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实训教案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实训教案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实训教案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实训教案第三章个人职业倾向分析

3.1职业性格及测试

●教学目的

?了解测验量表在心理评估中的价值

?了解测验量表的操行原则

?熟悉卡特尔量表的16种人格因素

?掌握卡特尔量表的操作规范要点

●教学重点

?熟悉卡特尔量表的16种人格因素

?掌握卡特尔量表的操作规范要点

●教学难点

?根据卡特尔量表检测数据结果为受试者人格写报告

●教学用具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量量表

?笔、直尺、有机玻璃计分套板。

●知识点讲解

一、测验量表在心理评估中的价值

1.客观。

2.数量化。

3.全面。

4.经济。

二、测验量表的操行原则

1.对所用量表的意义应非常清楚。

2.对受试者有适当的了解。

3.要有统一的标准。

4.尽力避免偏见造成误差。

5.选用经国内修订的(不仅仅是翻译)的评定量表。

三、卡特尔量表的16个人格因素

1.乐群性

2.聪慧性

3.稳定性

4.恃强性

5.兴奋性

6.有恒性

7.敢为性

8.敏感性

9.怀疑性

10.幻想性

11.世故性

12.忧虑性

13.实验性

14.独立性

15.自律性

16.紧张性

四、卡特尔量表的操作规范要点

1.施测方法

16PF属团体测验。

施测时,先给每个受测者发一张答卷纸,填上受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测验日期等。

然后发给测题,翻到测题的说明部分,让受测者边看边听主试朗读其中的指导语,并在主测的指导下完成答卷纸上方的4个例题,待受测者掌握答题方法后,即让受测者自己完成正式测验。

2.计分方法

每个项目有a、b、c3个选项,根据受测者对每一项目的回答,分别记为0,1,2分或2,1,0分。

实际操作时,要用预先制作的两张有机玻璃计分套板,每张套板记8个因素的分数。

方法是:将套板套在答卷纸上,分别计算出每一因素上的原始分数,将此分数登记在剖面图左侧的原始分数栏内。

3.原始分数的转换

16PF的常模采用标准10分制。

根据受测者的文化程度或职业种类将受测者各因素的原始分数对照常模表分别转化成标准分数,并登记在剖面图左侧的标准分数栏内。

然后在剖面图上找到各因素的标准分数点,将各点相连,即成为一条表示受测者人格特征的曲线图。

4.测量结果的解释

根据剖面图上对各因素高分特征和低分特征的描述,可以大体解释受测者在16PF上的主要特点。但如要作进一步的解释,则需参照《16PF手册》中的文字描述。

思考与训练

根据卡特尔量表的操作规范要点进行团体测量。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实训教案第三章个人职业倾向分析

3.2职业兴趣及测试

●教学目的

?熟悉霍兰德提出的六个基本概念

?掌握如何确定受试者职业倾向

●教学重点

?如何综合计算受试者的综合分

?确定受试者职业倾向

●教学难点

?确定受试者职业倾向

●教学用具

?《霍兰德职业性向测验量表》

?笔、草稿纸

●本单元知识点讲解

一、霍兰德的六个基本概念

1.R 型

2.I 型

3.A 型

4.S 型

5.E 型

6.C 型

二、《霍兰德职业性向测验量表》的操作要点

1.施测方法

受测者并列排列《霍兰德职业性向测验量表》和《霍兰德职业性向测验量答题卷》。

受测者在《霍兰德职业性向测验量答题卷》,填上受测者的姓名、性别、年

龄、职业、测验日期等。

然后翻到测试题的说明部分,让受测者边看边听主试朗读其中的指导语,待受测者掌握答题方法后,即让受测者自己完成正式测验。

2.填写方法

在答题卷的相应题号上的“是”一栏的方框口内划个“√”,如果不喜欢就请在“否”一栏的方框口内划“√”。

当某一型,即10个一组,完成时,不要忘记在相应位置处合计“是”的总数。

第五部分属于自我主观选择题,把相应的数值上画圈,能力的最高分值为“7”,依此类推。

3.测量结果的解释

根据霍兰德职业性向测验量的基本标准,可以大体解释受测者的职业兴趣的基本倾向。但如要作进一步的解释,则需参照《霍兰德职业性向测验量表》中的文字描述。

思考与训练

根据《霍兰德职业性向测验量答题卷》的客观题检测分数和主观测定结果,为自己的职业兴趣排序,并与相应的职业配对。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实训教案第三章个人职业倾向分析

3.3职业能力及测试

●教学目的

?熟悉职业能力的九个倾向

?掌握根据职业能力倾向测定数值对相应职业的匹配

●教学重点

?掌握个人能力测定数值换算、与职业配对

●教学难点

?个人能力测定数值换算

●教学用具

?《职业能力倾向自我测定量表》

?笔、草稿纸

●本单元知识点讲解

一、职业能力倾向的九个方面

1.一般学习能力倾向(G)

2. 言语能力倾向(V)

3. 算术能力倾向(N)

4. 空间判断能力倾向(S)

5. 形态知觉(P)

6. 职员能力倾向(Q)

7. 眼—手运动协调(K)

8. 手指灵巧(F)

9. 手的灵巧(M)

二、《职业能力倾向自我测定量表》的操作要点

1.施测方法

施测时,先在量表上填上受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测验日期等。

然后翻到测试题的说明部分,让受测者边看边听主试朗读其中的指导语,待受测者掌握答题方法后,即让受测者自己完成正式测验。

2.填写方法

每个项目的选项根据五分法(强、较强、一般、较弱、弱)分成五个等级,并对应的数值是1、2、3、4、5,受测者在每一项对应的“()”中画“√”。

3.等级计算公式

各等级次数累积()()()()()

×1 ×2 ×3 ×4 ×5

总计分数()=()+()+ ()+()+()

自评等级()=总计分数()÷5

4.测量结果的解释

根据职业与其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倾向的基本标准,可以大体解释受测者的职业能力的基本倾向。但如要作进一步的解释,则需参照《职业能力倾向自我测定量表》中的文字描述。

思考与训练

参照职业与其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倾向的基本标准,为自己评定职业能力等级,并选出自己的未来职业。

结合以上三个量表的检测结果,请为自己或其他同学写一份个人职业倾向分析报告。

. .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合肥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实验一电力电子器件 仿真过程: 进入MATLAB环境,点击工具栏中的Simulink选项。进入所需的仿真环境,如图所示。点击File/New/Model新建一个仿真平台。点击左边的器件分类,找到Simulink和SimPowerSystems,分别在他们的下拉选项中找到所需的器件,用鼠标左键点击所需的元件不放,然后直接拉到Model平台中。 图 实验一的具体过程: 第一步:打开仿真环境新建一个仿真平台,根据表中的路径找到我们所需的器件跟连接器。

提取出来的器件模型如图所示: 图 第二步,元件的复制跟粘贴。有时候相同的模块在仿真中需要多次用到,这时按照常规的方法可以进行复制跟粘贴,可以用一个虚线框复制整个仿真模型。还有一个常用方便的方法是在选中模块的同时按下Ctrl键拖拉鼠标,选中的模块上会出现一个小“+”好,继续按住鼠标和Ctrl键不动,移动鼠标就可以将模块拖拉到模型的其他地方复制出一个相同的模块,同时该模块名后会自动加“1”,因为在同一仿真模型中,不允许出现两个名字相同的模块。 第三步,把元件的位置调整好,准备进行连接线,具体做法是移动鼠标到一个器件的连接点上,会出现一个“十字”形的光标,按住鼠标左键不放,一直到你所要连接另一个器件的连接点上,放开左键,这样线就连好了,如果想要连接分支线,可以要在需要分支的地方按住Ctrl键,然后按住鼠标左键就可以拉出一根分支线了。 在连接示波器时会发现示波器只有一个接线端子,这时可以参照下面示波器的参数调整的方法进行增加端子。在调整元件位置的时候,有时你会遇到有些元件需要改变方向才更方便于连接线,这时可以选中要改变方向的模块,使用Format菜单下的Flip block 和Rotate

文字录入教案课件教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计算机《文字录入》多媒体课教案教学目标: 1、复习五笔编码规则,进行拆字练习; 2、巩固词组拆分知识,熟悉词语拆法; 3、学习文字排版要点,掌握排版技巧。 教学重点:部分常用汉字的拆分及编码书写。 教学难点:独体字的编码。 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教学目标(以演示文稿的形式给出); 二、五笔字型汉字编码流程图: 1、汉 字 键面有 键面无 1、单笔画:连击两次键名,再击L键两次 例:丿 TTLL;丨 HHLL 2、键名字:把所在键连打四下。 例:又 CCCC 山 MMMM 3、成字字根:报户口加打第一、二、末单笔画(不足四码,补空格) 例:竹 TTGH;方 YYGN 书写顺序 取大优先 兼顾直观 能连不交 拆 刚好四码:依次键入即可 例:照 JVKO 超过四码:取1、2、3、末字根编 码 例:藏 ADNT;带 GKPH 不足四码:安根键入完后,补打“末笔交叉识 别码”(仍不足四码,补空格键) 例:丈 DYI 能散不连

2、词语输入 (1)两字词:每字取菘全码的前两码组成,共四码。 例如:经济、操作 (2)三字词:前两字各取一码,最后一字取两码,共四码。例如:计算机、操作员 (3)四字词:每字各取全码的第一码。 例如:汉字编码、中文信息 (4)多字词:取第一、二、三及末一个汉字的第一码,共四码。 例如:电子计算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三、拆字练习: 刺:一冂小刂 GMIJ 斜:人禾丷十 WTUF 判:离:迅:肃:该:单:晓:切:午:鸟:龙:县:藏:乐:美:身:养:越:物:除:块:追:率:械:瓦:昨:今:段:再:南:威:那:成:假:甘:暖: 四、排版

实训一、创建个人网站 课时:2 任务一、规划个人网站 一、提出任务 1.任务目标 规划个人网站。 2.解决的问题 通过规划个人网站了解网站主题对于网站的意义,了解网站的栏目与目录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开发网站的常用工具软件。 二、任务内容 1.通过互联网浏览网站,总结所浏览网站的主题类型,至少找出企业宣传、软件下载、求职招聘、专业论坛、流行时尚、互动聊天和在线销售类型的网站各一个,记录它们的网站名称填入教材p4表JYFS1-1中: 根据表格内的提示,使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类型网站。 每组4名同学,每人负责两个主题的网站搜索。 任务二创建站点 一、提出任务 1.任务目标 创建个人网站站点。 2. 解决的问题 使用网页制作软件Dreamweaver cs5,按照个人网站的制作要求创建网站站点。 二、任务内容 1.新建一个站点,名称为“pra1-1”,使用“高级”选项卡完成新建过程,保存位置为“D:\pra1-1”,其他参数保持默认即可。 2.新建一个以自己姓名命名的个人站点,该站点使用“ASP JavaScript”服务器技术,暂不设置远程信息与测试服务器,站点保存在“D:\pra1-2”文件夹中。 任务三管理站点 一、提出任务 1.任务目标 管理个人网站站点。 2. 解决的问题 通过完成本任务学习使用Dreamweaver cs5进行站点管理。 3. 本任务所涉及原有知识要点 完成本任务所涉及原有知识要点有:启动Dreamweaver cs5,创建网站站点。 二、任务内容 1.新建站点“pra1-5”,使用管理站点功能将其导出。将站点导出文件通过网络或移动存储设备拷贝到其他计算机中,使用管理站点功能将其导入。 2.新建站点“pra1-3”,使用管理站点功能复制站点“pra1-3”,编辑复制的站点名称为“pra1-4”,之后删除站点“pra1-3”。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图如图1-11所示。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由同步检测、锯齿波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脉冲放大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1-3节和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四、实验内容 (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五、预习要求 (1)阅读本教材1-3节及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锯齿波同步移相 触发电路的内容,弄清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脉冲初始相位的调整方法。 六、思考题 (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有哪些特点?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与哪些参数有关? (3)为什么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脉冲移相范围比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要大? 七、实验方法 (1)将DJK01电源控制屏的电源选择开关打到“直流调速”侧,使输出线电压为200V(不能打到“交流调速”侧工作,因为DJK03-1的正常工作电源电压为220V 10%,而“交流调速”侧输出的线电压为240V。如果输入电压超出其标准工作范围,挂件的使用寿命将减少,甚至会导致挂件的损坏。在“DZSZ-1型电机及自动控制实验装置”上使用时,通过操作控制屏左侧的自藕调压器,将输出的线电压调到220V左右,然后才能将电源接入挂件),用两根导线将200V交流电压接到DJK03-1的“外接220V”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DJK03-1电源开关,这时挂件中所有的触发电路都开始工作,用双踪示波器观察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 ①同时观察同步电压和“1”点的电压波形,了解“1”点波形形成的原因。 ②观察“1”、“2”点的电压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电压波形的关系。 ③调节电位器RP1,观测“2”点锯齿波斜率的变化。 ④观察“3”~“6”点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的波形,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并比较“3”点电压U3和“6”点电压U6的对应关系。 (2)调节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输年级上学期第2课的内容,要求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在记事本程序中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单字和符号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在word程序中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词组、中英文标点以及文字的添加与删除,最终掌握文字输入。 ■学情分析 在上一节课《初识word》后,同学们对于使用word软件产生了兴趣,但“智能ABC输入法”在三年级第六课《键盘操作》中就介绍过,经在所任教班级进行调查,90%的学生基本掌握打字基础,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使用“智能ABC 输入法”输入词组和标点符号的兴趣热情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思路和方法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词组 (2)、学会使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中英文标点符号 (3)、掌握文字添加与删除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以填词游戏作为词组输入教学内容的导入,从复习汉字输入推进到词组输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引出本课教学内容。 (2)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掌握解决无声母字的词组输入等问题的方法,以自主探究方式为主。 (3)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进行纠错自主发现中英文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和区别,并初步体会文字的删除与添加。 (4)通过创意插图的制作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文字删除与添加”,并让学生通过此游戏设置扩宽眼界,更好的培养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及主动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在Word中进行文字处理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让学生深刻体会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作用;同时,通过各课程环节的设置、铺垫和应用,

让学生不但在具体实例中熟练掌握学习内容,并进行二次拓展,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扩散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等综合能力。 4.行为与创新 让学生通过掌握文字处理及标点符号的正确输入掌握Word软件的丰富应用,并能具体使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并将老师的课程环节设置方法及创意传递给学生,鼓励学生以多样性、深入性、逻辑性、反馈性等思维特点创造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信息技术综合水平。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词组的输入、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切换、文字的删除与添加。 2.教学难点: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切换、文字的删除与添加。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创设情境、合作游戏、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 学生对输入文字的掌握情况、教学课件、学件 ■教学过程

实训十:口服给药(摆药) (一)目的;通过本次实训,学生能够学会取固体药、水剂、油剂的方法,按照医嘱准确地进行取药、配药、发药。 (二)用物;药盘、药杯、量杯、钥匙、滴管、乳钵、湿纱布、服药本、小药卡、治疗巾、水壶(內盛温度适宜的开水) (三)操作流程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帽子、,向病人解释 病人:取坐位或半坐卧位 准备用物:药盘、药杯、量杯、钥匙、滴管、乳钵、湿纱布、服药本、小药卡等 环境:清洁 固体药(片、丸、胶囊)——用药匙 取药水剂——用量杯 药液不足1ml——用滴管吸取 操作过程油剂溶液或按滴数计算药液——杯内先加少量冷开水 配药先配固体药配水剂 发药携服药本、温开水至病人处核对床号、姓名 分发药物看病人服下 整理收回药杯浸泡消毒冲洗清洁消毒备用 清洁药盘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注意用药起止时间。 2、取水剂,应将药水摇匀,量杯刻度与视线平,药杯标签对掌心,每取一种水剂用清洁量杯。 3、油剂或按滴数计算的药液(不足1ml的药液),应先在药杯内加入少量冷开水。 4、发药前,如因特殊检查或行手术而需禁食者,暂不发药,并做好交班。病人如提出疑问,应虚心听取并重新核对,如无错误,予以解释,再给病人服下。发药后,随时观察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五)实习地点:护理实验室 (六)方式和要求: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实习时态度认真,注意安全,关心爱护病人。(七)实习报告书写指导:包括实习的目的、准备工作、操作过程(着重在重点及难点的书写)、注意事项、实习小结(总结实习情况,反思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口服给药法操作评分标准

实训十一:皮试液的配制、药物抽吸 一、目的:通过该项目的训练,能正确抽吸药液及配制常用试验药液。 二、用物:治疗盘内:2%碘酊或0.5%碘伏、70%乙醇、无菌持物钳、砂轮、启瓶器、无菌棉签、弯盘、 一次性注射器(1ml、2ml、5ml、10ml)、药品(抽吸药液、皮试药液、急救药物、青霉素、 链霉素、破伤风抗毒素、细胞色素、急救药物等)。 三、操作流程 1、药物抽吸 用物:一次性注射器、药物等 准备操作者:着装整齐、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环境:清洁宽敞 轻弹顶部、颈部划痕检查注射器抽液、针头向上 ↑↑↑ 自安瓿内吸药──折断安瓿─────抽吸药液排气备用针头套于护套或安瓿备用 ↓↓↓ 消毒、折断安瓿针尖斜面于液面下推活塞排气 操作过程 用启瓶器或小刀用碘酊或乙醇注入等量空气针头斜面于液面下 ↑↑↑↑ 自密封瓶内吸药──打开铝盖──→消毒瓶盖────注气增压───抽吸药液──排气备用 ↓↓ 除去中心部分由里向外 结晶或粉剂:用生理盐水、注射用水或专用溶媒溶解后再抽吸吸取结晶、粉剂或油剂 油剂:依药物性质经加温或手搓后吸取,选用粗针头整理用物:一次性用物严格按规定处理 2、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 用物:一次性注射器、药物等 准备操作者:着装整齐、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环境:清洁宽敞 青霉素80万u(瓶),注入4ml生理盐水,则每ml内含20万u青霉素 青霉素(摇匀后) ↑ (1)0.1ml + 0.9ml =2万u/ml ↓↓ 20万u/ml 生理盐水 青霉素(摇匀后) ↑ (2)0.1ml + 0.9ml =2000u/ml

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实验 任课教师:张振飞 所属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教学班级:电气1501-1504班、自动化1501-1504自动化卓越1501 教学时间: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湖南工学院

课程基本信息

1 P 实验一、SCR、GTO、MOSFET、GTR、IGBT特性实验 一、本次课主要内容 1、晶闸管(SCR)特性实验。 2、可关断晶闸管(GTO)特性实验(选做)。 3、功率场效应管(MOSFET)特性实验。 4、大功率晶体管(GTR)特性实验(选做)。 5、绝缘双极性晶体管(IGBT)特性实验。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特性测试方法。 2、掌握各器件对触发信号的要求。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掌握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特性测试方法。 2、难点是各器件对触发信号的要求。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提问、讨论、演示、实际操作等。 五、作业与习题布置 撰写实验报告

2 P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特性。 2、掌握各器件对触发信号的要求。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将电力电子器件(包括SCR、GTO、MOSFET、GTR、IGBT五种)和负载 电阻R串联后接至直流电源的两端,由DJK06上的给定为新器件提供触 发电压信号,给定电压从零开始调节,直至器件触发导通,从而可测得 在上述过程中器件的V/A特性;图中的电阻R用DJK09 上的可调电阻负 载,将两个90Ω的电阻接成串联形式,最大可通过电流为1.3A;直流电 压和电流表可从DJK01电源控制屏上获得,五种电力电子器件均在DJK07 挂箱上;直流电源从电源控制屏的输出接DJK09上的单相调压器,然后 调压器输出接DJK09上整流及滤波电路,从而得到一个输出可以由调压 器调节的直流电压源。 实验线路的具体接线如下图所示:

电力电子技术教案 周次:

时间: 课题:绪论第一章第一节电力二极管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电力电子技术 2、电力二极管的结构与伏安特性 3、掌握掌握电力二极管的主要参数和使用 重点、难点:电力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和主要参数 教具:教材粉笔 教学方法:讲授法 时间分配:新授 80分钟小结 15分钟作业布置 5分钟 教学过程: 绪论 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电力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包括信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两大分支。通常所说的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都属于信息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是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具体地说,就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目前所用的电力电子器件均用半导体制成,故也称电力半导体器件。电力电子技术所变换的“电力”,功率可以大到数百MW甚至GVV,也可以小到数W甚至1W以下。信息电子技术主要用于信息处理,而电力电子技术则主要用于电力变换。通常所用的电力有交流和直流两种。从公用电网直接得到的电力是交流的,从蓄电池和干电池得到的电力是直流的。从这些电源得到的电力往往不能直接满足要求,需要进行电力变换。如表0-1所示,电力变换通常可分为四大类,即交流变直流、直流变交流、直流变直流和交流变交流。交流变直流称为整流,直流变交流称为逆变。直流变直流是指一种电压(或电流)的直流变为另一种电压(或电流)的直流,可用直流斩波电路实现。交流变交流可以是电压或电力的变换,称做交流电力控制,也可以是频率或相数的变换。进行上述电力变换的技术称为变流技术。. 二.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简介 1.传统电力电子器件 2.现代电力电子器件 (1)双极型器件 (2)单极型器件 (3)混合型器件 三、变换电路与控制技术 四、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第一节电力二极管 相关知识 一、结构与伏安特性 1、结构 电力二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与信息电子电路中的二极管是一样的,都是以半导体PN结为基础的。电力二极管实际上是由一个面积较大的PN结和两端引线以及封装组成的,图1-2示出了电力二极管的外形、结构和电气图形符号。从外形上看,电力二极管 主要有螺性型和平板型两种封装。 2、伏安特性 电力二极管的静态特性主要是指其伏安特性,如图 所示。当电力二极管承受的正向电压大到一定值(门槛电压),正向电流才开始明显增加,处于稳

文字录入教案课件教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计算机《文字录入》多媒体课教案教学目标: 1、复习五笔编码规则,进行拆字练习; 2、巩固词组拆分知识,熟悉词语拆法; 3、学习文字排版要点,掌握排版技巧。 教学重点:部分常用汉字的拆分及编码书写。 教学难点:独体字的编码。 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教学目标(以演示文稿的形式给出); 二、五笔字型汉字编码流程图: 1、汉 字 键面有 键面无 1、单笔画:连击两次键名,再击L键两次 例:丿 TTLL;丨 HHLL 2、键名字:把所在键连打四下。 例:又 CCCC 山 MMMM 3、成字字根:报户口加打第一、二、末单笔画(不足四码,补空格) 例:竹 TTGH;方 YYGN 书写顺序 取大优先 兼顾直观 能连不交 拆 刚好四码:依次键入即可 例:照 JVKO 超过四码:取1、2、3、末字根编 码 例:藏 ADNT;带 GKPH 不足四码:安根键入完后,补打“末笔交叉识 别码”(仍不足四码,补空格键) 例:丈 DYI 能散不连

2、词语输入 (1)两字词:每字取菘全码的前两码组成,共四码。 例如:经济、操作 (2)三字词:前两字各取一码,最后一字取两码,共四码。例如:计算机、操作员 (3)四字词:每字各取全码的第一码。 例如:汉字编码、中文信息 (4)多字词:取第一、二、三及末一个汉字的第一码,共四码。 例如:电子计算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三、拆字练习: 刺:一冂小刂 GMIJ 斜:人禾丷十 WTUF 判:离:迅:肃:该:单:晓:切:午:鸟:龙:县:藏:乐:美:身:养:越:物:除:块:追:率:械:瓦:昨:今:段:再:南:威:那:成:假:甘:暖: 四、排版

文字录入教案1 实习班级: 计算机应用12(1)班实习科目文字录入上课时间 2012 年 11 月5 日(星期一)第一、二节课题、章节第一部分熟练使用键盘 1(利用《打字高手》软件练习基准键 2(掌握每个手指分别控制的键位 教学目标: 3(要求指法正确,眼睛看屏幕,不看键盘。及格60个/分钟,良好80个/分钟,优秀100个/分钟 教学重点: 掌握“上中下排键”的指法 教学难点: 掌握规范的键盘指法 情感、态度、从练习中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价值观 新课二课时课型课时安排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练习法教学用具无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及课程 教学课时第一节 导入: 1(脑筋急转弯(5分钟) 教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娱乐一下,但是呢,老师先来考考大家的英语。 老师伸出食指,英文1念什么? 学生:one 直念到英文4时,老师将手指弯曲,那么这个念什么呢, 学生:学生猜出:弯的four。(wonderful) 教师:wonderful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精彩的,绝妙的;

教师:大家都知道手写字是可以写出一手漂亮的字,那么电脑打字怎样才能打得又快又精彩, 2(复习回顾 教师:按照平时的上课惯例,我们先来一小段的听打,看谁打字打得又快又精彩~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腰板坐直,保持姿势,开始: (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 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出自课本《荷塘月色》 教师:倒计时上交作业,(指导在右下角有个小电脑:选择它,右击,作业提交即可)。(10分钟) 小结:与学生分享几份同学的作业情况,表扬同学们的听力好,打得也准确,但是唯一不足的是刚才在听文测试时,还有同学看着键盘打字,表明:这是文字录入中最大的错误~~~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之后,把之前看键盘的坏习惯改过来。 3(讲授新课: 教师:老师来考考大家,哪个数字最勤快,哪个最懒, 学生回答:一不做,二不休。 教师:那么谁知道我们在打字时打得又快,又可以懒得去看键盘呢, 老师有个秘诀:一看二不看,一,只看电脑屏幕,二,不看键盘。大家明白了吗?今后我们打字都不要看键盘了,不要再把键盘放在桌上了,挺直腰板,把手很顺的放在键盘上,两只食指左右分别找到F.J键,像弹钢琴一样去敲击键盘。大家都知道,想要学好钢琴,要会五线谱,那么想学好打字,要清楚键盘上的每个键。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2010年4月

学生实验守则 一、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服从管理,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保持实验室的安静和整洁,爱护实验室的一切设施,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 二、实验课前要按照教师要求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复习教材中于实验有关的内容,熟悉与本次实验相关的在理论知识,同时写出实验预习报告,并经教师批阅后方可进行实验。 三、实验课上要遵守操作规程,线路连接好后,先自行检查,后须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才可接通电源进行实验。如果需更改线路,也要经过教师检查后才能接通电源继续实验。 四、学生实验前对实验所用仪器设备要了解其操作规程和使用方法,实验过程中按照要求记录实验数据。实验中有仪器损坏情况,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检查处理。凡因不预习或不按照使用方法误操作而造成设备损坏后,除书面检查外,还要按照规定进行赔偿。 五、注意实验安全,不要带电连接、更改或拆除线路。实验中遇到事故应立即关断电源并报告教师处理。 六、实验完成后,实验数据必须经教师签阅后,方可拆除实验线路。并将仪器、设备、凳子等按照规定放好,经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七、实验室仪器设备不能擅自搬动、调换,更不能擅自带出实验室。 八、因故缺课的同学可以向实验室申请一次补做机会。无故缺课、无故迟到十五分钟以上或者早退的不予补做,该实验无成绩。

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实验的基本要求 和安全操作说明 《电子电力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等专业的三大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之一,课程涉及面广,内容包括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技术等。而实验环节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1-1 实验的特点和要求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的内容较多、较新,实验系统也比较复杂,系统性较强。理论教学是实验教学的基础,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应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系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促进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使认识不断提高、深化。通过实验,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掌握电力电子变流装置的主电路、触发和驱动电路的构成及调试方法,能初步设施和应用这些电路; (2)熟悉并掌握基本实验设备、测试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3)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实验现象、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4)能够综合实验数据,解释实验现象,编写实验报告。 1-2 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准备即为实验的预习阶段,是保证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的必要步骤。每次实验前都应先进行预习,从而提高实验质量和效率,否则就有可能在实验时不知如何下手,浪费时间,完不成实验要求,甚至有可能损坏实验装置。因此,实验前应做到: (1)复习教材中与实验有关的内容,熟悉与本次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 (2)阅读本教材中的实验指导,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和内容;掌握本次实验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方法;明确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写出预习报告,其中应包括实验系统的详细接线图、实验步骤、数据记录表格等。 (4)进行实验分组,一般情况下,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的实验小组为每组2~3人。 1-3 实验实施 在完成理论学习、实验预习等环节后,就可进入实验实施阶段。实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实验开始前,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报告作检查,要求学生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只有满足此要求后,方能允许实验。 (2)指导教师对实验装置作介绍,要求学生熟悉本次实验使用的实验设备、仪器,明确这些设备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3)按实验小组进行实验,实验小组成员应进行明确的分工,以保证实验操作协调,记录数据准确可靠,各人的任务应在实验进行中实行轮换,以便实验参加者能全面掌握实验技术,提高动手能力。 (4)按预习报告上的实验系统详细线路图进行接线,一般情况下,接线次序为先主电路,后控制电路;先串联,后并联。在进行调速系统实验时,也可由2人同时进行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接线。 (5)完成实验系统接线后,必须进行自查。串联回路从电源的某一端出发,按回路逐项

第1、2课时课题: 电力电子技术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等概念,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重点与难点: 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等相关概念 教学方法: 图片展示,应用介绍,结论分析。 预复习任务: 复习前期学过的《电工技术基础》等课程的相关知识。 1什么是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与信息电子 信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 电力电子技术——电力变换 电子技术一般即指信息电子技术,广义而言,也包括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即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目前电力电子器件均用半导体制成,故也称电力半导体器件。电力电子技术变换的“电力”,可大到数百MW甚至GW,也可小到数W甚至1W以下。两大分支 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基础是半导体物理。

变流技术(电力电子器件应用技术) 用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电力变换电路和对其进行控制的技术,以及构成电力电子装置和电力电子系统的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理论基础是电路理论。 电力变换四大类:交流变直流、直流变交流、直流变直流、交流变交流 直流交流 输 出 输入 交流整流交流电力控制、变频、变相 直流直流斩波逆变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电力电子学名称60年代出现。 与电子学(信息电子学)的关系 都分为器件和应用两大分支。 器件的材料、工艺基本相同,采用微电子技术。 应用的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分析软件也基本相同。 信息电子电路的器件可工作在开关状态,也可工作在放大状态;电力电子电路的器件一般只工作在开关状态。 二者同根同源。 与电力学(电气工程)的关系 电力电子技术广泛用于电气工程中 高压直流输电、静止无功补偿、电力机车牵引、交直流电力传动、电解、电镀、电加热、高性能交直流电源

文字录入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文字录入教案----酒店班1班、2班 开学第一周 导入引言:学习文字录入的重要性 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大凡电脑中涉及中文信息处理的时候都须输入中文汉字。因此,输入中文汉字已成为每个国人必备的素质。键盘输入是学一阵子,用一辈子,受益一辈子的。 第一节课 键盘操作与练习 教学任务: 1.了解键盘的分布,掌握八个基本键的功能。 2.培养学生正确的姿势和击键的方法与技巧。 3.学会利用打字软件训练指法。 教学重点:正确的击键姿势、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正确的运用指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想亲自动手操作计算机吗那么如何进行操作呢那么下面我们首先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计算机的输入设备─键盘。 二、教学新课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计算机键盘的分布为四个区 2.介绍主键盘区各键的功能、介绍编辑键区、功能键区、数字小键盘区 3.八个基本键:A、S、D、F、J、K、L; 要操作计算机就要有正确的操作姿势,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否则就会身体疲劳同时也会影响操作的速度,介绍操作姿势。 4.操作姿势(介绍) 5.提问回答有关功能键的名称与用途:ALT?CTRL?BACKSPACE?CAPSLOCKEND?SHIFT 三、练习巩固 试一试:请同学们使用鼠标的左键进行下列操作:开始→程序→附件→写字板 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打字练习了: 提示同学们注意:操作键盘时手要做到

①要点:轻、准、快 ②手指要到位,各手指要做到“和平共处”不要“互相侵犯”。 ③以基本键A、S、D、F、G、H、J、K、L、;、作为手指的“根据地” 每击一键,手指要立即回到基本键上。 读一读:结合以上的要点和技巧,学习下面的练习歌:(打开歌谣,在大屏幕上播放,全体同学齐声朗读)姿势端正且自然,双手轻放在键盘。 拇指轻触空格键,其余轻放基本键。手指个个有任务,分工击键要记住。轻准快,有节奏,按照指法来击键。 记键位,凭感觉,不看键盘看稿件。树信心,加恒心,熟练来自勤苦练。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键盘的操作和指法练习,这是最基本的计算机的操作,希望同学们把有关的注意事项一定要记住,养成操作计算机的良好的习惯,同时才能提高计算机的操作速度和你的工作效率。 五、作?业: 1.记住八个基本键 2.熟记练习歌 (指导同学们关闭刚才的写字板窗口) 第二节课 汉字输入 教学内容:汉字输入 教学要求1、了解汉字输入的编码2、掌握汉字输入法的转换3、熟练掌握智能ABC输入法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英文输入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键盘输入技术:汉字输入法。它对以后学生学习中文处理软件,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智能ABC输入法 教学难点:词组的输入、同音字的输入、拼音分隔符的使用。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兼有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利用键盘我们可以输入英文字母,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键来输入汉字呢? 二、教学新课 1、汉字输入法简介: 简介汉字的四种编码方案:A、分类序号码。B、音码C、形码D、音形结合码。 在windowsxp下,默认的是英文输入法,那么怎样启动汉字输入法呢? 用鼠标选中右下角“任务栏”上的输入法按钮,利用键盘ctrl和空格键来启动或关

实习报告书 题目调光电路 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实习 院部名称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课程设计地点 C210 课程设计学时 1周 指导教师杭阿芳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目录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3) 1.1 实习目的: (3) 1.2 实习要求 (3) 二、常用元器件性能介绍: (3) 2.1 电阻器 (3) 2.1.1电阻器 (3) 2.1.2 电阻器的检测 (3) 2.2 电容器 (4) 2.1.1 电容器 (4) 2.1.2 电容器的检测 (4) 2.3 晶体管 (4) 2.3.1 二极管 (4) 2.3.2 三极管 (5) 2.3.3 单结晶体管 (6) 2.4 脉冲变压器 (7) 2.5 晶闸管 (7) 2.6稳压管 (8) 三、装配知识及调试要求 (9) 3.1 装配知识 (9) 3.1.1布局的基本要求 (9) 3.1.2焊接的基本要求 (9) 3.1.3焊前准备工作 (9) 3.2 调试基本步骤 (11) 3.2.1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11) 3.2.2调试的基本原则 (12) 四、调光电路 (12) 4.1 实习目的 (12) 4.2 实习电路工作原理 (12) 4.3 元器件明细表 (13) 4.4 版面布置方框图 (14) 4.5 调试用仪器设备一览表 (15) 4.6 各点波形纪录 (15) 4.7 故障及排除过程 (18) 五、收获与体会 (18) 六、参考文献 (19)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1.1 实习目的: 电力电子技术实习课程是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习教学,学生亲自动手装配、调试电路,更易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的理论,掌握的知识、技术也更适合于实际应用。 1.2 实习要求 1)综合运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独立完成一个实训课题。 2)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熟悉电力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 4)学会电力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 5)进一步熟悉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6)学会撰写实训总结报告 二、常用元器件性能介绍: 2.1 电阻器 2.1.1电阻器 图2-1 固定电阻图2-2 可变电阻 2.1.2 电阻器的检测 将外用表打到合适的欧姆档,如果是固定电阻,将红黑表笔放在固定电阻的两端,看阻值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为可变电阻,将红黑表笔放在任意两端,调整电阻阻值,如果阻值不变,则为可变电阻的固定端,还有一端为可变端;如果阻值变动,则一端为固定端,一端为可变端,则只需再测一次即可。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内容 实验一晶闸管的测试及导通关断条件测试实验 1.实验目的 (1)观察晶闸管的结构,掌握正确的晶闸管的简易测试方法; (2)验证晶闸管的导通条件及关断方法。 2.预习要求 (1)阅读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晶闸管的内容,弄清晶闸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复习晶闸管基本特征的有关内容,掌握晶闸管正常工作时的特性; 3.实验器材 (1)±5V、±12V直流稳压电源(双路)一台 (2)万用表一块 (3)晶闸管几个(用面板上的三相整流桥中的晶闸管) (4)DJDK-1型实验台 (5)灯泡12V/0.1A一个 (6)交流毫伏表一个 4.实验内容 (1)鉴别晶闸管的好坏; (2)晶闸管的导通条件测试; (3)晶闸管的关断方法的测试。 5.实验电路 图3-1 晶闸管的测试图3-2 晶闸管导通条件实验电路 图3-3 晶闸管的测试图3-4 晶闸管关断条件实验电路 6.实验内容及步骤 (1)鉴别晶闸管的好坏 见图3-1,用万用表的R×1K电阻档测试两只晶闸管的阳极(A)—阴极(K)、门极(G)—阳极(A)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再用万用表的R×100K电阻档测量两只晶闸管的门极(G)—阴级(K)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将测量数据填入下表,并鉴别晶闸管的好坏。

(2)晶闸管的导通条件(见图3-2) a)12V正向阳极电压,门极开路或接-5V电压,观察灯泡亮否,判断晶闸管是否导通; b)加12V反向阳极电压,门极开路或接-5V电压或接+5V电压,观察灯泡是否亮,判断晶闸管是否导通; c)阳极加12V正向电压,门极加+5V正向电压,观察灯泡亮否,判断晶闸管是否导通; d)灯亮后去掉门极电压,看灯泡亮否,再加-5V反向门极电压,看灯泡是否继续亮。 e)写出导通条件,说明门极作用。 (3)晶闸管关断条件实验(见图3-3、图3-4) a)按图8-5接线,接通12V电源电压,再在门极接通+5V电压使晶闸管导通,灯泡亮,接着断开门极电压; b)去掉12V阳极电压,观看灯泡是否亮; c)使晶闸管导通,然后断开门极电压,即打开K2,接着闭合K1,再打开K1,观察灯泡是否熄灭; d)再使晶闸管导通,断开门极电压,逐渐减小阳极电压,当电流表指针有某值逐渐降到零时,记下该值,即被测晶闸 管的维持电流,此时若再升高阳极电源电压,灯泡也不再发亮,说明晶管已关断; e)总结关断晶闸管的方法。 7.注意事项 用万用表测试闸管门极与阴极正反高电阻时,发现有的晶闸管正反向电阻很接近,这种现象并不能说明晶闸管已经损坏,只要正向电阻比反向电阻小些,该晶闸管就是好的。注:用万表表测试晶闸管门极与阴极电阻时,不能用R×10?档,以防损坏门极,一般用R×1K档测量; 8.实验报告要求 (1)回答实验中提出的问题; (2)总结简易判断晶闸管好坏的方法。 实验二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 2.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电路分脉冲形成,同步移相,脉冲放大等环节,具体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有关教材。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概述 一什么是电力电子技术 (一)定义 将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引入传统的电力技术领域,利用半导体电力开关器件组成各种电力变换电路实现电能的变换和控制,构成了一门完整的学科,被国际电工委员会命名为电力电子学(Power Electronics)或称为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控制和转换的学科。电力电子技术突出对“电力”变换,它变换的功率可以大到数百甚至数千兆瓦,也可以小到几瓦或更小。 (二)学科的组成及其研究任务 1 电力电子技术的组成 电力电子技术包括电力电子器件、变流电路和控制技术三个部分。目前,电力电子技术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互相渗透的中和性技术学科。 2 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任务 它的研究任务有三方面的内容: (1)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 (2)电力电子电路的电能变换原理; (3)控制技术以及电力电子装置的开发与应用。 二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第一个晶闸管诞生后,在其后近五十年里,以器件为核心的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1957~1980年成为传统电力电子技术阶段; 1980年至今称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阶段。 (一)传统电力电子器件 晶闸管的出现,一方面由于他的功率变换能力的突破,另一方面实现了以晶闸管核心强

电变换电路的控制,使电子技术步入了功率领域,在工业上引起一场技术革命。 晶闸管发展的特点是派生器件越来越多,功率越来越大,性能越来越好。截至1980年,传统的电力电子器件就已由普通晶闸管衍生出了双向晶闸管(TRIAC)、快速晶闸管(FST)、逆导晶闸管(RCT)和不对称晶闸管等。 同时,各类晶闸管的电压、电流、电压变化率、电流变化率等参数定额均有很大提高,开关特性也有很大改善。 传统的电力电子器件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地步,但在实际应用上存在着两个制约其继续发展的因素。提示控制功能上的欠缺,它通过门极只能控制开通而不能控制关断,所以称之为半控制器件。 直流传动、机车牵引、电化电源在应用方面成为当时的三大支柱,这些以晶闸管为核心的变流电路几乎是用了半个世纪,至今也没有多大改进。 由于这些电路的功率因数低、网侧负载上的谐波严重,因此阻碍了他们的继续发展,为电力电子变流电路带来新的转机。 另一方面,晶闸管系列器件的价格相对低廉,在大电流、高电压的发展空间依然较大,尤其在特大功率应用场合,其它器件尚且不易替代。 在我国,以晶闸管为核心的应用设备仍有许多在生产现场使用,晶闸管及其相关的知识仍是初学者的基础,因此在本书中占据了一定大的篇幅。 (二)现代电力电子器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微电子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在各自发展的基础上相结合而产生了一代高频化、全控型的电力集成器件,从而使电力电子技术有传统的电力电子技术跨入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新时代。 现代电力电子器件是指全控型的电力半导体器件,这类器件分为三大类:双极型、单极型和混合型。 1 双极型器件 指在器件内部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都参与导电过程的半导体器件。这类器件的通态压

D r e a m w e a v e r实训教 案

实训一、创建个人网站 课时:2 任务一、规划个人网站 一、提出任务 1.任务目标 规划个人网站。 2.解决的问题 通过规划个人网站了解网站主题对于网站的意义,了解网站的栏目与目录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开发网站的常用工具软件。 二、任务内容 1.通过互联网浏览网站,总结所浏览网站的主题类型,至少找出企业宣传、软件下载、求职招聘、专业论坛、流行时尚、互动聊天和在线销售类型的网站各一个,记录它们的网站名称填入教材p4表JYFS1-1中: 根据表格内的提示,使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类型网站。 每组4名同学,每人负责两个主题的网站搜索。 任务二创建站点 一、提出任务 1.任务目标 创建个人网站站点。 2. 解决的问题 使用网页制作软件Dreamweaver cs5,按照个人网站的制作要求创建网站站点。 二、任务内容 1.新建一个站点,名称为“pra1-1”,使用“高级”选项卡完成新建过程,保存位置为“D:\pra1-1”,其他参数保持默认即可。

2.新建一个以自己姓名命名的个人站点,该站点使用“ASP JavaScript”服务器技术,暂不设置远程信息与测试服务器,站点保存在“D:\pra1-2”文件夹中。 任务三管理站点 一、提出任务 1.任务目标 管理个人网站站点。 2. 解决的问题 通过完成本任务学习使用Dreamweaver cs5进行站点管理。 3. 本任务所涉及原有知识要点 完成本任务所涉及原有知识要点有:启动Dreamweaver cs5,创建网站站点。 二、任务内容 1.新建站点“pra1-5”,使用管理站点功能将其导出。将站点导出文件通过网络或移动存储设备拷贝到其他计算机中,使用管理站点功能将其导入。 2.新建站点“pra1-3”,使用管理站点功能复制站点“pra1-3”,编辑复制的站点名称为“pra1-4”,之后删除站点“pra1-3”。 任务四创建网站目录结构 一、提出任务 1.任务目标 创建网站目录结构。 2. 解决的问题 本任务将使用“文件”面板,实现先前规划的网站目录结构,学习在本地站点建立文件和文件夹的方法,管理站点内的文件。

目录 实习一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仿 真 (1) 一、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原理 图 (1) 二、建立仿真模 型 (1) 三、设置模型参 数 (2) 四、模型仿 真 (2) 五、仿真波形分 析 (5) 实习二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 真 (6) 一、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原理 图 (6) 二、建立仿真模 型 (6) 三、设置模型参 数 (7)

五、仿真波形分 析 (10) 实习三三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仿 真 (10) 一、三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原理 图 (10) 二、建立仿真模 型 (10) 三、设置模型参 数 (11) 四、模型仿 真 (11) 五、仿真波形分 析 (12) 大连海洋大学实习(训) 报告 纸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自动化13-1 姓名:张福磊学

号:1305130112 实习一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仿真 一、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原理图 二、建立仿真模型 1.建立一个仿真模型的新文件。在MATLAB的菜单栏上点击File,选择New,再在弹出菜单中选择Model,这时出现一个空白的仿真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绘制电路的仿真模型。 .提取电路元器件模块。在仿真模型窗口的菜单上点击2图标调出模型库浏览器,在模型库中提取所需的模块放到仿真窗口。.将电路元器件模块按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原理图连接起来组成仿真电路。3 1 大连海洋大学实习(训) 报告纸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自动化13-1 姓名:张福磊学 号:1305130112 三、设置模型参数 双击模块图标弹出参数设置对话框,然后按框中提示输入,若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借助help帮助。仿真参数的设置与前相同。 四、模型仿真 在参数设置完毕后即可以开始仿真。在菜单Simulation下选择Start,立即开始仿真,若要中途停止仿真可以选择Stop。(R=5) 1.电阻性负载时的仿真波形。 调试出: α=30°时输出电压和电流波形,流过晶闸管电流及晶闸管两端电压波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