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长小组计划书

儿童成长小组计划书
儿童成长小组计划书

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

一、背景

7到9岁是个人成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儿童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儿童的心理和生理会出现一些变化,他们对事物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自己心理方面的某些局限,他们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地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有时就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一些帮助和指导。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因为年龄相对较小的缘故,他们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和观点是比较感性的,对一些问题可能缺乏深入的思考,不能够很好的表达自己和理解他人,在与他人交往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由于一些次级群体的形成,加上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容易受到各个方面的感染和吸引,因此他们还特别容易产生一定的从众心理。

众所周知,学校里的学生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受到同学和老师的欢迎,其余的则属于不太受到老师和同学欢迎这一类。受到大家欢迎的学生显然会拥有较多的资源,他们会引起老师和同学的足够重视,在各个方面都处于优势,但是这些学生往往会对他人缺少尊重,事事自我为中心,完全不考虑到他人的感受;而不受欢迎的那一类学生在各个方面会处于劣势,不被老师和同学认可,在学校里得不到一些方面的满足,这样就容易产生孤独感,自信心不足,自卑心理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严重的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等等。如果不加以积极的引导和支持,必然会影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本次小组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与他人相互交往合作的能力。在小组中充分调动组员的潜能,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助,让他们在小组中获得支持和鼓励,使得成员在某些方面能得到改进和提升。同时,通过互动游戏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与他人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和技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从而使得他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和与他人相处。另外,我们会让组员熟悉周围的同伴,并且产生信任。让其感受到组员的信任和支持,帮助其顺利的成长和发展。

二、理念

1.相信人的潜能,包括生理、心理的、情感的、社会的、美感的等方面。

2.尊重原则,社会工作者尊重每个组员的个体差异。

3.个别化原则,每个人都应当有权利和机会发展个性。

4. 保密原则,社会工作者保护每个小组成员的隐私。

5.不批判原则

三、理论架构

1.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的需要层次可以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即满足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作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包括与别人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避免恐惧和焦虑;归属和

爱的需要是希望与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或被群体接纳;尊重的需要除自我尊重外还包括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理解;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成长问题的孩子他们的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不能被满足,这往往会导致案主在今后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社交困难、厌学、青少年犯罪等等。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协助组员解决问题时,应协助儿童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儿童的分享与团队协作意识,矫正儿童的不正常行为,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首先根据自己的临床跨文化观察,将人格发展分成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而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结果和一个消极结果,所谓积极结果就是指由于特定心理危机得到恰当地解决而使这个危机所对应的发展阶段对人的人格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同样,消极结果是指某个发展阶段对人格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因此,本小组将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活动正确引导组员的思维,矫正儿童的异常行为,舒缓儿童成长中的压力,满足他们自身的需要。

3.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相关理论.

主要涉及的是学校、朋辈、家庭及文化等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

四、目标及目的:

目标:为儿童提供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目的:

1、学会信任;

2、学会一定的沟通技巧,并通过沟通解决问题;

3、构筑儿童互助网络,为儿童减压;

4、让组员学会关怀,学会与人合作,增强团队意识。

五、服务对象:

小学二年级7岁儿童

六、小组特征:

1、性质:成长小组

2、节数:六节

3、日期:2011年10月23日至11月2日

4、时间:下午2:00至4:00

5、地点:西南财经大学光校区

6、人数:10至16人

七、招募方法:

1.直接招募

八、每节活动计划

第一节很高兴认识你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10月23日14:00至15:30

第二节你相信我吗?时间:10月30日14:00至15:30

第三节有困难我们在一起时间:11月6日14:00至15:30

第四节合作的快乐时间: 11月13日 14:00至15:30

第五节我是沟通小超人时间:11月20日14:00至16:00

时间:11月27日14:00至15:30

九、小组日程表

1、准备阶段:2011年6月29日—2012年7月4日

整体策划、需求评估、方案设计、培训小组领导者、宣传招募、筛选组员2、实施阶段:2011年7月5日—2011年7月22日

小组实施每周二、五各一次,每次1个半小时到2个小时、督导及时督导3、结束阶段:2011年7月23日—2011年7月27日

评估小组活动的效果、领导者做总结报告

十、所需物资

十一、预计困难与应变措施

预计困难

1、招募不到足够的组员;

2、组员热情不高,参与性不强;

3、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组员涣散;

4、组员太调皮。

5、组员情绪过低,气氛沉闷;

6、在小组进行时,组员之间可能出现矛盾;

7、还有可能出现次团体。

应变措施

1、社工亲自上门招募,或者邀请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的孩子参加;

2、活动之前相关的评估;

3、在活动开展之前与小组成员订立契约;

4、活动环节尽量设计的有吸引力,游戏可往小孩子喜欢的类型选择。

5、对于人数问题,太多我们可以筛选,太少我们会继续招募或用我们系同学;6,对于组员情绪问题,就要靠领导者来调控,如果情绪太低,就弄一些活动来活跃一下气氛;

7、组员之间出现矛盾,很大可能说明这个小组已经到了中期了,出现矛盾很正常,对于矛盾的解决,领导者可以利用活动让矛盾淡化,例如:准备一个比赛,分成两组,让有矛盾的2个组员分到一组,让他们再同其他人的较量中形成一个团体来对抗另一个与他们敌对的团体,这样他们的矛盾就慢慢淡化了,因为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8、次团体问题,就需要领导者主动去打破这个次团体,将他们分开或再加入其他成员。十二、评估方法

1、小组开展之前访谈与最后一节的问卷评估。

2、小组每节的组员分享与意见。

3、工作人员的观察。

4、出席率与参与及投入程度。

儿童成长小组评估问卷

附录:

(一)中期调查问卷

(二)结果评估调查问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