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DB 入门学习基础教程

ADODB 入门学习基础教程
ADODB 入门学习基础教程

给新手的微单单反入门操作教程 1.曝光篇:光圈、快门速度、ISO这些是干嘛的,如何控制曝光参数光圈是控制进光量的,格式是F 1/ 2.8,F 1/8这样子。数字越小,进光量越大,画面越亮。进光量的多少跟光圈数值的平方成反比,比如F4的进光量是F8的4倍。 因为在摄影中,每增加一档的曝光,进光量增加一倍,所以标准的光圈分档是: F1.4,F2,F2.8,F4,F5.6,F8,F11,F16 两两各相差一档,最左边是最大光圈 光圈除了影响进光量以外,还会影响景深。光圈越大,景深就越浅,也就是画面中清晰的部分就越浅,背景虚化就越厉害。我们经常看到网上的背景虚掉,主体清晰的照片,就是用大光圈拍摄的。 一般来说,拍人像、静物我们多用大光圈,获得突出主体的效果。而拍风景则用比较小的光圈,比如F8,从而让照片的各个部分都是清楚的。而且一般镜头在最大光圈数值的两倍

到三倍的位置达到最佳光圈,锐度最高,画面最清晰。比如18-55/3.5-5.6镜头一般在F8-F11左右拍出来是最清楚的。举个例子来说明:大光圈,浅景深。人物清楚,但建筑是虚的小光圈,全景深。人物建筑都清楚,而且因为接近最佳光圈,成像更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的,格式是1/2000s,1/50s,0.5s 这样子,第一个曝光时间最短,最后一个最长,快门时间增加一倍,进光量也增加一倍,标准的快门分档是: 1/4000s,1/2000s,1/1000s,1/500s,1/250s,1/120s,1/60s,1/30s,1/15s,1/8s,1/4s,0.5s,1s,2s,4s,8s,15s,30s,60s 最左边是最小快门 快门速度越快,捕捉的瞬间就越短。那么被摄主体在这段很短的时间内的运动就越少,同时拿相机的人的抖动也就越难被记录下来。摄影界有所谓的安全快门,就是说一般只要快门速度高于这个值画面就不会糊。这个值是等效焦距的倒数,比如d5100上镜头焦距调到35mm,等效焦距52mm,那么安全快门的值就是1/50s,比这个值再高,比如1/30s,就很容易会糊掉了。如果相机或镜头有防抖功能,那么还可以再降2-5档不等。比如55-200VR镜头的防抖差不多是4

简谱入门学习 在简谱体系中,音的相对高度和七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的。这几个音的相互关系,除3 4、7 i半音外,其他全为全音。音名:C D E F G A B 标记:1 2 3 4 5 6 7 i 唱法: 在音符的上面加一小圆点,即表示高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高两个八度;反之,在下面加一个圆点,即表示低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低两个八度。 (要准确地表示音的绝对高度,还要应用调号标记。调号标记是用1、1…等来表示的) 音的长短是在音符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表示的。 在简谱体系中也应用附点。但只到四分音符为止;再长的音符,如二分音符、全音符则继续用增加短横线来表示。 全音符: 5- - - 二分音符: 5- - 四分音符: 5 八分音符: 5 十六分音符:5

在简谱体系中不存在谱号问题。它的音高是通过音符和调号来表示的。 简谱中的拍号和五线谱一样,用分数标记,它和调号一起记在乐曲名称的左下方,先记调号后记拍号。乐曲名称的右下方则词曲作者的姓名。 速度标记和表情术语记在第一行乐谱开始处的上面。 ( 在多声部的记谱中,小节线多半是分开的,各声部单独记写。但有的器乐曲的小节线是按照乐器的分组连起来的。不论是分开或不分开,各声部的小节线一定要上下对齐。) 简谱中变音记号只用升(#)、降(b)和还原三种【重升(×)、重降()是不用的】 在简谱体系中,较长的确定的转调,不用临时变音记号,而用转调后的调号来标明。 五线谱中所用的装饰音记号、省略记号、力度记号、速度记号基本上都适用于简谱。 为了避免代表断音的圆点和高音点相混,在简谱中断音用▽或▼来表示。 短倚音用小的十六分音符或十八音符标记,写在主要音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并用连线与被装饰的主要音相连。 前奏、过门、尾声和五线谱一样,用小音符标记,有的也用括弧括起来。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社会学传统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两个传统的融合:传播是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 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定义)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递行—地形) 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给新手的微单、单反入门操作教程 一.曝光篇: 光圈、快门速度、ISO这些是干嘛的,如何控制曝光参数。 光圈是控制进光量的,格式是F 1/2.8,F 1/8这样子。数字越小,进光量越大,画面越亮。进光量的多少跟光圈数值的平方成反比,比如F4的进光量是F8的4倍。 因为在摄影中,每增加一档的曝光,进光量增加一倍,所以标准的光圈分档是: F1.4,F2,F2.8,F4,F5.6,F8,F11,F16。 两两相差一档,最左边是最大光圈。 光圈除了影响进光量以外,还会影响景深。光圈越大,景深就越浅,也就是画面中清晰的部分就越浅,背景虚化就越厉害。我们经常看到网上的背景虚掉,主体清晰的照片,就是用大光圈拍摄的。 一般来说,拍人像、静物我们多用大光圈,获得突出主体的效果。而拍风景则用比较小的光圈,比如F8,从而让照片的各个部分都是清楚的。而且一般镜头在最大光圈数值的两倍到三倍的位置达到最佳光圈,锐度最高,画面最清晰。比如18-55/3.5-5.6镜头一般在F8-F11左右拍出来是最清楚的。举个例子来说明: 大光圈,浅景深(人物清楚,但建筑是虚的)

小光圈,全景深(人物建筑都清楚,而且因为接近最佳光圈,成像更清晰) 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的,格式是1/2000s,1/50s,0.5s这样子,第一个曝光时间最短,最后一个最长,快门时间增加一倍,进光量也增加一倍,标准的快门分档是: 1/4000s,1/2000s,1/1000s,1/500s,1/250s,1/120s,1/60s,1/30s,1/15s,1/8s,1/4s,0.5s,1s,2s,4s,8s,15s,30s,60s 最左边是最小快门 快门速度越快,捕捉的瞬间就越短。那么被摄主体在这段很短的时间内的运动就越少,同时拿相机的人的抖动也就越难被记录下来。摄影界有所谓的安全快门,就是说一般只要快门速度高于这个值画面就不会糊。这个值是等效焦距的倒数,比如d5100上镜头焦距调到35mm,等效焦距52mm,那么安全快门的值就是1/50s,比这个值再高,比如1/30s,就很容易会糊掉了。如果相机或镜头有防抖功能,那么还可以再降2-5档不等。比如55-200VR镜头的防抖差不多是4档,那么在200mm焦距时,等效焦距是300mm,不开防抖安全快门是1/250s,这个快门速度在室内或晚上一般拍出来都会太暗。但是如果开镜头防抖,就能够降4档到1/15s,这个快门速度就可以满足大部分暗光拍摄的需要了。 如果是拍小孩,因为小孩总是在动,所以快门往往要降到1/1000s以下才能拍到不糊的小孩。如果是高速运动,比如跨栏,或者要拍水滴溅起来的感觉,快门速度要降到1/8000s。

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一、概念题 1.国际传播(湖南师大2019年研;河南大学2019年研;安徽师大2018年研;南昌大学2017年研;厦门大学2010年研) 答: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并与国家或民族利益紧密联系。其主体包括国家(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国际机构、超国家机构、同盟或地区集团、跨国组织或运动、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个人。 2.多种声音一个世界(南开大学2019年研;四川大学2014年研)、麦克布莱德报告(北邮2008年研;南开大学2007年研) 答:《多种声音一个世界》又称“麦克布莱德报告”。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又称“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对世界信息基础组织结构和传播资源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研究而得出的成果。该报告于1980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于同年的贝尔格莱德大会上通过。该报告倡导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主张通过放松版权法规、促进信息传播技术自由交流、鼓励第三世界国家出版业发展及更多的传播资源共享等措施来改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信息传播资源不平等的状况。该报告的通过,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3.信息主权(兰州大学2019年研;华南理工2019年研;南京师大2019年研;山

西大学2019年研;湖南大学2017年研;厦门大学2016年研;吉林大学2012年研;重庆大学2012年研;武汉大学2010年研) 答:信息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是信息时代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概念是在全球信息化、国家主权面临新的威胁因素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对本国的信息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权利;②不受外部干涉,自主确立本国的信息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传播体制的权利;③对本国信息的输出和外国信息的输入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权利。 4.“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上海财大2018年研) 相关试题: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三阶段(北邮2009年研) 答:“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是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围绕建立“均衡、平等”的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问题而与发达国家之间展开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论战。这场论战可分为三个阶段:①从1973年的《阿尔及尔宣言》到1978年的《大众传媒宣言》,发展中国家力量集结的时期;②从1978年的《大众传媒宣言》到1980年的麦克布莱德委员会报告(《多种声音,一个世界》)发表,论争不断走向激化的时期;③从1984年美英退出教科文组织到现在。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旨在反对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新闻传播控制的行为,以克服两者之间存在的严重的新闻传播不均衡、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既是建立新型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一环,也是世界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5.文化霸权(苏州大学2019年研;北工商2019年研) 答:文化霸权是指一个阶级主宰另一个阶级的意识形态及文化,通过控制文化内容和建

音乐简谱学习入门教程 1、什么是简谱 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都认识它。这种记谱法的是法国的修道士苏埃蒂1665年提出来的。后来,将它加以改进和积极推广的竟然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卢梭。由于这种记谱法不方便于记录多声部的、复杂的音乐,在欧洲几乎从未普及过。1882年前后,美国人梅森到日本讲学时把它传入日本,19世纪曾有一度在日本学校通用过,不过后来他们也不用了。清朝末年,简谱通过留日学生传入我国。1904年,沈心工先生编写的“学校唱歌法”一书出版,曾风行一时,从此简谱便在我国普及开来。笔者认为,简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记录方法,在我国普及和推广音乐方面曾经而且仍在发挥很大的作用。不过由于它记谱有不少局限,而且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又都不用它,我们应当创造条件推广、普及五线谱,以利于提高音乐水平及与世界各国进行音乐文化交流。 2、轻轻松松了解一下简谱 简谱是记谱法一种。由于它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在记谱、读谱上有很大的方便,因此在我国广泛流传。 简谱有它的优点,但也有它的缺点。例如记合奏合唱,它就不象五线谱在视觉上那么清楚,而记钢琴谱几乎是不可能的。过去有人认为简谱简单、不科学,因而否定了简谱在现实音乐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是错误的。应该承认:简谱对音乐的普及和推广,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简谱将会继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 简谱的创造和发展过程,因为缺乏有关的材料,还不能作准确的介绍。法国的加林(1786-1821)和舍维(1804-1864);英国的格兰威尔(1785-1867)和葛尔文(1816-1880),在简谱体系方面,都曾作过研究和整理。我国的简谱是由日本传来的。这种体系与舍维的体系已有所不同。按照舍维体系,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短线,都加在音符的上方。然而日本的简谱到了我国,特别是解放后十年来,又起了许多变化和发展,现在只将现行的简谱作如下的简单介绍。 在简谱体系中,音的相对高度暖和七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的。这几个音的相互关系,除3 4、7 i 半音外,其他全为全音。 标记:1 2 3 4 5 6 7 i 唱法:do ri mi fa sol la si do

英语语音入门教程(1) 目录 第一课元音(1) 1 第二课元音(2) 2 第三课元音(3) 2 第四课元音(4) 3 第五课元音(5) 3 第六课元音(6) 4 第七课元音总复习 4 注:本资料每课英文部分皆配有MP3录音音频,作为学生在家复习巩固之用。 第一课元音(1) [a?] [?u] [ei] [a?] [ba?] [b?u] [bei] [ka?] ☆发音练习 [ta?] [t?u] [dei] [ha?] ☆本课作业 对照本课内容,跟读教师录音音频,每天早中晚各两遍,完成后家长签字确认。_________

[?r] [?r] [?r] [??] [b?r] [p?r] [p?r] [b??] ☆发音练习 [d?r] [b?r] [t?r] [t??] ☆本课作业 对照本课内容,跟读教师录音音频,每天早中晚各两遍,完成后家长签字确认。_________ 第三课元音(3) [?:] [i:][u:] [f?:] [ti:] [zu:] ☆发音练习 [h?:] [si:] [tu:] ☆本课作业 对照本课内容,跟读教师录音音频,每天早中晚各两遍,完成后家长签字确认。_________

[?:] [?] [ɑ?] [b?:r] [b?t] [bɑ?r] ☆发音练习 [f?:r] [f?t] [vɑ?z] ☆本课作业 对照本课内容,跟读教师录音音频,每天早中晚各两遍,完成后家长签字确认。_________ 第五课元音(5) [?][?] [?] [eid?] [p?g] [b?k] ☆发音练习 [?t?a?n?][k?k] [g?d] ☆本课作业 对照本课内容,跟读教师录音音频,每天早中晚各两遍,完成后家长签字确认。_________

单反相机摄影教程(经典) 大家可以看到,这三个图很清晰的表明了成像的过程,如果各位还没有忘记中学物理知识,就更容易理解了。 简介 单反就是指单透镜反光,即SLR(single lens reflex),是当今最流行的取景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反光镜和棱镜的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单透镜反光照相机的构造图中可以看到,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拍摄时,当按下快门钮,反光镜便会往上弹起,软片前面的快门幕帘便同时打开,通过镜头的光线(影像)便投影到软片上使胶片感光,尔后反光镜便立即恢复原状,观景窗中再次可以看到

影像。单镜头反光相机的这种构造,确定了它是完全透过镜头对焦拍摄的,它能使观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胶片上永远一样,它的取景范围和实际拍摄范围基本上一致,消除了旁轴平视取景照相机的视差现象,从学习摄影的角度来看,十分有利于直观地取景构图。 不存在视差 单反机由于整个成像系统(对焦与拍摄)为一个镜头所以不存在视差也就是说取景和成 像是一致的。(传统机子多为旁轴式取景) 其次由于采用一个成像系统为一个镜头所以协调反应比一般的机子反应快,所以单反机对高速运动的物体拍摄较好(不会因为相机反应迟钝错失佳景) 再次,单反机由于采用了换镜头组成不同的摄影系统比如说你可以换广角镜、可以加长镜头、也可以加色片、还可以选用微距离镜头等等来满足你的不同需求。你不会因为机子镜头受限错失美景。 优秀的镜头 最后一点,由于单反机多采用了纯天然的水晶或萤石打磨的镜头所以价格就比一般的玻璃以及塑料镜头贵多了。甚至有些采用了超声波马达调节镜头比机械式震动更小有些还有自己的防抖专利(如佳能的EF系列镜头中带有IS标志的)特别是佳能EF系列镜头中带红线的就是所谓的纯天然萤石镜头贵的一个镜头在3-5万之间。 优势及常见品牌 单反数码相机就是指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即Digital数码、Single单独、Lens镜头、 Reflex反光的英文缩写DSLR。市场中的代表机型常见于尼康、索尼、佳能、宾得、富士等。此类相机一般体积较大,比较重。 使用电子取景器EVF的机型,也归入单反类,但一般加注“类似”,或注明是EVF取景,如奥林巴斯C-2100UZ、富士Finepix 6900等。在单反数码相机的工作系统中,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与此相对的,一般数码相机只能通过LCD屏或者电子取景器(EVF)看到所拍摄的影像。显然直接看到的影像比通过处理看到的影像更利于拍摄。 单反数码相机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交换不同规格的镜头,这是单反相机天生的优点,是普通数码相机不能比拟的。 另外,现在单反数码相机都定位于数码相机中的高端产品,因此在关系数码相机摄影质量的感光元件(CCD或者CMOS)的面积上,单反数码的面积远远大于普通数码相机,这使

简谱的学习 附点全音符: 1- - - - - 附点二分音符: 1- - 附点四分音符: 1. 附点八分音符: 1. 附点十六分音符:1. 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号是0。为了表示不同长度的休止,可用增加0的数目、在0的右面加附点来标记。通常所用的休止符如下: 全休止符: 0 0 0 0 附点全休止符: 0 0 0 0 0 0 二分休止符:0 0 附点二分休止符: 0 0 0 四分休止符:0 附点四分休止符: 0. 八分休止符:0 附点八分休止符: 0. 十六分休止符:0 附点十六分休止符:0. 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横线)附点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横线) 长达数小节的休止,可用长休止号。写在小节内,上面的数目字表示休止小节的数目。仅有长度而无一定高度的音,用X记号来表示,音的长短则用在X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标记。 在简谱体系中不存在谱号问题。它的音高是通过音符和调号来表示的。 简谱中的拍号和五线谱一样,用分数标记,它和调号一起记在乐曲名称的左下方,先记调号后记拍号。乐曲名称的右下方则词曲作者的姓名。 速度标记和表情术语记在第一行乐谱开始处的上面。 在多声部的记谱中,小节线多半是分开的,各声部单独记写。但有的器乐曲的小节线是按照乐器的分组连起来的。不论是分开或不分开,各声部的小节线一定要上下对齐。

记谱时要注意音符的空间距离,使小节与小节,拍与拍的距离大致相等,一拍之内音符少的要写松一些;音符多的要写紧一些。少于四分音符的各种音符,低音点要记在短横线下面。 简谱体系中音值组合法的规则,基本上与五线谱相同。只是在复拍子中不用代表整小节的一个音符,而用连线把音符按单拍子分组后连结起来。 休止符的组合法和上面所谈情况相同,当然不必再用连线。 连音记号记在音符的上面,用开口的括弧加上表示连音的数目字来标记。 简谱中的移调非常简单,只要把调号改动一下便可以了。例如C大调的乐曲要移高大二度时,只要把1=C改成1=D便完成了。 简谱中变音记号只用升(#)、降(b)和还原三种,重升(×)、重降(bb)是不用的。 在简谱体系中,较长的确定的转调,不用临时变音记号,而用转调后的调号来标明。 五线谱中所用的装饰音记号、省略记号、力度记号、速度记号基本上都适用于简谱。 为了避免代表断音的圆点和高音点相混,在简谱中断音用▽或▼来表示。 短倚音用小的十六分音符或十八音符标记,写在主要音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并用连线与被装饰的主要音相连。 前奏、过门、尾声和五线谱一样,用小音符标记,有的也用括弧括起来。 记写和弦时,音符下面的短横线,仅在最低音下记出。 关于简谱的记谱法,目前还没有一个较完整的体系,以上所谈的仅是简谱中一般最普通的知识,是很不全面的。 音和音符 一切发音物体如声带、琴弦、簧片等经过物理振动、共鸣以后产生的结果都称为"音",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进行的符号叫做音符。

《播音与主持语音基础知识与播音发声教程》第一部分 语音基础知识 概论 播音员,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通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进行着传播信息的创造性劳动。而普通话则是这种创造性劳动的最基本的手段。 那么,什么是普通话定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怎样理解普通话定义? 1、为什么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而不以其他地方的语音为标准音? 答:任何方言都可以作为标准语音,张太炎曾建议用武汉话作为语音标准,古往今来民族共同语都是以政治文化中心的语音做为标准。由此可见,今天我们把北京话定为普通话的标准是历史的必然。 口本广播协会NHK声称代表了廿本标准语音, 英国广播公司BBC号称代表着最标准的英语. 他们的语言能以代表n己国家最标准的语言为荣. 我们也不能降低对语言的要求. 2、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为什么不说以北方话为标准音? 答:北方话是地区方言,北京话是地点方言。点比区更具体更精确。(地区方言差别很大,地点方言则很精确。) 3、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为什么不说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呢? 答:北京话是地点方言,北方话是地区方言。主要是为了解决词汇问题,因为北京话是地点方言,词汇受限;而北方话是地区方言,词汇丰富。 例如:普通话里的妻子,以北方方言来说: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地方有很多的词汇: 比如:老婆、媳妇、婆姨等。 又如:普通话里的“跑”以北京化来说:有“颠儿“ ”撒鸭了”,而其就不能做为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所以要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而不能以北京话做为基础方言。 4、语音、词汇、语法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基础,是词语句子的物质外壳,靠着语音的帮助,人们的思想才能固定在词和句子之中。 现代汉语的一般词汇几乎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迅速的反映社会的各个方面。例如:下放、上山下乡,下海,下岗。这些词汇都具有时代的基木特征。 语法作用是支配词汇。 三者的关系:一是三者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彼此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协调发展。 这一讲,我们就是针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阐述。 一、现代汉语的共同语言一普通话 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言。 它既是汉民族的共同语,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共同语。

人物摄影技巧入门 篇一:人像摄影技术入门教程 人像 "对不起,请问可以帮我们照张相吗?"你回过头,一对情侣正在热切的看着你,一款相机伸到了你面前,当然,你无法拒绝这样的请求,伸手接过了相机…… 不知道你有多少次外出时遇到这样的场景,反正我是很多次了。对于摄影者来说,人像是最常遇到的拍摄题材之一,除了本身它非常吸引人外,在生活中也是最常见到的。实际上普通的用户使用相机绝大多数用于拍摄人物。在个人爱好上,有的人可能并不怎么喜欢拍摄人像,觉得不用关心这个问题,然而要完全避免人像拍摄几乎是不可能的,除了偶尔要为朋友和家人拍点生活旅游照外,还要应付外出时需要你帮忙拍照的陌生人:想想如果背着一堆器材的你,在热切的盼望下却拍出了极为失败的照片,那是多么丢脸的一件事啊。因此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说,只要你拥有相机,就应该掌握一点人像摄影的常识。这篇东西试图阐述一些基本的概念,以帮助大家掌握人像摄影的基本点。要注意的是,本文针对的是初学者,希望能帮助避免大多数导致失败的因素,但要真正拍出出色的照片,却要靠大家自己的努力了。 基本要素 基本技术要点

基本的技术包括拍摄时的选择焦距、对焦、曝光等基本操作,这些东西不是成功拍摄人像的充分条件,却是必要条件。在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似乎不必对这个问题特别关注,因为今天的设备已经很先进了。但对初学者来说,很多时候问题就出在这些方面。 拍摄人像时,主体作为一个活动的、有意识的动体,往往很容易令拍摄者分心,结果导致了对焦不准的情况出现。而许多人等被摄者摆好姿势,匆匆忙忙拿起相机就拍,也常常会导致对焦情况不理想的情况出现。常犯的毛病是没有留意对焦点,即向哪里对焦的问题。相机通常都是默认在镜头中心点进行对焦的(很多相机会有一个指示点),拍出来的照片画面中这一点的位置最为清晰。如果拍摄的人物在画面中心或景深大的话,问题并不明显,但如果人物不在画面中心或景深小的话(很不幸这恰恰是许多成功的照片的主要因素),人物的清晰度就会有问题了。正确的方法是,拍摄时先对准主体对焦,然后再调整画面拍摄。 对于人像摄影来说,人物往往在画面中占很大的比例,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对焦呢?人像最重要的部分常常是脸部,而眼睛又是脸部器官中最具表现力的,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比较保险的做法是对眼镜对焦,以保证眼睛的清晰。当然仅有眼睛清晰也是不够的,必须保证鼻尖也清晰,这样的话,即使采用很小的景深,只要保证眼睛和鼻尖清晰,整个脸部就是清晰的。对脸部对焦的另一个好处是使你在对焦时可以留意到人物的表情,方便捕捉生动的表情。

简谱入门学习 第一讲音的概念 1、音的概念 第一节音的形成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看不见又摸不到的“音”倒底是什么呢? “音”是一种物理现象。它是由于物体受到振动,而产生“波”,再由空气传到您的耳朵里,通过大脑反馈,您听到的就是“音”。 第二节音的分类 物体的大小、薄厚与振动的强弱不同,所产生音的高低也就不同,这样就形成了高音、低音、强音、弱音。 第三节音的性质 音的性质可以分为:高与低、强与弱、长与短,还有音色等几种。 由于音的性质有这么多的不同,所以才会产生出不同的乐音来。使我们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旋律。也通过不一样的音色,让我们辨别出哪一种声音是由钢琴弹出来的,哪一种声音是小号吹出来的。二胡和小提琴同样都是弦乐器,可是它们的声音又各自有所不同。也可以区分人声,哪些是女高音,那些又是男低音等等这些不同的发声体,你会发现: 音的性质在音乐领域里的意义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第二讲乐谱的知识 1、什么是乐谱 第一节什么是乐谱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为了能使音乐保留下来,并且便于学习与交流,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记谱方法。象我们唱歌,或者演奏某一种乐器,仅仅靠记忆,或者是口传心授都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乐谱。按照作曲家提供的乐谱,才能演奏和演唱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也由于有了乐谱,才使得很多的优秀作品流传下来。 乐谱实在是保留曲目、交流文化的重要工具。 所谓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 简谱是记谱法一种。由于它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在记谱、读谱上有很大的方便。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都认识它。简谱有它的优点,但也有它的缺点。 1、什么是简谱 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这种记谱法的是法国的修道士苏埃蒂1665年提出来的。后来,将它加以改进和积极推广的竟然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卢梭。由于这种记谱法不方便于记录多声部的、复杂的音乐,在欧洲几乎从未普及过。1882年前后,美国人梅森到日本讲学时把它传入日本,19世纪曾有一度在日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一、概念题 1.传播学(北京师大2009年研;华东师大2007年研) 答: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传播学的研究任务是通过对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的发展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2.传播与信息(中科大2019年研) 相关试题: (1)传播(浙大2018年研;华农2011年研;辽宁大学2008年研) (2)信息(浙工大2019年研;中南财大2018年研;复旦大学2016年研) 答: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包括: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即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任何一种传播都必然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⑤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这是广义的信息概念。在这个概念下,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指出,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3.信宿(山东师大2018年研) 答:信宿即受传者。施拉姆认为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信宿是相对于信源而言的。信宿是信息动态运行一个周期的最终环节。其功能是接收情报信息,并选择对自身有用的信息加以利用,直接或间接地为某一目的服务。信宿可以把信息资源转化为人类的巨大物质财富,在信息的再生产过程中,还可以起到巨大的反馈作用。 4.精神交往理论(华中师大2019年研) 答:精神交往理论由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总体活动可以分为生产和交往两类。交往是一个体现人的总体活动关系性的范畴,它既包括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关系,也包括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关系。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辩证运动推动着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理论为确立科学的唯物主义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它可以克服既往传播学研究,特别是行为主义传播学研究视野的局限性。该理论启示我们在考察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时,应把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唯物辩证关系。

天文摄影入门之简化教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些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首先是合焦测试:在晚上开始拍摄之前,一定要对自己镜子的合焦情况有所了解,尤其是在使用摄像头和巴罗镜的情况下。建议在白天做这个工作,对着较远处的景物处行测试,对相应的合焦位做上标识或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可以完成寻星镜和主镜同轴的校准工作。这对晚上的拍摄是非常重要地,新人们常常咨询的怎么调都一片黑的问题也多就是这个原因,不是没对准目标,就是没找到合焦位,这些工作在夜晚是很难做好的。 其次就是精对极轴:想要进行天文摄影,就必须跟踪稳定、精准!关于对极轴,最好的方法就是漂移对极轴。简单说就是先用头顶正上方的亮星调赤道仪上东西方向的手拧螺丝,让星点保持一分钟左右不拉线;然后再用东西方向接近地面的亮星调赤道仪高度角的螺丝,让星点也保持一分钟左右不拉线;最后反复这个过程使所有方位的星都能保持三分钟以上不拉线,则精对极轴成功。 最后就是认星、寻星:即使你前两项准备工作完成的很好,但如果你找不到拍摄目标则一切白瞎!大多数拍摄目标都非常暗小,并且城市周边的天气条件也多不支持你目视到一些较暗的星,所以如果你对天空星座这些了解不多的话,又怎么可能找到M27、NGC6888这些目标呢?甚至很多新手连木星、土星这些较大较亮的行星都找不到。而GOTO(自动寻星)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利器!只要你能看到并对准一些较亮的星,比如织女星,你就能通过GOTO使望远镜自动指向NGC6888这种肉眼根本不可能看到的暗目标并拍摄。我曾经说过天文摄影需要配备赤道仪,还应该有电跟,最好是双电跟还能GOTO。其目的就是让我们的望远镜能准确对准拍摄目标并将目标稳定在视场中,这样才能进行好的拍摄。这一点尤其是深空摄影要求最高,通常要求数分钟内星点不能有一点点位移。为了保证十分钟以上这种高精确的跟踪,往往还需要配备导星系统。新手们往往分不清导星和GOTO,因为都需要双电跟。导星系统是为修正星点的位移,以保证星点长时间固定在同一个位置,导星可以没有GOTO功能,但必须具备双电跟;GOTO是指自动指向目标位置的电控系统,是功能最完善的,包括跟踪和导星等一切功能。 关于器材,我一直本着从省的原则,但并不是教人不用花钱!有些钱是必须花的,绝不能省!但钱要花在刀刃上,能不浪费的绝不浪费。像赤道仪,电跟,甚至GOTO这种钱就是绝不能省的!除非你有能力DIY,而且还能DIY的好,否则ZEQ25这类带GOTO的赤道仪都是不错的选择。至于望远镜,拍行星需要长焦大口径,拍深空则是短焦小口径为佳! 正式开讲之前,我还要讲一下拍摄终端的选择:拍摄终端可以是专业制冷相机、可以是天文专用摄像头,可以是单反,可以是数码相机,可以是手机,甚至可以是老的掉牙的胶片机。但我今天只谈最优方式,我个人认为,天文拍摄终端入门的最好选择就是天文专用摄像头(请充许我抛开昂贵的专业制冷相机先不谈),因为这类摄像头价格便宜,但拍摄、叠加、处理后的效果却是万元级单反也无法战胜的!摄像头拍摄行星的主要方式就是拍摄无损的AVI视频文件,拍摄深空则拍摄更专业的FIT格式文件为好。 至于应该怎么拍?怎么做后期?就请认真观看以下教程吧,相信你看完后会发现原来也不并难! 本次教程采用图解的方式,方便大家今后拍摄和后期处理时按图索骥。看教程时最好点击放大了观看,具体的操作步骤都标有序号! 行星摄影三步曲:拍摄、叠加、后期 拍摄:使用软件为SharpCap2,具体设置请看截图

简谱学习入门教程发表于2008-07-0320:20:38 所谓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一般所称的科谱,系指数字简 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 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O表示.。 简谱是记谱法一种。由于它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在记谱、读谱上有很大的方便。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都认识它。简谱有它的优点,但也有它的缺点。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都认识它。这种记谱法的是法国的修道士苏埃蒂1665年提出来的。后来,将它加以改进和积极推广的竟然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卢梭。由于这种记谱法不方便于记录多声部的、复杂的音乐,在欧洲几乎从未普及过。1882年前后,美国人梅森到日本讲学时把它传入日本,19世纪曾有一度在日本学校通用过,不过后来他们也不用了。清朝末年,简谱通过留日学生传入我国。1904年,沈心工先生编写的“学校唱歌法”一书出版,曾风行一时,从此简谱便在我国普及开来。笔者认为,简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记录方法,在我国普及和推广音乐方面曾经而且仍在发挥很大的作用。不过由于它记谱有不少局限,而且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又都不用它,我们应当创造条件推广、普及五线谱,以利于提高音乐水平及与世界各国进行音乐文化交流。简谱是记谱法一种。由于它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在记谱、读谱上有很大的方便,因此在我国广泛流传。简谱有它的优点,但也有它的缺点。例如记合奏合唱,它就不象五线谱在视觉上那么清楚,而记钢琴谱几乎是不可能的。过去有人认为简谱简单、不科学,因而否定了简谱在现实音乐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是错误的。应该承认:简谱对音乐的普及和推广,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简谱将会继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简谱的创造和发展过程,因为缺乏有关的材料,还不能作准确的介绍。法国的加林(1786-1821)和舍维(1804-1864);英国的格兰威尔(1785-1867)和葛尔文(1816-1880),在简谱体系方面,都曾作过研究和整理。我国的简谱是由日本传来的。这种体系与舍维的体系已有所不同。按照舍维体系,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短线,都加在音符的上方。然而日本的简谱到了我国,特别是解放后十年来,又起了许多变化和发展,现在只将现行的简谱作如下的简单介绍。在简谱体系中,音的相对高度暖和七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的。这几个音的相互关系,除34、7i半音外,其他全为全音。标记:1234567i唱法:dorimifasollasido在音符的上面加一小圆点,即表示高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高两个八度;反之,在下面加一个圆点,即表示低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低两个八度。要准确地表示音的绝对高度,还要应用调号标记。调号标记是用1=F、1=G……等来表示的。为了避免在音符的上面或下面过多的加点,在合唱、合奏谱中,往往应用移高或移低八度的方法来记低声部或高声部。例如:男高音、男低音、琵琶、低胡用高八度记谱;梆笛、板胡用低八度记谱等便是。音的长短是在音符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表示的。在简谱体系中也应用附点。但只到四分音符为止;再长的音符,如二分音符、全音符则继续用增加短横线来表示。附点全音符:1-----附点二分音符:1--附点四分音符:1.附点八分音符:1.附点十六分音符:1.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号是0。为了表示不同长度的休止,可用增加0的数目、在0的右面加附点来标记。通常所用的休止符如下:全休止符:0000附点全休止符:000000二分休止符:00附点二分休止符:000四分休止符:0附点四分休止符:0.八分休止符:0附点八分休止符:0.十六分休止符:0附点十六分休止符:0.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横线)附点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横线)长达数小节的休止,可用长休止号。写在小节内,上面的数目字表示休止小节的数目。仅有长度而无一定高度的音,用X记号来表示,音的长短则用在X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标记。在简谱体系中不存在谱号问题。它的音高是通过音符和调号来表示的。简谱中的拍号和五线谱一样,用分数标记,它和调号一起记在乐曲名称的左下方,先记调号后记拍号。乐曲名称的右下方则词曲作者的姓名。速度标记和表情术语记在第一行乐谱开始处的上面。在多声部的记谱中,小节线多半是分开的,各声部单独记写。但有的器乐曲的小节线是按照乐器的分组连起来的。不论是分开或不分开,各声部的小节线一定要上下对齐。记谱时要注意音符的空间距离,使小节与小节,拍与拍的距离大致相等,一拍之内音符少的要写松一些;音符多的要写紧一些。少于四分音符的各种音符,低音点要记在短横线下面。简谱体系中音值组合法的规则,基本上与五线谱相同。只是在复拍子中不用代表整小节的一个音符,而用连线把音符按单拍子分组后连结起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泛化:①传播学学科影响力的扩大,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进程中,传播学为人文社会科学众多学科的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提供新的动力;②寻求传播学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和核心理论体系, 应回归其学术原点 一、如何把握传播的概念 20世纪初,“传播”成为学术考察的对象 库利(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互动理论创始人)——社会学的传统 1909年《社会组织》中定义传播:“传播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 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皮尔士(美国学者符号学的创始人)——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1911年《思想的法则》中论述传播:“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唯一手段是像(icon)。即使传播最简单的观念也必须使用像。因此,一切观点都必须包含像或像的集合,或者说是由表明意义的符号构成的。” 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描述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一个是社会学的传统,一个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个传统逐渐发生了融合,学者定义传播“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或“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传播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信息科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贡献不仅仅是提出了信息概念,更重要的是它扩大了传播学的视野。传播并不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而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普遍现象,它作为一种客观的机制在维持物质的运动和系统的运行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传播与信息 广义的信息概念: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 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联系与区别 社会信息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 联系(相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