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思修第六章教案

2018版思修第六章教案
2018版思修第六章教案

复习提问:(略)

导入新课:托马斯·潘恩:“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该成为国王。”——你对这句话怎么理解?(讨论)

第五节培养法治思维

一、法治思维及其内涵(讲解、举例)(一)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1. 法律至上:法律至上性,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举例、图片展示)

2. 权力制约:权力制约原则可以概括为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

3. 公平正义: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公平分配和占有。(讲解、举例)

4. 权利保障:权利的保障包括公民权利的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讲解)

5. 正当程序:通过正当程序追求实体公正的结果。正当程序具有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和时限性等基本特征。(讲解、举例)二、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一)法律权威的含义

(二)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理论讲授)(三)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三、怎样培养法治思维(讲解、举例)(一)学习法律知识(二)掌握法律方法

(三)参与法律实践(四)养成守法习惯

(五)守住法律底线(讲解)课堂小结: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社会主义法治思维能否深入人心。我国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不仅包括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而且包括努力培养公民的法治思维方式。大学生要准确把握法治思维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正确理解法治建设的基本关系,逐步培养法治思维方式,形成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布置作业:课后思考题

5.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