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规律-等差数列

有趣的规律-等差数列
有趣的规律-等差数列

怎么教都“队”

“有趣的规律-等差数列”

一、教学设计理念:

以往学生所接触的数与量大部分是单一数值,例如:一个月的零用钱、计算一个图形的面积、周长等。

由此单元开始,学生面对的是“依序排列的一串数”,这一串数与单一数值所呈现的意义截然不同。

例如:某个家庭在2007年的用电量(单位:度),如下表

我们该如何看出这些数字的分布?这时候就需要数学的Sense来引领着学生来看这串看似平凡,但却暗藏玄机的数值。

一方面亦可以看出“数列就是定义在自然数上的一个函数”。假若我们欲求一年12个月的用电总量,那也就是所谓的级数问题了。

因此,在此份教案中,笔者希望藉由一些有趣的方式与日常生活常见之规律题材,引领学习者走入生活数学化的殿堂。由直观的实例,提升到抽象的层次,以深化学生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并将其数学课堂中所学,做一深入了解后,活用于日常生活中,以解决等差数列与级数之问题。

二、单元教学活动设计

(二)数学知识的定义

笔者将数学知识定义为一种“人类思维活动中,能够运用理性,有效的解决问题之后,所发展的一种综合结果”。而此种结果包括了现实中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等各种向度。

就如同美国数学家克莱因说:“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精神,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

我们呈现给学生的数学知识并非一个现成的的结果,也并非一种封闭的演绎系统。而是一种动态,可由学生自我建构的知识体系。

(三)本份教案所呈现的数学知识

笔者认为,探索数学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从中抽丝剥茧以得到有意义的数据,或是能反应问题本身的资料。而最简单的数据或资料的呈现方式当然是使用数列来呈现。

因此,培养对数列的敏锐观察、高度透视与归纳的能力是解题重要的训练课题。除等差数列与等差级数要有深刻的体认之外,对于较有规律的数列与级数的观察与归纳能力的学习亦是相当重要的。因此笔者拟将此部分分类及分级说明如下:

1. 数学化能力:

(1)培养学生观察有次序的数列,并察觉其规律性。

(2)能使用代数符号描述数列的项。

(3)能写出等差数列的一般项公式。

(4)能利用首项、公差,或其中某两项的值,来计算出等差数列中的每一项。

(5)能理解级数的意义,及数列与级数的差别。

(6)能推演并导出等差级数的公式。

2. 生活化能力:

(1) 能观察出生活中,有规律的情境。

(2) 能将等差数列及等差级数活用于日常生活的次数学领域中。

(二) PCK(Pedagogical contact knowledge)数学教学知识: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共由两部份所构成。第一是教学者,第二是学习者。笔者即以此两点分别论述:在此教案中,我们所设定之其地位。

1.教学者:

数学教学者应扮演何项角色?多年来,这一直困扰着数学教育家,也引起许多

的争辩。

笔者则是认为,教学者是一个扮演多重角色的个体,他应是Vygotsky鹰架学习理论中,扮演协助者。也是Socrates产婆式教学法里的产婆,为学习者引导出知识,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也应是Bruner发现学习法中,为学习者创造情境的组织者。

因此教学者应组织数列学习情境,协助学习者了解及辨别数列,并且引导学习者进入等差数列的数学符号表示法,以达成前述之数学化,生活化的能力。

2.学习者:

根据Piaget(1896-1980A.D.)的认知发展理论(cognitive development),国二学生正处于第四阶段-形式运作期,此阶段的发展特征为,运作(Operation)能完全脱离具体的内容,并以形式方式(form)表示,因此对于日常直观之物能够逐渐转化为符号表示。

因此,笔者企求藉由有趣且多元的教学方法,藉由数列教学,引领学习者走入数学

递回数列:

>之ㄧ般项公式为=2n-1>成等差数列。

>前,求=

小学数学培优之等差数列计算题

等差数列的相关公式 (1)三个重要的公式 ① 通项公式:递增数列: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11n a a n d =+-?() 递减数列: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11n a a n d =- -?() 回忆讲解这个公式的时候可以结合具体数列或者原来学的植树问题的思想,让学生明白 末项其实就是首项加上(末项与首项的)间隔个公差个数,或者从找规律的情况入手.同时还可延伸出来这样一个有用的公式:n m a a n m d -=-?(),n m >() ②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由通项公式可以得到:11n n a a d = -÷+() (若1n a a >);11n n a a d =-÷+() (若1n a a >). 找项数还有一种配组的方法,其中运用的思想我们是常常用到的. 譬如:找找下面数列的项数:4、7、10、13、 、40、43、46 , 分析:配组:(4、5、6)、(7、8、9)、(10、11、12)、(13、14、15)、 、(46、47、48),注意等差是3 , 那么每组有3个数,我们数列中的数都在每组的第1位,所以46应在最后一组第1位,4到48有484145-+=项,每组3个数,所以共45315÷=组,原数列有15组. 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配组方法. ③ 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 对于这个公式的得到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思路1) 1239899100+++ +++ 11002993985051= ++++++++共50个101 ()()()() 101505050=?= (思路2)这道题目,还可以这样理解: 知识点拨 等差数列计算题

高三数学公开课教案,等差数列的证明与判定

等差数列及其前n 项和(二) 什邡中学数学组 廖美 重点:等差数列的判定与证明. 难点:①如何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证明或者判定等差数列; ②证明或者判定过程中如何根据已知条件化简. 教学目标:教会学生掌握简单的等差数列的证明与判定方法. 相关知识点: 1.证明等差数列的方法 ①定义法:d n d a a n d a a n n n n )(2()1(11≥=-≥=--+或为常数) ②等差中项法: )2(2)1(21112≥=+≥=+-+++n a a a n a a a n n n n n n 或 2.判定等差数列的方法 ①定义法:d n d a a n d a a n n n n )(2()1(11≥=-≥=--+或为常数) ②等差中项法: )2(2)1(21112≥=+≥=+-+++n a a a n a a a n n n n n n 或 ③通项公式法:是常数)b a b an a n ,(+= ④前n 项和公式法:是常数)b a bn an S n ,(2+= 例1.在数列{}n a 中,),2.(12,53*11N n n a a a n n ∈≥-==-,数列{}n b 满足1 1-=n n a b )(*N n ∈ (1) 求证: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 (2) 求数列{}n a 中的最大项和最小项,并说明理由.

训练1.(01天津,2)设n S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且2 n S n =,则{}n a 是( ) A.等比数列,但不是等差数列 B.等差数列,但不是等比数列 C.等差数列,而且也是等比数列 D.既非等比数列又非等差数列 训练2.数列{}n a 中,),2(112.1,2*1 121N n n a a a a a n n n ∈≥+===-+, 则其通项公式为=n a _________. 训练3.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31=a ,点),(1+n n S S 在直线11+++= n x n n y ()*N n ∈上. (1)求证:数列? ???? ?n S n 是等差数列; (2)求n S .

等差数列求和及练习题(整理)

等差数列求和 引例:计算1+2+3+4+……+97+98+99+100 一、有关概念: 像1、2、3、4、5、6、7、8、9、……这样连起来的一串数称为数列;数列中每一个数叫这个数列的一项,排在第一个位置的叫首项,第二个叫第二项,第三个叫第三项,……,最后一项又叫末项;共有多少个数又叫项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一个固定的数,我们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固定的数就叫做“公差”。 二、有关公式: 和=(首项+末项)×项数÷2 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 公差=(末项-首项)÷(项数-1)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三、典型例题: 例1、聪明脑筋转转转: 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是的请打“√”,并把等差数列的首项,末项、公差及项数写出来,如果不是请打“×”。 判断首项末项公差项数 (1)1、2、4、8、16、32. ()()()()()(2)42、49、56、63、70、77. ()()()()()(3)5、1、4、1、3、1、2、1. ()()()()()(4)44、55、66、77、88、99、110()()()()() 例2、已知等差数列1,8,15,…,78.共12项,和是多少?(博易P27例2)

(看ppt,推出公式) 例3、计算1+3+5+7+……+35+37+39 练习2:计算下列各题 (1)6+10+14+18+22+26+30 (3)1+3+5+7+……+95+97+99 (2)3+15+27+39+51+63 (4)2+4+6+8+……+96+98+100 (3)已知一列数4,6,8,10,…,64,共有31个数,这个数列的和是多少? 例5、有一堆圆木堆成一堆,从上到下,上面一层有10根,每向下一层增加一根,共堆了10层。这堆圆木共有多少根?(博易P27例3)(看ppt) 练习3: 丹丹学英语单词,第一天学了6个单词,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学会一个,最后一天学会了26个。丹丹在这些天中共学会了多少个单词? 等差数列求和练习题 一、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是的请打“√”,并把等差数列的首项,末项 及公差写出来,如果不是请打“×”。 判断首项末项公差 1. 2、4、6、8、10、12、14、16.()()()() 2. 1、3、6、8、9、11、12、14. ()()()() 3. 5、10、15、20、25、30、35. ()()()() 4. 3、6、8、9、12、16、20、26.()()()() 二、请计算下列各题。 (1)3+6+9+12+15+18+21+24+27+30+33 (2)4+8+12+16+20+24+28+32+36+40 (3)求3、6、9、12、15、18、21、这个数列各项相加的和。 (4)2+4+6+8+……+198+200 ★(5)求出所有三位数的和。 (其他作业:练习册B 1题、4题、6题)

最新中班数学《有趣的规律排序》教学内容

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规律排序 活动目标: 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AAB ABC等),并尝试按一定的规律排序。活动重难点: 发现规律 活动准备: 1. 美羊羊喜洋洋沸羊羊懒羊羊灰太狼图片,画有三条路的一大幅图。 2、幼儿操作材料 第一组:做彩链(长短颜色不一的纸条若干、胶棒、图标)。 第二组:串项链(各种颜色的塑料细管若干、细绳、图标)。 第三组:装饰图案(未装饰的手绢、裙子等,各种图案小卡片若干、胶棒)活动过程: 一、结合情景,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1、导入(出示画有三条路的背景图) 师:小朋友,今天呀青青大草原里最美丽的一只羊要过生日了,猜猜是谁呢?(打开门,美羊羊图片出现)美羊羊过生日邀请了她的好朋友一起来,可是伙伴们去美羊羊家的路都不一样,伙伴们只有认清自己的道路,才能安全顺利的到达美羊羊的家。 2、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其中的规律 a、首先出发的是喜羊羊,我们来看看喜羊羊的这条路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排列的呢?(引导幼儿观察后回答) b、沸羊羊准备出发了,一起看看沸羊羊的这条路是什么样子的? c、最后出发的是懒羊羊,看看懒羊羊的路又是什么样的? 小结: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反复排列几次就是有规律。 3、帮小伙伴们铺路,补充规律,进行巩固。 师:小羊们都认清了自己的道路,高兴的准备出发了,这时你们看,谁来了呀?(灰太狼头饰):我是灰太狼,好几天都没有吃东西了,肚子饿的嗷嗷叫,听说小羊们准备去给美羊羊过生日,我要想一个办法,把他们几只羊全部吃掉。咦?这有几条路,先把路破环,小羊们过不去就都是我的美餐啦!(破坏路) 师:看,可恶的大灰狼把路破坏了,小羊就非常危险了,怎么办呢,我们帮助小样把路重新铺好。(幼儿操作,修路) 小结:今天小朋友不仅发现了这三条路的排列规律,还帮他们修好了路,可真了不起。 二、游戏,运用多种感官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 1、动作排序 师: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有规律的。比如一些动作和声音。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怎么玩呢,先看老师做一组动作,然后告诉老师这组动作有什么规律,并能自己按这个规律往下接着做。(如:双手上举、拍肩、叉腰;双手上举、拍肩、叉腰······) 2、声音排序 师:小朋友的眼睛真亮,听听小耳朵是不是也这么灵呢?闭上眼睛,听一组声音,然后告诉老师这组声音有什么规律,并能自己按这个规律往下接着做。(如:弹舌两次、拍手一次;或者学小动物叫声:喵、汪、呱) 三、幼儿操作材料,尝试按一定规律进行排序。 1、美羊羊今天过生日,小朋友也做些礼物送给它,好吗?可是美羊羊说了,她现在呀特别喜欢有规律的东西,小朋友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自己选择做礼物,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幼儿分三组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互相欣赏礼物,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礼物有什么规律。

等差数列前n项和优质课教案 doc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2)能较熟练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和。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学会观察、归纳、反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获得发现的成就感,逐步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代数推理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是重点。 获得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的思路是难点。 (三)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引导式。 (四)教具: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设置情景 1建筑工地上一堆圆木,从上到下每层的数目分别为1,2,3,……,10 . 问共有多少根圆木?如何用简便的方法 三探究发现 变式: 问题1若把问题变成求:1+2+3+4+‥‥ +99=?可以用哪些方法求出来呢? 方法1:原式=(1+2+3+4+‥‥ +99+100)-100

方法2:原式=(1+2+3+4+‥ ‥ +98)+99 方法3:原式=0+1+2+3+4+‥ ‥ +98+99 方法4:原式=(1+2+3+4+‥ +49+51+52+‥ 99)+50 方法5:原式=(1+2+3+4+‥ ‥ +98+99+99+98+‥ +2+1)÷ 2 方法6 令 S=1+2+3+4+‥ ‥ +99 又 S=99+98+97+‥ +2+1 故 2S=(1+99)+(2+98)+‥ ‥ +(98+2)+(99+1) 从而 S =(100×99)÷ 2 = 4950 问题2:1+2+3+4+‥ ‥ +(n-1)+n=? 在上面6种方法中,哪个能较好地推广应用于这个式子的求和? 令 Sn =1+2+3+4+‥ ‥ +n , 则 Sn =n+(n-1)+‥ ‥ +2+1 从而有 2Sn =(n+1) + (n+1) + (n+1) +‥ ‥ +(n+1) =(n+1)n 上述求解过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1)所求的和可以用首项、末项及项数来表示; (2)等差数列中任意的第k 项与倒数第k 项的和都等于首项与末项的和。 问题 3:现在把问题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形: 设数列 {an }为等差数列,它的首项为a1 , 公差为d , 试求 Sn =a1 +a2 + a3 +‥ ‥ + an-1 +an (I) a n =a 1+(n-1)d 代入公式(1)得 Sn=na 1+ 2 ) 1(-n n d(II) 所以 S n = 2 )1(+n n 12321n n n n S a a a a a a --=++++++12321 n n n n S a a a a a a --=++++++12()n n S n a a ?=+1() 2 n n n a a S +?=

小班数学《有趣的排序》

小班数学《有趣的排序》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基本的排列规律。 2、培养幼儿的初步推理能力,尝试有规律的交替排序,培养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去小兔家玩"导入活动。 小兔做客,引起兴趣。 出示课件:咦,谁来啦?(小兔)。小兔要搬新家了,今天,小兔邀请了小乌龟去它家里玩了。(出示课件)它提着蓝子准备去草地上摘些花把新房装饰的更漂亮。 二、探索、发现规律。 1、小兔来到草地上,看见许多的花,它可高兴了,咦,它看见前面的花特别的漂亮,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什么颜色的花?这些花是怎样长的?你发现有什么规律?我们也一起看看这些花是怎么排序的。(引导幼儿看课件观察,并说出排序的规律。) 老师小结:这些鲜花是按照一朵红色,一朵白色,一朵红色,一朵白色的规律交替的排列着。所以显得更漂亮。 2、小兔摘好的花往家里走去,哈,一群可爱小鸡拦住了小兔的路,看,小鸡真听话,一个一个的排着队,我们一起看看都有什么颜色的小鸡?你发现这些小鸡是按照什么规律排队的呀? (引导幼儿看课件观察,并说出排序的规律。)小结:原来小鸡是按照一只红的一只黄的来排列的。所以显得队伍很整齐。 3、小兔走到一棵枫树的下面,看见有红色和干枯了的枫叶在往下掉。

小兔就想:要是枫叶也像小鸡一样排好队来往下掉就好了。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想想怎样让枫叶也排整齐队呢? (引导幼儿看课件观察,并说出排序的规律。) 这些颜色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 4、小兔回家看见家里有许多的正方形的箱子,乱乱的,看着很不好,于是小兔也把正方形的箱子也一个一个的排好队,可排着排着,小兔就不知道有的地方要排什么颜色的箱子了,它想请小朋友来帮忙。(引导幼儿看课件观察,并说出排序的规律。) 这些颜色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 小结:原来箱子是按照一个红的一个蓝的来排列的。所以家里就不会显得很乱了。 5、小兔把买好的糖果一颗一颗的挂起来,等乌龟来了就能看见小兔买了糖果给它吃,小兔摆着摆着就累的停下了,这可怎么办呀,还有糖果还没摆好呀。小朋友我们来帮助它把糖果摆好吧。(引导幼儿看课件观察,并说出排序的规律。) 6、小兔家要经过一条漂亮的石头小路,这条小路是小兔用不同颜色的小石头有规律的铺成的?有什么规律呢?我们跟着一起来看看吧。(是怎样铺的?你发现有什么规律?) 小结:哦,这条小路是由红色和蓝色铺成的,而且是按照一个红,一个蓝,有规律的反复交替的排着,所以非常的漂亮。 7、天空突然下雨了,把小兔漂亮的有颜色的路都给淋不见了,小兔伤心的想哭了,小兔觉得小朋友非常聪明,它想请小朋友把门前的小路也按照它们的规律来排一排好吗?(老师提供排的物体)。 三、幼儿操作。 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老师评价幼儿操作情况,活动结束。 四、看,小兔的朋友来它家做客了,看见它门口是小朋友完成的路,夸小朋友真的很不错!

四年级奥数等差数列练习题-含答案

等差数列巩固练习 求项数、末项练习题 1、在等差数列 2、4、6、8中,48是第几项?168是第几项? 24;84 2、已知等差数列5,8,11…,求出它的第15项和第20项。 47;62 3、按照1、 4、7、10、13…,排列的一列数中,第51个数是多少? 151 4、数列3、12、21、30、39、48、57、66…… 1)第12个数是多少?102 2)912是第几个数?102 5、已知数列2、5、8、11、14……,53应该是其中的第几项? 18 6、在等差数列5、10、15、20中,155是第几项?350是第几项? 31;70 7、在等差数列1、5、9、13、17……401中,401是第几项?第60项是多少? 101;237 8、在等差数列6、13、20、27……中,第几个数是1994? 285

求和练习题 9、6+7+8+9+……+74+75+76=() 2911 10、2+6+10+14+……+122+126+128=() 4160 11、1+2+3+4+……+2016+2017=() 2035153 12、有一个数列:6、10、14、18、22……,这个数列前100项的和是多少? 20400 13、3+7+11+ (99) 1683 14、有从小到大排列的一列数,共有100项,末项为2003,公差为3,求这个 数列的和。 185450 15、求首项是5,末项是93,公差是4的等差数列的和。 1127 16、(2+4+6+……+2000)-(1+3+5+……+1999)=() 1000 17、1+2-3+4+5-6+7+8-9+……+58+59-60= 570

有趣的规律排序(大班数学]教案)

有趣的规律排序(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规律排序,大班数学教案, 于平 教学目标: 1、能按照物体规律进行推理,并能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2、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的主要特征。教学重点: 能感规律,并能按照物体的规律进行推理,然后进行排序。活动难点: 能根据老师提供的规律特征进行自我排序 教学准备: 1、各类水果图片。 2、可以串挂的小积木若干,穿挂用的绳子人手一根。 ,、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卡片若干教学过程: (一)感知规律 1、出示水果图片,如一个苹果、一个桃子、一个苹果、一个桃子、一个苹果、一个桃子。 2、请小朋友说说下面应该放苹果还是桃子。 ,、如果用,代表苹果,,代表桃子,那么他们的排列规律就是,,,,式排列。 ,、请小朋友们把盘子里的三角形和圆形按这个规律排列。 ,、出示在按两个西瓜、一个草莓的规律,请小朋友上来摆放后面应该排列的水果卡片。这叫,,,式排列,你能把盘子里的正方形各圆形按这个规律排列吗, ,、小朋友想想还会有哪种排列规律,那么你把想排列的规律穿下玩具好吗 (二)穿玩具,感知各种规律 1、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穿起小玩具串。

2、集体交流自己运用的规律,并将其转换成符号形式。 3、引导幼儿分析与提炼规律的主要特点。 (三)运用规律 1、排队:我们小朋友可以排排队,排出规律。 2、编动作:用动作表现规律。 (四)列队游戏 1、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规律列队。 2、按两个男孩、两个女孩的规律列队。 活动延伸: 进行户外活动时,可根据老师的口令来进行排除游戏活动。如分成两组,组男女相同。男孩代表,,B代表女孩,然后老师说按,,式排队;按,,,式排队,哪组最先排完者胜。

等差数列练习题及答案

等差数列 1、已知等差数列{}n a 满足010121=+++a a a ,则有 ( ) A 、01011>+a a B 、01002>+a a C 、0993=+a a D 、5151=a 2、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记为n S ,若1542a a a ++得值是一个确定的常数,则数列{}n S 中也为常数的值为 ( ) A 、7S B 、8S C 、13S D 、15S 3、在等差数列{}n a 中,93a a =,公差0

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规律

数学活动《有趣的规律》 活动目标: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AAB ABC等),并尝试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活动重难点: 发现规律 活动准备: 1. 美羊羊喜洋洋沸羊羊懒羊羊灰太狼图片,画有三条路的一大幅图。 2.幼儿操作材料 第一组:做彩链(长短颜色不一的纸条若干、胶棒、图标)。 第二组:串项链(各种颜色的塑料细管若干、细绳、图标)。 第三组:装饰图案(未装饰的手绢、裙子等,各种图案小卡片若干、胶棒) 活动过程: 一、结合情景,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1.导入(出示画有三条路的背景图) 师:小朋友,今天呀青青大草原里最美丽的一只羊要过生日了,猜猜是谁呢?(打开门,美羊羊图片出现)美羊羊过生日邀请了她的好朋友一起来,可是伙伴们去美羊羊家的路都不一样,伙伴们只有认清自己的道路,才能安全顺利的到达美羊羊的家。 2.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其中的规律 A.首先出发的是喜羊羊,我们来看看喜羊羊的这条路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排列的呢?(引导幼儿观察后回答) 沸羊羊准备出发了,一起看看沸羊羊的这条路是什么样子的? 最后出发的是懒羊羊,看看懒羊羊的路又是什么样的? 小结: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反复排列几次就是有规律。 3.帮小伙伴们铺路,补充规律,进行巩固。 师:小羊们都认清了自己的道路,高兴的准备出发了,这时你们看,谁来了呀?(灰太狼头饰):我是灰太狼,好几天都没有吃东西了,肚子饿的嗷嗷叫,听说小羊们准备去给美羊羊过生日,我要想一个办法,把他们几只羊全部吃掉。咦?这有几条路,先把路破环,小羊们过不去就都是我的美餐啦!(破坏路)

师:看,可恶的大灰狼把路破坏了,小羊就非常危险了,怎么办呢,我们帮助小样把路重新铺好。(幼儿操作,修路) 小结:今天小朋友不仅发现了这三条路的排列规律,还帮他们修好了路,可真了不起。 二、游戏,运用多种感官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 1.动作排序 师: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有规律的。比如一些动作和声音。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怎么玩呢,先看老师做一组动作,然后告诉老师这组动作有什么规律,并能自己按这个规律往下接着做。(如:双手上举、拍肩、叉腰;双手上举、拍肩、叉腰······) 2.声音排序 师:小朋友的眼睛真亮,听听小耳朵是不是也这么灵呢?闭上眼睛,听一组声音,然后告诉老师这组声音有什么规律,并能自己按这个规律往下接着做。(如:弹舌两次、拍手一次;或者学小动物叫声:喵、汪、呱) 三、幼儿操作材料,尝试按一定规律进行排序。 1.美羊羊今天过生日,小朋友也做些礼物送给它,好吗?可是美羊羊说了,她现在呀特别喜欢有规律的东西,小朋友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自己选择做礼物,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幼儿分三组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2.互相欣赏礼物,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礼物有什么规律。 小结:有规律装饰出来的礼物可真漂亮,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都是有规律的,像有的小朋友穿的衣服、背包、街上的彩灯、玩的魔尺等等,只要大家认真观察、用心发现,一定会找到很多有规律、有趣的东西来。 四、结束 美羊羊收到这么多礼物,特别开心,邀请我们一起去他家吃生日蛋糕,让我们有规律的排好队(如:两男一女孩规律),一起出发吧!

等差数列计算题

等差数列计算题 等差数列的相关公式 (1)三个重要的公式 ① 通项公式:递增数列: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11n a a n d =+-?() 递减数列: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11n a a n d =--?() 回忆讲解这个公式的时候可以结合具体数列或者原来学的植树问题的思想,让学生明白 末项其实就是首项加上(末项与首项的)间隔个公差个数,或者从找规律的情况入手.同时还可延伸出来这样一个有用的公式:n m a a n m d -=-?(),n m >() ②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由通项公式可以得到:11n n a a d =-÷+() (若1n a a >);11n n a a d =-÷+() (若1n a a >). 找项数还有一种配组的方法,其中运用的思想我们是常常用到的. 譬如:找找下面数列的项数:4、7、10、13、、40、43、46 , 分析:配组:(4、5、6)、(7、8、9)、(10、11、12)、(13、14、15)、、(46、47、48),注意等差是3 ,那么每组有3个数,我们数列中的数都在每组的第1位,所以46应在最后一组第1位,4到48有484145-+=项,每组3个数,所以共45315÷=组,原数列有15组. 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配组方法. ③ 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 对于这个公式的得到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思路1) 1239899100++++++ 11002993985051= ++++++++共50个101()()()()101505050=?= (思路2)这道题目,还可以这样理解: 23498991001009998973212101101101101101101101++++ +++=++++ +++=+++++++和=1+和倍和即,和 (1001)1002101505050=+?÷=?= (2) 中项定理:对于任意一个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中间一项的值等于所有项的平均数,也等于首项与末项和的一半;或者换句话说,各项和等于中间项乘以项数. 譬如:① 48123236436922091800+++++=+?÷=?=(), 题中的等差数列有9项,中间一项即第5项的值是20,而和恰等于209?; ② 65636153116533233331089++++++=+?÷=?=(), 题中的等差数列有33项,中间一项即第17项的值是33,而和恰等于3333?. 【例 1】 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会计算下面各题吗? ⑴3456767778+++++++= ⑵13578799++++++= 例题精讲 知识点拨

大班有趣的排序教案

大班有趣的排序教案 1 教案一:《有趣的排序》 活动目标: 1、感知有规律的排序,知道2组以上一样的才是有规律的。 2、大胆探索不同的排序方法,了解排序方法的多样性。 3、感受有规律排序的美,体验操作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学具操作材料:纸质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按男女男女的顺序入场。 教师:今天老师在给小朋友安排座位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秘密?(仔细观察下) (请你仔细看看边上的小朋友,来举手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幼:我们是男女男女的坐的。 师:真棒,你发现了我们的座位是按照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这样有规律的坐小椅子的。 (小朋友看看是不是这样子的呀?真厉害,被你们发现了这个秘密。老师把小朋友发现的这个秘密做到了电脑上,我们一起看看吧,电脑上男孩女孩是怎样排的呀?)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我们把这种排序叫做有规律的排序。 2、除了老师帮你们做的这个位置,你们想想看还可以怎么做呢?(想不出,提示:我把第二个小女孩和第三个小男孩换了一下,那你们看看前面是几个男孩子几个女孩子(2个2个),你们说接下来应该怎样排这个位置呢?(小手摸头,提醒换,最后请小朋友自己换)

播放课件(老师也把它放到了电脑上,你们真厉害想到了新的排座位的方法)(鼓励) (二)展开 1、观察课件画面,了解动物的排序方法。 教师:有一些小动物也像我们一样有规律地排着队呢,我们来看看是谁?(教师操作课件,注意一组一组慢慢点出来,慢慢点出来的时候问谁在排队呀?原来是小猴和青蛙,(几只几只)一只猴子两只青蛙,接着怎么排呢?又是一只猴子两只青蛙,最后还是一只猴子两只青蛙。) 教师: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排队的?

等差数列基础练习题

数列基础知识点和方法归纳 1.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1n n a a d +-=(d 为常数),()11n a a n d =+- 等差中项:x A y ,,成等差数列2A x y ?=+ 前n 项和()()11 12 2 n n a a n n n S na d +-==+ 性质:{}n a 是等差数列 (1)若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 2. 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1 n n a q a +=(q 为常数,0q ≠),11 n n a a q -=. 等比中项:x G y 、、成等比数列 2 G xy ?=, 或G = 前n 项和:()11(1) 1(1)1n n na q S a q q q =?? =-?≠? -?(要注意!) 性质:{}n a 是等比数列 (1)若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

等差数列·基础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为___________. 2. 在等差数列中已知a 1=12, a 6=27,则d=___________ 3. 在等差数列中已知13 d =-,a 7=8,则a 1=_______________ 4. 等差数列-10,-6,-2,2,…前___项的和是54 5. 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3n S n n -=,则n a =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9. 在等差数列{}n a 中31140a a +=,则45678910a a a a a a a -+++-+的值为( ) A.84 B.72 C.60 . D.48 10. 在等差数列{}n a 中,前15项的和1590S = ,8a 为( ) A.6 B.3 C.12 D.4 12. 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34567450a a a a a ++++=,则28a a +的值等于( ) A.45 B.75 C.180 D.300 14. 数列3,7,13,21,31,…的通项公式是( ) A. 41n a n =- B. 322n a n n n =-++ C. 21n a n n =++ D.不存在

等差数列练习题(含答案)

2019年04月12日数学试卷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4816a a +=,则该数列前11项和11S =( ) A.58 B.88 C.143 D.176 2.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已知263,11a a ==,则7S 等于( ) 3在数列 中, ,则 =( ) A. B. C. D. < 4.《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4节的容积共3升,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则第5节的容积为( ) A. 1升 B. 6766升 C. 4744升 D. 3733 升 5.若等差数列{}n a 的前5项和525S =,且23a =,则7a = ( ) 6.已知{}n a 是等差数列, 311 40a a +=,则6?7?8 a a a -+等于( ). D.不存在 7.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1353a a a ++=,则5S 等于( ). 8.已知{}n a 是等差数列, 311 40a a +=,则6?7?8 a a a -+等于( ). … 二、填空题 9.《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4节的容积共3升,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则第5节的容积为__________升. 10.已知方程( )()22 220x x m x x n -+-+=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14 的等差数列, 则m n -=__________. 11.已知△ABC 的一个内角为120,并且三边长构成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则△ABC 的面积 为__________. 12.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4681012240a a a a a ++++=,则9111 3 a a - 的值为__________. 13.在等差数列{}n a 中, 315,a a 是方程2610x x --=的两根,则 7891011a a a a a ++++=__________. 14.已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若1591317117a a a a a -+-+=,则315a a +=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5.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等比数列{}n b 的前n 项和为 n T ,11a =-,11b =,222a b +=. 1).若335a b +=,求{}n b 的通项公式; 】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公开课

无为二中公开课 教 学 设 计 课题《等差数列》 执教人:汪桂霞 班级:高一(10)班 时间:(星期二)下午第一节

高一数学必修5 等差数列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及等差中项的定义 2. 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广后的通项公式 3.灵活运用等差数列,熟练掌握知三求一的解题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进一步提高学生推理、归纳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又到特殊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渗透函数、方程、化归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等差数列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二)难点 1、等差数列的应用及其证明 三、教学过程 (一)背景问题,创设情景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数列的定义及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这两个公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数列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两个表格的数据并进行填空。 思考问题(一):在过去的三百多年里,人们分别在下列时间里观测到了哈雷慧星,请问你能预测出下次人类观测哈雷彗星的时间吗?

1682,1758,1834,1910,1986,( 2062 ) 特点:后一次观测时间比前一次观测时间增加了76年 我们把这些数据写成数列的形式:1682,1758,1834,1910,1986,2062...... 思考问题(二):通常情况下,从地面到10公里的高空,气温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符合一定的规律,请你根据下表填写处空格处的信息吗? 特点:高度每增加一千米,温度就降低度。 我们把表格中的数据写成数列的形式:28, , 15, , 2, …, -24....... 学生活动(1):学生观察下列三个数列具有怎样的共同特征: (1)1682,1758,1834,1910,1986,2062...... (2)28, , 15, , 2, …, -24....... (3)1,1,1,1,1,1,1,1,1,1...... 共同特征:1.后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一个定常数。 2.这个常数可以为正为负,还可以为零。 (二) 新知概念,例题讲解 1.等差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它的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我们就称这个数列为等差数列. 要点:(1)从第二项起; (2))1(a ),2n (a 11≥=-≥=-+-n c a c c a n n n n 或是为常数 (3)同一常数c 。 2.公差: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 “d ”来表示. 请同学们大声说出上例三个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多少 (1)d=76 (2)d= (3)d=0 例1.下列数列是等差数列吗?为什么?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排序》

一、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排序;服装花纹上的排序,环境装饰上的排序,物品包装上的排序,公园中花等草种植的排序等,这些有 规律的排序带给我们生活中的美。孩子们在生活中有意或无意识地会 发现生活中存在一些排序的现象,如:吃饭的碗和盘子周边的漂亮花纹,裙子袖口和裙边的花纹等。而我们教师正是孩子发现、运用和创造这种有规律的美的引导者。幼儿学习排序可以为幼儿建立粗浅的数 学概念做好准备,《纲要》提出“在幼儿的生活中进行数学的学习”,让幼儿在生活里学数学、玩数学、用数学,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和玩乐中初步接受和学习有规律的排序,并鼓励幼儿将之应用于生活。本次活动我尝试把抽象的数学内容变为有趣的游戏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ABAB,ABAB”,这样简单序列的规律 2、通过操作,让幼儿在已排列的物体中找出ABAB的排列规律,并运用推理接着排。 3、让幼儿在自由的探索活动中,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教学难点:找出较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其中包含三层:既含形 状规律,又含颜色规律,以及数量规律的多层次规律。 三、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有按照物体某一特征规律进行排序 的经验:如按照物体的大小规律、长短规律、高矮规律、颜色规律的 排序等。

2、环境材料创设准备;图形卡片,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情景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冬爷爷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礼物,我们快去看看。可是这些小雪花挤在一起难受死了,我们来帮帮它们,给他们排排队好不好啊?小朋友们动动脑筋看看应该怎么排啊? 2、教师出示排序图,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请幼儿用自己 的方式表示出来。 (1)、小朋友看看这些雪花片是按什么规律排序的? (2)、你们能按这个规律用自己的小手来表示吗? 小结:这种按照一定规律把物体排排队的方法就叫做排序。刚才我们都是根据物体大小不同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其实我们还有很多的排序方法,下面我们来一起找一找吧。 (二)、探索部分 1、师:游乐园里,许多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到底藏有什么 样的规律呢?出示课件,请幼儿观察。 (1)、我们先来看看五角星的排列。五角星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照这样的规律继续排下去,下一个五角星是大的还是小的呢? (2)、说出你发现的规律。 (3)、幼儿合作找出课件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4)、小结:可以按照大小、粗细、长短、颜色、高矮进行排

等差数列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最新资料推荐……………………………………… 等差数列

一、选择题 1、等差数列{}n a 中,10120S =,那么110a a +=( ) A.12 B.24 C.36 D.48 2、已知等差数列{}n a ,219n a n =-,那么这个数列的前n 项和n s ( ) A.有最小值且是整数B.有最小值且是分数 C.有最大值且是整数D.有最大值且是分数 3、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1 2 d =,8010042=+++a a a ,那么=100S A .80 B .120 C .135 D .160. 4、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6012952=+++a a a a ,那么=13S A .390 B .195 C .180 D .120 5、从前180个正偶数的和中减去前180个正奇数的和,其差为( ) A.0B.90C.180D.360 6、等差数列{}n a 的前m 项的和为30,前2m 项的和为100,则它的前3m 项的和为( ) A.130 B.170 C.210 D.260 7、在等差数列{}n a 中,62-=a ,68=a ,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则( ) A.54S S < B.54S S = C.56S S < D.56S S = 8、一个等差数列前3项和为34,后3项和为146,所有项和为390,则这个数列的项数为( ) A. 13 B. 12 C. 11 D. 10 9、已知某数列前n 项之和3 n 为,且前n 个偶数项的和为)34(2 +n n ,则前n 个奇数项的和为( ) A .)1(32 +-n n B .)34(2 -n n C .2 3n -D . 32 1n 10若一个凸多边形的内角度数成等差数列,最小角为100°,最大角为140°,这个凸多边形 的边比为( ) A .6 B .8 C .10 D .12

有趣的规律

活动目标: 1、能发现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识别、扩展ABBABBABB\ABCABCABC模式。 2、初步尝试按一定的规律排序创造模式,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知道生活也是有规律的,并乐意去发现并创造生活中的规律。 重点、难点: 能够自创规律模式。 活动准备: 1、多媒体,幻灯片。 2、幼儿操作材料:裁剪好的色卡纸每人一份,小篮子每人一个(星星、桃心、花三种贴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师:今天老师给每个孩子带来了一个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故作神秘)嗯~~到底是什么礼物呢?现在不会告诉你,只要你跟我一起闯关,全部关都闯过礼物就出来啦。你要跟我一起闯关吗?······好,来,准备好咯。 二、第一关,到动物王国去寻找秘密。观察发现,识别、扩展ABBABBABB\ABCABCABC模式,探索规律。 1、第一张幻灯片,发现羊和乌龟排队的规律。 师:小小班的动物正在排队做早操呢,仔细看看有哪些动物在排队,它们是怎么排的?(按一只羊一只乌龟、一只羊一只乌龟的顺序重复排列的规律) 2、第二张幻灯片,发现牛伯伯种花的规律。 师:牛伯伯的花园可漂亮啦,你发现牛伯伯种花的秘密了吗?它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种的?(一朵红一朵蓝、一朵红一朵蓝的顺序重复排列的规律) 3、第三张幻灯片,感知规律的概念。 教师小结:像羊和乌龟排队做操,牛伯伯种花一样,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重复排列的方法就叫有规律的排序。

师:我们的生活中其实也有很多地方是有规律的。比如:每一年都是按照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重复轮回的;若没有特殊情况,我们每一个周的周一至周五都要上学,周六和周日休息;而周一至周四都是8:10左右来到幼儿园学习,下午4:50放学,每一天都是按照这样的规律安排我们的学习时间。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规律。 4、第四章幻灯片,发现乌龟铺路的规律(识别ABBABBABB规律),并帮忙铺下去。 师: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们生活都很有规律,瞧,乌龟正在自己家门前铺一条漂亮的小路呢。它用了哪些石块呢?按什么规律来铺的?一个人铺路有点累,你能帮帮它吗?(一块三角形两块圆形重复排列的规律) 5、第五张幻灯片,发现小羊铺路的规律(识别ABCABCABC规律),并帮忙铺下去。 师:隔壁的小羊看见乌龟家的小路这么漂亮,它也想把自己家门前的小路铺得漂亮一点。我们去看看吧。小羊铺的路跟乌龟一样吗?它又是按什么规律来铺路的?(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重复排列的规律) 三、第二关,亲身感受规律,听口令按指示创造规律。这一关,提醒幼儿先弄清楚是什么规律,看一看,想一想再排队。 1、创设情景,请12名幼儿上台感受男女男女重复排列的方式规律排序。 师:幼儿园要挑选一些孩子去重庆参加幼儿舞蹈表演活动,上车之前老师要求孩子们有规律的排队。按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这样有规律的排队。你们会排队吗? 2、请12名孩子上台感受女男男女男男重复排列的方式有规律的排队。先请6个孩子站成女男男女男男的排列方式,引导幼儿自己发现规律,再接着往下排队。 师:第二组参加表演的孩子,老师要求排队的方法变了,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队的呢?你会按照这样的规律排下去吗? 3、请12名孩子感受(ABBABBABB式)做不同动作的规律排序。 师:表演之前,我们要做一个造型,要求一个站着,两个蹲着。你们会按这个规律排列吗? 4、请12孩子感受(ABCABCABC式)三种不同动作的规律排序。12名孩子站成一排,老师请前三个孩子按口令做动作,后面的孩子观察规律做动作。 师:开始表演啦,其中有一组舞蹈动作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双手头上腕花,一个在胸前腕花,一个在两侧腕花(老师边说边示范动作请前三个孩子做动作)。你们会按这个规律表演吗? 四、第三关,发放操作卡(色卡纸相框,贴纸),个体操作,鼓励创造性学习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