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秋游_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秋游_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秋游_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二上《秋游》教案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教材简析: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苏教版第三册中的《秋游》一课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课文生动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去郊外秋游,描绘了秋天天空和田野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孩

子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愉快和欢乐的心情。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依循“秋景--秋游”的顺序,紧紧扣住标题描写和叙述。课文语言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意境优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撇刀头),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抓住重点词反复品味朗读,感受秋天的美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词

(1)昨天我们跟课文的生字交上了朋友,今天老师又把它们请进了课堂。

多媒体出示:

农兔逐追望

喊郊凉滚游

(2)指名读,齐读。

(3)指名组词。

2.看图练说(显示画面:蓝天、白云、稻子、棉花、高粱)

(1)谁能把你们观察的美景说出来?

提供句式:

①啊,秋天的景色真美啊!。

②啊,秋天的景色真美呀!

(2)学生练说。(各自练,指名说)

3.郊外的秋天如此美丽,你们想去那儿看一看,玩一玩吗?说走就走,现在我们一块儿去秋游。(揭题,板书课题:秋游)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多媒体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小朋友想一想,这位同学为什么要把“渐渐”读得这么慢?可以换个什么词?去掉行吗?为什么?

3.再读第一句话,指导读好“渐渐”。

4.用“渐渐”说一句话。

5.齐读,想:这一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秋天来了

过渡:他们来到田野,看到了什么?

三、图文结合,学习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一)总体感知第二、三自然段。

1.显示画面(1),请小朋友轻声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这幅画的?

2.学生轻声读课文。

3.指名回答。(第二、三自然段)

4.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是怎么写的,你们仔细读课文,再对照插图,看看课文中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边读边把主要的词语画下来。

5.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蓝天、白云、稻子、高粱、棉花

6.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板书(上→下)

(二)学习第二段

1.(再次显示画面1)你们看,天空——(蓝蓝的,一眼望不到边),(多媒体演示)白云变化(一会儿像一群白兔,一会儿像几只绵羊)。

2.白云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来试着说一说。

口头说话:几多白云有时像,有时像。

3.你们觉得天空美吗?美在哪儿?

4.第二自然段怎样读才能读出天空的美丽,请小朋友边看图,边仔细听。(画面配乐朗读)

5.指名说

6.教师范读,指导第二自然段

(“蓝蓝的”读轻些,“一望无边”和两个“有时像”要读得缓慢些,“一群白兔”和“几只绵羊”要读得轻快,流露出找到了恰当的事物来打比方时的欢乐心情。)

7.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秋天的天空是那样美,田野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请看--

(三)学习第三段

1.显示画面(2)动态显示:

稻田泛起稻浪,高粱涨红了脸,笑弯了腰,棉花点头微笑。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田野的景色吗?

2.小朋友说得真棒。课文第三自然段就写了田野中的美景,谁愿意读一读?[来源:]

3.小朋友,你们觉得田野美吗?美在哪里?(学生自由讨论)

4.是呀,秋天的田野五彩斑斓,确实很美。你能来说一说,田野里稻子黄了,黄得怎么样?高粱红了,红得怎么样?棉花白了,白得怎样吗?可以只说一种,也可以说两种,能说三种就更好了。

提供句式:

田野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5.学生练说。(各自练,指名说)

6.小朋友描述得真是太美了,(出示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这句话应读好哪些词?

7.光读好"黄了、红了、白了"这些词行吗?还要注意--音量要逐次加高。

8.教师范读,指导读第三自然段。(学生跟读,试读,自由练,齐读)

9.学到这儿,你们想说什么?

10.齐读第二、三自然段,再次感受秋天天空和田野的美。

四、图文结合,学习第四自然段

显示画面1,画面2,加上尽情玩耍的师生(动画)构成完整的插图,并配上音乐。

1.小朋友,我们已不知不觉地来到了风景如画的郊外,开心吗?现在,你们最想干什么?

2.好,就让我们高高兴兴地玩吧。快看,我已经把你们尽情玩耍的情景拍摄下来了!(指导观察)

3.谁能用“有的……有的……有的……”把所看到的说出来。

4.书上是怎么写的?齐读第四自然段。

5.大家玩得开心吗?(板书:开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家玩得十分开心?请小朋友边读课文边圈画相关的词语。

6.指名回答。(“打滚儿”、“亮嗓子”、“逮蚂蚱”和“跑、奔、笑、喊”)

7.小朋友“亮开了嗓子”干什么?(指名学生唱《秋游》)

8.指导朗读第一句话。

9.这句话中用了三个“有的”,读时声音要逐步提高,语速也要逐次加快,这样才能充分表达出玩耍时兴奋、愉快的心情。请大家试试看,看谁能读出高兴、开心的心情。(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10.你们看他们在草地上奔跑追逐,笑着喊着,真开心哪!你们知道他们会喊什么?

秋天多美啊!

根据回答,相机出示:好一个丰收的秋天!

秋游真令人快乐!

啊!秋天,我爱你!

11.指导读这四句话。

12.齐读第四自然段。要求:能读出高兴、开心的心情,当读到“笑着喊着”时,每组分别读这四句话。

五、朗读擂台赛:

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看谁读得好。

六、总结,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小朋友,今天我们作了一次秋游,不仅欣赏了郊外的美丽风光,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从优美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

七、作业:

说完了课文,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把它写下来,下堂课交流。

板书设计:

(秋天来了) 蓝天白云上

看到

秋游稻子高粱棉花玩耍(开心)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