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第一单元阅读能力测试卷-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第一单元阅读能力测试卷-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第一单元阅读能力测试卷-人教新课标

【精品】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上语文同步阅读

第一单元阅读能力测试卷

一、阅读《观潮》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再近些,只见(),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起来。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作者按()的观察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形状和声音。从()、()、()这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3.划线部分的句子是()句,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宏大的气势。

二、阅读《鸟的天堂》片段,完成练习。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靠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

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sì shì)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我会在文段中括号内画出正确读音。

2.我会在文中的括号里划去不合适的词语。

3.写出下列的近义词。

渐渐()似乎()颤动()

4.第一自然段作者从_____ 、_____ 、____ _三个方面入手,细致地刻画了大榕树的长势和形态。作者是按照_____ 的顺序来观察。

5.画横线的这句话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象?

6.第二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复活节岛面积不大,只有120平方公里,整个岛呈三角形,四周礁石密布。

像在期待着什么。除了岛的南端外,岛上其他地方还有几百尊这样的石像,人们把这些石像叫作毛阿伊斯石像。令人惊奇的不只是石像奇特的模样和巨大的身躯,更令人费解的是它们的“身世”。

1.读了这篇短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例子,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

例一 ( 张 )嘴

一 ( ) 帽子一 ( ) 石像一 ( ) 眼睛一 ( ) 海岛3.这篇短文主要介绍了石像这几个方面的特点。4.你认为这些巨大的石像是怎么来的?说说你的看法,再写下来。

四、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没有风。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哈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岩石也仿佛渐渐战栗,发出抵抗的嗥叫,击碎了海的鳞甲,片片飞散。

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袭击过来,猛烈地冲向岸边,冲进了岩石的罅(xi à)隙里,又拨拉着岩石的壁垒。

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

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选自鲁彦《听潮》)1.摘录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________ 2.这部分内容中运用到了、、的修辞手法。

3.作者观察细致,具体地写出了海水愤怒时的样子,它袭击过来,

___________冲向岸边,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岩石的壁垒。读了这

句话,海水给你留下了的印象。

4.仿照划横线部分的文字,写一写自己熟悉的某一种声音。

参考答案:

课内语段

一、1.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白浪翻滚千万匹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颤

动2.由远及近逐渐再近些越来越近 3.重点句

二、1. zhū shǔ chuí cù fèng sì 2. 划去的:靠近表示 3.逐渐好像

震动 4.树枝树根整株树由上而下 5.榕树富有生命力的景象 6.对榕

树的喜爱之情。

课外文段

三、1. 被壮观的场面所震撼 2. 一顶帽子一座石像一双眼睛一个海岛

3.大小外貌神态

4.学生可以发挥想象,言之成理即可。

四、1.略 2.拟人排比比喻 3.咆哮猛烈地拨拉着汹涌澎湃 4.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