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按键测试方法

硅胶按键测试方法
硅胶按键测试方法

最新日志

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乙二醇二甲醚

另类排行榜--个人第一集体

夺金外籍教练给中国足协上课

中国下一个新偶像是他

涂料附着力基本原理分析

该作者的其他文章

博主推荐

相关日志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民国男人能找多少小老婆

山西煤炭区300万人受灾

李莲英为防盗墓使用秘法

美国希望把户口卖给谁?

油价是否真的涨快跌慢?

揭秘政府机关的特供午餐

更多>>

对“推广广告”提建议

手机结构件外观检查及测试规范(1)

手机结构件外观检查及测试规范(3)

手机结构件外观检查及测试标准(2)

2007-09-16 20:19:30| 分类:涂料相关|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9.1.2PC薄膜按键的外观检验

PC薄膜按键的外观检验见表7。

9.1.3PK按键的外观检验PK按键的外观检验见表8。表8

9.1.4硅胶键盘外观检验硅胶键盘外观检验见表9。表9

用弹力测试仪测量DOME的弹力大小符合图纸要求。

9.3寿命测试

用按键耐久试验机,施加一定的力(按设计要求)、按压的速度为40次/分钟~60次/分钟,按压按键(装有Dome)10万次,试验完成后检查按键外观无开裂破损及功能正常;Dome 的功能正常时为合格。

9.4耐磨性测试

用专用的NORMAN RCA耐磨测试仪(型号:7-IBB-647)及专用的纸带(11/16 inch wide ×6或8 inch diameter ),施加175g的载荷,带动纸带在样品表面磨擦200个循环。

结果判定:

PC 薄膜按键:按键表面的薄膜没被磨穿时为合格;

PC透明按键:按键表面允许有轻微的磨损及模糊,但按键底部的字体仍清晰可认时为合格;PK按键:油漆不透底,字体仍清晰可认时为合格;

硅胶按键:按键表面的字体仍清晰可认时合格。

注:如果是低档手机,键盘表面的耐磨性满足100个循环时也可以接受。

9.5耐醇性测试

用纯棉布蘸满无水酒精(浓度≥99.5%),包在专用的500g砝码头上(包上棉布后测试头的面积约为1cm2),以40次/分钟~60次/分钟的速度,20mm左右的行程, 在按键表面来回擦拭50个循环。

结果判定:不允许按键外面的薄膜脱落,且要求字体内容仍完整且清晰可认。

10塑料电镀件(外观件)检验

10.1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见表10。

10.2镀层厚度

测试各镀层的厚度附合图纸要求。

10.3附着力测试

用锋利刀片(刀锋角度为15°~30°)在测试样本表面划10×10个1mm×1mm或(5×5个2mm×2mm)小网格,每一条划线应深及镀层的底材;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用粘附力350 g/cm2~400g/cm2的胶带(3M600号胶纸或等同)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

垂直方向(90°)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2次相同试验。

结果判定:要求附着力达4B(或3B)为合格。

5B-划线边缘光滑,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均无镀层脱落;

4B-在划线的交叉点处有小片的镀层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小于5%;

3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小片的镀层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5%~15%之间;

2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镀层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15%~35%之间;

1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镀层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35%~65%之间;

0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镀层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大于65%。

注1:.当测试面积较小时,不要求一定要划10×10个小方格,可以根据测试面积的小大确定划格的数目。

注2:当镀层总的厚度小于50μm时,划10×10个1mm×1mm的小方格;当镀层总的厚度大于50μm时,划5×5个

2mm×2mm的小方格。

注3:对于表面光滑的电镀件,表面附着力达4B以上;对于表面有皮纹的电镀层,要求附着力达3B以上。

10.4耐磨性测试

用专用的Norman RCA耐磨测试仪(型号:7-IBB-647)及专用的纸带(11/16 inch wide ×6 或8 inch diameter ),施加175g的载荷,带动纸带在样本表面磨擦200个循环。

结果判定:试验完成后以镀层不透底(露出底材)时为合格。

10.5耐醇性测试

用纯棉布蘸满无水酒精(浓度≥99.5%),包在专用的500g砝码头上(包上棉布后测试头的面积约为1cm2),以40次/分钟~60次/分钟的速度,20mm左右的行程, 在样本表面来回擦拭200个循环。

结果判定: 试验完成后以镀层(露出底材)不透底时为合格。

10.6硬度测试

用2H铅笔(三菱或中华牌),将笔芯削成圆柱形并在400目砂纸上磨平后,装在专用的铅笔硬度测试仪上( 施加在笔尖上的载荷为1Kg,铅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推动铅笔向前滑动约5mm长,共划5条,再用橡皮擦将铅笔痕擦拭干净。

结果判定:检查产品表面有无划痕,当有1条以下时为合格。

10.7耐手汗测试

将汗液浸泡后的无纺布贴在产品表面上并用塑料袋密封好,在常温环境下放置24h后,将产品表面的汗液擦拭干净,检查镀层的外观,并测试镀层的附着力、耐磨性。

结果判定:产品表面的镀层无异常,附着力及耐磨性测试合格。

注:汗液的成份为氨水1.07% ,氯化钠0.48%,其余为水。

10.8温度冲击测试

按照GB/T 12610-90中第5.2.3条进行测试。

温度循环次序如下:

a) 在温度为-40℃±2℃的低温箱内放置1h;

b) 在温度为20℃±5℃的高温箱内放置1h;

c) 在温度为75℃±2℃的高温箱内放置1h;

d) 在温度为20℃±5℃的高温箱内放置1h;

要求:各温度间的切换时间小于1min,共做12个循环(48h)。试验完成后检查产品表面的电镀层无起泡、起皮、镀层脱落等不良现象时为合格。

10.9盐雾测试

按照企标Q/EP 12.203.6-2001中第3.5条,对塑料电镀件进行中性盐雾试验,在35℃±2℃的密闭环境中,湿度>85%,PH值在6.5-7.2范围内,用5%±1%的Nacl溶液连续24h盐水喷雾后,产品表品应无锈蚀、变色、及镀层剥落等不良。

注:当无条件进行盐雾试验时,可以采用常温下用5%±1%的Nacl溶液浸泡的方式代替盐雾试验。

11塑料电镀件(内部件)检验

11.1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见表11。

表11

11.2镀层厚度测试

测试各电镀层的厚度符合图纸要求。

11.3电阻值测试

用万用表测试最远两点间的电阻值小于0.3Ω。

11.4附着力测试

如果电镀面积较大时,按照第10.3条进行测试,要求镀层附着力达3B。

如果电镀面积较小时(如屏蔽架),用附着力350 g/cm2~400g/cm2的胶带(3M600胶带或类似物)牢牢粘住测试样本10mm×2mm的表面,用手抓住胶纸一端,在垂直方向迅速扯下胶带,同一位置10次相同试验, 以镀层无脱落时为合格。

11.5温度冲击测试

按照GB/T 12610-90中第5.2.3条进行测试。

温度循环次序如下:

a) 在温度为-40℃±2℃的低温箱内放置1h;

b) 在温度为20℃±5℃的常温箱内放置1h;

c) 在温度为75℃±2℃的高温箱内放置1h;

d) 在温度为20℃±5℃的常温箱内放置1h;

要求:各温度间的切换时间小于1min,共做6个循环(24h)。试验完成后检查产品表面的电镀层无起泡、起皮、镀层脱落等不良现象,测量最远两点间的电阻值附合要求,且产品的平面度符合第11.6条的要求。

11.6平面度

要求电镀后产品的表面平面度小于0.3mm 。

12导电漆检验

12.1导电漆外观检验

导电漆外观检验见表12。

表12

用锋利刀片(刀锋角度为15°~30°)在测试样本表面划10×10个1mm×1mm小网格,每一条划线应深及导电漆的底层;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用粘附力350~400g/cm2的胶带(3M600号胶纸或等同)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2次相同试验;

结果判定:要求附着力达3B时为合格。

5B-划线边缘光滑,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均无油漆脱落;

4B-在划线的交叉点处有小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小于5%;

3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小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5%~15%之间;

2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15%~35%之间;

1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35%~65%之间;

0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大于65%。

12.3电阻值测试

用万用表测量导电漆区域最远两点间的电阻值符合图纸要求。

12.4膜厚测试

测量导电漆的膜厚符合图纸要求。

12.5温度冲击测试

将样品放入温度冲击试验箱中;先在-40℃±2℃的低温环境下保持1h ,在1min内将温度切换到

+85℃±2℃的高温环境下并保持1h ,共做12个循环(24 h)。试验完成后,检查产品的外观,并测试导电漆的电阻值及附着力。

结果判定:导电漆无起皱、起泡、脱落等不良,最远两点间的电阻值符合要求,且附着力达3B时为合格。

13导电胶检验

13.1导电胶外观检验

导电胶外观检验见表13。

13.2电阻值测试

用万用表测试胶上最远两点间的电阻值符合图纸要求。

13.3附着力测试

用专用的导电胶力测仪, 从胶的一侧推导电胶(长度为10mm), 如果当胶脱落时的推力≥3.5N时,则判为胶的附着力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13.4胶的弹性测试

a) 在导电胶上取一段长度约5mm的测量区A,将后壳放在显微镜下测量A 区导电胶的高度,设测量值为H1(压缩前);

b) 将测量过的后壳装在整机上,并将螺钉的扭矩打到1.2kgf.cm后,测量前后壳之间的间隙符合设计要求, 中间无鼓起现象;并将整机放置30min ;

c) 将后壳拆下后重新测量A区被压缩过的导电胶的高度,设测量值为H2 ;

弹性=H2/ H1 %

结果判定:当弹性≥95%时,判定为胶的弹性合格。

13.5温度冲击测试

将样品放入温度冲击试验箱中;先在-40℃±2℃的低温环境下保持1h ,在1min内将温度切换到

+85℃±2℃的高温环境下并保持1h ,共做12个循环(24 h)。试验完成后,检查导电胶的外观,并测试导电胶的电阻值及附着力。

结果判定:导电胶无起泡、起皱、脱落等不良, 最远两点间的电阻值附合要求,且附着力达3N以上时为合格。

14五金件检验

14.1五金件外观检验

五金件外观检验见表14。

14.2镀层厚度

参照企标Q/EP 12.203.6-2001中第3.7条,测量镀层的厚度符合图纸要求。

14.3镀层硬度

参照企标Q/EP 12.203.6-2001中第3.9条,测量镀层的表面硬度符合图纸要求。

14.4附着力测试

参照企标Q/EP 12.203.6-2001中第3.6条,造择合适的方法测量镀层的附着力符合要求。14.5盐雾试验

参照企标Q/EP 12.203.6-2001中第3.5条,对五金件进行中性盐雾试验,在35℃±2℃的密闭环境中,湿度>85%,PH值在6.5-7.2范围内,用5%±1%的NaCl溶液连续48h 盐水喷雾后,检查五金件表面无锈蚀生成。

注:如果无条件进行盐雾试验时,可以采用常温下用5%±1%的Nacl溶液浸泡的方式代替盐雾试验。如果是外部件,必须进行盐雾试验;如果是内部件,可以不进行盐雾试验。14.6可焊性试验

按照标准QJ 2028-90对需要焊接的五金电镀件(如基带屏蔽罩)进行可焊性试验;试验方法:将引脚浸入免清洗助焊剂中3~5秒钟取出甩干,再浸入温度为(235±5) ℃的焊锡锅内3~6秒(焊锡应为63锡即焊锡成份为63%的锡和37%的铅),取出自然冷却后,观察焊接牢固、其表面焊锡应分布均匀且表面呈光亮的银白色。

14.7镶件螺母的拉力及扭矩测试

用拉力计测试螺母的最大破坏拉力大于10Kgf。

用扭力计测试螺母的最大破坏扭矩大于2.5Kgf.cm。

14.8翻盖(翻盖轴)及翻盖接听按键的寿命测试

将装有翻盖的整机装在专用的翻盖寿命测试仪上,以40~60次/分钟的速度,翻转翻盖5万次,

试验完成后,当翻盖无开裂破损,翻盖及翻盖轴功能正常、翻盖接听按键功能正常时为合格。15橡胶件检验

15.1橡胶件外观检验

橡胶件外观检验见表15。

表15

15.2硬度测试

测量橡胶件的硬度符合图纸要求。

15.3寿命测试

如果是外观件,要求用拉伸法测试(拉力大小为正常操作时所需的力),要求拉伸次数达500次时橡胶件不破裂。

16印刷检验

16.1外壳上印刷的外观检验

外壳上印刷的外观检验见表16。表16

表16(续)

表16(续)

16.2镜片及键盘上印刷的外观检验

镜片及键盘上印刷的外观检验见表17。表17

表17(续)

先用纯棉布蘸无水酒精(浓度≥99.5%)对印刷部位脱脂,等其干燥后将3M600胶带粘在印刷区域,并使用铅笔橡皮擦擦拭接触部位,以加强胶带与待测区之接触面积,静置(90±30)s 后;用手抓住胶带的一端,在垂直方向迅速扯下胶带,同一位置测试5次,当印刷无可视性脱落时为合格。

16.4耐醇性测试

用纯棉布蘸满无水酒精(浓度≥99.5%),包在专用的500g砝码头上(包上棉布后测试头的面积约为1cm2),以40~60次/分钟的速度,20 mm左右的行程, 在样本表面来回擦拭50个循环。

结果判定:允许字体有轻微的磨损及退色,但要求字体内容仍完整且清晰可认。

16.5耐磨性测试

用专用的日本砂质橡皮(橡皮型号:LER902K),施加500g的载荷,以40次/分钟~60次/分钟的速度,以20mm左右的行程,在样本表面来回磨擦50个循环。

结果判定:允许字体有轻微的磨损及退色,但要求字体内容仍完整且清晰可认。

注:第16.5条的耐磨性测试不包括键盘上的印刷,键盘上的印刷耐磨性测试参照第9.4条进行。

17显示屏(LCD)外观检验

显示屏属于0测量面,但可分为两个区:

a) 中央区:显示信息的区域;

b) 边缘区:(装上手机后被盖住的区域)。

显示屏(LCD)外观检验见表18。

硅胶检验规范

硅胶检验规范 一. 目的: 1.为明订硅胶产品的检验流程、项目、检验工具、检验方法、需实配检查料件、罗列需检附之 文件作为对产品要求规范;为提升IQC新进人员、各工程师及主管的教育训练教材,使其能 快速的了解本公司对硅胶产品之检验重点、检验项目、工具、方法、要求……等并提升进料 检验水平与外验能力。 2.订立相关技术及检验文件的基础规范。 3.为未来新进人员教育训练教材。 4. 二. 适用对象: 键盘厂所有干部、品质工程师、工程部PE工程师、IQC….等。 壹﹒硅 ( 硅 ) 橡胶类料件的检验 一﹒标准键盘按键类: 1. 外观包装要求: 1.1 供应商送货时需配送检查报告,内需含产品之抽测的曲线图。 1.2 产品需使用PE袋或夹炼袋密封套装,每袋最大包装数量为20000 pcs; 1.3 供应我司之物料根据机种要求需要ROHS之标示。 2.目视检查项目: 2.1 外观颜色。 2.2 检查料件外观是否有破损、缺胶、变形、异色…等不良现象。 2.3 以手指或手掌柔搓料件数次晃开约10秒后,检视料件外观部可以有变型之现象。 2.4 将料件拉伸约增长25%持续约2秒后放开,如此往覆3次后静置约10秒后检视料件外观 不可有变型之情形。 2.5 如果是rubber sheet时应确认每一个下料孔均被正确的冲开。 2.6 检查切断线是否有残留的过大之毛边。 2.7 检查导通柱是否有成型不良或缺胶的现象、导电橡胶是否有附着不良或印刷不良的现象。 3. 实配检查: 3.1 需与配合之中板、上盖、铁板、铝板…等配合件作动作实配动态检查,配合件载记于封 面上 4. 重点注记:弹力寿命、模穴数,此部分各检查人员需了解。 5. 破坏性测试:

硅胶成型工艺简介

成型(Forming) 一般成型时都要让rubber或TPU贴在公模上 1 rubber成型(一般成型时都要让rubber贴在公模上) flow chart:miximg-->molding->洗模――>上模――>模具加温(参数设定)――>秤料带――>排料带――>成型――>取件――>冷却检测―――――>次制程 硅橡胶是以聚有机硅氧烷爲基础胶料-硅橡胶生胶是富有特色的合成橡胶。通常,将生胶混入补强填料、过氧化物硫化剂和/或着色剂等助剂,而后加热硫化,即可得到具有实用价值的高弹性材料。热压硫化成型条件—综合资料:模具温度(155~165) ± 5 ℃ 机台参数设定: 上模温度:160-170℃ 下模温度:150-160℃ 成型压力(100~200)±40 kgf/cm2 加硫时间:由实际情况决定(根据rubber大小、料重、形状等) 排齐次数:一般爲两次 模外时间:(60~160)±10 *混料于精炼:混料时需要加入加硫剂、助剂: (精炼时间一般爲10-20分钟) 1.加硫剂(添加过量易导致变形、流动性差、尺寸变短的现象;相反的,若加硫剂添加过少时,则容易造成包风、硬度太软、尺寸变长的情况)、 2.离型剂(便于从模具中取出,当外部离型剂喷洒不均时,在成型时会造成Keypd脱漆或呈龟裂状,外部离型剂若喷太多会产生:油裂、印刷印不上去,喷涂Ink比较会脱落;内部离型剂,通常直接加于硅橡胶原料中,其目的系为成型时便于离镆) 3.抗黄剂(通常使用加硫剂C-15的同时,会添加抗黄剂319) 4.缩水粉(呈脂类状态):当烘烤完成后,倘若Keypad尺寸过大,可添加缩水粉(SHL)使其尺寸改善;但是当缩水粉使用超过2%以上,效果较不易显现出来,成效也较差。 5.色料(色粉调和比例)等, 模具加温:上模温度上升到150-160℃时上走料,在上走走料之前须在上模板于上模间的螺丝空内及周围喷防锈剂,防止粘住落螺丝孔(翻板或模板机台)。

硅橡胶的性质介绍

硅橡胶的性质介绍 耐热性 硅橡胶在空气中的耐热性比有机橡胶好得多,在150℃下其物理机械性能基本不变,可半永久性使用,在200℃下可连续使用10000h以上;380℃下可段时间使用。因而硅橡胶广泛用作高温场合中使用的橡胶部件。 硅橡胶在高温下空气中(有氧气)氧化时,由于甲基被氧化继而引起胶联,使制品逐渐变硬,乃至发生开裂。而在密闭体系中受热时,主要发生解聚反应,使制品变软,以至丧失机械强度。 硅橡胶的耐热性既与生胶的种类、乙烯基含量(交联密度)、耐热添加剂、填料的种类及用量等有关,还与混炼胶的pH值及含水量等有关。因而对生胶聚合催化剂的选择,反应后残余催化剂的中和,白炭黑等填料及结构控制剂的选择都十分注意。耐热品级的硅橡胶,在高温(>250℃)条件下,硬度增加缓慢,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等下降也缓慢。 耐寒性 由于硅生胶分子结构呈非结晶性,故温度对其性能影响较小,且具有良好的耐寒性。一般有机橡胶的脆化温度为-20℃至-30℃,而通用硅橡胶的脆化温度为-60℃至-70℃。当生胶中引入7.5(mol)%苯基时,硅橡胶的脆化温度可降至-115℃,在-90℃下保持弹性并可使用。 耐候性 硅橡胶主链中无不饱和键,加之Si-O-Si键对氧、臭氧及紫外线等十分稳定,因而无需任何添加剂,即具有优良的耐候性。在臭氧中发生电晕放电时,有机橡胶很快老化,因而对硅橡胶则影响不严重。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及风雨中,其物理机械性能变化不大,经户外曝晒试验数十年,未发现裂纹或降解发黏等老化现象。 耐水蒸气性 硅橡胶(https://www.360docs.net/doc/e2989583.html,)耐低压水蒸气(低于130℃)的性能相当好,它在温水及沸水中长时间浸泡,体积增加小于1%,而且很少影响其机械性能及电气特性。但超过140℃的水蒸气即易导致Si-O-Si主链断裂,使硅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迅速降低。硅橡胶的耐水蒸气性能与其所用填料的种类与用量、交联密度以及硫化剂的种类等有关。

硅胶制品中常见的几种成型工艺介绍

硅胶做为一种环保性原材料,以其各种优越性能被广大人们所喜爱。它的柔软性与无毒性被广泛用于工业密封与医疗器械。特别是它的工作温度:-60至250摄氏度是塑胶无法比拟的。利用硅胶包住金属件或塑胶件形成一些新的性能更是让产品软硬有度,比如,硅胶包钢的厨具铲,它的环保受到消费者喜爱。硅胶与塑胶不同,硅胶是一种热成型的材料,硅胶原料在一定温度作用下,固化形成我们要的产品。 硅胶制品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成型工艺: 1、挤出成型工艺 就像我们挤牙膏一样,挤出机头也是产品的截面形状,有一定长度,在力与温度的作用下,机头出来产品已经硫化成型。此工艺成型的产品一般是条形的产品,产品截面可以各种各样。譬如,矩形长条,环形硅管,等。 2、滴胶工艺 硅胶原料为液态状,原料装在针筒里面,用气动加人工操作把原料滴到模具上,加热硫化成型。此工艺属于手工化工艺,需要人工的地方多。所以产能不高。它有一个特点,一个产品可以依要求滴上多种颜色。所以这种工艺多为制作工艺品。如,多色的硅胶手环 ,各种颜色图案的硅胶手机套,等。 3、固态热压成型工艺 此种工艺是利用油压机的温度与压力,借助模具把产品硫化成型出来。这种工艺相对成本低,产量高,应用比较普遍。它多用于单色的硅胶产品。也可应用于双色双硬度的产品或是多色多硬度,但是产品的结构不灵活,受限制。它也可以应用于包塑胶与包金属,同样在结构上不灵活,而且对所包物件有温度要求,一般要求所包物件要耐180摄氏度不变形。 4、液态射出成型工艺 此种工艺要求的设备有硅胶射出机、压料机。它的原料是水稠状,分A、B两组分。它的原理是:利用压料机把A、B组分的原料按照1:1压到射出机的料筒里混合,通过射嘴再把它压进热模具型腔成型。此种工艺成型温度相对较低,130度就可以。它可以用于不太耐高温的塑胶包胶成型,这一点比固态热压成型有优势。它产量高,也易于自动化生产。但原料的成本比固态硅胶原料高上几倍。 总之,不管是那一种工艺,能达到性能要求且做到价格低廉那就是最好的工艺

设备验收测试管理操作规程资料

技术有限公司文件编号:SOP-ZL-YZ-007 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检查整个设备是否达到合同、URS的要求,对系统的功能、性能进行全面的试验、测试和系统联调(系统内部和外部的通信也应包括在内),使整个系统/设备运行正常,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直接影响系统的设施/设备和需要验收测试的设备。 3. 责任者:质量管理部、生产运行部、设备工程部及相关技术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 程序: 4.1 术语和定义 4.1.1验收测试:包括FAT(出厂验收测试)和SAT(现场验收测试)。 4.1.2供应商:设备或自动化系统的制造商或分包商。 4.1.3客户:从供应商处直接购买系统/设备并对其负责的企业。 4.1.4 FAT(出厂验收测试):FAT是factory acceptance test的英文缩写,FAT是用来验证供应商提供的系统及其配套系统是否符合技术要求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FAT主要由供应商实施,客户监督,如个别项目的FAT客户自己进行测试时,按规定必须事先在合同中说明。 4.1.5 SA T(现场验收测试):SAT是site acceptance test的英文缩写,SAT用来验证不同供应商提供的系统的安装是否符合应用规范和安装指南要求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SAT测试在相关的硬件/软件部件已运抵现场并正确安装完毕后进行。 4.2 验收测试的职责 4.2.1供应商职责: 提供FAT、SAT文件,如合同中不提供测试方案,应当由客户自己提供方案。 提供用于检测、维护测量试验和记录等必要的设备。 FAT中提供全部场地设施及模拟的现场环境、负责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负责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4.2.2 客户职责

液态硅橡胶注塑成型工艺

硅胶在市场上的运用因其不会释放有毒物质且触感柔软舒适,能耐高温及低温 (-60c~+300c) 良好物化性而被广泛运用,很少有他种聚合物可与它匹敌。 强而有力的弹性体,且更胜过橡胶的密封性,优异的电绝缘性及对化学品、燃料、油、水的抵抗力,可应付不良环境之良好材料。工业上如: 油封、键盘按键、电器绝缘料、汽车另件,生活用品如: 奶嘴、人工导管、呼吸器、蛙镜、皮鞋球鞋内垫、食品容器……等,硅胶可区分固态及液态,前者加工方式以热压移转,后者原料则以射出成型为主,液态在设备投资及原料成本上虽较高,但其生产速度快,加工程度低及废料少等因素来观察,利用液态硅胶射出成型,在追求精准、速度、自动化的注塑生产工业,必定是未来导向趋势。 从注塑机厂家的角度来看,发展LSR射出成型机也是很有前景的,LSR射出成型机在机器配备上和一般塑料射出成型机最大的不同在于供料系统,其余针对材料的特性改变料管、螺杆、模具及控制系统的设计,这对当前国内注塑机制造厂而言是另一项拓展商机及机器附加价值的方式,目前普通注塑机市场竞争已趋白热化,相当激烈。展望未来市场及顾客需求,发展硅胶射出成型专用机,是另辟蹊径的好途径。 液态硅胶(Liquid Silicone Rubber),分为A胶与B胶,利用定量装置控制两者为1:1之比例,再透过静态混合器(Static Mixer)予以充份混合,注入射出料管后再进行射出成型生产。 将液态硅胶射入热浇道模具,制作硅胶制品,可达到一次成型﹑无废料及可自动化等优点。 在过去的三到五年里,热固性液体硅橡胶(LSR)的注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LSR的注塑设计与刚性工程热塑料有着重要的差别,这主要是因为这两种 橡胶的物理性质,如低粘度,流变学性质(快速固化),剪切变稀性质,以及较高的热膨胀系数等区别较大。

药品检验取样管理规程(含表格)

药品检验取样管理规程 (ISO9001-2015/GMP) 1.0目的 本文件规定了检验取样的程序,以保证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 2.0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的取样。 需要取样检验的原辅料系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物料,以及对产品生产质量有直接影响的辅助材料。 中间产品是指药品生产过程中,没有完成所有加工工序的产品。 3.0定义 3.1.取样: 是指为某一特定目的,自某一产品、物料、中间产品中抽取一部分的操作。取样操作应与取样目的、取样控制的类型和取样的物料相适应。 3.2.样品: 是指按照取样规程取得的一部分物料。样品量应足够满足所有要进行的全部检验,包括复试和留样。样品应具有代表性。 3.3.取样目的 工艺验证、设备清洁验证、设备确认等确认、验证环节取样; 物料入厂检验,批放行检验,中间控制检验,持续稳定性考察取样; 偏差调查过程中涉及的重新取样检验及掺假检验等。 3.4.取样类型 常规取样、异常取样、复验取样

其中异常情况取样是指:对退货产品、入库后出现异常产品、偏差调查需重新取样的。 4.0取样人和取样时机的规定 取样人应经相应的培训,由化验室主任授权批准。 4.1.原料、辅料 生产使用的原料、辅料采购进厂时,经库管员验收合格后,由库管员填写请验单,化验室负责取样检验。 4.2.中间产品 中间产品由该岗位人员在本工序完成后立即填写请验单;由化验室取样,并填写取样记录,化验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验工作。 4.3.成品 用于成品检验的样品取样由化验室在包装工序的前、中、后阶段分别取样。 留样观察和持续稳定性考察产品由化验室在生产外包装工序抽取。 成品取样由化验室完成,填写取样记录,化验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验工作。 5.0取样操作 ?取样前:按照请验单内容核对物料基本信息,如产品名称、批号、数量等; 检查物料包装是否密封、完整、是否存在物理破损。凡有异常的包件,应单独取样检验并记录异常情况。 ?取样时:须填写取样记录,内容包括品名、规格、批号、物料编码、总数量(批量)、取样量、取样日期、必要的取样说明和取样人、复核人签名等项。?取样后:取样人员应将原容器或包装封口严密。 ?编制袋或牛皮纸包装的辅料取样后用绳包扎封口,桶装原辅料打开塑料袋取

按键基本设计理念参考参数

按键基本设计理念及参考参数 一、硅胶片 1.硅胶薄片 A、基边厚度(0.20----0.30)mm a 如果厚度<0.20mm,硅胶加工困难,且尺寸难以保证. b 如果厚度>0.30mm,会造成按键连动,手感不良. B、导电基高度(0.25-0.30)mm a 如果高度<0.25mm 会摇摆KEY b 如果高度>0.30mm,硅胶弹性变形,易影响手感,导电基与主板弹片中心会偏差. C、导电基顶面直径大小(¢1.8-¢2.5) D、导电基弹片中心对位偏差值<0.10mm E、KEY背面支撑柱位 a 支撑柱直径大小(0.60-0.80)mm b 支撑柱位高度:导电基高度—支撑柱位高度=(0.15-0.20)mm c 支撑柱位设计原则: ①位置尽量偏离导电基(x/y)较远处. ②根据用户使用手机习惯 F、灯位设计 a 灯位范围,单边放大(0.20-0.40)mm b 灯位遮位高度---遮光位=(0.10-0.12)mm G、硅胶PET遮光片设计方案 设计原则:保证客人原图装配高度不变 a 一般遮光片高度(0.05-0.08)mm b 0.10<正面KEY形高度<0.25mm c PTE遮光片—KEY形=单边间隙0.10mm d PC KEY外形尺寸—硅胶KEY=(0.70-0.80)mm(单边) H、硅胶+钢片 a 钢片厚度(0.10-0.12)mm

b 0.40<正面KEY形厚度<0.50mm 理想高度0.45mm c 钢片-KEY形=单边间隙0.10mm d PC KEY外形PC KEY外形尺寸—硅胶KEY=(0.70-0.80)mm(单边) (原则:考虑字符位置范围无干涉) 塑胶部分 一、导航键 1.裙边宽度(0.30-0.45)mm 2.裙边厚度(0.30-0.40)mm 3.导航键字符:0.12<字符宽度<0.25mm 0.08<字符深度<0.12mm 二、导航键与机壳的配合设计 A KEY直身高度:0.10-3.0mm KEY裙边高度:0.30-0.45mm KEY直身位于机壳配合单边间隙(0.15-0.20)mm KEY裙边与机壳配合单边间隙(0.10-0.15)mm B 导航键与机壳防呆设计(针对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园形KEY) 防呆角尺寸长:0.60-0.80mm 宽:1.00-1.40mm 防呆角位置设计原则: 1、尽量避免进出胶位置 2、与其他KEY机壳干涉位置 C 导航键与OK键的配合设计 OK键直身位配合间隙单边0.08mm OK键裙边配合间隙单边0.10mm OK键裙边防呆角配合间隙: 1.X向(短)0.05<单边间隙<0.08mm 2.Y向(长)0.10<单边间隙<0.20mm 原则:1. 椭园形/园形/长方形/正方形/OK键加两个防呆角 2. 防呆角位置避开进出口点胶口位,且中心对称分布 D 数字功能键与机壳配合设计

硅胶密封圈验收标准.docx

硅胶密封圈验收标准 一:目的: 旨在规范杯盖内模压成型产品硅胶密封件的验收标准。 二:适用范围: 该文件仅适用于上海调林日用品有限公司指定产品的硅胶密封件的作业验收标准。参考图纸 / 文件: 序号零件号 / 版本/ 标准描述 1 2 3 4 5 6 7 8 9 三:产品描述 一87 0形橡胶密封圈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硅胶试验方法 液压气动用 O形橡胶密封圈尺寸系列及公差 GB/T528 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 GB/T533 硫化橡胶密度的测定 GB/5723 硫化橡胶试验用试片和制品尺寸测量的一般规定 GB/T13643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缩应力松弛的测定( 环状试样 ) GB/T6032 硫化橡胶国际硬度的测定(30-85IRHD) 微型试验法 GB/T7759 硫化橡胶在常温和高温下恒定形变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 1、硅胶密封圈介绍: 硅胶密封圈是密封圈的一种 , 硅胶是一种橡胶材料,因为其性能特殊耐温范围广,化学性能 优异,故与氟胶一起被称为特种橡胶。硅胶被广泛用于制作各种密封件,包括硅胶圈, 硅胶 O-RING,硅胶套等 硅胶圈是以从石英中获得的硅元素为基础,并由硅原子粘附诸如甲基、乙烯基等侧链而形成 的饱和非极性橡胶。不同的侧链会导致硅橡胶具有不同的特性。甲基乙烯基硅橡胶(VMQ)是应用较多的一种硅橡胶材料。 硅胶圈具有优异的耐热性、低温弹性和特别优异的耐氧化和臭氧的性能,具有高透气性 和对气体透过的选择性。良好的电绝缘性能(体积电阻大于10 欧 .cm ,击穿电压在30kv/mm 以上),耐电晕性和耐电弧性。但添加导电碳黑、镍粉、铝粉、银粉,又可得适当之导电性 (体积电阻可至欧 .cm )。硅胶圈的表面能较低,具有吸湿性,可起隔离作用。耐水,但耐水 蒸气不佳,压力超过 50psi 以上不建议使用。与大多数的油、化学物和溶剂兼容。一般硅 橡胶耐酸碱性佳,耐极性溶剂尚可,不耐烷氢和芳香族油品。不建议使用于大部分浓缩的溶 剂、油品、浓酸及稀释后的火碱溶液中。特种硅橡胶还具有耐辐射、耐燃、耐油等性能。它 的拉伸强度低,抗磨损能力弱,一般不用于动密封。

食品级硅胶管、食用油输送管

食品级硅胶管、食用油输送管 食品级硅胶管是采用进口硅胶原材料,利用科学的生产工艺,采用间歇法进行生产生胶,针对气相胶的高抗撕和高透明,混炼胶的超高和越低硬度,功能性混炼胶等特点进行生产的硅胶管,此产品更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主要用途: 1.医药设备连接管路,导管等; 2.婴儿奶瓶吸管,导管等; 3.电器仪器等套管,异型材; 4.食品类用管制品; 5.食品机械用连接管; 6.饮水机、咖啡壶、儿童吸吸杯用连接管、导管等。 比传统双二四硫化工艺的硅胶管和硅胶异型材,具有透明度高、无味、不变黄、不喷霜等优点,特别是解决了黑色胶管喷霜、蓝色制品褪色的问题。 产生气泡的原因 1.原料问题:估计透明白炭黑不纯,或者混入其他白碳黑; 2.炼焦问题:胶料混炼不均匀,填充容量不合理,排胶温度和时间没有控制好。解决措施 1:针对原料问题:选择纯度好点的透明白碳黑,捏合机清理干净后再炼透明胶料; 2:针对炼焦工艺问题:控制好捏合温度,控制捏合时间,在原来的捏合时间上再延长5-10分钟,再排胶检验。 胶储运事项 1、本产品为非危险品,应密封贮存,并放在阴凉的地方,防止雨淋、日光曝晒。 2、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接触缩合型硅橡胶硫化剂。可能引起胶料不硫化的还有胺类、含硫、磷的化合物和一些金属盐类。 百盛塑胶生产的食用油输送管、乳制品输送管、牛奶饮料输送管、透明钢丝

输酒管、食品级输送管等具有以下特点: 1)内壁光滑,附有弹性; 2)流动性优越,可观察管内介质流动; 3)抗微生物和水解; 4)无毒无味,符合食品级标准 5)高耐磨,耐压性能; 6)可排静电,通过螺旋钢丝接地。 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酒类,饮料及卫生行业,是输送食品、果汁饮料、牛奶、果酱、高浓度酒精、白酒、红酒、黄酒、葡萄酒、化妆品等介质的最佳管材。 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做防静电型和阻燃型软管,也可以按客户要求定制口径、长度、壁厚、颜色等。

硅胶产品检验标准

硅胶产品检验标准 一、一般标准 1、工作温度:-15℃—+80℃ 2、贮存温度:-30℃—+85℃ 3、贮存时间: A、产品在无挤压情况下平放:可长期保贮 B、产品在挤压情况下存放:1个月 4、工作相对湿度:45℅—95℅ 5、工作气压:86-106Kpa 6、接触率:5MA在12VDC/0、5秒/2*107次 7、接触反弹:<12毫秒 8、绝缘电阻:>1012欧姆/500VDC 9、击穿电压:>25KV/mm 二、外观 1、颜色 (1)、标准:硫化装配后硅胶不外露,无较大差异 (2)、检测方法:在明亮的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将标准样品或色卡与待校样品放在一起,经视力1、0以上,无色盲的专业人员在肉眼与样品间距为30cm的情 况下目检5秒钟、 2、偏心 (1)标准: H厚–H薄弹性壁厚度≤0、1MM时,模具检测时X=20℅;

≤X弹性壁厚度≤0、2MM时,模具检测时X=15℅ H厚+ H薄弹性壁厚度≤0、3MM时,模具检测时X=8% (2)检测方法:用厚度仪测试。 3、溢料 (1) 标准:从键面向下 单色料高≥露出外壳高度+1、0MM,装外壳后瞧不见为宜、 (2)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 4、毛边 (1) 标准:产品边缘:≤0、5MM 定位孔: ≤0、1MM 5、破裂 (1) 标准:无影响装配与使用性能之处:≤1、0MM (2)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 6、色点凹凸点 (1) 标准:客户装配后硅胶外露部分:无明显可见 检测方法:在明亮的自然光或40瓦日光灯照射下,将样品放于距肉眼30CM左右处经视力1、0以上人员目测5秒钟 7、以上字符偏移 (1) 标准:中心值±0、15MM

硅橡胶成型作业工艺技术

硅橡胶成型作业工艺技术 一、成型作业技朮 (一)原料准备 1﹑称料﹕天平指针必须能左右摆动平衡﹐在称料时用食指按住指针归零﹐使两边能尽快平衡﹐方为称料正确;生产时有可能会称轻或称重,一旦固定必须确保! 2﹑拉料﹕最好不要拉料﹐必须拉料时﹐应使料条拉得粗细均匀﹐长短保持一致﹐若拉料太长﹐则会导致中间缺料﹐若太短则会导致两边缺料﹐同时﹐拉不均匀还会导致荷重不均匀﹐太长﹐中间荷重将会有偏低﹐太短﹐则会中间荷重偏大﹐两头荷重偏低。 3﹑加料﹕尽量不要加料﹐加料会导致荷重不均匀之现象﹐对于外观产品﹐有些模具因加料还会有黑影﹐若必须加料﹐应均匀﹐有荷重偏低之外﹐应加料于该处。 4﹑摆料﹕摆料要做到快而准﹐如果产品是对称的﹐则摆料须正中﹐若产品不对称﹐即有大小KEY较密﹐某方KEY较疏等﹐要视情况而定﹐通常摆料应需料较多的方位(大KEY﹑密KEY等)偏移﹐这样就可使其不缺料﹐按力均匀。生产时有可能调整排料方式,一旦固定必须确保! (二)导电粒准备 导电是用来导通产品下面组装件的电流,是成型产品的一个重要辅料。它按材质分为三种:碳导电,镀金导电,不锈钢导电;按规格可分为从?1.5—?10和特殊导电。导电与产品结合部分是硅橡胶性质。用来装导电的吸盘叫导电治具,它是利用真空将导电先吸在治具上,再将导电装在模具的导电穴中,和原料结合形成产品。 1﹑吸导电﹕打开气阀﹐两手拿着吸盘﹐轻触导电﹐在导电盘里﹐左右或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往复移动﹐将导电吸到盘上﹐若吸不上﹐可用有机玻璃板拔到吸盘上﹐若有某些少量导电吸不上的﹐可用手将导电填补齐。吸好导电后﹐可将吸盘面扳下露出铜头﹐检查是否有双粒豆或无豆现象。 2﹑打导电﹕打导电要快﹑轻﹑准﹐因为吸盘是电木材料做的﹐受热太久﹐则会发生变形﹐从而影响吸盘各位置之准确性﹐就会有导电被打烂﹐打不下导电等现象。用吸盘打好导电后﹐如需要再用布团将导电打实于下模﹐检查有否漏放导电﹐打烂导电﹐未打好导电这情况﹐以便予以纠正(补放﹑更换﹑打实)﹐如果在生产中发现吸不上导电﹐或打烂导电较多﹐要及时报告组长﹑主任等﹐以便进行调整或修理。 二、各种不良现象产生之原因及采取之措施﹕ 不良现象 ★.未熟 产生之原因采取之措施 1﹑模具温度低。 1﹑适当加高模具温度。 2﹑加硫时间不足。 2﹑增加加硫时间。 3﹑原料放置时间太长﹐ 3﹑重新混料出料。或架桥剂量不足。 4﹑调整排气距离和次数﹐在适当时 4﹑排气不良。 候采用二排气﹐或重换模布。 5﹑动作加快或增加人手﹐同时 5﹑模外时间太长。 可适当调整模具温度。 6﹑机器故障﹕ 6﹑修机。a温度控制失灵。b排气控制失灵。 7﹑模具温度过高致包风。 7﹑适当降低模温。 8、离型剂或水打太多不均 8、适当打水 ★缺料 产生之原因采取之措施 1﹑料称量不足。 1﹑检查天平是否有误﹐称料是否正确 2﹑摆料不正并加以纠正﹐若荷 2﹑摸索适当的摆料位置﹐并保持摆料的准确性。 重无偏大﹐可适当加些料。 3﹑料不均匀(过长或过短) 3﹑中间缺料﹑则拉料过长(此时两头毛边较多)﹑ 两边缺料﹑则拉料不足﹑(此时两头毛边较少)4﹑机台压力不足。 4﹑适当加大压力。

检测学习资料答案)发各部门

一、是非判断题 1.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规定的粉尘浓度是用每体积空气中的粉尘体积来表示的。(×) 2.冲击式吸收管在采集气溶胶态样品时,应采用0.5—2.0L/min采样流量;在采集气态或蒸气态样品时,则应采用 3.0L/min采样流量。(×) 3.定点采样主要用于监测工人个人在接触有害物质期间的总接触量,但不能反映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接触量。(×) 4.用皂膜流量计校正流量计,用抽气动力-缓冲瓶-被校流量计-开口压力计-皂膜流量计连接方式是正确的。(√) 5.空气浓度检测时,选择个体采样对象的原则具有随机性。(×) 6.粉尘粒子分散度越高,在空气中存留时间越短,对人体健康危害越小。(×) 7.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当劳动者接触时间不足15分钟时,按实际接触时间进行采样。(×) 8. 呼吸性粉尘浓度测定时,要求分析天平的感量为0.1mg或0.01mg。 (×) 9.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体积,在采样点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kPa和高于103.4kPa时,需要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10. 噪声作业指的是,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或40h/w噪声暴露等效声级≥85dB(A)的作业。(×) 二、填空题 1.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 2.标准采样体积是指在气温为20℃,大气压为101.3 kPa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 3. 气溶胶态化学物质常用的采样方法有滤料采样法、冲击式吸收管法和多孔玻板吸收板法。 4.呼吸带是指距离人的鼻孔 30cm所包含的空气带。

硅胶按键成型工艺技术

硅胶按键成型工艺 一﹑产品的简介 (一)硅胶按键﹐公司的传统产品﹐如手机按键﹐计算机键盘等(二)导电棒 (三)麦拉(薄膜按键﹑薄膜开关) (四)金属按键 (五)塑料加橡胶产品 二﹑成型课大致制造流程 混料加硫自拆二次加硫 二次加硫冲床 注:成型后的产品也可先转入其它制程再转入冲剥。 三﹑原料的配制

<一>原料的性质﹕硅橡胶﹐俗称硅胶﹐英文名称silicon﹑要紧化学成份为硅。 <二>色母的性质﹕含颜色颗粒的硅橡胶﹐大多数色母的颜色颗粒容易聚拢成团﹐需通过色母机将其研磨打散。 <三>素练﹕硅胶的分子结构是长条形,未混练前是杂乱排列,将原料进行充分搅混﹐破坏其原有的分子构成型态,使分子重组,便于结构方向一致。 <四>原料的睡眠﹕ <1>作用﹕使各不规则的分子运动趋于一致﹐从而使其物性稳定﹐达到最佳可塑性的状态。 <2>睡眠时刻﹕12~72小时。 <五>硬度﹕使不同原料制造出的产品软硬程度不同。 不同原料素练混合后﹐设定A,B两种硬度的料,其重量分不是a,b,这两种料配出的料度是C,重量是c,其重量是(c=a+b),它们的硬度的计算公式是﹕

A*(a/c)+B*(b/c)=C*(c/c) <2>硬度越高﹐收缩率越小﹐流淌性越差,荷重越高,段落越高。 四﹑加硫成型 <一>成型原理﹕成型也称硫化反应或交联反应。硅橡胶原料分子呈长条形﹐处于游离状态﹐通过一种催化剂-------我们俗称的架桥剂的作用,通过高温高压和一定的时刻,产生交联反应﹐使游离的分子之间产生分子键﹐而整体的分子结构形成网状结构﹐从而密不可分,形成我们需要的产品。 注:架桥剂类似于布粘扣(俗称魔术贴)的小钩子,高温高压下产生分子运动,在一定的时刻内,钩住各个硅胶分子,从而密不可分,形成我们需要的产品。 1架桥剂﹕A.C-8乳白色﹐添加比例一般是2%﹐一般用于有色机种。 B.C-15透明﹐含抗黄剂﹐成本较高﹐添加比例一般是1.8%﹐一般用于透明机种。

硅橡胶工艺资料

1、混炼硅橡胶成型 混炼胶成型需要在硫化剂的作用下,施加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固态才需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产生气泡)。如HTV需要在165℃左右,LSR需要在140℃左右。 混炼胶是由硅橡胶生胶加到双辊炼胶机上或密闭捏合机中逐渐加入白碳黑,硅油等及其它助剂反复炼制而成。根据所加填料及助剂的不同,硅胶的性能也有所差异。主要表现在:物理性能(硬度,抗拉强度,伸长率,撕裂强度,收缩率,可塑性,比重)、电气性能、化学稳定性能(耐温,耐候,耐酸碱腐蚀)等方面。 硅混炼胶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合成橡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耐高低温性,能在-60℃~+250℃状态下长期工作、抗臭氧、耐候以及良好的电性能、抗电晕、电弧、电火花极强,具有化学稳定性、耐气候老化、耐辐射,具有生理惰性、透气性好,可广泛用于航空、电缆、电子、电器、化工、仪表、水泥、汽车、建筑、食品加工、医疗器械等行业,用于模压、挤压等机械深加工使用。 2、硅橡胶混炼工艺介绍 1.瓶塞开炼机混炼 双辊开炼机辊筒速比为1.2~1.4:为宜,快辊在后,较高的速比导致较快的混炼,低速比则可使胶片光滑。辊筒必须通有冷却水,混炼温度宜在40℃以下,以防止焦烧或硫化剂的挥发损失。混炼时开始辊距较小(1~5mm),然后逐步放大。 加料和操作顺序:生胶(包辊)—→补强填充剂—→结构控制剂—→耐热助剂—→着色剂等—→薄通5次—→下料,烘箱热处理—→返炼—→硫化剂—→薄通—→停放过夜—→返炼—→出片。胶料也可不经烘箱热处理,在加入耐热助剂后,加入硫化剂再薄通,停放过夜返炼,然后再停放数天返炼出片使用。混炼时间为20~40分钟(开炼机规格为φ250mm×620mm)。 如在混炼时直接使用粉状过氧化物,必须采取防爆措施,最好使用膏状过氧化物。如在胶料中混有杂质、硬块等,可将混炼胶再通胶机,时,一般采用80~140目筛网采用开炼机混炼,它包括: 1)包辊:生胶包于前辊;

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规范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试行) 1988年2月10日,卫生部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供应各种无菌器械、敷料、用品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危。为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科学管理,确保医疗安全,适应医院文明建设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一、建筑要求 供应室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应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工作质量为前提。供应室应接近临床科室,可设在住院部和门诊部的中间位置。周围环境应清洁、无污染源,应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便于组织内部工作流水线,避免外人干扰。为免除消毒灭菌器材的污染,应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路线采取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高压蒸汽供应要充足、方便。通风采光要良好。墙壁及天花板应无裂隙、不落尘、便于清洗和消毒。地面光滑,有排水道。完备的供应室应有接收、洗涤、专用晾晒物品场所、敷料制作、消毒、无菌贮存、发放和工作人员更衣室。有条件的医院应设热原监测室、办公室及卫生间。 二、人员编制 供应室的人员编制,应根据医院规模、性质、任务等需要配备,原则上应配备护士长(或组长)、护士、卫生员和

消毒员,其中1/2以上应具有护理专业技术职称,以中、青年为主。其他人员均需培训后方可上岗。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供应室工作。 三、领导体制 供应室与临床各科和总务后勤部门有着密切联系,在医院占有重要地位,应由院长领导和护理部或总护士长进行业务指导,或由护理部直接领导,与临床各科协调合作。总务后勤等部门在设备、安装、维修、物资供应等方面予以保证。 四、必备条件 1.要有常水(自来水)、热水供应和净化(过滤)系统。 2.蒸馏水供应、过滤系统和贮存设备,必须备有蒸馏器。 3.各种冲洗工具:包括去污、除热原、除洗涤剂、洗涤池和贮存洗涤物品设备等。 4.压力蒸汽灭菌器、气体灭菌器、耐酸缸等消毒灭菌设备及相应的通风降温设备和净物存放密闭无菌柜等。 5.棉球机、切纱布机、干燥柜(箱)、家用洗衣机、磨针设备等敷料制作加工器具和各种珐琅盘、铝制盒、玻璃器械柜等贮放设备和下收下送设备。并尽可能地采用自动化洗涤、加工制作等装备,改善工作条件。 6.劳保用品:个人防护眼镜、防酸衣、胶鞋、胶手套等。

硅橡胶生产过程

第一章前言 硅橡胶(英文名称:Silicone rubber),分热硫化型(高温硫化硅胶HTV)、室温硫化型(RTV),其中室温硫化型又分缩聚反应型和加成反应型。高温硅橡胶主要用于制造各种硅橡胶制品,而室温硅橡胶则主要是作为粘接剂、灌封材料或模具使用。热硫化型用量最大,热硫化型又分甲基硅橡胶(MQ)、甲基乙烯基硅橡胶(VMQ,用量及产品牌号最多)、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橡胶PVMQ(耐低温、耐辐射),其他还有睛硅橡胶、氟硅橡胶等。 硅橡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寒性、介电性、耐臭氧和耐大气老化等性能,硅橡胶突出的性能是使用温度宽广,能在-60℃(或更低的温度)至+250℃(或更高的温度)下长期使用。但硅橡胶的抗张强度和抗撕裂强度等机械性能较差,在常温下其物理机械性能不及大多数合成橡胶,且除腈硅、氟硅橡胶外,一般的硅橡胶耐油、耐溶剂性能欠佳,故硅橡胶不宜用于普通条件的场合,但非常适用于许多特定的场合。 本文主要讲诉了用工业上用DMC生产硅橡胶的工艺流程,和各牌号硅橡胶的质量要求。

第二章原料的准备与精制 2.1 原料列表 表2.1原料 十甲基环五硅氧烷C10H30O5 二甲基乙烯基乙氧基硅烷(单封头) 25 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 =CH)SiO] 4 主要成分四甲基氢氧化铵

2.2准备与精制工艺流程 2.2.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2.2.1.1检查设备 图2.1主要生产设备 (1)检查真空泵、出料机、冷水循环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2)检查所有仪表是否正常,设备是否清洁。 (3)所有阀门是否处于开车前应有的开闭状态。真空阀关闭,氮气阀关闭,溢流视蛊关闭,蒸气阀门关闭 2.2.1.2检查原材料 检查准备投入使用的原材料是否经检验并确认合格,如不合格不得投入生产。 (1)DMC外观要求无色透明无杂质, (2)DMC内物质含量检测 如图2.2所示,色谱图中有3个主要峰,其依次代表D3(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4(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5(十甲基环五硅氧烷)。 生产要求D3含量不超过1%,D4含量大于80%,D4和D5总含量大于99.5%。 (3)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要求对原料进行聚合测试,要求其聚合产物分子量达到120W且不发生交联(固化)。

07取样管理规程

安徽丰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文件 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的取样。 需要取样检验的原辅料系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物料,以及对产品生产质量有直接影响的辅助材料。 中间产品是指药品生产过程中,没有完成所有加工工序的产品。 责任:本文件由化验室起草,化验室主任审核,生产负责人批准,化验室负责实施。 正文: 1.定义 1.1.取样: 是指为某一特定目的,自某一产品、物料、中间产品中抽取一部分的操作。取样操作应与取样目的、取样控制的类型和取样的物料相适应。 1.2.样品: 是指按照取样规程取得的一部分物料。样品量应足够满足所有要进行的全部检验,包括复试和留样。 样品应具有代表性。 1.3.取样目的 工艺验证、设备清洁验证、设备确认等确认、验证环节取样; 物料入厂检验,批放行检验,中间控制检验,持续稳定性考察取样; 偏差调查过程中涉及的重新取样检验及掺假检验等。 1.4.取样类型 常规取样、 异常取样 复验取样 其中异常情况取样是指:对退货产品、入库后出现异常产品、偏差调查需重新取样的。 2. 取样人和取样时机的规定 取样人应经相应的培训,由化验室主任授权批准。 2.1.原料、辅料 生产使用的原料、辅料采购进厂时,经库管员验收合格后,由库管员填写请验单,化验室负责取样检验。 2.2.中间产品 中间产品由该岗位人员在本工序完成后立即填写请验单;由化验室取样,并填写取样记录,化验室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验工作。 2.3.成品 用于成品检验的样品取样由化验室在包装工序的前、中、后阶段分别取样。 留样观察和持续稳定性考察产品由化验室在生产外包装工序抽取。 成品取样由化验室完成,填写取样记录,化验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验工作。 3.取样操作 取样前:按照请验单内容核对物料基本信息,如产品名称、批号、数量等;检查物料包装是否密封、完整、是否存在物理破损。凡有异常的包件,应单独取样检验并记录异常情况。 取样时:须填写取样记录,内容包括品名、规格、批号、物料编码、总数量(批量)、取样量、取样日期、必要的取样说明和取样人、复核人签名等项。 取样后:取样人员应将原容器或包装封口严密。 编制袋或牛皮纸包装的辅料取样后用绳包扎封口,桶装原辅料打开塑料袋取样后用绳包扎封口,要求封口严密; 原辅料取样后在每件取样的物料包装上加贴取样证。 包材取样后,需取走样品的,在每件被取样的容器上贴上取样证。只进行现场核对检查包材不取走样品的,不贴取样证。 凡从库房或车间现场取走样品的均需要开具物料检验/留样取样单给库房或车间作为取样的凭证。4.样品标识 —任何取样都应当使用取样标签。 —每一个所抽取的样品应逐件贴好样品标签,应注明品名、物料编码、批号、取样日期、取样量、取样人。必要时,应标明取样时间和样品测试允许时间。 —成品在最终包装上加盖“检品”章。 —留样观察和持续稳定性考察产品在最终包装上加盖“留样”章。 —用于存放样品的容器也应加贴样品容器标签,标示内容应包括样品类型、品名、物料编码、批号、数量、取样时间、储存条件、注意事项和容器编号等。 5.取样时限 化验室人员接到请验通知后,应于1个工作日内完成取样。 6.样品贮存 6.1贮存容器:为避免样品在存放期间被干扰和污染,防止阳光、空气和湿度对样品的影响,样品应存 放在密封遮光的容器里,通常使用未放置干燥剂的干燥器内,干燥器用凡士林封口密封存放在遮光房间内。 6.2存放条件:样品应按规定的贮存条件保存,成品的样品应按照注册批准的成品贮存条件保存。有温 度贮存要求的样品,须在相应的温度下保管。 7.取样场所规定 7.1.原辅料 必须进入仓库堆放后,由库管人员验收后再取样。

硅胶制品检验的一般标准

深圳市堡兴达科技有限公司 硅胶制品检验的一般标准 BXD-QC-WI001 A0 一. 一般标准 1.工作温度:-15℃—+80℃ 2.贮存温度:-30℃—+85℃ 3.贮存时间: A.产品在无挤压情况下平放:可长期保贮 B.产品在挤压情况下存放:1个月 4.工作相对湿度:45℅—95℅ 5.工作气压:86-106Kpa 6.接触率:5MA在12VDC/0.5秒/2*107次 7.接触反弹:<12毫秒 8.绝缘电阻:>1012欧姆/500VDC 9.击穿电压:>25KV/mm 二. 外观 1. 颜色 (1).标准:硫化装配后硅胶不外露,无较大差异 (2).检测方法:在明亮的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将标准样品或色卡与待校样品放 在一起,经视力1.0以上,无色盲的专业人员在肉眼与样品间距为30cm的情 况下目检5秒钟.

2. 偏心 (1)标准: H厚–H薄弹性壁厚度≤0.1MM时,模具检测时X=20℅; ≤X弹性壁厚度≤0.2MM时,模具检测时X=15℅ H厚+ H薄弹性壁厚度≤0.3MM时,模具检测时X=8% (2)检测方法:用厚度仪测试。 3. 溢料 (1) 标准:从键面向下 单色料高≥露出外壳高度+1.0MM,装外壳后看不见为宜. (2)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 4. 毛边 (1) 标准:产品边缘:≤0.5MM 定位孔: ≤0.1MM 5. 破裂 (1) 标准:无影响装配与使用性能之处:≤1.0MM (2)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 6. 色点凹凸点 (1) 标准:客户装配后硅胶外露部分:无明显可见 检测方法:在明亮的自然光或40瓦日光灯照射下,将样品放于距肉眼30CM左右处经视力1.0以上人员目测5秒钟 7.以上字符偏移

硅胶成型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员工岗位培训 第一章硅橡胶性能知识 <一>硅橡胶独特的性能及用意 硅橡胶高聚分子是由Si-o键连成的链状结构。Si-o的键能是443.5kj/mol,比c-c键能(355Kj/moi)高得多。因而硅橡胶比其它有机橡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一般来说,硅橡胶比其它有机橡胶具有更好多的耐热性、电绝缘体、化学稳定性等。 典型的硅橡胶聚二甲基硅氧烷。具有一种螺旋形分子结构,其分间力较小,因而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可压缩性及优异的抗冻性。同时,指向螺旋外的甲基可以自由旋转,因而使硅橡胶具有独特的表面性能。如增水性及表面放粘性。 <二>硅橡胶发生硫化反应具备的条件 一,加硫及其标准条件: 1.什么叫“一次加硫”? 把材料放进油压机的模具力,在规定的压力、温度、时间的条件下,变成产品的这一工序。叫做“加硫”。 2.一次加硫必须具备的三个标准条件: (1)压力:压力是使材料充分流动,充满模具的学位里,固完成型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压力必须在2000Kg以下,压力不够,会前重高,压力太大造成前重低,模具的撕边处刀口磨损,及机台的油路损坏。 (2)温度:温度是使材料发生硫化所必须的条件。一般为150-170℃,温度太低,产品无法完成硫化,导致包风,温度过高,产品会变形。

(3)加硫时间:在上述两个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时间,材料完全硫化,减少硫化时间会导致产品包风;黑粒脱落等不良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硫化时间太长,会使产品变形,难拆也,按键天回弹力。每个机种的硫化时间都不同必须严守《成型标准卡》上的公差范围生产。 3.在实际的硅橡胶制品工艺中,除了以上几个标准条件外,仍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①硫化剂: 硅橡胶常用的硫化剂是有机过氧化物,利用其高温分解形成的游离基,使硅橡胶分子侧键的有机基交联。最常用的硫化剂为: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已烷和过氧化二异丙苯等低活性的硫化剂。其硫化的温度在150—170℃ ②排气 硅橡胶制品过程中,通常排气次数为1—4次,排气的作用是使胶料充模对于排气的次数和张口的大小(Sec)要适当。否则会使产品变形,麻面包风等不良。 <三>二次加硫的作用 硅橡胶制品主要是一次加硫(成型)和二次加硫两个过程组成二次加硫的作用: 1.品进一步硫化. 一次加硫后的产品,可能仍未完全硫化。(只有T90)要使产品完全硫化,就必须二次加硫。 2.除去过氧化物分解产物,水分及其它有机低分子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