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青苔病预防和治疗

果树青苔病预防和治疗
果树青苔病预防和治疗

随着树龄的老化,种植密度的不断增加,进而就会致使果园通透性下降,从而让很多果树穿上了“绿绿衣裳”,不仅使树体生长势减弱,同时,还会诱发很多病害的发生。所以,为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整理了以下预防与治疗的办法,以供参考。

1、密园改稀,改善通风

对密度过大,树冠郁闭的果园,采取间伐、间移或高接换种的措施,扩大株行距,降低橘园密度,改善果园生态环境。除草松土,提高土壤透气性。在梢期合理整形修剪,改善柑橘园通风透光条件。

2、开沟排湿,树干涂白

及时掌握果园湿度,不可积水,建设完善的果园排水系统。并在冬季认真清园,对长出的青苔用刷子刷除,然后用涂白剂对树干进行涂抹,不仅可以防治青苔,对炭疽病、裂皮病、流胶病也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3、合理施肥

叶面肥的大量使用期与青苔的发病期重叠(春季和秋季),要注意叶面肥的使

用,特别是习惯喷施在树干上的,易造成青苔的爆发。

4、药剂防治

以上就是有关防治果树青苔病的一些办法介绍,希望对有此困惑的你有所帮助。

一年四季常见疾病预防与治疗

四季常見疾病與預防 春季常見疾病與預防 臨床實踐證實:溫差較大の春季,是各類疾病多發の季節,急性病患者の就診率明顯高於其他季節。 一、急性腸道傳染病(痢疾) 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の傳染病,多發生在春季和夏天。春天和夏天由於氣候炎熱,各種細菌和黴菌繁殖迅速,食物如果儲存不科學極易被細菌和微生物所侵蝕,將食物污染。人如果不注意誤吃了這種食品,就會引發腸胃疾病,輕者會出現胃部不適和拉肚子,食欲減退,重者會出現脫水和高熱。 發病特徵:通常有潛伏期,1—2 天,根據人の體質和感染細菌の情況不同可把急性痢疾分為普通型、輕型和中毒型三種。普通型の主要症狀是:噁心、嘔吐、發熱、乏力、食欲減退、腹痛、腹瀉、大便中帶有膿血。病程為6—8 天。輕型の主要症狀是:基本不發熱,有輕微の腹痛,便中の粘液、膿血不明顯。病程3—5 天。中毒型の主要症狀是:起病急,持續高熱在39—41 度,精神萎靡不振,面色蒼白,嗜睡煩躁,嚴重時出現昏迷,尿量減少,血壓下降。 其預防和治療辦法: 1、控制傳染源。當發現痢疾病人時,應該及時の隔絕,對於病人曾經使用過の餐具和生活用品,及其經常接觸の用品要徹底消毒。 2、把住病從口入這一關,改變不良の生活習慣。健康の人要堅持飯前便後把手洗乾淨,不要喝生水,瓜果一定要洗乾淨再吃,涼拌食物要確保不被蒼蠅污染,多放些生大蒜和食用醋。 3、治療方法。用藥應該首選黃連素片(刺激性小,副作用亦小);飲食上應該以流體或是半流體為主;多飲些淡鹽水及果汁;輔助治療時可以在用餐時吃些大蒜。 二、傷風感冒 春天,由於氣候逐步炎熱起來,一些人就喜歡過早地脫去“冬裝”,晚上也不喜歡蓋厚被子睡覺,甚至還開著窗戶睡覺,還有些人不注意增減衣服,早晚非常容易著風。按照傳統中這樣非常容易造成外邪入侵,引發傷風感冒。因此,提醒大家在春天千萬不要大意,晚上最好關窗睡覺,要蓋好被子。因為人在睡覺時肌體の抵抗能力最低,很容易生病。此外,晚上開著窗戶,如果風吹進來,還會使人の關節、腰腿部受到邪氣の侵入,誘發關節炎,並容易落下腰腿痛の病根或是引發一些邪症。還有,運動後頭上有汗時,一定不能直接受風吹打,可以用毛巾輕輕の擦一擦面部而後帶上一頂帽子。 三、流行性乙腦 流行性乙腦是春天常見の傳染疾病,是一種比細菌還小の濾過性病毒引起の,也是一種比較厲害の傳染病,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均容易得此病。據醫學試驗證實,流行性乙腦の傳播與動物有關系。 主要の傳染源是豬、馬、牛、雞、鴨、老鼠、蚊子等等。 發病特徵:發燒、持續高燒、噴射性嘔吐、噁心、抽筋、精神萎靡、嗜睡、昏迷,症狀兇險、激烈,死亡率高,應該引起大家の足夠の重視。 預防辦法:以積極預防為主,增強體內の免疫能力。可以定期打流行性乙腦炎疫苗。另外,要保持室內清潔無異味,是蚊蟲無藏身之地。在方便の情況下,可以用連翹、板藍根、二花各15 克,水煮後每天喝一杯,能有效地預防。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精华版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春夏季是疾病的高发季节,掌握一些保健和预防知识是很必要的。 一、春季饮食调养七方法 现在正是早春时节,气温仍较寒冷,而且近期气温变化较大,开始了由寒到暖的转换。在这一时期,科学的饮食调养对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很有帮助。 春季人易上火,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显上火症状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绿豆汤、金银花茶、菊花茶、莲子心泡水等。 稍微有一些辛味的东西,如葱、生姜、韭菜、蒜苗等都是养春气的食物。唐朝的《千金方》里有一句话叫做“二三月易食韭”。吃这些食物对于人体春季阳气生发很有好处。 中医认为,春季为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当令之时,宜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而生冷粘杂之物则应少食,以免伤害脾胃,所以春季应该适当多吃些甜味食物,少吃酸味食物。 “春困”使人身体疲乏,精神不振,应多吃红黄色和深绿色的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对恢复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处。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开始繁殖,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所以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塔菜、芥蓝、西兰花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菠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从而可抵抗各种致病因素侵袭。 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宜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橘子、梨、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又是一年春天,暖花开,阳光足,到处一片欣欣向荣景象。然而每年春天,是个疾病易发和传染的季节。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季节里,偶尔有个身体疲劳、头疼脑热。各大医院的门诊部内往往人满为患,鼻炎、流感、肺炎、麻疹、精神疾病……一时之间众症齐发,有人因此把春季戏称为“多病之春”。医学专家指出,春季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时期,天气多变忽冷忽热,若不注意健康保养,很容易患上流行疾病。忙碌的人们在计划自己一年的工作之余,也要抓紧关心一下自己的身体。 1、上呼吸道感染 不少疾病与病毒活跃且感染机会多。一年四季都会遭遇呼吸道感染,但春季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多发时节。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伤风”,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

2014年羊痘疫苗说明书

羊痘及羊痘治疗方法 羊痘病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在冬末春初发生和流行,其主要特征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性的五疹和疱疹,病羊发热并有较高的致死率。在大多数绵羊和山羊生产地区均有该病流行。本病除死亡率较高外,还会造成妊娠母羊发生流产和多数病羊在病后丧失生产能力,给养羊业造成很大损害。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此病毒主要侵犯羊,人是由于直接接触病羊污染的物质而被感染,故多见于牧羊人、兽医及屠宰人员等。羊痘包括绵羊痘和山羊痘。侵害绵羊的为绵羊痘,侵害山羊的为山羊痘。山羊、绵羊互不传染。绵羊比山羊更容易感染。绵羊痘是由绵羊痘病毒引发,是多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典型病理过程。以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征性痘疹为特征。山羊痘的病原为山羊痘病毒,该病较少见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绵羊痘相似,但症状较轻。尚未见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报道。传染后有终生免疫力,临床上以皮肤和粘膜发生特殊的红斑、丘疹、水疱、脓疱和结痂为特征。病羊与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被病羊污染的场所、草地,与病羊接触过的用具、饲管人员,以及蚊蝇等吸血昆虫和体外寄生虫均可成为传播媒介。由于本病在同群羊中传播面广、病程长,造成羊只的极度消瘦,从而导致部分羊只死亡,给人力财力造成很大损失,在

养殖户中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各种山羊都可感染。 隔离、消毒将病羊隔离饲养,并对圈舍、运动场、剖检现场进行彻底清理,粪便堆积发酵。羊舍内外及用具用二氧化氯消毒剂消毒,隔天1次。尸体作深埋处理。 使用(羊痘一针灵)配合地塞米松。前期连用两针即可痊愈,严重者再加一针。见效快,治愈率高。-天行健生物 药效说明:对于羊口蹄疫引起的卧倒不起,不吃食的现象能达到一针见效,一针即可让羊正常走路,正常吃食对于那些口泡破裂,蹄甲溃烂的需要连用2-3针,可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对于羊痘,前期连用两针即可痊愈,严重者再加一针,对于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疽,羊黑疫,羔羊痢疾等病毒病需连打2针,对于严重者需再加1针。

果树黄化病防治新方法

“皓达有机水溶肥料”如何治疗果树黄化病 皓达农业梁丽娟 果树黄化病的表现: 叶片呈现缺素状,春、夏、秋梢不返青,叶有黄绿斑、呈花叶,果实开始正常,越小越小,最后奇型,不能成熟变软。 还有的在一棵树上,有一枝出现以上现象,因此有些果农以书本上看到或其它技术人员介绍此病为黄龙病,由此大刀出手,有一枝剪一枝,有一株砍一棵,果农称它“柴刀病” 从病理上,出现此病原因很多,有真菌引起,因根部出现腐根,用手指捏根会兑皮,并无湿润感、无须根。 从园中发现一株以后会不断发生。特别老果园,以前种的是柑桔,得病后砍掉,改种脐橙,二年后就出现黄化树,因此可断定土壤有问题,如果土壤生态环境问题不解决,此病难以消除。果农为挽救黄化病树也想了不少办法也用过不少良药,包括进口药物,有的也确实使叶片转绿,恢复树势,但不能维持较长时间,有的根本不起作用。 近年来果树黄化病发生严重,主要危害脐橙、柑橘、苹果、桃、杏、李子等,轻则影响生长发育和产量,重则不结果,甚至整株枯死。 果树黄化的原因: 果树黄化的诱因很多,如施肥、修剪不当、灌水、挂果太多、地下水位过高,磷肥及氮素化肥施用不当。如下:1、施猪粪、牛粪、鸡粪不当会出现氯离子中毒;2、施复合肥过量使地温过高烧坏根系引起黄化;3、还有土壤缺乏微量元素引起黄化;4、用药不当也会引起黄化;……引起果树黄化的原因非常多,这里无法一一列举。 矫治果树黄化病的方法很多,现本人将跟随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王运华教授,就赣南脐橙黄化问题前后三年在的信丰、寻乌、南康等地所做试验示范及王老师所据的《赣南脐橙用皓达有机水溶肥料试验报告》总结以下防治果树黄化的方式与大家共享。 果树黄化的防治方式:

地方病概述及几种常见地方病的防治

地方病概述及几种常见地方病的防治 一、地方病的概述 (一)我国地方病流行和防治现状 地方病(endemic disease)定义:在某些特定地区内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疾病,通称为地方病。 我国地方病流行现状:中国是世界上地方病病种最多、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受地方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地方病尤其多发生在山区、农村、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并且已成为一些地方致残、致贫阻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国有5.1亿人口生活在缺碘地区,占全世界总缺碘人口的一半,据统计我国1000余万智力残疾人中80%以上是由碘缺乏造成。全国有10万多个村庄在高氟区,而大骨节病的受威胁人口超过1亿,克山病受威胁人口也在7000万以上。 从病种上看我国共有70余种地方病,其中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地甲病、克汀病)鼠疫、布氏杆菌病、地方性氟中毒被列为国家重点防治病种。 经过建国后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各地建立了各级地方病防治机构,开展了大规模群防群治工作,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国80%省、市(区)实现了全民食盐加碘,氟中毒病区中50%以上中、重度病区完成了改水降氟任

务,血吸虫病人数下降了42%,其中急性感染病人下降了91.8%,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病情稳中有降。 控制和根治地方病比起其它类疾病的防治要困难的多,特别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不少地方近年来都出现了地方病的回升情况,因此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努力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控制地方病的危害。 (二)地方病的病因分类 1.地球化学性地方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由于原生环境的土壤、饮水中某些元素过多或不足造成的人体摄入量与生理需要量的不相适应而引起的疾病,往往表现为特异地区人群中的特异疾病,所以此类疾病又称为水土疾病。 (1)元素缺乏性:如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IDD)。(2)元素过剩性:(中毒性)如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osis),地方性砷中毒,地方性硒中毒。 地球化学性疾病目前已查明与10余种元素有关,如碘、氟、砷、硒、钼、钴、铜、镍、铝和硼等,均可引起动物和人类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其中分布最广的是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其它还有地方性砷中毒、钼中毒、硒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虽然病因未彻底明确,但是发病也与地球化学性因素具有某些确定的关系。

羊痘的诊断与治疗

羊痘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羊痘是一种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羊痘属于一种急性、?l热性的传染病。不管是山羊还是绵阳,在感染了该种疾病之后其死亡率是十分高的,羊痘病毒可以存在于皮肤、脓疮及痂皮内或是鼻粘膜分泌物内,发病初期血液中可能也会存在毒素。羊痘的发生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威胁和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动物养殖产业不断向着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在羊养殖过程中做好羊痘病的防治工作十分的重要。 关键词:羊痘诊断治疗 在家畜痘病中,羊痘病是最为严重的一种,是羊饲养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病羊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形成特殊的痘疹。该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且会影响羊只生长发育,还会导致母羊发生流产,造成羔羊死亡,还能够使人发生感染,严重危害养殖者的人身安全,还会影响养殖经济效益,必须给予重视。 1 临床症状 羊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给养羊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绵羊痘的潜伏期为4~12天,平均为6~8天.病羊体温升高达41

℃~42℃,结膜、眼睑红肿,呼吸和脉搏加快,鼻流黏液,食欲丧失,弓背站立.痘疹多长于皮肤无毛或少毛处,先出现红斑,后变成丘疹再逐渐形成水疱,最后变成脓疱,脓疱破溃后,若无继发感染逐渐干燥,形成痂皮,经2~3周痊愈.发生在舌和齿龈的痘疹往往形成溃疡,有的咽喉、支气管,肺脏和前胃或真胃黏膜上发生痘疹时,病羊可因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而死于败血症.有的病羊痘疹内出血,呈黑色痘.还有的病例痘疹发生化脓和坏疽。形成深层溃疡,常为恶性经过,病死率高达20%~50%以上。 2 实际案例及症状 本县宫里村一户养殖户加有200只小尾寒羊,自2016年7月9日起,10只羔羊陆续发病。开始病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黏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温度升至41~42℃,未经救治全部死亡。相继又有5只成年羊发病,开始病羊也是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黏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温度升至41~42℃,在四肢内侧等无毛或少毛部位的皮肤有红色斑疹,1~2d后形成丘疹,突出于皮肤表面,随后丘疹逐渐增大,变成淡红色或灰白色、半球状的隆起结节,结节在2~3d以后扩大成为顶端扁平水疱,继之发展成为出血性大疱或脓疱,中央有的凹陷呈脐状。 2 剖检变化

果树黄化病

果树上部叶片发黄?警惕缺铁性黄化病!!! 有农民朋友反映,称最近一个阶段部分果树上部叶片出现黄色,也有白色叶片,去年秋季有机肥、复合肥施的也比较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根据描述,在施足有机肥和复合肥的情况下,出现这种情况,是果树缺铁引起的黄化病。 一、缺铁性黄化病的表现 果树缺铁性黄化病首先从新梢顶部嫩叶开始表现出来,初期先是叶肉失绿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叶片呈绿网纹状,随着黄化程度加重,新梢嫩叶全叶呈黄白色,下部老叶也出现黄化,继而新梢顶部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点,叶片边缘开始产生褐色焦枯斑,叶片逐渐坏死,严重者叶焦枯脱落,顶芽枯死,甚至导致整株死亡。除叶子表现失绿症状外,果实也表现黄化现象。 二、发生黄化病的原因 果树黄化病主要是因为缺铁引起的,是铁在土壤中有效性低,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差造成的。容易缺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土壤含盐碱多 在碱性土壤中pH过高,铁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形成缺铁性失绿,因而缺铁性黄化多发少在盐碱地区。 2.土壤有机质过低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铁的有效性下降,不能被果树吸收利用。 3.土壤中磷、锰或锌含量过高 不合理施肥,尤其磷肥施用过多也容易引起缺铁。 4.同土质及灌水有关 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及经常灌水的果园发病较重。干旱时由于水分蒸发,表层土壤中含盐量增加,也导致黄化病发生。 三、防治黄化病的方法 1.改土施肥 在盐碱地定植的果树,每年秋天在行间(或株间)挖沟,将好土和杂草、树叶、秸秆等加上适量的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混合后回填。经过几年的深翻改土,可以使土壤得到改良,还能极大地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可有效的防治黄化病的发生。 2.测土施肥 要注意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增施有机肥、微肥。 3.叶面喷施铁肥 叶面喷施铁肥是最常用的校正植物缺铁黄化病的高效方法,将含铁营养液(如硫酸亚铁、

常见慢性疾病防治知识

常见慢性疾病的防治知识 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指以体循环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95%)和继发性高血压(<5%),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中医理论及民间使用证明:高血压属热症。分期 目前国内仍沿用1979年我国修订的高血压临床分期标准,按临床表现将本病分为三期: 第一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并发症表现。 第二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各项中一项者:①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检查见有左心室肥大;②眼底检查见有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变窄;③蛋白尿和(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 第三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各项中一项者:①脑血管意外或高血压脑病;②左心衰竭;③肾功能衰竭;④眼底出血或渗出,有或无视神经乳头水肿。 急进型高血压(恶性高血压):病情急骤发展,舒张压常持续在17.3kPa(130mmHg)以上,并有眼底出血、渗出或乳头水肿。 从上述分期可见,第一期尚无器官的损伤,第二期已有器官损伤,

但其功能尚可代偿,而第三期则损伤的器官功能已经失代偿。 按舒张压水平可将高血压分三度: 轻度:舒张压12.7~13.9kPa(95~104mmHg) 中度:舒张压14.0~15.2kPa(105~114mmHg) 重度:舒张压≥15.2kPa(115mmHg) 根据中医辩证可将本病分为三型: (一)“肝”阳偏盛型表现为头痛、性情急躁、失眠、口干苦、面红目赤、舌尖边红、苔黄、脉弦有力。 (二)“肝”“肾”阴虚型表现为头部空虚感、头痛、眩晕、耳鸣、面部潮红、手足心热、腰膝无力、易怒、心悸、乏力、失眠、健忘、舌红而干、薄苔或少苔、脉弦细或沉细。 (三)阴阳两虚型表现为严重眩晕、走路觉轻浮无力、面色苍白、心悸气促、面部或双下肢水肿、夜尿多、记忆力减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胸闷呕吐或突然晕倒、舌质淡嫰、苔薄白或无苔、脉沉紧。诊断依据 1.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且持续存在,可确诊为高血压;收缩压140-160mmHg或/和舒张压90-95mmHg,为临界性高血压。 2.单纯血压升高,不合并心、脑、肾等靶器官任一的结构损害者为一期高血压;同时合并上述器官任一的结构损害者为二期高血压;出现上述器官任一的功能衰竭或失代偿者为三期高血压。 3.除外各种继发性高血压。 治疗

养牛常见十种疾病的预防治疗

养牛常见十种疾病的预防治疗 牛布氏杆菌病 牛布氏杆菌病属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养牛人员一定要注意防范,主要特征是流产、不孕,公畜表现为睾丸炎。 预防 养殖人员定期对检疫牛群血清,阳性病牛及时捕杀。接生人员穿戴工作服、胶靴、口罩、胶手套等防护用品,以避免病菌感染。被污染栏舍、用具要彻底消毒,可用2%~3%来苏尔、氢氧化钠或10%石灰乳消毒。粪便要堆积发酵,对流产胎儿、胎衣、阴道排出物进行深埋处理。 治疗 本病目前尚未有特效治疗药物,应以预防为主。

02 牛犊大肠杆菌病 牛犊大肠杆菌病又称犊白痢,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初生犊牛。临床上表现有两种类型:败血型和肠型。 症状 腹泻,粪呈淡黄色或灰白色、恶臭。 预防

加强对怀孕母牛的日常管理,补喂骨粉、胡萝卜、青草、食盐,做好新生犊牛断脐消毒工作,让犊牛吃足吃好初乳,保持栏舍干燥清洁,并及时给出生犊牛注射母牛血液100毫升~150毫升。 治疗 氯霉素0.01克~0.03克每公斤体重肌注,每日两次,或硫酸黄连霉2毫升~4毫升肌注,6小时一次,连用两天。 03 瘤胃积食 主要是由于肉牛采食了大量劣质难消化的饲料或易膨胀的饲料而引起。

症状 病牛食欲、反刍减少或停止,粪便干黑,病牛经常用后蹄踢腹部。 治疗 可用硫酸镁500克、鱼石脂30克、石蜡油1000毫升加水灌服,同时静脉注射10%的氯化钠溶液500毫升。当病牛出现中毒、脱水等症状时,可用葡萄糖生理盐水1500毫升、5%的碳酸氢钠500毫升、25%的葡萄糖500毫升混合静脉注射。 简单的操作方法是用绿达胃乐灌服,成年牛灌服一瓶(500毫升) 04 瘤胃臌气 主要是由于病牛采食了大量易发酵的饲料或发霉腐败的饲料而引起。

羊痘病的诊断及其防治

摘 要:羊痘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是所有动物痘病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主要对该病的病原特点、临床症状、发病特点及诊断技术等作一介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羊痘;病原;临床症状;诊断技术;防治措施 1 病原特点 羊痘的病原为痘病毒。痘病毒是一种对乙醚敏感的亲上皮性病毒,大小约为150~250μm,大量存在于皮肤和黏膜的脓疮、丘疹及痂皮内。此外,痘病毒还存在于鼻黏膜及分泌物中;在发病初期及体温上升时,血液中也存在大量的痘病毒。 2 流行病学特征 羊痘的流行最初是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全群。呼吸道是该病的主要感染途径,也可经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饲料、用具、垫草和蚊虻等都可以成为本病传播的媒介。不同品种、性别和月龄的羊均可感染本病,但小羊较大羊有更易感、细毛羊较粗毛羊更易感,且危害程度亦较后者重。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主要流行于冬末春初。气候、饲养管理不良、应急等因素,都可促进发病和加重病情。 3 临床症状 羊痘的潜伏期一般为 2~12 d,平均为 6~8 d。发痘前,病羊体温突然升高至 41~42 ℃,结膜潮红、食欲减退,精神不振,鼻腔流出脓性或黏性鼻液,脉搏和呼吸加速。出现上述症状约 1~4 d 后,开始发痘。发痘时,痘疹大多发生于皮肤表面无毛或少毛的部位,如唇边、眼角、鼻翼、两颊、四肢、尾部内面、乳房、阴唇、阴囊及包皮上。其中,山羊痘大多发生在乳房皮肤和乳头上。发痘初期,表现为红斑;1~2 d 后,形成红色或紫红色的小丘疹,质地坚硬,突出皮肤表面;随后丘疹逐渐增大成为顶端扁平内含清亮浆液的灰白色水疱,还可能发展成大小约 3~5 cm、中央可有脐凹的出血性大疱或脓疱,这时病羊体温下降;由于白细胞浸润和化脓菌的侵入,水疱液渐变浑浊而形成脓疱,在 24~48 h 内脓疱表面覆盖厚的淡褐色焦痂,痂四周有较特殊的灰白色或紫红色晕,其外再绕以红晕,转变成乳头瘤样结节;随后脓疱破裂或内容物干涸、变平、干燥结成紫色痂皮,脱痂后痊愈。羊痘典型病程一般需 3~4 周,也可长达 5~6 周,一般冬季较春季的病程长,患病羊痊愈后获得永久性免疫。 由于患病羊个体之间的差异,有的病羊呈现出非典型性病程,如在形成丘疹后,不再出现其他各期变化;有的病羊则呈现出较严重的病症:痘疹密集,相互融合,连成一片,由于化脓菌侵入,皮肤发生坏死或坏疽,全身病状严重;甚至有的病羊在痘疹聚集的部位或呼吸道及消化道发生出血现象。这些重症羊最终多死亡。此外,还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如胃肠炎、败血症、肺炎(以羔羊发生较多)等,病程可延长或出现早期死亡现象。 4 病理变化特征 特征性病变是在咽喉、气管、肺和第四胃等部位出现痘疹。在消化道的嘴唇、食道、胃肠等黏膜上出现大小不同的扁平的灰白色痘疹,其中有些表面破溃形成糜烂和溃疡,特别是唇黏膜与胃黏膜表面更明显;但气管黏膜及其他实质器官,如心脏、肾脏等黏膜或包膜下则形成灰白色扁平或半球形的结节,特别是肺的病变与腺瘤很相似,多发生在肺的表面,切面质地均匀,但很坚硬,数量不定,性状则一致;在这种病灶的周围有时可见充血和水肿等。 5 诊断方法 采集痘疱液、痘疱皮和痘疱痂,加双抗处理后,接种鸡胚单层细胞,观察病变,也可以用免疫血清进行鸡胚中和试验。此外可以利用琼脂扩散试验,检查血清抗体。诊断时,应注意将羊痘与羊传染性脓疱病区分开来,羊传染性脓疱病的全身症状不明显,病变多发生于口腔及唇部,不波及躯体部位的皮肤,痂垢下肉芽组织增生明显。 6 防治措施 6.1 预防 日常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卫生条件,对羊舍和饲养场地及时清扫,搞好圈内卫生,冬春季节适量补饲,注意防寒保暖,不能将羊饲养在狭窄、拥挤、阴暗潮湿、卫生和通风不良的环境。加强检疫工作,严禁从疫区引进羊及其产品,从非疫区买羊也要进行检疫,并隔离观察 20d 左右,证实无病后再合群。对发病羊的圈舍,用具以及可能被污染的场地进行彻底清扫后,用来苏儿、 菌清畏、消毒精品等进行彻底消毒,每周2次,连用4次。健康羊只紧急接种羊痘弱毒疫苗,对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地区的羊不论羊只大小均在腋下或尾根内侧或腹内侧皮内注射羊痘弱毒冻干苗 0.5ml。在每年春季对存栏羊用羊痘弱毒冻干苗进行定期预防接种,哺乳羔羊免疫力低,可以在出生后 6 个月再接种 1 次,常年对新购进羊群进行补注。 6.2 治疗 治疗可用羊痘痊愈血清肌肉注射,羔羊15~20ml,成羊30~50ml,对皮肤上有水疱的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患部皮肤,再用碘甘油或龙胆紫涂抹患部1天2次,当继发感染或并发症时,要根据情况进行消炎、补液、强心,可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如:用复方连翘注射液稀释青霉素或卡那米星治疗,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0.10~0.15ml,每日2次,用病毒唑每千克体重10~15mg,或用黄芪多糖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每千克体重 0.15~0.2ml,每日2次同时配合一些清毒去火消炎的中草药灌服效果更好,中药方剂选用栀子10g、半夏5g、生石膏12g、双花10g、连翘12g、苍术12g、紫苏5g、滑石10g、射干10g、荆芥10g、黄芩12g、元明粉12g,水煎灌服1 剂/d,羔羊减半,连用3d。重者可选用病愈羊的血清治疗,大羊10~20ml、小羊5~10ml皮下注射。同时要每年抓好秋膘,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参考文献 [1] 李印,杨正文.羊痘病的诊断及其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4, (3):127. 羊痘病的诊断及其防治 杜佳鹏 张 森 (黑龙江省农垦绥滨农场畜牧公司,黑龙江鹤岗 156203) 160

果树缺铁性黄化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果树缺铁性黄化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程才杨其斌朵宝庆马岩兵 (甘肃农垦张掖农场林果站 734013) 一、缺铁性黄化病的表现: 果树缺铁性黄化病首先从新梢顶部嫩叶开始表现出来,初期先是叶肉失绿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叶片呈绿网纹状,随着黄化程度加重,新梢嫩叶全叶呈黄白色,下部老叶也出现黄化,继而新梢顶部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点,叶片边缘开始产生褐色焦枯斑,叶片逐渐坏死,严重者叶焦枯脱落,顶芽枯死,甚至导致整株死亡。除叶子表现失绿症状外,果实也表现黄化现象。 二、发生黄化病的原因: 果树黄化病主要是因为缺铁引起的,是铁在土壤中有效性低,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差造成的。容易缺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土壤含盐碱多。在碱性土壤中pH过高,使铁水解沉淀而使活性铁转化成非活性铁,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形成缺铁性失绿,因而缺铁性黄化多发少在盐碱地区。 2. 土壤有机质过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铁的有效性下降,不能被果树吸收利用。 3. 土壤中磷、锰或锌含量过高可能引起缺铁,不合理施肥,尤其是磷肥施用过多也容易引起缺铁。肥水过量,尤其偏施氮肥,造成新梢生长过旺,铁元素吸收不足,也会使新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铁失绿症状。

4. 同土质及灌水有关。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及经常灌水的果园发病较重。干旱时由于水分蒸发,表层土壤中含盐量增加,也导致黄化病发生。 三、防治黄化病的方法: (1)改土施肥。在盐碱地定植的梨树,每年秋天在行间(或株间)挖沟,将好土和杂草、树叶、秸秆等加上适量的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混合后回填。经过几年的深翻改土,可以使土壤得到改良,还能极大地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可有效的防治黄化病的发生。 (2)平衡施肥。要注意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增施有机肥、微肥。 (3)叶面喷施铁肥。叶面喷施铁肥是最常用的校正植物缺铁黄化病的高效方法,也就是采用均匀喷雾的方法将含铁营养液(如硫酸亚铁、EDTA-Fe)喷到叶面上,可与酸性农药混合喷施。根据黄化程度,每间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4)增施铁肥,一般来讲土施效果并不显著,主要是因为铁会很快转变成难溶性的氧化物。为了提高铁肥效果,可将铁肥与有机肥混合,采用条施或穴施。螯合铁肥(EDTA-Fe)稳定性非常强,土壤尤其是碱性土壤补铁效果显著。 (5)钻孔施用。可采用吊针输液或钻孔法,吊针输液与人体输液一样,向树体输入含铁营养液,如光泰微肥。钻孔法是在果树树干上钻孔置入颗粒状或片状有机铁肥,如复绿灵栓剂、复绿剂胶囊等。

颈椎病如何预防及治疗

颈椎病如何预防及治疗 北京三博脑科医院 脊髓脊柱中心范涛 近年来,颈椎病侵袭着人们的健康,可谓是来势汹汹,越来越多的人踏入了颈椎病患者的行列,预防就显得越发重要,那么,如何预防颈椎病效果好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1)颈椎病的预防 1.阅读有关颈椎病的书,掌握用科学的手段防治疾病。 2.保持乐观精神,树立与疾病艰苦抗衡的思想,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3.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间或工余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4.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高枕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的应力,有加速颈椎退变的可能。 5.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 6.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7.劳动或走路时要防止闪、挫伤。 8.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定时改变头部体位,按时做颈肩部肌肉的锻炼。 9.注意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10中医认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补肾髓之功,合理地少量服用可起到强壮筋骨,推迟肾与关节退变的作用。 二、颈椎病患者的床 各种床铺各有其优缺点,而且与个人居住地、气候、生活习惯、经济状况有关。但单从颈椎病的预防角度说,应该选择有利于病情稳定,有利于保持脊柱平衡的床铺为佳。因此,选择一个放在床板上有弹性的席梦思床垫为好。它可以随着脊柱的生理曲线变化起调节作用。 三、颈椎病患者的枕头 枕头是维持头颈正常位置的主要工具。这个“正常”位置是指维持头颈段本身的生理曲线。这种重量曲线既保证了颈椎外在的肌肉平衡,又保持了椎管内的生理解剖状态。因此一个理想的枕头应是符合颈椎生理曲度要求的,质地柔软,透气性好的,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为佳。因为这种形状可利用中间的凹陷部来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也可以对头颈部起到相对制动与固定作用,可减少在睡眠中头颈部的异常活动。 其次,对枕蕊内容物选择也很重要,常用的有: ①荞麦皮:价廉,透气性好,可随时调节枕头的高低。②蒲绒:质地柔软,透气性好,可随时调节高低。③绿豆壳:不仅通气性好,而且清凉解暑,如果加上适量的茶叶或薄荷则更好,但主要用于夏天。其他如鸭毛等也不错,但价格较高。 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切忌"高枕无忧"以生理位为佳,一般讲,枕头高以8~15cm为宜,或按公式计算:(肩宽-头宽)÷2。 颈椎枕亦可起预防或治疗作用。 四、颈椎病患者的睡眠体位 一个良好的睡眠体位,既要维持整个脊柱的生理曲度,又应使患者感到舒适,方可达到使全身肌肉松弛,容易恢复疲劳的调整关节生理状态的作用。根据这一良好体位的要求应该使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及双膝呈屈曲状,此时全身肌肉即可放松,这样,最好采取侧卧或仰卧,不可俯卧。 五、颈椎病哑铃医疗体操

绵羊痘山羊痘防治技术规范

绵羊痘/山羊痘防治技术规范 绵羊痘(Sheep pox)和山羊痘(Goat pox)分别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为预防、控制和消灭绵羊痘和山羊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绵羊痘和山羊痘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理、预防措施和控制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从事羊的饲养、经营及其产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2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可做出诊断,必要时进行实验室诊断。 2.1 流行特点 病羊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饲养和管理人员,以及被污染的饲料、垫草、用具、皮毛产品和体外寄生虫等均可成为传播媒介。 在自然条件下,绵羊痘病毒只能使绵羊发病,山羊痘病毒只能使山羊发病。本病传播快、发病率高,不同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羊均可感染,羔羊较成年羊易感,细毛羊较其它品种的羊易感,粗毛羊和土种羊有一定的抵抗力。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国多发于冬春季节。 该病一旦传播到无本病地区,易造成流行。 2.2 临床症状

本规范规定本病的潜伏期为21 天。 2.2.1 典型病例:病羊体温升至40℃以上,2~5天后在皮肤上可见明显的局灶性充血斑点,随后在腹股沟、腋下和会阴等部位,甚至全身,出现红斑、丘疹、结节、水泡,严重的可形成脓胞。欧洲某些品种的绵羊在皮肤出现病变前可发生急性死亡;某些品种的山羊可见大面积出血性痘疹和大面积丘疹,可引起死亡。 2.2.2 非典型病例:一过型羊痘仅表现轻微症状,不出现或仅出现少量痘疹,呈良性经过。 2.3 病理学诊断 2.3.1 剖检变化:咽喉、气管、肺、胃等部位有特征性痘疹,严重的可形成溃疡和出血性炎症。 2.3.2 组织学变化:真皮充血,浆液性水肿和细胞浸润。炎性细胞增多,主要是嗜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表皮的棘细胞肿大、变性、胞浆空泡化。 2.4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病原学诊断必须在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 2.4.1 病原学诊断 电镜检查和包涵体检查(见NY/T576)。 2.4.2 血清学诊断 中和试验(见NY/T576)。 3 疫情报告 3.1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患有本病或者疑似本病的病羊,都应当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3.2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按国家动物疫情报告的有关规定执行。

槟榔黄化病的防治措施

槟榔、椰子树等致死性黄化病的防治技术措施 万宁市农业科技110指导中心 万宁市槟榔黄化病防控中心 一、槟榔、椰子树等致死性黄化病流行、危这情况等评估 槟榔、椰子树等致死性黄化病的病原为类菌原体(Myeoplasma-like organism)简称MLO,属软球菌纲(Moillieniesb)。最近将植物MLO都归在了一个新建立的植物菌原体属(phytoplasma)内。关于椰子树致死性黄化病在这一属内的确切地位尚被进一步确定。 (一)分布 在中国,槟榔、椰子树等致死性黄化病是上一世纪传入海南的一种致死性病害。由于人们对此类新病害的发生。发觉规律的了解尚未充分了解与认识,只能采取砍除烧毁的方式来处理病株,槟榔黄化病最早报道1981年首次在位于屯昌县的海南省药材场发现,2005年,海南早期得病的槟榔园也出现减产,重病区发病率高达90%左右。目前,海南全省70.1万亩槟榔中,发病槟榔面积达三万多亩,发病后约减产70%左右,有的甚至绝产如三亚市汤他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处槟榔基地2004年春节前忍痛砍掉染病槟榔8000多株,总损失近48万元,在国外此病害的分布范围包括中非的贝宁、加纳、多哥、喀麦隆、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北美洲的美国(佛罗里达洲和德萨克斯州)、墨西哥、加勒比海地区的牙买加、古巴、海地、多米尼亚和洪都拉斯等。 (二)寄生植物 山棕、椰子、金丝榈、椰枣、布氏榈、金顿布榈及其他,皆为高度感病类:阿里古里椰子、扇叶树头榈、短穗金尾葵、纲宝椰子、伯能瓶椰、黄金棕属植物,刺葵棕榈、菲济椰子为中度感病种类,槟榔、散层葵、垂枣为轻度感病种类,凌典刺孔椰,肯氏椰子、斑叶豪威椰(华南)、浦葵、矮榈、金易兰海枣和三角椰子也为感病种类。 (三)槟榔黄化病危害情况及对中国森林植物的危害性评估 该病害最早报道为1981年在牙买加的西部发生。本世纪60年代向东传至该岛的椰子栽培区。并迅速扩展而造成430万株椰子树中的50%死于此病害。平均每年死亡的产果树约100万株。1965年本病首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Key Wosi岛发现。而1968年该岛2万株椰树的75%染此病死亡。1969年传入佛罗里达州。1971年扩展到皮阿德,1971年到1981年期间造成该州半数椰树死亡,并引起数万株的其它棕榈植物染病。据Soowa(1979年)的估算,此病害在该州造成的直接性损失为120万美元,用于消除病树的花费则达800万美元。 此危害的大发生对巴的经济产生过深远影响。本世纪初,此病毁灭了该岛的大部分椰树。槟榔园主被迫出卖土地给大地主。而一时间大面积的土地改种了甘蔗,使这些地区的甘蔗成了主要作物,而从前经营椰树的居民则经济拮据。 在多哥,由此类似病原引起的椰子死亡病被称之为kainkope病,为多哥首都洛芙附近的一个村名,首次报道于1932年,最新此类病害的扩展较慢。1937—1941年病树约1000株,1947—1954年有1000株树死亡。1954年之后此病扩展加速。1954—1959年约4万株染病。1961—1964年6900hm2椰林中的半数被毁灭。 从我国的栽培情况来看,槟榔、椰树等在海南、广东、云南(西双版纳)、台湾等地区的热带作物种植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优良的绿化和景观树种。其中海南是我国椰子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槟榔、椰树等面积占全国的98%,这里能栽培有被证明对致死性黄化感病的高种(Tall)椰树,也有较抗病的矮种(Dwarf)椰树,由于像加勒比海和美国佛罗里达州等地那株出现病害大流行,这给我国海南、台湾以及亚太地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26学生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和措施

学生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和措施 一、沙眼的防治规划与措施 1、目标:以每年沙眼患病率为指标。控制沙眼的发病率。 2、策略: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向学生传授沙眼防治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充分利用学校良好的卫生设施和条件,预防沙眼。 3、措施: (1)健康教育:开展对学生、家长的沙眼防治知识宣传,采取干预措施改变学生的不卫生行为。提高家庭卫生水平,提倡一人一巾一盆,有条件的要用流动水洗脸,避免交叉感染,以配合学生的沙眼防治工作。 (2)改善卫生条件;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学校卫生设施,做到学生在校有流动水洗手。(3)治疗:定期查治学生,观察疗效,对患病学生的检查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一次。体检结果应及时通知家长,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针对沙眼患者,建议其用药治疗,随时检查治疗效果。 (4)监测:对患病学生的检查频率每年一次。体检结果应及时通知家长,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降低患病率。 二、学生视力不良(近视)防治计划 1、背景

近视是指眼睛辨认远方(5米以上)目标的视力低于于正常。视力低下,裸眼视力低于5.0的一般称为视力低下。学生的视力低下大部分是由近视而引起的。在视力低下的学生中近视所占的比例较大;小学生中为50%~60%,中学生中为70%~90%,大学生中为90%以上。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措施 近视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保护视力和预防近视应采取综合性措施。 (1)合理安排生活制度,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 (2)重视阅读、书写卫生,应教育学生把眼离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0~35cm之间。避免走路或在震荡较大的车厢里看书及躺着看书和在光线过强或弱的地方读写。 (3)开展体育锻炼,做好眼保健操。 (4)改善学习环境:学校在每学期开学以前要检查教室的采光、照明是否充足,不足的应增加人工照明。灯具有损坏的要及时检修。教室墙避要定期粉刷,黑板要定期刷黑,并使其平整无反光。课桌椅应根据学生身高进行调整,使之符合学生身体,定期轮换学生座位。 (5)定期检查视力:定期作视力检查,了解每个学生的视力变化情况,早期发现视力开始下降的学生,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近视眼的发生发展。

果子狸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果子狸疾病防治—果子狸细小病毒防治初探 细小病毒。症状:病狸表现为先呕吐后急性出血性腹泻,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体温升高,白细胞减少的综合症,最终迅速脱水衰竭死亡。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增强体质,搞好狸舍消毒及环境卫生;发现有本病立即隔离治疗;预防本病可用犬细小病毒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肌肉注射。病狸可用犬猫120注射液按0·2—0·3毫升/公斤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3天;配合用5%葡萄糖盐水200—250毫升,维生素C、维生素B1各2毫升,庆大霉素4万—8万单位混合静脉注射 果子狸疾病防治—果子狸伤口的处理 外伤。须尽快处理伤口。如果只伤皮肉,可用2%碘酒消毒伤口后,撒些外用消炎粉或涂些紫药水,每天擦药2次,2~3天即愈。伤口较深者,先用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把伤口洗干净,撒上消炎粉,再用手术针缝合。为控制伤口感染,每天可注射青霉素15~20万单位,或注射庆大霉素4万单位,连续2~3天。同时每天用双氧水消毒伤口1~2次,5~6即愈。如遇断肢或骨折者,需用5%的浓碘酒消毒,将已断部位截掉,并用高锰酸钾(0.5%)溶液清洗伤口,缝合后撒些消炎粉。同时每天注射青霉素3次,每次15~20万单位。3~5天后如吃食正常,便可停药。如果伤口恶化,可在注射青霉素的同时,每天早晚加注链霉素,每次10万单位,连续3~5天即愈。

如遇到高温天气,伤口处应涂些松节油,以免生蛆。如发现伤口生蛆,可用消炎粉10克,敌百虫2自,适量的凡士林膏拌匀后涂入生蛆处。受伤的花面狸有时由于身体较虚弱,或对饲料不适应而引起肠炎,必须及时用上霉素治疗。可以每天喂1~2次淡盐水(1碗水放0.25克食盐)。多喂些葡萄糖粉拌粥,15~20天伤口即愈。公狸可育肥出售,母狸仍可配种繁殖产仔。 果子狸疾病防治—果子狸便秘如何防治 便秘。症状:病狸喜卧于阴暗处,食欲减退或拒食,常作排粪状,排出硬粪或无粪便排出,大便秘结,有时伴有发烧、打寒战、眼结膜红有眼屎、头缩尾垂、身体弯成弓状。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米糠、麸皮等类饲料,喂给清洁饮水和流汁饲料。可在稀粥料中加数滴花生油及食盐;硫酸镁、蜂糖各15克加适量水混合一次口服;内服果导糖片3片,每天一次,连服3天,并在饲料中加入人工盐30克。废食时用庆大霉素4万—8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2—3天;或肌肉注射青霉素20万—30万单位,每天二次,连用3天 果子狸养殖防疫—动物免疫副反应的处理与预防 动物免疫副反应是指动物免疫接种后,因个体差异,个别动物出现的的变态反应,有时因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方法不当,会造成动物死亡。按照反应

日常生活常见病预防小常识

四季常见疾病与预防 内容提要:据世界卫生组织50多个国家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对各种疾病最好 的治疗还是预防。因为,很多病不从预防着手,到了晚期一点办法都没有。任何高科技都不可能使病人恢复到得病以前的状态。就像一件衣服破了一个口子,找世界上最好的裁缝来,还会留下疤痕一样。所以,最好的医生是不让病人得病的医生。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年四季中,应该注重一些常见疾病与预防。本文涉及四季中一些常见疾病与预防,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加强对疾病的预防。 关键字:季节、常见疾病、预防、 前言:卫生部曾对10个城市的上班族进行了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 占48%,其中沿海城市高于内地城市,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中年人高于青年人。我国每年因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14000多亿元,相当于每年消耗我国GDP总量的14%还多。 2004年初,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李钟郁博士访华时曾说,大量被称为现代文明病的慢性疾病,已经对中国人构成巨大威胁。当今社会,提前衰老,提前得病,提前死亡成为普遍现象。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我的幸福十分之九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健康就是一切。”当一个人拥有财富的时候,他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来充分享受人生的快乐;当没有钱的时候,他更需要健康的身体,因为健康的身体是他唯一的本钱。如今,很多健康意识较强的人都会去做定期体检。但是,目前各种医院的检查只能对已经产生的疾病进行诊断,一旦确认有病,往往又会因发现太晚而束手无策。 春季常见疾病与预防 临床实践证实:温差较大的春季,是各类疾病多发的季节,急性病患者的就诊率明显高于其它季节。 一、急性肠道传染病(痢疾)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在春季和夏天。春天和夏天由于气候炎热,各种细菌和霉菌繁殖迅速,食物如果储存不科学极易被细菌和微生物所侵蚀,将食物污染。人如果不注意误吃了这种食品,就会引发肠胃疾病,轻者会出现胃部不适和拉肚子,食欲减退,重者会出现脱水和高热。 发病特征:通常有潜伏期,1—2 天,根据人的体质和感染细菌的情况不同可把急性痢疾分为普通型、轻型和中毒型三种。普通型的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发热、乏力、食欲减退、腹痛、腹泻、大便中带有脓血。病程为6—8 天。轻型的主要症状是:基本不发热,有轻微的腹痛,便中的粘液、脓血不明显。病程3—5 天。中毒型的主要症状是:起病急,持续高热在39—41 度,精神萎靡不振,面色苍白,嗜睡烦躁,严重时出现昏迷,尿量减少,血压下降。 其预防和治疗办法: 1、控制传染源。当发现痢疾病人时,应该及时的隔绝,对于病人曾经使用过的餐具和生活用品,及其经常接触的用品要彻底消毒。 2、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健康的人要坚持饭前便后把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