提倡贸易保护主义的制度,并希望制造业贸易实现顺差。

2、康替龙的观点或贡献:

(1)财富观:视物质产品为财富,并指出土地和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土地是所有财富由以产生的源泉或资料。人的劳动是生产它的形式:财富自身不是别的,只是维持生活,方便生活这种概念和使生活富裕的资料。”

(2)价值与价格理论:提出了“商品内在价值或价格”和“市场价格”两个概念。

其内在价值属于生产要素价值论:土地+劳动=内在价值;

市场价格围绕内在价值上下波动。“内在价值基本上不会变动,而由于一个国家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其消费不成比例,市场价格每天都在变动,并且不断地涨涨跌跌”。

(3)使用了“企业家”这一术语强调了这一角色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4)货币论:

康替龙还大体上正确地指出了决定货币流通量的两方面因素:商品数量(对现金的需求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同前者成正比,同后者成反比。

古典文献学题库

古典文献学概要 中国古代无“文献学”之名却有文献学之实 ?孔子修“六经”目录学、版本学、校雠学三者融为一体的学问 ?始于西汉末刘向、刘歆父子,当时叫“校雠” ?近代受西方学术影响,一些传统学术被冠以“××学”之名,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即传统上的字书、韵书、训诂“校雠学”,“古典文献学” “文献学”之名的提出 ?梁启超1920年《清代学术概论》:“全祖望亦私淑宗羲,言文献学者宗焉。” ?1923年《中国近三百学术史》:“明清之交各大师,大率都重视史学——或广义的史学,即文献学。” ?1928年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例言》:“本编亦采其谊,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 成为高等教育的独立学科 ?建国后标点整理“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 ?50年代末翦伯赞等教授建议建立文献学专业 ?在魏建功先生领导下,1959年在北大中文系创建国内第一个古典文献学本科专业?上世纪80年代初张舜徽先生提出招收文献学研究生,于是在历史系设置历史文献学专业 ?从此就形成了古典文献、历史文献两个专业并存的局面 古典文献学是怎样的一门学问 ?传统的文献学包括文献形态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编纂学、典藏学;文献标点、注释翻译、考证、文献检索、出土文献等?古典文献学的功用 ?传统上即明道,教化,娱情,考辨,经世 ?古典文献学是治中国文史之学最基本的学问 程千帆:文献学学不好,将来会被人欺负的 平时说话要负责任进行学术研究不能不顾学术常识 ?他曾就读于复旦、柏林、苏黎世、哈佛,通晓八国语言,先为清华大师,后教于牛津,学贯中西。家学深厚,全唐诗10万首都可倒背如流,晚年目盲后,全靠口述,出口成章,学生整理其听课笔记便成国学巨著。号称500年才出的一个教授,蒋介 石称之为国宝,他就是陈寅恪,死于文革。(有种人叫天才,惊采绝艳啊。) ①全面认识文献,进入古代文化、学术宝库的钥匙。“得门而入,事半功倍” ?秦观?“楼观”“寺观”;“观看”“观瞻”。 ?元韦居安《梅涧诗话》:陆放翁名游,字务观。“观”字系去声。或云其母梦秦少游至而寤,遂生放翁,因以其字命名,而名为字。《后村诗话》载史相力荐放翁,赐第,其 去国自是台评。王景文乃云“直翁未了平生事,不了山阴陆务观”。放翁见诗,笑云:“我 字务观乃去声,如何作平声了?”近时方蒙仲有《奉题刘后村文稿》数首,内一绝云:“昔闻秦七与黄九,后有幼安与务观。”“观”字亦作平声。想后村见之,亦发一笑。 ?陆游《题秦少游像》“我名公字正相同” ②指引读书治学、寻检资料。通过目录、类书、索引等工具书,用较少的时间,尽可能全面地找到所需资料,并鉴别、确定可靠的版本 ?陈垣:“不懂研究的方法,会读一辈子的书终不能入门。” ?程千帆:“今天中文系学生知识面狭窄,不能融会贯通,不会收集和整理材料,当然也

中国古典文献学(精简版)

中国古代文献学 主讲金小栋 导论文献与文献学 一、文献的含义的历史演变 文指文章、典籍,即书面材料; 献指贤人、贤才,实质指贤人所讲述的口头材料。 文献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即文献是知识信息与载体的统一体。 文献的载体 一、龟甲文 二、金石 三、竹木 四、帛 五、纸(四)古代纸书的装帧形式 卷轴装 旋风装 梵夹装 经折装 蝴蝶装 包背装 线装 古书版面及线装书的有关术语 1、卷轴装 初期纸书在形式上效法帛书,将写好的长条纸书,用木或竹作轴,粘于最后一幅纸上,从尾向前卷起,卷成一束。这种书籍装帧形式称为卷轴装。 采用卷轴装的手写纸书,一般称为卷子。故卷轴装又叫卷子装。 卷轴装所流行的时代是南朝到五代时期。 2、旋风装 又叫龙鳞装。它大约起于唐代而盛于北宋。旋风装有两个特点:一是纸的正反两面都书写,可发节省纸张缩小卷轴的体积,也就是扩大了书的容量;二是逐页错开一定距离粘在卷底上。以一长条卷纸作底,除首页因单面书写,全幅裱于卷端外,其余因双面书写,以每页右边无字空处,逐页向左鳞次相错地粘在首页末尾的卷底上,看去好似龙鳞。收藏时从首至尾卷起,外表完全是卷轴的装式;但打开时,除首页全裱在卷底,不能翻阅外,其余均能逐页翻转。 3、梵夹装 梵夹装原本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制,而是古代中国人对古印度用梵文书写在贝多树叶上佛教经典装帧形式的一种称呼。梵夹装的具体装订方式是,将写好经文的贝多树叶,依次摞成一摞,在摞的上、下各夹配一块与经叶大小长短相同的经过刮削加工的竹片或木板。然后连板带经穿一个(在中间)或两个(居两端靠里)洞,穿绳绕捆或打扣,一部梵夹装的书籍就算装帧完毕。它有两个特点:一是以板夹之,一是所夹为散叶。

中国古典文献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国古典文献学复习资料 文献: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也可以理解为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 文献学: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特点、功能、类型、生产和分布、发展规律、文献整理方法及文献与文献学发展历史等。治学的基础、资料的源头、深入研究的门径。它可以根据学科领域划分为历史文献学、古典文献学等。古文献学是关于古文献阅读、整理、研究和利用的学问。 目录:是指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 (或篇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文献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的工具。 目录学:则是研究目录的形成和发展,探讨目录工作的一般规律的专门学问。 版本:是指同一种文献在编辑、传抄、刊刻、装订、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形态的文本。 版本学:就是研究各种文献的版本源流,比较其优劣异同,鉴别各种版本的真伪高下的专门学问。校勘:是指改正文献在形成和流传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出现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尽可能地恢复或接近文献的原来面目。 校勘学:则是研究和总结校勘工作的一般性方法和规律的专门学问。 典藏学:对藏书的鉴别、购求、收藏、装补、曝书、流通等。 历史文献编纂学:研究历史文献的编纂形式和编纂过程、方法的学问。 藏书史研究:各个历史时代藏书的特点、规模,有代表性的藏书家的研究,藏书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关系等。 研究目的 全面认识文献,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用较少的时间,找到尽可能全的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同时有能力对这些资料的版本进行鉴别,确定较早的、较全的、较可靠的版本。而且有能力对原始文献做整理加工,自己使用的同时,还可供他人使用。 文献学的任务 一般任务:文献整理 终极任务: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整理 三、文献检索 1、定义:文献信息需求者向文献信息存贮系统查检整件文献或零星信息资料的过程。 2、文献检索的方法 常用法:即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的方法,又称一般查找法或工具法。包括顺查法、倒查法、抽查法三种。 追溯法:传统的获取文献的方法。即利用已知的有关文献后所附的“引用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 循环法:又称交替法或分段法。即将常用法和追溯法循环、交替使用的方法,先用常用法查出一定时期内的文献,再用追溯法查出前一时期的文献,如此交替往前推移。优点:既全又准。 文献检索的具体方法 1、纸质文献检索方法 1)形序法 A、部首法 部首是排列单字时起分类作用的汉字偏旁。按部首排字始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据义立部,设540部。 B、笔画法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古文献学:有关古代文献典籍整理和研究的学问。它以古代文献典籍的形式内容和整理它的各个环节如校勘、标点、注释、辨伪、辑佚、编纂等为骨架,构筑了所需要的古代语言文字、古籍目录、版本、古代历史文化等有关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中国古文献史以经学史为中心。经学成为古文献学的中心。 中国古文献学分两派:考据学派、义理学派 中国古文献典籍传统上分经、史、子、集四部 中国古文献学史分7个时期:先秦(含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含辽、金)、元明、清及近代。 夏代就有“图法”,即文献典籍。今天能见到最早文献为商代的甲骨卜辞。我国最早的古文献整理学者,为周宣王时代的宋国大夫正考父。 孔子与五经的关系:对于传世的《易》《书》《诗》《仪礼》《春秋》等五经,相传多为孔子所作,或认为是孔子删改,实际并非如此。对于《易经》,孔子只是在教授学生时偶尔提及,并未把它作为教学内容;孔子虽然教授过《尚书》,但是否有系统整理过,尚在疑然间;孔子删《诗》只说也不可信,但他对《诗经》的解释与评论,对后世研究有巨大影响;《礼记》为儒家之书,出于孔门后学之手,受孔子思想影响很大;《春秋》为孔子整理修订过,这是学术界比较认同的看法。 孔门弟子“四门十哲”中,子游、子夏为文献学家,此后则为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秦始皇焚书坑儒,对先秦文献的禁毁情况:官方所藏《诗》《书》,诸子书不在禁毁之列;医药、卜筮、种树、法家、兵家之书不在禁毁之列;各国史记禁绝尤甚,损失惨重;民间所藏《诗》《书》与诸子书损失惨重,但远未被烧绝,故汉代屡有古文书被发现。 两汉官方4次大规模整理古文献活动:1.西汉宣帝时,博征群儒论定五经于石渠阁;2.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主持整理群书;3.东汉章帝时会群儒于白虎观考论经义同异,作《白虎通义》;4.东汉灵帝熹平四年诏诸儒正定经书文字,刊成石碑,即“熹平石经” 汉代诸子等书注释说解代表作:赵岐《孟子章句》,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王逸《楚辞章句》 语言文字学代表作:《尔雅》《说文解字》《方言》 经学今古文之分:汉代文献学的重要问题,对整个文献学史影响深远。主要区别

各校古典文献学历年考研试题集锦

各校古典文献学历年考研试题集锦 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试题 2003年中国古典文献学(150分) 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20分)九通四书六艺七略九州 二、请介绍一部你熟悉的工具书:(应包括体例、内容、特点、检索方法、功用等项,最好能举例说明。20分)三、翻译下列短文(40分)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墻;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殺之,寘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趙盾、士季見其手,問其故,而患之。將諫,士季曰:「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會請先,不入,則子繼之。」三進,及溜,而後視之,曰:「吾知所過矣,將改之。」稽首而對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夫如是,則能補過者鮮矣。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豈惟群臣賴之。又曰:『袞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能補過也。君能補過,袞不廢矣。」猶不改。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鉏麑賊之。晨往,寢門辟矣,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嘆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有一於此,不如死也。」觸槐而死。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伏甲,將攻之。其右提彌明知之,趨登,曰:「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殺之。盾曰:「棄人用犬,雖猛何為!」鬭且出。提彌明死之。初,宣子田於首山,舍于翳桑,見靈輒餓,問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問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請以遺之。」使盡之,而為之簞食與肉,寘諸橐以與之。既而與為公介,倒戟以禦公徒而免之。

問何故。對曰:「翳桑之餓人也。」問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乙丑,趙穿攻靈公於桃園。宣子未出山而復。大史書曰「趙盾弒其君」,以示於朝。宣子曰:「不然。」對曰:「子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宣子曰:「烏呼!『我之懷矣,自詒伊戚』,其我之謂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趙宣子,古之良大夫也,為法受惡。惜也,越竟乃免。」四、问答题(70分)1、谈谈你对《汉书·艺文志》的认识。(30分)2、试就学术研究中的某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0分)3、举出十部重要史传文献,并就其中一部谈谈你的认识。(20分)文献阅读基础(150分)一、解释下列每组词义的差别(10)后後、征徵、余餘、游遊、适適、谷穀、雕彫、无毋、發髪、乾榦二、许慎关于“六书”的论述中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怎样下定义的?除许慎所举的例字外,各举5个例字加以说明(20) 三、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30分) 1、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左传·僖公五年)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左传·僖公三十年) 3、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左传·宣公二年) 4、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左传·成公二年) 5、宋多责赂于郑。(左传·桓公三十年) 6、今王之地方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战国策·楚策) 7、刑仁讲让,示民有常。(礼记·礼运) 8、王若隐其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孟子·梁惠王上) 9、夫以中才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报

理性预期学派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菲利普斯曲线

理性预期学派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菲利普斯曲线 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三大假说 (1)理性预期假说 A.适应性预期的缺陷 适应性预期完全根据某种变量的过去值来预期其未来值。当预期有错误时,私人部门虽然会调整预期,但调整的速度比较缓慢,不是一步到位的。因此,只有在该变量的未来值不变时,这种预期才有可能是大致准确的。只要变量的未来值不断发生变化,适应性预期会犯系统性的误差。不必说短期的预期不正确,就是在长期,某种变量的预期值与其实际值也不一致。例如,如果央行不断地增加货币量,私人部门的预期通胀率就总是小于实际通胀率,使得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这样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几乎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认识到现代货币主义在预期问题上的这一失误后,一些激进的货币主义者开始利用理性预期更猛烈地批判凯恩斯主义。 B.理性预期的含义 理性预期是指经济主体为了谋取最大利益,会设法利用一切可以公开获得的过去的和现在的各种信息,对有关经济变量的变动趋势做出尽可能准确的如同相关经济理论的预言一样的预期。理性预期概念最早是由约翰·穆思(John F. Muth)在1961年7月号的《经济计量学》杂志上发表的《理性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一文中针对蛛网模型中非理性的预期提出来的。穆斯指出“因为预期就是对未来事件有根据的预言,所以预期与相关经济理论的预言是基本一样的”。穆思提出的理性预期概念当时在经济学界未产生广泛的影响。 理性预期假设包含三方面的含义: 第一,经济主体为了追求最大利益,总是力求对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期。 第二,经济主体在做出预期时会力图得到与预期有关的一切信息:过去的和现在的信息。 第三,经济主体对未来所做出的预期与相关经济理论的预言相一致。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获取信息需要耗费一定的成本,即使是理性预期也会产生失误。但这种失误本身具有随机性,其平均值等于零。另外,当预期有错误时,经济主体会及时根据他得到的信息调整形成预期的方式,并充分地修正他的预期值。因此,经济主体的理性预期不会犯系统性错误。 (2)市场持续出清假说 A.市场持续出清的含义 市场出清是指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相等。市场持续出清是指各种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在每一时点上都是相等的。 B.市场持续出清的关键性假设 市场持续出清的关键性假设是,价格、货币工资和利率具有充分弹性,能够随着市场供求的变化做出迅速的调整,保证市场供求相等。因此,实际就业量总是等于充分就业量。 市场持续出清假说不仅与凯恩斯主义不同,而且也与货币主义的观点不同。 (3)总供给假说或自然率假说 A.劳动供给是相对实际工资(现实的实际工资相对于预期的或正常的实际工资的高低)

中国古典文献学 填空题+名词解释

填空题 ?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典籍,二是指贤才。 ?1983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规定“文献”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中国大百科全书》则界定“文献”为“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物质载体是文献的躯壳,记录符号是文献的骨骼,知识信息是文献的灵魂,三者相互依托,共同构成了文献。 ?古典文献学最主要包括目录、_版本_与_校勘_三方面内容。 ?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即古典文献,指1919年以前产生的文献,基本以文言文和繁体(字)书写的文献。 ?出土文献指从地下发现的古代文献资料_,主要指著于出土文物之上的_文字材料_,一般不包括图画饰物等古代文物。 ?__尚书_、__周易_、__诗经__为我国最早之传世文献。 ?我国文献传抄的历史大致经历了由甲骨时代到_金石_时代、__竹木(简牍)时代、缣帛时代、_纸张(纸质)_时代再到当今电子时代。 ?近现代学者中,被称为“甲骨四大家”的是_罗振玉(展堂)_、_王国维(观堂)_、郭沫若和董作宾。 ?我国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著作是刘鹗的《铁云藏龟》。 ?金石文献包括_金文_文献和_石刻_文献两部分。 ?金石的“金”指_青铜器_;金文则指商周_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 ?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_通典_、郑樵的_通志_和_马端临_的《文献通考》。 ?_总集_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名的著作。 ?古代集部文献的主要类型可分为__总集_和_别集_两大类。 ?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是南朝萧统主编的昭明文选。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别集类叙》都认为别集始于东汉。?北宋初年宋太宗命李昉等人编纂有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龟》等大型类书。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类书是曹丕组织人编纂的《皇览》。 ?最早的政书是唐代刘秩的《政典》。 ?单行文献,指单独印行的一个或几个作家的一种作品或著作,又称_单行本。?明代官方编纂了一部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类书,即_永乐大典_。 ?常用工具书中,字典以讲解_字形_为主,词典以训释_字义词义_为主。

中国古典文献学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文献学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文献:先秦及汉代多把文献理解为书面材料与口头材料,例如孔子与司马迁。后来专指书面材料,到现代,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与信息得一切载体。 文献学:一定程度上就是“文献”概念得自然延伸延伸,就是研究文献得产生、发展、整理与利用得专门学科。 古典文献学:传统文献学(即古典文献学)正就是在综合校雠、目录、版本诸学得基础上发展起来得,就是指研究我国古典文献得源流、特点、处理原则与方法(如分类、目录、版本、辨伪、校勘、注释、编纂等)及其利用得一门学科。 总集:总集就是汇集两人或两人以上得作品得合集,它可以包括一个朝代(断代)与多个朝代(通代)得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与多种体裁得作品。一般来说,古代得总集多为诗、文得合集。 别集:就是相对于总集而言得,它就是指商搜集一个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得个人作品集。例如《李太白全集》《王维集校注》等 类书:就是我国古代分类式资料汇编性得工具书,最早得类书就是曹丕得《皇览》,著名类书还有《太平广记》《太平御览》等 丛书:就是指搜集两种以上得文献,按照一定得理念与体例编校,冠以一个总得书名,用统一得版式与装帧印行得文献类型。又称“丛刊”“丛刻”等,例如《儒学警悟》。注意综合性丛书(包括各类著作,《四库全书》)与专科性丛书(专收某一学科、某一文体、某一类别等,明代何文涣《历代诗话》) 政书:专门记载各种典章制度得工具书,又称典志体史书,例如唐代刘轶《政典》。杜佑在《政典》基础上扩充为《通典》。宋人郑樵编《通志》,元代马端临编《文献通考》,杜、郑、马三书被称为“三通”。 叙录:或称书录解题,题要等,列于书名之后,就是用以揭示图书得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学术源流以及该书得版本,校勘流传情况等,叙录就是古代目录书中最重要得结构成分,就是古代目录学具有学术性与指示读书治学作用得具体表现之一。 别录,西汉刘向把所校各书得叙录汇集成编,称为《别录》,就是一部汇集诸书叙录得提要目录学著作。也就是后世叙录体目录得创始与典范。 刻本就是指在板木上刻字印刷而成得图书,按照书籍刻印得时代,可以分为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辽刻本,金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例如唐代刻本金刚经。按照刻印得地域划分,可分为浙本蜀本等。按照书籍刻印得主体可以分为官刻本,与家刻本等,按照书籍刻印得先后,可以分为初刻本,原刻本,重刻本等,按照版式与字体,可以分为大字本,小字本等,还可以按照印刷得墨色,流通得情况。 善本,善本就是指珍贵难得得古籍刻本写本,其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或某一方面得特殊价值,不仅原本或接近原本得版本可称善本,但凡经过名家精校过得版本都可视为善本。善本之义有三,一、足本,二、精本,三、旧本。 行款即行文得款式,包括行格与字数,通常以半页计算。 牌记又称碑牌、木记、墨围,俗称书牌子,就是刻书得一种版本记录,相当于今天得版权页,一般认为牌记兴起于宋。牌记最初环以墨围就是为了区别正文,引起读者注意。

流派第二三四章考点整理

第二章新剑桥学派/新李嘉图主义(琼·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帕西内缔) 1.两个剑桥之争(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之争) (1)争论起因 “两个剑桥之争”的爆发起因于对凯恩斯《通论》中若干观点的理解和现实问题看法上的分歧。(2)争论实质 如何进行经济理论研究和如何发展线现代经济学(但在形式上表现为两个派别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的继承和发展凯恩斯理论的问题) (3)争论内容 ①关于分析方法。新古典综合派主张用马歇尔和瓦尔拉斯的均衡分析方法补充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均衡分析法和边际分析法是其基本方法。而新剑桥学派坚持的是历史分析法,并强调阶级分析的方法。 ②在基本经济理论方面的争论。新古典综合派认为是收入-支出理论。而新剑桥学派认为社会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不平均和不合理,以及由此推断出的资本主义不必进行革命就可以和平地过渡到没有食利者阶层的社会哲学才是凯恩斯思想的精髓。 ③在政策主张上的论战。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都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是具体政策观点不同。新古典综合派主张实行以刺激总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稳定增长为目标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主张利用收入政策和人力资本政策以摆脱“滞涨”。新剑桥学派则主张以收入分配政策为中心,实行以消除收入分配不平等和消灭食利者阶层为目标的税收政策和一系列社会政策。 2.新剑桥学派的理论渊源 (1)新剑桥学派的主要思想来源还有凯恩斯的《通论》。例如,他们坚持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和投资—储蓄分析,强调投资支出对经济活动水平的作用和“不确定性”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影响等。 (2)米哈尔?卡莱茨基是波兰著名经济学家,他在30年代发表的一批论文中,利用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早于凯恩斯独立提出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并深刻地论述了有效需求原理。 (3)对新剑桥学派有影响的,还有长期在剑桥大学工作的意大利经济学家斯拉法。斯拉法在1960年出版的《用商品生产商品》的一书,为新剑桥学派提供了微观经济理论基础,新剑桥学派对斯拉法的这本著作极为推崇,宣称要通过斯拉法的理论体系回到李嘉图古典经济学的传统,"重建政治经济学"。所以,这个学派有时又有"新李嘉图主义"之称。 (这个第二节和第三节老师划重点的时候没有涉及,按照庞莹老师的直爽性格来说,这块应该不考大题,就不给大家整理了) 3.斯拉法的理论体系 r=R(1-w)r:利润率R:全部国民收入对全部生产投入量的比率(工资为零时的最大利润率)w:工资率 结论:如果工资是由国民收入支付的,则工资和利润之间存在一种线性关系,且二者呈反方向变动。剩余的生产和商品价值的形成是物质生产条件决定的是一个客观过程,而剩余的分配的是与社会制度因素和生产关系有关的过程,涉及阶级间的利益。 4.经济增长理论(卡尔多的经济增长模型)(请结合P51复习) (1)经济增长速度与收人分配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性 ①社会每个阶层都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且存在相对于稳定的储蓄倾向,这样国民收入中利润与工资份额就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储蓄水平,从而支配资本积累率和经济增长速度。 ②经济发展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必须有一定的资本积累率作保证,从而也要有相应的收入分配比例关系。所以资本积累率、经济增长速度也就成为影响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

中国古典文献学排名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所-- 中国古典文献学 南开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中国古典文献学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中国古典文献学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河北师范大学--文学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山西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 中国古典文献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

献学 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中国古典文献学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古典文献学 武汉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上海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安徽大学--中文系-- 中国古典文献学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 中国古典文献学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厦门大学--中文系-- 中国古典文献学广州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华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暨南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古典文献学 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河南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萨缪尔森 新古典综合派 《经济学》

新古典综合派萨缪尔森 《经济学》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全书共分6编43章。 第一编“基本经济概念和国民收入”,主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国民收入理论,论述为分析现代经济生活的根本事实和制度所必需的基本工具,为以后各编、章的论述提供方法论的基础和背景资料。 第二编“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波动”是对凯恩斯的《通论》的阐述和发挥。主要围绕着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关于经济稳定和增长的理论,分析繁荣与萧条的原因,包括储蓄和投资的过程如何相互发生作用来决定价格、收入和就业水平,国家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如何控制和协调经济活动的稳步增长等。他还提出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即通过宏观需求的调控来实现既无通货膨胀,又无失业的经济稳定发展的政策主张。 第三编“国民产品的组成和价格决定”,主要介绍了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均衡价格论,供需在农业上的应用、需求和效用论,竞争条件下的供给、对成本和长期供给的分析,最大利润的均衡,垄断以及不完全竞争和反托拉斯政策等。 第四编“收入分配: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围绕收入的分配理论问题,依据古典经济学的边际生产力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决定生产要素的供给学说,阐述要素的价格决定和报酬分配。重点是生产论和边际产品,地租和其他资源的定价,工资、利息和资本,利润和动力等。 第五编“国际贸易和财政”,主要阐述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政策,运用宏观和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的国际经济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内容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贸易和相对有利条件论,保护关税,限额和自由贸易,目前的国际经济问题等。 第六编“当前经济问题”在本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主要论述了低收入的国家的成长分析和发展,生活质量,消除污染和城市祸害,种族和性别歧视,在过分拥挤的世界上的能源不足和资源枯竭,减少贫穷和经济上的不平等,治疗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等当代最基本的经济问题。探讨了经济增长的趋势,提出了福利经济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评论了各派经济理论,比较考察了各种可供选择的经济制度。 《经济学》是一部概括性的著作,它是西方经济学界在各个主要领域或若干重大命题方面的研究成果的综合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讲,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是自凯恩斯的《通论》一书出版以来,经济学史上“当前世界最畅销的”、“影响最大”的著作。它广泛涉及了西方经济学的所有领域,除西方经济理论’为核心之外,还包括财政学、会计学、经济统计、货币银行学、劳动经济学、经济计量学、经济思想史、发展经济学、比较经济制度、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等多门相关学科。可以说,《经济学》是一本了解西方经济理论动向和研究进展的必读之书。该书的另一个特点是适应了垄断资产阶级新的要求,从理论上、方法上和政策主张上分别对凯恩斯经济学加以补充和修正,将凯恩斯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综合为一体,完成了新古典派的综合,将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与现代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联系起来,并吸收了反凯恩斯主义学派,如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的一些思想政策,被称为是“新古典综合派”。 1

中国古典文献学

古典文献学复习资料 2013汉文3班 石河子大学中文系

导论 第一节“文献”与“古典文献学” 文献的定义:“文献”最早见于《论语·八侑》,以郑玄、朱熹为代表将“文献”一词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指的是书面材料,即文章和典籍;另一部分指口头材料,即贤人所讲述的材料。“文献的概念后来发生了变化,从指典籍和贤才的并列结构转向典籍的偏义结构,今天把“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学”的概念最早见于1920年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最早名其书者的是1930年郑鹤春、郑鹤声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文献学概要》 古典文献学一般指广义的校雠学,即有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所开创的。 “文献学”: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的专门学科。在我国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指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学(或称古典文献学),一指现代文献学。我国古时从事文献整理和研究的学者被称为校雠学家。传统文献学正是在综合校雠、目录、版本诸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指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及其利用的一门学科。 ———赵国璋、潘树广《文献学词典》古典文献:指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白话文兴起以前的文献,基本上是以 文言文和繁体字书写的文献。 第二节古典文献学的知识范围与功用 王欣夫把目录、版本、校勘视为“文献学的三位一体”。 目录:指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 容和形式,反映文献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和检索等文献资料的工具。 目录学:研究目录学得形成与发展,探讨目录工作的一般规律的专门学问。

(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的最大功用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版本:指同一种文献在编辑、传抄、刊刻、装订、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形态的文本。 版本学:研究各种文献的版本源流,比较其优劣异同,鉴别各种版本的真伪高下德尔专门学问。 校勘:改正文献在形成和流传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出现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尽可能地恢复或接近文献的原来面目。 校勘学:研究和总结校勘工作的一般性方法和规律的专门学问。 第三节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概况 汉人整理和传授儒家经典文献主要通过两种文本方式:一是口耳相传,靠背诵和记忆来流传的文本,记录所用的文字是当时的隶书,成为今文。二是从墙壁夹层或地下挖掘出来的文本,是用先秦六国的文字书写的,称为古文。 熹平石经:东汉灵帝熹平四年,灵帝召诸儒正定经书文字,校书官和书法家蔡邕亲自书写与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供后儒晚学取正经文,史称“熹平石经”。 郑玄的学术成就在中国经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是两汉古典文献学得集大成者。 魏晋南北朝,图书分类上最大的变化就是由《汉书·艺文志》确立的六分法转变为经史子集的四分法。 三体石经:魏废帝齐王芳正始二年,按古文、篆文、隶书三种字体刊刻儒家经典,又称三字石经。

中国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

中国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 来源:李士彪柘人的日志 中国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 (据说是北师大教授郭英德推荐的书目。不是很多,但看完这些也就够了。) 通用书目: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2001。 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 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北京:北京大学,2006。 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古籍编纂学书目 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邱陵:《书籍装帧艺术简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韩仲民:《中国书籍编纂史稿》,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来新夏:《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古籍版本学书目

魏隐儒:《古籍版本鉴定丛谈》,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 戴南海:《版本学概论》,成都:巴蜀书社,1989。 严佐之:《古籍版本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2002(重印)。姚伯岳:《版本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版本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黄永年:《古籍版本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古籍校勘学书目 戴南海:《校勘学概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管锡华:《校勘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古籍目录学书目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63;成都:巴蜀书社,1991。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北京:中华书局,1981。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目录编》,济南:齐鲁书社,1988。 周少川:《古籍目录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何新文:《中国文学目录学通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补:《古籍整理学》,刘琳、吴洪泽著,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第四章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第四章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学习目标: 了解新古典综合派的形成、影响与理论特点;鲍莫尔模型、惠伦模型的主要内容;哈罗德的实物增长模型;托宾的货币增长理论;滞胀的原因分析 熟悉货币乘数论;货币供给理论中的“ 新观点” ;鲍莫尔模型、惠伦模型的主要结论;影响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的主要因素;储蓄生命周期说;货币政策的资产传导论;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主张; 掌握内生货币供应论;IS —LM 模型的理论核心;资产选择理论;利率的结构理论;通货膨胀的原因解说;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多重货币政策目标论;利率中介指标论主要内容 一、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二、货币供给理论 (一)货币乘数论 (二)货币供给理论中的“新观点” (三)内生货币供给论 三、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平方根定律”——鲍莫尔模型 (二)“立方根定律”——惠伦模型 (三)“资产选择理论”——托宾模型 四、利率理论 (一)利率的决定模型—IS - LM 曲线分析(二)利率的结构理论 五、储蓄理论 (一)储蓄生命周期理论 (二)储蓄与经济增长 六、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原因 (二)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三)“滞胀”原因分析 (四)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主张 七、货币政策理论 (一)多重货币政策目标论 (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论 (三)货币政策的资产传导论一、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新古典综合派是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两大支派之一。与另一支派新剑桥学派相比,新古典综合派形成的时间较早,影响的范围较大,自20 世纪50 年代起至80 年代初,一直代表凯恩斯主义雄居官方经济学的宝座。新古典综合派还有许多别称,在谈论“两个剑桥之争”时,为了有别于英国的新剑桥学派,常把他们称作“美国剑桥学派”或“美国凯恩斯主义”,而他们为了显示其正统地位,则自命为“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但由于该学派的最大特点是把新古典学派的理论和凯恩斯的理论综合在一起,故人们大多仍然采用该学派早期自我命名的“新古典综合派”。 新古典综合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的汉森(Alvin H. Hansen),主要代表人物有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 教的萨缪尔森(Paol Samuelson), 索洛(Robert Solow )和在美国耶鲁大学任教的托宾(James Tobin )等。所谓“新古典综合”的涵义,就是把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倡导的以价格分析为中心的微观理论与凯恩斯的以总量分析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理论结合在一起。他们认为,仅用新古典学派倡导的微观经济理论已难以适应现代的混合经济现实,因为经济主体也不再由私人企业和公众两个部门组成,政府也直接参与其中,所以,单纯用价格机制不可能调节经济运行;而凯恩斯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在20 世纪30 年代大萧条时期是正确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条件和背景变化了,在经济的正常运作中企业和公众的经济活动仍然受价格机制的支配,单纯用宏观经济理论也不能解决问题。因此,需要对凯恩斯主义理论进行发展,政策主张也应该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进行调整,才能有效地调节资本主义经济,维持稳定的均衡。 新古典综合派的这一理论特色也充分体现在他们的金融理论之中。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货币金融学说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继承又有突破,概括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综合性。新古典综合派在理论上融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一体,将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来研究货币金融问题。例如,关于货币交易需求理论的鲍莫尔模型,就是运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最适度存货管理技术来阐明货币交易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并根据货币交易需求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得出萧条期货币政策的效果大于预期的总体结论。 第二,现实性。新古典综合派的金融理论分析对象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针对战后西方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所出现的 难点以及货币金融领域层出不穷的创新所产生的新课题进行分析研究,例如,关于货币投机需求理论的托宾模型(资产组合理 论),就是以当今发达完备的金融市场为对象,研究在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交易设备不断完善,金融交易日益活跃的情况下,人 们如何调整自己资产组合的问题。第三,实用性。新古典综合派的金融理论较凯恩斯的金融理论更具体、更细致、更精密。他们以 现代数学为工具,来用实证法,特别加强了对技术性细节的研究,设计出一些精巧的数学模型或几何图解,便于在实际中应用。 第四,政策性。新古典综合派的金融理论带有明显的政策性色彩,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中的许多人参政有关。凯恩斯的经济理论真正受到西方经济学界的认可和西方各国政府的重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那时凯恩斯已经去世,将他的理论付诸于实施的主要是新古典综合派。他们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凯恩斯主义的同时,着重将凯恩斯的理论运用于实际经济政策之中,并不断分析出现的新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帮助政府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因而得到政府的重视。

古典文献学完美复习打印版

中国古典文献学 绪论文献与古典文献学 “文献学”一词始见于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23年)。 最早以“文献学”名其书者,为鹤春、鹤声先生的《中国文献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30年出版)。 文献,指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古典文献学要学习些什么? 1.应熟悉古典文献:古典文献指1911年之前(白话文兴起前)产生的以文言文和繁体字书写的具有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图书资料,即古籍。 2.应掌握古典文献学学科构成核心容:目录、版本、校勘 3.熟悉并利用古典文献,可深入客观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知识系统观和文明系统观。 如《致蔡鹤卿太史书》(林纾):“鹤卿先生太史足下……”为何称“太史”? 第一章古典文献的载体与类型 第一节古典文献的载体 一、甲骨甲骨:龟甲和兽骨。 “甲骨卜辞”、“殷墟卜辞”(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记载多是占卜之事,记事年代从殷商盘庚到纣王末期。 1.甲骨文献的整理研究情况是怎样的? (1)甲骨文最早的整理、辨认,以鹗、诒让等人的工作为代表。 鹗《铁云藏龟》(1903出版,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专书)收甲骨文献1051片,考释正确干支、数目字34个。 诒让《契文举例》(1905年撰成,1917年出版,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专著)全书分十类,考释正确的文字有185 (2)近代“甲骨四堂”成就最为卓著: “四堂”指四位甲骨文献研究专家,即王国维(号观堂)、罗振玉(号雪堂)、董作宾(字彦堂)、郭沫若(字鼎堂)。(3)罗振玉的甲骨文献研究尤为突出: ①罗氏搜集、保存、印行了大批甲骨文献。 ②考释出大量的单字。 ③率先正确判定甲骨刻辞的性质及出土处。 ④首创卜辞分类研究的方法。 3.我们如何查阅、了解甲骨文字? 需要使用甲骨文释字方面的工具书: 海波编:《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65年版。 高明撰:《古文字类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6年版。 二、金石 1.金文(钟鼎文) 金,指青铜器。金文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因商周青铜礼器以钟为代表,乐器以鼎为代表。 金文文献容主要是记录当时祀典、赐命、征战、盟约等活动。西周是金文最为盛行的时代。 2.石刻及石刻文献 石刻是指刻在石头上的文字。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刻石鼓又称石鼓文。先时期的石刻文字,因其刻在鼓形石上而得名。唐初时被发现,共十块,各刻四言诗一首,歌咏国国君游猎情况,故得“猎碣”之名。石刻文主要盛行于汉时期。 3.历代重要的石经文献 (1)熹平石经 中国最早的刻于石碑上的官定儒家经本。

新古典综合派_5

新古典综合派 新古典综合派 新古典综合派新古典综合派概述neo-classicalsynthesis二战后,在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一批美国经济学家的努力下,逐渐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的宏观经济学。一系列在凯恩斯基本理论基础上的最新研究成果被综合在一起,形成了所谓的”宏观经济学”。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包括价格理论,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以及分配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则被冠以”微观经济学”的名称。新古典综合派是所谓的“凯恩斯革命”之后起初最有影响力的凯恩斯学派,又先后自称“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Post-KeynesianMainstream)”和“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反映这个学派理论观点的代表著作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在经济政策上,主张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以减少失业、消除危机。在经济制度方面,主张混合经济论,即公私机构共同对经济施行控制。新古典综合派产生的背景1929年爆发了一场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193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出版的《通论》一书中提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的追随者纷纷根据经济现状发展凯恩斯主义,试图解决凯恩斯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发展凯恩斯主义的热潮中,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内部大体上形成了两大主要支派:以美国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和以英国琼罗宾逊为首的新剑桥学派。新古典综合的经济理论以最完整的形式体现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中。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新古典综合派不但是

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界流行的主流经济学,而且他的政策主张也相继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基本经济政策付诸实施。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张1、所谓新古典综合,实质上是将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其核心思想是在采取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使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能避免过度的繁荣或萧条而趋于稳定的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将仍然是适用的。因此,新古典综合的特色在于将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同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价值论和分配论组合为一体,组成一个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马歇尔微观经济学之大成的经济理论体系。2、新古典综合派认为,要解决资本主义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在对需求进行分析的同时,还需要对供给进行分析。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的特定环境下,凯恩斯注重有效需求而忽视解决供给方面的重要性。但长期以来,由于资本主义的国家政府忽视了对供给问题的解决,因而造成了环境污染,公害横行,结构性失业等一系列问题,使资本主义社会引起了多种并发症。面对这一形势,新古典综合派认为还必须对供给进行分析。3、新古典综合派还把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称为混合经济。萨缪尔森指出,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是既不同于自由市场经济,又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混合经济,市场价格机制和国家经济干预的有机结合是经济良性运行的基本前提,此为新古典综合的现实基础。根据新古典综合派观点,混合经济包括两个部分:国家管理的`公共经济部门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私有经济部门。国家调节是为了预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