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期末试题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期末试题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期末试题

第1页,共 4 页

第 2页,共 4 页

魏县职教中心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戏谑.(xu a)

撮.土(chuó)震慑.(sh a) B 供给.(g ěi ) 寒伧.(chen )佳肴.(y áo) C 炫.耀(xu àn )逮.捕(d ǎi )参.差(cēn ) D 乘.凉(ch ?ng )遒劲.(j ìng)鞭挞.(t à)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面面相觑

人情事故 励精图治

B 旁征博引 行踪鬼秘 川流不息

C 既往开来 汗流浃背 好高骛远

D 游目骋怀 自惭形秽 搔首踟蹰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

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

,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

,从鲁迅学得

批判的 ,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

A 激情 精神 执着 精神 刚烈

B 精神 精神 刚烈 激情 执着

C 执着 激情 刚烈 精神 精神

D 精神 刚烈 激情 精神 执着

4. 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 舒婷——《致橡树》——诗歌

B 铁凝 —— 《哦, 香雪》——散文

C 毕淑敏 —— 《离太阳最近的树》—— 散文

D 莫言—— 《卖白菜》——小说

5.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学校准备举行冬季运动会,大家都跃跃欲试,体育委员更是(推波助澜)积极组织班级同学报名参加。

B .今天,老师表扬了李笑笑同学,说她很有主见,从不(自作主张)。

C .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态度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D .木船在风浪中剧烈的摇晃着,那人却稳稳地站立着,就像一个身怀绝技的骑士,骑在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上,任凭野马狂奔,他却泰然自若。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B 买苹果的时候,小个儿的孩子都不要。

C 同学们反应的情况,基本是完全真实的。

D 无论是古典名著还是现当代优秀作品精选,其艺术魅力都能感染我们。 7.对下面一段话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 这

是科学的春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A 引用 对比 比喻 排比 借代B 引用 对比 借代 排比 夸张

C 引用 对偶 比喻 排比 拟人

D 引用 对偶 比喻 排比

拟物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体操队的五个小队员,都是十五六岁的小男孩,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B 敢于仗义执言的人,即使有些缺点,我认为也不可与那种少说为佳,明哲

保身的“好好先生”同.日.而.语.

。 C 对于每个青年来说,机遇总是会有的,但是要善于抓住机遇,经过一番拼

班级:

姓名:

考场:

座号:

搏,才能取得成功。否则一旦失去机遇,便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D 王刚同学学习不认真,写文章总是文.不.加.点.。

9.下列有关语文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可以分为立论和驳论。阐明观点的叫立论,反驳观点

的叫驳论。

B 散文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的感情,

集中地反应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C 故事情节是小说的第一要素,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D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10.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偷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

②连平常我喜欢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耳不闻了

③窗外碧水,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D.③④①②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每小题2分,共4分)

登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修悠,独怆然而下。

11.对这首唐诗的语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4.“前不见古人”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土的贤明

君主。

B.“后不见来者”后来的贤明君主也来不及见到。

C.“念天地之悠悠”作者登楼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

D.这首短诗深刻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12.这首唐诗在艺术表现上很出色,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这个“独”字是承两个“前不见"后不见”而来,深刻地表达了他孤独无偶的思想感情。

B.“独怆然而涕下”集中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描绘人物的思想感情。

C.这首诗在用词造句方面,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

不闻。”本诗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道动。

D.本诗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音节抑扬变化,互

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每小题2分,共8分)

在我国960万平方千米土地上,山地占2/3,大致可分为三级台阶。第一级台阶是世界弟一大高原一一青藏高原。第二级台阶从黑龙江最北端开始,

一直到云责高原南部,平均海拔近2000米,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秦岭、大巴山和云责高原。自第二级台阶以东至东南沿海为华东平原,即第三

级台阶。上一台阶都是下一台阶的支撑或庇护伞。青藏高原是我国整个生态

的屏障,它把寒冷空气在这座大墙之外,使它的东面和南面即第二级台阶形

成了优良的生态条件,温暖湿润,物种丰富。而第三级台阶属平原生态系统,现代城市生活基本上都集中在这里,第二级台阶丰富的物种资源为下一级台

阶的平原生态系统提供了生存的物资。三级台阶囊括了地球大多数生态类型,将地球自赤道至极地之间的多数陆地动植物承载其中,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提

供了物种资源。

三级台阶中最关键的是青藏高原,它也是亚洲生态系统的支柱,高原上

的山脉就像一条条大水坝,坝项部几乎都是冰川,既围出大面枳湿地、河流

与湖泊,又有冰雪融水源源不断地补给湿地,形成一个涵养水源的生态系。

水是生命之源,正是这个“大水塔”维持了中国乃至东南亚的整个生物世界

的新陈代谢。但目前的情况却不容乐观,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连年干早,青

藏高原上的许多湖泊湿地渐渐干涸。青海潮是中国第一大咸水湖,现在每年

退水13厘米,干涸的过程中,矿物质析出,若干年之后,过高的矿化度会杀

死湖内所有生物。近些年未过度放牧也导致了草场退化,进一步破坏了活养

水源的生态条件。一旦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草甸消失殆尽,整个高寒草甸将会

被荒漠和沙漠所取代。青藏高原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它就像一堆5-8千米厚

第3页,共 4 页

的碎石馕在转的地球表面,顶端的线速度比平地快很多,所以它的板块碰撞

和地质灾害表现得史加突出。地震、塌方、雪崩、泥石流等比平原剧烈得多,常有半面山坡倾倒而下,山坡上的树木成片成片地随之被连根披起。20世纪80年代西藏通麦一次大方造成87辆汽车和5辆装载机被埋,我们经过塌方区

时也很紧张。由于气候变迁和人类无序开发,青藏高原植盖率大大降低,风

沙危害逐年增大。在109国道,沙子被吹到道路当中,堆积起来,经常能看

到推土机在这里清沙。将来青藏铁路很可能也遇到这种情况,维护起来相当

国困难。全球变暖,雪线缩,使许多5000米的雪山岩石课。冰融水量减少,

许多湿地与河流干,缺水的居民只能搬家。

云南省号称“植物王国”,但看到的绿色与之并不相符。云南省只有西

南部的森林长势良好,而中东部大部分植被很稀疏,干热河谷和干荒地区生

态更加脆弱,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在克斯特地形区的土层根薄,很容易被侵蚀。著名的云南石林,看上去虽然壮观,但从生态的角度去看,不过是一片

石漠,在云贵许多地点,正在形成大量新石漠区。红色土壤流失后,裸露出

灰色的石灰岩,就像动物被剥去了皮肉,剩下肉架一样,比沙漠更难治理。

在云南宏德地区的热带雨林,人们砍掉它改种农作物,这样做是捡了芝麻,

丢了西瓜。热带雨林是地球最重要而且无法替代的生态系统,农作物能够带

来的经济效益与之比不可同日而语。这里的湿地、湖泊也在退缩消失,以前

碧波荡漾的纳帕海現现在已消失不见。经询问才知道,是无序开发把地下水

系破坏了,就像在我们的盆底钻一个孔,高原湖盆的水全部掉了。

13.根据文意,下列认为“三级台阶中最关键的是青藏高原“的理由,

错误的一项是()

A.青高原是内蒙古高原至云贵高原和华东平原的支撑或庇护伞。

B.青藏高原是我国整个生态的屏障,能为形成温暖湿润、物种丰富的生

态环境提供条件。

C.青高原的生态类型丰富,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绝大多数的物种

资源。

D.青高原上的山脉形成的生态系统持了二、三级台阶生物世界的新陈

代谢。

14.根文意,不属于“目前况不容乐观”的一项是()

A.青藏高原上的许多测治湿地渐渐干涸,整个高寒草甸被荒漠和沙漠

所取代。

B.气候变迁和无序开发使青藏高原植被覆盖率大大降低,风沙危害逐年增大。

C.云贵地区许多地点,生态脆弱,水土流失相当严重,正在形成大量新石漠区。

D.无序开发使热带雨林减少,地下水系被破环,湿地、湖泊也在退缩或消失。

1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整个生态格局可分为三级台阶,三级台阶之间相互依存。

B.过度放牧、无序开发等人为因素破环了生态条件,进一步引发了生态危机。

C.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得青藏高原板块碰撞和地质灾害表现得更加突出。

D.形成大量断石漠区和热带雨林遭到破坏,都反映出我国生态现状十分严峻。

16.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推护和优化青藏高原涵养水源的生态系统,对我国整个生态系统极为重要。

B.如果雪线继线退缩,将导致湖泊、湿地,有可能使水中生物遭受灭顶之灾。

C.推行节约用水的有效措施,可维护地下水系,支撑青藏、云贵高原的生态系统。

D.保护热带雨林,适度开发生态旅游,既有经济效益,又很好地维护了生态系统。

四、现代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圆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示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

第4页,共 4 页

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

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

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加重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

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

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

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

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

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

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

第5页,共 4 页

第 6页,共 4 页

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 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每空一分共2分)

供给(

) 撑持( )

2. 该文段写了三件事,这三件事按顺序依次为:(每小题2分共6分)

3. 该文段的主要内容怎么样?(3 分)

4. 该文段运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有

描写、 描写等。(每空1

分共2分)

5. 分析下列一句话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 分)

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五、应用文写作(共8分)

1.2019年10月10日张东按照合同向房东缴了2019年第四季度的房租1200元,请你代替房东刘伟写一张收条,(4分)

2. 张敏同学因重感冒,医生建议休息三天。请你代张敏写一张请假条,向班主任应老师请假。(4分)

六、作文(60 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住进一套宽敞的新房是幸福的,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是幸福的,静静地看一

本自己喜欢的书是幸福的 ----- ,幸福就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请以“感受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

6. 该文段选自课文

,作者 ,因话剧

的创作,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 ”的光荣称号。(每空1分共4分)

班级:

姓名:

考场:

座号:

第 7页,共 4 页

语文《基础模块上》答案

一.1---5 D D D B C 6---10 D C B B B

二、11—12 D B

三、13—16 C A C C

四、1 jǐchēng

2 母亲筹钱送“我”上学

母亲含泪送三姐出嫁。

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

3 母亲为子女所做的几件感人事例表现了母亲对子女无

私而深沉的爱。

4 语言动作

5 运用一系列动作隐含着母亲送女儿出嫁时依依不舍的

内心活动。

6 《我的母亲》老舍《龙须沟》人民艺术家

四.作文略

第8页,共 4 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试题

第1页,共6页 第2页,共6页 ☆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基础知识用(对一题得4分,共20分) 1、《读书人是幸福人》对“睿智”中“睿”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ru ì) 聪明 B 、(ji ǒng )明亮的 C 、(ru ì) 看得深远 D 、(ru ì) 有智慧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凌宵花 废墟 懊丧 B. 做窠 稠密 雾霭 C. 流岚 虹霓 绿阴 D. 自许 孱头 冠冕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 .我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来炫耀自己。 B .我们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C .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D .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语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 .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显出一点进步了。 B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的冠冕些,也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C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D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5、《项链》最后说出项链是赝品,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 ) A .证明一件偶然的小事使马蒂尔德吃尽苦头。 B .揭露佛莱思节夫人的虚荣心理,致使马蒂尔德上当受骗。 C .深化了主题。既嘲讽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理,也对马蒂尔德给予深刻的同情。 D .掀起波澜,揭露资产阶级社会的丑恶行径和虚伪,教育人们谨防上当。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 分) 1、《拿来主义》的作者是 ,原名 ,是我国现代伟大的_____ 家,_____家,_______家。 2、《项链》的作者是 国著名小说家 。 3、《致橡树》是 的代表作品之一。 4、《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_______所著。 5、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小说的三要素。 6、《荷花淀》作者 ____________,《一碗清汤荞麦面》作者是 _____作家_________. 三、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每题2分,共10分) 1、锲而舍之, _____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 2、匪女之为美,________________。 3、君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青,取之于蓝,___________.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根,紧握在地下;叶, ___________________ 。 5、昔我往矣,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雨雪霏霏。 四、阅读理解(第1-2小题各3分,第3小题4分,共10 分) 下面是曾宏雁 《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的一段文字,请阅读后完成各题: 大家都知道,今天是西方人的情人节,但你们知道这个节日的来历吗? 相传这个节日源自于英国。公元270年,一个名叫瓦伦泰因的年青基督徒,因为反抗罗马统治者的专制而遭到逮捕。狱中,他和监狱长的女儿发生了恋情。随着刑期的临近,和自己心爱的姑娘诀别的日子也迫近了。就在他2月14日临刑之前,他给自己的心上人写了一封情书,述说了自己的情怀,之后便昂首走上了刑场。从此,基督教徒们为纪念这位为了自由而献出生命的年轻人,就把2月14日这一天定为情人节。 还有,你们知道我们中国的情人节是哪一天?我们中国是将传统的七夕节作为情人节。我想,我们在接受西方文化的时候也不应该忘记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你们说对吗? 在孩子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们的心悦诚服。我顺手把手中的那支玫瑰放回课桌,并落,学生们都会意地笑了。 ………………. 我将这束红色的玫瑰轻轻地捧起,幸福随着淡淡的花香渗入我的心间,快乐伴着花朵灿烂的笑容萦绕着我的情感,在幸福和快乐簇拥下,我的心向孩子们的心贴近着。 孩子们的祝福是美好的,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以美好的心态来对待孩子 孩子们呢? 选择或回答问题 1、西方情人节和中国情人节时间是﹙ ﹚ A 、2月14日和农历正月15日 B 、2月14日和农历7月7日 C 、3月14日和农历7月7日 D 、4月14日和农历7月7日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字词练习

咆哮( ) 瑰丽( ) 蕴涵( ) 真谛( ) 告诫( ) 吞没( ) 驰骋( ) 漩涡( ) 霎时( ) 刹那( ) 寒噤( ) 雾霭( ) 轧钢( ) 汩汩( ) 潺潺( ) 2. 翱翔( ) 憧憬( ) 殷切( ) 用膳( ) 懒惰( ) 遐想( ) 阐明( ) 窒息( ) 疆界( ) 禁锢( ) 亢奋( ) 冥想( ) 陶醉( ) 狭窄( ) 寻觅( ) 3. 掩卷( ) 肺腑( ) 杈子( ) 牦牛( ) 朝觐( ) 瞅见( ) 保佑( ) 忐忑( ) 狩猎( ) 腹腔( ) 咣当( ) 颤抖( ) 沉甸甸( ) 蹊跷( ) 5. 惊鸿一瞥( ) 嫩蕊( ) 熨帖( ) 濒临( ) 所向披靡( ) 赘语( ) 禅偈( ) 水光潋滟( ) 不虞之隙( ) 惬意( ) 裨益( ) 酽黑如漆( ) 6. 潸然泪下( ) 采撷( ) 倔强( ) 吮吸( ) 间隙( ) 黑黝黝( ) 震慑( ) 缚住( ) 茁壮( ) 贫瘠( ) 枯萎( ) 凋落( ) 犀利( ) 栖身( ) 驾驭( ) 柔韧( ) 布帛( ) 搁置( ) 譬如( ) 贬意( ) 山岚( ) 裨益( ) 窘迫( ) 狷躁( ) 团簇( ) 繁衍( ) 粲然( ) 7. 尺牍( ) 憎恶( ) 逻辑( ) 斟酌( ) 岑寂( ) 烹调( ) 蕴藉( ) 锱铢( ) 8. 狭隘( ) 跋涉( ) 闲暇( ) 慰藉( ) 麻痹( ) 戕害( ) 斑斓( ) 符录( ) 9. 慨然( ) 门槛( ) 管辖( ) 确凿( ) 应酬( ) 作揖( ) 荒谬( ) 踊跃( ) 倒涎( ) 咀嚼( ) 沟壑( ) 清沁( ) 10. 遁辞( ) 卦辞( ) 懦夫( ) 鲁钝( ) 玄奘( ) 遇难( ) 11. 姗姗而来( ) 接洽( ) 娓娓而谈( ) 反馈( ) 携带( ) 12. 孵豆芽( ) 萎缩( ) 獠牙( ) 蓓蕾( ) 城隍爷( ) 忏悔( ) 瞩望( ) 凛凛( )

(完整版)中职语文上期期末考试试题

会理现代职业技术学校2013——2014年度上期期末考试试题 科目《语文》 (适用于2013级就业班)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高级专业班姓名:考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供给.(jǐ)冠.者(guàn)燠.热(yù)奖券.(quàn) B、挣.扎(zhēng)戍.边(shù)侍弄.(lòng)瞥.见(piē) C、槁暴.(pù)宁谧.(mì)逶迤.(yí)饿殍.(piǎo) D、舞雩.(yú)鼓瑟.(sè)碾轧.(yà)娇嗔.(chēn)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敷衍款待惦念嘱咐清清爽爽 B、嘟哝储存粘亲娇嗔不辞劳苦 C、连络铿尔遒劲訇然本末倒置 D、药捻铁锨撮土皱摺踽踽而行 3、下列句子中,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规模相当大的百货商场里人来人往,挤的不可开交 ....。 B 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还不是差强人意 ....。 C 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竟和一个盗窃犯同心同德 ....,半年之内偷了三辆车。 D 改革开放以来,新事物层出不穷 ....,我们必须注意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从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B、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飘渺。 C、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 D、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5、下列对课文的说明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母亲》是莫言先生回忆母亲的散文,语言质朴,情真意切。 B、《哦,香雪》抒情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也是毕淑敏的成名作 C、《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富于哲理的散文,作者融情于景,表现了对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忧虑。 D、《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记录的是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 6、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句是() A、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拟人 B、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这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夸张 C、每次,我总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移用 D、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反复 7、下列语境中,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 A、中职毕业前夕,李欣送了一张照片给张琳,并在照片后面写了以下文字:张琳同学 惠存。 B、一位初次给报刊编辑投搞的作者,在所寄稿件中附了一封短函:谨将拙稿寄上,敬 请拜读,欢迎斧正。 C、一个购物中央在大门口立牌子,上面的文字为:价廉物美,童叟无欺,欢迎惠顾! D、一些外地教师将来学校参观,学校在校门口持了一幅标语:欢迎各位老师光临我校! 8、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_______处于被动、从属地位,_______处于主动、主体地位,这_______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观的一道分水岭,_______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一条分界线。主体性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_______,我们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中,要实施主体性教育。

(完整版)中职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期末试卷

2010 ---- 2011 年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5分 A. 她第一次听青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 B. 泉源长年为我送来清凉的慰籍。 C. 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D. 在自学的过程中要知难而进,契而不舍。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 ? ? 的结果,它已成为我国奥运会场馆的标志性建筑。 B. 重庆三面临江,一面靠山,既有水的柔情,又有山的险峻,显现出 别具匠心 的风格。 ? ? ? ? C. 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候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 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 ? ? ? ? D. 三年时光匆匆离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 ? ? ? 1. A . 面加点字的注 音, 有错误的一项是 寻觅(m i ) ) 迸(b e ng)发 B . 毛骨悚然(scng ) 蹒(m a n)跚 堕(zhu i )落 C . 小心翼翼(y 1 ) 自诩(x u ) 心扉(f e i) D . 骇(h a i )人听闻 孕(y u n)育 凛冽(li e) 2. 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不禁潸然泪下。 4、以下作家作品国别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空中楼阁》一一毕淑敏一一中国 B《我愿意是急流》——裴多菲---- 匈牙利 C《项链》一一莫泊桑一一俄国 D《拿来主义》——朱光潜——德国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有如向地壳________ 宝藏。 ②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________ ,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③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________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只要拥有希望,一切都将过去。 A.寻找悲鸣尽管 B.寻求悲号尽管 C.寻找悲号但是 D.寻求悲鸣但是 _ 填空。每空1分,总分10分 、 1、(),()?爱而不见,骚首踟蹰。 2、《拿来主义》的作者是(),原名()。 3、《》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 4、《致橡树》作者是(),是()诗派的代表人物。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第一单元知识点

基础模块(上)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注音: 敷衍 ..撮.土窘刮痧.绞.脸惦.念 廿.位臀.部燠.热污秽.狭隘.泾渭 ..分 明潜.心木橛.子嘟哝 ..踽.踽黑黢. 黢锲.而不舍箢篼 ..寒风凛冽.朴.刀瞥蔫噎绺窥乍唾 殷丧强供横斗 当夹禅露抹咽数秤沓难臭壳校冲兴卷 二、字形: 食不腹尽心血群蚁排穷年 券卷抗亢炕伉肮坑吭杭贩版板扳绌黜拙茁戳戮谬炯迥遐暇瑕 三、解释下列词语: 家当燠热 抽噎嘟哝 踽踽绺 黢黢木橛子 弥高箢篼 锲而不舍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群蚁排衙 迥乎不同气冲斗牛 四、文学常识: 1、《我的母亲》体裁是,以为序精心组织材料,以为线索,多侧面、多角度地描写了母亲的一生。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老舍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小说)《茶馆》、《龙须沟》(话剧)等。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2、《好雪片片》是一篇(体裁)文章刻画了一位外表污秽,境况凄凉但心底善良的的形象,文章结尾揭示了本文的中心即 。 林清玄(1953—),笔名秦情,名字来源:清而不玄。台湾高雄人。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 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在云上》《心田上的百合花》等。 3、《卖白菜》的体裁是,线索是。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他的成名作是长篇小说有 他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4、《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体裁是。 臧克家(1905.10.8~2004.2.5),汉族。曾用名臧瑗望,现代诗人,以一篇成名,是诗人闻一多先生的高徒。被誉为“农民诗人”。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茅盾等前辈的好评;次年,诗集《罪恶的黑手》问世,从此蜚声诗坛。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汉族,原名闻家骅,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五、知识点: 1、汉字的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分为、、3部分。汉语拼音方案列出了普通话的个声母和个韵母。 2汉字的构造方法主要有还有其中为最多,占汉字的80﹪以上,其组合方式有以下六种:、、、、。 3、人们常用的两种阅读方式是:、。 4、查字典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期末试题

下载可编辑

魏县职教中心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戏谑.(xu è) 撮.土(chuó) 震慑.(sh è) B 供给.(g ěi ) 寒伧.(chen ) 佳肴.(y áo) C 炫.耀(xu àn ) 逮.捕 (d ǎi ) 参.差(cēn ) D 乘.凉 (ch éng ) 遒劲.(j ìng) 鞭挞.(t à)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面面相觑 人情事故 励精图治 B 旁征博引 行踪鬼秘 川流不息 C 既往开来 汗流浃背 好高骛远 D 游目骋怀 自惭形秽 搔首踟蹰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 , 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 ,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 ,从鲁迅学得 批判的 ,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 。 A 激情 精神 执着 精神 刚烈 B 精神 精神 刚烈 激情 执着 C 执着 激情 刚烈 精神 精神 D 精神 刚烈 激情 精神 执着 4. 下列作家 、作品、体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 舒婷——《致橡树》—— 诗歌 B 铁凝 —— 《哦, 香雪》——散文 C 毕淑敏 —— 《离太阳最近的树》—— 散文 D 莫言—— 《卖白菜》——小说 5.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学校准备举行冬季运动会,大家都跃跃欲试,体育委员更是(推波助 澜)积极组织班级同学报名参加。 B .今天,老师表扬了笑笑同学,说她很有主见,从不(自作主)。 C .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态度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D .木船在风浪中剧烈的摇晃着,那人却稳稳地站立着,就像一个身怀绝技的骑士,骑在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上,任凭野马狂奔,他却泰然自若。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B 买苹果的时候,小个儿的孩子都不要。 C 同学们反应的情况,基本是完全真实的。 D 无论是古典名著还是现当代优秀作品精选,其艺术魅力都能感染我们。 7.对下面一段话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 这 是科学的春天!我们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A 引用 对比 比喻 排比 借代B 引用 对比 借代 排比 夸 C 引用 对偶 比喻 排比 拟人 D 引用 对偶 比喻 排比 拟物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体操队的五个小队员,都是十五六岁的小男孩,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B 敢于仗义执言的人,即使有些缺点,我认为也不可与那种少说为佳,明哲 保身的“好好先生”同.日.而.语. 。 C 对于每个青年来说,机遇总是会有的,但是要善于抓住机遇,经过一番拼 班级: 姓名: 考场: 座号: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

一、我的母亲 老舍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4、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由名人对母爱的描绘: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乔治?艾略特活动一:悠悠母爱,丝丝缕缕牵扯不断,让我们拾取其中一段,为爱下一个注解,描绘我们的母亲。 二、课文探究 1、作者简介: 2、思考一:老舍笔下的母亲是怎么样的一个形象? 美国作家惠特曼曾经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那么老舍身为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母亲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他的母亲对他是否跟惠特曼说的一样? 作者笔下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母亲形象:她勤劳诚实而且做事认真仔细,她热情好客而且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的感情内敛而深厚…… 思考二:(探讨)你的母亲与作者笔下的母亲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在我们出生之前,我们的父母并非像他们现在这样乏味。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在为我们张罗,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承受着在我们眼中看来理所当然的一切,并在不断接受我们因不满生活所发出的唠叨、牢骚。但,血浓于水,正是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三、深入探究 1、探讨母亲对老舍的性格影响 面对这一切,大作家老舍先生心存感激。下面,你们能告诉我,母亲给了老舍哪些方面的生命教育吗? 明确:四个方面——(1)第9节,“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2)第10节,“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3)第12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4)第17节,“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2、写作顺序: 明确——时间顺序:母亲出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我廿七→七七抗战→去年→今年。 四、重点研习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第三单元测试

《语文基础模块下》 襄阳铁路工业学校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命题:乔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二、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三、A.阜盛(fù)敕造(chì) 契约(qiè) 引吭高歌(kàng) 四、B.笑靥(yè) 盘螭(lī) 纨绔(kuà)咫尺天涯(zhǐ) 五、C.茶峒(tóng) 沮丧(jǔ) 竹篙(gāo) 强弩之末(nǔ) 六、D.槲树林(hú) 暧昧(mèi)屯戍(shù) 大模大样(mú) 七、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八、A.埋怨脉博兴致大坝合拢 九、B.狼籍俨然诽谤孽根祸胎 十、C.分量厮混笼照丰富多采 十一、D.提防膏梁拾缀声嘶力竭 十二、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十三、①翠翠是一位犹如山间清泉般的船家少女,她对爷爷体贴入微。 十四、②襄阳才子郑交甫偶遇汉水女神赠佩玉定情的美丽传说在当地广为 十五、③语文活动是语文知识应用的验证,对语文活动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实际语文能力的水平。 十六、④他非常专心地写生, 野地里刮起风沙来也不理会。 十七、A.明净留传应用以至 十八、B.纯净留传运用以致 十九、C.纯净流传运用以至 二十、D.明净流传应用以致 二十一、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二十二、A.今春这座城市用电紧缺的主要因素是河流枯水现象严重以及城市用电负荷陡增。 二十三、B.我国的教育自古以来都是从教写字和写好字开始的,字写得好,常常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或教育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十四、C.阿蒂亚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几十年的情况证明,油价大起大落,不但对石油消费国不利,对生产国也有影响,保持油价的稳定符合双方的利益。 二十五、D.各国推行的新法规为投资者提供了法律武器,投资者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对付十那些行为不端的公司,保障及提高他们的长远利益和投资风险。 二十六、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二十七、A.他讲写文章要“惜墨如金”“文不厌改”。前者要求“精约笔墨,词正而理备”,后者要求“反复修改,言畅而意美。” 二十八、B.“老师,”我低声说,“您原谅我这一次吧!”

(完整版)中职语文上期期末考试试题

会理现代职业技术学校2013―― 2014年度上期期末考试试题 科目《语文》 (适用于2013级就业班)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高 _级__________ 专业_班姓名:__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供给 (j。冠者(gu m)煥热(y d奖券(qu cn) B、挣扎 (zh 引g) 戍边(sh d侍弄(1 eng) 瞥见(pi e C、槁暴. (p d宁谧(mi)逶迤(y D饿殍(pi ao) D、舞雩(y u)鼓瑟(s e) 碾轧(y m娇嗔(ch e)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敷衍款待惦念嘱咐清清爽爽 B、嘟哝储存粘亲娇嗔不辞劳苦 C、连络铿尔遒劲訇然本末倒置 D、药捻铁锨撮土皱摺踽踽而行 3、下列句子中,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规模相当大的百货商场里人来人往,挤的不可开交..。 B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还不是差强人意...。 C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竟和一个盗窃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车。 D改革开放以来,新事物层出不穷,我们必须注意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从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刻已经中奖 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B、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飘渺。 C、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 D、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5、下列对课文的说明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母亲》是莫言先生回忆母亲的散文,语言质朴,情真意切。 B、《哦,香雪》抒情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也是毕淑敏的成名作 C、《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富于哲理的散文,作者融情于景,表现了对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 忧虑。 D、《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记录的是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的散 文集 6、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句是() A、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拟人 B、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这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 花。夸张 C、每次,我总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移用 D、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反复 7、下列语境中,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A、中职毕业前夕,李欣送了一张照片给张琳,并在照片后面写了以下文字:张琳同学 惠存。 B、一位初次给报刊编辑投搞的作者,在所寄稿件中附了一封短函:谨将拙稿寄上,敬 请拜读,欢迎斧正。 C、一个购物中央在大门口立牌子,上面的文字为:价廉物美,童叟无欺,欢迎惠顾! D、一些外地教师将来学校参观,学校在校门口持了一幅标语:欢迎各位老师光临我校! 8、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 _____________ 处于被动、从属地位,___________ 处于主动、主体地位,这_____________ 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观的一道分水岭, ________________ 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一条分界线。主体 性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 _____________ ,我们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中,要实施主体性教育。 A、不就不仅还因而 B、不是而是既也于是 C、是还是不但而且因此 D、与其说不如说虽然也因此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湛江市爱周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中职期末考试试卷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适用班级: 12计机班、12设计班、12汽修班、12楼宇班本试题卷共七大题27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命题:方晓霞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别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 一、基础知识(2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 断章取义.(yì)强聒.不舍(guā)掠.夺(lüè) B 不能容赦.(shè)痀偻 ..(gōu lóu)闲游浪荡.(dàng) C 不旁骛.(wù)蜩.翼之知(tiáo)教诲.(huǐ) D 亵渎 ..(xièdú)不二法.门(fǎ)羡.慕(qiàn)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蘸水缺撼罅隙孵化. B 掐丝贮藏辐员寻觅 C 贮藏涂墁车辙驱谴 D 暄嚣蒂部搀和倒霉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个是( ) A 疏疏朗朗:形容线条稀疏的样子。 B 细琢细磨:仔地研究和思考。 C 推陈出新:推出陈旧的,创造新的。 D 专心致志:心思专一,一心一意,精力集中地做事。 4、下列短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炎暑逼人奇珍异品赏心悦目冰消雪化 B 明净如意灵花异草若断若续结构巧妙 C 呕心沥血斩钉截铁披荆斩棘惊心动魄 D 炯炯有神精神饱满绿草如茵翩翩起舞 5、选出与下面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 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花形小,绿白色或淡黄色,不耀眼。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

《永远的校园》 教学目的: 1.了解北大,走近北大,感受北大,思考北大 2. 借助演讲、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思辨说理的能力 3.对比谢冕心中的北大与现实中北大的差异,并揣摩这种差异的根源,从而树立正确的大学观、人生观 教学难点: 如何看待理想中北大与现实中北大的差异 教法与学法: 1.课型:讲读课、公开课、研讨课、活动课 2.教法:质疑、讨论、辩论 3.教具及能力培养方向: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音频、视频及文字材料);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诵读文章,感知大意;第二课时主要展开拓展、延伸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03年2月25日,在首都北京发生了二起震惊中外的爆炸案,先后发生在清华大学的荷园餐厅和北京大学的农园餐厅,虽然比不上恐怖份子驾机撞毁世贸大楼那样引人注目,但在很少发生恐怖流血冲突的中国大陆来说,这的确也算得上是惊天动地的事情了,最引人深

思的是:恐怖份子为什么要选择清华和北大进行作案呢?案情侦破之后,答案浮出水面,而这个答案竟让人哭笑不得,因为犯罪谷子声称:“制造爆炸案的目的是为了出名。” 对于这起事件,我不想多作分析了,我只是想说:为什么炸清华、北大就能出名呢?那是因为这两所大学太有名了,本身就是名望的象征。我们这就容易理解了:为什么从古至今那些杀人的罪犯很少留下姓名,而刺客荆轲的故事却被广为传诵,不仅仅是因为荆轲的大义凛然、高风亮节,还因为他刺杀的对象是权倾天下、赫赫有名的秦王。 的确,清华、北大太有名气了,不仅是每一位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就连没有丁点儿文化常识的人可能也会对他们肃然起敬。江泽民同志作为一国主席,日理万机,我不知道他曾去过哪些大学,但我知道北大他是去过的,就在北大建校一百周年的校庆典礼上,还作了热情扬溢的讲话,因此,才有了我们课本上这篇文章。 大凡有名望的人、事、物都难得一见:比如卢浮宫珍藏的那些传世珍品;比如我们的局长、县长、市长或者更高的官员。于是我们容易对那些有名望的东西产生神秘感,认为他们与众不同,认为他们超凡脱俗,认为他们高不可攀,或许真的如此,或许未必竟然。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北大著名学者、中国当代著名诗歌理论家、朦胧诗派的倡导者谢冕先生用他的眼、他的手、他的心为我们搭建的北大校园,去感受北大的那一份脱俗和平凡吧! 二、感受北大

中职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中职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收回。 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 一、(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尽打(jìn)着力(zhuó)衔着(xián)缜.密(sh èn) B 百舸争流(gě)瞠.目结舌 (táng)戏谑(xuè)琐碎(suǒ) C 和着水(huó)禁得起(jīn)倘若(tǎng)譬.如 (pì) D 挥斥方遒(qiú)妍媸(chī)瑕疵. (cī) 诲.人不倦 (hu 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断壁颓垣偃旗息鼓振聋发聩好高骛远 B.磬竹难书尚待商榷却之不恭寒宣 C.怡笑大方湮没不闻敷衍塞责专程谒见 D.风驰电掣腾挪跌宕直接了当自惭形秽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①“爱我家乡”演唱会上,刘大成把他浓厚的感情___在他的歌声里,现场观众都被深深地感动了。 ②阴气森森间,-------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 ③一生中能有这样的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___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__已经是幸福的了。 A、贯注延续如果/就 B、灌注延续即使/也 C、灌注承续如果/就 D、贯注承续即使/也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B.美国科学家最近在实验中发现,若物体距离人约四、五十米以内发出声音,人脑就会视听混淆。 C.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 D.作为一家拥有近60年历史的国际电子产业巨头,日本索尼公司不可能不知道侵犯其他企业专利权将意味着什么? 5、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恰当的是() A、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B、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C、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学习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可思议的。 D、面对这让我们叹为观止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盛宴”。 6、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看见老师很高兴,急忙上前打招呼。 B.为了确保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对我市各大商场的食品进行了抽查。 C.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15年的创作历程,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尽管自己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但我创作的活力之源是与党和政府的关怀分不开的。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纳米热”遍及全球。一时间,____,纳米科技在我国也逐渐受到重视。现在,以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注册的公司已达近100个。____ 。虽然我国在纳米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试卷

③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中职基础模块上册语文试卷④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设问对偶比喻反问 B.比喻 A.拟人对比反语 设问对偶比喻 D.拟人 20一、选择题(分) C.比喻对比反语反问)1.选出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7.在下列空白处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èng)亘古不变(g)黑黢黢(qū) A. 殷红(yīn)遒劲(jìn....ǔ)踽踽而行(jú)蠕动(r B. 污秽(huì)吮吸(shǔn).....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入绿油油的倒)不落窠臼(cháo() 打烊(yáng)山脊jí)眼C.瞥(pi ě....影,,就连我自己也在那闪闪的绿色之中了 在握(头(孱càn)胜券juàn) D.寒伧(chèn) 炽热(chì)....A、天空中的艳阳洒下金辉一片 B、大地像一块鲜艳的地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寂莫敷衍残羹冷灸A、脉膊 C、碧绿的江水推挤着船舷 D、天空和地面整个绿成一片 皱褶B、慰籍雾蔼游目聘怀 C、渲染尸骸委曲求全逶迤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再接再励笑魇战栗D、赡养A、作为中国最成功的运动员,邓亚萍获得了4块奥运会金牌,是目前中国选手中得到金牌) (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最多的。 你所做的一切非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做错任何事情,B、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几家银行。 应该坚信坚持就是常有益, 可能遭到别人的歪曲、嫉妒;方向正确,付出努力, C、同学们从心里由衷地佩服居里夫人。 胜利。D、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耐心教育和帮助下,终于使他幡然醒悟了。 也只要就因为 A. 就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不但都B 也就如果 A.、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指的施耐庵《三国演义》、罗贯中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 就都C. 即使仍只要记》、曹雪芹的(红楼梦》。 就因为仍就D. 即使B.《我愿意是激流》的作者是意大利的裴多菲。())(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4. C.小李杜是指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大李杜是指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的勇气,客服重重困难,区探索大自然的奥秘。A、这些年轻科学家以无所不为D.孙犁的小说写景和抒情融于一体,充满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其小说代表作....有《荷花淀》。,风华正茂。、这些足球队员,都是十六七岁的小伙子,豆蔻年华B....10.下列句子中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他们欲壑难填置党纪国法于不顾。C、经济犯罪分子往往见利忘义....A、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那些村霸、镇霸犯下了耸人听闻D 的罪行,早该镇压了。....B.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5C、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提出了不少改进食堂服务质量的意见,并 A.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8课《雷雨》教案

《雷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戏剧单元学习的要求。 2.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的简介。 能力目标: 1.体会时间、场景、人物和矛盾冲突的集中,是剧本的基本特征。 2.反复朗读,进入角色,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生动性特征。 3.通过证言的品味来分析周朴圆、鲁侍萍的个性特点。 4.认识资产阶级伪善、冷酷、凶狠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家庭生活,从而认识旧社会制度的黑暗和罪恶。 5.研读重要“舞台说明”,认识其在剧中的作用。 德育目标: 通过分析剧本的矛盾冲突,认清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揭示这种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罪恶。 教学重点: 1.把握人物语言的潜台词。 2.学习起伏跌宕的戏剧情节,紧凑的戏剧冲突和周仆圆、鲁侍萍的性格刻画。 教学难点: 1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揭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腐朽性。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戏剧的有关知识。 2.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的介绍。 3.梳理节选部分的剧情,抓住戏剧冲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电影《雷雨》高潮部分的影片剪辑,使学生初步感知《雷雨》,快速进

入情景。 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带着梦幻,带着热情,带着爱恨无奈,在一个残酷的牢笼里憧憬、挣扎,最终却成了一出惊心动魄的悲剧的牺牲品……这就是年仅二十三岁的曹禺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创作的四幕剧《雷雨》。它在中国演了七十多年,却经久不衰。它除了生命的毁灭和黑暗之外,究竟还有多少个难解之谜,究竟还能给我们多少人与人性的启示。今天,我们一起以探究者的身份走进《雷雨》,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解题 多媒体显示: 1.戏剧知识介绍 戏剧是一门怎样的艺术?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文学剧本。 戏剧的要素主要包括: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形象。 中国的戏剧,古代与现代差别迥异。古代戏剧称为“戏曲“,主要包括南戏、杂剧、传奇以及各种地方戏。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和舞剧等,其主体是话剧。戏剧按表现形式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按内容形式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分为现代剧、历史剧、儿童剧等;按篇幅分为多幕剧、独幕剧。 2.曹禺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我们杰出的剧作家。1933 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写出震惊文坛的处女作《雷雨》,1935年夏,又创作出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悲剧《日出》。两部作品的相继问世,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以后他又陆续创作出了《原野》《蜕变》《北京人》等剧本。解放前,曹禺和老舍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其后又创作了《明朗的天》《胆剑篇》(与人合作)《王昭君》等剧本。 3.有关《雷雨》 戏从封建资本家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和后母蘩漪的乱伦关系面临破裂开始。这罪恶的根源却要追溯到三十年前。三十年前周朴园还是个大少爷,诱骗了女仆侍萍并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后来为了和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结婚,将遭受他凌辱的侍萍,在大年三十晚上赶出家门。大儿子被保留下来,

中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中职语文诊断考试模拟题 第一部分 听力(10分,共3个小题,其中第1、2题每题2分,第3题6分)。 根据你所听到的文段《我的信念》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各题。(文段共读两遍) 1、文段中,“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这“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 )(2分) A.对真理的探索 B.创造力 C.自身的压力 D.感染力 2、文中的主人公发明了什么?( )(2分) A.镍 B.钠 C.镭 D.镁 3、听文段中的内容,回答如下问题:作者认为对待生活应有哪两种态度?(6分) 答: 第二部分 语文知识积累及应用(24分,4—12小题2分一个,第13题6分) 4.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孤寂.(j ì) 战栗.(s ù) 深渊.(yu ān ) 欣.然(x īn ) B 、引.领(y ǐn ) 赐.予(c ì) 遏.制(è) 饥肠辘辘..(l ù) C 、木屐.(j ī) 履.痕(n ǚ) 惆怅.(ch àng ) 不遑.启居(hu áng ) D 、执拗.(ào ) 摇曳.(y è) 噙.着(q ín ) 驽.马十驾(n ú)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嘟哝 爆躁 唾沫 抽噎 B.核准 算帐 秤杆 流岚 C.罗嗦 衣襟 粗造 哽咽 D.联络 蹒跚 慰藉 燠热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咬文嚼字有时候是一个坏习惯,______ 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________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_____ 思 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______,情感还没有凝练。 A .所以 必须 表现 透彻 B .虽然 必需 表示 精确 C .虽然 必须 表现 精确 D .所以 必需 表示 透彻 7.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石景山区开办了北京第一家打工子弟学校,招收了126名新生,但这对8万多名打工子弟来说,实在是不足挂齿.... 。 B .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 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C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单位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与先进单位相比,那就黯.然失色... 了。 D .本次冬奥会,某国派了不少运动员参加比赛,可结果呢,别说金牌,连前六名都未捞到一个,简直是滥竽充数.... 。 8.甲中学会致函乙中学学生会主席王峰,邀请他参加甲中学学生代表大会并介绍乙中学学生会工作经验。可开会前夕王峰病了,为此,他写信给甲中学学生会,说明不能到会的理由。下面四种表述哪一种得体( ) A.因病不能到会,不能为大会助兴,深表遗憾。 B.因病不能到会,不能为大会助兴,深表歉意。 C.因病不能光临,不能为大会效力,深表歉意。 D.因病不能到会,错失学习良机,深表遗憾。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暧的《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意味着人类进入了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达成了高度共识,面对现实迎接挑战以造福子孙后代。 B.要学好语文,必须重视阅读,而我们往往只是强调做题,其实,题目即使训练得再多,也是得不偿失的。 C.为了防止这次财务大检查不走过场,部长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在财务检查中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作出表率。 D.三年来,他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远在家乡为了让他顺利求学而省吃俭用的父母。 10.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年轻、旺盛的精力像风在吼,我热情、澎湃的生命似水在流。(比拟) B.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呀!(反复) …………………………………………………答……………………………题……………………………线……………………………………………姓名 学号 系部 级 班 ……………………………………………装……………………………订……………………………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