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会考复习资料整理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一、典型例题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中的地球不能看作质点而原子核可以看作质点
B、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
C、研究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孔令辉打出的乒乓球的旋转时不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
D、研究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时可将汽车看做质点
例3 小球从3m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
是 
A、4m,4m B、3m,1m C、3m,2m D、4m,2m
例4 下列关于位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一段时间内质点的初速度方向即为位移方向
B 位移为负值时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反
C 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只决定于始末位置
D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与路程相等
例6 物体以5m/s的初速度沿光滑斜槽向上做直线运动经4s滑回原处时速度大小仍为5m/s则
物体的速度变化为 加速度为 。
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例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的方向物体速度的方向无关
B 、加速度反映物体速度的变化率
C 、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其速度可能减小
D 、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其速度仍可能增大
例8 、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点N出发沿着不同轨迹运动又
同时到达了终点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
B质点b从N到M的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方向相同。
C到达M点时质点a的瞬时速率最大。
D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等。
例9、物体做直线运动①若前一半时间是速度为v1的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是v2的匀速直线
运动则整个运动平均速度是?②若前一半路程是速度为v1的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是速度为v2的匀速直线运动则整个运动平均速度是
例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
B 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C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D 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是时间趋向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例11、质点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B 质点的速度每经1s增加2m/s
C 质点在任1s内的位移比前1s内位移大2m
D 质点在任1s内的平均速度比前1s内的平均速度大2m/s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一、典型例题 例1物体的

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X=4t+2t2(m), 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 A 0、4m/s2 B 4m/s、2m/s2 C 4m/s、1m/s2 D 4m/s、4m/s2
例2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三秒内的位移2m, 第四秒内的位移是2.5m, 那么可以知道
( )
A 这两秒内平均速度是1.25m/s
B 第三秒末瞬时速度是2.25m/s
C 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m/s2
D 质点的加速度是0.5m/s2 例3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对于任意1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比这1s初的速度总是大3 m/s
B 物体在这1末的速度比这1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
C 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可能比前1s末的速度大3 m/s
D 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一定比前1s初的速度大6 m/s
例4、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的方向和正、负值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一定和初速度方向相同
B 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是负值
C 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也有可能取负值
D 只有在规定了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前提下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才取正值
例5、一个滑雪的人从85m长的山坡上匀变速下滑初速度为1.8m/s某时刻的到达坡底的速度
为5m/s则他通过这段山坡需要多长时间

例6、汽车以l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6ms求 ①刹车后
2s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②刹车后前进9m所用的时间③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

例7、一个物体从长60m的斜面顶端以2m/s的初速度匀加速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是10m/s 。
求①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是多大②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例8、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头4s内经过的位移为24m接着在第二个4s内的位移为
60m求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和初速度。
自由落体运动 一、知识点回顾
1、自由落体运动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因为忽略了空气的阻力所以是一种理想的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tv gt
 21
2
h gt 22tv gh

例9、从离地面500m的高度自由下落一个小球求小球①落到地面所需要的时间。 ②自开
始下落开始计时在第1s内和最后1s内的位移。

例10、水滴从屋檐自由落下当它通过屋檐下高为1.4m的窗户时用时0.2s空气阻力不计取
g=10 m/s2求此窗户的窗台离屋檐的距离

专题 运动的图像 一、知识点回顾
运动图象图象在中学物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优

点是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量间的函数
关系。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在描述运动规律图象.

(1) x—t位移-时间图象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
②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③表示物体向相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交点三个物体在同一时刻相遇
2v—t速度-时间图象
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
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④交点表示在某一时刻三个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
⑤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
二、典型例题
例1、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火箭在0-t1时间内的加速度大于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 B在0-t21时间内火箭上升t2-t3内火箭下降。 Ct3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t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例2、某质点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在1-4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质点在0-1s、2-4s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1-2s时间内静止
C质点在2-4s时间内离初始位置越来越远
D质点在0-1s时间内比在2-4s时间内运动快 例3、一质点沿某一条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1s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B第2s末质点的速度改变方向
C第4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
D第3s末和第5s末质点的位置相同
例4、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时常用x—t图象和v—tA物体在2s末加速度方 向与在6s末相

B物体在2s末的加速度比在6s末小
C物体在t=0.5s时的加速度比t=2s时的大
D第5秒内物体加速度最小

第三章 相互作用
专题1 三种性质力 一、典型例题
例1、关于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论什么性质的力都是成对出现的
B在任何地方1千克力都等于9.8牛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D由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例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
B轻绳、轻杆上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总是在绳、杆的直线上 C两物体相互接触可能有弹力存在
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的
例3、下列关于物体受静摩擦力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C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

垂直
D静止物体所受静摩擦力一定为零
例4、重量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40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
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
N。木箱从原地离开以后用38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
木箱继续做匀速运动。这是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 N木箱与地板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
= 。
例5、水平面上有一块质量为5kg的砖砖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数μ=0.3。求分别用大小为F1=10N
和F2=20N的水平拉力拉该砖时地面对砖的摩擦力g取10m/s2。 专题2 力的合成与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 一、知识点回顾 1标量和矢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矢量和标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即标量用代数法矢量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或三角形定则 2受力分析要根据力的概念从物体所处的环境(与多少物体接触处于什么场中)和运动状态着
手其常规如下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先画重力和外力。
③找出研究对象与外界的接触面。
④在接触面找到弹力并画出弹力的示意图。
⑤在有弹力的接触面找出摩擦力画出摩擦力的示意图。
⑥检查受力图找出所画力的施力物体分析结果能否使物体处于题设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
否则必然是多力或漏力
注意合力或分力不能重复列为物体所受的力
3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
(1)弹力和摩擦力都是产生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因此要从接触点处判断弹力和摩擦力是否
存在如果存在则根据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画好这两个力
(2)画受力图时要逐一检查各个力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一定是无中生有的同时应只画物体的受
力不能把对象对其它物体的施力也画进去
4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理与分力合成与分解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引入的一种方法。用合力来代替几个力时考虑
合力则不能考虑分力同理在力的分解时只考虑分力而不能同时考虑合力
合成力时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合成
(2)平行四边形法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
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与方向。
(3)分力夹角与合力的关系在两个分力大小一定的条件下分力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分力夹角越小
合力越大。
共点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范围
|F1F2|≤F合≤Fl+F2
(4)三个力的合力共点的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三个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可能

为零
(5)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时要认准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实际效果按实际效果来分解
(6)力的正交分解法把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上分解最终往往是为
了求合力(某一方向的合力或总的合力)
5共点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2)平衡条件物体受到到的所有力的合力为零
二、典型例题
例1、下面关于两个力的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一定大于两个力中较大者
B合力一定大于两个力中较小者而小于两个力中较大者 C合力可以大于两个力中较大者也可以小于两个力中较小者
D合力一定大于或等于两个力绝对值之差而小于或等于两个力绝对值之和
例2、有两个力一个是8N一个是12N合力的最大值为 N最小值为 N。 例3、作用在物体上三个共点力力大小均为100N彼此之间夹角为120O 则此三个力的合力为 
A、300N B、100N C、100/3 N D、0
例4、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6N、7N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
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
A17N  3N B5N  3N
C9N  0N D17N  0N
例5、.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三个力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 
A. 5N,7N,8N B. 5N,2N,3N
C. 1N,5N,10N D.10N,10N, 10N
例6、有两个大小恒定的力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A另一个力的大小为B 当两力相互垂直时
其合力大小为 
A2 2A B
 B.2 22
A B C.A B
 D.2
A B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一、典型例题 例1、历史上首次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
A物阿基米德 B爱因斯坦C亚里士多德D伽利略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B物体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的速度大时惯性大 D力是改变惯性的原因
E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例3、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物体惯性大
B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无论它们速度多大它们的惯性大小一定相同
C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要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物体静止时的惯性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地球上容易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的惯性比地球上的大
例4、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作用力与它的

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D两个物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才相等
专题1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一、知识点回顾 1关于超重和失重在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在竖直
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就不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时物体
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超重现象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时物体对支持
物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失重现象 对其理解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当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变化
②物体是否处于超重状态或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即不取决于速度方向
而是取决于加速度方向
③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g)时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
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
2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基本解题思路是①根据受力情况利用牛顿
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②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运动学公式求解相关的速度、位移等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推断或求出物体所受的未知力。基本解题思路是①根据运动情况
利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力
3注意运用牛顿定律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不论是哪类问题都应抓住力与运动的关系是通过
加速度这座桥梁联系起来的这一关键
3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
①确定研究对象并进行受力分析
在阻力相同的条件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②通过物体受力情况或运动情况确
定加速度的方向
③建立坐标系加速度放在坐标轴上正交分解力
④分别求两个坐标轴上的合力Fx和Fy
⑤列出两轴上的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
⑥用各量之间的关系求出未知量
二、典型例题
例1、一个物体从光滑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若斜面长为5m、 高为2.5m则
求①物体下滑的加速度。 ②物体从斜面顶端滑到低端所需要 的时间。
例2、一辆载货的汽车总质量为4000kg汽车牵引力大小为4800N 若汽车从静止
开始运动经过10s前进了40m求汽车受到的阻力。

例3、如图所示地面上放一个m40kg的木箱用大小为 10 N与水平方向


角300的力推木箱木箱恰好匀速运动求①木箱与地面之间的 动摩擦系数。
②若用此力与水平方向成300角斜向上拉木箱求木箱的加速度大 小 专题2 物体的平衡 解决物体的平衡问题的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并进行受力分析
②建立正交坐标系尽量更多的例放在坐标轴上
③把没落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坐标轴上
④分别求出两个坐标轴上的平衡方程
⑤用各量之间的关系求出未知力
例1、如图所示用绳子AC和BC悬一重力为100N的物体绳子AC和BC与天花板的夹角分别为30°
和60°求每条绳子的拉力分别是多少?


例2、质量为m的小球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且被一木板挡住如图所示。若所有接触面都光滑
则分别求挡板和斜面对对小球的作用力。






第五章 曲线运动复习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合外力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在同一条直线上则物体的速度一定发生变化
B. 如果合外力方向与速度的方向成锐角则物体的速度将增加方向也发生改变
C. 如果合外力方向与速度的方向成钝角则物体的速度将减小方向也发生改变
D. 如果合外力方向总跟速度的方向垂直则物体的速度大小不会改变而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E.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F.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二、抛体运动规律
抛体运动研究和求解主要思路运动的分解即首先把运动分解为相互独立但同时发生的两个
分运动一般分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分运动分别研究这两个分运动再通过运动的合成位
移和速度的合成来求解实际运动。
1、平抛运动规律
1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其各方向的速度与
位移如下
①水平方向0
xv v  0x v t


0xa
②竖直方向yv gt
  21
2
y gt
 ya g

③合速度2 2 2 2
0( )x yv v v v gt
    tany
xv
v
 
④合位移2 2s x y
   tan
y
x
 
例2、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后落地求①下落高度 ②落地时的速度


例3、一个物体从高为h的地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求①水平位移 ③落地时的速度

例4、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tv求物体空中飞行时间


例5、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物体通过水平距离是x0求
①空中飞行时间②下落高度③落地时的速度


例6、如图所示斜面的长为L倾角为θ从斜面的

顶端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小球
小球恰好落到斜面的底端求抛出时的初速度的大小。



例7、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坡顶端A处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v0抛出一小球小球落在斜
坡上的B点求①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②AB间的距离。



例8、如图所示以水平初速度v0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 垂直地撞在
倾角为θ的斜面上求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
三、圆周运动规律
1、匀速圆周运动
例9、关于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正确的是 
A它描述的是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B它描述的是线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
C它描述的是向心力变化的快慢
D它描述的是角速度变化的快慢
例10、如图6所示O1为皮带传动装置的主动轮的轴心轮 的半径为
r1O2为从动轮的轴心轮的半径为r2r3为与从动轮固定在一 起的大轮的半径。已知r2=1.5r1r3=2r1。A、B、C分别是三个轮边缘上的 点那么质点A、B的线速度之比是__ _角速度之比是__ _周期之 比 是__
_转速之比 向心加速度之比_ __。
2、变速圆周运动非匀速圆周运动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不仅线速度大小、方向时刻在改
变而且加速度的大小、方向也时刻在改变的曲线运动。变速圆周运动的合力一般不指向圆心变
速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外力产生两个效果①沿半径方向的分力改变速度方向②沿切线方向的分
力改变速度大小。
3、离心现象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物体偏离圆心偏离圆形轨道的现
象。
①应用洗衣机脱水槽。②避免汽车速度不能过大。
4、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问题解题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进行受力分析
③求合力例方程合力等于向心力
1圆锥摆问题类似于小球在圆锥壁内的圆周运动问题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cos
mg
T tannF F mg 合 2tan tan
v
mg m v gr
r    
例11、在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已知绳子长度为L绳子转动过程中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求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2汽车拐弯
①在斜坡公路上拐弯情况与火车拐弯类似。
②在水平公路上拐弯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拐弯速度越大所需要的向心力就越大如果所需要
的向心力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就会出现侧滑现象。
例12、汽车沿半径为100m的水平圆轨道行驶设跑道路面是水平的路面作用于车的摩擦力
的最大值是车重的1/10要使汽车不致冲出圆轨道车速最大不

能超过 m/s。
3汽车过桥问题
①汽车过拱形桥顶端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2 2
N Nv v
mg F m F mg m
R R
    
注当v gR
时桥对车的支持力0NF。
②汽车过凹形桥底端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2 2
N N
v v
F mg m F mg m
R R
    
4小球在绳子拉力作用下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问题类似于小球沿着竖直圆壁的圆周
运动

①最高点2 2v v
T mg m T m mg
R R
    
注v gR
时绳子对小球的拉力为零所以小球能绕过最高点的条件为v gR。
②最低点 2 2v v
T mg m T m mg
R R
    
例1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细绳悬于O点使之 在竖直平
面内作圆周运动小球通过最低点时速率为v求小球在最低点时绳的张 力大小。


例14、如图所示半径为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置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以不同的速度进入管内A通过最高点C时对管壁上部的压力为3mgB通过最高点时对管壁下
部的压力为0.75mg求①A、B两球在C点是的速度
②A、B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例题15、绕太阳公转的两个行星质量分别为m1和m2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是r1和r2求
①它们与太阳间的万有引力之比②它们绕太阳运动的线速度之比③它们的公转周期之比


例16、火星可视为半径为R的均匀球体它的一个卫星绕火星运行的圆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
T。求
①火星的质量 ②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③ 在火星表面离地h处以水平速度V0 抛出的物体落地时速度多大。



3、三种宇宙速度
①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1=7.9km/s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②第二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2=11.2km/s使卫星脱离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③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3=16.7km/s使卫星脱离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④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方法一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就是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
2
2Mm v GM
G m v
r r r
  在地面附近r R

方法二在地面附近物体的重力近似地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重力就是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
心力 2v
mg m
r
在地面附近7.9 /
r R v gR km s   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7.2 功 例1、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则说明 
A.这个力一定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B.这个力可能是动力
C.这个力与物体位移之间的夹角大于90°
D. 这个力与物体位移之间的

夹角小于90°
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是矢量正、负表示方向
B. 功是标量正、负表示外力对物体做功还是物体克服外力做功 C.力对物体做正功还是做负功取决于力和位移的方向关系 D. 力的做功总是在某个过程中完成所以功是过程量
例3、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为h、倾角为??的斜面顶端自由滑到低端。设物体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斜面
对它的摩擦力为f求物体受到的各力所做的功和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7.3功率 例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率描述力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B.功率是描述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C.做功时间越长功率一定越小 D.力做的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
例5、质量为1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设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间为2s求重力在2s内的的平
均功率和第2s末的瞬时功率。


7.4 重力势能 例题6、如图所示①以地面为参考系小球在A点时重力势能为______在B点时重力势能为
_______从A到B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从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为_______。
②以桌面为参考系小球在A点时重力势能为_____在B点时重力势能为____从A到B过程中重
力做的功为_____从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为_____。
例题7、关于重力做功和物体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
B.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
C.地球上任何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都有一个确定值
D.重力做功的多少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
7.7 动能和动能定律 用动能定理解题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和过程
②确定物体在研究过程中受到的所有的力
③确定物体的位移大小和方向
④排除不做功方向与物体位移垂直的的力求其它力的功
⑤确定物体在研究过程中始末状态的动能
⑥列动能定理方程解决问题
注、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在某些问题中由于力F的大小的变化或方向变化所以不能直接由
W=Fxcosα求出变力做的功此时可动能定理来求变为F所做的功
例8、如图所示AB为1/4圆弧轨道半径为R=0.8mBC是水平轨道长为3mBC处的摩擦系数
为μ=1/15今有质量m=1kg的物体自A点从静止起下滑到C点刚好停止。求物体在轨道AB段所
受的阻力对物体做的功。

7.8 机械能守恒定律 例9、下列哪些过程机械能守恒 
A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B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匀速下滑的物体
C沿光滑曲面自由下滑的物体
D用细线拴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例10、如图所示

光滑的倾斜轨道与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相连接质量为m的小球在倾斜轨道上由
静止释放要使小球恰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小球释放点离圆形轨道最低点多高通过轨道点
最低点时球对轨道压力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