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文人忧患意识

论中国古代文人忧患意识
论中国古代文人忧患意识

论中国文人的忧患意识

中国自古以来便流传着居安思危这个成语,它告诫我们不要被安全舒适的环境所麻痹心智,要时时未雨而绸缪,防止祸患的发生。其实很多这样的言论都表现了这样一种精神,即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和文化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炎黄子孙们秉承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凭借着高远的目光而不安于舒适勇于进取的伟大精神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从而,忧患意识深深扎根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敦促我们永远要充满危机感,并奋发向上。

在古代的社会中,这种忧患意识更加表现在文人阶层中,即文人们将所处时代中切身感受表达在自己的作品中,不管诗词曲还是画中处处都可见。而在岁月流逝和朝代更替之中,文人作品所传达的忧患意识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自我人生状态和发展的反思追求;对广大劳动者命运的担忧及对统治者们荒淫腐败的劝诫和鄙视;对外族入侵国土的英勇抵抗以及忘国后的悲痛。

《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就反映了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强调一切先从自我修起,只有自身拥有好的知识和品德后才能向更高处拓展,即治国平天下。于是很多文人在作品中都抒发了对自我成长的重视,体现了自我在追求才德过程中的一些美好愿望或者教训。

对人生美好品德的向往在《论语》之中表现的尤为之多。论语是孔子口述而由其弟子总结编撰而成,其中描写了一些孔子与其弟子们发生的小故事,而孔子之言全面而深刻的反映了美德。其中也运用了大量的君子和小人的对比,强调了为人以德的重要性。例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句话表现君子以不光明磊落为戒,做人要坦坦荡荡。“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从这里面反映了社会角色中所应该遵从的品德,即竭尽全力孝顺父母,对国君应该用生命来奉献,而对待朋友必须守信。“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孔子常常自我反思的表现,要是时常反省自己是不是为人不正直了?和朋友的交往是不是失信了?先辈的知识是否学习了?论语中很大一部分都表现了孔子对君子之美德向往,同时也充满忧患意识,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为一个令人不齿的小人。而《论语》流传至广,她已经作为一项中华传统典范深深的植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中。尤其在古代,一些帝王将论语作为正统,文人们深受其影响。他们时常拿君子来与自己比较,以远大的忧患意识提醒着自己用美好的品德修身养性。

盛唐诗人李白在诗的造诣上可谓出神入化,有诗仙之美称,而在他很多的诗中反映了对自我精神的追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他深深的自信,以及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有表现了李白对时光匆匆的感叹,劝诫自己及世人珍惜光阴,抓紧时间建功立业。“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这句诗表现了他不肯做阿谀奉承的小人,且向往人生自由的洒脱。它深深的表现了一个人心灵的高贵,同时对谄媚的小人予以了无情的讽刺。这种对自身发展的忧患意识使得李白能够清水出芙蓉一般清洁而高尚。

明代有一位堪比岳飞的清官猛将于谦,他在仕途及军事上的成就都与其早年的修身正

德分不开。在少年时他有一诗名为《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出自深山,经过烈火焚烧和浑身碎骨之后才得以成为洁白如雪的石灰。此诗中作者托物言志,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了清白正直的美德不怕任任何艰难险阻的高尚人格。与于谦相似的在清代有郑板桥,虽然他一生仕途坎坷生活贫困,但在诗画上造诣颇深。他最擅长画兰竹,兰花清新高雅,翠竹挺拔坚韧。作者正是以兰竹之品反映自己的价值取向,同时作为自己的人生学习目标和追求。在《竹石图》中他描绘了竹子扎根在石间坚忍不拔的生长的景象,同时画边题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而东西南北风。”这形象的表现了竹子的坚韧,即使再大的风雨也不能撼动其一根一毫。作者以竹自励,时时警戒自己不要随风而倒,而要坚强的面对人生的苦难还有坚定的面对小人的流言蜚语。正是这种对自我的忧患意识使他在充满勾心斗角的官场中能够保持正直,赢得了后人们的尊敬。

古代文人们在自我修身养性的同时也对广大的劳动人民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他们常常在诗词中表现出对广大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们腐败堕落的的鞭策和痛斥,其中也反映了他们对国家前程命运的忧虑,这更能表现出文人在社会中勇于承担责任和使命,以言论提醒广大统治者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所表现的更多是对自我精神的追求。然而和他并称“李杜”的杜甫则历经了社会的动荡,生活贫困且身体多病,他的诗词更多的则表现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多统治者荒淫无度的抨击。他没有李白那么超脱,但一种大爱、现实主意精神以及诗词的造诣更表现了古代文人的这种骨子里的忧患意识。《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其中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动荡岁月中各个社会阶层的景象。有官吏、老者、新妇以及征人等,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在统治者压迫下一幕幕惨剧。杜甫将这些现实中的题材描绘出来,深深的表现了他的赤子之心以及对统治者们的劝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诗描写的及其犀利,富贵之人的家里酒肉多的都发臭了,然而路上却到处都是因为贫苦而冻死饿死的人。富人与穷人对比表现了那个社会对于广大群众是多么的残酷,表现出深深的痛心以及自我命运的担忧。杜甫春望一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此诗沉郁悲怆,动慨千古。这时候安禄山攻入长安,唐玄宗和杨贵妃奔逃。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这句诗表达了杜甫对好战的武皇的鞭笞,她只顾开边却不顾广大劳动者的生命,杜甫以其骨子里的忧患意识从中看到了危机,用诗词表达这种感情,寄希望于统治者以人民和平安定为重,但一切都是徒劳,只好发出深深的慨叹。这一切都表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对未来自我和国家命运的担忧。

宋朝的范仲淹是我国古代有名的一位清官,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在诗词这一方面也常常反映其对民对国的思想,表现出这位伟大的人的忧国忧民之心。《赠钓者》一诗“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诗中写渔者驾一叶扁舟隐显于波峰浪谷,似是淡淡道来,却使人强烈感到渔者命轻如叶,身危如寄。表现出对渔者的深切同情和关怀。而在《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加表现了他的忧患意识。作为一名官员,他总是不忘居安思危,在天下忧到来之前自己已经对之未雨绸缪,而享乐却把自己放在最后。这种为国为民而不顾自己的奉献精神在此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中国古代上很多文人都在诗词歌赋中抒发此类感情,他们一方面感叹自己不被知遇,另一方面又鞭笞统治者们目光短浅。其中也流露出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热爱和艰苦生活的悲痛,他们不畏强权敢于直言,劝诫统治者们以天下为念,如果继续荒淫无度必将内忧外患,

最终导致国家的覆灭。但更多的时候统治者们对此不屑一顾,他们一味的享乐,最终引来了四方觊觎的敌人。唐代时边塞非常不稳定,时常发生战争。因而很多文人就此写了很多边塞诗,歌颂了唐军的勇武和战功,同时也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岑参便是著名的一位边塞诗人,他的诗中表现了为国杀敌的英雄气概,同时形象生动的描写了战场的悲惨,以此来劝诫统治者不要穷兵黩武,重视民生。《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诗人用了反衬手法,渲染和夸张了环境的恶劣,突出了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也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

南宋时,统治者治国无力。北方的金人大举侵宋,这时便涌现出一位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在国家危亡之际,辛弃疾在诗词中表现出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反映出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鹧鸪天》一篇“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表现了他想要奋身前往战场杀敌的豪情壮志,但统治者们却软弱胆小,一位妥协,他也得不到重用。只有慷慨悲叹,本应该把自己的杀敌良策拿出,但却无奈地只能回家种树去。此种表现了他对统治者无尽的失望和鄙视,同时对不能杀敌的无限愤慨。因为他知道如果一位妥协最终意味着国家灭亡,这对一个如此爱国之人将会是致命的打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国古代文人所表现出来的忧患意识对于国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构成了历史长河中一副澎湃的精神画卷。忧患意识让他们执着的望向明天,并且坚信凭着一己之言和奋斗终会得到美好的明天。我想一个人,一个国家都需要这种忧患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堕落,积极向上,为了理想奋然前行!

魏晋人的生死观

魏晋人的生死观 面对死亡的奥秘,人们忧惧的同时也对生命的去向抱有关怀和期望,迷茫无助会产生各种神秘观念和表现方式,显现出不同文化或某一时代的精神世界。生死观的演变,是社会演变的体现,在思想史上十分重要。 一、魏晋人如何面对死亡 魏晋历史充斥着死亡的因素,但魏晋人对生的珍视、对死的超脱、对信仰的坚守、对痴情的崇尚,足以让魏晋永远散发着最独特的味道。上承忠烈沉江的屈原、悲愤自杀的伍子胥、自刎乌江的项羽;下启文天祥、陆秀夫、岳飞乃至王国维。如何面对死亡是魏晋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精神遗产。魏晋人虽然也有潘岳、向秀等人,向政治屈服,现实妥协。但是更多的人选择了对道义的坚守,九死而不悔。 二、魏晋死亡观的思想分析 为什么众多的魏晋风流人物和故事集中出现在魏晋时代呢?为什么魏晋人面对死亡如此的超脱旷达至情至性?我觉得之所以能酝酿出魏晋人旷达至情的生死观,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思想的解放和对自身的反思。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的思想深入人心,忠孝节义的观念根深蒂固。但是随着三国鼎立,天下大乱,繁琐的经学已经无大效于天下平定,反而崇尚智谋之士,曹操甚至直重人才,小节勿论。就像罗宗强先生在《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所言“东汉末年,儒学一尊的地位动摇,经学本身也经历了从繁琐注疏到义理化的改造之后,各种思想便纷纷出现。”第二,党人的流风余韵。东汉末年,在党锢之祸之中,李膺、张俭等名士被杀害,数百人被牵连至死。这红色的血液孕育了一系列品德高尚、心系天下安危的“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高尚之士。这种不以生死为重、唯以节义为高的精神启发着魏晋人对生死与宇宙深情的反思与探索。第三,缘情尚悲的时代文学风尚。东汉末年的时候,抒情诗古诗十九首、抒情小赋等文学的发展,文学自身的特征抒情化、非功利、审美化逐渐显露出来。魏晋时代,无论是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还是结藻清英的西晋文学,都比较重视人内心世界的揭露与描写,文人僵化的内心世界逐渐让位于一个感情丰富细腻的世界。大量哀伤文字的出现表现对生命伤逝的悼念。 三、佛教对魏晋生死观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教的存在和发展对当时中国的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更对当时的生死观有着巨大的影响。 佛教的生死观念最重要的是认为人是有灵魂的,人死但是灵魂不死,而且还可以再生人世,具体体现就是因果报应和轮回观念。佛教认为任何一种有生命的个体在获得解脱前都要依十二因缘和三世构成“三世二重因果”规律,在“三世”和“六道”中生死轮回,永无终期。“三世”即为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六道又名六趣,指众生依据生前善恶行为,即“业”。也就是一切身心活动而有六种轮回转生趋向,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佛教认为的最高境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生死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们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死亡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原始宗教中,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有着本能的恐惧。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积极的, 它主张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道家的死亡观是出世的、飘逸的, 它主张顺应天理和自然之道, 既不悦生,也不恶死。佛教的死亡观是抑我的、消极的, 它主张战胜自己肉体的欲望来享受来世的快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具有伦理化、政治化、神秘化的特征, 对现代人善待人生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死亡观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死亡的思考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由于历史、地理环境、人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个民族往往形成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对待死亡及人生问题的死亡态度和死亡智慧。可以说,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连续性文化传统而没有中断的民族, 其处理死亡的方式也有其独特性。 在中国原始宗教中, 中国人关于死亡的思考总是与自然或自然现象相联系。古人认为, 天上是神的世界,神无生无死, 是永恒的。地上是人的世界, 有生必有死, 地下是鬼的世界, 阴森的令人恐怖。中国原始宗教中的死亡意识与当时低下落后的生产力、科技水平相联系, 源自于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的本能恐惧。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各种关于死亡的思考开始出现。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中国人的死亡观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对于生死这个问题,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请教过他的老师,孔子脱口而出“未知生, 焉知死”。意谓人如果连“此生”都照顾不好,何谈照顾“来世”。孔子的本意是要求人们务本求实,关注现实感性生命的愉悦,对生活负责,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对生命社会价值的追寻,而不要分心去考虑死亡及死后世界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 孔子的这句话并不表示他对死的问题的放弃, 这只是一种理性的暂且搁置, 但隐含了关于生死关系的思考。儒家关于死亡问题的议论都是围绕通过思考生而超越死展开的,既然死亡是最大的不幸, 儒家干脆搁置难以证明的死亡世界, 而在现实生活中另立终极关怀的对象, 把人们对永恒的追求与现实建构统一起来, 关注自身如何实现对死亡的超越, 那就是道德价值的开拓或内敛。所以儒家建立了一系列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死亡观, 通过树立一种死后的崇高目标来给生命确立一整套的价值标准, 提供理想和规范。儒家学说认为,面对死亡威胁,如果只考虑自己的身家性命而置社会价值于不顾,将不齿于世人。反之,那种“杀生成仁、舍身取义”,将生命的社会价值置于生命的本然状态之上,从而使有限的生命焕发出无限光彩的仁人志士应受到世代推崇,成为后世效法的楷模。儒家文化把人的自然生命作为实现社会价值的载体,只有在追求社会价值的过程中,人的自然生命才具有存在的意义。所以,人们恐惧死亡也是担心“立德、立言、立功”的不朽功业难以实现,为实现社会价值,即使付出生命也无所畏惧。正如孟子所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使得死亡成为了一种精神升华的过程,而同时儒家文化的这种把死亡问题排斥在生命视野之外的现实主义生存哲学,也是中国人忌讳死亡、恐惧死亡的文化根源之一。 与儒家相比, 道家对待死亡的态度就自由、任性得多, 表现出一种浪漫主义的色彩。如果说儒家是努力在“生”中探寻“死”, 那么道家主张的就是“出生入死”, 把万物归结于“道”, 而“道”法自然。凡事不能强求, 要顺其自然, 主张“无为”。“无为”并不是消极

中国古代文人的爱国情怀

中国古代文人的爱国情 怀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中国古代文人的爱国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顺心。 纵观历史长河的中国古代文人,他们大部分都怀有一腔热切的爱国情节,并由此创作出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激励了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对当时乃至后世的文化、思想、政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十一国庆节到来之际,谨以此篇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作为中华大家庭的一分子,我们深深热爱这片多情的土地,热爱着我们的具有辉煌历史、璀璨文化的——祖国! 因历史上杰出的爱国文人墨客很多,我在这里就暂列举出一部分文人代表,供大家参考。 爱国诗人——屈原 出身贵族的屈原,有优厚的文化教养,也有高远的政治理想和为之奋斗的献身精神。它的主要作品《离骚》,《离骚》是我国古代篇幅最长的抒情诗,体现了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由他的诗句:“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汤禹俨而袛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就可以看出他的这种精神。 后来,屈原因谗言被迁放江南,长期流亡,最终自沉汩罗江而死。我们传统的端午节据说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每到这一天,全国各地会举行“赛龙舟”、“吃鸡蛋”、“吃粽子”等风俗。 乡国情怀诗人——陶渊明

两晋时期的陶渊明,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诗歌里,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他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他的爱国境界,主要体现在一种平和淡泊,无世之争,心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作品表现了对于乡土的眷恋,大自然的热爱,对于国家的执着深情。如他的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还有体现诗人慷慨激昂、豪情万丈的《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赢。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秦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山水诗人——王维 早年的王维与当时许多向建功立业以杨名不朽的才士一样,对世间的功名亦充满了热情和向往,他的诗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如其《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精通音乐,由擅长绘画,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如“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相看不忍发,惨淡暮

古代文人雅称(印)

古代文人雅称 中国诗史上有给诗人起“浑名称谓”的习惯,往往以一个“浑名”,或“别称”,或“雅号”,去概括人们对这位诗人特征的认识与把握。在此列举如下: 古代文人雅称: 衡山居士:明代文征明青莲居士:唐代李白东坡居士:北宋苏轼 香山居士:唐代白居易六一居士:北宋欧阳修幽栖居士:北宋朱淑真 石湖居士:南宋范成大后山居士:宋代陈师道千湖居士:南宋张孝祥 芦山居士:宋代张元平易安居士:宋代李清照六如居士:明代唐伯虎 店村居士:南宋刘克庄柳泉居士:清代蒲松龄清真居士:宋代周邦彦 淮海居士:北宋秦观姑溪居士:北宋李之仪更生居士:清代洪亮吉 芹溪居士:清代曹雪芹随园老人:清代袁牧白石道人:南宋姜夔 遗山山人:金代元好问齐东野人:元代张养浩倚松老人:南宋陆游 东皋子:唐代王绩幽忧子:唐代卢照邻已斋臾:元代关汉卿江东生:唐代罗隐 中国古代历史圣人 至圣:孔子(春秋)亚圣:孟子(战国)诗圣:杜甫(唐朝) 词圣:苏轼(北宋)文圣:欧阳修(北宋)书圣:王羲之(东晋) 画圣:吴道子(唐朝)医圣:张仲景(东汉)药圣:李时珍(明朝) 茶圣:陆羽(唐朝)草圣:张芝(汉)史圣:司马迁(西汉) 十七位作家原名 鲁迅:周树人茅盾:沈德鸿周扬:周起应冰心:谢婉莹 萧军:周田军田汉:田寿昌沙丁:杨朝熙艾青:蒋海澄 殷夫:徐柏庭巴金:李芾甘叶圣陶:叶绍钧老舍:舒庆春 丁冷:蒋冰之夏衍:沈端先曹禺:石家宝韬奋:邹思润 阿英:钱杏树 诗癖——萧纲 萧纲(503~551),字世缵,梁简文帝,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初封晋安王,昭明太子卒,立为皇太子,后嗣位。谥曰简文帝,庙号太宗。萧纲六岁能属文,七岁有“诗癖”,是一早慧文学少年。三国魏曹植封东阿王,梁武帝惊叹六岁的萧纲的文才,以曹植比之。 诗杰――王勃 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运城市万荣县)人,唐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称为“王杨卢骆”,号称“初唐四杰”。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诗人字号

27·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膝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28·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主要作品为《咏柳》《回乡偶书》 29·王之涣,字季陵。主要作品为《凉州词》《登鹤雀楼》。绝句《凉州词》被誉为"唐代绝句压卷之作"。属边塞诗派。 30·孟浩然,襄阳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结为《孟襄阳集》 31·王昌龄,字少伯,江宁人。曾任龙标尉,世称王龙标,七绝圣手。主要作品为《出塞》《从军行》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善边塞诗、宫怨诗。 32·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相思》《观猎》《辆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结为《王右巫集》苏拭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3·高适·字达夫,曾任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主要作品为《燕歌行》《别董大》等,后人辑有《高常侍集》 34·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齐名,人称"李杜"。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 《秋登宣城谢跳北楼》等,结为《李太白集》属浪漫主义豪放派,古典诗歌艺术的高蜂。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35·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结为《杜工部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 史"。首创即事名篇的乐府诗,直接推动了后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 36·岑参,曾任嘉州刺使,世称岑嘉州。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结为《岑嘉州诗集》。

唐代文人旅游文化

暨南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唐代文人旅游文化 学院: 学系: 专业: 课程名称:大唐帝国与外来文明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刘永连 2012年 6 月10 日

唐代文人旅游文化 [摘要]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在这个富有活力的朝代里,文人的旅游文化也为唐王朝的恢弘气度增添了绚烂多姿的一笔。唐代的旅游活动类型丰富多彩,上至官僚贵族,下至黎明百姓,参与广泛,旅游文化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体现了唐人旺盛的生活意志和自由解放的思想,以及亲近自然的真性情,文人旅游之余写诗作词著书,更是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唐代兴盛的旅游文化在我国的旅游建设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世旅游资源开发、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 唐代;唐代文人;旅游文化

1.绪论 唐代的恢弘气度不仅表现在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和强大的军事上,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朝代里,旅游和旅游文化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旅游”一词在唐代已开始广泛使用,王勃《涧底寒松赋》云:“岁八月壬子,旅游于蜀,寻茅溪之涧”。从唐人大量的山水田园诗词作品中,便可窥见大唐帝国里旅游的活跃和深沉的内涵。 唐以前,史上少有有关旅游活动的记载。魏晋南北朝时,由于当时社会分裂动荡,“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宗白华语)。很多人都逃避现实,遁迹林泉,寄灵魂于山水,才成规模地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这种游风传至唐朝,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而且,这些文人不仅带动了当时旅游的发展,其放任于自然山水中有感而发的诗词歌赋,官游时致力于当地的各项建设,以及后人为凭吊纪念这些卓有声名功绩的文人所修建的各种建筑,又都成为今日旅游文化的一道风景线。 唐文人对旅游文化的建设,在唐朝的不同阶段其具体内容亦有所不同:在唐朝前期,主要表现为文人为追求人生价值而自身投入旅游;在后期,则以仕途失意而被贬至远方的文人对边远地区的开发建设为主。而这些开发建设的遗迹多数都成为今日的著名旅游景观。

儒释道的生死观

儒释道的生死观 儒释道三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它们对于生与死的界定从根本上诠释了它们对大千世界的的认识的不同。无论是儒家的畏天命,修身以俟;还是道家的不信天命,勇猛精进;以及释家的根尘幻化,业不可逃,都为我们对生命的认知与参悟提供了可贵的帮助。东方源远流长的"死生之学"令西方震惊。总体而言,在死亡的观念上,西方大多抱有悲观的态度,相形之下,东方关于生命的理念则明显乐观,它牢牢掌握因循自然的原则,对生与死有着大无畏的态度,甚至在中国,从来都不尝有过地狱的概念,至多是鬼界,在那里有阎王或恶鬼,但也有栩栩如生、娇媚如常人的好鬼。道教索性另造仙界,生命不是向下,而是向上变形。释家更为博大精深,死亡之学更为圆融,甚至成为一种可操作的学问,在那里,死亡也成为一种艺术,成为一种具体的经验,是"活的艺术"或"生的艺术"的补充与圆成。 一、儒家对痛苦的人生而言,死亡不啻为一种解脱,但人性的贪痴还要为灵魂找到一个归宿。"灵魂"两个字可以说是人类尊严与梦想的一种体现。它使人类有别于处于生物链上的可悲的动物,它使人类不再局限于四季与风花雪月的轮换中,而是去思索永恒,时空也不再是毫无意义的伸展与延续,它关涉到人的生命理念的日益成熟,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人类文明的历史始终饱含如此这般的焦渴。人们寻寻觅觅,上下求索,肉身与灵魂,现世与来世,人们试图超越和战胜那个令人痛苦的死亡的界定,优游于此岸,如同太阳每日照常升起,我们能够不断地逃脱、进入,而不是死亡那没有时间的永恒死寂。

二、道家相对于儒家的理性平实,道家及道教则将死死生生推衍得有声有色。死亡不再是一场令人震惊、无法理喻的恶梦。庄子妻死,鼓盆而歌,一个新的、乐观的死亡哲学就以这样惊世骇俗的方式登场。不以生为喜,不以死为悲,人生不过是从无气到有气,从无形之气到有形之气,从无生之形到有生之形这样一个生命的有序过程,而死亡则是这种演化的回归。这比儒家的魂魄说更辽远,更空灵,生死齐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命的辩证就在其中,自然之"道"超越一切,人永远无法与造化之功抗衡,"生之来不能止,其去不能止",生死皆为人生问题的极限,最好还是看开一点,有情便是痛苦,"无情"方能"悬解"和自由。究其深处我们还是感到其乐观的背后刮着对人生悲观、无奈的风。 三、佛家公元前六世纪,印度一位得道的王子宣称:"我将在此世间的黑暗之中,打击永生之鼓"。从那以后,人生不再是杂乱无章的阴影,因果学说将是说明今生及以后一切生中的普遍性原则,"轮回"一词美丽得令人晕眩,不死的灵魂可以迁往另一肉体不断再生,而"业"就是决定再生的出现和性质的法则,更确切地说,并没有可以转生的灵魂,除业以外,一无所有。生命告终之时,其行为的总和____业作为一个整体产生效果,并且决定另外一群"蕴"____一个再生者的性质。即每一个生命的性质及境遇都是今生或前世预先所作行为的结果,由此,在一切有机与无机世界中,没有单纯的、自我存在的、自我决定的永恒事物,一切都是合成的、相对的、暂时的,人的存在亦如是,虽有幼年、中年、老年这一相对稳定的流程,但死亡并不一定就是这个存在的终点,如果不能证得涅槃,诸蕴仍能集合,死亡不过像割除野草,而草根依然存在,仍会重新生长。就这样,儒释道三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完成了关于生与

看中国生死观

浅论生死观 ————我的《最后一堂生死课》读书笔记 11级七年儿科班胡嘉健 1103019 【内容摘要】:生者,命之存也,死者,生之覆也。世间万物,有生必有死。生死二字的讨论自古以来就占据了人们思考的大量篇幅。那么人,究竟是先有生,还是先有死?还是我们自己以为自己是活着的,但其实是已经死去的?还是我们那些所谓逝去的亲人朋友们只是更换去了一个我们无法感知的时空开启自己的新生?本文即从作者所阅读的一本读物《最后一堂生死课》出发,浅谈在这本书中所描写到的生死观。 【关键词】生死观儒释道 一,从何谓生死开始讲起 翻开这本《最后一堂生死课》的第一章,看到的自然就是在讲何谓生死学,正如书中所描写的那样,“唯有愿意触及死亡的终究界限,才可以从中开拓出生命的尊严与价值。”①是啊,我们若是只关注自己生前和眼前的一切,而忽视了自己在生的另一面“死”有着怎样的意义的话,这样的世界观未免是不完全的,也是不能完全反映我们生命现世的。我们人类是由千奇百怪的有机物所组合成的,那么这些千奇百怪的有机物在成为我们的身体一部分之前在哪里呢?不正是在除了人之外的大自然中么?他们的存在自然不需要人类去定义它们的生死,被归化为人体之前他们是存在,归化为人体之后它们依旧存在,当我们人类死去后,这些物质并不会消失,而是被分解者分解,成为其他奇形怪状的物质,所以这些物质啊,是绝不会凭空消失的,而是天底下全世界的物质都处于一个又一个小循环中,而这些个小小的循环会最终构成宇宙的大循环,即为物质守恒定律,而人在这其中又扮演着一个什么样子的角色呢?人的生死又在其中有着如何的节点作用呢? 若从历史与宇宙的大角度来看,生,不过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罢了,它与死并无太大的差别,谁能说一个石头就是死的呢?可能只是它在想什么我们不知道罢了。“子非石,安知石之生死?”而同时我们又必须辩证的来看这个问题,当我们抛开历史,抛开宇宙万物,单单把一个生命摆在你面前,就在这一瞬间的事,我们从人类的角度来看,生,又是非同寻常的,因为它可以思考,有智力,有行为,有求生的本能。即使是最简单的一只草履虫,也知道要向着有养分的地方蠕动,这不正是生的证明吗?所以,对于生,我们的看法是有着两面性的,而对于死的辨析自然也就和生是一样的。那么在辨析过了生死,我们又该如何做呢?很简单的四个字:“好好活着”。 二,从中国传统生死观来看 《最后一堂生死课》,这是一本中国人写的书,中国人写的书,自然离不开中国人的生死观。“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积极的乐生文化,强调生命的意义在于现在,而对未知的世界持回避态度,并表现出与基督教寻求来世的关怀不同的特点。”②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人的千百年来的生死观中,影响最大的自然就是儒释道的生死观了。其中儒家的思想十分明确,“孔子强调的是活在人世间的价值与意义,他的‘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便是立足于在世间建立生命与道德的价值。”可见,孔子他老人家所关注的只是人在今生今世如何才能活的更好更出色,而有关死后的事与他无关,他不去考虑。而与孔子的恭恭敬敬的今世论相较,道家的生死观则显得较为宏观和潇洒,“一切皆自然”就是道家的生死观,“依道家的观点,天地就是天地,没有所谓制约、宰治的天,就是一个自然的状态”,“死亡

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_1

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 中华民族悠久,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光辉灿烂,博大精深。古代的活动,虽远不及旅游发达普及,但却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为当时的西方国家无与伦比。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地对其予以分类,对深入了解作为文化现象的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提高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行爱国主义,无不具有重要意义。 丰富多采的中国古代旅游活动,至少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帝王巡游 中国古代封建帝王,为了维护统治,弘扬功绩,炫耀威力,震慑臣民,往往巡游各地。有的论者把西周时期的穆王视为帝王巡游的第一人,说他曾宣称天下诸侯各国要遍布王辇之车辙和御骑之蹄印。《穆天子传》也记述了他的西征路线和有关故事。甚至有人认为他的足迹远涉波斯(今伊朗),中国通往西方的道路最早是由他开辟的。然而,由于有关周穆王的记述多属传说性的,因此把他作为帝王巡游的实例似乎有些牵强附会。然而,秦始皇、汉武帝作为帝王巡游的代表却是极其出色的。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是中国封建帝王巡游的第一人。公元前221年他统一中国后,10年之间(公元前220~公元前210

年)出游5次: 公元前220年,他从咸阳出发,沿渭河河谷抵达陇西(今甘肃临洮)。后北行经泾水上的北地(今甘肃庆阳)返回。毕业论文 公元前219年,他东行到山东邹县的峄山刻石记功,登泰山祭记封禅,到烟台芝罘岛,沿渤海向东到成山头,向南到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胶南县西南夏河城),又南到彭城(今江苏徐州),在泗水寻觅周朝九鼎,后南行过淮河到衡山,由汉水经南阳返回。 公元前218年,他又向东游历,经河南、山东到芝罘、琅邪(今琅邪山),沿漳水从上党返回。 公元前215年,他巡游河北,直抵碣石(今河北昌黎北)。 公元前2l0年,他出武关,沿汉水南下到湖北云梦,乘船顺长江东渡到丹阳(今安徽当涂东);又到钱塘(今浙江杭州),再渡浙江到会稽(今浙江绍兴)祭大禹陵;后又北上琅邪、荣城、芝罘游历。 在这5次巡游中,他4次在7个地方立巨石刻字建碑以记其功绩。

研究性学习——中国古代文人生死观

研究性学习——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死观 在高中阶段,我们会学到许许多多以生与死为话题的文言文,如《渔夫》、《报任安书》、《兰亭集序》、《赤壁赋》、《〈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等等。作者都直接或间接谈到自己如何看待生存与死亡的问题。这是贯穿每个人生命的首要问题。如果在语文学习中,只注重对文言实虚词和文言表达手法的积累,而忽视作者想借此来抒发的思想感情和自身的理想抱负,那么就丧失了学习文言文的真谛。在高中语文课本上的许多传统古文都表达了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将其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来分析思考,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有价值的启示。 对生死的不断追问从有生命以来就没有停止过。不同的生死观带来的是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学术流派,即使信仰不同,对生死之谜的关注却是相同的。我们只有将中国文人的生死观的形成与他们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才会更加深刻的分析作品中体现的不同的生命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就典型人物司马迁与《报任安书》进行深入分析。 中国人的生命意识来自于儒家思想的影响最为显著。儒学思想也一直是中国主流社会的主导思想。儒学精神倡导士子积极入世,读书人的首要任务是要建功立业,扬名天下。体现在生死观上,儒家希望在身后留下美名。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这是典型的儒家生死观,强调道义大于生死。更强调精神上的永生大于肉体上的不灭。 舍生取义,生存还是毁灭,是司马迁在遭受极刑之后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生死关头,最能显示英雄本色的,通常选择死,这也肯定会被认为是有勇气的表现。但英雄与否也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当这道生死难题摆在司马迁面前时,经过无尽的掂量,他以比选择死更大的勇气毅然选择了生,并最终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 在《报任安书》中,面对同病相怜的友人,司马迁怀着满腔的悲愤,倾吐了他的痛苦与不满,叙述了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他“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所追求的,就是死后“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流芳百世,彪炳千古,“虽万被戮,岂有悔哉”!他不止一次代表白说:“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培根说:“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身处逆境,尽管躯体是卑微的,却仍要去为人生创造价值,通过奋斗转卑微为伟大,使生命“重于泰山”! 鲁迅也大声疾呼:“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挫折面前,有人选择了放弃,有人选择了轻生,有人选择了做一个行尸走肉的人,这都是对生命的轻率,是对生命的怯懦。“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一对生命的高度诠释,彰显了司马迁对生命价值的崇高追求,他把自己的灵魂寄托于这部旷世传奇中,使其能够流芳千古,彪炳史册,这些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么?

从《过零丁洋》看中国诗人的生死观

从《过零丁洋》说中国诗人的生死观 在《红楼梦》中,自称“槛外人”的妙玉最喜爱的一句诗词是范成大的“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铁门槛”在此指代富贵人家,而”土馒头”“即代表了坟墓,因其二者形似,故称之为“土馒头”。可见,不管一人生前多么富有,但总是逃不过死亡。而在中国诗人们的眼中,又有着怎样的生死观?让我们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开始说起。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是南宋末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一首《过零丁洋》将自己舍生取义、不畏死亡的民族气节表现得淋漓至尽。零丁洋是今天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 首句为“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作者被敌人困于战船之中,望着这破碎的山河,心中悲痛万分。想起自己早年辛苦读书,也是要实现辅佐君主、治理天下的抱负,却怎么没有想到自己最后却拿起“干戈”并随军征战了四年的时间。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却不知文人风骨最是可敬!在国家危急存亡关键时刻,文天祥奋勇而起,不惜倾其家产,招募三万勇士,组成义军,义无

反顾地加入了抗元的大军之中。但因起兵勤王的人寥寥无几,文天祥等人虽拼尽全力,也无法改变南宋战败的事实。这里更显出文天祥的忠心,对局势的痛心,以及对投降派的谴责与愤怒。 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再次从从国家与个人两方面入手来抒发感慨。相信每个人都明白,国家与个人的命运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现今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因此而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风飘絮”和“雨打萍”,在此形象贴切描绘了国家行将败亡时的情景以及对自己一生经历遭遇的形象饱含情感的概括。同样,诗人杜甫也因为“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感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其实,诗人与国家,这两个名词早就融为一体了,诗人总是为国家而存在,当国家遭受灾难时,他们因为身在民间,所以对苦难的感受比统治者们更加深切。再加上他们悲天悯人的情怀,渴望国家安定繁荣的期望也就愈加强烈!所以他们的诗词“字字读来皆是血”! 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前句为追忆,后句描述眼前之情景。惶恐滩,原名叫黄公滩,在今江西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惶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文天祥当年起兵时曾路过这里,后被元兵打败,撤到福建。无法挽大厦于将倾,这是一个仁人志士的最大的“惶恐”了。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经过零丁洋,这一句是写实。这两句今昔对比,跨越时空,高度概括,既叙事,又抒情,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若没有亲身经历、深沉的情感积淀,是写不出如此精绝的对句来的。作者借一生中感受最深的、最有典型意义的两件事来表现他的战斗经历和忠愤之心。从写作角度上来说,把地

古代文人雅称

古代文人雅称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古代文人雅称: 东皋子(唐·王绩)青莲居士(唐·李白)六一居士(宋·欧阳修) 姑溪居士(宋·李之仪)幽忧子(唐·卢照邻)东坡居士(宋·苏东坡)香山居士(唐·白居易)柳泉居士(清·蒲松龄)已斋臾(元·关汉卿) 淮海居士(宋·秦观)幽栖居士(宋·朱淑贞)衡山居士(明·文征明)江东生(唐·罗隐)石湖居士(宋·范成大)易安居士(宋·李清照)芹溪居士(清·曹雪芹)随子(唐·陆龟蒙)更生居士(清·洪亮吉)随园老人(清·袁牧)白石道人(清·姜夔)遗山山人(金·元好问)齐东野人(元·张养浩)倚松老人(宋·陆游) 古代着名圣人: 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武圣(关羽)词圣(苏轼) 医圣(张景中)史圣(司马迁)棋圣(黄龙士)诗圣(杜甫) 至圣(孔丘)亚圣(孟轲)画圣(吴道子)曲圣(关汉卿) 文圣(欧阳修)茶圣(陆羽)酒圣(杜康)兵圣(孙武) 药圣(李时珍)乐圣(李龟年) 男女年龄雅称: 襁褓(不满周岁)孩提(2至3岁)龆年(8岁)幼学、垂髫(10岁)及笄(女子15岁)破瓜(女子16岁)羽冠(男子20岁)而立(30岁)不惑(40)半百、知命、天命(50岁)艾老(50岁以上) 花甲、耳顺(60岁)古稀(70岁)杖朝、耋(80岁)米寿(88岁)九秩、耄(90岁)期颐(100岁)茶寿(108岁)百十(110岁)土寿(120岁) 民间四大爱情传说:《白蛇与许仙》《孟姜女寻夫》《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我国“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 我国四大史书:《春秋》(吕不韦)、《左传》(左丘明)、《国语》(左丘明)、《战国策》(刘向)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辙、苏轼、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北宋文坛四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明江南四才子:唐伯虎文征明周文宾祝枝山 当代散文四家:杨朔秦牧魏巍刘白羽 “苏门六君子”: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骞(前四人又被称为“苏门四学士”) 世界十大文豪:荷马(古希腊)但丁(意大利)歌德(德国)拜伦(英国) 莎士比亚(英国)雨果(法国)泰戈尔(印度)列夫·托尔斯泰(俄 国)高尔基(前苏联)鲁迅(中国)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孽海花》《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老残游记》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中国)哥白尼(波兰)拉伯雷(法国)何塞·马蒂(古巴)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法国)欧·亨利(美国)契诃夫(俄国) 中国古典十大悲剧:《窦娥冤》(元·关汉卿)《赵氏孤儿》(元·纪君祥)《精忠 旗》(明·冯梦龙)《清忠谱》(清·李玉) 《桃花扇》(清·孔尚任)《汉宫秋》(元·马致 远)《琵琶记》(明·高则诚)《娇红记》 (明·孟称舜) 《长生殿》(清·洪升)《雷锋塔》(清·方成培)中国古典十大喜剧:《救风尘》(元·关汉卿)《西厢记》(元·王实甫) 《看钱奴》(元·郑廷玉)《中山狼》(明·康海) 《墙头马上》(元·白朴)《李逵负荆》(元·康进云) 《幽闺记》(元·施君美)《绿牡丹》(明·吴炳) 《玉簪记》(明·高濂)《风筝误》(清·李渔) 1诗骨--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古代名人字号类型、规律解析

引言 我国古代,起名字的程序比较复杂,这里简明介绍一下: 名,是一个人出生后拥有的第一个“代号”,我们现代人应该对它最有共鸣,因为跟今天一样,姓与名连起来就是对一个人身份的认定。字,是孩子出生后获得的第二个身份印章,与名的不同在于字是一个人成年或行成人礼后,再由长辈所取。稍加观察就能发现,字与名的往往关系很密切,可以看作是对名的解释或补充,有完善表述和进一步阐明的作用。因为名、字都是由别人所取,并不能最大程度上代表一个人的思想和喜好,所以我们在这里着重研究和探析宋代名人“用号”。 本文以宋代名人的号(这里的“名人”是指在《宋代人名索引》1系列书中对其事迹或轶事提及或阐述超过五次者;是绝对量化的标准。)为研究对象,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考察名人用号的问题。这个研究角度和研究对象都比较新,不管是相关书籍还是期刊论文都鲜有类似研究,目前能搜集到的相关文献只有三篇,分别是:朱轶梅, 马琳萍所写的《元代文人以庵为号的原因考辨》,这篇文章从社会学角度谈很多元代人以“庵”为号的原因;第二篇是刘德康写的《从明儒“斋”“庵”“轩”之号看心性之学》,这篇文章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以“斋”、“庵”、“轩”为号的明儒的心理特点;最后是毛毅所写的《寺、庙、祠、观、庵的区别》,这篇文章从社会学角度客观地介绍了一些古代处所之间的差异。这三篇文章分别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都没有从语言学角度进行考察,与本文的研究角度差异较大。本文是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入手,研究宋代名人用号的类型、特点以及与宋代社会的关系。语料来源主要是期刊网、宋代史学书、宋代研究作品、名家论文集等等。 本文的创新之处就立足在立意的新颖上,因为没有前人把触角伸展到这个问题上,所以,给了此文很大的创新和探索空间,得以使文本作者没有太多限制地对此问题挖掘、探析。而本文的价值就在于:首先,名人用号作为我国古代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却很少被人关注,更别说是展开深入的研究,本文涉及的调查研究正是努力弥补了这个缺口,最起码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第二,社会语言学本身就是当前比较热门的语言学分支,从这个角度入手分析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有助于深入对语言学本身的探究和对其历史性及发展进 1《宋代人名索引》

魏晋文人生死观 孟骞

浅议高中语文教材中魏晋文人的生死观 生死观是人类一直面对的问题。尤其当我们面对未知的死亡,出于人类的本能,我们忧惧,但同样也对生命的去向抱有关怀和期望。古往今来,中西方哲人对生存与死亡问题不停地探索与反思,希腊先哲柏拉图认为“灵魂不朽”,孔子则拷问“未知生,焉知死”;海德格尔认为人是“向死而生”,庄子则将“生死存亡”视为“一体”。提到中国人的生死观,魏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文人生死观最值得关注。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也触及到不少魏晋文人生死观的问题,以下就是我的几点理解。 一、感慨人生短暂,希冀建功立业。代表人物:曹操。 翻阅历史长卷,“魏晋”二字总是承载了太多内容。这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长期分裂动荡时期,那一段历史,是蘸着鲜血写就的,字里行间充斥着血腥和死亡。曹魏代汉、司马氏篡位、八王之乱、十六国之乱、饥荒、疫病,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宗白华先生说过:“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最苦痛的时代。”魏晋之乱,催生出人们的觉醒认识,人们比任何时期都更关注个体生命的存在,生死问题也被提到了一个空前重要的位置。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收录了曹操的著名诗篇《短歌行》,他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对人生如易晞的朝露转瞬即逝的短暂,有着浓浓的感伤。人生苦短,生命无常,本是汉乐府诗歌里的常见主题,如《薤露》中“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薤上之露,转瞬即逝,而人的生命尚不能与

之相比,因为朝露虽易晞,但明朝仍可复落,而人的生命却是人死一去何时归!这是人们在社会大动乱时期萌生的极度悲伤情绪,更是在悲哀中对生命的沉思。同样也是感慨于生命的哀愁短促,曹操的《短歌行》并未止步于哀叹,更与“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西门行》)主张的及时行乐有着本质区别。他悲生命短促,是因一统中原的鸿鹄之志迟迟无法实现,他叹忧思难忘,是因朝思暮想贤才来归却久久未得,他这就不能不产生苦闷和感慨,但是,这种苦闷和感慨,也只有对事业和理想执着追求的人,只有不满现实而又积极要求改变现实的人,才可能产生,它决然不同与没落阶层的颓废和感伤。这种苦闷和感慨,正是英雄人物的苦闷和感慨,是烈士的一种悲心。再如高中学生耳熟能详的《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拥有三千年寿数的神龟、能够乘云驾雾的腾蛇,生命终结之时也会和蝼蚁一般,化做土灰,更何况我们这些渺小的人类?面对这有限的人生我们该有何作为?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个人寿命的长短不可违背“天命”,也就是自然规律,但也不能听凭“天命”,丧失积极的人生态度。生命是有限的,死亡是必然的,活着就要有“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这种积极进取的生死观影响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并使我们的国民精神多了几分不可摧折的乐观。 二、寄情山水,任真自得。代表人物:陶渊明。 生在魏晋,是陶渊明的不幸。当时,外有异族虎视眈眈,内有政局动

生死观

如果说人生哲学是对人生切要问题的智慧反思,那么关于人之生死的问题就是其中的核心。对生死问题的反思,从中可能获得对生命存在意义的领悟。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关于生死的讨论,不乏智者与睿者,可以说中国哲学的两大派别--儒道两家,都是围绕人生价值这一核心著书立说的人生哲学。并且儒、道两家对“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都有着深沉的思考,且都有独到的见解,都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对中国人之生死观有着强有力而深远的影响,因而儒道两家对生死的理性思考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对待生死问题上,儒家重生慎死,提倡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同时对死又持一种慷慨凛然、泰然处之的态度,当需要在生与死面前做出选择时,应当以仁义道德为标准做出取舍。道家顺其自然的生活观,是不主张追求、而是珍惜、热爱生命的。 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子路“死事如何”之问时说:“未知生,焉知死?”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先哲们对生的看法。 对宇宙的思考最多的就是老子,老子认为“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儒家对宇宙的思考比较简单,儒家的宇宙观主要是“天人合一”的理想主义。 老子哲学并非单纯探讨有关宇宙客体的问题.而是更多地关注生命存在自身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其它问题,如生命的存在。笔者认为,老子对于个体生命之生,主要探讨了对待生命的态度这个至关重要问题。老子对人世间诸多问题的形而上思考,始终贯穿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终极指向。老子对待生命的态度也是在这条天地人的大法则的指引下。在人的生死问题上,他认为生死乃是自然变化的必然轨迹,视生死为一种很普遍很平常的“自然”现象。“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认为天地之所以能长久的存在于世,恰好是因为他们从不强求让自己永久的存在。他们从不要求世间万物给予回报,无私博大,无欲无求,这就是他们能够长久存在的原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里的“仁”不是儒家所推崇的仁爱,而是偏爱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天地对待万物都是平等的,无所谓好恶。圣人也是如此,他们对待百姓也是一视同仁,任凭百姓自作自息。他认为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依照自然的规律‘道’运行发展,其间并没有人类所具有的好恶感情或目的性的意图存在着。在这里老子击破了主宰之说,更重要的,他强调了天地间万物自然生长的状况。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认为生死不过是形式的变化。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为了实现“仁”的目的和理想,可以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在孔子看来,人生在世的所作所为要符合“仁”的原则,那么,当需要在生与死面前做出选择时,也应当以仁义道德为标准做出取舍。所以孔子认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一味地贪生,而在于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仁道。儒家认为“天行有常”而人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以儒家会为了道而献身乃至有“朝闻道,夕死可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可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为了实现“仁”的目的和理想,可以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孔子还把“见危授命”视为“成人”必备的一种品德和素质,在孔子看来,见到利益便能想到义的要求,见到危险能够献出生命,长久处于贫困仍不忘记平日的诺言,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品德完备的人了。在生死关头,当生命和仁德“二者不可得兼”的时侯,决不能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而应当义无反顾,舍生取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体现了儒家在生死问题上的崇高气节。 说完了生,我们再来看看死。 死亡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对吧。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状态算是死亡呢?

古代文人雅称

古代文人雅称: 东皋子(唐·王绩)青莲居士(唐·李白)六一居士(宋·欧阳修) 姑溪居士(宋·李之仪)幽忧子(唐·卢照邻)东坡居士(宋·苏东坡)香山居士(唐·白居易)柳泉居士(清·蒲松龄)已斋臾(元·关汉卿) 淮海居士(宋·秦观)幽栖居士(宋·朱淑贞)衡山居士(明·文征明)江东生(唐·罗隐)石湖居士(宋·范成大)易安居士(宋·李清照)芹溪居士(清·曹雪芹)随子(唐·陆龟蒙)更生居士(清·洪亮吉)随园老人(清·袁牧)白石道人(清·姜夔)遗山山人(金·元好问)齐东野人(元·张养浩)倚松老人(宋·陆游) 古代著名圣人: 书圣(王羲之) 草圣(张旭)武圣(关羽)词圣(苏轼) 医圣(张景中)史圣(司马迁)棋圣(黄龙士)诗圣(杜甫) 至圣(孔丘)亚圣(孟轲)画圣(吴道子)曲圣(关汉卿) 文圣(欧阳修)茶圣(陆羽)酒圣(杜康)兵圣(孙武) 药圣(李时珍)乐圣(李龟年) 男女年龄雅称: 襁褓(不满周岁)孩提(2至3岁)龆年(8岁)幼学、垂髫(10岁)及笄(女子15岁)破瓜(女子16岁)羽冠(男子20岁)而立(30岁)不惑(40)半百、知命、天命(50岁)艾老(50岁以上) 花甲、耳顺(60岁)古稀(70岁)杖朝、耋(80岁)米寿(88岁)九秩、耄(90岁)期颐(100岁)茶寿(108岁)百十(110岁)土寿(120岁) 民间四大爱情传说:《白蛇与许仙》《孟姜女寻夫》《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我国“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 我国四大史书:《春秋》(吕不韦)、《左传》(左丘明)、《国语》(左丘明)、《战国策》(刘向)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辙、苏轼、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北宋文坛四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明江南四才子:唐伯虎文征明周文宾祝枝山 当代散文四家:杨朔秦牧魏巍刘白羽 “苏门六君子”: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骞(前四人又被称为“苏门四学士”) 世界十大文豪:荷馬(古希腊)但丁(意大利)歌德(德国)拜伦(英国)莎士比亚(英国)雨果(法国)泰戈尔(印度)列夫·托尔 斯泰(俄国)高尔基(前苏联)鲁迅(中国)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孽海花》《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老残游记》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中国)哥白尼(波兰)拉伯雷(法国)何塞·马蒂(古巴)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法国)欧·亨利(美国)契诃夫(俄国) 中国古典十大悲剧:《窦娥冤》(元·关汉卿)《赵氏孤儿》(元·纪君祥)《精 忠旗》(明·冯梦龙)《清忠谱》(清·李玉) 《桃花扇》(清·孔尚任)《汉宫秋》(元·马致 远)《琵琶记》(明·高则诚)《娇红记》(明·孟 称舜) 《长生殿》(清·洪升)《雷锋塔》(清·方成培)中国古典十大喜剧:《救风尘》(元·关汉卿)《西厢记》(元·王实甫) 《看钱奴》(元·郑廷玉)《中山狼》(明·康海) 《墙头马上》(元·白朴)《李逵负荆》(元·康进云) 《幽闺记》(元·施君美)《绿牡丹》(明·吴炳) 《玉簪记》(明·高濂)《风筝误》(清·李渔) 1诗骨--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