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例题与讲解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例题与讲解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例题与讲解

例3(2009年计算分析题):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6年至20×8年的有关资料如下:①20×6年1月1日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82 000万股。②20×6年5月31日,经股东大会同意并经相关监管部门核准,甲公司以20×6年5月20日为股权登记日,向全体股东每10股发放份认股权证,共计发放12 300万份认股权证,每份认股权证可以在20×7年5月31日按照每股6元的价格认购1股甲公司普通股。20×7年5月31日,认股权证持有人全部行权,甲公司收到认股权证持有人交纳的股款73 800万元。20×7年6月1日,甲公司办理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将注册资本变更为94 300万元。③20×8年9月25日,经股东大会批准,甲公司以20×8年6月30日股份94 30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2股股票股利。④甲公司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

净利润20×6年度为36 000万元,20×7年度为54 000万元,20×8年度为40 000万元。⑤甲公司股票20×6年6月至20×6年12月平均市场价格为每股10元,20×7年1月至20×7年5月平均市场价格为每股12元。本题假定不存在其他股份变动因素。

要求:

(1)计算甲公司20×6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2)计算甲公司20×7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3)计算甲公司20×8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以及经重新计算的比较数据。

解析:(1)A=36 000(万元),B=82 000(万股),甲公司

20×6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36 000/82 000=(元/股)。

20×6年5月20日为股权登记日,向全体股东每10股发放份认股权证,认股权证具有稀释效应的期间是20×6年6月至20×6年12月,则市场均价应选择每股10元,增加的无对价的股数=12 300-12 300×6/10=4 920(万股)。由于稀释期间为6月1日至12月31日,则增加的无对价加权股数=4 920×7/12=2 870 (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36 000/(82 000+2 870)=(元/股)。

(2)A=54 000(万元),B=82 000+12 300×7/12=89 175(万股),P公司20×7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54 000/89 175=(元/股)。由于认股权证在行权前对基本每股收益具有稀释效应,认股权证具有稀释效应的期间是20×7年1月至20×7年5月,则市场均价应选择每股12元,增加的无对价的股数=12 300-12 300×6/12=6 150(万股)。由于稀释期间为1月1日至5月31日,则增加的无对价加权股数=6 150×5/12=2 (万股),稀释每股收益=54 000/(82 000+12

300×7/12+2 )=(元/股)。

(3)A=40 000(万元),B=(82 000+12 300)×=113 160(万股),甲公司20×8年基本每股收益=40 000/113 160=(元/股)。由于不存在稀释因素,则20×8年稀释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元/股)。因为是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的股票股利派发,则重新计算的调整系数=1+=,故经重新计算的2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元/股),经重新计算的20×7年度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潜在普通股主要有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

一、计算原则

二、可转换公司债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发行公司依法发行、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

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可以采用假设转换法判断其稀释性,并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要领:计算增量每股收益。

首先,假设这部分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当期期初(或发行日)即已转换成普通股,从而一方面增加了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另一方面节约了公司债券的利息费用,增加了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

其次,用增加的净利润除以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得出增量股的每股收益,与原来的每股收益比较。如果增量股的每股收益小于原每股收益,则说明该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稀释作用,应当计入稀释每股收益。

三、认股权证、股份期权

1.含义:

认股权证:是指公司发行的、约定持有人有权在履约期间内或特定到期日按约定价格向本公司购买新股的有价证券。

股份期权:是指公司授予持有人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份的权利。股份期权持有人对于其享有的股份期权,可以行权,也可以放弃该种权利。

2.注意事项:

(1)对于盈利企业,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具有稀释性。

(2)对于亏损企业,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的假设行权一般不影响净亏损,但增加普通股股数,从而导致每股亏损金额的减少,实际上产生了反稀释的作用,因此,这种情况下,不应当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3.计算步骤:对于认股权证、股份期权,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一般无需调整分子净利润金额,只需要按照下列步骤对分母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进行调整:

(1)假设这些认股权证、股份期权在当期期初(或发行日)已经行权,计算按约定行权价格发行普通股将取得的股款金额。

(2)假设按照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发行股票,计算需发行多少普通股能够带来上述相同的股款金额。

(3)比较行使股份期权、认股权证将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与按照平均市场价格发行的普通股股数,差额部分相当于无对价发行的普通股,作为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的净增加。

(4)将净增加的普通股股数乘以其假设发行在外的时间权数,据此调整稀释每股收益的分母。计算公式:

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行权价格×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

其中,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的计算,理论上应当包括该普通股每次交易的价格,但实务操作中通常对每周或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股票交易价格进行简单算术平均即可。

当期发行认股权证或股份期权的,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应当自认股权证或股份期权的发行日起计算。

四、企业承诺将回购其股份的合同

回购价>平均市价:稀释;

回购价<平均市价:反稀释。

企业承诺将回购其股份的合同中规定的回购价格高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应当考虑其稀释性。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与前面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的计算思路恰好相反,具体步骤为:(1)假设企业于期初按照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发行普通股,以募集足够的资金来履行回购合同;合同日晚于期初的,则假设企业于合同日按照自合同日至期末的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发行足量的普通股。

在该假设前提下,由于是按照市价发行普通股,导致企业经济资源流入与普通股股数同比例增加,每股收益金额不变。

(2)假设回购合同已于当期期初(或合同日)履行,按照约定的行权价格回购本企业股票。(3)比较假设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与假设回购的普通股股数,差额部分作为净增加的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再乘以相应的时间权重,据此调整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分母。

计算公式:

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回购价格×承诺回购的普通股股数÷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一承诺回购的普通股股数

五、多项潜在普通股

1.基本原理:

企业对外发行不同潜在普通股的,单独考察其中某潜在普通股可能具有稀释作用,但如果和其他潜在普通股一并考察时可能恰恰变为反稀释作用。

为了反映潜在普通股最大的稀释作用,应当按照各潜在普通股的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

2.计算特点及步骤:

稀释程度根据增量股的每股收益衡量,即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普通股的情况下,将增加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金额。

企业每次发行的潜在普通股应当视作不同的潜在普通股,分别判断其稀释性,而不能将其作为一个总体考虑。通常情况下,股份期权和认股权证排在前面计算,因为其假设行权一般不影响净利润。

六、子公司、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发行的潜在普通股

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发行能够转换成其普通股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不仅应当包括在其稀释每股收益计算中,而且还应当包括在合并稀释每股收益以及投资者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中。

高一地理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专题总结

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一.地方时计算的一般步骤: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1.找两地的经度差: (1)若两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 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2)若两地不同是东经或西经,则: 经度数相加 a)若和小于180°时,则经度差=两经度和 b)若和大于180°时,则经度差=180°—两经度和 2.把经度差转化为地方时差,(1°=4分钟;15°=1小时) 地方时差=经度差÷15°/H 3.根据要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 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二.东西位置关系的判断: (1)同是东经,度数越大越靠东。 即:度数大的在东。 (2)是西经,度数越大越靠西。 即:度数大的在西。 (3)一个东经一个西经, 如果和小180°,东经在东西经在西; 如果和大于180°,则经度差=(360°—和),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三.应用举例: 1、固定点计算 【例1】两地同在东经或西经 已知:A点120°E,地方时为10:00,求B点60°E的地方时。 分析:因为A、B两点同是东经,所以,A、B两点的经度差=120°-60°=60° 地方时差=60°÷15°/H=4小时 因为A、B两点同是东经,度数越大越靠东,要求B点60°E比A点120°E小,所以,B 点在A点的西方,应减地方时差。 所以,B点地方时为10:00—4小时=6:00 【例2】两地分属东西经 A、已知:A点110°E的地方时为10:00,求B点30°W的地方时. 分析:A在东经,B在西经,110°+30°=140°<180°,所以经度差=140°,且A点东经在东,B点西经在西,A、B两点的地方时差=140°÷15°/H=9小时20分,B点在西方,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10:00—9小时20分=00:40。 B、已知A点100°E的地方时为8:00,求B点90°W的地方时。 分析:A点为东经,B点为西经,100°+90°=190°>180°, 则A、,B两点的经度差=360°—190°=170°,且A点东经在西,B点西经在东。 所以,A、B两点的地方时差=170°÷15°/H=11小时20分,B点在A点的东方, 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8:00+11小时20分=19:20。 C、已知A点100°E的地方 8:00,求B点80°W的地方时。 分析:A点为100°E,B点为80°W,则100°+80°=180°,亦东亦西,即:可以说B点在A点的东方,也可以说B点在A点的西方,A,B两点的地方时差为180÷15/H=12小时。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例题与讲解三篇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例题与讲解三 篇 篇一: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例题与讲解 (20XX年计算分析题):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XX年至20XX年的有关资料如下: ①20XX年1月1日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82 000万股。 ②20XX年5月31日,经股东大会同意并经相关监管部门核准,甲公司以20XX 年5月20日为股权登记日,向全体股东每10股发放1.5份认股权证,共计发放12 300万份认股权证,每份认股权证可以在20XX年5月31日按照每股6元的价格认购1股甲公司普通股。20XX年5月31日,认股权证持有人全部行权,甲公司收到认股权证持有人交纳的股款73 800万元。20XX年6月1日,甲公司办理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将注册资本变更为94 300万元。 ③20XX年9月25日,经股东大会批准,甲公司以20XX年6月30日股份94 30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2股股票股利。 ④甲公司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20XX年度为36 000万元,20XX年度为54 000万元,20XX年度为40 000万元。 ⑤甲公司股票20XX年6月至20XX年12月平均市场价格为每股10元,20XX年1月至20XX年5月平均市场价格为每股12元。本题假定不存在其他股份变动因素。 要求: (1)计算甲公司20XX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2)计算甲公司20XX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3)计算甲公司20XX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以及经重新计算的比较数据。 解析:(1)A=36 000(万元),B=82 000(万股),甲公司20XX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36 000/82 000=0.44(元/股)。 20XX年5月20日为股权登记日,向全体股东每10股发放1.5份认股权证,认股权证具有稀释效应的期间是20XX年6月至20XX年12月,则市场均价应选择每股10元,增加的无对价的股数=12 300-12 300XX/10=4 920(万股)。由于稀释期间为6月1日至12月31日,则增加的无对价加权股数=4 920XX/12=2 870(万股),稀释每股收益=36 000/(82 000+2 870)=0.42(元/股)。 (2)A=54 000(万元),B=82 000+12 300XX/12=89 175(万股),P公司20XX 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54 000/89 175=0.61(元/股)。由于认股权证在行权前对基本每股收益具有稀释效应,认股权证具有稀释效应的期间是20XX年1月至20XX年5月,则市场均价应选择每股12元,增加的无对价的股数=12 300-12 300XX/12=6 150(万股)。由于稀释期间为1月1日至5月31日,则增加的无对价加权股数=6 150×5/12=2 562.5(万股),稀释每股收益=54 000/(82 000+12 300XX/12+2 562.5)=0.59(元/股)。 (3)A=40 000(万元),B=(82 000+12 300)×1.2=113 160(万股),甲公司20XX年基本每股收益=40 000/113 160=0.35(元/股)。由于不存在稀释因素,则20XX年稀释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0.35(元/股)。因为是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的股票股利派发,则重新计算的调整系数=1+0.2=1.2,故经重新计算的20XX年度基本每股收益=0.61÷1.2=0.50(元/股),经重新计算的20XX 年度稀释每股收益=0.59÷1.2=0.49(元/股)。

地方时区时和时区计算专题练习

地方时、区时和时区计算练习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 .下列有关北京时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 中国标准时间东八区区时地方时D.A.北京的地方时B.() 时,北京的地方时为:002.当北京时间1256 ::::00 16 3.右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 8日,则甲地为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时8日4时.7日8 D.日7A.日4时 B.88时C135°5ˊE),最西端位于新疆帕中国幅员辽阔,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汇合处(约题。4~6米尔高原(约73°40ˊE)。据此回答() 日,中国最东端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月214.300 :00 :00 ::() 21日,中国最东端日出时,最西端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约为5.3月55 ::00 ::55 () 6.当中国最西端到达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05 :::55 :00 题。~10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回答7()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7 B.(30°E,30°W)A.(0°,60°E) (0°,30°E)(0°,120°E)C. D.() 是.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8 (0°,150°W)B.A.(0°,180°)(180°,150°E)D.(150°W,180°)C. () .此时,北京时间为9. :00 ::00 :00 10.当昏线与本初子午线重合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月24日2时月22日2时月21日10时月23日10时 2007年10月24日北京时间(东八区)18时05分,举世瞩目的“嫦娥一号”卫星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11~12题: 11.“嫦娥一号”观测的目标天体是()A.太阳 B.月球C.金星D.火星 12.此时,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区时是() 日5时05分日13时05分日10时05分日11时05分

《采购管理》试卷及答案#(精选.)

2012-2013年第一学期 高职《采购管理》课程期末试卷(B) 班级:姓名:学籍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企业实行自行招标的前提是具有和的能力。 2、是影响采购价格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因素。 3、供应商管理,就是对供应商的、、、和等综 合性的管理工作的总称。 4、采购管理的目标有、、、和。 5、招标采购的作业流程包括、、、和签约 6、采购制度分为、、和三种。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物资采购管理部门是企业库存控制的核心和司令部。() 2、报价在法律上是一种要约行为。() 3、ABC分类法中C类物资不必管理。() 4、供应商的技术能力突出,可以参与企业的技术改进。() 5、开标时投标方可以不必参加。() 6、初步评标工作比较简单,因而不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7、从狭义上来讲,招标和投标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8.采购风险并不是指采购过程可能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 9、经济订购批量法是指使每次发单的订货成本、储存成本、购货成本的总和为最低的量。() 10、在采购的三种方式中比价方式是费用最高的一种方式。()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企业需要购买电脑,此项属于()采购。 A.实物B.服务C.信息D.以上三项均是 2、企业产品的成本中采购部分占的比例为()。 A80%-70% B10%-20% C60%-70% D30%-40% 3、企业采购工作的第一步是()。 A.采购申请B.市场调查C.需求预测D.供应商调查 4、物料质量检验方法中的感官检验法简便易行、快速灵活、成本低,适用于()。A.设备零部件B.食品C.生产线 D. 建筑原料 5、采用ABC分析法进行分类,其中累计比重占()以内的材料为A类材料。 A.85% B.70% C.80% D.90% 6、ABC分析法得理论最初来源于()。 A.数学理论B.社会财富理论C.管理理论D.信息理论7、()是投标者对于招标书的回应。 A.投标书B.招标书C.投标邀请D.投标文件格式8、下面不可以采用以寿命周期成本为基础的评标方法的是( ) A.采购整套厂房B.采购生产线C.采购工程发包 D.采购车辆 9、JIT概念起源于() A.通用电气公司 B.日本本田公司 C.西门子公司 D.戴尔公司

准则——每股收益试题和答案

准则——每股收益试题和答案

准则-每股收益 关闭 总共31题共100分 查看试题范围显示全部试题仅显示答错试题仅显示未答试题仅显示答对试题 考试编号答题开始时间答题结束时间 考生姓名考试时间总得分81.53分 评卷人系统自动评卷评卷时间 一. 单选题(共15题,共39.47分) 1. 某公司某年实现净利润200万元,支付优先股股利10万元,年末普通股股数为100万股,年度内普通 A.2 B.4 C.1.9 D.2.1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2.63 分评语: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2.63 分评语: 3. 甲上市公司2007年初对外发行100万份认股权证,行权日为2008年3月1日,每份认股权证可以在行权日以3.5元的价格认购本公司1股新发的股份。2007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00万元,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00万股,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为4元,则甲上市公司2007年稀释每股收 A.0.33 B.0.4 C.0.36 D.0.39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4. 甲上市公司2007年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10000万股,3月1日新发行4500万股;12月1日回购1500万股,以备将来奖励职工。甲公司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为3800万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600 A.0.279 B.0.191 C.0.293 D.0.2 ★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2.63 分评语: 5. 甲公司2007年实现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5 600万元。该公司2007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10 000万股,6月30日定向增发1 200万股普通股,9月30日自公开市场回购240万股拟用 A.0.5 B.0.51 C.0.53

时区和区时的计算专题试卷一

图1 时区和区时的计算专题试卷一 6月22日,当太阳同时位于北半球甲、乙两地上中天(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角为60°,乙地太阳高度角为36°;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距离是44.4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地任何一天均不可能同时看到日出 B .甲地正午太阳高度总是大于乙地 C .甲、乙两地昼夜长短总是相同 D .甲、乙两地均可能出现极昼现象 2.该地图的比例尺为 A .1:24 000 000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千米 C .六十万分之一 D .1:6000 000 3.当我国某城市(30.5°N ,115°E)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物正午阴影面积达一年中最大时,下列四幅昼夜 分布局部图(图1)与之相符的是(阴影表示夜半球) 由图为某群岛示意图,此季节该群岛北侧附近的洋流流向是自西向东,M 线为晨昏线。据此回答4-6题: 4.此时北京时间为 A .21时 B .9时 C .13时 D .23时 5.当图中夹角a 为20?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南极圈上出现极夜现象 B .此时北京寒冷干燥 C .北半球各地昼长正逐渐加大 D .该地区正午时的物体影子朝南 6.危及到该群岛国家经济发展和生存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火山、地震 B .全球性气候变暖 C .泥石流、滑坡 D .海洋环境污染 北京时间2005年7月4日13点57分,由美国发起,中、俄、德、法、加等多国科学家参与的“深度撞击号”航天器,经过半年太空遨游,成功地对太阳系中“坦普尔一号”彗星实施了撞击。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光照图中,与深度撞击号”撞击彗星的时刻最接近的是 8.撞击彗星的瞬间,美国加州大部分地区(西八区)正值日落后3小时左右,天空完全暗 下来,许多天文爱好者目睹了“太空焰火”奇观。此日该地昼长大约为 A .10小时 B .12小时 C .14小时 D . 16小时 9.在某地24时看到北极星的仰角是40o,这时格林尼治时间是当日 18时,那么,这个地点的地理坐标是 A .90oE ,40oN B100oE ,50oN C .90oW ,50oN D .100oW ,40oN

采购计算题

采购与供应管理综合训练 1、某公司有10种物料,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请对这些物料进行ABC分类。(库存ABC分类法) 表:各种物料的有关数据资料 首先计算每种物品的金额,并计算出各自所占金额比例,绘制图表如下: 解:物品编号单价年需求量金额所占比例% 排序分类 解:其次,按找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各种物品重新排序

2、某公司以单价10元每年购入2000单位的某种物资,订购成本为每次20元,每单位每年储存成本为2元。若订货提前期为1周,则经济订货批量、年总成本、年订购次数和订货点各为多少?、 解:经济订货批量=(2*年需求量*每次订货成本/单位物资年储存成本)的开方= 2X2000X20/2开方=200(单位) 总成本:年总成本=年总订货成本+年总储存成本=2000/200*20+200/2*2=400 年订购次数N=年需求量/经济订货批量=2000/200=10 订货点R=LT*年需求量/365=7*2000/365≈39 3、企业的某材料每月需要量800吨,单价为400元/吨,平均每次采购费用150元,年平均储存费率为8%,求经济订购批量(EOQ)? 解:经济订货批量=(2*年需求量*每次订货成本/单价*储存费率)的开方=2*800*150/400*8%=87吨 4、某公司每年购入1000单位某物品,每次订货费为20元,每单位每年的储存成本为2元,若前置时间为5日,一年有250个工作日,安全库存为100单位。求经济订货间隔期EOT、最高库存量. 解:①经济订货间隔期T0=〔2*I/(D*PH)〕开方=2*20/1000*2开方=0.14 0.14*250=35.3(天) 即每隔 35.3个工作日,需订货一次。 ②最高库存量= 日平均需求量*(经济订货间隔期+订货提前期) = 1000/250*(35.3+5)=161.4

稀释每股收益计算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只考虑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影响,而不考虑不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 1、分子的调整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当根据下列事项对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进行调整: 1)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利息。 2)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时将产生的收益或费用。 上述调整应当考虑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对于包含负债和权益成份的金融工具,仅需调整属于金融负债部分的相关利息、利得或损失。 2、分母的调整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应当为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与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之和。 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应当根据潜在普通股的条件确定。当存在不止一种转换基础时,应当假定会采取从潜在普通股持有者角度看最有利的转换率或执行价格。 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应当按照其发行在外时间进行加权平均。以前期间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当期期初转换为普通股;当期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发行日转换为普通股;当期被注销或终止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按照当期发行在外的时间加权平均计入稀释每股收益;当期被转换或行权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从当期期初至转换日(或行权日)计入稀释每股收益中,从转换日(或行权日)起所转换的普通股则计入基本每股收益中。 举例说明: 凯诺科技于2006年8月发行了4.3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第一年票面利率仅为1.4%。该公司2007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23元,其6月末的股本总额约为2.84亿股,尚有1.96亿元可转债未转股,因此,凯诺科技“稀释后期末股本”约为3.23亿股,稀释每股收益相应下降到0.196元,可见凯诺转债的稀释作用为12.11%。 对于盈利企业,当其发行的认股权证与股份期权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便具有了稀释性。但对于亏损企业,认股权证与股份期权的假设行权一般不影响净亏损,但却会增加普通股股数,从而导致每股亏损金额的减少,实际上产生了反稀释的作用,因此,这种情况下,不应当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攀钢钢钒在2006年末发行了32亿元“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分离出的认股权证总量为8亿份,其行权价格经调整后为3.266元,低于其普通股的市价。攀钢钢钒6月末股本总额约为30.58亿股,2007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5元。“权证稀释增加的股数”约为

每股收益无差异点计算

每股收益无差异点计算 分享:2015/10/13 14:36:10东奥会计在线字体:大小 179 [小编“娜写年华”]东奥会计在线高级会计师频道提供:本篇为2016年《高级会计实务》答疑精选:每股收益无差异点计算。 【原题】案例分析题 G公司总资产80000万元,举债20000万元,债务利率10%,所得税税率为25%。G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数为6000万股,以10元/股发行价格募集资本60000万元。公司拟于下一年度投资某新项目,投资总额达40000万元。现有两种融资方案:(1)增发普通股4000万股(发行价不变〕;(2)向银行借款40000万元,且新增债务利率因资产负债率提高而升到12%. 假定新项目预计的息税前利润为15000万元。 要求:采用EBIT-EPS分析法,对融资方案进行选择。 正确答案: 【方法1】直接计算并比较每个方案的EPS。 方案一每股收益=(15000-2000)×(1-25%)/10000=0.975(元) 方案二每股收益=(15000-6800)×(1-25%)/6000=1.025(元) 应选择方案二(举债融资) 【方法二】计算两个方案的每股收益无差异点 [(EBIT-2000)×(1-25%)]/10000=[(EBIT-6800)×(1-25%)]/6000 EBIT=14000(万元) 由于项目预计EBIT(15000万元)大于所测算后的两平点,因此债务融资是最佳的。 知识点:企业资本结构决策与管理 【学员提问】 老师您好!请问该例题中的EBIT=14000是怎么求出来的? 【东奥老师回答】 尊敬的学员,您好: 根据等式 [(EBIT-2000)×(1-25%)]/10000=[(EBIT-6800)×(1-25%)]/6000 推导出 6000×[(EBIT-2000)×(1-25%)]=10000×[(EBIT-6800)×(1-25%)] 6000×(EBIT-2000)=10000×(EBIT-6800)

地方时与区时经典练习题

专题训练——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一、有关地方时的计算 1.已知A 、B 两地经度和A 地的地方时,求B 地的地方时: B 地地方时=A 地地方时±分钟经度差41 0? 如果B 地在A 地的东面用“+”;如果B 地在A 地的西面用“-”。 例1:当东经115°的地方时为9时30分时,东经125°的地方时为多少? 解析:因为东经125°位于东经115°的东面,所以: 东经125°地方时=9时30分+4)1 115125(00 0?-分钟=9时30分+40分=10时10分, 也就是说,当东经115°为9时30分的时候,东经125°的地方时为10时10分。 例2:A 地为东经120°当时的时间为10:20,B 地为东经90°,求B 地的地方时。 解析:因为B 在A 的西面,所以: B 地地方时=10:20-41901200 0?-分钟 =10:20-120分钟 =8:20 2.已知两地的地方时和其中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经度 所求经度=已知经度±014?分钟 地方时差 例1.当伦敦为正午时,区时为20:00的城市是…………………………………( ) A 、悉尼(150°E ) B 、上海(120°E ) C 、洛杉矶(120°W ) D 、阿克拉(0°经线附近) 解析:伦敦正午时为12:00,经度为0°;而区时为20:00的地方应该在伦敦的东部,则: 所求经度=已知经度±014?分钟地方时差=0°+014 1220?-=120°E 二、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1.已知A、B两地的时区和A地的区时,求B地的区时: B地区时=A地区时±时区差 如果B地在A地的东面用“+”;如果B地在A地的西面用“-”。 计算结果小于24时,那么日期不变,时间取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大于24时,那么日期增加1日,时间取计算结果减24; 计算结果是负数,那么日期减1日,时间取计算结果加24; 从东向西每过一个时区减1小时;过日界线(180经线°),日期加1天; 从西向东每过一个时区加1小时;过日界线(180经线°),日期减1天。 2行程时间的计算: 由出发时间求到达时间,须加上行程时间; 由到达时间求出发时间,须减去行程时间。 例1.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00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香港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小时。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开赛的时候,我国北京时间应为。 解析:A地伦敦(中时区)时间12月24日19:00,B地北京(东八区),时区差=8,B位于A 的东面,所以向东计算时: B地区时=A地区时+时区差=19:00+8:00=27:00 则:日期为12月24日+1日(12月25日),时间为27:00-24:00=3:00 即:开赛时对应的北京时间为12月25日凌晨3:00 (2)在下列香港——伦敦的航班起飞时间中,李先生选择较为合适。 A.23日15:00时B.23日18:00时C.24日7:00时D.24日10:00时 解析:这是由达到时间求出发时间,用以上计算结果再减去行程时间得: 出发时间=A地区时+时差-行程时间=19:00+8:00-17:00=10:00 即李先生本应在12月24日上午10:00出发,但不可能一下飞机就能观看比赛,还需要

采购与供应管理 考试试题及答案

采購與供應管理考試試題及答案 采购与供应管理(二) (课程代码:5377)采购与供应管理(二) (课程代码:537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5分) 1.适用于不同生产经营活动水平的费用预算被称为 A.概率预算 B.弹性预算 C.滚动预算 D.常规预算 2.在大型企业中,战略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线管理者主要承担的是 A.经营运作战略 B.职能战略 C.公司战略 D.业务战略 3.某采购经理要为企业购买两台设备,现有四家供应商可以提供货源,但价格不同。供应商甲、乙、丙、丁的价格分别为130万元、110万元、140万元、160万元,它们每年所消耗的维护费分别为10万元、20万元、6万元和5万元。假设这些设备的生命周期均为5年,问该经理选择的供应商为 A.供应商甲 B.供应商乙 C.供应商丙 D.供应商丁 4.定价是采购的重要环节,常见的竞争性报价适用于 A.买方没有优先考试的供应商 B.供应不能确定风险和成本 C.买方要求供应商早期参与 D.供应商需要时间开发商品 5.下列不属于JIT采购应用要求的为 A.供应商的参与 B.信息技术应用 C.供应商组织结构 D.战略伙伴关系 6.某电冰箱厂明年准备生产3万台电冰箱,需要采购3万台压缩机,则压缩机属于何种需求的物料 A.独立需求 B.相关需求 C.离散需求 D.连续需求 7.在生产性导向的企业中,采购部门通常隶属于 A.总经理 B.行政副总经理 C.营销副总经理 D.生产副总经理 8.采购与供应管理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作用为 A.利润杠杆 B.资产收益率 C.企业竞争优势 D.营运效率 9.假如生产中使用了两批不同的原材料,此时所绘制的直方图的形状为 A.陡壁型 B.双峰型 C.孤岛型 D.偏态型 10.下列不是电子采购实际运营模式的为 A.第三方系统 B.第四方系统 C.买方系统 D.卖方系统 11.制企业在选择供应商过程中,不重要的指标为 A.产品价格 B.服务 C.产品质量 D.股权结构 12.经济订购批量公式适用的采购环境为 A.季节性需求 B.市场价格变动很大 C.产品生命周期短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13.当企业采购的原材料数量大,竞争激烈时,企业选择供应商可采用 A.协商法 B.层次分析法 C.招标法 D.供应商走访法

2019注会《会计》---第A134讲_稀释每股收益(2)

第三节稀释每股收益 四、限制性股票 上市公司采取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方式进行股权激励的,在其等待期内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计算每股收益。 (一)等待期内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1.总原则:基本每股收益仅考虑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 限制性股票由于未来可能被回购,性质上属于或有可发行股票,因此在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不应当包括在内。(不包含限制性股票股数) 2.具体计算方法 上市公司在等待期内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应视其发放的现金股利是否可撤销采取不同的方法: (1)现金股利可撤销,即一旦未达到解锁条件,被回购限制性股票的持有者将无法获得(或需要退回)其在等待期内应收(或已收)的现金股利。

等待期内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分子应扣除当期分配给(注意:强调当期分配)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分母不应包含限制性股票的股数。(2)现金股利不可撤销,即不论是否达到解锁条件,限制性股票持有者仍有权获得(或不得要求退回)其在等待期内应收(或已收)的现金股利对于现金股利不可撤销的限制性股票,即便未来没有解锁,已分配的现金股利也无需退回,表明在分配利润时这些股票有了与普通股相同的权利,因此,属于同普通股股东一起参与剩余利润分配的其他权益工具。 等待期内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分子应扣除归属于(注意:不强调当期分配)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的净利润;分母不应包含限制性股票的股数。 (二)等待期内稀释性每股收益的计算 上市公司在等待期内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应视解锁条件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 1.解锁条件仅为服务期限条件的,公司应假设资产负债表日尚未解锁的限制性股票已于当期期初(或晚于期初授予日)全部解锁,并参照本章中股份期权的有关规定考虑限制性股票的稀释性。 【特别提示】 行权价格低于公司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应当考虑其稀释性,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其中:

利润表中基本每股收益及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

利润表中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分享:2014-8-19 18:03:46东奥会计在线字体:大小 2014《会计》高频考点: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小编导言】我们一起来学习2014《会计》高频考点: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本考点属于《会计》第二十六章每股收益第二节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的内容。 【考频分析】: 考频:★★★ 复习点拨:本考点2011年出过单选题。 【内容导航】: 一、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高频考点】: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教材例26-1】某公司20×7年期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30 000万股;4月30日新发行普通股16 200万股;12月1日回购普通股7 200万股以备将来奖励职工之用。该公司当年度实现净利润为16 250万元。假定该公司按月数计算每股收益的时间权重。2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计算如下:(如果是月度报表的话,那就要按实际发行期间或回购期间来计算其相关加权平均数)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 30 000×12/12+16 200×8/12-7 200×1/12=40 200(万股) 或者30 000×4/12+46 200×7/12+39 000×1/12=40 200(万股) 基本每股收益=16 250/40 200=0.4(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 编辑词条 该词条缺少基本信息栏、词条分类,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立刻编辑>>

稀释每股收益又称“冲淡每股收益”,是新会计准则所引入的一个全新概念,用来评价“潜在普通股”对每股收益的影响,以避免该指标虚增可能带来的信息误导。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在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上市公司只需要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以及相应的时间权数,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实际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确定即可。 快速导航 目 录 ?1简介 ?2计算 ?3相关概念 ?4每股收益 ?5区别 ?6举例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1简介 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稀释每股收益是个新名词。上市公司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应当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报告期净利润和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并据以计算稀释每股收益。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其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 2计算

采购与供应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采购与供应管理考试试题 及答案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采购与供应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采购与供应管理(二) (课程代码:5377)采购与供应管理(二) (课程代码:537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5分) 1.适用于不同生产经营活动水平的费用预算被称为 A.概率预算 B.弹性预算 C.滚动预算 D.常规预算 2.在大型企业中,战略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线管理者主要承担的是 A.经营运作战略 B.职能战略 C.公司战略 D.业务战略 3.某采购经理要为企业购买两台设备,现有四家供应商可以提供货源,但价格不同。供应商甲、乙、丙、丁的价格分别为130万元、110万元、140万元、160万元,它们每年所消耗的维护费分别为10万元、20万元、6万元和5万元。假设这些设备的生命周期均为5年,问该经理选择的供应商为 A.供应商甲 B.供应商乙 C.供应商丙 D.供应商丁 4.定价是采购的重要环节,常见的竞争性报价适用于 A.买方没有优先考试的供应商 B.供应不能确定风险和成本 C.买方要求供应商早期参与 D.供应商需要时间开发商品 5.下列不属于JIT采购应用要求的为 A.供应商的参与 B.信息技术应用 C.供应商组织结构 D.战略伙伴关系

6.某电冰箱厂明年准备生产3万台电冰箱,需要采购3万台压缩机,则压缩机属于何种需求的物料 A.独立需求 B.相关需求 C.离散需求 D.连续需求 7.在生产性导向的企业中,采购部门通常隶属于 A.总经理 B.行政副总经理 C.营销副总经理 D.生产副总经理 8.采购与供应管理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作用为 A.利润杠杆 B.资产收益率 C.企业竞争优势 D.营运效率 9.假如生产中使用了两批不同的原材料,此时所绘制的直方图的形状为 A.陡壁型 B.双峰型 C.孤岛型 D.偏态型 10.下列不是电子采购实际运营模式的为 A.第三方系统 B.第四方系统 C.买方系统 D.卖方系统 11.制企业在选择供应商过程中,不重要的指标为 A.产品价格 B.服务 C.产品质量 D.股权结构 12.经济订购批量公式适用的采购环境为 A.季节性需求 B.市场价格变动很大 C.产品生命周期短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13.当企业采购的原材料数量大,竞争激烈时,企业选择供应商可采用 A.协商法 B.层次分析法 C.招标法 D.供应商走访法 14.JIT起源于下列哪个国家

EPS容量计算方法

EPS容量计算方法 EPS 容量计算方法WY 系列或WYS 用于带应急照明负载时:●当负载为 电子镇流器日光灯,EPS 容量=电子镇流器日光灯功率和×1.1倍●当负载为电感镇流器日光灯,EPS 容量=电感镇流器日光灯功率和×1.5倍●当负载为金属卤化物灯或金属钠灯,EPS 容量=金属卤化物灯或金属钠灯总和×1.6倍 带混合负载时,EPS 容量的计算方法:●当EPS 带多台电动机且都同时启动时EPS 容量=带变频启动电动机功率之和+带软启动电动机功率之和×3倍数+带星三角启动电机之和×3倍+直接启动电动机之和×5倍●当EPS 带多台动机且都分别单台启动时(不是同时启动)EPS 容量=各个电动机功率之和,条件是: ⑴直接启动的最大的单台电动机功率是EPS 容量1/7 ⑵星三角启动的最大的单台电动机功率是EPS 的1/4 ⑶软启动的最大的单台电动机是EPS 的1/3 ⑷变频启动的最大的单台电动机功率不大于EPS 电动机启动时的顺序应为直接启动的在先,其次是星三角的启动,有软启动的再启动,最后是变频启动的再启动。●当用WYS 系列EPS 带混合负载时EPS 容量=所有负载总功率之和,但必须满足以下六条件,若不满足,则按其中最大的容量来确定EPS 容量。 ⑴负载中直接同时启动的电动机功率之和是EPS 容量的1/7 ⑵负载中星三角同时启动的电动机功率之和是EPS 容量的1/4 ⑶负载中有软启动同启动的电动机功率之和是EPS 容量的1/3 ⑷负载中有变频的电动机当量功率之和不大于EPS 容量⑸同时启动的电动机当量功率之和不大于EPS 容量电动机功率当量=直接且同时启动电动机总功率之和×5倍=星三角且同时启动电动机总功 率和×3倍= 软启动同时启动电动机功率之和×3倍+变频且同时启动电动机功率之和。若电动机前后启动时间机差大于1 分钟均不为同时启动⑹同时启动的所有负载(含非电动机负载)的当量功率之和不大于EPS 容量。同时启动的

区时计算专题例题讲解电子教案

区时计算专题例题讲 解

区时专题例题讲解 区时在地方时(使用不方便)的基础上,人为制定了理论区时,实行分区(24个时区)计时(相邻两时区相差1小时)的办法。区时是以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计时标准,这样使用起来就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 ①特别的计时方法不少国家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理论区时的基础上,采用了一些变通的办法计时,如我国采用北京时间即是一例。 ②时区的划分注意要点: A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便产生了不同的时刻。这种因经度不同而造成的不同时刻,叫地方时。 B.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 C.为了统一时间,国际上采用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D.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即区时。 E.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东八区的中央经线120°E上的地方时。 ◆区时的计算 ●方法 (1)公式法: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 正负号选取原则:东加西减。(所求区时的时区位于已知区时时区的东侧,取“+”;若位于西侧,则取“—”)。 (2)数轴法:

画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是进行区时计算的好方法。计算时遵循东加西减、一区一时的计算法则,注意日期的变化。 ●区时的性质: ①严格按照各时区中央经线(地方时)与太阳光照的关系来确定某时区的时刻,同一时区不会因经度的变化而改变区时。 ②严格按照“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区区计较,整时换算”进行区时计算。 ③由于区时是对时区(跨经度15°)而言的,有平面二维空间(区域),具有相对统一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同区同时),使用方便,克服了时间在钟点上的混乱。实际上,每个国家或地区,为了采用统一的时间,一般都不严格沿经线划分时区,而是按自己的行政边界和自然边界来确定时区。 ●区时的计算方法: ①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

稀释每股收益

第二十章每股收益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阐述了每股收益的计算。近三年考题分数 3分左右,2014年有一道综合题与本章内容有关,属于不太重要章节。 本章近三年主要考点 (1)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2)影响稀释每股收益的因素。 本章应关注的主要问题: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的概念及计算。 2017年教材主要变化 (1)增加了限制性股票每股收益的计算; (2)修改了部分文字表述。 主要内容 第一节每股收益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基本每股收益 第三节稀释每股收益 第四节每股收益的列报 第一节每股收益的基本概念 每股收益是指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普通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净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净亏损。 每股收益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两类。 第二节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提示】公司库存股不属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 【教材例20-1】某公司20×7年期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30 000万股;4月30日新发行普通股16 200万股;12月1日回购普通股7 200万股以备将来奖励职工之用。该公司当年度实现净利润为16 250万元。假定该公司按月数计算每股收益的时间权重。2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0 000×12/12+16 200 ×8/12-7 200 ×1/12=40 200(万股) 或者: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0 000×4/12+46 200 ×7/12+ 39 000×1/12=40 200(万股) 基本每股收益=16 250/40 200=0.4(元/股) 第三节稀释每股收益 ◇基本计算原则 ◇可转换公司债券 ◇认股权证、股份期权 ◇限制性股票 ◇企业承诺将回购其股份的合同 ◇多项潜在普通股 ◇子公司、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发行的潜在普通股 一、基本计算原则 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一)稀释性潜在普通股 目前,我国企业发行的潜在普通股主要有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潜在普通股是否具有稀释性的判断标准是看其对持续经营每股收益的影响;也就是说,假定潜在普通股当期转换为普通股,如果会减少持续经营每股收益或增加持续经营每股亏损,表明具有稀释性,否则,具有反稀释性。 (二)分子的调整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当根据下列事项对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进行调整:(1)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利息; (2)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时将产生的收益或费用。 上述调整应当考虑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三)分母的调整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应当为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与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之和。 计算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时,以前期间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当期期初转换为普通股;当期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发行日转换普通股。 二、可转换公司债券 稀释每股收益=(净利润+假设转换时增加的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假设转换所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加权平均数) 【教材例20-2】某上市公司20×7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8 200万元,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20 000万股,年内普通股股数未发生变化。20×7年1月1日,公司按面值发行60 000万元的三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固定年利率为2%,利息自发行之日起每年支付一次,即每年12月31日为付息日。该批可转换公司债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例题

1.甲上市公司2×14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5 500万元,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7 900万股,3月31日定向增发3 000万股普通股,9月30日自公开市场回购600万股拟用于高层管理人员股权激励。 2×14年1月1日,甲公司按面值发行40 000万元的三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为2%,利息自发行之日起每年支付一次,即每年12月31日为付息日。假设不具备转换选择权的类似债券的市场利率为3%。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 负债成分公允价值=(40 000×2%)/(1+3%)+(40 000×2%)/(1+3%)2+(40 000+40 000×2%)/(1+3%)3 =38 (万元)转换所增加的净利润=38 ×3%×(1-25%)=(万元) 转换所增加的普通股股数=40 000/10 =4 000(万股) 则甲公司2×14年度稀释每股收益=(25 500+)/(10 000+4 000×12/12)=(元/股)。 2.该批可转换公司债券自发行结束后12个月以后即可转换为本公司股票,即转股期为发行12个月后至债券到期日止的期间。转股价格为每股10元,即每100元债券可转换为10股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债券利息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正确答案: (1)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7 900+3 000×9/12-600×3/12=10 000(万股) 2×14年基本每股收益=25 500/10 000=(元/股) (2)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 负债成分公允价值=(40 000×2%)/(1+3%)+(40 000×2%)/(1+3%)2+(40 000+40 000×2%)/(1+3%)3 =38 (万元) 假设转换所增加的净利润=38 ×3%×(1-25%)=(万元) 假设转换所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